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精选8篇)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篇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一、中移动的优势(S)。

利用优势,发挥优势。(1)中国移动进入移动通信行业早,具有先入者优势。

(2)具有网络资源和规模优势,广泛的网络覆盖,成熟的GSM技术和2G网络。

(3)品牌优势,旗下的神州行,动感地带和全球通品牌概念深入人心。(4)庞大的用户基数,中国移动有6.5亿的市场规模,而中国电信只有1,26亿,中国联通只有1.6亿,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二、中移动的劣势(W)。

利用机会,克服弱点。(1)各分公司发展水平不一,服务不到位,且缺乏创新,霸王条款较多,费用较高,3G技术不够成熟(相较于中国电信与联通),在技术方面输在了起跑线上,网速较慢是一个致命伤,网络没有做到无缝覆盖,暴露了打不通,常断线,声音不好,可视电话有马赛克等现象。(2)全业务运营方面存在不足,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拥有的宽带接入资源,尤其是在城市核心区域的管线资源——这一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资源和竞争对手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而宽带接入的用户上更有数量级的差距。(3)互联网领域,无论是在传统互联网领域还是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移动拥有的内容资源和业务出口资源也极度匮乏,缺乏熟悉互联网经营管理及技术支撑所需要的各个层次的人才(相较于腾讯等互联网企业)。(4)终端设备相对较少,目前在全球支持CDMA2000/EVDO的手机终端有2050款,支持WCDMA/HSDPA的手机终端超过900款,而支持TD的手机终端只有40多款,这个差距使得TD的市场服务和业务范围受到很大局限。

三、中移动的发展机会(O)。

利用机会,促进发展。(1)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国家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市场前景广阔。(2)进入信息化社会,人民对电信业需求不断增多。(3)开拓新市场,开发新客户。中国移动每年新增客户在6500万左右,所以在新增客户方面还有潜力可挖。(4)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开发并使TD—STE成为了4G的国际标准,所以移动站在了比联通和电信更高的高度。

四、中移动面临的威胁(T)。

利用优势,回避风险。(1)3G业务给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带来了同等的机会,特别是联通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再加上国外电信企业将会进入中国市场,可能会是移动现有用户的品牌忠诚度降低,公司面临的风险不小。(2)用户进一步增长面临瓶颈,三家运营商用户近10亿,中国人口在13亿左右,由于人口的限制,总会有增长的极限。(3)3G网络时代,用户选择性强,打破了2G时代中国移动70%的份额。(4)移动互联的生态环境和商业模式冲击着传统的运营模式。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篇2

一、大连海尔有限公司的现状

大连海尔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25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厂房面积12万平方米,年产100万台空调机和55万台电冰箱,年产值近48亿元人民币。大连海尔是海尔集团第一大股东,大连海尔主要经营产品包括白色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数码及个人产品、模具等。冰箱、空调占主营收入的85%,是其最主要的两大业务。其中,冰箱一直是主营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其收入占比保持在50%左右;空调业务自2001年开始成为第二大收入和利润来源,收入占比在35%左右。冰箱业务收入占比自2006年开始逐步上升,在主营业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空调业务收入占比则呈现逐年下降态势。

大连海尔的出口业务占比一般在20%左右,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开始,出口业务开始出现同比下滑,出口业务占比也在下降;2010年上半年,出口业务实现收入3.07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32.5%,所占收入比重也下降至13.9%的低点。尽管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出口下滑局势开始有所缓解,但出口业务2010年全年的下滑局势已经形成,预计下滑幅度仍将超过20%。

大连海尔作为海尔集团旗下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一方面担负着海尔集团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实施,另一方面需要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抉择。在外资企业大量涌入、原料大幅上涨的今天,面对着订单量完成率的下降、利润和出口业务量的下滑以及海尔集团总部朝服务型企业转型的现状,大连海尔进行新的战略选择已迫不及待。

二、大连海尔有限公司SWOT分析

对大连海尔的SWOT分析如下:

(一) 优势

1. 良好的品牌形象。

多年来海尔集团在国外的市场占有率都很高,在国内和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美誉度,作为海尔集团内的一个子公司,大连海尔也享有海尔这一品牌优势。

2. 研发能力强。

在技术方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连海尔在白色家电的技术领域已经达到或部分己经超越了国际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在变频冰箱、空调技术等领域,更是拥有自己核心的专利。

3. 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大连海尔从建立开始一直致力于售后服务平台的搭建和优化,而且“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多年来已经深入人心。

4. 物流平台拉动。

大连海尔自2000年整合以后,引进管理信息系统来优化内部管理,目前的大连海尔物流已经具备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各种设备和管理技术,给大连海尔的产品流通提供了完善的服务。

(二) 劣势

1. 集团背景影响公司的独立性。

作为海尔集团的下属公司,大连海尔的确因之而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而另外一方面,海尔集团在家电行业大而全、全面强势出击的形象以及咄咄逼人的多元化战略却给大连海尔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障碍。曾经就有某家电企业的主管说过,即使大连海尔不生产洗衣机,也不会有洗衣机企业愿意将自己的分销渠道提供给大连海尔,谁能保证大连海尔明天不会介入洗衣机行业呢。

2. 品牌认知度不如国外家电巨头。

国内大中型城市市民由于长期的消费习惯影响,他们对于外资品牌的认知度很高,而且非常信赖外资品牌,在空调、彩电、洗衣机等电器中,外资品牌日立、夏普、松下、惠而浦、西门子、三星等基本都在前三位的名次,所以对于大连海尔品牌的认知还仅仅局限在中低端产品之上。同样性价比的产品,消费者宁愿购买洋品牌而不愿购买国产品牌。

3. 品牌宣传不到位。

大连海尔在产品上拥有的变频技术是世界领先技术,尽管产品在竞争力上要超过竞争对手,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消费者知之甚少,对于变频等国际领先的技术,消费者并不完全接受。品牌宣传活动较少,户外的灯箱、广告牌、车站路牌等基本没有海尔的宣传,总部在广告投入上几乎没有。

4. 对终端渠道的控制不足。

由于长期对于市场的不控价,导致市场价格非常混乱,三大经销商永乐、国美、苏宁经销大连海尔的冰箱几乎不赢利,因而对大连海尔的产品根本不会给予主推,只是把大连海尔的产品作为销售其他品牌的陪衬。国美、永乐渠道占据大连海尔将近七成的市场份额,其他的大商场、大卖场、洋连锁、专卖店等渠道日益衰弱,所以在终端销售上更加的受制于连锁渠道。

(三) 机会

1. 市场需求增加。

国内的家电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容量每年递增速度很快,面临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中国家电的高端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呈增长趋势,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很大。

2. 家电连锁销售渠道的增加。

永乐、国美、苏宁家电连锁渠道在国内将加速扩张,各连锁的门店数量每年都要增加50%以上,门店的增加必将带来家电产品的销售增长。

3. 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增强。

国家正在提倡节能环保,国内市民在选购电器时越来越注意节能产品,而大连海尔一直在开发推广节能变频产品,既符合国家的政策,也符合国内消费者的当前需求。

4. 当地政府的支持。

大连海尔在国内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创牌企业,也是国家鼓励走出国门进军世界500强的品牌。大连海尔可以借力并通过政府资源,将产品生产销售到第三世界,从而做大市场蛋糕。不久前,大连海尔家电专为巴基斯坦,古巴等国家生产的大批彩电便是成功借助政府资源的代表性案例。

(四) 威胁

1. 行业竞争激烈。

家电行业属于过渡竞争,品牌淘汰率很高。

2. 国际品牌打压。

国际大品牌依靠规模经济更容易获得成本、资源优势,更容易掌握前瞻性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这对大连海尔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外资品牌还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使市场竞争将更加的激烈。

3. 国内家电企业的低价战略,侵占市场。

近年来在冰箱大战、空调大战、彩电大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许多厂商都采取降价销售、买一送一、清仓大甩卖、特价销售等促销手段争取市场。

4. 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

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方式进行贸易保护。如美国、欧盟近来都对进入其市场的电子产品提出环保要求及节能标准,这无疑将提高中国家电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增加国内产品的成本从而削弱竞争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总结,大连海尔目前在品牌、售后服务体系、研发、物流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尽管面临同行业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的威胁,但由于大连海尔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强大的研发能力、全球的销售网络,是国内其他家电制造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大连海尔有限公司应该继续利用国际分工转移,国家政策扶持的机会,积极抢占国际和国内的家电市场,加大研发创新能力,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提高国际品牌的知名度,成为世界品牌。根据SWOT战略图所示的战略,大连海尔有限公司应采取SO型战略,即依靠内部的优势来利用外部的机会。

三、大连海尔有限公司的竞争战略和策略分析

(一) 大连海尔有限公司的战略

大连海尔作为海尔集团在国内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承担着海尔集团全球空调和冰箱订单完成、集团全球化战略实施以及向服务型企业转型的战略步局。结合大连海尔的现状和SWOT分析,选择的战略即差异化战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来满足不同市场各阶层消费者的需求。致力于对不同市场的需求调研,迅速进行产品转化,提供并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根据SWOT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大连海尔的战略选择,即整合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的系统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快速满足不同市场不同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建成海尔集团下生产一流的供应商。

(二) 大连海尔有限公司的职能策略

1. 研发策略。

用户的难题即大连海尔有限公司研究的课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产品开发和研究,在每一项产品开发之初,一方面研究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针对主要对手品牌的相应型号进行剖析。从产品竞争力上进行对阵,从而确保每一件产品的上市都具备市场竞争力。在产品技术上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产品功能一定是消费者最需要的。同时,大连海尔可以开发一个通用的产品平台,利用它能够高效的创造和产生一系列派生产品。使得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重用能力得以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还可以实现原材料的规模经济效应。

2. 生产策略。

可以限制生产操作活动之外的成本,从而减少管理费用,并且要促使管理者努力寻求最佳质量和消除流程中的所有浪费,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以此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而且也使原材料占用库存越来越少,所耗费时间越来越短。

3. 供应链策略。

大连海尔应积极地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开始的第一年合作双方的代表以见面3~4次为宜,以后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战略业务评估。战略性的产品或战略性的地域越多,高层人员介入的也会越频繁。评估的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产量、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另外,双方还应该就生产效率、提高质量、新品开发进行频繁的接触。大连海尔应该让供应商了解业务需求———包括产品的趋势发展、成本的理想化、生产效率等诸多因素,以求得牢固的合作关系。通过这些方式,让大连海尔和供应商紧密相连,使供应商能够快速和有效地交付需要的材料,从而减低因为沟通问题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成本,以及在供应商中得到特惠待遇———价格、折扣、资源等以降低成本。

4. 营销策略。

大连海尔作为海尔集团战略实施的一部分,可以推出“星级服务”的营销策略,通过推出亲情化的、能够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服务举措,不断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形成差异化的服务,提升大连海尔的服务形象,最终使用户感动,实现与用户的零距离。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通过建立“1234”服务经营模式,向顾客提供“五星级服务”。“1”是指“一个结果”,即实行完全到位的服务;“2”是指“两个希望”,即希望顾客投诉为零,希望把海尔的真诚留给顾客;“3”是指“三个控制”,即把售后服务的投诉率、遗漏率和不满意率控制在十万分之一以下;“4”是指“四项应该做的事”,即要将顾客的意见全部记录下来,要将顾客的意见全部处理好,要将处理的结果全部核实,要将核实的结果全部反馈到开发部门及生产部门。

5. 整合产业链策略。

一是整合内部产业链。大连海尔可以通过有效捕捉全球消费者的需求,整合上游的资源迅速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达到市场多赢。古人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充分发挥整合的思想,把一些潜在的对手也当作战略合作伙伴,摒弃传统的竞争观念,认清自己品牌在产业链上的分工角色,大连海尔的家电才会越走越远。二是整合外部产业链。在冰箱和空调的整机的硬件成本中,作为核心部件的塑料颗粒和钣金就约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成本,正由于如此,冰箱和空调的这种产业结构性问题决定了只有掌握面板资源,并能上下游整合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大连海尔可以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合纵整合,在不耗费过多无效资本的同时,用最短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合作双方在各自领域中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并进而大幅增强彼此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2]王钦.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J].甘肃社会科学,2004(5).

[3]严先溥.目前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J].家电科技,2006(1).

[4]戴炳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家电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及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7).

[5]陈林,唐勇.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及战略选择分析[J].科技创业,2008(3).

[6]张瑞敏.新时期的“海尔模式[”J].营销管理,2006(6).

吉林某乳业有限公司SWOT分析 篇3

关键词:SWOT分析;战略发展;乳业公司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乳制品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但国内有蒙牛、伊利等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产品占据大部分消费者市场,而且一些国外的进口乳制品也悄然进军国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性本土企业面临着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文运用SWOT模型,对该企业进行分析。

一、公司发展现状

吉林某乳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全国奶牛协会命名的吉林地区奶牛养殖基地,是吉林地区最早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养殖繁育基地,是吉林市唯一具有巴氏鲜奶生产资格的企业。该公司拥有规模化奶牛养殖园区,总存栏头数千余头,全部实行自然生态放养。产品以优质鲜奶为原料,开发出纯正鲜奶、饮料奶、酸奶、活性奶等不同品种,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20多年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的经营理念,广纳科技英才,初步建立起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的科技队伍,为公司的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公司依托吉林农业大学技术优势,进行乳制品的系列开发和深度加工,乳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标志产品。

二、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奶源优势。奶牛养殖是公司主导产业,拥有多个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养殖园区,总存栏头数二千余头,全部为纯种荷斯坦牛,实行自然生态放养,日产鲜奶量20余吨。公司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通过自建基地和合作基地的模式,不断扩大奶源基地的规模,改变传统的奶牛饲养方式,提供持续可靠的优质奶源。公司现拥有40公顷的饲料种植基地,6万平方米的牛舍。养殖园区位于吉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充足的水源,丰富的土地资源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绿色优质奶源的有利保障。

2.生产技术优势。公司依托吉林农业大学技术优势,不断在生产工艺流程上改革和创新,有利于降低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业发展水平。目前乳品加工厂生产设备属国内最先进水平,全程净化、封闭无菌操作,日加工能力100吨,实际日加工鲜奶20余吨。

3.物流运输优势。该公司乳制品主要销往吉林省内,运输路途短,降低了运输成本,有专门的冷藏运输车辆和专业奶品投递员,用最短的时间全程在4~8℃的恒温运输,保证产品的新鲜和营养。

4.价格优势。由于公司拥有自建的奶牛养殖基地,生产技术优势和运输优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相对其他品牌产品,该公司产品价格合理品质不打折,这一点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使得该公司产品在吉林市场份额占地产奶的80%。

5.服务优势。公司采取免费送货上门的贴心服务。根据消费者需要,可以定制不同种类的奶产品。公司派投递员每天早七点前准时将定制的奶产品送到各家各户的奶箱中,奶产品都是当天生产,确保纯正新鲜,不含防腐剂,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喝到高品质,好口感的牛奶。

(二)劣势分析

1.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公司作为区域性乳品企业,其产品与蒙牛、伊利等全国知名品牌相比缺乏品牌认知度,广告投放力度不够,缺乏鲜明的标语口号。外地消费者对其知之甚少,更不了解其产品的优势和特色,从而影响了其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是销售不可缺少的手段和策略。

2.产品形式不够多样化。目前该公司的乳制品主要是鲜奶、饮料奶、酸奶、活性奶,都是属于液态奶类,品种相对单一,应该开拓新的产品形式,如奶粉,黄油,乳酪,冰淇淋等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不够清晰,缺乏高端类型产品等。

(三)机会分析

1.地方政府支持。该公司作为吉林地区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最早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养殖繁育基地,年总产值近亿元,是当地先进纳税单位和重点骨干企业,为带动吉林地区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当地政府为鼓励这样的地方性企业做大做强,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技术资金扶持,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扩大经营,增加销售利润和市场份额的好机会。

2.新领域扩张。在奶粉安全危机之后,一些实力不足,产品不合格的企业也因此退出乳制品市场。从而行业的竞争主体,供应链等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新国标”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该公司充分发挥低价位与高品质的优势。该公司可借此机会,扩展市场领域,销售市场不单单局限在吉林省城市内,可以向东北三省乃至全国拓展,尤其是向农村地区拓展。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乳制品消费水平远低于城市,所以市场扩张潜力很大。

(四)威胁分析

1.竞争对手强大。国内蒙牛、伊利等竞争对手实力强大,其产品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这些公司的销售渠道优势和品牌知名度优势也是本土乳制品企业远远不及的。与此同时,洋品牌的大量涌入,不断扩大中国市场,更使本土中小企业受到很大冲击和威胁。

2.替代品威胁。乳制品作为健康营养、易吸收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但安全危机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乳制品的销量,一些消费者会选择豆浆,椰奶等替代乳制品,作为乳制品公司不能忽视其潜在风险。只有整个行业规范自律,加强监管,重新建立起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建议和展望

通过SWOT分析,吉林某乳业有限公司作为地方性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就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和机会,改进其不足,并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首先,成本控制是企业维持竞争力的基础。该公司应继续发挥其产品价格优势,在各个方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其次,公司应该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方式扩大知名度,适当投放广告,开展品牌传播活动等,与消费者产生互动,让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第三,公司应该对产品进行市场细分,明确市场地位,要树立独具特色的明星产品,同时创新出新产品以适应不同群体。既有满足普通人群低价位产品,又要有追求品质和包装的高端产品。要有适合儿童的产品,又要有适合中老年人的产品等等。第四,在“互联网+”时代,公司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电子商务与实体店相互融合,加强服务和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吉林某乳业有限公司的发展之路机遇与风险并存,但总的来说机会和优势大于威胁和劣势,所以只要制定乳品业发展长远战略规划,扩大城乡居民乳制品消费,打造特色的区域品牌,就可以稳定健康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2005

[2]刘禹,王铭实,冯启.2011年中国乳业竞争战略分析[J].乳品与人类.2011(01)

[3]张生泉,李冰.寻找中国乳业的机会点[J].乳品与人类.2011(05)

[4]张斌.探析品牌记忆重构——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新思路[J].珠江论丛.2013(01)

SWOT物业公司分析 篇4

第一部分

物业管理公司的劣势问题

一、战略定位错误

(一)把“物业服务”定位为“物业管理”

(二)把“服务业户”变成了“管理业户”

(三)把效益来源简单理解为多种经营

(四)盲目追求“大”与“多”的物业

(五)战略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

(六)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七)忽视企业营销与宣传

(八)以“守”为“进”,一“获”永“益”意识严重

(九)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和价值链循环

(十)缺乏战略同盟

根本原因:忽视战略规划与决策,受政府经济时代思想影响,缺乏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企业体制先天不足等。

二、管理滞后

(一)缺乏管理创新和现代管理手段,管理严重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二)缺乏科学、系统的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

(三)忽视行业的特殊性

根本原因:缺乏专业人才,传统管理思想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和对行业特殊性的理解。

三、经营成本偏高

(一)缺乏总成本领先经营战略

(二)人力资源成本结构不科学不合理

(三)纠偏修正成本偏高

(四)粗放式经营严重

(五)体制先天残缺

(六)缺乏高新技术

根本原因:缺乏科学经营战略观,片面追求做大做强,浮躁思想严重,忽视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企业盈利能力弱

(一)各项管理环节漏洞多

(二)浪费现象严重

(三)缺乏科学与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

(四)体制问题导致效益问题

根本原因:经营方式、管理手段滞后,缺乏物业企业科学与高效的经营手段与能力。

五、体制落后,机制僵化

(一)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滞后

(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没有及时建立起来

(三)组织结构不科学

(四)市场反应慢,应对能力低

(五)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六)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根本原因:市场竞争意识不强,政府经济时代思想严重,存在投机思想。

六、专业人才匮乏

(一)缺乏经营人才

(二)缺乏领导人才

(三)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

(四)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

根本原因:缺乏健康的人才管理机制,缺乏人才致胜的企业战略观。

七、缺乏持续创新意识与能力

(一)经营战略缺乏创新

(二)管理机制缺乏创新

(三)市场竞争缺乏创新

根本原因:学习能力低,忽视知识创造价值的作用。

八、业户满意度低,欠缺建立忠诚关系

(一)片面追求满意度,忽视创建信任度和忠诚度

(二)形式表面性工作过重

(三)缺乏“业主至上”的服务意识

(四)以管理代替服务

(五)以满意度代替忠诚度

根本原因:对服务内涵缺乏根本性理解,缺乏服务行业竞争核心战略的理解

九、同质化严重

(一)战略同质化

(二)经营与管理同质化

(三)服务方式同质化

(四)企业文化同质化

根本原因:对企业战略缺乏深刻的领会与掌握,缺乏企业经营战略思想,缺乏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意识与能力。

十、企业制度建设不完善:企业法人治观滞后,很大部分企业其上一级企业的产权、财务、责任没有真正分清,企业还未真正成为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根本原因:缺乏企业法人治理战略思想,缺乏竞争意识市场垄断思想严重。

十一、国际化程度低:一方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对境外市场的开发能力有限。跨国经营实力不强,水平不高,同时忽视与境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根本原因:缺乏建立国际化企业竞争,固步自封意识严重。

十二、与发达国家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一)企业经营与管理水平有很大差距

(二)企业体制与机制相比明显有差距

(三)掌心力有较大差距

(四)服务意识有差距

(五)人力资源有较大差距

(六)创新意识与能力有较大差距

根本原因:发展历史短,人才短断,市场化程度低,政府经济化严重。

十三、缺乏信心竞争力

(一)战略缺乏竞争力

(二)人才缺乏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缺乏竞争力

(四)经营成本,盈利能力缺乏竞争力

根本原因:企业体制、机制、人才等结构问题严重。

十四、企业文化缺乏健康要素

(一)缺乏企业文化建设意识与战略观

(二)家族式与家长化经营与管理严重阻碍企业文化发展

(三)粗放式文化强加于企业文化

(四)企业文化事后于企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环境

根本原因:距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十五、产业结构畸形化严重

(一)发展商做父母,物管公司做子女现场严重

(二)依托政府关系与资源严重

(三)产业结构与市场竞争矛盾突出

(四)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不吻合

(五)垄断、半垄断、强制、半强制性质依然存在

(六)法律法规不健全

根本原因:离市场经济化仍有很大距离,政府干预市场行为依然存在。

第二部分 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一、客户经济时代开始取代政府经济时代

(一)市场竞争由政府说了算已转变为消费者说了算

(二)企业由政府决定生死存亡转变为由市场与竞争结果论定

(三)企业忠诚于政府转变为忠诚于本企业的消费者

(四)供大于求日趋严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二、外资企业火拼市场化愈来愈烈

(一)国外资本长驱直入中国物业市场,境外企业开始瓜分市场。

(二)境外企业的管理与服务XX受业户接受与欢迎

(三)中国企业的体制先天问题已暴露无遗

(四)外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竞争战略已对中国企业产生巨大冲击

(五)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呈上升之趋

三、中国企业面临全面的竞争压力与挑战

(一)中国企业缺乏健康体制和灵活机制已造成很大问题

(二)日益成熟的市场和日趋理性的消费者,中国企业显然缺乏有效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政府政策的放松和退出市场对中国企业失去政府及市场资源已构成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

四、《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改变了行业规则

(一)业主有了更大的决策权和话语权,企业独行天下、垄断市场的时代已进入尾声。

(二)企业经营环境从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三)行业规则开始朝着有利于业户的方面发展

五、商业全球化

(一)商业全球化引发了新一轮竞争和外资企业的侵占市场

(二)竞争格局发生改变和**

(三)适者生存,强者更强,弱者退出的市场环境开始出现。

六、高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一)服务、商品、流程和信息系统等都面临技术革命

(二)决策支持系统缩小了技术与非技术管理层的差别

(三)高新技术开始改变行业规则和市场需求

(四)时间、空间、环境将因高新技术而发生重大变化

七、企业总体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一)政府退出市场,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企业总体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新的竞争策略出因此发生改变

(三)行业收购、兼并、接受和多样化日趋加剧

(四)战略聪明与解体并存

(五)技术变化带来行业变化

(六)观察环境加剧企业各方面成本,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的加剧日益加重了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等成本

(七)社会与文化的差异和影响,促使企业不断不变经营与管理手段,文化和习俗及消费观念的地区差异影响了企业的战略与经营,造成企业综合成本的提高

(八)服务过程业户需求的变化,导致企业无所适从和经营日趋复杂和不可预测。

八、质量的驱动力在改变

(一)要求质量是驱动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二)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面改进经营与服务体系

(三)向业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面临严峻的挑战

九、建立反应更灵活、更敏捷的企业体制迫在眉睫

(一)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与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提高短期业绩和效益压力俱增

(三)实行部分业务剥离与外包势在必行

(四)减少官僚体制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压在关口

(五)建立跨文化、跨职能的战略合格伙伴已呈趋势和形势所迫

(六)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快速衰退并进

十、企业资源供应呈不适病症

(一)一方面人力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人才流失严重

(二)教育体制与实际不能涉足企业竞争需求

(三)可供资源不足,企业资源过剩,资源竞争日益加剧

(四)地区与地区之间可用资源结构差异加大

十一、竞争者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

(一)企业面临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同行,而是来自企业的服务对象——业户,业户的不满将直接导致企业的死亡。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境外企业的涌入,导致竞争者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

(三)每日不断产生新的竞争者

十二、物业管理已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一)管理退位,服务取代,物业管理变成了物业服务,物业已发生了本质上管理与服务的竞争与转变

(二)管理粗放型向服务密集型转变不断加剧

(三)以注重客户满意度向客户忠诚度转变

(四)业户地位取代了物管企业的地位

(五)科技逐步取代人力

(六)业户的理性,成熟,知识,需求等已今非昔比

(七)长年管理变成了临时服务

第三部分

物业管理公司的机遇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一)政府不敢加剧垄断社会与市场资源,促进了开放和竞争

(二)境外企业的涌入,使中国企业有学习的机会,更带来竞争的压力,变外部压力为企业内部动力的时机已是时候

(三)在市场全球化的同时,为中国企业以及比较优势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战略合作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四)一体化促进经济技术、文化向更多交流和融通

二、政府经济时代的逐步结束,市场经济日益强盛

(一)政府逐渐退出市场,市场进入公平竞争状态,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得到完善。

(二)企业凭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时代已经开始。

(三)企业拥有了更多的市场话语权、自主权和竞争权。

(四)垄断、强占、投入、依靠特权资源的非市场经济已推动动力和生命力。

三、理性业户,成熟业户,知识业户已占主导地位

(一)理性、成熟、知识型业户日趋增多,为企业的经营和服务带来了方便和机会

(二)有利于双方沟通与交流

(三)有利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开展与推广

(四)更有利于合作与服务

四、高新技术促进行业发展

(一)高新技术正在改变了传统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方式与手段

(二)高新技术为企业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提供条件

(三)高新技术为企业降低了成本与风险

SWOT皇冠公司案例分析 篇5

2005-9-8 11:47:11

假设你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营销总监,你未必能知道上一中国市场补钙产品的精确总销量;即使对现状有百分之百的了解,你也未必能作出百分之百的准备。换言之,一名营

销人员恐怕永远无法制定出一份“完美”的营销 计划。

“市场营销人员常常希望能制定完美的营销计划,但这是不可能的,过于苛刻的要求反而会给公司的经营带来麻烦。”

在8月5日北大经理人管理培训网、剑桥职业/专业资格证书中国认证中心主办的《剑桥大学高级管理总裁课程》上,剑桥国际课程讲师、麦古利国际亚太地区总部区域发展总监孙一鸣强调说。

孙一鸣指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本质是对现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作出预测和部署。在此过程中,营销人员可以灵活运用SWOT分析法这种经典的管理工具,以此了解企业的当前环境、未来竞争状况,从而制定一套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营销策略。

皇冠公司的案例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教授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

孙一鸣认为,在运用SWOT分析法的时候,企业要将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结合起来作系统分析,然后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

皇冠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主要业务是装配及销售中小型压缩机和制冷机组。公司有大约60名员工,其中总经理为澳大利亚人,在中国居住已长达8年之久,市场销售部由1名总监、2名地区经理、5名销售工程师以及2名技术工程师组成。皇冠的客户主要是OEM厂商及经销商,每位销售人员都要与直接用户和经销商打交道。

为此,皇冠公司管理层马上就要召开管理会议,探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日程表与岗位目标不可或缺

案例讨论结束后,第一组同学首先发言。他们将团队组织架构及执行力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认为公司的主要问题在于人力资源方面:由于管理层缺乏经验,造成了部门员工的职责不清,责任感不强,战斗意志较弱等问题,所以加强员工组织建设应是首要工作。

因此他们提出,皇冠公司在战略上首先要增加人力资源部门的人手,加强对销售队伍的管理;第二是要建立强大的售后服务队伍,在得到客户反馈信息后及时反应;第三是加强分销渠道。在战术上,公司则需要加强零配件库存管理,让管理层持股以强化激励机制。

对第一组的发言,有学员表示:“他们的分析不够详细,没有时间计划,也没有具体的责任目标。”孙一鸣赞同道:“是的,在进行SWOT分析时,要制定详细的个人行动计划书,确定目标、执行者以及操作流程。”

第二组学员的发言则强调了保持品牌优势的必要性,他们从市场、管理和竞争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并制定了相应的战术:先是用3个月的时间进行人员培训和团队建设;其次是在主要城市开设办事处,办事处人员以内部培养为主,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制定经销商管理方案;最后用两个月时间进行竞争对手调查,成立专门针对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支持小组。

关注I、Me、My、Mine、Myself

Strengths(强项)公司总体目标及战略清晰;产品线95%齐全;产品质量高,市场认可度高;价格战略被市场接受;库存齐全。

Weaknesses(弱项)缺少管理人员落实战略;管理人员缺少经验、能力;上海办尚无经理,此外技术工程师、分销人员不足;团队精神差,缺少沟通;职责不清楚,各自推卸责任;零配件不全,影响售后服务;经营网络、客户网络零散;宣传促销少,市场运作差;销售人员积极性差,工作不仔细。

Opportunities(机会)市场潜力大;国内经济状况好;卖方市场。

Threats(威胁)竞争对手经销网络齐全,销售额理想;竞争对手市场宣传力度大,经常搞产品讲座及展会;竞争对手销售及服务队伍积极主动;本公司广州市场放缓。

第三组的发言则指出:前两组的计划都存在严重缺漏,“前两个小组概括问题时都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包括员工归属感和高效员工的影响力等因素。”他们还提出,皇冠公司可以利用卖方市场条件发挥自身产品优势,变OEM(代工)收购为自有品牌,建立中高端市场领导者形象。

接下来,孙一鸣公布了自己的参考答案。他与学员们在战略规划方面的想法差不多,都主张建立营销队伍,发展营销管理者,确认各岗位责任,指定销售管理系统以管理客户与经销商,建立客户服务体系等等。

在未来6个月的战术制定方面,他的看法与学员们稍有不同。他认为:皇冠公司首先要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召开大规模的产品发布会,并在杭州及广州各聘用一名销售工程师,在上海聘用一名技术工程师及一名销售经理;然后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重点区域发展10家经销商,再发展8至10家大OEM厂商。

对中国银行进行的swot分析 篇6

中国银行全称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和航空租赁,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及37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等多项业务。

“市场营销”本身是一种管理行为,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已被打破,市场机制已经在各个经济领域发生作用,同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国有专业银行的中国银行也同样面临着这种冲击。纵观改革开放30年,通过对金融业的大力改革,我国金融业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中国银行以改革开放为契机,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面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正确分析金融大环境和自觉营造市场营销小环境,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拓展市场。

银行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是以金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开发、设计、经营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新型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以及新型金融服务项目,以满足广大客户的需要,最终获取银行的长期利润。因此,银行市场营销就是通过创造金融产品与服务,并与客户进行需求与获利的交换,以满足需要的过程。它对银行整体业务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商业银行成功经验足以证明这一点。中国银行要在不断变化、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树立市场营销观念,采取营销手段,以市场要求、客户需要为中心来开展经营活动。

中国银行原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长期独自经营国家外汇资金和外贸企业资本、外币存货款业务,以其特有的功能从事国际金融活动。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在北京。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规模排列位列第二。

中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个人金融、资金业务和金融机构业务等业务。公司业务以信贷产品为基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和融资、财务解决方案。个入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包括储蓄存款、消费信贷和银行卡在内的服务。资金业务包括本外币保值、资金管理、债务保值、境内外融资等资金运营和管理服务。而金融机构业务则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诸如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

中国银行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从冲破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购统销模式已经转变成了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营销模式。通过除了在金融业大环境下的改革以外,中行在内部小环境下作出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创新。下面举出中行在新世纪新环境下作出的一大成功营销案例,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通过激烈竞争,与北京奥组委正式签约成为2008北京奥运银行惟一合作伙伴。中国银行以“奥运创造价值”为核心理念,以“奥运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互动;以奥运促发展,以发展促奥运;服务奥运,蓄势待发”为营销战略,提前开始了奥运征途。中国银行从他成为奥运合作伙伴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奥运营销,制定了奥运营销战略和营销计划,确立了各阶段营销主题,获得了“2005中国企业营销创新奖”(中央电视台和《销售与市场》杂志共同举办)。

根据中国银行主管奥运的副行长华庆山对他们的奥运营销战略的披露,我们了解到,“以奥运促发展,以发展助奥运”,是中国银行参与奥运的目标,也是中国银行奥运营销战略的核心。其内涵就是希望充分利用奥运平台,建立中国银行的差异化竞争力,通过品牌形象、产品、业务以及服务等各个方面与奥运会充分结合和互动。华庆山介绍,中国银行的奥运营销工作将充分利用奥运市场开发排他原则及合作伙伴享有的奥运营销权益,充分整合已有的营销资源,通过产品创新、客户营销、市场推广、媒体宣传、奥运主题赞助、现场展示等,不断演绎精彩的奥运新篇章。通过奥运会这个特殊的全球平台,实现奥林匹克和中国银行的互动提升和双赢。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借助奥运品牌,提升中国银行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是中国银行实施“奥运营销战略”的首要任务。企业文化得到进一步加强。奥运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互动是中国银行实施奥运营销战略的又一重要任务。奥运产品得到进一步开发。奥运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是中国银行服务奥运、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奥运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中国银行在以创新奥运产品为主导途径开发市场的基础上,还通过实施奥运特许计划、奥运票务计划,以及和奥运合作伙伴间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奥运市场。毫无疑问,在这场金融危机当中,美国银行业首当其冲。然而,“金融魔咒”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视。“直接影响较小,但间接影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近期影响不大,中长期影响深远”。

从美国次贷危机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影响来看,目前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内上市银行主要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所受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些金融机构持有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债券、Alt一A住房贷款支持债券、次级住房贷款支持债券、结构化投资工具以及雷曼等公司债券及相关贷款上,目前上市银行持有上述次贷危机相关资产约400亿美元左右。据悉,截至2008年6月末,目前中国银行披露持有的次按债券、Alt一A住房贷款抵押债券、Non一Agency住房贷款抵押债券、“两房”发行及担保债券、雷曼债券及贷款等合计已经达到233.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594.24亿元)。

环顾国内,有很多企业在创业之初都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能够世世代代不断发展,不断的延续下去,但是像中国银行这样真正成为百年老店的又有几家,在这百年间中行一年又一年积淀下来的不仅仅有历史和荣誉,更有经验和技术,更有雄厚的实力和大规模的资本,中行这些积淀下来珍贵的经验和技术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再辅之以雄厚的实力以及大规模的资本,这些正是中行喷薄而出强劲发展的坚实的基础。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与拼搏,换来的是中国银行牢不可催的市场领先地位。与国内其他新兴股份制银行相比,中行有稳定广大而忠诚的客户群,更容易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行有这一套更适应我国发展的会计体系以及本外币清算体系和相应的配套服务,对于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作出相应宏观调控中行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作出相应的经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注定中行要成为国内金融业市场的排头兵。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内的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加的活跃起来,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新的银行核心系统的开发等等,这样在中行传统的优势上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例如华夏银行与德意志银行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德意志银行是全球欧元结算量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与华夏银行合作开发“欧元即时通”产品在欧元结算上是国内速度最快金融产品,这样就使得中行在外币清算这传统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仅这一例就能说明中行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中受到的挑战是全方位,这就考验中行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才能在着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逆向物流的SWOT分析 篇7

为了重新获取或创造价值, 或合理处置, 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有效地计划、执行、控制从消费地到来源地之间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的流动。

(二) 逆向物流和逆向物流成本的特征

1. 逆向物流的复杂性

在回收的物资中, 可能混合有很多不同种类, 不同状况的废旧物资, 在进行物流中很难划分其种类, 只有当在物流系统中进行分拣、检查后复杂性才会慢慢减弱直至消失。另外, 退货商品或报废的商品处理过程复杂, 从而导致管理的复杂。

2. 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

由于逆向物流的分散性及消费者对自由回收政策的滥用, 逆向物流产生的时间、地点、数量难以预见, 使得企业很难控制产品的回收时间与地点, 而且相关的法律也没有明确的逆向物流规定, 这就导致了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

3. 逆向物流的缓慢性

最初阶段, 逆向物流数量少、种类多, 在不断汇集的情况下才能形成较大的流动规模。产生的废旧物资也往往不能立即满足人们的某些需要, 它需要经过加工、改制等环节, 甚至只能作为原料回收使用, 这一系列过程的时间是较长的。同时, 废旧物资的收集和整理也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这一切都决定了废旧物资流缓慢性这一特点。

(三) 针对我国逆向物流现状的优势分析

1. 劳动力成本低, 原材料供应稳定。

全球资源供应紧张, 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加剧。逆向物流所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企业在原有供应链的基础上, 通过实施逆向物流形成一定范围的原材料循环供应, 而废旧产品回购价格低廉, 对这些产品物资的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原材料成本, 同时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及时和稳定, 提高企业效率, 促进供应链的整合。中国的原材料丰富, 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 产品附加值高, 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

企业实施逆向物流, 附加产品的竞争优势显露出来, 顾客可以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顺利退货, 消除客户购买企业产品的后顾之忧, 赢得客户信任, 提高了满意度, 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更好地进行竞争。

3. 经济环境稳定, 易获得公众信任。

经过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 中的经济仍在持续的增长中, 企业通过逆向物流大量地回收废旧产品, 可以减少这些产品对环境的污染, 从而赢得公众的认可和赞赏, 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更有利于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四) 关于逆向物流SWOT分析的对策

1. 构建逆向物流系统

逆向物流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活动, 涉及到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 如果其中某一节点企业没有处理好退货问题, 就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另外, 由于供应链上存在“牛鞭效应”, 使得上游企业所获的信息出现严重失真, 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风险。为了实现供应链最大利益, 尽量减少“牛鞭效应”所带来的风险, 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共享信息,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减少不必要的商业退回类型的逆向物流, 因此, 企业必须在供应链的范围内构建逆向物流系统。

2. 实施法律文件将正向与逆向物流相互结合

企业在开展逆向物流业务时, 与企业的正常业务发生矛盾, 为了确保常规业务的正常运作, 可采用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分开。采用政府补贴或给予优惠政策的方式, 促使企业运作逆向物流业务, 以提高回收品业务的运作效率。当前, 只有加快步伐完善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 将资源回收利用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才能为逆向物流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实施时间管理, 培养逆向物流专业人才

要想提高处理速度, 必须提高各作业环节的工作效率, 消除无效作业时间, 比如采用机械化装卸搬运, 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合适的运输手段, 缩短运输时间等等。总之, 要提高处理速度, 须清除逆向物流系统中会造成库存时间、反应时间过长的障碍, 它们多是处理决策时间、交接时间、库存时间过长所造成的。对于有能力构建逆向物流的大型企业来说, 必须引进专业人才, 为逆向物流系统的实施注入新鲜血液。

4. 适时将逆向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

有些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相对较小, 资金有限, 难以在企业内部建立逆向物流系统, 这种情况下, 企业可以将逆向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获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从而减少逆向物流的运作成本, 使企业有更多的流动资金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中。特别是国际物流巨头如联邦快递等其他公司已经进入我国并专门提供逆向物流管理服务, 这大大降低了第三方逆向物流的服务成本。

5. 利益与环境效益尽可能的平衡

按照环保法律法规的约束, 企业通过产品回收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危害, 以达到国家的环保标准。逆向物流的管理是保证供应链体系长期有效运作, 注重的是长期效应, 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初期, 产品回收却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利益, 甚至会造成亏损。企业受短期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 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逆向物流的发展。但也要尽量的协调企业在实施逆向物流活动时必须保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利益。

摘要:本文从逆向物流的概念及逆向物流和逆向物流成本的特征入手, 分析了我国逆向物流现状的优势, 得出了关于逆向物流SWOT分析的对策, 希望能对中国逆向物流有所帮助。

关键词:逆向物流,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夏春玉, 李健生.绿色物流.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5

[2]陈宝星, 李易霖, 邱祝强.逆向物流链研究.云南科技管理, 2006, 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篇8

关键词:中国蜂业;SWOT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526-03

我国的养蜂规模、蜂产品生产量、对外贸易量均居世界前列。自建国以来,我国蜂业发展十分迅速,1949年蜂群数量为50.0万群,于2011年增长至894.7万群[1];1958年蜂蜜产量为1.23万t,于2013年增长至45.03万t,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25%以上。我国蜂王浆年产量约为3 000 t,蜂花粉年产量达4 000~5 000 t,毛胶年产量达300~400 t。2013年,我国天然蜂蜜的出口额达246.55百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14.65%。蜂业是一种特色生态产业,不仅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产生很高的生态、社会效益,蜂业生产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2]。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消费结构的转变,对蜂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未来蜂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我国蜜蜂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分析法也叫态势分析法,可用于分析行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为全面把握我国蜜蜂产业的发展状况,引领我国蜂业进入永续健康发展的轨道[3],本研究对蜜蜂产业进行SWOT分析,认清蜂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出务实、可行、有效的发展对策,以期将我国发展成为蜂业强国。

1 中国蜂业的SWOT分析

1.1 优势分析(S)

1.1.1 蜂业自身的优势 蜂业具有一定立体性,不与粮、棉等其他农作物争夺资源,在林木下、农田角落、马路旁均能养蜂。蜂业不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也能保护自然资源并促进其良性发展。养蜂所需的部分生产资料可用再生木质材料制作,蜜蜂可发挥自身内在潜能以确保自身健康,远离化肥和农药的污染[4]。蜂业生产主要为了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健康蜂产品,但蜜蜂的采集活动具有很高的正外部性,能为作物授粉,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据统计,蜜蜂授粉活动可使农作物增产10%~80%[5]。蜂业的生产周期短,投入少量资金即可取得成效,是贫困区域农民致富的有效渠道。蜂业生产的方式灵活多样,养蜂规模大小、定地或转地、专职或兼职均可自由选择,是一种“广谱农业”。蜂业是生态环保产业,对自然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蜂产品是天然绿色食品。

1.1.2 我国蜂业的生产条件 自然条件方面,我国蜜粉源植物分布广泛、种类丰富。据统计,我国1.07亿hm2耕地中约分布0.30亿hm2蜜粉源植物;在0.7亿hm2森林中有大量可提供蜜粉源的树种;在3.3亿hm2草原上也广泛分布着蜜粉源植物。油菜、洋槐、椴树、紫云英、向日葵等特色多样的蜜粉源植物为我国蜂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社会条件方面,我国养蜂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 000多年,具有丰厚的生产基础[6]。我国蜂群数量由建国时的50.0万群增长至2011年的894.7万群。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对外贸易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蜂农具有丰富的养蜂经验,养蜂技术得以很好地传承。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庞大的消费市场也为蜂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1.1.3 我国蜂业的区域优势 我国蜂蜜生产的优势区主要为浙江省、四川省、河南省,3个省的蜂蜜产量约占中国蜂蜜总产量的60%;蜂王浆生产的优势区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主,其产量占全国蜂王浆总产量的50%以上。我国蜂产品加工业呈集群化、区域化发展,形成了以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北京市等为主的产业集聚区。浙江省是我国重大蜂产品集散地,且是蜂蜜、蜂王浆出口的重要省份之一,该省蜂王浆的年出口量约占全国总出口量的60%。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蜂蜡、蜂胶初加工基地,该省的年加工量占全国蜂蜡、蜂胶总加工量(以初加工为主)的70%以上。北京市是我国蜂产品最大的消费区之一,也是蜂产品加工业的主要集聚区,中蜜科技、百花等多家蜂产品龙头企业均集聚于此[7]。

1.2 劣勢分析(W)

1.2.1 产业规模劣势 我国蜂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主要生产方式为家庭联合,蜂群饲养规模少则几群,多则几千群[8]。蜂农的生产活动缺乏稳定性,难以用统一、标准的模式养殖蜜蜂。蜂业大型龙头企业较少,辐射面窄,蜂产品行业的产值约为200亿元,行业内存在近2 000家企业,但只有极少数企业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联系,蜂产品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结构,蜂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1.2.2 产业结构劣势 目前,我国的蜂业结构存在“重产品、轻授粉”的不合理之处。绝大多数蜂场以生产蜂产品为主,很少设置专门对农作物授粉的蜂场,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9]。蜜蜂授粉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并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农、林、牧业从蜜蜂授粉获得的经济效益是蜂产品自身效益的143倍,然而人们并未重视蜜蜂授粉对农作物增产、提质的贡献。农作物业主经常喷农药、洒化肥,而不主动进行蜜蜂授粉活动,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蜂产品加工业技术含量较低,蜂业企业的生产活动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蜂产品结构单一、品种少、产品差异化程度低,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消费愿望,且我国蜂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不及发达国家。

nlc202309010034

1.2.3 产业政策劣势 政府对蜂业、蜜蜂授粉的重视程度不够,蜂业缺乏专门的政策扶持。绝大多数省市还未建立专门的主管部门对蜂业进行管理,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蜜蜂养殖、蜂产品生产进行技术指导。蜂业未得到持续的资本扶持,归根结底是没有认识到蜜蜂产业对促进农作物增产提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10]。政府未对蜜蜂授粉技术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蜜蜂授粉远未达到产业化水平,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尚未充分发挥[11]。

1.3 机遇分析(O)

1.3.1 战略导向 国家推出的一些战略为我国蜂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建设生态文明”“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促进规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可见,未来农村发展以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为主导,这一导向为蜂业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的建立、蜂产品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下,蜂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将会更高。

1.3.2 消费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绿色低碳理念秉承可持续发展观,逐渐引导人们的消费模式转向低碳消费,低碳饮食将会改变人们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蜂产品作为一种低碳生态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和认可[12]。高端蜂产品销量的逐年增加标志着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开始转变。与其他保健品相比,蜂产品市场具有深远的潜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依照蜂产品消费在过去10年的年均增长率推断,我国人均蜂产品年消费量可能在未来10年实现翻1番式的增长。在低碳消费理念的倡导下,未来蜂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将会推动中国蜂业优质、高效发展。

1.3.3 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各个领域的改革,包括农村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投资体制等。这些领域的改革将会提高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释放改革红利,并惠及蜜蜂产业。财税体制的改革将会进一步减轻蜂产品企业的税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将会拓宽蜂业生产的融资渠道,提高蜂业的风险保障水平。投资体制的改革将为我国蜂业的投资、贸易提供更加便利的平台,养蜂业的投资环境将会进一步优化,我国蜂业有望融入雄厚的国际资本、先进的生产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从而加速中国蜂业的国际化,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争夺更多话语权[13]。

1.4 威胁因素(T)

1.4.1 环境因素 蜂业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蜂农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若出现恶劣天气,蜂产品原料产量将大幅减少,使蜂农遭受巨大损失。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蜜粉源植物受到污染和破坏,其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蜜蜂赖以生存的空间不断缩小,严重影响授粉活动。另外,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工厂废物的排放不仅会剥夺蜜蜂的健康福利,还会使蜂产品原料受到污染,为蜂产品质量安全埋下隐患。

1.4.2 经济因素 近年来,养蜂成本逐渐提高[14]。摇蜜机、蜂箱等器具是易耗品,须要经常更换。每年须购买蜂药或投入资金研发新技术以防治蜜蜂病虫害。蜂饲料、饲料糖的价格不断提高,且蜜蜂越冬饲料的包装费用增加,这些因素导致养蜂成本直线上升,蜂农的利润空间缩小,养蜂积极性降低,部分蜂农因此改行。另外,支持蜂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相对缺乏,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落后,蜂业发展后劲不足。

1.4.3 人力因素 由于养蜂条件落后,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投身于蜂业劳动中,致使我国大部分养蜂人员年龄老化[15]。蜂農的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保守,理解和接受新观念、新技术的能力较低,从而对蜂业生产的规模化、饲养的标准化、管理的现代化形成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蜜蜂授粉的产业化水平,为蜂疗临床应用、蜜蜂文化园等新兴蜂业收入增长点的增设带来阻力。

1.4.4 对外贸易因素 我国蜂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加工技术、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因此,近年来我国蜂产品出口时常遭到对方国家的贸易壁垒和反倾销调查。学术界常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RSCA指数)来判断一个国家出口某种产品的优势及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1990—2012年我国出口蜂蜜的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见表1。1990—2012年我国蜂蜜出口的RSCA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我国虽然是蜂产品出口大国,但并非效益型强国,其他国家设定的贸易壁垒直接或间接对中国蜂产品贸易构成威胁[16]。

针对我国蜂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充分发挥蜂业优势,利用大好机遇改变蜂业劣势、规避威胁,促进蜂业永续发展。

2.1 提高蜜蜂授粉的产业化水平

蜜蜂授粉产业化是实现我国蜂业永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提高蜜蜂授粉的产业化水平,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蜜蜂授粉技术的培训和传播。利用多种现代媒体向政府、蜂农、农作物业主、消费者宣传蜜蜂授粉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定期举办多样的蜜蜂授粉培训活动,使蜂农、农作物业主理解并接受蜜蜂授粉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蜂农应适时主动挖掘需要蜜蜂授粉服务的农作物业主,并维护与他们的关系[17-19]。(2)加强针对蜜蜂授粉技术的科学研究和示范。加强对授粉蜂种、授粉技术的系统研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品种研发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授粉技术。推进蜜蜂授粉示范基地的建设,使蜜蜂授粉技术以合理的方式有效推广,开拓蜜蜂授粉市场[20]。(3)从政策和管理方式上推动蜜蜂授粉的标准化、组织化。各级政府机关要对蜜蜂授粉加强重视,视其为一种别具特色的农业增产措施,采取奖补举措鼓励农户使用蜜蜂授粉技术,对蜂业实行税收减免,在授粉蜜源开花期间坚决防止农户喷洒农药。加大蜜蜂授粉社会化服务的力度和广度,设立专门的授粉中介机构,实时发布技术培训信息、市场供需信息、相关政策制度等[21]。

nlc202309010034

2.2 加强蜂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是蜂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应建立蜂产品企业、市场、科研院所协同作用的自主创新推广体系,提高蜂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以及成果的研发、应用、转化能力。在蜜蜂良种选育、蜜蜂养殖、蜜蜂授粉、蜂具开发、蜜蜂保护,以及蜂药、蜂产品的市场开拓、蜂业标准制订、蜂产品质量检测、蜂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22],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和探索。加大对蜂业合作社、基地、蜂产品企业、蜂场的管理力度,加强对生产劳动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技术的同时了解国际蜂业动态和国内相关政策法规[23],重点培养一批蜂业科技人才,提升蜂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加强对蜂产品的二次研发,增加其技术附加值,推出便于使用、包装材质好的高端产品[24]。

2.3 加强对蜂业的政策帮扶和管理

各级政府、管理机构要重视蜂业发展,以合理的政策导向管理蜜蜂产业,创造适于蜂业永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蜂业管理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和高科技人才,确保蜂业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在财务、财政、企业、组织、劳动保障等方面对蜂业进行扶持,对养蜂专业户、蜂业企业进行相关认证。完善蜂产业制度体系,编制行业规划,健全蜂业标准体系,加大对行业标准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制定和完善蜂业相关的政策规章,健全蜂业市场信息系统。标准化管理蜂产品市场,加强对蜂产品质量的抽查和监管力度,推广蜂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技术[25],充分发挥中国蜂产品协会、中国养蜂学会的监督协调作用,确保蜂产品质量绝对安全。

2.4 加速实施蜂业保险

一旦出现险情,不仅蜂农损失惨重,政府也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因此,推行蜂业保险势在必行。政府有关部门可参考其他门类的农业保险实施情况,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自主自愿、协会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健全蜂业抗风险机制,有效推动蜂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建设,使蜂农有能力抵抗自然灾害,从而实现增收致富。政府可给予蜂业保险一定的政策倾斜,使蜂业保险取得应有成效。实施蜂业保险可与蜂业专业合作社相结合,充分发挥合作社组织、宣传、发动、联合的作用,以集体形式参加保险,提高效率,激发蜂农养蜂积极性,切实保护蜂农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横飞. 基于SCP模型的蜂产品产业发展研究[D]. 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2:1-73.

[2]代君君,范 涛,章玉萍,等. 浅议蜂业生产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 中国蜂业中旬刊:学术,2013,64(1):75-78.

[3]毛小报,张社梅,柯福艳. 中国蜂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蜂业,2012,63(6):44-46.

[4]苏松坤,陈盛禄. 养蜂业与生态农业[J]. 蜜蜂杂志,2009(1):8-10.

[5]宋心仿.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之三 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引起高度重视[J]. 中国蜂业,2006,57(8):40,29.

[6]孟全省,王 冲,杨万锁. 陕西蜂业产业化发展刍议[J]. 商场现代化,2005(32):330-331.

[7]李海燕,刘朋飞. 蜜蜂产业经济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0-23.

[8]谢文闻,吴 杰,刁青云. 我国蜂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战略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2):5392-5394,5398.

[9]柳 萌,王 勇,罗术东. 中国养蜂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探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4):961-965.

[10]田丽宏. 永胜县中蜂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蜜蜂杂志,2012,32(10):25-27.

[11]倪龙凤,金水华,龚佩珍. 关于平湖市蜜蜂授粉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J]. 中国蜂业,2007,58(9):40-41.

[12]朱海华,杨 强,田春华,等. 蜂产品质量安全与现状分析[J]. 中国蜂业,2011,62(9):30-32.

[13]王 志,王 欢,韦召凯. 挑战与机遇并存——谈我国蜂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吉林畜牧兽医,2004(5):10-11,16.

[14]颜志立. 第43届国际养蜂大会后记(一)——学术报告与墙报交流[J]. 蜜蜂杂志,2013,33(12):25-28.

[15]雷明霞,张 衡. 浅析养蜂业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蜂業,2011,62(9):36-36.

[16]郭 睿. 我国蜂产品出口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D]. 北京:北京工商大学,2008:1-63.

[17]Schulp C,Lautenbach S,Verburg P H. Quantifying and mapping ecosystem services:demand and supply of pollin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14,36:131-141.

[18]Breeze T D,Bailey A P,Balcombe K G,et al. Pollination services in the UK:how important are honeybee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11,142(3/4):137-143.

[19]Sharma D,Abrol D P. Role of pollinators in sustainable farming and livelihood security[M]. Berlin:Springer Netherlands,2014:379-411.

[20]王建文. 推广蜜蜂授粉技术促进生态农业增产增效[J].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1):11-12.

[21]祁文忠. 浅谈蜜蜂授粉产业与现代农业的发展[J]. 甘肃农业,2013(7):7-9.

[22]黄 斌,张世文,韩爱萍,等. 谈甘肃蜂业与蜂种资源保护现状与发展前景[J]. 甘肃科技,2012,28(17):1-2.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3):16-22.

[24]Chan H K,He H W,Wang W Y. Green marketing and its impact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industrial market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2,41(4):557-562.

[25]柳 萌. 蜂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3211-3214,3240.张立杰,玛依拉·吐尔逊. 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棉花价格保护棉农利益作用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529-532.

上一篇:绰号烦恼作文下一篇:新学期部门例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