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晓》 教案(精选10篇)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理解并感受古诗的意境,初步学习古诗。
2、在音乐的伴奏下,按古诗的节律进行朗诵。
3、激发幼儿对春色的喜爱之情。活动准备:教学挂图60—14,磁带。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春晓画面。
1、教师:这幅画上有什么?鸟儿喜欢什么时候在树上鸣叫?为什么花瓣落了一地?你知道这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吗?(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小结:古时候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这位诗人写了一首古诗,古诗的名字就叫《春晓》。
二、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
1、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古诗里说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晓”、“眠”、“闻”等)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
3、播放录音幼儿再次欣赏古诗。
三、学习朗诵古诗,感受古诗韵律。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古诗2——3遍。
2、再次欣赏录音,感受古诗的韵律: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录音里是怎么朗读古诗的。
3、教师和幼儿再次按节律朗诵古诗。
师:春天是什么情景, 谁会用几个成语想象一下?
生:春光明媚、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师:“眠”是睡觉的意思。是谁在睡觉?
生:是诗人在睡觉。
师:诗人是谁呢?课本左下角横线下有, 叫———孟浩然。有谁知道孟浩然?
生:我知道, 孟浩然是唐代的大诗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问爸爸的。
师:不懂就问, 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也是一种好习惯。
生:我还知道李白、杜甫都很敬仰孟浩然。
师:这个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昨晚上网查了孟浩然资料知道的。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有这个意思。
师:你真好学, 会查找资料学习!
师:想象一下孟浩然是什么打扮, 在哪里睡, 是什么样的屋子, 什么样的床?
生: (略)
师:什么时候开始睡?夜色怎么样?睡到什么时候醒?
生: (略)
师:把第一句诗完整地想象一遍, 邻座互相说一说。
生: (略)
师: (小结) 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春天的一个晚上, 一座村庄, 一间房屋, 屋里有一张床, 床上躺着一位中年人, 他开始似睡非睡, 回想着白天看到的美景, 朦朦胧胧, 不知不觉要睡着了。
师:我们再看第二句。“处处”是哪些地方?
生:窗口 (门前) (屋后) (邻居家树上) (林间小道上) ……
师:“啼鸟”, 都有哪些鸟在叫?
生:小燕子 (黄鹂) (杜鹃) (麻雀) (喜鹊) (布谷鸟) ……
师:想象一下这些鸟是怎么叫的?
生:燕子是唧唧, 唧——— (黄莺是恰恰恰) (布谷是布谷, 布谷) (杜鹃是姑姑———苦, 姑姑———苦) (麻雀是叽叽喳喳, 叽叽喳) ……
师:诗人在什么地方听, 怎么听的?
生: (略)
师: (小结) 天已经亮了, 我揉了揉眼睛, 仔细聆听, 窗外传来阵阵鸟叫, 婉转而热烈, 悦耳又动听。有燕子的恩爱呢喃;有布谷催人播种;有自在的黄莺恰恰啼;有劝告的杜鹃不如归, 不如归;更有画眉在歌唱, 黄鹂在谈笑, 麻雀叽叽喳喳凑热闹。
师:清晨, 诗人听到这美妙的鸟啼, 忽然想起, 夜里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生:风声。
师:风声是怎样的声音?
生:呼呼、嗖嗖、萧萧。
师:风吹过像柳树那样细软的植物枝条发出———
生:沙沙、沙拉拉
师:风吹过大叶的植物时发出———
生:哗哗、哗啦啦。
师:风还带来了雨, 雨声听过吗?是什么声音?
生:滴答滴答 (淅沥淅沥) (打在叶子上, 哗啦啦) (打在窗子上, 啪啪啪)
师:屋里的诗人听着风, 听着雨, 会想什么呢?
生:这风会不会把树刮倒 (这风会不会把院子里的花草吹趴下) (这雨会不会把刚开的花打落了)
师:诗人喜欢花, 舍不得花。想象一下, 诗人的家会有哪些花?
生:牵牛花、紫罗兰 (金黄的油菜花、郁金香) (像星星一样的迎春花) (山茶、白玉兰) (一串一串的海棠、紫荆) (粉红的桃花、樱花) (又大又红的芍药、牡丹) ……
师:除了诗人家院子有花, 还有哪些地方有花?
生:林间小道上有 (小河边有) (山上田间有)
……
师:诗人为什么会担心花落?
生:因为诗人喜欢花 (热爱自然) (热爱环境) (花是有生命的, 热爱生命) (花是美好的, 美好的东西不爱惜, 时间一过就没有了)
师:是呀, 我们不仅要爱花草树木, 还要热爱自然, 珍惜时间, 珍爱生命……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关键词:艺术歌曲 春晓 意境
黎英海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族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与作曲家,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及理论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其选取了家喻户晓的三首唐人绝句——孟浩然的《春晓》、张继的《枫桥夜泊》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创作整理并汇编成古诗词艺术歌曲《唐诗三首》。《春晓》作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现已编入各专业艺术院校的声乐教材,成为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必唱曲目之一。
意境是情与景、意与象的交融统一,也是造化与心源的结合,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中的意境融为一体。黎英海先生的《春晓》根据诗词的内容,在音乐创作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大胆的构思,用娴熟的作曲技法给人呈现了清晰的层次结构,通过钢琴与声乐的合作来进行形象的刻画和意境的塑造。
一、清新、隽永的韵味——歌词的意境分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代著名“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属古体诗五言绝句,全诗仅有二十个字,却已将我们带入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春景图中。
首句即点明季节,春天的早晨,诗人一觉醒来,却仍不忍舍弃梦境中的美好,“不觉”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初春时节万物初渐复苏,似梦似醒般的意境墨淡意浓。“處处闻啼鸟”描述清晨百鸟的欢唱,将诗人从春梦中唤醒,春晨中处处鸟鸣雀躁的音响,渲染出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潇潇夜雨,眼前浮现出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淡淡的感伤,隐隐的惜春之情缓缓流出。此时诗人的情感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其内心的怀才不遇、感怀伤春,空有报国志却无报国门,他想要怜惜的是春花春光,更是自己平淡无奇的一生。
诗词中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构成了诗词的深邃意境,其质朴淡雅、清新隽永的韵味,为整个音乐形象的塑造,音乐意境的烘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依托,诗词是艺术歌曲的基石,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就是其灵魂了。
二、古朴、雅致的乐境——旋律的意境分析
《春晓》全曲采用二二拍,在舒缓的广板速度中进行,曲式结构为并列单二部曲式,整个旋律属降D宫系统,降B羽调式,具有民族古韵,附点节奏的使用渲染出了春天的活力。
乐曲分为A、B两段。A段前八小节,人声入,旋律中不同的大三音程的出现造成的调性游离,为音乐塑造出模糊变幻的色彩。每一句诗词在下行的旋律线条中,间或加入大跳和变化的七级音,更加突出了诗词的朗诵韵味,生动地勾勒了春景的美好与朦胧、花香与鸟语共衬的意境,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对良辰美景的钟爱之情。后四小节,人声演唱虚词,后半拍进入及大量连线的使用,凸现了诗词中对落花的怜惜和暗自神伤的心境。
B段由三乐句组合而成,运用A段开头的动机不断模进,重复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重复了两遍,用宣叙性的语调喃喃自语,与A段歌唱性的音调形成对比,力度渐弱至“PP”,音区走向整曲的低声区,好似无奈呻吟,愁思绵绵。
三、精妙、完美的和谐——钢琴伴奏的意境分析
艺术歌曲以歌词深刻的思想内容,曲调动人的情感魅力和钢琴伴奏丰富的艺术感染力之间有机结合,不可分割。早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大师舒伯特、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中,钢琴伴奏就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作为旋律的伴奏,更是与旋律一起共同表达作品的内容、情感,烘托意境,甚至在某些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远远超过声乐的演唱部分,叙述着旋律未尽之意。
《春晓》前奏为八小节,主和弦在低音区支撑,上方相隔双八度,引出旋律部分的动机,为后面虚词的演唱埋下伏笔,连续的八分音符减弱从第五小节开始渐慢,这里低声部降B羽长音持续,中声部F角音不断重复,塑造屋檐下缓慢滴落的残雨嘀嗒之意境,其后高音区出现的附点二度下行,模仿鸟之鸣叫,形象地烘托出春天的清新气息。
A段中的钢琴部分,沿用前奏中后四小节的音型,全曲左手伴奏音型基本上都是以主长音加上上属音,每小节后两拍的长音,烘托着全曲的旋律。从17小节虚词演唱开始,钢琴伴奏的节奏与旋律部分同步,均采用了前奏中前4小节流动性音型材料,加强了乐曲的连贯性,共同演绎出古曲的意韵和春意的绵绵。
B段的钢琴伴奏将前奏两种不同性格的音乐材料结合起来,织体上整体加厚,节奏变得密集,增强了诗词的叙述之意,一改前曲的舒缓、抒情,在歌曲的尾声处,旋律声部在F音上延长,伴奏加快,八分音符密集进行,再现前奏之动机,首尾相应,或是在补充着讲述,演唱中未完全抒发出的情绪。
艺术歌曲是思想性和艺术性较为完美的结合,黎英海先生的这首《春晓》极富诗情画意,极具民族特色,生动地塑造了音乐形象,它在创作和演唱上都体现出我国民族的审美习惯和文化特质,具有深刻的审美意义与教学价值,其中蕴含的深邃意境,值得我们每个声乐教育者和学习者去深思和琢磨。
参考文献:
[1]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e”。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r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r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六)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扩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r间。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
(八)板书设计:
3 春晓:春天的早晨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1个生字。会写“古、声”等7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你会背哪些古诗?
(指名随意背诵古诗)你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谁认识。(板书:古诗(加拼音)。(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教不会的。然后集体交流并书空“古”。)你会背几首古诗?(板书:首(加拼音))哪位同学认识这个“首”字?(指名读字、正音、扩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板书:课题)。
雨后的早晨,当我们从香甜的睡梦中醒来,推开窗户时,你有什么感觉?(生可以根据切身经历来回答,也可以想象着来回答。)一千多年前的孟浩然跟你们有同感,他以诗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春晓(板书:春晓)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边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样记住“眠、处”的?(生汇报识字方法。)点拨:(1)“眠”是形声字;它是什么意思。
(2)“处”是翘舌音,也是多音字,还念chǔ;与“外”区别;书空。
3.说一说:诗中写了春天什么时间的景色?又写了哪些景物?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 点拨:
(1)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幻灯出示:()的鸟叫声)(2)播放风雨声,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3)看到飘落的花瓣,你有什么感受?(4)结合每一句进行朗读指导、训练。
4.配乐诵读全诗。(个人读、评价读、小组比赛读)5.背诵诗句。(男女生比赛读、背)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古、诗、首、眠、处、闻、声、多、知 2.认读、组词,用“到处”说话。
3.观察“处、声、多、知”的结构,并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重点指导“处、声、多”。5.学生描红、临摹。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春晓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1.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小学生古诗大全
3.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
4.描写雨的古诗
5.描写风景的古诗
6.关于春天的古诗1000首
古诗《春晓》是众所熟识的名诗,初读这首小诗似觉平淡无味,反复读之,以下是“古诗春晓教学反思”,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他从听觉角度着笔,写出了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再加上“处处”二字,鸟叫声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感觉满眼春色无限,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虽然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透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
学生在学习此诗之前已经能把古诗背诵下来。课堂上要做的应该就是让学生去品味诗意,去感受诗情,激发学生对我们古典诗文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重点突破:
1、教学语言富有诗意
有人说,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诗意。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精炼而富有诗性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在学生基本理解了古诗内容以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古诗的画面,这时候伴以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的描绘,在学生在脑海感受画面美的同时,享受到语言的美。
2.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开课,我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优美的音乐、画面等,把春天无限的美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为学生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借助配乐,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在朗读中品味诗句的语言。
3.由读到唱,感受诗的语言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优美,领会诗的难以言传的意境,最佳的途径就是反复吟诵。可以有意或拖长腔调或大胆停顿,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反复吟诵以后,我又让学生跟着音乐唱,学生很快就忘我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当我关上音乐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这样的唱诵,便是一种美的享受。
4. 能将课内外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前后联系。
在学完了古诗以后,我让学生回想一下以前学习的或是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学生们兴致勃勃的背诵着自己知道的有关春天的诗句,也能很快把以前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从古诗里提取出来。这种联想比较,我想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必要方法吧!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感谢我的学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他们的活力和潜力,我知道课堂小主人们的主动权一旦充分给予,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十分浓厚,我也相信对每一个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和新的尝试,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扩展阅读】
类型方法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小学教学方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横向反思和比较法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个体反思和总结法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春晓是小学语文课的一首经典诗篇,所以在教学前设计好思维导图很有必要,朋友可以根据以下的赏析来设计。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春晓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扩展阅读
王孟诗派
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该派有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该派重要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疒音〕。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王番〕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李白用礼赞的口吻称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王维曾把他的像绘制在郢州刺史亭内,后称之为“孟亭”,无论在生前死后,孟浩然都享有盛名的。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
车王镇中心小学
朱建平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生自由回答。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齐唱歌曲)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讨论入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和春有关的古诗。那么,有哪位小朋友来给我们讲一下他对春天的印象,看看他在春天有哪些特别的感受呢!
(来,举手发言。要积极哦!)刚刚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好,为我们讲了他们对春天的印象看法。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诗人孟浩然在《春晓》中所描绘的春天。看看他看到的春天和我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板书春晓)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板书生字,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部首是“ ”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部首是“士”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部首是“小”
2、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理解字词
眠:睡眠、睡觉。
晓:拂晓,天刚亮。
闻:听到。啼:叫。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讲解诗句的意思: 春天的夜晚睡得好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的叫声。(诗人想到)昨天夜里的风雨声一阵又一阵,不知道有多少花儿被打落了。
3、教师朗读,体会诗歌的语气和停顿
4、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古诗
六、板书设计
春晓
【古诗《春晓》 教案】推荐阅读:
2.古诗春晓07-15
古诗春晓的意思是什么07-15
春晓教案及反思09-25
苏堤春晓作文07-02
《春晓》教学反思07-07
春晓作者07-22
春晓孟浩然06-23
春晓说课稿10-31
《春晓》原文翻译附赏析09-15
《春晓》吟诵教学设计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