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案例(共8篇)
修建性详细规划”
生态乡村旅游度假区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原滋原味的生态乡村旅游,是现在人们追求的一种休闲度假方式。这样的乡村旅游项目要怎样规划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呢?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对龙岩洋畲原乡生态旅游度假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该项目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洋畲村。洋畲村2006年开始发展旅游,柑橘采摘和农家乐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旅游配套明显不足,农业产业发展单
一、区域发展的带动性差,产品链条短,休闲类产品欠缺等瓶颈问题。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深入调研并与各级领导、当地专家深度沟通后提出了打造“闽西第一山乡,百里生态画廊”的项目定位,同时提出通过“四大转变”带动“五化发展”的洋畲乡村旅游升级的战略思路,实现“洋畲”的品牌化,形成最具“原乡”特色与乡土生活方式的特色生态体验产品,从而解决了洋畲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福建省龙岩市洋畲村已被列为国家级生态文化示范村,是福建乡村旅游的明星村。
(一)规划结构 根据考察研究,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将洋畲原乡生态文化度假区分为四个功能分区,分别是:
入口服务区 农庄休闲度假区 原乡生态体验区
森林养生游憩区(局部)(二)游览线路规划
项目中的游览线路规划,主要依照“探村、探险、觅水、寻山”的路线展开。通过这四条线路对项目中各个景点的有效串联,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区游览线路。
(三)道路交通规划
1、车行交通规划
以原地块内道路为主骨架,对其进行加宽处理,局部进行调整,主干道红线宽度7米;各分区内部开辟次干道,红线宽度4米和5米。
2、游步道
规划区各主要景点均有游步道连接,采用木栈道、石阶、硬质铺地等形式,路面宽度1—2米。
3、停车场
(一)发展趋势
旅游业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一个朝阳产业,到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人们与自然的距离疏远,环境的污染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得返朴归真的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乡村旅游以其自然的田园风光、民俗与农业文化等为吸引点,以满足旅游者回归淳朴自然的目的。
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始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一些位于著名景区的边缘的乡村地区,利用其区位上的优势,开发与主景区景观形成互补的、具有乡村风情的旅游景观。这一时期的乡村旅游规模较小,影响不大。90年代中期以后,乡村旅游开始蓬勃向前发展,特别是通过国家实施的旅游扶贫战略和发展红色旅游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到如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国内热门旅游项目之一。
(二)存在问题
1. 自然资源开发过度
乡村旅游往往是自发开展,旅游开发者其能力、资金往往有限,对乡村生态环境价值认识不够,开发强调远远超越了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乡村环境对外界干扰和破坏的承受能力较差,自我调节恢复的功能较为脆弱,一旦生态环境与资源受到破坏,将会导致整个区域的生态灾害。所以若想寻求可持续的发展的途径,就必须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发展,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2. 人文景观保护缺失
每个乡村都有其发展的历程,在开发中应当强调对原生环境和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很多村庄在开发过程中不顾原有遗存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盲目模仿大城市,大兴士木,变更土地性质,大造人文景观,修建大量旅游服务设施,这种做法既破坏了乡村既有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浪费了宝贵的农业资源,又人为的改变了乡村发展的肌理与轨迹,造成了人文景观的严重缺失。
二、乡村旅游的生态规划策略
(一)生态保护策略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甚至是不可修复的。所以在开发中必须以保护的意识优先,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建设,实行保护与控制双策略才能真正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空间格局保存
对于生态系统整体空间格局的保护,能够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完整性,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控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出发注重不同景观生态目标的保护,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宏观——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以及与周边地区结构关系,进行旅游活动的合理组织,不拘泥于单个旅游景点的建设,从而形成系统的生态旅游服务网络,避免重复的投资与建设。
(2)中观——在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明确村庄的发展潜力,力求保护村庄原始的自然格局,既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耍强调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整合乡村环境的自然生态、生产生活和旅游服务三大系统,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进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科学布局,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
(3)微观——乡村景观的特点是具有其独特的乡村气息,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要进行适当的保留,如有特征的地貌和自然景观;村民日常生活生产所创建的物质环境,像现有道路,特色民居都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此外,能体现人们生活风貌的环境,对居民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的保护。
2. 生态敏感要素分析
一个区域中生态环境变化最激烈和最容易出现生态问题的就是生态敏感地区,对生态敏感要素的分析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不仅制约着一个地区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还将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分别采取相应的控制或保护措施。
(1)自然环境——是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包括河流水系、森林矿产、山丘台地、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这些生态资源的特征、分布、数量等都对空间结构的塑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最大程度的尊重现有自然环境,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尽量减少场地物质及能量资源消耗。
(2)农田——是人工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较低,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很小。在开发建设中,必须实施强制性的保护控制,避免因为建设用地的扩张致使农田景观遭到退化与破坏。
(3)建设用地——对已建设用地的生态敏感要素主要是针对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的保护,开发中保留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在重要交通干线的两侧划定防护林带,以此控制建成区的无序蔓延扩张,保证景观的连续性。
(4)防灾减灾——包括可能发生洪患的滨水区、地质不稳定区、空气严重污染区等,通过调查灾害发生的历史记录,分析形成原因,提出灾害防御的具体方法与措施,与上位规划的防灾减灾系统紧密结合,完善生命线保障系统建设,加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生态系统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生态修复策略
在许多乡村的建设中过多的破坏了自然,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必须通过改善被破坏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或建立新的具有相当生态系统功能的地块,以改善受胁或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必须通过人为的努力予以补偿。
1. 湿地修复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例如,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降低洪灾发生的机率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等。湿地不仅是生态修复的有效方法之一,也为游客提供了环境良好的旅游场所。
2. 植被修复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并结合乡土树种对植被破坏区进行修复,以强化地区的生态功能。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在植物配置上强调多样性和稳定性;促进植物群落的演替;生态与绿色景观相结合,为生物提供较佳的栖息地。
3. 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多种功能。更需特别强调指出的是,生态廊道通过其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生态功能可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原生景观生态格局,建立生态廊道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方法,是解决当前人类剧烈活动造成的景观破碎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多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
(三)生态开发策略
根据环境的承载力而划定合理的功能分区,在可建设区内进行梯度开发强度的限制,设计中尽量应用生态的设计方法,非建设区则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保障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 确定环境承载力
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它们对加诸其上的旅游开发和利用都有一个生态承载的范围,超出这一范围,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就会被破坏。因此在规划开发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学规律,把旅游活动强度和游客进入数量控制在资源及环境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以防过度开发旅游设施和游客对环境的过度使用,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合理分区划线
生态功能分区是以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景观生态分布特色为基础,以因地制宜为原则,明确各片区的结构与功能,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方便旅游活动的开发。在合理的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对各个区域内的不同生态措施划定需要控制或限制的范围,实行强制性的保护措施,保障生态环境的底线。
3. 注重节能减排
乡村生态旅游担负着生态教育价值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任务,因此规划应充分体现就地取材。通过设计的手法将乡土材料融入到建设之中,不仅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减少物质运输成本而且有助于加强景观构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融洽关系。强调对清洁能源的使用,鼓励对太阳能的利用。
废弃物管理与处置应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可以通过改进和完善垃圾的收集系统,争取做到分类收集、封闭运输,让一部分垃圾变废为宝,另一部分经无害化处理还原到大自然中去。
三、实例
(一)马耳山概况
马耳山坐落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姚千户屯镇,共有664户农户,总人口2159人,位于姚千户镇南部,距沈阳市区35公里。马耳山为千山余脉,主峰海拔330.8米,是沈阳南部最高峰,因山有两峰,并排矗立,酷似马的两个耳朵,故此得名,其清秀的自然风貌和典型的北方田园风光,每年吸引着国内外近万人自发到此登山郊游。
(二)规划内容
1. 规划原则
(1)自然保护优先——保护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遵循生态学规律,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建设力度和游客数量,将保护置于优先地位。
(2)人文景观留存——尊重当地的文化,在设计中注重对人文景观的保护,并与生态旅游规划相结合开发新的旅游活动,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
(3)乡土特色突出——设计中要注重对乡土物种以及乡土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够体现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风貌,而且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4)旅游经济可持续——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必须全程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大自然的原始韵味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紧密结合,实现生态系统安全完好、生态旅游长久繁荣的双赢目标。
2. 规划特点
(1)功能划分
以生态保护为目标,根据各片区的特性及相关划分要求将土地进行分区,维持乡村充满生命力的生态环境背景,保持乡土景观完整的特征,便于对游客的管理,从而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环境的有效保护。
旅游活动区——主要包括对旅游接待、交通、解说以及游客的食宿等内容。设计在旅游接待、区内交通、农家服务设施上充分考虑节能、物质循环、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交通、技术、商品、服务设施要符合绿色标准,使得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对本地的乡土文化进行保存,将具有乡村特色的马耳山采摘节作为一项终点推介的旅游活动之一。在两个多月的采摘节中,将有文化表演、农趣竞赛、绿色采摘系列活动;群众趣味体育大会;扭秧歌、二人转等广场文化演出;老年自行车大赛。
旅游体验区——在生态观光园中以大面积的果树和经济作物为主,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作,体验其中的乐趣。马耳山规划耕地面积约1780亩,林地面积3800亩。生态旅游区现有1277亩果园,品种以樱桃、苹果梨、南果梨、朝鲜阳梨及山楂为主,其它如苹果、杏、李子、山里红、欧李等也有一定的规模。每年4—10月有不同的蔬果供游人采摘,其中8、9、10三个月,是游人体验采摘乐趣的最佳季节。
新农村规划区——保留村庄北部的大面积居民住宅,依据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原有道路骨架为基础对村庄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满足村庄发展的规模需求。整合村庄现有的景观,在保持淳朴面貌的基础上,着力于内部环境质量的提升。
生态保护区——是旅游生态景区得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整个地区的总体生态环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生态保护区为非建设用地区,已占用保护区内土地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逐步退出。
生态缓冲区——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过渡性质的地域,用意在于直接或者间接地阻隔人类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划定用以趋缓冲击的地块。如在道路系统设计中,为避免过大的人流和车流对周遭环境生物的影响,保护生态的连续性,设置了20米一100米宽度不等的缓冲空间。
生态协调区——主要是针对原有分散居民点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而进行的一种设计方法,以更新改造为主,不宜进行大规模的新开发活动,降低开发所带来的冲击。
(2)景观生态
生态斑块
通过增加绿地斑块的数量和面积来提高绿地景观的异质性,并设计各具特色的小游园与公园,提供娱乐和游憩场所,调节环境能力强,正因如此,城市绿化中往往把它作为建设布置的重点,以此“绿核”结合“绿廊”成城市绿化网络,使绿地遍布于城市每个空间,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生态廊道
交通廊道——在主要道路两侧规划各种植20m宽的绿化防护带,作为隔离保护屏障,使旅游环境达到安静、舒适、不受干扰的目的。绿化防护带选择适宜生长的本土性植物,以景观林带与节点装饰绿化相结合,并合理搭配树木类型,使其富于变化。
河流廊道——河流廊道作为一类重要的生态廊道,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在河流两侧划定宽度不等的廊道,不仅能起到保护水资源的作用,还改善了生态环境。
景观廊道——将建设区内的绿地斑块串联起来,有利于将自然风光引入,形成通风走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了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有机联系,并且有助于减少污染和噪音,此外在防灾减灾的系统中,也可作为疏散通道。
生态网络——生态网络系统建设以整体优化为原则,各类景观及景观要素和谐共存,融洽地交流,构成连续的整体。人工的生态环境与旅游区外围的天然林地、农田、荒山、坡地、水体等丰富的自然环境相结合,构成了整个地区的生态网络。
(3)环境保护
污染控制区——主要针对客流量较大的旅游区域与乡村的居民点两大部分,设置环境监测点,注重对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等方面规划的内容。
环境保护区——旅游资源价值优良,能反映旅游区特色的精华地区,以保持景物、景观的长久性为目标的区域。制定对水、土地、生物物种、矿产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划。
灾害防治区——对于灾害多发区进行相应的控制防护措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加强生态林和防护林建设,将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率减至最小。
四、结语
我国的对生态旅游的建设力度不断增强,曾经由于意识上的差距,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绿色旅游形式也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乡村自然的生态环境、淳朴的乡土文化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学原理的方法,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纳入到新农村规划建设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为前提,发挥生态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农村生态环境.2001
[3].唐代剑.中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田颖.生态旅游的理念思考与实践探索.吉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5].汪军英达良俊由文辉.城镇生态敏感区的划分及建设途径.城镇问题.2007
【关键词】乡村旅游;规划原则;规划问题;乡土特色
旅游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的民生产业。在物质生活条件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承受的精神压力也在逐渐增加,而旅游已成为现代都市人最为主要的放松方式,乡村旅游也因此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增加财政投入,大力整合风土、风物、风俗、风情等乡村旅游资源,促使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市场化、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逐步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最终使农村居民的物质水平和精神水平实现双增长。而要想利用好资源、发展好旅游就必须做好旅游规划,使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乡村旅游规划应该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使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交通条件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更加良好。旅游规划中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应与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如住宿、餐饮、商场、公厕、停车场等。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交通、用水、用电、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营造村容整洁卫生、村民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2)突出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样,但是由于乡村产业的相似性,使得各地乡村旅游项目极为相似。因此,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突出区域优势,包括乡村自然景观优势,开发独特的乡村风光和山水景观,如独特的岩石风貌、温泉、荷花菊花等观赏园;乡村传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古村、古镇的文化内涵,如凤凰古城等,传统乡土工艺技术,如剪纸、刺绣、陶艺、茶艺等;突出本地民族风情、风俗、风貌,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服装、饮食、歌舞等特色优势,如少数名族的服饰特别受年轻人青睐,游牧民族的酥油茶是许多人向往的美食,土楼、南方小镇、吊脚楼等建筑是出游人的首选住宿环境。各地要突出区域优势,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3)提高游客的参与度。游客的体验参与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乡村旅游规划要提供给游客进行乡村劳作的机会,让他们在观赏青山秀水之中获得审美体验,在果园亲手采摘中感受硕果累累的丰收喜悦,在捕捞、耕耘、栽种、推磨中健身娱情。旅游项目的设置要让游客能充分参与乡村生活和劳作形式、品尝各色水果蔬菜,获得视觉、味觉、触觉和听觉上的全方位体验,了解乡村系统内部结构的依存关系,体会和认识乡村最真实质朴的风俗文化。
(4)旅游项目要多元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提供一条龙、一体化、多样性的旅游活动项目,充分利用丰富、多元的乡村旅游资源,构建多层次的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业态,如山东沂南县以竹泉村民俗旅游开发为切入点,先后开发了智圣汤泉、红色影视基地、红石寨自驾营地、马泉生态园、花田林海等一批旅游服务项目。要摆脱农家乐、忆苦思甜、钓鱼等单一的旅游项目,开发多元化项目,如采摘游、农家乐、特色村庄、农业观光园、乡村俱乐部、赏花游等。给游客提供丰富的多元的乡村旅游活动才能使他们流连忘返。
(5)强化区域特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是特色。在乡村旅游规划中一定要强化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切忌乡村城镇化、商业化。乡村旅游产品一定要保有原始性、文化性,各种服务设施的建设不能贪大求洋,不能脱离了朴素、自然的原则。某些乡村却反其道而行之,建立各种豪华酒店,这不仅与乡村旅游的内涵相脱离,也减少了游客的旅游兴趣。因此,在旅游规划中,有关衣食住行玩的旅游项目一定要贴近农家真实生活,满足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消费需求,创办专项特色餐饮、特色商品、特色娱乐、特色养殖业等,不要盲目追求高档以及不切实际的生搬硬套。乡村旅游规划切忌照搬照抄他人的成功模式,要对当地的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选择合适的旅游项目,用本土特色赢得市场。
(6)保护生态环境。乡村旅游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越是保护完好的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就越大。而盲目地开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会破坏生态环境,不会产生相应的效益。因此,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保持乡村原有特色,凸显田园风光,避免城乡一体化变为城乡一样化。总之,乡村旅游规划一定要重视乡村旅游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科学的规划原则与规划理念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乡村旅游规划成果案例
房山西南大石窝镇北部山区的水头村,山青水美、文化底蕴厚重,是集观光、休闲、民俗于一体的市级民俗旅游村。水头村做强了“文化水头、吃住农家、采摘圣果、欢乐度假”为一体的民俗旅游项目:加工生产的素斋、菱枣、杂粮、干菜、柴鸡蛋、腌菜等系列品牌农特产广受城市游客青睐;以北京天德园生态种植园为切入点带动区域经济;由皇家贡品——菱枣发展成菱枣采摘产业;建造云居乐素斋一条街,有各种特色小吃,如炸蚂蚱、炖野鸡肉、炖野猪肉、白薯面窝头、野菜团子等农家菜;巧娘工作室生产各种工艺品,例如刺绣鞋垫和手工刺绣背包等。此外,该村不断加强生态治理,充分利用水资源,倾力建设“山美、水美、环境美”的自然景观。
三、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1)千村一面。乡村游,游的就是一种乡土文化,享受的是一种乡土乐趣。而今农家乐已成为多数乡村旅游的代名词,吃点南瓜、土豆、窝窝头、野菜就是乡村旅游。采摘园的形式比较单一,给游客的不同感受就是采摘的品种不同。多数游客对这样的乡村旅游缺少兴趣,对他们来说没有新鲜感。
(2)贪大求洋。很多乡村游为了盈利不断扩大规模,将原本朴素的农家环境建造成豪华式的庭院;为了迎合游客口味将很多特色产品不断进行深加工,“土”字的东西相对变少了,如千层底用机器做,刺绣鞋垫变成了照样子描,古建筑用水泥堆砌……这使得乡村的特色少了,城市的特征逐渐增加,丧失了乡村旅游的意义。
四、乡村旅游规划保持乡土特色的措施
(1)构建乡村旅游科学发展体系,一定要遵照规划原则进行,合理引导, 明确乡村旅游的产业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开发重点,宜发展就发展,不能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
(2)要在创新上下工夫,决不能千篇一律,坚持以特取胜,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
(3)构建乡村旅游产业融合体系,建成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吃要立足乡土特色食材,住要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农场客栈,购要开辟民间工艺作坊和游客体验坊,玩要推出乡音歌舞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传统农家农事体验等。
(4)构建乡村旅游营销体系,发挥政府带头作用,拓宽营销渠道,利用媒体、企业等营销主体;丰富宣传形式,借用名人、名品的知名度等。
参考文献
[1]方增福.乡村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0(06)
[2]董瑞娜.陇南市典型生态旅游村庄规划研究——以徽县田河村为例[D].兰州大学,2013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怎么写?小编为大家带来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欢迎阅读!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一)为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实现稳定脱贫。到2020年,全市建设98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每个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通过乡村旅游带动10%贫困人口脱贫。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旅游扶贫规划公益行动。将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全市“十三五”旅游业规划重要内容。支持宜游贫困村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对贫困村发展旅游产业和开展旅游扶贫给予规划指导和项目策划,针对贫困户推出一批适合参与经营的旅游小项目。
(二)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大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优化重点村乡村公路、慢行道、停车场、标识标牌等交通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建设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加强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供电、供水、通信、消防、环境卫生等基础条件,每个重点村至少建成一座旅游厕所。
(三)实施旅游产品开发行动。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对有乡村旅游资源的重点村进行招商开发。指导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村创建A级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景观名镇(村)、旅游示范村。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庄、森林旅游人家、特色民宿、汽车营地、帐篷营地等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乡村摄影、踏青赏花、避暑、晒秋、“候鸟村”、养生养老、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推动农副土特产品的旅游化和品牌化包装。
(四)实施旅游扶贫增收致富行动。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依托景区发展种植养殖、餐饮住宿、农家乐、特色旅游商品。采取“公司+农户”、“农家乐协会+农户”等形式带动创收扶贫。引导和扶持贫困户开展旅游创业就业,通过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提供接待服务、出售土特产品、收取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等途径实现脱贫。为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担保免抵押、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组织50家旅游企业就近吸纳1000名贫困人口就业。
(五)实施旅游重点村宣传推广行动。支持重点村通过网络、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将重点村纳入全市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媒体和旅行商赴贫困地区开展踩线采风活动。支持和培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以周边城市游客为重点,推广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六)实施旅游扶贫人才培训行动。把加大人才培训作为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分级分类加强对旅游扶贫村村官、致富带头人、旅游经营户、从业人员的培训。每年培训乡村旅游个体经营户(贫困户)100人次,乡村旅游服务人员300人次。开展教育扶贫助学活动,落实中职免学费政策,支持特困家庭子女进入省旅游学校学习,对大别山特困地区实施送教上门。到2018年,实现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旅游部门牵头、扶贫等相关部门配合的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涉农资金,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完善用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式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对新评定的乡村旅游景区(点)、农家乐和旅游新业态项目,按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政策规定给予奖补。各商业银行每年安排1-2个信贷产品支持乡村旅游产业示范扶贫项目。
(三)开展评估考核。建立旅游扶贫观测点,开展旅游扶贫动态跟踪监测。建立旅游扶贫开发督导考核机制,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情况的重要内容,引入第三方评估,加强检查考核。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二)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赣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结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形式,以90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做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二、工作目标
(一)近期目标(XX-XX年)
到XX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6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XX年,围绕十大产品体系,建设1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40个重点旅游扶贫镇,3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通过培育一批美誉度高的旅游产品及项目带动的综合产业区,初步形成旅游扶贫产业格局。
(二)远期目标(XX-2020年)
到2020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8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2020年,建成3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100个重点旅游扶贫镇,10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项目)。构建成以核心项目引领、重点项目支撑、示范点全面发展为坚实基础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
(三)行动计划
根据以上目标,每制订当年旅游扶贫行动计划,推进旅游扶贫落到实处。
三、主要措施
(一)建设旅游大项目带动就业扶贫。着力推进3A级以上景区、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酒店及大型观光农林业等旅游项目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实现旅游扶贫目标。
(二)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创业扶贫。按照我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形地貌特点,深入开发农村古村古镇旅游资源,按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乡村旅游发展传统农家乐、休闲农庄、景区依托、民俗风情、品牌餐饮、乡村酒店、古村聚落等不同模式,使农民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用好用足生产资源和相关资源,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成为企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通过旅游资源入股、投工投劳等运作模式带动创收扶贫。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能人带农户(贫困户),能人吸纳或租赁贫困户山林、果园、土地、房产等生产资料、资源合作参股,共同建设等形式。由政府规划,企业或能人牵头,市场化运作。引导、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能人进行开发建设,根据需要吸纳或租赁贫困户的部分果园、鱼塘、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源作价参股,经营业主返聘贫困户家中劳动力在经济实体中从事管理和生产。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渠道。
(四)大力开发和发展旅游商品带动造血扶贫。充分挖掘我市特有的客家饮食文化和手工技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竹木、地矿等资源,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发展旅游食品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如,充分整合赣南脐橙、南安板鸭、大余芋荷、信丰萝卜干、石城莲子、崇义酸枣糕、宁都肉丸、兴国鱼丝、会昌豆腐干等特色旅游食品,包装提升三僚罗盘、石城砚、黄梅(石壶)、藤编等特色手工艺品档次,形成相对统一的品牌形象对外宣传推广和销售。积极开辟旅游商品电子商务,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旅游商品销售,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做到网店与实体店销售齐头并进,不断扩大网上购买的比例,提升我市旅游商品流通市场竞争力。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XX年4月底前)
对各县(市、区)特别是11个贫困县的90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调查摸底,按照旅游资源、农业特色、民俗文化、手工艺品、基础条件等不同情况,列出相应的建设计划,并选择一批具有特色的镇村进行旅游扶贫试点。4月底前将调查摸底表和建设计划报至市旅发委。
(二)试点建设阶段(XX年5月XX年12月)
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结合《赣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布局,在选出的试点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完善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制定扶贫村发展旅游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组织旅游专家入村进行诊断式指导培训;协助培育1-2个特色观光农业项目;扶持1-3家乡村旅游经营户(家庭旅馆、A级乡村旅游点、农家餐菜馆、民俗体验馆等);引进一个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成立旅游合作社或帮助村里建立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和队伍;成立农民表演队并培育一台民俗演出;开展村民旅游业务培训和文明礼貌教育;制定乡村旅游宣传推广计划,制作发布宣传品或网页,帮助开拓市场;策划一个乡村节庆活动。针对扶贫村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展扶贫项目,精准施力,因地制宜,确保旅游扶贫取得实效。
(三)全面推广阶段(XX年1月2020年11月)
总结前期试点建设取得的成效,制定和实施二期建设计划,把行之有效的旅游扶贫方法模式向全市推广。
(四)总结验收阶段(2020年12月)
对旅游扶贫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旅游扶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验收。
五、政策保障
(一)用地保障政策。将旅游项目列为我市重点发展项目,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优先予以保障。积极盘活存量土地,用以支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在承包农户自愿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可以依法有偿流转使用农用地,按规定办理相关证照。鼓励支持经营业主依法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进行乡村旅游开发。
(二)金融信贷政策。鼓励经营业主通过银行贷款建设农家旅馆。对评定后的三星级以上农家旅馆,项目建设银行贷款20万元以上且银行贷款利息已经发生的,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市县两级贷款贴息扶持(具体计算办法按实际贷款额及银行利率为准),贴息期从评定年起算,最长不超过三年(项目贷款合同期不足三年的,以贷款合同期限为准)。
(三)对口帮扶政策。凡XX年后新评为且要享受政府奖补的国家3A级以上景区、省级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旅游产品生产加工等企业,安排吸纳贫困人员的就业比例不得低于企业总员工的15%。
(四)奖励支持政策。对新评定的A级景区、A级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品牌,按市里有关政策兑现奖励。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推进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和性质,整合部门的资源、政策、资金,支持旅游项目建设,统筹一致推进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旅发委)负责做好旅游扶贫日常工作及调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化要素保障。各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赣州市委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赣市发6号)文件精神,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口部门的支持帮助,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尽可能争取多的政策、资金、项目扶持。
(三)形成推进合力。市县乡三级要积极整合和吸纳社会力量开展旅游扶贫。旅游企业开展“一帮一”对口帮扶,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开展旅游扶贫志愿者服务,真正把旅游扶贫工作引向深入,形成全行业全社会扶贫氛围,如期实现旅游扶贫工作目标。市旅发委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发现先进典型,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在全市旅游系统形成扶贫济困的正能量。
(四)狠抓工作落实。市、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每年的旅游扶贫工作行动计划,对工作目标要建立倒排推进工作时间表,落实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目标考核机制,各项目建设单位和个人,要把项目扶贫作为第一要务,在资源利用,企业用工安排上,首先考虑贫困户利益,充分发挥旅游项目的扶贫带动作用。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XX-2018年减少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中央统筹、地方负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县(市、区、旗)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配套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旗)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根据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倾斜,形成旅游扶贫开发合力。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因地制宜确定各类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类型,选择精准到户到人的脱贫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和途径,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各项旅游建设尽可能利用原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精准施策、提高实效。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精准锁定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切实提高乡村旅游扶贫脱贫工作成效。
二、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各地要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交通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旅游规划与村镇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合并编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分布比较集中的省市,应当编制区域旅游扶贫规划,打造沿山、沿河、沿路、沿湖、沿海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带(区),整村整镇、成带成片、全景全域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乡村旅游扶贫应充分体现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帮扶途径、支持措施和收益安排。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引导生活在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依托乡村旅游就业脱贫。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对不能安全通客车的窄路基路面公路合理进行加宽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推进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线、旅游路建设,改善重点景点景区的交通条件。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开展“六小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对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贫困户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提升改善旅游接待条件。
(三)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各地要突出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要发展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策划一批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参与型的旅游娱乐活动,大力开发徒步健身、乡村体育休闲运动,培育发展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文化演艺和节庆活动。
(四)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宣传推介,通过电商平台、节庆推广、主题活动等一系列载体,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大力推广乡村度假生活理念,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高校、企业单位等宣传,把乡村旅游点变成“单位的疗养院”、“学校的实践基地”、“社区的活动中心”。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推介民宿客栈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引导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挖掘当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举办农事节庆游、山水美景游、民俗风景、农家乐厨艺大赛等系列节庆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五)加强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各地要创新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四类人才和乡村旅游导游、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服务能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种子工程”,培养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师,深入基层一线、面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辅导。
三、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
1、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启动“六小工程”,确保每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好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旅游标识标牌。到2020年全国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六小工程”和“厕所革命”全覆盖,5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三改一整”工程。
2、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行动。组织和支持300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围绕旅游产品建设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每年促成不少于5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与规划设计单位结对,5年完成30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编制。
3、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专项行动。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邻近的重点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开展旅游电商万村千店行动,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利用已有资源建设旅游扶贫电商平台,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店”、“旅游淘宝村”、“旅游扶贫村+特色馆”立体扶贫,依托村民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电商服务站点,支持各大电商平台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开设扶贫频道,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到2020年,全国建设1000家“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销售产值8000亿元,带动不低于50万户贫困户脱贫;建设1000个乡村旅游扶贫电商示范村,每年实现旅游商品销售100亿元。
4、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组织动员全国1万家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院校等单位,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脱贫。采取安置就业、项目开发、输送客源、定点采购、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旅游,通过5年时间解决100万左右贫困人口的脱贫。
5、百万乡村旅游创客专项行动。组织和引导百万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创意研发、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推动乡村旅游实现转型提升、创新发展。到2020年,全国培育100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示范乡村。
6、金融支持旅游扶贫专项行动。加快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库建设,统筹资源支持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设计符合旅游扶贫项目特点、与旅游扶贫项目周期相匹配的支持产品。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担保平台、风险准备金制度及信用评级体系,优先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授信,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相关部门给予贷款贴息。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扶贫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增收的情况,为景区、能人、企业(合作社)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信贷支持。每年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
7、扶贫模式创新推广专项行动。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新模式,按照景区扶贫加分政策,鼓励每个4A、5A级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不少于3个,每个能人带动不少于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合作社带动不少于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招工、订单采购农产品、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成立互助社等方式帮扶脱贫。加快扶贫创新模式推广,到2020年,全国建设旅游扶贫示范景区1000个、企业(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基地1万家,培育旅游扶贫带头人5万个,带动80万户贫困户脱贫。
8、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设立乡村旅游扶贫东部、西部培训基地,组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专家库”,动员规划、管理、营销专业人才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公益指导培训。到2020年前,各省要以市、县为基础,建立地方培训基地,实现对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全覆盖,培养旅游扶贫带头人10万人。
四、实施保障
(一)明确任务分工。建立由旅游、发改、国土资源、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参加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机制。旅游部门建立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点村的旅游规划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市场监管以及跟踪统计工作。发展改革部门加强重点村和周边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交通运输部门指导协调重点村交通体系发展和重点村、重点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重点村开展规划建设,合理安排乡村旅游扶贫各项用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环保部门指导重点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重点村人居环境改善、风景名胜区保护和规划建设。水利部门负责指导乡村河流、湖泊、水利风景区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部门负责重点村的特色农产品开发,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林业部门指导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打造精品景区。扶贫办负责协调利用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支持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旅游扶贫的金融支持。
(二)加强组织协调。各地将旅游扶贫工作有机融入党委政府扶贫攻坚大局,构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旅游扶贫体系,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打好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地应建立旅游扶贫开发督导考核机制,把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及时开展旅游扶贫情况动态跟踪监测、督导检查,每年年底进行考核。各地要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微信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旅游扶贫成果,进一步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各方参与旅游扶贫,共同分享旅游扶贫成果。
一、相关规划
大渡口区十二五规划
大渡口区城市(城乡)总体规划、跳磴镇城乡总体规划
大渡口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大渡口区旅游发展规划
大渡口区交通规划或交通十二五规划
大渡口区2010、2011、2012、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跳磴镇2010、2011、2012、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大渡口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跳磴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各类用地现状与规划面积等)跳磴镇内外道路交通现状与交通规划
二、统计数据
大渡口区2010、2011、2012年旅游接待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
跳磴镇总人口、人均收入、跳磴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跳磴镇农业发展状况资料(农业收入、产业比重、镇内有无农业园区或特色农业产业)
跳磴镇乡村旅游资源情况(以非物质文化和乡村民俗文化类为主)
跳磴镇餐饮与住宿统计(包括酒楼与宾馆数、农家乐数量、主要特色餐饮)跳磴镇旅游发展现状(游客接待人次、旅游收入统计)
跳磴镇宗教寺庙发展现状统计
三、图件
跳磴镇1:10000地形图
跳磴镇行政区划图
四、其他资料
跳磴镇地方志
跳磴镇历史文化相关资料
领导批示或针对跳磴镇讲话等文字资料
关键词:规划设计 乡村旅游 旅游规划
一是做好乡村旅游的领导工作,成立乡村旅游发展协调或者领导机构,统筹乡村旅游规划和开发。
二是做好乡村旅游的规范管理工作,建立乡村旅游经营的准入机制,对农家乐和乡村旅游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经营等方面进行积极的规范和管理。
三是编制好乡村旅游规划,并把乡村旅游发展与全省“百镇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特色产业带动型、古村古镇型、都市村庄型、景区依托型、现代农业型、农场庄园型、特色农艺展示型、农场园林型等各色农村旅游发展模式,挑选出一批有发展潜质的特色镇和特色村,纳入规划。按照城镇功能旅游化、建筑风貌景观化、文化氛围个性化和服务经营规范化的要求和“建设一片新村,就是一片景点”的思路,积极推进旅游型乡镇建设,将之建设成为展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旅游目的地建设重要节点。
四是围绕乡村旅游规划,策划出一批好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乡村旅游是以生态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农业生产、民居所和农村文化等为吸引物的,乡村旅游项目必须具有乡土性、知识性、参与性、低风险性以及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性等特点。
五是做好旅游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利用工作。乡村特色文化与其他文化差异性越大,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我省可以从神农、三国、三峡、红色、武当、名人、土家、山水等九大旅游文化中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将乡村自然风光、乡村特色建筑、文化遗址和文物展示、农村生活体验、趣味劳动、地方特色文娱节目和演艺活动等相结合,形成其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
六是确保乡村旅游的品质。乡村旅游要为客人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使现代科技、服务与设施与农村古朴民居、民风、民俗紧密结合,乡村文化氛围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乡村旅游项目,应俗而不滥、简而不陋、朴而不鄙、土而不庸、特而不凡、野而不俚。一个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他们确定了品牌的基础。
可利用地理优势开展面向城市人口建设一座生态旅游休闲中心。建筑风格可采用简洁的传统砖瓦式结构。以突出环保与生态的理念,并可以此为宣传点,此举对都市居民向往生态旅游的心态一种很好的迎合。借此可打造一个不错的品牌。
同时为了凸显特色以区别于别的生态旅游创立自己的特色。休闲中心内部可以以竞标方式吸引有意向加盟的商家合作。从中选择符合生态旅游要求并有发展潜力的商家加盟。这样可以使休闲中心在竞争中更有活力更有活力,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另外可与周围旅游单位例如森林公园联合开展例如踏青,野炊等活动。可设立专车免费接送游客。毕竟服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最重要一环嘛!
如果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应充分联络周围一切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可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可以上午浏览玫瑰园和生态园,下午游览森林公园,晚上泡温泉。但建议这些活动最好延长成为两天的活动,因为一天完成难免让游客感觉太匆忙,无法感受生态游的乐趣。最折中且最有创意的方案是制定短程长程完整或不完整旅游套餐。这无疑是一个新颖且给与游客更多自主权的模式。
上面是旅游规划整体的一个简略模式。下面补充几点细节方面:
1.单纯的生态游很难吸引够收入以及高消费人群,譬如都市白领和青年学生。所以休闲中心,合作景点一家往返路途重要或多或少的添加一些调剂。休闲中心最好能提供宽带,旅游大巴上的车载电视,最重要的是生态游中最好能与合作景点合作推出一些小型的活动增加
游客的参与度。例如大多数游客会带相机记录沿途美景或拍照留念。可据此举办摄影比赛,评选出好的游客作品。以休闲中心的纪念品或消费代金券作为奖品。还可低价租售相机给旅客。
2.既然有套餐旅游,那摩吃住就成了休闲中心不可或缺的服务项目。一定要万分重视餐饮住宿。因为旅游景点一般没有高质量的餐饮住所场所,所以可能这些部门可能会成为休闲中心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最好能利用好果园和小河,天然水果和水产品自主消费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应。
3.最后还是要提服务,一定要做好服务人员的培训。那些回味休闲中心带来更多的收益。下面是某地区加强对旅游景点规划建设的管理的一些措施: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市旅游事业,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提高旅游设施水平,我们从加强旅游景点建设规划方面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一、加强景点规划建设管理,成立市级旅游景点规划建设委员会。主要目的是解决分散管理、分散决策问题,其主要作用和职责是:审查全市景点建设总体规划、景点建设控制性规划和景点工程规划方案,协调解决景点规划建设的有关问题,监督景点规划的建设管理。
二、提高旅游景点规划建设水平,实行专家论证和市级审批制度。景点建设与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不同,其建设要综合考虑景点历史、建筑等级、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等诸方面,其规划建设方案要求较高。因此,把好规划建筑设计质量关就非常重要。建议对各景点的规划方案和建筑设计方案,一律实行专家论证制度和市级审批制度,凡需对景点进行新建、改建、复建、加固等建设项目的,均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报市级旅游景点规划建设委员会审查,审查合格后由市政府或有关部门批准。
三、加强景点建设过程管理,提高景点建设质量。景点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景点的等级和水平。要加强对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管,在规划建筑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人员的资质和资格方面从严把关,把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方面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对古建筑的维修、复建、改建等更要慎重,景点工程竣工后要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
1 规划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乡村生态规划设计正在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 分析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 发现设计热潮中出现的隐忧主要是跨学科研究的缺失和规划设计重点的错置。
1.1 现有规划设计方法的孤立化
相比于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已演化出城市生态学这一领域的现实, 乡村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远未达到整合成一个独立的领域的地步, 还停留在建筑、规划、景观、工程设计等领域各自为政的阶段。从现有的文献与实践案例中我们发现, 以上学科对乡村生态规划设计均涌现了相关研究, 但是提出的设计方法均是以自己的学科为基本出发点, 涉及的研究面局限于自身学科特点, 鲜有与相关学科接轨的研究出现, 造成了现在的研究与实践较为脱节, 各学科的独立研究成果很难在未来的乡村生态建设中发挥卓有成效的指导作用, 现急需进行针对乡村生态规划设计领域, 从宏观角度切入, 并涉及到各个微观层面的完整研究与实践。
1.2 规划设计重点的错置
纵观现有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占据了最大的比重, 甚至是规划的全部内容。其直接的经济效益与明显成效是不容质疑的, 然而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 一味地以生态旅游规划为乡村生态规划的主体, 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容易一切以经济为上, 忽略了生态规划设计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二是旅游规划的主体是外来旅游者, 一旦以旅游者的需求为优先考虑, 就容易忽略原本乡村的主体———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第一个问题近年来在现有的生态旅游规划多数兼顾了长期的发展的基础上有所改善, 但是规划出发点的错置依然会让乡村流失其本来的属性与面貌, 最终沦为城市的附属品。
2 先锋规划设计原则
针对上述问题, 并结合一系列先锋研究成果, 我们提出了乡村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与内容。
2.1 受益主体的明确
首先, 我们必须将乡村生态规划设计的受益主体明确化为当地农民与环境。只有确立了这点原则, 我们才能实现乡村生态规划设计的意义, 让乡村这种城乡连续谱中不可或缺的、低密度的、具有独特文化与景观人居形态[2], 在农业生态承载与整体自然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保存下来。当然, 如何将乡村人口留在原有的土地上这是其中最严酷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2.2 各层次内容的统筹
在确立受益主体的基础上, 将建筑、规划、景观、工程设计等各层次的内容进行整合, 进行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乡村规划设计和统筹。针对如何统筹的问题, 乡村生态聚居点[3]的概念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即通过乡村生态系统结构调整与功能整合, 实现乡村社会经济的和谐高效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低碳宜居的乡村人类聚居模式。整合内容包括宏观层面———村域范围布局结构设计;中观层面———村庄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村庄住区设计;微观层面———自然生态景观系统设计[3]。除了从空间尺度上进行内容整合和统筹外, 笔者觉得更应该结合各学科特点与内在联系, 把乡村生态当做一个完整的系统, 进行规划与合理经营。
2.3 引入新技术与思路
除了统筹各学科的研究内容, 以一个完整系统的形式进行实践外, 更应重视统筹后这个系统内部新技术和新设计的运用, 并不断地进行进化与更新, 以实现高效的运作。以下是近年来最为先进的相关生态设计与技术的整理, 从满足农民自身居住、生产生活活动及其与土地关系等方面出发, 来实现乡村生态状况的改善。
2.3.1 乡村生态建筑
乡村生态建筑是结合乡土建筑特点与生态学原理的产物, 具有一定的实验性[4]。这种建筑是在建筑师的引导下, 由农民亲自参与, 以乡土建筑原有特色为切入点, 结合可再生资源、绿色能源, 关注室内的能量流动与空气质量等现代建筑内容, 具体说, 第一是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包括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就地取材的绿色保温材料;第二是节能技术, 包括控制对流热损失和热环境的合理分区等;第三是改善室内气环境技术, 通过增加室内自然换气系统, 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5]。
2.3.2 乡村生态自循环
乡村生态自循环系统是一个以农户、集中养殖场、沼气池、沼气发电站和农田所组成的生态环保的乡村基础设施未来新模式[6]。通过这个设施可解决乡村的用电、用气和环卫问题, 同时能提供高效的有机生态肥料, 以用于有机食品的生产, 提升农副产品的价值。要实现乡村生态自循环系统, 这必需以村组为单位修建集中的大或中型沼气池, 并铺设与村庄规模相适应的污水管线系统, 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维护。
2.3.3 乡村景观生态网络
相对于城市这种典型的人工景观, 乡村则可以看成是典型的自然景观, 在这个景观中有别于城市景观的最大特点是生物的多样性易于实现。生态网络旨在构建一个将隔离生境斑块通过廊道连接的网络体系以促进生物在不同斑块间的扩散与迁移, 进而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乡村景观生态网络必须与乡村区域整体规划相结合, 以经济景观促自然景观, 以保护生态多样性为核心, 再进一步发展这个空间格局所具备的诸如文化景观等功能。
3 未来理论与实践的建议
对于乡村生态规划设计, 我们提出了两点关于未来理论与实践的建议。
3.1 独立研究领域的成立
我们希望将现有的各个学科范围内相对孤立的研究单元, 整合为一个统一而较为独立的研究领域, 创立乡村生态学, 利用关联学科的区别与联系来推动整个研究领域的快速演进。这点建议主要是针对理论研究层面。
3.2 数字化技术的加入
我们学习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中目前热门的数字化技术的引入, 在运用监控设备的基础上, 获取大量关于乡村动植物资源、能源流动、废物废气收集以及水系统循环方面的数据, 明确评估乡村生态环境的量化指标, 在这个基础上将数据综合、运用到相关研究与实践中去。
4 结语
乡村生态规划设计继城市生态学后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与实践难点, 我们希望更多的学者、设计人员、管理部门能对乡村生态进行关注与重视, 在明确受益主体、统筹各层次内容与引入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先锋规划设计实践, 并且在理论研究方面成立独立的研究领域、重视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使得研究与实践两个层面相互印证、共同前进, 最终实现乡村生态规划设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京生.乡村空间的解读[EB/OL].[2015-2-16].http://www.planning.org.cn/solicity/view_news?id=421
[2]张京祥, 申明锐, 赵晨.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国际城市规划, 2014, 29 (5) :1-7.
[3]查晓鸣, 杨剑, 邓莉.乡村生态聚居点系统规划模式初探——以简阳市东岳村规划为例[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4 (4) :41-47.
[4]聂晨.乡村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实践[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6.
[5]金虹, A.Enard, R.Celaire.北方乡村生态屋设计实践[J].建筑学报, 2005 (9) :24-26.
摘 要 以灵川县海洋乡小桐木湾屯为例,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生态规划理念与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相结合,提出能够适应其特色生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以植物为主体生态绿化规划方案。
关键词 生态乡村;绿化规划;美丽广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
“乡村绿化”是“绿化”中的一种类型,是人类行为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并改造自然的直接方式之一,在绿化格局中占有较大的主体地位,也是区域格局的重要依托。乡村绿化规划是基于生态学理论基础进行的探寻,合理而有序地分配农村土地及其物质空间,建设一个安全、健康舒适、景色优美新农村环境,它是一门艺术性的科学研究。乡村绿化规划最根本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环境,一个经济全面发展、整体条件优化、环境美化的生态乡村。
1 研究区域概况
桂北明珠灵川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灵川县东、南、西三面环抱桂林市,县城距桂林市中心11 km。县城海拔156 m,东南为海洋山脉,西北为越城岭支脉,中部为湘桂低谷走廊,地貌总体呈“V”形结构。境内地形复杂,溪河纵横,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海拔相对高差达1 587 m。
海洋乡地势较高,海拔在300~1 137 m,最高温度为37 ℃,最低温度-2 ℃,平均气温17.5 ℃,昼夜最大温差为10 ℃左右,无霜期285 d,气候宜人。海洋乡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海洋属高寒地区,森林覆盖率高,日均气温一般比城市低2~3 ℃,且全乡区域无工业污染,空气非常清新。据有关专家考证,早在公元一六三七年四月,明代大地理家徐霞客因探察湘水之源来到海洋,有《徐霞客游记》为证:“海洋山俱是崆峒财水,水门二,南北西出甚急,东旱门二,下一、二尺,即水汇其中。深者五、六尺,山南水塘有细凉。东源季陵亦下北,则北山尚在过脊背,水俱北流,此为湘源也。”海洋银杏林田园风光景区位于灵川县海洋乡境内,是大桂林旅游圈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图1 小桐木湾村绿化规划效果图
本文选取位于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小桐木湾屯为研究对象。小桐木湾屯总面积3.07 hm2,共有村民32户,总人口138人。作为海洋银杏林田园风光景区范围内的重点旅游示范村,小桐木湾屯的旅游价值已初步得到了市场的挖掘和肯定,主要体现在春赏桃李花开、夏品优质水果、秋看银杏秋色、冬观高山雪景等(图1)。完善生态型农业观光项目开发减少人工设施、人类活动区对该区的污染破坏,为生物交流创造生态环境。尊重地形地貌、维护生态安全对于小桐木湾屯生态旅游开发和村落空间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2 小桐木湾屯的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
小桐木湾屯为山地型乡村,东南面临山,北面被大面积农田所包围,西南面有五六十株胸径40~50 cm的银杏古树林。聚居区内还有大量的古银杏树散落在房前屋后。近年来,屯内大量种植了桂树、银杏、桃树等乔木树种,屯内绿化以乔木为主。
因为依山而建,地形的限制使原本生存空间就小的山村公共活动空间,更为稀少。经调查,村民在村内主要的活动空间就是在村头的大树下,街道的节点处、社区服务中心以及水井周围等位置。然而这些空间大部分缺乏规划,也没有很好的利用建成公共绿地,道路两边杂草丛生,停车场无停车林。绿化工作规划滞后、缺乏特色,整体空间缺乏生态合理配置。
3 生态绿化规划
3.1 绿化规划原则
3.1.1 适地适树原则
首先考虑的是适地适树,根据绿化用地的立地条件设计相适应的树种,以保证成活率。其次是入境随俗,要结合实际自主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果木树种、珍贵树种、乡土树种和有经济价值、观赏价值高的树种栽植。同时,根据农村当地的风俗习惯,哪种树能栽,哪种树不能栽。对主街道和巷道设计时观察树床的上方是否有高低压线路,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尽量设计与之回避的树种,以免发生冲突[1]。
3.1.2 多样性原则
乡村绿化切忌植物品种单一、色彩单调,搭配不合理,既不美观又不利于生态平衡。要做到乔灌木结合、花卉花期交替、落叶树与常绿树并存。因此设计时,需要根据美学原理,将各种植物进行有机的穿插和有序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植物品种多样的有机排列,突出三维层次美。
3.1.3 生态和谐原则
根据生态位法则,新农村绿化造景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每个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种类,避免不同植物种类对空间和营养的竞争,形成种间互补[2]。生态和谐贯穿于乡村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的植物景观,合理安排绿化时间和空间,结合乡村特色,通过乔木、灌木、草皮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配合乡村道路两旁的农作物,春季的油菜花、夏季的桃子、秋季的水稻,创造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艺术作品,构建和谐生态的农村风光[3]。
3.2 生态绿化规划
小桐木湾村绿化规划主要由3部分组成:村庄聚居地绿化、古银杏林地景观绿化、停车林绿化。
图2 小桐木湾村绿化规划效果图
3.2.1 村庄聚居地绿化
为增加村庄聚居地内自然环境的可读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在绿地系统规划中采用后现代主义的零散化设计方式,利用部分闲置地进行绿地和场地设计与建设,位置定在巷道、路边、岔路口和文化活动中心旁,在岔路口公共绿地置放石桌石椅等休闲设施,为古老街巷增添特殊韵味。在其间进行乔木和灌木绿化,使其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的同时,美化乡村景观环境,构成绿色生态的乡村网络空间。例如,文化活动中心旁地块,利用红继木、黄素梅、木犀榄球、桂树和原有古银杏树进行植物造景。建立稳定多样的植物复层种植结构,使植物景观富有层次感、色彩丰富和空间布局合理,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壤,充分发挥生态功能。
3.2.2 古银杏林地景观绿化
古银杏林地景观是小桐木湾村不可多得的环境优势,规划道路两边等处设置景观绿地,由草坪、灌木和古银杏树组成,布局以连续自然的线型空间为主,兼顾游客行为活动特点,使之成为村庄重点生态绿地(图2)。
3.2.3 满足游客弹性需求,生态停车林绿化
随着生态乡村建设的迅猛发展,乡村静态交通重要性日益凸显。旅游型乡村停车需求随季节变化,旅游旺季需求量比淡季高出数倍,大范围的硬质停车场不但浪费田野空间,实用效果也不明显。从长远考虑,静态交通体系在不破坏大面积农田果园等自然风光的前提下,提出了绿色停车林的形式,由经济林、农田、田园景观、球场和晒谷场等共同组成停车林,将停车与地形、地貌、植被结合在一起,植物选择以有利于遮蔽为原则。
4 结语
建设生态乡村的前提是要保护乡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不能生搬硬套城市建设中一次性到位的刚性方式。对于生态乡村的规划要从长远考虑,留有余地,充分尊重乡村风土人情,满足乡村的发展要求,从空间上整合开发,恢复乡村自然生态的本色。
参考文献
[1]胡斌,李宏光.依兰县村屯绿化存在的问题、对策及设计标准[J].民营科技,2012(6):134.
[2]倪正兰,陈爱晶,张璇.浅谈新农村绿化中的植物配置[J].中国农业信息,2014(21):34-35.
[3]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指导意见>及三个配套文件的通知[N].广西日报,2014-11-16(5-7).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案例】推荐阅读:
乡村旅游案例解析12-11
乡村旅游调研方案10-25
建设法治乡村案例07-18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小结07-04
乡镇乡村旅游年度总结10-03
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10-08
乡村旅游工作汇报材料11-01
乡村旅游培训班12-04
天津美丽乡村规划05-26
村乡村振兴规划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