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项目计划
一、项目使命
孵化新一代矿业领袖,打造升级版中国经济
二、项目愿景
建构全球最佳矿业EMBA教育平台
三、项目概要
纵观全球70多年、中国20多年 EMBA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程,EMBA已成为全球企业高管追捧的“白金级”智力投资项目。然而EMBA教育日益突显的困境是:通识管理(General Management)EMBA已无法满足现代管理差异化的需求,尤其是在矿产、金融、电商等特殊领域。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全球著名的矿业高等学府,依托雄厚的专业实力,携手沃顿、福库、中欧、复旦等海内外著名商学院,首创全球新型矿业领袖EMBA项目,致力于提升涉矿企业“科创、金融、文化”三大核心竞争力,为中国经济升级版孵化新一代国际矿业领军人才。
四、项目优势
(一)最佳矿业EMBA平台
全球矿业新型领袖EMBA项目独具匠心的三大课程体系:通识必修、行业专修、名校交流;三大师资阵容:授课师资、业界导师、论坛师资;三大特设模块:科创感悟、文化积淀、金融实训;建构了全球最佳矿业EMBA教育平台。
(二)融通完整的矿业产业链
完整的矿业产业链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产品交易、矿业投融资、矿权交易、矿业服务等八大领域。推进矿业全产业链的无缝对接,营造全球最优的矿业生态是矿业EMBA教育的根本归宿。
(三)登陆上海滩、借力自贸区
随着自由贸易区花落上海,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美好图景将展现在世界面前,素有东方明珠美誉的上海在全球新一轮经济大潮中将绽放更加绚丽的花朵。登陆上海滩、借力自贸区,创新国际矿业贸易机制,中国矿业未来商机无限。
(四)中外著名商学院训练营
全球新型矿业领袖EMBA项目不仅依托中国矿业大学雄厚的矿产专业实力,更注重汲取中外知名商学院EMBA教育最新成果,携手沃顿、福库、中欧、复旦等海内外著名商学院,开设专题训练营,开阔眼界,提升能力。
(五)EMBA、后EMBA一体化
两年半系统EMBA项目搭建了专属的高端教育平台,它仅仅是新型国际矿业领袖成长的重要起点,而与时俱进的EMBA、后 EMBA一体化教育以及持续的经营实践才是新一代国际矿业领袖成长的沃土。
五、院校师资
(一)主办院校
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校庆 中国矿业大学美丽宁静的校园
中国矿业大学(CUMT)创办于1909年,是当今国际上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学科体系最全的矿业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美国工程院院士Syd S.Peng认为:“中国矿业大学是世界著名的矿业高等学府。”
中国矿业大学师资实力雄厚:现拥有14名院士、273名博士生导师。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卓有成效,现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三个学科多次全球排名第一。8个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同时,学校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专业中心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是矿产煤炭能源领域领袖人才的摇篮,正朝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矿业大学的目标迈进!
(二)交流院校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
HEC商学院 魁北克大学商学院
全球EMBA教育实践表明:即使全球最优秀的高校,仅凭主办院校一己之力是难以建构世界一流EMBA项目,跨国交流已成为EMBA教育新趋势。遴选海内外特色EMBA教育供学员交流、体验,是本项目区别于其他EMBA教育的独到之处。
1.沃顿商学院(The Wharton School)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创立于1881年,是美国第一所大学商学院,被誉为现代MBA发源地,是全美最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角的商学院。在美国商学院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2.福库商学院(The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创立于1969年,是美国年轻的商学院,被誉为“南方的哈佛”。注重课程创新和改革是福库商学院最大特色。福库商学院在2013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百强排行榜名列第8位。3.HEC商学院(HEC Paris)
巴黎HEC商学院创立于1881年,被誉为欧洲最好的商学院。它与众多国际商业团体及交通运输团体保持着紧密的联系。HEC商学院拥有EQUIS、AACSB、AMBA等三大国际权威认证。
4.魁北克大学商学院(ESG School of Management)
魁北克大学商学院创立于1969年,是北美最大的商学院之一。英、法、美教学风格在魁北克大学商学院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商学院MBA学生在近年加拿大MBA案例竞赛中,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冠军。5.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HKUST Business School)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创立于1991年,亚洲最年轻和最受尊崇的商学院之一。学院突显了中西汇萃的独特魅力。商学院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合作EMBA项目荣登2013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百强榜首。6.复旦大学管理学院(School of Management Fudan University)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创立于1985年,通过拓展国际交流和加强企业合作加速了学院跻身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步伐。学院拥有EQUIS、AACSB两项国际权威认证。复旦-华盛顿EMBA项目名列2013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百强榜第6位。
7.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立于1994年,是一所中欧合作的独立商学院,是中国管理教育的先行者。“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办学特色和市场定位为学院赢得了广泛的声誉。2013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百强榜名列第10位。8.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立于2009年,是一所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模式办学的现代金融学院。金融EMBA项目旨在通过开设与国际名校接轨的现代金融课程,培养通晓中国和国际金融业运作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注:交流院校会随项目进程将有所调整和增减
(三)授课师资
王 安 教授、博导,著名的工程管理专家,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宋学锋 教授、博导,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经济与管理复杂性研究所所长。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聂 锐 教授、博导,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能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负责人。
朱学义 教授、博导,中国矿业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会计教授会理事。
刘传哲 教授、博导,中国矿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陈 红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煤炭学会资深会员,研究成果在国内诸多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等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刘金平教授、博导,中国矿业大学国土资源规划与评价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周 敏 教授、博导,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李统毅 博士Dr.Marcus Lee,美国纽约道亨投资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美国汉普敦投资银行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
刘 刚 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商学院院长助理,企业管理系主任,管理案例与教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叶 峰 北京交通大学EMBA教授、阳光正东(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吟秋 博士,日本组织人才开发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南京大学商学院特聘教授。杨志林 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副教授,营销学硕士课程主任。
(四)论坛师资
朱棣文 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
巴塞尔特(Harald Bathelt)全球创新集群研究权威专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地理学系教授
刘训峰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董事长 陈志武 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
彭文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包墨凯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 汤一介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 杜维明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叶 朗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杨天瑶 宝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戴碧特 中国国际矿业协会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Swann Global亚洲区执行董事
(五)业界导师
郝 贵 神华集团副总经理,中国神华高级副总裁
王社平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刘建中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祥恩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文学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李晋平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汪海涛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MBA,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景河 福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方冶金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熊维平中国铝业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周中枢 中国五矿集团总裁、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裁兼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童军虎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海外开发部总经理 陈玉民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注:上述所列是三大类师资部分代表,每届实际师资会有相应调整,但不低于同等师资水平
六、项目模块
依托中国矿业大学雄厚的专业实力,携手沃顿、福库、中欧、复旦等海内外著名商学院,首创专属全球新型矿业领袖EMBA项目四大模块,致力于提升涉矿企业“科创、金融、文化”三大核心竞争力,构建全球最佳矿业EMBA教育平台。
(一)课程模块
(二)拓展模块 沙盘演练
模拟企业战略规划、团队合作、ERP流程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探索科学管理规律,提升专业管理技能。
沙盘演练与决策模拟课堂上 WKB团队训练活动中
WKB专题
从心智模式、团队组织、团队思考、团队学习、团队沟通、团队领导等多个方面提升受训者的潜能和团队工作技巧,达到智(W-Wisdom)、仁(K-Kindness)、勇(B-Bravery)的统一,提升领导者塑造高绩效团队的能力。
戈壁挑战赛 “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是在国内外顶级商学院的EMBA学员中展开的一场体验式文化赛事。参赛各校的EMBA学员将在4天的时间里,依靠团队的力量,徒步穿越120公里戈壁,在行动中,充分体验玄奘大师当年的心路历程,经历一次释放心灵能量的旅程。“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举办9年来,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欧国际商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20所著名大学及工商管理学院组队参赛,参赛人数累计超过4000人次。
交流院校参加戈壁挑战赛的活动照片
(三)特设模块 科创感悟
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刷新了世界经济的图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科创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全球矿业格局将面临重新洗牌。本模块通过学习全球经典创新管理课程和考察享誉海内外的科技创新园区,为新型矿业领袖培育科技创新的基因,营造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创新生态。
1、学习创新管理理论:在UCLA学习全球最领先的学校《创新管理》课程
2、体验创新管理实践:深度考察海内外8大科创园区
中国线:国家4大创新园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合芜蚌试验区)国际线:世界4大创新园区(美国硅谷、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印度班加罗尔)
3、设计创新管理体系:在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契合产业变革和行业发展态势,创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最佳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和创新体系。
文化积淀
“眼界决定高度,胸怀决定疆域,责任决定兴亡”道出了企业家素养对企业未来的影响。眼界、胸怀、责任源自企业家的人文底蕴。成就有人文底蕴的商界领袖是EMBA教育更高层次的追求。“文化积淀”模块定位高度、宽度、厚度、密度四个维度,涵盖EMBA和后EMBA教育两大阶段,为新型矿业领袖积淀丰厚、扎实的文化底蕴。
1.人文讲坛
(1)经济产业专题(2)财政金融专题(3)管理营销专题(4)社交礼仪专题(5)政治军事专题(6)艺术欣赏专题(7)健康养生专题(8)国学经典专题 2.文化行走
(1)寻根问祖:寻觅中华文明的滥觞,问道华夏始祖的渊源
(2)行走商帮:从时空角度梳理商帮的历史,从文化视野认识商帮的传承(3)跨越丝绸之路:触摸四大文化交汇的印记,追踪昔日商业繁荣的轨迹(4)寻访四大宗教文化:叩开宗教神秘的大门,解码精神力量的内核(5)探求美利坚强国之路:寻觅大国崛起的路径,揭秘现代文明的生成法则(6)魅力纽约之旅:感受金融之都多元化社会时尚,体验最具竞争力城市风采(7)亲近“常春藤”:领略全球教育翘楚的神韵,聆听世界一流名校的声音
金融实训
本模块的宗旨不是再造股神和金融“大鳄”,而是通过金融高端实训和知名金融机构观摩,为新型矿业领袖确立战略金融思维和提升管控资本运作的能力。1.实训专题
(1)资本战略专题(2)投融资决策专题(3)产业整合与新兴产业投融资专题 2.机构观摩
(1)上海证券交易所(2)上海期货交易所(3)上海自由贸易区知名中外金融机构(4)纽约证券交易市场(5)金融资讯业大王:彭博资讯(6)美国金融历史博物馆
(四)EMBA、后EMBA一体化
两年半系统EMBA项目搭建了专属的高端教育平台,它仅仅是新型国际矿业领袖成长的重要起点,而与时俱进的EMBA、后 EMBA一体化教育以及持续的经营实践才是新一代国际矿业领袖成长的沃土。
借力自贸区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意味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自贸区既是改革“试验田”,更是国际贸易的前沿阵地。中国的矿产企业如何抓住机遇、重塑商业模式实现矿业全产业链的良性大循环?如何统筹贸易、加工、物流、金融诸多方面,提升矿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鼓励学员及所在企业积极参与调研上海自贸实验区试验成果,熟悉自贸区,进驻自贸区、借力自贸区、与自贸区共存共荣,携手打造升级版中国经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名企参访
在系统学习管理理论课程同时,利用矿大遍布全球矿业领域的庞大校友群,组织学员参访海内外知名矿产企业。多种角度观察、学习、思考、感悟、研讨、总结,将企业成功之处提炼和升华为自身的管理实践经验。1.举办矿业专题研讨会,并参访优秀学员企业
2.遴选矿业产业链特色终端企业,并与上下游企业互动 3.拜访各大驻沪商会,参访业商会龙头企业
参访SISCO 企业合作项目签字仪式
海外游学
海外游学通过对国外一流商学院的学习和国际知名企业的参访,帮助EMBA学员提升国际化视野、体会中西文化差异,转换思维,改革创新。同时,同学们朝夕相处,共同体验了异国风情,也增进了友谊。
1.北美线: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魁北克大学、瑞银集团(UBS)、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Inc.)等。
2.欧洲线:巴黎HEC商学院、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
3.澳洲线: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必和必拓集团、昆士兰州国际贸易投资与科技合作促进委员会等。
海外游学交流活动
高端论坛
推荐EMBA学员参加国家级高峰论坛,意在拓展学员在“科创”、“金融”、“文化”方面高远的视野。
1.浦江创新论坛(科创)2.陆家嘴金融论坛(金融)3.北京论坛(文化)
矿业峰会
推荐EMBA学员参加全球最高水平的四大矿业盛会,旨在让未来的矿业领袖聆听国际最前沿的声音,深度参与行业交流,把脉全球矿业发展的新趋势。
1.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2.南非国际矿业大会(Investing in African Mining Indaba)3.加拿大勘探者与开发者协会年会(PDAC)
4.澳大利亚勘探商与交易商大会(Diggers & Dealer Conference)
怡情乐活
“怡情乐活”模块是本项目最富活力的魅力空间,是新型矿业领袖学习之余释放身心,陶冶性情的志趣活动平台。
1.时尚运动:户外俱乐部、球类(高球、网球、斯诺克)俱乐部 2.冶情娱性:才艺俱乐部、驴友俱乐部、摄影俱乐部 3.健康养生:美食俱乐部、养生俱乐部(以上特色俱乐部将由学员自愿选择、参与)
丰富多彩的怡情乐活
七、报名条件
1、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2、具有8年及以上工作经验、4年及以上管理工作经验;
3、涉矿全产业链企业、管理部门高层管理人员及中层后备干部;
八、招生对象及名额分配(50名/班)
1、煤炭及矿产技术服务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15名)
2、矿业勘探开发、矿业开采、冶金加工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14名)
3、矿业机械和设备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12名)
4、矿产投资、金融法律、矿权交易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5名)
5、矿业贸易、物流、政府部门等管理人员(4名)
九、学制学位
1、学制、学位
本项目学制2.5年,课程总学分≥32学分,每月4天定期集中授课;学员修满全部学分,将被授予中国矿业大学EMBA学位证书
2、学费及报名费
学费人民币24.8万,报名费1000元。学费包括课程费(国内外)、教材和讲义费、论文答辩费、学院资源(图书馆、计算机中心)使用费及课间茶点等费用;海外游学、企业参访等自选项目费用自理
十、申请流程
提交申请表
报名初审
提交报名材料
新生入学 缴纳学费 入学考试 交报名费
十一、联系我们
项目邮箱:g-emba@cumt.edu.cn 项目网址: 1.上海办公室
联系人:郭老师 李老师 电 话:021-60531670 地 址: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1361号壹丰广场25楼2558室 2.苏州办公室
联系人:郭老师 任老师 电 话: 0512-68302362 地 址: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开太楼B区237室 3.成都办公室
此项目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实施培训高级管理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 是与美国知名高校合作、受到美国重视的高层次培训, 是将协会教育培训工作做好、做强的重要举措。该项目已得到副会长单位、会员单位, 分会、地方协会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认可与欢迎, 发展势头良好。
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已将此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战略
协会副会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中航工业) 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顾惠忠同志指出, 中航工业的快速发展, 使其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升。中航工业共有财务会计人员1万多人, 中航工业的财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是:培养10个财政部确定的领军人才, 100个在国外取得EMBA学位的财务人员, 以及1000个在国内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财务管理人才。这就是中航工业财务人员“十、百、千、万人才培养战略工程”。中航工业今年选派了9名财务人员参加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组织的赴美EMBA项目, 是中航企业实施本规划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落实在国外培养100名EMBA财务人员的第一次尝试。
协会于2009年2月6日印发了《关于继续“组织优秀中青年干部赴美国中长期培训攻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EMBA) ”的通知》, 中航工业随后在所属单位转发, 并由财务管理部组织实施。至3月31日, 共组织该系统16人报名, 并派员送达协会。协会将此情况通报了美方, 项目主管和大学高度重视, 并派领导来华拜访中航工业。之后, 根据中航工业严格把关、认真筛选的原则, 再次派校领导来面试、实地选录。经各方审议, 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后才正式确定首次人员。
为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工程奠定良好基础, 在学员出发赴美之前, 在中航艾维克酒店召开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欢送赴美攻读EMBA学员座谈会”, 为即将赴美学习的同志祝贺送行;顾总及中航工业财务管理部、国际事务部、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亲自赴会;特邀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锋出席和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参加。顾总在会上宣讲了集团的“十、百、千、万人才战略工程”, 对大家寄予厚望;董会长致词:大家是中航的精英, 希望代表中航工业, 把形象树起来。
二、EMBA是与美国知名高校合作、受到美中重视的高层次培训项目
赴美EMBA项目, 源于原国家经贸委领导1999年访问美国时, 向国际管理教育 (基金) 中心 (以下简称基金中心) 提出, 希望在美国系统地培养中国重点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后由三个州政府和州立大学做出方案, 经论证优选。确定选择与美国莱特州立大学合作, 通过组织一年中长期强化培训, 成绩合格者获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美大学授予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MBA) ;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 通过将两年课程紧缩至一年组织中长期强化培训, 成绩合格者获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美大学授予的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EMBA) ;是中美国家间合作项目。2001年实施;2003年11月, 时任中组部部长的贺国强同志批示:“项目很好, 交国资委继续执行。”国资委2004年就这一项目发文继续组织。与此同时, 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参加这一项目, 纷纷选派所属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管理人员赴美学习, 八年来, 已有600多人毕业并回国。协会本着“做好、做强”的培训工作指导思想, 选择与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 培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EMBA) 项目。
项目特点和优势是:
院校知名度高。密苏里州立大学是研究型的综合性公立大学, 是美国128所一类研究大学之一, 其商学院及其授予的EMBA和会计硕士学位均获得世界权威的商学院唯一评定机构AACSB (美国国际管理学院联合会) 认证。全世界约2000所商学院中, 仅有160家左右的EMBA和会计硕士等学位全部获AACSB认证。
项目获得美国州政府资助, 学费低。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派出的学员, 能够获得美国密苏里州政府特别项目资助, 学费远低于正常学费。
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层次高、针对性强。本项目采用美国大学商学院的主流课程, 并根据中国学员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设计相应课程内容, 采用美大学同期相应学位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材及教学管理模式。课程全部由美大学资深教授主讲, 各门课程考试一般采用分小组案例分析和完成指定研究文章的方式。
国家教育部承认学位和海外归国留学人员身份。学生毕业时, 可申请获得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签发的留学人员证明, 学成回国后在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学位认证, 享受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待遇。
免TOEFL和GMAT考试。本项目获特别批准, 不强要求学员参加TOEFL (托福) 和GMAT (美国商学院入学考试) 。研究生录取主要根据学员的实际英语水平、工作经历、发展潜力、学员单位的推荐以及面试等情况决定。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期间, 美大学组织学员参观访问密苏里州及附近州的500强著名企业, 参加美国的各类商务活动和社会实践, 与美国企业建立长期联系, 为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
了解美国社会。学校为每位学员配对安排“主人家庭”, 学员周末和节假日可与美国家庭接触, 参加美国家庭活动, 深入了解美国社会。
整班集中学习。学员学习期间, 成立班委会, 具体负责内部服务管理、对外联络协调和定期汇报沟通情况等工作。全体学员要严格遵守中国和美国的法律法规与校方的管理规定;在学习和生活上可以互相帮助, 教授也可适当调节课程进度, 语言上学员比较容易过渡和适应。
留学学员身份与美国本土学生一样。学员将作为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正式研究生录取, 入学时办理研究生注册和其他入学手续。学员按规定修完全部课程并成绩合格者, 获得与美国学生完全相同的学位。学员将加入美大学全球校友网络, 享有与美国校友同样的荣耀和任职资格, 包括永久保留学籍、成绩单以及所有其它校友服务。
节约时间和费用。学制较短 (通常在美国读EMBA学制为两年, 本项目将就读时间紧缩强化学习一年密集型课程, 没有寒暑假) , 学员不仅可节约一年的时间, 还可节省一年的生活费用。
签证成功率高。本项目为中美国家间访问学生项目, 美国务院签发国家间访问学生J-1签证, 签证成功率高。
譬如, 在办理2009年秋季班学员签证过程中, 京外均顺利通过;而在美驻华使馆北京签证处面签的11位学员, 当时有5人顺利通过;而有6位与签证官面谈、交流都很好, 但要求他 (她) 们补充资料, 并告“此程序一般需要几周的时间”。为使这6名学员能够如期成行, 协会工作人员连夜第一时间以电子邮件与美国基金中心和学校联系, 得到了美国国会众议员和参议员的大力支持。通过及时沟通和各方积极努力, 取回了6位学员获准赴美的签证护照, 仅比第一批晚9天顺利成行、如期到达;学校安排了介绍会和补落下的两堂课。
学员抵达美国时, 大学的助理副校长, 商学院副院长、老师和基金中心领导每次都到机场迎接;随后安排车辆并陪同学员熟悉环境和购买生活用品, 学员们非常满意, 先后打回电话和发回短信与邮件报平安。
从2010年起, 协会将分别组织春秋两季班。有意者并具备以下条件者均可与协会培训部联系报名:大学本科学历 (包括专升本, 专升硕, 共四年学历但不一定要求学位) , 成绩良好 (四年大学平均分相当GPA 2.75以上) ;两年以上管理工作相关经验;较好的英语能力, 或出国前参加英语强化培训后达到美方大学相应的英语要求。
三、认真履行协会职责, 继续将赴美攻读EMBA项目做好、做强
衷心感谢并热诚欢迎副会长单位, 常务理事、理事和会员单位, 分会和地方协会, 各有关部门和人士的积极支持、推荐、参与和继续合作。本项目2007年初介绍到协会, 时任协会常务副会长刘长琨同志积极支持, 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锋同志自9月17日与美方领导会晤后, 有关此项目的重要活动都亲临指导和激励;副会长单位协会航天分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在2008年拟组织报一个班 (30人) ;副会长单位、中航工业在2009年成功实践;分会、地方总会计师协会转发文件并动员参加;协会合作单位也有推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领导批示将此项目组织情况刊登在《中国科协继续教育工作通讯》上, 科协的培训机构提出希望与协会合作。此前, 已接到多家报名要求参加下一期。
本项目由协会与美国直接联系, 所有手续都是我会自己办理 (不委托、也不授权其它中介机构) 。本项目的成功, 蕴含了协会领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与付出, 各部门大力协同, 加班加点工作, 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 完成了为期六个星期的英语集中强化培训;直接填报和办理出国手续申报及签证, 取得了显著效果。在秘书处领导的直接指导和管理下, 组织了出国前集中教育和动员, 宣布外事纪律, 提出要求, 组织班集体、临时党支部, 提名班干部、支部书记;培训部都是陪同学员集体送达机场, 一同托运行李、办理登机手续, 应急处理随机出现的情况, 直至送达安检口、平安顺利出关。这样直接操作, 可以心中有数、情况熟知, 质量有保证, 也积累了一些知识。同时, 减少了中间环节, 节省了学员的开支;是实践和落实协会领导及有关方面提示协会要组织高层次培训的重要内容, 是履行协会职责、服务会员的实际行动。
无独有偶,在国内财会、经济领域占据理论研究及学科教育前沿的上海财经大学,日前开办了国内首个黄金投资方向的EMBA项目。侧面印证了当前黄金投资关注热度的上升,及其引发的投资者对深入理解黄金投资市场、把握未来投资走势的需求。
资料显示,早在2009年,中国就已成为世界最大黄金生产国和第二大黄金消费国。而据机构预测,未来10年左右,中国还将成为世界最大黃金消费国,并逐步成长为全球最大黄金投资市场。
尽管中国黄金投资市场潜力巨大,但相形之下,黄金投资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人才却十分匮乏。市面上黄金投资品种类庞杂,投资前景备受期待,这与目前黄金市场投资理论的普遍缺乏和操作规范性缺失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此形势下,专注于黄金投资领域的EMBA教育呼之欲出,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些报班学员表示,中国黄金协会可谓国内黄金投资及研究领域的翘楚。而上财黄金投资方向EMBA课程则填补了国内黄金投资EMBA项目的空白。在学术理论与实践意义上,双方可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首创的黄金方向EMBA项目,是与中国黄金协会合作举办,因此能够着眼于中国最前沿的黄金领域。而上财以其十年EMBA教学经验为积淀,不仅集中上财固有优势财经学科和资深教授,还有来自剑桥大学、加州大学的国际一流财经学者,带领学员触摸世界黄金投资知识领域的前沿,并有上海黄金交易所资深顾问曾祥龙博士等专家坐镇。学员们在研究黄金的同时,又能与上财强大的金融、财会领域进行融会贯通,从而使得上财的黄金投资EMBA课程具有了国际化视野及财经管理类学科的支撑。
据了解,该项目已于日前开始报名工作。知情人士透露,报考学员将来自黄金协会、黄金交易所、上市黄金企业、黄金珠宝首饰经营企业、银行及保险、券商、期货投资机构等,几乎囊括了与黄金投资相关的所有领域,并已在所处行业具备一定年限的从业经验和理论基础。
中国黄金协会(CHINA GOLD ASSOCIATION)是2001年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批准和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团组织。协会是由黄金勘探、生产、加工、流通企业、投资企业、科研院所和与黄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依法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自律性社团组织,为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提供服务。
EMBA同学经济新势力 企业家永不亏本的投资
有些教育产品是卖给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的,比如基础教育;而有些教育是卖给身价上千万甚至是上亿元的企业家的,比如说EMBA。不一样的消费群体决定了不一样的收费,所以这就决定了EMBA所带来的天价学费。
即便如此,仍挡不住“求知若渴”的企业家。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30多家EMBA办学机构,全国每年招收的学员超过5000,其中企业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对他们来说,花几十万读EMBA,更多的是一种投资,为不确定的未来投资。
■ 董事长“生产线”
当财富、成功成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词,知识拥有了可以改变一切的力量。而提供知识的教育产业也一夜之间成为价值数千亿元的超级蛋糕。
据浙江大学EMBA教育中心主任范晓屏教授介绍,目前仅在杭州市场上角逐的EMBA机构就有20多家,除了本土的浙大EMBA外,还有很多省外的学校在杭州设立办事处或是委托中介。而浙大EMBA始终在浙江本土保持着老大的姿态“傲视群雄”。
“我们每年开办两期,每次名额限制在200人以内,我们要求90%的学员要本科毕业,拥有8年或以上的工作经验或4年以上的管理经营。”就是这样严苛的条件,还是挡不住有些人想“走后门”进浙大EMBA。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努力。”范晓屏表示,从成立之初,浙大EMBA就以培养“企业领军人物”为目标。范晓屏解释说,来我们这读的人中有企业的老板,也有企业的中层,有政府机关的领导,也有其他一些社会成员。如果想成为管理者或职业经理人,那么他可以选择MBA,而EMBA则是以培养企业领军人为目标的。因此浙大EMBA专门设置了领军人所需要的能力培养课程,即:战略思维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领导力以及开拓学员国际视野的课程。范晓屏说:“现在我们有近70%的学员是来自民营企业,不少人过去往往只是就地就产品就企业本身考虑问题,视野不够宽。而在这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走出浙江、走出中国,他们需要这样的国际判断能力。”
除了上课交流外,浙大EMBA还针对不同班级的生源特点,以及区域经济、民营经济、全球经济发展的特点,采取专题讲座、高级工商管理案例分析、咨询式经营管理研讨会、移动课堂、海外访学等个性化课程方式。“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十几场免费的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顶尖的经济、管理专家和优秀企业家进行对话,如美国西北大学整合营销传播之父舒尔茨、著名的危机公关专家克拉克等。另外海外访学也是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之一,有些学员不止一次宁愿自掏腰包来参加。今年4月我们将去欧洲著名的牛津、剑桥大学进行访学。”
除此之外,浙大还成立了浙大EMBA俱乐部,并在宁波、温州等地成立了分会。“我们的学员将是永久会员,我们目的是要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也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促进了更多优秀人士加入浙大EMBA,“每年老生推荐新生的比例在30%以上”。也许,对这样一个群体来说,再大的广告投资也比不上一个切切实实的服务平台。随着学员年龄结构的变化,浙大EMBA也进行了调整。“我们现在学员的平均年龄从原先的41岁降到了30来岁,有一部分属于富二代,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老一辈的企业家不一样,他们更加现代,有自己的主张,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上也会做这方面的调整,举办的活动也会趋向于活泼、休闲、浪漫、现代。”
■ 同学经济新势力
在浙江大学EMBA,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案例:
李小姐依靠EMBA同学,卖出了36套房子。李小姐是钱江新城某楼盘的销售负责人,该楼盘成交均价超过3万元/平方米,是业界公认的高档住宅。该楼盘推出第一批房源,当时正在就读浙大EMBA的李小姐产生了一个念头:在同学中卖房子。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起初只向EMBA班上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介绍了楼盘情况,不久后,这几个同学都通过她下了单、买了房。而且一个月就卖出了4套”。这让李小姐意识到,身边的同学也许就是潜在的客户。
于是她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推销楼盘:上课或平时聚会,她会时不时地向同学们介绍楼盘;学校举办大型讲座时,她发动公司以赞助商的形式,让楼盘名称登上了背景墙;年终庆典,她把小区沙盘带到了现场,并给班上每位同学发了一本楼书;在学院的内部刊物上,还有他们楼盘的各类广告„„
同学们也很捧场。开盘初期,就陆续有浙大EMBA的学员找到她,了解楼盘情况,咨询销售价格。对最终下单的同学,李小姐多数都给了一定的优惠。直到现在,仍有同学找她买房子。“到目前为止,卖给同学的达到了36套。”
章先生依靠EMBA同学,拿到了2000万元的订单。章先生曾经是某品牌医疗器械的浙江区总代理,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前两年他亏了不少钱。面对事业的压力,章先生选择去进修、充电,来调整状态。在攻读EMBA学位时,他听取同学建议,转行做起了茶产品的生意:到全国各地搜购名贵茶叶,分门别类地进行精细包装,然后在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推广,以礼品茶、宴会茶的形式进入市场,走的是高端路线。
当时给过章先生建议的同学,之后也都纷纷帮忙出力,有的为他介绍客户,有的干脆直接成为他的客户。章先生的茶生意也越做越大。就在今年年初,章先生的茶产品参加某大型农产品博览会时,拿到了2000万元的订单。
原来各自从事进出口贸易、医药生产销售等行业的陈乃科、王康、陆修委三人,在浙大EMBA学堂结识,志趣相投,一起成立了国和投资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投融资业务,在资本市场行情看涨时,获得了较大的收益。“现在,我们已经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商盟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股东都是我们在浙大EMBA的同学,并且经营情况相当不错,我们希望能持续发挥同学互帮的优势。”王康说。
而银行、保险、基金公司的高管,通过高校的MBA、EMBA寻找潜在客户,靠同学提升经营业绩的,也是大有人在。
■ 学会关机
“如果你还不会关机,那么你两年的EMBA算是白读。”在浙江大学EMBA2008年春季班开学典礼上,浙大EMBA的毕业生代表——西子联合控股董事长王水福先生给新到的130名新生分享了自己当年来EMBA所学到的诸多感受。
王水福说,既然到EMBA学习,他认为要学会三点:第一首先要学会偷懒。特别是一些学员从总经理出身到董事长,应当学会授权。第二要学会合作,不仅要学会对外合作,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内合作,和员工之间的一个合合作是一种心态。
第三个要学会关机,学习关机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心境,当你关机了以后,就可以使自己整个人静下来,可以把很多事情授权给其他人干。他说,在管理上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管到后来会很累,一定要学会让其他人去干,这也就是从总经理到董事长一个很重要的演变过程,也应当是学员们来浙大EMBA所应该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虽然有人说EMBA有人脉资源、可以拿硕士学位,但是很多非常成功人士来读EMBA,看中的并不是学位。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模式与20年前、甚至是10年前、5年前都大不相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当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他会发现已有的经验不够用,曾经不用做过多思考的几千万的投资扩大到几亿、十几亿后,他发现需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来支撑他的想法,需要通过学习、交流,接受新的东西,才能使自己对未来经济走势、未来的商业模式看得更清楚。”范晓屏认为,目前有很多企业一做大就死,关键是因为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创新没有跟上。
“我们准备把学费调整至30万元,虽然说学费不低,但是我相信,任何一名学员都能体会到,他们得到了改变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这样的人生投资是值得的。事实上,全世界的EMBA学员都是在为未来投资。”范晓屏说,选择有一个好的EMBA项目,就是选择了一种好的人生方式。
职称: 研究方向: 所属部门: 行政职务: 电子邮件: 联系电话:
教授
创业管理;组织理论;管理教育 企业管理系 院长
ylzhang@nankai.edu.cn 022-23500603 研究课题
2010.1~2012.12,作为核心成员参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09JZD0034-1,经费80万元
2008.1~2011.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项目编号:70732004,经费99万元
2008.1~2011.12,主持教育部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南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和建设工作,项目编号TS2095,经费80万元
2006.1~2008.12,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课题“社会转型背景下高层管理团队、公司创业与绩效关系:中国成长型企业的实证研究”,经费20.0万元
2006.1~2008.1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研究课题“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研究”,项目编号:05JJD630026,经费20万元
2005.1~2007.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创业活动与组织互动的价值创造过程及其管理研究”,项目编号:70472049,经费17万元。结项被评为“优秀”
2001.10~2003.1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企业家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与组
织发展研究”,课题编号:01JA630043,经费5万元
2000.8~2002.12,主持教育部新世纪经济、法学、管理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大学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层次性问题研究”,课题编号:127204003,经费8万元
1999.1~2002.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企业家型中小企业基于活动的成长研究”,项目编号:79970044,经费8.5万元
研究成果 2011年:
张玉利主编、陈寒松副主编:《创业管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4月。
张玉利、王晓文:“创业者先前经验、学习风格与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2011年3期,1-12页。张玉利、田新、王瑞:“创业决策:Effectuation理论及其发展”,《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年2期,48-57页。
胡望斌、张玉利:“新企业创业导向转化为绩效的新企业能力:理论模型与中国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1期,83-95页。
张玉利、龙丹、杨俊:“CPSED概述及其学术价值探讨”,《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1期,11-18页。Zhang Yuli, Yang Jun, Kevin Au, and Paul Reynolds, “ Anatomy of Business Creation in China: Initial Assessment on Chinese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 In Paul Reynolds and Richard Curtin(Eds), New Business Creation: An International Overview, Springer, 2011: 95-121
2010年:
张玉利主编、杨俊副主编:《创业管理经典文献述评》,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杨俊、张玉利:“谁是新生创业者及其如何创业——阶层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0年6期,24-40页。
尹珏林、张玉利:“中国企业的CSR认知、行动和管理——基于问卷的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9期,63-70页。
张玉利、闫丽平、胡望斌:“新企业生成中创业者成长期望研究——基于CPSED首轮调查数据分析”,《管理学报》,2010年10期,1448-1454、1471页。
杨俊、田 莉、张玉利、王伟毅:“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性特征的角色”,《管理世界》,2010年3期,84-96页。
张玉利:“创业研究现状探析及其在成果应用过程中的提升”,《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1期,1-7页。张玉利、赵都敏:“手导向理性的创业行为与绩效关系”,《系统管理学报》2009年6期,631-637页。张玉利、田新:“创业者风险承担行为透析——基于多案例深度访谈的探索性研究”,《管理学报》2010年1期,82-90页。
Tang, J., Tang, Z., Marino, L., Zhang, Y., & Li, Q., An investig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organisational strategies in Chinese SMEs,World Review of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ol.6, No.3, 2010: 206-223
2009年:
张玉利、李乾文著:《创业导向、公司创业与价值创造》,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张玉利主编:《创业管理研究型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张玉利:“中国创业研究与教育的新进展”,载于《2009创业思想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编),中信出版社2009年11月,190-200页。
杨俊、张玉利、杨晓非、赵英,“关系资源、关系强度与新企业绩效——基于行为视角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4期,44-54页。
胡望斌、张玉利、牛芳:“我国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4期,107-118页。
张玉利、田新、王晓文:“有限资源的创造性运用——基于冗余资源的商业模式创新:以麦乐送为例”,《经济管理》2009年3期,119-125页。
李乾文、张玉利:“内部创业环境中介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1期,1-8页。张玉利、李乾文:“公司创业导向、双元能力与组织绩效”,《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1期,137-152页。张玉利、杨俊:“试论创业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其应用”,《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1期,16-23页。Fang Niu, Yuli Zhang, Hongzhi Xue, Acquisition of Resources, Formal Organiz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f New Ventures, Journal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Vol.1, Issue 1, 2009:40-52
2008年:
张玉利主编、陈寒松副主编:《创业管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南开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 主持编写:《中国中小企业蓝皮书——现状与对策(2007-2008)》(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课题),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5月 杜运周、任兵、陈忠卫、张玉利:“先动性,合法化与中小企业成长——一个中介模型及其启示”,《管理世界》2008年12期,126-138、148页。
张玉利、杨俊、任兵:“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其启示”,《管理世界》2008年7期,91-102页。
张玉利、杨俊:“组织生成过程研究:现状评价与未来趋势”,《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3期,65-73页。
张玉利:“特质论之后的创业研究进展与启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与创业》2007年12期,4-8页。张玉利、赵都敏:“新企业生成过程中的创业行为特殊性与内在规律性探讨”,《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1期,8-16页。
Tang, J., Tang, Z., Marino, L., Zhang, Y., & Li, Q.2008.Exploring an inverted U-shap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Chinese new venture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32(January), 219-239.创业管理》(MBA、EMBA)《管理学》(本科);
《高级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PhD); 《创业与企业成长》(MBA)育背景
本科:南开大学管理学系经营管理专业,1983.9-1987.7 硕士:南开大学管理学系企业管理专业,1987.9-1989.12 博士:南开大学管理学系企业管理专业,1992.9-1995.12 工作经历
1990.3-今: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师 1999.9-2007.9:南开大学MBA中心(常务副主任)2000.12-2008.5: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2003.9-今:南开大学商学院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2004.6-今:南开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08.5-2011.6: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2009.5-今:天津市青年创业研究中心(主任)
2011.5-今: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研究基地”(主任)获奖成果
科研获奖:
论文:“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其启示”(与杨俊、任兵合作,《管理世界》2008年7期)获天津市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
专著:《企业家型企业的创业与快速成长》(独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管理学三等奖”,2006年;同年获天津市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专著:《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障碍》,(与任学锋合作,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
教学获奖:
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产学研互动的创业管理课程体系及实践基地建设”,2009年 国家级精品课程《创业管理》,2008年 天津市精品课程《管理学》,2005年
其他获奖:
2007年被评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4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2001年被天津市团市委授予“五四”奖章
2001年获宝钢教育基金2001年度优秀教师奖 社会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010年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聘为“创业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2009年 中国首批火炬创业导师,2007年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创新与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 摩托罗拉大学兼职教师,1996年
天津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十一、十二届委员、常委
企业管理系
企业管理系于1980年恢复重建,著名管理学家陈炳富教授担任重建后的第一任系主任。1981年招收本科生并设立了企业管理硕士点。2005年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并于2008年入选全国首批“工商管理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企业管理系现有《项目管理》和《创业管理》国家级精品课、《项目管理》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管理学》天津市精品课、《生产管理》和《战略管理》校级精品课。
目前企业管理系在岗教师20人(教授7/副教授9 /讲师4),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80%的教师有美国、法国、英国、瑞典、加拿大、日本、韩国等海外学习和研究经历。企业管理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与战略、创业管理、项目管理、生产与服务管理、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知识管理等。
近年来,企业管理系教师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并有多篇学术论文被SCI、SSCI、EI索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新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和天津市等各类课题百余项;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项目管理IPMA年度国际研究大奖、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在职教师名录
电子邮箱:rjz@nankai.edu.cn 联系电话:022-23501221
商学院微博 电话:+86-22-2350-8785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 300071 @2007南开大学商学院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艾博思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财务管理系
财务管理系创建于1997年,现已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涵盖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层次,主要教学目标是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熟练基本技能、宽广国际视野与战略眼光的高端理财和研究人才。
目前,全系共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7名(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7名,聘有国外知名教授1人担任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紧密合作、互相促进的国际化教学研究团队。本专业 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企业投资与融资、投资组合、资本市场、兼并收购、税收筹划和跨国公司财务等。
财务管理系科研成果丰富,已出版教材30多部、专著17部、译著30本,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论文200多篇,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在内的国家、部委、省市和企业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社会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研奖等奖项。在2006年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发布的中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研究力排名中, 财务管理系在财务管理研究力子项目上排名第二。
在职教师名录
电子邮箱:hyl1023@163.com 联系电话:022-23509480
会计学系
会计学系是南开大学成立时最早设立的系科之一,其间因院系调整而中断。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开始在企业管理硕士点下招收会计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85年在国内首批设立审计本科专业并招生,1986年成为会计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会计学系正式恢复重建,2000年开始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合作培养国际会计专业方向本科生,2003年成为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和2011年分别成为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和审计
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
会计学系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6人(包括 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10人,12名教 师具有 博士学位,数名教师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宝钢优秀教师奖、天津市优秀教师奖、天津市先进会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会计学系现在开设国际会计和会计学两个本科专业方向,同时招收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审计理论与方法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招收公司财务、资本市场与会计、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审计理论与方法、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等 方向的 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会计学系先后合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主持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专著、教材40多部,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25项。
在职教师名录
电子邮箱:hyl1023@163.com 联系电话:022-23509480
建
职称: 研究方向: 教授
公司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国际化战略与治理;基于战略联盟的企业网络组织及其治理; 博士招生方向:①战略管理——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②公司治理——企业跨国战略组织与治理
所属部门: 行政职务: 电子邮件: 联系电话: 企业管理系
商学院案例中心主任
jzhou@nankai.edu.cn 022-23501221 工作经历
2002年至今,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2002年,南开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博士后,副教授 1997—2000年,南京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副教授
2006-2007,作为美国富布赖特项目(The U.S.Fulbright Scholar Program)中国研究学者(Chinese Fulbright Scholar),赴美跟随企业战略“资源基础论”奠基者之一的Jay Barney教授研习高级战略管理与相关课程 2005年7月-8月,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接受企业管理案例教学与写作培训 2002年7月,接受加拿大西安达略大学毅伟商学院企业管理案例教学培训
获奖成果
2010年12月,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天津市人民政府颁发,合作获奖,第一获奖人 2009年11月,第六届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9年2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9年1月,天津市第十一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天津市人民政府颁发,独立获奖 2009年2月,天津市政协2008年专题调研成果二等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 2006年11月,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获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 2007年1月,天津市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天津市人民政府颁发,独立获奖 2004年12月,天津市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天津市人民政府颁发,独立获奖 2001年3月,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 2011年6月,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0年10月,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9年11月,第六届南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9年5月,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8年5月,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7年4月,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6年3月,南开大学2005年度“敬业”奖教金二等奖 2006年3月,南开大学商学院科研论文收录奖” 2006年4月,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6年1月获南开大学MBA中心2004-2005年度MBA教学优秀课程奖获奖课程:《管理学》 2006年1月获南开大学MBA中心2004-2005年度EMBA教学优秀课程奖获奖课程:《管理学》 2005年4月,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项
2005年1月,天津市1999-2004年度高等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鼓励奖 2005年1月,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科研成果优秀奖 2004年1月,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科研论文收录奖 2003年12月,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社会兼职 天津市政协委员
天津市和平区工商联主席助理(2011-02—2012-02)
美国管理学会(AOM)会员,AOM-BPS(商业政策与战略分会)和AOM-OTM(组织理论与管理分会)国际会议论文评审人
亚洲管理学会(AAOM)会员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协会(IACMR)会员
南澳大利亚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DBA博士论文外审专家(External Examine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研究基金、国内数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南开管理评论》、《中国管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国内著名管理学学术期刊论文评审专家 北京大学《北大案例通讯》学术委员会委员 《公司治理评论》编委会成员
会上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牛根生发表精彩主题演讲《如何做好一名总裁》。
牛根生指出无论做哪一种企业,首先要把人做好。如果人做不好,做的就不是人事。企业家把人做好的三个条件:第一,理解人性。第二,做总裁得有眼光。第三,胆量,总裁的“裁”需要胆量。
在蒙牛,非常注重团队学习。牛根生说到,做总裁有两个共振要记下来,一个是核磁共振,一个是传统共振。传统共振就是部队过桥的时候步调不能一致,如果一致的话就产生共振,桥就断了。蒙牛走到今天,跟共振是特别有关系的。学习,产生的结果先是共识,共鸣,然后是共振。所以,学习一定要共同学习。
对企业家的“胆识”问题,牛根生谈起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胆识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无知无畏的胆大;二是无私无畏的胆大。
在分享了自己做总裁的心得与体会后,牛根生提醒现场所有的企业家们,离开脚看鞋是总裁容易犯的病。蒙牛企业文化里面有一句话,矛盾的98%产生于误会。把人生间所有事情拿摄像机拍下来,会发现98%的矛盾来自误解。
以下为现场牛根生主题演讲的文字实录:
怎么样做一个好总裁?大家都是总裁,总裁和厂长级别不一样,总裁总裁,如果“裁”不好,会给事情带来损失。无论哪一个时代,无论哪一个国家,做总裁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国家和国家的条件不一样,做总裁的条件也不一样。行业不一样、企业不一样,总裁的作用有可能不一样。近两年,央视放了很多关于“怎么样做好总裁,怎么样把总裁做好”的电视剧,像《大染坊》、《乔家大院》等等。今天怎么样做总裁?像胡秀岩他们的企业是家族、可继承的企业。都说富不过三代,怎么样做好家族企业?每一个时代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最近长江商学院上课的时候讲到一个案例,在德法两国边境上有一个家族企业,做得非常大。法国厉害的时候归法国了,德国厉害的时候归德国了。虽然是家族企业,他们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行业和国家不同,我们的企业领导人也是不同。今天分两部分来讲:前一个部分,给大家介绍我自己做总裁的体会。下一个部分,现场对话、互动。
一、做人的公司做不小,做事的公司做不大;做人在先,做事在后
各位是EMBA的学生,我连大学都没有上过,做企业之后在大学里面接受培养和再教育,是一边上学一边工作,学了两年。在北大也学了半年。
真的想做好总裁,首先要把人做好,因为总裁是带人的。如果带不好人,你的总裁再费力、再费劲也做不好。你做人不是你自己做人,为了把这一个团队带好。有两种总裁,有一种是不能够把企业做大的总裁,有一种是能够把企业做大的总裁。
无论做哪一种企业,首先要把人做好。如果人做不好,做的就不是人事。
第、企一业家,把人理做解好的人三个性条件。
怎么样做人?经营98%你得理解人性,一个人做事不难,难的是3、4、5、500等很多人在一起做事。如果你不了解人性,这一个事情的结果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你自己做人的东西,一直在影响着你周围的人,像助手、司机、家人。如果你部门的问题特别的严重,找谁?就找领头人,他身上的问题肯定非常的严重,自然而然的传染给了下面的人。改变别人难上难,调整自己最简单。做总裁要调整自己。最难管的人是谁?是自己。如果连自己都管不好,就别当总裁了,因为当总裁的话,可能会有“血淋淋”的事情。
第二,做总裁得有眼光。
什么叫眼光?谁的眼光?是不是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你可以当总裁。别人能发现你发现不了或者别人发现你认识不了,这样的话总裁也做不下去。这一个事情对所有的人都存在,都是同样的条件,看你能不能发现。中国航天员想上天之前,给内蒙古很多企业,尤其是跟乳业企业沟通过,希望大家能够参与这一个事情。蒙牛企业非常的积极,跟了两年,这一个事情做之前是保密,能不能安全上去有很多秘密在里面。包括做超女,刚开始做也不成功。我们做牛奶的首先从学生开始,学生太多,把男生、女生分开做,女生的量占50%,这里面拿出一部分更加特别的女生,就是把超级女生拿出来做,所以叫超女。企业家能不能带一些“鲨鱼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请了可口可乐的一个小伙子来帮我们做,当时他把这一个事做起来了,后来央视采访我的时候问我为什么不选第一、第二名,选第三名?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打电话给他,他说第一名、第二名有一点内向,有一点前卫,跟我们的消费群有差异,第三名跟我们消费群体很近,所以就选了第三名。到底是湖南卫视把超女做火还是蒙牛做火的?不知道,因为湖南卫视之前做过超女。所以这就是眼光,用人的眼光。
第三,胆量。
做企业之前想一下有没有胆量,没有胆量就别做。总裁的“裁”需要胆量。眼光都好,都看见了,而且不止一次的看到,看到很清楚。就像去年看到了什么事情,前年看到了什么事情,但是因为胆量不足没有做,就是老是后悔。没有胆量的总裁基本上都是谈论去年的、前年的、大前年的事情。有胆量的总裁一般是谈明年、后年、大后年怎么办,总结去年、前年的事情是为了明年和后年的事情。胆量是与生俱来的。与生俱来的东西,改起来很难。胆识是排最前面的,见识排在第二位,学识排在第三位。学历太深的人做总裁比较少,因为学识是排在第三位的。见识排在第二位,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去蒙牛体会很深,那么贫困落后的地方出现了那么一家企业,而且无论是走道、吃饭、睡觉都有规矩。每一件事情发生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得总裁归。在蒙牛的会议上,听不到手机声。食堂里面没有剩饭,这是规定。如果看见有人走路弯弯扭扭,那肯定是外来人,我们要查到是谁的客人,要他捐款50块钱。如果不用这样的制度、不用这样的规矩,企业能好起来吗?
所以,经济、政治、商业等方方面面领导来了之后,后面跟着很多要来的人。只要有一个人去,后面会去很多人。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瑞典的能源部长来了之后,有很多的感触。
他们感觉到受了教育。在这样一种贫困落后的地方能够管到这一个程度。到了总裁这一个位置之后,不“裁”行不行?不“裁”不行。
二、团队学习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学习非、常的重一要。学个习的人时候有学两种习方式:。
一定是一把手来,二把手、三把手不能来。
2、学习一定要团队学习,团队学习非常的重要。我过去的企业犯了一个错误,一把手非常的忙,他学习能力非常强,但是他学的东西跟我学的不一样,我们学武当拳的时候,他学太极。我们学太极的时候他学武当拳。一定要共同学习,如果不共同学习,你打你的太极拳,他打它的武当拳,容易形成不一致。不一致在团队里面是非常不好的,不一致的东西是最麻烦的事情,10个1加起来可能不等于1。要把你的认识变成共识,认识一致之后要反馈,要产生共鸣,最后产生共振。
做总裁有两个共振:核磁共振和传统共振
做总裁有两个共振要记下来,一个是核磁共振,一个是传统共振。传统共振就是部队过桥的时候步调不能一致,如果一致的话就产生共振,桥就断了。蒙牛走到今天,跟共振是特别有关系的。学习,产生的结果先是共识,共鸣,然后是共振。所以,学习一定要共同学习。
企
什
业么,叫胆无家识?知胆无的识来畏胆源于的识几个胆来方大面源 :。
2,无私无畏的胆大。男孩见女孩脸红,女孩见男孩脸红,为什么脸红?有私才能脸红。你爸爸、哥哥、弟弟都是男的,女孩会脸红吗?遇到特定的男孩脸红,肯定是你有想法。男孩也是一样,你姐姐、妈妈都是女的,你见她们不脸红,但是见到特定的女孩脸红,说明你有想法。无论是大总裁,还是小总裁,都应该要有胆识。
有的能够做大,有的做不大,98%是来自理解、了解人性基础上。有人问,蒙牛这么短时间把品牌做得家喻户晓。蒙牛在04年上市的。汇源上市的时候,老是说不清楚,他们就说你想想蒙牛,他们就说清楚了,汇源是饮料行业的蒙牛,这一句话就说清楚了。
品牌98%来自文化。大家都想建品牌,但是没有人做文化。什么叫文化?蒙牛任何地方都有一句和这一个地方非常相适应的一段话,当所有员工知道这一句话的时候就会有共振。很多总裁非常明白,但是员工一点都不明白,甚至跟你的意见相反。食堂为什么不剩饭?就是有一段话,打算剩饭就不要在这儿用餐,否则向希望工程捐款50元。蒙牛有一段话,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一个车间4000、5000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大部分是初中、小学文化,怎么样管理他们?怎么样把农民变成工人?所以我们说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有一些人管不住自己,老是管别人,老是打架。我们有一段话,脾气不好不是好人,心底再好也不能算好人。所以很多人去参观蒙牛之后,开始将自己的亲人送去受教育。因为我们的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在那么荒野的地方把文化搞得很有特点。我们那儿有2000多万人口,但是领土是中国领土的1/8,内蒙那一个地方是人少地多。
今天参加活动的EMBA学员,你们如果有时间和机会可以去蒙牛,也可以找我。大家去蒙牛,报好你们单位的名称和人数,跟我们接待部打好招呼就可以了。有一些关系非常熟悉的领导层去的时候,可能会更加的方便。
离
开脚看鞋是总裁容易犯的病
矛盾在一个企业里面是最麻烦的事。有矛盾的时候,怎么办?我们企业文化里面有一句话,矛盾的98%产生于误会。把人生间所有事情拿摄像机拍下来,会发现98%的矛盾来自误解。我们有一句话,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你在所有事情中误解的程度和被误解的程度。你经常误解别人,你就是白痴。这一个人什么都好,老是被别人误解,他在团队里面肯定是有问题。我们评价一个人素质的高低,比如说如果你不能把雪糕做好,而整天聊世界大话题,你也得回家。我们蒙牛的车间一尘不染,戴上白手套摸都没有灰尘。如果这一双鞋特别的漂亮,是39码,但是他是42码,所以也穿不了。离开脚看鞋是总裁容易犯的病,我们矛盾98%来自于误会。
资源的98%是建立在整合上。整合是蒙牛文化的关键。在文化、品牌、资源、矛盾、经营、人性、整合方面,每一件事情都有一种适合的方法。
有关怎么样做好总裁,柳传志和我的认识肯定不一样,我只是泛泛的讲。做人的公司做不小,做事的公司做不大,做人在先,做事在后。
三、牛根生现场回答南开大学EMBA的提问
现场问题:一把手负责前面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上都有人分管。
分管项目的领导和总裁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怎么样协调这一件事?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牛根生:分管业务的领导的业务能力比我强。总裁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会干。像分管营销宣传的领导,营销宣传这一方面他肯定比我强。他们意见来了之后,除了方向性我管之外,方法上我很少管。时间长了之后,他不仅仅是对蒙牛负责,也得对他自己负责。
以副手的意见为主,但是前提是他得比你强,你用人之前就要考虑好了。
现场问题:请问怎么样协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加强制度的建设?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牛根生:任何学者的思想最简单的是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让别人喜欢,这一个事情肯定不是以人为本。你要想以人为本,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想一下别人喜欢不喜欢?肯定喜欢,像金钱、地位、物质财富等等。蒙牛有一句话,财聚人聚,财散人散。
昨天我看了一个排名,第一个是王永庆,第二个是香港的李嘉诚,我是排在第三。刘永好排在第四。有三项指标:抠门的程度、财富的程度、慈善的程度。把自己所有的事情节俭给别人,肯定是以人为本,因为你不是以自己为本,虽然你也是人,但是不能以你自己为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大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一方面,日本做得比我们好一些,美国做得效果比我们要明显,以人为本的思想实际上这起源于中国。包括老子的舍得舍得,先舍再得。想取之先予之。你把钱、物怎么样分给别人?要分得越合理、越科学,你的事业越好。做人98%是做人性,如果人性都不了解,怎么样做人?
现场问题:胆识、见识、学识,这是做好总裁缺一不可的东西。也提到了对与错都要“裁”,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胆识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进行决策?有一些总裁眼光达不到您提的程度,在有局限的情况下,有没有好的建议,让他把自己的胆识体现出来?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牛根生:因人而异,行业、企业不同都不一样。你眼睛不好了,可以把耳朵用起来。聪明的“聪”,左边是“耳”,右边是“总”,总在听的人肯定会聪明。“明”左边是“日”,右边是“月”,太阳在的时候,月亮在的时候,你总在想,就是聪明的人。不一定要你“裁”,你听明白了你团队里面的人说的话也行。怎么样倾听部下的意见很重要。你做了总裁,就得听。总裁听的时候,千万不要说这是你的,那是我的。当所有的是你的时候,你会客观、真实的分析事情,这样决策起来也不会太差。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所以需要我们眼光、胆量。蒙牛在6、7亿的时候,拿出100亿目标,当时很多的领导说带老牛检查检查,是不是疯了。一个企业定5年规划,定100亿,他们说疯了。实际上第二年就完成了108亿。当时我们是第二,我们拜访行业第一的时候,他们说蒙牛定100亿规划,他们说不能学他。
现场问题:亮剑有一句话,领导的风格会影响队伍的风格。蒙牛是不是完全依据你的性格打造,你的性格和做事风格在蒙牛文化当中占的比重有多大?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牛根生:亮剑是蒙牛的教材。蒙牛有五本书和五大片子。大宅门、大染坊、乔家大院、汉武帝和亮剑是我们的五部片子。当时我们发现所有团队、所有分公司都在看亮剑,就把它做成教材了。你的企业性格51%来源你的性格,这是不可回避的。在中国是这样,在国外也是这样。你在公司是一把手,但不像,那你得换行业了。
在初创时期,领导人的性格会跟随你的企业一生。
现场问题:老总习惯于拍板,但是你恰恰相反,像刚才举的例子超女,你都不知道部下在做这样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不会产生权利真空,你怎么样给你下属的权利?对整个公司运作是怎么样掌握的?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牛根生:还是人性的问题。对人性理解不透彻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