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10篇)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篇1

大海作证——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屈辱的历史

珍爱和平——

让正义的阳光驱散战争的乌云

展望未来——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程似锦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我们中的不少人似乎选择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么,但愿不是因为麻木,也不是因为健忘,依某些国人的观念,对于过去,尤其是痛苦,就会采取“过去了就过去了,再提它有什么用”轻率态度,这些年来,一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常常让我们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一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南京大屠杀”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

刀、军服作为卖点;一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忘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和对割地赔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它会在今天的纷纭变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不是从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死亡。据说,冰心老人晚年曾构思写作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纪实大作,但是每每提笔,“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贾国荣:《冰心的遗憾》)。“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事关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培育的大计。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学习历史的意义主要有丰富自我、发展个性、减少失误、加速成长、承担使命、自觉人生。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学术,应当将“真”、“情”、“思”、“行”统—为一个整体,这些都历久弥新地给人们以感染、启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宠儿如今却失落了,史学危机的话题并非危言耸听,历史教育的延误、式微和堕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愿与大家一样为之关注、探索和分享。我试图让历史教育不再尴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视,于是从彷徨到呐喊、困惑到醒悟;从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让历史能够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补品,让学生在成长中通过历史的学习而唤醒自己,认识自己,张扬自己,营造一个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别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执着的信念要从四十岁重新开始,克服松懈、安逸或畏难心理,力争做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立志要把课上出味道来,教出历史的深沉、宽厚与博大,尽情展现其宽阔、生动和精彩,发掘真善美的内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人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

从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风流人物,无一例外都成为匆匆的世间过客。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流,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星转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叹,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将会给你一个制高点。历史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客观的历史,一种是记忆中的历史。客观历史早已看不见了,但记忆中的历史还在,我们可以随时摄取,随时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刍,这对人类现在、未来的发展,未尝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只是时间,永不消失的却是后人对千秋人事的缅怀。

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不就是从昔日的经验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学习并深刻理解、借鉴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作为中华儿女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下的伟大历史使命。

中国近现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主要包括:封建君主专制下的抗击西方殖民侵略、民族起义;半殖民半封建下的民主革命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进行的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历程。中国近现代史主要彰显了中国人民自强、自立、不惜流血牺牲,在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中所铸成的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英明。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血泪史,更是一部复兴史,是华夏儿女不折不挠的伟大脊梁的展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牢记历史。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心得颇多。

一、作为中国人要多多了解国家的发展历史

认知自己国家的历史是一个民族进步国家发展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连自己国家历史都不懂的民族注定是要没落的。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忘记历史的人

是罪人,想回到历史的人是愚人。”所以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人爱国素养的体现,是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修课。

二、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使我更加具有民族认同感、归属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是塑造合格大学生的必要条件,在学习的时候,当老师讲到西方列强在中国侵占了多少土地,害了我多少同胞,同学们就无比的愤慨,义愤填膺。如果老师提到中国军民又打了一个打胜仗时,同学们就高兴地连声叫好。就这样,在无形中把我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三、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三观”

中国近现代史有力的帮助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风雨中度过的近二百年来,中国不仅没有阻止过无数仁人志士勇往直前的脚步,反而锻炼了他们的斗志,丰富了他们的经验,为了国家,他们无惧死亡,耐得住极其贫乏的物质和残酷恶劣的生存环境,例如课堂上老师介绍的邓世昌、冯子材、秋瑾,孙中山、朱德、陈赓等等历史人物让人敬佩的事迹,这一切都让我们领略到革命先驱的价值取向,让我们学会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信念去奋斗不息!

四、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更是我们吸收科学的思想,树立良好作风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的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学会了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客观的面对事实和周围的事物;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因地制宜的、动态的、发展的预测问题,看待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路线,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从而开创了革命的崭新局面。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史实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拿过来不是自己的,拿出去才是自己的。

五、从伟人身上找回大学生失缺的品质

伟大的革命先驱、国父孙中山一件西装穿了30年不换。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一件睡衣在瑞金、在草地、在雪山、在延安,直至在天安门开国大典上都穿它。几十年啊,有人要他换掉,毛主席说“衣服可以破,思想必须新,可是有的人衣服很新,思想很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伟大人物的共有品质,也是我们新时期青年学习的楷模。

毋容讳言,当代大学生应该学好中国近现代史,懂得历史,摒弃恶劣的作风,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把自己锻造成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合格大学生而努力拼搏。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篇2

1 从中央电大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适应性和适时性

34年前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 高等教育资源相当欠缺, 电大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开始专业和课程, 为因历史原因而失去学习机会的大批青年提供了学历补偿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中开始开展开放教育, 为更多的求学者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2]。比如。电大始终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基层从业人员、农民、少数民族、部队士官以及特殊群体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电大从地方和基层的需要出发, 开设专业与课程, 并针对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学习者特点, 开发和建设专用教学资源。电大还注意加大对西部及贫困地区县级电大建设的投入力度, 在政策上向特殊人群学生倾斜, 以减轻学生学习的经济负担。

1.2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从电大创办开始, 国家就投资租用卫星频道通过中央电视台播出课程, 因此上一个世纪70年代电视普及程度很低的情况下, 电大教学已将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等结合起来, 实现了远程教学的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性。2004年全国电大系统固定资产达188亿元, 将近50亿元用于教学仪器设备, 而其中80%以上用在远程教育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上, 包括校园网、卫星电视接收、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视听阅览室等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2004年全国电大教学用计算机达24.6万台, 平均6~7名学生就拥有一台计算机。从2000年到2004年, 全国电大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5.5%,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年平均增长率为27.4%。电大开发的远程教学平台、网上考试平台、流媒体写作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开放电子公务系统、远程接待系统等一系列教学及教学管理平台和应用软件系统, 已成为构建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技术支撑[3]。

1.3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特别是课程资源能够适应多元化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既有通用教材, 也有适合农村学习者的学习包, 还有面向部队士官开展学历教育的专用教材。截至2004年底, 中央电大在全国开设统设专业75个, 涉及9大学科24个二级类。中央电大现有网络课程50多门, 有420门课程建有网上资源, 其中, CAI课件232种, VCD光盘269门, 流媒体课件2400讲, VOD3232讲, 网上文本资源2.1万篇。省级电大也开发建设了一大批自开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4]。而且中央电大毕竟有20多年的办学积累, 对于远程教育如何教、如何学、如何管理、如何运作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1.4 系统办学

远程教育需要良好的支持服务。30年的发展, 电大形成了中央电大、省电大、地电大、县电大四级办学的特点。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 进行系统办学, 是电大有别于其他国内外教育机构的重要的办学特征[5]。系统办学适合国情, 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比较好地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 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性人才;有利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 实现远程教育的规模效应, 有效地降低教育成本;有利于高等教育向下延伸, 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 为推进教育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有效的保证了远程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 这种办学模式适合中国国情, 也是国外开放大学无法做到的。

2 面向未来, 中央电大的发展走向以及应对措施

2.1 质量是根本

························I人NTEL文LIG论ENC坛E

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于云秀指出的, 电大在建立之初就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也是一贯追求的目标, 她认为进行远程教育质量是根本, 而且也是各大高校竞争的核心所在。但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还比较滞后;电大队伍在数量、结构和素质方面还不能适应远程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学管理是电大系统的一大特色, 但是如此大的系统分层次运作, 会出现信息衰减, 信息失真问题, 影响管理快、准、周到[6]。造成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不是很高, 而且我们平常看到的一些事实就更加令人堪忧了:缺乏诚信、弄虚作假以及学术腐败等现象。严格地讲, 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在世界开放大学行列中应该是历史最长的。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培养了425万毕业生, 现在拥有266万在校生, 称其规模“世界第一”亦无可争辩。但是, 当把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所有影响的开放大学排列起来, 并在办学层次上比较一下, 却不能不发现一个多少有点令人尴尬的事实:中国电大资格最老、规模最大, 办学层次却最低, 而且所列15所开放大学中, 除中国电大外, 其他开放大学均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其中8所开放大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而中国电大尚没有独立的授予学士学位的资格, 即国际上一般认为能号称“大学”的起码资格[7]。这一点令从事远程教育的人倍感辛酸, 但是如果自省一下, 自身的质量无法保证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物尽天择, 适者生存, 在竞争的社会中教育市场也是如此。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尤其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同志, 要时刻保持这种忧患意识, 努力去占领市场。保持质量的同时还有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所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

2.2 立法是保证

由于中央电大由中央直管以及其四级办学的特点, 对于政策的响应可以很快向下传达并保证实施, 所以中央电大在建立之初可谓之迅速, 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省级广播电视大学。但是自1986年起, 国家对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教育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限制, 使得中央电大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专科教育出现了萎缩现象, 而且也违背了开放大学开放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所以以人大立法或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布中国开放大学章程, 以法或令的形式规定其办学理念、宗旨、目标、机构、管理等, 保证开放办学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不会因为探索进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一些失误、失策、事件、事故, 或者领导及领导机关兴趣的变化而中断。这种保证大学办学理念、宗旨和办学稳定性、连续性的立法措施, 通行于绝大多数国家, 是高等学校发现和传播知识、追求真理、实现文化传承和客观的社会批判功能的性质所要求的, 是大学办学最基本的自主权, 如专业、课程设置、人员聘用、学生学籍、学分、学历管理、经费筹措与使用等方面自主权的根本保证。同时也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制止远程教育中出现的一些缺乏诚信、学术腐败、弄虚作假等现象的存在。

2.3 合作办学是方向

这里的合作不仅包括和传统大学的合作, 也包括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合作。

21世纪的教育, 将是一个国际化、网络化的教育体系, 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将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虽然各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不一, 但是面临的挑战却是相同的。开放大学与传统大学, 尤其与插上开放与虚拟双翼的传统大学竞争, 其自身有很多不利因素。唯有合作, 才是最佳的必然选择。当然, 合作的形式可以因各国各地区的不同实际而呈现多样化。但必须指出的是, 合作不应当是一种组织机构的简单重新调整或合并, 而应当是一种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相互开放、优势互补的网络体系[8]。一方面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 中央电大从开始就与普通高校合作、聘请名家、名教担任课程主讲、教材主编, 开放教育试点后, 中央电大与普通高校合作开设专业与课程, 合作对象是名牌高校, 或非名牌高校的名牌专业。另一方面, 依托电大系统建立的校外公共服务体系, 已与15家网院签订服务协议, 为高校网院的招生、管理考试提供了多方面的服务。第三, 共同举行研讨会, 研究办学模式, 管理模式相互借鉴, 也利于提升我国远程教育的整体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力。所以竞争和合作, 更要强调合作,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9]。

在与事业和企业单位合作这方面中央电大已经都有了成功的范例, 比如与事业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的合作, 与企业单位微软 (中国) 有限公司的合作等, 所以要继续秉持这个惯例并更深入的合作与发展,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独特的优势, 从而站稳脚跟。

2.4 坚持“四个面向”, 构建一个上不封顶, 下不封底,

所谓“顶天立地”的多元、多层、互通、开放、立体的终身教育体系。

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的办学方向:电大始终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基层从业人员、农民、少数民族、部队士官以及特殊群体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电大从地方和基层的需要出发, 开设专业与课程, 并针对老少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学习者特点, 开发和建设专用教学资源。电大还注意加大对西部及贫困地区县级电大建设的投入力度, 在政策上向特殊人群学生倾斜, 以减轻学生学习的经济负担。当然不是说城市不重要, 但是对于教育更贫困的广大农村来说更需要这方面的关怀。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的发展, 农村人口的大幅流动, 军队转业, 广大城市、农村“下里巴人”中, 尤其较年轻一代的人中, 希望通过提升教育学历、学位从而提升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及政治参与程度的愿望必然增强, 希望能通过“学得起”、“放得下”、“捡得回”、“用得着”、“见效快”的教育方式达此目的人数必将增加。所以中央电大需要逐步建立一个上不封顶, 下不封底, 所谓“顶天立地”的多元、多层、互通、开放、立体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不仅将为提高民族素质, 而且也将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摘要:本文在了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历史发展的基础上, 总结了中央广播大学发展的特点, 并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历史,特点,建议

参考文献

[1]丁兴富, 我国远程教育的萌芽、创建和起步,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1年第1期。

[2][5][6][9]李桂云, 跨越的动力来自哪里 (专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于云秀) , 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 P31~P35。

[3][4]邓幸涛, 冯琳, 广播电视大学:直面挑战规划未来 (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于云秀) , 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2月。

[7]王一兵, 中国电大的定位和走向“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道路, 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4期。

面向未来 联合育才 篇3

[关键词]院校教育部队训练联教联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1)01-0144-03

胡锦涛主席在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作出“强化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的重要指示。信息化条件下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也是形成“全军重教育、合力育人才”局面的重要方面。当前,为有效履行我军肩负的历史使命,解决现阶段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院校与部队在联教联训方面存在的矛盾,采取多种措施,从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培养需求与资源共享的结合,切实探索出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的新路子。

一、履行使命、与时俱进,浅谈院校与军队联教联训的现实意义

1.联教联训是解决院校、部队问题的迫切需要,实现理论、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

联教联训可为理论的发展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院校教学以理论传授为主;部队训练以实践探索为主。然而,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源于实践并要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任何正确的实践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推动着理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始终是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军事理论的发展和变革作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如果脱离了部队建设的实践基础,就可能成为“书斋臆想”式的纸上谈兵。实行联教联训,可以把院校教学科研与部队建设实践更为紧密地结合为一体,使我军军事理论的发展牢牢地植根于部队建设的实践基础,使部队战备训练中的实践创新及时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的军事理论,使军事理论创新发展成果迅速转化为部队建设的实践指导。

2.联教联训是立足院校的教学的现实需求,进行人才科学培养的有效抓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未来战场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相应地对军事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高技术战争和部队当前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院校必须把联教联训工作的重心始终放在深化改革,培养适应“两个需要”的合格人才上。对院校来说,通过联教联训,可以获得部队提供的较为固定的实习基地,加强和部队、基层的联系。同时,通过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和部队训练的新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和改革成果上升为理论,对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新的学科、专业,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帮助学历教育院校向任职教育院校成功转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联教联训是符合部队建设的客观要求,推进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院校与部队开展合作教育,共同育人,是符合军事人才的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的重要措施,是新时期部队建设的客观要求。对部队来说,通过联教联训可以充分利用院校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从中吸取营养,促进部队的训练改革,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同时,由于我军院校与部队整体利益的一致性,使得院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为部队输送了大批适需对路的高质量的人才,最终受益的仍是部队。对学员来说,通过联教联训,可以克服学习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缺陷,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学员的生活适应能力和任职能力,使学员毕业到部队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本职工作,满足其近期任职的需要。

二、查找问题、溯源及本,体味当前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面临的主要矛盾

1.联教联训方面,部队和院校没有实现系统的优势互补,弱化了联合育人的效益

院校与部队是军队大系统中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子系统。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需要双方的有机协调与紧密合作。但由长期以来的育才模式所决定,院校与部队在人才共育中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院校侧重于人才培养的知识性、基础性、系统性,在实际能力的培养上偏弱;部队侧重于人才培养的岗位性、操作性、实践性,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偏低。尽管近年来院校与部队越来越注重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双向渗透,但由于缺乏整体的、宏观的设计与调控,部队与院校人才共育工作基本上处于较为机械的互补状态,未能完全实现有机融合和充分体现综合优势。例如,部队的武器装备特别是机械化、信息化装备发展较快,但院校教学内容体系并没有完全跟上部队由摩托化向机械化、信息化转变的步伐,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以反映部队武器装备发展对作战理论的需求,难以按实战要求开展实装训练、模拟训练等实践性教学,同时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还不能及时得到部队信息和人才、装备、场地等资源的有力支持,院校对部队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需求有时把握不准,致使教学内容改革缺少明确的依据,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才共育的效益。

2.联教联训方面,部队和院校没有进行有效的资源开发,影响联教联训的因素多

信息化条件下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的目标,不单纯是培养少数尖子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人才群体,这需要多维度的人才共育平台加以保障。但由于传统上院校与部队之间、院校与院校之间、部队与部队之间处于自上而下、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模式,不同院校与不同军兵种部队间教育资源没有实现高度共享,导致一些宝贵的人才共育资源远远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从整体上看,我军人才共育教员队伍建设、后续培养保障、共育效果评估等关键环节,均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零打碎敲”式培养,“公差”式学习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将人才交流等同于人才流失的现象较为普遍,人才共育评价手段信息化含量仍有待提高。同样,身处部队信息化建设一线的官兵,很难得到参与信息化课题、技术研究开发的机会,部分列装新式武器装备的部队,只能将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平台定位于武器装备的生产厂家,人才共育的深度、广度和效益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3.联教联训方面,部队和院校没有实现良性的训用机制,制约训练与教学的衔接

长期以来,人们对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之间的关系还存在模糊认识,“院校管训、部队管用”的旧观念根深蒂固。院校与部队“联合培训、训用结合”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院校具有科研优势和潜力,但这种优势尚不能很好地服务于部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需求不清”、“研而不用”的问题。院校使用的一些教材,讲解的一些理论,部分内容已明显滞后于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部队信息化建设缺乏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的有力支撑。反之,由于受到部队信息化教育训练技术手段的制约,参训人员在院校深造中学习的一些前沿性、先进性理论,由知识力转化为直接战斗力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存在着“学非所用、学用脱节”的现象。

三、整改促建、优化合育,实现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的

主要途径

1.优化整体结构,加强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的组织领导,创建良性的联教联训互动体系

院校与部队实施联教联训要着眼未来我军建设的需要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制定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规划,对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进行科学的统筹和部署,进一步加大宏观指导和横向协调的力度。因此,目前为推进信息化条件下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的目标,应大力加强对顶层宏观体系的优化设计,推进联教联训整体有序发展。首先,应加快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将信息化条件下联教联训纳入军队人才培养长远战略规划,着眼院校、部队建设的实际特点,准确定位院校与部队在联教联训中的地位作用,科学制订联教联训的长远规划与阶段目标,紧紧围绕“合育”做文章,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规划计划、检查监督、基金设立、激励奖惩等一系列法规制度,从源头上解决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不成体系、效益不高等问题。其次,应注意科学界定培训比例结构。按照横向岗位需求和纵向职级需求,本着“不同人才需求的紧迫程度,合理安排培训的批次、人员和时间,在保证联教联训质量效果的同时,尽快形成联教联训的规模效益。最后,应统筹全局共创合理体系。应在部队与院校之间尽快建立起以部队岗位需求牵引院校教学改革的长效运行机制,重点解决面向战争、服务部队、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成果共用,以及一系列制约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的“瓶颈”问题,努力形成纵向和横向相协调的联合培育机制,力争在组织领导上形成合力。

2.整合教育资源,建立高效的实践教学联合保障机制,打造合理的联教联训平台

当前,院校与部队要立足信息化建设对人才队伍的需求,充分依托我军信息化建设成果,深入整合、挖掘军队教育资源潜力,积极搭建联教联训的人才共育平台。一是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建设综合培育平台。在此基础上,院校和部队应在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合作区,在相关的院校和部队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以此来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各军(兵)种指挥院校、技术院校、科研院所和部队的特色优势以及地域优势,打破传统的各自为战、孤立封闭、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保障方式,向“综合组网、资源共享、联合保障”的方向转变,力争探索出一条适合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特点、依靠信息技术进步来提高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质量和效益的新路子。二是积极打造一体化岗位实践平台。充分借鉴我军一体化联合训练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努力推进我军人才培养向一体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转变,逐步实现联教联训的一体化、基地化,为岗位实践锻炼提供多元保障,切实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各级军官多岗位任职、多军兵种实践的新型学习训练体制。三是积极构筑大项任务磨砺平台。把保障院校教员和学员调研、施训、实习代职、参观见习的有关部队和训练基地通过法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并列入年度训练和保障计划,设立专项保障经费等,有比例、有重点地选派院校教员、学员和一线部队优秀干部、战士,全程见习参与不同军兵种部队的实兵演习、网上对抗演练、模拟实战条件下训练、训练成果展示等大项任务组织实施的各个阶段、步骤,为找准联教联训的发展方向、推动联教联训建设奠定有力的实践基础。

3.遵循生成规律,实施科学的联教联训综合管理程序,建立科学长效的训用机制

实现联教联训需要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生成的客观规律,按照人才培养的基本程序实行科学化管理,建立和完善长期高效的人才共育运行机制质。首先,部队与院校应情况互通,协调合育步调。院校和部队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强信息的双向互通,既是院校与部队联系协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搞好协作的基本前提。其次,部队与院校应优势互补,优化育人环境。院校有配套的教学设施和专业基础扎实的师资力量,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严谨、系统;而部队在长期的训练、管理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好作风、好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和方法。充分发挥院校、部队联教联训的优势,取长补短,把院校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部队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缩短院校教学与部队实际需要的距离,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功效。最后,部队与院校应关口互管,提高衔接质量。院校要把好人才培训关,充分利用好各类培训对象的培训周期,打牢任职基础。部队要把好送学质量关,切实选送高素质的、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院校深造,同时要力争使用好学成的干部,努力做到学用一致、训用一致,激发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斯龙,张凌海,田武珈强院校与部队协作育人[J],中国军事教育,2006(2):31-32.

[2]耿卫东,王友李,院校与部队合力育人面临的矛盾与措施[J]_国防大学学报(教育训练研究),2007(1):72-73.

[3]赵贵才,院校与部队结合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J],军事,2004(9):33.

[4]赵显隆,院校与部队联动训练初探[J],军事学术,2004(3):23-24.

[5]赵长孚,建立和完善院校与部队之间的双向交流机制[J],政工学刊,2007(10):53.

[6]许为飞,对信息化条件下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的思考[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8(6):45-46.

面向未来 篇4

5月7日上午,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学生创业宣讲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顺利举行。此次宣讲会主讲人由山东分公司济南本部服务部总经理余飞担任。

首先,余经理做了自我介绍,并向各位应聘者详细介绍了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与发展前景。其中他强调,保险业现在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面临的是20年的黄金发展期,进入保险行业不失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好的选择。

接着,余经理和大家讨论了关于梦想和幸福的问题。他以温水煮青蛙的生动事例来阐释不能安于享乐的道理。他认为大学生要勇于接受挑战,不能安于平凡,而保险业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行业。至于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而幸福人寿就是要保障大家的幸福。大学生应该勇于面向未来,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一份幸福。

同时,余经理提到了成功的秘诀,那就是成功=70%的态度+13%的技术+其他。他着重强调了态度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有着正确的态度,例如坚持。进入保险行业,只要你足够勤奋,能够坚持,那么你一定能取得成功。

另外,余经理介绍了公司内部的运作以及长远计划,告诫大学生要选择一个有长远计划的公司并忠诚的对待这份工作。同时还要选择一个优秀的领导团队,这样才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还介绍了员工的发展前途和职业发展规划,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厚的待遇。最后,宣讲会进入了提问时间。应聘者向余经理提出了关于工作计划以及酬佣制度等问题,余经理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

面向未来,投资大脑 篇5

面向未来,投资大脑

作者:宗禾

来源:《职业》2011年第03期

面对通胀压力,人们开始采取应对行动,比如城市生活成本高,许多人准备到二线城市工作生活,或者到农村投资创业;也有的人计划将手中的存款和资金投资硬通货,比如黄金和升值空间大的收藏品。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认为,可以购买一部分黄金用于未来之需。“因为未来太不确定了,灾难和危机很可能在一个时期发生;而一旦灾难来临,水、粮食、药品、能源是最基本的生存资源,黄金作为硬通货,是获取其他物品的最重要交易工具。”黄金投资是否可取值得商榷,不过,不少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人都表示,人力资本投资倒是一个好主意,“投资你的大脑,这才是最好的抗通胀的途径。只有你的能力才可以让你在任何经济危机中都无所畏惧,永远都能不断地挣到钱,贬值什么的都会变得不值一提。”北京某外语培训机构的一位彭姓学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看着钱一天比一天不值钱,对西班牙语早有兴趣的该彭姓学员,干脆放弃了在深圳某证券公司业务员的工作,直奔北京脱产学起了西班牙语,以图将来有机会去西班牙谋份工作。不过,除了充电学习以外,更重要的一个“投资”,就是借助通胀“催逼”进行“财商”的培养与学习。“通胀下理财折射的其实是社会的缺陷,即阶段性断层,当社会发展到要求每个人可以打理自己财富的时候,人们的观念和能力却没有跟上来。”离职在家“专职”投资的北京投资者毛卫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毛卫华说,炒股和理财本是两码事,而现在大多数老百姓还在用90年代的思维看股市。在这种“财商”之下,所谓的“抗通胀”理财行为,想不成为伪命题都难。

理财只是财商的一小部分,不过在毛卫华看来,培养财商也许可以从理财开始,股票投资算是路径之一。作为一个投资收益和风险性都偏高的产品,就要求你有很好的功力,而不是跟风投资。“可以拿很少的资金进来,从主动接触老股民开始,也要自己主动听课、看书、关注研究它。”毛卫华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用很少的钱学会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来自于逆势环境和个人的主动学习。如果能借此机会让投资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为了投资而去投资,为了抗通胀而去理财,老百姓们的“财商”才算初步激活了。

面向未来的赶考体会 篇6

《面向未来的赶考》是总书记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对我党党员干部的指示与号召。

文章通过对‚‘总开关’拧得紧不紧‛,‚作风‘篱笆’扎得严不严‛,‚发展轨道正不正、政绩观正确不正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四个大问题的作答,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要坚决把中央关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做到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

坚定理想信念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方向明确、目标坚实。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名共青团员,我一直希望能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组织。并会按照习总书记指出的:‚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理想信念缺失是百病之源,现阶段社会上充满了各种诱惑和挑战,面对它们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来严格要求自己。

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可以稳固我党执政之基。在工作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扎紧作风篱笆。时刻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并结合我们的征拆工作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动上门给群众讲政策,耐心解答群众疑惑,细心调研群众的实际困难,客观真实上报调研结果。

坚决为中央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服务工作,为省、市太原南站片区路网建设重点工程做好先锋。

坚决做到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我们的党是人民的党,我们来自于千万的普通家庭,人民群众是我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我们要以爱自己、爱家人之心,去关心、去爱护人民。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与爱戴,才能使我们的党永葆生机。

面向未来的淄博教育 篇7

现在:课堂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模式、是无处不在的学习场域、是以生为主体的“学”堂、是个性化的自助式“套餐”。

──王世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十余年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让淄博的教育历经了数次重大转变, 从最初的校校通、城域教育网到后来的数字化校园, 再到现在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都做得风生水起。可以说您对“课堂”形式及内涵变迁的概括, 是对教育信息化的肯定, 也对未来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目前的变化, 您是如何看待的?

王世军: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 整个世界都在变:文本向数字化转变, 出现了电子教室及电子阅览室;网络及通信技术无孔不入, 出现了各种移动、手持设备, 使泛在学习成为可能。信息化对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管理方式及评价方式也必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仅拿教育模式来做比较, 我们会发现传统教育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 即教师基于黑板的传授式的传统教育模式。现代教育发展到现在是以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手段 (改变了知识的传授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的现代教育模式。未来教育将会是基于网络和数字终端支持下的“一对一”数字化个性学习, 将真正实现以教师教向以学生学为主的转变, 教师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合作探究开展个性化学习, 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这样一个未来教育, 真正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记得您在对数字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中, 曾引用了Horizon年度报告中所提及的影响未来教育的关键技术, 那么未来教育所培养的个体应该具有哪些能力?您对未来技术影响下的教育是如何理解的?

王世军:我认为, 未来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有:智商与情商相结合的能力、应用能力或实践能力、关联能力、搜寻能力、分布式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信息素养能力、兼容和整合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及决策与创新能力。如果离开了网络、数字化学习及自主合作探究个性化学习, 毫无疑问完成上述培养目标将会困难重重。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一定要懂信息技术、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才能更好地办好教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台湾“中央大学”陈德怀教授曾这样描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每人拥有一件数字化学习设备, 并能够运用这一设备, 基于网络平台与资源的链接, 进行有效学习的理念、技术与方法。据我所知, 截至2011年, 淄博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学校已达23所, 有120多个教学班, 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吗?

王世军:淄博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实现离不开以往的种种努力, 如果简单梳理它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脉络, 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 在硬件的配备上, 实现了从达标式配备向以应用拉动配备转变, 从学校自建向区域共建共享转变, 从教学端的配备向学生端的配备为主转变;第二, 在应用方式上, 实现了从需求拉动技术向技术拉动需求转变, 从相对的信息“孤岛”向开放的云服务转变;第三, 在应用内容上, 实现了从普及信息技术学科向全科教学应用转变, 从单纯的项目推广向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全领域转变, 从学科整合辅助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 从知识学习、技术应用向应用创新、创新应用转变。

可以说, 我们正处在由传统的教师“教”到基于网络和数字终端支持下的“一对一”数字化个性化学习的节点上。比如, 趣味性学习环境和工具、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差异性的学习节奏和方式、高效互动的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合力已开始显现, 学生学得更有劲头了, 教师教得也更有激情了。去年淄博在NOC活动中获得了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39个, 取得了全国总分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 可以说是“一对一”自主合作探究数字化创新与实践应用取得成效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教学管理又是如何跟进的呢?

王世军: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师数字化教学的任务要求更加明确了:设计细化各个学科, 不同知识点、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研究提供不同知识点的学习平台、资源;研究提出学习时间要求;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个性化学习, 确保完成学习目标;教师自觉协同教育学生;及时组织交流学习成果;检测学习成效, 诊断评价并进一步完成巩固学习目标任务。教师的职业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对课堂的设计能力、整合能力及组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管理方面, 无论是资产管理、成长档案建立、图书借阅管理, 还是新媒体应用, 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全覆盖。同时也要确保提高校长的信息素养、信息化领导力,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能力, 完善信息化设备、环境、云技术、云架构、云服务, 建立信息化学校管理平台、管理体制机制, 调整建立适应数字化学习、教学、管理需要的制度体系, 建立适应数字化学习、教学、管理需要的评价奖惩激励机制。

面向未来的纪念 篇8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月25日下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这表明中国将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制造了屠城30万人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受了惨重破坏。

对于这段历史,中国人民从来不曾忘记,也不应该忘记,我们纪念它,是为了让每一个死难者的灵魂得到安息。关于纪念日日期的确定,草案延续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国务院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指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纪念不是为了仇恨,因为仇恨最终会走向战争。我们需要的是以史为鉴,为的是面向未来——面向和平的、发展的未来。

对于我们的这个重要邻国,我们有着太多的熟知与不知,了解与不解。2005年,因为日本审定修改教科书事件,导致了中日与韩日之间的关系紧张,并引发了一系列风波。在2005年出刊的第14期,本刊做了题为《日本为何难以道歉》的封面报道。

当年,我们试图寻找这样一个答案:为什么日本人就不能像德国那样彻底地与那段罪恶的历史划清界限?不仅仅是中国,所有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都在问这个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为本刊撰文表示:这里面有日本文化自身的原因——自由民主思想对于日本始终是“外来”的,难以在精神上融入日本文化,所以日本没有从内心清除军国主义的动力;这里面还有国际社会的原因——由于战后代表盟国独家占领日本的美国改变了对日策略,使日本失去了彻底与军国主义告别的机会。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两国的交往也是蜜月与麻烦相伴,战争与和平相随。不同的历史阶段,两国曾互相为师,但这两个国家又从来不曾真正用心读懂对方。尤其是当民粹泛滥的时候,理智总是被情绪所左右,政治家的技巧就显得苍白无力。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进入长达20多年的失落年代,经济的不景气,造成了日本的右倾化趋势。而现在二三十岁的日本年轻人,自他们有记忆起,就没有看到过日本经济的振兴,于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出现了“穿西服的网络右翼”,这股新兴的力量与日本政坛的右翼圈上下呼应,导致一方面他们容易被一些表象左右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他们的一举一动又让邻国不安。相互的不安感如泛滥的涟漪,带来了更多的紧张感。

而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导致中国国力的整体上升,又增加了日本的不安全感。这对于日本国民来说,是一种来自内外的双重刺激。

不可否认,国家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一个良性的竞争是合作中的竞争,而不是紧张对峙。

69年前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战争。这次中国要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确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要使国家层面的纪念活动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面向未来的赶考》学习心得 篇9

——《面向未来的赶考》学习心得

近期学校组织全体人员集中学习了《面向未来的赶考》。读后很有感想,深受启发。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今后会继续深入学习领会《面向未来的赶考》的实质内容,认真落实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与学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重要要求相结合,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大局意识,体现为民情怀,做一个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实情,倾听师生呼声,提高服务水平,以活动之利攻工作之难,切实做好“三服务”工作。

“面向未来的赶考”心得体会 篇10

‚文章像一面镜子、一把尺子,让人们在回顾总书记率先垂范、全程指导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意义,进而更好地查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时提醒我们要牢记赶考告诫,保持赶考心态,发扬赶考作风,经常进行醒脑、充电、补钙、排毒工作,努力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到这场跨越历史、面向未来的‚赶考‛中来,一场心灵洗礼、声势浩大的行动,在中华大地迅速传播开来。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给出一套新的历史考卷,回顾一下我们党在这场新时期赶考路上书写出的答卷。

‚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少拍掌,我们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这一条坚持下来了;第六条,我们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这是我们党在这套试卷中给出一道道的壮丽答案,回答纠‚四风‛问题: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严查‚三公‛经费,认真清退违规占用住房、办公用房和配备车辆;回答‚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问题:按照‚以谁为镜,向谁学习‛的思

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回答‚走基层‛的问题:按照‚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思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践行‚为民务实清廉‛。

在这套时代考卷上,一道道考题摆在了我们每一名党员的面前,这里每道考题都是关键、复杂的,都是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必须答好的。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承担历史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给这场历史性的考试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要交出优异答卷,关键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要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就要守住为人民服务这个‚本‛和‚根‛,要时刻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创业激情,时刻保持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以党员干部为‚考生‛、以科学发展为‚考题‛、以人民群众为‚考官‛,考试考得好不好,老百姓说好才算数。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身在群众周围,办的是群众的事,接受的是群众的考验,党员干部参与的每一次‚考试‛在群众心中都会以一定的标准获得一个分数,有人也许会说,我不参与‚考试‛效果还会更好些,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安稳地度过每一天,这种想法是‚庸、懒、散‛作风的表现。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弘扬‚赶考‛精神、提升‚赶考‛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考试‛中,交出优异答卷。

‚赶考远未结束‛,走好赶考之路就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保持良好的作风,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在工作中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自觉落实中央‚八

项规定‛,筑牢思想防线,坚守行为底线,践行群众路线,以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为发展添砖加瓦。

当前,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面临许多新挑战、新考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面对的是群众,关系着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我们要时时刻刻以焦裕禄精神为指引,继续发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视人民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锐意进取,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积极作用。

正确认识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是做好群众工作,永远与群众‚心贴心‛的前提,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善于表达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是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实践中对群众进行教育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要手段,这是历史和现实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给予我们的参考答案,我们要坚定‚把加快发展高高举过头、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的信念,坚持‚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理念,展现‚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的情怀。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方法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落地。把握方法步骤,将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密切结合,做到边学边查边改,梯次展开、压茬推进。我们要大力实施发展富民、民生惠民、和谐安民、清廉爱民‚四民行动‛,突出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作风‛。我们要

坚持一步一步、一年一年解决好突出问题,并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真心真情服务群众,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心中装着群众,时刻保持‚赶考‛意识,牢记宗旨,常怀为民之心,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重视民意、关怀百姓,长鸣警醒之钟,打击贪污腐败,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干事。一部中华文明史,多少王朝兴衰交替,只有君明臣贤,心中装着百姓,带头励精图治,才能赢得民心,造就一代盛世。我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怀着与民亲近、了解民情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让群众每次出的‚考题‛都能顺利过关,只有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个个击破,才能有思考当地经济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上一篇:保险工会工作报告下一篇:电大职业生涯规划形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