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模试题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二模试题(精选6篇)

语文二模试题 篇1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每小题2分,共6分)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对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蝉则千转不穷 转 :通“啭”,鸟叫声 B.负势竞上 上:上面 ..C.横柯上蔽 蔽 : 遮蔽 D.鸢飞戾天者 戾:至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猛浪若奔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一百许里 安陵君其许寡人 ..D.风烟俱净 百废俱兴 ..8.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 【注释】①徙:搬迁。②偾(fèn)表:放倒标杆。偾,推倒。表,标杆。③何伤:有什么妨碍。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有一人徙之,辄予金()

(2)来谒吴起()..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11.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诗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3题。(每小题3分,共6分)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①居大厦。

【注释】①鳞鳞:形容大厦瓦片如鱼鳞

12.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作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

14.按诗文原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7分。)

(1)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气蒸云梦泽。(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6),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7)臣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2分)

鲸落 张博然

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初三语文 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④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⑨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选白《中国利普文学精选》2014年版,有删改)

15.请结合①②段内容说一说什么是“鲸落”。(3分)

16.文章 17.分析加点的词语,说一说它的作用。(3分)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18.结合选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应该怎样防止“鲸落”的消失?(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葚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初三语文 1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4分)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赏析文章中加点词语“滋润”的表达效果。

语文二模试题 篇2

1. 在“我”看来, 蚂蚱是害虫, 专吃庄稼, 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2009年中考·恩施卷现代文阅读《向生命鞠躬》第14题)

2. 正如文中所言, 每一位母亲自她“决定做一个母亲”起, 都自觉不自觉地脱下那件羽衣, 并小心地珍藏起心中的那份美好。其实, 让母亲重新穿上那件美丽的羽衣, 也是每个做儿女的共同心愿。请以“妈妈, 我已经长大了”为开头, 写几句话, 表达你的心愿。 (2009年中考·临沂卷现代文阅读《母亲的羽衣》第16题)

3. 生活中, 你一定会有被理解关爱或理解关爱他人的经历, 请以其中一方面举例谈谈感受。 (2008年中考·鸡西卷现代文阅读《轻轻叩门的一声清响》第29题)

4. 自主创新, 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宝贵财富。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为未来的交通发展提两点设想。 (2009年中考·牡丹江卷现代文阅读《高速铁路新时代》第18题)

5. 为了深圳未来的发展, 请你另外提出两条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2010年中考·深圳卷现代文阅读《地球首个生态城市》第12题)

6.“地球曾经很受伤”, 实际上, 人类也在不断地伤害地球。为了减少、阻止人类对“母亲地球”的伤害, 相信你有不少建议, 请你结合实际, 试着提出不少于三条此类的建议。 (2009年中考·黄石卷现代文阅读《地球也曾经很受伤》第25题)

7. 保护环境, 从身边做起。倘若你是一名环保宣传员, 你将给周围的人提怎样的环保建议? (2009年中考·邵阳卷现代文阅读《我们的家园怎么了》第16题)

8.2011年3月22日, 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大地震摧毁了日本福岛部分核反应堆, 导致核辐射, 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 也引发了人们是否继续开发利用核能的争议。对此, 你有怎样的看法? (2011年中考·山东临沂卷现代文阅读《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第20题)

9. 品味选文,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响应低碳生活的一些做法。 (勿与选文内容重复) (2010年中考·四川南充卷现代文阅读《低碳与城市生活》第23题)

1 0. 只要我们愿意约束自己, 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就可以成为低碳生活的积极实践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 你将怎样做? (2010年中考·湖南邵阳卷现代文阅读《人类的低碳生活》第14题)

1 1. 针对食品添加剂出现的安全问题, 请你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0年中考·辽宁宽甸卷现代文阅读《食品添加剂值得我们信任吗》)

1 2. 中国红早已成为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 除春节贴红春联外, 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两个例子。 (2010年中考·上海卷现代文阅读《中国红为什么那么红》第19题)

1 3. 掩卷沉思, 感慨良深。当你看到我国西南地区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河水断流, 看到地震灾区玉树的小志愿者才仁旦周那稚气的脸蛋、穿梭的身影时, 你会怎么做? (2010年中考·龙岩卷现代文阅读《缺少一点儿缺少》第11题)

1 4. 当今社会, 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 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2010年中考·辽宁朝阳卷文言文阅读, 甲《马说》乙《战国策·人有卖骏马者》第10题)

1 5. 读完材料后, 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人生体验谈谈:人的文明素质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不引用示例, 任意答出4点即可) 文明素质内容示例:有文化、有理想, 讲卫生、讲信用、热爱生活…… (2010年中考·贵阳卷综合学习水平考查第27题, 材料略)

以上例题从分布来看, 主要出自现代文阅读题 (1~13) , 遍及记叙文 (1~3) 、说明文 (4~12) 、议论文 (13) 等文体, 相比之下尤其以说明文为甚。当然也涉及文言文阅读 (14) 和综合性学习 (15) 。从考点来看, 这些试题主要考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例1、2、3、13、15。其中例1主要考察对生命的态度, 例2主要考察对母爱的报答, 例3主要考察对爱与被爱的感受, 例13主要考察对需要救助人们的善举, 例15主要考察对文明素质内涵的把握;有的主要考察交通、城市等基础建设的设想, 如例4主要考察对未来交通的展望, 例5主要考察对建设生态城市构想;有的主要考察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措施, 如例6、7、8、9、10。其中例6主要考察的是保护地球的方法和措施, 例7主要考察保护生活环境的常识, 例8主要考察对利用核能源的看法, 例9、10两道题都主要考察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知识和做法。还有如例11主要考察对食品添加剂安全合理使用的知识与措施, 例12主要考察对民间习俗的了解和关注, 例14主要考察对“名人广告”的价值判断。从题目与文本 (材料) 的关系来看, 它们都是无限开放性的试题, 考生无需阅读选文 (材料) , 只要对题作答, 且能够“言之成理”即可算对。

这类试题严重地游离了语文学科评价的重心。中考语文学科的考察应该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 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对文学作品还应“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对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要重点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的能力, 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建议, 并以此作为命题的依据和考察的重点。只有这样, 才能突出语文学科特点, 保证中考甄别选拔功能的发挥。

其次, 它背离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也许有人会说, 这类试题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渗透能力。其实不然。因为语文不是“万金油”, 不是“百宝囊”, 不能将凡是用汉语言文字符号来表达的都归入语文的范畴。“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它重在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 语文只能担当起它“独当其任”之任, 不应该也不可能肩负起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它只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不应该也不可以喧宾夺主取而代之。

第三, 它违背了中考语文学科考查的宗旨。众所周知, 中考不同于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检测和阶段性考查, 它是初中学段的终结性考试, 旨在准确测量学生在这个学段的语文学科知识水平及运用能力, 为高中阶段教育选拔人才。所以, 中考语文学科的命题只能在语文的专业范围内进行, 如上例举的跨界式命题都会降低中考的信度、效度及公平度, 不利于对优秀语文人才的选拔, 也不利于对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和运用能力的评价。

第四, 它脱离了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力所及。譬如:“未来交通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等, 都是初中学生相对陌生的领域, 所以考生作答时只能靠猜测与想象, 这样不仅不能准确地测量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反而助长了学生说空话、大话、套话的不良风气。

第五, 它给语文教学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不可否认, 在现阶段中考、高考对教学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招生往往考试命题的指向决定着学科教学的走向。眼下不少老师在语文教学中, 过分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社会活动实践课、影视娱乐表演课等现象, 不能说与中考命题的误导不无关系。

上海高考二模语文试题(完整版) 篇3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从简朴到简约

冯骥才

①在北欧 ,尤其是奥斯陆的大街上,你会感到城市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整体性。它没有历史与现代的断裂与分离,而是和谐地浑然一体。这不仅是建筑外部,连建筑内部乃至家具风格也是一样。你在他们的博物馆里看到那种传统生活中纯朴的直线、那种很少人文雕琢的简洁、那种木头柔韧的材 质与本色的生态美,也鲜明地在他们现代的生活中被使用着、表现着、享受着。

②今天的他们依旧喜欢用新鲜的原木把屋顶装饰得像昔时的农舍,喜欢木头立柱,喜欢没有花纹雕饰的桌椅,喜欢用光洁的木板组合起来的衣柜与书架;但这不是不动脑子地去模仿传统,而是加进去一种后工业时代崇尚的简约美与现代科技能力,包括精细的切割与抛光的技术,而使其成为现代审美中一种自己文化主体元素。

③它给我十分深刻的印象是,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自己即北欧传统审美的简朴转化为现代审美的简约。审美是文化中深层的要素。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现代文化。

④北欧人这种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转型,是有历史文化优势的。首先它们的历史较为单纯,没有太多的文化的更迭;再有是地处偏远,距离几个重要的欧洲文化中心如佛罗伦萨、巴黎、法兰克福等都较远,源自这些中心的一些重大的文化思潮,如同发生地震的震中,到了北欧影响就大大减弱。比如崛起于17世纪意大利的巴洛克文化,那种跃动的曲线、华丽的图案以及流光溢彩,在巴黎和维也纳几乎沉迷了二百年,弥漫了整个朝野。但对北欧的文化及其审美影响却甚微。在北欧人的审美中几乎找不到巴洛克的文化成分。没有过深过重的人文积淀,反而使北欧较轻松地找到自己在现代文明中的文化位置。

⑤比较起来,中国就麻烦多了。自汉唐以来,中原汉文化的审美似乎一贯而下。特别是明代的审美雍容大气、敦厚沉静,从中可 以清晰看到汉之博大与唐之沉雄。然而到了清代,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驱使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变异。特别是乾隆盛世,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走到极致,完全脱离传统审美的厚重与含蓄。可是到了清代中期之后,国力的衰败便使这种奢华的追求无法企及而日渐粗鄙,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遭到破坏。此后则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到了“不爱红装爱武装”年代,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已不被提倡。当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时,我们已经无所依据和无所凭借。社会审美像没头苍蝇乱撞。或是呆头呆脑地仿古,或是跟着洋人亦步亦趋地作“现代秀”。如何在审美上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成了当代文化的大难题之一。没有现代审美,也就谈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化。

⑥再看看北欧人。看似他的传统的横平竖直和很少雕琢,极容易与现代工业审美结合,其实不然。比方,他们与德国人不同。有着重工业传统的德国人更喜欢用钢铁作为建筑与器物的材料。北欧人则坚持使用他们传统的木头。在这些森林茂密、盛产木材的国家里,他们在温暖的木屋里,使用木头造床、桌椅、盆罐、勺子和笔杆来生活。木的文化深入到他们的骨头里。今天他们依旧坚持使用这种具有亲切感的材质,而且决不刷漆,凸显木头的本色与气息。这样,木头本身的质感与色泽,已成为北欧人简约的现代审美的元素了。如果说德国人的现代审美多一些冷峻,他们则多一些亲和。

⑦北欧人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过渡,不是听凭自然稀里糊涂地完成的。我想它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经过知识界,即建筑界、艺术界、设计师等长期的创造性的努力与探索。瑞典是崇尚发明和设计的国家。瑞典朋友告诉我,他们在使用自己的传统元素时,要做认真的考察和研究,决不草率。在这一点,看看瑞典人的家居装饰的连锁店“宜家”里的各种物品就会一清二楚。另一方面是公众的认可。没有公众认可,就不会成为集体审美。只有成为集体审美,才是一种时代的文化特质。

⑧然而,这公众的认可需要全社会有着现代审美的要求,需要整个社会具有较高的审美素质与文化水准,这就必须要有美育教育,可是我们至今还没有把美育列入素质教育。还有,知识界的努力是重要的关键。如果我们只去克隆舶来的“现代”,或者在传统中找卖点,我们自己的现代审美则无法建立起来。我很欣赏奥运会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这是一种积极和精心的努力。当然,还嫌太少,还只是在设计范畴的个别成功的范例,更大的文化问题是我们的现代审美。而这 种时代审美是不会自动转换与完成的。如果现代文化建立不起来,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所占据,就像当前充斥我们社会的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

⑨在这一点上,北欧人会不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呢?

1.第①段加点词“整体性”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简析第④段列举“巴洛克文化”的目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欧人坚持使用传统的木头并逐渐形成简约的审美元素,使他们不受现代工业审美的影响。

B.“社会审美像没头苍蝇乱撞”写出了中国社会审美标准被破坏后无所依据和无所凭借的状况。

C.中国印、祥云和 “画卷”的设计成功,表明知识界在提高公众审美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D.商业化的“暴发户审美”充斥社会的原因在于我们尚未建立融合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现代文化。

4.第⑤段中说“如何在审美上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成了当代文化的大难题之一”,原因是:(3分)

(1)

(2) [来源:学|科|网](3)

5.对文章的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6.根据全文,北欧人从传统审美到现代审美的成功转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1分)

那一滴挤疼了大海的眼泪

朱成玉

①一滴水,无法挤疼大海,一滴眼泪,却会!

②有一次,母亲在午睡时做了一个梦,梦到我掉进了井里,旁边一大帮人,却没有人去救。母亲赶到了,毫不犹豫地跳进去救我,把我救上来,自己却死过去了。她隐隐地听到人们说:“只有当妈的才能这样啊,把孩子救上来,自己却死过去了。”

③母亲在睡梦中惊醒,她感到这个梦很不吉利,眼皮也不停地跳,她担心我会发生什么事情,迫不及待地给我打电话,可是我在午睡的时候有关机的习惯,母亲就一遍一遍地打,一直打了两个小时,我才开机。

④电话通了的时候,母亲在那边孩子一样“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听完母亲诉说的那个梦,我深深地自责起来。对于母亲来说,无法和孩子联系的这两个小时,是多么漫长。

⑤母亲叮嘱我最近要多注意点儿安全,又一再地安慰我,说梦都是反的,梦见灾难就证明平安,没事的。

⑥这就是母爱吧。她宁愿相信一个不真实的梦,并陷进自己假设的劫难里,难以自拔。

⑦从那以后,我不再轻易地关机,因为我怕母亲再做那样可怕的梦。

⑧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哭泣,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分明看到了在哭泣声后尾随而来的那滴眼泪,浑浊、咸涩,却又那么晶莹、甘甜。

⑨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失去老伴的父亲,内心充满了悲伤,可是他又不得不在儿女们面前装出笑脸,免得让孩子们替他担心。后来,儿女们发现父亲喜欢上了吃洋葱,他总是一个人在厨房里默默地剥洋葱,眼里满是泪水。孩子们问起的时候,他说是洋葱太辣。其实他是在找一个借口流泪,给心底的悲伤找一个流淌的出口。

⑩有一种男人,宁可忍耐野火把心烧焦,也不会让火星溅到爱人的发梢。有一种男人,心里藏着一个重洋,流出来,却只有一颗泪珠!

11我的父亲也是个刚强的父亲,我见过他唯一的一次流泪也是因为我。

12那个秋天,我被一个发了疯的酒鬼连刺了四刀,多亏好心的邻居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在重症监护室里三天三夜昏迷不醒,醒来第一眼,我就看到了父亲。而当看到我终于醒来,父亲的一滴泪重重地砸到我的脸上,继而转身向外狂奔,语无伦次地对亲人们喊着:“孩儿醒了,孩儿醒了……”

13后来我才知道,当听说了我的遭遇,正在田地里干活儿的父亲风尘仆仆地从老家赶来,竟然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上面满是泥点子和汗渍的酸味。母亲哭了一道儿,他训斥了一道儿,“你嚎丧个啥儿,儿子没事儿也被你嚎出事儿了。”话虽如此说,心里早已七上八下地没了谱儿。

14父亲,这个刚强了一辈子的汉子,天灾令他颗粒无收时没流过一滴泪,上山砍伐木头被大树压断了腿时没流过一滴泪,听说我出事儿时没流过一滴泪……在确认我醒了,重新活了过来的时候,终于哭了一次。那一滴砸在我脸上的泪水里面,蓄着父亲满满60多年的沧桑。

15现代舞之母邓肯的一生充满了太多的悲凉,一天之内,她的一双儿女就被汽车送葬于 莱茵河中。她在自传里悲伤地写道:“在人的一生中,母亲的哭声只有两次是听不到的――一次在出生前,一次在死亡后。当我握着他们冰凉的小手时,他们却再也不会握我的手了。我哭了,这哭声与生他们时的哭声一模一样。一个是极度喜悦时的哭声,一个是极度悲伤时的哭声,为什么会一样呢?我不知道为什么,可我清楚这哭声真的是一样的。在茫茫人世间,是不是只有一种伟大的哭声,孕育生命的母亲的哭声,既能包含忧伤、疼痛,又能包含欢乐、狂喜呢?”

16一滴水,无法挤疼大海,一滴眼泪,却会!因为那一滴滴眼泪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情感的风暴。

7.母亲在梦见儿子落井后惶恐不安,后来又说梦都是 反的,如何理解母亲言行上的矛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简析第⑩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12段画线句中“砸”字有何妙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文章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第⑥段写母亲“陷进自己假设的劫难里,难以自拔”,主要表现了母亲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B.第⑧段写儿子想象母亲的眼泪“晶莹、甘甜”,表达了儿子对至纯至真的母爱的深切感受。

C.第13段写父亲对母亲的训斥,看似反常,实际上反映了父亲忧心如焚、焦躁不安的心情。

D.第14段“沧桑”一词,意蕴丰富,既指父亲生活上饱经磨难,又指父亲情感上历经波折。

E.本文先虚写母亲的眼泪,再实写父亲的眼泪,以虚衬实,有力地突出了父爱的博大与深沉。

F.本文构思精巧,合理运用联想和想 象,感情真挚,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父母之爱的热烈歌颂。

11.第15段写现代舞之母邓肯的悲情故事和悲伤诉说,有何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评析第16段画线句在全文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转朱阁, ,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

(2) ,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来源:Zxxk.Com]

(3)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4)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

(5)去年今日此门中, 。(崔护《题都城南庄》)

(6)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7)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8) ,唇亡齿寒。(《尚书》)

(四)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14-16题。(8分)

鹧鸪天 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转牙樯②。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释】①一曲危弦:弹奏一曲。危:高。弦:泛指乐器。②捩(lièduò):扭转船舵。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14.从字数看,本词属于 。(1分)

15.下列对本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写楼上别筵的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给全篇定下了伤感的基调。

B.整个上阕按照将别、正别、已别的顺序展开,词意层层推进,惜别离恨之情渐行渐浓。

C.下阕借瑶草和柳芽两个意象组合,点明送别的时节,并以美好的春景,反衬离恨之重。

D.结句以悠悠东流水喻绵绵别离情,与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的诗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16.从空间转换的角度,对词中画线句子写一段赏析文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泗滨美石

泗水之滨多美石。孟尝君为薛公,使使者求之以币。泗滨之人问曰:“君用是奚为哉?”使者对曰:“吾君封于薛,将崇宗庙之祀,制雅乐焉,微君之石,无以为之磬。使隶人敬请于下执事,惟君图之。”泗滨人大喜,告于其父老,斋戒肃使者,以车十乘致石于孟尝君。孟尝君馆泗滨人而置石于外朝。

他日下宫之b阙①,孟尝君命以其石为之。泗滨人辞诸孟尝君曰:“下邑之石,天生而地成之。昔日禹平水土,命后夔②取而荐之郊庙,以谐八音,众声依之,任土作贡,定为方物③,要之明神,不敢亵也。君命使者来求于下邑曰:‘以崇宗庙之祀’,下邑之人畏君之威,不敢不供,斋戒肃使者致于君。君以置诸外朝,未有定命,不敢以请。今闻诸馆人曰‘将以为下宫之b’,臣实不敢闻。”弗谢而走。诸侯之客闻之皆去。

于是秦与楚合谋伐齐。孟尝君大恐,命驾趋谢客,亲御泗滨人,迎石登诸庙,以为磬。诸侯之客闻之皆来,秦、楚之兵亦解。

君子曰:“国君之举不可以不慎也,如是哉!孟尝君失信于一石,天下之人疾之,而况得罪于贤士哉!虽然,孟尝君亦能补过者也。齐国复强不亦宜乎?” (选自明朝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b,同“”,承垫宫柱的脚石。阙,通“缺”。②后夔,人名,相传为舜掌乐之官。③方物,可贡的地方特产。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微君之石( ) (2)惟君图之( )

(3)孟尝君馆泗滨人( ) (4)天下之人疾之( )

18.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使隶人敬请于下执事 而君幸于赵王

B.孟尝君命以其石为之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C.命后夔取而荐之郊庙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将以为下宫之b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1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斋戒肃使者,以车十乘致石于孟尝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驾趋谢客,亲御泗滨人,迎石登诸庙,以为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泗滨人“弗谢而走”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价孟尝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画树法

①凡画山水,林木当先,峰峦居后。峰峦者,山之骨骼;林木者,山之眉目。未见骨骼先见眉目,故林木须要精彩。譬诸人形骨骼匀停,而眉目俗恶,乌得成佳士?譬诸军旅前锋不扬,何以张后队?故古人未练石先练树。

②况山林非园林可比:园林木植栽培修理,梃干端直,枝叶葱茂,故绘之者易;山林木植,深岩无主,听其荒滋,小者Gá伲大者m瘼冢不凿其真,无伤其直,阴森径,响挂空潭,云栖之,露袭之,纵横而出,无不顺适其性,克全其天,故绘之者难。夫惟胸涤尘埃,气消烟火,操笔如在深山,居处如同野壑,松风在耳,林影弥窗,抒腕探取,方得其神。否则虽绘其形,如园林之木植,不能得其天然之野态。

③且树法非石法可比 :石有皴擦点染,犹可藏拙;树则筋骨毕露,少有背逆,人即见之。故绘之者必用笔法,或用钉头鼠尾,或用蜂腰鹤膝,务要遒劲,一笔数顿即成梃干,不可回护。一笔要当一笔用,如一笔气力不到则败矣。一笔败则通身减色,而烟火市气由是而出。子其慎之!

(节选自清朝布颜图《学画心法问答》)

【注释】①G(bēi quān),杯子。②m(cuán wán),山耸立的样子。

22.第①段中画线句对阐明事理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第②段,用自己的话说明画山林树木之难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郑板桥画竹主张“意在笔先”,本文哪句话与其有相通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句子不是写“画树法”的一项是( )。(3分)

A.不凿其真,无伤其直 B. 胸涤尘埃,气消烟火

C.或用钉头鼠尾,或用蜂腰鹤膝 D. 一笔数顿即成梃干,不可回护

26.本文谈“画树法”,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当你作决定时,更需要接受别人的意见还是坚持自己的见解?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语文二模试题 篇4

池州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座住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考场座位号、姓名及科目。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①“慎独”最初是儒家的重要概念,意思是,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言慎行。因此,“慎独”得到共产党人的大力提倡。刘少奇对“慎独”进行了通俗的解释,“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②“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慎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修炼成的,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必须从私人生活做起,必须从“慎私”做起。“慎私”要求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公务之余要小心谨慎,八小时之外也要坚守廉政防线。公务活动有公众的关注,自然会有约束和顾忌,在私人生活上这些约束和顾忌就少了,更应谨慎小心。能不能做到“慎私”,最直接的体现是如何处理私人关系。私人关系很多,最典型的有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有以地缘为纽带的关系,比如同乡、邻里等;有以感情为纽带的关系,比如朋友、仇人等。

③很多先贤都是“慎私”的高手。武则天时期,娄师德问弟弟:“我做到宰相,你又做很高的地方官,人家会嫉妒,怎样才能保全性命呢?”他的弟弟说:“今后.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也不还嘴,擦去就是了。”娄师德说:“这恰是我最担心的。人家唾你,是对你发怒了。如果擦了,说明你不满,人家会更加发怒。应该.让唾沫不擦自干。”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来历。娄师德教育弟弟要戒骄戒躁,夹着尾巴做人。东汉时,有人曾受到过扬震的举荐,送给他十金,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说: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还有个故事流传很广,清康熙时.时任礼部尚书张英的家属为宅基地打官司,写信让张英给地方官打招呼。张英写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 始皇。”对方听说,也让了三尺,于是就有了六尺巷。唾面自干、暮夜却金、六尺巷,让我们领略了古人“慎私”的功夫。④我们党有很多“慎私”的楷模。周恩来生前为家人亲属定了“十不准”,包括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等。“十不准”是周总理对亲属的具体要求,更是他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⑤“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质和修养。“慎私”是“慎独”的阶梯,“慎独”是“慎私”的最高境界。总书记指出,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在“慎私”和“慎独”上狠下功夫,以前人为榜样,在锤炼个人品格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10月13日)

1.下列关于“慎独”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慎独”要求君子做到谨言慎行,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这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B.刘少奇对“慎独”的解释是:一个人在他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能够不做任何坏事。

C.“慎独”必须从“慎私”做起,要求领导干部在八外时之外也要坚守廉政防线。D.“慎独”就是在没有人关注的时候,在私人生活上,或在处理私人关系上要懂得约束和顾忌,谨慎小心。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从古今的角度谈对“慎独”的理解,“慎独”得到共产党人的大力提倡。第①段引出下文。

B.第②段谈“慎独”和“慎私”的关系。能不能做到“慎私”,最直接的体现是如何处理私人关系。“慎独”必须从“慎私”做起。第①②段提出中心论点。

C.第③段从历史的角度举例论证很多先贤都是“慎私”的高手,第④段举例论证我们党有很多“慎私”的楷模。第③④段与第②段构成递进关系。

D.第(勤茭论述“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质和修养,希望人们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第⑤段总结全文。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慎私”,就是要谨慎处理私人关系。私人关系包含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感情关系等。B.娄师德弟弟在兄长的教育下戒骄戒躁,夹着尾巴做人。让我们领略了古人“慎私”的功夫。

C.广大党员干部只要在“慎私”和“慎独”上下足功夫,锤炼个人品格,就可以成为人民群众的楷模。

D.总书记指出,“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魇和修养,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董宣字少平,陈留国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予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①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②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③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乏。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篓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善.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④为白农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日: “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节选自《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剧:北海国治所剧县。②怀:怀县。③苍头:奴仆。④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塞其咎 塞:弥补 B.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 剧:大 C.流血被面 被:覆盖 D.枹鼓不鸣董少平鸣:击鼓呜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宣以丹前附王莽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幸思自安之宜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愿乞一言而死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D.威不能行一令乎 儿寒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董宣刚烈倔强,敢于搏击。他执法如山,不畏权势,疾恶如仇,宁死不屈;对犯法的贵戚、豪强坚决下手:决不宽贷。

B.董宣不贪钱财,终身廉洁。他所得赐钱,一文不取,哪怕临死,也不苟且;死后凄凉,身无长物,夫人痛哭,皇帝悲伤。

C.董宣爱护部属,承担责任。他在水丘岑身陷囹圄时声言水丘岑是奉命行事;决不推诿,愿意处死自己以换回水丘岑的命。

D.董宣虽受追责,终获宽容。他在杀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和湖阳公主奴仆时,曾遭受惩罚,但最后都得到皇帝支持。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译文:

(2)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译文:

(3)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同,完成8—9题。卜算子 【南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8这首词表现了诗人丰厚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答: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取两种作简要赏析。(4分)答:

l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春冬之时,①_ _②。③_ ___。

④,⑤。⑥,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乙:①总角之宴,__ __。(《诗经•氓》)

②风之积也不厚,__ __。(庄子《逍遥游》)

③西当太白有鸟道,__ __。(李白《蜀遭难》)

④,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⑤,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⑥,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停下就是故乡 钱红莉

①多年前,站在老家中学的山坡上,就能望见九华山。清晨的九华山光芒四射,让一个少年充满向往。整整30年过去,第一次去九华山。虽有感慨,但处在这样的年龄,人世的风雨将整颗心一把兜住,只能习惯沉默。

②站在天台,终于跟自然对接上,风把白云送了一程又一程,天蓝得跟梦一样。深秋的风有些寒凉,深秋的风像一把把镰刀,顺路把沿途的晚稻一棵棵割下,稻谷晒在路边,抓一把稻草闻闻,还是童年的那个味道,无以表达,唯愿于稻草堆上长睡不醒„„

③是个处处认故乡的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当下的中国已是稀有,若在一地遇见,我必心存感念,妄想留下居一阵。九华山间的云是女性的云,特别体恤人,是织锦的缎子,乳糕色,一路铺到天边,我们走到哪,她都跟,从不多言,只用气场感染你。我们也感动,就走一路,看它一路。

④向晚,月亮升起来,在飞速的车里看云月,宛如水墨,并非今人的,是古代的,可以望见岁月的风霜光阴的密脚,有些旧了。旧东西考验人的眼力,也是一团永恒不灭的火,但凡有一颗热烈的心,总会被点燃,是倪云林的旧画,既诱人,也拒人。

⑤九华山的月亮陈旧又新妍,圆,亮,微微的泛红光。夜里睡不着,靠在窗边,看月亮。偶尔几声虫鸣,远处竹影摇曳,会想起苏东坡以及《水调歌头》,如此高难度地把人生的悲欣苦辛悉数写尽。依然同一轮明月,照我如照苏东坡—我不曾写出不朽名篇,是因为吃的苦没有他的多。这么想,就有台阶了,再一步步走下来,把白纱的窗幔合上,继续睡„„

⑥凌晨醒来,鸟声初出,衬得山更清幽。山里的鸟不比城里的鸟,一开口,便恬噪,遭人烦,大约脱离自然的属性了。山鸟的叫声在溪水里洗过,一如初心,从树林里捧出来给你。起来跑步。雾气重,一圈下来,头发尽湿。遇到一块菜地,顺便进去查看一下墒情—掀开满畦稻草,芫荽、菠菜、茼蒿纷纷出芽了,青蒜葱茏一片。近处的几垄山芋藤尚绿着,等着时刻于锄头下献身;辣椒还在开小白花,丝毫不理会寒露已至;最好看的,要数篱笆上的红扁豆,在秋风(微博)下巍巍峨峨„„长风万里送秋雁的九月呀。

⑦站菜地中央,举目环顾,四野苍茫,九华山近在咫尺,红月亮落下去。我的一口气又跟金色的童年接上了—曾经,清明回老家,一下车,走在满是小鸡草的田埂,整个身体被油菜包围,简直热泪盈眶。城里人永远不懂这里面到底深藏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什么也不说,只是啪啪啪掉眼泪—似乎这么多年的苦,终于被油菜懂得并疼惜。海子有诗:“家乡的风/家乡的云/睡在我的双肩。”是的,风、云睡了,一切安宁了,徒剩呼吸吐纳,再没有别的。是洗涤,也是还原。山水天地把人一点点地还原成稚子,快乐地在风里奔跑。⑧跟山水玩了一天,也累,去九华水街喝茶,并非半盏松萝,不过是一杯普通的绿。此街有些秦淮河的意趣,比秦淮河幽静,与河水、柳、草地为邻的是书院、禅室、茶馆、酒吧„„抬头低首,均见启功墨迹。好几棵大树,其中一棵许愿树,一棵行愿树。传说海玉法师所植(应身菩萨),近400岁。树下有风,有木桌长椅,烟灰缸是粗瓷碗,平素矜持的同事不免肆意起来,不停地摆姿势留影。⑨站在水街尽头的荒野,西天有金子在泛光—每当日暮,总会叫人想起童年,故乡,羊牛下山,鸡鸭入埘,甚至还可跟遥远的《诗经》对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在水街的荒野又遇着这样的意境,衬着人的心事茫茫远远。

⑩除了九华河,水街旁还有一条不知名小河,一只小野鸭正孤单地自己跟自己玩,它跳出水面凌波微步,轻盈地要飞天,转而一头扎下,潜水而去;一只白鹭在菖蒲的绿丛中梳洗,王菲一般骄傲,夕阳的余晖照它如照一口井。荒野遍布青蒿的味道,是清苦的香气,远处的芦荻早已白头,一点点在风里摇„„荒凉的原野上相遇苍苍的芦荻,你可知,它就是《诗经》里的蒹葭?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老的句子,一旦念起来就有些伤感,分明有淡淡的哀愁,是愁而不怨,伤而不悲—平凡的日子,因为愁伤,才有了份量。

○12一个陌生读者为我的《四季书》写书评,取题目:一间屋两棵树三餐饭四季风景。我看着,在电脑前默默感动。

○13九华山脚下,也是适合我们停下来生活的地方,每天三餐饭,看尽四季风景。

(选自《散文》2014年第12期)

11根据③-⑥的内容,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4分)

答:

12第⑦段的语言艺术突出,请加以赏析。(6分)

答:

13.第⑧段写得独特,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14“一间屋两棵树三餐饭四季风景”,作者为读者这样的书评题日所默默感动,作者

感动的是读者对舟己创作的理解和欣赏,请根据书评题目和文本,从两个不同的方

面谈谈你所悟到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惬意/书箧 干劲/疾风劲草 宵衣旰食/气冲霄汉 B.船棹/泥淖 着力/着手成春 心旷神怡/贻笑大方 c框架/眼眶 停泊/淡泊明志 重峦叠嶂/鸾凤和鸣 D淑静/菽粟 宿将/风餐露宿 引吭高歌/伉俪情深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引擎 罐车 自动挡 络绎不绝 水涨船高 B泔水 花会 白癜风 苍翠欲滴 山青水秀 c法治 斡旋 新常态 贪脏枉法 共商国是 D儒雅 浮躁 亲和力 仗义疏财 能言善辨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2月28日,前央视记者柴静的最新调查报道《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发布,在互

联网引起巨大反响。面对来势汹汹的雾霾,我们该做些什么?

B“四个全面”的提出充分表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主动创新的态势和动能,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不墨守成规、勇于开拓、善于创造的勇气和能力。C染指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帕特里克-奠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

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聚焦于纳粹占领及其对他的国家的影响。D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在氢弹原理研究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评为“感动

中国2014十大人物”。可谓实至名归。

18下面五千句了巾四个有浯病,请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予以修改。(4分)

①埃博拉病毒是人类和是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

②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方愿意继续同澳方及国际社会一道,更好地保护南极,认识南极,利用南极。

③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④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纪实的叙事手法成功塑造了胸怀博大、内心丰富、视野开阔的领袖形象,受到观众好评如潮。

⑤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播出“家风”系列报道之后,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序号 修改

19英国《太阳报》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结果从

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了四个最佳答案:①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

己作品的艺术家。②正在州沙子筑城堡的儿童。③为婴儿洗澡的母亲。④千辛万苦

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请概括上述四种人的共同点。要求:准确、鲜明,概括两点,每点不超过18字。(5分)

答:

20优秀电视节目的开篇,往往有一些精美的导语,如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的导语“共享阳光,分担风雨”;池州电视台“多维度”栏目的导语“以多维视角,看社会万象”。现池州电视台拟开办“背后的故事”栏目,以挖掘、讲述新闻背景

故事为主题。请你为该栏目设计一则导语,并阐述导语的艺术特色。要求:语言简明、生动、得体,导语字数不超过12字,导语的艺术特色的字数60字左右。(6分)答:

五、(60 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传说中,有一种细腰蜂蜾赢,其后代是从菜地里偷来的一种名叫螟蛉的幼虫,经 过自己精心抚养而成。,从《诗经》开始,人们一直用“螟蛉”采形容假干、义子。直 到南北朝,一位叫陶弘景的人,决定亲自去弄个究竟。他先是找到了一窝蜾赢,用竹 签挑开它的窝,看到里面不但有衔来的螟蛉,还有几条小肉虫;过两走后再去看,窝 里的螟蛉已被吃完,肉虫都览成了蛹;不久,蛹化成蜾赢飞跑了。陶弘景恍然大悟: 原来蜾赢有自己的后代,螟蛉不过是被衔来给幼虫当粮食罢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 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褂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 确使用标点符号。

池州市普通高中2014-2015 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

1.B(A.偷换概念。C.说法片面化或偷换概念。D.答非所问。)2.C(第③④段与第②段不是递进关系。)

3.A(B.无中生有。C.说法绝对化。D.张冠李戴。“‘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 质和修养”,这不是总书记指出的内容,而是本文作者的观点。)4.B(剧:厉害。)

5.C(连词,表示承接关系。A.连词,表示原因;介词,表示原因。B.结构助词,“的”;

动词,“到”。D.表示反问语气,“吗”;表示疑问语气,“吗”。)

6.B(“身无长物”是用来形容生前贫困的。“妻子”的意思是“夫人和子女”。)7.(1)青州知府因为董宣滥杀无辜,弹奏董宣,拷问水丘岑,董宣由于犯罪受追究,被 移交给廷尉。(4 分,“考”、“坐”、“征”、“诣”各1 分。)

(2)特使向光武帝如实禀报,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不再审问水 丘岑罪责。(3 分,“闻”、“左转”、“案”各1 分。)

(3)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 官员。(3 分,“敕”、“悉”、“班”各1 分。)附 参考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起初被司徒侯霸征召,参加科举 考试成绩优异,官至北海相。他上任后,让当地大姓公孙丹做五官掾。公孙丹建造新宅,而风水先生说这是凶宅,入住后家里一定要死人。公孙丹就纵使儿子杀了一个过路人,移尸新宅,作替死鬼。董宣得知后,就把公孙丹父子收捕斩杀。公孙氏是个大家族,其 族亲纠集三十余名丁壮,拿着兵器到府衙闹事,为公孙丹父子鸣冤叫屈。董宣因为公孙 丹从前曾依附过篡位的王莽,考虑公孙亲党有串通海贼的嫌疑,于是把这三十余人一网 打尽,关在剧县囚牢里,指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全部杀死。青州知府因为董宣滥杀无辜,弹奏董宣,拷问水丘岑,董宣由于犯罪受追究,被移交给廷尉。不料董宣在狱中日夜吟 诗唱歌,一点也不忧愁。到了行刑的那天,官府备好酒食送来“辞生”祭奠,董宣却厉 声说道:“我董宣一生从未吃过人家的东西,何况今日就要死了!”言罢从容登上囚车 赴刑。当时同一批斩首的有九人,董宣排在第二个。汉光武帝派来的特使快马驰至,特 赦董宣缓刑,押回大牢。特使审问董宣,为何滥杀无辜。董宣把公孙氏一案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一相告,并言明水丘岑是受他的指令杀人的,不应判罪。希望朝廷明察,杀 他而保全水丘岑。特使向光武帝如实禀报,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 不再审问水丘岑罪责。后来水丘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来江夏一带有以夏喜为首的厉害贼寇犯境作乱,朝廷派董宣为江夏太守。董宣到 了边界,送给夏喜一封信,说:“朝廷因为我有能力捉拿贼寇,所以派我来这里。现在 我已在边界布置好军队,下发攻打命令,希望你好好想想保自身平安的事情。”夏喜等 一帮贼寇,对董宣的铁腕重典早有所闻,十分害怕,纷纷散伙,缴械降顺。当时外戚阴 氏(刘秀发妻阴丽华的亲戚)做江夏郡都尉,董宣不仅不巴结攀附皇亲国戚,反而时时 轻慢他,所以不久即被罢官。

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 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 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

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 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 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 “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 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 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下诏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

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悲伤地说: “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此追授他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拜其子董并为郎中,后来官至齐国相。

8.(1)爱花之情。词的上片通过“轻”、“小”、“巧”等予以表现。(2)惜花之意。词的下片通过“少”、“雨洗风吹”等予以表现。

(3)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报国无门、功名难就的愤懑。词的下片通过“花” 被“雨洗风吹”象征人才被摧残予以表现。(4 分,答对1 点1 分,答对3 点满分。)

9.(1)象征(托物言志)。用“花”象征人才,用“天公”象征皇帝(朝廷),用“花” 被“雨洗风吹”象征朝廷摧残人才,直观生动,给人深刻印象。

(2)对比。上片中“百种千般巧”同下片中“雨洗风吹了”、下片中“朝见树头繁” 同“暮见枝头少”对比,鲜明地表现出惋惜、愁苦和愤懑之情。

(3)抑扬结合(欲抑先扬)。上片先扬“天公怜花”,下片再抑“天公摧花”,表现 出强烈的愤懑之情。

语文二模试题 篇5

亲爱的同学:

此刻展现在你面前的既是你初中语文学习最后一次模拟试卷,又是你挥洒自信、超越自我的舞台。希望你沉着冷静,让智慧在笔尖流淌,用细心为成功奠基。

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内; 3.考试结束,考生不得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基础运用(26分)

1.请根据语境和拼音,在下列语段括号处填上合适的汉字(4分)

语文课上我们结识的一个个坚毅、正直的人物总是不断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有那忍辱.

()负重却不乏刚气的胡适之母;还有那受尽盲聋折磨却仍能áo()游在美妙梦境中的奇女子海伦;有“jū()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相诸葛亮;有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愤怒的谴.()责了侵略者罪行的伟大作家雨果„„

2.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其丰功伟绩,在于其非凡的人格。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就是这样的伟人。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伟大作家雨果表达了对这位人类先贤的崇高,同时,也发出了对人类社会良知的。

A.尽管 也 称赞 呼唤 B.不仅 更 称赞 呐喊 C.尽管 也 礼赞 呐喊 D.不仅 更 礼赞 呼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

B.经过省级农科专家的指导,让我市甜橙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C.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刘校长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报告。

D.创卫工作的开展,不仅在于保持环境洁净,还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的提高。4.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朋友”一词在传统文化里枝繁叶茂,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则称之为“金兰之交”。

B.《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古代座次安排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这一句诗运用比喻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句中的“丝”喻“思”,含相思之意。5.默写古诗文名句。(5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2)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4)《五柳先生》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6.名著阅读(3分)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吩咐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东南风大起。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国演义》中的这个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

从上面语段看,诸葛亮是一个 的人。在《三国演义》中还写了诸葛亮的很多故事,请写出一个:。7.综合运用。(8分)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上面是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该图主要信息。(不得出现数字)(3分)

(2)校园内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箱上有两句宣传语,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下句。(2分)上句:回收废旧电池

下句:(3)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请你结合【相关链接】中的知识对其进行规劝,规劝时语言得体,内容恰当。(3分)

【相关链接】电池主要成分为锰、汞、锌等重金属。被遗弃的废电池腐烂后,其重金属成分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说: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10分)

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①在年底的网络购票高峰中,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

②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

③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Web自动程序。它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就是由机器来向操作者提问,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

④这种测试目前主要可分为四类:图形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手机语音验证码和视频验证码。⑤图形验证码又叫主流验证码,开始只提供静态的图片,比较容易被某些软件识别;后来变成动态的验证码图片,使得识别器不容易辨识哪一个图层才是真正的验证码图片。它的动画效果可以多达百种,所以还可以增加网站页面的美观效果。而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验证码就属于这种类型。

⑥手机短信验证码是通过发送验证码到手机,用以验证用户的真实性。大型网站尤其是购物网站,都提供这项功能,这就可以比较准确和安全地保证购物的安全性。

⑦手机语音验证码实现自动语音播报,同时短信也能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有拨通失败的,系统还能自动重播,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站用户收不到验证码的问题。

⑧视频验证码是验证码中的新秀,这种由随机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会动态嵌入到MP4等视频中,增大了破解难度。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速度的快慢,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高于普通验证码,而且这种验证码还不会使用户感到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让用户更容易辨认。但目前这种验证码因技术难度太高,还没得到推广。

⑨当然,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比方说若要进入一个页面,这时操作者就只有通过了验证,才可以顺利打开网页,有效防止恶意破解密码、防论坛灌水、防刷票等。

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而在这场“拉锯战”中又催生出新的作用:2015年年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路易斯•冯•安等人设计出把无法识别的古籍文字制成验证码,派发给网站用户验证,根据不同用户反馈回来的单词答案,就可以轻松得到古籍模糊字符的准确结果,这对于古籍保护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⑪不过,越来越复杂的验证码还是令很多网友烦恼。但是不可否认,验证码仍然是各网站反黑客恶意操作之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就如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一样,目前还是会继续使用下去的,直到被另一种全新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代替。(文/余之敏 有删改)8.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采用的说明顺序是。(2分)9.④至⑧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0.“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一句中的“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1.选文中提到的视频验证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请简要概括其特点和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4分)

菊花做伴

①霜降是一声季节的号角。这时节,衰草枯黄,百花凋零。即便这江南之地,亦是万木萧萧,俱呈瑟瑟之态。上至文人案头“清供”,下至田陌山野的各等菊类,却闻秋声而起,陡然举起千万面各色旗帜,一扫百花开尽后的萧索和寂寥。

②世人多爱菊,也许是源于陶渊明为之赋予了隐士的灵性。菊,已然成为隐逸幽静的田园生活象征。现实社会拼斗的人们,哪一个的内心深处没有这样一个小小的菊园呢?

③菊花不止飘逸脱尘,更具有“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高洁品格。寒露成霜,却无损菊之清枝。它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给予这个寒秋一点温暖与妩媚。看到一枝菊花,每一颗心也柔软..了几分。

④儿时的家园,有个不小的院子。喜爱草木的母亲,把个小园伺弄得如同花圃。除了一畦畦的菜地,盆盆钵钵里种植的四时花卉,沿着墙的四周也遍种着草本花卉。墙外临街的是可以从春开到夏末的“扫帚梅”,墙内就是野菊了。这些野菊都是经年的老根,每年春天,都会生发出新枝嫩叶,给菜地浇水时,也给它们泼洒些。然后由春到夏,经夏入秋,它们就葱葱茏茏地长着。

⑤小孩子们火气大,到了炎夏,身上常常会长小疖子,红肿疼痛。一般都是到医院贴一种黑黑的膏药,叫“拔毒膏”。严重的还要吃消炎药。唯独我,从不因此去医院。逢到长了痈疮疙瘩,母亲常常捋两把新鲜的菊叶,捣成糊糊,敷在患处,包上纱布,干了再换。清凉凉的感受,不疼不痒,没几次就好了。也常有邻居来为孩子讨要,妈妈总是任其自取。

⑥等到秋寒花开时,窗台上的大菊尚在含苞,墙边的野菊却早早地盛开了。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纯正如精金美玉,清冽的芳香洋溢在小院里。这一阵子,母亲给我梳好头发,总要顺手折一两朵,插在我的丫鬟髻上,就觉得美美的。

⑦这样的时节,极少在院子里停留的父亲,常常在晚饭后,泡上一壶茶,坐在葡萄架下,看我和母亲采菊花。

⑧母亲带着我把开盛的小小菊朵细心地采下来,放在大匾上,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晒好的菊花有两个用途。第一个是泡茶,煮菊花汤。前者是雅事,可和茶一起,父亲享用多。母亲也会用几片山楂干和菊花泡水给我喝,这个菊茶清热明目,清香中带着点酸甜,我极是爱喝。这怕也是我到今日依旧喜欢调弄各种花茶的缘故吧。

⑨干菊花的另一个用途就是装“菊花枕”。我从小喝羊奶长大,体内火大。母亲在我的日常起居中处处注意。这菊花枕就是我的专用,那淡淡的菊香染香了童年的一个个夜晚,一个个美梦。

⑩朴实的野菊,它不起眼的外貌下,虽也蕴含着清冷高洁的寒秋气息,却并不孤傲,而是朴实地进入朴素的生活。

⑪阳台上也有一盆野菊。深秋之际,盘桓花前,或品茗把盏,或吟哦辞章,偶尔生出几许雅兴,牵惹出缕缕念旧之情,正所谓“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满衣”。(文/王 霞)12.结合全文内容,补全“我”与菊花之间的故事(4分)

母亲用野菊花叶子给“我治疗痈疮疙瘩—— ——父亲看我和母亲采菊花—— ——菊花枕伴我童年的每一个夜晚 13.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3分)D.时时而间进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4.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4分)

(1)文中第③段“看到一枝菊花,每一颗心也柔软了几分”中“柔软”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纯正如精金美玉,清冽的芳香洋溢在小院里。15.通读全文,概括本文所表达的主旨。(3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16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絺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选自《国语·越语上》)

【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⑥絺:细葛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不求闻.

达于诸侯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8.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分)

19.根据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6分)

[甲文]邹忌和[乙文]文种在进谏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 的方式委婉地进行劝谏。邹忌通过“吾孰与徐公美”一事,启发齐威王意识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广开言路的重要性;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冬天就要储备细葛布,旱时就要准备好船只,涝时就要准备好车辆,“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批评了勾践。

(二)阅读杜甫的《绝句》,完成20—21题。(4分)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②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0.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先概括其特点,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

2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其中含书写5分)

生活中,总会有很多珍贵的东西,那一天,它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经历„„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枝。其实无论是伟大还是平凡,那一天都会因它的独特性被标注在时光的日历上,它注定了我们是谁,你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请以“那一天”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文章贴近生活,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字数不少于600。

参考答案

1.rǔ 遨 鞠 qiǎn 2.D 3.D 4.B 5.略 6.七星坛孔明借东风或诸葛亮借东风(借东风)

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围绕“智”的形象来答即可)

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巧说周瑜、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连、七擒孟获、空城计、病死五丈原等。7.(1)大多数人把废旧电池当垃圾扔掉,只有少数人将其投入专门回收箱(极少数人将其存放在家)。(3分)(2)示例:创建文明校园(争当环保卫士、创建绿色校园、建设生态校园、增强环保意识等)(2分)(3)示例:叔叔(或大哥),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有责任一起爱护它。你别小看一节废电池,它腐烂后,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可大了,还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3分)8.验证码及其作用;逻辑顺序。(2分)

9.分类别(1分);条理清楚地说明了验证码的类型特点,从而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更有说服力。(1分)(共2分)

10.不能删。“主要”即最重要的,表限制(1分)。“拦截不合理的入侵”是验证码诸多作用中最重要的一项(有具体分析1分),去掉后则便变成仅此一项作用了,(1分)这与事实不相符合。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1.(1)特点:①由随机数字、字母、中文组合而成; ②有字体大小、快慢、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意思对即可,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共2分)

(2)作用:增加破解难度;用户不感到枯燥且降低用户识别难度。(1分)12.(2分)母亲把野菊花插在我的头上 母亲用几片山楂干和菊花泡水给我喝 13.用其他植物的萧瑟来衬托菊花的生机,(1分)为下文赞美菊花做铺垫。(1分)

14.(1)“柔软”一词既写出了人们看到这寒秋中“一点温暖与妩媚”的菊花所产生的欣喜之情,又为下文写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蓄势。(如答出作者内心的喜悦、感动均可得1分)

(2)该句从视觉和嗅觉角度落笔,“小如分币”绘其大小,“精金美玉”状其色,“清冽”写其香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菊花之态、菊花之味,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15.本文通过写菊花,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傲寒以及野菊的朴实,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留恋以及母爱的赞美。16.A 17.(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大意一分,“面刺”对得一分)

(2)如果能够听到先生您的这番话,又有什么迟的呢?(“苟”字意思,倒装句式各一分)18.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齐威王能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4分,大意写出即可)

19.以事设喻(类比)招揽和培养谋臣和勇士平时不重用谋臣和勇士的缺点(2分一空)20.特点:描绘了一幅明丽阔远,色彩鲜明,生机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江山沐浴着春光,秀丽多姿,和煦的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特点一分,描绘一分)

语文二模试题 篇6

猜得分

请你猜一猜:你这次语文考试能够得多少分?不能乱猜, 一定要说明理由才行。 (3分)

预测自己可能得到的分数:__________

做出这样预测的理由:__________

听·画·写

听老师读一首好玩的小诗———《屋外有个钩》, 了解诗中小朋友奇特的想法。 (12分)

1援根据你听到的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0分)

(1) 这首小诗虽短, 却写到了三个“钩”:第一个“钩”挂在__________, 上面挂着爸爸的__________和姐姐的__________。第二个“钩”挂在__________, 上面“挂”着“我”的心事, 这“心事”是:__________。第三个“钩”挂在__________, 上面“挂”着好多__________。

(2) 这首小诗中写到的三个“钩”很有意思:第__________个“钩”是写实实在在的事情;第__________个“钩”是写想象出来的事情;第__________个“钩”则是用形象的说法来写自己的内心情感。

2援请你根据这首小诗来画一幅小画, 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但是必须要画出“钩子”这种事物, 还要在画的右边用简单的文字对它加以说明。 (2分)

当你静下心来品味“汉字”、“汉语”的时候, 你就会发现有些语文现象很有趣。 (20分)

1援细辨字音:反复默读下面的词语, 找出在词语中的读音和字的本来读音 (本音) 有变化的字, 用“”在下面标出来。 (4分)

熙熙攘攘远房亲戚威风凛凛刺猬甘蔗马马虎虎

2援写字诀窍:怎样把下面的汉字写好看?把你发现的诀窍写出来吧。 (4分)

写“躁”字时, 为了避免把这个左右结构的字写“散”, 写的时候要注意:

“潺”字结构很复杂, 容易写错。写这个字时一是不要着急, 还要这样做:

3援汉字故事:汉字是有内涵、有故事的。认真研究下面几个字, 看看你有怎样的发现? (6分)

自作自受德高望重风雨同舟饱经风霜哭笑不得津津乐道

溜之大吉流连忘返张冠李戴囫囵吞枣为所欲为不解之缘

你这样分类的理由:__________

下面的学习方法你用过没有?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你喜欢吗?如果喜欢, 以后也这样来学习吧! (15分)

1援值得记住它:把本学期应该积累的重要语句, 填到下面的积累卡上。 (5分)

2援书中好形象:“书中好形象”评选开始啦!下面是大家提名的候选人。请你从这些候选人中选出你心目中的“书中好形象”, 推荐一下吧! (10分)

十大候选人名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鲁迅;《月光曲》中的贝多芬;《用心灵去倾听》中的苏珊;《唯一的听众》中的老教授;《少年闰土》中的闰土;《穷人》中的桑娜;《老人与海鸥》中的海鸥老人;《詹天佑》中的詹天佑;《青山不老》中的老人;《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青年……

你一定喜欢玩, 但是“玩”有玩的道理。就请你来听听著名作家阿浓是怎么说的吧! (25分)

谁不喜欢玩

阿浓

大人骂我们骂得最多的无非三件事:一是吵闹, 二是贪吃, 三是贪玩。

请你举三个最吵闹的地方, 相信你会说:街市、茶楼、流行音乐会。这三个地方都是大人聚集的场所。因此, 最爱吵闹的不是我们。

请你举三种最贵的食物, 相信你会说鱼翅、鲍鱼、熊掌, 并不是我们喜欢吃的糖果、薯条、汉堡包。因此, 最贪吃的不是我们。据说一个最贵的鲍鱼, 价钱相当于一千个汉堡包, 居然有大人愿意付这样的价吃这么一个鲍鱼, 你说过分不过分!

说到贪玩, 爸爸这样骂我们, 妈妈这样骂我们, 爷爷和奶奶也这样骂我们。还有老师, 更是天天这样骂我们。让我们来看看事实的真相:

爸的玩具才多呢, 有一屋子的音响器材, 两大箱的摄影器材, 一玩起来饭也不吃, 觉也不睡。

妈是最贤淑的女人 (许多人都这样说) , 她最擅长弄吃的, 不论是中式、西式、大餐、小食、烧烤、沙律、家乡风味、祖传秘制, 她都做得像模像样。而那些厨具, 蒸的、煮的、切的、炒的、磨的、搅的……一套套都是精品。她只是喜欢煮, 自己却吃得很少。后来我明白了, 煮食是她的游戏, 厨具是她的玩具。

爷爷年轻时喜欢玩什么我不知道, 如今他玩什么都气喘喘的。可是他满身是玉, 头上挂着、手腕和手指上戴着、裤带上扣着, 方的、圆的, 黑的、白的、绿的、黄的, 透明的、不透明的, 有花纹的、没花纹的……他一有空便拿出来又搓又揉地玩。

奶奶的“积木”是麻雀牌, 她一坐到麻雀桌前便兴高采烈, 哪怕有什么不舒服也忘得一干二净。她可以由上午玩到下午, 由下午玩到半夜, 天天玩也不厌。

最后要说我的班主任李老师了。他说“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叫我们不要只顾玩, 要努力学习, 勤力做功课。肥仔炳上课时玩游戏机, 被李老师没收了, 说要放暑假才还给他。那天我去教师休息室找李老师交旅行费, 李老师背着我, 我叫他他也听不见。后来我大声叫他, 他吓了一跳, 原来他正埋头玩游戏机。我认得那部游戏机是肥仔炳的。谁说老师不喜欢玩!

原来人人都喜欢玩, 这才是正常。不喜欢玩的, 我看有点不正常。

小猫很爱玩, 兽医说它们是从游戏中学习。我希望我最怕的数学和英文也可以从游戏中学习, 但愿我能遇上一个一面跟我们玩一面使我们读书的好老师。

好了, 我讲了许多, 要去玩了, 你来不来?

1援下面这些加点字你都认识吗?先别着急回答。查查字典, 把它们的读音标在字的上方, 然后写出:你读对了几个?你对自己的评价如何? (5分)

读对的字数: () 个

对自己的评价:__________

2援想想这篇文章写了哪些内容?根据下面的提示来梳理一下。 (16分)

(1)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简单地说出大人们的一种观点:__________。

(2) 作者“集中火力”对大人们的这种观点进行了“有力反击”: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反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通过第三自然段的“反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 为了反击“孩子们贪玩”这种观点, 作者用了最猛烈的“火力“:

首先, 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 说明爸爸是贪玩的。

接下来, 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 说明妈妈是贪玩的。

再接下来, 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 说明爷爷是贪玩的。

再接下来, 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 说明奶奶是贪玩的。

最后, 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 说明老师也是贪玩的!

3援关于“玩”, 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又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呢? (4分)

“疯玩”“傻玩”看似“好玩”, 结果只能“白玩”。玩什么, 怎样玩, 才能既好玩又有益处呢?那就请你来介绍一下, 跟大家分享吧!可以介绍一些好玩的事情, 也可以说明自己的想法。确定个比较恰当的题目,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 字数在400字左右。 (25分)

附:听力测试材料

屋外有个钩

(中国台湾) 杜荣琛

屋外有个钩,

挂着爸爸的蓑衣,

挂着姐姐红色的雨衣;

我心里也有个钩,

却挂着一件心事:

明天要远足。

讨厌的雨,

为什么还下个不停呢?

妈妈!

难道天空也有个钩,

挂着好多好多漏洞的

超级特大号的水桶?

附:本套试题设计意图及说明

向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宣扬“享受语文”“享受学习”的理念, 渗透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思想, 通过具体的评价试题让学生及教师感悟到“快乐学习”“学会学习”是可以成为现实的。同时, 也注意把握适当的分寸, 提倡“玩出水平”“玩出质量”, 避免误导学生“疯玩”“傻玩”, 以积累学生童年人生的“正能量”。

第一部分:猜得分

向学生渗透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考查学生就本话题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看能否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特别说明:该题没有标准答案。考试阅卷完毕后, 该题可以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的参考依据。

第二部分:听·画·写

1.根据听到的内容填空。

用生动有趣的精美小诗培养学生的听力, 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填空 (1) 的前提是听清楚, 听懂。填空 (2) 则是对诗的写实与想象给予关注。两题彼此照应, 可以降低难度, 利于学生顺利作答。

2.根据诗歌内容配图并加以说明。

进一步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力, 画画是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可以是诗歌内容的再现,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思维拓展的呈现。对自己的画加以介绍则是简单的定向书面表达, 体现“我手写我心”。因是新型题目, 且画画属于跨学科的学习活动, 此题以引领为主, 分值比较小。

第三部分:咬文嚼字

1援细辨字音。

着眼于识字中的字音。因为是六年级, 选取结合语感的培养, 关注读音有变化的部分。该题可以不从音变的角度说, 可以根据语感的角度来考虑。

2援写字诀窍。

落实课标关于“写字”的要求, 指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字写好看。两个字都有代表性。意在强调写字, 意在引领, 阅卷务必适当从宽, 不求全责备, 只要学生能够针对性地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3援汉字故事。

着眼于“字义”, 引导学生品味汉字文化内涵。学生稍微了解汉字的有关知识, 对于理解汉字的字形和字义都有帮助。该题不设标准答案, 也是为了引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让他们自己有所发现, 有所感悟, 也有所收获。

4援成语归类。

重在词语积累, 学生需要对这些成语本身有所了解, 另外有一定的语感, 才可以分类。一般来说是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角度来划分的, 一类是贬义词, 另一类是褒义词。该题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能够找到相应的依据。

第四部分:活学巧记

1援值得记住它。

重点考察课外阅读中重点语句的积累。除了记忆, 还将这些语句同生活和人生建立了关联, 有了生命的意义。“积累卡”的形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引领。

2援书中好形象。

从综合学习活动和校园文化构建的角度去谋划, 将课内阅读融会贯通。学生的推荐必需建立在充分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人物的基础上, 且也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标融入其中。“推荐名单”引领学生对相关文章进行回顾, 也降低新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带来的难度。该题对今后的阅读教学也有引领意义。

第五部分:作家说“玩”

1援字音测评。

着眼于课外阅读中的识字, 提醒学生注意那些“自以为是”的汉字的读音, 通过利用工具书来加以检验, 有自我评价的考量。另外, 自我评价部分只是启发学生要有这样的意识, 至于原来掌握的多少不作为评价学习水平高低的依据, 所以, 学生有所对照评价即可得分。

2援内容把握测评。

考核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脉络, 体会作者的思维角度, 既读懂了文章, 又学习了表达和思维。同时, 也为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学习论说文做好渗透和铺垫。

3援情感道理测评。

继续考察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 侧重情感、态度、观点, 更向学生的自身生活延伸。从正确价值观的角度再次进行了正确的引领, 防止学生进入误区, 同时也借此给学生一种美好的期待, 这种期待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触动和影响。

第六部分:“玩”出水平

本次习作承接课外阅读, 直面生活现实。要求学生围绕“既好玩又有益处”来选取生活中的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或者说明自己的想法。需要学生自己命题, 表达方式不限。

上一篇:语文百花园八教案下一篇:五升六数学暑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