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坚守诗歌(共6篇)
游离在城市边缘的雷阳泽,白天在工地上劳作,晚上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诗歌创作。“是诗歌温暖了我,让我打工的岁月不再寂寞!”雷阳泽说这句话时,将头高高地扬起,脸上的表情坚定而执著,即便日子再艰难,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儿时的理想是当作家
“小学时我当过3年班长,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雷阳泽一再强调自己40多年前是一名好学生,从他的话里可以听出,他对曾经的学生时代是多么的怀念。
因为家贫等种种原因,雷阳泽初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进学校的大门,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从小我就喜欢看书,小时候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作家!”雷阳泽说,他想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最好的途径就是写作。
十几岁的雷阳泽成了农民,在种地的空闲时间,他开始学写诗歌。一有机会,就把自己写好的诗歌给当年一起读书的同学看,期望在对方的眼神里能够读出尊重,可他读到的大多是对方的不屑和鄙视。从他创作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诗歌里,可以看到他内心深处的纠结和挣扎。
对知识的渴求和获得尊重或许是雷阳泽坚持写诗30余年的原因之一。在他的《龙鸣诗选》上,有一页上面列的是曾经教授过他知识的老师的名字。“有些老师已经不在了,凡是健在的老师,都收到了我的诗集!”雷阳泽说,他想以这种方式告诉老师,他也是一名好学生,并且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得主、著名书法家、中国诗词学会理事黄君给雷阳泽的诗集题写了书名。雷阳泽说,他并不认识黄君,一个偶然的机会,对方得知他是一位农民诗人且即将出版诗集时,主动给他题写了书名。多年以前,他就成了四川巴中市作家协会的会员。虽然“作家”的身份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但给予他精神上的安慰却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在冷嘲热讽里创作诗歌
上世纪90年代初雷阳泽就来到了库尔勒,梨城的许多建筑工地上都留下过他的足迹。白天干活,晚上创作已经成为他的习惯。给他带来自豪感的诗歌,也让他遭受过无数的冷嘲热讽。
“老雷,你写这玩意儿能挣钱吗?”“老雷,你准备写诗致富啊!”等等这样的话经常在雷阳泽的身边响起。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写诗的人非常受人尊重,有很多人写诗歌也读诗歌,可现在有些人一提到诗歌或者诗人就会说三道四,“诗人”身上的光环似乎已经很难找到,打工的人写诗就更加难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了。
过去7年,雷阳泽一直在霍拉山深处的矿厂打工,很少有时间走出来,投递稿件不方便,厂区的黑板便成了他展示自己诗歌的平台。“说实话,仔细看的人很少,听到的表扬就更少了!”雷阳泽说,绝大多数工友白天干活,到晚上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聊天,没有人愿意跟他讨论诗歌,更多的时候他是在孤芳自赏,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寻找一份快乐。
“家乡的报纸和电视台曾经采访报道过我,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雷阳泽说,他知道那不是因为他的诗歌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他农民的身份。农民或者打工者创作诗歌,会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务正业。可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实,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农民和打工者也照样可以写出好的诗歌来。
没有新衣服多次拒绝领奖
雷阳泽保存着十几张来自全国各地诗词大赛组委会的邀请函,那是他的诗歌获奖之后组织者邀请他去领奖的。因为手头拮据,他一次都没有参加过,而是将这些邀请函保存起来,作为自己诗歌创作经历的一种见证。
“我不可能穿着这么破旧的衣服去领奖吧,其实人都是好面子的,我也不例外!”雷阳泽将自己衬衫的一角掀起来说,这件皱巴巴的衣服是他所有衣服里最体面的一件,可穿着这样的衣服与其他衣着光鲜的获奖者同聚一堂,他会很自卑,最后只好选择放弃。
雷阳泽说,领一次奖来回的路费得自己掏,再加上住宿、吃饭等,少说也得花千元以上,他已经无力支付这些费用了。出版诗集他花了近6000元,为此老伴儿和子女们都很不高兴。他的诗歌创作不但没有给家里带来财富,反而经常为此而花钱,这是家人难以接受的。
“我以后可以不再出版诗集,可以不为了写诗而花钱,可我不能不写诗!”雷阳泽说,诗歌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是他的精神寄托和支柱。如果不让他写诗了,他不知道自己的业余时间还能干什么。
翻看他的新作《沧浪之水》,确实感觉到诗人有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聆听洗涤灵魂的铮铮铁骨的忠心:在他的开篇诗歌(《存心一颗》)中他不但写了忠心、孝心,还写了诚心、敬心和爱心。
蔡启发先生在他的诗里,坚守做人的准则和生命的价值,那就是:“用品质的高贵,铸就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温文尔雅的天空下,不断擦拭铮铮铁骨”(《存心一颗》),坚守诗歌就是坚守忠心;坚守孝心;坚守真诚;坚守敬心;坚守爱情的可贵;就是在坚守诗歌。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最美好的性格就是存在中的诗性,最善良,最闪光,最耀眼的也是这个特性。诗,是精粹的语言艺术。蔡启发的诗抒情很美,也与他对汉语言有极强的驾驭力和创造力有关。在他不少的诗作中,语言运用得十分鲜活、准确和精炼。在承传古人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的灵活运用基础上,又以独特的感性营造优美的语境(甚至画意,体现诗歌的绘画美),形成了他充满生气、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特色。如:“我来时迎着一片云彩/总想在石板路上/默默留下/我轻轻浅浅的足迹//不曾相到/小桥流水/雕楼/老墙/木屋/乌篷船将带着/我伴随典雅的姑娘/打起遮阴的油纸伞”(《阅读乌镇》);“深秋的病还真不轻/而我却但愿它广泛流行/从思念>到/深入大地的内心//泛黄的青稞开始耗尽/脚底所经历的病痛/早已留在了路中/肴看老墙上/爬满/走失的恋情/指尖轻拨云间/一种微笑复出清晨”(《秋之流行:给荷》)……“徐徐的凉风拥有诗意/我一早就沐浴在诗意里/也很虽然/这只是一种虚拟的走过//读着的感觉/变得一如贪婪的野猫子/使无雨的夏季/反复涌起舒心的清凉/总是这样的令人恋恋不舍。”(《收藏的听恋》)
蔡启发先生的抒情,基本属于传统的一路,在题材的选取方面,属现实主义,但在抒发情怀方面,却又不失浪漫,主要特征就是独自坚首在自己的诗歌阵地上,形成了自己的诗歌观念和诗歌风格。“那些白天也一样让人思乡/一样握不住迥异的目光/火辣辣地独自与寂寞对盏/莫非思乡的人儿/彼此都是触摸不到跳动的心脏//都是有影子时时跟随身旁/昨夜的小楼东风谁人小曲在唱/茉莉/梅雨/二泉映月/一声声唱出了孤独与难熬/今晚将在思念中相拥进入梦乡(《思乡的曲调》)我一直都认为,人品的高下决定诗品的高下,所谓文如其人。蔡启发先生的这些诗,亦如他的心灵,他的道德精神,他的个人品质,他的情感气质,他的文学素养,他的艺术感染力。在这部诗集所收录的313首诗作中,无一不体现出他高尚的精神品质。这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决定了他的诗歌内容是积极健康向上,大气且格调高昂。
今天的诗人,好像一个特别的群体,更像一个颇具另类意味的精神部落。我从事诗歌写作时间不长,但是对于诗歌的欣赏还是有着自己独特鉴赏能力的,我深知有些诗歌不会给诗人和读者带来什么经济效益,但是他能使诗人和读者得到精神的愉悦,诗人是创造快乐和精神享受的`天使。我始终对诗歌怀着敬畏之心,而且,始终怀着诗人的心性,打发自赏自足的光阴。我个人认为:诗歌的秘诀就是:远离功利的诱惑,让作品与心灵对话。这就是真文学与伪文学、真诗与伪诗的分界线。对此,我在蔡启发先生的诗集里面读出了共鸣。愿与蔡兄共勉,在诗歌这条漫长的小路上跋涉,写出更精美的诗篇。正如蔡兄在他的新诗集《沧浪之水》的跋中所写的那样:“坚守诗歌没有商量,也不需要有任何理由,我写诗完全是出于对诗歌的敬畏,如农人尊敬谷粒坚守着,明知诗歌不能为我带来荣耀,而我还将这样默默地坚守。虽然,守着守着没有回报,也没有什么利润,但是,这始终不会让我对诗歌产生丝毫的怀疑,因为写着的过程使我快乐和开心,如果说幸福,我想在这样的过程里神圣而自在,便是无比幸福的。先后出版了三部诗集,现在的这部是第四部,当我收集好我的这部《沧浪之水》的诗集后,思绪的涌动就像家乡象山港的水一样,仍然没有有些许的平静。”
当我合上蔡启发先生的诗集《沧浪之水》后,我的心情也一样不能平静,坚守诗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诗歌是人类心灵中一个最敏感的领域!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渗透,不和谐的功力的噪音越来越大,外界光怪陆离的诱惑在增强,诗人们有的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隐藏在诗里面,并非没有诗歌,也不是不要诗歌,更不是让诗歌灭绝。“诗歌本身是人类心灵的神圣领地,如果这个也被攻克,被占领,或者荒废了,那么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也就同时不存在了。
我们会因此无法解读自然的美丽,无法体会人情的温暖,无法领略历史的深邃,也无法感受神圣的恩典,我们的心会因为缺乏诗意而变得麻木……
生活会因此失去意义,爱情会变成纯粹肉体的本能反映,所有的情歌将会消失,浪漫从此不在,所谓离别,邂逅,艳遇,期待,心跳,脸红,悲伤,感动,激情,震颤……所有这些词汇也会在词典上消失,重要的是在生命中消失……而这些就是构成生命价值的材料。只是被思想者概括为两个字:诗歌!诗歌就包涵了这些内涵。”
沐浴欢乐的阳光
背上信念的装备
走向精神的高原
一路跋山涉水
一路风景宜人
摆脱世俗的缠绕
甩开红尘的烦恼
用执着打磨脚下的旅程
用汗水浇灌思想的花朵
让坎坷的旅程缤纷异彩
让思想的花朵美丽娇艳
抬头看看天,天上飘满云彩
那上面写着海阔天空祥和自在
俯身点点地,地上开满鲜花
那地上写着情义无价友谊大爱
我用真诚守候在蓝墨水的渡口
等你如仙子般如期而至飘逸而来
我以火热的情怀弹奏款款心曲
迎接天使般的你美目投抱巧笑入怀
要知道呵,我可在诗歌的渡口等了你千年
要晓得呵,你可是我久盼不归的`红粉佳人
今夜,我静守一弯明月
伫立相思源头,强打精神
缓缓让时间止步于心头
向着在水一方的伊人发出遨请
我把微笑抛给彼岸的你
故事从一抹别致的色彩开始,
从一席洁白落幕,
从一洼破碎的冰水蔓延,
到了黑陈的尘埃里去,
流浪,
从我的诗里郁结,
你看,
开出了冷艳的花梦。
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句子,
比如那些,
感动心门的,
谁的轻语,
再或者说是曾经有幸,
在白纸上爬满了,
黑色的山丘,
灰紫的花朵,
以及……
潦草的尘埃。
我轻轻的拨弄着,
久违的.星星落下来,
被习惯假设,
比如,
假若,
大抵,
爆炸成朦胧的意象,
被烟雾缭绕成舞台剧,
被看见的只是,
预设的红。
飞过整个故事去寻找,
咦——
你不认识的人不是我的样子吧?
呵——
我的失言,
失语。
文字该被挪移的,
努力凑成你可能看懂的,
颜色——
落在我笔上的理由,
是烟熏的墨,
都皱了,连同我的脸,还有一紧一紧的心跳
茂密的树林淹没了夕阳,远山也是
云彩也是,忘记回家的小鸟也是
可小路仍然倔强地弯曲着,像一个似是而非的秘密
忽地从心底跃起,又忽地从心头轰然而坠地
我的脑海里,从未断开过粉身碎骨的想象
一些人在晾晒钞票身上的潮气
而一些发霉的,还有别墅的涂料
还有汽车喇叭,还有一些永不满足的誓言
可是,亲爱的,我在想你
如果你在那些潮湿的地方生活
我也愿意发霉,即便这很危险
二
怕是夏天已经来了
花吸饱了阳光雨露,树也是,草也是
夸张的绿色铺天盖地,风也是,水也是
他总是在见面时心惊胆战
恭敬地像一条朝圣的虫子
感谢阳光,感谢生命,感谢上苍
当然,最该感谢的是你和你的善良
路过花繁叶茂的夏天
并且路过他的身旁
亲爱的,我在想你
一个靠吸烟与喝酒来消遣孤独的人
一个靠写诗和唱歌来祈求幸福的人
你可以从剑门关外,那苍松翠柏的古蜀道上来
你可以从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上来
你可以穿长江,经重庆,泛舟嘉陵江而来
峰回路转——
你的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城池,一座一边写满远古,
一边写满现代的城池。这时的你,
惊呼了,陶醉了。那我轻轻地告诉你,
你到,阆中了!
如果还不能确信,那请你看看,看看它的三面,
是不是被江水温柔的缠绕?看看它的四周,
是不是被树木葱茏的群山拥抱?城的上空,
是不是还飘逸着薄薄的青雾?如果这些,都如传说中所言,
你就真的到了,到了那个让你魂牵梦萦的阆中
来吧!我在阆中等你。我不知道,该怎样向你述说,
这座像梦一样的城市。关于佛塔,关于寺庙,关于古老的楼阁
你也看到了,它们就在那儿,与这一江水,与这一座城,风雨相依
关于春节的发源,关于三国的演绎,关于大唐滕王子的那段故事,
虽已过往,传说还在,感动依然。
来吧!我等你。我在微波泛起的嘉陵江上等你
只是我们划水的楫子,一定要轻些,再轻些。我怕,
怕惊飞了低翔的白鹭。我怕,怕惊扰了江畔含情脉脉的垂柳
如果船过锦屏山下,请撑起你的油布花伞,
我怕那一崖的青翠,染绿了你的华裳
我等你!在阆中等你!在古城铺满青石板的长巷里等你。只是,
我无法告诉你,哪一块是秦砖,哪一块,是汉瓦
你的步子,请迈得慢一些,再慢一些。也许恰巧,
你的左脚落在了苏轼当年留下的脚印上。也许正好,
你的.右脚迈在了陆游那年走过的那块青石板上
也许你不经意间,轻叩的那对青铜的门环,
正是当年杜甫写下“阆州城南天下稀”的那间客栈。
走在这唐诗宋词的长巷里,走在这晚清的风雨中,
请握紧我的手。我怕你迷离,
怕你穿越到张飞驻守阆中的那段三国演绎的风云中
关于这座城市的特产,我真的无法告诉你,哪个更好!
也无意向你兜售。我担心的是,当你闻到那醇浓的醋香,
当你品尝了那脍炙人口的张飞牛肉,
你是否还禁得住诱惑?如果一定要问我买什么才好,
那,就去那个叫“三千年绸都”的绸缎庄上,为你的恋人,
买一张温软如玉,美艳如虹的丝绸围巾吧
你一定要相信我。这里的丝,是“丝绸之路”的丝,
这里的绸,是“丝绸之路”的绸,
它们都盛产于一个叫“绸都”的阆中
阆中,这个坐落在川北像谜一样的城市,
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向你诉说,诉说她那让人看一眼就醉了的容颜
你要说她是一个女子,她一定是一个古典的,优雅的,温婉的女子
你要说她是一幅画,她一定是一幅浓淡适宜,清秀素雅的水墨画
来吧!到阆中来,带上你的恋人来,
或许,你来了,就住下了
你说,谁又想离开,
离开这个,在梦里梦到过千百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