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写法入门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材料作文的写法入门(通用6篇)

材料作文的写法入门 篇1

西藏拉萨市第一中学:张敏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作文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本文从现状入手,探索了新课程下的散文入门写法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散文作文入门教学

新课程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其个性创新能力与思维拓展。初中的散文教学必不可缺。散文是一种充满美感而超越现实意识形态的文体,其取材自由,写法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散文写作能让学生自由感知,发挥情思元素作用,抒发心灵之笔,挖掘审美意识,在写作过程中能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情感体验,写出真实的一面。

然而,中学教育还没走出应试的怪圈,使得作文教学功利性较强。许多教师急于求成,抛开作文教学规律,以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代价,效果只是事倍功半。怎样才能让学生把写作文当成创作,并能抒发真实的感受,我以为:用散文铺路,抓住其特点,循序渐进、逐层培养,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为主要目的,让学生真正走上创新之路,享受写作的乐趣。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看法。

一、现今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教学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同时也受到应试的羁绊,成了当今人文教育的一大难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形式,不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以记叙文为例: 或是许多学生为了求得一篇好作文,努力打造着所谓的“典型事件”,千篇一律,其实这中间的许多“典型事件”都是将“伟人、名人”的事改头换面,据为己有。因此,作文写作走向了失真之路,瞎编乱造。

或是一些学生只求应付差事,虽然叙述的事是真的,却是泛泛而谈,空洞乏味,通篇流水账,没有个人的独白,观察能力极为欠缺,思维呆滞。如此看来,作文教学都面临严峻的问题,学生的写作水平难有提高,完全偏离了新课程标准,这就迫使作文教学必须探寻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二、“入门式”散文作文教学,提升学生作文写作水平。新课程指出:教师要积极整合资源,并且要有科学的创新精神,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精神为目的,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散文是以自由感知为方式,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在自然的元素中突破各种局限。在初中散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 “形散神聚”的 特点,注重发挥散文语言的作用,让学生以点切面,用外景切入,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利用想象,引发思绪,使散文写作步入正轨。

散文的写法,先不在于怎样写好,而是在于学会怎样去写。许多学生在最初的写作时,十分茫然,不知所措,冥思许久后,也只不过寥寥数语,思绪阻塞。王国维说: “散文易写而难工”。我觉得初中散文作文教学中先别管“难工”,而是在“易写”上下功夫,让学生学会怎样写散文才是关键,主要目的是:培养观察能力,开拓思维,提升语言魅力,学会感悟生活。

“入门式”散文作文教学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用想象与修辞为散文写作开路,进行片段训练。在散文作文教学中,先让学生学会写片段。利用想象与修辞相结合的方法,提升学生片段写作能力。在训练时,让学生大量运用拟人修辞,将外物人格化,并加入合理的想象。凡自然现象的变化皆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努力挖掘人性与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对观察进行自我感知,达到散文写作的最佳状态。如:“漂泊的云,忘却了故乡,自由地的飘,在每次变形前忘记一次,忘记心中的怀念。变薄的它,在天边追赶着太阳,接住了太阳丢下的那缕红纱,披在身上,来一份短暂的异样。”在这几句话中,描写对象是“云”,并用“云”进行大范围拓展,推想出“霞”的来源,运用拟人与想象相结合的手法,将“云”人格化,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抒情韵味浓郁,可读性较强,达到了一定的心灵超越。用外物切入,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也使得其情感体验丰富了起来。

(二)、用仿写为散文写作开路,进行短篇训练。

仿写是作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效果较好。散文也不例外,以范文引路,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的仿写就会成为创作,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在散文仿写时,主要是以短篇为主,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仿写。许多教师喜欢让学生对名篇进行仿写,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千篇一律的名家影子,毫无个性可言,也没有内涵。当今社会上的优秀散文数不胜数,可找其中的作品让学生仿写,主要模仿其语言风格,在仿写时杜绝学生完全抄袭。

2、结构仿写。主要模仿范文的结构,把握范文的主次,辨别写作顺序,注意其中事物的内在联系,情景交融等。

3、仿写后的修改。修改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与整合的过程,而仿写后的修改就有些特殊,要把模仿的东西变成自己的风格,就要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创新。修改时间段可分为长期修改(修改时间长达一学期反复修改)与短期修改(修改时间只定在一两周内反复修改)。修改的方式有:(1)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逐字逐句修改,范围较大,将原文改得面目全非;(2)通篇结构修改,对段落进行大肆调整;(3)添加型修改,在原文中加入自己的语言、感触,使其字数增多。因此,仿写是学习写散文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合理安排修改时间,注重创新,努力实现由仿写走向创作。

(三)、发挥散文教学的课堂优势,为散文写作打下铺垫。初中语文课文有许多散文篇目,教师要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讲好每一堂散文课,做到语言优美、分析透彻精练、不留疑问,从散文情景、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入手,让学生在学习散文时欣赏美与感受美,感受到散文的魅力,将课堂的美推向极致,让学生学会欣赏,并能品味其中的意象。如能达到上述条件,对学生散文写作大有帮助。总之,散文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洞察生活、体验情感、感知天地万物,使学生真正走上求真务实的创作之路。教师要遵守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原则,并结合学生实际,按散文写作规律教学,方法灵活变通,早日摆脱作文教学的困境。

以上只是我对初中散文作文教学的一些肤浅认识,若能给广大语文工作者一些启迪将不甚荣幸。

参考文献:王国维

材料作文的写法入门 篇2

一.寻找优点热情赞扬

学生作文只是一种练笔, 是一种心灵的倾诉和表达。他们的作文大多是半成品, 而不是可以发表的作品, 缺点、毛病自然很多, 这是正常的, 所以我们不能用衡量可以发表的作品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而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作文中的闪光点, 也许是选材比较新颖, 也许是句子比较生动, 也许是标点运用准确, 只要发现有可取之处, 都要给与热情的赞扬鼓励,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写作的乐趣。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 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

如看到一篇优秀的文章, 可以写这样的评语:“可嘉可贺, 又一篇佳作问世了!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 巧妙的前后照应, 证明你已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作文, 我仿佛看到21世纪的巴金!”如看到运用的好的词句, 可以写:“你对鸭梨的形状、颜色、味道进行了具体描写, 其中‘黄澄澄’、‘甜丝丝’等词语用得恰当。读了让老师仿佛看到了梨的形状。尝到了梨甜甜的味道”。

这样的评语, 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 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 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 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平等探讨委婉批评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应把学生看成小字辈, 从而忽视学生思想, 居高临下, 惟我独尊;而应把学生摆在与自己平行的位置上, 把学生当成朋友, 重视他们的思想, 与他们交流、探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而应给予希望、鼓励。而不能用“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结构不合理”、“书写不规范”……这样冷冰冰的话一棍子打死。而应该用探讨的语气, 评语中插入征询意见式的语句暗示学生, 老师正期待他用行动来回答。例如, 对写字特别潦草的一位同学的评语可以这样写:“字是人的脸, 这次作文书写有明显进步, 你的脸上也光彩多了。不过, 你一向讨厌的错别字老跟着你, 给你的作文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为你开一剂良方:不会写的字问字典, 写完作文后请教老师或同学。你愿意试一试吗?”对一位不注重观察的学生, 评语可以这样写:“自然界有许多小精灵, 只要你仔细观察它, 它就会给你丰富的联想和有益的启迪。有人观察蜜蜂, 赞美它无私的奉献精神;有人观察蚂蚁, 佩服它勤劳的品格……看, 这些小精灵可真给了我们不少启迪, 大自然中的许多奥秘等着你去探索呢!”或者委婉地提出希望:“相信下一次作文你能把事情一件一件说清楚。”“如果你能把××长话短说, 效果将倍增。”“你的文章很漂亮, 如果字也漂亮, 定能锦上添花。”

三.细心指导, 精心示范

我们以前认为, 评语就是对学生的作文下的论断,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评语当成指导学生写作的一种途径。因为是针对一篇作文, 所以指导的会更细致有效。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件事, 在习作前老师讲“写一件事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 但具体到某件事, 如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有些学生并不很清楚。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作文予以指点, 如一位同学写做饭, 在写的过程中对自己按什么顺序并不太清楚, 我们可以这样写评语:“你按照做饭的先后顺序, 依次写了淘米、煲饭、炒菜的全过程。抓住了‘第一次’做饭的特点, 文字不多;却写得小有波澜。”学生看了评语会喜不自胜:原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是这么回事儿, 就是自己做事儿的先后顺序。另外, 我们写评语时要尽量文辞优美, 让我们的评语成为滋养学生的精神食粮, 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语言仔细推敲, 内容丰富、实在、新颖, 而自己的评语却语言干瘪、内容空洞、形式古板, 这种拿着手电筒照别人的行为。评语要尽力精美。诗词、格言、歇后语、寓言故事、精妙的比喻都可用来品评学生作文, 以增添作文评语的活泼性、新颖性, 这是对学生作文讲究形式美、创新美的一种示范, 一种潜移默化的“为人师表”。

浅谈材料作文的写法 篇3

一、写作材料作文我个人认为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其方法是:一要抓住材料中关键句子或暗示性语言;二要注意对比材料划分层次,归纳层意和分析材料的基本观点;三要用正确的观点和对正反材料作出正确的判断。例如: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乌龟和兔子赛跑,因为兔子骄傲,乌龟出人意料地赢得了比赛。蝴蝶知道此事后,也想和乌龟比赛。比赛开始,蝴蝶早就钻过了圈,飞过了河,可当来到花丛时,她看到了那漂亮的花朵,嗅到了花蜜的香甜,还见到了美丽的同伴。看看此时乌龟连圈都没钻过,蝴蝶放心了,她在花丛里玩得越来越开心,竟然忘记了比赛的事情。万万没有想到,乌龟已经钻过了圈,穿过了花丛,悄悄地到达了终点。这则寓言故事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2)指导。据此可以立意:我们的人生应该有个大目标、大方向。乌龟之所以能够赢得比赛,就是应为他能时刻牢记自己的大目标。而蝴蝶之所以半途而废,则是因为没有能够摆脱一些东西的诱惑,由此迷失了方向。写作时,可以从整体上思索,可以从细微处发掘。

第二步,看清材料作文要求,抓住原材料的主旨提炼出一个正确的主题(即观点),确立中心(即立论)。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在这一环节,可考虑从以下三个方向发散:

(1)横向发散:即由材料的基本主题展开引申类比联想,由此及彼,比较求同,看哪些事物或现象是有类似或相关的属性,或者这个道理可以推及到哪些事物或现象上。

(2)纵向发散:即研读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象或事实,并由表及里,追根溯源,寻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把握其所反映的普遍而深刻的道理。

(3)逆向发散:即由正而反,从事物的相反方向思考,多问几个如果不这样将会如何。有了以上角度开掘出来的主题后就要选最佳的角度和立意来写。

第三步,有的同学将这次考试中的作文写成了议论文(我们讽刺这类文章为“四不像”文章),不过想写成议论文也未尝不可,我们上期的课本就选了很多议论文,不过你要掌握一些方法------运用材料合理入文,引议联结构思谋篇(根据曹组长讲话整理)。

“引”,分析材料,提出观点或中心论点。“议”,承上启下,展开议论(先写一个过渡段或过渡句,再写本论)。一般来说,应先正面论述中心论点,揭示正面道理,然后举正面事例论证“为什么是这样,有何好处”之后,最好再能从反面事例加以论证“为什么不可以这样”,举反面事例论证。“联”,联系实际,深化中心(主要是社会或个人的实际,从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结”,总结照应,解决问题(可以照应材料或开头,起点题作用或总结、升华、发号召等)。这个公式可用,但千万不要搞成新八股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目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显示写作能力的广阔空间。由于材料作文所具有的灵活性、丰富性、与时俱进性,这类作文命题形式备受命题作文老师的青睐。

二、忌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尽管都有材料,但二者对材料的处理有所不同。话题作文强调的是相关材料可用可不用;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材料在文中必须出现。不少考生写惯了话题作文,导致忽视了材料作文中的材料,以致于“另起炉灶”。

三、忌不按指令写作

材料作文的试题,一般包括两上部分,一部分是材料,另一部分是写作要求。写作要求或以提示语出现或另列出“要求”、“注意”。审题时,不仅要吃透材料,还必须看清写作的具体要求,按照试题的指令写作。切忌不看要求,或未看清要求,即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

四、忌观点提炼不准确

材料作文的文章主旨是从材料中得来的,考生如果在阅读材料时提炼的观点背离了材料的内涵,那么将直接导致该篇作文的失败,即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五、忌漠视材料中的关键句

作为材料作文,每篇材料都有关键句,只不过有的不明显而已。关键句在文段中所起的作用或画龙点睛或提纲挈领,一些考生过分的强调整篇材料主旨而忽视了关键句,导致写出的文章很难出彩。第一,要明确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在于话题作文只提供一个话题,材料只引出话题,与写作无关。而材料作文則提供一定的材料。如一首诗、几则名言警句、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现象的介绍、一个特定情境的设计等等,要求基于所供的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和规定思路导向进行写作。

总之,材料作文的写作,需要一定的写作理论作指导,但审题立意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孤立的运用一种方法去审题立意、去构思、去命题,而应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另外平时也要注意不断练习,养成好的写作习惯,这样面对材料作文就可以轻松下笔了。

有提示语的材料作文写法指导 篇4

有提示语的材料作文多是因为其本身比较含蓄或多义,命题者怕考生读不懂,或者拐到枝节意义上去,才在材料之后用比较明确的话语来提醒考生。所以这类材料不管是励志时文、名人逸事、新闻报道,还是寓言故事、歌词诗句,审题的重点就在提示语上,吃透了提示语,下笔才不会离题。比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名陶知行,因他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才改名陶行知。一天他去修理母亲的表,向修表匠提出修表时要带学生在一旁观看。次日下午,他和学生们仔细地看了修表匠把表拆了又装的全过程。当晚,他到亨达利表店买到修表工具,和几个学生动手拆装一只旧表,直到午夜才告成功,他和学生高兴得不亦乐乎。陶行知修表一事生动地表明了他对实践的重视。

文中最后一句就是提示语。提示语一般出现在叙述材料之后、写作要求之前,是从材料中概括总结出来的道理或启迪,常伴有“告诉我们”“启示”“表明”“是啊”等词语,表达方式一般是议论。

提示语锁定后,不妨依次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考。这则提示语主题词是“实践”,先回答“实践是什么”,结合所述故事可知,实践是亲自动手去做,通过做的方式加深理解,它是“起而行”,而不是“坐而论”。再探究“为什么要实践”,明确: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新意,不实践就容易学得肤浅,容易被假象迷惑„„接着剖析“怎么实践”,懂得:要理论联系实践,要开放五官去感受,并且逐步修正完善。这样深入思考,就容易产生新颖深刻的立意。其次,把上述分析中自己最有感触的一点,提炼成一句精警漂亮的句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以此作为文章的中心。

训练题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片杉树林,它经历了无数次风暴,却不见有哪一棵树被风暴吹倒折断过。原来,这些杉树的根,盘根错节,互相纠缠在一起,已分不清哪条根属于哪棵树,好象那所有交错在一起的树根,都属于每一棵树,就象是一条条相互挽在一起的手臂。

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只要懂得相互挽手,相互帮扶,相互关爱,就能战胜人世间的一切风暴。请联系生活实际以“挽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除诗词外,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不少于600字。④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训练题2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可以记叙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发表议论,但不要写成诗歌。

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想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假设篱笆有无限长,认为围起半个地球总够大了。数学家好好嘲笑了他们一番,他用很少的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篱笆外面。”

启示: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感到幽默而有趣,并为数学家的别出心裁而叹服,更使我们顿悟。质疑、异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要有所创新就要不断地调整思维方法和角度。

考场材料作文的写法

中考场上,考生要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写好给料作文,时间上、心理上均有沉重的压力,因此教师必须对给材料作文授之以法,使其掌握规律,得心应手地完成作文.下面就淡谈材料作文的写作要领.

一、读懂材料,明确要求

读懂材料是写作的基础。不能抓住材料立意,就会偏题,甚至“谬以千里”.所谓读懂材料,就是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看材料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反映的是一种什么现象.方法是抓住材的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迅速抽象出这段材料的中心或这一现象的本质,理解材料的命意,把它做为自己写作的立意中心。需注意的是,抽象事物本质时,对于寄寓性材料,材的主人公往往是动植物,要把它们当作有同样品性的人来看,这样才能透过材料表象,挖掘出内涵,从而根据寓意去议论,发表见解.

所谓明确要求,就是要遵循命题者对文体、字数、要自己命题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制,千万不要出轨.选好角度,定好题目给材料怍文往往可以多角度立意,可从材料的群体现象、个体现象、群体和个体关系的正反两面立意.先要不歪曲材料的命意,然后迅速从自己最拿手的角度去构思立意。命题的宽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应根据材料的主旨和作文要求,直言事理,揭示中心,切忌平淡、过大或概念模糊。题目要新颖,命题范围要窄,内容要集中,从一个侧面展开议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是命题立意的策略,因为笔力有限,时间有限,泛泛而谈会什么也谈不透.

二、材料缘起,转入正题

给材料作文一般都以引述材料为开头语,这是作文的缘由,也是下文议论的话题.否则,不但违反了给材料作文的规矩,也失去了给材料作文的意义.对于原材料,一般用“摘引”或“意引”法处理,也可自己组文表达,千万不要照抄.

“转入正题”是指在引述材料开头后用一二句话直接过渡到自己的论题或论点,用以作为自己立论的中心.“转”接之处,一定要注意与概述原材料的衔接,且要做到语言简洁。

三、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这是论证过程,也是文章的主体和重点。要求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个人的经验、教训,或引理论,或概叙事实,从正反两面论证.在引叙事实后,要注意对事实加以议论,点明材料的意义,使之与论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四、深化主题,归结全文

给材料作文,大都不是阐析事理后即可收束全文的,需要在结尾部分站在更高层次去深化主题,赋予主题更深刻的含义。

五、归结全文要做到语言简洁,有力度,或概括内容,点明主题,或照应材料,再次强化论点.当然,也可发号召,提出希望.

小学生作文入门 篇5

小学生写作文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就是不知道写什么,也就是说没有写作素材,而我们都知道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指导作文之前就应该一直灌输让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只有通过观察生活,才会让学生做到提笔生文。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作为教师如何让思维并不敏捷的小学生去学会观察呢?这就需要老师在规定作文题目之后多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有很多老师一般都是上午留作文题目,第二天就让学生交上来。对于将要入门的小学生来讲是不可取的。我们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学生很可能应付了事,或者凭借模糊的记忆进行写作。可想而知这样的写作最后能给教师上交一篇什么样的成果呢?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观察。这样首先让学生根据作文题目确立观察的范围,在学生观察的这段时间要定期地检查学生观察的情况,要试探着去了解学生对所观察事物的一些看法。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引导,让他们渐渐懂得深入思考,学会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这样小学生的作文就会变得充实并且丰富。

小学生虽然懂得了观察,拿起笔来能写出来东西。这样学生就不会害怕写作文。但是如果没有一条主线贯穿于作文当中,那么按照小学生天南海北的思维写的话,文章很可能成为内容丰富的“流水账”,找不到侧重点。要想让小学生的作文变得更有神,就应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确立一个中心。就拿记叙文为例来说明,如果学生观察了一件事之后想把这件事写出来,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作为写作中心,让学生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这样不但可以把观察到的内容表现出来,同时还会让读者明白小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篇神行兼具的好作文。

例谈英语作文教学的入门探究 篇6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水平绝大多数是中等或中等偏上的,还有一部分是后进生。由于是学习英语教学的起步阶段,他们的英语表达与写作能力较为薄弱。如何让他们三年的英语学习有一个好的开端?我遵照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初中英语教学目的中提出的“1、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2、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在现行教材中“为交际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教学的整体目标,以情境交际为主线,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让他们玩转课堂,在玩中成长。

【案例描述】

这一节是写作课,事先我准备了不少常见的学习文具用品带入课堂。本节关键的活动环节是由ask and answer开始的。我先提问说:What’s this in English? 学生马上随着我的问题展开回答,逐渐学生们都high起来了。当问到What’s in the backpack?时,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回答There is a book in the backpack.以及A dictionary、An eraser等多种答案。随后我问到What color is the book ?时,有的学生就回答It’s a red./It’s red.我马上把这两句话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直观地比较一下。课堂上情绪高涨的学生马上被我带到另一个环节了。有学生不假思索地举手回答:red前不能加a.我用了一个红色的×来醒目。通过这一比较,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

然后,下一个环节再用快速的ask and answer来巩固这个知识。当中我多次故意露出破綻It’s a eraser ./It’s a green.学生都能马上辨别出。学生的情绪在我多次表扬之后更是掀起了热潮。此时学生已经完全进入我预设的情境之中。然后我要求学生小组进行情境交际活动。要求:早上/中午/晚上,同学们在校园或教室里或别的什么地方碰见了,展开一系列的英语对话,可以自由发挥。

学生在我设计的情境中预热这么久了,他们两人一组或是三人一组展开对话活动。在他们活动的5分钟里,我巡回在课堂里,随时指导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学生在我关注下开展的活动很是专注。连后进生也积极参与。等时间一到,小组PK活动正式开始。第一组学生表演之后,我马上让所有的学生在纸上写下他们的对话。还特意叫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写。每组按此类推,都是先表演再写出。当然每组都是不同的内容。PK结束后让他们自己积极进行对比,对这些对话内容进行打分,并且进行小组讨论:哪组内容是最好的?哪组内容可以修改?哪组内容有错?哪组内容编排得最合情合理?(如下面3个对话)

①A:Hello, what’s this in English ? B:It’s a pen. A:What color is it ? B:It’s black.

②A:Good morning. B:Hi, my name is Jim. What’s your name?A:I’m Nick. What’s this in English? B:It’s a backpack. A:What color is it ? B:It’s red. A:Oh, you’re right. It’s a red backpack.Bye-bye. B:Bye.

③A:Good morning. B:Hi, my name is Jim. What’s your name? A:I’m Nick.How are you? B:I’m fine, thank you.And you? A:I’m OK. What’s this in English? B:It’s an eraser. A:Do you know its color? B:Yes,it’s white.It’s a white eraser. A:Thank you.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B:Thanks.Let’s be good friends.

通过学生认真比较上面板书的3个典型例子,明白如何在所需的特定情境中运用英语。而字数的限定更是关键。学生看出英、汉语法有所差异,对于这些差异应该心中有数,把它们作为重、难点,进行防患于未然的语言体验和分析,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最后,我布置作业是把刚才的游戏对话内容完善一下,并且按5个对话、7个对话的要求分别写出不同的作文。

【分析与反思】

一、体验渗透,自我提升。本节课是针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设立的一节作文课。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信心与兴趣,让他们不惧怕英语,勇于表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作文题内容浅显、单一,大部分学生是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写的,基本没有什么创新。但是通过本节的先听、再玩、最后写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创设了基于生活的情境交际。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玩”中体验,灵感在爆发,也在带动着后20%的学生进步。毕竟是七年级的学生,玩心很重,他们也在思考:怎么英语的作文也可以用来玩的?这样的灵动课堂和通过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提高语言交际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最终也会提高其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

二、讲练结合,发展语言。本节课老师的发问环节是属于机械操练,应用英语情景剧表演是属于意义操练,而且这些环节都是真实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当这真实半真实生活情景中的语法应用到位了,低年级的学生也会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这种讲练结合的方式是实实在在的I hear, and I forget. I see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 同学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语言表达和更深层的理解;可以使同学们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同学们完成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探究任务。

上一篇:产房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青海省2018年下半年B类信息安全员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