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篇1

2013-07-03 分类: 教学交流 作者:walter-75 阅读:23845

纵观近年新课程标准卷文综高考历史学科试题,材料新,情境新,信息容量大,能力立意要求高,试题的规范性、科学性日益提高,而历史学科成绩每况愈下,成为制约文科学生高考成绩提高的一大瓶颈,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困惑。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学生缺乏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所谓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是指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概括地说包括学生基本历史知识贮备、科学的学科思维、正确的观点方法和较强的学科综合能力。从目前高考看,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思维的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是四个能力目标的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结论和探讨问题。

因此,在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应成为教学过程和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方向,从而使其成为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历史学科素养

1.学科基础知识。虽然高考试题远高于历史教材,但源于历史教材,学生学科素养的根本源于学科基础知识,因而,熟练掌握和运用学科基础知识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素养。

2.学科思维。历史学科问题的认识往往需要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的学科思维遇到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思路。其中最基本的是哲学的思维、历史的思维。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内因与外因、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认识等。

3.学科能力。依据考纲要求和题目考查实际,学生需具备阅读、理解、概括、归纳、分析、判断、比较、说明、论证、评价等基本能力。具体体现为《考试大纲》的四个能力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调动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4.多元科学史观。多元科学史观是指导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是目前高考考点考查的学生基本素养之一。多元科学史观包括唯物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科学运用多元史观是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依据和出发点。要求学生掌握多元科学史观的基本内涵,并能对其准确熟练地运用,科学地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

5.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历史学科的目的在于“以古知今”“以古鉴今”,关注现实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之一。因此,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做到古今对比,古今贯通,以古知今,以古鉴今。

6.广博的知识储备。高考历史试题素材来源广泛,形式多样,除历史学科本身直接相关的材料,往往还涉及文学、政治、艺术、科学和现实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储备扎实的历史基本知识,而且储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只有储备广博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解决才会得心应手。

7.较强的持久学习潜力。历史教学重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展学习潜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高考担负着选拔人才的重任,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考查也成为高考能力立意的目标之一,较强的持久学习潜力是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的基本素养。

二、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1.以本为本,扎实掌握和熟练运用教材基础知识。目前高中历史教材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作为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来源,素材形式多样,信息量较大。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首先要紧扣课本,用好课本,扎实落实基础知识,布点连线,纵贯横联,立体构建起充实丰满、有血有肉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达到对基本历史知识扎实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目的。

2.课堂教学是平台。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平台。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优化结构,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尤其要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变为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自觉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包括基本知识传授、学科思维、观点、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3.过程与方法是关键。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过程与方法是关键,这也是目前高考考查的重点目标。对老师而言,即怎样实施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有科学的计划、引领、点拨。对学生而言,即重在体验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过程,掌握科学方法,总结一般性规律。

4.强化训练是途径。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练习实现,既包括课堂练习,又包括课外练习。在课堂练习中,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讲授、谈话、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辩论、题目检测等形式开展。课外练习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通过学生开展阅读、调查、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的活动实施。这就要求师生共同搜集资料,进行科学整合,针对性地、科学地设计为不同形式的题目强化训练,实现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5.及时反馈,科学评价是动力。课堂及课外的练习都要求老师及时反馈、科学评价。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把握实施过程的推进和目标的变化,也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感,从而稳步推进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开展。

6.有效发挥老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项极其艰难复杂的工作,主题是学生的提高,主导整个过程的是老师。学生在思维、方法、能力诸方面尚有欠缺,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并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师生紧密配合,相得益彰。

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篇2

因此,在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应成为教学过程和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方向,从而使其成为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历史学科素养

1.学科基础知识。虽然高考试题远高于历史教材,但源于历史教材,学生学科素养的根本源于学科基础知识,因而,熟练掌握和运用学科基础知识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素养。

2.学科思维。历史学科问题的认识往往需要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的学科思维遇到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思路。其中最基本的是哲学的思维、历史的思维。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内因与外因、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认识等。

3.学科能力。依据考纲要求和题目考查实际,学生需具备阅读、理解、概括、归纳、分析、判断、比较、说明、论证、评价等基本能力。具体体现为《考试大纲》的四个能力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调动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4.多元科学史观。多元科学史观是指导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是目前高考考点考查的学生基本素养之一。多元科学史观包括唯物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科学运用多元史观是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依据和出发点。要求学生掌握多元科学史观的基本内涵,并能对其准确熟练地运用,科学地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

5.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历史学科的目的在于“以古知今”“以古鉴今”,关注现实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之一。因此,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做到古今对比,古今贯通,以古知今,以古鉴今。

6.广博的知识储备。高考历史试题素材来源广泛,形式多样,除历史学科本身直接相关的材料,往往还涉及文学、政治、艺术、科学和现实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储备扎实的历史基本知识,而且储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只有储备广博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解决才会得心应手。

7.较强的持久学习潜力,历史教学重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展学习潜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高考担负着选拔人才的重任,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考查也成为高考能力立意的目标之一,较强的持久学习潜力是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的基本素养。

二、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1.以本为本,扎实掌握和熟练运用教材基础知识。目前高中历史教材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作为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来源,素材形式多样,信息量较大。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首先要紧扣课本,用好课本,扎实落实基础知识,布点连线,纵贯横联,立体构建起充实丰满、有血有肉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达到对基本历史知识扎实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目的。

2.课堂教学是平台。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平台。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优化结构,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尤其要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变为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自觉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包括基本知识传授、学科思维、观点、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3.过程与方法是关键。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过程与方法是关键,这也是目前高考考查的重点目标。对老师而言,即怎样实施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有科学的计划、引领、点拨。对学生而言,即重在体验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过程,掌握科学方法,总结一般性规律。

4.强化训练是途径。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练习实现,既包括课堂练习,又包括课外练习。在课堂练习中,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讲授、谈话、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辩论、题目检测等形式开展。课外练习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通过学生开展阅读、调查、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的活动实施。这就要求师生共同搜集资料,进行科学整合,针对性地、科学地设计为不同形式的题目强化训练,实现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5.及时反馈,科学评价是动力。课堂及课外的练习都要求老师及时反馈、科学评价。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把握实施过程的推进和目标的变化,也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感,从而稳步推进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开展。

6,有效发挥老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项极其艰难复杂的工作,主题是学生的提高,主导整个过程的是老师。学生在思维、方法、能力诸方面尚有欠缺,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并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师生紧密配合,相得益彰。

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篇3

关键词:高考;高中历史;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01-02

《2015年全国新课程标准历史高考考试大纲》对文科考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做了较高要求:“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6年开始,高考试卷可能在积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新思维即学科素养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加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符合高中课程改革、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和适应高考命题改革的需要。

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反映;它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历史素养培养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教学和探究实践。基于以上具体目标,笔者在平时的高三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渐进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习惯,必须让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时间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分析、评价历史事件。高三一轮复习我们采取了专题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时空顺序,学生很难形成清晰的纵向历史发展脉络,无法理清史实的先后顺序。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和实践:第一,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重大事件年代表,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结合教材知识,编写“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重大事件年代表,具体可以采用数轴定位法、按年代顺序列举法、按因果关系罗列法等。第二,学生自己动手总结阶段特征。学生分类

梳理史实,分析得出每一类史实的本质特点,最后师生共同概括不同类史实的共同本质,或者通过分析不同类史实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阶段特征或发展规律,从而构建起阶段历史时空观。第三,学生完成特定历史时空的小论文,如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变化,二战后欧洲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1、培养学生阅读历史的能力。考虑到高三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课余时间较少,笔者利用历史课堂时间开展阅读实践,上课前十分钟事先准备好阅读材料让同学们阅读,内容丰富多样,有时是一段史料文献,有时是时政或时评,有时是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虽然用课堂时间阅读有点奢侈,但收效明显。通过阅读,学生注意到历史叙述中显示的人物动机和意图,领悟历史的叙述中的现象和本质。笔者特别要求学生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判断、衡量历史,而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欢迎学生对授课内容提出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对课文叙述发表相反观点,并说明理由,从而养成凡事问一问、想一想的习惯,提高逻辑思维的水平。引导学生参与质疑问难,使学生切实感到具有批判精神的重要性,相信有怀疑,才有发现。

3、学习质疑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运用多种质疑方法,逐步提高质疑层次。懂得方法,将事半功倍,如审视验证法、联系比较法、材料补充法、过程揭示法。

4、参与解疑实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解疑是学生质疑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能力

1、教会学生“整理历史”。高三文科综合考试对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是联系历史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历史现象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学科联系的能力要求。学生需要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将所学历史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形成对整个历史长河发展变化的整体性认识,并有自己的一套历史见解和感悟。高三复习课时,打破教材知识体系,让学生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构建历史小专题。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和练习题,并对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高三阶段,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解答考题的技能是培养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按照教育部的“考试说明”,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中,就分成“理解尸体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解读”三个层次。笔者做法如下,如某些考试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参考答案,相互进行阅卷或自我打分、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原因、思路,掌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和要领、知道得分、失分项在哪,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解答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得到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认识历史、思考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思考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形成自己独特的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

4、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开展此类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又一。种最佳手段。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历史的时代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联系进行分析、思考,并加以比较,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个人更深入地参与历史的教学之中。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联系中国古代明清的经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这里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等等知识来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历史问题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认识、评判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学习不只是了解过去,还要认识现实。所以,采取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更好地培养了现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合格人才。

高三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水平和能力、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但过程是艰难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师生转变观念,科学探索,积极实施,坚持不懈,稳步推进,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陆元峰,张爱平.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5(16)

[2] 郭 霞.做好历史教学与高考的衔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3)

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篇4

——2016年11月21日刘恩山工作室专题培训活动纪实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卢镇岳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初中课程标准、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版),使课程标准(修订版)的理念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施,并进一步做好刘恩山工作室的各项工作,2016年11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修定工作牵头人、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工作项目负责人刘恩山教授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8楼会议室作了“生物学课堂中概念性知识的教学”专题培训讲座。活动由市教研院麦纪青老师主持,全市各区初高中生物教研员和中心组成员以及生物学科核心团队成员参加了专题培训。

活动开始时,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为广州市生物、科学工作室核心团队成员颁发了聘书。麦老师充分肯定了高中团队成员在2015年为我市中学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工作中所做起的重要作用。希望新成立的初中核心团队成员,团结合作,积极进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在报告中,刘教授指出,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有标志性的进步是“强调主动探究学习”和“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教学改革的要点是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的结合与一致。课标的变化对课堂教学有直接的影响,操作层面的教学建议为教学行为的改变提供支持。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与初中课程标准保持相同的方向。刘教授给大家分析了关注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原因。他认为课堂教学改进应聚焦于传递重要概念。课程设计中,重要概念呈螺旋式发展。教师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理解影响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重要概念,以适当的方式传递重要概念。

刘教授强调“术语不等同于概念,使用术语传递概念是有风险的”,“学生背诵定义不是生物学教学的目的”,“概念与事实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刘教授指出,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不同学段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深度要适当,既要揭示其实质,又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通过反思美国中学生物学讲授“稀薄空气的启示(The Lesson from thin air)”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了研究、实践、学习新课标的体会。报告结束时,部分教师代表对“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教堂教学”,“在课堂概念教学中,如何了解学生的前生物学概念和引导学生从前生物学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刘教授针对每一个提问都做了详尽的答疑。

最后,麦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号召全市各区教研员和来自全市各个学校的生物教师认真领会刘教授的培训内容,希望老师们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增强服务意识、问题意识、成果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发挥集体精神和团队力量,并发挥自身最大潜能,为广州市生物科学发展,贡献才智力量。

图1: 市教研院麦纪青老师主持活动

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篇5

一、新课程改革深入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一)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近年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发生转变: (1) 促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面成长。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 逐渐强化历史思维能力; (2) 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不是进行知识灌输。 教师充分发挥客体作用, 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技能, 并逐渐培养合作精神等。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还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提高了学习兴趣, 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讨, 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能够在生活中尊重生命并积极进取, 对人类文明产生认同感和崇拜感。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体现历史意识、自主学习、合作精神、终身学习、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及尊重人类文明等教学目标, 从而体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二)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达成的要求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史实性知识要点时,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历史比较、情境创设、史论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梳理时空、因果等基本史实要素。 教师通过不断创新教法而呈现的教学内容, 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记忆, 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助于建构全面的知识框架, 而且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历史意义[1]打下基础。 历史意义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点, 学生学会感悟这一联结点, 才能以史为鉴、指引未来, 才能提高高中历史学科素养。

例如, 教学“秦朝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时,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看, 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史实性知识:秦朝统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集权的形成与影响。教师创设历史情境, 并引入相关史料进行实证, 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旨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秦朝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及维护和平与国家统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措施

人的发展是历史教育追寻的目标。 在新形势下,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转变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有效利用科学的教学模式, 逐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

(一) 情景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

历史知识的习得与理解有限制性———时空限制。 要想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充分理解, 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可以积极应用情景教学法, 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 这种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历史移“情”能力, 再将这种情感观融入教学过程中, 同时创设基于事实基础的历史情境, 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时空观念, 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 增强历史洞察力, 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例如, 在进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的讲解中, 本课要培养的历史学科素养主要体现在雅典公民对自由、平等的政治追求上, 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主人公为雅典公民, 拥有参加每十天一次的公民大会的权利, 尽管会耽误家中的事情, 但是参加这一会议可以得到工资。 在大会现场, 工作人员对今天讨论的主题进行了描述, 每个人都可以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意见等。

古代希腊的历史具有较强的时空限制, 教师在尊重公民大会这一史实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构建场景, 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同时对古希腊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的特点有了初步理解。 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书本史实和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自主学习, 相互合作探究, 对历史资料进行论证辨伪,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并感悟到民主、平等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 因此, 情景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 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历史学科素养的关键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促使学生提高历史学科素养的关键因素。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可以达到以史为鉴、指引未来的教育目的。 因此, 高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的育人作用, 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培养德、智、体兼备的人才。

例如, 在讲解“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时, 对于儒家“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的思想、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先秦时期传承下来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论述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意义[2]。教师可以提供论点:如“传统的思想同现代社会时隔上千年, 二者严重脱轨, 已经不适用”, 再如“儒家以人为本等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二种观点各执一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结合社会实际, 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倾听中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 由此看来, 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提高高中生对历史的洞察力, 提高民族自豪感, 利用历史思维指引未来。 积极加强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还可以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 以更加健康的思想面对社会和人生。 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科素养的培养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产物, 因此应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 为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可.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兼评2013年浙江省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J].历史教学 (上半月刊) , 2013, 08:3-8.

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篇6

素养。

关键词:生物素养;教材;实验探究能力;生活及实践;热点

高考试题作为研读考试动向的风向标具有积极的解读意义。综合分析近年来的新课程高考生物试题(特别是2016年高考全国I卷),不难发现现在的高考试题,明显减少了教辅的影子,强调了与教材的联系,考查内容取于教材,主干突出,对基础知识考查更全面,2016年十二道高考试题所涉及的主要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与进化、生物的稳态与环境等几个主干知识块,所考查的知识全是教材的重点,但考查程度又远远高于教材,将实验与探究、创新与应用结合,关注社会、关注生态,更加注重对考生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新课改的新理念。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定位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教师应努力让所有的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本人结合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以2016年高考(全国I卷)生物试题为例,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回归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一、合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理科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认知的结果,而忽视认识的过程和理解,注重“做题”而忽视在实际中的应用,由此导致学生只知概念是什么,不理解为什么,问题解决能力较低,思维的逻辑性不强。例如,这次全国卷的第29题考查了dATP的结构特点和构成DNA的基本单位、DNA复制,考生只在选修3学习PCR过程中,对dATP(作为DNA复制的原料)有接触,但是这对试题理解似乎没有什么帮助,如果学生在平时搞清ATP-ADP-AMP的转换,以及AMP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能将这些知识转换到dATP中,就能快速解答。此题考查的是逻辑推理能力,是对学生生物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完美考查。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渗透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纵观2016年的生物学试题,试题的背景材料强调了生物学实验,凸显了生物学的实验科学特点。如,第3题测定酶的活力实验不是简单地考查概念,而是从实验形成的探究过程入手;第31题病毒感染动物引起的免疫反应与肿瘤关系、第32题设计遗传杂交实验。全卷十二道试题,5道题与实验直接相关。涉及的实验方法既有生命科学中的经典研究方法,如对照实验、杂交等,又有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现代技术手段,如构建重组质粒、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考查形式既有方法的应用,又有实验方案设计评价,还有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由此可见,试题对实验的考查是全方位的。

基于上述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用好教材,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地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例如,在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的学生反复实验,结果都不理想,分不出四条色素带,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是滤液细线画得太粗,还有烧杯里的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而造成的,鼓励他们继续实验,最后实验终于成功了,进而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联系与应用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学始终要“紧扣课本”,尤其注重课本知识的“延伸和理解”,做到课内课外、题内题外相互“迁移”,反对“忘本”只抓资料,又切忌“照本宣科”。例如,本试卷第2题的离子泵,第5题在关注生态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引导考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体现了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第31题免疫、疫苗与肿瘤的关系等,这些试题无一不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激起学生的答题兴趣,试题开放性和时代性兼备,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引领考生在生活中体验生命的奥妙。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不乏这样的内容,如,讲到人类遗传病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人类社会一些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应该如何减少遗传病的发病率,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等。讲到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与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联系在一起,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的角度来分析,应如何解决,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现在的环境情况和我们采取的一些方法措施,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方法来改善现在的状况。如,从遗传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我们要严防禽流感、猪流感?猪流感的死亡率并不高,为什么我们要这么紧张?这两种流感各有什么特点?流感病毒是什么病毒?在变异的角度来分析有什么特点?这两种病毒有没有可能重组在一起?如果重组在一起会怎么样?经过一步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并试着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学习“蛋白质是主要的承担者”的内容时,教师可呈现比如奶粉、蛋白粉、小孩子吃的初乳素的说明书、治疗糖尿病用的胰岛素的瓶子等照片,学生会特别感兴趣,新知识的掌握也会很顺利。在这一节课上,当讲完蛋白质的功能后,我还用多媒体展示了奶粉事件中的“大头娃娃”,因营养不良造成身体异常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鉴定蛋白质,告诉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知识才能练就火眼金睛,才能科学地对待一些商家过分宣传的产品。例如,一些修复洗发水中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有人认为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误认为使用该洗发水后头发就能修复了,实际上头发及头皮是不能吸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高了,生物学科的应用性、生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也就无形提高了。

四、关注现代科技前沿的热点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是理综考试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近年来的高考生物试题中,有不少是以现实问题作为命题的载体,从生命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如第29题、40题是属于生物科学的前沿——DNA分子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中心法则拓展与基因工程知识。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不能再把生物囿于教材与大纲,要让生物课与社会、生活、科技相联系,要让生物课跟上生命科学发展的步伐,做适当的渗透和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环境污染(雾霾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癌症的新疗法、屠呦呦的青蒿素)、人体营养与保健、生态环境——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生态农业等。如“在细胞的癌变”一节,学生了解了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此时教师引进一些最新数据,如研究表明,1/3的癌症与饮食/营养有关,全球大约30%~40%的癌症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预防。同时告诉学生癌症只能在酸性的身体中形成,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癌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教育学生科学对待癌症,科学生活,避免“谈癌色变”的恐惧心理。

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篇7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古人结合星象、日月运行的位置等,并与天气状况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关联起来,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节气与生命科学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及其它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而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变化以及物候现象等三个方面。反映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这里既蕴含了自然环境中的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又包含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探索自然、研究生命和科学实践的智慧结晶。

(一)节气中的非生物因素

在原始农业时期,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农业生产主要和太阳照射(温度、光照)以及降水有关,所以节气跟阳历(太阳历)的对应关系比较固定,二十四节气实际上已经成为对农业生产有巨大指导意义的“行事历”。我国盛行冬冷夏热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短促且早春和晚秋因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而多霜冻,农作物安全生长期缩短,故而农业生产呈现出“抢收、抢种”的快节奏,“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播种早,幼苗易受春寒冻害,播种晚则晚茬作物未成熟常受秋霜冻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把“不违农时”列为农业生产的首要大事,“凡耕之本,在于农时”,古人正是依靠二十四节气的指导,保证了快节奏农业的基本收成(见上表)。

(二)节气中的生物因素

“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由于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动植物和农作物都在大自然中生长,两者的物候变化基本是同步的,古人因此用物候法补充指导农业生产(“枣芽发、种棉花”),可靠性就会大大增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时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现象又分别起了名字,如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惊蛰:惊鸷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每年冬去春来,不同世界里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立春到来时“春之使者”迎春花率先开放,樱桃、望春紧随其后……在历史长河中,正是古人对大自然生命现象的持续观察与研究,总结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借助“花信”、“物候”对二十四节气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制定出了符合当地气候和物产需要的“农事历”。从而使二十四节气具有了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二、节气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以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例,其中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细胞代谢的因素,在节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外,“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夏至,玉米追肥防粘虫;惊蛰,过冬的害虫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则涉及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如何调节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和能量流动的内容,玉米螟和玉米之间、以及蚜虫、麦秆蝇、惊蛰后孵化的害虫与农作物之间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物候学的资料可以帮助人们对害虫进行斗争。例如20世纪初,美国小麦害虫海兴蝇极为猖獗,美国农业部利用物候图使各地小麦播种期延迟了若干天,避免了这种害虫,增加了小麦的产量。

另外,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应用去顶端优势的原理(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而“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

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入,案例分析等方式,充分发挥节气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活动的价值。

三、节气与学科核心素养

新修订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增强生命观念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养成理性思维习惯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的学科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高中学段生命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农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而总结的天文气象历法,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它的发展与完善就是科学探究活动不断深入的历程,就是理性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由于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不同年份的天气差异较大,因此根据天文学中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等距固定划分的二十四节气对古代农业的播种、生长、收获等只是个大概的指导。比如,黄河中下游地区,“小满不满,麦有一险”,指的是,此时小麦易受热干风的侵害,导致麦粒干瘪而减产。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却是水稻的插秧时节,“小满小满、芒种不管”,指的是稻田蓄满,田坎不易干裂,不至于芒种时无法插秧。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此时“小满大满江河满”指的是此时雨量充沛的情景。生产实践中,几月份种什么,几月收获,接下来再种什么,几月播种等等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但这不是僵化的,各地根据气候不同选择的农作物,同样是冬小麦,在江淮一带是“霜降种麦最当时”,到了黄河中下游一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方则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当时”。“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指的是公立5月下旬,麦粒逐渐长大,尚未饱满,故曰小满。

增强生命观念:传承二十四节气,不仅可以让人们自觉地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它更是人们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对人们而言,它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调节的指导意义,是一种关乎时间的生活情趣。

传承社会责任:节气作为一项中国原产的记历方式,劝农籍田、敬授农时、测天占候,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完美的结合。2006年6月,二十四节气顺理成章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时间体系,在其传承过程中,它已经发展成一种民族的文化时间。虽然它作为“农业历法”的功能正在逐渐退去,但是这并不影响二十四节气的传统知识、文化价值以及与此相关的民俗活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的传播和使用。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而且服务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传授天文、气象、物候的传统知识,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行为习惯。

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篇8

关键词:时事教育;高中学生;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263-02

现代社会,政治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和时代感强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素养,培养其观察辨别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是时代对我们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学生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正确的认识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祖国的未来所起的作用。但如今,却出现了不协调的局面,许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极端现象,既不看报,也不看新闻,对网上新闻也熟视无睹,对当今国际国内大事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一问三不知,知识面狭隘,思维单一。身心上、精神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政治生活》存在距离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书本模块的内容理论性、逻辑性、原则性较强,当然另一方面应该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关系。如何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生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一个十分紧迫而有重要的课题。这尤其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反思,提升。所以在这些课程中老师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截取精彩生活瞬间,精心设计探究问题

拉近政治生活与学生的距离,源于生活,基于生活,贴近生活,已经成为我们政治课教学的共识。但是生活处处皆教学材料,一不小心,政治生活的生活化就会成为生活化材料的罗列、堆砌和集中展示,我们费心劳神搜集积累的材料让实际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换个思维,首先做个小切口,就像外科的微创技术,我们不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搜集整理材料,我们只截取生活中发生的一个精彩瞬间,仅选取学生最关注的、最想知道的、最感兴趣的、最疑惑的一个生活话题,最后我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神花费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上,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积极讨论和主动学习,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讲解《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课堂教学时,下面是笔者的设想和设计。

玉树地震、汶川地震全国哀悼日,云南抗旱、湖南湖北抗洪,党和政府组织抗震救灾,全国人民自发捐款奉献爱心,教师不用展示图片和资料,这些情节学生也已经刻骨铭心,直接提出探究性问题:

(1)旧中国一年灾害十年荒,比较新旧社会,今天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2)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扬军威振国威,你认为今天的中国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今天中国的变化是基于国家制度的变化,国家政权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使学生自然接受本课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教学内容)

二、由小到大, 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

有的同学一提到政治,就觉得枯燥无味,与我们联系甚远。特别是《政治生活》,就认为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情,所以学起来一点兴趣爱好也没有,只是背背,应付考试而已。其实这种现象的发生与我们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不能只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也要考虑一下我们自己的传授方式,是不是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是不是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了教材的内涵,是不是让学生真正动脑、动手了,是不是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了……如:《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框题中的有关知识点谈谈看法。

三、用展示具体实物的办法,理解民族平等原则

展示实物:100元人民币

问题:我们100元人民币上涉及的文字有几种,有哪些民族,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一步:提出我们身边的关于民族平等的实例,让学生真正体会平等就在我们身边。

展示图片:“两会”的少数民族代表进入会场

问题:图片反映了什么道理?国家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步:让学生理解两会,理解宪法,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

效果:从身边的例子谈起,用生动的实物来展示,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够了解时事,由小到大,由个人生活到国家大政,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四、用正反对比的方法,理解民族团结的原则

正面材料:视频《玉树地震》汉藏携手援救

问题探究:视频说明了什么道理?

反面材料:新疆打砸抢烧事件

问题探究:这一事件带来了哪些危害?

效果:对比鲜明,用事实说话,通过对比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一目了然,让学生印象深刻。

虽然讲课方式多种多样,不能千篇一律,但是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懂得“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这不仅是我们《政治生活》知识体系的特点,也是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日益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政性和生活化取向,但是一般倾向于选择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为教学素材,而学生对政治生活比较感兴趣,但普遍认为政治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学生自身生活以及学生比较熟悉的周边社会生活却常常被“冷落”,导致书本理论与学生生活还存在着较远的距离,在学生中容易产生“大而空”的主观印象,这些生活素材还不足以为学生顺利进行“意义建构”搭建坚实的阶梯。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要以生活为基础,以知识为支撑,巧妙地将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进一步调动学科学习兴趣,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思想、思维规律等实际情况,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包括乡土资源在内的感性生活题材,让生活成为活生生的教材,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实现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思想政治课程目标。

如:网上频频报道“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该事件引起网民的强烈关注,针对这一网络热点,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时间搜集相关资料。

(1)“富士康事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请自选角度为该事件的解决提供合理建议。

[课堂探究介绍]

一组:出生于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二代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二组:该地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 不可否认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该地政府在监管工作中存在“监管走形式、监管不到位”的严重现象,这值得各地政府部门普遍关注。

三组:企业管理机制机械化,缺乏心理疏导及文化建设。

1、从政府角度:(1)是加强安保,防范再发生自杀事件。对富士康的企业保安进行指导培训,让正规保安来支援企业管理。(2)是加强心理疏导。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力度。在园区内开展多项文化和体育活动,缓解年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紧张情绪。(3)是加强劳动监察。对富士康员工劳动合同、工资收入、加班时间、劳动强度等情况进行了重点监察。

2、从企业角度:(1)是构筑“关爱圈”,防范“社会疏离感”。 (2)是加强企业基层组织建设。让工人有意见可以及时反映。(3)是不断检讨和改进企业管理方式,调整解决员工的心理障碍,疏导员工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

3、从公民角度:要求我们公民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尤其是生存权,珍惜自己的生命。

总结:通过学生自己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从源于生活的素材到生活实践中去,不仅行为能力、思考方式、分析能力以及政治素质都得到了升华。

六、将幽默进行到底

思想政治作为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它的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如果采取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决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加强哲学课的趣味性呢?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因兹雷曼麦曾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 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则可以将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幽默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艺术。如果一个政治教师具有幽默感,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将有助于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生活、感悟生活,提高了课堂兴奋度,又有利于拓宽课堂资源,消除学生对哲学的“深奥感”和“惧怕感”,从而增强了课堂的实效。使思想课变得更富有生机,该文例子生动,寓幽默于政治教学之中,值得学习借鉴。

如在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时说: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问萧伯纳:“您看我有多大年纪?”“看您晶莹的牙齿,像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有19岁;看您扭捏的腰肢,顶多14岁。”萧伯纳一本正经地说。 贵妇人高兴得跳了起来:“您能否准确地说出我的年龄?” “请把我刚才说的三个数字加起来!” 在笑声中,学生便明白了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如果仅从个别事实出发,那也不是真正的从实际出发。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单调,死记硬背,为考试服务的现象严重,这就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达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为我们培养的是既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高的知识水平,健康的心理和身体,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必要的讲授、示范、引导、点播与学生的阅读、观察、讨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条件,把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正确对待素质教育,结合学生思想、结合教材、结合生活,结合时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内容赤裸裸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厌倦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状况有所改变,增强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别,已主要不在于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在于政治学科的基本素质,而政治素质它更表现为一种追求卓绝的献身意识,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较专业知识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因此,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更要学会做事,要学会做人。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上一篇:我为信合添光彩演讲稿九下一篇:优美随笔600字大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