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运营计划管理制度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司运营计划管理制度(精选8篇)

公司运营计划管理制度 篇1

尊敬的公司领导: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2017年即将过去,江苏国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滁州分公司即将迎来新的一年,回顾2017年,充满着艰辛与快乐,泪水与笑容,在物业公司和项目地产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引、大力支持下,在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物业公司能够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勇于创新,不断进取。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部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各项管理和领导水平,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仁的认可,现将主要工作做年度总结,烦请公司领导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予以参阅:

一、滁州物业公司2017年工作成果

(一)、强化滁州物业公司内部管理,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执行力。

1、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合理配置人员,确定人员编制并提报,目前物业部共计员工7人,虽然人数较少,但基本上能够满足目前的工作需求,在满足工作结果的前提下有效的节约了人力成本,杜绝了人浮于事的现象。

2、草拟、提报、完善、制定各类物业案场各线条工作职责和表格,如《案场保洁日常检查表》、《安保立岗记录表》、《物业案场物品领用表》、《保安交接班记录表》等,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强化。保证案场物业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3、对于工作中不合格的员工试用期内及时予以处理。2017年7月夜值保安因当班期间饮酒,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及时予以辞退,保证了物业工作的严肃性和纯洁性。

3、积极组织部门培训,增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自我。例如,在员工入职时组织安保、客服、保洁的《案场服务礼仪培训》和实操演练。组织学习《物业管理基础知识》学习培训;为加强团队凝聚力,组织员工进行《狼道精神》学习培训;组织学习《消防知识》学习培训、现场实操和《物业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员工对于物业管理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员工的应知应会的能力,保障了案场物业各项工作能力的强化和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不定期开展部门团建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有效的控制了人才的流失率,避免了因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源上的损失。

5、合理开支,开源节流,另行节约。物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严格把控各项费用的支出,对于能够节省的费用坚决不予支出,能够可以再次利用的,比如废弃的打印纸,能够做到二次利用反面复印;根据季节时间变化,合理调整室外照明、喷泉等用电设施,避免浪费。从部门负责人开始,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带领员工切实做好开源节流的各项工作。

6、案场5S管理,及时清扫、清洁、整顿、整理案场各岗位和提高案场员工的工作素养。强化管理意识。部门负责人不定时检查,发现问题的及时予以处理解决。

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物业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充分的计划性,为此,滁州物业公司根据工作进展每周有周例会、周工作计划、每月按时召开月度例会,总结上周(月)的工作结果、布置下周(月)的工作计划。并一直持续至今。

(二)顺利完成物业公司本年度的重点工作

1、积极配合、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营销案场和公司搬迁的工作,确保搬运物品没有遗漏、没有损坏,顺利运至指定地点。

2、细致安排、精心组织,国兴物业通过政府网上公开招投标成功中标国兴翡翠湾项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物业项目备案。

3、做好“营销案场盛大启动”等活动的各项服务工作。提高了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将“国兴物业”的品质服务体现在每一位客人身上。

(三)、配合公司其他部门的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三、2015年物业部工作计划

1、根据本部门工作的实际需求,合理编列人员招聘计划,并协助人事部门做好入职员工的培训等相关工作。

2、认真做好本市场一期大棚区及相关区域的工程验收、交付工作。

3、相关外包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考核工作并按照协议所要求严格把控。

4、确保市场无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生、无消防隐患存在;

5、相关收费项目的收费率结合销售、招商情况达到90%以上

6、严格把控各项费用支出,杜绝不合理开支。

7、组织实施消防演练至少一次,突发应急演练不低于五次。

8、业主投诉处理回访率100%;零星维修率95%以上;业主满意率90%以上

9、房屋主体及设施设备按计划进行相关保养、管理、检查工作,且运行正常,无管理责任事故发生。

10、本年度记录﹑资料保存完整,及时归档,物料、工具无遗失现象。

公司运营计划管理制度 篇2

高速公路具有特殊性, 需要制订专门的法规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目前, 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高速公路管理办法, 许多地区简单地套用某些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但因其适应性不高, 常会给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工作增加困难。因此, 我国很多省、市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条例和办法。比如, 如何应对征收通行费中出现的各种违章行为、收费站的奖罚机制等, 都对其制定了相关规定, 使高速公路在运营管理中能够有章可循。高速公路公司想要稳定地运行和发展, 就需要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 努力落实国家的相关要求, 对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要及时调整和改善。

2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

2.1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类型

一般根据市场化程度的不同, 将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分为自行养护模式和对外承包养护模式;也可按计量方式的不同, 将其分为计量养护模式和绩效式养护模式。下面将分别对这4种模式进行相应的介绍。

2.1.1 自行养护模式

所谓“自行养护模式”, 主要是指部分高速公路公司自身具备养护队伍, 并由其完成高速公路的养护施工的任务, 只有在自身难以满足技术要求的情况下, 才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的一种养护管理模式, 主要分布于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上。这种模式的管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往往属于同一单位, 在将建设任务完成之后, 建设单位会直接转化为管理单位, 与之对应的施工队伍也会逐渐转变为养护队伍。在自行养护模式下,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都是由养护中心完成的, 但高速公路公司也需要成立单独的养护公司, 这样才能使其自身的养护业务更好的完成。

2.1.2 对外承包养护模式

所谓“对外承包养护模式”, 主要是指高速公路公司已成立了专门的养护管理部门或单位, 但仅参与部分简单的养护施工任务甚至不参与, 把大部分甚至全部养护施工都以招标或对外发包的形式对外承包。该模式也可以依照市场化水平的不同分为完全市场化模式和专项大中修对外承包模式。

2.1.3 计量式养护模式

计量式养护模式主要是指在施工合同双方签订的养护合同中, 业主要以施工公司的实际工作量对养护工程款项进行支付, 并且养护工程款项是根据养护定额或根据合同双方事先约定的价格计算的。目前, 该模式已被大多数高速公路公司应用在管理工作中。

2.1.4 绩效式养护模式

绩效式养护模式也称路况绩效合同管理模式, 是指通过高速公路公司与维修公司共同制订出高速公路养护承包合同, 并依照合同内容对高速公路进行维护的模式。

2.2 养护管理模式的分析

以上4种养护管理模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以自行养护模式为例, 该模式能够解决建设队伍和设备的去留问题, 并具有便于管理、成本较低等优点, 但其容易导致机构臃肿, 且与当前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不相符。

3 高速公路辅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依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将收费公路的权益分为收费权、服务设施经营权和广告经营权。高速公路广告和服务区的收入是其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速公路公司对之依法享有收益和管理的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速公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服务区业务和广告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且发展前景广阔。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管理模式

3.1.1 服务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服务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 缺乏统筹规划, 服务区建设缺乏前瞻性。很多省份在进行路网规划时, 缺乏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论证和规划, 且多数省份都采取“一路一公司”的建设模式, 这就使各公司都从自身利益出发, 对本路段的服务区进行建设, 而不顾及全路网的利益。这往往会影响到高速公路公司社会综合效益的提高, 因此, 要对高速公路进行科学、全面的统筹规划。 (2) 资金投入困难。无论是停车场还是服务区, 都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 而多数公司将资金投入到了高速公路的主线建设上, 且缺乏对服务区建设资金筹措的积极性, 致使服务区的建设资金不足、筹资困难。 (3) 经营体制落后、管理混乱。多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管理模式为租凭管理, 进而形成了分散经营、个体承包的局面;大多数公司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 公司的管理体制较为落后。

3.1.2 服务区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服务区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 (1) 缺乏全面的预算控制。虽然目前的营业额增长较快, 但因缺乏对各项费用开支的预算控制, 反而导致利润大幅下降。 (2) 业务功能重复, 资源闲置、浪费。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之下, 每个服务区的功能大都相同, 每个公司也管理着相同的业务, 购置、销售服务的人员重复, 设备也大致相同,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3) 纳税问题频繁发生。在目前分散化的经营模式之下, 因税收筹划意识和专业人才的缺乏, 导致提前纳税、重复纳税和多纳税的现象经常发生。

3.1.3 高速公路经营模式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国的高速公路也得以较快的发展, 但是传统的高速公路经营模式已经阻碍了我国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 多数高速公路公司推行了“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 以满足当前高速公路发展的需求。这一新的经营模式有助于改善传统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能够推动我国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

3.2 高速公路广告业务经营管理模式

目前, 高速公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这也使得其广告效应更加显著, 成为众多公司进行形象宣传和产品宣传的重要“媒体走廊”, 并具有较大的潜力。这就促使高速公路公司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不断拓展这一市场, 不断创新其广告业务的经营管理模式, 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广告业务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自营模式、拍卖模式、合作经营模式等, 这些模式各有其特点, 各个公司应参考自身的利益价值后进行选择。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现状, 并简要分析了高速公路公司的养护管理和辅业经营管理模式, 希望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华, 李琰.浅谈高速公路社会化专业化养护的体会[J].中国公路, 2005 (04) .

[2]王刚伟.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探析[J].商业文化, 2011 (01) .

公司运营计划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保险公司;组织架构;运营管理

一、集中运营管理的基本含义

集中运营管理模式是以“管理集中,服务前伸”为指导思想,将涉及重要风险管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以及能够产生规模效益的管理与处理作业内容按区域(省份)或总部(全国)进行集中统一,同时将与客户服务密切相关的作业内容尽可能前伸到前台柜面进行处理的一种运营管理模式。是通过整合客户资源、集中专业化核心业务,利用网络、物流平台,将数据流、工作流、影像流、物流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经济、高效、安全的作业模式。集中运营管理模式以组织架构的重构、资源的重组、制度的重塑、流程的优化为手段,以提升服务品质、防范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为重点,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最终目标。

二、集中运营管理的理论基础

假定保险公司的各层级管理人员处于理性、能够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下,不考虑投资等因素,单纯就组织架构的变化对企业决策设计的影响而言,可将集中管理的效益模型用下面的公式表达:

P=Cb(i,t,r)-Ca(i,t,r)

其中,P代表集中管理决策的效益,c是相应项目下的成本或损失(Cb代表集中前,Ca代表集中后);在c中i是指决策效率产生的成本,t是指管理层次与幅度是否带来成本,r是指在多极授权情况下对应于中间层逆选择造成的风险成本。

1决策效率产生的成本变化分析,集中运营管理模式的关键是信息拥有者与处理能者身份的优化,集中运营管理前,企业在总部无法及时获取必要的信息用于管理与决策,同时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持,因而无法做出准确而科学的决策以应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瞬息变化;集中运营管理后,通过网络,企业高层管理者拥有相应的决策信息与信息处理体系,使得决策的效率大幅提高,从而降低决策效率产生的成本。

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成本变化分析,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人员直接指挥下级人员的数量,管理层次是指公司在纵向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层次。对一家具体的保险公司而言,通过集中管理模式的实施,取消了中间层、实现扁平化,可以有效减少管理层级,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成本,并且可以将管理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减少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并因沟通效率的提高,进一步降低了沟通成本。

3中间管理层逆选择风险成本变化分析,集中运营管理前,企业通常采取传统的分权管理模式,采取此模式是在技术与处理能力无法满足经营管理条件下的一种无奈选择,由于企业内部各层级、各部门的阶段性目标的差异,导致各别部门或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为了局部利益,采取博弈的手段做出决策,损害整体利益,这也是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假保费、假赔款、非法集资等违规违法事件较多的主要原因,通过集中运营管理,进行有效的集权与授权,并辅以低成本的监控手段,可以降低中间管理层逆选择风险带来的成本支出。

三、集中运营管理的动因分析

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全球大型保险公司,为不断克服来自风险、成本和效率方面的挑战,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集中运营管理的模式。首先,集中运营管理可以提升保险公司的服务品质。集中运营管理可以将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客户、不同业务需求的客户进行资源整合与数据分析,进而为客户提供更快捷、更便利、更标准且具有个性化的服务。其次,集中运营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管理体系的变革,可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公司内部管理战略,是防范风险,堵塞漏洞的有效措施。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可以梳理出潜在的风险,在制度层面上加以进行完善;通过权限的上收,由集中统一的作业方式代替原有的分布式作业,可以在处理环节上降低风险;通过数据的集中存储与分析,可以监控各环节业务操作,对已发生的风险采取最迅速的补救措施。第三,集中运营管理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公平竞争条件下,企业给付客户的成本与价值是无法降低的,企业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最主要体现在自身的经营成本上,集中运营管理可以将运营成本费用集中发生,通过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集中运营管理可以将原有业务操作进行分类,通过服务外包来降低人力成本;集中运营管理可以将原有的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减少重复投资。第四,集中运营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通过组织架构的重组减少中间处理环节,由高层具有权限的人员直接处理代替以往的多级审批、复核处理,提高运营管理时效;通过流程的再造可以将原有的内部业务流程进行精简,将跨系统、跨部门、跨行业的相近活动进行整合,实现业务流程的客户驱动模式,通过改善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进而推动员工工作效率。

四、集中运营管理模式的实践总结

为了顺应现代保险公司集约化管理的趋势,通过借鉴国际先进金融保险集团的经验,我国一些大型保险公司纷纷通过“数据集中”、“流程再造”、“系统改造”等方式实现集中运营的管理模式。各家保险公司的集中运营管理的过程基本都包括了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1建立后援服务中心。建立后援服务中心是近年来兴起的全新运营管理理念,是集中管理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服务业,在客户资源积累到一定数量、业务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建立后援服务中心,既可以统一服务标准、防范经营风险,又可以通过批量处理实现规模经济。

2打造标准化柜面。柜面作为寿险公司与客户沟通的最前沿服务窗口,在集中运营管理模式中至关重要,通过把柜面规范成为全国统一的门店式服务网点,让柜面成为公司品牌和服务的载体,不仅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业务的发展,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充分显示企业的专业与实力。

3灵活采用服务外包。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企业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在集中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划分核心与非核心类业务,优化设计服务流程,重新配置人力资源,可以将此类外包业务梳理出来,在条件成熟时实现服务外包。

4重视信息系统建设。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任何时候都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支撑和引擎作用。信息技术已经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业务和服务的竞争最后实际体现在信息技术的竞争,因此,开发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核心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集中运营管理模式的重要保证。

集中运营管理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1提升服务的原则。客户服务是现代企业赢得忠诚客户,保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对于金融服务业的保险公司来说,客户服务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后台运营的最前端,也是整个运营工作优劣的集中体现。作为企业集中运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必须将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放在首位来考虑。

2风险管控的原则。作为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风险管控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业绩。风险管控是后台运营部门的重要职责。科学、有效的风险管控是企业稳健经营的基础,是企业经营效益的保障。提高风险管控水平既是集中运营管理的重要出发点,也是衡量集中运营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依据。

3效率优先的原则。集中运营管理的实施,不仅仅包含管理集中的范围,更要体现服务前伸的思想。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将直接面对客户的作业内容授权柜面完成,另一方面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将传统的文件流作业模式转变为信息流作业模式,强化前台和后台的互动,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

4资源配置的原则。集中运营管理的实质,是以组织架构的重构为主线,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品牌资源等公司后台运营资源的一次重新优化配置。是为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而进行的一次资源重组过程,通过各级分支机构关于发展和管理职责进行重新分工,对前台、后台作业和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对人员、设备的重新分配,使得资源效用最大化,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5统筹兼顾的原则。集中运营管理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专业化要求很高的工作,而且牵扯到公司、部门、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集中运营管理模式的实施必须要由专门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强势推进,严格执行统一标准,对于个性化需求也要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给以考虑。

除了遵循以上原则外,保险公司在集中运营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集中模式,集中与分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集中就有分布,企业务必把握好之间的尺度,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来选择合适的集中模式。

2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里有着不同的组织架构,企业采取何种组织架构以对应集中运营管理的变革,是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志。

3设计精简高效切合实际的业务流程,集中运营管理的实质内容之一就是业务流程再造,在业务流程设计过程中一定不要好高骛远,管理学中的“奥卡姆剃刀定律”指出了“把简单的问题变复杂容易,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难”,这个定律要更好的反映在流程的设计阶段。

4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集中运营管理模式实施后,原有的组织架构、权利与责任发生了本质变化,为了避免内部博弈现象的出现,应该科学合理的设计适合集中运营管理模式的KPI指标体系。

5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企业在实施运营管理模式变革过程中应重视运营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应建立核保、理赔、精算、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的长期培训与认证制度,并对这些保险行业的核心人才以必要的待遇保证,避免在组织架构调整过程中的人才流失。

可以说集权是战略的需要,分权是策略与战术的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运营管理将实现更多的集权,但正如任何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一样,集中运营管理模式的运用同样有其局限性和风险性。因此,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对自身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对集中运营管理模式的实施可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和权衡。

参考文献:

[1]万峰,《保险公司战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古扎拉蒂(美),《计量经济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唐庾荣,保险公司后援集中运营模式探析,《保险研究》,2008,6

公司运营计划书 篇4

一、一次经营是工程项目二三次经营的基础

一次经营就是企业为了获取工程项目所发生的一切经营行为,它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有一定利润的合同。“一次经营”是“二次经营”的前提,也是“二次经营”的基础;但因当前建筑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一个普通的工程项目便会有数家甚至数十家单位竞标,导致行业内恶性竞争。面对市场压力,很多施工企业不惜采取低价竞标,最终结果常常只能是低价中标,这样就会导致项目管理存在“先天不足”。如何提高一次经营的质量是每个施工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企业市场经营开发队伍的建设,遴选综合业务素质高、市场经营开发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组织一批具有经营开发意识和能力且热爱经营开发工作的人员,建立起精干高效的经营开发团队。

(二)加强标前的充分研究和科学评估工作,建立标前会审机制。对于一些限价低、风险大、条件苛刻的项目应该选择主动放弃,有选择性的参与竞标。

(三)决定参与竞标的工程项目,组织编标人员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勘察,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环境,收集各方面所需的资料,调查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价格及供应渠道等,便于做出报价决策。

(四)组织相关人员对招标文件、图纸和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信息进行仔细的研究,对以往类似工程项目和当前市场价格进行分析,认真讨论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明确编制投标文件原则及有关事项,明确投标报价策略,在此基础上组建编标小组,明确责任和时间要求,各负其责,开展工作。

(五)灵活掌握报价技巧并做出正确的投标决策。在工程量清单报价时,应合理的运用不平衡报价等技巧,为二次经营创造条件或埋下伏笔。

二、二次经营是工程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

二次经营是指甲乙双方履行合同时所发生的一切经营行为。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降本增效获取最好的经济效益。“二次经营”是“一次经营”的重要延续,也为以后的“三次经营”创造条件,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二次经营”的作用,则企业的赢利甚微,甚至可能发生亏损。所以,二次经营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工程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一位道德素质较高、会经营管理、懂生产和技术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项目管理团队的主心骨,其业务、管理、人际沟通、判断、决策、应变等方面能力和组织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将会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决定性影响,项目经理的选择是工程项目管理能否获得较好经营效果的关键。同时还应针对项目特点,认真物色具有一定项目管理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有团结协作和敬业精神的项目副经理及各部门负责人。一个团结、和谐、高效的管理团队是做好项目管理、取得预期效益的前提和保证。

(二)认真做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完善优化工作。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基本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标前设计的完善和深化。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贯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的主线,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效益。因此,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必须在勘察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工程技术与工程经济有效的结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灵活性、完善性、全局性及全面性。

(三)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图纸会审是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对于减少施工图中的差错、完善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都有重要意义。图纸会审的主要目的是查找设计图纸中是否有遗漏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并与业主及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设计参考,在方便现场施工的同时节约成本。

(四)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项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

定期对全员进行安全质量培训教育,强化意识,提高觉悟,对安全质量工作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在工作过程中杜绝“差不多”、“可以了”的现象,加大安全质量日常检查力度,紧紧盯住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安全质量违规违章行为,果断采取措施督促整改。建立安全质量问题库,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备案,实行销号“闭环”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质量有序可控,防止因安全质量事故而造成的重大损失。

(五)加强物资管理。建筑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材料成本是项目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般在60%左右,其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制定从材料采购计划到材料采购、点收、保管、使用发料、物资核销等一整套的工作流程,其目的就是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约地使用各种材料,以控制材料费用,降低工程成本。

(六)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包括从设备选配到合理使用、检查维护、修理保养全过程。机械费一般约占项目成本的l0%左右,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对成本管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大小,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维修上便利”来选配所需设备。对于初期购置费用较大、使用周期不长但又必须使用的设备,可以考虑到租赁市场租用。同时施工企业内部应加强机械设备的调配管理,以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负荷,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设备闲置时间,降低机械设备使用成本。

(七)加强劳务分包管理。选择在技术、设备、资金、人员等方面具有突出施工能力的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分包单价一定要合理,力求达到双赢,不能一味追求项目效益而过分压低劳务分包单价,如此反而会导致成本增加、工期延迟,如果监管不到位严重的还会存在质量隐患,得不偿失。要从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质量与进度控制、过程结算、完工验收、最终决算付款等方面切实加强对劳务分包方的管控。

(八)科学合理、均衡组织生产,避免突击赶进度。施工进度与安全、质量、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一般来说,工期短,成本就小。但当工期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再要继续缩短工期,则采取措施的成本会急剧上升。所以,在确保工期达到业主合同要求时,应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追求进度而盲目赶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成本增加,而且还容易出现安全、质量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要做到均衡组织生产,杜绝工程项目施工中出现窝工、赶工等浪费现象发生。

(九)做好内部控制,把好现场经费的支出关,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施工企业内部还应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公布各项目的非生产性支出情况,以相互比较,促使项目降低费用。

(十)强化责任成本管理,定期做好阶段性的经营盘点分析工作。施工企业应建立成本管理机构,科学合理的制定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作为对项目实施总量控制的依据。项目上应强化项目经济管理核算流程,实现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定期进行经营盘点工作,实时反映项目运营的真实情况,发现偏差并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决策人,以分析产生偏差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纠偏措施。通过开经济活动分析会、晒数据、做对比等方式,将存在的问题及时暴露出来并且放大,从而促进管理,以达到预期的经营成果。

三、三次经营对工程项目的最终经营成果至关重要

三次经营是指在项目完工后,售后服务、竣工结算、审计和清欠过程所发生的一切经营行为。三次经营的目的是在确保企业信誉、品牌的同时实现合同增值,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变更索赔工作应与二次经营交叉进行。工程项目中标签约后,项目投标负责人员应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全面交底。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应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图纸、合同条款等,找准变更索赔事实和充分的变更索赔依据,把握变更索赔机会。变更索赔需要有特殊的策略和技巧,主动争取、精心策划、有效实施。同时应做到:勤签证、多变更、慎索赔。

(二)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项目收尾及竣工验收工作,从人力上保证项目竣工、验收、收尾阶段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由专人组建一个精干的移交、验收、资料归档小组,具体实施以移交验收和竣工归档为主的收尾工作。

(三)结算资料早准备,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项目决算,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指定专人负责与业主沟通,加强决算、催款力度。通过与业主协商,签订还款协议,督促业主明确还款计划和时间。

(四)项目竣工决算后,企业应对整个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掘成功经验,剖析问题和不足,为以后的项目管理提供参考经验。

四、结束语

《公司微信公众号运营计划》 篇5

一、信息推送分类

1、行业信息

2、公司新闻

3、产品介绍

4、员工互动空间(面向公司员工组)

5、节假日祝福及技术部节假日值班安排

二、信息来源:

1、总经部负责收集各大门户网站、权威发布平台相关信息

2、总经部负责起草公司新闻、员工互动空间、节假日祝福等信息

3、公司各部门负责起草本部门近期开展活动的图文信息(如培训会、项目启动会、合同签订、与客户的联谊活动等),总经部负责汇总

三、素材管理

通过百度图库,360图库,门户网站照片、公司自拍照片等途径选择合适的推送图片。

四、推送频率

4次/月,每周五推送1次。

五、审核方式:

编辑好的图文信息于每周五上午十点之前发送至总经部审核,审核通过后按照原定计划时间发送。

六、推广方式

1、公司内部员工推广。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引导本部门员工下载微信,并学习使用微信,关注公司公众账号,并适时对外转发公司信息。

2、对外文件推广。总经部规范对外文件格式,并将公司微信二维码印制在对外文件页脚处,引导客户扫描关注公司公众账号。

3、名片推广。公司员工名片上将印制公司微信二维码,以便客户扫描关注。

七、微信运营情况分析

1、每次信息推送后,5天内收集客户的反馈,如有重要反馈信息,及时报送总经理。

2、每月对微信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分析客户阅读兴趣点,着重推送客户关心的内容。

END

公司管理运营心得 篇6

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就个人成长方面来说,即是以“有效性”作为个人工作的目标,再加上“自我控制”,而“自我控制”的有效性即要以资讯交流作为自我管理、自我改善、自我更新及自我发展的工具,进而提升贡献、创造顾客之目的。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历久弥新、自我控制或自我修炼的经典佳作之一,更是厘清观念、启发心智、改变行为、获致卓有成效的有力保证。

为此,读百本书,不如好书百遍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是值得读百遍、细细品尝、终身体悟,因为它改变且创造了我的命运——包括我的价值观、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孩子的未来。

所谓“成功无法教,有效可以学”,研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的有效秘诀,即在于“行”,因为“行是就行,行就是行”,唯有从决策的系统思维开始启动,先作问题界定——不在于寻找答案而是问正确的问题,再订定精细的边界条件,寻找三至五个替代可行的方案,然后选择较适当的方案,而不是所谓的方案,并采取行动,贯彻落实,但需要根据反馈机制、现实的情况和不确定的未来作立即而有效的反应,予以适当的调整与修正,力求成果之有效性。

在此同时,将组织的所有资源安排于优先、优后的重大工作上,且物色正确的人选,发挥其长处,以便作重大的贡献,并做好时间资源的分配,以获致卓有成效的成果。

更深层的看,“成功靠不住,有效方长久”,关键则在于“知”,因为力行得以真知,但真知才能力行,也唯有从时间的系统化分析着手,逐一检视自己所花的时间的量、质、值是否有到位?是否真正有生产性?其次,是否有着眼于有效的贡献?个人长处是否能有效发挥?在重大工作的优先、优后次序与资源的分配上是否恰当呢?决策的品质是否粗糙或存在偏差,因为匆促的决策往往都是错误的决策,唯有不断地检测评估,才能成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虽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担任管理者的大多数人中,高度有效者,殊不多见。为何有才华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并没有领略到才华本身并不等于成就。他们甚至于不晓得,一个人的才华,唯有透过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能所为有效。

就拿卓有成效的彼得·德鲁克,他也可不这样认为自己真正有效!为什么?

他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真正成就大事,其他的人,就像我一样,或许生活多姿多彩,却白白浪费青春,像富勒(几何学家)和麦克鲁汉(电视先知)这样的人,才可能让他们的使命成真,而我们却兴趣太多,心有旁骛。我后来学到,要有成就,必得在使命感的驱使下“从一而终”,把精力专注在“一件事”上。富勒在荒野上待了四十年,连一个追随者也没有,然而他还是坚定地为自己的愿景奉献一切。麦克鲁汉却花了二十五年的光阴追逐他的愿景,从不曾退缩。因此,时机成熟时,他们都造成相当的影响。而其他像我们这样有着很多兴趣,而没有单一使命的人,一定会失败,而且对这个世界一点影响力都没有。(取材自《旁观者》一书)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书中有两个结论,一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有效,二是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有效性”虽然人人可以学,但却无人可教,有效性不是一门课程,但却是可以“自我训练或自我修炼”的,有效性乃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关键,也是组织发展的关键。

公司运营计划管理制度 篇7

高速公路在广泛得到人们运营的过程中,也被赋予了特定的收费制度,因此,高速公路运营公司也随之产生。在对高速公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求运营公司能够正确地面对高速公路收取的费用,并且进行管理,然后再通过对收取费用的财务政策考量进行分配,这样的工作内容就要求运营公司能够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保证高速公路能够长期高质量地为人们生活服务。

一、完善高速公路运营公司预算结构

完善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的预算结构是时代赋予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供应链接工作实施,必须完善公司预算结构。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预算部门职能,将运营公司中的财务部门人员进行分组工作操作,其中一部分人员在综合整体公司盈利和收益成本的基础下,进行资本应用的预算,进行财务部门的预算组织组建,成立的预算不能够支持公司在未来实施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计划[1]。其次,要求运营公司建立明确的预算部门执行制度,保证日常的预算工作在具有严格制度监督的情况下实施。在制度确定的过程中,自然地划分出人员的具体工作事项,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运营公司完善预算体系的结构,帮助运营公司更好地实现对高速公路的管理。另外,就是对预算拟定准确的计算标准。当运营公司对高速公路管理进行预算的指标确立时,就能够有效地使用已有的资本。预算的计算标准可以划分成几个方面,可以是对运营期间的工作计划预算,可以是对财务部门工作指导的预算,也可以是对已有资本的使用运算,即是固定的资本已经流动资金的预算。这些预算的使用中,包含了人员、车辆、操作、损失等的估计,能够进行权威的运营指导[2]。

二、契合实际地展开高速公路公司运营管理预算工作

在对高速公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运营公司要保证实现对成本预算的契合实际性。总体的预算成本原则要实现节约的目的,为运营管理实现计划目标。严格管控财务预算工作,做到准确的预算程序实施。

三、运用科学的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管理制度

实现对高速公路管理的考核机制,保证预算工作在严格的制度监控形式下进行,要求财务预算部门拥有能够管理和领导预算工作实施的组织者,在实际的预算工作进行中保证能够追究到责任到人的程度,实现中心管理的目标,工作流程中产生的费用有准确的记录,不会出现预算拨款乱项的情况[3]。

及时地更新高速公路信息,运营公司的预算工作要能够跟随道路信息的脚步,充分有效的预算创造良好计划目标建立。完善体系的同时制定准确制度,保证高速公路管理工作正常实施。

结论

高速公路的运营和管理都需要有严格的、准确的执行准则,需要在完善的管理体系下进行高速公路的维护。通过健全的预算体系,进行费用的资本控制,针对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展开预算工作,添加科学的管理预算技术,就能够解决高速管理工作的问题,为人们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郑平平.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19):42-44.

[2]吴红霞.浅谈如何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中的作用[J].时代金融,2014,(15):217-218.

公司运营计划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电力公司;综合计划管理;难题;改进建议

引言

综合计划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各项计划的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它能够有效保障各项计划的合理性,对于加强企业的管控能力,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实现及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公司综合计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探讨了其原因并提出建议加以改善,以优化公司的资源配置,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综合效益的实现。

1.综合计划管理难题分析

虽然电力公司进行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已有所时日,从整体来看,随着各级领导重视程度的提高,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效果越来越好。但是,电力公司综合计划管理工作中的难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指标任务的分解与平衡。对于省级电力公司而言,综合计划管理最大的难题就是将指标任务分解到市、县级供电公司并确保指标任务之间的平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电力公司在上报综合计划之前,需要不同供电公司之间、不同专业条线之间做好反复的沟通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公司领导层直接决定。

1.2指标执行情况的跟踪与分析。目前,大多数电力公司能够跟踪综合计划的执行情况,并且能够定期通报下属单位的实际执行情况。指标执行跟踪的难题在于,如何分析实际与计划的出现偏差的原因。除此之外,如果有效保障指标执行情况跟踪反馈的及时性,目前下属单位只有在综合计划主管部门的时刻催促下,才能按时提交相关数据。

1.3虚拟团队的建设与管理。虚拟团队由跨时空、跨组织的成员组成,主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完成特定工作。由于从事电力公司综合计划管理的人员较为分散,在工作空间与时间上均有所差異,因而具有虚拟团队的特征,虚拟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成为各界人员研究的课题。

2.综合计划管理难题的原因分析

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难题的存在,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可以通过措施来加以改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对综合计划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必须要立足全局,合理安排各类计划并管理其执行情况,优化配置各种要素,最终促进企业总体效益的最大化。但是,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具有一定垄断性,各供电公司都希望得到更多的研究项目及费用降低硬性考核指标的标准。要想促进综合计划管理目标的实现,电力公司各级人员必须要打破传统本位主义思想,突破“争项目、争资金”的思维束缚,这样才能提高综合计划管理水平。(2)没有建立基于综合计划管理的沟通机制。目前电力公司关于综合计划方面的沟通都在年度计划上报之前,而关于上级公司的最新战略举措及最新要求等,都需要各公司部门相关人员的高质量传达,必须要建立正规的沟通机制,确保沟通机制覆盖所有单位及部门。(3)综合计划缺乏刚性约束,缺乏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在电力公司与上级公司、电力公司与地市公司之间商榷指标时,一般都尽力争取相对容易的目标,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导致难以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无法将工作绩效与激励措施结合起来,因而难以改变现状。(4)对特定难题没有开展专项研究。综合计划管理难题涉及到管理与技术两个方面,管理难题包括虚拟团队,技术难题包括线损治理等。大多数电力公司都没有明确列出本公司范围内与综合计划管理相关的难题,更没有进行专项研究,这些都导致电力公司综合计划管理水平不高。

3.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加强沟通,增强管理意识。电力公司各部门需要加强沟通,要能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正确认识到综合计划管理的重要性,沟通内容需要覆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上级公司的最新要求等;其次,需要拓宽沟通途径,例如开会、发文、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形式。最为关键的是要完善沟通机制,将定期沟通与不定期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等沟通方式融合起来,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全体人员做好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意识,才能够为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实施打下坚定的基础。

3.2细化管控流程,明确管控要素。电力公司需要细化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例如编制、审核、下发、执行、追踪等,要能够明确各个环节的时间限制,明确具体负责人及工作要求等等。最关键的是要建立架构清晰、标准明确的流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综合计划管理发挥应有的效用。

3.3借助外部力量,提高专项研究水平。综合计划管理工作与电力公司各项主要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在提高综合计划管理水平的过程中,需要突破内部事务的束缚,可以与外部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研究线损技术及供电可靠性等;还可与相关咨询单位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并建设虚拟团队,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总之,电力公司与外部单位加强此类课题的研究,不但能够解决特定难题,还能够改进综合计划管理相关工作。

3.4综合计划管理与绩效管理相挂钩。虽然电力公司高层已经将综合计划管理水平纳入绩效管理范畴,但是并没有对执行层及操作层设立明确的考核条款与奖罚标准,所以必须要将综合计划管理与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在目前形势下,电力公司需要针对与综合计划管理的相关人员,设置KPI考核指标,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门可以直接考核地级市电力公司,对地级市供电局的综合计划管理相关人员提出明确的奖罚建议,电力公司领导层在对地级市供电局进行绩效考评时可以将奖罚建议作为参考。只有确保绩效管理体系全面覆盖电力公司综合计划管理相关人员,才能切实保障领导层对综合计划管理的高度重视,才能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保障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电力公司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综合计划管理不但能够促进电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及服务水平,电力公司必须要对此提高重视,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综合计划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综合计划管理来改善公司的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方式,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来提高公司管理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喜利,晁阳,张晶,张海生,杨帆,白庆祥.强化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思考[J].陕西电力,2009(5):69-70

[2]王廷梅等.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硅谷,2010(9):83-84

[3]张娟,瑚成健.浅析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J].西部财会,2010(6):112-115

[4]观潮.“电网安全可视化及节能发电调度辅助决策系统”通过评审[J].华东电力,2008(3):53-54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人口与就业的随笔下一篇:良师初二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