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

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 篇1

《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方略探究》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方略探究(待定)课题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保卫处学生校卫队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近年来受到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生德育实践保障体系与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从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受到教育,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随着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高校校园环境与社会融合,交叉程度越来越高,曾被誉为“象牙之塔”的高校已由过去的封闭或者半封闭的“世外桃源”形态演变成开放型的“小社会”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非健康观念与思想通过网络传播,或多或少的侵蚀着高校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贪图享乐等不良风气在部分学生中潜滋暗长,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身处在这种复杂环境中的大学生,大部分由于心理成熟滞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安全防范意识差,自我防范能力较弱,对周边的安全隐患及境内外敌对势力的一些渗透破坏活动缺乏应有的警惕,往往成为不法之徒的侵害对象。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为此我们提出《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方略探究》德育实践。

二、国内外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一)、国内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现况

现阶段,各高校尽管对新的安全形势、新的安全问题及各种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关注,各大高校都加大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力度,却时常没有结合这些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能满足当今安全教育的需要。

1、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现在的学生大都住校,在相对来说较为安全的校园环境中,学生和学生家长、老师都忽视了法律、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而学校在对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当中,又重管理、轻教育,忙处理、少规划。

2、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一是领导机制不健全。学校安全教育到底采取何种运行机制,从上到下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没有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部

唯实惟新 1 至诚致志 保卫处学生校卫队…………………………………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方略探究 分。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三是没有纳入教学计划。大学生在校接受的整个教育中,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划。

3、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不明确。哪些影响安全因索是主要的,哪些教育内容是必需的,研究得不够充分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领域,国家制定了许多新的法律和法规,如知识产权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方面的法规等,目前还没有被纳入到学生安全教育的体系中去,而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已经广泛涉及到的问题。

4、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不得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多年来未有较大改进,停留在“口号引导、课堂提醒、专题讲座、参观场馆、壁报展览”等一般形式,忽视应对自然灾害与安全事故的知识技能训练。传统的安全教育措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渗透力,更谈不上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5、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有临时应付倾向。在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对安全教育采用临时应付的态度也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上级安排了,就抓一抓,上级不强调就搁置一边;对安全教育重视不足,力度不够,大多流于形式,实践性不强。

(二)、国外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现况

1、日本安全教育实践状况

日本素来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早在20多年前,日本就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的特点印制并发放了安全教育教材。小学阶段的教材是《为了保护我们独一无二的生命》,初中阶段的教材是《防灾要靠自身》,高中阶段的教材是《让我们来考虑防灾的问题》。日本各道州县教育委员会基本上都编写并印发了《危机管理及应对手册》或《防灾教育指导资料》等教材,指导各类学校开展危机预防和应对教育。

日本学生灾难知识与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活安全、交通安全与灾难安全三个方面,学校从学生特征出发,具体规定了各个阶段的安全教育内容。在日常教育中,学校以体育保健课为中心开展灾难知识与安全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各门学科中穿插安全教育知识的内容,并对学生的班级活动、课外活动进行安全指导,循序渐进,方法多种多样。

日本非常重视灾难与安全教育的技术手段,注重灾难与安全教育的多样性、创新性与技术性。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的应对训练是日本法律强制规定的必修课。日本教育部规定每个学期都要进行防灾演习。

2、美国安全教育实践状况

从立法上来说,美国政府把建设安全学校作为国家教育战略的目标之一。1987年,美国政府颁发《美国校园安全守卫法令》,规定学校必须每年发布校园安全政策实施业绩和年度校园违法犯罪数据。美国关于校园安全的立法还有《校园禁枪法》、《改善校园环境法》等

在美国有很多实用手册供老师参考。学校还致力于培养孩子从小树立安全意识与求生能力,从孩子很小就开始训练,并每年进行多次演习巩固效果。对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

唯实惟新 2 至诚致志 保卫处学生校卫队…………………………………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方略探究 中以上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指导他们留心和观察有暴力倾向和行为异常的学生,尽早发现他们可能突然爆发的伤人行为。

3、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实践已成为世界发展趋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的总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对国外大学安全教育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实事求是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收到“对镜”的效益,“借鉴”的作用,“互补”的功能,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大学生安全教育应从应急走向常态化

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内容,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常态化,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的重要补充部分。即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加强安全教育的力度。为了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切实掌握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必须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在校的不同时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如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引导大学生普遍关注安全问题;可以将大学生因缺乏安全防范知识而引发问题的案例编印成册,供学生阅读和借鉴,做到以案施教,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可以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张贴标语或告示,使学生提高警惕,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经常举办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或演练,帮助学生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可以将安全教育与其他活动相结合,举办法律安全知识咨询活动,组织主题演讲、文艺演出等活动,普及安全防范知识;可让学生直接参加学校安全管理的形式,使学生切实感受安全的重要,从而调动他们自觉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可办与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有关的刊物,定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还可以举办校园安全月等活动,积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通过常态教育,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从而为平安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②、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体系

要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结合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特点,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考核等方面构建起完整而科学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规范化、制度化。教学大纲既要符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教育要求,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制定安全教育计划既要考虑大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应接受的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又要考虑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完成的教育内容;既要安排正规系统的课堂教学,又要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安排课程实践活动,使安全教育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在教学内容上,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具有政治、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道德治安等学科方面知识的特点,根据有限的教学时间,有针对性的科学选择;在考评上,安全教育课在期末应同其它非专业课的考查一样,进行考试考评,结果进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在授课时间上,安全教育课应象其它法律基础课、唯实惟新 3 至诚致志 保卫处学生校卫队…………………………………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方略探究 德育课一样,在学校教学计划时间内,有“法定”的课堂教学时间。

③、要建立并完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保证教育教学效果

一是要完善自律协议,实现大学生自理、自立、自律。市场经济强调合同意识,讲究文本化管理。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校纪校规,学生一般不去触犯,所以多数学生平时并不在意。但一旦单独将其中有关条款列入协议书中,它的警示作用更强,可以告诫学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及其做的后果,也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二是要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依据和保障。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内保工作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社会治安处罚法》等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校园秩序管理规定、实验室及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等等。三是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度。要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从高到低,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来关心安全问题,树立“安全无小事”的防范意识。四是要引入和完善社会保险机制。学生远离家庭就读,要强调学生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主体性和自律性。同时引入社会保险机制,减少学校、学生的后顾之忧。

三、本课题实施的目标、内容

1、建立起“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各种宣传阵地为载体,以丰富的活动为重要支撑”的教育方法体系,课堂教学主要以系统的讲座为主,结合案例、研讨等方式,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宣传主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橱窗、校报、张贴安全警示牌、图片展等进行安全教育,特点是形象直观,印象深刻;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安全演练、主题活动等方式进行,特点是寓教于乐,使安全知识和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学生思想。

2、加强普遍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提高安全教育针对性。首先,安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从新生入校伊始,根据不同年级开辟学生安全教育网络,增加安全教育的内容,以此来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有区别地开展安全教育,又要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使安全教育有计划系统地进行。

3、进一步突出安全教育重点,增强安全教育教育效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有重点的进行,要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是抓重点人的安全教育。如对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二是抓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如对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三是抓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重点时期是指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殊时期,一要加强新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二要加强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节假日期间学生思想容易放松,易发生财物被盗、火灾、食物中毒、溺水、车祸等事故。三要加强学生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离

唯实惟新 4 至诚致志 保卫处学生校卫队…………………………………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方略探究 校之前的安全教育。由于这部分学生外出实习、社会实践以及毕业生外出找工作单位,脱离了学校管理人员的视线,如果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遇事考虑不周,也易发生各类事件。因此,学校切实加强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防止各类事件的发生。

四、课题实施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高等学校培养的合格人才,不仅要学习好、思想好,而且还要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将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防范能力,从而终身受益。

2、有利于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面对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和高校安全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开展了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安全意识为目的,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大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可以避免或减少自身利益受到伤害,将有力地促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有利于确保高校安全和稳定。高校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工作也是如此。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高校校园内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或安全问题大多与学生有关。这些案件(问题)的发生,不仅会给学生本人及家庭造成伤害,也会给学校正常工作带来影响,严重时将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为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而起到维护高校安全和稳定的积极作用。

4、体现了对大学生关心和爱护。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保护大学生人身安全是学校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近年来,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发出通知,要求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并专门就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提出要求,其中蕴涵的深刻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唯实惟新 5 至诚致志 保卫处学生校卫队…………………………………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方略探究

五、需要开展的工作

(1)问卷调查,确立方向。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校园的认识以及其应对自然灾害等威胁自身安全事件的能力,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校园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2)请专人对致力于校园安全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的应急能力、(3)在本校开展校园安全活动的基础上,到湖南省各大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安全演练、主题活动等方式进行。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获取经验。

六、课题的实施进度计划(待定)

本课题的实施实践为一年(2010年6月1日-2011年6月1日),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6月-7月)

活动的准备及校园安全工作人员培训活动。此阶段的前期任务主要是调查与后期活动的策划。后期请专人对致力于安保工作的人员,分不同的层次,请专人进行培训。提高其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阶段(2011年7月-10月)

新生安全教育暨校园安全系列活动的开展。①通过常规活动,如: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橱窗、校报、张贴安全警示牌、图片展等进行安全教育;②特色活动,如:模拟灾难逃生,请交警进校园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安全知识和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学生思想。

第三阶段(2010年10月-4月)

走进湖南省各大高校,以湘潭市为起点,走访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再向周边县市辐射,在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院校试点教育,并与其校园安全保障队伍进行交流,吸取经验,扩大学生校卫队的社会影响力。

第四阶段(2010年5月)

总结工作成果,汇编成册,明确下年的规划,以便更好的开展此类活动。

七、成员分工(待定)

八、经费管理(待定)

九、主要参考文献

[1]何军峰.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2]任力昌.安全教育方法的改革 [J].改革与战略,2005(9).唯实惟新 6 至诚致志 保卫处学生校卫队…………………………………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方略探究 [3]范志华.段雪辉.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4]陈最华.大学生安全教育[M].湖南人民,2009(6)

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 篇2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及结构转型, 中高职贯通正以快速发展势头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高职贯通学生入学年龄低, 大部分学生心理还处于青少年阶段, 张扬、冲动、叛逆仍然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另外, 中高职贯通学制一般为5年, 学生从15~20岁, 年龄跨度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从青少年向青年迈进,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时期发生剧烈变化, 从迷茫、混乱、不成熟到逐步走向成熟, 是人生的关键时段, 因此, 这个时段的学生德育显得尤为重要且尤为艰难。中高职贯通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大多是跨校区、跨学制培养, 学生在中职和高职阶段处于不同的校区, 在不同的学制阶段面对不同的教师, 时空距离使得德育更易呈现碎片化、重复现象, 严重制约了德育效果。

德育项目化改变了传统以说教灌输为主的德育模式, 因其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受到关注, 学生参与各类德育项目实践从而得到正面引导, 是突破传统德育“瓶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纵观目前的德育项目, 好的项目少, 多是一个个单一的实践活动, 总体呈现碎片化, 缺乏系统性、连续性, 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另外, 目前的德育项目大多是学校教师开发设计的, 缺乏企业的参与, 有些过于空泛化、理想化, 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关联不多, 缺乏职业特色, 严重制约了以培养职业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笔者拟针对目前德育项目存在的不足, 探索在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学生专业特点及未来职业取向, 设计符合中高职学生成长规律的具有职业特色的德育梯度项目以助推学生成长。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德育项目, 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生产人手短缺的问题, 同时也有助于学制较长的中高职德育衔接, 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引领学生成长为健康合格的职业人。

一、校企深度融合的背景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环保的呼声日益高涨, 我校中高职贯通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得到快速发展, 主要培养环境 (大气、水、土壤等) 监测、治污处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该专业经过多年发展, 与上海轻工监测总站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在企业内部建立生产型联合实验室。依托生产型联合实验室, 校企双方不仅共同接单进行环境监测, 还主营水资源、土壤、大气治污业务, 同时在岗位上共同培养学生。近年来, 随着污染的严重, 很多委托方要求企业能提供更为环保的治污处理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和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师经过几年的探索, 确立了一个“蔬果湿垃圾无公害处理制备环保酵素”的公关项目, 旨在解决污染问题。该项目是把厨房、蔬果卖场产生的大量蔬果皮湿垃圾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环保酵素。环保酵素由于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活性酶, 可用于治理污水、改善土壤, 还可用于日常生活中, 减少对洗洁精、洗衣粉、洗发精等化工产品的依赖, 减少排污。该项目是对垃圾进行无公害处理的一种更环保、经济的处理方式, 可确定为企业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方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需要大量人手收集厨余及蔬果卖场垃圾, 涉及的工作量及数据处理量大。考虑到该项目与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紧密对接, 且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 让学生参与项目, 既可解决人手短缺问题, 也可通过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德育平台。

二、德育梯度项目的设计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经过5年的中高职学习, 专业技能大多没问题, 但是普遍缺乏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大环境概念, 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不强, 尤其是当进入第三方监测机构时, 缺乏全局的大环境概念, 不能身体力行地保护环境, 很难在工作上有所突破和提高。另外, 学生普遍存在怕苦怕累、工作责任心及团队意识薄弱问题。因此, 在新的大环境背景下, 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素质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企业也把从事该行业学生的“德行”放在首位。学生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但“双重人格”、“言行分离”的现象仍很普遍, 这也是传统德育遭人诟病之处。如何把道德意识通过实践内化为道德品质, 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 是德育的关键。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认为不仅要认识“知” (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 更应实践“行” (道德践行和实际行动) , 只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 才能达到道德意识向道德品行的转化。知行合一的基本方法是以行动为导向, 通过受教育者在事先设计好的德育情境中参与德育实践活动, 使受教育者积极体验其中的道德规范与道德要求, 明辨是非, 评判善恶, 感悟美丑, 产生道德认同感与归属感, 从而在思维体系中建立起道德伦理的知行机制, 为受教育者内化道德品行和参加道德实践奠定心智基础。如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前, 环保意识及职业意识是模糊的, 通过“行” (参与校企合作项目) 来推动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环保从自身做起等道德意识与职业意识向道德品质和职业素质转化, 有助于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培养健康合格职业人的德育目标。

校企融合德育项目设计原则应包括以下几点:第一, 项目应与企业生产或未来发展休戚相关, 体现项目的职业特性;第二, 项目的性质应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体现德育项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贴近学生的理念;第三, 项目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 使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项目过程中得到正面引导;第四,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项目的难易程度, 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能力参与;第五, 项目应与学生的专业及将来从事的职业有关, 项目的实施过程应覆盖部分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强化职业素质培养;第六, 项目应具有可持续性及一定的时间跨度, 能贯穿学生整个求学生涯, 克服以往德育项目的碎片化缺陷。

学校根据企业生产和未来发展目标以及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特点, 设计了以“环保酵素护环境”为主题的德育梯度项目。由于学生入学年龄低, 在校年龄跨度大, 项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 进行了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 (如下页图1所示) , 并使各梯度的德育目标显性化, 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德育梯度项目的实施

结合“环保酵素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及企业发展目标, 把项目按难易梯度分解成8个小项目 (如下页表1所示) , 每个小项目实施内容和目标均细化。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承担一个项目, 其中带*的1、2、8是每个项目的基础性工作, 每个小组均要承担, 其他项目则分组承担。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实行组长负责制, 组长由教师、企业专家和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项目实施以课外时间为主, 包括一部分班会和部分实验实训课及定岗实习时间。

四、德育梯度项目实施的效果

学生参与校企深度合作项目, 不仅可解决项目实施人手短缺的问题, 同时师生共同参与校企合作项目, 也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 促进了校企双赢, 使校企合作更深入有效。如通过本项目实施, 解决了部分企业的污水治理问题, 探索了上海奉贤、南汇郊区农田的化肥及农药使用过度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 为百姓日常依赖的化工产品如洗洁精、洗发精、洗衣液等找到了更为环保的原料取代。不仅教师 (尤其青年教师) 队伍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快速成长,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德育梯度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全面健康成长。

一是拓展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微生物发酵、化学成分检测、污水处理方法、土壤检测等, 学生对微生物发酵的温度、湿度、压力影响的认识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而是在参与项目的实践中摸索构建的, 大大巩固、拓展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认识、职业行为规范等职业素质。环保酵素的制备原料都是学生从自己家里或小区、食堂、菜场收集而来, 发酵用的容器大多也是从家里或食堂收集的塑料水桶、油桶, 每一位参与的学生都在亲身践行环保理念, 体验变废为宝的成功和快乐, 这是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学生必需的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更重要的是, 在这批学生的带动下, 有更多的同学、朋友、家人、邻里甚至小区都参与到“环保酵素护环境”的行动中, 发动了更多的人来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关爱地球的理念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和内化, 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该职业的认同感。

三是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及责任意识增强。参与德育梯度项目的学生大部分课外时间都有事情做, 充实了课外时间。如每天收集蔬果垃圾、观察记录发酵过程, 体验环保酵素治理污水的神奇等, 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就感。经过几年的锻炼, 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及做事情的责任意识大大增强。从开始的迟到早退到后期的积极参与, 不迟到, 不早退, 有事提前请假并交代组内其他同学完成, 对自己的事有很强的责任感是这批学生的典型特质。

四是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项目推进过程有时很枯燥, 并且需要很强的忍耐力, 如要观察一个完整的微生物发酵过程有时要轮流守夜记录数据, 要经常去菜场收集蔬菜水果皮等垃圾。尤其是当菠萝上市时, 菠萝摊点经常可看到我校的学生在等候削下来的菠萝皮。几年下来, 学生的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得到了锤炼。在班级里, 教室、寝室卫生经常受到表扬, 各种文体活动积极参与, 学生回到家积极帮父母干择菜、收集垃圾等家务。

五是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大大提高。团队协作精神不是讲出来的, 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以组为单位的合作过程中, 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组长的带领下, 学生自己分工协作, 有进行原料处理的, 有记录发酵过程的, 有处理数据的, 有去企业拿样品的。每个项目的完成都凝结了大家的劳动和智慧, 学生的这种合作精神已经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

六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经过几年的项目参与, 大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如学生记录数据更加规范, 处理数据的能力明显提高, 所写的项目报告更规范、更有逻辑性。有一个小组在学习期间还申请了专利, 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大部分学生还未毕业就已被多家单位预定。相信这批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将会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会拥有美好的职业生涯。

在传统德育工作中, 很多学生之所以道德实践总落后于道德要求或是反其道而行之, 其根本原因是“知”的浅表性与“行”的滞后性。从教育的视角看, 就是我们的德育工作将道德规范与职业规范片面地理论化与知识化, 重视演绎归纳的思维方法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始终没有突出“行”的基础性地位, 以理服人不如以行服人。德育项目化是突出“行”、强调实践的典型德育模式, 在“行”的过程中将道德知识与职业规范内化为道德品质和职业素质。将校企深度合作项目植入学生德育, 是德育项目化的又一个方向, 因其与企业发展、学校专业密切对接而更能突显职业特色。通过参与这种德育项目, 学生在思、做、探究的过程中不仅专业能力可得到提升, 职业情感、职业认识、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规范等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都可得到很好的内化。

摘要:德育项目化是践行知行合一德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但目前德育项目总体呈碎片化状态, 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深入性, 且多与职业关联不大, 严重制约以培养合格职业人为目标的中高职教育。在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学生专业特点及未来职业取向, 设计符合中高职学生成长规律的具有职业特色的德育梯度项目, 有助于解决学制较长、学生年龄跨度较大的中高职德育贯通和衔接的难题,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优良平台。

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职业特色,德育梯度项目

参考文献

[1]成敦杰, 孙孝龙.借鉴德国“双元制”推进五年制高职农业专业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1) :78-80.

[2]杨美佳.做企业需要的人——浅谈中职学生职业身份认知与塑造[J].内蒙古教育 (职教版) , 2014 (5) :72.

[3]黄辉.立德树人: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7) :35-38.

[4]郝跃平, 王春晓.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6) :95-96.

大学生德育工作实践探析 篇3

大学一年级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初入大学的新生们对于大学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和新奇,然而而今的90后多数均为独生子女,由于高中时期的学习紧张,父母和老师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进入大学后,曾经父母精心的照料与集体中独立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强烈反差,此时,思想品质教育对于他们的帮助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的理想,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学生向往,家长关心,学校重视,社会需要。

素质教育,学生向往。大学生关注学习,关注人生,关注即将面对的社会。希望自己有着丰满的羽翼去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挫折和问题。他们关注一切新鲜事物,尤其是对于刚入大一的学生更是如此。从对学生入学教育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初入大学,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健康的引导能让学生收获到更多专业知识以外的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有极大帮助的能量。像新生入学教育中的爱校教育会使新生尽快熟悉自己所处的新环境,让他们学会如何适应集体生活,尽快摆脱离开家的孤独和寂寞……不管将来的学业能否如愿以偿,能力锻炼是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每个学生在这一时期都是带着无数个问号的。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对学生的未来是重要的,从思想工作者的德育教育活动中得到收获更是学生向往的。

素质教育,家长关心。家长为了子女的前途和发展,把从小一直在身边生活多年的孩子送到大学这个崭新而陌生的环境里,除了不舍,更多的是担忧。尽管孩子几乎都是大于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但真正在生活上可以脱离父母照顾的却又是寥寥无几,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环境的担忧绝不亚于学生本人,除了担心孩子每天吃的好不好,睡的好不好,更多的是担心他们会不会“变坏”,会不会变得有才无德……希望老师们能代替家长给孩子更多精神上的鼓励和思想上的引导,希望老师们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帮助,解决一些远在外地的家长无法知晓的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长的疑虑和困惑。

素质教育,学校重视。大学的课程相对于高中差别很大,学生们的时间显得更为自由,有更多的时间去放飞思想,因此大学时期的素质教育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学校教育往往深刻的影响着学生,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大学文化意蕴深刻,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基础做起,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一观点得到了各个高校的普遍认同和重视。

素质教育,社会需要。大学教育是社会人才培养最为有效的途径。如果大学期间教育没有收到实效,学生未能树立良好的学风和高尚的品质,学生进入社会后也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如果学生旷课,违纪,甚至厌学,进而退学,流落到社会,既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也辜负了父母的心血。大学教育能使人们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减少偷盗等触犯刑法的行为,减少社会的压力和困扰。对大学生的成功培养,同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在实践中,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要认真对待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培养这一基础工作,探索实践中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更要在日常管理教育中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加速。

一亦师亦友,真心真话打动学生

思想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需秉承真心真话,即不唱高调也不降调。

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注重从实际出发,注重引导。如:回乡见闻座谈会上,当有些同学对社会不正之风既气愤又表示无奈时,辅导员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告诉大家不正之风确实存在,但并非无所不在;在接收评议学生党员时,辅导员要动情地祝贺他们选择了做共产党人、走为人民服务之路,勉励他们以优秀党员为榜样,做鲜红党旗上一丝永不褪色的纤维。弄清学生出现问题原委之后,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当事人、对方、旁观者)试着独立处事,学着与人相处,而不是简单的息事宁人。要定期不定期和学生进行座谈或个别谈话。在与家长沟通时,耐心倾听家长的诉说和建议,学生表现要如实相告,并提醒家长尊重并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像国庆时谈到汉语热,有的同学把当初的英语热与现在的汉语热作比较,辅导员要因势利导,从极贫极弱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四分五裂到统一强大,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倍受欺凌到重返世界舞台中央……启发同学们挖掘“热源”。

实践中,日常生活中许多话题若隐若现的影响着学生。在主题团活中设定各个栏目让学生去发挥是个可尝试的做法,像在“校园话题”这一栏目中,让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情评头品足、说长道短。如:如何对待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学习方法与技巧、体育锻炼的意义、爱情和友情的关系、理想与就业等。对选定的每个话题,辅导员都要和主讲人认真商量,既要把握正确导向,又要反映学生意愿。通过摆事论理,在主讲学生提高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其他同学的认识也随之提升。这种形式的讨论没有老师说教,只有学生间平等的交流,为学生搭建了自我教育共同成长的平台。

俗话说“凡人之性成于习”,大学教育也要同样十分重视从小事、从身边事做起,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讲文明,守纪律,重养成”。把学生日常表现和优秀达标直接挂钩,这对学生的自立自强和自我约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懂得平常小事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二相依相伴,真情真意关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师爱可以唤醒人的良知,培养人最本质的正直与善良;师爱可以启发人的自觉,促进人最根本的进步与成长。

在工作中,给予学生像对待家人一般的关心和爱护,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爱,他们的思想会得到熏陶和升华。如,一个学生因和男友分手一时想不开喝了药,后悔时已意识模糊,当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多,是辅导员在得到消息后,立刻安排人先将生病学生送往医院,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学生意识一度清醒时说,老师“我错了,我不想死”。虽然已经接到了病危通知单,辅导员仍一边配合医院,一边联系家长。在这个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时刻,辅导员的关爱与医生的救治帮助女孩度过了生命中一次重大转折。

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同样会让学生们收获感动。如,平时学生病了,辅导员给予父母般的关心;学生失恋了,辅导员就陪学生聊天整个晚上;在业余时间,辅导员在考级考证等问题上多帮助学生;值班值宿、处理突发事件,辅导员们总是最先出现舍小家顾大家;这些无声的付出,会让学生们感觉到最真切的爱,使思想教育工作者成为学生们心中最依赖的人。

在创新活动方式上,处于最基层工作的辅导员着实要费一番心血,如在新生中秋联欢会上,真诚表达对同学们的节日问候,和学生同台表演节目,设计现场连线家长环节等,听到父母千里之外询问叮嘱的声音,令第一次离家的同学们激动不已,使整个会场沉浸在亲情、同窗情、师生情之中。

三有声有色,真抓真树激励学生

大学教育中强化“人人都有才,人人可成才”的理念非常必要和重要。尤其是在民办高校,学生容易受环境影响、缺少自信,我们试图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施展特长爱好,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如我们开展的“学生之最群星谱”活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群星谱”包括学习之星、体育之星、十佳歌手。五子棋之星、踢毽子之星、活力跳绳之星等都在体育之星榜上。也许有人会觉得五子棋、跳绳和踢毽子不值得入“星座”。其实正因为它们简便易行,普及性强,参与面广,对于取得名次的学生来说,在体验了竞争获胜快乐的同时,也找到了自信和力量;对没有入围星座的学生来说,受挫让他们明白:简单容易的事情谁都能做,但要做好绝非易事,需要技巧、需要毅力。还有参赛就得遵守规则,全凭实力说话,集体项目要赢得靠合力。这种亲身体验远比听来的讲话或看到的结论深刻得多。

像仿照“感动中国”的颁奖模式进行的“体育之星”颁奖式也让学生非常感动,大屏幕上叠现着校园体育节十一项赛事的照片;颁奖嘉宾声情并茂的宣读颁奖词,并逐项颁奖。跆拳道黑带得主平静淡定的介绍、乒乓球之星信手拈来的精彩展示都迎来观众的喝彩和掌声。“篮球之星”“排球之星”“足球之星”“羽毛球之星”“台球之星”“长跑之星”等均登台亮相。“学习之星”、“十佳歌手”等评选,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也在欢呼呐喊声中排定了座次。活动中有多人受到表彰,激励了学生的斗志。透过证书映照着那些灿烂的笑脸,有理由相信他们会迎着阳光坚定的走向明天,因为有信心、有努力才会有硕果。

学生寒假德育实践作业建议表 篇4

1.2010年带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惊,用你的小眼睛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或走亲访友,了解中国、你所在城市或家庭,在2010年发生的10件大事,请用适当的方式记录下来。

2.调查了解社会公共规则,可以用dv、照片或摘抄小卡片的形式记载下来,并向身边的人宣讲他们未知的规则。增进公民责任意识。研究规则模式,模拟为自己的班级也创设一份合情理的规则,增强班级建设主人翁意识。

爱心传递

1.关注你身边的一些弱势群体,和父母一道给他们送去新年的祝福。

2.春节游乐期间,懂得尊老爱幼,要学会谦让与宽容。

3.岁末时,通过拨打电话的形式,给曾经帮助过你的亲人、朋友、师长说上几句祝福与感激的话语。学会感恩。

品品年味

1.与家人一道打扫屋子,为自己家、左邻右舍等张贴春联,贴窗花,挂福字,并收集记录十幅不同的春联。认真诵读,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到农村体验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了解春节的习俗,过一个中国味十足的中国年。

2.和家长一起举行“家庭春节联欢会”,自己当主持人,家庭成员每人出一个节目,培养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3、出一期春节手抄报,完成一项调查活动,内容包括春节的来历、民俗收集、家庭几代人过春节的对比等,从中感受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进步;

4、感受春节礼仪,给长辈拜年,注意体现文雅,礼貌的举止,给大家带去一些新年祝福。

小鬼当家

1.当一周家长,与家人一道采购年货,参与家庭管理和家务劳动。

2.对一次常见的家庭便饭进行成本核算,将其与在肯德基式西式快餐厅消费一次的金额进行对比,看看在外随意消费的节俭空间。

3.学会正确使用压岁钱,在父母的协助下制定一个压岁钱储蓄与消费计划。

开阔眼界

1.访一访家乡的历史,听一听家乡的故事,尝一尝家乡的风味小吃,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最深刻的感受。

2.在家长的带领下游览名胜古迹,参观一次科技馆,博物馆。

3.假期到书店读3-5本图书,并及时录入语言库。

体验实践

1.跟随父母或朋友到工厂、商场等地方,参加一次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进行体验劳动。

2.参与社区管理,担当小区值班员,文明小督察,环保小卫士,通过社区岗位的实践体验,树立自觉为他人服务的良好意识。

3.了解你所居住的社区,如环境、公共场所、单位等。

学生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总结 篇5

学生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总结

延远中学

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感受祖国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为祖国之振兴而学习的动力。本学年,我校德育基地活动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工作,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基本完成了学年初拟定的活动计划。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了较强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一、与基地签订协议,按计划组织活动

本学年,我校与梁家河村委会、马家河万亩果树村、贺家湾敬老院分别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安排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校组织了4次活动,每次活动都精心组织,通过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进集体主义观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及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培养有纪律、有文化、有理想的一代新人。由于准备充分,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实践活动扎实有效

1、组织学生到马家河万亩果树村参观劳动,参加实践,在实践中能够学习在课堂上了解不到、平时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2、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优良品德,两次组织学生去贺家湾敬老院义务劳动,奉献爱心,陪老人聊天,表演节目。活动充分地展现了我们学校学生的素质和风采。这次活动我们给老人们带去了一些问候,一些关怀,为老人们平淡的世界里带去了一些歌声和欢乐,深得他们的喜爱。

3、与各社区联系,在街道开展卫生清理、植绿护绿。利用宣传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搞好文明宣传,帮助村民做好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通过活动同学们体验亲身劳动的乐趣,同时也树立自身的环境意识,真正起了教育的目的,达到了我们预期效果。

4、组织同学开展“走进农村,感悟农村”体验活动同学们参观果园,让学生更好的领略大自然美丽风光,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了解到社会对自己需要什么,从而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正确地估计自己、认识到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习信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推动良好学风形成。

三、今后需要努力加强的地方

1、基地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按照不同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安排教育内容,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到农业基地、科技兴厂的基地进行前途理想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

2、基地活动要有明确目的,并形成制度化。每个德育基地活动都要形成制度。每次活动,都要认真部署,精心组织,保证活动有目的地进行。

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 篇6

——元宝山发电厂实践活动体会

老官地镇小学 王宁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电。停电,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但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到底是怎样发出来的呢?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我们到元宝山发电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发电厂的工作区及生活区进行参观,与有关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从这里面可以总结出电是这样发出来的:化学能(煤)-热能(燃烧)-机械能(蒸汽)-电能(发电机发出电)。原来看似简单的发电还有这么多的工序和学问。据说一个人即使是一辈子呆在电厂也不一定能搞懂电厂里的所有技术。电厂里的科学技术之多,涉猎的范围之广,真是让我瞠目结舌了。

现在全国的生产、生活用电主要依靠于火力发电厂,而火力发电厂又是以燃烧煤炭来发电的。虽然现在的科技很发达,但是每发出1度电还是需要300多克煤,一年中所燃烧的煤更是数不胜数。煤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总会有用完的时候。

为了以后没有火力发电不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我们现在就应该要采取措施。一是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电,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二是现在努力学习科学技术,争取开发出更清洁的能源。逐渐做到以可再生的风能、水能、太阳能或其他能源发电来代替火力发电。这样我们的地球才会更加地美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地美好!敬老院实践活动体会

老官地镇小学 孙宇铭

今天是农历的九月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我们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了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问候与祝福。在敬老院中,我们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老人近距离的接触,尽我最大的能力把快乐与温暖送给了他们,我真的很高兴;作为该活动的一员,活动这么成功,这么有意义,我真的很欣慰。

此次敬老院义务劳动作为一次公益劳动,我们毫不嫌脏,踏实、认真地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并且没有发生打闹情况。这体现了我们尊重公益劳动、热爱公益劳动的态度,体现了我们新时代的学生的良好素质。这次敬老院之行受益匪浅,不仅让我学会的怎么付出爱,还让我学会了怎么得到爱。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千万不能自私,不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我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加到我们的行列中来,让我们爱的力量不断的壮大!重阳节过去了,可是只要我们愿意,每天都是一个节日。亲爱的爷爷奶奶们祝愿你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牧香园养殖场实践活动体会

老官地镇小学 孟宪威

2011年6月15日,我们参观了老官地镇牧香园养殖场。在鹿场场长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鹿场。场长为大家做了细致的解说。观看鹿加工产品,如鹿茸、鹿血酒、鹿骨制品等。简单了解了它们的制作过程。大家与鹿亲密接触。场长还详细介绍了养殖场中的梅花鹿、马鹿以及这两个品种的杂交鹿和少见的白鹿,使大家简单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产茸情况等。

同学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认真听取厂长的讲解,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场长也给出了清楚的解答。在实践中学到很多在课堂上了解不到、平时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参加鹿场里的义务活动虽然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这些天的实践,使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通过亲身体验社会现实,让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培养韧性,“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耕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告诉我,在新时代学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和掌握成熟技术有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富有团队精神等素质。要在严密的思辩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时刻与外界社会保持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学习好知识、运用知识,时刻牢记,虚度年华就是作践自己。与此同时,多多与社会接触是很必要的。如果我们想接受时代的挑战受到社会的欢迎,就抓紧时间好好地充实自我。不仅要学好专业课,还要广泛的汲取各领域的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对策

0 引言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演进, 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高校育人的一种重要方式, 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普遍认可和喜爱。但是多年来, 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直缺乏创新, 运行模式一直循规蹈矩, 安于现状重复开展活动的情况比较突出, 降低了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 限制了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提升[1]。

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真实的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了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规模、体系、影响力和实效性的认知情况, 笔者对省内3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3所高校中1所为“985工程”高校, 1所为“211工程”高校, 1所为省属高校, 共发放问卷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293份, 调查涉及18个专业、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在被调查对象中, 男生166人, 女生127人, 男女比例为1.3:1。

1.1 高校社会实践参与规模的调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出台以来,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 规模不断壮大, 受益人群不断增加。调查显示:67.14%的大学生认为近三年来社会实践的参与规模逐年加大, 覆盖面越来越广;58.91%的大学生表示大学期间自己至少参与过一次社会实践;但仅有10.1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大学期间参加过二次以上 (含两次) 社会实践。这表明社会实践由于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对于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吸引力不足。

1.2 高校社会实践体系构建的调查

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不仅反映了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的水平和层次, 也能从侧面反映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发挥情况。调查显示:70.58%的大学生了解社会实践是通过寒暑假的集中社会实践;20.72%的大学生了解社会实践是通过日常性的社区挂职锻炼;仅有8.7%的大学生通过专项社会实践了解此项工作。这表明高校逐渐形成了以寒暑假集中社会实践为主, 日常性社区挂职为辅的社会实践体系, 但社会实践的项目化程度不高, 开展的专项社会实践较少。

1.3 高校社会实践影响力的调查

社会实践的影响力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也能体现出高校、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是否形成了开展社会实践的合力。调查表明:78.9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是自己在大学生涯必须要参与一次的活动;60.5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中最有意义的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但仅有7.8%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团委与其他职能部门联合举办的;仅有34.58%的大学生将社会实践活动告知了其父母、并得到了其家庭的支持;仅有23.32%的大学生了解社会实践基地这一概念;仅有10.78%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单位是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和单位。这表明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心中影响力较大, 但实践育人的理念在高校各职能部门、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和学生家庭等主要群体中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实践育人的合力没有形成。

1.4 高校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调查

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一项内容, 也是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保障条件。调查显示:80.66%的大学生认为能够通过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加对企业文化和用人标准的认识;25.68%大学生表示通过实践能够深入思考, 形成卓有见地的调研报告;仅有15.3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对于将要参与的社会实践有着充分的准备, 能够带着问题和思考参与社会实践;而58.88%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对于社会实践意义的认识大多仅限于活动本身, 没有参与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总结。这表明社会实践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具有实际意义, 但是由于很多大学生只做活动参与者, 只是不假思索的“走过场”, 致使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 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发挥的限制因素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树立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加深大学生对国情和民情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才具有重大意义。而在实践育人的众多功能中德育功能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调查表明,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客观上存在许多因素和做法不能与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相适应, 限制了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发挥。笔者结合调查、访谈和工作实际, 将这些限制因素归纳如下:

2.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陈旧, 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90后”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代表, 他们拥有更加开阔的人生视野以及独特的分析问题的角度, 注重自我, 平等、民主意识强烈[2]。对于他们而言简单生硬的“说教式”教育不利于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发挥。笔者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很多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 社会实践形式往往局限于扶贫支教、社会调研、参观考察、政策宣讲、文艺演出、生产劳动等, 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目前各高校逐渐形成了以寒暑假集中社会实践为主, 日常性社区挂职为辅的社会实践体系, 但社会实践的项目化程度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深入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同时, 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注重引导大学生自我体会与表达, 而简单生硬的采用灌输式的教育, 致使大学生不愿接受, 甚至不屑一顾。

2.2 实践育人的理念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实践育人的合力没有形成

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并没有被高校、社会和家庭充分重视, 影响了社会实践的规模、质量和德育功能的发挥[3]。调查表明, 在高校层面, 社会实践的组织单位主要是高校团委, 高校中其他职能部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没有形成内部合力;在社会层面, 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 协助高校开展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在家庭层面, 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 优秀的文化课成绩、各类证书的获取才是最重要的, 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4]。

2.3 活动经费主要依靠高校支持, 无法满足社会实践广泛性、深入性的需求

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短缺, 前期投入严重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顺利组织和实施, 但目前经费问题制约着活动的开展[5]。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 部分高校根本就没有社会实践专项资金的投入, 即使有专项资金投入的, 力度也十分有限。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想深入、细致的开展则需要学生自身承受一大部分费用, 这就限制了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参与;另外, 社会支持力度也十分有限, 调查表明, 普通高校参与区域经济研究和企业考察调研的学生鲜有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的, 学生个人需要承担调研考察期间住宿、餐饮、交通的绝大部分费用, 这令很多有能力、有思想但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望而却步。

2.4 大学生主体对于社会实践缺少主动思考, 大部分学生停留在“走过场”的层面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体意识不够, 缺乏实践成才的信心和动力, 这直接影响到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发挥。调查表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变化,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缺乏主体意识, 特别是对广大普通同学而言, 对社会实践之于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 将社会实践当作一项可有可无的学习任务来对待[6]。很多大学生既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策划和筹备, 也没能扎实、深入地开展实践调研, 走马观花、敷衍了事, 临近假期结束, 往往是到实践单位走个过场、拍个照片、盖个公章, 写份实践报告就草草了事, 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3 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提升对策

3.1 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渗透性

当前, 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 大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差异化, 加之以“90后”为主要代表的大学生个性鲜明, 自我意识强烈, 这些都对社会实践的科学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因此, 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开创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形式, 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活力, 已成为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7]。笔者在组织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特别注重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引导学生投身实践才能真正“脚踏实地”, 了解国情、民情和基层的真实生活, 号召学生走进一线、关注民生才能更好的“仰望星空”, 思索更多强国富民的有效方法。笔者注重强化体验式教育, 通过学生的亲力亲为和切身感受, 使思想政治教育生动的、细腻的滋润学生的心田。笔者曾带领学生赴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亲身感受西部的艰苦生活和教育现状, 当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走进西部贫困儿童居住的土房子, 和他们一起喝白水、吃馍馍充饥时, 很多学生都被深深地触动了, 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刻, 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会选择来西部支教, 这里有祖国含苞待放的花儿, 他们需要我们的浇灌才能开花结果。”

3.2 加强社会实践的项目化管理, 保障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发挥

社会实践作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其德育功能的发挥与社会实践各项流程开展的质量密切相关。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采取团队自主申报与学校评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选拔和评比, 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参与实践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但是学校主管部门也缺乏对实践团队和活动的有效指导和规划。加之学校组织的专项社会实践数量非常有限, 致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还处在“粗放型”的阶段。笔者认为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 要鼓励实践的组织者以项目管理的思想对实践进行系统思考和过程控制, 进而提高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的育人能力。笔者在组织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通常会引导学生从项目启动环节、项目规划环节、项目实施环节、项目监控环节、项目收尾环节等五个环节来设计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以确保社会实践每个环节中的德育功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3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的全覆盖体系, 形成实践育人的强大合力

社会实践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 应该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笔者认为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导力量应该广泛动员、积极争取, 从各个层面寻求支持和协助,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的全覆盖体系, 形成实践育人的强大合力。首先, 在高校内部应该进一步增强全员育人的意识, 高校各职能部门应该在学校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同一致、合力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学校团委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组织者应该善于借力, 加强合作, 学校团委可以与学校党委组织部门寻求合作, 针对大学生党员开展与重大专项党内实践性教育活动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 选树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感召力;可以与学校宣传部门寻求合作, 开展对学校建校功勋的人物专访和事迹挖掘与整理, 进而加深大学生的爱校荣校情怀;可以与学校校友会寻求合作, 开展“校友寻访”等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校友的成长经历对大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与学校就业部门寻求合作, 开展走访、调研知名企业的活动, 加深大学生对企业选人用人标准的了解, 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成才观。其次, 高校要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联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各级实践基地, 结合当代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引导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 切实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时效性和常态化[8]。最后, 高校要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转变工作, 让学生家长尽快从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势中摆脱出来, 宣传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关键作用, 提高家庭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度, 为学生营造一个学校、社会、家庭全面覆盖, 鼎力支持的大好局面。

3.4 增强大学生的实践主体意识, 创建全员思考、全员参与、全员展示的“三全模式”

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参与意识和投入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发挥情况。高校应该积极解决大学生实践主体意识淡薄这一关键问题, 才能从根源上避免许多大学生参加实践“走过场”的情况发生。笔者认为, 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 需要在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上不断创新, 学校应该大力提倡和鼓励社会实践全员思考、全员参与、全员展示的“三全模式”。所谓全员思考就是指实践团队的实践目标、方案、实施流程应该是全体成员思考的产物和智慧的结晶, 全体成员集思广益一方面可以让每名成员充分了解活动的宗旨和目的, 还可以使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更加合理和完善;所谓全员参与就是指要使每名实践团队的成员在实践过程中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带着思考去实践, 通过实践来思考, 这样可以促进社会实践宗旨和意义的凝练与升华, 在实践团队成员自我思考、自我感悟的过程中发挥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谓全员展示就是要扩大社会实践评审和答辩环节大学生的参与度, 将一两个代表的展示和总结变为全体成员的展示和总结, 进而充分调动每一个成员从始至终参与实践的思考, 加强成员对实践团队的归属感, 增强成员参与实践的使命感。笔者曾经在自己组建的多个实践团队中灵活使用“三全模式”, 充分调动了参与成员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使所带领的实践团队真正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和民情, 形成了很多具有实效的调研成果, 获得了省、市、校各级表彰和认可。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社会实践需要不断提升其德育功能的发挥, 就要在内容、形式和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就要注重引导大学生自身不断加强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和参与;就要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充分认同和协同一致, 形成实践育人的强大合力, 探索创新、多措并举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屈善孝.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5) .

[2]何静.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90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2 (4) .

[3]任贯中.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创新原则与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 (3) .

[4]索玉华.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N].广西大学学报, 2009 (4) .

[5]李树和, 李全, 陈达光.深化实践育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2) .

[6]袁金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与匡正[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4) .

[7]曾裕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探析[N].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6) .

小学生德育多元实践评价方法 篇8

关键词:德育;多元;实践;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216-01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在小学道德教育中,我们把德育实践体验看作是学生道德生成的基础。离开了德育实践体验,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就不可能得到情感的支持,就很难纳入学生的情感价值系统,从而也就不可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这就为德育实践活动评价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评价必须从以道德知识评价为主走向以多元道德实践评价为主。

一、自我发展评价法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班(队)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笺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

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之间的充分讨论,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薄弱环节,把薄弱环节具体化为“道德发展小目标”,并在全班同学的监督下,围绕“小目标”自主开展道德教育实践,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具体实施过程为:(1)确定小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开展达标活动的目的,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自己最薄弱的方面寻找自我奋斗的行为启动点,填写“达标”记录表。(2)实现小目标。学生在课内外开展达标实践活动,进行自我养成;教师在指导学生实现自我小目标的同时,要争取家长的配合。(3)考评小目标。学生每月通过自评、组评、班级评和家长评、老师评,考察自我小目标的达标情况,填入评价记录。(4)表彰达标。小组每月向班委推荐达标成效显着和进步较大的同学,在班内进行表彰;班委每学期向学校政教处推荐达标突出的典型同学,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张贴典型学生的照片。(5)再确定和实践新的小目标。学生实现自我小目标后,再通过自我分析,确定新的小目标,填表上报班级,进行新的达标实践和考评活动。德育过程是学生自我养成教育的过程,学生是德育实践活动的主人。在学生自主选定“小目标”之后,要引导学生为实现目标自觉进行道德实践,创造各种条件,优化德育过程,加速德育目标的达成,促进道德信念的内化。

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对学生个人和班级“达标”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步骤分三个层次,一是学生自评,二是小组互评,三是班级总评;同时教师和家长都要参与这三个层次的评价,进行指导并填写意见。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是“学生素质评价”中日常评价的主要方式和方法;班级总评要为每个学期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所有资料每学期都要整理,以学生个人资料为系列,以班级为单位,汇总建立学生德育达标档案。

二、过程反思评价法

活动反思评价是基于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心理体验及表现而进行的评价,通过反思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评价过程中,活动反思本身已成为德育活動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活动反思评价在本质上是要帮助学生建立道德自律机制,促进学生德性成长与自我意识的同步发展。

学校组织的道德实践活动的反思评价分为以下两部分:一是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和活动结束后的评价。活动过程中的评价,主要记录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心理感觉、同伴评价和教师的评价,在活动过程中,随时记录来自不同方面的评价意见,同时也对不同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在自评、他评、评他过程中不断得到有效刺激,让评价贯穿活动始终,以期产生良好效果。同时我们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参与活动及活动后的心理感受、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想法、表现进行理性反思,对来自老师、同伴的评价进行重新思考,对自己的发展思路进行二次设计。我们还设计了自主评价,就是学生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或活动结束后,客观分析自己的状况,及时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控制,促进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充分发挥外部评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学生自主评价的作用。学生参与自主评价的过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辨别是非、美丑、善恶,明确什么行为是合乎社会行为规范的,什么行为是违背社会行为规范的,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三省吾身”的好习惯。不仅可以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而且可以客观地评价他人,对待他人。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评价时注意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可变性和社会性,注意和家长交流,吸收家长的建议,要关注自己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三、道德品质纪实评价法

道德教育评价的重点转向学生的道德实践体验之后,道德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也要由过去的试卷评价转向对学生道德生活纪录的评价。一是道德实践活动记录。即校内外各种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表现进行记录。二是家庭道德生活纪录。三是学校道德生活记录。

上一篇:申论真题及解析下一篇:温情的感恩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