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诗人的作文(精选13篇)
纯粹,何意?是一滴水融入水中,待水波消却后的平静湖面;又是一抹白,没有任何杂质的白,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纯粹之感遇上诗人,又会散发出怎样的光彩呢?
一个瘦削的身影走在昌谷的小路上,背上背着一个巨大的锦囊,后面急匆匆地跟着一个书童,时不时接着前面抛来的卷轴放在锦囊中。走过一片竹林,些许停顿,前方诗人抚摸一下它们高大的枝干,拿出毛笔,挥毫即成一首诗。每天寄情于此地,晚上回去整理成诗句——这,是李贺的生活。
生而成材,五岁出游,七岁诗作闻名,数十岁名满京城。当代大诗人韩愈都不忍看其默默无为,劝他出来考试。但上天并不垂青此等才华,进士落第令他功没于此。无言,不知如何是好。即使韩愈苦苦为他争得奉礼郎,他的内心却总还是有些不甘。有才华,错了?
之后其诗风骤变。他虽为官,可对这个世界近乎丧失信心。他毫不吝惜地揭露残酷的现实,奋不顾身地鞭挞无尽的黑暗。他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自己也只是或神或鬼的提几句,那些心灵邪恶、脸皮极厚的人又怎会把这些诗放在心里?他冷哼一声,便又不加理会。
之后,他身体渐弱,妻子早逝,一连串不顺集于一身。李贺,中唐才子,终究倒下了。二十七年,呕心沥血,每日每夜,伫立在灯前,作出一首首灿烂诗篇。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但不管如何,他总给我们留下了些什么。毕竟,大唐的长河中只是昙花一现的他,曾经给衰落的唐朝带来些许光明。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但愿李贺的这场梦一直做下去吧。
他有一颗纯粹的心, 纯粹地挚爱着茶的本真和生命;
他一生只做纯粹的茶, 跋山涉水, 只为汲取天地日月之精华。
茶本纯粹, 何来负累
陈剑先生如他的茶一样纯粹。在他的生命中, 茶就像他的爱人, 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说:“什么样的茶才是你生活当中的伴侣, 这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对茶的情感。茶希望你拥有她时, 她是你花盆中的一粒种子, 在你的生活当中去精心呵护的过程中, 她开出了你生活当中一朵绚烂的小花, 她不是那么的光彩夺目, 但她是你生活当中的一份情调。她就像你从市场上买来一只小鱼, 就像你床头的一本书, 她可能不会在你人生当中给你很多的指点, 但是茶, 她会给你生活当中增添一份色彩。”他在茶中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幸福, 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在茶中找到自己的幸福。真正纯粹的茶人始终对幸福有着美好期望, 希望“人走而茶不凉”, 认为“人生就如一杯茶, 苦只是一阵子的事情”, “喝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在茶行当中, 鱼龙混杂, 风起云涌, 人们只是盯着茶中利润, 趋之若鹜, 渐渐丧失作为一个茶人的本真和纯粹。所以有人因茶而富裕, 有人因茶而负债累累。“茶当中, 最忌讳的就是贪念。在茶中确实有利润存在, 但是心无贪念, 何来风险。有人因贪念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茶, 让自己背起一个大包袱, 在茶中身心疲惫, ”陈剑先生说, “我们只是因为喝茶, 我们只是因为在做茶的过程中, 让自己有一些好茶给客人分享。如果茶完全是用金钱衡量的话, 就失去了茶的意义。茶的核心在于敬, 我们因一杯茶去尊敬他人, 同时也因一杯茶获取他人尊敬。不要因为喝一杯好茶, 给生活带来太
工于易武, 情有独钟
陈剑先生对自己的评价就是一个做茶的手艺人。他最喜欢做易武茶山的茶。“在我自己的性格当中, 易武是我茶路生命中的一部分, 也是我生命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人在讲到易武茶也会讲到我的名字, 很多人在讲到陈剑的时候, 也会跟易武联系在一起。”人与茶, 其间有着微妙的联系。人的性格与茶的性格有着无形的、共通的东西。“每座茶山, 她的缺点位置不同。做为一个手艺人来说, 我明白她的缺点在哪里, 我得用我的智慧, 用我的双手, 去掉茶里面的缺点, 去伪存真。易武的茶缺点是茶梗比较粗糙, 那我在做茶的时候, 行为可能要粗糙一点, 因为她需要这样。”在陈剑先生心中, 茶是有灵性的植物, 需要人的温度去关怀, 需要人的深度去理解。
心的方向, 决定茶的味道
商业是一个激发人的攀比心理的领域, 在茶界, 同样存在攀比之风。人们不断追捧昂贵的茶, 认为昂贵的茶就是好茶, 全不在乎这款茶适不适合自己。那么在挑选茶的方面, 陈剑先生认为不要因为价格而喜欢或者收藏一款茶, 而是以自己的身体做为衡量, 以自己的家底做为衡量, 以自己的收入做为衡量。“因为, 第一, 别人喜欢的茶, 不等于就是自己喜欢的。比如现在很多人说单株、老班章, 这些茶确实是好茶, 但不等于适合所有人。就像一款绣花鞋, 她不会适合男人穿。第二个就是价格, 在行话当中, 有一句叫好茶一定是贵的, 但不等于贵的就一定是好茶。一旦有贵的茶就是好茶这种逻辑, 那么商家就会抓住这种心理大肆炒作。第三, 不是越老的茶越好。老茶当中有很多是坏掉的茶, 或者是当年做出来的, 茶地、茶区、制茶人当时没有做好, 品质就不是一款非常好的茶。在普洱茶当中, 在如此成熟的市场行业当中, 以自己的知识去判定一款茶, 以对茶的理解去存一些普洱茶, 就像自己种的小花、养的小鱼, 用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去呵护她。当三年五载以后, 你存下的那一点点茶, 她确实按照你的意愿散发茶的香气, 她一定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 增添一些色彩。
“当你在寻找一款好的茶叶时, 你要相信, 在你们寻觅她的同时, 她也在找你, 或者说她也在等你。希望所有茶友能在茶中, 寻觅到自己的伴侣。”一个纯粹的茶人, 做出来的茶也是纯粹的、毫无杂质的, 这是注定的。
约茶/茶事:
昆明总店:昆明市西山区日新中路润城第一大道4栋1015室
联系电话:0871-63626169 15877913473
南昌店:江西南昌福州路286号|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世茂天城10栋101室|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世茂天城10栋1006室
联系电话:0791-86376799 18970830003
东莞店:东莞市东城愉景花园联排商铺1005号
联系电话:0769-27381698 13549482621
义乌店:浙江义乌香山路205号
联系电话:15158989992
南京店: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83号清凉山公园崇正书院
说到中国传统价值观,它曾经一度被颠覆。这种颠覆,导致人们做事情没有人性的底线、节制,只要能拿到钱,怎么都行,这是完全失“节”了。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想明白,为什么钱就那么重要。穷人怎么成了一个贬义词了,孔子不是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我看来,诗人贫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诗人就像是僧侣与牧师,如果一位僧侣腰缠万贯,大家就要怀疑他和神之间的距离。
老子说,“有无相生”,诗人玩的就是“无”。现在的大多数诗人都有其他的赖以谋生的工作,自己养活自己,所以诗歌会变得更纯粹。纯粹就是诗歌的品格,也是诗人的品格。做一个诗人是并不容易,做一个坚守自我的诗人更难,贴着心灵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应该带着一种最原生的、尽可能没有被污染的那种状态,这样才能触及灵魂。
灵犀点通:
导演 高希希:第二次接受《芒果画报》采访,感觉你们越办越好了,很有深度,感谢你们一直致力于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我们的社会需要这些正能量的东西。我也一直在讲一些关于民族的故事,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人的过去,导演的责任就是要让年轻一代了解传统,继承传统。相信你们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继续加油,定会走得更远。
民谣歌手 钟立风:应邀为湖南《芒果画报》撰写专栏文章,倍感荣幸。杂志人文气质浓郁,可读性强。本期有一篇采访诗人于坚的文章,在下新录专辑谱写了一首诗人旧诗,写的不错。
青年艺术家 蒋正杨:《芒果画报》是一本有生活感、艺术感和时代感的杂志,我平时大多关注艺术类书籍,但是你们却非常吸引我,内容、文字、图片都非常有深度,有内涵,浓厚的人文气息,值得我们静下心来阅读。
今天,阳光明媚,我吃完了午饭,便整装待发,准备到学校去练习乒乓球。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学校规定乒乓球队的队员要在寒假每天下午2:00~4:00去学校练习乒乓球。可没想到我这一去,却因为没仔细看通知单而闹了个笑话。
中午到了,我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了,可没想到就在这关键时刻,我突然腹痛,想上大号,于是进了厕所,,耽误了时间。等出来的时候,再一看表,已经1:35了,我只好去坐“916”公交车了,于是我走出了家门后,像一阵风一般卷到了车站。到了车站,我便开始耐心地等待。我等啊等啊等……10分钟、20分钟,“916”居然还没来,我生气了,心想:今儿个还真邪了,“916”都消失了?!天儿啊!可没想到,等了半天“916”还是没来,我非常生气,已经火冒三丈了!我又想道:在这等半天,我还不得被冻死。于是我立马起身向学校走去,抱着“宁愿晚了,不愿冻了”的伟大思想冲向学校。可是冲到半路,我想着:反正怎么办也得晚啊,我就慢点走吧,省得到学校力气都浪费没了。于是我开始慢慢地走,在路上“沾花惹草”,这导致我快3:00才到学校。到了学校门口,我一看,“啊”的一声,原来学校大门居然是关着的!难道老师说今天不打球吗?我这几天已经跟乒乓球队断绝了关系,什么都不知道呀!!于是我带着满腔的狐疑回到了家。进了家门,我立即去看“致家长的一封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1月8~至12日,2月2~14日上午9:00~11:00到学校训练,乒乓球每天2:00~4:00训练”!我差点晕倒在地,今天可都1月13号了啊!!!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做事要细心,我也要告诫大家,一定不要像我一样粗心!我这还是小事,可是如果因为粗心误了大事,那可是不好呀!
生活纵然曲折,我也宁做纯粹的人;生活纵然丰富,我也宁做纯粹的人。不论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一定是有真意,去粉饰,不做作,不卖弄。
活得纯粹,活得洒脱不羁,如鱼在海底遨游,如鹰在天空翱翔。
林清玄说:“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活在今天这一刻。”为太多未知的事物考虑太多,一个人总是会生活地很累,压力剧增,身心上承载巨大压力,精神上束缚太多自我。与其如此,何不就活得洒脱些。
当我们用真心对待每一天,不为从前后悔,不为未来担忧,生活就会在自己手中。三毛天生热爱流浪,这个自称口袋里只有三毛钱的小人物,一路走来,享受生活,她说:“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的前进,我们不必焦虑,三十岁的时候不要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期望死的来临。”她曾在台湾追逐青春,在西班牙释放热情,在德国饱读书籍……她自由不羁却又渴望安宁,走遍万水千山只为安抚今生不安的灵魂,人生不就该像她一样没有包袱地生活吗?
活得纯粹,活得真情实意,如秋菊高洁傲岸,如幽兰散发清香。
要说活得真性情,非阮籍不让。他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在15前留下了一些真性情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道统文化不敢去面对的。有一天上山,走着走着没路了,结果他就坐下来大哭,这便是有名的“穷途而哭”。他还爱跑到山林里去啸歌,虽然疯疯癫癫,但听他啸歌的人却能烦恼一扫而光。现实中,很少有人敢做阮籍,因为我们要面对社会的所有规则!大仁大恶的人估计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可阮籍就是这样邪谬。如若我们敢用真性情面对生活,做另一个阮籍,那么生活也一定不会苛待我们。
然而洒脱不羁也是建立在原则之上,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总是将今天的事推脱到明天去做,那么他的生活注定不会是洒脱。回首凝望,他会发现自己偏离原来的轨迹已经好远,而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自己曾经卸下的一份又一份责任。所以我们只要将每天过好,无需安排,无需担忧,生活便会自然而然地细水长流。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个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后辈知识分子刚正不阿、不随波逐流的典范。当时的彭泽县令,虽不能让陶渊明过上奢华的生活,但却能让他不愁吃穿。再加上那时正值战乱,能够当上一名县令,已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了!也许其他人会为了保住乌纱帽,去奉承别人。可陶渊明却一点都不动心,他宁愿饿肚子,都不愿阿谀奉承,还毅然辞官归隐田居。这种高风亮节令人钦佩,也许他是纯粹为了让自己活得快乐吧!
自从归隐田居后,他辛勤劳作,正所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尽管如此,都还是“草盛豆苗稀”,但他却依然热衷于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他钟爱菊,而且差不多每一篇作品都会出现菊。他将这种淡淡的菊种在田园里,他便陶醉在这片平淡的花圃中。也许是菊这种平淡、高洁、质朴的品格把陶渊明深深吸引住了吧!赏菊,纯粹的快乐之道。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 勤奋不懈地努力, 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它既是作者童年至青年时期生平的自述, 也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珍品, 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的生活经历, 对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所描绘的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海燕》《鹰之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除此之外, 还写了大量的剧本和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 被翻译成不同的版本, 读他的作品你能感受到的是坚毅和斗志, 他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时刻充满昂扬斗志, 决不向困难和黑暗政治低头。
“活到老, 学到老”, 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中国俗话,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晚年的毛泽东, 身体衰老了, 视力减退了, 但读书学习的精神丝毫未减, 追求知识的欲望不见低落。他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1976年9月8日, 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5时50分, 是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读的, 共读了7分钟。毛泽东以自己的实践, 实现了他所作的诺言。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兼学问家, 几乎是在他的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 才结束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正是由于毛泽东在阅读上, 永无止境地追求, 才一步一步地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领域, 在书中寻求到救国救民的真理, 挽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 创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中国, 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每一本好书都是一缕晨光, 照亮了我们心灵的暗淡与阴影, 是我们人生的启明灯。让我们把那些上网漫游的时光;那些寂寞无趣的时光;那些闲言碎语的时光;都换成阅读的时光吧!每一个生命都必须在不懈的阅读中真正的成长并获得无限丰富的人生。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月23日晚20:30, 在CCTV10隆重推出“世界读书日”特别节目《2013.十大读书人物》, 通过演播室访谈与纪实片结合的形式, 多元呈现书籍在不同典型人物身上释放的文化气质与社会责任。十大读书人物之一的汤玲玲用平板车推出了82个乡村图书室。出生在苏北的“80后”女孩汤玲玲2007年从徐州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厦门, 经过几年打拼, 已经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总监一职, 月薪过万。2008年, 她开始关注农村助学问题, 通过募捐方式获得一些钱物, 捐给偏远山区的乡村小学。在多次接触偏远地区学校的过程中, 她渐渐发现与物质的缺失相比, 精神的缺失更加可怕, “捐钱只能改变一时, 捐书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从2009年开始, 她拿出自己的积蓄, 呼吁身边的朋友通过网上募捐。购买新书捐给山区小学建图书室。几年下来, 她为甘肃、四川和广西等地的村级小学, 共组织捐建了82个图书室, 平均每个图书室1500本左右课外书, 有的山路不通车, 她和志愿者们就用板车将书推到学校。2011年9月她放弃都市白领生活, 来到广西玉林的大楼小学开始支教, 一年后因为家庭和身体的原因, 她不得不回厦门, 继续她的工作, 但是筹建山区小学图书室的公益之路仍然继续, 她相信这不是结束, 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对于未来如何打算, 她表示, 捐建图书室的道路还很漫长, 她将百折不饶、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能走访多少个学校就做多少个图书室。一个“80后”的大学生, 她凭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在繁华的大都市里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有令许多人羡慕的收入, 她甚至可以凭借自己的收入交付首期房款, 但是她并没有这么做, 她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 用稚嫩的双手托起一片蓝天, 用一颗火热的心教授山区孩子知识, 给山区这些天真灿漫的孩子带去无比的欢笑。在支教一年后她由于家中母亲多病和自己身体严重不适等原因回到厦门,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 “让每一位孩子都有书读”, 她继续自己的梦想用工作赚来的钱支援山区学校建图书馆。她的心是单纯的, 她的生命是纯粹的, 她因这单纯, 纯粹而可爱, 孩子喜欢她, 山区的老百姓感谢她, 社会认可她。
这位“80后”女孩坚忍不拔, 百折不饶, 情系山区孩子的精神震撼了我, 我反思, 这十几年的机关生活, 我做过那些有易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呢?每天机械的上班, 敷衍了事, 工作能推则推, 实在推脱不掉的就应付公事, 情绪浮躁, 做事不虚心不谦虚, 这哪里是一个人民公仆的形象。我暗暗下定决心, 调节好情绪, 让心静下来, 多读一些激励人生的书, 实实在在的做点事情, 做一个思想单纯、精神纯粹, 有益于人民的人。
摘要:“活到老, 学到老”, 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中国俗话,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晚年的毛泽东, 身体衰老了, 视力减退了, 但读书学习的精神丝毫未减, 追求知识的欲望不见低落。
关键词:永恒读书,纯粹做人,高尔基,毛泽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读书小故事.
[2]高尔基简介.
[3]2012年中华读书报.
印象中,无论是苏轼的词抑或是他本人,都当是悠悠千载、红尘俗世中一个不朽的传奇,让无数后世子孙为他那“天涯回首一笑间”的绝世风姿所倾倒,为他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古豪情而感叹。
不禁喜欢上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词人。
喜欢苏轼,喜欢他气定神闲的淡泊与坦然,于**迭起的江湖中漂泊,数十载的宦海生涯进进退退,沉沉浮浮。一生短短的64年中,他经历了别人经历不了的冬雪秋霜,承受了别人承受不住的狂风巨浪,战胜了别人战胜不得的飞沙走石。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优雅地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人境界,即便是在他人生最不称意的时候,他依然从容淡定,携着半生的荣辱悲欢,华丽地转身,再转身,潇潇洒洒地就走遍了半壁江山,留下了后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 篇章。
夜晚,漏断人初静的夜晚,他独自一人,出来赏那挂在稀疏的梧桐枝上略略残缺的月。此时此刻,有谁注意他——这位独来独往的幽人?他仿佛隐约看见了缥缈孤鸿的影子。但真的有孤鸿掠过吗?恐怕没有,那静得连滴漏之声都无处觅得的暗夜,大概连孤鸿都居于巢中安睡去了吧。那不过是词人自己的影子,那不过是词人无奈至极之寄托,此情此境,苏轼已幻化为孤鸿,幻化为那不愿沉湎于得过且过的孤鸿!他曾经历了那么多的仕途坎坷,一片赤诚已在一次次不解、冷遇、甚至问罪贬谪中消减,直至热情之火缓缓熄灭。所幸,他没有陷入不可自拔的囚徒困境,他冷眼看穿了这世俗之境。但那痛苦以及引发的失落彷徨的印记,终究像烙铁在心头烙下了隐而深的恨,无人能省的恨。
然而,就是在这种痛苦中,苏轼却依然只是淡然看尽身边的繁华似锦,只是随意地从中提起一壶酒,便转身走向绿水青山,泛舟游于赤壁,去与明月清风对话。那才是苏轼的所在,才是遥远生命的滞留。他的骨子里始终有一份骄傲与执着,他挺立着,如树一般。任时光斗转星移地更迭,任岁月沧海桑田地变迁,他都不动不摇,经风沐雨,披霜挂雪。朔风阵阵,刮不倒他的满腔豪放,迷云片片,遮不住他的达观旷达。
酾洒临月,步履铿锵,拂袖一笑,风清云淡,苏轼用他一生的苦旅,铸就了一首最华丽的 篇章。
花开花谢,流年暗换。总不忘千年前的那个身影,披蓑戴笠,泛舟湖上,谈笑间,候雨过天晴。
题记
杜甫,是在如今能与李白齐名的人,他被称为诗圣,在当年,谁知道他曾经多么不引人注意。他小心地步入诗坛,悄悄地,如同他的为人。
他小心翼翼地坐在诗坛的最角落处,他想与各位在诗坛呼风唤雨的大佬结交朋友,他颤抖着,讪讪地伸出了双手:您好,幸会。可对于那些在诗界中叱咤风云的人来说,与这样的无名小卒结交真是不值得。所以,杜甫就这样一直孤独着,直到另一个人的出现。
他踩着一身月光,无比潇洒地走入门,向杜甫伸出手:子美,幸会!他就是李白。
李白和杜甫,可谓千古第一好基友,杜甫可称得上是李白的头号粉丝,对李白无比崇拜。他写诗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用来思念着自己的偶像,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不管什么时候,他的心一定向着自己的偶像那个人的位置,不停地努力。
其实,我们停下来仔细想想,杜甫就是一个我们努力的鲜活的影子,他不停地认真写诗,不停地仔细记录着当时发生的事。
他去世的那天,他乘坐的那叶小舟还在江中漂泊:生涯相汩没,时物正萧森。他溘然闭上双目已经几百年过去了,才有一个叫元稹的人发现了他:天哪,这个人是多么有才啊!他发现,杜甫的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还是一部史诗,一部用自己的心血换来的命运赞歌。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了了这位一直被埋没的天才。
当孤舟漂泊大海时,你忧国忧民之心不断;当秋风吹落黄叶时;你低吟有乐释怀;当寒风布袭似铁,你依旧想着"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路走来,你一直在流泪,你忧国忧民之心终身未断,你一直想着精忠报国,却哀哀无助。当你看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景时,你对百姓的苦难深感同情;在你的名诗《春望》中写道在烽火连三月之际,你依旧想着黎民百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你依旧想着国家的安危与和平。
你爱国爱民,但不幸的是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经历过安史之乱的你,早已懂得了国家安定的重要性,但也只能无能为力的屈服于社会的黑暗,在痛苦之中燃烧着生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贺知章对对李白的评价是“此谪仙人也!”李白生活的时代是唐王朝最为繁华的时期。少时的他接受儒家教育博览诸子百家,喜欢剑术,擅长作诗。怀有伟大的政治理想。他不屑科举,漫游求仕,他相信,终有一天自己的才华会被人发现,得到重用。
终于凭着出众的才华的名士吴筠举荐。得到任用,李白名动一时,唐玄宗器重有加。虽然此时的李白得到了任用,然此时的唐玄宗已不再励精图治。虽然任命他为翰林,但却只是为了为其歌功颂德。李白胸怀大志,骨气凌人,他畏权贵。这样的李白无疑成了奸臣排斥,残害的对象。终于因小人谗言,李白失去了玄宗的信任。这时的李白终于感觉到政治理想的破灭,又担心自己再次遭遇不测,于是他终于上书朝廷。唐玄宗以“非廊庙器”恩准了李白的离开。李白离开了这个可以使他实现抱负的地方。
在这后来发生了许多事,他不断的穿梭在各个地方,生活困窘,心绪愤懑。但是,此时的他仍旧相信,只要有才华就会有被任用的那一日。安史之乱爆发,李白被以平乱为名,争夺天下的永王李璘请出参加幕府。可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永王被肃宗消灭,李白也因此下狱浔阳。后来出狱后被流放到夜郎,行至巫山,遇赫放还。上元二年,听说李光弼率军征讨史朝义,李白便当涂北上,请婴杀敌,可是却因病返回。次年,病死。
这些几乎就是李白的一生。也许生于盛唐是他的幸运,然而他始终没有遇见明君。空有满腔抱负,却报国无门。他一生自信,只要有才华,就总有一日会被重用。可是一直到他死的那一刻仍旧没有得到重用。
出生于公元前三四三年,也是我国的战国时代,屈原诞生于当时楚国,屈原从小就很聪明,记忆力特别强,加上父母为他请最好的老师,让她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不但知识渊博,才华更是出众。
二十六岁那年,他开始跟随楚怀王,一开始仕途顺逐,可惜其他同事的忌妒和排挤,而遭到放逐。放逐在外的屈原,心仍向朝廷,抑郁不得志,加上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他上跳汨罗江寻死得绝路。
这两次的放逐,对屈原来说,实在很大的打击。不过,经过这两次的放逐,使他有机会由宫廷走向民间,深入了解民生困苦。而他振兴国家的心愿,也更为迫切,虽然 屈原知道自己没有招回宫的希望,他怀是满怀对国家的热爱,时时刻刻关怀国家的安危。他常常利用诗歌的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只希望能唤醒当政的人,力图振作、挽救国家、改善百姓的`生活,而这些诗歌后来都被收入《楚辞》总集里。
余秋雨不说嘛: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着声名。
老白来庐山就是这样,当时挺郁闷,本来要替人主持正义,结果招人不待见,被人弹劾了,弹劾的原因也挺搞笑:说老白他妈是掉井里死的,老白不讲究,还做诗写井赏花,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做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应驱逐出京。中国人事就是多,吃饱了没事研究什么避讳,避这个,避那个,庐山本来好好的叫匡庐,出一赵匡胤,皇帝那匡着呢,你就不能匡了,改个名吧,结果庐山了,万幸啊,后来没人叫山,扯的有点远了,还说老白,老白到了江州,本来挺不痛快,看见一妓女,凄凄惨惨切切,跟自己差不多,一郁闷,弄出一《长恨歌》,后来到庐山一看,呵,挺好,在这定居吧,农妇,山泉,有点田,没事再做做诗:架岩结茅宇,属壑开茶园。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兴醛仰天歌,歌中聊寄言: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舍此欲焉往?人间多艰险!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连皇帝都不想伺候了,大有乐不思蜀的劲头。
老白这辈子活的够潇洒,为文,堪称一代宗师,为官,虽然不太顺,好歹也做了几任地方大员,年纪嘛,活了70好几,人生70古来稀啊,这岁数在当时能申请记录,最重要的,特有桃花运,“樱桃樊素嘴,杨柳小蛮腰”,一个是着名歌星樊素、一个是舞蹈明星小蛮,左拥右抱的,想想,是个男人都流口水。
不过老白也有不地道的地方,徐州守帅张愔有一小妾叫关盼盼,原是徐州名妓,色艺俱佳。虽是妓女出身,人却相当讲究,张愔病逝后,小关难忘恩情,矢志守节。结果不幸,老白听说了,闲得没事,给人写封信: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这小关悲愤之下,绝食而亡,千年之后,有一董阿姨,也想学她,不过没死成,留下不尽的“故事”。又跑题了,还得说老白,这事做的,怎么说呢,把缺德搁车上——忒缺德。人家守节,关你鸟事,一大文豪,嘴大舌长,把人给说死了,老白事后也觉得过分,怕自己那俩奶跟人家小关学,老了老了,把人家俩美女赶走了,搁现在行了,男女比例失调,还可以再嫁,那会儿不成,残花败柳,估计结果比死好不了多少。
【纯粹的诗人的作文】推荐阅读: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06-12
古代诗人的爱情祝福名言09-19
诗人王勃思念故乡的诗09-25
岑参是哪个朝代的诗人10-07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05-25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有哪些10-22
边塞诗人07-25
诗人陆游介绍09-07
历代诗人简介10-02
诗人王维简介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