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精选7篇)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篇1

【内容提要】教育属于私人物品还是公共物品,这是经济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至今这场讨论也未结束;本文对理论界各种不同观点做了梳理分析,得出了教育是“优效型公共物品”的结论;对教育这个物品的“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它涉及国家和市场由谁对其承担起主要提供责任的理论问题;文中分析了私立教育存在的理论根据,通过公共选择理论的引入,研究了公立教育的最优水平的决定过程,并对教育代金券的设想、信息不对称导致学生贷款市场不足、政府与市场……

几乎所有西方福利国家都将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福利项目,所以,它自然是西方福利国家经济学中一个不可或缺并且非常成熟的研究领域。在现实世界中,教育的“价格”差距非常大,例如(大学)在美国等英语国家学费很高,而在欧洲大陆国家基本上是免费的。战后以来,经济学家们对教育的研究总的来说是很活跃的,并主要集中在教育的性质、财政来源、供给和需求的效率等方面。

教育的性质

自从1954年萨缪尔森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区分开来并正式使用公共物品(publicgoods)这个概念以来,(注:Samuelson,P.A.(1954),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s,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pp.387-389.)经济学家对教育是否属于公共物品始终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教育是公共物品,而有的经济学家则认为是教育是私人物品,例如伦敦经济学院的巴尔(N.Barr)教授就认为“教育不是公共物品”。(注:Barr,N.,TheEconomicsofWelfareState,OxfordUniversityPress,p.329.)这个争论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关系到教育这个产品的供给方式和财政来源问题。

巴罗(RobinBarlow)教授在1970年的一篇讨论美国地方学校财政效率的论文中认为,教育是一个纯粹的公共物品。(注:Barlow,Robin(Sept./Oct.1970),EfficiencyAspectsofLocalSchoolFinanc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78:1028-1040.)巴罗的这篇论文被认为“是对实证政治经济学的一项重要贡献”,(注:Barzel,Yoram(1995),ProductivityChange,Publicgoods&TransactionCosts,ElgarEdwardPublishingInc,p.160.)在文中巴罗试图以美国密执根为案例,对教育的实际水平和最优水平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个人(或家庭)的投票行为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指出,如果额外退税的价值超过税收的增加,家庭将投票赞成更高的税收水平,最后巴罗得出的结论认为,密执根1956年提供的实际教育数量水平并没有达到最优水平。巴罗的论文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同意他的观点,认为教育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也有人认为教育是准公共物品,还有人认为教育是优效型物品,还有的经济学家则持反对意见,认为教育是纯粹的私人物品。正如巴尔所言,教育可以引发形式多样化的外部收益,包括生产收益和文化收益等。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力是很难测量的,但是,决不能因此就忽视它们。(注:Barr,N.(1998)TheEconomicsofWelfareState,OxfordUniversityPress,P.328.)教育的最优数量水平是指这样一种水平,在该水平下,个人需求的纵向加总等于为这些个人提供教育所需要的边际费用。如果教育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如同国防),向一个人提供的总量就可以向所有人提供。换言之,纯粹的公共物品的重要特性之一是每个人对其享用的数量都是相等的,即数量上具有均匀性(uniformity)和个人需求曲线可以纵向加总等特点。但事实却是,教育不可能在消费上具有完全的可分性。

从教育的“生产”方面来看,它并不具备纯粹的公共物品的特征:接收的学生越多,需要的教师就越多,校舍就越大,因此成本也就越高。当然,在超过一定的规模之后,教育具有一种“成本不变”(aconstantcost)的特征。但从消费方面来看,教育具有一些公共物品的特点,这是因为“教育的报酬”(thereturnsfromeducation)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尤其对社会来说,其报酬远远超过了受教育者个人,并且,教育的性质越接近于公共物品,相对于整个社会的那部分报酬来说,受教育者个人获得的报酬份额就越少。

反过来说,如果把教育看做是一个国家范围的公共物品,那么,在美国一个州的范围进行的教育就是一件不经济的事情了,人们就应该看不到州立教育或地方教育,更不用说私立教育了,正如人们看不到每个州都提供国防设施一样。事实是,美国的教育主要不是由联邦政府直接经办和资助的,甚至大多数州立法将教育留给地方机构去实施。由此看来,“教育的收益”(thebenefitsfromeducation)的传播性是非常狭窄的。此外,私立教育的广泛存在及其与公立教育并存这个事实表明,教育不是一个纯粹公共物品,即使含有一些公共物品的成分和因素,那也是非常有限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那些无子女的投票人来说,他们绝大部分人投票反对教育的公共支出,例如,43%的投票赞成教育征税的人没有学龄子女,而66%的投反对票的人没有学龄子女。(注:Barzel,Yoram(1995),ProductivityChange,PublicGoods&TransactionCosts,ElgarEdwardPublishingInc,p.162.)

上述分析说明,第一,教育既不是一个纯粹的公共物品,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私人物品,而是一种“优效型的公共物品”(meritgoods),或称“准公共物品”(quasipublicgoods);第二,公共部门提供教育的均匀性(uniformity)的政策目标以及由其所允许的纵向需求加总是由公共部门强加的,是福利国家出于“父爱主义”的考虑,而绝非是由教育这个“物品”本身的技术性质所必须的和决定的,即公共部门提供教育的动机绝非出于“教育是一种公共物品”的考虑;第三,那么,如何进一步解释私立教育的存在呢?私人部门提供私立教育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私立教育存在的原因

如同其他公共物品一样,公共部门提供教育的数量决策来自于公共选择;所不同的是,公共部门提供教育的实际数量一般来说就是主要投票人(crucialvoters)所赞成的合意数量即在多数原则条件下中间投票人(medianvoters)的合意数量。这个数量一般来说与最优数量是不同的。实际的教育数量在现实世界中是否“最优”,还取决于一些其他因素,例如,取决于家庭的“价格”及收入,而后者对不同家庭来说是有很大区别的;于是,私立学校的存在就成为可能的了,它为获得合意的教育数量提供了机会。

从教育的需求方面来看,应该区分以下两个概念,即投票人对公共部门教育支出行为所表现出的需求和对私人部门所表现出的需求。对于前者来说,教育数量水平的提高适用于所有人,因为只有当所有人都获得同样的额外的教育时,个人对公立学校额外教育的需求才会得到满足,因此,个人的需求反映了由额外教育所带来的直接利益和每个人都获得同样额外的教育所带来的间接利益。所以,这种“外部性”基本上被“内在化”了。另一方面,私立教育条件下不会发生这种内在化,因为私立教育的增加与否仅对他们个人的需求或很小一部分人的需求有意义。

由于公立学校的财政来自于税收,所以,只要家庭所在地属于该学区内,他的教育税收就不能免除,除非他拒绝使用公立学校的服务(从理论上讲)。如果来自合意的而不是均匀的(uniform)教育数量的净收益超过了额外的费用,家庭就还可以选择私立学校。有些家庭对教育数量的需求少于公立学校提供的数量水平,所以,对于这些家庭而言,就读私立学校的成本永远是超过其净收益的,因为这时他的收益是负的且支出是正的。但有些家庭对教育数量水平的要求超过了公立学校所提供的标准,所以对这些家庭而言,净收益可以超过其额外费用。

现在,我们假定中间投票人总能获得他所合意的教育数量水平,私立学校的成本/单位是和公立学校完全相同的,还假定公立学校的资金完全来源于居民的财产税,并假定财产评估在各家庭之间差距是很大的;我们还假定,中间投票人或关键投票人的收入一般来说是少于中等收入的(medianincome)。在上述若干假定条件下,对不同的家庭来说,其教育“价格”的差距就非常大。此外,当收入增加时,教育的需求数量也会随着增加,因此财产税也将增加。巴罗指出,(注:Barlow,Robin(Sept./Oct.1970),EfficiencyAspectsofLocalSchoolFinanc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78:1028-1040.)当收入增加时,教育数量水平提高以后所带来的收益比额外的税收成本增长得快。因此,边际的收益/负担比率(marginalbenefit/burdenratio)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合意的公立教育数量水平也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提高。例如,如果对一项将教育数量水平提高到中等收入合意水平以上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这时,边际的收益/负担比率较低的那些人即低于中等收入的那些人将会投票反对提高教育数量水平,并且投票表决的最终结果将是教育的数量不会超过关键投票人所合意的数量。但是在对将教育数量水平降至中等收入那些人的合意水平之下的提案进行表决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收入刚刚超过中等水平的那些人将会投票反对降低教育数量水平。

华盛顿大学的巴泽尔(BarzelYoram)教授在巴罗的研究基础上引申并发展了巴罗的论述,并由此得出了与之完全相反的结论。他认为,(注:Barzel,Yoram(1995),ProductivityChange,PublicGoods&TransactionCosts,ElgarEdwardPublishingInc,p.164-165.)随着收入的增加,合意的教育数量水平和公立学校提供教育的均匀数量(uniformamount)之间的差别和矛盾将会增大,这种差别和矛盾将会使得私立教育愈发具有吸引力。当这种差别和矛盾增大到足够程度时,私立教育可能会受到偏爱。私立学校的可获性将使最高收入者的边际收益/负担比率由大于1下降到0。选择私立教育的个人将会投票赞成降低公立教育的数量,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税捐,这就是那些没有学龄子女的家庭总是投票赞成0水平教育数量的根本原因。由于所有低于中等收入的人也都投票赞成降低公立教育的数量,所以,经过投票确定的教育数量将达不到中等收入投票人的合意水平。因此,在巴泽尔看来,只有当参加私人学校的激励较弱的情况下,巴罗的结论才能成立,就是说,经过投票决定的公立教育的数量就是中等收入者的合意数量。当高收入家庭移出公立学校系统时,他们自己就会获得合意的任何教育数量水平,这时,他们的税收缴付事实上就成为从富人转移到社区其他人的一种转移支付。在这种情况下,巴泽尔认为,巴罗所说的财产税资助公立学校的税收具有递减的性质将不复存在。

巴罗将密执根的人口按家庭的财产税和收入排序分成七个小组,A组在最底层,G组在最上层(见表1)。

表1 关于1956年密执根家庭的一些数据

家庭 居民财产税 家庭收入 边际效益负 家庭分布 家庭累积

(美元) (美元) 担率(%) (%) 分布(%)

A组 54 1249 0.04 11.3 11.3

B组 68 2851 0.14 9.5 20.8

C组 73 4028 0.26 11.6 32.4

D组 77 5291 0.41 13.5 45.9

E组 86 6530 0.56 23.8 69.7

F组 103 9390 0.94 19.1 88.8

G组 162 20321 2.56 11.2 100.0

资料来源:Barlow,Robin(Sept./Oct.1970),EfficiencyAspectsofLocalSchoolFinanc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78:1028-1040,表1。

在表1中巴泽尔发现,最高收入小组由公立教育转向私立教育以后,状况确实更好一些。中等收入家庭位于E组,关键投票者也位于这组,因此,税率处于均衡状态。但是,如果G组宁愿偏爱私立教育,它就会投票赞成最低的税收。当家庭按照他们所合意的教育水平数量排序时,G组将位于最底层,然后是A、B组等。在这种情况下,中间投票人将位于D组而不是位于E组,并且公立教育的数量水平是满足D组合意的水平。因此,G组选择私立教育时其处境就会更好。在使用私立教育的时候,G组通过获得其所合意的教育数量将会提高其地位,而这个数量不是满足E组所合意的公立教育的数量,但是它必须支付私立教育的费用。

概而言之,巴泽尔认为,高收入家庭转向私立学校的行为将会影响公立学校实际数量水平的投票结果,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随着投票确定的公立教育数量水平的下降,高收入家庭的边际收益/负担比率将从大于1下降到0。因此,在没有私立学校的地方,他们将会支持公立教育数量水平的提高,而在私立学校允许存在的地方,他们则几乎不赞成提高公立教育的数量水平。随着高收入家庭投票支持的变化,中间投票人即关键投票人的立场将具有向低收入者方向转移的倾向,并且对公立教育的支持水平和支持程度将会下降。第二,公立教育数量水平的下降又会反过来导致更多高收入家庭移出,这个循环的结果最终将使那些继续留在公立学校系统的家庭可以获得一个礼物,即在要求使用公立教育资源的家庭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随着教育数量水平的下降,对那些留下来的家庭而言,其平均税收价格也将随之下降。由此,巴泽尔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教育主要是一种私人物品”,而不是巴罗所定义的纯粹的公共物品。

如果继续讨论下去,我们会得知,对于F组中收入较低的那一半人而言,由于从G组获得的补助金的价值超过了没有获得最优教育数量所带来的损失,那么公立教育就会更受偏爱。显然,D组和E组在选择公立教育以后其境遇会好一些,C组大致也是如此。这些小组加起来几乎占所有家庭的60%,因此,即使教育是一项纯粹的私人物品,大多数的投票者也会支持公立教育,因为这将导致有利于他们的收入转移。这种收入转移的结果是以最高收入组为代价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收入最低那个组的境遇也将变得更糟一些,这是因为他们对已经获得和支付的教育的数量比他们所合意的数量要多。

再设想在一个公立教育是强制性的且私立教育被禁止的经济体内,他们的经济效率同公立/私立学校混合的情况下相比较又是什么结果呢?我们知道,G组在私立学校被允许提供的情况下比强制性公立教育情况下的境遇要更好一些。与满足E组的教育数量水平相比较,如果私立教育被允许存在,那么D组就会处于均衡状态,并且其境遇就明显要好得多。这时,A组至C组的情况也更好些,因为它们之间的差距变小了。但是E组和F组的情况又如何呢?虽然它们现在离它们所合意的位置更远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同A至D组一样,不但它们的税费降低了,而且它们还受益于来自于G组的补助金。由于补助金带来的收益大于由偏离合意的教育数量所引起的损失,所以其结果是F组在事实上也更好一些。这种帕累托最优政策的移动结果暗示着在经济的其他地方也可能存在着类似的全都受益的情况。

教育代金券的设想

为克服公共教育效率低下等问题,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代金券的设想,即福利国家应将教育的补贴直接给予教育消费者,而不是给予学校,这样就可以通过选择学校来强化消费者主权,而学校则会根据家庭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做出相应的反应,在学校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此外,一般情况下,在私立学校就读的家庭无权得到任何补贴,代金券方案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这些家庭可以凭代金券自行支付这笔费用,从而减轻了公立学校的负担即减轻了福利国家的财政负担。总之,代金券制度通常被认为可以增进经济效

[1][2]下一页

率,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代金券设想的倡导者是新自由主义的弗里德曼(Friedman,M)和詹克斯(Jencks,Christopher)等经济学家,根据他们的设计,(注:Friedman,Milton(1960),CapitalismandFreedo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Jencks,Christopher(1970),EducationVouchers:AReportontheFinancingofElementaryEducationbyGrantstoParents,Cambridge,Mass.CambridgeCenteroftheStudyofPublicPolicy.)归纳起来,代金券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代金券设想的本质是教育应该部分地由私人来提供,通过补助金政策强制要求全社会接受学校教育,并制定一些名额分配和补差的制度以增进效率与公平。第二,所谓“补差”即获得的代金券不够支付全额学费时,家庭可以自己支付剩余的部分、或者在不实行补差制度的情况下对低收入家庭在代金券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补偿性增量,以实现向那些贫富学生比例严重失调的学校转移资源。第三,代金券的价值以公立学校中的平均支出为标准、或低于这个标准。总体来说,基础代金券应满足公立教育的全部支出。第四,学生可以选择任何学校来消费代金券,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学校也可以完全自由地选择学生。第五,对需求大于供给的学校应给予限制,因为至少大部分名额需要通过投票来最终予以决定。

但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代金券的设想是值得商榷的。(注:Barr,N.(1998)TheEconomicsofWelfareState,OxfordUniversityPress,pp.347-351.)例如,在经济效率方面,如果家庭和学生本人不能获得充分相关信息的话,就不可能对学校的标准进行监督、鉴别和选择。再例如,就公平这一目标而言,代金券制度对中产阶级的家庭来讲非常有利,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这是以牺牲社会底层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因为代金券制度在根据社会等级对教育进行分配(质量和数量)的过程中可能更加助长了不公平的因素。最后,公平问题因此就转化为两个群体之间权利的平衡问题,由此代金券制度有可能导致降低社会的凝聚力。

信息不对称与贷款市场不足

与失业等相比较,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教育来讲并不十分严重,它仅与竞争的可行性有关系,即与教育的供给和学生贷款的私人市场供给有关。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学生贷款私人市场供给不足问题会引发许多其他问题。例如,从效率的角度讲,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食物也负担不起,那么,不仅存在不公平,还存在着效率损失。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学生可以以他们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来进行融资,但现实中资本市场是不完善的,贷款机构需要的抵押物是物质资本以及金融财产,而不是人力资本的预期;这就将导致消费不足,从而为政府提高经济效率和维护社会公正而进行干预提供了一个理由。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当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与日益增长的个人收入联系起来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会自发地形成私人部门向有前途的学生提供贷款的市场或“地下市场”。(注:例如,加纳就存在这样的现象,商界的一些中年妇女向一些很有前途的年轻人提供贷款,资助他们去英国学习法律或医学,她们提出的惟一条件是,当他们学成回国后必须娶她们为妻,以保证她们老年生活无忧。加纳特定的文化传统氛围很有利于这种私人“贷款市场”的形成,因为在加纳,忽视自己赞助人的责任是为世人所不齿的。)

政府干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国家对私人机构向学生实施的贷款进行担保,也可以自己提供学生贷款,或者为教育提供资助,等等。

北美和南美地区的一些国家贷款机构的正式结构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来说,政府是大多数国家教育贷款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有时资金也来源于一般的政府收入,甚或成为教育信贷征收的一个税种;许多机构从泛美发展银行(IDB)或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得到贷款援助,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各中央政府必须通过筹集对等的资金或其他方式向这两个组织做出贡献。北美与南美地区的有关机构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如通过泛美教育贷款协会(APICE)促进以学生贷款模式进行国家和国际间的高等教育融资发展,并邀请公共和私人部门广泛参与,以使其对各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除了对学生贷款机构提供技术性帮助,泛美教育贷款协会还召开泛美教育贷款会议,每两年一次,为培训机构成员的技术专家提供讨论会和交流教育贷款方面的信息。教育贷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支付学费,还可以帮学生支付生活费用,而且无论学生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学习,都可获得贷款;有些国家,地方教育贷款的功能还包括奖学金这样的经济援助计划。

政府/市场的混合提供

尽管政府在教育方面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私人部门仍然可以独立完成其中大部分的工作而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公共部门的作用也是必需的。例如,为保护一些儿童不受家长错误决定的限制――虽然教育服务部门本身并不一定需要政府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政府可以通过给予鼓励和提供法律保护,以惩罚违法行为并进行监督检查,甚至出资,而无须亲自介入校舍建设和聘请教师的具体事务。即使是像考核学生这样的任务也可由学校自己解决;而且,政府仍然可以对私立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决定学校的具体课程,还可通过监督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有些经济学家主张,政府能够也应该决定学校教授哪些课程或技能,以保证受教育者能够达到“基本的”训练目的。这当然也并不是说政府应当在教育问题上保持中立,听之任之。许多国家都愿意为此而大力推广教育事业,但也有其他一些原因促使政府重视教育。例如,政府会希望通过办学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减少贫困等。

图1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分别作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和生产者

附图

从图1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可以远远大于人们对其支付能力所能够承受的程度,这是很必要的。在这方面,政府有许多方式可以使用公共资金购买来自私人部门的教育服务。但各国的情况多种多样,几乎不可能概括出一个恰当的、公私合作的办学方法。每个社会都应当自己决定政府在教育事业中的责任以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教育的广度与质量在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但是,高速的经济发展总是与更长时间的职业培训和分工更细的专业相关的。不论怎样,政府可以多种方式支持教育,可以是善意的忽视,也可以是对私人办学者的资金援助,甚至是政府直接提供教职人员。许多国家都实行混合教育体系,即同时存在着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国家对教育的评估

国家的干预还体现在对教育的评估方面。西方国家对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评估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体系。例如英国制定了年度课程设置的发展计划,特别是强调实施国家必修的课程设置,这些计划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英国曾对剑桥大学开展多次评估,并据此勾画出了大学发展计划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大致轮廓,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组成了一个评估小组,设计了一个包括四个步骤的发展循环过程:审计――学校检查自身的能力和弱点;计划构想――包括选择发展的重点和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实施――开展计划的各个项目;评价――检验实施的成果。这个评估计划规定,年度计划应集中在三到四个重点项目上,当年的项目应在计划中详细制定,对今后二三年的长期重点项目只需要在计划中做一个大概的描述即可。

剑桥模式的功绩被认为在于它们重视对每个具体的重点项目、目标和成功的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循环过程中的审计和评价两个步骤),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克服整体目标不明确的弱点,这是自我评价的特点。也就是说,剑桥模式使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交错进行,最后,在计划周期结束时进行总的评估,它包括检查所有关于重点项目的报告和组织学年最正式的评价活动。(注:关于教育评估的详细资料请见Wilcox,Brian(1992),AssessingthePerformanceofSchools,ined.Pollit,ChristopherandHarrison,Stephen:HandBookofPublicServicesManagement,BiackwellPublishers,pp.47-58.)

【参考文献】

1.Barr,N.(1998),TheEconomicsofWelfareState,OxfordUniversityPress.

2.Barlow,Robin(Sept./Oct.1970),EfficiencyAspectsofLocalSchoolFinanc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78:1028-1040.

3.Barzel,Yoram(1995),ProductivityChange,PublicGoods&TransactionCosts,ElgarEdwardPublishingInc.

4.Jencks,Christopher(1970),EducationVouchers:AReportontheFinancingofElementaryEducationbyGrantstoParents,Cambridge,Mass.CambridgeCenteroftheStudyofPublicPolicy.

5.Samuelson,P.A.(Nov.1954)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s,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

6.Wilcox,Brian(1992),AssessingthePerformanceofSchools,ined.Pollit,ChristopherandHarrison,Stephen:HandBookofPublicServicesManagement,BlackwellPublishers.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篇2

有市场经济的地方必定有公共财政。回顾市场经济体制演进的漫长历史, 可以看出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 具有互动关系。概括地说, 欧洲中世纪后期, 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萌芽阶段;欧洲工业革命前后, 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形成阶段;而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危机时期, 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发展和完善阶段。

1. 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

财政不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 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人类社会中并不存在财政。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出现了剩余产品, 产生了私有制, 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剩余产品的出现, 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财政的产生不仅需要具备经济条件, 而且需要具备政治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造就了私有制, 促进了阶级与国家的产生, 国家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国家为了维持统治和实现其职能, 需要占有和消耗部分社会产品, 因此国家必须凭借其拥有的政治权力, 强制、无偿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 以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这种凭借国家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就是财政。

2. 公共财政的起源。

据考证, 在5 000年前的两河流域, 苏美尔邦国家就存在国家基础建设投资, 主要是灌溉系统建设财政支出, 但财政制度的形成要比财政活动晚得多。在封建社会, 国家的收入可以说是统治者的私人收益, 统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使用, 财政收支的不规范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到了中世纪晚期, 专制君主自身的财产收益已不能满足其挥霍的需要, 财政收入进一步转向非个人财产收益的税收方面。而此时正是社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时期, 封建性质的私人财政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从另一方面来看, 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资产阶级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 与封建贵族展开了争夺财权的斗争。通过长期的斗争, 资产阶级通过国会夺取了财政收支的控制权, 政府的一切财政收支都必须向国会提出“财政收支计划书”, 并由国会审核批准。公共财政形成初期, 最普通的形式就是政府预算。公共财政最早是在英国产生, 1787年英国国会通过了“统一基金法案”, 规定政府的一切财政收支必须向国会提交计划, 并且要经过国会的审核批准, 从而确立了国家预算制度。欧洲一些国家纷纷效仿。

3. 公共财政理论变迁。

纵观世界各国, 财政的历史源远流长, 而将财政理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至今不过200多年。众所周知, 公共财政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 而其形成与发展较其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要晚得多, 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发展的。因此, 本文按照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 对公共财政理论的变迁与发展进行了梳理。

(1)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公共财政理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 西欧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时期, 自由经济主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1776年,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 这标志着公共财政理论的诞生。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 反对国家干预, 主张自由竞争。同时, 他也承认国家有其存在及执行其应有职能的必要性。此后, 约翰·穆勒、威克塞尔、林达尔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的创立和福利经济学的兴起使得公共财政理论逐渐丰富。

19世纪3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 英美经济学家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形成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福利经济学又经历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认为要想增加经济福利、消除国民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光靠“看不见的手”是不能消除外部性问题的, 只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干预才能消除外部性, 消除外部性是公共财政的目标之一。

(2)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公共财政理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垄断随之出现, 市场经济的缺陷进一步凸显。分配不公和经济大幅度波动尤其突出, 并开始直接威胁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学家对市场缺陷和政府干预作用的认识与研究日益深化, 政府开始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 公共财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929~1933年, 西方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提出资本主义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使用达到充分水平, 国家有必要采取措施干预经济, 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1936年, 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 认为因市场缺陷造成的宏观经济的大幅度波动与失衡只能由政府来矫正。20世纪50~60年代, 萨缪尔森、罗宾逊、希克斯、汉森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理论成为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3) 经济“滞胀”时期的公共财政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通出现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并行的现象。“滞胀”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政府干预本身也存在着缺陷, 因此凯恩斯主义受到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等的抨击。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自由主义回潮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反思后的新经济理论产物, 既承认市场缺陷, 也承认政府缺陷。该理论认为,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市场和政府之间进行选择。只有对市场缺陷和潜在的非市场缺陷 (政府缺陷) 进行比较, 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对需要政府干预的领域, 也要采取种种措施来严格限制政府权力, 以防滥用。

供给学派在此背景下兴起。供给学派主张通过减税抑制通胀、降低社会福利支出, 强调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供给学派对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影响很大。1981~1988年的美国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以供给经济学派的理论为依据, 该计划实施不久, 美国就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总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西方各国出现经济“滞胀”以及社会储蓄率、投资率、生产增长率的急速下降, 以及国外竞争力的急剧削弱, 导致西方经济学界对政府干预普遍产生质疑, 经济自由主义开始回潮。从现实情况来看, 尽管政府干预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国民经济的运行仍然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干预, 如何提高政府干预水平及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协调性才是政府有效干预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4) 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主要内容。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 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市场存在缺陷, 即“市场失灵”。社会经济的运行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 只是在市场难以调节或者调节失灵的领域, 才需要政府进行适应性调节与干预。公共财政理论还认为, 公共财政是为弥补市场失效, 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分配行为, 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不是盈利性的市场运营主体, 不能参与市场的盈利竞争, 因而也就决定了公共财政的非盈利性。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只能限定在市场失效的领域内, 不能超出这一领域而损害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

二、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选择

1. 公共财政的本质决定了其理论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管理形式、财政管理体系与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公共财政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政府以社会和市场经济管理者的身份代表全体国民管理国家财产, 取得国民收入, 并将这些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 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保障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秩序,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以说,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它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 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这是公共财政的本质, 也决定了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选择方向。

2. 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

(1) 把市场失效作为财政职能定位的经济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职能的定位应建立在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基础之上, 从市场机制的角度研究公共财政的定位。有效的市场机制通常能产生经济上的高效率, 这是因为:一方面市场信号能有效地引导资源向高效率的企业、行业和地区流动, 从而带来整个市场经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 市场竞争机制可使效率低、成本高、技术落后、经营不善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 通过竞争筛选出来的企业必定是高效率的。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在18世纪就悟出了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道理。然而, 市场机制虽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带来效率, 但也有失败或无效的时候。比如, 外部效应、垄断、收入分配不公乃至经济失衡等都是市场失效的典型表现。市场失效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合理性依据。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体的经济社会中, 只有在市场失效的领域, 政府部门的介入才是必要的。在经济领域, 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克服市场失效的问题, 财政则是支持政府行使这些职能的手段。财政所要解决的只能是市场不能解决的或者是通过市场解决不能令人满意的问题。由此可见, 社会不同领域的资源配置职能必须由国家和市场分别承担, 一切可以避免经济效益外溢的生产经营, 其资源配置都应当由市场机制去完成;相反, 凡是具有难以克服的效益外溢性的产品生产, 都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来解决。

(2) 以公共需要作为财政支出定位的前提。一般来说, 财政支出是财政职能的具体化, 财政职能服务于政府职能, 政府应做什么, 财政资金就应该支持什么, 而政府应做的事很多, 因此应当确定一个划分标准。对此, 西方财政理论界认为, 所有社会产品可划分为三大类, 即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其中, 私人产品具有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 市场能有效提供;相反, 公共产品则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 不能通过市场有效提供;还有一些在性质上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 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的产品, 被称之为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 这类产品有的可完全由市场提供, 而市场效率不高或供给不足的则应由政府适当提供。这样, 政府的财政支出就是全部公共产品和一部分准公共产品。财政支出必须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来界定和规范。所谓公共需要, 是区别于私人消费的需要, 是市场不能满足的需要, 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需要。满足公共需要的事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代表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务;二是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完成的事务;三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筹办而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事务。只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事务, 财政才应提供资金支持。

(3) 以公共权力作为财政收入定位的法律依据。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 是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基础。私人用于满足私人需要的资金, 是凭借其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取得的;而政府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资金, 必须凭借公共权力获得。所谓公共权力, 是由立法机关赋予政府代表公众行使的权力。在现代民主制度下, 政府的任何权力都应通过公共选择程序, 由立法机关审批、赋予, 否则就是滥用职权。在组织收入方面, 政府可以凭借其行政管辖权获取财政收入, 这类收入都带有典型的管理和强制性征收的特色, 主要包括税收、规费、使用费、罚金等收入。政府也可以依据经济所有权获取财政收入, 其具体形式有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租赁国有资产的租金收入、国家参股所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国有资源管理费收入和其他国有资源收益。此外, 政府还可以凭国家信用获得财政收入, 这类收入是政府按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 通过发行公共债券获取的。综上所述, 政府是依据公共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各种收入形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 相对而言,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以及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决定了其在财政收入体系中的地位, 成为各国筹集财政收入的首要选择。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在90%以上。其他收入形式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较低, 收入功能和调控功能难以与税收相比, 只能作为财政收入的辅助形式。

(4) 把公共选择作为财政决策定位的理论依据。西方公共选择理论把政府的预算决策看成是由公共产品的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 政府通过预算收支提供的公共产品应符合公众的偏好或意愿。为了揭示公众对公共产品的偏好, 并把公众的个别偏好集中成为集体偏好, 从而作出符合公众意愿的决策, 预算决策必须按照一定的民主政治程序进行, 国家预算的内容要向社会公开, 社会公众有权监督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 这就要求国家的预算必须步入民主化、法制化和程序化的轨道。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应当借鉴和吸收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合理成分, 采纳西方国家科学的预算决策办法,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立法机关、政府部门、人民群众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财政分配权力制衡机制,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分配公共选择程序, 实现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共财政及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并对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应借鉴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合理成分, 实现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理论,公共需要

参考文献

[1].贾康, 冯俏彬.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0年回顾.经济研究参考, 2004;2

[2].陈石.论公共财政的起源、改革与发展.鞍山社会科学, 2004;3

[3].于海峰, 姚凤民.公共财政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方法评述 篇3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方法;方法评述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07-02

自詹姆斯·布坎南20世纪50年代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正式创立公共选择理论以来,公共选择理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研究流派。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政治——行政过程,重点关注政治与经济的内在关联,进而导致新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这是其能成为一大学术流派的原因。在研究方法上,公共选择理论通过研究选民通过政治选票在政治市场上怎样理性决策及其决策结果对政府的影响,用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推导出政府行为特征、政府应对选民决策等诸多政治问题。即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非市场决策进行经济研究。公共选择理论以理性自私的“经济人”假设、经济学的交换范式和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中的政治选择行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基本研究方法

1.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把个人假定为理性的自利主义者,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是人的“天性”。理性的个人在对其行为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案或机会,除非有外在的其他因素限制,否则这种理性自私的选择行为是不会受抑制和干扰。公共选择理论将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从市场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实现了政治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中对人类行为分析基本出发点的统一。在经济学研究中,由于“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的哲学传统,在经济分析中对人性假定是自私自利。而在政治学研究中,由于国家机器具有的公益属性,政治学研究中政府应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正义性。所以在政治分析中,政府中的个人又变成“超越个人偏好、追求普遍的善和正义”的利他主义者。公共选择理论确立“经济人”假设的研究前提,避免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公共研究由于学科间理念上的“不兼容”而导致研究的悖论。

2.经济学的交换范式

在布坎南的研究中,他认为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交换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市场交换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研究政治——行政过程,因此布坎南把交换范式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第一方法论。按照这种逻辑,政治学也是一门交换的科学。在对政治——行政的观察中,将政治视为市场,将政治的全过程视作与市场经济相类似的交换过程,并提出“政治市场”的概念。按照交换范式的分析,公共研究的重点不应像政治学研究那样侧重于国家、团体和政党等概念的规范性分析。而应该侧重于群体之间或个人之间,由于理性自利的动机而进行的交易过程。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解释,公共政策的出台与绩效并不是由于政治精英们的英明或关键人物的推动,而是群体之间或个人之间利益博弈、妥协、调整的交换过程。

3.方法论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个人,所以在方法论上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同样是个人,在对政治领域研究或政治——行政过程的分析中,公共选择理论与经济学研究一样,主张从个人的工具理性出发来解释社会、经济、政治各种现象。探讨个人的理性选择是如何加总成为集体选择?而集体选择的结果又会产生何种后果?在对私人活动的研究中,这种方法的研究过程被表述为市场过程。而用这种方法研究集体活动,集体行为则被表述为:个人在实现目的时不是经由个人而是选择通过集体来达成个人目标的活动。从而得出政府是允许个人选择通过集体而非经个人来实现个人目标所产生的机构,政治过程是允许个人选择通过集体而非经个人来实现个人目标活动的一系列过程。因此对政治行为的分析可以采用“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

二、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方法在公共研究中的创新

1.“个人理性”逻辑起点更具解释力

将经济学的理性自利“经济人”假设运用于政治领域研究而形成的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研究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法。是对传统政治学“政府的价值是追求公共利益”“公共机构应是利他主义”假定的否定。公共选择理论以“个人理性”为逻辑起点,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自身效益最优化,不论个人的身份角色是普通公民还是政客。所以,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可运用于分析政治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活动。方福前在其《“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一文中指出:用“经济人”范式来统一分析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中的个人行为有助于构建逻辑一贯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有助于理解政治家和官员的行为以及政策。

2.演绎方法和模型运用让研究具有数理依据

公共选择理论运用数理推导方法,使其研究结果更让人信服。布坎南和塔洛克在其著作《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就对投票规则和选择规则特别是全体一致的规则做了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奥尔森在其成名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中研究集团大小与集团中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也正是运用了定量的数理推导才得出如下经典的结论:“如果在购买集体物品的任一水平上,集团收益超过总成本的量要大于它超过任一个体收益的量,那么就可以假设会提供集体物品,因为个体的收益超过了为集团提供集体物品的成本。”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官僚体制理论、投票规则分析、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等理论都大量运用了定量数学模型。这些演绎方法和模型的运用促使公共研究的主流方向从价值规范走向科学实证。

3.个人决策基础上的公共分析更好解释制度变迁

将个人看作研究分析基本单位的公共选择理论,把社会运行视为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根据社会来解释个人不能很好让人们理解社会——个人的互动变迁,应当根据个人理性抉择的加总来解释社会和政治整体的发展变化。在公共选择理论学者看来,政府只是个人相互作用的规则集合体,个人通过规则集合体开展集体活动产出集体决策,来实现他们所期望的集体目标。布坎南也把公共选择理论看作是“政治过程的个人主义理论”。卢瑟福也认为只有个体才有目的和意愿去行动,制度演进与社会变迁只是个人行动的结果。

三、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方法用于公共研究的局限

1.“经济人”假设的极端化忽视人行为动机的多元性

公共选择理论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把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这单一动机用来解释人的一切行为。这种方法忽视了个人行为动机的差异性与多元化,把“经济人”假设运用极端化、扩大化了。在公共领域研究中,“经济人”假设在三个具体方面解释不足:一是忽视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的差异性。虽然个人在政治活动与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交换行为,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也存在相类似的市场因素与环境,但由于政治具有公共属性,所以二者还是有本质差别。二是公共选择理论“经济人”假设强调利己主义,对人的多元需求无法作出贴切实际的阐释。按照马斯洛关于人类层次需求理论解释,人类行为动机是多元的。需求层次越高,利己主义动机的解释就越乏力。单纯用人的谋利动机来解释个人在政治活动中行为的“经济人”假设无视了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理想情怀。三是没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经济人”假设把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作为人唯一的行为动机,从个人的理性选择加总出集体的选择,即个人利益加总为集体利益。但“经济人”假设忽视了集体利益相对于个人利益的超然性与独立性,忽视了集体利益形成后对个人利益的冲击。只看到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形成和影响,没能看到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的塑造与调整,没把握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2.经济学的交换范式解释政治过程的局限

由于政治与经济存在本质的不同,将经济学的交换范式完全引入到政治领域,其解释存在局限。第一,市场过程交换的是产权私有的商品,政治过程交易则产出非个人占有的公共物品。所以政治过程的产物公共物品必须由集体决策才能产出。因而政治过程需要能代表或集中广泛个体意愿的中介,例如:政府、议会、法院等公共组织。第二,个人在政治领域追求私利的方式与在市场上追求私利的方式不同。市场交换可以在独立的个体之间进行。个人在政治过程追求的利益很多是在市场交易中无法实现。所以只能借助团体或政党之类的政治组织。通过政治组织参与到政治过程来获取个人的利益。因而政治过程的交换不能排斥其他成员,其参与必须是全员参与。第三,市场经济的交换是自愿的商品的交换,而政治中的交换则是权力与权利的交换,即“保障与统治的交换”。当个人独自维护私利的成本过高时,个人会倾向于将这部分利益的权利让渡给国家机构,来换取政府的保护。作为交换条件,社会所有个人必须服从政府在与此交换相关的意志与统治,这意味着政府对所有个人拥有了权力。权力的行使意味着强制,因此政治交换中存在个人非自愿的成分。

3.“个人主义”方法论无法撼动政治学理论基石

公共选择理论单纯从个体出发来探析政治领域是不完全正确的。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受“整体主义”哲学指引,公共选择理论由于是嫁接经济学的思想理论,所以对政治学的批判是乏力的。首先是“个人主义”方法论无法清晰把握个人本身的属性,只能从行为理论出发对人本身属性做出抽象解释。其次,“个人主义”方法论把政治过程中的互动比拟成个人间抽象契约谈判,无法判断政治过程中个体之间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的状态。无法把握影响政治过程中契约谈判的外部因素,不能很好从个体互动中总结出政治过程的规律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去分析传统上被分开的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中的选择与决策行为,把人在经济行为中的决策和在政治活动中的决策统一起来,扩展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领域。使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现实社会运转的实际联系更为紧密,是一场在公共研究领域里的经济学研究方法革命。由于经济学和政治学在概念、理论、范式体系上存在根本区别,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在公共领域的研究中只能成为政治学“整体主义”研究方法的补充,而非根本替代。

参考文献:

[1]廖荣碧.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现实借鉴意义[J].当代经济,2009,(2).

[2]董春宇.公共选择理论假设的限度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8,(5).

[3]孔志国.公共选择理论:理解、修正与反思[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8,(1).

[4]张飞岸.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范式评析[J].前沿,2005,(8).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篇4

A.法人账户透支属于短期贷款的一种

B.主要用于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临时性资金需要

C.申请办理法人账户透支业务的借款人需在经办行有一定的结算业务量

D.一般情况下,对法人账户透支业务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及担保要求要低于普通流动资金贷款

答案:D

解释:一般情况下,对法人账户透支业务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及担保要求要高于普通流动资金贷款,故D选项的说法错误。

2、某商业银行资本余额为80亿元,当地一家企业向其申请贷款,则贷款额可能为()亿元。

A.10 B.7 C.5 D.3、国际收支记录的是居民的交易行为,居民是指在国内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

对错

标准答案:正确

4、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决策创新.制度安排创新.机构设置创新.人员准备创新.管理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创新.股权激励创新七个方面。()

对错

标准答案:错误

析:银行金融创新主要包括战略决策创新.制度安排创新.机构设置创新.人员准备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六个方面。

5、下列渠道中,哪一个不是我国开放式基金的销售渠道?()

A.基金公司直销

B.保险公司代销

C.银行及证券公司代销

D.专业销售经纪公司代销

答案:B

解释:我国开放式基金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基金公司直销.银行及证券公司等机构代销以及新起步的专业销售经纪公司代销三个渠道。

6、现钞和现汇的管理界限虽然取消,但是在日常操作中仍执行两种不同的汇率。()

对错

标准答案:正确

7、保理业务中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有()。

A.贸易融资B.商业资信调查C.应收账款管理D.信用风险担保E.促进公司经营规模扩张

8、()是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最重要指标。

A.资本利润率

B.资本充足率

C.不良贷款率

D.资产负债率

答案:C

解释:资本利润率是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杠杆比例的指标。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的指标

9、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原则的是()。

A.适应性原则 B.审慎性原则

C.独立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10、银行工作人员在接到客户投诉时,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坚持服务客户的理念,妥善处理,不轻慢任何投诉和建议

B.在银行规定的反馈时限内答复客户

C.在投诉时限内无法拿出意见,将当前投诉处理情况答复客户时,没有明确告知下一个反馈时限

D.没有规定投诉时限的,可按口头承诺的时间答复客户

11、下列关于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贷款属于间接融资工具,其所在市场属于间接融资市场

B.股票属于直接融资工具,股票市场属于资本市场

C.银行间债券市场属于资本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属于长期金融工具

D.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属于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属于短期金融工具 12、69 B.300

13、()是法律限制开立保函的情况下出现的保函业务的替代品,其实质也是银行对借款人的一种担保行为。

A.备用信用证 B.客户授信额度

C.信用证 D.开立信贷证明

14、银行业从业人员除应当遵守职业操守外,还应当接受()的监督。

A.所在机构B.银行业自律组织C.监管机构D.社会公众E.政府机构

15、下面属于股东大会职责的是()。

A.决定公司战略性的重大问题B.修改公司章程.监督董事会和监事会D.选举和更换董事及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E.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

16、下列不属于支付结算业务的是()。

A.信用卡 B.票据

C.汇款 D.托管 17、20 D.300

18、抵押是担保的一种方式,根据《物权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债权人不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用于抵押的财产

B.债权人任何时候都无权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

C.抵押需将财产移交给债权人,一旦债务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可直接用于清偿

D.抵押财产的使用权归债权人所有

答案:A

解释: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抵押财产的使用权仍归债务人所有。

19、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有关“监管规避”的规定,包括不向客户建议暗示如何规避法律法规的监管.不帮助亲友规避监管以及对规避监管的业务进行必要的报告等多个方面。()20、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1、银行在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时,往往需要广泛利用各种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综合分析和权衡各种产品和工具的风险.收益和流动性。()22、20 D.300

23、下列不属于支付结算业务的是()。

A.信用卡 B.票据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篇5

第五部分

其 他 制 度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中心民主议事制度

为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增强中心工作人员主人翁意识,体现民主参与和群众监督意识,增加中心各项工作开展的透明度,凝聚中心的合力和战斗力,根据中心工作业务性质,特制定公共教学服务中心民主议事制度。

一、为鼓励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心成立民主议事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为5-7人(单数)。小组成员中除中心负责人和办公室主任外,其他人员采取民主推选的方法产生,每年对人员调整1次。

二、民主议事小组人员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1)为人正直,待人接物较客观、公正

(2)能自觉维护中心的荣誉,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主人翁意识(3)工作1年及以上,熟悉本单位工作业务性质和流程(4)善于团结同志,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并能积极反映民生

三、民主议事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参与中心主要工作计划的制订、落实与督查等工作,如对教学设备及耗材的招标前期准备工作、大型设备检修工作、各类技术改进工作、出勤考核与岗位考核、内部岗位设置与人员调整、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等工作进行集体商议,并提出相应的民主意见。

四、建立中心工作通报制,利用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向全体人员进行通报由中心或民主议事小组形成的各类工作安排及拟处理意见,力求在最大范围内,充分征求全体工作人员的意见,由中心进行集中并形成最终实施意见。

五、建立中心工作沟通制,鼓励所有工作人员通过各种途径与中心负责人、办公室主任,以及民主议事小组成员进行工作沟通。

六、中心负责人应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工作中应通过各种方式,不定期与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谈话,每人每学期不少于2次,了解和掌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疑难问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和生活状况,体现人文关怀,关注职工利益。

二○一三年四月修订 二○一一年八月制订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中心“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1)为了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公共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议事决策机制,强化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贯彻民主集中制,特制订本规定。

(2)本规定所称的“三重一大”制度,是指中央纪委十六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关于“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

二、中心“三重一大”事项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工作要求的实施意见;(2)中心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3)事关全局的教学基础保障条件建设及技术改革方案;(4)中心内部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和终止;

(5)年度财务预算、决算,大额度专项经费的申报与调整;(6)中心人事变更、考核评优、人员违规处理等;

(7)利用国家提供的设备修购专项资金进行的重大专项建设;(8)单项支出在50万元及以上的大宗物资和耗材的采购;(9)其他需要集体决策的重大工作、活动和事项。

三、集体决策的主体

(1)集体决策的主体:中心民主议事小组。(2)集体决策的辅体:中心全体工作人员

四、集体决策程序

(1)凡属于“三重一大”范围中的事项,一律实行“两上两下”的做法,由中心办公室在进行充分调查和民意测验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方案,然后由中心负责人召集中心民主议事小组进行集体商议。必要时,可召开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会议进行集体讨论。最后,由中心负责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形成决定。

(2)集体商议和领导决策过程中,要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坚持“少数服从多数、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允许保留意见,对于少数不同意见应认真考虑,坚持“求大同、存小议”。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3)在讨论决定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应充分征求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意见。

四、管理与监督

(1)定期组织中心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三重一大”事项执行规章制度,并在“三重一大”事项实施的过程中,随时接受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及中心工作人员的全程监督。

(2)经集体决策的重大问题,应严格按照会议决策组织实施,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执行情况。执行过程中如具体内容有较大修改,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和汇报,并向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解释和通报。

五、责任追究

凡属下列情况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不良影响的,根据其事实、性质及情节,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不履行“三重一大”制度决策程序,不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的;未经集体讨论决定而个人决策、事后又不通报的;未向决策集体提供真实情况而造成错误决定的;执行决策后发现可能造成损失,能够挽回而不采取措施纠正的;其他违反本实施办法而造成失误的。

二○一三年四月制订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中心政务公开实施办法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关于实行校务公开制度的意见》和《中国矿业大学校务公开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为推进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政务公开原则

政务公开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客观公正、内外有别、注重实效、方便监督”的原则。

二、政务公开内容

(一)对外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心服务范围、服务承诺、服务流程、联系方式、投诉途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设备技术参数及设备使用指南等。

(二)对内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发展规划与改革方案、中心管理规章制度、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中心重大项目实施进展、大宗设备采购与招标、中心经费预决算及经费使用情况、年终考核与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与人事变动、职工培训与交流情况,以及各类评优评先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

三、政务公开形式

根据公开的内容不同,采取的不同的形式。

(一)对外公开:中心网站、工作手册、宣传材料、各类沟通会和座谈会等。

(二)对内公开:民主议事会议、工作例会、其他工作活动等。

四、公开注意事项

实行政务公开,要坚持公开原则的确定性与公开步骤的渐进性相结合,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与公开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政务公开程序,及时总结,并自觉接受纪委和直属业务党总支的检查,确保政务公开健康有序地进行。

二○一三年四月制订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廉政建设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中心廉政建设,杜绝违法违纪行为,保持单位职工队伍的清正廉洁,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和领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精神和要求,将单位的廉政建设与中心业务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坚持以工作为依托,教育每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深入领会和学习、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和践行、在工作中严格自查和自律。

第三条 关注重点岗位、重要环节,不断根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隐患,及时查找廉政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严格工作程序。

第四条 严格按照学校的物资采购、设备招投标规章制度执行设备采购计划,严禁在招投标和日常设备采购中徇私舞弊,或接受他人贿赂。严禁利用职权“索、拿、卡、要”,不得擅自接受设备供应商的宴请和高档娱乐消费活动,也不得以任何名义接受礼金、信用卡等各种贵重物品。

第五条 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反对搞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中心的招待费用。第六条 中心各项事务要公开。全局性的工作,如年度计划、年度工作安排、经费开支、评选先进职工、奖惩等重大问题,应广泛征求意见,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必要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讨论决定问题时,涉及的有关人员应该自觉回避。

第七条 加强对中心代管设备的资产管理工作,所有设备的采购及使用由中心办公室进行统筹安排和协调管理;所有设备使用和更换严格遵守登记领用制度,保证各类设备的安全;办公室及时公布各类设备的使用情况,接受广大职工监督;严禁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偷换或挪用单位设备,一经发现,将报请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二○一三年四月修订 二○一一年八月制订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中心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执行中矿委[2013]1号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精神和要求,切实转变和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做好公共教学服务工作,现结合中心工作业务性质,提出如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的具体实施意见。

一、全体中心工作人员应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学习和领会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点滴做起,全方位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二、中心负责人应坚持深入调查研究。负责人要对部门整体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熟悉和了解本部门工作业务性质、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动思考本部门近期工作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中心负责人应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工作中应通过各种方式,不定期与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谈话,每人每学期不少于2次,了解和掌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和生活状况,体现人文关怀,关注职工利益。

四、建立中心工作人员出勤到岗情况互查机制。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中心制订的出勤考核管理规定。为保证执行力,由中心办公室对一线工作人员出勤和在岗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一线工作人员可对中心办公室人员出勤和在岗情况进行监督。

五、建立中心工作人员在岗履职情况检查机制。要求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含中心负责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深入到一线工作人员中去,为一线排忧解难。具体按照中心制订的《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岗履职情况定期检查制度》执行。六、一线工作人员,应端正工作态度,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在保持个人联络畅通的情况下,经常到其分管教室进行巡检,并坚持亲自到现场处理教学设备故障,坚决杜绝“只说不做”或“说多做少”的不良工作作风出现。

七、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坚持以教师为本的原则,积极转变工作态度,做到“四要四不”。四要:“要及时接听电话”“要耐心细致解释”“要妥善解决问题”“要及时转达意见”;四不:“不说牢骚话、不讲大空话、不给脸色看、不做无为事”。

八、为增加广大师生对中心工作的了解,中心在遵循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分别通过中心网站、教室电脑、教学楼公告栏,及时发布教学服务信息,公开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明确投诉方式和渠道,实现教学服务工作的透明化、信息化、快捷化、人性化。

九、根据单位工作特点和业务性质,建立中心内部定期工作例会制,一月一次,一般安排在每月初的第一周(尽量安排在周三下午)。除此以外,要严格控制其他时间内部会议的召开,常规工作安排与布置通过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解决,其他尽量通过网站、邮件、电话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等形式传达或通报,特殊情况下按照学校的要求组织和安排。

本实施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希望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严格对照执行,并互相监督。

二○一三年四月制订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中心内部网站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一)为加强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内部网站规范化管理,发挥网络的独特效应,实现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依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暂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学校制定的相关规章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二)网站建设及管理工作应贯彻“健康、丰富、特色、及时”的八字原则。

(三)网站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对网上信息的保护,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站的攻击和破坏,确保网站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第二章 管理体系

(一)建立和落实中心内部网站管理责任制。网站负责人由中心负责人担任,设网站专职管理人员一名,由办公室人员担任。

(二)主要职责是:

(1)中心负责人负责把握网站的发展方向,审定上传资料,处理网站运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检查网站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确保网站正常、健康运行。

(2)网站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拟定、报批网站运行、维护、管理等各项制度;具体落实网站的建设规划,以及信息收集、审核、上传任务;

第三章 信息管理

网站日常信息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规范:

(1)网站内各栏目信息的采集与提供,由中心办公室负责提供。

(2)各业务部门负责提供教学设备保障工作中产生的关键信息,以及与设备保障工作有关的调研资料。

(3)重大新闻和信息由中心负责人审定后方可发布。(4)网站管理人员对上传资料必须进行登记后方可上传。

(5)网站管理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把采集到的信息及时地发布到网上,及时更新网站内容。

(6)负责及时回复在网站留言板上由学生和教师提出的各类问题,暂时无法回答的,应及时报中心负责人进行协商,并予以尽快回复。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第四章 安全管理

(一)网站管理员不得制作、复制、查阅和上传下列信息: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2)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3)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5)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6)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

(7)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

(8)损害国家机关信誉;

(9)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有意影响学校稳定局面。

(二)网站管理员在工作时间内必须监视网站信息,发现网站存有各类反动及不健康信息,应当及时清除;发现恶意攻击行为,情节较重的立即向中心负责人汇报,并配合学校主管部门进行相关调查取证工作。

(三)网站管理应建立健全计算机信息系统病毒预防和控制的安全管理制度,遵守下列规定:

(1)网站管理员要定期向中心负责人通报网络安全状况,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2)网站管理员应不定期学习网络法律、法规,提高网站管理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3)重视对计算机实体的安全保护工作,做好防火、防水、防盗等工作。

第五章 岗位考核

中心网站的管理工作纳入到个人年度考核范畴。

第六章 责任追究

在网站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凡因工作责任心不强,人为造成网站中断、信息传递延误、泄密、病毒感染和设备器材损坏,以及违反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的,按其情节轻重、时间长短及后果,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一三年四月修订 二○一二年八月制订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中国矿业大学公用教室管理暂行实施办法

(二○一二年十月修订)

第一章 教室管理总则

第一条 公用教室是学校的重要教学资源,是进行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为加强教室管理,优化育人环境,维护良好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用教室资源系指经学校相关部门界定的用于全校本科生、研究生上课并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的教室,各二级单位自行管理用于专业或实验课程教学的教室除外。

第三条 公用教室管理目标和要求是:管理环节畅通,服务意识到位,保障教学有力,优质服务教学。

第二章 管理部门职责

第四条 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全校公用教室资源的登记与在册管理,其辖管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公用教室使用过程中的相关工作,包括教室的日常开放管理、安全值班、卫生保洁工作,以及教室内基础设施的常规维护工作、教室使用情况的督查和统计等。

第五条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负责全校公用教室使用的总体协调工作,教学计划外教室借用的审批,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运行保障工作等。

第六条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在由学校核定的公用教室资源范围内,安排和使用全校公用教室资源,并负责教学计划内公用教室借用的审批工作。

第三章 教室使用规范

第七条 公用教室是学校的重要教学资源,主要服务于教学。校内任何单位未经学校同意不得私自挪用、占用或改变公用教室的用途。因特殊情况需要改变公用教室用途的,必须报请学校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第八条 物业管理部门负责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和学生自习的需要,坚持科学合理、高效节能的原则按需开放教室,既要满足实际需求,又要避免教室资源的盲目浪费。

第九条 各二级教学单位应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要求,按需申请,规范使用教室,课表一经排定,各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不得擅自改变上课时间和地点。

第十条 因教室设备或教师个人因素无法使用原计划指定教室,一般由公共教学服务中心根据教室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临时调整。如因设备原因需要长期调整,由公共教学服务中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心报请教学管理部门对使用教室进行及时变更,以避免教室使用发生冲突。如因教师个人原因需要长期调整者,一般由任课教师本人按照教学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 教室是文明的学习场所,所有进入教室的人员应遵守教室管理规定,自觉维护和保持室内卫生和教学秩序,注意自身的言语和举止行为,严格执行教学作息时间制度,自觉协助物业和教室管理人员共同做好教室的管理和保障工作。

第十二条 教室是公共场所,学生应养成文明使用教室的良好习惯,任何集体和个人不得擅自占位或占而不用,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其它同学的学习。

第十三条 教学设备是教室中重要的组成元素,是教学的必备工具,任课教师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使用设备,课程结束后应及时关闭设备,以免设备损坏。

第十四条 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而无法使用时,应及时报请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处置。对使用多媒体教学有特殊要求的任课教师,应事先与公共教学服务中心技术保障人员取得联系,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第十五条 校园一卡通是任课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的钥匙,未经批准任课教师不得随意将校园一卡通转交给其他无关人员使用。

第十六条 学生在教室上课和自习应自觉养成爱护设备的良好习惯,未经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或任课教师许可,切勿自行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未经任课教师授权,学生不得自行拷贝老师的教学课件。

第四章 教室借用规范

第十七条 公用教室是全校师生进行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优先满足正常教学和学生自习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量情而定,合理安排好教学计划外教室的借用和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在处理教学计划外借用教室审批事宜时,尤其对于大批量的教室借用,应提前与教学管理部门保持沟通和联系,以确保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第十九条 教学计划外借用教室,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1)由学校统一部署和安排的全校性大型活动,如毕业生招聘会、新生入学教育、国家教育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等)等;

(2)各学院(单位)举办各类专题学术报告、系列讲座、学生活动,以及本单位学生开展正常的班级和社团活动;

(3)校外(培训)机构或单位(除第1类外)开展服务于本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第二十条 由学校统一部署和安排的全校性大型活动,由相应职能管理部门提前向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和教学管理部门提交教室使用计划,由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和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及公用教室资源的分配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第二十一条 各学院(单位)因举办各类专题学术报告、系列讲座、学生活动,以及本单位学生或学生社团举行非教学性活动需要借用教室,应指定专门工作人员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向公共教学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并由各单位分管领导进行签字确认。各学院应对学生活动进行严格把关,严禁学生在公用教室内举行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并教育学生文明使用教室。

第二十二条 为满足教学和学生自习的需求,校内相关部门和学生申请借用教室尽量安排在教学计划较少的时段内;校外单位借用教室原则上安排在节假日期间,其他时间量情而定。如因教学需要,公共教学服务中心有权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临时作出调整安排,借用单位或个人应予以配合。

第二十三条 校外(培训)机构或单位借用学校公用教室,坚持从严控制的原则,并按以下规定办理。

(1)接受校外(培训)机构或单位借用学校公用教室,每4小时为一个单元(半天),不能连续借用。一般情况下,在正常的教学时段内学校不接受长期借用教室(累计借用时间超过1周)的使用申请,节假日期间可酌情考虑。

(2)由校内一名在职职工作为介绍人,并分别由学校宣传部、后勤管理处、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和保卫处等进行分类审核把关,并决定是否批准使用。

(3)校外(培训)机构或单位借用学校公用教室,应填写《中国矿业大学公用教室借用审批表》,借用单位负责人必须对承办活动的具体内容、参加对象、主讲人情况等进行具体详细陈述,并对其使用行为做出履行承诺。

(4)校外(培训)机构或单位在借用过程中,使用单位为直接责任人,校内介绍人为间接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应主动配合学校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并主动、及时反映在使用期间发生的一切异常情况。

(5)校外(培训)机构或单位(除第1类外)开展服务于本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需按照学校制订的收费标准缴纳教室使用管理费。

第二十四条 所有教学计划外申请使用(借用)教室,一律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原则,使用(借用)责任人必须严格遵循学校教室使用管理规定,自觉维护和保持室内卫生和活动秩序,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严禁从事与审定内容无关的活动。一经发现有违规、违法使用行为,校内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报请学校按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查处。

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印发 [内部使用]

工作手册 第五部分:其他制度 第二十五条 教学计划外使用(借用)公用教室,使用(借用)人不得随意改变各类设施和设备的位置,如有特殊情况应在教室审批表中进行相关说明,在征得相关部门同意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改动,并负责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和恢复现场,以确保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二十六条 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含学生)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外借教室。第二十七条 任何事由借用教室时间均不得超过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

第二十八条 学校接受各方面对违规和违法借用、使用、强占教室行为的投诉和举报。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公共教学服务中心及其它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二○一三年四月修订 二○一一年八月制订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篇6

1.课程名称:创业核心能力培训

任课教师:马荣华,2007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有机合成硕士学位,现工作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并任苏州生化设备有限公司的法人,2012年5月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SYB师资培训证书。

沈薇,英国爱丁堡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学、会计学。主讲课程:《管理与沟通》、《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等。于2012年5月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SYB师资培训证书。

课程简介:创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共分成十步:第1步将你作为创业者来评价;第2步为自己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构思;第3步评估你的市场;第4步企业的人员组织; 第5步选择一种企业法律形态;第6步法律环境和你的责任;第7步预测启动资金需求;第8步制定利润计划;第9步判断你的企业能否生存;第10步开办企业。

经过培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创业意识得到增强,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实际的企业构想,能够正确对市场进行评估。

通过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可获得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此证书是获得相关创业优惠的条件之一。

2、课程名称:交际口才与礼仪

任课教师:沈晓婷,华东理工大学MPA硕士,学生处工作人员,担任过现代职业人课程教学、日语翻译、日语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兼带涉外志愿者等公选课,擅长中日文化研究、语言学、学生管理等。

课程简介:

(一)听话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掌握听话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及听话要领,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牢,有较强的听话辨析能力。

(二)说话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掌握复述、解说、命题演讲、交谈、即兴演讲和论辩的基本技能。

(三)交际口才相关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1.掌握在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心理沟通的方法,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提

高口语交际水平;2.了解常见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思维的品质;3.掌握态势语要领,初步做到仪态举止和谐、得体、自然、大方,体现出较高的个人素养。

(四)交际场合文化差异和实用礼仪训练

教学目标:将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理解和规避和礼仪训练融合在口才训练之中。

使用出版教材《交际礼仪与口才》,价格约为16元。

3、课程名称:应急救护员培训课程

任课教师:张秀庭、王玉。张秀庭,男,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2012年参加苏州市应急救护师资百万培训计划;2013年被太仓市红十字会聘请为太仓市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团讲师;2014,参加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护培训十多场,协助学生处、团委申报“博爱青春”大学生应急救护公益项目;2014获太仓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先进个人称号。通过这两年多的社会培训,我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上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应急救护培训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规划,希望通过这项公益行动帮助更多的大学生获得应急救护技能。王玉,女,东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2014年参加苏州市应急救护师资百万培训计划,当年被太仓市红十字会聘请为太仓市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团讲师,2014年至今,参与太仓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应急救护培训五十余场,培训学院超过3000人次,2014获太仓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协助学生生申报了“博爱青春”大学生应急救护公益项目,通过2年多社会培训,我对这项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平时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学校、街道社区、警务中心、血站等场所的应急救护普及活动,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提高群众红十字科普知识,使更多人获得救护知识。

课程简介: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断提升我省高校师生应急救护能力,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文件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包括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AED机使用,应急避险和防灾常识,交通事故、中毒、溺水等常见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等知识的学习。完成20课时的集中培训,通过红十字会组织的相关考核,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

4、课程名称:职业素质训练

任课教师:吴成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年任教《现代职业人》课程,对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在职业素质训练实操模块有一定基础,并且在职业素养教育和课堂教学方面有一定科研成果,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过《刍议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研究》等多篇论文,参加过一项“201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

课程简介:通过学习本课程,来大幅度提升学生对职业及职业素养的认知水平,提高他们培养及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自觉性,提高就业竞争力及职业发展能力。根据不同专业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达到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目的;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明确职业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1、能力目标。根据不同专业要求,掌握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应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秉公办事。学生要学会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遵守纪律,尊重同事。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2、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结构、职业专业精神。让学生了解掌握职业核心能力的原理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目标及实施办法。

5、课程名称:英语单词音形记忆法

任课教师:鲍育育:副教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先后担任过高职基础英语、英语语英、英语口语、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商务英语听说、电大开放英语等英语教学工作。教学上注重课堂师生互动,讲究课堂效率,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听说,曾获苏州市英语教师三项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课程简介:英语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但对一些学生来说也是英语学习的拦路虎。由于基础没打扎实,导致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本选修课程在充分复习国际音标的基础上,通过辅音音素和元音音素的音节拼读规律,找寻英语单词中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发音的规律,从而高效记忆英语单词,最终达到可以根据单词的发音基本正确地写出此单词的学习效果。此选修课程特别适合非外语类专业的学生。

6、课程名称:江苏旅游

任课教师:廖燕平,应用外语系旅游管理专业专任教师,职称:讲师,“双师”素质。有着多年的旅游管理的教学与教研经验,同时有多年的带团及旅游接待、计调等企业工作实践,喜欢旅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和爱好旅游的人一起探求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课程简介:课程首先综合介绍江苏基本概况、历史发展、旅游资源基本情况,然后分专题分别介绍南京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泰州、扬州、盐城、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市的旅游资源,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同时,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现场感受和认识,课程内使用大量旅游资源、旅游景观的视频,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7.课程名称:ARDUINO创意机器人

任课教师:宋林桂,主讲课程:嵌入式微控制器应用开发;研究方向与特长:嵌入式应用设计,单片机编程和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学术成果与教学成果:指导学生参加2014年江苏省高职职业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获得二等奖;教学思想与教学风格:教学使学生易学乐学。

课程简介:为了培养电气工程学院大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电子技术思维开设该课程,课程围绕ARDUINO创意机器人进行ARDUINO程序设计,ARDUINO编程通俗易懂,比较适合已经学过C语言的大二学生学习。课程包括计算机器人、迎客机器人、走路机器人、避障机器人、送餐机器人、探险机器人等创意机器人的程序设计。建议电气工程学院电子、物联网、电工专业的对C语言编程感兴趣的大同学选修。

8.课程名称:专转本数学

任课教师:左元武,副教授,从事高等数学教学三十多年,主讲《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经济数学》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风格平实。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岀版的《高职数学》教材,主持和参与各类教改课题近十项。曾担任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分管专转本教学工作,熟悉专转本数学教学。

课程简介:“专转本数学”为有志于转本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计划开设三个学期,毎学期32课时,计96课时。面向二年级学生,通过三学期的学习,也就是二年级上、下和三年级上学期,为三年级下学期的专转本考试作好充分的准备。

第一学期主要是按照专转本考试的要求,强化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的一元函数微积分,包括极限计算中的等价无穷小代换和洛必达法则、隐函数导数、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求导、运用导数和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第二类换元积分法、变上限定积分等同学们没有学过的内容。

第二学期主要讲授专转本考试要求的,学生没有学过的常微分方程、级数、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

第三学期为全面复习、巩固提高阶段,精讲考点、解题技巧、模拟试卷。

9.课程名称:中外饮食文化

任课教师:陈祎:酒店管理专业负责人,从事酒店专业教学多年,对中外饮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与教学经验。

课程简介:使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况;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世界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掌握中外饮食民俗、中外饮食礼仪、中外茶饮文化和中外酒文化中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饮食文化交流的障碍和途径。10.课程名称:中西文化比较

任课教师:薛薇,复旦大学翻译硕士。主修科目有中西文化比较。英语专业八级。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多年。翻译过《Ghost war》前言完成翻译研究生论文,受到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蔡基刚教授好评。其中,论文导师王建开主讲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内容充实,课后感想较多。教学风格多样,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点,而自主学习面。通过学习中西文化差异深层次了解中西文化,对语言习得帮助颇大。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篇7

1.1 典型的精英政策制定模式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各公共政策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协调、妥协的交易过程, 包括政策制定阶段和后政策制定阶段。中国的决策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精英决策模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党和政府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 政策制定过程呈现“内输入”的特点;“内输入”是指在社会没有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 由政府精英代替人民进行利益的综合与表达。 (3) 强势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上处于优势, 利益集团参与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并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1.2 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

1.2.1 公共政策制定程序不明确

公共政策制定程序有待进一步完整, 其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依次为:政策问题认定、政策方案规划原则与标准的确定、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手段的确定、提交上级政府或立法部门审议。然而, 在实际的公共政策制定中这些程序体现得并不明显, 很多环节交叉和融合在一起, 很难区分开来。这使得政策制定者往往依靠自身经验制定公共政策, 政策的随意性较大。结果, 政策刚刚公布即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 或因各种原因不得不“朝令夕改”。同时, 由于政策制定者的“经济人”特点, 缺乏明确的程序规定, 使得政策的公平性遭到质疑。

1.2.2 公共决策监督机制不健全

监督机构监督权力的运用, 直接关系监督人员自身利益。社会民众对政府决策的监督在宪法和法律中都有规定, 因此理论上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决策监督本不应该成其为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 人民群众对决策监督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 政府垄断政策制定的大量信息, 社会监督主体无法获取公共决策的相关信息, “知情权”受到制约。其次, 虽然法律规定公民可以通过选举、信访制度、听证制度、参与政党和政治团体等方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 实现自己的利益表达。但实际上监督权力无法落实, 社会监督缺位。

1.2.3 政策制定中的政府失灵问题

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能超脱利益纷争, 只要公共政策的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 腐败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从当今的社会腐败现象和政府官员“经济人角色”来衡量, “政治精英”们在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时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和大公无私”。为了满足自己金钱和物质方面的私欲, 有相当一部分作为“经济人角色”的“政治精英”会充分利用自己手中权力向社会进行“诱租”。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 每一个都代表着资源的稀缺, 这种稀缺意味着寻租活动的潜在出现。

1.2.4 利益集团影响的非均衡性

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不是普通大众, 而是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精英集团, 他们有力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公共投资、资金分配、财政税收、政策法规等。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力的非均衡性, 结果可能损害整个地区的公共利益, 特别是严重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强势利益集团在资源占有上处于绝对的优势, 所以在利益的分配上无疑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政治上, 由于强势集团掌握着左右政治政策的经济实力, 或本身就是政策的制定者, 因此在政治上也处于优势地位。

2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思想

2.1 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活动的是同一个人——理性的“经济人”, 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的“善恶二元论”是不成立的。因此他们主张:政治市场中的主体——政治家、政客、选民和利益集团, 与经济市场中的主体——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目标并无差别。其区别在于, 在经济市场交易的私人物品, 而在政治市场交易的是公共产品;前者的最大化目标表现为效用和利润的最大化, 后者的最大化目标表现为公共利益和政治支持的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的概念, 它是采用基于“谋求最大发展自我利益”的个人的逻辑演绎方法来研究集体行为, 是把经济学方法运用于政治学研究的一种理论。所谓“经济人”或理性人假设, 也就是认为, 个人无论处在什么地位, 其本性都是一样的, 都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或极大化个人的效用作为最基本的动机。

2.2 公共选择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把政府当作是一个有自身利益的实体, 政府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打破了传统政治学理论对政治人假设的幻想, 即政治家会为了公众利益而工作, 政府失败只是偶尔的操作失误, 可以由政府自身加以纠正。因而, 要提高政府效能, 不能仅指望为公共利益而奋斗的代理人的觉悟和努力, 更重要的是改革约束政府运转的规则。在公共政策制定的研究中, 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现实层面, 公共选择理论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政治决策过程的真实面目, 为我们了解与完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3 完善我国的公共政策制定机制

针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存在的障碍和不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优化。

3.1 制定重大公共政策的规则和程序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非市场决策的主体——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往往具有自利性的倾向。仅仅通过政府行为的自律来约束决策主体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公共选择理论有关“寻租”行为的分析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政府也是“经济人”, 政府官员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都追逐个人效用最大化, 因而可能会为了其自身利益而“越位”。这提醒我国政府要重视决策的制度化和程序化。将决策规则和程序固定下来, 不单纯以领导人的意志而改变, 要让决策过程“有章可循”,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行为的任意性和随意性, 降低决策的主观程度, 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 确保政策的权威性。

3.2 加强与完善我国公共决策机制

完善政策制定信息的沟通渠道;首先, 改进政策发布和信息发布渠道。政府和公民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 信息交流。例如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人大、政府会议的旁听制度等等。其次, 完善政策信息反馈渠道。长期以来, 政策的反馈方式单一、效率低下, 如信访、上访, 在新形势下要广泛利用报纸、广播、电话、网络等现代传媒来进行沟通, 保证公众公平的向决策者反馈信息。建立和落实公共决策问责制;必须建立和落实真正的问责制, 使官员自己承担或者部分承担决策失误的后果。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这是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则。

3.3 加强政府法治及监督制度建设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面对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政府失灵, 最根本途径就是对政府进行限制约束。通过加强法治建设, 将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全过程纳入法制轨道,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行为的逐利性及寻租与腐败, 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同时以法律形式规定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监督, 使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减少政府失灵的现象。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民众是通过投票行为表达自己的偏好的。因此, 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决策的广泛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决策权利的实现, 确保政府决策符合人民利益, 应通过法律形式赋予人民群众对政府重大决策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4 充分发挥利益集团的作用

针对我国利益集团发展的现状以及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非均衡性, 应从立法上规范强势利益集团的逐利行为, 加强对弱势利益集团的引导和保护, 构建不同利益集团公平博弈的法律平台。确立政府在与利益集团博弈以及不同利益集团博弈中的权威, 使利益集团政策参与行为程序化和法治化。规范强势利益集团参政议政的行为, 加强对强势利益集团的管制, 从而遏制强势利益集团利用其强大的资源优势进行“寻租”并形成垄断。

摘要: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 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公平有效的公共政策能够引导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正确走向, 实现政策目标。然而我国的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着制定程序不明确、公共决策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缺陷。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用该理论解决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选择,公共政策制定,经济人,利益集团

参考文献

[1]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学.公共政策中的政府利益分析[J].行政论坛, 2002, (1) .

[3]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李伟.公共迭择理论对我国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的意义[J].求实, 2006, (5) .

[5]姜仁良.对公共政策有效制定的思考[J].商业时代, 2008, (7) .

上一篇:sql数据库实验报告下一篇:财务审计自查报告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