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青铜葵花读后感300字(共10篇)
假期里,我捧起《青铜葵花》认真阅读起来。书中的主人公——葵花吸引了我。葵花原来是住在城里的,有一个幸福的家。后来,她的爸爸因溺水不幸去逝了,妈妈也离家出走了,孤苦伶仃的她只好去了青铜家。葵花的遭遇让我不禁同情她,葵花虽然可怜,但她既勇敢有懂事,让我很佩服。她比青铜小,但很会照顾他,不让他被别人欺负;她还帮青铜一起去江南捡银杏挣钱,给青铜奶奶治病。
手握这本书,读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脑海中不断闪现出葵花可爱的身影。她面对生活中各种困难时表现出来的勇敢、乐观,深深地打动了我,她的勇敢与乐观正是我缺少的。
生活中有许多快乐,更有无数困难,让我做个和葵花一样勇敢的人,战胜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吧!
在生活中,有许多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事、物。而我却偏偏是一本书。
书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铜和葵花两个孩子。青铜是一个哑巴孩子,而葵花则是一位雕塑家的女儿。两人在村子里经历过各种人情世故,在生活中有苦有甜。最后却不得不分开,在异地中等待重逢,而不是忘掉对方。
再想想如今的世界。在诚信这个小问题上,表面上口口声声地答应了,可一出门就忘了。有些人甚至在别的诱惑下伤害对方。这真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世界啊!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上次发生的事。在一个周六的上午,我与哥哥正在父母的店里等待赴约同学的到来。9点,10点半,11点,他还是没有来。我们只好决定周一再向他讨个说法可那天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妈说她去找你了。”
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沉浸在眼前利益的人们啊,快先反省一下自己吧!
那透明发亮的冰项链,在光的照耀下显得多么美丽,里面包含着哥哥青铜的.多少智慧和汗水啊;那微微抖动的纸灯,在夜的黑暗中显得多么明亮,里面又包含着青铜对葵花的多少想念,青铜和葵花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最让我佩服。想想自己,平时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为自己的懒惰和自私找出各种理由。仅仅因为父母的一次外出,丢下我一人在家,就大哭大闹。他们呢?无论遭遇怎样的苦难,遇到多大的难题,他们都不会选择放弃,而是想尽方法解决难关。和青铜葵花比起来,我真的感到很惭愧。虽然生活条件比他们好,可是我却没有他们那么善解人意,那么珍惜生活,善待家人。
我身边的有些同学经常抱怨自己是世上最痛苦的人,如果他们看了这本书,就会知道青铜葵花他们遭遇过多少磨难。生活的贫困、父亲的意外死亡﹑奶奶的病重种种灾难缠绕着他们,但是他们都咬紧牙关,坚强地走过来了。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困难跟青铜葵花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缺少的是他们那种勇于面对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
这本书最令我生动的是青铜在这还卖着芦花鞋,青铜他多么想把鞋子全部都给卖出去啊,因为一共有10双鞋子呢,却还没有一双鞋子卖得出去。可怜的青铜说:“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雪在他的祈求声中,渐渐停住了。
青铜他们虽然十分的贫穷,也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他们依然很幸福,很开心。青铜是一个善良,坚韧刚强的人。
这本书里有一段就是青铜家养了非常久的牛死了,它可是陪了青铜很久的。大家都肯定觉得没什么吧。可是这头牛看过他们一家人经历过什么。陪他们过了很久很久,可是最后它却死了。我感到挺伤心的。眼泪哗啦哗啦的流了出来。
青铜他们虽然十分贫穷但是他们却十分快乐、幸福,他们是一个十分有爱的家庭。曹文轩在故事的结尾写了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
上学期,班主任陆老师推荐我们读《青铜葵花》,并嘱咐我们,要用心体会。翻开这本书,青铜和葵花两个少年面对苦难面运不低头,顽强抗争的感人故事呈现在我们眼前。
葵花是学校宣传文化骨干,这天负责文艺宣传队的刘老师看见穿着崭新衣服即将演出的葵花,指点她说:“如果你再佩戴一条银项链就更好了。”葵花回到家低头不语,闷闷不乐,妈妈赶紧问她:“这衣服怎么样,同学们说漂亮吗?”“好看,但老师说如再佩戴一条银项链就干好看了。”葵花妈妈说:“美得你,家里连吃饭的钱都不够,哪有钱给你买项链。”葵花在旁边咯咯地笑。刘老师本来向另外一位学生借项链给葵花参加演出,但那位学生到后来又反悔了。回到家,葵花因这件事魂不守舍,妈妈问他,她也含糊其辞。青铜从葵花的一个朋友那听说此事,心中想着葵花戴上项链的样子却无可奈何。突然,他看到房子屋檐吊着许多冰棱,眼睛忽然一亮,用冰棱做成一串冰项链,送给葵花。这串项链闪射出变化不定光彩,比阳光还要迷人,它那美丽的、纯洁而华贵的亮光使葵花演出更加精彩。
《青铜葵花》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无疑是另一种声音,它是对苦难和痛苦的确定,也是对苦难和痛苦的诠释,使我们对苦难和痛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苦难是痛苦的,也是美丽的。"
称之为干校的地方,不幸的是爸爸也在不久后的一场意外中,离开了他。葵花被送到了对面的大麦地村,那里最穷的青铜一家收留了她,葵花又多了许多疼爱她的亲人,哑巴哥哥青铜,奶奶,爸爸妈妈,还有牛。从此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因为贫穷,他们一家老老小小总是面临着不同的痛苦。
因为贫穷,哥哥和妹妹,只有一个能上学;因为贫穷,盖新房子没钱,奶奶卖了带了一辈子的耳环;因为贫穷······这样的痛苦,是数都是不清的。在这种痛苦中,我们似乎能感到一丝暖意,那份暖意,是在苦难面前永不低头,是一家人永远手拉手!
这里面讲的是一个男孩青铜和一个女孩葵花的故事,葵花并不是青铜的亲妹妹,但是他俩感情非常好,他们已经胜似亲人了。有一天,葵花想要多赚一点儿钱,于是,葵花一个人就出去赚钱了,并且还留了个纸条,青铜看了十分担心,连忙提着纸灯笼去找葵花。村子里的人也被感动了,一起去找葵花,奶奶也伤心地流下了眼泪,也连忙去找。
还有一次,蝗灾来了,把所有农民们辛辛苦苦种的稻谷都吃光了,青铜为了能让农民们吃好饭,就自己去捉野鸭子给农民们吃。看了这个场面,我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哭了起来。青铜他虽然是个哑巴,可是他心地十分善良、很纯真、乐于助人,给人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
作者:曹文轩
主要内容:葵花的爸爸死了以后,葵花寄养在谁家。
好词:恍然大悟大开眼界如愿以偿真相大白有始有终心悦诚服
无可奈何
好句:月光似水,泻满一河一地。草丛里,秋虫在鸣叫。芦苇丛里,有鸟受了什么惊动,突然飞起来,在天空里叫了几声,不知飞向哪里。天空离大地远了许多。天气已经凉爽。一切,都是秋天的景象。
老槐树的叶子,已经被秋风吹黄。风大些时,就会有几片落叶飘下来。
太阳越升越高,秋天的太阳又大又亮。
河水晃动着,青铜投在水面上的影子,梦幻一般,一会儿大一会儿小。
读书收获:作者把大家的心理描述得很详细。写出大家谁也不想要葵花,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养不起,不可能再收养她那种推来推去的心理。还写了青铜想把葵花接到自己家而爬上水泥桩的心情,青铜妈妈在家收拾床铺,收拾的她自己都莫名其妙,青铜爸爸在田里耕地,不知不觉牵着牛就回家了,青铜奶奶一句话:没错,我们家穷。我们家拆房子卖,也要养活这闺女!反正,这闺女我们家要定了!写出了青铜一家是多么善良!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哑巴青铜和妹妹葵花在乡下一起生活五年所发生的故事,他们一起开心,一起受苦,最后在葵花十二岁的时候被接回大城市,青铜只是坐在大草垛上眺望,终日思念着妹妹。
在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虽然他们并不是主人公。第一个人物是青铜的奶奶。我觉得奶奶走的很可惜,她老人家把耳坠换了钱,把金戒指换了米,唯一的一只玉镯也给了葵花做嫁妆。她临走的时候只留了一件衣服给自己,看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
奶奶是个好人。就算自己身患疾病,也要去她妹妹家采棉花,结果晕倒在了棉花田里,最后被人抬回了妹妹家中。前几天还不让告诉青铜,害怕家里人担心,后来实在病重得不行了,被抬回了青铜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奶奶还在惦记着青铜和葵花的新棉袄,真是个爱孩子们的好奶奶。
第二个人物就是嘎鱼。大家第一次看到嘎鱼时对他的印象是什么呢?爱无理取闹,爱戏弄别人,爱占小便宜……全是负面的词。可不知道你们发现了吗?自从嘎鱼送给青铜家两只鸭子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他变得助人为乐,与别人一起开心,让人安心……可以看出,这是从心底里发生的改变。人心向善的力量是多么美好啊!
为什么从心底里的改变那么重要呢?这是我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悟出来的。
两年前,六月的一天,是一个对我们家人来说特别悲痛的日子。那天,我亲爱的姥爷逝世了,当时全家人都很悲伤,我和妈妈更是哭的昏天黑地。两年后,我们慢慢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慢慢地相互开导,慢慢地从心底里改变自己:逝去的人已经再也回不来了,对这件事我们无能为力。
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过好当下,过好自己,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分一秒。这就是我从心底里悟出来的道理,可能不深刻,却能改变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我。
这本书还充满了真、善、美以及童心。其实青铜和葵花就是真善美的化身,他们净化了嘎鱼,净化了翠环,净化了油麻地,也净化了大麦地。
我认为“真”就是不虚伪。而在生活中往往有些人表面上是一个样子,实际上却是另一个样子。有的人看似“真诚”,但在“真诚”掩护下的可能是野心、是贪心、是私心。我觉得只有“童真”以及“真心”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真”。“善”就简单了,就是善良。
善良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是“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说法。而善良在青铜和葵花的身上尤为突出,很多故事都能看得出。而“美”并不指的是外表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心灵的“美”。
一方面我被青铜葵花胜似兄妹之情感动着。
为了给葵花挣学费,去油麻地镇卖芦花鞋时,青铜竟然把自己穿着的芦花鞋也卖掉了,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跑回了家;为了让葵花更清楚地看到精彩的马戏表演,青铜竟然让葵花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看了整场马戏,而自己却累得几乎瘫倒在地上;为了给葵花找吃的,在芦苇荡里抓野鸭时,青铜竟然被锋利的芦苇茬几乎扎穿了脚板,可见青铜葵花兄妹情深。
另一方面我被青铜全家和葵花的亲情感动着(-)。
为了让葵花能上学,青铜的爸爸妈妈竟然狠心地把青铜留在家里放牛;为了青铜葵花能穿上暖和的棉衣,奶奶竟然累倒在了棉花田里;为了省下学费给奶奶治病,葵花竟然故意把期末考试的各门功课都考砸了;最后面对葵花不得不回到城市的现实,青铜一家尽管有万般不舍,可他们还是无私地将葵花送上了回城的轮船,可见青铜一家和葵花亲情至亲。
【写青铜葵花读后感300字】推荐阅读:
曹文轩《青铜葵花》读后感300字07-20
写青铜葵花的读后感500字以上04-05
《青铜葵花》读后感250字07-11
青铜葵花读后感500字09-20
青铜葵花读后感200字01-07
《青铜葵花》读后感100字02-20
兄妹亲情-青铜葵花读后感作文800字07-28
《青铜葵花》观后感12-10
读后感400青铜葵花11-11
青铜葵花读后感高中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