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2025-0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毕业设计论文(精选8篇)

毕业设计论文 篇1

CK-I型精镗车床主轴箱设计

φ20-φ90高精度棒材矫直机设计

三孔钻动力头的设计

2105柴油机转速器盘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夹具设计

X5025立式升降台铣床的数控改造

ck0630数控车床设计

XK100立式数控铣床主轴部件设计

X62W数控改造

ZXK-7532数控立式钻铣床主运动、进给系统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X52K型立式铣床立铣头设计

XK5040数控立式铣床及控制系统设计

立式升降台数控铣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数控镗床自动换刀机械手设计

轴承拆装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篇2

1、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是指以服装为设计对象,根据对象的面料及款式特性,结合相应的设计思路与工艺表达方式,所完成的服装实体创造过程。服装设计在今日,其审美价值已不再局限于功能性的使用范畴,而是具有物质生产与艺术审美相统一的双重特征,既具有实用性的物质功能,又具有精神性的愉悦功能,是一门独立发展的时尚造型艺术。

2、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

服装设计毕业设计课程,是本科四年级服装专业的最后必修课程。它是一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结合个人的智慧与文化修养进行服装创作的综合性训练科目。在毕业设计课中,创作过程完整且复杂。学生需要充分的发挥学识与才干,运用各种造型技能和专业技术手段去完成从主题服装整体形象设计、实物制作到整体概念等一系列实体展示的设计过程。而其中的毕业展版更是重要的展示环节,直接关系到服装作品的设计概念能否有效传递给观众的过程。

二、版式设计概述

版式设计,是指在有限的二维平面中将各类型有效的视觉元素进行主动的编排组合,以创造一个连贯的整体,以一种艺术化的、个性化的视觉传达方式表达某种思维、某种概念,最终达到信息传播和沟通的目的,是文化层面上的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统一。在传统说法中,版式设计主要指包含封面设计、扉页设计、前言和目录及内页设计等出版物的具体视觉设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视觉传达的概念已经不断扩大,并延伸至各个产业领域,其中也包括众多产品的平面形式宣传和艺术展示效果的平面传达。

三、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与版式设计之间的关系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提高,大众的审美关注点,正逐步从单一化的设计制作层面,逐步转移至对文化与精神思想的艺术传递层面。这一社会变化也促使服装专业对毕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除提高服装设计的制作水准外,还需发展适合服装设计艺术概念的视觉传达方式,如此才能有效确保服装设计艺术概念在视觉上获得人们持续的印象关注。

近年来随着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服装专业毕业设计展示已由原来单一的动态走秀展逐渐变为动态走秀与静态展兼备的形式。由于静态展示具备时效性长、信息传达详尽的特点,因此该展览方式已经获得众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肯定。

而服装毕业设计静态展中的展板设计样式更成为静态展中重要的宣传方式。在静态展中,除环境道具会起到一定的气氛烘托作用外,余下的作品设计概念便主要以展板进行视觉信息交流。相较动态设计展而言,动态展中每个作品的信息展示时长较短,其作者、作品介绍等信息只能通过旁白的形式一带而过,没有起到很好的传达效果。而静态展则恰恰相反,长时间的展板陈列,让每个作品中诸如作者信息、作品灵感来源、制作工艺流程等多方面的内容都可以获得长时的陈列与介绍,使设计作品的创作理念得到有效传播,方便了观众的记识与交流,是非常理想的展示形态。比如2015年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静态展中,毕业生就充分运用展板的传达方式展示其作品的设计概念,展示效果非常显著(如图1)。从这个角度看,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与展版设计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优秀的展板设计可以在毕业设计静态展中达到帮助有效诠释作品设计理念,烘托整体艺术氛围的展览作用。

四、服装毕业设计展板版式设计的视觉化流程

在服装专业毕业设计展示中,为突出不同作品的设计概念,可将不同作品的展板风格进行设计强化,加深不同观众群体的视觉记忆积累,对表达服装设计作品的概念传递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单个作品展板可根据作品设计特点选择具有不同方向的视觉流程,引导观众视线上下、左右或者斜向移动。服装设计展板版式设计的关键点在于突出单个作品的设计特点,强化服装设计作品的设计概念,减少同质化因素。

1、展示图片主体化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展板不同于其他商业广告的展板,普通的商业广告除了图片形式外,还常有标题形式,亦即标题与图片处于同等展示地位。而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作品主要包括系列服装设计作品或者单套整体形象的设计作品,无论是服装的制作工艺细节、造型轮廓、材质效果等都是展示的重要内容,所以图片作为最直接的传达媒介会在展览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

通常作者在设计展板前,需对服装设计作品进行有计划的拍摄。而作品拍摄的风格应根据作品的设计概念制定。在拍摄完成后,作者将获得大量的图片素材。而在拥有大量优质的图片素材后,对素材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梳理便成为展板设计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由于多数作者会对自己整体的作品效果较为偏爱,因此常挑选张以上完整的作品图片进行同时罗列。但如此设计,反会使展板样式显得主次不明,没有对比,导致本因呈现精彩细节的局部图片在大量均势化的整体作品图片中消解掉设计形态,展示效果大幅弱化,难以吸引观众注意。因此在这一步骤中,作者应保持理智的头脑,从主次对比的角度出发,只选择最好的一张作为主体图片,再辅以1至2张次位图片,在主体图片表达作品设计概念的同时,也相应传递精彩的细节信息。如此不仅可使服装设计概念得到全面的视觉信息传达,也凸显了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

2、主题文字设计

主题文字是用于辅助表达展板中主体图片设计概念的工具。由于这个特性,主题文字在整个版式中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根据主体图片排版的位置需要做形式配合。谈到形式配合,就必须谈到主题文字的字体和颜色。首先主题文字的字体选择样式非常多,其选择方法必须参考服装设计作品的风格。例如,中国风的服装设计作品可以选择中国传统的书法字体进行形式配合;中性风格服装的设计作品则可以选择黑体等。其次是字体的颜色问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制作毕业设计展板时常常不够细致,对于字体颜色的调整与选配工作常有疏漏。但是色彩作为情感的重要传达元素,在整个视觉传达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够体现作者自身的情绪,因此不能忽视。展板主题文字的颜色需根据主体图片的色调和整个服装设计风格决定。例如,唯美风格的服装设计作品在拍摄时往往带有灰调子,所以可考虑运用灰色作为主题字体的配色选择。

除了主题文字的字体颜色和位置摆放外,主题文字的大小关系也是展板版式的重要组织块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突出的是时尚和文化内涵两个主要理念,过大的主题文字与以上理念会形成强烈矛盾。只有适当大小的主题文字才能与整个版式相配合,并产生协调的形式美感。

3、设计灵感来源素材烘托

一个完整的展板设计版式可以使用设计灵感来源的相关素材作为版式设计的衬托元素。所谓灵感来源就是设计师在创作初期通过采风和资料搜集的形式整理出来的有关设计主题内容的图片或者文字资料。灵感来源是设计作品创作的开端,后期完成的服装设计作品实物往往带有灵感来源形象的缩影。若要传达一个完整的设计概念,对于设计创意初始部分的表达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灵感来源素材的烘托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通过处理已选择的主体图片的背景,在图片背景处的合适位置增加相关素材,也可以在整个版面的不同留白处填充相关素材等。例如,童趣主题风格的服装设计作品在展板设计中便可以在留白或者角隅处增添糖果元素的素材作为点缀和主题烘托。

4、展板的构图设计

展板版式的构图设计主要是处理图形、色彩和文字三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要做到既有创新,又能在视觉上体现和谐统一的效果。作者通过对之前整理的主体图片、主题文字、灵感来源素材的分析,将图片、文字进行规划。在版面设计中,图片需要提炼图像、文字视为图形来进行编排设计。按照形式美法则的规律,处理好图像和图形的点、线、面关系,体现出不同节奏的韵律感。

在服装专业毕业设计展板的构图设计中除了讲究以上要点外,还需要注意构图设计的时尚型,可以参考当季的时尚国际流行趋势的信息点。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展板版式设计的研究分析,探讨了服装专业毕业设计展示与展板版式设计之间的重要关系,提出了四点该类型展板版式设计的要点。希望在展示形式日益丰富的今天,服装专业毕业展示可以运用跨界的展览思维表达设计概念,开辟服装专业毕业展示的新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和中国艺术类高校教学质量的进步,毕业设计的展示环节已不单是大学本科生的重要学习内容,更是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信息平台。本文意图通过分析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展板的版式设计,从视觉传达的时尚角度出发,探索服装设计作品概念更好的传达给观众的展示方式。

关键词:服装设计,版式设计,展板

参考文献

[1]王汀.版面构成[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2]杨敏.版式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毕业设计浅议 篇3

关键词:毕业设计 指导 管理 建议

中图分类号: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81-01

高校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课题设计,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学环节,包括实地调查、课程设计、单位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完成各门课程学习之后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也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社会实践的一个过渡性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的作品,虽然由于专业不同,反映出来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但都在总体方面存在着可比性。因此,在毕业设计作品展出时,大家会进行比较,加以评论。这种比较有对该专业以往班级毕业设计作品水平的比较;也有该专业设计作品与社会水平的比较;还有该专业设计作品自身应该达到的完善程度的比较。因为存在着可比性,也就存在着对不同专业的设计作品的评价。在设计类教育中,毕业设计直观的表现了几年来教学的最终成果。毕业设计的选题,反映着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展示了学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也全面地检验了普遍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设计课的教学水平。

所有院校的毕业设计,都受到各专业的普遍重视,我在参与毕业设计和参观毕业设计作品中看到,在教学方面、从基础到专业以至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等方面,都基本上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每年也都能取得一些成绩和进步,但是毕业设计的质量却不可避免的的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首先,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题目是毕业设计的关键,题目决定了毕业设计内容,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先决条件。选题要新颖,最好能够结合本专业,本领域当前研究的热点。选题范围太宽,学生只能泛泛而谈;题目太窄,导致毕业设计工作量不足;有的题目过于陈旧或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学生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敷衍了事,只求通过;题目要求太高,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指导教师自身的素质:学校针对毕业设计都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但对指导教师却没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放任指导教师凭自己的感觉指导学生;虽然学校明确要求只有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才能指导毕业设计,由于某些原因,一部分青年教师仍单独指导毕业设计,学校也缺乏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致使有些指导教师指导水平低,科研能力差,对毕业设计内容把握不准确。同时,有部分指导教师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采取宽容迁就的态度,成绩评判过于宽松,在毕业答辩时也是手下留情。

再次,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跟踪管理:毕业设计从开题到答辩结束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毕业设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影响着最终作品的质量。但是这个阶段又是学生求职择业的时间,两者都很重要,又必须同时进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的巨大压力使每个毕业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就在实习公司完成的,以致指导老师在辅导过程中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放任自流。另一方面,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们越来越觉得计算机是知识、经验和思维的替代品,过分依赖和迷信计算机。在校大学生深受影响,他们单纯重视计算机应用的熟练程度。目前,设计类及工科类院校的学生做毕业设计时都会用到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更是加大了毕业设计进程管理的困难,毕业设计质量不易保证。如果用计算机进行毕业设计,学生电脑不可能搬进教室,那么教师指导就很困难,监督和管理都成问题。且每年都会有个别学生会直接拷贝其他现成的设计成果,略加修改就成为自己的设计,这样也就造成部分学生遇事不愿多加思考,从而慢慢丧失独立工作的能力,更不用说作品的质量了。

在以后的毕业设计中,我们希望:一、指导教师要重视选题的重要性,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向,体现专业特点,设计内容与专业知识结构相联系,争取联系实际,结合生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题目还应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题目不可太陈旧。在保证学生进行本专业基在以后的毕业设计中,我们希望:一、指导教师要重视选题的重要性,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向,体现专业特点,设计内容与专业知识结构相联系,争取联系实际,结合生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题目还应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题目不可太陈旧。在保证学生进行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综合锻炼的前提下,起到深化理论知识,并扩大视野,拓展知识面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在生产实践的环节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二、毕业设计的质量不仅与指导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工作经历、经验有关,而且与指导教师采取的管理和指导方法也密切相关。要取得好的毕业设计效果,指导教师除了要认真编写毕业设计任务书,还应该重在引导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进度和基本要求,并在设计过程中及时检查与指导,控制进度,防止抄袭范例的现象。指导老师还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认真的参与和投入毕业设计,保证指导的及时、快速及合理。三、分析当前毕业设计质量受到了严重冲击的现实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学生忙于择业而忽视毕业设计环节。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就必须寻求毕业设计与求职择业的最佳结合点,加强毕业设计的选题与生产实践内容的相结合。指导老师应该深入企业潜心研究相关知识技术,带领学生一道研究实际问题,让更多的学生立足于结合点上,全身心投入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参加工作前的实战训练,是从理论到实际应用,从单一课程到综合应用,从模块设计到系统设计的过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争取更加出色的完成这一教学环节。

Abstract:From the aspects of the design topics of college graduates, the Teachers quality and the track management to analyze the problem of current graduate design and make some suggestion.

毕业设计论文 篇4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装订次序与毕业设计(论文)归档要求

1.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装订次序

(1)封面

(2)指导教师评分表

(3)评阅教师评分表

(4)答辩委员会评分表

(5)中文摘要

(6)英文摘要

(7)目录

(8)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包括:①前言;②正文;③总结(结论)、讨论和建议;④参考文献;⑤致谢

(9)附录

(10)封底

注意指导教师评分表、评阅教师评分表、答辩委员会评分表等各种评分表一同装订在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中。

6月18日答辩之前,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打印后可暂不正式装订,以便于在答辩结束、按答辩委员会要求对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整改后正式装订、归档。

2. 毕业设计(论文)的档案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注意任务书单独成册、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中不再包含任务书

(2)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包括指导教师评分表、评阅教师评分表、答辩委员会评分表等应该装订在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中的全部内容

(3)设计图纸

(4)周记

(5)答辩委员评分表(至少3张)

(6)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以及设计图纸的电子文档

除电子文档外,上述所有档案均要求装入定制的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袋中;档案袋封面标明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等学生信息以及指导教师姓名,档案袋底部也要标明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生学号、姓名、专业班级等学生信息以及指导教师姓名。

同一组学生的相关电子文档,可以保存在一张光盘中;每位学生的电子文档,设置为一个文件夹;光盘上要帖有包含专业、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信息的标签。

3. 毕业设计(论文)的归档要求

答辩结束后,6月24日16:00之前,各指导教师负责收齐本组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档案,注意检查档案中各项内容是否齐备,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装订次序是否符合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以及设计图纸是否已经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并及时加以批阅,完成各项评分表的评分工作。

除电子文档外,本学期结束之前,各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收齐本专业所有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档案,并负责将所有档案按学号顺序自上而下集中捆扎,清点无误后,上交学院档案室。

毕业设计茶楼设计摘抄资料 篇5

主要参考文献

《茶楼文化与文化茶楼》 中华合作时报, 2005-03-30 作者:柳荫 《关于茶楼的调查报告》 湖北美术学院 作者:谢鸥

《湖心亭 中华第一茶楼 》 档案春秋 , Memories and Archives,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9期 著

《茶文化在现代茶楼环境设计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李琼音 《室内设计资料集》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籍 彭强,刘字.现代茶艺馆投资与设计解读【J】.广州茶业,2000,(5):123. 张长征.青岛茶楼的设计风格评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8):221.

一、国内外现状综述 茶楼是体闲清雅好场所。休闲是一种时代概念,但休闲的样式或类似休闲的消遣方式却古已有之,休闲与人类历史同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人创造了独特的文明传统,也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休闲样式,茶楼就是其中一列。今日之休闲是现代社会的新潮+其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茶楼仍列第1期徐采成2l世纪茶楼发展趋势57其中。作为传统饮料的茶,与人们血脉中的文化渊源一脉相承,喝茶对都市人来说有返朴归真的感觉。到茶楼休闲,这是茶楼振兴的时代文化内涵,到茶楼品茗消费已成为都市人的时尚一杯清荼似可映大干世界的斑澜色彩,让人谈泊名利,又可品昧短暂人生的苦辣酸甜,使人陶冶情操。对于年轻人来说,茶楼饮茶是休闲。绝大多数的现代化茶楼。充满悠悠自得、轻松浪漫的气氛,馆内大都配备了供客人翻阅的各式报刊、扑克、围棋等休闲道具。有的情侣相拥絮语绵绵,或三五成群荼客指点江山高谈阔论,或独自凭栏凝思通想。年轻人相聚茶楼+或打牌、或品茶、或谈心诉衷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新式茶坊成了年轻人理想的休闲场所。中年人一茗在手,或听艺术讲座,或看荼艺表演,博古论今,茶香缭绕,享尽休闲乐趣。老年人在廉价茶楼,用茶香加醇追忆昔日,感怀今天的滋味,纯粹人生休闲。茶楼也是商务洽谈的好地方。许多茶楼店中有小问,环境安静优雅,可以在这里接待客商,边品茗,边洽谈,谈成也行,谈不成也以茶会友,别有情趣。有的经商者+在名片上印上每天几点在茶楼几座会客,以求在茶楼作交易。

现如今中国的茶文化应有尽有,点一杯清淡的香味的茶,与茶友谈闲天论地,借一缕茗香,营建一方安稳平静,制造一个修身养性。茶楼已经成为了城市里的一种符号,它用外观诠释着茶的文化、茶的历史,又内在的包容着现代都市人的情感宣泄。圈现代茶楼的文化与各种文化相融合、碰撞,形成了全新的文化,因此设计师也在寻求着适应这种变化,感悟茶楼文化,研究和领会文化内涵,掌握内在,重于创新,形成有别于传统又不失传统风格的设计,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审美愉悦。而日式风格的茶楼设计说明常常认为茶楼经营理念合适而使用格子的图案作为扮饰,譬如在饭桌上铺上干净素净的格子布的桌巾,边上放一盏简简唯独、罩子同为格子条纹的白的颜色纸灯,俨然是清爽新鲜典雅的日式笔调。拿世界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来说,它就具有独特的文化传说和特有的装饰材料,到当地的茶楼,坐在店内可见室内装饰材料多已翠竹和木料为主,空气中飘着阵阵兰花幽香,听着店主娓娓动听的描述着大王和玉女的动人爱情故事品上一壶上好的大红袍,感觉上真不愧是别有一番风味。

二、研究目的 该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文化,通过中式元素在茶楼中的交融性,使茶楼能够带给人一种清新、安静、舒适的环境。能让顾客在一天的劳累后在这里更好的放松自己,有一个愉快的心情。使顾客在期间更能感受到轻松和悠闲的感觉。

三、主要内容

在急速袭来的经济大潮与人口迁移的洪流中,人们正在逐渐失去传统与自我意识的深沉联系,正在成为自己领域中的陌生人。如今,茶楼的精神依旧,但是有些观念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茶楼虽然还是人们聚会的地方,但也是一种另类的休闲和娱乐场所。然而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民族血脉的相溶点。茶楼是中国茶文化的衍生物,是时代的折射和浓缩,唐人的豪放,宋人的精细,明人的雅致,清人的闲散,都定格在了中国象形文字的无声画面中,在这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涉及的文化问题,可以得知传统文化在茶楼设计中处于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茶楼设计中的精髓。所以说在选择风格上理所当然会融入中式风格,将中式元素成功的运用到茶楼的设计中,只有充分的理解利用中式元素,感悟中国的文学艺术,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才可以激活自己的传统文化,从整体空间的层次上营造良好的建筑环境,充分展现特定地域的特色文化内涵,发扬我国的本土文化精神,对我们社会、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只有自己民族的东西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才能经得起考验,冲向世界。不过,有很多茶楼设计的实例,无疑是当今最优秀茶楼的范例,有其受到赞许的理由。有的设计循规蹈矩,有的与传统背道而驰,有的别出心裁,有的顺应主流。这些设计充分展示了茶楼的装饰、布局、建筑风格和历史特点等。总之,每一个设计都极富生命力!

四、学术价值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而西方文化则最值得我们去借鉴感悟,要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创造出不同的风格.这无疑对设计师是极大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化大量涌人中国,对于中国传统的设计风格冲击很大,茶楼亦是如此。就像唐装、旗袍穿到现代人的身上总些改良一样,这样才有新意。茶楼的设计也大量借鉴了酒吧等其他娱乐休闲场所的设计风格,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东西方、古典与现代融合的迹象。它以古代的装饰为主,中间吸取了大量的现代元素,东西形式合璧,将西方的实用主义结合东方的情调。这种风格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设计师在感性的设计时要明确的通过装饰去表达理念,从而达到较高的意识品位。在设计上,启用了以典雅的中式新古典为设计主题,其中造型上运用了网格窗和漏景过道。使顾客在期间更能感受到轻松和悠闲的感觉。装修风格以含蓄清雅为主,体现出了东方式的精神内涵。其中多点缀文房四宝,书画瓷器等,更体现了中国的文化。为了更能让顾客感到满意,更加能够吸引各地顾客,在装修上则以简单时尚为主,其实这并不是豪华的装修就一定能吸引顾客。太过豪华的茶楼会让顾客觉得这里的消费比较高,反而在无形中流失了许多顾客。茶楼装修的总体风格上,不需要太华丽,但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天然居茶楼就是坚持自己的理念,既突出了中国文化,还有现代的风格。把茶楼设计成最时尚最有特色的休闲场所,通过用室内的摆设和装修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现在茶楼感觉,使人们一进到里面就想到了现在的酒吧一样,使个阶层的人都会喜欢上这里

五、实用意义

该茶楼重在环境上给人安静和温馨的感觉。在其中的材料中大多使用的是生态木,这样会把人们带回大自然的感觉,在大厅里设设置了很多展示台,这样人们不但能品尝清香的茶,还能观看茶道的很多艺术品,以此对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茶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成都人来说,茶楼也是一个较实惠的消费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休闲活动,所以在接待大厅里展示了关于茶文化的展品,更能够让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贴近自然就是一项很重要的设计理念,此茶楼设计时留了很多的窗户,这样茶楼内的工作人员以及顾客都可以自然地看到外面,更容易把阳光接入室内。这样的茶楼设计,轻而易举就消除了茶楼的封闭感觉以及黑暗沉闷的气氛,更有温馨的感觉。茶楼,并不单单是饮用茶水的地方,茶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天然居茶楼也是一个较实惠的消费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休闲活动,如交友、聊天,打麻将等不同风格的茶楼。

说 明

一、开题报告前的准备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确定后,学生应尽快征求导师意见,讨论题意与整个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并编写研究提纲,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研究(或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应说明此项研究(或设计)在生产实践上或对某些技术进行改革带来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有的课题过去曾进行过,但缺乏研究,现在可以在理论上做些探讨,说明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2.国内外同类研究(或同类设计)的概况综述。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后,对该类课题研究(或设计)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只对本人所承担的课题或设计部分的已有成果与存在问题有条理地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3.课题研究(或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将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重点突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是物所能及、力所能及、能按时完成的,并要考虑与其它同学的互助、合作。

4.研究(或设计)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切合实际的具有新意的设计方法,是获得高质量研究成果或高水平设计成就的关键。因此,在开始实践前,学生必须熟悉研究(或设计)方法,以避免蛮干造成返工,或得不到成果,甚至于写不出毕业论文或完不成设计任务。5.实施计划。要在研究提纲中按研究(或设计)内容落实具体时间与地点,有计划地进行工作。

二、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可在导师所在教研室、专业或学院范围内举行,须适当请有关专家参加,导师必须参加。

2.本表在开题报告通过论证后填写,一式三份,本人、导师、所在系(要原件)各一份。

三、注意事项

1.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意味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已经开始,学生已对整个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了周密的思考,是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关键的环节。在开题报告的编写中指导教师只可提示,不可包办代替。2.无开题报告者不准申请答辩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等)本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Coffee or Tea内部空间设计”这一课题的研究,从设计理论和实践方面探讨如何创造一种古典与现代结合、西方与东方文化相互融洽的现代室内环境,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或同类设计的概况综述(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前国内茶馆业经营状况呈现枣核型态。即:获得超额利润的是少数,如北京有20多家,占茶馆总数的5%左右;在倒闭边缘徘徊的有10多家,占茶馆总数的3%左右;多数茶馆的利润在30%至45%左右。这些情况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有明显变化。目前,茶馆规模大体可以分为3种。一是200平方米左右的;二是300至600平方米左右的;三是800平方米以上的。其中,现有茶馆和正在筹建的新茶馆中,三四百米的居多,约占50%左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我想,原因很多。比如,部分茶馆投资者从“试一把”开始向“多投资、多挣钱”迈进了一大步;部分茶馆投资者虽然看好茶馆业的前景,但流动资金不够充分,或者缺乏项目和项目储备,因而还不能或还不敢大投资。俗话说,没有人是因为想喝咖啡才去咖啡馆的。随着咖啡文化的发展、渲染、熏陶等,咖啡馆正在成为人们进行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其利润是可观的,正因为此,此类休闲场所也正在不断增加。在目前此类场所实际服务同质化的情况下,能否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才是咖啡馆生存的解决办法;所以,它所提供给消费者的不能仅仅是咖啡与食物。目前许多咖啡厅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商务套餐和各类简餐,许多促销广告内容也是每份商务套餐送咖啡一杯,甚至是送果汁一杯,根本看不见咖啡的影子,毫无特色可言。顾客在选择的时候第一考虑的是便利,然后就是考虑哪家的味道好,那家价格实惠了,和选择一家快餐馆基本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咖啡厅基本上已经做成茶餐厅了,而哪间茶餐厅没有一台简易的设备在为顾客提供咖啡呢?

茶与咖啡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使很多人都看好了这一市场,如何才能把茶业与咖啡 业有机的集合起来修建一个Coffee or Tea的休闲场所值得我们深思。看过尚易东源设计公司李浩设计师的作品《茶馆设计》后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作品中的茶楼采用古朴风雅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风格,深沉大气。桌椅,灯具,石凳,茶具的选用都别出心裁整个茶楼笼罩着柔和、清晰的光线。优扬的古筝、牙曲声、身临此景中,让人享受茶香山水景中人的意境。开放的大厅,由半隔断的水幕作为划分空间的媒介,丰富室内空间的曲折、及转换,创造出曲径通幽的意境。大厅中央的如意形流水区域丰富了室内材质的运用,成为这里的主角,名人字画,古董古玩的出现,无形中孕育着更多茶文化的意境,深色木质桌椅的选用,迎合着一种忆旧的书香气息,所以这里的报刊书籍被赋予了另一个时代的特性。古朴的风格非常适合茶馆但缺少了现代的气息不能适应咖啡业的气氛

“银色长廊咖啡馆”位于英国的莫克姆沙滩上,由曼彻斯特Arca提供设计。咖啡馆的屋顶以及墙壁由一层银色不锈钢覆层包裹,面临长廊和海湾的咖啡馆正面则由突出的悬臂及两个巨型玻璃墙所组成,这一独特建筑也将成为城市的一个新里程碑,内部大量采用铁艺工艺的桌椅,灯具,餐具等都显现出浓厚的现代气息是咖啡馆的典型代表。相比Coffee or Tea这一休闲场所缺少了古典气息。

茶馆一般拥有浓厚的古典气息而咖啡馆则带有现代的气息。即茶馆与咖啡馆相结合,是一个既拥有中国古典风格又拥有时尚的现代气息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休闲场所。如何才能将古典与现代相集合呢?这得从多个方面考虑首先是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划分。卢嘉、陈瑜的《谈建筑室内外空间整体性设计》中指出:“在社会高度文明化的今天,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是内外环境相互融合的产物,良好的外部空间加上丰富的建筑内部空间,对建筑使用者本身乃至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 丁铮的《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材质表现》中指出:“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多元化风格。纵观不通的装饰风格,材质对风 格的体现往往是最重要的。”[7]古典风格的材质与现代风格的线条,或现代风格的材质与 古典风格的造型,恰当的运用于Coffee or Tea这一休闲场所能更好的体现出古典与现

代的结合。

桌椅的选用与摆设也很容易体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范昕、王逢瑚在《中式家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时尚混搭》中指出08年国际米兰家具展览重要的流行趋势就是中国风和中国主义不仅在这次展览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中国风和中国主义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无论中国风和中国主义的设计都源于中国古家具的造型或意境由此可见中国古典风格家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占有很大的市场。那么由于人们对古典家具的难以割舍,同时又希望室内环境的现代时尚,混搭的室内设计便应运而生常见的混搭主要是中西混搭,古典与现代混搭。混搭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把各种风格的家具随意的搭配,通常要通过色彩、材质以及装饰纹样等设计要素将其协调成一个整体。中式具、家具的现代风格被人们普遍认同,中式与西式家具的完美结合,给人以进入一个处于古典与现代边缘的感觉。[10] 使人进入Coffee or Tea中既能感觉到中国古朴之风又能感觉的西方的现代气息。综上所述,在结合国内外产业的发展现状的情况下,本设计通过研究国内外先进的

实例,加以分析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而又切合国情的研究,在摒弃传统,结合已有的经验的情况下寻找出适应我国国情、可持续发展并具独具特色的集茶与咖啡等产业为一体的休闲场所,从而对我国经济和城市文明的发展带来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郝大鹏.室内设计的方法[M].西南大学出版社,2000.[2] 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 张品.环境设计[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4] 陈瑜.谈建筑室内外空间整体性设计[J].建筑与环境,2009(4)[5] 宋凯书.谈室内空间设计中效果光的应用 [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7)[6] 王金凤.家具的古典与现代[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7(5)[7] 丁铮.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材质表现[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5)[8] 咖啡的历史[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2)[9] 谢洪玉.中华茶文化大观[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9(8)[10] 王逢瑚.中式家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时尚混搭[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6)

三、研究方案(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拟解决的问题、特色或创新点等)1.研究内容:通过对国内外现状的分析结合产业发展的现状,从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等方面入手,设计出集咖啡馆与茶馆为一体的一所休闲场馆。

2.研究方法:从现有的理论及成果充分认识并深入研究,通过实际性的研究做到一定的实践意义。

3.预期目标:完成一套设计作品及相关的设计说明。

题目:红茶馆——古典茶楼设计

1.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一门古老的生活艺术,也是一种新潮的休闲文化,茶艺馆是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茶的清香、高雅与中国的民族性相结合,成为刻画 “中国”的重要形象。在茶楼的设计中以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运用中国古典元素的设计与融合,成为了一个适合休息、娱乐和联系感情、交流信息的最佳场所,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放松,可以感受到都市中的安宁与恬静。

第一部分是茶楼的产生和发展。从《茶书》中得知,竹几、竹椅,几把古老的壶、几个粗实的碗,是昔日茶馆的面貌;它林立于街巷中,散步在乡村都市里,象征的是旧时中国人悠闲、快乐的生活。曾几何时,这些带有古老中国特色的茶馆,在车水马龙与人声车鸣中消失了,继之而起的是随处可见的咖啡馆。近

一、两年来,许多人开始怀旧,逐渐出现各种类型的茶馆。《中国顶级茶馆设计图鉴》写到“现代茶馆”,主要是为客人提供品茶、交际、商务洽谈、休闲、娱乐服务的商业性场所。茶馆的设立所寻求的文化背景很浓,它要求环境优雅,陈设古朴,有很强的文化气息。饮茶是一门艺术,讲究的是名茶配上精致的茶具,相得益彰,珠联璧合。《都市茶风》一书中,作者王再承强调,茶馆文化,是中国市民文化中极具传统的一种,千百年来,为各色人等津津乐道。这是中国最地道、最醉心的东西。第二部分是茶馆在现代生活中的发展趋势。《二十一世纪茶馆发展趋势》中写到现在城市里的茶馆、茶楼、茶庄装修一新,变得富丽堂皇起来。茶艺馆风格有古典有现代,设计装璜突出文化味,深化商业色彩。此外,还有不少个性茶馆。21世纪是茶饮料世纪已成为共识,全世界将有更多的人饮茶,欣赏茶文化。茶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茶联谊,以茶休闲的道德休养和群体功能,都是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内涵。近年来茶文化大发展,充分显示21世纪茶文化将有更大的发展,茶馆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部分是中国古典元素在茶楼中的运用与融合,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浅谈现代装饰设计中的中国古典元素——在继承的基础上挖掘发展古典元素 》一书中告诉我们,在中国古典装饰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不可笼统地继承传统,传统不可能全盘照搬也不会全部中断和丧失,它经历的应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去挖掘与发展。在现代建筑如此普遍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还要融入现代环境,融入自然。茶楼作为传统建筑形式,在外部结构上采用白墙、青砖、自然古朴的木质构件,室内布局采用古典家具造型,简洁清美坚实,并大都巧妙的运用木制本身的自然纹理与色彩这些设计思想正体现了自然与古朴的特点。此设计中将中国特有的古典文化元素运用于建筑环境中,使人们在现代快速的都市生活中寻求一个感受自我的环境。参考文献

[1] 任园.《浅谈现代装饰设计中的中国古典元素——在继承的基础上挖掘 发展古典元素》[T].广西轻工业,2007 [2] 蒋一谈.《中国顶级茶馆设计图鉴》[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3] 徐永成.《二十一世纪茶馆发展趋势》[J].茶叶.2001.09 [4] 王再承《.都市茶风──茶馆营生》 [J].饮食科学 ,2001 [5] 任远,孟莎.《浅析中式元素在茶楼设计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中国刊2010 [5] [法]Christian Manil(克里斯蒂安·马尼尔)Marie Zbinden(玛丽· 兹班登)翻译:[中]袁粮钢 《品茶》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6] 王其钧.《中国民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8.[7] 张绮曼.《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2.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2.1.选题依据

中国的茶馆由来已久,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然而,在当今社会,纯正的茶馆已越来越少,大多发展为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近

一、两年来,许多人又开始怀旧,逐渐出现各种类型的茶馆。而像老舍茶馆,茶人村,故园这样一类的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茶馆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它纯粹的个性环境。为了追求古色古香的意境,在设计中运用中国古典元素,如木质雕花门窗,隔断,屏风,国画,石雕,大红灯笼,瓷器等等,更能让人感受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在软装饰中加以陶瓷的运用,画龙点睛,将特有的中国国粹融合进整个茶馆的氛围中,让整个空间既高雅又有自己特有的主题风格,品茶,品瓷,品味人生。2.2主要研究内容: 2.2.1研究红茶馆的设计风格 2.2.2研究中国古典元素在红茶馆中的运用 2.2.3研究风水学在茶馆中的融会贯通

2.2.4研究红茶馆中软装饰(家具,桌椅,灯饰,挂画,工艺品„)的搭配 2.3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2.3.1研究的目的

设计一个完善体系的茶楼,以中国古典元素为主体,在内部空间运用各种中式古典元素来表达装修风格,突出中国特色,在统一的同时强调个性空间,给人视觉冲击,更让人体会其中的氛围。把中国古典特色文化展现出来,让人们在回味过去的同时也能更多的感受中国古朴纯净的文化空间。2.3.2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分析法,引证法,归纳法,综合法。2.4研究的思路及方案 思路:本文中的设计是一个600平米的茶楼设计,坐落于长沙湘江边上,意在完成一个古色古香的茶楼意境,给人们带来一片享受时光静静流淌的净土。从古典韵味的中式元素出发,调研分析、收集资料,通过中国古典元素的运用,如墙体,理水,植物,石雕,门头,匾额,灯箱,照壁,室内景观以及艺术品的呈现,让茶客们感受到古色古香的中国韵味,以及与大自然亲密融合的意境。在整个设计中采用庄重典雅的风格与色调,多用中国传统的木架构筑室内藻井、天棚、屏风、隔扇等装饰,并运用对称的空间构图方式,笔墨庄重简练,空间气氛宁静、雅致而简朴。门厅采用琉璃瓦和木质雕花大门,使风格古朴化;包间主要有私密性,可供人娱乐,品茶,装修稍微华丽,但色调与大厅统一,使用中国古典韵味的装修风格;棋牌室主要供客人娱乐,装修风格不需要繁琐,相反,简单大方,能透出同一种风格即可,因为是以娱乐为主,装修的太华丽反而没有那种热闹的气氛;散客区吊顶要稍微矮些,使人不产生距离感。另外,动静分开,路线分明,使人一目了然,豁然开朗。室内摆放些植物、石块和装饰水系,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相结合的关系。

毕业设计论文 篇6

摘要:现今,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很少见到能够体现我们文化精髓的室内设计作品。所以在这次的设计过程中利用现代的施工工艺、材料,融入我们中国传统元素来完成中式餐厅室内设计。自然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财富,较之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精神上的财富。“本于自然、天人合一、诗情画意”,这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技法上所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手法多样化的今天,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方可设计出传承古典、贯穿现代的设计作品。

关键词:传统、现代、人文

City jane of the interior design report ABSTRACT: Nowadays, we rarely see interior design work reflecting the essence of our culture in our cities.That’s why we complete the design of interior simple restaurant with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while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elements to the design process.Nature has given us not only material wealth, but also spiritual wealth which is more precious.“Originated from nature, reach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human, poetic charms”, these words described the peak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ing techniques.In the era with a variety of new materials, new techniques and new design methods, onl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shall we design works that inherit classics and connect modern arts.KEYWORD: Traditional、modern、humanity

目 录

1前言---------1 2课题选择--------------------------1 3正文---------1 3.1设计调研--------------------1 3.1.1中国传统文化调研---------1 3.1.2合肥中式餐厅调研-----------4 3.1.3调研总结--------------------5 3.2徽阁中式餐厅室内设计内容-----------6

3.2.1设计思路----------------6 3.2.2设计概念-----------------6 3.2.3场地分析----------------8 3.2.4方案深入----------------9 3.2.5功能及人流分析-----------10 3.2.6传统元素在室内运用分析----12 3.2.7尺寸图-------------------15 3.2.8效果图-------------------20 3.2.9展板---------------------23

4结束语------25 参考文献-----26 插图来源-----27 致谢---------28 1 前言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公共艺术设计有四年时间了。在这四年里不论是老师或是已在工作中的学长都告诉过我一句经典的话,要多看、多想、多实践。“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书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举一反三”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看书的同时能够多想,势必会让自己在理论上提高的更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具价值的设计。课题的选择

课题的选择:徽阁中式餐厅室内设计

选择的原因: 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室内设计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公共室内空间设计。中国是个人口庞大的国家,导致了中国人对于餐厅的环境要求比较高。所以餐厅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餐厅的营业水平。

在我们的城市中,大多的餐厅现代化程度都很高,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餐厅很少,即便有在设计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来需要体现的是中国风味但是成型之后却发现变味了,没有达到原先所预想的效果。所以此次毕业设计内容上,我选择了中式餐厅室内设计。结合徽派建筑、苏州古典园林里面的造园手法和现代材料、施工工艺来完成这次中式餐厅室内设计。正文

3.1设计调研

3.1.1中国传统文化调研

如果说徽派文化是中国千年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马头墙可以说是徽派文化的精髓。马头墙高低错落,从外形看颇具风格,因而不仅是中国南方徽派建筑常用格式之一,也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筑风格。一般来说,优美的马头墙多见于乡村,而在繁华的都市中,能看到马头墙则变得非常难得和珍贵。

图1马头墙 图2马头墙

木雕在旧属徽州各县分布之广在全国屈指可数,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徽州宅第木雕取材以柏、梓、椿、榧、银杏、杉树为主,家具木雕则以红木、乌木和楠木贵。木雕题材以江南民间吉祥图案、宗教人物、戏曲故事、山水、花鸟虫鱼等为多,少数由著名艺术家参与的木雕在选材上显示出较鲜明的文人绘画情调,富于装饰趣味。

图3徽派木雕 图4徽派木雕

新安画派,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他们善用笔墨,貌写家水,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安徽南部(今黄山市一带)的绘画流派。现黄山市原称徽州,秦、晋时设新安郡,新安江又是这一代的重要河流,故又常以“新安”称之。

图5新安画派 图6新安画派 图7新安画派 徽州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样苏州古典的造园艺术也同样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乃“园林之城”,素以众多精雅的园林名闻天下。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图8漏窗 图9拱门 “师法自然”源于道家思想,讲究一切事物特别是人的行为要以自然为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即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技艺上的至高境界。在园林景观中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我们在室内环境中是否也可以运用这一思想来作设计呢?答案是肯定能的。室内空间由于被建筑外墙所围合,所以室内环境在设计上更加要注重“天人合一、师法自然”这一思想。3.1.2合肥中式餐厅调研

在调研中,我选择了合肥的两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中式餐厅:合肥炊神聚味堂和诸葛烤鱼店。

1)合肥炊神聚味堂

炊神聚味堂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珠国际大酒店东侧100米,交通便利、停车方便。店面装修和设计非常具有特色,充分发挥了酒店的时尚特色和中国餐馆的传统风格。

设计优点:炊神聚味堂的设计是非常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10中的大门楼用到了很多中国的传统元素。从整体上看大门楼的设计效仿了中国古典门楼,再从上至下看看它在局部上的处理。上层的窗子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栅格窗,屋檐下挂着具有中国风味的灯笼,两根立柱的表面用的是灰砖,也是非常具有中国传统风味的。在室内的设计上,从椅子、墙饰等方面可以看出也是遵循了以中式为主。

图10炊神酒店外立面 图11炊神酒店包厢

设计缺点:图10中下层的窗子不能很好的体现中国风味;图11的墙纸和整体风格相冲突,再次室内软装饰的风格也不能很好的突显出中式风味,最后室内绿化太少了,在中式的装饰风格中植物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总结:如果能够把图10中下层的窗子也换成栅格窗;图11中的室内软装饰从新考究一下,绿化质量高一些,则更能够体现中国传统味道。2)合肥诸葛烤鱼店

合肥诸葛烤鱼店位于合肥马鞍山路新都会国贸商业街103号,是一家餐饮店。马鞍山路新都会是比较繁华的路段,所以其店面在设计风格上是别出心裁的。

图12诸葛烤鱼店包厢 图13诸葛烤鱼店吧台

设计优点:从包厢的名字上、从吧台后的诸葛亮的图片可以看出整个餐厅的设计一直贯穿着其名字。其大部分墙壁都贴上了带有中国书法文字样式的壁纸,更加能够体现中国风味。

设计缺点:图12中包厢的门可以做成圆拱型门,那么整个感觉会更加的具有特点;图13中吧台后面的酒柜虽然在材料上用的是木质材料,但是在设计上却也不具有特色。3.1.4 调研总结

通过对合肥的中式餐厅的调研,不难发现设计水平比较高的还是不多的,从而我就要反思为什么这样。我们国家的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只有我们能够抓住我们国家文化的精髓,方能做出非常经典的设计。以前老师和我说过,艺术和哲学是相通的。现在想想的却是这样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不正是道家的经典思想吗?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非常丰富的朴素平淡,自然真实、返璞归真,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重朴素、简洁之美,反对奢华和铺装堆砌,注重事物的本质之美,重视设计实用功能,强调实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从历史文脉的角度来看,室内设计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我们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很好运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创造出现代设计。3.2徽阁中式餐厅设计内容

3.2.1 设计思路

设计定位:“徽阁”中式餐厅室内设计

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城市中各种室内装饰风格变得多样化。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当我们选择餐厅吃饭的时候,固然会考虑到餐厅的环境怎么样,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餐厅装修的怎么样。一间好的餐厅必定在室内设计上别具一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画卷上,徽派建筑文化和苏州古典园林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次毕业设计的重点在于将徽派建筑元素、苏州古典造园技法与现代简约室内设计风格相融合,创造出别具特色的中式餐厅。

设计元素:马头墙、漏窗、对景、拱门等 3.2.2 设计概念 1)马头墙

从图14中可以看出我将马头墙的形式作了简化了,在简化形式的同时保持着其原有的徽派建筑风格。

图14马头墙元素 2)漏窗

漏窗并不是必须应用再窗子上,也可以用再墙面上做装饰的。在图15中,我将漏窗中的图案纹理应用在墙面上,丰富了整个墙面的层次。

图15漏窗元素 3)拱门

拱门也是我设计元素之一,在方案构思阶段,我已经决定将拱门应用在餐厅场景之中。其一拱门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其二拱门造型极其优美。(见图16)

图16拱门元素 4)牡丹花

牡丹花是我国的国花,它是富贵的象征。在室内我们不一定运用其实体来做装饰,图17中我将其点缀在地面作为拼花或点缀在立柱、墙面皆可。

图17牡丹花元素

3.2.3场地分析

图18场地分析

本案所处的位置在长江中路与庐阳大道交叉口的位置。此位置为合肥的老城区,在这 样的地理位置更加需要一个能体现传统文化的餐厅。本案的西南面有许多商务楼,其东南面为琥珀山庄。本案不仅仅是一个就餐的场所还是一个商务洽谈的理想场所。(见图18)3.2.4方案深入

在定下本案设计风格和本案所处环境背景之后,便可以进一步的深入。在方案深入的时候先绘出了平面布置图(见图19),来进行方案的布局分析。

图19平面布置

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餐厅的总面积二百多平方。在面积不大的空间当中要融入那么 中国的传统元素是非常不易的,那么就需要合理的布局。图中深红色的区域为马头墙,蓝色的区域为防滑钢化玻璃,用钢化玻璃来模仿园林中的水系。

3.2.5功能及人流分析

从平面布置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餐厅的座位有两种类型即卡座和散座。卡座与卡座之间我用马头墙或珠帘来隔开。中间的卡座用错开的墙体来隔开,不仅仅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且使原本不大的空间显的更加的大。操作间的位置非常的合理,能够照顾到餐厅内所有的座位。(见图20)

图20功能分析 正常通道间距不小于600mm,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道间的距离最起码要保持在1000MM之间,这样人在餐厅里行走才不会觉得拥挤。在此餐厅中,墙体是比较多的,这样在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人行走的方便性,使进入餐厅的消费者很方便的到达自己的座位和卫生间。(见图21)

图21人流分布3.2.6传统元素在室内运用分析 1)马头墙

图22马头墙元素应用

马头墙分布在图22中红色的区域。中间的马头墙有两折,这样设计不仅仅起到了分割的作用,还使整个场景富有层次感。右边的马头墙是垂直于墙面的,而且具有前后的层次,其功能和中间的马头墙一样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前后分布使之产生变化,可谓之变化中又不失统一。2)拱门

图23拱门元素应用

拱门在餐厅厕所的入口位置。从图23中我们可以看出,拱门的旁边都是配以植物加以衬托的。在餐厅厕所的拱门旁边当然也不能例外,所以拱门的设计不仅仅能打破室内空间的单一性,同时也能起来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3)牡丹花

图24牡丹花元素应用

牡丹花是中国的国花,花开富贵,牡丹是富贵之花。将牡丹花作为室内地砖拼花放置在餐厅入口的位置,使消费者进入能充分的感觉到餐厅的文化气息。牡丹花以此种方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提高了餐厅的设计水平。(见图24)4)新安画派

图25新安画派元素应用

在中式餐厅中挂上中国画,加重了餐厅的中式风味。(见图25)5)漏窗

图26漏窗元素应用3.2.7尺寸图 1)地面布置图

图27地面布置2)顶面布置图

图28顶面布置3)A立面图

图29立面A 4)B立面图

图30立面B 5)C立面图

图31立面C 6)D立面图

图32立面D 3.2.8效果图

图33建筑内部鸟瞰图

图34大堂效果图

图35大厅卡座效果图

图36大厅卡座效果图

图37大厅散座效果图 3.3.2 展板 展板1

图38展板 展板2

图39展板 4 结束语

经过两个月的奋斗,终于完成了毕业设计。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怎么样去发现问题、怎么样去解决问题。毕业设计结束了,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到此划上了句号。

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感谢授予我知识的老师。你们不仅仅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加重要的是你们让我学会了怎么样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参考文献

①《室内设计原理》

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

来增祥 陆振伟等编著 ②《室内环境设计》

重庆大学出版

许亮 董万里 编著 ③《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王受之 著 ④《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彭一刚 著

⑤《室内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张绮曼,郑曙旸 主编 ⑥《建筑空间组合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彭一刚 著 ⑦ 视觉中国.http:// ⑧ 中国设计之窗.http://.⑨ 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 ⑩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插图来源

① 图1—图13来自现场拍摄; ② 图14—图39均为作者制作。致谢

感谢XXX老师在这三个月对我毕业设计的指导和帮助。从选题开始到最终定稿,每一项程序吕老师都认真的为我指引方向,激发我的设计思维。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探索研究 篇7

1毕业设计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1.1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和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 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 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1.2通过对招聘单位调研现状分析

一般在普通高校, 专业名称常表示高校的研究领域和与之相应的学科;而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名称则更多地表示一个“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2012年底, 面对新一届的毕业生招聘大会, 几百家企业齐聚东软, 通过我系老师的回访和学生面试情况的统计资料,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自身上, 材料准备不充分、社会需求不清楚、自我定位较模糊、口才表达能力欠佳、系统总结和逻辑分析能力较差; (2) 教学体系上, 传授知识针对性不强、综合性不够、教学方式偏于传统、实践案例仿真性以及与社会的对接性欠缺; (3) 成果表现上, 忽视平时作业的保存和完善度要求、对学校和学生成果的宣传和展示力度尚浅、个人简历作品单薄、自身实践经验极度匮乏。

可见本专业虽然在一定阶段内, 大量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正常进行着, 但部分外在的弊端和潜在的隐患已初露端倪。另外, 再加上整个社会当前环艺专业体系不成熟、我系教学师资队伍流动性较强、部分教学方式差异性较大等原因, 这就亟需我们专业针对性地、实质性地改革部分教学课程或教学内容, 并严格订立一套教学与毕业标准以满足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统一性和与社会更好衔接的完善性。

1.3往届环境艺术专业毕业生存在的问题

从首批09届环境艺术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到现在, 已经经历了5届毕业生。从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的情况和数据统计来看, 以往的毕业设计开题的时间在三年一期, 而这时候学生正在校外实习, 情况不容乐观, 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部分学生已经找到对口工作, 既要适应环境又要忙于工作, 平时上班工作很多, 有些还需要加班加点, 周末休息时间也是有限, 心思根本没有放在毕业设计上面, 一直拖着到了提交时间赶紧应付糊弄一套, 质量比较差, 不能体现真实水平; (2) 还有一部分学生专业能力较差, 没有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为了能够顺利毕业, 利用其它方式拿来主义获得一份相关毕业设计图纸, 修改了之后交给指导老师; (3) 查看往届毕业情况, 没能顺利拿到毕业证的学生非常少, 只有1%左右, 而且其中因为毕业设计没有通过的学生基本没有, 所以给了往后的学生一个侥幸心理, 觉得指导老师一定不会那么严格最终不让其通过, 重视程度较低, 风气不够浓厚; (4) 由于学生全部在校外工作或者在家, 老师没有办法直接面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督促, 只能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进行作业指导, 辅导效果不好, 等等。

2毕业设计改革创新的工作开展情况

(1) 加强专业现状发展和前沿动态的相关知识的更新与收集, 补充专业案例常用材料与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知识的介绍, 必要时, 改革相关课程的设置。在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贴近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动态, 尽量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多走出校园, 走进企业, 走进施工场地, 从最基层学习与提升。 (2) 熟练掌握专业表现技术, 例如与专业相关的CAD、PS、Sketchup、3DS max等电脑制图软件, 还有速写线稿、彩铅、马克笔等手绘技能, 毕业设计当中需要应用到之前所学的所有理论、软件、实践等综合知识。分为学期中、学期末、最终成绩三个阶段提交阶段性作业及评分, 考核更加细致化, 有效地杜绝了应付作业的情况出现。 (3) 培养规范的设计习惯, 引入本专业的相关行业法规、设计规范以及制图标准等, 严格学生的作业考核, 毕业考核以及平时考核, 即使强调艺术专业的创新性和自由开放性, 但也要“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4) 作品考评标准化、体系化。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要过于零散, 尽量能相互关联、层层递进, 考虑多次作业内容相关联、平时与期末作业相关联、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关联等方式。另外, 成套的作业成果也利于期末总结和日后的工作面试。评分考核采取自评、互评和他评 (教师) 三种方式结合, 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竞争性、积极性和思辨性。 (5) 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的培养。不仅要培养知识、技能、态度、阅历等全面的素质修养, 还要完善自身不断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社会的良好适应性, 包括协作、沟通、管理、创新及挫折承受能力等。

3毕业设计改革创新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项目是在延续本校1321学期模式和注重实践教学的大前提下, 结合环境艺术专业自有的原则和特点, 进一步详细深化并系统总结出一套人才培养标准, 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

(1) 对学生培养思路明确, 按社会的高标准对学生培养与考核; (2) 制定毕业标准相关的规章制度。为11级10个班级的管理提供优秀的带头示范作用; (3) 力求实现本专业学生学习和工作资源需求的一条龙储备路线, 包括基础理论、软件技术、综合方案、市场调研、施工现场观摩、课后实习、实训锻炼以及企业实习等多方面的培训;

(4) 一对三教学模式,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而熟巧”; (5) 针对性和综合性教学的强化, 也是对师资更高水平的挑战, 所谓教学相长, 师生互进。

4毕业设计改革创新的成果及总结

在实行毕业设计近一年的时间里面, 学生的态度比往届积极很多, 毕业设计和论文不管从制作时间、质量和数量都有明显的提升。到截稿时止, 共收齐的完整的毕业设计图纸达到86%, 模型制作完成83%, 毕业论文98%, 全部符合本专业知识内容, 而且其中高质量的作品近40%。正在筹划4月上旬的环境艺术毕业设计作品展览, 要求全部的学生都要参加。

在2013届毕业生毕业作品展览完之后, 全体教师会根据所有数据再次汇总分析, 讨论有关毕业设计的修改意见, 希望能给下一届的毕业生提供更加规范的毕业标准制度。

参考文献

[1]刘荣红.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模式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4) .

[2]陈瑞霞, 于再君.时尚温馨居室设计的思考与应用——结合毕业设计作品的分析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 2011, (S1) .

毕业设计论文 篇8

关键词:高职设计类专业 毕业设计 质量

一 研究目的

毕业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对设计类专业而言,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要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计划的制定,然后展开市场调研、明确设计定位,再进行方案的表达与论证,最后完成论文或报告的撰写和答辩。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设计创新实践,走向社会独立开展设计工作的桥梁,一份好的毕业设计作品往往是学生通往理想工作岗位的敲门砖。研究高职毕业设计质量对于进一步提高设计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高职设计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 研究内容

课题分析钟桂英(2010)、陈莉莉(2012)等对高职毕业设计质量的相关研究,明确了从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流程的角度展开问卷的设计。通过对江苏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或一线教师以及参加过毕业设计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电话访谈和网络访谈,梳理了反映毕业设计质量的具体指标共30余项陈述句,组成了问卷草稿,通过德菲尔法确定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研究(教师版)”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研究(学生版)”最终问卷。

最后通过问卷发放、数据回收,关联分析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对毕业设计质量的实态评价数据,得出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现状与提高措施。

三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前期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定性研究方法,获得与毕业设计质量相关的因素。

问卷设计与定稿采用了德菲尔法(专家分析法);问卷设计部分变量采用了“李克特量表”进行评定。问卷调查以网络调查和纸质调查相结合;数据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软件进行。

四 结果分析

课题组对江苏省内23所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教师版”问卷共发放150份,回收125份,其中有效问卷113份,有效率90.4%;“学生版”问卷共发放400份,回收337份,其中有效问卷302份,有效率89.6%。样本的选择尽量保证了分布的均匀性,以保证统计数据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一)毕业设计课程设置

统计结果显示,有77%的被测专业将毕业设计课程设置在第五学期(见图1),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2+1”或“2.5+0.5”的学期设置,一般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大多数专业将该课程设置在第五学期。

在关于“学生是否应该在学校完成毕业设计”的观点上,92%的被测教师选择了“是”,而被测学生中只有35.8%表示其毕业设计必须在校完成。

在“学生毕业设计与实习工作时间是否有冲突”的观点上,60.2%的被测教师选择了“是”,而被测学生中只有27.8%选择了“是”。前者数据显示了教师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以上两个选项的被测数据比较显示,专任教师普遍认为毕业设计课程很重要,学生应该在学校完成,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被指导;而事实上更多的学校考虑到就业需要和毕业设计课题的真实性,将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同时进行,学生在校外完成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采用面对面指导、网络指导、电话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这一操作方式就像双刃剑,专业对口的实习使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相得益彰,增加了实战经验;而专业不对口或岗位不对口的实习使学生忙于应付工作而无暇顾及毕业设计。

(二)毕业设计执行情况

1 是否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被测数据中,有84.1%的学生表示老师在推进毕业设计前会召开动员会,其中89.4%的教师认为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可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通过动员会,学生可以清楚毕业设计的意义、目的、任务、评分标准、时间进度安排以及不合格的后果和责任等。

2 指导教师的安排:关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安排上,54%的教师表示其专业毕业设计安排了校企双指导教师(见图2),同时,被测教师表示其所在专业的指导教师“均有”或“大部分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占67.2%;76.2%的学生也认为指导教师有无企业实践经验很重要。数据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重视专业建设的校企合作、重视教师企业实践、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的现状。

3 指导教师的选择:如表1所示,54.9%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是师生双向选择的,65.6%的学生也认同该观点。师生双向选择—方面体现了操作的民主公平性,另—方面也便于学生分析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老师,而老师也通过选择学生,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表1中“按学号随机安排”的选择占到了33.6%,体现了一部分学校的实际操作方式,虽然也保证了公平性,却忽视了教师研究方向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无法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大化。

4 教师指导工作量:表2显示,48.4%的教师每届指导毕业设计学生数在11位以上,其中9.7%指导学生数在20位以上,后者体现了部分高职院校生师比的不合理性。而根据统计,教师每指导一位学生折合的教学工作量有51.3%少于或等于4课时;尽管如此,如表3所示,94.7%的被测教师表示其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到位”或“比较到位”,对比学生版数据,98.7%的学生认为老师对其毕业设计指导“到位”或“比较到位”,该数据体现了教师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重视和负责程度。

5 毕业设计的选题: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好的课题能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圆满完成毕业设计。38.6%的教师表示其专业的选题指导思想是“实用性”,且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与实习工作有较大的相关性(见表4),体现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宗旨。毕业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度,64.6%的毕业设计课题由师生共同商量确定,这种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来看,毕业设计的选题体现了高职设计专业的特点与要求。

6 毕业设计答辩:设计专业以设计作品进行教学的毕业设计与其他专业的毕业设计有很大的不同,为了答辩需要,同时也是模拟设计公司项目发布,各专业常见的需交材料包括展板、设计报告册、实体模型、答辩ppt、视频等(见表5所示)。答辩时要求学生演示设计成果、使用ppt进行讲解。

多数设计院校会在答辩前进行毕业设计作品展(如表6所示),便于答辩教师提前进行作品评阅;丰富的设计作品可以吸引低年级学生观摩,浓厚的氛围在凸显毕业设计环节重要性的同时也体现了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

部分院校会邀请企业人员参观毕业设计作品展,并出席毕业答辩(如表7、表8所示),一方面企业人员可以从生产实践的角度对毕业设计作品进行点评,另—方面,企业人员可以通过毕业设计作品直接挑选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双向选择。

四 小结

本课题对毕业设计的课程设置、教师安排、选题、答辩等具体的执行细节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了江苏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质量实态。由于课题调研的有限性,论文分析数据可能有一定偏差,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质量研究的问卷条目和样本数据。

作为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是学生对完整设计流程的模拟,是学生顺利从事设计岗位工作的演习。对学校层面来说,应完善毕业设计管理,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将校企合作贯穿在毕业设计教学的全过程,提高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加强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师生交流,普及毕业设计作品展,从毕业设计教学的主体到氛围的营造,全方位彰显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上一篇:新能源路灯系统设计下一篇:201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