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与就业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劳动力与就业(推荐8篇)

劳动力与就业 篇1

一、当前就业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开始衰退,GDp由1999年的5.0%降至2000年的4.0%。特别是美国的“9.11”事件后,全球经济更是大幅下滑,世界GDp2001年降至2.2%,目前一直在3%以下波动。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世界各国的失业率也日益上升。如总量占世界GDp达65%的三个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其2002年的失业率已分别达到6%、7.6%和5.3%,均创九十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的失业率较2000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日本的失业率比1997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据2002年6月第九届国际劳工组织报告提供的数字,目前全球已有约10亿多人失业或就业不足。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最突出的发展问题。国内方面,我国目前有约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1460万城镇下岗职工,城乡每年还有约800—1200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大军。再考虑目前的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与深化改革,以及加入WTO后国外的冲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大军将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1996年上升了整整1个百分点,且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的速度在逐年加快。排除城镇登记失业率在年龄、户口以及不包括下岗职工等方面的限制,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测算,目前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大约为8.3%,其中男性为7.7%,女性为9.0%。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放缓,GDp增长速度由1995年的17.4%下降到2002年的8%,预计今年的GDp增长速度大概只有7%左右,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约为0.1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最多只有800万个左右,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目前##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人口情况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县户籍人口71.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0.27%,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5位,比1990年“四普”增加35304人,平均每年增加341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9‰。户籍人口中,常住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67.2万人,占总人口的93.64%;外出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4.5万人,占总人口的6.29%,其中:离开本县半年以上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4.93%;常住本地户口待定人口491人,占总人口的0.07%。##县常住人口68.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86%,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6位,其中非农人口6.7万人,占总人口的9.79%。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7.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5位,占总人口的25.01%,比重超出全市1.11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2位,仅次于邵阳县;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46.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67.27%,比重低于全市1.47个百分点,比相邻县邵阳县高0.93个百分点,低于邵东、隆回1.6和1.8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排在倒数第2位;65岁及以上的人口5.3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7.72%,比重超出全市0.36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3位,仅次于武冈市和新宁县。人口总抚养比(即0—14岁以及65岁以上的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居全市第二位,仅次于邵阳县,劳动适龄人口生活负担重。

(二)就业现状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县现有各类从业人员391241人,占总人口的56.96%,比全市58.66%低1.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列第9位,在各县(市)中排在倒数第1位。各类从业人员中,男性211150人,占54%,女性180091人,占46%。按行业分组,农林牧渔业320177人,采掘业3327人,制造业19475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04人,建筑业10379人,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114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5598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3116人,金融保险业954人,房地产业125人,社会服务业2646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2862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6450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45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3747人,其他行业1522人。其中,第一产业32017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1.84%;第二产业33885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66%;第三产业3717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50%。从业人员中,15—19岁的22087人,占5.65%;20—24岁的29332人,占7.50%;25—29岁的45616人,占11.66%;30—34岁的57903人,占14.80%;35—39岁的52146人,占13.33%;40—44岁的36668人,占9.37%;45—49岁的44288人,占11.32%;50—54岁的34828人,占8.90%;55—59岁的23472人,占6.0%;60—64岁的20770人,占5.31%;65岁及以上的24131人,占6.16%。未工作人口11.16万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22.19%,占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的24.15%。未工作人口中,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

口5485人,占5%,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口3225人,占3%。据2002统计,2002年末##县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共计20036人。其中:企业7744人,事业8763人,机关3529人,分别占38.65%、43.74%和17.61%。第一产业634人,占3.17%,第二产业4761人,占23.76%,第三产业14641人,占73.07%。2002年末农村劳动者33.11万人,其中农业劳动者22.29万人,占67.32%,非农业劳动者10.82万人,占32.68%。

(三)主要问题

1、就业水平低。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县虽然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实际就业水平很低。首先,人口就业率不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县总人口就业率仅为56.96%,比全市58.66%低1.7个百分点,居邵阳市九县(市)中倒数第1位。其次,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较低。根据2002统计资料,2002年末我县从业人员为35.41万人,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即从业人员占劳动力资源总量比例)为68.76%,而国家、省、市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分别为74.82%、73.22%和76.80%,高出我县6.06、4.46和8.04个百分点。再次,未工作人口比重高。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县未工作人口有11.2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22%,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县每5个劳动力资源中就有1个未工作。另外,根据2002年的最新统计结果,我县2002年末城镇人口有100684人,而城镇从业人员只有23016人,城镇未工作人口比重高达77.14%,这就是说,##县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城镇人口处于无业或待业状态。这个比例超出全市水平6.39个百分点,比相邻县邵东、邵阳和隆回分别高27.1、9.34和26.73个百分点,居全市九县(市)首位,参见表二。超出2001年全国50.19%的比例26.95个百分点和全省63.02%的比例14.12个百分点。

2、就业结构严重落后。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县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81.84:8.66:9.50,就业结构严重落后,仍停留在农业经济时代。不仅远远落后于国家50.1:23.0:26.9的产业就业结构,与我省60.4:14.6:25.0的就业结构仍有相当差距。就业结构的落后,一方面与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经济仍是主导经济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县近年来工业萎缩,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是一个不断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由农业为主导、农业的产值和就业占很大比重,逐渐向非农业为主导、非农业的产值和就业占很大比重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二、三产业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最终成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主导产业。譬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99年《劳工统计年鉴》提供的数字,美国1998年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2.67:23.86:73.47,日本为5.27:32.04:62.69,德国为2.86:33.83:63.31,经济与就业结构都处于发达的高级阶段。国内,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市如江苏江阴和常熟,其三产业就业结构比分别为19.31:52.19:28.50和24.6:47.3:28.1,也已进入经济发展与就业的中级阶段。比较之下,我县的就业结构显然还处在相当落后的初级阶段。

3、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下岗职工日趋增多。2002年末我县实有耕地面积411704亩,乡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仅1.24亩,相当于湖南平均水平1.41亩的87.9%和全国平均水平2.77亩的44.8%,人多地少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如果按全国通用标准,农村劳动力人均耕作4亩地,我县只需农业劳动力10.29万人。这样,我县农村约有22.82万人需转移就业,除去已经转移到非农行业的10.82万人,还有12万人将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而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退耕还林力度的加大,以及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的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这些剩余劳动力继续留在土地上的边际收益为零,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土地去非农行业就业,另谋生路。与此同时,随着近年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其他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的下岗职工也日益增多。2002年末我县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达到9195人,其中下岗职工8410人,分别比1998年增加1614人和1838人,增长21.29%和27.97%。下岗职工和内退职工与在岗职工之比达到1:2.07,就是说,我县已累计有三分之一的职工下岗。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只有26.2%,且继续呈下降趋势。因此,绝大部分下岗职工仍将处于失业状态。

4、劳动力人口素质偏低。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县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占1.28%,接受中专和高中教育的占9.69%,接受初中教育的占36.08%,接受小学教育的占44.83%。其中,受大专以上教育、高中(中专)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比例比全市低0.57、1.06和2.15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84、2.15和1.87个百分点。与我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沙县比,我县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比其低1.89个百分点,受高中(中专)教育的比例比其低2.93个百分点,受初中教育的比例比其低5.65个百分点。与沿海经济发达县市的差距更大,全国百强县排名首位的广东顺德,其大专以上教育、高中(中专)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比例比我县分别高2.19、6.33和7.91个百分点。此外,我县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为8.71%,而全市为7.29%,全省为5.99%,全国为6.72%,分别比我县低1.42、2.72和1.99个百分点。长沙县的文盲率更低,仅为2.03%,比我县低6.6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县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在,沿海经济发达县市也只有40%左右,我县2002年为37%,第三产业发展都不充分,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第三产业是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当前,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小,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日渐减弱;而二产业我县已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具比较优势,无法与之竞争,更无法赶超沿海发达县市;只有第三产业,在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为落后地区找准突破口,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例如印度,其九十年代以前经济还相当落后,工业也极不发达,但九十年代以后,印度抓住了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IT产业,从而一跃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之一,其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出口综合指数(包括出口规模、质量等)更居世界第一位。第四,我县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目前,我县境内有佛教圣地“白云岩”、历史知名文物“大名禅院”和“文仙观”,以及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洞”、省级森林公园“龙山”等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加上我县毗邻邵阳市区,交通极为便利的区域位置,这对我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极为有利。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投资最少、见效最快、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朝阳产业”,其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前面的“表一”我们可以看出,我市旅游业发展较好的新宁、城步、武冈和隆回,其人口就业率也是最高的,垄断了我市前四位。

(四)积极发展劳务输出目前我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在当前城镇化进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不快的情况下,要就地消化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显然困难较大,因此,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不失为当前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劳务输出对落后地区来说,既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增加地方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一项一举两得、两利双收的事业。据省统计局组织的有关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高的年份,GDp增长也较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低,甚至还出现一定程度回流的年份,GDp增长也较慢。另据有关部门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约有15—20%的经济增长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功不可没。墨西哥是一个由政府出面,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的国家,据墨西哥政府公布的数字,墨西哥总人口约8000万人,其中在国外务工的人数每年达800万人,也就是说,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国外务工,比例高居世界各国首位,这些国外务工人员每年为墨西哥挣回至少160亿美元。可见,劳务输出是一项双利的事业。目前我县的劳务输出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不大,且多属自发性,缺乏组织。据2000年人口普查,我县常年(6个月以上)在外务工和创业的人口为3.5万人,仅占总人口的5%。2002年出国务工的人数也只有30—40人,都属自发组织。因此,建议政府成立一个专门的劳务输出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劳务输出。

(五)鼓励发展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所谓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就是指自谋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就业、临时就业、社区就业、小时就业、阶段就业等等。在当前正规部门的正规就业正日益减少的情况下,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国家将从制度上为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和其它行业劳动者一样,享受社会保障等各项合法权益。目前,我县的非正规就业刚开始起步,2002年7月我县成立的首家家政中心——福利家政中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至今已有54个下岗失业人员在福利家政中心实现了就业,其业务亦开展得红红火火。

(六)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劳动者素质是就业之本,世界各国政府都把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素质作为促进就业战略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县的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盲人口。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全县全面彻底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推广十二年教育,提高我县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我县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再次,鼓励发展社会培训事业,积极开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对返乡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培训以及对自主创业小业主的市场培训。

劳动力与就业 篇2

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性质和组成

由公共政策、公共财政给予保障和支持, 以促进就业为目标, 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免费、无偿的就业服务, 帮助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的公益性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 市就业服务局, 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事业单位, 负责全市就业服务工作的指导和业务管理, 并对到 (市区) 就业服务局实行业务指导。第二, 县 (市区) 就业服务局, 县 (市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事业单位, 根据市就业服务局的工作要求, 承办本辖区内的各项就业服务工作。第三, 乡镇 (街道) 就业服务机构, 是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 根据县 (市区) 就业服务局的工作布置, 承办本辖区内的各项就业服务工作。

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优势

农民外出务工途径主要有两个, 一是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务工, 二是自发外出务工, 如结伴外出、投亲靠友等, 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自发外出务工较有组织输出风险性大, 主要表现在:1.缺乏市场需求信息, 盲目外出, 徒劳无功。2.自我定位不清。农村劳动力对自身的工作能力不能够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分析, 难以做到人尽其用。3.对用人单位情况缺乏全面了解, 存在一定的务工风险和权益侵害现象。4.维权渠道不畅, 权益受侵害现象普遍。5.未经过正式培训, 务工收益较少。

与自发外出务工相比, 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信息动态监测、职业指导明确、用工单位监管、先培训后输出、跟踪服务维权等方面, 公务就业服务机构的这几大特点, 保障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门路, 务工有收益、权益有保障, 有组织输出往往是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进行输出的。衡水市有组织输出的实践证明, 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外出务工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市、县两级建立了就业服务局, 全市114个乡镇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站, 配备工作人员412人, 4982个行政村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小组。将全市191万农村劳动力逐人进行登记, 实现动态管理。健全的组织体系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输出网络模式, 成为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输出的组织基础。

其次是建立了广泛可靠的劳务协作关系。靠政府信誉为农民外出务工铺路搭桥, 先后与京、津、浙、鲁、苏、吉、辽等地的政府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与输出地劳动部门、劳务派遣机构等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拥有稳定的用人单位580余家, 每年可向衡水提供就业岗位10万多个。

三是输出环节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输出前对用人单位进行资信调查, 对工作和生活条件差、经营不好、诚信低的用人单位, 一律拒绝合作。严格做到“四不输出”, 即未经考察不输出, 经考察效益不好不输出, 管理不规范不输出, 拖欠工资不输出。凡是经劳动部门输出的务工人员均与劳动部门逐一签订输出协议, 对用人单位违反合同行为及时警告纠正, 确保民工合法权益。

四是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品牌输出”。为确保输出合格人才, 明确了“先培训后输出, 不培训不输出, 以技能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 要求劳务输出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 培训合格才允许输出, 不合格者不允许输出, 使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双方受益, 树立了我市农民工良好的对外形象。2008年度全国十佳劳务品牌, “衡水鲁班”榜上有名, 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劳务品牌。

五是做好管理与服务, 解除双方后顾之忧。主要措施包括:委派带队干部;定期对用工单位走访;乡镇和村组织建立帮扶组织, 帮助输出户抢收、抢种;各县就业服务局专门成立了事故处理小组, 及时处置工伤事故。

通过多年工作经探索我们认为, 农村劳动力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组织外出务工, 实现转移就业, 可以有效降低务工风险, 减少劳务纠纷, 是实现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和可靠保证。

三、就业服务机构的发展与完善

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局面, 应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拓展服务领域, 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功能, 更加有效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我们认为, 各市、县 (区)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围绕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 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开展新的服务项目, 努力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当务之急应加强和完善以下功能:

1. 服务功能。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场所应设置总服务台、信息查询发布区、职业介绍区、职业指导区、招聘洽谈区、失业保险服务区、劳动保障事务区、工作管理区等“一台七区”。

2. 聚集功能。

县 (区) 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是本地区就业服务信息的集中地, 各类招聘信息、培训信息、劳动力资源信息、就业政策信息汇集在这里, 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信息服务, 以完善的服务设施、充足的信息吸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集中在这里进行招聘和求职活动。

3. 辐射功能。

县 (区) 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将各项就业服务向下一级就业服务机构延伸, 指导下一级就业服务机构根据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要求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4. 展示功能。

县 (区) 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利用人群密集的有利条件, 开辟专门空间, 进行有关就业、创业方面的宣传展示活动。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就业形势及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等。

摘要:公共就业服务是指由政府出资, 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 执行政府服务公众的职能。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各种社会关系丰富多层次的大背景下, 文章就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如何充分发挥作用予以探索。

劳动力与就业 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在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出现用工结构性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仍是当务之急。”近几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劳动力转移呈现由小规模增长向大幅度增长转变、由单纯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自发盲目地出去向有组织定向输出转变、由季节性、临时性向常年稳定性转变的特点,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保持在500万人左右,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1.1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

由观察点劳动力接受教育程度情况的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占55%以上,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比去年有所提高,但不到总数的15%,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劳动力867人,占全部的6.0%,比去年减少88人;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力3370人,占全部的23.2%,比去年减少209人;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力8112人,占全部的55.9%,比去年增加103人;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2165人,占全部的14.9%,比去年增加380人。

1.2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较慢

由观察点从三个方面调查的劳动力技能情况的数据显示,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和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劳动力总数6039人,比去年减少164人,由此可见劳动力素质提升较慢。全年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3191人,占全部21.7%,比去年减少300人;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2124人,占全部14.4%,比去年增加58人;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劳动力724人,占全部4.9%,比去年增加78人。

1.3农村劳动力职业以务农为主

由观察点全村劳动力职业情况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村劳动力职业是纯务农者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从业者占74.2%,基本与去年持平,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职业是以务农为主,从事其它职业的农村劳动力较少。全村纯务农劳动者9684人,占全部的66.2%,比去年增加273人;以农业为主、兼营他业者8231人,占全部的56.3%,比去年增加524人;个体户或合伙企业经营者2597人,占全部的18.5%,比去年增加65人;外出务工者1202人,占全部的8.2%,比去年减少195人;从事其他各类企业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务工的劳动力、乡村(行政)干部和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工作者人数较少,分别为359人、81人、91人和106人。

1.4农村劳动力就业以种植业为主

由观察点统计的全村劳动力就业行业情况的数据显示,有60.8%农村劳动力以种植业为主,这其中49.2%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劳动力,从事其它行业的劳动力数量较少,可见农村劳动力是以种植业为主。按其就业行业划分来看,有8948人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60.8%,比去年增加539人;有1082人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7.4%,比去年减少287人;有270人是以林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1.8%,比去年增加11人;有43人是以渔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0.3%,比去年减少11人;有110人是以工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0.7%,比去年增加7人;有938人是以建筑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6.4%,比去年减少65人。有290人是以运输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2%,比去年减少43人。有1032人是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7%,比去年减少38人。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原因分析

2.1农村劳动力自身原因

农村劳动力文化和技能素质不高,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及技能素质仍然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高低、职业技能培训程度、劳动力的性别,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由于我省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限制了转移就业的空间,行业选择范围狭小。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低下,还可能导致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把耕作土地看作是惟一的生存之道,不愿意或不敢去从事第二、三产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2制度因素限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工资待遇、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多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外出务工有很多后顾之忧。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均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输出,从而使农村人口处于就业的不平等地位。一是户籍制度的限制。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各级政府虽然对户籍制度逐步进行改革,但其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依然起着相当大的抑制作用。在户口制度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与城市户口相关的福利安排使得农村迁移人口往往无法实现举家迁移。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农民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基于这个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不敢轻易放弃土地,在转移中始终与土地保持着松散或紧密的联系,导致转移的不彻底性。三是劳动保障不平等。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目前,现行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的社会保障,农民则不能平等地享受权利。农村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以后,将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包括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难以保障。

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建议

3.1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应当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一定的责任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把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着力制定财政、税收、金融等各方面政策,培育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和培训机构的发展。特别是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基础上,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利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个人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要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基金,对接受教育的农民给予培训补助,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3.2拓宽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人口流转制度,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深化城镇土地管理制度和農村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对现有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起新的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使其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服务于城镇,也要服务于周边村屯,以镇带村。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确保把主要精力用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

3.3支持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劳动就业与创业论文 篇4

摘要:

随着国家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还没有做好参与工作的准备,不能承担社会职责,难以掌握社会劳动技能。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能够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就业与创新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为大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就业

当前,高等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导致大学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影响其进步的问题,基于此,高等学校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创业教育制度,提高其就业指导质量,为学生指明就业与创业方向,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高等学校体育类学生就业与创业现状

当前,在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扩招之后,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因此,体育类专业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随着就业人数增多,竞争情况越来越激烈,再加上岗位供应不平衡,很容易导致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出现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发布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并且指出了我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20学生毕业签约率比低13%。近年来,体育类专业学生就业率较低,无法达到就业与创业需求标准。尤其是在毕业之后,不能根据自身实际优势创业,导致体育类专业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期间,经常会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

二、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学生就业管理工作

在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学生就业管理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确保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效率,达到良好的就业效果。首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使得大学生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优化职业规划方案。此时,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就业指导教师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与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发挥自身在团队中的优势。对于就业规划而言,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就业指导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做好自我职业评价工作,在就业评估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职业规划效果。其次,在高等学院体育类专业关于就业学科的教师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设置课程体系,保证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高等院校必须在课程设置期间,添加一些实践内容,可以让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使学生在实训期间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且不断学习新型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实践效率,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主要就是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教学制度,确保可以通过良好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实践效果,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三、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学生创业路径分析

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学生创业问题是当前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教师必须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创业情况,确保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加强创业课程的建设。高等院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学生创业课程的建设,确保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创业知识,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达到良好的创业教学效果。同时,高校体育类专业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完善创业课程的设计体系,在提高学生创业以及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培养创业教师人才队伍。在高校实际发展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培养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创业能力,就要建设专业素质较高的创业教师人才队伍,确保其可以有效执行相关工作。高校要培养体育类艺术型的创业教师,在提高其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完善高校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学制度,进而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完善社会评价体系。在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学生创业期间,相关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社会评价体系,确保可以通过评价指标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行业认可能力,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类专业教师必须要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就业与创业体系,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王煜坤.我国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3.

[2]王云辰.安徽省高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

劳动力与就业 篇5

崔传义

2012-9-27 21:09:13 来源:国研视点 2012年4月1日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云南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探索符合省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目前,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较低,该省农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不断扩大,主要来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上的差距。本报告对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云南省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一)进入新世纪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民族最多的内陆山区省,94%为山区半山区,耕地面积占6%,农业人口多,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3,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农村贫困面较大。“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等客观因素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上前些年主观认识上的欠缺,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较慢,外省劳动力涌入,本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大量积压。据2003年统计,全省人口41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90万,占84%。农村劳动力2081万,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750万,占农村劳动力的36%。每年还有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20万人。截止2002年全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16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15%,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86.2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8.8元的18%。

自2003年、2004年起,云南把农民就业转移摆上重要位置,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到2010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90万人,为2002年的2.5倍,约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8%,比2002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上升到930元,相当于2002年的3.2倍。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省内为主,省外转移取得重要进展,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较快

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许多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跨省流动为主不同,云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以省内和就近转移为主。目前省内转移约占82%,就近就地转移占64%。但省外转移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掌握的情况,2002年到省外就业的仅为12万人。到2009年,输出省外的农民工已经达到119.9万人,为2002年的9.9倍,占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22.8%。输出省外的一半以上在珠三角,8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80%以上。省外就业加上境外就业1.8万人,合计为121.7万人,已经与省外输入农民工122万人大体持平。2010年转移到省外的进一步达到160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产业分布较有特色。省内转移除了从事矿产、冶金、建筑等行业之外,旅游服务业、贸工农结合的现代农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重要渠道,到2009年,全省旅游文化产业从业农民工达到了120万人,鲜花、食用菌、蔬菜等新兴现代农业产业已经带动了80多万农民工就近就业。省外务工主要从事制鞋、纺织、电子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农民工回乡创业得到较快发展。据有关单位的粗略统计与测算,全省历年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约有20万人。改革开放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步的个体老板,有85%左右的民营企业的业主,都有着外出打工的经历。近些年进入打工行列的部分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在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后开始返乡创业。他们有的领办乡镇企业,有的专门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有的兴办工矿业或从事城乡商贸服务业,为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建设。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基本做法和政策措施

(一)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实现农民增收脱贫的关键

200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清醒地意识到本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也滞后于一些西部地区省份,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不断扩大,主要是来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的差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转变观念,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使云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重点,加强领导和政策支持。本着这种认识,2003年成立了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意见》,提出统筹城乡就业,畅通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就业平等,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转移输出、扩大就业为主题,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向二三产业转移相结合,千方百计扩大转移输出的渠道和规模,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实行扶持和优惠政策,形成市场配置、多元化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格局。并提出了2004~2010年全省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的规划和目标,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此后,省委、省政府在贯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结合本省实际,陆续发出《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2006年),《云南省农民工权益保障办法》(2008年),《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意见》、《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2009年),《关于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意见》、《云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规定》(2011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和法规。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分析形势、问题,总结推广地方创造的新经验,完善政策措施。政策环境的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加强,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的重要推动因素。

(二)探索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就近转移、回乡创业和农业产业化增加就业结合的路子

云南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选择,注重多方位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子。一是鼓励扶持农村青壮年离开家门,走出山门,到县内外、省内外务工。为克服云南农村县域经济不发达、本地转移就业空间小、务工收入低所造成的种种制约,在省内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城市转移,并抓住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供给偏紧的机遇,推动人地矛盾突出的较发达地区和扶贫重点县的农村劳动力向省外输出,积极拓展向外输出的空间。二是大力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拓宽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空间。立足省情,鼓励大胆探索适合云南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服务业,着力推进服务创优、全民创业、企业创新和金融支持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实行“放开、引导、扶持、保护”,引导非公企业集群发展,培育县域特色产业,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大容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载体。三是引导扶持农民和返乡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四是鼓励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延长农业产业链中增加就业容量。

(三)不断充实激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

1.畅通省内外劳动力转移渠道,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劳务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深入村组农户,进行农村劳动力摸底调查,摸清农村劳动力年龄、文化、培训、技能、就业意愿等情况,依托劳动保障基层工作平台,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劳务输出档案。以一定经费支持转移和培训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劳务输出与培训基地建设,在用工量大的地区建立农民工服务站和劳务办事处,加大信息收集整理力度,掌握省外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重点地区的劳务需求、市场供求状况,开展信息传递、劳务对接、权益保护等服务。鼓励、引导和支持民间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进行劳务输出。对外出务工就业困难的农村劳动力实施小额信贷帮扶,促进其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

2.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特色劳务培训品牌建设。省级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专项资金,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职业指导、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的重点地、县,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务输出给予以奖代补,对职业培训和市场开发机构和企业视情给予一定补助,重点对转移输出人员适当资助。2005至2009年各级累计投入培训资金11亿元,其中中央和省投入资金9.8亿元,2010年,中央和省级共安排农民工培训资金3.2亿元,州、县7000万元。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方式面向社会选择培训机构,鼓励和支持校企、校校联合,开展灵活多样的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支持农民工劳务特色培训品牌建设,各地与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努力挖掘本地区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潜在劳务品牌,如昭通市组织开展刺绣、竹艺、玻璃工艺制作技能培训,绥江县依托发展竹产业,着力打造“云南竹编之乡”。临沧市大力开发佤族民俗资源,组织开展“唱佤族歌、跳佤族舞、做佤族菜、讲经典佤族传说故事”特色培训,着力打造“佤族文化”劳务品牌,保山市、德宏州着力打造玉石雕刻、玉石销售特色培训品牌,大理州着力打造剑川木雕、鹤庆新华银器制作特色技艺培训品牌,逐步形成“以品牌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提升农民工劳务及特色培训品牌”的发展格局。

3.实行“贷免扶补”政策,支持农民和农民工创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培训和创业补贴等方面促进创业就业。实行税费减免,创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给予免费办理有关证照,3年内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农民工创业从事个体经营,2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给予信贷支持,创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每人最高放宽到5万元,新招用失业人员达到企业在职职工总数的30%以上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参照每人不超过5万元的额度,贷款最高可达200万元,各级财政对以上小额担保贷款给予贴息。给予创业培训补贴,按每人不超过13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吸纳就业达到一定数量的,以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自投产年度起,前5年由同级财政给予全额奖励或补助等方式,减税收,降用地成本。鼓励金融机构放宽对非公(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扩大有效抵押物范围,探索金融支持途径。允许在城市闹市区、居民集中区开辟创业角、创业街,为创业者提供合法的经营场所。建立“创业技术管理服务专家库”和创业服务网络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服务等。

三、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就业依然任务艰巨

虽然近年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取得了进展,但与农民就业增收、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全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低,转移就业任务仍然艰巨

据统计,2010年云南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为15.3:44.6:40.0,而就业人员构成为59.4:13.6:27.0,就业结构转型明显滞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过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7个百分点,也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最高的省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仍然繁重。

(二)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低

2010年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倒数第四位,这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低,带来农民平均工资性收入水平较低,关系极大。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431元,占41%,而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3952元,比全国低196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30元,占23.5%,工资性收入比重比全国低17.5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绝对值比全国低1501元。在云南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额中,工资性收入的差额占76%(见表2)。云南农民收入增长慢,也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偏大,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4.06:1,明显高于全国的3.23:1。

(三)基础教育薄弱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

不论是从乡村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还是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云南处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和劳动力都偏高20多个百分点,而处于初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则低约20多个百分点(见表

3、表4)。

(四)转移培训覆盖面低,技能培训薄弱

目前,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是引导性培训,技能性培训[②引导性培训是指培训单位用不少于30学时,对进城务工学员进行法律知识、城市生活指南、如何寻找工作等内容的培训。技能性培训指培训单位用不少于90学时,对学员进行某一项职业技能的培训。]比重较小,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占74.6%,技能培训只占25.4%。由于引导性培训时间短、层次低,培训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的问题较为突出。转移就业农民工中80%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具有初级技能证书的农民工不到10%。

四、若干政策建议

(一)多渠道并举,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率

一是抓住全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供给偏紧的有利机遇,继续拓展向省外输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输出的空间。利用相对于周边国家的某些优势,争取国家支持,逐步扩大境外输出。二是把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承接产业转移,与本省人力资源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有优势的旅游服务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使小城镇与大中城市共同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省内流动和就近转移。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充分发挥云南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特色优势的农业、林果业、养殖业及蔬菜、茶叶、药业、花卉等多种经营和观光农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市场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和支持农民广泛利用各类资源,推进集约经营,在农业产业链延长中增加就业容量。

云南具有因地理、历史、民族、交通等因素带来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区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要继续实行因地制宜、区别重点、模式多样、尊重群众选择的思路,扬长避短,在市场开放中挖掘“边疆、民族、山区”的潜在优势,拓展符合自身情况的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途径。

(二)搞活县域经济,以创业带动就业

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方面仍在于搞活县域经济,扶持农民和农民工创业,发展二三产业,带动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本质的就业机制。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政府给予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创业者通过自找项目、自主经营、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不仅实现自身就业,而且带动一群人就业。搞活县域经济,关键在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劳动者的创业精神,激活人力资源市场,通过农民、农民工中的各种能人、人才,开发当地的各种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气候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实体经济,活跃县域二三产业,推进特色优势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鉴于欠发达地区农民、回乡农民工创业困难较多,要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更有力的扶持、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贷免扶补”政策,加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引导农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创办和发展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创业者给予表彰奖励,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农民、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发展带就业,以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三)重点提升人力资本,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针对云南与全国相比,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转移培训覆盖面低,特别是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技能培训薄弱,严重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输出,制约创业、就业,制约农民工收入水平提高的问题,必须从根上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大力推进农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

一要增强义务教育这个人力资本的基础。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强师范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义务教育资金短缺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二要重点推进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首先做到技能培训教育对农村“两后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全覆盖,进而做到对所有农村劳动力和转移就业农民工的全覆盖。一方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工程。提高培训中的技能培训比重;提高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与特色劳务品牌发展、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包括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合度;提高整合培训资源的统筹层次;提高政府对农民、农民工培训的补贴标准,拓宽技能培训经费由政府补助、企业资助、社会援助和个人缴费分担的筹资渠道。争取实现每年进行100万人的技能培训,按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人均600元测算,年需培训资金6亿元,中央和省按7:3左右的比例,共同加大公共投入。要创新培训方式,把政府引导、扶持与市场机制结合,推广“培训卷”制度,政府购买培训服务,尊重农民的选择,实行培训机构公平竞争、社会招标,进行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培训。力争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着力提高培训的就业效果。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与城乡经济发展和就业、创业紧密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扩大初、高中三年教育加上一年免费职业教育的范围,落实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尽快实现整个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三要加强已经转移就业农民工的培训。落实政府部门、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行业组织、工青妇组织和社区的培训责任,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职业学校、技校和其他正规培训机构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培训体制,让公共职业教育培训、企业培训开发、跟师学艺培训都得到发展。对民间培训机构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和规范管理,使之成为农民工培训的重要力量。对获得技能、执业资格证书和高、中技能的农民工予以奖励,让接受培训、拥有一技之长农民工的比重得到大幅度提高,逐步形成农民工的终身培训和可持续培训,激励农民工提高能力,实现自身发展。

(作者单位:

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区别 篇6

协议是合同的同义词,但在法律规范上多用合同一词。我国合同法上所说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由此可见,合同就是具有特定内容的协议,同样具备上述特征的协议就是合同。实践中,合同可以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如合同,合同书,协议,协议书,备忘录,名字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其内容。但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协议”是个特定的概念合同,也叫协议,契约。

这三个概念除了名称不一样外,在法律上的含义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实质的区别。

《合同法》对合同的定义是 “第二条 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但根据逻辑学的原理,协议是合同的种概念,即所有的合同都是协议,但并非所有的协议都是合同,所以说合同是具有特定内容的协议。

协议的定义: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相互之间为了某个经济问题,或者合作办理某项事情,经过共同协商后,订立的共同遵守和执行的条文。与合同的区别是:

1、合同有违约责任的规定,协议书没有。

2、经济合同有“合用法”作为依据,协议书暂时没有具体法规规定。

3、协议书比合同应用范围广,项目往往比合同项目要大,内容不如合同具体。因此,协议书签订以后,往往还要分项签订一些专门合同。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一)主体不同

就业协议适用于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之间,学校是就业协议的鉴证方或签约方,就业协议对用人单位的性质没有规定,适用任何单位;而劳动合同只适用于劳动者(含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含公务员单位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系统)之间,与学校无关。

(二)内容不同

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受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方案,而不涉及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应享有的权利义务。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三)时间不同

一般来说就业协议签订在前,就业协议应在毕业生就业之前签订,而劳动合同往往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才签订。

(四)目的不同

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是对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的劳动合同的部分基本内容的大体认可,并经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就业部门同意,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将来双发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

(五)适用法律不同

就业协议发生争议,除根据协议本身内容之外,主要依据现有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法律对合同的一般规定来加以解决,尚没有专门的一部分法律对毕业生就业协议加以调整。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应依据《劳动法》来处理。

二、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

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并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名盖章,用人单位应在协议书上注明可以接收毕业生档案的名称和地址。

2、用人单位进人,如须经主管部门同意则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如当地的人事局、去上海、北京、深

圳、广州则另有要求)

3、毕业生将签订好的协议书直接送到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处。

4、学校会及时将协议书的审核情况反馈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

5、对于考研、专升本的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时要说明情况,如用人单位在知情后同意签约,毕业生在录取研究生或升入本科后不承担违约责任。没有签约的考研、专升本的毕业生将就业协议书统一交到就业处。

6、在2005年5月20日前签完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将协议书及时交到就业处,确保在毕业时能及时拿到就业派遣证。

三、落实了就业单位,如何派遣?

(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到当地人事部门审核备案,并在审核备案表或就业协议书上盖章:此种情况毕业生的所有关系将直接派到毕业生工作单位。

(2)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当地人事部门不能审核备案:本人可在单位工作,但户口、档案可回原籍,也可挂在人才服务中心。

(3)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只是暂时没有到所在地政府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审核备案:可先提供工作证明,作为学院了解毕业生就业去向和统计就业率。待审核备案手续办完后,再办派遣。

四、由于各种原因暂时不能签约,怎么办?

(1)由于各种原因暂时不能签约,必须提供工作证明,以作为学院了解毕业生就业去向和统计就业率所用,户口、档案暂时保留在学院。

(2)毕业生须将工作证明和“要求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院的申请”在2005年5月20日前由系部收起统一交到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这样,户口、档案方可保留在学院两年。

五、签订协议时应注意的问题

1、查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

签订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一般而言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从事各项经营或管理活动的能力,单位应有录用指标和录用自主权。

2、按规定的程序签订协议

毕业生凭学校发放的就业协议书,在与用人单位签约后交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处。

3、有关条款的内容必须明确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签约时,尽量采用示范条款。如确有必要进行变更或增加,亦应在内容上必须明确。

4、注意与劳动合同的衔接

由于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在先,为避免在日后订立劳动合同时产生纠纷,应尽可能将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就业协议的约定条款中,并明确表示在今后订立劳动合同时应予以确认。

5、对合同的解除条件做事先约定

毕业生就业协议一经订立,就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不得随意解除,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六、就业协议的解除

就业协议的解除分为单方解除和双方解除。

单方解除,包括单方擅自解除和单方依法或以协议解除。单方擅自解除属违约行为。单方依法或以协议解除,是指一方解除就业协议有法律上或协议上的依据,此类单方解除,解除方无须对另一方承担法律责任。双方解除是指毕业生、用人单位,经协商一致,取消原订立的协议,使协议不发生法律效力。双方均不承担法律责任,但须征求学校同意。

七、违约责任及毕业生违约的后果

毕业生违约,除本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外,往往还会造成其他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

第一,就用人单位而言,用人单位往往为录用一名毕业生作了大量的工作,一旦学生违约,会给用人单位造成被动。

第二,就学校而言,用人单位往往将毕业生违约行为认为是学校的管理不严,从而影响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

第三,就其他毕业生而言,违约会影响其他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就业信息的浪费。

什么是意向书,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他们有什么区别?

意向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含义:意向书是国家、单位、企业以及经济实体与个人之间,对某项事务在正式签订条约、达成协议之前,由一方向另一方表明基本态度或提出初步设想的一种具有协商性的应用文书。

作用 : 意向书的主要作用是传达“意向”,提请对方注意或供参考,可以约束双方的行动,保证双方的利益;意向书能反映业务工作上的关系,能保证业务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意向书可为正式签订协议或合同打下基础。

特点:

1。协商性。写意向书多用商量的语气,不带任何强制性。有时还用假设、询问的语气。

2。灵活性。意向书的灵活性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可以随口才改变自己的主张。意向书发出后,对方如有更好的意见,可以直接采纳,部分改变或全盘改变都是可能的;二是在同一份意向书里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对方选择。或者对其中的某项某款同时提出几种意见或调查,让对方比较和选择。

3。临时性。意向书是协商过程中各方基本观点的记录,一旦达成正式协议,便完成了意向性的使命。意向书不像协议、合同那样具有法律效力。

写法意向书的一般结构:包括标题、双方出席代表、时间、地点,以及协商经过,快商的主要事项,最后署名及具体日期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写作意向书,它的基本格式和内容与协议书大体相同,仍然是回答“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注意事项

1。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不分国家大小、单位大小和资本多少,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既不能迁就对方,也不能把自己的要求无原则地强加给对方。

2。是非要分明,态度要诚恳,做到不卑不亢,礼貌客气。

劳动力与就业 篇7

由于当时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内需和自下而上的投资, 发展比较粗放, 各个地区经济发展虽然也存在差距, 但大体还算平衡。1978~1991年, 东部和中西部人均GDP比值由1.57∶1提高到 1.78∶1, 略有扩大, 但各年度间波动幅度不大。这一时期城市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农民进城就业空间有限, “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就业模式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形式, 1985年农村外出劳动力比重仅为2.2%, 到1991年还没有超过5%。

3.1992~2002年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极大的推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十四大以后, 随着分税制、金融体制、企业所有制等一系列改革顺利推进, 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得以理顺, 高效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建立起来。与此同时, 东部沿海地区则不断提高开放水平, 日益融入世界经济, 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渐由过去的数量扩张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 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大大提升。

这一阶段的发展侧重于东部沿海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快速拉大, 人均GDP比值由1992年的1.88∶1扩大到2003年的2.27∶1, 提升了20.7%, 而1991年比1978年只提升了1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东部和中西部比值也在2004年达到峰值1.85∶1, 比1992年提升了35%。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以及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松动, 农村劳动跨省就业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所占农村总劳动力比重2005年达到24.1%, 比1992年提高了18.2个百分点。“民工潮”一词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大报刊媒体,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转移就业的格局正式形成。

4.2003年以来

上世纪90年代末, 为了缩小区域差距, 国家相继启动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举措。特别是十六大以来, 区域统筹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十六届三中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 将统筹区域发展提升到党的执政理念的高度。

除了在资金和项目方面的倾斜, 国务院还批准实施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 为区域协调发展确立长远目标。从2004到2008年, 东部和中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差距由1.85:1缩小到1.35∶1, 东部和中西部人均GDP差距也从2003年峰值2.27∶1回落到2008年2.01∶1。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不断增加, 沿海地区一度出现了“民工荒”现象,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走向出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系

1978年以来, 农村改革乃至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 本身就是两种力量的结合。一是党和政府不断改进生产关系, 以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是亿万农民在改革中释放劳动创业的巨大积极性, 改造中国社会。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互影响中, 也可以体会到这种历史的互动。

1.统筹区域发展对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格局的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 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在给输入地带来大量劳动力供给的同时, 也让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管理成本。一年一度的春运给现有的交通运输能力带来了严峻挑战;大量农村劳动力虽然涌入城市, 但难以真正融入城市, 城市病的隐忧日渐强烈;同时还对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改革城乡分离的户籍、教育、社保等一系列现有体制和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输出地,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在带来工资收入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问题日益显现;农业劳动者年龄趋大的现象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特别是人才的不断外流使得这些地区逐渐丧失了发展的动力, 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面临人才瓶颈。

就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密切相关。之所以存在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 说到底就是因为区域之间巨大的发展差距。要想解决上面提到的种种社会问题, 除了从城市管理着手, 更要在缩小区域差距这一根本问题上下功夫。

缩小差距, 形成东中西部共同发展、协调发展的区域新格局, 对于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对农民而言, 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大大降低其转移就业的成本, 实现外出就业与照顾家庭的两全, 让农民在外地打工与贡献家乡之间做出更好的选择。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 逐步培育起广阔的内需市场, 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体系, 形成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内部动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本地就业机会, 留住农村发展急需的人才, 巩固农业生产基础。对东部地区而言, 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同样也是机遇。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可以给予东部地区巨大的推力, 内需市场的启动给东部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区域间的分工合作可以为东部地区取得新的发展创造条件。随着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数量的增多, 东部地区城市管理压力将得以减轻, 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将更加顺利。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造就的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发展局面, 可以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 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好的转移。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统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尽管国家政策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也要看到,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 广大农村劳动力为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农民在国家的现代化事业中不是被动的, 而是积极有为的。在改革之初的头十年里, 农民创造了乡镇企业这一创业形式, 极大的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之后的十多年里, 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正在于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超过两亿的进城农民工, 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坚实后盾和对外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可以说, 在当前的形势下, 要想顺利完成国家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这一新任务, 必须调动起千百万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让他们投身到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去,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金融危机以来, 有上千万的农民工在东部地区面临冲击后, 选择回乡发展, 有的在附近的城市或农村找一份新工作, 有的在家乡办厂创业, 还有不少农民投身于现代农业。我国经济抵御危机的能力之所以那样强, 有着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作为回旋余地, 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2009年一季度, 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当中, 有11个省区市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其中有9个省份位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区域格局发生的新变化, 正在吸引着更多的农民工回乡发展, 而他们的回归又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 统筹区域发展的方式方法很重要。调结构, 一方面是要缩小区域之间差距, 另一方面在一个地区内部也要调整产业和就业结构。如果只靠资本、技术密集的大项目、大工程向落后地区倾斜, 只靠修路架桥, 闷起头来搞基础设施建设, 这样的统筹, 成本过高, 国家负担太重, 是不可持续的。当然, 落后地区非常需要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 但那里更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可靠的产业支撑和繁荣的市场。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家乡艰苦创业, 为家乡的繁荣发展做贡献, 把他们在先进地区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回家乡, 形成农村劳动力在落后和先进地区有序良性流动的生动局面, 这对于统筹区域发展无疑会发挥出更加有力和更加持久的支撑作用。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互推动的政策路径

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健康良性流动相互配合、相互推进的良好局面, 是非常值得探讨和深究的问题。

1.广泛参与周边区域开发, 带动国内区域协调发展

从长期来看, 金融危机有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 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从发达国家统治的全球化向多极化的全球化过渡的转折点。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但同时也是落后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机遇, 苏联的崛起和大量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印证了这一点。此次金融危机不同于1929年的危机, 也不同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过去十多年的全球化过程中,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 世界经济有了更加多样化的格局和更多的缓冲地带, 危机中各国选择的余地大大增强了, 多级化的世界逐步成为现实。

面对这样的形势, 我们需要采取更加多元化的对外开放战略, 营造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格局, 逐步改变以往海运为主的单一贸易格局, 对传统海洋开放战略进行新的反思和定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周边国家加强经贸合作, 以公路、铁路、陆路口岸为依托, 促进内陆地区发展。多元开放战略将会带来更加平衡的国内区域发展格局。在西北, 可以借助于上海合作组织平台、泛亚铁路网的建立、中亚能源输入战略等多方面努力, 加强与中亚乃至中东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 复兴古丝绸之路, 带动西北内陆地区发展。在西南地区, 通过加强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东风, 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大力推进中国与周边陆路接壤国家间的经济往来, 带动西南内陆地区发展。在东北, 可以加强与俄、朝、韩等国的合作, 积极推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 2009年底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 成为该地区未来发展的一大契机。

2.继续加大区域统筹力度, 推动产业转移, 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

新世纪以来, 我国可用于区域统筹的财力物力相比以往大大增强了。党和政府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政策的效果非常显著。同时也要看到, 政策潜力依然很大, 许多制约落后地区发展的矛盾和困难亟需去破除。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向落后地区的倾斜力度,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理顺不合理的资源、能源价格体系, 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大量东部地区产业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是有可能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去的, 将给落后地区的发展带来机遇。

机遇伴随着挑战。在推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外部引入和自力更生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汇率稳定和产业转移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承接产业和保护耕地的关系。

3.加快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当前, 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困局, 是彻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要攻克的难关。而这些地区又大都是农业主产区和农民聚集区, 只有让其经济发展起来,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区域差距与城乡差距拉大的问题, 最终解决好三农问题。积极发展当地经济, 对于夯实农业基础、解决农民就业等许多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解决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问题最好的结合点就是发展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

一是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政策倾斜力度, 建立长效机制。特别是对人口密集的农业大县, 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提高农民种粮收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给这些地区的发展注入活力。二是要改变以往过分注重出口的发展战略, 完善社保医保体系, 加大教育投入, 扩大消费需求, 扶植中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同时要避免走早年粗放式发展的老路, 要加强监督管理, 转变发展观念, 走资源节约、土地节约、市场引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要改革财税金融体制, 合理调整财政信贷资源分配, 有计划的提高县乡财政比重, 化解乡村债务, 因地制宜的推进省直管县改革, 协调好城市之间、市县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要切实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状况的监督, 让资金有效益的使用。四是在国家层面建立起人才、技术、资金向落后地区源源流入的机制体制,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投入力度, 培养一支真正懂得农村、愿意现身当地、又能勤恳努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与传统农业不同, 现代农业强调农业生产经营实现高度的市场化;现代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实现紧密衔接, 提高产业化程度;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分散的农户经济和社会化的服务组织、先进的工业化组织以合作社为基础, 有机的结合起来;农业功能多样化, 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 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大幅提高。[2]目前, 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新渠道。农业是农民的主业, 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部分,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更好的保障农民权益意义深远。发展现代农业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就业。改革以来, 农民的就业空间不断拓展, 从在乡镇企业就近就业, 到跨地区外出务工, 再到农民工回乡创业, 如今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途径, 成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5.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不论是承接产业转移, 还是发展现代农业, 都需要有大批的立志于贡献家乡的农村人才。要充分认识农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把农民就业和创业视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生力量。首先, 要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以义务教育为基础,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开辟农民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多种途径。其次, 对农民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 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民进行不同技能培训, 如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技术工人培训、家政培训等,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后的引导培训, 让农民掌握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 提升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此外, 要通过政策积极引导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服务中西部地区、服务农村, 建立人才良性流动机制, 促进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还要在农民回乡创业方面给予税收、信贷、行政审批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为农村劳动力服务农村、建设农村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应加大力度改善农村社会保障状况, 切实保护农民就业权益, 解除农民发展的后顾之忧。总之, 人才战略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长远举措, 要充分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 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巨大创造力, 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毅, 张颂颂.中国乡镇企业简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广东省劳动就业环境现状与对策 篇8

关键词:转型升级 劳动就业环境 就业 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调:“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

一、广东劳动就业环境现状

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广东作为全国改革攻坚的排头兵,在改善劳动就业环境、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方面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并呈现如下就业环境现状。

1.供求总体情况趋于稳定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历年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2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同期求人倍率分别为1.42、1.17、0.95、1.07、1.07、1.07。求人倍率是劳动力市场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它表明了当期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理论上,求人倍率数字越大,越是容易找工作;求人倍率数字越小,越是不容易找工作,显示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当求人倍率大于1,说明职位供大于求;如果求人倍率小于1,说明职位供不应求。由此可见,广东就业难度有逐年增大趋势,并在最近三年逐步趋于稳定。虽从数值上显示职位供大于求,但要看到其中的蕴含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即“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现象。广东地区对技工型人才的求人倍数近年来始终在1.2以上,相对拉高了整体数值水平。

2.就业方式和渠道日益灵活与多样

将“十二五”首年2011年与2006年、2010年有关指标作对比,广东省就业总量居全国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全国低位水平。2011年末全省就业人口总数为5960.74万人,比2006年增加784万人。在就业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全国低位水平,2011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6%,比2006年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非公有制经济类型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为2006.92万人,比2006年末增加388.65万人,比重为33.7%,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

3.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从数据来看,广东省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不断攀升的同时,所占求职比重也在不断增加。2007年至2012年,其比重从43.62%升至54.46%。不断扩大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在充分满足了广东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外,在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比重不断增加的同时,也要看到新成长失业青年(目前普遍解释为城镇登记人员中从未就业,目前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初高中、职业高中、技校及大中专毕业生中未能升学、参军、被国家统一分配或单位录用的人员,以及其他初次失业的人员)所占求职比重也从2007年的34.85%升至2012年的42.48%。青年人口就业成为当下社会亟待解决的工作难点之一。

4.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广东省社会保障受益人群持续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至2011年末,广东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800.8万人、6767.1万人、1875.6万人,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1.7%;同时,自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第四批试点在2012年7月1日全面正式启动至今,广东省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全覆盖。另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也从速度和质量两方面成为全国典范。随着社会保险费征缴收入、政府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受益人群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在稳步提高。

二、广东劳动就业问题分析

1.“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就业需求角度看,青年人是劳动力队伍中的主力军,解决每年如期毕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据统计,2012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2.3万人,加上外省入粤求职及往年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共计超过65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对工作的要求很高,又存在自身能力与期望值不匹配的问题;各企业校园招聘量与应届大学毕业生录取率也有逐年紧缩的趋势。另一个青年群体,即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对工作的需求也已发生巨大变化,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们不再单纯满足于工资,更多转向对工作环境、自我价值实现、挑战性等方面的追求,而单纯枯燥的工厂流水线式工作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从就业供给角度看,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产业结构领域的调整,一些变化也逐渐出现在职业、职位、岗位等方面,这种变化与高校专业的设置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上的时间差,是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的原因之一;而低端技术含量工种劳动力趋于饱和、高级技术人才缺失的人才结构性失衡,也是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原因。

2.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就业拉动能力减弱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后,作为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广东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一方面金融危机客观上促使广东产品、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调整了贸易顺差过大的状况;另一方面也使服装业、塑料制品加工制造业等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业遭受沉重打击,东莞、深圳等地大批中小型外贸企业倒闭,企业利润增长速度放缓,招聘计划逐年缩编,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以大学生就业为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东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6年的21万人到2013年的44.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约11%。今年的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0%,较之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另外,受现阶段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腾笼换鸟”“扩笼壮鸟”步伐加快等因数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仍然不理想。

3.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大,整体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广东教育投入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总投入22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研究生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高于浙江,但少于江苏;普通本专科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高于江苏和浙江,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良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51.09万人,比上年增长7.9%;在校生161.68万人,增长5.9%;毕业生40.40万人,增长13.0%。此外,广东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吸纳了大批高学历人才入粤,全省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所改观。

但应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上对教育的投入有所欠缺,广东地区劳动力素质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六普”数据资料显示:在广东省就业人数中,初中、小学教育程度和未上过学的占69.7%,高中、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仅占30.3%。就业人口存在文化水平整体偏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所以仍需加大教育力度,以适应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发展需求。

三、应对广东劳动就业问题的对策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储备优质人力资源

统观全球大国崛起之原因,无一不与对教育的大力投入有直接联系。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对比美国1929年与1957年的经济状况,测算出美国初等教育的收益率为35%,中等教育为10%,高等教育为17.3%,教育投资对社会的回馈远高出其他投资。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指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瞩目,其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endprint

广东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增加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是要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注重合理调整高校专业设置结构,以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依据,培养能够与市场需求接轨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坚定不移地巩固和普及义务制教育,转变广东当前教育劣势,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三是要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工业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构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帮助劳动者掌握劳动技能,促进就业。

2.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扶持发展第三产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根据这一思路,广东应强化政府自身职责,利用政策手段如减免税费、一站式服务等,切实鼓励和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训引导服务的创业思路,改善创业环境,提升就业质量;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职业培训途径,为下岗职工、残障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在技术、资金上予以政策倾斜。

同时,从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第三产业的滞后是限制社会就业容量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不仅能有效扩大内需,同时其行业多、门类广,集劳动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于一身,不仅能吸收不同知识层面的劳动力,还能吸收部分农业和工业转移的劳动力,为提升城市化水平、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做贡献。广东应该在保持传统服务业优势的同时,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给予充分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理顺其与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经济

水平。

3.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缓解就业困境对社会造成的压力,更有利于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免除后顾之忧。广东应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制度,坚持依次推进、低水平广覆盖、兼顾公平与效率等原则,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分层、分批、分类地解决不同群体的保障需求。

最后,还应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建立覆盖整个就业流程的指导与反馈机制。一是要做好职业培训与就业咨询服务,借鉴德国在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时的经验,完善以社会资源配置、就业中介、信用担保为链条的产业机制。二是要疏通就业反馈渠道,让社会需求信息能通过用人单位顺利反馈给高校或其他培训机构,听取就业诉求;同时通过实践检验培养成果,帮助调整培养策略,降低就业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负面作用。三是要提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中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劳动者参与工会建设,锻炼劳动者参与组织管理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性失业。

参考文献:

[1]徐静.最新粤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三成[N].广州日报,2013-04-02.

[2]张仁寿.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广东就业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5).

[3]刘俊义.和谐社会视角下劳动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4]胡雪.促进我国灵活就业的制度环境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学,2010.

[5]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

[6]冯兰瑞.略论劳动就业环境的变革[J].特区经济,2003(2).

[7]曾建权.广东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5(5).

[8]罗健波.2012年广东人口发展[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fx/201306/t20130618_122619.html.2013-06-18.

[9]陈东清.当前广东社会建设主要情况分析.[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fx/201306/t20130617_122576.html.2013-06-17.

[10]郑瑶.2012年广东社会建设情况分析[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fx/201311/t20131115_129900.html.2013-09-10.

(作者单位:关红,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

李晶晶,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

endprint

广东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增加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是要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注重合理调整高校专业设置结构,以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依据,培养能够与市场需求接轨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坚定不移地巩固和普及义务制教育,转变广东当前教育劣势,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三是要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工业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构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帮助劳动者掌握劳动技能,促进就业。

2.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扶持发展第三产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根据这一思路,广东应强化政府自身职责,利用政策手段如减免税费、一站式服务等,切实鼓励和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训引导服务的创业思路,改善创业环境,提升就业质量;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职业培训途径,为下岗职工、残障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在技术、资金上予以政策倾斜。

同时,从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第三产业的滞后是限制社会就业容量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不仅能有效扩大内需,同时其行业多、门类广,集劳动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于一身,不仅能吸收不同知识层面的劳动力,还能吸收部分农业和工业转移的劳动力,为提升城市化水平、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做贡献。广东应该在保持传统服务业优势的同时,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给予充分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理顺其与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经济

水平。

3.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缓解就业困境对社会造成的压力,更有利于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免除后顾之忧。广东应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制度,坚持依次推进、低水平广覆盖、兼顾公平与效率等原则,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分层、分批、分类地解决不同群体的保障需求。

最后,还应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建立覆盖整个就业流程的指导与反馈机制。一是要做好职业培训与就业咨询服务,借鉴德国在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时的经验,完善以社会资源配置、就业中介、信用担保为链条的产业机制。二是要疏通就业反馈渠道,让社会需求信息能通过用人单位顺利反馈给高校或其他培训机构,听取就业诉求;同时通过实践检验培养成果,帮助调整培养策略,降低就业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负面作用。三是要提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中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劳动者参与工会建设,锻炼劳动者参与组织管理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性失业。

参考文献:

[1]徐静.最新粤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三成[N].广州日报,2013-04-02.

[2]张仁寿.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广东就业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5).

[3]刘俊义.和谐社会视角下劳动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4]胡雪.促进我国灵活就业的制度环境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学,2010.

[5]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

[6]冯兰瑞.略论劳动就业环境的变革[J].特区经济,2003(2).

[7]曾建权.广东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5(5).

[8]罗健波.2012年广东人口发展[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fx/201306/t20130618_122619.html.2013-06-18.

[9]陈东清.当前广东社会建设主要情况分析.[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fx/201306/t20130617_122576.html.2013-06-17.

[10]郑瑶.2012年广东社会建设情况分析[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fx/201311/t20131115_129900.html.2013-09-10.

(作者单位:关红,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

李晶晶,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

endprint

广东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增加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是要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注重合理调整高校专业设置结构,以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依据,培养能够与市场需求接轨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坚定不移地巩固和普及义务制教育,转变广东当前教育劣势,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三是要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工业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构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帮助劳动者掌握劳动技能,促进就业。

2.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扶持发展第三产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根据这一思路,广东应强化政府自身职责,利用政策手段如减免税费、一站式服务等,切实鼓励和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训引导服务的创业思路,改善创业环境,提升就业质量;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职业培训途径,为下岗职工、残障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在技术、资金上予以政策倾斜。

同时,从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第三产业的滞后是限制社会就业容量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不仅能有效扩大内需,同时其行业多、门类广,集劳动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于一身,不仅能吸收不同知识层面的劳动力,还能吸收部分农业和工业转移的劳动力,为提升城市化水平、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做贡献。广东应该在保持传统服务业优势的同时,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给予充分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理顺其与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经济

水平。

3.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缓解就业困境对社会造成的压力,更有利于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免除后顾之忧。广东应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制度,坚持依次推进、低水平广覆盖、兼顾公平与效率等原则,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分层、分批、分类地解决不同群体的保障需求。

最后,还应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建立覆盖整个就业流程的指导与反馈机制。一是要做好职业培训与就业咨询服务,借鉴德国在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时的经验,完善以社会资源配置、就业中介、信用担保为链条的产业机制。二是要疏通就业反馈渠道,让社会需求信息能通过用人单位顺利反馈给高校或其他培训机构,听取就业诉求;同时通过实践检验培养成果,帮助调整培养策略,降低就业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负面作用。三是要提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中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劳动者参与工会建设,锻炼劳动者参与组织管理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性失业。

参考文献:

[1]徐静.最新粤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三成[N].广州日报,2013-04-02.

[2]张仁寿.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广东就业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5).

[3]刘俊义.和谐社会视角下劳动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4]胡雪.促进我国灵活就业的制度环境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学,2010.

[5]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

[6]冯兰瑞.略论劳动就业环境的变革[J].特区经济,2003(2).

[7]曾建权.广东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5(5).

[8]罗健波.2012年广东人口发展[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fx/201306/t20130618_122619.html.2013-06-18.

[9]陈东清.当前广东社会建设主要情况分析.[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fx/201306/t20130617_122576.html.2013-06-17.

[10]郑瑶.2012年广东社会建设情况分析[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fx/201311/t20131115_129900.html.2013-09-10.

(作者单位:关红,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

李晶晶,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

上一篇:表达交流教案下一篇:小升初语文写作九大得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