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生哲学摘要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子人生哲学摘要(推荐8篇)

老子人生哲学摘要 篇1

2010学年第一学期《老子哲学》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中国·重庆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中国文化概论——老子哲学

论知足常乐

【摘要】:本文综述了“知足常乐”的思想,阐述了“知足常乐”的含义以及“知足使人常乐”的例证,并且阐述了“不知足”的两种截然不同状况:一种是生活的过度追求,这种不知足致使人不快乐;一种是学业上的进取,这种不知足使人进步。最后对如何才能“常乐”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知足常乐 进取 感恩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机遇众多,但是私欲也迅速膨胀,很多人都想升官发财,都想一举成名,一夜暴富。这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另一方面又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因此,学会知足常乐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一、什么是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

也许这个解释并不生动形象,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古人如何解释知足常乐。古诗曰:他骑骏马我骑驴,仔细思是我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上不足兮下有余。这是一种安于骑驴的生活态度。既不仰慕骑马之威武,也不为无马可骑而纷争,感恩自已无推车之苦,自得自享骑驴之乐。

知足常乐,这是一种心境: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布衣得暖胜似绵;早也香甜,晚也香甜,清茶淡饭饱三餐。知足赛过长生乐,不是神仙胜神仙。

知足常乐,又是一门哲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不如人千千万,人不如我万万千。

知足常乐,更是一门艺术: 感恩现在,放眼未来。以知足之心看待现在,以进取之心创造未来。

二、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诗】:人生原无病,不少因自作。想想病疾苦,无病即是福。

想想饥寒苦,温饱即是福。想想生活苦,达观即是福。

想想世乱苦,平安即是福。想想牢狱苦,安分即是福。

本是长寿人,自使命短促。奉劝世间人,知足便常乐。

世事无常,几千年前古人就明白了这一点,并提倡世人知足常乐。老子曾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并且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旨在教人“知足”。按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的说法,那么反言之则“福

4/9/2013

中国文化概论——老子哲学

莫大于知足”。所以,老子便用肯定的语气说“知足者富”,并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常乐”是中国人做人的一种境界。知足心境才能平和,虽粗茶淡饭也能享天伦之乐,这种境界是整日泡在荣华富贵之中而又永远没有满足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并不只是老子一人这样认为,庄子也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他是说,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这句话多么形象,并且一语惊醒梦中人!值得现代忙忙碌碌,为争名夺利拼个你死我活的人深刻反思。

人生几十年转瞬既逝,一切皆如浮萍一朵,来去空空,竭尽一生,尔虞我诈,最终还是空手来,空手去,何必呢?知足常乐吧!

富可敌国,风光无限,还想更富,还想更风光,甚至想君临天下,傲视群雄。天伦之乐,认为理所当然;朋友之谊,毫不珍惜更加以利用;身心健康,不屑一顾。恐怕即便临死之时,惦记的也不是家人朋友,而是千里豪宅,张张钞票。试问:这样一个人,这样不满足,能不累吗?知足常乐啊!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如果胡先生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恐怕他早已痛苦不堪了,还使得家人都对生活持消极态度。那精神的痛苦岂不是比生活的艰辛更甚几百倍!那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有网友曾说:知足常乐吗? 钱不在多,够花就行!别人吃肉,我喝汤也行!我不富有,但是我自由,想躺着就躺着,想睡着就睡着!这也是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人生在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是那么几十年,匆匆忙忙。悲观也过了,乐观也过了,何必折磨自己,知足常乐,开开心心,足矣!

记得《士兵突击》里吴哲常说的一句话:“平常心,平常心”。我想这里面的意思也不过是知足罢了,古语里也曾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的意思也可以和知足常乐扯上关系吧。无论是古语也好还是电视剧也罢,无非都在奉劝让世人少一丝贪欲,多一份些知足,自然也多一份快乐。

前几日在电话里和一个朋友聊天,谈起了过往一段时间的感受。他怨声载道,社团内部勾心斗角,学业繁忙时间太少,连生活费也不够用了,话语中不免流露出几分哀怨。于是我便说道,朋友你已经够好了,比起那些走街串巷的残疾乞讨者和学费也付不起的人,你也该知足了!朋友听了许久无语„„

既然世事不能如你所愿,那么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知足常乐吧。生活瞬间灿烂,为你精彩!

三、不知足者不常乐

【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才得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皆足够,4/9/2013 2

中国文化概论——老子哲学

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产少根基。

买得田园千万顷,因无官职被人欺。三品四品还嫌小,一品二品还觉低。一日当朝为宰相,又想帝王做一回。

做得君王犹不足,还把长生不老期。欲壑未满梦未醒,一棺长盖抱憾归。

知足常乐,人们把这句话几乎都挂在嘴边上,但是,真的能知足吗?其实,能知足者谓之明智者也,就现代而言,能知足者。实在少之又少的呀,德高则通达,意随境走也。然而,见利忘义者随处可见,这乃是社会的悲哀!不知足让他们尝到了无数苦果。

每当黄昏时分,一对卖烧饼的夫妻数着一天的收入,看到比昨天又增加了两块钱,夫妻俩都会开心地大笑,他们感到天地间没有比这个更加美好了;而也正在这个黄昏,另一对腰缠万贯的富翁夫妻仅仅因为所持股票面值下降了30个百分点而饮毒自杀。其实,仅他们留下的不动产折合成钱,也足够他们自己吃上几辈子„„

这是一个多么惨痛的例子啊,而世间的许多人不也正是如此吗?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穷尽一生?口袋里有了一块钱,还想着要两块钱;有了两块钱却想要十块钱、百块钱;最终连拥有千千万都不能满足。生前何必多要,死后还不是两手空空?与人生的快乐、健康、平安、和睦相比,功名财富实在是太易失去的东西。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曾留下了多少成功者志得意满的笑声,但如今还不是荒坟青草长、黄土埋枯骨?忙忙碌碌追名逐利不一定使人快乐;一长串阿拉伯数字的金钱符号,不一定代表着一个人的成功标志;惟有快乐的生活、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世人应该学学诗仙李白的豪放,珍惜现在,放眼未来。

四、另一种“不知足”

不知足者不常乐,但是“知足”并不等于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人总是要有进取心的,对待学业永无“知足”可言;对待物质追求,则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知足”,实际上讲的是心理健康。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要有自制能力。无论周围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诱惑亦不为所动,以保持精神上的节制和坦荡。

第二,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对各种外界影响,不想入非非,不过度思虑,以保持人体的形与神统一。

第三,常使内心处于平衡的满足状态。当我们得不到所向往的东西时,必须爱我们现有的一切。快乐是由知足的心情之中产生的。达成愿望的路需要付出坚忍与耐性,用健康乐观的心情一步一步的去走,抱怨与悲观只能使我们消沉颓废,以致可以到手的东西也会错过,连既有的东西也会丧失。

对待学业必须得不知足。

4/9/2013 3

中国文化概论——老子哲学

也许很多人听说过韩干画马的故事。韩干是唐代画家,尤以画马最为著名,和曹霸齐名。他原来在长安一家酒店当伙计,酒店紧靠大道,酒店门口,拴满饮酒客人的坐骑。他抓紧干活的空隙,用一根竹枝代笔,在泥地上练习基本功,勾勒马的骨架,外形,描摹马的各种情态。天天练,月月练,天长日久,他在地上能画出一匹匹体形优美,神态各异的马匹来,人们交口称赞。著名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发现了韩干的画马才华,尤其被他那种勤奋苦练基本功的精神所感动,特拿出两万文钱资助韩干购置画具。后来成名。

试问,如果韩干满足于当酒店伙计,满足于那几文小钱,他能名垂千史吗?也许他就在那个小店里当一辈子小伙计了„„

再来说说中国射击名将王义夫。他是中国射击队的老将,已经44岁了,还在射击场上拼搏不止。他一共参加了六次奥运会,取得了两金两银一铜的佳绩,雅典奥运会夺金牌仍无退役的打算。这种拼搏精神一直被众人称道不已。

试问,如果王义夫满足于一点点小成绩,数年之后他的光环一定很快被雄起的后辈小将埋没了,他怎么能被人们铭记?

又试问,梵高画了《夜晚的咖啡馆》、《星夜》,还要画《向日葵》?贝多芬创作了《英雄》、《命运交响曲》,还要创作《月光》?莎士比亚为什么要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还要写《威尼斯商人》?

只有学业上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社会才会进步,个人才会得到发展。用“不知足”的心态去学习,去工作,去创业,去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创造一个处处充满爱的和谐社会,为祖国繁荣富强,为家庭富裕安乐而共同奋斗!

四、怎么做才能常乐

那么,在生活中该怎么做到常乐呢?

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有对生活知足的心境。感谢上帝赐给我三餐;感谢家人给我温暖;感谢朋友给我关怀;感谢陌生人的笑容;感谢自己知道感恩。这会让自己拥有一颗幸福、自信的心,让自己觉得上帝眷顾自己,进而知足,并且常乐。

其次,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不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人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我们感谢上帝给了我们一次磨练的机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再次,以知足之心看待现在,以进取之心放眼未来。要常乐,还是得奋斗。不然没有物质基础的快乐是不会持久的,是空虚的。人生是由创造和享受两部分构成的,缺了哪一部分都是悲哀的。

还有,要凭良心做事。如果你是领导就要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如果你是老板就要知道哪些钱该挣,哪些钱不能挣;如果你是医生,就要知道哪些药该开,哪些药不该开;如果你是演员就要知道哪些戏该演,哪些戏不该演;无论你是职员、教员、公务员还是其他什么身份,都要知道怎么工作、怎么生话。凭良心做事,生活会变得轻松。

最后,以进取之心耕耘,以平常之心收获。人的发达是要靠天时地利人和的,既要奋斗又要机遇,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我们应该多多注重过程,将结果看淡。

4/9/2013

中国文化概论——老子哲学

总之,有多少人在感叹时代对他的不公啊,想知足,却难知足。这使我不得不发一声感叹,何苦呢?何必呢?只要不奢求太多,知足也不难做到啊!当然,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不赞同消极的态度,应鼓励积极进取参与竞争。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讲,有竞争才能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但当竞争者在竞争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而令人烦恼时,千万不能糊涂和失去理智,更不做出不明智的蠢事,而是要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这样才会使自己失落的心灵找到新的平衡,使你尽快调整心情,冷静地总结失败的教训,从而使你放开包袱,重拾信心,开心快乐地从头再来,以利再战!希望人们能够真正的理解一下“知足”二字,如能读懂这两个字,那他的生活一定是幸福而阳光的。祝愿人们早日的走出累的生活状态,让愉悦的心情环绕在你的身旁。知足、进取者常乐也。

老子人生哲学摘要 篇2

一、精神至上的人生诉求

老子有一句名言:“为学者日益, 为道者日损。”虽然是有感而发, 但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为学”追求的是知识, “为道”追求的是境界, 老子认为知识是越积累越多, 而境界却要尽量舍弃各种知识和欲望的牵累才能提升。两相比较, 老子看重的是精神追求。在老子眼里, 名誉、利益、财富、地位都是腐蚀人类心灵、与大道格格不入的东西, 过分地看重和追求这些东西往往伤及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纯真本性, 导致人格自尊受损, 人生误入歧途。因此老子提出了“名”与“身”、“身”与“货”、“得”与“亡”的关系问题, 要求大家认真思考。既然人生的真正幸福和快乐不在于物质上的充裕和地位上的荣华, 那么只能在内在精神层面上修养和充实了, 用老子的话就是“为道”。为了实现“为道”, 老子教育人们少私寡欲、抱朴守真。

就少私寡欲而言, 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减省一切欲望, 而主要是指对于物质欲望和个人私欲的节制。为了促使人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老子指出:“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 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意思是说, 人出生后能长寿的, 占人群的十分之三;短命夭亡的, 占人群的十分之三;本来可以长寿而却踏入死路的, 也占人群的十分之三。其原因何在呢?是因为生养太厚、享受太过造成的。看来, 不加节制地纵情声色, 过分恣意地追逐名利, 都会给人们带来不良的后果, 倒不如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不为物累, 追求恬淡适宜、豁达平和。古今中外的历史说明, 一切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卓有建树的人, 无不是善于节制物欲和享乐, 对人生豁达乐观, 对工作孜孜以求, 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总之, 对我们而言, 什么是幸福和快乐, 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是反求诸己, 还是外求于物?老子给我们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多一些精神追求, 少一些物欲放纵。虽然其思想中有忽略物质条件的片面性, 但其看到了精神修养和精神充实的重要性, 认识到单纯的物质生活的满足并不是幸福和快乐之源, 引导人们不要为外在的物质条件所束缚, 不要为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所牵累, 应努力去追求精神的充实和内心的平和, 这样的幸福和快乐才是长远和无限的。这些看法在现代生活中仍然有着特殊的意义, 特别是对那些失去了终极追求的拜金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 更是一剂良药。

就抱朴守真而言, 这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老子从其所处的社会现实中, 看到人们屈从于等级制度的压迫和繁琐礼仪的束缚, 虚伪做作, 尔虞我诈, 导致人性扭曲、人格分裂, 因而视“朴”、“真”为道的本性, 教育人们返朴归真、保持纯朴天真的自然本性, 要求大丈夫为人处世“处其厚, 不居其薄;处其实, 不居其华”, 以此来纠正种种社会弊端, 改变浅薄浮华的社会风气, 使天下“复归于朴”。所以, 道家抱朴守真、斥虚去诈的思想主张正是对于摧残、扭曲人类本性的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派生物封建道德的一种反抗, 是对于封建官场中争名夺利之黑暗现实的抨击, 是对于封建统治阶级假仁假义行为的揭露。对于处在‘使人不成其为人’的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礼教束缚下的中国人来说, 其无异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帮助人们抗拒和克服着人生的扭曲, 以及这种扭曲所带来的痛苦, 为民族性格的发育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2]直到今日, 真诚朴实在现代中国人的品格结构中依然占有重要的位置。人们总是喜欢那些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注重实践、不尚空谈的人, 而对那些言行不一、奸诈狡猾、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者充满了鄙视和谴责。可见, 在当今社会, 真诚质朴的品格对于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关于这一问题,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 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们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 在它发展得最完善的地方, 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3]

二、极具特色的处世之道

老子的人生观蕴含着多方面的意蕴, 他不仅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 就个人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进行了思考, 而且就人在社会中如何取胜、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进行了探讨, 总结出了一系列为人处世的原则、策略、行为方式,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进取观。这种独特的人生进取观主要由“贵柔守弱”、“谦下不先”、“不争”、“无为”、“守静”等内容构成, 它洋溢着辩证的智慧, 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养成和人格塑造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 贵柔守弱。

老子非常推崇柔弱, 十分看重柔弱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的作用。在对于自然社会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上, 老子认识到, 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 而坚硬刚强的一类事物往往容易被毁坏;凡是柔弱的东西都是生存的一类, 凡是坚强的东西都是属于死亡的一类。他以人、草木、水为实例说明这一道理, 从而要求人们保持柔弱的状态, 柔弱处世, 并强调“守柔曰强”。老子“贵柔守弱”的思想反映了一种非常深刻的大智慧, 是一种独特的取胜之道和生存之道。在现实世界中,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两军交战时, 强大的一方常常恃强而骄, 反而容易失败;逞强好斗之人凶残暴虐, 容易激化矛盾, 引人怨恨, 为人所伤害;树苗由弱而强, 长大成材后, 反而会被砍伐;树木高大的易遭大风所折, 此所谓“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小草看似柔弱, 却能在大风袭来时安然无恙;滴滴水珠看似细小, 日久天长却能洞穿巨石……然而, 人们在刚强与柔弱之间, 往往看重刚强的力量, 习惯于求强、图强、逞强, 甚至以强凌弱。老子却非同凡响, 独具慧眼, 告诉人们柔弱并不是懦弱, 柔弱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一种比刚强更大的力量;启发人们要采用柔弱的方式, 保持柔弱的姿态, 而不刻意追求强和盛, 最终以柔弱胜刚强。其实柔弱作为人生原则有两大特点:一是温和性, 二是灵活性。人生在世, 与他人相处, 采取柔弱的姿态, 还是坚持刚强的态度, 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贵柔守弱, 主张柔弱, 并不是要人一味示弱与退让, 而是要人用温和的方式去争取自己的目的, 要人待人接物灵活而不僵化、圆融而不固执, 具有耐心和韧性。这对个人而言, 可以减少生活道路上的各种阻力与障碍, 有利于达到个人的愿望;对社会而言, 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与冲突, 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坚持刚强, 则不是皎皎者易污, 刚强者易折, 就是好勇斗狠, 纷争四起, 对社会造成破坏, 于人于己均无益处。所以老子的这一方法, 初看是软弱或耻辱的, 但最终是聪明和有力的。老子的这一思想反对逞强好胜, 极大地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 塑造了中华民族柔和的性格。

(二) 谦下不先。

“谦下不先”是老子贵柔守弱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谦和、处事谨慎、不骄不躁、先人后己, 这些至今为人们所欣赏和修养的美德都与谦下不先相联系。

1.“谦下”具有我们现在所讲的谦虚、谦让、谨慎的含义, 它与骄傲自大、逞强好胜相对立。老子认为谦虚有益于人, 骄傲侧有害于人, “善用人者为之下”, 统治者只有礼贤下士、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处于上而居以下, 才能博采众长、广收民心, 成就丰功伟业。历代统治者的政治实践都证明, 谦下者一般都能形成较为和谐的政治局面, 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如刘备三顾茅庐, 屈尊求教诸葛亮, 从而三分天下有其一。唐太宗李世民, 以其“常怀畏惧”、“自守谦恭”, 广泛听取魏徵等臣下的意见, 终于造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看来, 为人处世保持谦下, 是个人进步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2. 在老子的“处世三宝”中, “不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法宝。在现实生活中, 一般人都知道不甘人后的道理, 认为努力进取、力争上游才是应有的人生态度。老子则不然, 他主张不先, 并将不先作为实现人生目的的策略和手段, 通过处下, 达到居上。这看似消极, 实则很积极。不为人先是以退为进, 养精蓄锐, 厚积薄发, 后发制胜;启发人们退而结网, 而不要临渊羡鱼, 退是为了更好地进。所以, 不先既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处世之道, 又是一种协调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老子的原意决非要人们自甘落后, 无所事事, 消极无为, 而是力求消除人们逞强自大、自以为是的陋见, 启发人们顺应自然之道, 更加有效地“为”。

总之, 柔弱不能流于柔媚懦弱, 刚强不能失之骄矜暴虐, 谦退不能放弃原则和操守, 这就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 老子的思想无疑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 并给这一精神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营养。

(三) 不争、无为、守静。

在老子独具特色的处世之道中, 还有“不争”、“无为”、“守静”等内容。这些都与老子“贵柔守弱”的思想相关联, 都与“谦下不先”的主张异曲同工。

1. 不争

不争并非真的退避三舍、妥协忍让、不敢竞争, 而是以不争来实现争, 讲的是一种策略和手段。老子不争之争的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应该懂得有所争有所不争, 凡事都争, 既不利于人际关系和谐, 又会使自己身陷战争状态, 身心交瘁;其次, 即使要争, 也要采取和平的, 对社会无害的方式去争, 再次, 应该学会超越自我, 走向“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广阔天地, 淡泊名利, 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在更高的层次上争;最后, 在过分注重争的时代, 运用不争作为争的策略和手段, 往往能出奇制胜, 不战而胜。

2. 无为

无为并非真的一无所为、无所作为, 而是无为而为。老子在论道时说“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产生并养育万物, 却不带有丝毫的功利目的和考虑, 万物依赖它生存而不加以夸耀, 成就万物而不去占有万物, 养育万物而不对万物实行主宰。因此“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老子将这一宇宙观落实到人生层面上, 就提出了无为处世的原则。老子十分推崇无为原则, 认为真正高尚的东西不是有意做出来的, 而是自然呈现出来的, 他坚决反对刻意而为, 带有功利心而为。老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要求人们按照道的样子去生活, 不断削减人的功利欲望和追求, 达到无所为而为顺其自然而为的境界。“老子似乎已经认识到:过份注重目的, 常常会遮蔽人的视野和明智, 忽视事物的本性和发展规律, 使人心灵焦躁, 困惑, 最后徒劳无功, 付出惨重的代价;似乎已经认识到:反其道而行, 无为而为, 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激发人的潜能, 保持平和的心态, 尊重事物的本性和发展规律, 顺应各方面的自然性, 从而克服目的性行为的局限。这是老子无为思想的深刻之处。老子的这一观念对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有相当的影响, 而且现在看来也十分有价值”。[4]

3. 守静

守静是老子的又一创意和智慧。宁静致远, 静定生慧, 静能让人处世从容、临危不惧、临乱不慌。所以, 千百年来, 老子“守静制动”的思想陶冶了中华民族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处事态度, 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老子要人在繁忙中静下心来, 在急躁中稳定自己的教诲, 在今天这个躁动和忙碌的时代, 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清醒作用。

三、结语

通过对老子独具特色的处世之道的分析和评价, 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在现实生活的层面并不是一味地消极退缩, 而是主张以迂回的、非常规的、看似消极的方式来争取积极的人生目的。这是老子人生观的独特之处, 也是老子的机智之处和常常被人误解之处。指责老子的人生观消极, 是肤浅之见;说老子“有见于诎, 无见于信”, 是不准确的。老子的人生观是以屈求伸, 它充满了睿智, 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有着很好的运用, 并且对社会多半无害, 即使在今天也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示。同样, 老子所提出的许多策略和手段, 以及由其引伸的处世之道和行为方式, 经过岁月的洗炼, 前人的实践和总结, 有些已内化在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中, 对中国人的人格修养和人格完善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冯达文, 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人民出版社, 2004.

[2]吕锡琛.道家与民族性格[M].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6.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72.

老子的领导哲学 篇3

《道德经》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其实就是几个人在玩“过家家”,一个是李耳,即老子;一个是孔丘,即孔子;还有一个是墨翟,即墨子。可以说,孔丘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商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培养了七十二博士,三千硕士。这些学生里,有企业家,有学者,有外交家,还有军事家,正是他们的颂扬和吹捧,才有了至圣先师孔子的香火不衰;而墨子,则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政党组织——墨党,这个党派有着高尚的信仰、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纪律,不但要宣誓为了墨党理念而奋斗终身,还要按时交党费,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官。只有老子,孤身一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没有成立组织,也没有三五一伙相聚成群,只是在函谷关被关长尹喜半求半逼着写了5585个字的文章,即被众多精英哭着喊着追认为老大,成为道家的领袖。几千年过去了,墨家已被雨打风吹去,儒家也是几度沉浮,只有道家,依然悠哉游哉地被后人捧着,一会人世,一会出世,好不潇洒!

由此看来,要论真正的领导学家,非老子莫属。老子曾经在他的领导哲学里,把领导者按不同级别分为四类,并分别作了不同的论述,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类领导者的境界,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太上,不知有之

最理想的领导者,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短短六个字,老子告诉我们最高明的领导者的外在表象——不知有之。

为什么感觉不到?因为他无处不在——靠规律来管理着他的组织。这个规律就是“道”。这就像空气中的氧气,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当失去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时,我们才会发觉它对人类生命是的重要。

如何构建这个重要的“道”?老子告诉了我们路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而言之,就是向大自然学习。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人类身处其中,自然成长。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平衡的,有春就对应着有秋,有夏就对应着有冬。和谐的根本就在于平衡,或者说彼此矛盾的制衡。

企业是企业家创造的,企业在创业初期就是企业家人格的延伸。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就是企业的上帝,他创造了“这个世界”,构建了这个企业生存的规律。这个规律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这个规律越契合“自然之道”,企业的发展就越良性,也越长久。

美国之所以在二百多年间迅速崛起,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构建了正确的“道”。在1787年美国建国初期的立宪会议上,美国的建国先贤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谁该当总统?谁是我们当中最聪明的人”,而是“我们能够创建什么样的程序,使国家在我们死后仍然能拥有很多优秀的总统?该制定什么样的方针和机制,以创造我们梦想的国家?”

正是这种远见卓识,才造就了美国今天的强盛和强大。这才是美国强大的根本——即构建这个国家健康成长的“道”。

而且,这些建国者均不以功臣、能者自居,任期一满即自动卸甲归田。正好符合老子对最优秀领导者的定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为能,成就功业而不以功臣自居)。

作为一个领导者,其所构建的“道”主要有三项:一、制定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实施;二、正确战略的制定和监督实施;三、寻找合适的人充分而合理的授权。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旦制定,就不要频繁变动,要长期坚持贯彻。在执行的过程中,领导者要寻找合适的人,并充分授权。

好的领导者,总是不断去寻找和挖掘优秀的人才,并能够根据其能力的高下,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同时制定相匹配的奖惩制度,来管理授权风险。这样,作为领导者,就可以抽出大量的时间去思考重大问题,会见战略合作伙伴。这样的领导者,在企业员工的眼中,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类型,只有在重大场合才会出面,平时是见不到的。

你是这样的领导者吗?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爱戴他、称赞他;再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害怕他;最次的领导者,人们蔑视他

当年,刘邦和项羽都看到过秦始皇巡视天下的威风,项羽脱口而出:“我能够取代他!”刘邦则看得眼珠子都圆了,情不自禁地说道:“大丈夫就应该这个样子啊!”这就是他们最朴实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这两个领导者的不同结局——个乌江自刎,一个成就霸业。

在项羽看来,他追求的目标就是“我能怎么样”——我取代了始皇赢政,就能享受他的威风。所以,项羽的最大失败,就是始终在“小我”的圈子里打转,放走韩信,气死范增,儿女隋长。刘邦追求的目标,则是另一种方式一大丈夫就应该如此生活,如此精彩。所以,他建立了—个以萧何、韩信、张良为核心成员的团队,这些人都想成为大丈夫,活得精彩。胜利,自然也就属于刘邦了。

刘邦入关,约法三章,关中父老皆称其善,亲而誉之。项羽入关,火燎阿房宫,三月烟雾不绝,关中父老皆称其恶,畏之侮之。

当然,亲而誉之与畏之侮之的尺度很难把握。春秋时期让郑国成就霸主-地位的一位叫子产的政治家,对这几种尺度的把握非常到位。

他从政的第一年,老百姓怨恨他,恨不得想杀了他可从政到第三年的时候,老百姓都在担心,万一子产死了,谁能保障他们的利益?当子产病危时,他对继任者说:“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够以宽大来使百姓服从,德行次一等的人不如采取严厉的政策。你看火很猛烈,百姓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很柔弱,人们因亲近喜欢而轻视它,所以,很多人死在水里。因‘宽柔很难’。”子产死后,继任者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结果,郑国强盗很多,继任者很后悔没听子产的忠告,于是开始严厉镇压,郑国治安明显好转。

亲也罢,畏也罢,这都是表象,关键在于作为领导者的你,所构建的“道”希望达到什么效果。你必须根据你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道”。每个人的“道”都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

在这里,次一等的领导者,其公司核心价值观和公司战略都没有问题,但由于不能找到合适的管理者分担自己的工作,很多活只能自己干。给下属帮助,培养下属的各种能力,直至下属成长到他所希望的程度。

再次一等的领导者,由于自己的能力问题,还不敢充分授权给别人,来代替自己行使一部分权力,事必躬亲,错了罚,对了奖。亲历亲为的结果,容易让下属畏惧而不是敬服。

最次一等的领导者,心胸不够,能力不足,眼光不准,决策错误经常导致下属做无用功,甚至爱猜忌、易发怒。时间一长,下属自然会心生怨言而蔑视他,认为他没有能力来领导和管理自己。

企业里产生的许多矛盾,皆在于此!

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如果领导者本身的诚信不足,百姓自然不会信任。(最好的)领导者总是那样的悠然自然,清静无为,不肯轻率发号施令。天下治理得井然有序,而百姓都认为“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老子在最后一段点出了重点——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诚信,不骗人。否则,就没人听你的了。春秋时期,商鞅在秦朝变法,首先做的事就是告诉老百姓,他是讲诚信的。如果没有诚信,你制订再多的规则都是无用功。有些企业,公司制度可以装几大柜子,可最后为什么倒闭了?就在于失去了员工的信任。

老子反复告诉我们,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组织,都要靠规则来管理,而不是靠人来管理。身为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失去诚信,这是组建团队的重中之重。在信任的基础之上,抓大放小,尊重规律,不要轻易去干涉,一切就归于自然了。

正如农民种地,选好种苗,适当地浇水和施肥,然后就等待收获,千万别干拔苗助长的事情。企业也是一样,领导者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与公司具体业务剥离出来,站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社会的变换、政策的导向和公司的行为,通过推演变化,适时地微调公司发展战略,让公司自动自发地按照规律成长。

论老子哲学的“无” 篇4

论老子哲学的“无”

老子对其“道”有着一以贯之的思路,即道是对生命本真存在的.体悟。“无”在老子道论中具有核心地位,“无”是道的超验性的指称。因此,道之“生”,并非宇宙论的化生,而是出于生命的体验,其本质就在于“无”之生,是“无”之心体对万物的当下成就。以“无”为本体的“无―有”一体化运作形成道的内在结构,“无”在“言”出“有”中踏入了超验性与经验性的两难境地,而“有”对“无”的当下回归使物我保其真性。在这个结构中,“真”是“无”的内涵,“虚”与“静”构成了“无”的动力机制。

作 者:王晖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刊 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026(1)分类号:B223.1关键词:道 无 有 生 真 虚 静

幸福生活的智慧——老子思辨哲学 篇5

冯立鳌 《光明日报》(2014年08月09日05 版)

中国思想史上,老子赋予了“道”对万物本根性、规定性的意义,建立了道生万物、道统万物的一元化理论体系,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理论思辨性。他以经验实例论证了恒常之道的特征,将其灌注于日常生活中,教给人们如何认识事物、如何保持优胜和如何获得幸福。

如何认识事物

老子洞察天道,指出“反者道之动”,认为天道的本性是变动;变动的本质在于相反事物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这一理念奠定了认识事物的前提。

在论述思想时,老子列举了人们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相反属性:如有无、难易、高下、大小、美丑、轻重、静躁、刚柔、歙张、兴废、强弱、胜败、存亡、取予、进退、福祸、得失、清浊、明昧、久暂、终始、同异、人己、爱恶、贵贱、古今、智愚、结解、主客、损益、巧拙、成缺、寒热、亲疏、抑举等等,他归结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认为世界万物都包含着内在联结而又相互对立的趋势,对立趋势推动事物的变化,又寓含着变化的结果。

老子以实例作论证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在车轴、陶器、户室等事物中,因为有了空虚的“无”,才具备器物的“有”,足见“有”与“无”的互相依存与难分。又如善恶相近、难易相成、福祸相倚、大智若愚等,都表明相反事物的内在相通性。

老子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深远的天道与物象常常相反。既然万物都包含着相反的趋势,那要全面认识一事物,就不仅要看到它的正面,还应把握其表象的反面,这才是合于天道的认识。《红楼梦》中的跛足道人给贪欲致病的贾瑞送来风月宝鉴,叮咛说不可照正面,只能照反面。整个故事寓意深长地告诫人们,正面的美好与反面的丑陋是同一对象,识透事物的反面才是关键;只看事物的正面,是危险有害的!曹雪芹看来是深得老子思想的玄奥。

老子从反面认识事物的思想是深刻而极富影响的,中国人历来相信利害相杂、福祸相倚、物极而反、赢缩转化的定则;主张安不忘危,治不忘乱,临强不畏,处弱无卑;人们有塞翁失马的挫折慰藉,也有月满则亏的成功警省。这都体现着对事物反面的顾及。

同时,老子这一思想也教给人们从反面入手的处事方法。欲取先予、知雄守雌、以曲求全,就是处事中主动占据反面,等待条件和机会、以反得正的方法。天下大事做于细,治大国若烹小鲜,以不争而取胜,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事取天下等方法,更是增益了人们的经验智慧,把以反得正的方法推广到生存生活以外的领域。

如何保持优胜

恃强而持胜是人的本能,然而,根据“反者道之动”,强大往往内含着毁灭,是危险的处世之道。老子因而提出“弱者道之用”——柔弱才体现道的精神。

老子始终从天道规律上看待事物。他说:“物壮则老。”强壮的事物跟随的是衰老和死亡,故难长久;另一方面,老子看到了柔弱之水的优胜性,发现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在强与弱的两相比较中,他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梁者不得其死,而弱小则富有生机。并据此提出“知其雄,守其雌”的持柔守弱的方法,意在保持

长久的优胜。

老子认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理人都明白,但实行起来却不易。问题在于:“心使气曰强。”平静如水的心受到气的驱使,就会去逞强。老子因而指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只靠一时的力量,能战胜自己的逞强之气,才是真正的强大者。《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在与诸葛亮对阵的祁山战场上避战守弱,在与曹爽较量的政治斗争中称病处下,他常常主动地规避强大,但他却是三国博弈最后的胜利者。事实证实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现实性。

古老的易经思维崇尚阴阳和合,儒家推崇其中阳性的刚劲强健作用,主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老子则推崇其中阴性的柔弱和顺之德,认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从根源与本质上论证了阴柔属性的根本性。阴阳学说对阴阳两者的角色与功能这样划分:“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持静,为阳之内守;阳呈动,为阴之役使。老子的贵阴贱阳与儒家的阳尊阴卑,实际是在阴阳和合的世界上选择了不同的人生定位:崇阴守弱看重人自身的生存,尊阳进取则看重人的社会责任,两种处事方法体现着处世观与价值观上的不同选定。

如何获得幸福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性感受。老子没有使用“幸福”的概念,但他认为,有一种合于天道、顺乎自然的生活,人在其中无祸无咎,安于平和舒泰(所谓“往而无害,安平泰”),这就是幸福。

根据道统万物的理念,人们要获得平和舒泰的生活,就应遵循天地间的常道。“无遗身殃,是谓袭常。”不愿招致祸殃,就要因循常道。相反,“不知常,妄作,凶。”不识常道而任意妄为,自会引来凶险,失去幸福。

在生活中,人们把欲望的满足视为幸福的获得,老子则看到了事情的反面,认定欲望是幸福的天敌。因为奢欲贪得销蚀了人的满足感,使“欲望的满足”永难实现,从而使幸福沦为水中之月;同时,“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奢欲贪得促使人背离天道,没有满足,恣意妄为,人生灾祸大多由此而起。正是欲望破坏了平和舒泰的生活,哪儿还能带来幸福?

从表象上看,人是为了幸福才追求欲望,然而,天道运行与事物表象正好相反,人纵容了欲望,却从根本上失去了幸福,这是人类的误区和不幸。古典小说《金瓶梅》中的男女主人公心性机敏,大都生活富足,遗憾的是他们作了欲望的奴隶,欲望控身不自由,是欲望毁灭了他们的生命和幸福,使他们沦落成一个个可怜的人儿。当代社会的腐败案例,从来没有生计困窘的成因,无一不是贪欲在驱使,贪欲使人坠入身心受控、没有幸福的无底洞。生活的逻辑一再告诉人们:欲望的确是幸福的天敌。

欲望之门并不能通往幸福,老子主张从欲望的反面入手,以“无欲”来获取幸福。他要人们“无知无欲”“见素抱朴”,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生活中剔除欲望,时时感受到满足,这才是真正而长久的幸福。自然,多彩的生活对欲望生成难免有刺激作用,比如“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但老子认为,人应该自觉地抑制欲望,“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以便在朴素的生活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安于平和舒泰。在老子看来,消除了贪欲,就是打开了一生幸福的闸门。

老子论及幸福时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这是一种无欲、知足、知止的长久幸福观。他叮嘱人们:“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本来平坦易行,但人们好走捷径,往往弄巧成拙。其实,剔除了奢欲,生活中知足知止,那幸福就在眼前。

学习老子哲学的一点体会 篇6

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姑强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将欲夺之,必姑与之。”意思是要想削弱它,必须故意加强它。想要除掉它,必须故意交好它。想要夺取它,必须故意给予它。这一主张,充分体现了辩证法与唯物论,从直观上看是说不通的,也违反人们的正常思维。为什么要夺取的先要给予呢?老子的思维与常人不同,他的奥妙之处就是促使事物向极端的方向推进,最后,导致事物向对立面转换,达到我们的目的。下面举一个实例来印证这个道理。

春秋战国时,齐国打败了魏国,覆军杀将,尸横千里,齐国趾高气扬,不可一世。魏国国王羞辱万分,决定倾全国人力拼死一搏。有一谋臣说:“万万不可,老子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们要除掉齐国,就得先卑躬屈漆,割地称臣,这样齐国必然欢喜万分,傲视群雄,这样必然引起列国的不满,这就会招来诸侯联军讨伐,齐国必然倾覆”。果然不久,秦、楚、韩联军把齐国打得一败涂地。这一例证更证实了老子一句名言“以其强而强之也”。我们仔细研究孙子兵法几乎整篇都有老子的哲学思想。例如孙子兵法所云:“富,未为安也。贫,未为危也。寡,未为败也。众,未为胜也。决定安危胜负者,道也。”这里的“道”,就是事物转换的内在规律,孙子把它看得高于一切,只有掌握“道”,一切胜败安危都在掌握之中。“道”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然而确实存在。要掌握“道”不容易,需要千思万虑仔细观察,知彼知己,冷静分析。譬如三国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东晋淝水之战都是以少胜多、至弱胜至强的最好例证,也正是掌握了“道”的具体表现。

老子的人生哲学是“清心寡欲,清静无为”。做人要如流水,永远向下,低下低调。他认为水至弱也至强,水性柔弱,并不威武刚烈,譬如盆中杯中的水,然而海啸来袭,水的威力却凶猛无比。一个人的行为“无为”指的是什么?无为并不是什么事也不干,无为是指不要人为地做一些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只要顺从自然发展,一定会事业兴旺蓬勃,所以无为实际的结果是“无不为”。

最能代表老子哲学中辩证法的是下面一段话,“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绌,大辩如讷。躁胜寒,靓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圆满的好似残缺,它的作用就永远不会衰败。最充实的却好似空虚,它的作用就永远不会枯竭。最平直的东西却好似弯曲,极其灵巧的却好像笨拙,极其有余的却像不足,极其善辩的其言语却好像迟钝。疾走可以战胜寒冷,安静可以战胜暑热,清凉无为可以成为天下的统治者。

怎样看待其中的辩证关系呢?我们前面说过老子哲学的基本点是对立的统一,他认为当事物发展到最后顶端时,就转化成对立面。所以,当我们事物发展到圆满时,即功成名就时,应该警惕看到自己存在很多不足、缺点和差距,还远远够不着标准,这样就能永久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要保持以后荣誉和记录,他就要从零做起,找出动作中存在的各种弊病。

老子人生哲学摘要 篇7

一、老子哲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我国正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那么如何发挥老子哲学的现代价值,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的方面。老子哲学应该被人们关注和研究,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1、老子哲学具有“兼收并蓄”的精神

这一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尤为重要。我们中华民族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 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和信仰。随着中国社会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人员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 各民族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经济的, 还是文化的, 各民族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不但没有阻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反而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如果每个民族都是一样的文化, 那么中华民族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文化魅力。正所谓“和而不同”, 只要我们秉着一种“兼收并蓄”的精神, 正确对待各民族的独特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迈向更长远的未来。

2、老子哲学中蕴含的自强进取精神

老子说的“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虽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离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还是有较大差距, 尤其是地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也加大了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党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 无疑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但中国的发展不能只靠政府, 我们应该在政策的指引下, 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艰苦不懈地走下去。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发展目标, 我们只有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 抱着“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的决心, 一步一步地朝着前方迈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实现才有希望。

3、老子哲学中蕴含的“自然”精神

“自然”这一概念在《老子》一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多处都有所体现。如《老子》十七章:“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二十三章:“希言自然”;二十五章:“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五十一章:“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六十四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等。这些都说明了“自然”在《老子》“道”论体系中的重要性。“自然”性便是老子“道”范畴的一个显著特征。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老子的和谐思想在于使人尊重自然规律, 按照自然规律去从事实践活动, 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如果人人都能按照规律去活动, 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能实现。

二、老子哲学对现代生态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 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中国社会的生态系统也相当脆弱, 生态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举世关注的热点, 人类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子哲学从“道”的普遍有效性出发而引申出了一种带有生态伦理意蕴的万物平等论。

1、生态自然宇宙观:“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宇宙间的一切自然之物都是以“道”为其最初的本源。道家认为“道”是整个世界的本源, 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源泉, 是观察天地万物的根本出发点。道家还认为宇宙万物皆有超越人主观意志的运行规律, 人道应顺天道。“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这里的“自然”, 即自然而然, 即人类要以“道”为法则, 因为它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据。道的自然本性是自然万物能够在不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表现其自然的状态, 在道家看来,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道、天、地、人皆是自然而然存在着的, 并且按照自然本性存在和运动。“道”还是创造万物的动力。“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 庄子对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心领神会, 并且进一步提出“道者万物之由也” (《庄子·渔父》) 。在道家自然观中, 宇宙万物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整体, 人生活在天地这个大环境中, 要自觉服从自然规律, 崇尚自然, 效法自然, 使生命生生不息, 因此“道法自然”有其深刻内涵。

2、生态道德观:“自然无为”

崇尚自然是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特征。“自然无为”是“道法是自然”的直接要求, 也是道家生态道德观直接的体现。老子说:“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 育之, 亭之, 毒之, 养之, 覆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道”生长万物, “德”繁殖万物, 生长万物但不据为己有, 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 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 这就是最深远和最高尚的道德。“道之尊, 德之贵”并不是有一个主宰者使然, 而是道以“自然”, 即自身所具有的目的性法则生成万物。道家主张“无为”, 并不是消极的不为, 而是“有为”, 实质上是要求人们遵循事物内在的法则, 按照规律办事, 不妄作为。在老子看来, 天地万物无不尊道贵德。《老子》曰:“为不为, 则无不治。”这里的“为”是目的, “无为”是手段, “无不治”是效果。“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六十四章) 按照“自然无为”的观念行事, 就是要求人们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与自然相协调。人类的生存活动既要符合客观规律, 又要符合人的需求, 进而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3、生态道德目标:“相生相养”

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在通过探讨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时, 还进一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伦理。在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问题上, 道教是以《道德经》的“道生之, 德畜之”这一思想为依据, 主张“凡事无大无小, 皆守道而行, 故无凶;今日失道, 即致大乱。这个“道”, 就是指相生相养之道, 是“天道”, 和“人道”的合一。老子还说明, 要想实现“相生相养”的道德目标, 人对物质享受应加以合理地节制,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老子》第四十四章) 意思是说,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 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 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 (《老子》三十二章) 知道适可而止, 才能远离危险, 避免祸患。根据“知足知止”的行为原则要求, 今天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问题上, 更要注意根据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度开发,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样做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相生相养”的道德目标。

三、老子哲学引发对社会发展的思考

在现代化的今天, 老子的这一“自然”、“重天道”的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大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经济, 尤其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30年, 经济的发展更是令世人惊叹。然而不可否认和无法回避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 几乎每一步的经济发展都要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而且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 对环境的破坏也就越严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诸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等, 这些都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问题不在于经济发展本身有什么错, 而在于经济发展的方式, 在于我们没能够很好地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去发展我们的经济。为了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 而忽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许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破坏问题, 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改善我们的环境。我们可以从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中支出一部分用于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鼓励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和开发低碳能源等, 使得经济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利益和物质享受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和谐, 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努力去做的。

摘要:在当今中国的社会,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贯穿与整个社会的飞速发展, 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出来。本文以传统文化中的老子哲学来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社会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老子哲学,和谐社会,生态社会

参考文献

[1]黄寿祺, 张善文.周易译注·系辞下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赵定宪, 张腾.四书通译·中庸[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3.

[3]张智彦.楚文化与老庄哲学[J].社会科学辑刊, 1990 (2) :7, 11.

[4]蔡靖泉.道家思想与中国社会[J].江汉论坛, 1991 (12) :37-38, 40.

[5]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87, 326.

[6]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31-32.

[7]孙雍长.老子注译[M].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2001:8.

浅谈老子的哲学思想 篇8

老子的哲学思想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是一个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它属于唯物主义,有人认为它属于唯心主义。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唯一根源,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道德经》的开篇老子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释义:道,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名,可以叫得出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说老子哲学是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主要是对“道”的不同看法。说它属于唯心主义的是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主观精神的东西,而说它属于唯物主义的则认为“道”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笔者认为,实际上老子哲学本身具有不清楚的地方,其中既有唯物主义的一面,又有唯心主义的一面,因而对老子哲学应具体分析,要防止把老子哲学现代化和绝对化。老子哲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十分突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两处引用了老子的名言。一处在高中二年级上册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的第一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二章,原文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释义: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示,高和下互相补充,合音和单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应)这说明老子已经看到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即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老子不仅看到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而且还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在第五十八章中写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释义:灾祸啊,是幸福的依身之地;幸福啊,是灾祸的藏身之所。谁知道它们变化的究竟呢?难道没有个定准吗?正会倒转作邪,善会倒转成恶。)。另一处在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的第二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释义:合围的大树,是由细小的萌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筐土筑起的;千里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六十四章,说明老子看到了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看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这一观点在第六十三章中也有表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释义:考虑难办的事要从简易处着眼,实现大的目标要从细微处入手,天下的难事都必定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都必定从细微处做起。)

《道德经》中虽然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它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如:在第二十六章中老子写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释义:重是轻的基础,安静是躁动的主宰。)老子认为,在静与动的对立关系中,动是暂时的、相对的、次要的方面,而静才是永恒的、绝对的、主要的方面。这显然违背了唯物辩证法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的原理,反映出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不彻底性。在第八十章中,老子写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盛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释义:国家狭小而人民稀少,即使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却并不应用;让人民看重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舟船车辆,却不需要乘坐;虽然有铠甲兵器,却没有方阵列它。让人民又回到上古结绳以记事的时代。人民吃得很香甜,穿着很漂亮,安其居所,乐其习俗。邻国之间举目可望,鸡鸣狗叫声彼此可闻,人民却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希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可见老子回避矛盾的消极态度。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老子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唯心主义的思想,他轻视实践,否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上一篇: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下一篇:元宵联欢晚会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