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资金管理探析(推荐8篇)
专业论文
探析供电企业的抄表管理和电费回收管理措施
探析供电企业的抄表管理和电费回收管理措施
摘要:抄表环节和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电费管理的重要环节。准确、高效、及时的抄表数据的反馈是有效提高电费回收率的基础,从而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辖区实际的抄表计划,强化电费回收环节的管理。本文重点围绕电费管理的两个重要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相关问题解决措施。
关键词:供电企业;抄表管理;电费回收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电力的供应量及消耗量需求日益增长。抄表是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抄表是用户电量计收电费的依据,足额及时回收电费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关键环节。
1.抄表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工业和居民用电能表日益增多的环境下,自动化抄表系统应运而生。供电企业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模式融入抄表核算自动化,给供电企业在用电管理规范化、自动化和收费网络化,分时电价运营、预支电费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自动抄表系统是将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应用于电能供、用与管理系统中的一项新技术,采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自动读取和处理表计数据。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人工抄表模式的弊端,给电能管理的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工方式抄取电能表数据,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统计数据不准确,无法真实反映用户用电情况;操作难以规范化,造成不明损失增加;数据采集不及时,无法实时反映系统状况,不能对用户行为进行有效监控;耗费人工多,成本高,效率低等情况。目前,结合实际地区的情况,将远程自动化抄表与传统人工抄表相结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耗时,费力,数据偏差较大等问题。但是,用电户的自动抄表器安装的覆盖率低,及自动抄表器的维护和实时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控,易出现,诸如:电表已经烧坏、表计封铅已经打开等异常情况,未能得到实时有效的反馈及处理,这样会造成应收电量电费不能及时收回,造成电费的损失。
2.电费回收管理问题分析
电费回收是电力运营的重要环节,是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需要做到“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用电户的缴费问题,确保电费足额及时的回收,做到“颗粒归仓”。
2.1 部分用电企业经营亏损乃至倒闭、破产,无力偿还电费。
2.2 在尚未摸清一些用电户的实际情况下,在其租赁或者是承包期内在拖欠电费之后一走了之。
2.3 个别企业或者个人用电户按期缴费的意识不强,久而久之,养成拖欠的不良习惯。
2.4 市政路灯等事业单位用电,若发生欠费现象,很难用停电的办法进行催缴。
2.5 居民用电客户众多,分布面广,供电企业催缴电费的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很大,在加上一些低保户、残疾人等用电户无力支付电费和恶意欠费,助长了拖欠电费的不良之风。
2.6 由于历史原因,在供电能力不足的年代,一些企业承担了职工家属区和周边农民的转供电任务,有些转供电用户长期不缴纳电费,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目前,鉴于转供电地区电能质量和安全用电等问题,通过政府、供电企业和转供电单位的共同努力,对转供电客户进行改造实施由供电企业直供电,但直供电后部分长期不缴纳电费的转供电客户仍无缴费意识,增加了电费回收管理工作的难度。
3.对完善供电企业的抄表管理和电费回收管理的措施
3.1加强抄表管理
随着农网、城网的改造,电表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抄表的工作量,所以其工作人员也需随之增加。人工抄表已不能满足电力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抄表管理是重要的举措。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采用自动抄表。其优势是不需要预约上门抄表的时间,居民用电量会自动抄收,然后通过银电联网或者开通支付宝等第三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支方式,还能迅速的查询账单,可以有效的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还可进一步与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费账单管理系统等网络联网,实现电网的全面自动化。二是可以加强推广网络化电度表,依靠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软件公司开发设计好网络调度表的硬件与通讯、软件平台方面相互结合,由此来实现实时抄表、实时计量与分析及实时管理,信息通过GSM网上传到供电公司电力中心,再将其数据传递给管理部门的数据处理服务器。采用网络化的电费抄表管理不但可以提高抄表管理效率,更可以加强电费抄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人力,对供电企业和用电户来说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3.2加强电费回收管理
第一,提供高质量的供电服务,给回收电费工作创设一个有利的环境。第二,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加强电力法、电力供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的宣传工作,让供用双方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在这一过程中,加大加收电费的相关宣传,把电是商品这一概念深入到用户意识中去。第三,供电企业要主动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争取得到政府对于电费回收工作的支持。把缴费方式多样化形成常态机制,让营业厅的现金收费、银行柜台收费、ATM机收费、POS机收费、转账银行代扣收费、电费余额不足和欠费短信提醒等方式并行,形成十分钟购电圈。并且随计算机网络普及,供电企业可以不断丰富收缴电费的方式,在减少电费资金风险的同时,得到电费回收效率和质量的保障,与此同时,又能为广大用电户提供缴费方便。
(1)压缩抄表周期,降低回收风险。对于资金周转难度大、面临停产欠费等情况的单位,为了保证能顺利回收到电费,供电企业应当同这些单位签订压缩抄表和结算周期的电费缴纳协议。该协议可以根据对客户电费缴纳等情况进行信用度等级评价,每季度进行一次变更。例如可以从正常的每月一抄,改为十天一抄,十天抄一次表的制度实行一个季度之后,如果用电单位的经营情况仍然没有改观,则变为七天抄表结算一次。通过压缩结算时间来达到规避回收电费风险的目的。
(2)推广电费的先收费再使用的模式,防范回收电费的风险,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变被动成主动,把加收电费工作放在可防可控的状态中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电费拖欠与电费坏账情况的发生。安装电能量采集系统和预付费电表,采取先购电后用电的方式。
(3)推行更为先进的购电制度,防范回收风险发生。购电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用电户处安设购电装置即预付费装置,次一种是同用电户签订购电合同。对于重要的用电户或者无法安装购电装置的客户,签订购电合同是比较好的办法,每个月的月末,用电户按照当月的用电量预交下月电费。与上一种办法类似,先买再用,有效降低回收电费的风险。
现在,供电企业缺乏一种对用电户欠费形成事实的事前控制管理的技术手段,用来有效制约用电户欠费的手段过于单一,并且成本过高,一旦客户欠费形成时,供电部门不得不花费大量人财物去对用电户进行欠费追收,结果是电费回收不了,电量也损失了,即使电费收回,追收成本又大大增加。鉴于此种状况,我们已开始通过远方控制终端--负荷监控装置,对专变以上用电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实现远方抄表和远程遥控限电,在电能使用上实现先购后用。对极个别故意拖欠的大客户,派人进驻企业,监督了解其经营实情,以便及时把握时机回收电费,必要时可进入法律程序,通过法律手段有理有据地依法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
这样努力的结果虽然使电费回收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从其长远发展来看,电费回收是电力营销风险的形成的关键。其风险的形成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的原因:从内部看,是由于我们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和经营管理的不严密,这是今后我们自身努力改变的主要方向;从外部看,宏观经济、市场环境和国家电力改革相关政策的影响,也给企业电费回收带来潜在的市场风险。企业要生存,风险无处不在,今后我们供电企业要在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同时,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依托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用法律的武器保护我们电力企业的利益,及时跟踪研究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第一时间对潜在的电力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使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风险得到及时的预警和有效的控制,从而改变供电企业收费难的尴尬局面。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3.3加强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
一是完善回收电费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划分,形成回收电费任务的责任人制度,并定期召开回收电费情况分析会议,分析形势,调整策略,实行重点欠费客户责任制,落实相应的领导和人员,深入跟踪重点欠费客户的生产经营和资金情况,进一步防范欠费风险;二是规范电费的抄表、核对、收费业务流程,及时处理计量装置的故障,提高电费收取工作质量,尽量避免错误电费的发生,让用电户清楚用电,明白资费。三是建立回收电费的激励制度,对于收缴电费及时的员工、客户给以表彰,调动工作人员与客户的缴费积极性,增加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四是积极推进智能电表换装工作,处在居民、商业客户中安装先购电后用电的预付费智能电表外,还应该在大工业、非普工业等中进行预付费,这样可以有效的防范欠费风险。
4.结束语
电力与民生息息息相关,是未来社会的重要能源,必向市场化、信息化发展,传统的手工抄表方式暴露出日益严重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抄表环节已经成为电力营销的严重瓶颈,解决这一环节的根本途径是采用先进的抄表技术和抄表手段,即实现自动抄表,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的抄表管理模式,关系着电费回收准确率及效能。只有在不断的完善、优化抄表管理和电费回收管理措施,才能促使供电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聂昀著,刍议电力企业的抄表和电费回收管理.中华民居.2011.09
[2]孙国军著,对完善电力企业的抄表管理和电费回收管理的若干思考.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一) 资金管理的定义
资金管理是企业为确保其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来源及使用的高效合理, 从而实施的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流动资金管理、非流动资金管理以及专项资金管理三部分内容。
(二) 供电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
供电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 在其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大量的资金流入流出, 为筹集供电电网建设所需的资金, 供电企业应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制度, 统一支付, 加强资金全过程管理, 确保资金安全, 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体来说, 供电企业的资金管理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 资金筹集风险较大。
众所周知, 电力在我国社会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 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有资料显示, 近十年来, 我国电网建设的速度日渐加快, 电网建设所需资金逐年增加, 由于供电企业资金供给能力有限, 无法满足电网建设资金的需求, 因而供电企业主要通过外部债务筹资的方式满足电网建设的需要。但外部债务筹资的成本较高, 偿还压力较大, 可能会导致供电企业的流动性资金不足, 使企业负债率上升, 从而增大其财务风险。
2. 资金流动性较差, 投资回收期较长。
供电企业具有固定资产分布广、数量多等特点, 其电网建设项目涉及多地区、多地质状况, 地质条件复杂且难以预测, 对电网建设的要求很高, 电网建设项目所占资金比例较大, 导致其资金流动性较差, 资金的投资回收期较长。
3. 资金集中化程度较高。
得益于我国电网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 为集中资金, 开展电网建设, 各供电企业普遍采取了“横向集中、纵向归集、自下而上、逐级递归集”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使大部分资金集中到电网建设项目中,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资金集中化程度。
4. 经济效益难以预测。
电能的半公共性特点和供电企业的半公益性特点导致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预测。供电企业的售电电价受国家政府部门的管控, 在某些情况下, 还会受到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 企业无法正确运用相关政策措施, 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完整实现。此外, 供电企业的特点决定其还需承担很大一部分社会公益服务功能, 进一步加大了其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
供电企业的资金管理特点如图1所示:
二、我国供电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供电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
供电企业的业务范围较广, 这决定了其资金管理的范围也非常广。电网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大, 提高了企业的资金需求与融资规模。由于业务范围较广, 供电企业资金账户较为分散, 企业对资金的掌控能力不强, 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导致资金成本较高。供电企业在其经营发展过程中, 需要应对资金集中管理与内部资金相对分散的矛盾。一直以来, 由于缺乏统一的资金管理手段, 企业内部多头开户的现象突出, 资金流动不顺畅, 导致部分资金处于闲置状态。此外, 由于部分企业追逐短期利润, 战略目标不明确, 增加了资金投资成本和投资失败的几率。由于部分供电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 资金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影响了资金的周转效率。例如, 由于企业过分关注营业收入, 对应收款项的关注程度不足, 导致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不足, 现金流入流出不匹配。
(二) 供电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预算执行效果较差, 资金管理混乱。
预算在资金运用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 部分供电企业在预算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预算的执行效果较差, 随意改变预算的现象严重, 可能会造成企业收支不平衡、资金链断裂等问题。
2. 监控机制不健全, 内控体制缺失。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 设置监控机制不可或缺, 监控机制应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始终。但是, 通过分析经营决策、生产等环节, 发现许多供电企业的监控机制并不完善。例如, 许多供电企业的资金审批制度存在问题, 或者并没有严格执行相关审批制度, 造成资金错批、漏批、多次重复批等问题, 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此外, 有些供电企业的内控体制缺失, 导致资金支付依据不充分、审批权限不对应、资金调配随意等, 进而引发资金管理风险, 造成许多不安定因素。
3. 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 资金流动性较低。
应收账款的回收是供电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通过分析供电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现状, 发现许多供电企业存在着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的问题, 并由此产生了负面的连锁反应, 造成账款积压、账目不清、核算不准等资金管理问题, 严重影响着资金的正常流通, 降低了资金的流动能力和收益能力。
4. 行政干预明显, 资金周转难度较大。
一些地方政府对供电企业的行政干预已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地方政府为实现其经济增长目标, 要求供电企业实施不合理的资金担保、权利质押等, 从而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畅、资金管理风险加大、生产效益降低等后果, 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和不良后果。
我国供电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如图2所示:
三、构建供电企业资金管理新模式
(一) 供电企业资金管理模式
供电企业主要有统收统支和内部银行两种资金管理模式。其中, 统收统支模式主要是指通过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门汇总成员单位的资金收付, 成员单位不独立开展资金管理工作。内部银行模式主要实施企业内部资金往来结算及资金运筹与调拨工作, 承担企业的资金收付及结算工作, 开展资金融通并实施结算管理工作, 进而节约资金流通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内部银行模式的业务范围很广, 主要包括资金应用管控、融资管理、信用管理、资金收支管理、资金监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除了上述两种资金管理模式之外, 供电企业内部还设有财务公司, 其业务性质属于经营银行业务的非金融机构, 为供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资金管理措施。
(二) 改进供电企业资金管理措施的思路
1. 将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
供电企业在资金管理活动中, 更关注资金核算工作, 对其他各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 供电企业应注重管理效果, 做好资金管理工作, 积极发挥资金管理功能, 将资金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 在不断增强企业业务活动规范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风险性。
2. 增强资金核算的科学性, 提高资金管理的决策效果。
供电企业在开展资金核算时, 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 认真贯彻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保证资金核算的合法性;其次, 实现资金核算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保证资金核算的经济性, 实现资金核算成本的最低化。通过上述两方面的工作, 管理人员能及时从资金管理中获取有利于企业决策的各项信息, 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活动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支持作用。
3. 发挥资金预算效用, 实现预算控制业务的目标。
与资金核算一样, 资金预算也有助于企业规划业务流程, 进一步健康发展。因此, 供电企业应认真总结分析, 积极发挥资金预算效用。但供电企业在实施资金预算时, 应有的放矢地将资金预算集中在主要业务上。只有这样, 供电企业才能不断提高资金的预算效率, 实现预算控制业务的目标, 从而避免资金的闲置浪费。
(三) 构建供电企业的资金管理新模式
通过上述对供电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本文认为供电企业应以资金结算中心为核心, 以预算为导向, 以控制为保障, 以业绩评价考核为激励与约束, 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 构建连续的、一体化的资金管理新模式, 具体如图3所示:
1. 以资金结算中心为核心。
供电企业应设立内部的资金结算中心, 负责办理各下属单位的资金收付业务。结算中心设立统一的账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 各下属单位的所有收入均存入结算中心, 所有支出均通过结算中心账户支付。该中心的建立能有效避免下属单位随意开户, 资金无法入账等现象, 有利于加强资金监控, 从而降低资金管理风险, 保障安全。
2. 以财务预算为导向。
财务预算是企业的制度性安排, 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能有效、全面地整合企业的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等。科学有效的预算活动有利于企业整合资源,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供电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大, 资金收支业务频繁且金额巨大, 预算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供电企业在实施资金管理活动时, 应以财务预算为导向, 防范财务风险,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资金损失概率, 从而实现高效的资金管理目标。
3. 以控制活动为保障。
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是供电企业实施资金管理的前提, 为保证预算功能的发挥, 供电企业应监督、控制预算的执行情况, 具体来说,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 应实时监控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与预算标准比较, 发现并进行差异分析, 进而采取适当相应的改进措施, 保障财务预算活动在资金管理活动中的正常运行。
4. 以业绩评价考核为激励与惩罚。
预算不仅能量化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果, 同时也有助于企业评价其经营业绩。供电企业应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 以考核结果为标准对企业管理人员实施激励与惩罚, 以此对企业员工的资金管理行为产生正确的引导作用。
5. 以信息化平台为辅助手段。
供电企业在实施资金管理的活动中, 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平台, 以此来整合企业的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与预算系统, 便于资金结算中心实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和问题, 从而便于企业编制预算, 监督预算执行情况以及预算考核与评价。
(四) 供电企业实施资金管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供电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分析, 本文认为供电企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 科学编制预算。
供电企业应基于平衡计分卡 (BSC) 来实施预算编制工作。平衡计分卡 (BSC) 可分为四个子维度: (1) 财务预算。主要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状况实施的预算。 (2) 顾客预算。主要指企业在维持顾客关系方面的预算, 内容包括广告费用支出预算、售后服务支出预算及道德资本预算等。 (3) 学习与成长预算。主要指企业的成长与员工培训锻炼方面的预算, 包括研发支出预算、培训费用支出预算、人才招聘支出预算及社会关系支出预算等。 (4) 内部业务流程预算。主要指企业在改善其业务流程方面的预算, 包括固定资产支出预算、新技术开发支出预算、业务流程再造预算等。
2. 统筹规划, 实施资金管理新模式。
实行“据实申报、统筹计划、序位支付”的资金管理新模式, 具体流程如下: (1) 减轻业务部门工作压力, 无需业务部门申报资金计划, 供电企业各部门根据业务进度及条件, 填制规范的资金审批单, 送财务部门按资金审批权限完成审批。 (2) 财务部门审核纸质审批资料和电子审批资料, 按资金审批权限的流程流转完成审批;并按时统计全部完成审批流程的单据, 按项目类别纳入下月资金计划。 (3) 财务部门按时汇总编制全局资金计划并完成整套资金计划报表, 组织召开资金计划平衡会, 经审批后上报省公司。 (4) 财务部门将已审批完成的单据, 按照资金支付序位策略, 形成合理的资金开支排序, 统筹全局资金调度, 有序安排资金支付。 (5) 根据资金支付性质和金额, 结合资金流量确定支付频率和付款序位, 对非项目性零星支出当月完成审批当月支付, 对项目性大额支出纳入下月计划, 有序安排资金支付, 重点保证安全生产及重点工程所必须支付的生产性支出。
3. 进一步加强现金流管理。
供电企业应加强现金流管理, 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 具体来说, 供电企业在实施现金流管理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 根据企业当前发展情况, 实施现金流量预测。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流向、流量、流程、时间、结构等情况, 全面规划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活动。 (2) 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内部监督。建立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统一的现金流量管理制度, 完善现金流量管理控制系统。将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与企业的日常管理结合起来, 通过现金流管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价值增长。 (3) 加强对现金流管理作用的重视程度。培养企业管理层及员工树立现金流管理的意识。现金流量是否充足是评估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依据。供电企业应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审视现金流量管理, 为保证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剑雄.浅谈如何加强电网企业资金管理[J].现代商业, 2013, (07) :221-222.
[2] .黄燕霞.供电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20) :107-108.
[3] .胡艳蓉.电网企业资金管理措施研究[J].致富时代, 2011, (9) .
[4] .张丽莲.供电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及前景初探[J].企业研究, 2013, (24) :84-85.
[5] .李慧娟, 张佩, 何青枝.加强电网企业资金精益化管理纵横谈[J].中国总会计师, 2010, (9) .
[6] .林艳青, 田秋蓉.电网企业资金管理模式[J].广西电业, 2008, (08) :49-50.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财务资产部,安徽 六安 237000)
资金管理一般分为分散和集中两种模式,电网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流量和资产规模巨大,而资金的集中管理成为电网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随着资金的集约化管理,省级电网企业根据不同类型的下属单位,分别采取不同的资金管理模式。对地市级分公司采取“零余额”管理模式,即收支两条线,收支户分开运作;各级电网企业所需监控和控制的是资金的获取途径及使用情况,为保证资金的合法性、安全性及资金的使用效益,各级电网企业需构建全方位的资金监控体系。
从资金管理的内容来看,地市级资金管理主要包括电费及经费,电费是电网企业资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费是电网企业开展日常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根据“零余额”管理模式,电费账户和经费账户要严格区分。因此,资金监控的范围包括对电费和经费两个方面的监控,涵盖账户管理、资金安全管理及资金预算管理三部分,其监控目标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保证资金的安全,减少资金的沉淀,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资金的“零余额”管理模式下,六安公司从电费和经费两方面对资金进行监控,构建公司的资金监控体系。电费监控包括电费上缴、电费回收及银行账户的监控,而经费监控包括银行账户、资金支付及资金预算的监控,以下从二者的共性进行分析,再分析其特性。
3.1 强化银行账户管理,实现账户在控、可控
根据资金“零余额”管理模式及《国网公司银行账户管理细则》的要求,遵循“一行一户”原则,依托工、中、建3家银行的现金管理系统,构建以集团账户为核心的账户管理体系。六安公司收入支出账户独立开户,始终保持一个基本户、三个电费户的账户结构,电费户只收不支(除省公司上划电费及银行自动划扣财务费用外),基本户只支不收(除省公司下拨生产经费、工程资金外)。为满足资金结算系统的需要,电费户和经费户财务管控信息与实际完全吻合,审批备案材料齐全,所有账户均已授权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均受省公司监控。
电费账户以中电财作为资金归集平台,依托银行现金管理系统,实现公司电费的实时、定向上划;每月8日前,在财务管控系统中准确录入电费账户和经费账户上月期末账面余额及银行实际余额,满足省公司对地市公司所有账户信息的集中采集和动态监控。同时,公司四个银行账户均开通网上银行功能,经费户权限仅限于财务部门,为方便电费账务核算班准确掌握电费的收入情况,业务部门仅具有3个电费账户网上银行查询功能。六安公司通过财务管控系统,依托工、中、建3家网上银行系统,实现了银行账户的在控、可控。
3.2 加强资金流向监控,确保资金安全
从资金的流向来看,包括资金的流入和资金的流出;电网企业资金流入主要为电费的流入,资金流出主要是维持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有技改资金、基建资金、生产经费等。
电费回收方式,是完成电费100%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保证电费能安全、及时回收,六安公司从服务客户角度,开辟多种缴费途径,通过营业厅坐收、自助缴费终端、电费充值卡、掌上95598客户端、第三方代收点代收等多种途径加快电费的收取。其中,营业厅坐收是电费回收的主要途径,六安公司营业厅当日收取的资金必须在当日16:30前全额解交银行,由银行派专业人员上门收取,当日解款后收取的资金盘点封包后放入专用保险柜中保管,并于次日解交银行。同时,营业厅均配置视频监控设备,存放现金的房间已安装防盗门、防盗窗网,加装安防监控报警系统,确保了电费存放安全;在目前电费缴费方式多样化的条件下,第三方代收点代收电费也是客户选择的主要缴费方式之一,这就要求公司加强对第三方代收机构的管理,六安公司严格审查代收机构营业执照、信用等级等资信情况,与代收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同时需向公司缴纳收费保证金,公司支付其相应的代收电费手续费,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代收资金担保措施,规范交接手续,确保了电费回收的安全。此外,六安公司不断完善电费回收预警机制,依据客户电费金额、经营情况以及停电影响等因素,对客户缴费信誉实行等级评价制度,对欠费客户实行分级管理,对企业用电信用评级实行动态监控,密切关注专变户的生产及财务状况,对缴费不及时、生产困难、财务状况恶化的客户进行重点监督预警,一旦出现异常,采取果断应对措施,确保电费及时足额收取。
经费的支出主要包含日常经营支出、工程物资等款项的支出,六安公司按照“统一预算,分级支付”的资金支付模式,限额以上的由省公司实行集中支付,限额以下通过强化现金流量预算审批和控制,由地市公司自行支付。六安公司经费支出从支付流程及支付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监控。从支付流程方面来看,六安公司依托财务管控系统及SAP系统,采用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方式,对资金支付流程进行监控,业务部门需编制年度预算及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将报批后的现金流量预算作为资金支付的主要依据,将资金支付项目、进度及额度依照现金流量预算总体安排进行,严禁无预算支付的情况并对现金流量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在线监控,预算内资金支付均需通过严格的支付申请、复核、审批、支付及生成凭证到审核凭证的流程管理,对未按流程及为纳入预算的资金支付情况坚决不予支付。从支出方式方面来看,公司采取网上银行转账、电子支付及现金的方式进行对外支付,技改、基建工程项目及物资采购、检修运维项目的资金支付均通过电子支付来操作,主要对大额资金无法通过电子支付操作的以及通过电子支付操作失败的项目进行监控,无法通过电子支付的,就需要对电子支付库进行更新,电子支付操作失败的,需向收款单位确认此笔款项是否入账以及重新核实对方单位的相关信息,重新进行支付;对于成本性费用的支付,主要采用网上银行转账及现金支付的方式,对是否出现错付、漏付进行监控,资金专责每天将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余额表中明细进行导出,每支付一笔款项时除在凭证上盖上“电子支付”、“已转账”、“付讫”和“现金付讫”等印章外,每日对支付的款项进行跟踪核对一次,将支付的款项在导出的明细表进行登记并进行检查,防止支付错误或重复支付情况,做到账实相符,确保了资金对外支付的安全。
3.3 银、企、中电财三方互联,实现电费全额上缴
六安公司根据网省公司统一部署,所有电费账户均开通电费自动划转功能,通过金融机构的现金管理系统,委托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定期将电费户资金上划至集团账户,实现了电费全额上缴、资金统一调度、自动归集及在线监控的目标。
3.4 加强资金预算的执行力度与监控,降低资金预算偏差率
资金预算的执行与监控,是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核心环节,六安公司利用财务管控系统对业务部门资金预算实施在线动态监控,每月25日通过查询月度现金流量预算执行情况,随时掌握资金流量的使用情况,通报各业务部门的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确保资金预算执行到位。六安公司在对资金预算的执行中,所有的资金支付由业务部门发起,按规定的项目、金额和付款时间,实行线上、线下审批流程相结合,按期到财务部门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在监控过程中,主要对资金预算的使用进行监控,所有项目资金的支出都以资金预算为基础,对没有列入资金预算的项目,坚决不予支付;对临时性的资金支付业务,要求责任部门发起资金预算调整,经公司资金预算小组进行审批,上报省公司会计核算处及资金处审批后方可进行支付。通过加强对资金预算的执行力度与监控,可以有效的降低资金预算执行偏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5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资金监控不仅仅涉及到财务部门,同时各资金使用部门也需对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控。六安公司资金监控主要有财务资产部审计部负责执行,业务监控主要有各个主管具体业务的职能部门负责,生产部门负责工程资金的使用管理监控,营销部分负责对电费的监控。
六安公司总经理作为资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公司范围内实行“资金管理专责——财务资产部主任——总会计师——总经理”的四位一体垂直资金管理,实现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资金监控机制,同时,六安公司所属各业务部门的主任是本部门的资金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总经理负责,消除了资金管理过程中的监控盲点,为实现资金的全方位监控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六安公司在资金“零余额”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对电费和经费构建全方位的监控体系,实现了资金的动态、实时监控,使得资金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做到资金管理有序、监控有效。
4.1 提升了资金集约化监控水平
六安公司根据省公司资金结算系统CA数字证书规范管理目标,开展了银行账户清理规范、电子支付CA数字证书清理、网上银行U盾清理等方面工作,使得资金集约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电费上缴率、资金归集比率均达到100%。
4.2 实现了资金的全方位监控
六安公司根据资金“零余额”管理模式的要求,建立健全资金安全监督检查机制,资金监控覆盖公司各业务部门,实现了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全覆盖、资金支付与预算相匹配,现金流量预算综合偏差率控制在4%以内,进一步深化电子支付平台、网上银行的应用,对公司资金收支进行严密监控,资金的结算效率提升显著,电子支付率达90%以上,电子支付成功率达98%以上,经费及电费账户实现了100%在线动态监控。
[1] 李蕾.省级电网公司与分公司基于资金“零余额”的管理模式探析[J].商业会计,2012,(24).
[2] 丁伟.以资金“零余额”为控点 强化财务精益化管理[J].云南电业,2011,(02).
0引言
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是神华集团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原煤年产量2亿多t,千百万t级煤矿分布于晋陕蒙地区。近几年,为进一步提高煤炭产量和质量,该公司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及煤炭生产的配套设备。针对这种变化,神华神东供电中心结合煤矿生产特点,积极调整更新供电设备及供电方式,努力满足煤矿生产用电要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发生计量误差,对供电经营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分析煤矿供电经营管理中的电量计量误差原因并寻找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煤矿生产用电特点
煤矿生产用电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煤矿的生产设备功率大,生产时负荷集中,且多为感性设备;②生产设备启动时间长,启动电流大;③受矿井环境及煤层结构等影响,生产时负荷波动较大;④设备检修、调整、调试时负荷较小;⑤矿井内的电缆线路及设备容易发生故障。
2目前煤矿电量计量方式
由于煤矿供电属于一级用户,因此煤矿的供电方式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供电网络。为便于供电经营管理,在各出口进行电能计量,以感应式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为终端计量装置,电能表及互感器的误差等级为0.2和0.5级。运行中的电能表按月进行电量的统计结算,各类数据按小时进行记录。计量装置每年进行一次现场校验或轮换。
3电量计量误差分析
在煤矿供电经营管理中,导致电量计量误差的因素比较复杂,涉及设备、环境、人员等多方面因素。
3.1计量装置因素
供电中心根据煤矿生产用电的特点,在每个煤矿附近都配套至少1个35kV变电站,来降低损耗、提高供电可靠率及供电质量。为满足煤矿生产对大功率、大电流的要求,在供电出口配置的电流互感器都比较大。煤矿正常生产时,由于大多是大功率设备,负荷电流较大且不稳定,如大型综采设备或露天煤矿的高压电铲等,启动时或煤层和地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时,电流的波动大。但煤矿停产时,负荷电流较小,时常会超出电能表的精度范围。计量装置中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都是电磁式的。电磁式互感器极易受到系统、环境及自身的影响而造成计量误差,如二次回路缺相、换相、导体表面氧化、系统故障等,都会影响到计量的准确性,出现计量误差[2]。早期的计量装置误差等级大多为0.5级。随着煤矿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用电量也大幅度增加。由于误差等级的限制,月度结算网损电量明显增大。如一个年产500万t的煤矿,月度电量在1000万千瓦时以上,按误差等级0.5计算,月度网损电量达5万千瓦时。为降低计量误差,将部分出口电能表更新为0.2S级三相三线电子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由电子原件构成,通过电流、电压采样、转换、功率计算来实现电能计量。在煤矿供电回路中,由于负荷的波动、接地及短路故障,在电能表内会产生相应的电流、电压变化。长时间的变化会使电子式电能表内部的电子元件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使电能表产生误差[3]。在日常供电经营管理中,通过对变电站计量装置和电量的分析,发现计量装置受系统和环境影响较为普遍,如计量装置接线端子及二次回路导体连接部分氧化、电子式电能表电阻阻值的变化、电容器容量的变化等。
3.2装置安装、维护、检测因素
在计量装置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材料及安装工艺不符合规定要求,也是造成电量计量误差的原因。实际中常见的问题有:在三相三线电能表接线时,电流回路接地线接错位置;电压回路与电流回路相序不对应;接线端子连接不当,误将计量线接到保护端子,或接到准确等级与电能表不对应的端子;接线端子螺丝拧紧力度不够,导致短时间内氧化使回路电阻增大等。按规定,计量装置要定期检查维护,运行环境有明显变化、系统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检查检测。要对计量装置的连接处、开关、导线、端子、电能表及电流、电压进行检查,检查有无接触不好、打火放电、受潮、发热、断线或损坏等现象,发现异常要及时记录并汇报处理。然而,变电站值班人员在进行维护时,主要以一次供电设备为主,往往忽视对计量装置的检查维护,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异常并记录,导致电量结算时出现误差。由于煤矿供电主要以电缆线路为主,停送电操作频繁,易产生浪涌电压,又加之电力电缆线路长、接头多,所以接地、短路故障较多,对计量装置有一定影响。在夏季,还会受到雷电的影响。所以,因内、外过电压造成电压互感器一次熔断器熔断是影响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检修人员在对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校验、轮换时,主要针对电能表进行校验、轮换及二次回路的极性检测,疏忽对二次回路阻抗的检测和电流、电压波形的检测,这也是造成计量误差的原因之一。电流二次回路开路、短路、回路电阻增大等都会引起计量误差,严重时甚至会损坏计量装置。
3.3环境因素
煤矿周边的污染较大,主要污染物为煤炭粉尘。污染物主要聚集在互感器二次端子及电能表接线端子处。由于煤炭粉尘具有一定的导电特性,聚集过多就会形成电流回路,产生分流或放电,影响计量,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计量装置的损坏。同时,粉尘还容易吸收水分。雨季时,附着的粉尘因吸收水分而变潮湿,雨水与煤炭粉尘中的硫化物发生反应后形成弱酸性物质,会慢慢腐蚀计量装置金属部分,极易造成导体接触电阻增大、回路之间放电、断线、短路、开路等故障,导致计量误差和装置损坏。正常情况下,计量装置的接线端子是被专业部门封闭的,严禁其他人员打开。所以,运维人员很难发现或清扫处理集聚在接线端子处的灰尘,大多数是在出现计量误差异常或电能表显示异常时才发现故障的。雷电也是影响计量装置的.原因之一。当系统或线路遭受雷击时,不论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都会在电网上产生雷击过电压。电能计量装置及自动化终端计量设备是一类电子产品,雷击过电压会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4系统因素
煤矿供电系统主要以电力电缆线路为主,随着矿井或采区的推进不断延伸。受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煤矿电力系统故障较多。常见的故障有接地、短路以及三相电流、电压不平衡。当供电系统发生接地时,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可以继续运行。但此时的电压会发生变化,未接地相的电压会升高。计量装置长时间运行在过电压下,温度会升高,影响装置的准确性。双回路或多回路供电的煤矿在生产时,负荷并不是平均分配在各个回路中,而是以一个回路为主供电回路,其余回路作为备用回路或辅助回路。煤矿生产时,负荷集中的回路计量装置运行正常,备用回路或辅助回路负荷很小,如只连接一个空载变压器或几千瓦设备,这时候反应在计量装置二次回路中的电流极小,以至超出计量装置的精度范围。系统电压波动、短路、谐振等也会对计量产生影响。特别是短路,线路发生短路时,瞬间产生十几千安或几十千安的短路电流,在计量装置二次回路中同时产生一个冲击电流。虽然时间很短,但也会对计量装置特别是对电子式电能表,产生比额定电流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冲击电流,从而对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供电系统中,对一些主要馈出线都安装一套自动重合闸装置,目的是提高供电的可靠率。重合闸大多为一次重合,也有个别为二次重合。一次重合时间较短,根据实际情况整定在1s左右,但二次重合时间一般都较长,大于5s。因此当发生永久性事故重合闸装置动作时,一次重合会有两次故障冲击电流,同时会伴随着电压的急剧下降。此时的电能表会遭受到两次较大的冲击电流和浪涌电压,对电能表特别是电子式电能表的影响较大,电子元件会因受到电流、电压的影响而使其电气特性发生短时间异常或不可逆转的损伤。由于损伤程度不同,较轻的损伤很难被发现,只有在校验时才能被检测出来,而这些短时间的异常和损伤或多或少都会引起电能计量的误差。
3.5数据存储、记录装置因素
目前计量电能表主要以感应式和电子式为主。电子式电能表的数据通过接口传输到外部存储装置中,而感应式电能表的数据则主要依靠人员按时记录。感应式电能表一般情况下不会丢失数据,即使发生故障或损坏,大多数情况下也可以读取当时的数据。而电子式电能表靠内部的存储装置和外接存储装置进行数据记录,一旦电能表内部电路发生故障,电能表的数据就会失准,从而外部存储的数据也相应失准。如有高压窜入或遭受雷击,电能表及外部连接的存储设备也很有可能会遭到破环,造成数据丢失,而且很难恢复。
3.6人为因素
变电站都装有两套以上的电压互感器,来提供系统保护、监视、测量电源。为保证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可靠供电,都装有电压互感器并列装置。当其中一套电压互感器发生故障时,通过工作人员及时操作并列装置,来保证系统保护、监视、测量的电压参数。当电压互感器发生故障时,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及时或操作不当,而造成计量装置缺相运行导致计量误差。同时,对电压互感器发生故障的时间、计量装置检修更换数据记录不及时或不准确,也同样会导致计量误差。此外,检修人员不按规定进行操作、组装、使用、调校也会导致计量误差。不法分子通过人为手段使计量装置少走或不走来获取经济利益,会造成计量装置异常,但近几年随着供电管理的加强,窃电行为基本杜绝。
4网损控制
通过对供电中心所管辖变电站的计量装置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与季节、设备等有关。夏秋季雷电、雨水较多,是供电线路和设备事故的多发季节,电压互感器的缺相运行是导致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二次回路和电能表。在供电经营管理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提高供电的可靠率,降低供电网损。
4.1调整供电方式
把煤矿的辅助负荷从原供电回路中分离出来,单独供电。根据负荷调整计量装置的容量,尽量避免负荷峰谷差过大以至超出电能表的精度范围和互感器的额定容量。供电回路采用分列运行方式,避免因环路供电而导致有功倒送产生误差或事故时造成的影响范围过大。用户要及时调整负荷,尽量使三相负荷电流均衡。
4.2合理选择、更新、校验计量装置
根据用电性质及负荷情况,选择适应性较强、精度合适的计量装置,减少误差,降低网损。针对煤矿供电线路,应加强检查检测,适当调整电能表检测、轮换时间,定期对计量装置及二次回路进行检测、维护。
4.3限制系统故障产生的危害
针对造成计量误差的系统因素,通过投入消弧装置、电力电容器及电抗器,稳定系统电压,提高系统供电质量,降低、消除系统的故障电流的冲击。
4.4加强设备管理
对运行中的计量设备加强管理,按规定进行检查维护,发现异常及时记录汇报处理。遇有特殊天气、系统故障时要加强检查巡视,特别是加强夏季的管理工作,重点检查计量装置有无接触不好、打火放电、受潮、发热、断线或损坏等情况。电压互感器一次熔断器熔断时,必须及时记录其发生及恢复时间。如有电压互感器并列装置,要及时并列运行,保证二次电压回路的供电。
4.5加强数据存储
重点计量数据要通过光纤传输存储,避免高压及雷电的影响。存储设备要有专人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存储数据准确。
4.6完善档案管理
(1)建立详细的用户资料,及时了解掌握用户的生产和设备调整使用情况及煤炭生产计划,根据煤矿生产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调整供电经营管理工作。
(2)完善计量装置的维护、检修、轮换等技术档案及台账,与各部门协调工作,及时更新档案、台账资料。
(3)及时汇总月度、季度、年度经营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利用网络平台与用户共同建立数据分享库。通过网络数据库既可以了解用户的生产计划和设备更新、调整、使用情况,也可以让用户了解供电经营管理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纠纷。通过双方及时更新必要的数据和资料,可以有效提高经营管理工作。
5结语
我县锁阳城遗址位于县城东南72公里的桥子村境内,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汉唐古城之一,20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省四大遗址保护范围之一。这里的古代军事防御报警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体系保存之完好程度堪称全国之最,已被省旅游局确定为全省重点推出和开发的旅游景区,并列入敦煌旅游版块东线一日游线路。
为加快景区开发步伐,近年来,我县先后投资600多万元,修通了踏实至锁阳城、锁阳城至东千佛洞60多公里的砂石公路,配套建设了简易的旅游接待设施,每年观光游览的中外游客达20万人次以上,并呈迅猛上升之势。但由于我县财力有限,致使锁阳城景区的供电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严重影响景区的旅游开发及接待服务工作。据初步概算,邻近的桥子村至锁阳城通电距离8公里,需架设10KV供电线路和用电配套设施,共需资金70万元,目前已自筹资金20万元,尚有缺口资金50万元无力解决,恳请市财政予以补助为盼。
妥否,请批示。
XX
4.1.3.1货币资金是指公司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4.1.3.2公司总经理对本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负责。
4.1.3.3财务部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4.1.3.4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4.1.3.5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4.1.3.6办理货币资金业务,配备合格的人员,并根据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轮换。
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4.1.3.7财务部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4.1.3.8审批人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4.1.3.9财务部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1)支付申请。公司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
2)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拒绝批准。
3)支付复核。复核人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是否恰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4)办理支付。出纳人员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1.3.10公司对于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讨论和总经理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
4.1.3.11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4.1.3.12财务部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及时存入银行。
4.1.3.13财务部必须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公司现金的开支范围。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4.1.3.14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不得用于直接支付公司自身的支出。因特殊情况需坐支现金的,事先报经公司总经理审查批准。
借出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
4.1.3.15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
4.1.3.16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
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财务部加强对银行结算凭证的填制、传递及保管等环节的管理与控制。4.1.3.17严格遵守银行结算纪律,不准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不准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套取银行和他人资金;不准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不准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
4.1.3.18财务部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相符。如调节不符,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1.3.19财务部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
4.1.3.20财务部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4.1.3.21财务部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4.1.3.22财务部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4.1.3.23货币资金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2)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货币资金支出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3)支付款项印章的保管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办理付款业务所需的全部印章交由一人保管的现象。
4)票据的保管情况。重点检查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手续是否健全,票据保管是否存在漏洞。
4.1.3.24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4.1.4资金管理办法
4.1.4.1 管理机构
财务部负责公司的资金结算、借贷、往来调剂等管理工作,并指导、监督公司各部门的资金运行。4.1.4.2账户管理
开立、变更账户,须经总经理同意,由财务部具体执行。原则上公司只能在便于开展业务的银行开设一个存款账户,办理各种结算业务。
4.1.4.3支票管理
1)支票由出纳人员专人保管。支票与财务印鉴由不同人员分开保管。2)支票领用时按要求逐项认真填写“支票领用单”,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经财务负责人批准签字后,到财务部领取支票。
3)原则上不允许各业务部门领取空白支票。特殊情况,需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各部门累计领取支票不得超过三帐,超过三张未报账的,财务部暂时停办该部门借款业务。财务部及时催促各业务部门及时办理结算报销手续。
4)支票付款后及时办理报销手续,购置物品时需要物品保管人员或使用人员验收签字后方可报销。
5)收到支票后,及时送存银行,不拖不压。
6)收付业务款发生时出纳人员及时登记日记账。做到先登帐后付款,先收款后登帐。出纳人员按月对帐,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书面呈报财务部经理。
7)每周五下班前公司出纳人员将银行存款金额书面或电话报告财务部经理,为资金筹措、安排、调度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4.1.4.4现金管理
1)下列范围内可以使用现金:职员工资、津贴、奖金;个人劳务报酬;出差人员必须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开支;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其他开支。结算起点暂定为1000元,如需调整由总经理确定。
2)公司购置固定资采取转账结算方式,不得使用现金。购置办公用品、劳保福利及其他物品价款一次超过1000元的,采取转账结算方式,不得使用现金;采购价款一次低于1000元的,可以使用现金结算,也可以使用支票结算。
3)库存限额经总经理审批核准,现金超额部分送存银行。
4)收入现金及时入账,送存银行。财务人员支付现金,可以从公司库存限额中支付或从银行存款中提取,不得从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不得坐支。
5)财务人员从银行中提取现金,当填写“现金支票领用单”,并写明用途和金额,由财务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提取。
6)公司职员因工作需要借用现金,需填写“借款单”,由部门领导签字确认,经主办会计审核、财务负责人审批,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到出纳人员处领取。
7)报销时凭发票、差旅费单据及公司认可的有效报销或借款凭单,经办人签字,会计审核,财务负责人审批,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到出纳人员处冲抵以前借款、领取现金。付款后加盖付款标志及经办人戳记。
8)工资由财务人员依据人力资源部编制的工资表和提供的核发工资资料,交财务负责人审核,总经理签字,财务人员按时提款,每月15号发放工资(遇节假日提前),填制记账凭证,进行账务处理。
9)办理款项汇兑时,财务人员经审核“汇兑通知单”及有关凭证,分别由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公司总经理签字,出纳人员到银行办理。
10)出纳人员当建立健全现金账目,逐笔按顺序记载现金收付,账目当日清月结,帐实相符。
11)不准超范围、超限额使用现金。12)不准白条抵库。13)不准挪用现金。14)不准利用账户替他人或其他单位套取现金。
15)财务负责人不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抽查。主办会计经常与出纳核对库存现金情况。
16)每个季度财务负责人至少会同主办会计抽查一次库存现金对差异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库存现金盘点报告,提出改进意见,以书面形式呈报财务总监。
4.1.4.5备用金管理
1)各部门由于业务工作性质,需要备用金的,书面提出申请,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2)根据公司总经理通知,部门领取备用金时,填写借款单,财务负责人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由出纳人员依凭证付款。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备用金管理,并将人员名单报公司财务部备案。
3)部门领取备用金累计一般不超过2000元,公司领导领取备用金一般不超过5000元,特殊情况需通过公司高层集体讨论后,由总经理批准。
4)备用金管理人员每周与财务部结算一次,及时补充备用金。财务部按时催促备用金管理人员办理财务报销手续。
一、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现状
(一) 信息失真, 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真实依据
现代化企业的资金管理的根本是信息管理, 企业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金流。然而, 目前的集团型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不高, 集团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更为严重的是, 集团成员公司各个层面都在截留信息, 甚至提供虚假信息, 使得汇总得到的信息普遍失真, 以至会计核算不准确, 会计报表不真实, 合并会计报表掩盖了下属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不真实的信息, 不但直接影响了集团高层的科学决策, 也损害了集团企业的整体权益。
(二) 监控不力, 管理混乱
很多情况是集团高层对自身家底及财务状况并不十分清楚, 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 且处于从属地位, 只能按决策层的意图处理账务, 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目前集团型企业中, 母公司对于子公司、总公司对于分公司的资金流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的现象, 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 也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 但因种种原因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不少母公司或总公司难以及时掌握集团成员公司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若某个集团成员资金仍不敷出时, 一味依赖借新还旧来维持生产经营, 财务风险极大。
(三) 资金分散, 使用效率低下
目前, 集团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集团成员公司资金分散的现实矛盾已成为现阶段财务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子公司多头银行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些公司设立的账户众多, 资金管理失控。二是投资决策随意性大, 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 盲目投资, 热衷于铺新摊子, 投资失误多, 损失严重, 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而集团公司却无从从中制约。三是资金沉淀严重, 存货占用比例过高, 应收款居高不下, 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 周转缓慢, 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四) 资金占有额明显不均衡
集团型企业内部, 集团成员之间的资金占有量不均衡, 是集团型企业资金管理又一个问题所在。一方面某个集团成员资金奇缺。由于种种原因该集团成员经营每况愈下, 资不抵债, 即使向银行融资也有困难,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 有的集团成员却由于经营管理有效, 资金流转畅通, 良好的经营状况, 造就了一个实力雄厚、资金充足的实体。然而资金的积累有余, 若不合理安排, 闲置资金也是资金管理不善的一种。它会滋养企业内部安于现状, 缺乏斗志的弊病, 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二、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改进方法
(一) 加强预算制度, 提高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科学性
预算管理是整个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基础, 它是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为起点, 来制订公司财务制度, 编制财务预算或财务计划, 并实施对预算编差的纠正和监控。主要是内部对财务活动的事前管理。主要包括:
(1) 利用各种财务资料、历史资料和其他各方面信息, 对公司一定时期的财务活动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并决策。财务预测是财务管理的“望远镜”, 它连接过去和未来, 是资金管理的基础。
(2) 制定集团型企业一整套符合实务操作的资金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财务预测, 修正旧的或制订新的财务制度, 对资金的流转和流向进行事前控制。使得每个集团成员公司都有统一的操作模式, 便于总公司管理, 做到心中有数。
(3) 制订详细财务预算或财务计划。财务预算 (或财务计划) 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 是公司全面预算的关键环节。它由更多预算、非现金资产预算、资金需要量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等组成。既是事前、事中财务管理定量控制的基础, 又是事后财务分析和考核的依据。现华源集团编制的年度预算表现都增设了一览实际发生额, 在预算额和实际发生额有差异的情况下, 还需做备注, 这样提高了资金管理的科学性。
(4) 对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进行监控并及时纠正预算偏差。财务预算的目的就是保证资金与资产有效利用和合理投放。通过预算管理工作对资金与资产活动进行宏观监控, 有利于企业朝着预定目标发展。它既能对实务中的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进行预算调整, 又能对偏离预算的实际进行监督纠正, 真正落实“算为管用, 管算结合”的基本原则。
(二) 成立资金结算中心
资金结算中心, 是我国近年来资金控制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资金管理方法。从性质和功能上看, 它是集团企业的总部负责资金调剂和资金管理的内部职能机构。通常的运作方法是各个子公司或分公司除基本的日常收支外, 其余资金实行统存统贷、统一结算, 并实施对各集团成员公司的资金调剂、使用和监控。结算中心是集团企业内部设立的、办理内部各集团成员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集中管理集团各成员公司的现金收入。各集团成员公司现金收入时, 都必须转账存人结算中心在银行开立的统一账户, 不得挪用;统一拨付各成员企业或分公司因业务需要所需的货币资金, 监控货币资金的使用方向;统一对外筹资, 确保整个集团企业的资金需要;办理各集团成员公司之间的往来结算, 计算各分公司在结算中心的现金流人净额和相关的利息成本或利息收人;核定各集团成员公司日常留用的现金余额。
(三) 设立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是将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进行企业或集团内部日常的往来结算和资金调拨、运筹。主要包括: (1) 设立内部结算账户。每个分公司都在内部银行开设账户,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切实物转让、劳务协作均视作商品交易, 通过内部银行办理往来结算。 (2) 发行支票和货币。内部银行根据有关规定发行其自身的支票和货币, 在各分公司之间使用。 (3) 发放内部贷款。内部银行根据集团公司为各分公司核定的资金和费用定额等观念, 结合实际需要, 对其发放贷款。在管理上采取:一是全额有偿占用方式。无论是定额内还是超定额的内部贷款都实行有偿占用, 计算利息;二是差额有偿占用方式。定额以外贷款部分计息或多收利息。 (4) 筹措资金。由内部银行统一对外筹措资金, 各分公司无权对外筹资。内部银行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统一运筹, 合理调度资金。 (5) 制定结算制度。内部银行统—制定结算方式、时间、规范结算行为, 同时对结算业务中的资金流向的合理合法性进行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纠正资金使用中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6)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内部银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将资金流通状况以报表的形式反馈给各分公司, 报送企业或集团公司, 以及时掌握资金使用状况。 (7) 银行化管理。内部银行本身也实行银行化管理, 建立贷款责任制, 强化资产风险管理, 实行相对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四) 设立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是一种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经营范围除抵押放款以外, 还有外汇、联合贷款、包销债券、不动产抵押、财务及投资咨询等业务, 我国的财务公司大多是在集团公司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由人民银行批准, 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而设立的, 因此它还担负着集团公司的理财任务。
(1) 财务公司具体功能。一是通过在企业集团内部转账结算等加速资金周转;通过融资租赁和买方信贷, 注入少量资金, 解决集团内部产品购销两方面的问题;通过对集团内部提供担保、资信调查、信息服务、投资咨询等为企业集团各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财务公司运用同行业拆借、发行债券及新股, 从事外汇及有价证券的等手段, 为集团开辟广泛的融资渠道, 并成为集团的融资中心。三是将集团暂时闲置的资金投向高效的产业和行业, 或者用于集团本身发展的项目, 使资金运用效率最大化。
(2) 财务公司的特点。一是财务公司和开户单位之间是同一集团的平级下属企业, 财务公司没有对开户单位资金的控制权。二是开户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将闲置的资金存入财务公司, 并可向财务公司申请贷款。三是由于财务公司可享受同业拆借利率, 开户单位在财务公司的存款利率可适当高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四是于贷款资金来源于其他开户单位存款, 贷款利率也可适当低于商业银行。五是财务公司和开户单位所在地可能不一致, 开户单位通常也要在当地的商业银行开户, 资金集中的程度有限。
三、结论
总之, 企业集团的资金从数量到结构都比单一企业更加雄厚和复杂, 企业集团只有合理选用资金管理模式, 才能使得各单位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均应纳入集团公司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安排, 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果, 企业集团才能在资金筹措、投放和调配到资金收益的分配等过程中实施全过程的管理, 同时要把集团公司的财务部门转变为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心、筹措和调配中心及投资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洵:《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选择》, 《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17期。
关键词:供电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7-01
一、引言
现今社会,知识与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在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原有的垄断式的营销模式在严峻的市场竞争面前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企业面临着紧迫的营销方式的改革。电力企业也如此。与客户的关系如何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供电企业必须打破传统的营销方式,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使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是供电企业向前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是市场经济下供电企业新的营销方式
市场经济下,供电企业和客户之间原来传统的供需关系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依靠客户生存和发展,良好的客户服务不仅仅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其潜在的长久的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硬件上的竞争,更是服务的竞争。我国供电企业终端的市场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较远。伴随着直接购电方式的进行,终端销售的竞争和能源的竞争,使供电企业面临着双重的考验。在这样的新形式下,供电企业原有的仅以供需为主要方式的营销模式就显现出程序冗长繁杂,服务内容单一,统一规范缺乏的弊端。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整体的社会服务形象,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
(二)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是供电企业塑造良好形象、提升供电服务工程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供电企业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承担着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责任。供电企业在经济上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作为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公共企业,所承担的电网的建设运营的工作越来越艰难,这就直接要求了企业整体对服务水平的提升。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全社会各行各业对供电的可靠性、优质性和持续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全国法制的健全,也对供电企业对资源的利用和服务的内容措施包括奖惩制度等各方面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供电企业必须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提高全民的信任度,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客户为中心,成为国家电网实施的供电服务提升工程的服务理念。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增强企业员工为任务服务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客户信任度和满意度的同时,带动供电服务工作的前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供电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转变观念,提高企业整体的电力营销意识
在新的经济和竞争形势下 , 供电企业必须打破传统,建立新的营销观念,那就是以人为本。用户对电力的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供电企业的应以满足客户需求及令客户满意为客户服务工作的中心点。要求企业各部门围绕此中心点来展开工作。使客户在接受服务时具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权以及申诉权等等。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客户的需求,增加与客户间的沟通,以市场化的服务理念与客户建设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二)引进新的客户管理模式,实现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
随着客户需求多样化发展,供电企业必须引进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管理模式。新的客户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原有的客户服务基础上,根据电力客户的特点,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建立起来的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客户管理办法。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客户关系管理。它常指的是一种将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以及应用支持等流程用计算机自动化分析的软件系统。是一套基于客户资料管理的数据库。强调供电企业与客户 的联系管理 、渠道管理, 供电企业通过系统对客户进行交互管理。主要针对客户的联系和渠道进行系统的管理。详细了解客户资料,将与客户之间的交易进行记录 同时向客户提供准确的电力价格和各种营销策略等信息。通过部门间业务的连接和信息反馈,完善企业的工作流程, 使供电企业各个部门能够更好的衔接和配合,从而使整个企业的业务高效顺利的运转。CRM管理系统通过对客户信息档案的分类和整合,迅速的分析客户信息,使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快速的掌握,从而做出迅速,准确的营销决策。
CRM以对客户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客户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为目标,改进企业的对客户的服务。CRM系统改变了原来供电企业客户管理中简单的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无法给客户提供更深入更准确服务的局面。借助CRM可以进行对客户的数据进行广泛的收集以及准确的分析,使供电企业能够为客户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方案。
(三)实行客户分组,建立大客户制度
供电企业的客户形形色色,大小不齐。将客户进行分组管理,是根据客户特点和需求,分成重要的客户和其次重要的类别。如VIP客户和普通客户。这样使供电企业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分类制度,将规模较大,对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有重要地位的大客户进行重点的高效的服务。大客户制度的建立,使企业能够有针对性的建立大客户服务团队,改变原有供电企业客户服务的单一模式,为重点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更适合,更方便全面的服务内容。供电企业要详细了解客户本身的详细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特点进行分组分类的管理。针对不同的组别来制定服务的内容和策略,进行企业内部员工服务的调配,提高服务的质量和资源利用率,以达到提高企业整体客户服务水平的目标。
(四)加强员工队伍的管理提高,重视信息的反馈
企业内部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业务培训的体制和内容。加强员工素质的提高,每位员工都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端庄思想,爱岗敬业。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确立各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使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供电企业要利用自己的网站和热线等各种传播渠道进行信息的宣传和反馈。对业务合作的信息进行跟踪服务,同时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对服务的效果进行了解,以及时发现服务的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供电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建立新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客户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带动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运明.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2]谢瑞杰.分析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广东科技,2008,(7).
【供电企业资金管理探析】推荐阅读: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论文10-04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的优化策略论文06-26
工业企业供电12-10
论分析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管理方法07-15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07-11
供电集体企业发展09-29
供电企业安全标语10-31
论基层供电企业发展09-14
供电企业档案分类表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