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精选11篇)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河安监管字〔2009〕7号
关于召开2009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暨
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会议的通知
各县(市、区)安全监管局,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于2009年3月24日在南宁召开,会议总结了2008年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对2009年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对今年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提出新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2008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好的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布置2009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快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定于4月17日召开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暨延期换证工作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会议内容
(一)传达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分析我市2008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布置2009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布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的
1具体要求。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
报到时间:2008年4月17日下午14:00
会议时间:14:30—17:30
会议地点:河池市林业局森林宾馆八楼会议室(市安全监管局对面)
三、参加会议人员
(一)各县(市)区安全监管局分管副局长、业务股长;
(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延期换证工作负责人;
(三)广西河池市安全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评价负责人;
四、其他事项
(一)请各县(市、区)安全监管局于会议报到前将2008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交报到处,并负责通知辖区内有关企业参加会议;
(二)各参会单位请将参会人员名单于4月16日前报市安全监管局二科。联系人:韦继兵,联系电话:2112126、2112609(传真)、***。
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名单
二00九年四月十日
主题词:安全管理危化企业会议通知河池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2009年4月13日印发
关键词:电子文件,管理,策略
一、电子文件安全管理现状
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是整个管理部门工作中最基础的一项,这也是整个部门工作中不能丢失的一项工作,责任重大,但长时间内,还是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使得文件的利用率得不到提高,大跌眼镜,这也从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使得丰富的电子文件资源不能很好的被应用。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和掌握的有关情况,发现在电子文件管理上与国家的标准相比之下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的问题是出于软件和硬件上,软件上是电子存储相关电子软件安全的问题,硬件上是设备落后和存储环境的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加紧完善改革的步伐,防患于未然。具体体现在:
一是电子文件管理队伍素质不高。在电子文件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好坏。通过我们对各电子文件管理部门的调研,得出一个结论:只有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电子文件管理的水平才能提高。这个结论证明了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是息息相关的。随着电子文件管理的水平不断的提高,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文件管理的过程也都有新技术的身影出现,现在的电子文件管理已经形成了一门学科,备受关注。
二是电子文件保存设备及场所设施不够完善。如:没有文件保管场所安全保护措施,针对本地易发生天灾的防范应急措施以及另外不可预知的风险防范措施。电子文件存放室内的设施还不够齐全,很多必要的设备都陈旧甚至完全不存在,这使得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大的漏洞,隐患危机一直存在,要想改良这些设施设备必须加强对电子文件安全管理的重视,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引入先进的设施在硬件或者是软件上,争取提高电子文件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信息化管理不完善,安全保密工作有待提高。电子文件管理的安全性需要管理员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精神,不在任何情况下放松警惕,这是一名合格的文件管理人员的必备素质素养。现如今,电子文件管理上表现出的是信息化管理不够完善,安全保密工作还不够到位。针对现在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工作,窃取机密信息者是通过计算机和软件上的漏洞,对电子文件进行窃取的,因此这也是电子文件安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在人员方面,我们也要加强安全保密的学习,电子文件安全保密法规必须全部掌握,要做到安全防护,抓漏补漏。
二、电子文件管理安全保障策略创新
一是加强电子文件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管理队伍安全素养。进行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工作最重视的就是对工作的细心、认真,相反,粗心大意,毛手毛脚就会招致很大的祸患。对于电子文件管理的新员工应强化其“做事细心、认真,电子文件管理安全事关重大”的思想。认真、细心的进行电子文件安全工作是国家对文件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负责。我们要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贯彻实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防”就是要在每个文件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上有所提高。“治”,即是等事情发生后要想尽一切办法降低事情影响力或破坏程度,以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除了对文件管理人员进行电子文件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还要对群众开展相关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进行电子文件安全知识教育与宣传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等形式进行。对电子文件管理人员严格要求,并进行不定期检查整理历年积存的文件,以求在问题出现之前找到问题,并进行解决。使电子文件管理人员养成对管理工作的忧患意识,以此来达到提高电子文件安全意识的目的。在减少电子文件管理隐患的同时,又可以提高文件管理的管理安全意识和能力。这不失为电子文件管理的好办法。
二是大力推进电子文件存放馆建设,建好文件安全保管基地。要使电子文件安全有一个基本保证需要建设一个标准的电子文件存放室。电子文件馆舍的建设对于一个要使电子文件资源得到很好利用的部门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一个标准的电子文件保存馆可以使文件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并得到很好的保存。例如,前几年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政府的电子文件馆库楼建设得到扩建,使得我县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电子文件管理部门不仅要在建设上要符合规范,其馆内的配备设施也是很重要的。现代化科技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是很有必要的。安装电子监控报警系统现在都已经是很普遍的了,这也是一种确保电子文件安全的现代重要科技设施。把它安装在馆内的一些重要地方,就可以记录或收看所进出的人员,对馆内的一些重要设施和贵重物品、重要文件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在备齐这些必要的电子文件安全保管设施设备外,还要注意一些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常识,在平时要注意每天检查库房的线路、电压等等。
三是加强信息化过程管理,确保电子文件信息安全保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电脑技术飞速发展,加强对电子文件信息化管理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相关管理部门的基础性工作。这也要求了电子文件工作要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另外,确保文件安全体系需要我们对计算机的各项功能和操作熟练掌握以及加强电子文件安全保密工作。针对这些问题,电子文件管理部门应实行管理部门的内部局域网,并且对公开文件目录实行身份认证,进入时设有防火墙,对数据和内容设有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只有这样,电子文件的安全保密工作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三、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相关部门出现的管理团队素质低,设备设施不完备,信息化管理不完善,信息保密性差等问题,加强内部管理团队的培养,配备完善设施设备,提高信息保密和管理工作是健全电子文件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的基本保证,是跟上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反映了管理部门的内在素质和管理水平。只有科学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才能使管理工作轻松快捷,安全实用。
参考文献
[1]张玉森.电子档案安全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四川档案,2008.2.
[2]葛家澍.保证电子文件的长久性[J].档案学通讯,2005.6.
[3]汤乐平.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与实践[J].档案管理,2003_4.
关键词:建筑安全;问题;责任;培训;认识;治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3-0083-02
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就可以使安全工作做到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地保证企业安全生产。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对加强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促进生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
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实施监督管理,安全生产依法监管工作未完全到位,也未全面有效地履行对建筑业和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的难度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
1.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
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执法监督不力,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等。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大量涌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操作,虽然有的进行了培训,但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未按照《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立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部分施工企业未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安全专项方案的科学性、可靠性、操作性存在一些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
2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2.1落实各级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及时排查和处理安全隐患,减少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督促企业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落实安全责任。将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检查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国家和管理法规的情况;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要通过安全检查,纠正不规范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2.2加强建筑安全宣传教育
以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为手段,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同安全活动期间,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在主要道口、活动场所和醒目处,设立宣传台,悬挂安全条幅,在重要位置与易发生事故处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标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要坚持安全生产制度,没有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也就没有办法组织正常的生产,安全也就没有保证。对规章制度,我们要严字当头,严肃对待,严格要求,严格执行;按照安全规章制度办事,符合客观规律,就要做到安全生产。不断总结经验,坚持把高度的工作热情同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操作制度、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事故调查报告制度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3提高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施工和监理单位都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传达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新疆独山子在建原油储罐“10•28”特大爆炸事故的通报》;要把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设单位要树立大安全的理念,强化主体意识,抓好建设工程安全一体化管理,统一安全要求,抓好过程监督,确保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确保项目建设的安全、平衡、有序运行。
2.4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建立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分工。根据规定配备专职人员和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安全责任,开展好内部的安全检查工作,对检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解决、不留死角。借鉴国外和其他行业经验,培育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建筑行业实际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为施工企业提供安全生产咨询、技术、培训、条件评价、危险源评估等各项服务,推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加快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社会治安形势稳步好转。实行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以经济政策为杠杆,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5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建国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近年来我国在安全生产的专项治理和整顿方面成绩显著,安全生产状况好于前些年,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重道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安全生产工作急需不断加强,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使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尽快走向良性、持续发展的轨道,我们认为我国今后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推进安全培训教育和科技进步;以企业为主体,以人为本,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四个转变,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力争通过15年~20年的扎实工作,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和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使安全生产水平整体提高,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以满足新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2.6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在安全上应该贯彻从细处着眼,从大处着手的方针,从前期论证、可行性调研、物资采购、施工质量验收、操作规程的制定、生产过程控制、开停工、检维修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按规范控制,及时修订完善,将安全生产管理纵向到底,不给任何行为提供违章的机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延伸,分析出现该类问题的主、次要原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积极地进行提前防范,将违章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员工进行认真而有效的预案学习和演练,保证在生产出现异常时,科学规范地进行有序操作。对相关行业出现的事故案例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我们在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主管部门的差距还很大。我们将加倍努力工作,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使企业的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Strengthens the Building Safe Production Supervision to Manage
Liao Xueqin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national economy production profession, as a result of the architecture industry particularity, its safe and the state of health could not be satisfying, has restricted the architecture industry product quality enhancement, has affected the architecture industry prestige.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building safety control domain’s newest research results, proposed wants the key attention the topic. Completes the building safety surveillance supervisory work, to guarantee that the architec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昆安监〔2011〕19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监管工作的通知
各区镇安监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和登记建档工作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等标准辨识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并经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确认。同时,填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申报表》(见附件),于4月18日前报所在地安监办,由安监办汇总后于4月20日前报市安监局危化科。要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方案,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今后新增的重大危险源,应在辨识、确认后及时申报和登记建档。
二、规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备案工作
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要按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并报安监部门备案。评估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定期检测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安全对策措施,重大危险源等级,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情况,应急救援措施和评估结论等。
三、落实企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主体责任
企业要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定期检查维护,对存在事故隐患和缺陷的,要立即整改;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重要参数的测量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要在今年内完成紧急切断装置的设置。要按照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设施和器材,建立稳定可靠的消防系统,设置必要的视频监控系统,但不能以视频监控代替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自动监控措施。年内,要在重大危险源现场明显处设置安全警示牌、危险物质安全告知牌,并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后果、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周边单位和有关人员。
四、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平台建设 各区、镇及有关单位要督促指导辖区内重大危险源单位的危化品生产、使用、储存装置、设备加快技术改造,尽快实现反应工艺自动控制、报警连锁,提高异常情况下的响应速度。各区、镇要积极建设区域性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平台,将辖区内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场所逐步纳入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努力提升重大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能力。
五、完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企业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应急救援处置手册,建立专职或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技能。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器材的管理,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切实提高事故的防范和处置能力。
六、强化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日常监管
各区、镇要将重大危险源纳入“一企一档”管理,积极建设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电子档案,努力提高企业重大危险源档案的信息化程度。要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分级分类(即红、橙、蓝)监管原则,按照重大危险源所属企业的监管等级和要求,实施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以外的,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企业,由各区、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监管。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的力度,督促辖区内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申报表》
安字„2009‟22号
关于转发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做到“四个百分之百”的通知》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9月15日至20日,国务院安委会第七督查组对云南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组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云南省安全工作要做到“四个百分之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做到“四个百分之百”的通知》(云安发电[2009]5号,文件附后)。现将该文件转发给你们,提出如下具体工作要求:
一、公司各单位/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迅速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好“四个百分之百”检查要求,并将落实情况及时报送公司安监部。
二、切实落实,做到“四个百分百”,具体要求如下:
(一)对所有矿山、尾矿库进行百分之百的安全检查。露天矿山重点查高陡边坡开采、浮石清理、采场滑坡;地下矿山
重点查通风、顶板边帮、提升运输系统管理、淹井防范、爆破物品管理以及排土场滑坡的管理;尾矿库重点查下游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以及“危、险、病”库和挂牌督办尾矿库的隐患治理情况,特别要逐一检查尾矿库的坝体稳定性和防洪、泄洪设施情况。
(二)对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百分之百的安全检查。危险化学品方面重点检查企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和防火、防爆、防泄漏情况,加强对涉氯、氨、剧毒和易燃易爆化学品的销售、登记管理。
(三)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百分之百的安全检查。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检查商场、学校、医院、宾馆饭店、车站、节庆活动等场所的防火、防爆、防踩踏、防坠落的安全措施。
(四)对公司各单位/部门的应急预案进行百分之百检查。公司各单位/部门要对应急预案进行全面认真检查,重点检查应急预案的制定、适用性、领导机构、应急指挥、应急演练,以及24小时应急值守、领导带班情况。
三、公司各单位/部门结合控股公司《关于加强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和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的通知》(昆钢控安
[2009]418号)文件精神,在前期开展工作的基础上,落实责任人,制定明确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尤其要着力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以及冶金行业的安全管理,抓好商场、学校、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防范,加强对重大隐患和危险源的监控,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安全、稳定、顺行。
附件: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做到“四个百分之百”的通知》(云安发电[2009]5号)
特此通知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二○○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抄报:控股公司李总经理、张副总经理,股份公司严总经理、白副总经理
控股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2009年9月23日印发
附件:
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做到“四个百分之百”的通知
云安发电[2009]5号签发人:和段琪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委、办、厅、局、省属有关企业,中央驻滇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安委明电[2009]2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督查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09]62号),国务院安委会第七督查组于9月15日至20日对我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对我省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所有矿山、尾矿库的安全生产进行一次100%检查;对所有危险化学品企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一次100%检查;对所有车站、码头、人员密集场所、旅游景区景点的防火防爆工作进行一次100%检查;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的制定、准备和落实情况进行一次100%检查。为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及督查组关于“四个百分之百”的督查意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所有矿山、尾矿库进行百分之百安全检查
煤矿方面重点检查瓦斯通风和监控系统,矿井防治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矸石山、边坡、排土场,爆炸物品管理、超层越界开采、私挖乱采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安全隐患。非煤矿山方面重点检查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开采、浮石清理、采场滑坡,地下矿山通风、顶板边帮和提升运输系统管理、淹井防范,爆破物品管理以及排土场滑坡等情况。尾矿库方面重点检查下游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以及“危、险、病”库和挂牌督办尾矿库的隐患治理情况,特别要逐一检查尾矿库的坝体稳定性和防洪、泄洪设施情况。
二、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百分之百安全检查
危险化学品方面重点检查企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和防火、防爆、防泄漏情况,加强对涉氯、氨、剧毒和易燃易爆化学品的销售、登记管理。烟花爆竹方面重点检查药料和成品储库、生产和运输、产品流向和燃放场所的安全管理情况。
三、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百分之百安全检查
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检查商场、学校、医院、宾馆饭店、机场、车站、码头、旅游景区景点、索道、节庆活动等场所的防火、防爆、防踩踏、防坠落的安全措施,依法对“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进行严厉打击和监控。
四、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进行百分之百检查
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进行全面认真检查,重点检查应急预案的制定、适用性、领导机构、应急指挥、应急演练,以及24小时应急值守、领导带班情况。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迅速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好“四个百分之百”检查要求,并将落实情况及时报送省安委会办公室。要在前期开展工作的基础上,落实责任人,制定明确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要着力抓好煤矿、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及旅游景区景点等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企业的安全管理,抓好商场、学校、车站、码头、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防范,加强对重大隐患和危险源的监控,对不能确保安全的生产经营企业,一律依法停产整顿或予以关闭。
联系人及电话:杨从常(0871)8025579(带传真)
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日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制发规范
第三章
制发程序
第四章
备案审查
第五章
延期和清理
第六章
监督问责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保证政令畅通,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发、备案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省人民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依据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涉及重大行政决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依照国家和本省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用语解释]
本办法所称行政规范性文件是除政府规章外,由行政机关或者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制发机关),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制发机关的内部工作制度、人事处理决定以及对具体事项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等,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基本原则]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发、备案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
(二)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权责一致;
(三)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四)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第五条[层级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对下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有关机构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下简称政府部门)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管理。
政府部门负责对管理机构和单位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履行层级监督职责,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统计报告、监督检查、通报、责任追究等制度。
第六条[职责分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政府部门负责合法性审核的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本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协助本级人民政府作好层级监督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备案及审查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和通报。
第二章 制发规范
第七条[制发主体]
下列机关可以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省、市、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
(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
(三)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进行行政管理的组织;
(四)省人民政府派出机关;
(五)部、省双重管理和国务院驻陕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可以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一)、(二)、(三)、(四)项规定,编制本级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主体清单,经本级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
第八条[精简文件] 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注重针对性,讲求实效,内容相近的合并制发,严格控制行政规范性文件数量。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已经有明确规定的;
(二)现行文件已经有部署并且仍然适用的;
(三)可发可不发、没有实质性内容的;
(四)照抄照搬照转上级文件、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第九条[内容要求] 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结构科学、完整;
(二)内容合法、具体、明确;
(三)用语规范、简洁、准确;
(四)逻辑严密,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条[名称要求]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和发布文种,可以用“办法” “规定” “决定” “细则” “通告” “公告” “通知”等,一般不得以命令(令)的形式发布。
行政规范性文件凡内容为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的,其名称前一般冠以“实施”两字。
第十一条[技术规范] 行政规范性文件采用条文式结构的,其结构规范、条文表述规范、词语规范、数字使用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参照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技术规范] 行政规范性文件采用自然段落形式结构的,其格式依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规定的公文正文格式执行,词语规范、数字使用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参照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禁止内容]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得规定下列事项。
(一)增加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行政权力事项或者减少法定职责;
(二)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征收、减免税费等事项,增加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条件,规定出具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无谓证明;
(三)违法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劳动权、休息权等基本权利;
(四)超越职权规定应由市场调节、企业和社会自律、公民自我管理的事项;
(五)违法制定含有排除或者限制公平竞争内容的措施,违法干预或者影响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违法设置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
(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有效期设定] 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规定有效期。
(一)一般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不得超过5年;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名称冠以“暂行”或者“试行”字样的,有效期不得超过2年;
(三)规划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依照规划期间和安排部署工作完成的最后时限,规定有效期;
(四)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上位依据规定有效期的,规定相应的有效期;上位依据未规定有效期的,可以不规定有效期。
有效期是行政规范性文件到期前未废止、修改、宣布失效或者延长有效期,到期时自动失效的一项动态清理机制,不作为行政规范性文件在有效期内不得废止、修改或者宣布失效的认定依据。
第十五条[施行日期]
行政规范性文件有效期的开始时间,一般应当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起算。
行政规范性文件因保障国家安全、重大公共利益等特殊需要的,有效期的开始时间可自发布之日起起算。
行政规范性文件有效期的开始时间不得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第十六条[废止规定] 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明确本文件生效后同时废止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名称。
第三章 制发程序
第十七条[起草要求]
起草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科学规范、过程公开、民主参与。
起草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机关应当充分调研论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行政相对人、有关单位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必要时可召开论证会或者听证会。对所征求的意见、建议,制发机关应当研究处理;对分歧意见,制发机关应当进行协调;协调不一致的,应当予以说明。
起草重要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将调查研究、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决定、向社会公开发布作为制发的必经程序。第十八条[调查研究]
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调查研究时,应当对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涉及事项现状、拟解决的问题和相应设定的主要制度措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等内容进行研判。
第十九条[评估论证] 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评估论证时,应当对有关行政措施的预期效果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符合公平竞争审查要求等进行把关。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
评估论证结论要在起草说明中写明,作为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听取意见] 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听取意见时,应当采取书面征求意见以及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听取有关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并可以根据的需要,专项听取司法机关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一条[公开征求意见] 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公开征求意见时,除依法需要保密或不予公开的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者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得少于20日。
第二十二条[文件报审]
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部门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制发请示;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
(三)合法性审核意见;
(四)公平竞争审查意见;
(五)包括制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制发依据、拟解决的问题、制定过程、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主要问题的说明等内容的起草说明;
(六)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相关的其他材料。第二十三条[合法性审核] 制发机关的办公机构要对起草部门是否严格依照规定的程序起草、是否进行评估论证、是否广泛征求意见等进行审核。
制发机关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或者机构要对文件的制发主体、程序、有关内容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及时进行合法性审核。
未经合法性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法的,不得提交集体审议。
第二十四条[前置审查] 乡(镇)人民政府制发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重大利益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经所在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实施前置审查。第二十五条[审核审查期限]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前置审查应当在5至20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第二十六条[集体研究讨论] 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集体研究讨论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经本级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决定。
政府部门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经本部门办公会议审议决定。
集体审议要充分发扬民主,确保参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要如实记录,不同意见要如实载明。
第二十七条[三统一] 行政规范性文件经审议通过或批准后,应当按照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要求,由制发机关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
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得以内部文件形式印发执行,未经公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第四章 备案审查
第二十八条[备案机构]
制发机关应当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处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事务,并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程序和制度。
第二十九条[备案要求]
制发机关应当自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之日起30日内按照下列要求报送备案。
(一)各级人民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各级政府部门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二)省以下垂直管理单位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除报送有隶属关系的机关备案外,应当同时抄送所在地人民政府备案。
(三)部、省双重管理和国务院驻陕单位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向省人民政府报送备案。
(四)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发机关为多个政府部门的,由主办的政府部门报送备案;制发机关中的单位不隶属于同一个机关的,由制发机关分别报送备案。
(五)部门管理机构和单位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向管理部门报送备案。
报送和抄送政府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径送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
第三十条[抄送规定]
市、县级政府部门将行政规范性文件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时,应当同时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业务主管部门
第三十一条[备案材料] 报送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报告1份;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2份、电子文本1份;
(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说明1份;
(四)制发机关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或机构的制定审核意见1份。
第三十二条[备案受理]
报送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符合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受理审查;不符合规定的,通知补充材料或者予以退回。
第三十三条[审查标准]
对报送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查。
第三十四条[审查方式]
上级人民政府可以通过责令审查、指定审查、直接审查等方式监督下级人民政府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第三十五条[联合审查]
备案审查除由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直接进行外,可以由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审查,共同提出审查意见。
第三十六条[审查协助]
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对报送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时,需要制发机关提供相关材料或者说明有关情况的,制发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7日内,报送材料或者说明情况;需要有关单位协助审查或者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有关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回复书面意见。
第三十七条[审查期限]
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应当自收到备案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专业性比较强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审查期限,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第三十八条[纠错]
备案审查中,发现报送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存在违法或者不当情形的,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向制发机关发出纠错意见书。
第三十九条[纠错]
制发机关应当自收到纠错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自行改正,并书面回复办理结果。逾期不改正或者拒不改正的,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予以撤销或者改变;行政规范性文件超越法定权限,同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政策相抵触的,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直接予以撤销。
第四十条[目录报送]
制发机关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向受理备案的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报送本机关上一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第五章 延期和清理
第四十一条[延期规定] 行政规范性文件标注有效期的,若在到期后需要继续执行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由起草部门对行政规范性文件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延长有效期申请。
第四十二条[延期期限] 行政规范性文件到期后需要继续执行的,应当由制发机关作出延长有效期的决定,延长有效期的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
第四十三条[清理方式] 行政规范性文件在依照有效期进行动态清理的同时,应当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全面清理和专项清理。
第四十四条[清理组织]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由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组织,行政规范性文件的专项清理,由职能部门负责清理,涉及多个部门的,由主要部门牵头负责清理。
第四十五条[清理实施]
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由起草部门负责具体清理,提出清理意见后由清理组织部门复核后报本级政府审定。
部门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由部门按照清理要求自行开展清理,清理结果报清理组织部门。
第四十六条[清理公开和备案] 行政规范性文件延期决定和清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报送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备案。
第六章 监督问责
第四十七条[公众查阅]
公众有权查阅已经公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制发机关应当在其办公场所提供本机关发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供公众免费查阅。
第四十八条[备案公开]
受理备案的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向社会公布经审查予以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四十九条[异议处理]
制发机关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本机关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提出质疑或者修改建议的,应当予以核实;行政规范性文件确有问题的,制发机关应当自行改正或者撤销。
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报有关行政规范性文件存在问题的,转送制发机关核实处理,制发机关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回复处理结果;必要时,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可直接审查处理。
第五十条[定期通报]
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定期对制发机关报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况进行通报。
第五十一条[考核评价]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和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指标体系。
第五十二条[责任追究]
制发机关违反本办法规定,由本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不按本办法规定报送备案、1年内制发2件及以上违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或者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后果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三条[责任追究]
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未按本办法规定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制定审核、备案及审查,或者对发现的问题不予纠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对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政府部门负责合法性审核的机构未按本办法规定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制定审核、报送备案,或者经其审核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实施后被发现仍然存在违法问题的,由其部门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参照执行]
省以下垂直管理单位对本系统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配套规定]
制定审核、备案及审查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涉及的具体事项,由省人民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另行规定。
关键词:数字签名,档案文件,安全性管理
一、数字签名技术的特点
数字签名又被称为公钥数字签名,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写在纸上的普通签名,但是在其中应用了公钥加密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数字信息进行鉴别,在一方面可以用于在档案文件上的签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此数字签名进行鉴别,以此来起到验证签名者的作用。数字签名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和对签名者的身份进行验证,根据这些作用,我们可以将数字签名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数字签名具有不可抵赖性,在消息的接收方可以利用数字签名技术利用公钥来出示相关的签名,以此来证明信息的来源;其次是数字签名具有完整性,利用数字签名技术,可以对两方之间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密,防止第三方在数据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修改,这样就突出了数字签名的完整性。
二、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问题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电子档案是档案工作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表现,目前,电子档案是建立在计算机安全技术中的一个安全系统,电子档案的安全和计算机的安全是保持一致的,如果计算机其中的硬盘或者软件被破坏,相应的电子档案也会被泄漏或者破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对电子档案安全性的衡量,但是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子档案中仍旧存在这样的安全隐患:首先是电子档案容易被修改,电子档案不同于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在储存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人们所修改,影响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另外是电子档案具有易删除性,对于纸质档案的删除,要对其载体进行彻底地毁坏,就算这样也无法对档案进行彻底消除,但是对于电子档案来说,这样的删除是非常容易的,并且在对其进行删除之后,还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最后是电子档案容易被他人所复制,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电子档案中的内容非常容易被他人所复制,泄漏档案中的信息,对档案持有人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三、数字签名档案文件的安全性
根据以上对电子档案安全性的讨论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令人担忧,其中的档案内容非常容易泄漏或者损坏,安全性不高,但是对于数字签名的档案文件来说,其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首先,数字签名可以利用相关的方法对其中的数据信息产生一种能够代表签名者身份和保证档案完整性的数据信息,这样的数据信息被以电子形式,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书面签名,人们对签名的鉴别,依靠的是数字签名技术中的一对非对称钥匙,根据钥匙的功能,可以把钥匙分为公钥和私钥,私钥是签名者自己保留,而公钥是信息数据的接受者所保留,接受者可以利用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验证,鉴别发送方的身份,根据数字签名的技术特点,我们可以对数字签名档案文件的安全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电子档案的发送者在所要发送的电子文件上签下自己的数字签名,接收的一方只有持有秘钥所对应的公钥,才可以对此文件进行解密,这样不仅保证了电子档案在传输过程中的真实性,同时也保证了档案内容的完整性。
四、数字签名技术的局限性
(一)依赖私钥的安全性。在人们使用数字签名,来保证电子档案完整性的时候,其中私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由于文件的不同,需要的数字签名方式也不同。其次,对于印鉴的使用来说,只需要与一名法人进行关联,就能够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但是对于数字签名来说,必须要与私钥相互匹配。最后,数字签名只能证明获得私钥的人对此档案进行了签名,不能证明发送档案的人对此文档进行了签名。从上述的情况来看,数字签名技术太过依赖私钥,私钥是人们的一种特定物品,如果私钥被别人所获得,那么这个档案的真实性便有待商榷。
(二)忽视文件的鉴定特征。数字签名是通过对文件物理形式的检验,来确定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但是对于文件的形式并不关心,从文档文件上来看,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都与文件的信息形式有着重要的联系,与此同时,电子档案本身容易被更改,其中档案的信息和载体容易被分析,在此信息出现的时候,人们就要对其真实性进行保护,在对文件真实性的保护过程中,就需要人们记录文件的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鉴别,来保证文件的有效性,因为数字签名不能对档案信息的真实身份进行检验,所以说这些鉴别特征也需要对其保护。总的来说,电子签名技术对文件的信息形式过于忽视,这样不能保证文件的真实性。
(三)无法证明文件完整性。数字签名只能保证此档案的安全性,确定文件传输的人物身份,但是对于文件的完整性不能得到充分的证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文件进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电子档案本身是一个数字对象,但是同样的一个电子档案可以被不同的数字对象所记录,在这样的情况下,文件的信息很容易被窃取或者修改,在文件接收人对文件进行接收之后,无法证明此文件内容的完整性。
(四)无法标明文件变动内容。数字签名技术从整体上来说,只是一种确认技术,不能保证档案信息的内容,如上述,数字签名无法证明文件的完整性,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数字签名对文件中所变动的内容也无法进行确认,在进行数字签名过后,文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动,都可能丧失掉整个文件的有效性,如果文件的传输者对文件进行了注释,这样虽然能够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但是数字签名已经不能对此文件进行确认。
(五)软件生命周期的限制。所有的软件都有其生命周期,对于数字签名来说也不例外。大多数的档案都需要进行长期的保存,但是在文件的保存过程中,数字签名中的认证功能就会退化,首先对于数字签名中散列值的计算和编码工作,需要相关的软件和技术来进行,随着文件的不断变化,这些技术需要不断更新;另外是证书的期限问题,如果公钥和私钥出现丢失的情况,这样的数字证书就会被废除,但是这些档案的保存时间一般要超过这个期限。
(六)验证链保存时间短。在对电子档案进行数字签名的时候,其中公钥基础模型中的数字证书都是由专业的认证中心所分发的,但是目前的认证中心不属于国家控制,大多数是商业组织控制,由于商业组织的性质,不能保证这些数字证书能够长期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其验证链所保存的时间较短。
五、提高数字签名档案安全性的方法
(一)尽量保存信任证明文件。文件的接收者应该选择信任的机构,来保证文件的合法性和可靠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这样专业的机构来保留背景信息,以此来进行数字签名,两者之间的时间应该保持相同,这样既可以保证签名的合法性,也可以满足人们对档案的要求。
(二)保持重新验证签名的能力。这种方法要求相关机构拥有验证数字签名的能力,满足此种能力需要以下几种必须的信息:公钥的证书、验证公钥的合法性和与签名时间相符的文件证明等,但是这种办法实施起来较为复杂,对于永久文件来说,相关机构需要保证进行数字签名的人的打印姓名,并且把签名的时间加入到所要保存的电子文件中。
六、结语
本文结合数字签名的特点,对传统电子档案和数字签名的电子档案的安全性进行相互比较,对数字签名的局限性和提高数字签名档案安全性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字签名在目前的档案文件的应用中,其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其技术本身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人们对数字签名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使之越来越成熟,以此来保证档案文件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萍,陈思,李俊蓉等.实施数字签名技术的文件、档案安全性[J].档案学研究,2010(3):63-65.
[2]郭立新.基于数字签名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4):615-617.
[3]蔡立斌.USB加密锁增强数字档案安全性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制作,2013(23):30-30,9.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153-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施工队伍的持续扩大也给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如此严峻的建筑安全形势,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力度,及时督促建设过程中各责任主体整改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隐患,以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我国建筑业的“诚信制度”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意外伤害保险开展缓慢。企业安全生产信誉与市场准入制度有所脱节。此外,政府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违规生产处罚尚未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未能及时对违章责任主体实施处罚。信息管理展开缓慢,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的建设市场安全生产的管理需要。
2)部分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前擅自开工,给政府部门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增加了难度。少数建设单位工作人员对工程安全生产不够重视,认为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事,未能及时督促其它参建单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部分建设单位为了降低工程造价,不按规定支付安全生产措施经费,导致施工单位在安全防护投入方面经费保障上的困难,对安全生产影响很大。
3)少数设计单位未能对复杂地质构造、不利的自然环境以及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危及施工生产安全提出专项安全措施,并对建设过程中安全状况未实施跟踪管理,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不能从技术支持上提供安全保障。
4)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普遍不到位。部分监理单位对建设单位只抓进度不管安全的现象持迁就态度;有的监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的整改意见针对性不强,未能有效指导施工单位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
5)多数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不扎实。特别是一些跨地区从事建筑活动的施工企业,对外埠工程项目部管理松弛,普遍存在以包代管现象。部分企业不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机构和配备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近年来建筑领域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而建筑行业从业人员75%以上为农民工,企业安全教育和施工技能培训不能满足需要。多数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往往滞后,大多项目部编制的应急预案、施工用电、消防方案可操作性不强,未能有效指导施工,未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一旦出现险情无法按预案展开排险。部分项目在高支模搭设和基坑开挖中未按施工方案实施,安全防护用品未按要求进行检测。大多数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千方百计降低安全生产成本,减少安全生产防护方面的投入,甚至冒着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风险强行生产。
2建设工程安全生產监管措施
2.1转变监管思想,改变监管方式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先后制定了多部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标准规程和规范,设立了监管机构并配备了大量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但是目前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建设领域事故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些地方政府安全管理角色还没完全转变过来,安全管理仍以自我为中心,检查中忽略了施工企业的积极主动性,使企业陷入被动的局面,所想所做的是如何去应付主管部门的安全检查。同时,由于监管部门过细的管理,反而出现了管不过来、管不了的场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在施工企业资质条件,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格条件,安全设施,教育、培训等方面都制定了具体明确的标准,体现了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核心地位,这就要求政府监管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以企业为安全生产的核心,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主要从企业的资质条件,人员资格,安全责任制,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安全责任意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使企业自觉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以达到安全监督管理的目的。
2.2加强对企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强化考核
与生产事故发生相关的因素包括人、机械设备、材料、施工工艺、作业环境。但最主要的还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很多情况下也与人的行为有关。因此,人的因素是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因素。加强对企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使从业人员满足相应的资格条件至关重要。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工程主管部门负责,这项工作已经逐渐地开展起来。但是,涉及企业对其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全员的教育、培训及考核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检查中发现,虽然企业对新入场工人以“三级教育”的形式进行了教育和培训,建立了教育档案并有考核,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进行真正的教育,考核是走过场;还有的教育内容没有深度,无针对性,没有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针对这种现象,政府主管部门应组织一些大的施工企业、大专院校等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同时开展对施工企业教育、培训能力的评估,对凡是不具备自行教育、培训能力的企业,建议企业将教育、培训任务委托给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完成。
2.3加强监管人员教育、培训,提高监管水平
安全监管人员首先代表政府实施安全监督,依法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权力,避免事故的发生,这需要有很强的政策水平,才能准确执法;同时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门涉及众多学科知识的科学,监管人员还需掌握综合的专业知识。由于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高、精、尖的工程大量涌现,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越来越大,这就对监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监管人员本身的政策水平、专业水平较高,就会推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所以,加强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尤为紧迫,而且要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
2.4监督检查,注重实效
现场监督检查的目的是发现事故隐患,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于发现的事故隐患,要以监察指令书的形式责令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或停工整改。因此,为达到检查的目的,要有专人跟踪整改,要复查整改的情况,使整改的措施落到实处,完成监管工作的闭合。
3结语
安全生产事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因此,为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加强建设工程法规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闫琪,扈其强,高鹏军.浅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J].建筑安全,2008,1.
[2]陈其明.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经济管理者,2009,15.
第一条 为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维护法制统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时期可以反复适用的文件。包括:
(一)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制发的文件;
(二)经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以政府办公机构名义制发的文件;
(三)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派出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以下统称政府部门)制发的文件;
(四)垂直管理部门制发的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适用的文件。
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临时机构、议事协调机构以及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不得制发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适用的公文种类包括决定、命令(令)、公告、通告、意见和通知;其他公文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作出规范的,应当将其规范内容以公告、通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备案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行政机关的会议纪要、技术操作规程、内部管理制度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门负责全市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区人民政府法制部门负责辖区内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应当遵循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
第二章 规范性文件的起草
第六条 实行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制度。
具有规范性文件制定职权的政府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申报职权来源及相关依据。
政府法制部门应当对申报的规范性文件制定职权来源及相关依据进行审查确认,编制本级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向社会公示;未经公示的,不得制发规范性文件。
第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办公机构制发规范性文件,由本级人民政府确定一个部门负责起草工作。
政府部门制发规范性文件的,由本部门确定一个所属机构负责起草工作。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政府部门联合制发规范性文件的,由一个部门负责起草,其他部门配合。
第八条 起草规范性文件的政府部门(以下称起草机关)应当对拟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向社会公布规范性文件草案等形式。
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事项涉及起草机关利益的,起草机关可以委托有关专家学者或者中介组织起草。
第九条 规范性文件涉及多个部门职能的,起草机关应当向其他部门书面征求意见。
第十条 规范性文件涉及多方权利和义务,需要协商的,起草机关应当召开由各方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第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涉及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等创新事项的,起草机关可以召开由专家、学者和相关单位参加的论证会。
第十二条 规范性文件涉及公共利益、人身财产安全等重大事项的,起草机关应当召开听证会。
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应当在听证会召开15日前通知听证参加人。听证会必须有利害关系人参加。
听证会应当制作笔录,并由参会人员签字确认。
第三章 规范性文件的审查
第十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办公机构制发规范性文件,由起草机关报政府办公机构审核后,将规范性文件送审材料报送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进行审查。
政府部门制发文件,应当由本部门办公机构送交法制机构认定;属于规范性文件的,由起草机构将规范性文件送审材料报法制机构审查。
规范性文件送审材料包括规范性文件送审稿、发文说明表、起草说明、起草机关法制机构的审查意见书、发文机关办公机构审核意见、依据对照表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文本和公开听取意见情况等资料及其电子文本。
第十四条 政府法制部门和政府部门法制机构应当对规范性文件的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是否具有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是否超越制定机关的法定职权;
(三)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相抵触;
(四)规定内容是否适当;
(五)是否违反法定程序;
(六)其他需要审查的内容。
第十五条 规范性文件涉及重要事项的,应当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通过召开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和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审查。
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内容涉及本辖区内的多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应当在制定机关门户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且征求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
第十六条 政府法制部门要求相关部门协助审查规范性文件,相关部门应当给予配合。
第十七条 报送审查的规范性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法制部门或者政府部门法制机构中止审查:
(一)没有依据或者依据不充分的;
(二)送审材料不全的;
(三)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基本重复,没有制定必要的;
(四)意见分歧较大,需要进一步协商的;
(五)起草过程中程序严重欠缺的。
中止审查的情形消失的,政府法制部门或者政府部门法制机构可以恢复审查。
第四章 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与公布
第十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经同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审核后,再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政府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经本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九条 规范性文件由制发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规范性文件公布的媒体包括:
(一)行政区域范围内公开发行的报纸;
(二)政府门户网站,或者政府指定的其他门户网站;
(三)市人民政府政报。
需要在其他媒体上公布规范性文件的,由起草机关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涉及灾情、疫情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施行的除外。
第五章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
第二十二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5日内,按照下列规定报送备案:
(一)市政府及其办公机构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由起草机关报送市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二)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办公机构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由本级政府法制部门报送市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三)政府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由该部门报送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四)垂直管理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由该部门同时报送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五)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政府部门联合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由起草机关报送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六)行政机关与其他组织联合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由负责起草的政府部门报送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交备案材料:
(一)以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机构名义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备案材料包括正式文本、起草说明各20份及其电子材料;
(二)以县(市)区政府及其办公机构名义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备案材料包括正式文本、起草说明、备案报告各3份,正式文本公布材料、本级政府法制部门的审查意见书、公开听取意见材料、依据对照表和其他相关资料各1份及有关电子文本;
(三)以政府部门或者垂直管理部门名义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备案材料包括正式文本、起草说明、备案报告各15份,正式文本公布材料、本部门法制机构的审查意见、公开听取意见材料、依据对照表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文本和其他相关资料各1份及有关电子文本。
报送备案材料符合前款规定的,由市政府法制部门登记备案;报送备案材料不符合前款规定的,暂缓登记备案,并通知报送备案机关补正。
安全文件管理目标及内容:
1、安全管理各项台账要有专门的存放地点,并由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2、要对文件的内容、份数、标题等逐一核对,如发现不符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3、应及时送交领导,不要挤压。
4、应及时登记编号、分类整理并存档,做好详细记录。
5、保存时,要保持文件的完整性。
6、需上报的文件必须经过负责人及法人的审核、签字批准后方可上报,文件上必须详细写明文件标题、主送单位、经办人等。
7、存档人员应及时分类整理、存档,并统计编号、编制目录等,以方便查阅。
8、存档时,要求把文件的批复、正本、底稿、主件、附件收集齐全,保持文件、材料的完整性。
9、传阅文件应严格遵守传阅范围和详细规定,不得将有密级文件带回家里阅读或随身携带到公共场所。
10、借阅时要明确责任人借阅时间和归还时间。借阅人必须做好保密工作,不得翻印和复印,不能转借他人。
摘要:文章通过强化安全监督检查,从现场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从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工作成员,从安措网络审查把关、现场到位、音像记录、远程图像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安全监督,以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监督;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2-0147-02
1 概述
现场安全监督是供电企业各级安监人员依据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规程、标准,对电力生产和建设现场的人身、设备、环境进行全方位安全监督的过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能有效地促进各项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供电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安全监督的方式、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多地点同时施工、检修的情况越来越多,各级安监人员无法保证到每一个工作现场进行全程监督。
二是安全监督的环境不容乐观,职工队伍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职工对安全工作认识不深入、不全面,特别是在安全生产长周期、安全生产形式相对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存在凭经验干活、不深入思考现象。
三是安全监督管理还相对粗放,离安全精益化管理要求还有差距。
3 改进措施
3.1 确定管理范围和目标
安全监督管理包括施工三大措施的编审、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制定、布置、确认;作业开、收工会情况;工作票、操作票、(多)班组作业控制卡、作业指导书执行、危险点控制;各级人员到位情况;施工现场各种安全职责人员的作业行为等各个环节,涉及变电运行、变电检修、输配电检修等各生产部门和单位,以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为目标。
3.2 制定工作流程
合理、流畅的工作流程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措施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点。通过对安全监督工作的深入分析,制定流程如下:
3.2.1 根据月度停电计划提前制定各级安监人员周现场到位监督计划。加强作业现场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人监护情况检查,加强停送电操作发令、复诵、检查及五防闭锁等关键环节监督。对现场签到表、现场监督卡进行月度统计审查,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到位监督。
3.2.2 严格执行施工检修三大措施编审管理办法。组织生技部、检修单位、运行单位等相关部门对施工三大措施的制定进行会审,确保施工三大措施的正确、全面。
3.2.3 在局域网调度检修管理系统中,申请停电单位在录入检修申请时一并录入现场应做的安全措施、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车间领导进行审核,安监人员在计划停电前一天对录入的安全措施是否有明显不符合现场实际、安全措施审批手续是否完备等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每一个停电现场安全措施编制的正确性。
3.2.4 施工现场使用管理看板。看板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停电范围、到岗到位、检修老虎口、安全措施图、人员分工情况,明确工作现场环境,以加强工作人员对现场工作的认知程度,促进安全工作。
3.2.5 结合使用网络进行监督。现场开、收工会进行录音,重点工作拍摄四张照片(开工会、收工会、安全措施布置、各级领导到位情况),将音像记录链接局域网;通过各变电站装设的远程图像系统实行远程监督,促进现场施工安全。
3.3 人力资源保证措施
在人力资源方面,由安监部门配置变电、线路、培训、劳动卫生监察专工,负责设备安全运行、安全设施的监察,生产、基建安全的管理和监督,生产、基建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安全技术、安全监督监察、安全培训、特殊工种和特殊作业管理、劳动安全和卫生监督、安全统计等工作。配置的安全管理人员应符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熟悉现场设备性能及基本原理和生产管理流程,满足安全监督管理的全过程要求。
3.4 考核与控制措施
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的考核与控制是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现场工作开展和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与控制,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促进各种安全相关制度、规定的执行,深入开展反违章工作,促进现场工作安全。
3.4.1 绩效考核的组织机构。成立绩效考评委员会,由总经理为主任、公司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绩效考评专工为成员。考评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发展策划部,具体负责公司绩效考评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安监部负责安全目标、指标及安全管理工作的考评。
3.4.2 制定绩效考核的流程:
节点1:安监部根据各生产车间的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制定月度考核报表,每月编制上月绩效考评表报发展策划部。
节点2:发展策划部对考核报表进行初审,初审不合格返回安监部重新上报,审核合格后送公司绩效考评考评委员会。
节点3:发展策划部考核专工根据考评委员会批准的考核意见,下发月度(年)度绩效考核表。
节点4:财务部根据绩效考核表,奖励或扣罚工资奖金,完成考核。
3.4.3 绩效数据采集。绩效数据是制定月度考核报表的基础和保证,数据采集应该全面、准确和及时,必须保证有准确的数据来源。主要的数据来源包括: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每日早会汇报;查看调度运行值班日志及调度自动化系统事项记录;每周安全情况汇报;安监部负责组织对事故、障碍进行调查分析、认定等。
3.4.4 绩效评价方法。安监部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和任务,每月统计、分析、上报各生产单位相关的指标及数据,并进行季度及年度分析评价。
3.4.5 绩效考核纪录形式。安监部根据各生产单位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编制月度及年度绩效考核报表,然后按绩效考评实施细则进行审核、执行奖罚。
3.4.6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流程,规范的操作,在统计分析各单位指标数据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进一步改进措施,通过表彰奖励安全生产先进,教育处罚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不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 评估方法
安全监督管理的评估采用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监督横向与纵向对比评估的方式。
横向对比应用为各生产单位之间,包括公司领导及各级安监人员每月查出的违章情况、各生产单位每月数据指标完成情况。纵向对比应用于各生产车间内部,包括与历史数据指标的同比、环比情况。通过数据指标的对比,发现和了解安全监督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找出根源,制定改进措施,应用于工作实际,促进各项工作的安全进行。
5 结语
无论哪一种安全监督方式都只是促进安全生产的一种手段,如何让每一个职工都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让安全成为本能需要并且应用到实践中,以保证各项生产工作安全进行,才是安全监督的最终目的。
另外,在做好安全监督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双管齐下、共同作用。一方面,安全监督可以有效地促进现场施工安全,因此需要继续保持、改进、提高。另一方面,大部分的事故、障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大局意识,使职工的被动安全变为主动安全,同样可以促进各项工作的安全进行。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推荐阅读: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安全生产年"总结07-17
枝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1-10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11-2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议函12-07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25工作要点10-25
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10-19
北京市朝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9-28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09-1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文件05-25
红头文件安全生产职责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