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的读后感(精选8篇)
为什么海岩的作品这么吸引了我,说开了很可能我把自己的幻想寄托在他书中写的纯情故事上吧。他的作品每次出现爱情至上的人,这些人现实中很少见到的。尽管我知道这些都是虚构故事而已,但我总会从中获得安慰,尽情地回味故事的每个情节,继续展开并编出故事后续的进展。
我在这里这么坦白地说自己的感想难免会暴露出我不太成熟,过于幻想的一面吧,其实每次看完海岩的书要写读后总结时,我都得鼓起勇气写出我的感受来。写了博客过几天再浏览自己写的文章时,时时感到羞愧。
我猜测很多人会喜欢,会迷上海岩的作品,但真正把精力放在他的作品,长久的被迷住的人是不是有多少呢。我看不太多。但我已长久地并会永久地迷上他的作品,并且真心想把海岩的每个书籍翻成日语让更多的日本人知道中国当代有这么个作家。这个愿望越看他作品,越强烈,几乎达到快要爆炸的程度。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尽管我一向很少看小说,但连日本作家的小说也没有以海岩作品般的杀伤力来吸引我,除了白石一文先生的作品之外。
在看“舞者”的过程,我没有流泪。这也许海岩的作品往往都是悲剧,他的风格越来越程式化了,看得人也对悲情故事产生了免疫力吧。不知为什么,看“舞者”我不止一次的想起“平淡生活”中出现的这么一句话来,那就是“人与人都是交易!”。钱是这么重要的吗?面对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存危险时,人的价值观究竟变成怎样呢?会背叛,还是坚持自己的道德?人真正面临这样的环境时,才知道自己的真面目吧。像“舞者”中出现的李师傅也是,他原来是多么善良,敦厚的男人,却因为过于把希望寄在女儿君君的身上,因为过多的希望女儿将来成大气候才变得狰狞,无情。不知怎么,我对李师傅没有产生恨透的感觉,虽然他算是剥夺了高纯和金葵好在一起的愿望,但在我眼里李师傅所想所作也许人人皆有的。高纯的善良,金葵的挚爱,周欣的坚强,看得我都对他们产生的极大地好感。尽
管周欣也算是剥夺了金葵的幸福,但周欣,还是太伟大了。
对,我喜欢海岩的书是因为我对每个主角的印象很好,因此比较容易投入到故事当中。
读完了“舞者”之后,我读起海岩的“死于青春”。本来要看“玉观音”,但今天没有去买,于是先看这本书。
等看完海岩的所有的作品,我要去跟他联系,询问能否会见,并打算问他能否给我翻译的机会。
高盛2007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 该季度盈利同比增长2%, 实现盈利32.2亿美元, 全年盈利达到创纪录的116亿美元, 全财年盈利增长22%。在200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 高盛利用衍生工具在抵押贷款市场上保持净空头部位, 因而从抵押贷款市场的熊市中出人意料地成为赢家。当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布兰克芬喜滋滋地数着巨额红包时, 花旗和美林的老总却因业绩下滑而黯然离去。此后, 2008年华尔街一波又一波的金融海啸风浪使人心惊肉跳。
华尔街是国际金融的中枢神经, 以其魔幻般的魅力左右着世界经济。可是2008年在次贷危机狂潮的冲击下, 华尔街陷入世界末日来临一般的恐慌之中, 昔日投机家的乐园沦为地狱:雷曼兄弟倒闭卖身, 美林证券成为美国银行的盘中餐, AI G被美国政府强行收入囊中……而高盛也在经受着减记和减收共袭的煎熬。2008年是高盛1999年上市以来第一次亏损, 打破了高盛金身不败的神话。连老谋深算的“股神”巴菲特也失算, 跟着高盛受累, 他50亿美元抄底高盛, 两个月巨亏近55%。十年繁华成一梦, 高盛不再是骄傲的众星拱月的舞者。
善变的舞者
尽管高盛遭遇亏损, 但高盛仍是华尔街最机灵的投行。在国际金融舞台上, 它习惯于剑走偏锋, 舞步“另类”, 时常超越一般的肢体动作。在过去数十年间, 高盛凭借大胆“赌钱”和举债经营利润丰厚, 成为华尔街同行妒忌的对象。它的商业活动常在各大媒体抢夺风头, 为全世界企业和政府的并购、招股、重组等经济活动提供咨询, 相对较少受监管层干预。表面上看, 高盛不过是好运当头或者手段高明, 但它这种“敏锐”来自于其年深日久的风险机制——合伙制。
高盛是20世纪50年代纽约200家以合伙制存在的投资银行之一, 那时高盛日后能转型成全球性投资银行的迹象并不明显。高盛最终能在今天成为全球最优秀的金融机构, 说明它在文化上比竞争对手要强——文化的一致性及对客户的保护等。在1999年上市之前高盛一直是合伙制, 这是国际上最好的风险控制机制之一, 要求对共同利益进行高度的互相监督。上市后, 高盛仍保持合伙制文化, 这种文化甚至渗透到高盛每个员工的骨髓中。它从未经历过任何可能改变这家公司合伙制特质的大规模并购, 其核心文化也未受到任何破坏性事件的侵蚀。它非常注重就风险问题与高级管理层保持经常性沟通, 密切注视潜在的风险, 挑战“企业领袖独立决策”的传统理念, 并建立严格的问责制。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风险做出全面评估, 董事会还设有一个专注于风险规则的核心小组。据说高盛有一台神秘的小电脑, 专门用来处理危机信息, 这台电脑平均每天收集25000个数据以进行风险测试, 风险专家们不断以各种情景来评估高盛, 这些高度警惕的风险测试保障高盛这部赚钱机器平安运行。
高盛不断将人力资本在风险控制与业务运作之间反复轮换。它的舞步与众不同, 是个毫不留情的舞者。它以惊人的速度将精英吸纳进来, 又以惊人的速度把他们扫地出门。当金融风暴横扫过来, 高盛低头求生, 主动转型, 改变经营模式, 申请由投行改成商业银行。变身后可能利润空间会收窄, 但它不仅可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以吸收储蓄存款、拓宽融资渠道, 还可享受与其他商业银行同等的待遇, 获得申请美联储紧急贷款的永久权利。
相对于远离政府监管的体制外的“自由生活”, 高盛转型后除继续接受证券委员会的监管外, 还要看美联储的脸色行事, 虽少了点自由, 但毕竟系上了一根安全带。转型后, 它的舞步也跟着变换, 成为小心翼翼的商业银行经营者。
朴实家风
在华尔街, 高盛这部庞大的赚钱机器一直是最富神秘色彩的。它不仅对其生财之道保密, 还喜欢对其所有秘密都守口如瓶, 不事张扬。随着高盛上市后, 其神秘面纱正逐渐撩开, 高盛的内敛、朴实的家风为世人所称道。
位于纽约百老汇大街85号的高盛集团总部褐色办公大楼, 乍看有点灰头土脸, 没有金碧辉煌的显赫, 也没有招摇过市的企业标识。走进办公大楼, 迎面而来的是十分朴实的景象——凌乱的办公小隔间, 破损的地毯, 沾染墨迹的墙壁, 似乎少了点现代办公气息。没有豪华的装修, 也不摆阔, 也看不到好莱坞电影里那些衣着光鲜的银行家以及衣冠楚楚、大腹便便的高级白领……这与高盛肥得流油的财富形成鲜明的对照。
高盛的简朴风气来自其领导团队的草根性。高盛领导层几乎没有出身豪门的世家子弟, 大多从基层做起, 靠个人才华和勤奋一步一个台阶才取得今天的成功。高盛不是一个由上流社会成员组成的团体, 甚至可以说存在集体自卑心理, 这反倒是公司前进的动力, 成就了高盛精英们的伟业。担任高盛董事长40年之久的西德尼·温伯格是华尔街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堪称一代金融巨擘, 但出身贫穷的他最初却是在高盛的办公室当勤杂工。在1929年的股灾中, 高盛因以一个臭名昭著的金字塔骗局 (pyramid scheme) 误导投资者而蒙羞, 但经过数年修炼, 高盛又凭借朴实的家风和内敛的负责精神恢复了名声。正因这种来自绝非主流社会的出身和背景, 高盛高层始终都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得益于国际化和金融大鳄的地位, 高盛的领导者时常又是白宫的最佳候选高官。在白宫庞大的官僚体系中, 高盛的领导者不乏位列其中的佼佼者, 且占据显赫位置。身高一米八六的保尔森为他的老东家高盛抢尽了风头。这位白宫的财政当家人1970年从哈佛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 先后在五角大楼和白宫任职。1974年“水门事件”发生后进入高盛公司, 开始了在华尔街摸爬滚打的生涯;1999年随着高盛公司上市, 保尔森成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06年5月被布什看中出任财政部长。高盛前副总裁罗伯特·佐立克也是白宫炙手可热的高官, 他曾在老布什政府中担任负责经济和农业事务的副国务卿。他1992年任白宫办公厅副主任及总统助理;2001年2月出任美国贸易代表, 全权负责处理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切活动及其它多边和双边的贸易谈判。高盛盛产白宫高官, 难怪人们在参观完高盛纪念堂之后会感叹, 他们仿佛在游览白宫一样。高盛尽占政商人脉之利, 在白宫和华尔街之间游刃有余, 风生水起, 让同行羡慕甚至眼红。
颠峰后的新舞姿
盛极而衰, 辉煌的顶峰之后就是走下坡, 高盛也挣脱不了这个自然规律。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 金融大鳄纷纷败退,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高盛不是处在世外桃源, 也难逃危机厄运, 影响在2008财年第一季度终于体现。高盛当时预计, 全球经济不会那么快好转, 因为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都没恢复。市场形势比高盛预料的还要糟, 高盛虽转型为商业银行, 并得到政府100亿美元救助, 但转型未转运, 亏损还是如期而至。第四财季高盛负营收15.8亿美元, 上年同期营收107.4亿美元, 而分析师平均预期该公司当季营收6.63亿美元。包括固定收益、证券与委托投资部门在内, 高盛的交易与委托投资业务第四季负营收43.6亿美元。综合2008全年高盛盈利仅20.4亿美元。
关键词:学院 草根 舞蹈 风格性 文化
一、舞林争霸中的学院舞者与草根舞者 学院,“Academy”,始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17、18世纪在英、法、俄等国流行,其中法国的学院派因官方特别重视,所以势力和影响最大。学院派重视规范,包括题材的规范、技巧的规范和艺术语言的规范。学院舞者一般来讲就是舞者有经历过艺术院校科学、系统、规范、严谨的专业训练,短则三四年,长则八九年,在舞者身体柔韧度的训练以及技术技巧的运用方面都有严格的考核要求。舞林争霸选手里面,唐诗逸经历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训练以及北京舞蹈学院大学本科的学习,因此她在肢体的开发、舞蹈技术技巧的运用、艺术表现力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学院派优秀舞者的标准。
“草根”并不是特指经济或政治上的某一个群体,而是从社会和思想意识的角度泛指拥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群众性的社会阶层。草根舞者的职业五花八门,大多数来自民间的各个行业,也有很多从事公务员、科研管理等。阎国超,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肚皮舞舞者,他曾经是中国科学院的一名计算机工作者,不是舞蹈科班出身的他以自己的刻苦与努力以及天生对舞蹈的悟性,在舞林争霸四十强选手中以独具特色,风格性极强的肚皮舞征服了评委和观众。27岁的成都草根舞者孙科期望通过舞林争霸这个舞台让所有的观众看到他是一个有思想的舞者,而不仅仅是一位反串角色。通过他们,我们不难看出草根舞者从人员的人生经历构成来看具有多元性,在参与面上具有广泛性,而且参赛选手具有较强的个人主义特质。
二、学院舞者与草根舞者的对抗 中国的舞蹈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学院在主导大众文化方面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掌握着主要的话语权。学院对中国的舞蹈事业的贡献毋庸置疑,今天中国的舞蹈事业能够取得如此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与各学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非专业舞者走进了舞蹈圈,他们的加入扩大了舞蹈文化的外延。这些非专业舞者长期植根于社会土壤之中,汲取着民间丰厚的文化养料,他们演绎出来的舞蹈,具有真实性,贴近老百姓,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很接地气儿”。草根舞者无论是从舞蹈的参与人数的量上还是舞者文化教育背景方面都体现了广泛性与多元性,草根舞者与学院舞者的共存是扩大当今舞蹈文化的重要基础。从深层次看草根舞者的加入崛起实为一场夺权运动,蚕食着原本属于学派的东西,舞林争霸,与其说争的是生存权,不如说争的是话语权。
在现代社会,随着草根舞者民主与个体意识的增强,与之对立的传统的学院精英话语权受到极大挑战,草根舞者是在大的草根文化背景渗透下历史趋势的表现,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草根舞者的崛起也是舞蹈文化本来意义的回归,是舞蹈能够延续,保持其本身旺盛生命力的主要载体。正如社会学家李银河所说的,下里巴人也好,阳春白雪也罢,都有其生存权利。在时代发展的今天,草根舞者的崛起可以看作为一场夺权运动,蚕食着原本属于学院派的东西,舞林争霸,无论争的是生存权也罢还是主导权也好,其结果是打破以往学院舞者一统天下的局面,让草根舞者也享有学院舞者同等的话语权。一方面,不可否认草根舞者在舞蹈肢体的开发、技术技巧的运用以及在舞蹈艺术的“高雅”品味方面与学院舞者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草根舞者以他自身的优势,原生性、真实性、创新性,活跃在不同类型的舞台上,扩大了舞蹈文化的外延;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变迁,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文化的逐渐多元,让草根舞者在中国舞蹈文化语境中享有同学院舞者同等的话语权,同时草根舞者提供的新动力对于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意义也十分巨大。
三、学院舞者与草根舞者的合谋 2013年5月落幕的上海舞林争霸,学院派选手占据着大半壁江山,张傲月、朱洁静、唐诗逸等以扎实的基本功、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一个电视栏目为何对这些舞蹈圈子里的优秀舞者产生了如此大的吸引力,导致首席们放下自己以往华丽的光环和草根舞者同台竞技?其实草根与学院舞者也存在着合谋,草根并不一定就完全是草根,通过比赛他们同时也在吸收着学院派的东西,学院也并不就仅仅是学院,他们也在吸收着草根的东西,这就类似中国传统文化的雅俗互动,没有永恒的雅与俗。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是选手观念的变化,在舞蹈行业里面经常有圈内红、圈外冷的现象出现,你也许在舞蹈界是数一数二的,有各种机会去担任各种舞剧的一号演员,但是对你有认知与了解的观众却几乎少得可怜,毕竟舞蹈或者是舞剧是剧场艺术,受众面很狭小。作为大众媒体的电视,受众面极为广泛,选手们通过参加这样的比赛在展示自己的同时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获得极高的人气;另一方面是参与平台的特殊性。电视作为公众媒体,通过直播的方式把每位选手的表现传递给观众,选手好与不好不仅仅是评委们在考量,同时亿万观众在内心也会为每一位选手打下自己的分数,在这样的一个公众平台上,无论你是首席还是草根面对同样的比赛规则,选手们都会努力地去为自己争取晋级的机会。
四、舞林争霸的落幕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学院舞者与草根舞者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我们对当代舞蹈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挖掘 学院舞者和草根舞者各自存在着优势和不足,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科学文化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草根正在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的大地上遍地开花。由于草根舞者生活环境的民间性,舞蹈在生活价值的保留上通过草根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但是另外一方面草根舞者的层次显得良莠不齐,在表现节目内容上、肢体语言的开发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庸俗与浅陋,这也是草根舞者的一大弱点,因此需要学院舞者对草根舞者的专业上的指导。相对于草根舞者,学院舞者始终占据着专业上的话语权,但是学院舞者的标准化、缺失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舞蹈文化水平价值的降低,学院舞者内部甚至出现了迷茫、世俗、狂躁等等情绪,部分舞者找不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因此也需要草根舞者在思想上给予交流与引导,及时调整各种新问题,两者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我们对当代舞蹈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挖掘。
(二)当代中国舞蹈教育模式应从传统单一向多样化发展 中国专业的舞蹈教育起步较晚,1954年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专业舞蹈院校——北京舞蹈学院。在训练体系上多采用国外的教学体系,该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无可厚非,同时也是当今众多艺术院校所采用的训练模式。招生模式上身体的标准化(三长一小)以及统一的训练方式导致了学院派舞者的趋同,同一所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甚至连笑容都是趋于一致性。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学院教师的训练方式以及思维模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的创新性与个性化被统一标准的模式化所淹没,导致中国现在无论是单个舞蹈作品、舞剧还是舞蹈诗,趋同现象都比较严重。一样的教学环境,同样的教学模式是这一现象的诱因,如今是文化多元的社会,舞蹈教育也应该采用多元性,要想避免舞蹈作品趋同现象的发生必须从源头抓起,传统招生模式标准有它的科学性,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一标准扩大化、绝对化,这样就会把许许多多热爱舞蹈但是条件不好的孩子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实行分层教育,采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驾齐驱,培养精英舞者是众多艺术学院的梦想,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那只是凤毛菱角,精英下面站着的是许许多多平凡的舞者,这些舞者艺术表现方式的雷同导致个性的缺失,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现阶段舞蹈艺术教育的悲哀。正如杨丽萍老师在舞林争霸中所讲的:“为什么我们舞蹈缺乏个性的舞者,可能是因为我们这种教育方式,因为他们不去寻找天和地,自然和生活给你的灵感,他们在枯燥的生活里找不到灵感,所以他们就没有很好的作品,没有很好的感知。”其实专业艺术院校完全可以降低自己的身段,大胆改革创新,培养大众的个性化舞者,营造人性化的舞蹈文化环境,训练出符合大众审美的舞蹈语言,在这样环境成长的舞者将会对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浒.《美国偶像》背后的文化动因[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下半月).
[2] 刘畅.从精英文化到草根文化——从“超级女声”火暴看国内文化发展趋势[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6(2).
[3] 高娴.当代中国草根文化符号的审美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25.
[4] 杨春时.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 者:石 胜,硕士,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罗布一出生就患有罕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导致他严重的身残智障,在父母眼中,他虽然出生就是一名斗士和幸运儿,虽然他不能言语,但父母似乎能听到他渴望生存的呐喊,罗布和病魔做斗争的情景激励了许多的人。
罗布的妈妈在第五章中说的一段话,说的很真实,也很扎心,如果一个人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生命就只剩下空虚乏味,毫无意义。罗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意义,而且,他让我们看到,虽然我们身体健全,但我们身上的缺陷一点都不比他少。
虽然罗布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我们通过这位肢体残障的孩子上看到上帝无形的手一直在托住他,同时看到罗布父母依靠着主的大能战胜一次次挑战与困难,主深爱他的家人,特别罗布家在困难的时候很多弟兄姊妹伸出温暖有爱的手,通过安慰或是物质帮助。感谢主的恩典一直不离不弃的爱这一家人。生活的艰辛永远击倒不了,上帝所爱的儿女,你们真棒。那天晚上我读完了这本书,我的泪水像掉了线的珠子,我女儿默默一边给我擦去泪水,一边问我妈妈你怎么了,我强压着情绪说,被这本书感动哭了,在我的记忆中好像这是第一本触动我心弦的书。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
不知从何下笔,于是开始不停的看影评。
看之前,老师说:“这真是一部很催泪的电影,十分好看。”于是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去看,却越看越失望,可以说我不懂欣赏,不过这是我的真实感受。豆瓣影评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这部电影值得人去看的也许是它极端的影评,不像大多电影,许多人保持中立的态度,反而是一星和五星的交错,有人说极好,有人说极烂。我不知我若会看的流下泪来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不过我庆幸我对此片保持一星的评价。
从头至尾,我感到压抑感到胸闷,同时又有些憋气。但这不同于我曾看玛格丽特的《情人》时那种要被淹在死水中的无奈。
有人说这部电影真实的描述了60年代美国社会的黑暗,描述了人性。而导演的灵感完全来自于一则童话:一个小女孩去森林中游玩,她手里有面包,口袋里有玩具,但一路上她愉快地把所有的东西一件件给予周围的人,最后她什么也没剩下,一贫如洗。可她说:“我一切都会顺心如意,一切都将完好如初。
不得不承认,莎曼是一个理想状态下具有美好意义的人物形象。她拥有如此伟大的母爱,为了儿子拼今大半生努力劳作,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身体;她是如此纯洁善良,纵使比尔使她差点不能完成此生最重要的事,她却坚守那“沉默是金”的诺言;她是如此热爱理想,在最最绝望的时刻往往能将毕生挚爱的音乐剧唱响,以此驱逐黑暗;她是如此勤奋乐观,为了生活保持微笑,不停地赚取为儿子手术的钱„„近乎完美的善良形象,善良的如此弱小。
相反,比尔曾经一度也是个善良的人,他爱他的妻子他爱他的家,他感激莎曼听他倾诉并交换秘密,他也是个弱者。但他在莎曼的儿子与自己的爱情、尊严面前毅然决然的选了后者,他以可视者的优势,警察的身份撑起了他男人的尊严。这是多么的无可奈何,他令人愤恨又令人同情,让观者纠结如斯。
由此,这二者勾画出人处于生活的无奈与痛苦。
生活中,弱小的往往是善良之人。莎曼如此善良,所以如此弱小,或者也可以说她愚蠢。你可以说她在不公平的生活中保持着那一隅纯粹,她对生命有着异常的执着,但我认为正因这些造就了她悲剧的命运。
她是如此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那么多来自异国朋友的帮助,她选择拒绝,她以为仅凭一人之力夜以继日就可以攒出儿子的生活费;她以为她编造出一个并不存在的外公就可以让儿子心有安慰;她以为她坚持的那个所谓“沉默是金”的诺言就是正确的„„不!不是这样!她几乎日夜不寐的忙碌在近乎失明之际勉强赚够儿子的手术费,儿子却过了这么多没有礼物没有祝福没有关怀的生日;她不为自己解释,在法庭上那些诚实而简短的语言让每个人无疑她凶手的角色;她守住了诺言,代价却是自己生命的终结、名声的玷污;她治好了儿子,却又永远失去了儿子;她为了赚钱,近无视力的她上夜班差点把机器弄坏把手切断,为了微薄的收入天真的无视工厂自己所将蒙受的巨大损失,多么的得不偿失!这些,她从来没考虑,以纯真之名行愚蠢之实,这就是我的评价。
因此,有人说的一段话我无比赞同:她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顾这世界的规则,不顾她一意孤行所会带来的后果。严格意义上来说,她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若是她,我当初绝不会把儿子生下。当狱警问她为何明知日后的眼疾却坚持要生下她的孩子,她说:“我只想将一个婴儿抱在怀里。”多么无力的理由,你可以觉得这很令人感动,可是她的决定使她后半生处于操劳与忧虑之中,使他的儿子将踏上美国过穷困无依的生活,使他遭受没有父亲的单亲宿命„„她以为她可以靠着双手赚取足够的手术费,可若是不行,他的儿子也将活在黑暗中,若是手术成功,他儿子将带着盲母一切从零开始。想要婴儿,她大可以领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而如今她简单的一个决定,使她背负了噩梦般的命运。
我可以理解她为了孩子的手术甘愿放弃上诉的决定,可为何,为何她不把实情说出!她以为她做的是对的,但或许儿子想要的只是她的安好,哪怕终身眼盲!她的朋友为何不给与她一分一厘的帮助,而在明知莎曼儿子需要手术的情况下将她的积蓄用作律师费!杰夫那么爱她,为什么不能卖掉他的车来筹钱?法庭为什么只凭简单的几句莫名其妙的对白,毫不怀疑的作出最终判决?
莎曼最终死了。在想着她最爱的音乐剧时,机关开启,她的生命戛然而止。此时我只有重重的叹息。她不像导演最爱的那则童话,把美好都给予了别人,相反她把她以为的美好留在自己心里,给别人的只有弱小的形象和令人同情的命运,悲剧如斯。
我不能赞同这种生活态度,活着如她,要么被淘汰到社会的最底层永无翻身,要么就只有悲伤的死去。各种环境都有其生存法则,我并不是要鼓励人丢失纯粹,而是在社会的现实中,灵活地处理各种状况,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理想人物。
影片的主人公塞尔玛是一个从捷克移民到美国,在一个乡村工厂工作的单身母亲。她的精神支柱是对音乐的激情,特别是对充满着歌唱、舞蹈的好莱坞音乐喜剧感兴趣。但塞尔玛有一个令她心痛的秘密:她的视力正慢慢地衰退,而且她发现她的儿子因遗传的原因而有同样的疾病。为了使儿子逃脱变瞎的命运,她每天超负荷工作,为儿子做手术存钱。但一开始好心收留他们母子的警官比尔却在后来偷了她要给儿子治病的钱,为了拿回钱,塞尔玛绝望中杀死了比尔。儿子成功地进行了手术,然而她却被处以了绞刑。
作为拉氏“良心三部曲”之一,塞尔玛即是人类良心和美德的化身。她乐观豁达,孩子般的面孔常常带着微笑,你无法不被这种坚强打动。她对音乐有着天生的痴迷,繁重的劳动之余还参加音乐剧的排演,每当生活中遇到困境,她总能通过幻想中的音乐释怀一切。她的音乐深深地感染了我。她真诚善良,面对司机杰夫的爱,她感动而又坦白相告:“我现在不想要男朋友,我没有时间。你很好,如果我想要一个男朋友的话,那个人一定是你。”法庭审判时,为了维护比尔的尊严,遵守他们保守秘密的誓言,她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她的善良和真诚令人钦佩更令人心疼。她的身上闪烁着伟大的母性的光辉,当杰夫绝望地质问她为什么明知孩子会有先天性失明遗传还要把他生下来的时候,她泪光闪烁地回答令人动容,“我只想要一个孩子抱在怀里的感觉”。这是一种天然的母爱。她深爱这她的儿子小俊,为了给小俊治眼睛,她离开祖国,超负荷工作,节俭生活,甚至牺牲爱情,最后她终于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小俊的成功手术。难能可贵的是,导演并没有为了赞扬主人公的奉献和母性夸大其的勇敢,他真实地反映了人性。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塞尔玛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她也会紧张得不停地弹打手指,害怕得不能站立,痛哭流涕。
塞尔玛这一角色极具真实感,这一方面与导演的意识密不可分,除了用纪录片式拍摄手法,拉氏还提倡即兴表演。“只要演员们高兴,他们就可以在画面中走动,他们从不需要做指定的表演动作。在以后的画面剪接中,我们唯一的想法是增加表演的张力,而无须顾及影像是否聚焦,也不去顾及是否越轴。”另一方面要归功于出演这一角色的冰岛流行歌手比约克。对扮演角色一窍不通的她只好让自己成为这个令人痛苦的角色。她还亲自创作并演唱了所有的歌曲,从而达到了歌声与表演,情感与情境的高度统一。
该片的其他角色个性鲜明而丰富。塞尔玛的好友嘉芙很关心朋友,虽然常常说狠话,实际上是嘴硬心软,她常常给予塞尔玛无私的帮助。司机杰夫坚韧、热心,他深深爱着塞尔玛。儿子小俊则和大多数青春期男孩子一样叛逆、厌学,因为眼睛和贫穷的缘故还有点害羞、忧郁。导致塞尔玛走向绝境的房东夫妇,导演并没有对他们进行片面丑化。他们一开始是很同情塞尔玛的,常常给予她一些帮助。但身为警察的丈夫比尔软弱而自私,妻子杰奎琳则爱慕虚荣。比尔在无意中发现了塞尔玛的存钱的地方,于是在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也将塞尔玛拖入了深渊。他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是值得同情的。
塞尔玛的善良,母爱,朋友们的帮助和关心使得这部影片充满了温情。同时,生活的艰难,疾病的困扰,朋友的背叛,法律的局限又使得这部影片残酷不堪。这两者同时存在,同时作用于观众的心灵和情感,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和反差,起到了强化彼此的效果,从而使观众受到了超乎平常的震撼。
这是一部另类的黑色歌舞片。影片中穿插的歌舞场面与非歌舞场面用的是不同的拍摄手法,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一个华丽,一个质朴。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安排,导演对视听语言的娴熟运用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塞尔玛的现实生活的拍摄遵循了“道格玛95”宣言的精神,大胆采用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视听语言运用的一次拓展)。用手持摄像机实地拍摄,镜头模糊而晃动,以自然光为主,搭配同期声,给人纪录片式的真实感。视点大多时间保持在肩部的高度。画面色彩灰暗,色调偏冷。画面结构随意。多采用类似人眼观看的移动镜头,特写则用变焦镜头。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中脸特别是眼睛的特写分量很重。它起到一种情绪强调和情节暗示的作用。当塞尔玛视力下降,陷入困境时便会出现她眼睛或者厚眼镜的特写,在塞尔玛感到无力绝望的也时候常常出现她的脸部(如法庭宣判时)或者眼睛特写(如杀死比尔后)。这部分影片的剪辑常常不甚连贯。人物对话时大多采用摇镜头而不用正反打镜头,避免了主观镜头,不让观众沉醉在角色中,而是以一个旁观的视角,持一个客观的态度。特写常是慢慢拉近拉清晰,有时出现失焦镜头,模仿人眼观察的习惯。这些做法使影片显得很粗糙,画面美感不足,但有很强的纪实感,故事和角色本身也更加突出。“我的最大目标是要在角色和环境中找出真理。我发誓会用一切办法包括牺牲我个人口味及美学考虑去达到此目的。”但也有一个例外:在影片最高潮也就是塞尔玛临刑前唱最后一首歌的时候,为了增强感染力,画面罕见地加入了显然不是同期声的心脏跳动声音,也反常地出现了许多角度的特写和较多的剪辑。
还有其他一些地方也体现了视听语言的巧妙运用。比如当塞尔玛告诉比尔秘密的那一段,采用的俯拍镜头。它暗示了塞尔玛坦白了她最重要的秘密,正使自己出于一种不安全的境地,传达出一种弱小感。再如比尔在警车里向塞尔玛借钱时,运用的是“背后”这一特殊视点,逆光仰角拍摄,人物成了看不清表情的剪影,并且还隔着铁丝网,使主人公仿佛是被窥视的犯罪嫌疑人。整个场面隐秘而压抑。还有塞尔玛与比尔争夺钱包的整个过程,用的多是俯拍镜头和摇镜头。拒绝了一般剧烈肢体冲突会采用的仰拍、大量特写和蒙太奇的处理手法,让观众感到自己仿佛就是站在旁边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的一个人。
该段对特殊的声音——无声的使用也很出彩。最后一个场景,随着塞尔玛被绞死歌声也戛然而止,同时一切的环境声都消失了,画面死一般的寂静,这里一反前面的现实主义声音处理方式,反而使观众注意力更加集中,画面冲击力更强,塞尔玛摆动的尸体更加刺目,让观众在惊愕中情感却不可抑止地大喷发。
塞尔玛的华丽绚烂、令人目不暇接的白日梦则是采用经典的歌舞电影拍摄手法,运用了大量技巧拍摄而成。虽然,为了使画面和谐,仍然采用了手提摄像机,但几乎用的全是稳定的固定镜头,拍摄角度也多达一百多个。频繁的俯瞰镜头,使观众感觉仿佛翱翔于场景之上,使舞蹈也具有了一种抽象的几何美感。场面调度别出心裁,物体多位于趣味中心或几何中心。画面结构多变,多数时候比较稳定,但在塞尔玛杀死比尔后发生的那一段幻觉中采用的了反常的倾斜构图,传达出一种危险不安的气氛。画面光线明亮,对比强烈。这部分的色彩十分鲜艳,并以暖色为主。频繁运用蒙太奇,快速而富有节奏的剪辑,大量远景加特写的组合。在塞尔玛将要做白日梦的时候,空灵的音乐前置,连接提示梦境的出现。在第一次白日梦的结尾,运用交叉剪辑,将梦境结束于现实。其他的白日梦结束时常用跳切,给人如梦初醒的突然感。声音部分,除了最后一次白日梦加入了现实生活中的数数声,其他的都采用的是后期制作的音乐和歌曲。
这些歌曲常常是主人公内心和情绪的表达。比如当杰夫难过地问她是否已经看不见时她在火车的节奏下唱的《我已都看过了(Ive seen it all)》:“我已经看到了我的选择并且我已经看到了我想要的,那就足够了,想要更多就是贪心。我已经看到了我是谁,我已经知道我将成为什么,我已都看过了,没有什么再需要我看的了!”这是在回答杰夫,更是在安慰他,这还是主人公知足、平和的心态的直接表达。在塞尔玛杀死比尔后出现的幻觉中,她对比尔唱“天真的人儿在做梦,就像你这个瞌睡虫一样”,这正是她心里期望的表达,她多么期望比尔没有死,只是睡着了而已!接着她对比尔唱到“疼不疼?”“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好像做错了一切”幻觉中比尔回应她“我伤你更深,所以不用担心我“”一切都好好的,所以你要坚强“,这和后来她唱的”我只是做了我必须做的“”一滴泪水掉下的时间,一条蛇蜕皮的时间,宽恕的时间只需那么短“一样,其实是善良的塞尔玛在说服自己接受发生的一切,说服自己原谅自己。有些歌词还起到了解释的作用,比如塞尔玛在杀人之后逃跑的心理动机,就是通过歌词来说明的”他们(指警察)会拿走你的钱。为了你的儿子逃跑吧!“有些歌词看似前后矛盾,其实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心境,比如幻觉中的塞尔玛刚告诉自己比尔只是睡着了,一切都好好的,接着却向比尔的妻子唱“对不起,我杀死了你的丈夫”其实这恰当地表现了塞尔玛在经历了巨大的惊恐和悲伤后半梦半醒、逻辑混乱的状态。歌词还有提示的作用,比如“你(指音乐)总会在那抓住我,当我失足时”暗示了塞尔玛是将音乐作为她的精神寄托和支柱的,也提示我们注意每次音乐响起时,也都是塞尔玛陷入困境时。
这样,他用声像将梦境与现实,华丽与质朴放在一起相互碰撞,居然达到了一种惊人的感染效果。
与经典好莱坞歌舞片相比,《黑暗中的舞者》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另类。开场即不俗。几幅颜色由暖转冷抽象画随着主题音乐逐个叠化,渲染气氛,引发联想,暗示故事的悲剧性结局,同时将观众渐渐带入影片的情绪中。片中歌舞的插入方式也是不同于好莱坞的。在片中杰夫觉得,好莱坞歌舞片脱离现实,令人费解,“我不明白为什么音乐剧中的人会突然载歌载舞,我就不会突然载歌载舞啊!”而本片歌舞场面是作为主人公塞尔玛的幻想场景出现,合理、自然。也正是由于它的幻想性质,使得观众在观看时体验到的完全不同于看好莱坞音乐剧时感到的歌舞升平、欢乐祥和,它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另类的令人心酸的欢乐,观众看着她欢快舞蹈、歌唱的同时是替她揪着一颗心的,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场梦,而梦总是会醒的。另外,演员即兴的表演,比约克特别的声线和饱含深情的歌唱也使得本片具有了一种另类的抒情风格。本片的意识形态也是与好莱坞电影截然不同的。这在一个细节上有很明显的表现:当律师告诉陪审团塞尔玛曾说捷克的共产主义更适合人类的时候,一直比较镇定的陪审员们却开始骚动起来。这是导演对美国民主及其意识形态的一个讽刺。塞尔玛是抱着美好的梦想来到美国的,她勤劳善良,然而她的梦仍然破灭了,甚至连她自己都毁灭了。这是美国无法忍受的逻辑,无法接受的故事,纽约一位著名影评人曾给它“当年最糟糕的电影“的评价,它在奥斯卡遭到的冷遇一点也不奇怪。最后,还有什么比将温暖与残酷、华丽与简朴放在一个歌舞片中更另类、更出人意料吗的做法吗?
曾群曾说自己是戴着镣铐的舞者。他认为建筑师和艺术家最大的区别在于, 艺术家是为自己活着, 没有镣铐;建筑师是在束缚之下做事情, 用别人的钱帮别人做衣服, 大部分被束缚得出不来了, 只有好的建造师依然能有所突破。即使“戴着镣铐”, 他仍然不喜欢满腹牢骚抱怨, 因为抱怨意味着缺少自信和智慧。对曾群来说, 任何项目的设计过程都是无趣的, 往往交织着那些无形的压力与困顿、艰难的沟通与磨合……他认为, 有趣是暂时的, 无趣是永远的, 然而没有难受就没有好设计。那些山重水复后的峰回路转, 那些坚持与不妥协, 都成就了建筑师的圆满。
曾群的代表作——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就是这样一个让他难受的项目。项目的设计和建造经历了许多的波折, 从方案的形成到材料的选用都非常艰辛, 建筑本身包含着浓烈的政治色彩, 这使他承受着来自各方的无可抗拒的压力。但他表现出了一个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和负责态度。比如屋顶, 委托方原来坚决要用老式屋顶, 但是曾群设计的是一个很现代的, 他坚持自己的观点, 还说服了委托方, 最终得以排除一切干扰成功实现设计方案时的思考和追求, 并获得认可。
曾群进而提出“开明”的设计态度。在设计之前, 他需要看看“此地”的地理与时间的脉络, 寻求建筑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求获得建筑的独特性。他希望建筑具备一种融洽的气质, 能与其背景相互对话、协作, 就像一种开明的人生态度, 通达、包容、不固执、不保守。它应该是融入城市、环境、历史, 特别是生活中的东西, 是能使人获得独特的“此地”体验的东西, 它立在那里, 是因为它生长在那里, 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于它能包容众多的可能性, 让人能体会到更多建筑以外的东西, 而不仅仅是建筑本身。
他这样想, 也不吝于作品实践。曾群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设计中就融入了上海特色的里弄屋顶元素。曾群认为, 最能代表上海传统的建筑, 不只是外滩, 也不一定是陆家嘴, 成片成片的弄堂才最有资格。这一片屋顶构成的图案, 已经不是弄堂本身, 而是代表了一座城市。上海弄堂很有意思, 它是中国老的生活方式向新的生活方式转变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建筑形式。富有韵律感的里弄片断是上海城市肌理的主要特征, 记载了上海的城市历史。曾群希望在世博园区里, 有一个建筑能够用来保持上海的这种回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长300米、宽200米的巨大屋顶, 也是世博园区最大的屋顶, 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里弄的屋顶呈现出均匀的有节奏的三角形元素, 主题馆在第五立面构成了纯功能性但又具有立体空间层次的造型, 将超大尺度的屋面打造出类似城市纵横交错、凹凸起伏的肌理效果, 延续了传统城市空间。主题馆的南面, 挑檐出挑达18米, 这样深远的出挑, 显然来自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传统。参观者可在这个空间排队等候。挑檐能够遮风避雨, 挡住夏日阳光。挑檐下形成的空间, 非常像“弄堂口”, 往往使人回想起夏日晚上在弄堂和街的交汇处乘凉、闲谈;伸出的挑檐, 也很容易让人想起弄堂口的“过街楼”, 楼下面的空间, 是下雨天孩子下棋打牌、主妇拣菜和结绒线的地方。
这位舞者叫傅月英。退休前,她是一家设计公司的美术设计师。她身高1.64米、体重53公斤,腰围只有70公分,修长而健美的身材让年轻人都羡慕。傅月英不仅能跳摩登舞、拉丁舞还能利落地做劈叉动作。有人向她讨教保持身材的秘诀,她的回答只四个字:“坚持锻炼。”从学生时代就喜欢体育运动的傅月英,始终就没有放弃过锻炼身体,她觉得锻炼身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吃饭睡觉一样每日必做,持之以恒,使她有了超出年龄的生命活力。特别是近10年来,无论是寒冬,还是盛夏,在人民公园,在体育场馆,清晨六点半,人们总能看到她的身影,两个小时的训练风雨无阻。一次,漫天大雪,不能骑车,她步行到公园,遇到家人过生日,或过年过节,依旧不误练习。她练的内容很单调,总是反复练习拉丁舞的基本动作与套路,不厌其烦,更一丝不苟。有朋友问她,这样的锻炼,你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她笑答:“除非走不动了。”傅月英在锻炼中享受着运动的快乐,品味着健康的幸福。“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鼓舞着她,坚信“坚持就有希望。”
十年来,傅月英的身体越来越好,很少生病吃药。她曾开玩笑,“身体健康,如同给自己长工资”。好身体,心情好,也收获了好心态。她家的经济条件不错,但她没有过高的欲望,而是把健康生活的理念融入生活之中,带动家人坚持锻炼身体。她不羡慕别人有汽车、有大房,但羡慕别人的好身体。当她遇到健康的八九十岁老人时,总要上前问问,您是怎样保养的?她注意吸取有益健康的经验,认真积累生活健康常识,安排好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她觉得拥有健康的身体就是财富。
她是搞美术出身,追求美,发现美似乎出于一种本能。平时她把自己打扮得美丽大方,而不乏时尚,一件衣服花钱不多,但她穿得体。为了能有体现个人审美情趣的演出服,她自己设计、缝制,看到七套不同样式适合自己的演出服,心里充满兴奋与喜悦。舞台上,她身着银光闪烁的服饰,忘我地起舞,那起伏跌荡的舞姿,演绎的不仅是舞蹈的涵义,也有舞者的心情与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启迪。
魅力无限的国标舞,它是优美的,也是时尚的,傅月英跳得如醉如痴。平淡而充实的日子里,她无数次对照光盘的分析与研究,舞步、旋转等动作标准和规范,逐步从初级到达较高的水平。她曾获得全国及天津市摩登舞、拉丁舞锦标赛业余组第一、第二名。她把获奖看得很淡,却很愿意到社区、到机关、企业参加演出活动与人们分享快乐。去年,她被邀请到上海参加某公司艺术节,她和舞伴的独特表演赢得全场长时间的掌声,其中有赞扬,也有惊讶,更多的是羡慕她饱满的精神状态,良好的身体素质与高雅的艺术气质。
【舞者的读后感】推荐阅读:
《舞者》诗歌欣赏06-19
《周易》的读后感06-03
革命的读后感06-11
人生的读后感10-07
《海的女儿》的读后感作文06-28
《寻找时间的人》的读后感10-08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10-12
高二年级读后感:孟子的读后感700字10-30
当下的力量的读后感600字09-10
巴金作品的读后感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