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与对策论文(精选8篇)
——关于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圣水峪镇地处泗水县南部山区,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全镇60个行政村,1.3万户、4.65万人,大小山头96座。森林覆盖率达到48%,荒山绿化率达到85%,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该镇结合镇村和民情实际,立足山区,分析优势,科学规划,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初步实现“发展模式”及“增长方式”的优化转变,全镇经济社会取得了突出成绩和效果,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也有了较快发展。2009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综合考核先进乡镇”荣誉称号。
一、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继续增加。2009年,全镇财政税收达到372万元,比上年增长44.8%;农民人均纯收入5696元,比去年增加135元;居民存款额达到1.2亿元,突破亿元大关。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采取镇党委、政府补助,村自筹的方式,三年来共完成硬化路面、上山路192.8公里,新建大中小桥梁12座,彻底解决了群众多年来行路难的问题,全镇道路网络得到进
一步完善。
3、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镇内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由2006年的26家发展到目前的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已形成奶牛养殖、花生油加工、花生米筛选出口、假发加工等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集群。
二、存在的问题
1、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山区传统种植业所占比重大,农民主要收入仍然依靠耕种土地,山区土地相对贫瘠,农业用水相对困难,靠天吃饭现象严重。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且大多停留在农产品初期加工阶段,农产品产业链单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思想观念的保守与文化知识匮乏让科技推广进行缓慢。一是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走入市场,致富的障碍,部分农民延续过去传统的习惯,思想不解放、保守,在需求资金项目上希望政府给予扶助,“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机械化水平不高,由于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作物播种、收获及其田间管理等作业环节几乎全部为人工作业。
3、农村信贷体制单一,经济发展受制约。目前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主体基本上是农村信用社单一主体,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镇村财力有限,难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高效经济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的力度,满足不了山区农民生产资金的正常需求。
4、龙头企业建设滞后,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在山区是一个薄弱环节,特色加工项目和加工企业很少,且规模小,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
5、民营经营与手工作坊经济没有较大发展。虽然目前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家,但全镇民营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较大规模。
三、工作思路
1、创新产业结构,向土地要效益。面对山区农产品品质较低,农产品加工业比较落后的实际,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及有机无公害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创办、改造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放在农副产品加工业,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
2、发展民营经济,向企业要效益。充分发挥镇村丰富的劳动力及外出务工人群的优势,支持其利用手头资金及技
术在镇、村内开办作坊及企业。如开办玩具厂、假发厂、花生米筛选及深加工等中小规模企业,吸收民间资本发挥最大效益。
3、开展招商引资,向项目要效益。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真正作为“天字号”工程抓在手中,不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大项目,上好项目。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环境。加大自我推介力度,立足优势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与企业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加快社区建设,向民生要效益。突出山区小城镇的功能培育和发展壮大,形成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中心城镇。引进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促进地区发展的大项目,加快新农村建设,形成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的新型社区,推进城市化进程。
四、主要措施
1、加大招商引资,增加财政收入。以优质资源为载体,以县开发区为平台,继续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对全镇新建、续建、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摸底,督促项目进展情况,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同时,加大服务力度,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全面代理制、大项目领导联系制等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培植税源,增加财政收入。
2、加快土地流转,规模化经济,打造产业基地。探索积极有效的土地流转模式,大力发展规模种养业。把农户单一种植与土地流转相结合,解决规模小、无龙头企业带动的难题。通过土地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种植、产业化经营,引进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产业化发展路子。
3、依托优势,鼓励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是发展主导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逐步形成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二是培育龙头企业。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以资源为纽带,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较强辐射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渐做强、做大。
4、以生态建设为抓手,做好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通过村庄整治,道路硬化,不断提高村庄的美化程度,进行景点创新,积极争取政府旅游开发项目资金,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扩大本地区旅游资源的宣传,引导社会投资,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山区提供就业渠道,同时也扩大了收入来源。
5、合理布局,科学规化,加大镇村居住环境的完善与提高。把新农村建设与群众生活水平的自我改善相结合,采取政府引导拿方案、土地置换引资金、群众参与得实惠的办法,解决村居建设土地浪费大,新农村建设难度大的问题,调动镇、村、户的积极性,引导广大群众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中,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6、加大科技投入、示范带动,培养新型农民。不断加大对文化阵地的投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施、镇村农家书屋及科普宣传栏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镇村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水平,为群众提供先进的种养技术及较为发达及时的市场信息。建设一批优秀的种养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7、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水平。结合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加大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增强村级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致富带头能力,提高群众满意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稳定发展。
一、岷县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沼气是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发展农村居民使用沼气这一重点, 几年来通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农业部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等, 全县为了让农村沼气建设这项民生工程惠及更多农户, 岷县通过积极争取, 使得2010年省市下达该县沼气项目769户, 总投资达到了328.98万元。县农业局还积极向农户推广“畜—沼—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配套技术, 采用“建一个沼气池, 改造圈舍、厨房、厕所”的方式, 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实践证明, 沼气给项目区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沼气照明、做饭, 节柴节能, 改善了环境卫生;沼液施肥, 达到了优质肥料和防治病虫害的双重功效;沼液喂猪, 降低了喂养成本。据测算, 一座10立方米沼气池年可增收节支不少于2135元。截止目前该县769户沼气全部落实到位, 已建成沼气271座, 占总任务的35%, 其中第一批沼气项目60座, 占任务的20%, 巩固退耕还林项目沼气211座, 占任务的45%。全县44个服务网点正常运行开放, 为广大群众安全正确使用沼气提供了方便。沼气的使用, 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农家院落、厨房厅堂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一池三改”的好措施, 使农村的面貌正在发生变化, 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正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对全县农村循环经济有了轮廓式的认识的同时, 笔者选取了十里镇山底下村和茶埠镇等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作为样本, 作为个案来了解岷县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
岷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落十里镇山底下村通过发展循环经济, 走上了富民增收的道路。“照明不用电, 做饭不烧柴, 种菜省肥钱, 产品无污染, 钞票赚得欢”。这是山底下村村民自编的一曲顺口溜, 也是该村利用沼气实施生态循环经济的真实写照。据了解, 到目前为止全村共建沼气200座, 蔬菜大棚260座, 年内可以建成出栏5000只的獭兔养殖基地。随着沼气建设与综合利用技术日益成熟, 山底下村发展沼气已不单是解决生活用能, 而是与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 同时以沼气建设为平台,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已初步形成了“菜—草—畜—沼、兔—沼—菜、猪—沼—粮、猪—沼—药”等循环经济模式, 带动了全村乃至全县循环经济的形成, 让农户们围绕循环经济圈, 转来转去地赚大钱, 也助推了山底下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 乡村环境彻底变了样。近年来茶埠镇逐步走上了“种草—养畜—沼气—药材 (菜) —劳务—增收”的发展之路, 为全面推进该镇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茶埠镇大棚蔬菜种植已由2004年的15户增加到现在的270多户, 生猪贩养户由10户增加到50多户, 仔猪繁育户由70户增加到500多户。同时, 该镇先后修建沼气池850座, 并完成了以“改厕、改厨、改圈”为主的“三改”工程。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 该镇按照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理念, 重点就沼液、沼渣在大棚蔬菜种植和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方面进行实践。通过几年的探索, 该镇群众已基本掌握用沼渣作基肥和在作物生长期间用沼液浇灌、喷淋的杀灭病虫害与改良土壤结构的方法。使得蔬菜达到无公害、环保绿色的标准, 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达到GAP的种植规范要求。“三沼”的综合利用加快了以“养畜—沼气—药材 (菜) ”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发展, 促生了以獭兔、肉兔为主的新型养殖业的开发, 提升了药材、蔬菜品质, 改善了群众的家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二、岷县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在肯定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 必须清醒地看到岷县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㈠社会各界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认识不到位调研中发现, 岷县广大干部群众, 普遍对循环经济知之甚少, 有的甚至未听说过这个名词, 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度和认同度低, 节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的自觉性不强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未形成;就政府而言, 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机制也尚未形成。
㈡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为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增长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在获取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资源被过度消耗和浪费,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㈢农作物秸秆尚未应用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尽管群众积极性较高, 但由于项目资金有限, 影响了沼气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㈣技术不成熟由于技术不成熟, 造成沼气建设运转效率低下, 经济效益不能充分体现。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对岷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了解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现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㈠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必须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努力实现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㈡加强试点示范作用必须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 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 加大工作力度, 把发展沼气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 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纽带, 促进农业向畜牧养殖业转化, 进而促进种植业发展, 促进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和生态文明村建设。尤其是对十里镇、茶埠镇等地的试点地区要重点培育, 成为岷县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模范。
关键词:农村旅游;经济互动;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国外很多学者、专家对乡村旅游与经济互动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乡村旅游发展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我国乡村旅游业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开发、需求等。因此,为了不断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对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
一、乡村旅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旅游业与电力、交通、商业,以及房产等行业息息相关,外地游客除了观光旅游之外,可以享受到娱乐、购物、养生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其次,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结构。长期以来,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经济结构不合理。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步发展,带动饮食文化、旅馆、纪念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在第三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最后,增加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城市旅客在享受旅游的同时,将现代的经济理念、信息知识传播到了农村,增强了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激发了人们求知、创新的欲望。最后,唤醒了农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当前,乡村旅游受到了中外游客的普遍欢迎,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传统景观文化的重要性,因而加强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条件
首先,乡村旅游适合选择在郊区或者风景名胜的周边地带。其中,郊区到城市的距离近,交通方便,环境好,人流量比较大,适合开展旅游业。另外,风景名勝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可以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依靠,以便取得持续、长久的发展。其次,乡村旅游要体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化,比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农业观光等,只有独特的资源才可以激发城镇居民的旅游兴趣。发展乡村旅游事业,需要农民与政府共同的参与。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政府要积极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给予政策、制度上的优惠,并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另外,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仅得到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而且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为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模式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出现了多种乡村娱乐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模式,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1、政府扶持下的驱动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以政府力量为主,在政策、资金、人才培养,以及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给予全方面的指导与支持。由于该模式政府给予全程的帮助与指导,所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乡村旅游业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在云南、安徽等地,很多乡村旅游以政府为主导,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农业与旅游结合的模式
该模式的含义是:农民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发展旅游业,又被称为“亦农亦旅”。比如:在旅游时节,有的农民不仅开展划船、骑马、观光、表演等项目,而且出售当地的特产,比如柿子、土鸡蛋、石榴、茶叶等产品。实行农业与旅游结合的方式,扩展了乡村旅游的项目,丰富了乡村旅游的资源,从而起到逐步扩大旅游市场的目的。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欠缺的地方,更应该积极开展农旅结合的模式。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保证第一产业的稳步发展,反之,则会降低农旅结合的效果。
3、股份制合作的收益分配模式
股份制合作模式指的是:在所有制前提下,对不同股东实行的利益分配。其中,利益分配合理与否,是公众参与度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该模式的税后收益有3个部分。首先,进行公积金分配。该部分的资金主要用于农业旅游的扩大再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设施的维护等。其次,对公益金的分配。该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对农民旅游知识、环境知识的培养与教育,以及对旅行社、乡村旅馆的管理等。最后,进行股金分红。该模式也就是对股东支付股利。即:按照持股人股份的多少,进行分红,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享受利益分配。在分配的过程中,采用多投入多收获的方法,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在乡村旅游业开发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从而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并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所以效果比较好。
4、旅游、工业、农业、贸易联动的发展模式
发展乡村旅游业应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旅游、工业、农业、贸易联动的模式非常有必要。首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以乡村旅游为支柱,扩散到衣、食、住、行、游、购等方面。比如:建设商业中心、娱乐设施、文化基地等。其次,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建立农副产品基地,培育健康、营养的土特产品,促进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再次,加大工业发展的力度,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从包装、设计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此同时,开发出特色食品、风味小吃,以及旅游纪念品等。最后,充分发挥旅游的优势作用,发挥资金、技术、信息等市场因素,引入优秀的人才、先进的技术,以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模式在旅游模式相对成熟、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比较适合,具有发展的前景。
5、公司与农户联合的模式
发布日期:2009-07-20 来源:
摘要:[摘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给该地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摘 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给该地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农村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当前广西北 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存在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外流严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创新机制,加大投入,营造农村实用 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北部湾沿岸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4.25 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面积的17.9%,2008年末总人口1242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区生产总值2219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 31%。考虑到区域发展需要,在交通、物流的规划建设中,把处在两翼的玉林和崇左两市也包含进来,形成“4+2”的格局。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沿海地区将作为一个经济区来统筹开放开发,并将其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意味着,继上海浦东新 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之后,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再添新亮点。按照规划,到2020年,经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 占广西的比重提高到45%左右。在这千载难逢的时刻,拥有1000多万农民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的发展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而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因此,深入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对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各国人才汇集,使美国这个原来的英国殖民地在二十世纪一跃成为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各地人才汇集,使深圳这个原来的小渔村很快崛起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得人才者兴旺发达,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城市如此,一个区域亦如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才是关键。
(一)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实践证明,新经济区的开发战略,本质上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贯通东盟与中国东南沿海和 西南地区的“黄金纽带”,有着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这两种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开发了近20年,优势的“第一桶金”基本掘 光。目前,经济区正面临要过人均GDP1500-3000美元的坎,因而在未来发展中,不能再依靠这两种资源优势,必须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优势,实施人才 战略。人才战略解决了,就会对经济区新一轮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特别应该看到,在不同的时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是不断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土地是 最核心的资源;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核心的资源;到了知识经济社会,智力是最核心的资源。过去20年,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建设,主要围绕“资本”这一核心 资源进行开发,引进了大量外资,推动了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今后10-15年,必须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人才”这一核心资源上,进行大胆开发和创 新,才能推动经济区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中央历来重视农村的发展,在政策上特别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中央的农村政策,并通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保障农村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三)促进广西北部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实现农民增收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劳务输出以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普遍的共识。但制约广西北部湾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障碍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只有通过提高 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资本,农村劳动力才能真正转移出去,农民才能在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从农民收入要素分析,农民收入增加的基本要素是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经营管理。从土地要素看,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量严重不足,耕地增收潜力必须依靠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而这两种 生产方式都必须有较高的劳动力素质作支撑。另外,对大多数农民而言,资本性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份额很小,劳动力和经营管理才是与农村人力资本紧密相关 的要素。从这个角度看,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无论是其工资性收入还是经营性收入都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积极发展农 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提升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正是从农村基层实际出发,多渠道、全方位的提高广大基层干部 群众的素质,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基层干部群众队伍,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作用;是适应新形势、完成各 项新任务的迫切要求;是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的必然选择。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发展目标,强调:到2010年,水稻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公顷,2020年继续保 持种植面积稳定;到2010年,畜牧业产区生猪出栏1000万头,家禽出栏
1.5亿只,肉牛出栏50万头,奶牛存栏10万头,2020年生猪出栏1500 万头,家禽出栏2亿只,肉牛出栏80万头,奶牛存栏15万头;到2010年,甘蔗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6.3万公顷,2020年继续保持种植面积稳定; 到2010年,桉树种植面积60万公顷,2020年扩大到90万公顷。要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必须通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来保障。但在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存量大,整体素质偏低
广西北 部湾是广西的一个区域,可通过《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广西的数据来折射:广西农村人口总数为304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3.76%,是一个农村 人口众多的省份。与全国相比,广西农村人口的绝对数排第11位,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贵州的71.76%,西藏的71.70%,甘肃的68.41%,云南的68.40%,河南的65.66%和四川的64.40%。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已成为广西农业、农村和农民 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劳动力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上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文化素 质看,文盲半文盲的人口多。2008年广西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7年,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数为84.32,其 中,文盲半文盲人数为1.86,小学文化程度人数为24.02,初中文化程度人数为58.44。从技术素质看,农村劳动力技能低,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 不多。从思想素质看,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
(二)客观环境条件差,人才外流现象比较突出
由于广西北部 湾经济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人才培养与发展在财政投入上各有不同,同时地形比较复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差,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交通不便利,信息网 设施建设不畅,宣传渠道不畅,影响农村人才发展与交流。另外,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还未形成规模,政府基层组织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创业渠道,加大 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等方面还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目前,广大农村人才外流现象比较普遍,大量青壮年人才外出打工或上 学,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对发展农村事业缺乏热情和能力;留下来的,则素质偏低,缺乏基本技能,工作缺乏活力,不能完全胜任农村建设 的需要。这给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带来了主体结构性缺失等问题。
(三)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根据 2007年广西农村统计资料,在农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业人数从1991年的1618.29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1503.06万人,但从业人数仍是 三次产业中份额最大的,约占66%。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村最主要的产业。近几年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以及乡镇企业的较快发展,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步流向工 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等二三产业,但是由于这些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准入门槛较高,需要就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技术水平,因此,许多农村人口因为文化程 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等原因而不能涉足其中。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加速,农村人力资源必将加速流向第二三产业。
(四)政府管理部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存在偏差,政府投入不足具体表现在,许多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认为,只有狠抓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才能快出政绩,忽视了农业的基础作用;认为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 略处于工业发展从属地位,对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工业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农村自然就发展好 了,不需要单独建设;认为农村当前的最主要任务是将农村经济搞上去,外出打工赚钱回来更实惠;有的持有较为严重的“等、靠”思想,一切指望、依靠国家和政 府扶持,对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广西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从 1980年的23.6%下降到2007年的9.11%,而其中的大部分又用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支出少之又少。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
落实党 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和政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农业和工业项目一样起到 关键作用,不应偏废。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继续解放思想,加强业务指导,切实把广大干部、党员和各类人才培养好,使用好;深刻领会农村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根据广西北 部湾教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总体上应继续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为重心,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一个学历教育 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补和衔接的社会化终生教育体系。一是加大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转 变农村居民的教育意识,提高义务教育的入学率,降低中途辍学率;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中等职业教育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 主渠道,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层次的职业培训,使未升学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三是积极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短、平、快”的短期技能培训深受农民欢迎,鼓励企业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偿培训,拓宽就业渠道,解除农村居民培训后依然无业可就 的顾虑。
(三)创新机制,突出重点
一是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各级政府要指定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设立农村人才服务窗口,定期组织为农 村吸引各类人才的专题服务活动。对那些在农业生产、科技推广一线,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学、科技等人员,在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评聘方面制定好优惠政策。比如,明确在农村从事教育、卫生、农业、水利、林业等工作的人员,除国家有特别规定外,不受身份、学历、户籍、所学专业限制,可自主参加社会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专业职称评审。二是创新外出务工回乡人员机制。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不可小觑,人 员外出务工对新农村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其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观念等有利因素,也是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吃喝玩乐、得过且过等各种不良思想和行为的 传播与推导者,基层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有足够的智慧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影响。当前,虽有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但还未形成规模,政府应该加大交通、网络 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开拓创业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
(四)加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一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广 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劳动力在数量上严重过剩,质量上十分低下,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吸引显然非常困难,相比之下,对智力要求最低、吸收劳动力最快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最合适的;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容量;三是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尽快把紧缺岗 位信息尽快提供给农民,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加大投入,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要加大对农业 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稳定农业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收入积累率,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健康状况也大为提高。特别是在倡导提高全民素质和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育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乡村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农村教育的现状出发,全面分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乡镇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前言:在改革开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文化及体育等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体发展还很不均衡,特别是乡镇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滞后,与城市体育教育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在我国,乡镇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0%以上,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这就意味着乡镇学校体育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因此,不断加快乡镇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1、目前乡镇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1.1学校体育教育观念滞后
由于城乡差别的原因,部分乡镇学校的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可以说,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1.2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体育教师是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职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长期在条件简陋、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工作。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学校各项体育活动都付出辛勤劳动。但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社会上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时常得不到认可。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进修学习等方面,不能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这就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阻碍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1.3体育场地、器材、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普遍狭窄,场地形状极其的不规则,学校活动范围小,达不到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人均占地面积的要求。调查统计,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8%,村小学和村教学点仅为33%,与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差普遍在60%以上,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学经费紧张。
调查显示,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一般占不到学校总经费的0.5%。总体上看,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紧张是突出问题,有90%以上的学校认为,体育经费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的主要原因之一。1.4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问题一直是学校体育教师争论的问题,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体育教学体系,学生的体育应达到什么标准,教师心中没有把握。同时,专职体育教师缺乏,对于是否开设体育课不够重视,体育教学显得较为随意,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
2、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策 2.1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2.1.1必须转变体育课的传统观念,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思想上、行动上要高度重视,真正做到德、智、体三育并重。要提高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育体的基础,它的发展有利于全民体质的增强,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1.2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探索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社会要求以及体育教学怎样适应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2.2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制订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广开培养、培训渠道,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稳定教师队伍。
2.2.1体育教师应有时代的紧迫感,充分认识到自身能力及水平的不足,积极地参与各种自学、函授、培训等继续教育,并且要积极地参加体育科研,开展课题研究,认真地撰写本学科方面的论文,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2.2.2加强专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帮助其提高思想觉悟、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切实提高体育教师各方面的待遇,使体育教师和其他科目的教师一样,同工同酬,并且每学年都应给予外出听课、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地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2.3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2.3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应占一定比例,并逐步增加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此外,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以自制为主,提供教学和业余训练的必备条件。
农村学校师资比较缺乏和体育器械比较少,所以在安排课程教学计划时应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等新课程基本理念。在教学中运用简易器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完成体育课程,从而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
2.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水平
首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活动动机与兴趣。从体育教育的“全体性”着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渴望的心理。教师要解放教学思想,利用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综合相关体育与非体育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将学生在体育课中体会到的乐趣上升为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行动,树立参与体育的终身观念。文明建设相结合,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农村体育事业牢固树立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尽快提高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水平。由于我国各地区学校体育展不平衡,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全面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有很大困难。对于这些地区和学校则不强求一律,应当依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提倡结合实际自编教材。
四、结束语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考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就能真正落实好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进而促成文化课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才会有新的局面,才能真正地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XX镇位于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半小时经济圈内,版图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个行政村,XX万人口,耕地XX万亩,是全国环境优美镇和山东省文明镇。境内有广青、东青、新海三条省级干道,SS河、FF河两大河流、XX公里海岸线和XX万亩滩涂,东青高速公路在镇区设有出入口,并与正在建设的荣乌高速公路立交,正在勘线的SS铁路将在镇区东部设立货运车站。200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9.65亿元,同比增长46.2%;镇级财政收入806.27万元,同口径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5390元,同比增长12.6%。
一、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概况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以来,我镇抓住被确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唯一试点镇、广饶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的机遇,立足“非工矿区、非驻地镇、村集体收入较少、镇级财力又相对薄弱”的实际,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不贪大图洋、不好高骛远、不东施效颦,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整体推进”的明确思路:在建设布局上,不搞孤村创建,而是按照组团建设、成片发展的原则,先期规划建设被三条省级干道和小清河所包围、涵盖12个村庄的“一大片”,以及沿辛王路、三寨路 1
6个村庄的“两条线”,然后辐射带动其他村庄建设;在建设定位上,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特色产业、工农互补、城乡联动、和谐发展“五大功能区”;在配套措施上,实施基地带农户促进生产发展、工业带农业促进生活宽裕、先进带后进促进乡风文明、城镇带农村促进村容整洁、党员带群众促进管理民主的“五带五促”的运行机制;在资金筹集上,探索建立了政府补助、社会赞助、部门援助、市场辅助、群众自助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在配套工程建设上,2006年,重点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骨干道路综合整治、村庄街巷硬化、清洁家园工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农民科技服务大厅建设、“双进”工程、省卫生系统“360工程”、敬老院改造、村文化大院建设等十大工程。2007年,我镇按照“提升内涵、拓展外延、放大优势、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反复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路域综合整治、乡村道路建设、小城镇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文体事业发展、教育卫生设施配套建设、商贸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十大新农村建设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和档次,继续为东营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创典型、趟路子。2006年以来,我镇已累计接受包括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内的部级以上领导视察50多人次,各级领导对我镇新农村建设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我镇农村综合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得到稳步提高。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全镇优质粮棉生产示范基地达到7.5万亩,冬枣示范基地1.5万亩,大蒜生产基地1.8万亩,水产养殖基地4.3万亩,“两牛一羊两禽”养殖基地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68个,林业生产基地4.5万亩,全镇形成了“东渔、西棉、南蒜、北粮、中冬枣、畜牧林业覆盖全镇”的良好产业布局和一大批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产品产业示范区。在全面做好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文章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工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逐步增加,以工哺农、工农互补的良性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今年,全镇将新增限额以上工业企业5家,总数发展到11家,在企业务工、从事建筑、运输经商等行业的农民有6000多人,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总数的35%以上。1--5月份,全镇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31元,同比去年增长15.6%,其中40%以上来源于工资性收入。
(二)民主决策制度得到广泛参与,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新的进展,民主监督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在贯彻《村委会组织法》中,我镇各村都能结合各自的实际,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各村委会在决定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时,都能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 3
论,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在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决定实施,从而避免工作上失误,减少工作实施的阻力;各村普遍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在广泛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然后印发到各家各户,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作用。据了解,我镇XX村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制定了《村规民约》,每年都进行一次修订,村干部照章办事、村民守规行事,成为全村的“行动大纲”,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宪法”;各村都能较好地形成以“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民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民主监督机制,使村委会工作臵于村民监督之下,促进了廉政建设,提高了办事效率。不少村干部感慨地说,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民主监督,把知情权和议事权交给群众,把监督权赋予群众,可以促使干部勤政为民,廉洁自律,对于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民间艺术展演活动活跃,文化消费成为新农村建设时尚。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全镇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全镇45个村普遍建立了村级文化大院,建有农民夜校、小康书屋、远程教育室,一些基础条件好的村,还成立了农民俱乐部,棋牌室、台球桌、电子阅览室、露天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特别是近三年,通过小康文明村的创建,我镇农村的文化大院建设水 4
平和档次均有了大的提升。XX村通过新农村建设,整合村级公共设施要素,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村级文化中心,成为群众休闲娱乐,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最佳场所。镇党委、政府向来高度重视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每年都利用春节举办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带动全镇成立了10多支秧歌队和舞龙队,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增添了节日气氛。XX村还以村妇代会为首成立了20多人组成的“庄户剧团”和100多人参加的秧歌队,自编自演自创具有乡土特色的节目,利用节日、农闲季节义务为村民们演出,寓教于乐,既让村民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2007年元宵节,我镇农民私企东营捷信市政工程公司经理缪春蕾出资举办了一场元宵烟火晚会,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文化消费在我镇农民的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四)农村社会工作机制健全,社会服务项目内容进一步拓展,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取得新进展。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虽然我镇社会工作基础还相对薄弱,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还不具规模,但社会工作的开展对助推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正在起着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镇级行政事业单位职能作用,调动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引导它们通过在村设点设岗等方式,形成联动效应,提高服务水平。1999年以来,我镇先后建立了融综治、信访、司法于一体的“大调解”机制,在全镇45个村普遍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岗,建立了残疾人服务代表室,创新了 5
为计划生育家庭生产、生活、生育提供一条龙服务的计划生育家庭幸福指导站新机制,等等。同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农民进入产业链经营,围绕发展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先后成立了畜牧、水产、冬枣、棉花、大蒜等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协会,大大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探索搞好农村社会工作的新途径和方法,大力加强农村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在城镇,按照“规范服务、重心下移、高效便捷、施惠于民”的原则,在镇政府驻地人流最密集的首集市场附近,投资160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一楼设有便民服务大厅,建有办公区和咨询台,电子显示屏幕和休息处,分设水产技术、农林技术、社会保障、审批服务、中介服务、法律服务、疫病防控、良种供应8个服务区;二楼建有图书阅览室、农民课堂和联合办公室。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是我镇致力于转变机关作风,整合农口资源,为农民提供系列化、综合化、社会化生产生活一条龙服务,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有益尝试。在农村,投资80多万元新建一处集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农村管理与服务、家庭婚姻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和群众基本权益维护于一体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XX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创新的服务方式、良好的运营效果,得到了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肯定。
(五)农村组织资源进一步整合,工作措施更加务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多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整合组织资源,强化 6
工作措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服务保障于农村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建立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镇党政班子成员联系村、机关干部包村、机关部门帮扶村制度,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指导服务职能。将加强村班子建设作为农村党建的关键。村“两委”换届以来,从机关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中选派4名到村任职,对18个相对薄弱的村班子进行了调整,书记、主任“一人兼”达到95.5%,“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5%,村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注重整体水平提高,培强扶弱促中间。目前,XX村被推荐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李沧村、尚道村被推荐为全县基层党建示范点,全镇已创建市县小康文明村26个,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是抓好基层党建的重点。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深化完善“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制度,采取上党课、座谈讨论、外出参观等形式,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整合资源,建设了“大课堂+多功能室+多播放点”模式的村级扩展型站点1处,创新实施了“四个一”教学法,切实提高了培训实效,被党员群众称为“家门口的免费大学”。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帮扶困难户活动,积极搭建发挥党员先进性的有效载体,党员作用发挥明显。村级制度建设是抓好基层党建的保障。近几年,针对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镇党委在深化“三会一约”机制 7 的基础上,于2006年3月在全镇推行了党员议事会、党员责任区、党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先进性,推进了村级民主管理,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镇党委连续多年被市委、县委表彰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乡镇”,今年被推荐为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三、我镇农村综合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农业龙头带动能力差,农民增收步伐相对缓慢。就全镇总体情况看,部分地处油田作业腹地或大型企业占地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年收入大都在20万元以上,占全镇村庄的30%左右。而一些无资源优势,仅靠机动地、坑塘发包的村,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左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十分突出,约占全镇村庄总数的65%左右。少数村依靠开发沿海滩涂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商品房开发,年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上。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和建设档次上看,普遍存在建设规模小、档次低,大多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作业生产,缺乏深加工,产品销售渠道窄,产业链条短,对农业的带动能力差。从农民的收入来源看,主要来源于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部分来源于企业务工、建筑运输和经商,而传统农业的增收空间越来越小,农民增收步伐相对缓慢。
(二)基层民主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健全,部分村干部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作风粗暴。少数村的村务财务虽然公开,8
但还不能全面反映真实情况;部分村没有按时公布,只是应付上级检查;还有的村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所设监督小组没有正常运作;有一些村虽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但民主程度还不是很高。从走访群众了解的情况来看,部分村干部办事不讲民主、不按法律办事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更有甚者作风粗暴、一言堂,随意辱骂群众,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影响了村级民主政治建设。
(三)农村文化专业人才极具匮乏,村级文化活动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活动内容形式项目单一。农村文化队伍中文艺骨干的奇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文化艺人在社会发展中也逐渐被淘汰,文化专业知识深厚的年轻一代又不愿到农村发展。据调查,我镇农村文艺队伍人员大部分是业余的,而且在艺术修养上比较浅陋。大部分村在建文化大院时都要求建有业余文艺队伍,但这些业余文艺队伍往往不很规范,文艺人才缺乏,平时几乎无排练,只在偶尔的一些大型活动中,临时拼凑上阵,效果没有保证。一部分业余剧团没有扶持资金,从服装到道具,从音响设备到乐器都得自己添臵,只好因陋就简,难以更新灯光、音响等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出效果。另外,农村的文艺队伍建设较少有特色,雷同的较多。据我们调查的10个村的情况来看,其中8个村都建有秧歌队,表演内容形式雷同。
(四)社会工作人才缺乏,人员素质不高,分布不均。据统计,我镇各类社会工作人才仅有430人,相对于全镇4.3万的人口规模,队伍建设严重不足,无从担负起纷繁复杂的社会工作,直接影响了我镇社会工作水平。大多数社会工作者没有接受过正式培训,对社会工作理论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较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分布在党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真正自主开展社会工作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偏少,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管理体制尚不健全,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五)村干部经济意识滞后,党员队伍缺乏活力,党员先进性发挥不够强。部分村干部特别是有些老党支部书记对新形势下经济富村感到不适应,找不到发展经济致富村民的有效途径。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全镇党员中35岁以下的367名,只占20%,而60岁以上的450名,占25%。老党员党性意识强,但致富带富能力差;年轻党员偏少,且多数是经济能人、致富能手,以外出务工、从事运输等个体私营为主,外出时间较多,流动性强,制约了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党员队伍的活力。同时,部分村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不够重视,党员活动日不能正常开展,导致部分党员的责任意识不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
四、加快我镇农村综合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针对各村发展集体经济基础条件的不同,研究制定不同的发展思路。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村干部已经普遍 10
认识到发展集体经济,必须依靠企业、项目带动,可采取村内能人办厂、引进招商项目,村集体采取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的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农业发展上,坚持工业化经营理念,走产业化、现代化路子,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联动机制,使每个产业都有龙头、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进入产业链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要完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村委会一班人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健全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成立监督小组,明确公开项目和办事时限,保证公布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并接受村民的查询。建立评议村官制度,村委会要定期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村委会干部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观念、自律意识。要发扬民主作风,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和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的家长式作风。要定期述职,接受村民民主评议。同时规范选举程序,保证村民行使罢免权利,对不称职的村官依法给予罢免。
三是在坚持文化下乡的同时,把挖掘和培养农村文化人才作为重点,对全镇农村有一定文艺特长的人员进行摸底建档,在各村选择部分有场地、有人员、有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农家,政府适当出资帮助购臵必备乐器、道具,设立一批“文化大院”和“示范文化中心户”,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要在加大对公益性文化 11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基础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扶持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使农村文化事业得到均衡发展。建议本着“政府倡导、社会支持、农民自办”的原则,以镇村为单位,采取“旧瓶(传统节日)装新酒(内容健康向上的现代文化内容)。”的办法搞活农村文化,注入现代文艺样式和内容,融汇更多的时代气息,让农民受到现代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四是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适合社会工作开展的良好工作环境。建议综合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社会工作政策和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社会工作理念和知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关心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尊重社会工作人才的良好氛围。建议上级建立专项扶持经费,逐步建立起政府、社会投入和个人自愿出资相结合的多种融资机制,促进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工程的快速推进。积极开展业务培训,举办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班,探索建立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以此提高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要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和支持广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缓解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的问题。
五是要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深化党员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探索建立加强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适应形势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促使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经济发展意识,提高发展经济能力,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在规范完善“三会一约”、党员议事 12
1.1 农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在这些年以来产生了一些变化, 使市场的需求渐渐趋向于多样化且高品质的特点, 这样就导致农业结构变得越发的不合理。然而政府即使帮助农民实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可是大多数的农产既没有技术支持又没有资金支持还没有相关的经验, 所以要想形成对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而且通过农业生产而产生的效益普遍是不高的, 所以在农村中只要有一些文化底蕴并且掌握一些相关技能的青年多数会选择用在外打工的方式出去工作却不愿留在家乡从事种植业。以至于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村民普遍都是老人与妇女小孩, 而且因为村民的文化水平偏低, 所以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不高, 如果一直都处在这种状态下的话, 会导致在农业生产方面始终陷入恶性循环中。
1.2 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目前多数的乡镇、村办企业普遍处于停产或倒闭的状态, 其中还会产生负债的情况, 当负债较多时, 会对乡镇或村组织的正常开展工作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还有一些村组织在建设集体经济时前进的步伐缓慢、踌躇不前, 还没有勇气承担相应的风险, 对于集体经济的增加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长此以往还会使领导慢慢降低在村民群众当中的威信, 进而使村民们失去凝聚力。所以这也是为了使农村经济顺利发展一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干部素质参差不齐
对于干部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因为干部通常会在一些日常事务上就忙得不可开交, 这样一来对于经济建设方面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就相对很少, 甚至没有。而且目前也存在一些仅倾向于做出显性政绩的干部, 从而直接忽略对农村经济建设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些年龄较大且文化水平不高的干部, 他们通常在面对一些细致的工作时常常会做不好, 而自身也起不到应有的带头作用, 所应更不用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了, 还会常常与村民之间发生矛盾。所以为了使农村经济能够顺利发展,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于干部素质的问题。
1.4 村民观念落后
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 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是村民们的普遍特点, 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文盲。而村民中文化素质相对高一些的村民, 其水平也不会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层次。所以由于村民们较低的文化素质, 会直接导致其没有较强的市场意识也不会产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而且在当前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经济面前, 村民们做不到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与深入的思考。能做的只是无主见的跟从他人进行投资。还有一种情况是, 干部即使可以为村民在外引进一些有较好发展的项目, 并且还会为村民提供较好的政策, 可通常由于村民们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而使好的项目无法进行实施, 与之擦肩而过。所以, 如果能够做到提高村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将会对目前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明显的改善。
2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解决对策
2.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当前, 对于一些常见的作物如小麦、玉米或大豆等的价格与国际市场的上价格基本是相同的, 这样一来就会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针对这类农产品, 要做到尽量提高其质量的基础上, 同时降低其成本, 这样才会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从而会减少由国外进口同类农产品。同时还要全面将自然条件上的优势进行彻底的利用, 将结构调整为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 以减少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还要确保其优质的质量。同时要进行发展专业村经济, 使其成为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增加村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措施。
2.2 加强集体经济
发展并加强集体经济的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要将集体经济做好, 才会有实力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工作, 进而提升农民的素质并引领农民共同走向致富之路。在整个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的传统与环境上的特点, 针对不同的情况, 从而选择适宜的方向进行发展。
2.3 转变政府职能
由于市场经济形势的日渐不同, 政府职能也将由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向服务模式进行转变, 由原有的行政命令转变为政策的引导与协调。各级干部不但要对其有一定的认识, 还要将其进一步落实在行动上。首先要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制定出各种有利的政策方针, 同时对于各级干部自身也要加强自身对思想道德的深入领会, 始终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加强提升政治素质及文化素质的修养。
2.4 增强政府部门服务意识, 打造项目投资“绿色通道”
要将原有的政府模式向服务型模式进行转变, 力争在政务环境的建设上做出一定的突破。第一步的工作是要加强对乡级执政能力的建设。主要是其中关键的四个方面, 分别是谋划发展、对外开放、服务群众与维护稳定的能力, 做到这几点可以使农村经济得到有效快速的发展。第二步的工作是增强服务意识。乡镇政府要加强对村民的引导与扶持的工作, 通过亲自的市场调研与品种引进, 并设置完善的农产品信息发布体系, 使村民可以及时方便的了解有效的相关信息。并利用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一步是进行阳光工程。实现对政务及村务的公开, 同时设置重大事项公示牌或采取社会听证等长期有效的新机制。
2.5 加强经济环境治理工作
对于环境建设项目要作为各乡镇与各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然后向其它部门分发对于环境建设的任务, 并按照不同的指标设置考核分值, 这样会增加对于经济环境治理的工作力度。同时还要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积极推动创建文明村与文明村民、和谐村与和谐家庭, 并要通过自身来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进而提升村内的文明情况, 以达到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2.6 对村民进行科技培训
要做到为村民群众服务, 可以采用对村民进行科技方面的培训的方式。首先就要做到对农村进行相应的科技教育投资, 使用多种多样的指导方式对农民进行相关的实用技术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 对于村民的职业教育也要加大培训力度, 使农民的文化水平不断上升, 并提高村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在此过程中各个部门应做到稳定持续的增加对村民的服务经济热情, 要致力于一丝不苟的为村民增收致富而提供相应的服务。
2.7 持续创新的经营体制
一、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现状
整个西部地区的“两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相距尚远。截止2002年年底,全国已有91.8%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而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只有77%。全国尚有467个县级单位未实现“两基”,其中410个在西部地区,占未实现“两基”县总数的87.8%,涉及345万平方公里国土和8300多万人口。西部未实现“两基”的有35%的县(市、区)、23%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低于全国1.3年;文盲率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出发,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加速西部教育发展的步伐!
2003年底,在人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之际,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制定的《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中国将启动一项目标宏伟的教育工程:到2007年西部地区要整体实现“两基”,也就是要达到“两基”人口覆盖率在8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在90%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
2004年的“两会”上,一大喜讯从人民大会堂传遍神州大地:中央将拿出100亿元用于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5年年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先告捷,成为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第一个实现“两基”目标的省级单位。其他西部省份也开始了向“两基”目标的最后“冲刺”。“两基”攻坚,形成了万马奔腾之势。当时光流转到2006年的10月底,中央已下达寄宿制工程专项资金90亿元,西部地区已有4350所寄宿制学校如期竣工;247个县级单位实现“两基”目标。
2005年,“两免一补”的实施范围覆盖到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据统计,当年国家和地方政府用于“两免一补”的资金达到70多亿元,34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从中受益。如果说寄宿制学校的落成解决了路远孩子的上学难题,那么“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则有效解决了西部地区孩子入学后巩固难的问题。
2004年全面推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根据计划,到2007年,国家和地方将拿出100亿元,在中西部构建起一张跨越千山万水的远程教育大网。截至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投入80亿元,其中中央投入40亿元、地方投入40亿元;共配备教学光盘设备35万余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19万余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3.5万余套;基本覆盖了中西部8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1亿多名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生从中受益。
针对西部农村学校教师紧缺、素质亟待提高的现状,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四部门联手推动,颁发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决定从2006年起的5年内,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特岗计划出台后,高校毕业生踊跃报名应聘。截至2006年8月底,1.6万名大学毕业生已经奔赴西部地区260多个县2850所农村中小学。
2006年的春天,党中央、国务院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出,在2006至2010年5年内,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共落实改革资金133亿元,各地落实改革资金77亿元。这一政策惠及4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5000多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辍学的农家娃得以重返校园。农民的教育负担得到了切实减轻,平均每个小学生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新修订的法律更加强调了各级政府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分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的范畴。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发展西部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任重道远,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历史问题。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受西部经济的制约,文化教育相对落后。二是观念问题。西部某小学连个厕所都不建,回答是没有钱。等、靠成了不少基层领导的意识。似乎什么都要国家拿钱来办。三是体制问题。四是教师短缺。五是教育理念落后,这将使西部地区完成“两基”攻坚任务更艰难、繁重。
二、西部农村教育再发展对策
(一)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西部教育的相对滞后与人才资源的匮乏。因此,西部地区要转变观念,树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在国家重视的同时,自身应摆正教育的位置,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在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的认识,促使农村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权益,使每个农村青少年及公民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人尽其才,才为国所用。不仅把发展的重点停留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更应放在开发人力资源、发挥人才作用上,促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到2007年底,力争使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的攻坚任务,进而为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二)完善国家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在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时,还应区别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对西部各省、县的人均财政进行定量分析,划出义务教育投入以县为主、以省为主、以国家为主三个层次。同时注意发挥乡级政府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作用,以扩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并且建立和完善教育资金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克服教育经费被挤占、截留、挪用的现象。借鉴国外把学校教育经费与教育行政经费分开的做法,建立合理的教育经费管理机制,把教育经费真正落实到各级学校,从而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农村中小学校舍的维护、改造和建设,确保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需要。在积极发展公办教育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大力开发民间教育资源。开放和引进中外合作办学。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形成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三)统筹规划学校布局,集中财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要在规划布局、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学校危房改造和新校舍建设,同时对于生源高峰期的校舍要尽可能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避免盲目建设,资源浪费,比如在人口稀少的老少边穷地区,一些生源较少的乡镇可由一两个甚或两三个乡镇合办一所寄宿制初中,不必每乡办初中,以利于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大力精简非教学人员,分流城镇富余教师,逐步辞退代课教师,充实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进而优化教师队伍,形成合理的师生比例,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
(四)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应采取特殊措施,遏制农村教师外流的势头。对长期献身西部农村教育的教师,应在工资、福利、政治待遇上给以优惠。教师职称晋升、优秀教师聘选、校长选拔任用,均必须有相应年限的乡村学校教育的实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工作者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进能出、富有活力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西部任教。通过定向招生等方式培养乡村教师,以解决西部“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学校缺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不稳定的问题。在这当中,特别要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五)进一步加大助学扶持力度
要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怀着对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群众的深厚感情,提高教学质量。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农村教育中的特殊问题,建立农村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逐步免除杂费,为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通过给学校划拨少量土地或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帮助学生勤工俭学并改善生活,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降低初中生的辍学率,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动员和资助贫困家庭农民子女入学;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训、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
(六)积极推进“三教统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在农村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以充分发挥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西部农村脱贫致富、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服务,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农村经济发展与对策论文】推荐阅读:
轮台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和对策07-05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10-13
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06-26
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06-23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09-20
农村经济如何发展11-04
农村经济组织06-21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10-05
发展农村经济问题研究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