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教学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信息教学(精选10篇)

小学信息教学 篇1

2016-2016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学校:五指山市红星学校科目:小学信息技术 姓名:伍秀清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至六年级有9个班,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每星期一节课40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差。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主动求知。

三、教材总体分析

本课程采用海南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三年级:

1、初步了解Word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

2、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

3、学会打开文档,掌握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及颜色设置等修饰的基本方法;

4、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作相应的调整

5、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件和使用方法;学会插入剪贴画、图片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

四年级:

1、学会在Windows文件夹和文件的新建、重命名、移动、拷贝;学会用查找和压缩;创建快捷方式;

2、学会Windows桌面颜色,排列图标操作;

3、掌握ACDSee软件的运用。

五年级:

1、掌握幻灯片软件PowerPointxx中插入文字、图片和文本框的操作。学会建立新幻灯片和浏览幻灯片的方法。

2、学会给幻灯片加上简单的动画效果。

六年级:

1、学会在”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制作音乐相册,并保存。

2、掌握”Windows Movie Maker”中的图片、音乐和影片效果的导入方法,制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

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五、方法与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

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小学信息教学 篇2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小学英语,情景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媒体走进了课堂, 使沉闷、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堂发生了根本转变, 集图形、文字、动画、声音于一体的现代媒体, 创设了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 给英语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 为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搭建了平台, 优化了课堂结构。

一、运用多媒体, 创设情境

小学英语教材中, 色彩鲜艳的画面、简洁的英语语言使小朋友对英语兴趣有加, 但随着英语难度的加大, 新鲜感骤降, 兴趣随之而消失。而课堂上, 如果教师巧妙使用多媒体, 可以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热情和维持强烈的学习兴趣和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学习animals时, 先用多媒体播放出鸭子、狗、猫等的声音, 让学生猜猜这些声音是谁发出的, 再点一下鼠标, 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它们的图片, 图片下醒目的英语单词和多彩、生动、真实的动物画面,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自然而然地对所学的单词兴趣盎然, 轻松掌握。再继续用多媒体展示猴子吃香蕉的画面等, 介绍Monkey likes bananas.It is eatingbananas happily.学习感叹句时, 利用多媒体展示田径场上, 运动员们百米冲刺的视频画面, Tom遥遥领先, 此时How fastTom is running便浮出水面。教学中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的多媒体的使用、情境的创设使乏味的知识富于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 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并且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的使用使小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也相对提高。

中国学生学英语没有语言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 多数教师往往只注重于单词、句型的学习, 学生获得的是孤立、固定的知识点, 在实际运用中困难重重, 有时束手无策。而通过多媒体, 呈现出大量的口语练习的情境和场景, 提供情境, 学生乐学、会学, 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 学习Food anddrink时, 用多媒体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 让小朋友跟着视频中的声音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看动画片, 呈现Let eat….I like…Have some…等重点句型, 使学生知道在什么场合下用而达到自由、准确运用、正确交际,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的使用, 力避了教学过程的波澜不惊

以现代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使英语的学习从无声到有声, 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其主动、积极思维, 在真实的语境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1.导入避免了平铺直叙。传统的教学中, 教学的导入往往被忽略, 或虽导入, 可是全然没有引人入胜之感觉。如From today on, we will learn about some public signs.常见的公共标志有No parking不许停放车辆、No smoking不许抽烟等, 试想, 这样的导入意义何在?如果用多媒体展示一位司机师傅想在公园门口或超市门口停车, 一位保安走过来, 指着路边的标志说“No parking!”在黑板上板书No parking, 并用简笔画画出此标志, 介绍It is a public signs.There are many publicsigns.In this class, we will learn more public signs.这样的导入避免了导入的平铺直叙、起到先声夺人之奇效。

2.活动走出千篇一律。传统的常规课堂教学, 形成千篇一律的教学态势, 教师的活动单一:讲解知识点, 带读单词, 带读课文、对话等, 学生的活动也单一化:读单词、写单词、记短语、背诵、做练习等机械接受、被动学习。而多媒体的使用, 改变单一化的教学和学习, 走向多元发展。

如学习6A Unit1 C部分时, 常规教学是教师指出这部分的重点是:What does it this sign mean? It means you shouldn’t…教师把六幅图片的内容自己自问自答地讲一遍, 教师讲得苦口婆心、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痛苦万状。如果用多媒体展示Ben和Jack在公园里兴高采烈地游玩, 四岁的Jack对一些标志感到好奇, 如看到古树的前面有个标志, 标志上画着一个小朋友在攀爬这棵古树, 上面又有一个红色的警戒线, Jack问Ben What does it this sign mean?的疑问顺理成章, Ben的回答It means you shouldn’t…更是顺其自然。这样, 学生在看视频、跟着视频中的人物的行踪变化, 所见所闻的变化, Do not touch、Keep off the grass等的公共标志得到复习巩固, What does it this sign mean? It means youshouldn’t…也在反复运用中, 得到强化。

3.作业避免常规化。随着电脑的普及, 小学生对网络充满好奇和新鲜, 上网游戏的小学生逐渐增多, 青少年上网, 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数不胜数, 因此, 引导学生正确上网观很重要。英语教学中, 在布置课外作业时, 不妨让学生走进网络世界, 到网络中遨游, 在网海中泛舟, 在广阔的网络中自由翱翔。

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零距离”, 既推进了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 信息技术优化英语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学生学英语不仅仅靠老师, 也可以有效利用网络, 到网络中找到自己关注、能帮助自己学习的可利用资源, 丰富自己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万忠柱.浅谈小学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J].读写算, 2014 (04) .

小学信息教学 篇3

1.科学合理选择教材,奠定学习的基石

教材是最好的辅导书,以此教师一定要认真选择教材,我们都知道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是很快的,而更新换代的背后其实是科技的进步在推动着,当然计算机是这些新科技的集大成者,所以教师要时时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动态,每学期都要选择合适的课本。信息技术可以算是新贵,但是他的更替却早已进行,比如现在人越来越趋向于用WPS来代替Word,Excel等等,不光是操作系统,就连信息技术的核心,编程语言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教师一定要有先见意识,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将来能够正常的使用,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对教学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一边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另外学习要配备相应的计算机教室,更新电脑设备,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经常更新电脑设备,跟上时代的步伐。

2.应用灵活教学方式,激发学习的动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不同之处就是,它不仅需要教师的认真讲解,还需要学生的操作动手的实践能力,在教师的教授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有老师提问问题,学生去思考或者进行小组讨论,接下来就把讨论结果进行实际的操作,在电脑上进行验证,在告诉教授正确的结果,这种探索性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科学探究性。学生往往在操作的时候会遇到其他的问题,这是教师所充当的就是一个引导作用,有一个问题带出其他的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发现和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就在这个过程之中学会了思考,理解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在规律,经过教师的指点,或者进行小组讨论又电脑玩的好的学生带着完全不懂信息技术的“菜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让他们充分的认识到合作的力量,培养班级的凝聚力。

另外,在其他课程的教学当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现在的小学教室中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应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教师在课堂的授课时,一般会运用到PPT的应用,这就会让学生在没有学过PPT的同时了解了一些关于PPT的知识,再比如社会科学老师会用到大量的图片,英语老师会时常播放一些英语动漫或美剧,这些都要运用到信息技术。

3.尊重学生创造思维,发现学习的乐趣

小孩子在某些方面是大人的老师,而这些小学生在创造能力和探索方面上有着大人所不能及的力量,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探索和发掘让好奇心去引领他们学计算机,要比教师给他们灌输信息知识要好得多。比如在教学“画板”这个计算机自带的软件是,我只是告诉他们那些是直线,而那些是图形,橡皮擦,其余的都没有告诉他们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画一幅图画,结果就有人发现了有的线条能弯曲这个“秘密”很快一传十,孩子们都兴奋的在自己的白板上加上了曲线,甚至有的学生还在图画上加了颜色,当然也有的学生的白板变成了“红板”。学生们一下子炸开了窝,纷纷为他分析解决的办法,最后还是细心的女同学发现了他的线条没有闭合,抱着试试的心态解决了这个问题。课堂的后半段我只是给他们讲解了放大镜,撤销等一些按键,这节课就结束了,但学生们的积极性却点燃了,直至下课还有一些学生赖着不走。

4.增加教师专业素养,为学生正确指导

教师为人师表,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同时也要为他们做出表率,保证自己在课堂上用饱满的热情去为他们讲课,在课下积极备案,培养信息的敏感性,时时关注信息动态,不在网络上进行赌博,浏览不良网站;更要增强教师的专业水平,在电脑上特别是电脑教室中的设备上安装防火墙,安装绿色软件,定时坚持维护保养机器,防止病毒,不良网页的弹出,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都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上有我们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当然也充斥着大量的暴力,淫秽的信息,而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此一定要对学生加强监管,以免学生误打误撞进入系统文件进行更改删除的情况,也要避免他们打开弹出不良网页,更不允许学生在上课期间偷偷玩游戏,这都是要避免和杜绝的。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技能,更要有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正常的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难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遇到困难是有意识的去网络上寻求解决的方法,搜索有用的信息。也要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的能力,做到不轻信,传播网络谣言,不浏览不良网站,不沉迷于大型网络游戏。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篇4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我不断地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我希望自己的信息技术课是鲜活的,是有生命活力的,是有吸引力的。选择了一种小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方式——儿歌,让我的信息技术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他们在神奇与快乐的引导下走进精彩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教学语言儿童化、形象化。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钥匙,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可见得教学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仅仅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做到准确、明晰、合乎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这样才可能对儿童产生吸引力,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1、巧用比喻,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由于学生年龄小的特点,认识的字不多,所以用带拼音的文字注明windows窗口、画图窗口各个部分名称,让学生大声读三到五遍。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巧打比喻,如标题栏就好比每个人自己的姓名,菜单栏就好比我们去饭店,服务员给我们的菜单表,单击选择某个菜单,电脑就会执行相应的命令。工具箱就好比我们的文具盒等等,这样就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容易记住每个名称的作用。键盘基准键的练习时,因为学生初学英语,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每个基准键字母的flsh故事,再让学生一边大声读各个基准键,一边伸出相应的手指。孩子们在欣赏《儿童学拼音》的电子读物时,当显示器上出现了美丽的画面及可爱的小动物,并响起优美的音乐的时候,学生们都瞪圆了眼睛,直盯着屏幕,这时动物们读起了拼音,学生们也跟着一起读了,这时他们好象真的置身于动物园中与小动物们一起学拼音。

2、妙用儿歌,提高学生学习技能。

计算机的专业术语多而杂,很多我们平时说惯了的名词对小朋友来说却一点概念都没有,而有此我们习以为常的操作对他们的而言也是陌生的。儿童化语言能使孩子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了就借鉴了网上的一些小儿歌,把经常运用的操作用儿歌的方式加以总结。

1、认识窗口

桌面图标象纽扣,双击弹出小窗口。变大变小真自由,还能拖着满屏走。

2、认识鼠标

小鼠标,尾巴长,左键右键啪啪响。上下动,左右移,光标紧紧跟着忙。

3、认识键盘

小小键盘本领大;文字录入全靠它。文章需要另起行,回车键呀来帮忙。大小转换也不难,Caps lock很方便。感叹、问号、书名号,shift键来指导。所有键位齐上阵,信技能手就是你。

4、曲线工具

单弧曲线同向拖。双弧曲线反向拖,封闭曲线点点拖。

二、练习内容综合化、多样化。

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选择有趣、好玩,既能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又能增长知识和提高操作技能,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1、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满足学生好玩的心理。

一年级学生要淡化信息技术知识,将信息技术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计算机的工具性,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越性。如在鼠标的操作练习,在填色游戏中学会了鼠标的单击;在拼图游戏中学会了鼠标的拖动,在七巧板游戏中学会了鼠标的右击和单击,并渗透了数学知识;在字母连线游戏中,学会了鼠标的指向和单击,并熟悉了字母的顺序;画圆时,通过找不同游戏,让学生用圆标出两幅画的不同之处。

2、让学生在比赛中练习,满足学生好强的心理。针对学生好胜的特点,每节课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表,对学生的课堂作品进行评价,评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新奖、最佳进步奖等等,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课堂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经常的进行教学比赛。如果像往常一样,比赛总是取前三名、前五名,就会发现总是那几个同学获得名次,很快地其他同学就没有了比赛的兴趣。我在比赛中经常设置进步奖,比如打字,我让每个同学记下自己的成绩,再比赛的时候,不但取前三名,还要看谁与自己原来比进步的多,也取前三名。超越自己也是胜利。这样不论打得快的同学,还是打得慢的同学,都有一个可以与之比较的对象,都有了可以超越的目标,兴趣也就大增了。

3、让学生在故事中练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一年级学生很喜欢听故事,将信息技术知识通过故事情节表达出来,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课后调查学生喜欢哪些动画故事,然后结合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也有针对性地编排了一些小故事,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一一溶解在故事之中。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5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指的是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小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工作包括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并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层次结构。这里假定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课程(狭义的课程)、单元和项目等层次,其中,项目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也可以是一项技能。多媒体所教的知识可以是这三个层次中的任何一层[7]。这样,分析教学内容通常要完成以下各个步骤:

第一,选择与组织单元,即确定为实现一门课程的总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单元);

第二,确定单元目标,即确定小学生学完本单元之后所能做的工作;

第三,确定学习任务的类别,即把单元学习任务归属于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类中的某一类,小学生要以情感目标为灵魂,兼顾个性特征;

第四,分析任务,即确定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小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评价内容,即对所选择的内容进行分析,看是否为实现课程目标所必需。

学习目标的阐明:当教学内容确定之后,需要把小学生要掌握的每一项技能或项目用具体的行为目标表示出来,为以后制订教学策略和评价提供依据。每一个目标应当包括3个基本要素:行为,即在教学内容分析中确定的技能或任务;条件,即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标准,即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例如,小学生在观看各种云的图片时(条件),应能90%的准确率(标准),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行为)。

学习目标图表化: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阐明学习目标,可以得到一系列有一定内在关系的学习目标。首先小学生能正确读写生字及理解其意思,其次,学生能在说话训练中能正确运用。再次,在生活中能妥善管理自己的物品,不乱丢垃圾。

确定教学起点:通过对小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可以确定总的教学目标,即目的地,而对小学生的分析,基本上可以确定教学的出发点。确定教学起点之前应该先了解小学生是否具备进行新的学习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是否已经掌握新的学习目标中的部分目标。这样,根据前面得到的学习目标层次结构图,就可以确定出教学起点,即起点学习目标。但需注意的是,小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且多以小班教学,教师要尽量对每个学生情况都进行分析考虑。

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主要由学科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来决定。小学生的水平和动机以及学习目标的类别是影响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另外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正在设计的将被用于教学过程的哪一个(些)阶段。

各种教学策略适合不同的学习目标类别。指导型策略对概念和规则学习比较有效,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张较缓慢,对概念容易扩大或缩小,应多采用此策略;练习型和游戏型策略适合于言语学习,教学应多采用此策略,保持其学习热情,巩固知识;模拟型策略对技能和态度目标的学习有效。教学模拟可以促进学习迁移,教学游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一个教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制作教学过程流程图:一旦确定了教学策略那么就可以制作教学过程流程图,把与小学生之间的交互过程反映出来。

小学信息教学 篇6

经开区中山小学:石光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

”这一课题方面的研究结合课例谈几点体会:

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一位老师

在教学杜牧《山行》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他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潘老师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潘老师演示了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第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如教完《草船借箭》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三国演义》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三国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信息教学 篇7

关键词:信息素养,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

新形势下, 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各个企业对人才有了更多的要求, 除了要具备获取、解决信息的能力, 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而信息素养的基础培养, 就是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汲取。因此,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综合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严格落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各个环节, 将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到其他课程中, 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渗透到生活中,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一、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定义来看, 信息技术是人类对相关信息获取、表达、加工、评价与管理所用的各种操作程序的代称,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系统安装与应用软件中, 技术渠道是它的本质。信息素养则是人类加工、获取、管理、交流与呈现的各种能力, 同时也是对各种信息活动与信息结果、方法与过程的评价, 以及思想沟通、观点发表、合作与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它是本质是能力。

从上述的对比中,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 信息技术更加注重信息技术与知识的积累与掌握, 信息素养则更注重理解、分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处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则是通过该技术改善能力。从辩证关系来看:信息素养与课程教学就是毛与皮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也就难以做到信息素养培养要求。同时, 皮上没有毛覆盖, 一旦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素养相脱离,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将难以胜任时代要求。

二、提高信息素养的意义

1. 有助于课程目标实现

信息技术作为直接面对现代化发展的学科, 它要求学生除了具备读、写、说、操作能力外,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与能力。信息技术的总体目标是, 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素养, 在潜移默化中改善自身修养。因此, 在现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不能一味要求成绩, 不是为了成绩而练习做题, 还要在各种评价与实践中传递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中, 帮助学生施展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的精神。

2. 有助于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与生产中, 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进入生活中, 而信息技术则为更好地应用信息给予了很好的保障。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代表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 不仅会对经济效率与结构构成影响, 对精神文明与社会发展也会构成很大影响。事实上, 信息技术作为双刃剑, 它对社会健康发展也会带来很多消极影响。这要求人类趋利弃弊, 让信息技术为生活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 信息技术有助于规范行为, 推动社会发展, 让其成为适合大众发展的公民。

三、在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

1. 强化教学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普及技术就成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自新课改实施以来,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 必须结合教学要求, 让目标更加清晰明确, 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课程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好技能与知识, 根据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与表现形式,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性认知; 根据信息技术应用表现的情况, 提高学习热情与意识, 从和他人的合作中, 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并且养成健康的计算机应用习惯。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 必须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部署, 根据主体要求与地位, 完善教学, 优化教学过程。

2. 编制恰当的教学框架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多以信息知识为主, 和生活没有太大联系。而这对小学生来讲, 则是乏味、枯燥的, 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提到的图片整理、互联网引擎与聊天工具, 由于任务重、内容相对较多, 所以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存在很大冲突, 很难保障学习成果。对此,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部署中, 必须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知识经验, 从情感与生活需求着手, 做好实践能力培养, 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成为有效学习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 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过程中, 理论与知识传输也有很大作用。为确保教学成果与效率, 必须结合教学重难点, 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 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能与知识。

3. 充分利用资源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性、技术性很强的科类, 外加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 所以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很难跟上时代要求与发展, 这就影响了教学实用性与时效性。对于这种情况, 不仅要不断优化、整合教学, 让教学部署更加合理, 还必须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这期间, 有效的资源对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好的辅助功能。首先, 整合配套光盘与素材, 优化教学组织与活动, 提高作业设计的高效性,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 科学应用资源。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互联网有着很好的储存作用, 它有多种资源, 所以在教学中, 老师可以整合教学要求, 自互联网中收集文字、动画、视频与图片, 然后再利用图片、文字、动画与视频, 将其更好的渗透到教学中,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结构的新鲜感与丰富性。

4. 优化教学设计与组织

搭设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让其更贴近生活, 这样不仅能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热情, 更有助于改善信息技术教学时效性。所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老师必须正视学生的主体功能与地位, 根据已有的知识特征与学习过程, 生成良好的教学情境; 然后, 再将生活情境变成教学情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将抽象信息技术的理论内化成知识链条, 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技能固化成自身的信息实践技巧,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相关问题, 这样才能为现代化社会培养信息技术优秀人才。

5. 规范并提升学生的信息道德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和应用实践中处处潜移默化地规范并提升学生的信息道德, 让学生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遵纪守法的信息技术人才。尤其是网络时代, 网络安全防范成为重中之重, 这其中就需要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道德的养成教育, 这也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一门复杂的综合实践学科, 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结合时代发展需求积极调整教学策略, 深度整合课程部署与教材内容, 多钻研、多学习, 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时效性, 让学生有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课外语文, 2015, (04) .

[2]吴康.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 2015, 14 (02) .

[3]赵丹杨.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12.

探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篇8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从无到有,教学模式从借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下面就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做一下探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四年级教学word综合训练课《小报的制作》时,笔者是这样引入新课的。首先出示三张报纸,一张是学生自己的手抄报,一张是普通黑白报纸,一张是有彩色图片的报纸。在内容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让学生比较那一张比较好看,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有色彩的一张。然后,再出示用计算机制作的一份“小报”(有彩色的图片和美丽的文字及动画效果),问学生:“现在你们喜欢哪一张报纸呢?为什么?”学生当然更喜欢用计算机制作的具有效果的“报纸”。在这样的情景下导出本节主题,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学习任务进行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以往教材中单纯的技术传授的现象。在教师的激发鼓励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开始高涨。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钻研、设计、制作出有声音、动画效果的报纸,尽管还很幼稚,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也及时地加以表扬和激励。再经过进一步的引导、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学生创新的意识就会大大加强,他们用计算机制作的电子小报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并且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境界。又如,在学习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时,先出示课前制作好的幻灯片,给学生演示,学生们看后兴趣大增,都争先恐后地想制做自己的作品。通过学习,学生们都制作出了自己的作品,有动画、声音,图文并茂,有的还结合2008年奥运会制做出了较好的宣传作品,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当主人、当老师

新课程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与电脑开展人机探险式对话,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信息技术学课的优点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四年级教学“让文章规范起来”这一课时,一开始先给学生展示了几幅优秀的排版作品,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展示书法写作品,让他们了解字体,接着就把排版的所有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自己去实践、体验、探索。学生做得津津有味,做好后还各抒己见,演示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收获,交流以后笔者再留给学生再次实践的时间,最后展示一节课的丰硕成果。

在学习网上冲浪、收发电子邮件等知识时,因为有2/3的学生家中有电脑,并且好多学生也有邮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是采取以前的授课方法(教师讲、学生学)进行教学,这部分学生就会不听。他们认为都会了,没有什么意思,这样也体现不了新课改理念,并且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于是,笔者就采取让学生当“老师”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推选出“老师”上台讲课,演示如何申请邮箱、收发邮件的过程,通过操作平台演示给同学看,学生们都很认真地听讲。接下来,笔者又让已经会的学生当“小老师”,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让一个会的带一个不会的进行演示操作,并负责教会另一个同学。结果这节课效果非常好,只用了2/3的时间学生就掌握了,会的同学巩固了自己以前学的知识,不会的同学经过“小老师”的努力也学会了。

三、完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强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笔者主张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在平常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教育,每一组开展“比一比,评一评”等活动,对表现出色的同学进行奖励。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开展类似的比赛。通过长时间训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学习主动、热情,小组之间的竞赛更加精彩。其次,在评价时努力做到评价的多元化,评价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公正地评价自己与他人。评价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笔者的做法是把结果评价和平时的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平时每一个学习任务、每一个作品都有评价,把平时的评价和学期总评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四、改革检测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的检测应该突出它的特色,要让学生没有精神压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检测形式也不要千篇一律,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形式的检测,只要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就行了。比如,在学完用智能ABC输入法写汉字后,举行一次汉字输入比赛;学习了画图软件后就让每位同学设计一幅画图作品,让全班同学都来欣赏每位同学完成的作品。每学一个知识点后,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考查方式,以便于及时了解学生到底掌握该知识点的情况如何,也便于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如果只在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不光使检测形式落入俗套,更重要的是评价结果很可能与实际不相符。例如,在讲完收发电子邮件这一单元时,就采用网上考试测验的方法进行。这件事情对老师来说并不陌生,对学生来说却是第一次。可让学生自己往教师的邮箱发一份电子邮件,要求有文字、图片、声音,然后查看学生的邮件,给学生进行打分。这样,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学生还可以在家中发邮件,以节省时间。学生们非常积极,想尽一切办法发一个好的邮件,不会的同学也主动找会同学帮忙,利用已有的邮箱发邮件。学生们的邮件做的非常好,有文字,了电子贺卡给老师发邮件。更有趣的是有一个同学发了一个小游戏,当时笔者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很生气,就让他重发,他就说:“老师您打开看一看就知道了,这个游戏不是平时玩的游戏,是一个拼图练习鼠标的游戏,完成后还可以申请一个試用30天的缴费邮箱,这样的邮箱速度快。”笔者打开了一看果真如此,当时就给他打了优秀,真正达到了检测的目的。

总之,不论是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从目前的普教工作及现代教学改革来看,信息技术课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它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篇9

“图形工具的使用”针对三年级学生,就课堂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和教学导入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图形工具的使用,并能够使用图形工具创作一幅完整的图画。

能力目标:①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②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具体创作,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教法学法 ①教法运用

在这节课中,我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原则。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运用已学画图知识,自己动手尝试发现。通过“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最后通过作品展示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②学法指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结合“任务”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不断尝试中激发学习兴趣,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教学导入:

问题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变化着,你发现这几年我们县城住房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 接下来引入课题。

教师:你们知道吗?在盖楼房之前都要进行设计,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名小设计师来设计一栋楼房。

教师:播放课件。(通过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欣赏几幅小区的效果图和高年级同学获奖的设计图)看了这些图画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二

“计算机绘画——制作卡片”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就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导入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给图片添加纸样及相框的方法来制作卡片,学会去纸样、去相框的方法;能够对作品添加纸样或相框进行包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作品,激法学生的兴趣,并能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添加纸样、相框)。教学中采取演示法、小组合作交流、组内同学互帮互助、以优助差等方法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节课利用添加纸样及相框等趣味活动,整合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导入新课

师:我有一个四岁的女儿,前两天是她四岁的生日,我给她制作了精美的生日卡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在金山画王中展示)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也想制作这样的卡片!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制作卡片》,张贴课题。(用卡纸剪成鱼形,并写上课题)三

二年级《关键字查询》一课,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导入、学习新知等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参考答案: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并会输入搜索引擎网站,学会按照“关键字查询”相关内容。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能力。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团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搜索引擎,理解关键字查询,体会到运用关键字技巧搜索的好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进行的“关键字”进行查询的能力,知道利用关键字的技巧能够提高查询的速度。

三、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好看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你想进一步了解你喜欢的动画人物吗?他的小名、爱好,想不想知道?

然后老师提示要快速查找动画片的人物介绍,首先登陆专门查找信息的网站。学生看书意识到帮助我们查找信息的网站叫搜索引擎。常见的搜索引擎网站有:Google、百度、搜狗。我们就以百度为例进行查询。

(二)学习新知

1.先让同学们打开IE 浏览器,打开百度网站。让学生自己看书的30 页,尝试着搜索一下,能不能找到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人物介绍。示范完之后揭示课题。我们本节课就学习关键字查询。

学生会发现一些问题,查找有些麻烦,有没有更快的方法?老师示范。再让同学们尝试练习。师总结:这次同学们查询感觉查询的速度怎么样啊?选好关键字很重要。2.学习搜索图片。

师:老师发现有些同学不仅找到了文字介绍,还找到了精美的图片,谁能示范一下? 学生示范。练习查找图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篇10

《我的小简历》教学设计

方城县古庄店

一、教材分析

《我的小简历》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中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我的小简历》是让别人了解自己、介绍自己、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同时通过制作个人简历,让学生学会如何对表格进行拆分、合并,调整行高、列宽,修饰文字等,学会运用表格表达信息。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word 软件中编辑表格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比较独立的思维能力,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并且乐于表达,在电脑知识方面熟悉汉字录入的方法,学习并掌握了画图等的软件。本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实践活动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合并、居中、拆分单元格,会调整单元格的行高和列宽,设置单元格内文字的对齐方式和文字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自己的简历,培养学生自我推荐、自我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和将来的社会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感受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未来服务社会做准备。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单元格文字方向的设置。

2、教学难点:拆分单元格。

五、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

教师为学生事先创设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由此来导入新课。

2、自主探索学习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给予指导、引导性的提示,并不时的给予表扬。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分为六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三、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四、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五、作品展示,互相交流。

六、本课小结。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首先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word中“插入表格”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提问, 并让学生操作演示讲解。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好消息,“中华亚运小记者”报名活动开始啦,你想成为广东亚运会实况的报道小记者吗?那么就赶快行动吧,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你的基本情况,请把你的简历发送到yayunxjz@163.com报名参加吧.(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由此来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提问:“简历”是什么?

请同学们自读课本第5页的内容。

教师讲解:这种反映自己基本情况、自己介绍自己的文稿就是“简历”。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我的小简历。

师:你愿意参加这次招聘活动吗?(愿意)你知道怎样写自己的小简历吗?你认为简历可以包括哪些内容呢?(学生讨论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简历一般包括的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总结简历的一般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简历的大体格式,为下一步设计自己的小简历作好铺垫。)

(三)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教师说明: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个人信息资料,可以更简洁明了地让大家理解你,选取一些合适的简历表格作为参照样本,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出自己的一份简历。

师:现在请同学们上网搜索、浏览简历。(学生操作)

(设计意图: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后,通过浏览使学生对简历的样本有初步的了解。)

(四)综合运用,自主创新。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浏览了别人制作的简历了,现在我们要制作一份自己的简历,该如何操作呢?

教师讲解后,学生实际操作,并反馈信息。①表格中输入文字

教师总结:需要要在哪个单元格内输入文字,就将光标在哪个单元格。②合并单元格

【教师演示】选中两个以上单元格,右击鼠标,选择“合并单元格”。教师板书:合并单元格:选中→右击→合并

学生上台操作:把“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右面的三个单元格合并。③拆分单元格

【教师演示】在单元格中右击,选择“拆分单元格”,在弹出的窗口中设置行数和列数。

教师板书:拆分单元格:右击→拆分

学生上台操作:把“人数”下面的单元格拆分成2个单元格。学生带着问题小组探讨学习:

1.怎么能快速合并、拆分单元格?

2.表格的行高和列宽不合适时,有几种方法可以调整行高和列宽?哪种方法速度快?

3.如何调整单元格的文字方向?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学会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④设置单元格内文字的方向和对齐方式

选中表格,右击 “单元格对齐方式”,再选择各种效果。教师板书:对齐方式、文字方向:右击 ⑤设置行高和列宽

光标定在表格内右击“表格属性”,分别设置行高和列宽。

教师板书:行高 列宽:右击“表格属性”。【音乐欣赏】

教师个别指导讲解。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运用,设计创新自己的小简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审美观。)

(五)作品展示,互相交流。

经过你们的精心设计,各式各样的作品已经诞生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设计意图:通过自己设计的简历,全面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六)本课小结

师:同学们,把你这节课制作的简历发送到老师的邮箱,老师祝愿你们都能成为亚运实况的报道小记者。

板书设计:

我 的 小 简 历

合并单元格:选中→右击→合并 拆分单元格:右击→拆分 对齐方式、文字方向:右击 行高、列宽:右击“表格属性”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我的小简历》教学设计

上一篇:以读为本下一篇:音乐教学学生艺术素质提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