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选6篇)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1

1、“每一个儿童都有被爱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幼儿园李老师对自己教育工作的体会。李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像有的老师那样频频去提问那些能说会道、反应机灵的孩子,她也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幼儿。有时这些幼儿可能过于紧张回答不出来,李老师就会让她先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对小朋友说:“没关系,以后经常锻炼锻炼就好了。”活动结束后,李老师还主动与幼儿交往,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并经常与该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寻找适宜的培养方法。

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1)李老师模范地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的。(2分)(2)李老师的做法践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分)热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始终信任每一位学生。(2分)(3)李老师的做法践行了尊重家长,团结协作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分)尊重家长,团结协作对于调动家长的教育潜能、形成教育共识、提高家长的素质、形成教育优势和形成教育的合力具有积极意义。(2分)

2、明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老师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题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和小朋友一起活动却因为采取不适当的方式而被拒绝,周围的小朋友经常在老师面前告他的状。老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很伤脑筋,经常在教师中批评他,盛怒之下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请运用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知识对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1)教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规范的基本要求。(2分)(2)教师的做法违背了依法执教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依法执教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明明会给他带来心灵上的伤害。(4分)(3)教师的做法违背了热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热爱学生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当众批评明明会伤害他的自尊心。(4分)

3、某市大桥小学的张老师任教18年,每年都坚持订阅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资料,仔细阅读、不断钻研。近几年她开设个人教学博客,与同行们分享教学心得和教学经验,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领头雁。她曾教过一位性格孤僻的女孩,经家访张老师了解到孩子父母一直忙于生计,从小将孩子一人丢在家里,致使女孩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为了能让她有所改变,下课时,张老师常常拉着她的手,带她与同学一起做游戏;有空时,替她梳梳凌乱的头发;天气多变时,提醒她及时添加衣物;放假时,领她回家一同玩耍„„慢慢地,孩子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渐渐地融进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

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张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1)张老师的行为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2分)(2)张老师的做法践行了严谨治学、不断进取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分)严谨治学、不断进取要求教师要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勇于探索教育科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2分)(3)张老师的做法践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2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热爱学生就要深入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2分)

4、从做教师的第一天起,赵老师就为自己定下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则。她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果优秀。经过多年努力,她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先后获得市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和省级教学竞赛三等奖;她积极承担省、市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和省级教学竞赛三等奖;她积极承担省、市级教育科研项目,撰写了多篇论文,并获得了省、市教育科研奖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她以母亲般的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对于家庭困难、父母离异的学生爱护有加,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交口称赞。

试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赵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1)赵老师的做法模范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2分)(2)赵老师做法践行了严谨治学,不断进取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分)严谨治学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分)(3)赵老师做法践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热爱学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感情基础,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2分)

5、某学校一位教师,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厉,课堂上如果有学生

在黑板上演示题目出错,就会严厉训斥,最严重的一次他一怒之下竟拽着学生的头发往黑板上撞,并用非常难听的话谩骂,那个学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不肯再读书,最后辍学。

试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1)这一事件再一次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分)(2)教师的行为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无论在法律人格还是在道德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2分)(3)教师的行为违背了依法执教者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分)依法执教,教师就要模范遵守《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2分)

6、小王在大学学习期间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任教于某市一重点中学。刚上班,他总是觉得自己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方法先进,吃老本足够了,背不背课都无所谓。前两学年还勉强适应教学要求,可是后来发现给学生传授知识时越来越吃力了,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于是整天苦闷彷徨,垂头丧气。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王的想法和做法进行分析。(1)小王的做法是错误的。(2分)(2)他违背了严谨治学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2分)他违背了爱岗敬业(没有认真备课)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2分)(3)他违背了锐意创新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2分)创新是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2分)

7、小王去年从师范大学毕业,到一所中学教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他经常采取罚款、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变相体罚的方式来惩罚犯错误的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小王来自省会城市,对于家庭出身农村的学生,小王觉得他们见识不广,在许多问题上更多地采纳城市学生的意见,而不太注意农村的学生的感受。学生和家长对他的做法意见很大。据此,学校领导也善意地批评过他,但是小王却不以为然。

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小王的做法进行分析。(1)王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再一次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分)(2)王老师的行为违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依法执教,教师就要模范遵守《教师法》、《教育法》以及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体罚甚至侮辱学生。(4分)(3)王老师的行为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4分)

8、马老师在高中任教已近30年,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喜爱,曾获得过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但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普及,学校要求教学中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马老师对这种要求不以为然,校长早他谈话并要求他学习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知识,他却说:“我课本、粉笔加黑板照样能超过多媒体。”

试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马老师的做法和说法进行分析。(1)马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2分)(2)马老师违背了锐意创新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4分)(3)创新是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4分)

9、某校的评教活动结束后,王老师获知学生对他的评价不高,学生认为他对待教学没有耐心、经常歧视成绩落后的学生,他恼羞成怒。当天放学后,王老师把全班同学都留了下来,情绪激动地批评了全班学生,并要求学生在下次评教时都填好评。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王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1)该案例中王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这说明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分)(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应该依法执教、提高教学素质,提升道德修养,对待学生一视同仁。通过评教的结果可以获知,王老师并没有做到以上要求。(4分)(3)对待评教结果,王老师应该端正态度,提高认识,认真对待,深刻反省,但是他却迁怒于学生,没有做到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4分)

10、某所中专的教师刘老师,从某著名高校毕业后,就一直在这所中专任教。刘老师在多年的教学中,不仅认真组织好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刻苦专研教学理论,并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说课、评课比赛,同时也参与很多科学研究,获得了多项的研究成果。刘老师对学生也非常关爱,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深受学生喜爱。

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分析 篇2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爱国

教育攸关国运,教师成就未来。一个国家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命运,而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教师的质量和水平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可以说,教师的品质直接影响国家的未来命运。教师品质除了专业素质外,最重要的就是师德,也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德者,才之师也。可见,师德较之专业素质尤为重要。教师为人师表,是学生的最好的模范,是最接近学生的榜样。学生的模仿性、可塑性十分强,良好的师德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的未来也有更深远的影响。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首先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还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操等等。它贯穿教师职业的全过程,是教师行为的灵魂。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如下四个特性:

第一是职业性。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要求和逐渐形成的道德品质。教师职业本身决定了其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行业,因此具有典型的职业性。

第二是具体性。教师的职业就是教育教学,其职业活动的具体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也具有具体性特征。这一特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也有利于教师将职业道德付诸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第三是有限性。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都只能约束行业内的人员,教师职业道德也不例外。同时,教师职业道德只能约束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而不能无限延伸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

第四是适用性。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明确具体可行的,对教育教学活动有很强的适用性。

二、当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大多数教师都具备较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但也有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个别教师被境外媒体和敌对势力蛊惑,违法犯罪,背叛祖国

2014年1月,中央民族大学教师伊力哈木·土赫提涉嫌违法被公安机关逮捕。据警方调查,伊力哈木与境外“东突”势力勾结,参与新疆分裂活动。伊力哈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公开煽惑维吾尔族人要与中央进行暴力抗争、像抗日一样打倒政府;将疆独、藏独等分裂分子称作“英雄”,视祖国和汉族人为仇寇,煽动学生怨愤仇恨情绪。伊力哈木还拉拢、诱惑、裹胁部分学生组织团伙,与境外敌对势力勾结,参加分裂新疆的活动。

(二)部分教师急功近利,热衷赚钱,对教育教学缺乏兴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很大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社会上也逐渐兴起拜金主义风潮。而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工资整体偏低。在拜金主义、趋利风气的影响下,部分教师难以承受心理压力,开始热衷于赚钱,对教育教学感到厌烦,工作上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懒得备课,课堂教学十几年都是老一套,不研究教材、照本宣科。对工作之外的副业却十分操心,总觉得教学耽误了赚钱。部分教师热衷于能评职称的学术研究和课题,对教育教学漠不关心,总觉得教育学生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导致师生关系淡漠。部分教师甚至为评职称,在论文写作中弄虚作假、剽窃抄袭,不仅不利于自己学术水平的提升,还败坏了学校形象,更给学生作出了极坏的榜样。因此,急功近利可以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大忌讳,害己害人。高校教师一定要热爱教育事业,淡泊明志,严谨治学,唯此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为人师表意识淡薄

我国古代先贤孔子曾说,为人品行端正了,即使没要求百姓遵纪守法,百姓也会自觉遵守;如果为人品行不正,即使命令再严苛,老百姓也不会遵守。高校教师也一样,如果品行不端,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而品行端正的老师总会赢得学生和社会的尊重。部分教师不注重自身修养,课堂上不遵守教学纪律,心口开河,不自尊自爱,以胡扯怪力乱神为能事,以狂傲悖妄为自尊。不仅自己傲慢不可一世,也给学生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个别教师更是借个人成见和对社会问题的怨气不满胡发牢骚,严重影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因此,身为教师一定要严于律己,时刻注重自身形象,坚持不懈提升自身修养,自尊自爱自重,随时随地都要以别人的榜样和表率来要求自己。课堂上严格遵守教堂纪律,认真备课,兢兢业业,细致教学。

三、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部分高校教师叛国犯罪,根本原因是对国家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缺乏信心,为西方马首是瞻。高校教育对于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至关重要,必须重视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让高校学生对西方价值观有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破除对西方顶礼膜拜、马首是瞻的思想,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习西方长处时,能辨别其问题和缺陷,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真正学会学习和教育。对于中国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要有客观的认识,要通过深入调研,细致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真正为国家深化改革作出贡献,更教会学生正确看待认识社会,通过实践得出真知,通过解决问题,去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

(二)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条件,提升职业自豪感,维护师道尊嚴

如上文所述,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低下是教师缺乏教育热情和师道尊严的重要原因。管仲曾说,衣服和实物充足后,人们才更会重视荣辱和礼仪。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中产阶级更加遵纪守法,自尊自重。因此,要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必须为高校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体面的生活激发教师的师道尊严感。此外要丰富校园生活,弘扬传统师德文化,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感情交流,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到职业的幸福感,增加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生对教师的向心力。(下转187页)

(上接184页)

(三)多措并举,使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融入教育全过程

首先,要重视教育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其次,重视工作作风建设,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工作作风相结合,在作风建设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再次,将人格培养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让教师在严于律己、淡泊明志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最后,要引导社会尊师重教,让社会充分认识教师的伟大和不易,尊重教师、关爱教师,让教师感受到师道尊严,提升职业自豪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韩迎光.《与时俱进培育英才——新时期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师德》,载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李翠泉.《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载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特岗教师考试面试题及答案 篇3

我更喜欢说教育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艺术。因为教育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好的,它有很强的技术性。但一个好老师需要把这些技术完美的融入日常的教学中。我觉得任何一门事物都是艺术来原于生活,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

我以为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没有技术如何去教学,如果说教学中连教师都不懂的话,那就很难教予学生了。另外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想是不是要到高级特级的部分教师才具有教学的艺术呢?我现在还不太理解教学的艺术。

7、现在经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承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很简朴地打个比方,如果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忽然之间,中间断了一节,您说会怎么样?以学生为本,其实说的就是传承,接力棒需要有人接的,如果只有第一个,而没有第二个,那会是怎么样?

8、你寻常看的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和杂志有那些?

钟启泉,崔允t,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告诉孩子,你真行》高宇《赏识你的孩子》周宏

9、激励与批评都是一种教育手段,你倾向用那一种?

善批评。有人说老师不应批评学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哪有学生不犯错误?但是不能让学生重复着犯相同的错误,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有时可以宽容但绝对不能过渡纵容。宽容是一种爱纵容是对学生的伤害,批评教育是应当的但我们教师还要注意方法不要伤害学生的心灵坚持刚性原则还要灵活处理,用适当的批评促进学生的成长赢得学生的爱戴。

10、主题班会有那些类型,你怎样组织班会?

通常我们把班会类型分为这样三种:固定班会、临时班会、主题班会。

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好主题班会呢?应在认识、预备和实施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对主题班会教育作用的认识

二、选择恰当的主题和合适的类型

①主题的确定。②主题班会的类型与选用。

三、主题班会的预备与组织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4

以下题目整理出来仅供大家选项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公务员考试在线在此特别提醒!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 交际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 交际环境 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 和实施的能力。(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 和。(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 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 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 和 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 调 以 效尤 虚无缥 再接再 按

就班 颠 不破 床架屋 枕 待旦(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③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④感时花溅泪。(杜甫)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⑥千磨万击还坚劲。(郑板桥)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一)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1分)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⒎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2分)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2分)⒐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2分)答: ⒑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1分)答:

⒒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1分)(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⒓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

。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2分)。

⒔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3分)①

通,含义是 ②

通,含义是

⒕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而吾以捕蛇独存 D.杀之以应陈涉

⒖下列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A.今天逃跑也是死,举起大旗造反也是死,等着死,死在国家里可以吗? 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C.现在死亡也是死,举旗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而死可以吗? D.今天逃亡也是死,商量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内好吗? ⒗简要概括陈胜认为起义将会得到百姓拥护的两条理由。(2分)答:一是 二是

四、作文(30分)题目:春风

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字数在8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参考答案】

一、1、(1)交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学生、教师、文本;学生(3)观察、表现(4)交际情境(5)协调

(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

二、2、(1)Rén;Chóng(2)女;行(3)击;从长计议(4)曹丕;;曹植(5)风;颂

3、①另外;②勉强;③尚且;④居然/竟然

4、(1)滥;儆;缈;厉;部;扑;叠;戈(2)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贫贱不能移;③虽九死其犹未悔;④恨别鸟惊心;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任尔东西南北风

5、①√ ②√ ③× ④× ⑤√

三、6、B

7、A、C

8、引证法、例证法

9、不能删;这样写可以使论证更全面

10、研究角度的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会引起学术的争论

11、“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歌德也说……思想获得丰产”

12、司马迁;纪传体

13、①適通谪;含义是充军;②唱通倡;含义是倡导

14、C

15、B

16、一是“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二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5

选择题: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B)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D)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C)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D)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C)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C)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A)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学不躐等(xué bù liè děng :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A)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B)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B)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A)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C)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D)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A)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D)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B)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C)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B)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A)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B)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和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 惩罚为辅的原则.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C)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D)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D)的规定.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B)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BCD)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BCD)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BC)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B)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BCD)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A.遗传 B.环境 C.教育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二.境空题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15.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25、如何正确理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育者,是“先受教育的”。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揭示了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即学生所闻的“道”,所授的“业”和所解的“惑”,是通过教师来解决的。教师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他受过专门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他在教学过程中决定着教什么和如何教,决定着按什么方向和目标组织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他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启发者和指导者,能正确引导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启发学生不断进行思索,促使学生由“需要教”向会自学、能自学转化,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依赖于教师的教,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只有借助于教师的教导与帮助,才能以简洁有效的方式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迅速提高身心发展水平,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教学的客体或对象,他们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自我修养,才能转化成为他们自身的本领与品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学生的学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没有学生的主观努力,教师教得无论怎样好,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的。从教学目的、方向、内容、方法等方面看,教师永远起主导作用;但从学生的认识活动看,他们是否具有自觉的学习愿望和积极的学习行动,则是一个决定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和学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六、论述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

一、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二、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

四、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

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授;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

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①道德认识 ②道德情感③道德意志 ④道德行为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C)。

A.《教育没话》 B.《教育学》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E.《论语》 2.(B)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0。A.1985 B.1986 C.1988D.1993 E,1997 3.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到:(ABCDE),„„

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C.成人教育 D.家庭教育 E.高等教育 4.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BC)。

A.机会 B.规模 C.性质D.速度E.理念

5.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ACD)。A.知 B。思 C.行 D。情E.做 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

A.传授知识B 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认知 E.学会做人 7.教学的组织形式是(BDE)。

A,复式教学 B.个别教C.问题教学 D.班级授课 E.分组教学

二、填空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一种社会活动。2.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3.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4.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5.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刺激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

6.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7.任何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桥梁。8.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

9.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现 10.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11.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

3.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用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教师的劳动价值。要点:(1)发展价值;(2)文化价值;(3)政治价值;(4)经济价值。

2.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要点:(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2)课程内容综合化;(3)课程形式多样化;(4)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培养;(5)重视个别差异。3.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是什么

要点:(1)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2)与教学内容相符合;(3)与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4)与教师特点相符合;(5)教学条件。

五、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试论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要点: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2)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4)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3)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2,联系实际,试论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要点:(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的必要条件;(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是相互依存的,相互统一的;(4)在教学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偏向。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 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

A.《大学》B.《中庸》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B)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C)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18.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创办业余党校;(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教育学部分 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B)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D)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创办业余党校;(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教育学部分 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B)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D)

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 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B)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B)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C)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C)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C)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B)

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B)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

二、填空题

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2)教育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

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

A.遗传 B.环境C.教育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B)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D)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 7.教材包括(D)A.教科书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C)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3)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4)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6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语文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现如今,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在学习基本文化课程的同时,开设了多种艺术类课程,旨在挖掘学生在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方面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语文是艺术类院校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类文化课程。艺术与语文具有密切的联系,语文教师应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与文化修养,注重艺术学科与语文学科间的衔接,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性训练,对学生艺术学科学习具有良好的帮助。

一、艺术类院校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艺术类院校数量急剧增加,艺术类学科设置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旨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旨在培养艺术人才。语文是艺术类院校中各个艺术专业的基础文化课程,学习语文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艺术品格,且语文也蕴含有一定的艺术特色,都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结晶。在文化课程与艺术类课程中,语文与艺术类课程间的衔接最为密切,语文教师在灌输基本语文知识点的同时,多多联系艺术学科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足够的艺术性元素,在提升学生基本语文基础点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学生艺术知识点的灌输,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若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科间的有效衔接,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将基本的语文知识点与艺术性观点传递给学生,会对后期学生的艺术学科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艺术类院校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内容

1.基本的职业道德知识

在艺术类院校,语文是基础性课程,若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选择一个优质的语文教师非常关键。在选择语文教师时,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素养,必须通过专业考核,在语文教学中拥有独到的见解与知识素养,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知识,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提升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饱读诗书,不断的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面,掌握创意性的语文教学手段,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中重视对学生的科学引导。此外,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将艺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2.爱岗敬业

除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外,教师还应爱岗敬业,意识到自身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教师就应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义务,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重要目标,也是对教师语文教学能力的充分肯定。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意识,教育与人,能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也可通过微信、QQ等平台为学生提供语文知识点的讲解,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3.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提供服务,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呵护,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兴趣爱好,能有助于后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艺术院校的学生纪律相对较差,学生自律性差,且学生都选择住校,长时间无法回家。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管理,经常与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系列苦难,让学生无所顾忌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是教师职业道德发挥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艺术类院校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1.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实现语文与艺术学科的巧妙融合

现如今,相较于普通的文化课而言,艺术性学科也并不逊色,且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艺术类学科设置更具多元化,能满足学生来自不同方面的需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又拓宽了道路。作为艺术类学校的语文教师,其所占据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转变传统语文的教学模式,应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应与所属的艺术类专业相结合,注重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既可灌输语文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了解自身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语文与艺术融合在一起,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兴趣,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例如,对于戏剧类专业教学来说,教师应把握戏剧学科的关键点,在开展语文知识点教学时,可以用戏剧的形式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演绎。在语文中学习《西游记》的相关片段时,为了更好地充实课堂,教师应在课下对《西游记》中所涉及的情境进行研究,根据情节与角色的设定,来充分设计与完善课堂,保证自身的教学计划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积极推进心理教育学习,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教师职业道德中,心理素质教育也是一项关键要素,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能有效端正学生的心态,消除学生消极的情绪。在艺术类学校中,相较于文化课来说,艺术学科的竞争力更大,学生为了日后的发展都拼劲全力在训练艺术课程,存在一点瑕疵就可能会被社会所抛弃,在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就业压力大。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足够多的德育思想,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系数,这样才能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与生活态度,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借助微信、QQ等聊天平台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在艺术类院校中,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班,专门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以便后续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为了培养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学校应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教师培训与实践类活动,针对不同的艺术学科展开不同的实践训练。学校安排教师到著名的艺术类院校进行学习与进修,了解其他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情况,从中总结经验,结合学生所学习的艺术学科内容,意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既要具备专业的语文教学能力,还要增强艺术学科认知,提高心理健康系数,以学生就业为前提,发挥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利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中等院校应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前提,充实教师的学习生活,能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取教学心得,了解艺术生的特点与兴趣,在学科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职业教育为前提,从长远角度着手,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艺术专业素养,将艺术与语文相互衔接,进而打造更为实效性的课堂教学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我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艺术类院校的数量在逐渐增加,艺术学科的类型在不断增多,利于实现学生的多向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涵养,语文教师应发挥重要作用,将艺术类学科的知识点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全面考量。为了培养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注重语文教师的德育教育,增强语文教师对艺术学科的认知,寻求学科间的衔接点,以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甄静.高职艺术专业语文课教学要与专业定位相适应[J].辽宁高职学报,2011,(04):26-27.

[2]全昌雄,赵明香.论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J].文学教育,2012,(07):95-96.

上一篇:研讨会会议议程范文下一篇:校长在庆祝大会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