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通用9篇)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篇1

从时代的要求来看,精英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由于知识的信息化,网络社会的形成,各个学科之间迅速交叉融合渗透,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哪一个学科种类,而必须从多个学科入手,才能取得预期的研究效果。不仅如此,由于各个学科的互相结合渗融,新兴学科也不断出现,研究的难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加大。仅以计算机技术为例,最早的计算机是为军事战争服务的,如今,它所服务的对象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在气象、地质、水利、建筑、运输、农业、印刷、编辑等领域都不难见到它的身影。这些技术领域的互相结合,催生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研究的难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北大教授王选发明的计算机激光照排汉字处理系统举世闻名,它将计算机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印刷领域。但这是一个涉及面非常之广、难度非常之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它涉及数学、物理、中文、计算机、电子技术、新闻、印刷等多个学科,并经过研究人员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得以成功。要发展高新技术,必须要培养能从事高新技术的高精深的专门人才。相比其他人才的培养,鉴于高新技术的特点,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所以,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开展一定数量的精英教育是必须的,也是正确的选择。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精英教育培养的精英人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经济、科技、教育、军事、外交和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还是政府、行业等不同的管理部门,精英人才都起着引领社会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适度的精英教育,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作为孕育科技,集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为一体的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学校与社会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传播文化和国际交流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高等学校水平高低正在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一般来说,决定高等学校水平高低的主要是学校的教师,也就是这个学校所拥有的精英人才。建国际一流大学,关键和重点是一流的师资,也就是一流的精英人才。事实上,当前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主要焦点就是人才,也就是精英人才资源的争夺和竞争。可以说,有了某一方面的精英人才,就拥有了该方面的核心技术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和战略竞争力。只是我国的高水平师资相当匮乏,它不仅制约了精英教学,也制约了大众化教学。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篇2

笔者认为, 当社会发展到每个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和权力时,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便成为大众教育阶段统一教育体系中的两种教育类型”, [1]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和谐发展才是知识经济、科技发展和教育创新时代的理智选择。

一、更新教育理念, 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和谐发展

这里所提到的精英教育有别于马丁·特罗所提到的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教育权利的精英教育。现代的精英教育应该体现的是一种“质”的教育, 是以研究高深学问为主旨, 以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为目的, 追求世界一流的学科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或为了培养探索高深学问的人才开展研究的教育。[2]其主要标志是教学与研究过程中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毕业生较强的学术能力, 它是一种以心智和人格为核心的高标准教育, 是建立在高深学问基础上的, 让少数具有较高天赋和潜质的学生成长为精英人才, 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栋梁、骨干和领导者的教育模式。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不是不要精英教育, 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 政府必须支持、保护、发展精英教育, 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3]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平台上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精英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经济、科技、教育还是军事、外交和文化等社会各领域, 精英人才都起着引领社会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的发展, 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去进行知识创新,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 培养大量高层次的精英人才, 承担科技创新的历史重任, 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平台上的精英教育作后盾。同时, 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告诉我们, 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差异, 人的发展是多层面的, 不能简单地要求统一和一律。高等教育实践表明,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发展精英教育, 顺应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

二、实行分类指导, 使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各得其所

高校“分类指导, 不言而喻, 分类是前提。没有科学的、恰当的分类就无从指导”。“中国的高等学校应当分类, 每类高校都可以有重点, 都可以办出特色, 成为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高校。重要的是各类高校都应各定其位, 各有自己的社会适应面, 各有自己的发展方向”[4]。我国高等院校可分为五类[5]。一类是具有博士点、硕士点的研究型大学, 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发展硕、博士点, 剥离专科、高职、成教、自考等, 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学科建设, 从事学术研究活动, 同生产科研部门开展科技创新合作, 在短时间内创办一批全国一流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 以现代精英教育为主。二类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为辅的综合性大学或专门学院, 是大众化进程中扩大规模的主要载体。三类是民办 (私立) 院校, 含社会企事业单位、团体和公民创办民办和私立大学, 国外投资者与国内教育机构合资或独资举办的高等学校, 实行办学方式多元化。四类是专科学校及高职院校, 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 发展社会急需专业, 实行办学模式市场化、地方化, 同时探索创办二、三年制社区学院。五类是各类成人高等教育, 含自考、函授、电大、网络、远程教育等, 以教学和实践为主, 采取灵活形式与继续教育系统合流,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

科学合理地对高教机构进行分类定位, 各层次高校之间将随着其承担的培养目标而在进一步分化和竞争中自然定位, 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使大众和精英各得其所。由具有精英教育实力的教育机构 (如研究型大学) 来承担精英教育任务, 使其培养的人才成为能够适应知识创新和高科技发展要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领袖。

三、完善选拔录取机制, 利于精英教育机构自由选拔精英人才

精英教育的发展与选拔录取机制密切相关, 精英教育机构选拔精英人才要符合精英教育机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以发挥精英教育机构和考生的主体作用, 满足我国对各类精英人才的需要, 促进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管理体制采取的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对不同性别、不同学习经历与背景的学生不具有适应性与公平性, 不利于精英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也不利于学生的特质和潜能的发挥以及精英教育机构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掘。精英教育机构在招生计划上没有机动权, 在生源好的情况下也不能自主扩大招生计划, 精英教育机构自主选拔优秀学生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精英教育选拔录取机制, 一是要构建完善的高考法规体系, 保证精英教育机构的招生自主权。要加快高考立法, 高考立法要改革高校特别是精英教育机构的选拔录取机制, 实行公开公正的选拔制度, 尽快推行高考全过程网络录取和文凭电子注册制度, 允许进行精英教育机构自主招生考试或部分精英教育机构联考改革试点。[6]二是要改革一次考试的原则, 充分给予学生自由选择权。一次考试的原则虽然在操作上简便易行, 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 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实行多次考试制度, 不仅可以提高考试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 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又有利于精英教育机构自由选拔精英人才。三是要创造竞争环境, 建立“双向选择”机制。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 为适应学分制管理, 各类高校也可试行学生入学后的第二次“双向选择”, 如在学校条件许可的范围内, 允许学生再次自主选择专业和修业形式等, 以利于学校、专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 特别是有利于那些在大众教育平台上学有潜力的“精英人才”脱颖而出。四是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质采取不同水平的考试, 同时也为探索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高校自主权的扩大, 高考不应该再停留在单一的纸笔测验和阶段考查上, 而应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视学生发展全过程和全方位情况的多样化、开放性的综合评价体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涯进行综合评价录取。精英教育机构在招生录取时不能仅仅以高考成绩作为标准, 还要审查包括学业进展水平、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研究活动等在内的学生的综合表现, 将评价录取的标准延伸至学生整个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多角度地评价学生, 实现学生和学校之间最恰当的选择。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我们更应重视并关注、保护并进一步提升精英教育。在大众化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不仅存在而且繁荣。显而易见, 在高等教育人才观、价值观、发展观的转变过程中,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平台上发展精英教育, 两者相互并行、相得益彰。从理念上、制度上、政策上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在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技能型人才需要的同时, 进一步提升精英高等教育的水平, 构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 是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对高校的客观要求。

摘要: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作为大众教育阶段统一教育体系中的两种教育类型,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不是不要精英教育, 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 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和谐发展才是知识经济、科技发展和教育创新时代的理智选择。

关键词:大众教育,精英教育,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瞿葆奎, 黄朵昌.教育学文集 (教育制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潘懋元, 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高等教育研究, 2001, 2.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03, 6.

[5]李建辉.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精英教育目标的实现.集美大学学报, 2006, 3.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教育的目的;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幸福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155-01

研究教育的目的,一定要结合社会坏境,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在拥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定出种种的教育制度和选拔制度,选拔出人才,所以几年的封建历史,在人们思想的残留中仍然是学而优则仕,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残留是所谓的精英教育的原因,所谓的精英教育是指,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精英人才;这种人才是对以学科专业人才为主体的所有“高级”人才的总称。旧社会就是通过科举制度来选取“精英”维护封建统治。

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也是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发展人和人的发展上。要求学校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提升人的主动健康发展为中心转变、从关注少数尖子生发展向关注每个学生的主动发展等五个层面的巨大转变。这里就说明了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们教育者担任的教育任务,即我们当前的教育目的。苏格拉底说:“人,要认识你自己。”笔者认为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帮助受教育者认知他自己,认识他的缺点和优点,认识到他的潜力。古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帮助教育者认识他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并去培养,从而实现被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大众主义教育指向于全体而非部分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对人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与规范的掌握或形成,主张在基础教育阶段淡化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训练,强调学生整体或综合素养的形成,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迎接并适应未来生活的任何挑战。大众主义教育并不排斥或放弃精英教育,它只是将教育发展的重心由偏向精英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关注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通过接受教育都能适得其所。

牛顿说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我们之所以要交给学生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是人们经验的积累,是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华。因此每个人必须要受基础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的年限也会有所变化,因为这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提高。

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下,如果我们丢掉官本位的思想,把受教育者首先看成是一个具有生命体征的自然人,并且经过社会化的教育,使其能够变成具有各自特色,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社会人。那么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就可以不对立。我们是在实施大众教育的过程中,将人社会化,教育者在這个过程中帮助受教育者发现自己的特长,并且找到他适合他发展的道路,将他的个人特色发展到极致,那么他就是一个自己生命历程中的精英。

这样说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也可以不对立,因为教育本来就要有考核的方式和手段,关键是我们是不是太看重这个手段,太过重于形式,所以我们在教育的路上跑偏了,培养了高分低能的学生,其实真正好的教育,是应该培养出高分高能的学生的,不仅会考试,还应会实践。笔者也认为教育应该是功利的,但不能急功近利,任何事情都应该是这样的。举个例子,杜曼闪卡,很多孩子出生2个月就开始看黑白卡,进而数点卡,识字卡,百科卡,国旗卡,民族卡等等。客观的说,杜曼闪卡有他自己的科学依据, 杜曼闪卡用闪示的手法向宝宝快速传达信息,以刺激幼儿大脑相关神经通路,通过学习,孩子快速提高以下能力:提高悟性和商情,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锻炼超强的知觉能力,有独特的创造力,活化大脑细胞,提高大脑实物想象力,快速运算能力,快速记忆能力,活化眼部杆状细胞和锥形细胞,训练视觉影响记,增强照相记忆功能。

杜曼闪卡的本质就是一种玩中学的亲子沟通形式,我们要功利,要追求它开发右脑的效果,但是有的家长就急功近利了,把宝宝识字的多少变成自己炫耀的资本,宝宝从开始喜爱到后来的厌倦,这就是把好东西用坏了,就又迷失了教育的目的了。

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把握这样的方式,既不激进也不悲观,不左也不右,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要求,在进行大众教育的同时,使人社会化,同时找到个体适合发展的道路,又使之发展到极致。

精英教育2 篇4

经济观察网 秋风/文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而其中最为严重者在于,缺乏养成“君子”之机构。

君子是个古老的概念,至少在周代就有“君子”一词。但当初,君子就是贵族。孔子在封建制开始瓦解的时候,对君子一词的内涵进行了转换:一个人虽为平民,但只要具有德行者,即为君子。从此,人人皆可成君子,而成为君子就是中国人做人的理想。

孔子意义上的“君子”,较为接近于欧洲人所说的“绅士”。两者都强调美德和服务社会的实践性技艺。但相比于绅士,“君子”一词更加突出其读书、明理。因此,君子首先需要接受教育。孔子及整个儒家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正是如何通过合理的教育,养成君子,养成君子构成儒家式教育的基本目标。孔子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创办了平民的君子养成机构:孔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其性质类似于封建时代欧洲的大学,但孔子的目标是把平民弟子们培养成为“君子”。孔子之后,不论汉儒之在家授徒,还是宋儒之开办书院,也都是为了养成君子。因为,在儒家看来,君子是社会治理之本。这些君子掌握知识,具备德行,同时也具有治理的技艺和智慧。凭借着这些特质,在民间,他们可以赢得民众信任,领导和组织社会的自我治理。他们也可以进入政府机构,担任官员,给政府输入理想主义的精神。

正是依靠他们,在三千年历史中,中国这个规模不断扩大的共同体,大体上维持了尚算合理的秩序。现代中国最为伟大的立宪者,康有为、梁启超、张君劢,乃至于孙中山、黄兴、蒋介石等人,也都是儒家的君子。可以说,传统社会之正常运转,端赖于君子教育体系之存在。不幸,二十世纪初开始,这个传统陷入危机。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引入了现代大学制度。在欧洲,一直存在一些精英型中学、大学,即便到了现代,他们依然可以训练绅士。但中国引进大学制度,带有非常强烈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目的,那就是迅速赶超西方,而人们的目光主要集中于现代的“科学技术”乃止工程上。人文性教育遭到大学当局忽视,而君子-绅士之养成,与此类教育关系极大。

当大学制度引入中国的时候,中国也发生了激进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思想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存在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儒家传统教育,比如,宋儒所创立的书院,被迅速而彻底地抛弃。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学,在大学中也没有立足之地,归于消亡。其严重性就类似于,在西方,不再存在神学和古典学。

二十世纪中期,这种功利主义倾向演变到极端地步。院系调整切断了本来就不那么成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教育传统,按照苏联模式改造的大学普遍变成了专业技术培训学校。大学的主要功能就是训练工程师,同时也进行意识形态灌输。这样训练出来的人既缺乏德行,也不具备治理的技艺和智慧。

八十年代之后,这种极端局面有所缓和。但是,实用主义精神已经深植于大学身体之中。现在,它有了一个新的表现形态,即商业化。在商业目标驱动下,大学规模急剧膨胀。大学普遍瞄准商业世界的需求,培养能够具有赚钱才能的人。

总而言之,二十世纪中国的教育与儒家君子教育传统愈行愈远,大学教育日益粗鄙化,君子养成传统断裂。随着君子之凋零,中国社会治理状况也日益劣质化。在社会中享有支配权的人物,要么是土豪劣绅、地痞流氓,要么是拿着枪杆子自天而降的革命党人。政府官员的操守同样呈现出明显的下降的趋势。此中原因当然十分复杂,但是,君子教育的断裂,干系极大。

当下中国欲形成优良治理秩序,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重建君子养成体系,以培养一个兼具德行、技艺和智慧的精英群体。但是,如何在现代社会、文化脉络中重建君子养成机制?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以设想的途径有两个。

第一,在大学中展开君子养成教育。过去十年,不少有识之士已认识到精英教育的重要性,而在大学开设了高等人文学院或者文科实验班,对少数学生进行精英教育,包括辅导他们阅读中国、西方经典。不过,在喧嚣的大学环境中,学生、老师们都很难避免浮躁之风的冲击。第二种途径也许更为可取,但尚无人尝试,那就是,对传统书院形态进行创造性转化,开办现代书院。目前已经有一些儒者开设了书院,辅导学员研读儒家经典。但是,此类书院普遍规模较小,学员参差不齐,且其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及西学缺乏足够重视,因而,对无法与一般大学竞争,对优秀青年缺乏吸引力。

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心态创办现代书院,也许更有前途。这种现代书院或许类似于美国的小型人文精英学院。应当说,随着中国人的财富增加,有一些父母已经可以超出功利目的考虑孩子的教育,如果有人创办此类师资强大、条件优越的现代书院,或许不乏问津者。它将延续传统书院教学相长的传统,学生通过阅读中西经典,参与校内外的各种公共活动,理解社会与文化,养成伦理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当然并不就是君子。君子需要在实践中成长。但这样的教育对于君子之养成,同样至关重要。此类现代书院教育,最有助于青年人进入社会后成长为君子。而君子群体的形成与扩大,乃是中国社会形成健全秩序的基本前提。

作者介绍:姚中秋(秋风),独立学者,现居北京,目前主要研究儒家思想、中国治理秩序的历史演变与现代秩序构建。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篇5

研究型大学担负着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体育更应顺应教育发展,结合精英教育目标,培养出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的`“知识型”“复合型”人才.本文通过对多项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培养和聚集创新人才,树立精英人才培养理念,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的实现.

作 者:吕明生 崔建 作者单位:吕明生(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系,辽宁鞍山,114007)

崔建(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篇6

安庆大学

农业技术指导行业的发展策划

创作者:精英小组

小组成员:

赵小强 11级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班 张

杰 11级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班 赵

睿 11级经管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班 卞士良 11级经管学院物流管理专业1班 徐德志 11级人文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敬敷 世范 勤学 笃行

精英小组

目录

一 农业技术的含义„„„„„„„ 2 二 农业技术指导行业的发展历史„ 2 三 农业科技的事业的发展现状„„ 3 四 中美农业科学技术对比„„„„ 5 五 如何发展农业技术指导行业„„ 6 六 农业技术发展的前景„„„„„ 9

精英小组

2改革开放后: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壮大,专业队伍初具规模,试验研究条件不断改善,研究与开发按照面向经济建设场、高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三个层次布局展开,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和效率明显加快,有力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30年来,在“依靠、面向 攀高峰”科技方针的指引下,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壮大,专业队伍初具规模,试验研究条件不断改善,研究与开发按照面向经济建设场、高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三个层次布局展开,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和效率明显加快,有力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农业科技的事业的发展现状: 农业科研机构发展,新兴学科领域不断涌现。

据2006年统计,全国地(市)以的农业科研机构1347个,比1979年的513个,增加了2.6倍。按行业划分,其中:农业666个,占49.4%;林业241个,占17.9%;畜牧业112个,占8.3%;渔业121个,占9.0%;农垦45个,占3.3%;农机化162个,占12.0%。按层次划分,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76个,省级科研机构514个,地(市)级科研机构791个,初步形成了全国三级农业科研体制。高等农业院校和中国科学院相关科研机构也有新的

精英小组

显成效,不仅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培养了人才,而且还扩大了国际影响,使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走向世界。

四.中美农业科学技术对比:

中国近代发展缓慢,饱受战火的冲击,一直在与外国侵略者作斗争!此时的我们无暇顾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然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和我们的情况相反,虽然其也忙着战争,但战争对其本土的影响甚微,再加上近代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为其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使其发展为大规模、专业化、机械化、科学化作业的农业大国。我国自古即为小农经济,分散性和自给自足商品率低是一大特点,而要发展农业必须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

新世纪美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原则框架基本形成美国联邦政府有关新世纪农业科技政策的原则框架已基本形成,这些原则主要包括: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视发挥公有部门在农业研究和推广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倡导并建立农业科研中的竞争机制,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效率;加强对以农业为基础的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原料的开发利用;通过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着手,为美国农产品出口 拓宽贸易渠道;加强农村社区的技术培训,使新一代农 村青年有能力参与“新经济”时代的竞争等

五.如何发展农业技术指导行业:

1.发展的可能性:

精英小组

导、扶持一批自主、自律、自养、自强的新型农产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信息引导、科技服务的重要作用,让其参与科技推广中,并在相关政策上予以扶持。为农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完整的服务体系,与下游物流、营销等部门保持良好的互动,形成产业化链条合作关系,为农户解决后顾之忧。(4)加强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

农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一个重要载体,我市农技推广体系相对来说较健全,乡镇农技站“三权在上”,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渠道基本畅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一是人员老化,青黄不接,农技推广系统面临着人员老化和知识老化的现象。二是工作经费紧张,农技站经营和推广分开以后,农技站经费没有固定来源,办公条件差,设备简陋,技术人员待遇低,有的农技站是租用办公地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推广工作开展,办公场所、设施有待改善,服务手段有待改进。为切实发挥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提高科技到位率,必须加快体制改革,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强化现有农技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水平,加快人才引进,提高技术人员福利,改善办公条件。

六.农业技术发展的前景: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篇7

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离不开教育, 人的科技文化知识素质与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乃至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都有赖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1]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 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明确提出:“到2010年, 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

从实际来看, 截止到2010年底,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23所, 其中, 普通高等学校2358所 (含独立学院323所) , 成人高等学校365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12所, 高职 (专科) 院校1246所。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网站《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公布日期为2012-03-21) 。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 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 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2020年) 》指出:“到2020年,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 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当前,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也就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了让高等教育惠及全体人民,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有必要进一步充实教育资源, 扩大人民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基础上的精英教育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并不意味着否定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方面, 两者应当并行不悖。无广泛的大众教育, 民族的整体素质便无法提高;而无高质量的精英教育, 国家的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就会后继无人。

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看, 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条件的。一方面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 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将使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人的自由度和社会性将不断地增长, 没有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便没有人的自由与创造, 也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保障。此外, 发达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途径。教育使人们获得新的认识能力、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 促进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 发达的教育使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 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 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所需具备的现实条件,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离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很大的距离, 因而, 要短期内完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不现实的。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 我们的高等教育资源不可能人人均等的享有, 只可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扩张, 否则就容易走向平均主义。

同时, 处在这样的阶段, 决定了我们需要社会的精英, 精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也是引领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况且马克思所界定的人的全面发展, 是指每个人都有自由发展的权利, 都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权利, 但是这种发展也并非就是均等的, 而且每个人自身的条件也是不同的, 所以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精英。

从教育的大众化的目的来看, 也在于提高人们的素质, 在于培养更多的人才, 创造更多的社会精英。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教育条件的改善, “精英”一定会越来越多, 或者说, 未来的人类能够获得比现在好得多的教育条件, 各种潜能能够得到发挥。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尽其才”的社会。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也还处于一个较低层次。事实上, 扩招了以后, 应试竞争反而愈演愈烈。“如果高考的压力层层向下转移, 可能连幼儿园都不再是净土”。这种局面, 很大程度上是在市场机制这一强大的隐性动力和国人精英教育理想的显性张扬构成的双重推动下形成的。

三、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体系

我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更应该注重内涵建设, 要防止高等教育的异化。高等教育重要的使命在于培养高素质一流的人才, 或者说是社会精英, 而不是普通的人才, 标准不应降低。同时,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 社会精英应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升华, 而不是精英的流失或丧失。应积极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体系, 强化精英人才培养。“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 “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1.加强高校分类建设

国内学者对大学的分类归纳起来, 主要有下列五种: 一是依据所承担的任务, 从横向上将高等教育划分为高等普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子系统。二是依据所设学科 (专业) 的内在关系与覆盖面, 从横向上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三类。三是依据履行的社会职能, 将普教子系统中的学科型、专业型高校在纵向上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个层次, 将职业型高教子系统中的高校在纵向上划分为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两个层次。四是根据隶属关系, 分为部属院校、地方院校和行业特色高校。五是根据国家重点支持, 分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和一般高校等。

社会发展需要各领域、各行业的精英, 既需要研究型精英也需要应用型精英, 因此, 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制订不同的规范和要求, 建立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标准。综合性和研究型高校应侧重精英人才培养, 职业型、教学型高校应侧重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同时, 应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进一步发挥“985工程”高校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 发挥“211工程”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导作用, 发挥一般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 发挥行业特色高校行业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 强化“2011计划”的协同创新作用, 切实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2.推进人才分层培养

不同的高校学生素质各有不同, 同一高校学生素质也千差万别。尤其是在大众化背景下, 学生素质差别较大。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应根据学生特点, 实行精英型、应用型和国际型人才的分层培养, 积极探索建立强化班或实验班, 挑选一批基础较好, 素质较高的学生, 进行重点培养。

同时, 推进试点,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3.创新高校评价机制

在当前的高校评价机制中, 科研是大学排名和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同时, 科研在高校中显示度高、效率高、见效快, 导致高校往往产生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教师也乐于科研, 因职称、评奖评优、晋升、收入等均与科研息息相关。人才培养虽是高校的首要职能, 但是个长期的过程, 见效慢。因此, 在高校评价的科研导向下, 教师不愿上课或应付了事的情况时有发生。有学者指出“自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朝大众化方向迅猛发展, 本来的精英教育渐行渐远。虽然我国早已形成了自幼儿园至高中的选拔机制, 一批潜在的精英通过艰苦拼搏和高考的严格筛选进入了名牌大学, 但这些大学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却倾全力于科研, 已经不把本科教学放在心上。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已失去了往日天之骄子的光环。他们中间许多人在毕业前或毕业后, 纷纷走出国门寻求深造机会。”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 三者不可偏废, 应凸显高校教书育人的根本使命, 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 以教学激发科研, 以科研促进教学。

同时, 应积极推动高校机制与体制创新, 突破制约高校发展的内部机制障碍, 打破体制壁垒, 加强协同创新, 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大力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179~180.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篇8

【关键词】基础教育大众化进程 “精英”教育 “大众”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精英”教育。所谓数学“精英”教育,就是指以培养数学“精英人才”为目的的数学教育。这里所说的“精英人才”指的是学习数学的“尖子生”“优等生”,他们对数学学习有着特殊的、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特别善于抽象和概括、思考和判断;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严于推理;有超群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优秀。

21世纪之初,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强调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學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标》)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修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而言,《数学课标》的这一指导思想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数学教育界有着广泛影响的“大众数学”的基本理念十分相符。“大众数学”的基本含义包括“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数学课标》将这一思想进一步阐述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了追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两大基本理念的实现,《数学课标》、新教材彻底改变了原《数学大纲》的知识结构和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以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来迎合基础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以“以学生为主体”和“面向最广大的学生”为口号,而忽视“20%的优秀学生”的存在。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锍信老师在他的《审视数学课程改革》中提出:“我们应防止认识上的片面化和做法上的简单化,特别是,即应切实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应当努力做好诸多对立面的平衡……其中就包括‘大众数学与‘20%最好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数学课标》的另一基本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不能视而不见。“大众”要顾及,但是“精英”也不能放弃,而应该是因材施教,各取所需。

一、基础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数学“精英”教育的必要性

张有德教授在《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的思考与修订建议》中指出:“不能用‘大众教育来否定‘英才教育,国际竞争既要靠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更要靠培育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十年动乱”,造成人才缺乏,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社会需要下,曾因抓‘英才教育而忽视了多数学生,今天不能再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否定‘英才教育,忽视对优秀人才的培养。…‘相信我们学生的智力水平总体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能够学会有一定难度的数学内容,不需要也不应该迁就学习差的学生而全面降低水准,应该因材施教。”

日本著名社会学家麻生诚在名著《英才的形成与教育》中曾意味深长地提出:“英才是社会的中枢集团,具备一种能制约社会的最重要的事物和能力,所以这个集团的力量一旦被削弱,社会就会陷于散漫无秩序的状态之中。”他还强调教育绝不能放弃为社会培养英才的责任,否则社会就会处于解体的危机之中。

罗尔斯认为:“‘差别原则具有普遍的合法性,在‘差别原则之下,凭优秀挑选的某些个人将给予比其他人更高水平的训练和使用这种训练的机会。”

既然精英教育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如此重要,具有如此卓越的贡献,我们就不得不将大众化进程中的数学“精英”教育纳入教育考虑的范围。

二、基础教育中“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

从整个教育体系来说,构建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应由“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共同完成,“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两个轮子,两者并行不悖。从逻辑的角度看,“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也不是对立关系,“精英”教育应是“大众”教育的应有之意。“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是大众普及与精英提高的关系,是教育发展中面与点的关系。形象点说,“大众”教育体系本身是塔形结构,“精英”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塔之尖顶。它们相互并不排斥,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任务,互相补充,各有特色,各有定位,各有不同的社会服务对象,构成了教育的多样化格局。没有广泛的“大众”教育,无法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没有高质量的“精英”教育,国家的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便后继无人。《数学课标》对“大众”的含义是这样表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指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课程应当面对每一个学生,适应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这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当然也包括“20%的优秀学生”。新课程要面对和适应“每一个学生”,就必须面对和适应这“20%的优秀学生”,做到“大众”与“精英”并存,因材施教。“大众”教育进程中,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精英”教育,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都应该是“科教兴国”战略必要的组成部分。

三、基础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数学“精英”教育的地位

基础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具有存在的必要性,那么数学“精英”教育的机构将仍然存在,这一方面源于社会对“精英”人才的永恒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植根于长期存在的社会结构明显的阶层差异基础之上的,而数学“精英”教育的存在则是基于全民的“奥林匹克”情结。但数学“精英”教育已逐渐变成了一个不断变小的部分,相比于大众化之前的黄金时代,现在数学“精英”教育的地位又如何呢?

马丁·特罗在讨论大众化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设置时,曾在他的大作中提出:“第一种是有一个高度选择型的官方的部门;第二种是独立的个别大学;第三种是在一所较次的选择型大学内部设置一个高度选择的层次;第四种是在较宽的选择型大学内部的无论哪一个层次都有一个或多个高度选择型的特殊单位。”根据以上对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几种分化方法,参照基础教育的具体情况,以及根据当前教师对于《数学课标》“误解”的实际情况,参考义务教育阶段的有关“教育资源均衡化”“教育公平”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肯定不允许在基础教育阶段存在“一个高度选择型的官方部门”,也不会允许建立“独立的个别‘精英教育的学校”,更不会允许在一个学校内部专门开设从事“精英”教育的班级。所以,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精英”教育只能在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间,受政策和文件的影响,传统的数学“精英”教育将向家庭化、社会化发展。承担“精英”教育工作的教师还是学校的教师,但是学校不再给予“精英”学生单独的进修空间,以至于这些教师只能受聘于这些学生的家长,或者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开办校外辅导班,以填补数学“精英”学生的学习空间。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篇9

大众化教育不仅是数量指标,还应有其质的内涵。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这种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必需的,还能进一步强化教育的力度。

1、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状况

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表明,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式转变的瓶颈是由于人才数量不足,导致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停滞不前。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的满足,不仅仅停留在精英教育的层面,这样单一的发展也不适应21世纪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21世纪人才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科学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大众化之路,并且要将其作为首当其中的路线积极的予以推进。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视的是人才和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且数量和质量都要保证。另一方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应以推行素质教育为其必要保证。只有实现质量与数量的总体优势,才是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具有的充分的人才优势。

2、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不仅不会排斥削弱精英教育,反而会加强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会带动和促进精英教育的发展,夯实了大众化这个基础,才能更好的发展已有的精英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它的发展能促进大众化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育大众化的实施的硬件条件需要逐步建设,这包括教育结构要多样化,专业设置要多样化等,但更重要的是软件条件的.逐步完善,这包括对受教育者的认知程度、教育者思想意识的转变等。我国特有的个体化学生特点,决定了我们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认知必须实时调研、调整,而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化更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知与思想意识不断更新,不断转变。事实证明:大众化教育绝不是简单地降低教学要求的教育,而是要将教学要求按个案的特点进行平衡、转化的教育。

3、适应传统的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并存的,并不存在排斥现象。首先,由于一部分精英人才和精英型教育机构的存在,使得高等教育提高了吸引力,人们渴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增加自身就业的筹码,从而谋得更好的工作,以求更好的发展;其次,由于学生择校意识的增强,从而有利于提升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质量。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不是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来说的,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它们能相互促进,并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大众化阶段大学数学教育模式及现状

在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数学的教育模式必须由传统式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去应对各种挑战。而数学教育目前的现状由于主客观原因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教学上,教师难以全面施教,尤其是全国招生的学校。这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学习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教师难以全面施教。这样的群体差异是由于录取以总分为标准,因此导致一些偏科的学生虽然总分相同,但是数学成绩却不甚乐观。另外一个原因是降低了教学成本,普遍是大班上课,教学效果和调控效果不到位。近几年来“ 专升本”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样更加大了在一个课堂内听课的学生的水平的差异。

2、有些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有畏惧心理,并且厌学、逃课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三流高校这种现象更严重一些。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去抄袭同班同学的作业,没有被老师发现,便长期如此,形成习惯。对于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且需做相当多练习才能掌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数学学科,于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想办法进行舞弊。

3、数学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精英教育,于是对突如其来的大众教育无所适从。不同学校的数学教学的同行们碰到一块,大都互诉衷肠。作为教师这一群体,是素质高,职业道德好而又非常听话的难得的群体,面对自己的学生,想尽了一切办法提高教学效果,也不乏做些情感教育,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并不讨论学校该如何管理, 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无疑起了些作用。但“ 无为而治”,“人文精神” 呢本文不打算讨论这些问题, 只打算探讨以上现象背后的原因。

三、数学教育模式现状的解决办法以及启示

1、要找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和规律性。对于大学数学教育而言,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作出客观的估计。由于专业颇多,要明确不同专业对数学的不同需求,做到开课、讲课以及要求在全面性上要做到具有针对性。

2、在招生规模大的院校,要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保证同堂听课的学生的数学水平基本在同层次上,有效地做到分类教学,尽量做到大班上课,小班辅导。

3、从适用于大众化教育的教学方式入手,进行教学模式转型。要在大众化教育形势下进行数学模式转型就要做到在在教学中,要以应用为根本,,以图形、数值为手段来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这种模式基本能适应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也利于后期各专业更有侧重地选择介绍数学的其它内容,甚至应用性本科教学的数学理论的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开始敢于大胆的思考。

4、编写适合于大众化教育的教材。对于目前我们应该马上就作的工作是确定什么是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只有确定了三基之后,我们的教学、评价考试命题才有依据,才能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可参考国外大众化教育程度高韵成熟的教材,它一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不解决教材问题,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不了。当教材的内容适合大众化的教育,使学生读得懂,容易学,辅以恰当的管理,才能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厌学甚至逃学现象。

参考文献:

[1]鲍洁.新世纪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魏荣.谈高等数学的应用性教学[J].高等数学通报,,(3) :1-4.

上一篇:谈作文教学的开放性下一篇:市委书记就职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