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朗读的方法(精选8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自悟,自悟自得”已成为老师们朗读指导的追求
。教学中老师们越来越重视朗读研究,不断探索朗读的方法与技巧。每当评课、教研时 讨论最多的还是朗读,时常听到教师们执教后的许多遗憾:“我已指导孩子读了,但就 是读不出味;”“学生无论如何进入不到文本中去,我不知如何办?”“我想以读为主,但时间不够用。”这一系列的困惑也是我在朗读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概括起来就是: 文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朗读目的、朗读时间与情感之间的联 系等等。下面以今天上午执教的《凡卡》一课为例向老师们汇报我是如何在备课中设计 朗读,如何在课堂中指导朗读的。
一、全面解读文本,深入进行备课
解读文本的过程,也就是“头脑”备课的过程。它凝聚着我们的汗水与智慧。即弄 明白哪些是学生自己就可以发现、读懂的,哪些是需要我们引导点拨的,哪些是抓住不 放,重点深究的,哪些是忽略不计,一带而过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习的需求,教学的实际确定教学程序。为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做了五方面的工 作:
1、反复阅读课文,记录每次读文的感受。A、第一遍读《凡卡》,感觉又长又乱,很不好读。思考,难读的原因在哪里?—
—外国人名多而且特绕嘴,解决方法:a挑选人名反复读,b弄清它们在故事中的身份与 角色。感觉乱是因为没能理清文章脉络,(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指导他们如何预习)
B、再读课文(3——4遍)逐段归类,边读段落,边归类是哪方面内容,弄清了文 章分回忆部分和书信部分。C、又读课文,(10遍左右)感受文章情感,确定感情基调:字里行间感受凡卡的 悲伤与字字滴血的痛苦,(这个过程身心疲惫,一次次将他假设成自己的孩子然后再读 信,真正做到与人物心心相通)
2、了解单元训练重点,确定朗读指导的训练点;通过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
训练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这为抓哪 些训练点读,读到什么程度指明了方向。
3、研读教学参考,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凡卡的悲惨命运。
4、关注课后练习,课后练习承担着理解课文、落实训练重点的“重任”。全面解析文本时应思考如何将其落实到教学之中
5、把握课文内容,确定朗读基调
书信中凡卡讲述了自己悲惨的生活,基调自然是苦的,如何将凡卡的苦让学生感
受到,体会到,这需要反复斟酌文章内容,凸显重点,合理取舍,正确选择朗读的方法/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556 2/5 受到,体会到,这需要反复斟酌文章内容,凸显重点,合理取舍,正确选择朗读的方法,力求“读”上开花。
二、如何在教学中指导朗读
一、根据教材特点安排课前预习,预习中,要求:读通读顺句子,扫除生字障 碍,并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预习,1、根据本课中生字特点,指导“摩平”的读音,结合注释理
解“楦头”的意思,及课本中另外的作用,为学文做好铺垫。
2、通过让学生概括课 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内容是凡卡的书信,找出书信的内容并仔细朗读,从“信中看到什么样的 凡卡”,从哪些句子中看到的,画一画,读一读,并把感受记录在句子旁边,这个环节 的设置让孩子充分研读书信内容,感知凡卡的学徒生活,为下面的重点深究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四、重点深究,感悟朗读。
重点深究是一篇课文学习最主要的环节,也是指导朗读的主阵地。《凡卡》一课,感知他悲惨的学徒生活,那悲惨的生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悲惨到什么程度?就成 为本课深究的训练点。
首先,让学生到信中寻找凡卡,“从哪些句子看到了什么样的凡卡?”读一读,画
一画。学生分别找到了“挨打的、挨饿的、睡不好觉的,绝望的”凡卡,这些词句是有 滋味的,需要细细去品读,像品茶一样。需要去悟,悟到深处,就是这篇文章的魅力,在处理朗读这些句子时我分别运用了“品评词句,揣摩用意,”,“还原生活,入情入 境”、“虚拟情境,转换角色,”、“展开想象,补充留白”、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 读。(一、)品评词句,揣摩用意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 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 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1、学生找出这个句子初读后看到了悲惨的凡卡,新课标指出,“朗读是学 生个性的化行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在学生回答 后我没急着继续追问,而是肯定了他的感悟,请他坐下。
2、然后对同学们说,请看大屏幕,我们再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
”这个句子,看看哪个词在你的眼前中“凸显”出来,并刺痛了你的眼睛,学生马 上找到了“毒打”,先让学生从直觉上感知“毒打”,再深入文章体会凡卡遭受的 毒打怎样的,透过这些“凸显”的“揪 ”“拖 ”“揍”“ 戳”等词,三读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目睹了凡卡的“毒打”后,学生的体会是多元的:“体会到 生活悲惨的凡卡”,“体会到老板的惨无人性。
3、我相机指导,在这样的毒打下,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凡卡?(遍体鳞伤 的,青一块紫块的,胆战心惊的,伤痕累累的凡卡)陆续出现在课堂上,这时我再 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4、以上的感受是学生一次又一次阅读实践中获得的,是真真正正的自读自
悟,所以鼓励他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感受就水道渠成了。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们看/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556 3/5 悟,所以鼓励他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感受就水道渠成了。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们看 到了学生由绞尽脑汁到茅塞顿开的过程,由茫然不知到眼前一亮的喜悦,由不懂到 懂,不会到会的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朗读的层次性,步骤性也在孩子一次次朗读 中得以体现。(二、)还原生活,入情入境
入情入境的阅读就是凭借语言文字描写的内容,再借助于自己的想象,联想等 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仿佛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朗读“心理图像”。下面的句子我运用了这一方法。
“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 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 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 个摇篮。”
1、从这句话中,学生看到“挨饿”的凡卡。这种理解,“饿”字只走进学生的“
眼睛”里,当然不会深刻,因为对当今孩子来说,只有不愿吃的烦恼,根本没有挨饿的 体验,所以需要进一步引深,还原生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 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文本内容 联系到了学生某一方面的生活经验,才能触动学生内心的独有的感受,朗读才有味道。这样的朗读才是“多角度、有创意”的朗读。
2、于是我说,“同学们再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凡卡每天挨饿时会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自己没有挨饿的经历,通过引导,孩子们就会联想到电视上那些难民挨饿得样子 :面黄肌瘦,浑身无力,无精打采的模样进入学生视野。通过联想,一些与饥饿有关的 词也会出现:如“饥肠辘辘”,“眼冒金星”等等。经过还原生活,“饿”字具体了,形象了。学生再走进文本,读句子才能感受凡卡内心的痛,朗读也会得以感染或震撼。3、在这个环节中,为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句子,我还有意渗透了阅读要“咬文嚼 字”的读书方法,即:从语言文字中读出“言中之情,言外之意”,要从文字表面读出 文字背后的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如,得不到休息的凡卡是什么样的?挨冻的凡卡 是什么样的?即:走进文本,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文本说话,替人物说话。(三、)虚拟情境,转换角色
我们看电视、电影时,如果仅仅“看看”而已,剧中人物不论喜、怒、哀、乐,都 与我们的情感没有关系,但如果我们将里面的人物想象成自己的亲人、孩子。再去看时,感受会大不相同。前几天,学校播放电影《妈妈,不哭》,再现的是汶川地震的情景。我本想和学生一起看影片,然后指导他们写观后感,可刚看了一点就受不了,那些被 埋在废墟下痛哭,呼救的孩子将我的心揪的太疼,使我总想自己的孩子。有了这样的切 身感受,我就想,咱们的孩子为什么走不进文本,根本原因,是不能由“观众”转换为 “主角”,于是在处理朗读凡卡苦苦哀求爷爷接他回去的句子时,为了使学生真正体会 凡卡内心的痛,我采用虚拟情境,转换角色的方式了创设了师生共同帮助凡卡乞求爷爷 的朗读方式。
“在这漆黑的夜晚你听到凡卡深深的叹息了吗?在这漆黑的夜晚你听到他低低的/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556 4/5 “在这漆黑的夜晚你听到凡卡深深的叹息了吗?在这漆黑的夜晚你听到他低低的
哭泣了吗?在这漆黑的夜晚你听到他苦苦的哀求了吗?”经过情境的渲染,将学生置身 于一种凄冷,孤独,悲伤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也就进入了角色。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 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这哪是一封普通的信,这分明是一封救命的信啊,“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 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
“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到深处才反复”!正是因为凡卡的生活太痛苦,太悲惨,所以他才一次次的哀求,一次次哭喊。通过情境的设置,音乐的渲染,孩子们的心与凡 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所以读就入情入境了,也就是我们说的,读出了味。“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真情融入文字中才能神形相聚,正如叶圣陶先 生所倡导的:“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其实,朗读就 是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能与作者的心 灵相通”,我们的读一定是生动,发自肺腑的。(四、)展开想象,补充留白。
好的文章会给读者留有许多想象、思考的空间,或启发想象,引发联想,或令人深 思,发人深省。或余味无穷,令人陶醉等,这种空白之处,正是我们钻研教材需要“扩 充”“补白”之处。
《凡卡》一课多出运用了省略号,我抓住了信末凡卡对自己学徒生活的总结概括 一句:
“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1、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发现在标点使用上有什么特点?(先用!又用„„)
2、我又启发学生思索:凡卡先用一个冰冷的“!”向爷爷强调什么?激发学生 反复读句子,回忆他的学徒生活。
那“„„”一串省略号,凡卡又省略了什么?如果让你补充文字的话,你觉得凡卡 还想和爷爷说什么呢?(生:他会饿死的,将永远见不到爷爷了„„)3通过对“!”“„„”的剖析,凡卡悲惨生活格外清晰,学生对凡卡更加同情,更加怜悯。夯实了“体会人物情感,关注人物命运”的训练。
经过师生共同研读,凡卡内心的痛苦深深感染了学生,学生为凡卡命运担忧,使朗 读训练点落实到位。
三、如何解决朗读时间
经常遇到朗读的时间不够的烦恼,说到底,还是一个课堂效率问题。语文课堂的“
讲读”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10分钟,所以朗 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以前也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生读了女生读,看似热热闹闹,可读前没有清晰的要求,读中没有/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556 5/5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生读了女生读,看似热热闹闹,可读前没有清晰的要求,读中没有 有效指导,读后也没有进行有价值的评价反馈,学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用心,更没有 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起不到朗读的作用,失去了朗读的意义,还浪费了时间。
我们应该根据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充分、正确地读课文,决不能做个读的样子,走走过场,草草收兵;像《凡卡》这样的文章,更要留够时间 让学生试读、练读,才能读出感觉,读出感受,读出情境;时间哪儿挤出来?精心设计 问题,一篇课文,一条主线,让繁琐冗长的“讲、问、答”让位于读,让没有实效的小 组讨论让位于读。
四、如何合理选择朗读形式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需灵活运用。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 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 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 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 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的作用,但也容易“滥竿 充数”。(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因此,我们要精心 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当然,朗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 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组织指导学生每一次朗读,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 朗读水平及能力,从而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教学后记:
曾记得一位专家说过,一堂精心挖掘的课可称得上是老师的代表作,《凡卡》可谓
这学期,我的一篇代表作,虽然它很粗糙,很稚嫩,但毕竟用心用情去创作,自从3月 23号确定了这个课题,直到今天,凡卡这个孩子便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还频频进 入我的梦中,只要我一闭上眼睛,就会看见一个遍体鳞伤,面黄肌瘦的孩子,耳边还时 时传来他苦苦的哀求声,虽然这些天我与他一起痛苦着,煎熬着,但我知道,这个人物 只有在我的脑海中越生动,课堂上的他才会越鲜活的展示在孩子面前,展示在老师面前。
一堂课的创作过程是艰辛的,有付出就有回报,在这堂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 提升了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感谢领导给了我锻炼的机会,更感谢同事们的鼓励与支持
朗读指导方法谈
“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以读为主”则是在新课程实践中有识之士即时提出并经实践验证的有效的课程理念,随新课程的推进愈来愈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为此,在借鉴其他教师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朗读的几种方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设计问题——指导读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想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要让学生试着把课文读通——读正确、读流畅,然后再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读出感情。如指导读《荷花》第一自然段:“清晨,我去公园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读:①作者当时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赞美之情——荷花味香;急切之情——急切想看到荷花。)②哪些词表达了这样的感情?(一……就……,赶紧)③怎样读才能表达出作者的感情?这样训练,不仅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不仅指导学生读一段话,而且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文章的方法;不仅体现了教师在朗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设情境——诱导读
朗读是对文章作者思想感情的再现。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再加上和作者所写的内容时空差距较大,朗读时很难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朗读教学中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优美的或丑恶的,崇高的或卑劣的,愉悦的或悲惨的……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读出文章的意境。创设情境的方法有: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扮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
三、运用体语——提示读
学生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指导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情感的流露除有声语言外,还可以运用体态语言作辅助表达。身体语言学认为:人们可以用身体的各种动作或姿态来表现自己对周围人或事物的态度,表达言语难以表达的情感。朗读教学时,可以运用体语提示学生读,用目光激发学生朗读的情绪,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用手势表示朗读声音的高低、语意的轻重、节奏的快慢……这样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朗读情绪,而且提示朗读技巧;不仅引导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而且指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目的。
四、巧用评价——引导读
教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及时反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阅读教学而言,经常地让学生朗读是对教的反馈,及时地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又是对读的反溃从这个意义上说,检测学生读,并对读进行评价可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就对朗读的评价来看,大体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读所反馈的信息,与训练目标进行比较,得到目标差距信息,再将差距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输送给学生,并启发学生调整原有信息,逐步缩小原有信息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由此看来,评价的过程也是训练读的过程,评价语不但是朗读水平的鉴定语,也是教学过渡语,还是朗读的指导语。因此,评价时既要“惜„墨‟如金”,又力求能“指点迷津”
五、借鉴述说——迁移读
读能促进说,说又影响着读,因为读需要借鉴说。其一,从说读的发展来看,一个人的口语训练,说早于读。人在不会读时,已经学会说。其二,从说读的目的来看,说是为了表情达意,人们说时既注意语意连贯——停顿合乎语言规范,又注意语气恰当——语调、速度、节奏合乎情理。小学生的读往往只注重读出文字,而不考虑每句话的意思,也不考虑如何表达出句子的意思。其三,从朗读训练的要求来看,“朗读要近于口语,像说话一样。”综上所述,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吸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首先引导学生身入其境,情入其人,进行心理的移情体验,然后再用假想向别人介绍的方式说出课文的内容。通过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境,而且创设让学生表达情感的时机;不仅引导读,而且又训练了说。
六、凭借教师——示范读
一、联系生活, 以情促读
有的课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 然而却读不出该有的情感。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找到体会的切入点。这里所说的切入点正是叶圣陶先生提到的:“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如:在教学《夕阳真美》时, 对于学生不好理解的“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一句, 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体会, 这样他们的朗读就会有声有色。
二、直观体验, 引导朗读
在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强化读的体验, 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感悟语句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提高朗读水平。如:教学“梅子、蝈蝈、知了、葵花、茉莉”等词语时, 可以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然后提供实物让学生观察、体验, 学生就会读得抑扬顿挫、绘声绘色。
三、扮演角色, 表演朗读
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 在课堂上教师应抓住时机,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适当组织他们演一演, 他们获得的感受就会更具体、更直接, 获得的感悟也会更深刻。如:在教学《三个小伙伴》时, 我让学生分别戴上小野猪、小袋鼠、小象的头饰进行表演。通过表演, 学生体会到三个小伙伴的心情和精神, 就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演一演”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发挥想象, 指导朗读
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 在学生感知教材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进一步调动他们的想象力, 让学生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进而进入情境之中, 有感情地朗读。如:教学《云房子》一课, 读第二自然段时, 启发学生进一步想象云房子还会有什么样的形状;读第三、四自然段时, 可启发学生看图想象“小鸟们叽叽喳喳”会说些什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 他们就会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五、教给技巧, 让学生会读
要使学生的朗读读出韵味, 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一般来说, 写景的散文意境优美, 要读得流畅、轻快;介绍某种建筑物和人物的文章, 要注意轻重、停顿、抑扬顿挫;而童话、寓言故事就要恰当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随着角色的转换运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只要能读出轻重音, 处理好停顿, 语速适中, 声音响亮, 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 就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朗读技巧。
六、语言激趣, 启发朗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朗读指导
语文课标规定:低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高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由此可知,加强诗词朗读教学,对于学好诗词这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促进语文学习,发展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指导学生学好诗词,必须重视诗词的朗读教学,声情并茂地读好诗词,对学好诗词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本文就结合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来谈一谈。
读好诗词是一种学习境界,是一种学习高水平。那么,怎样才能读好诗词呢?
一、分析诗词本身的形式因素
诗从体裁来分有古体诗、近体诗,五言、七言、绝句等,从内容来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言志诗、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等,词也有不同的词牌。《七律·长征》是七言律诗。七律是简称,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押平声韵,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七律·长征》的四句情况: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气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颔联承接“千山”;颈联承接“万水”;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押ɑn韵。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朗读时朗朗上口,一气呵成。
二、理解诗词的意思和内涵
要理解意思,先要结合注释、查工具书认识字词,读通读顺;再理解字词意思;然后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具体情况,把整个诗词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以此来理解诗词的真意,把握诗词的内涵。理解《七律·长征》,首先要认识和理解“五岭”“逶迤”“乌蒙”“磅礴”等词;再结合长征过程理解“难”“等闲”“细浪”“泥丸”“暖”“寒”“喜”等词;最后串起来理解。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毛泽东的创作灵感,于1935年9月28日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即席朗诵了此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理解了诗词的意思和内涵,才能更好地读准停顿,表现情感。
三、注意运用多种朗读学习方法
可以结合多媒体学习,本诗就可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或故事片,或展示反映长征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增加学生对长征的了解;也可以通过录音示范以让学生一边感悟一边模仿朗读;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就更加直接,更易模仿,也更有效;当然还可以采用教师教读、引读,师生合作朗读,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接龙读、齐读、赛读等朗读形式。
四、选择恰当的展开形式
当学生理解了整个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时,就要选择恰当的展示形式。比如:随堂展示、自由展示、诗歌朗诵会、延伸展示等。最常用的是随堂展示,运用此法时,要注重朗读和吟诵,可以师生合作,可以教师引读、学生跟读,可以师生齐读,师生赛读;而自由展示时,可以加上必要的肢体语言甚至是夸张化的动作,可以摇头晃脑,可以踮脚挥手,再加上抑扬顿挫、满怀激情的语言,必能将感悟到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诗歌朗诵会可以按主题组织,或集中朗诵一次本期诗词;而延伸展示则可以展示同一作者的诗词以增进对作者及其创作风格的理解,也可以是不同作者对同一主题的诗词以增进对同一内容的理解。
总之,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要学好、读好它,需要发挥我们的理解力、想象力、鉴赏力、创造能力、语言能力;而读好、学好它,则可以更好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提高我们的理解力、想象力、鑒赏力、创造能力、语言能力。让我们更加努力地读好诗词,以此促进学好、传承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仇美丽.古曲诗词教学的朗读艺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35).
济南市商河县第二实验小学 苏琳
邮编:251600
电话:*** 邮箱:sulin6135@163.com 投稿栏目:教学研究栏目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通过朗读,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踏入学校,正是培养其良好朗读能力和习惯的时候,这就更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有“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贫乏,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薄弱,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呢?如何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种具体的做法。
一、重视教师朗读的示范作用 范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亲自读课文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项眼、口、耳、脑并用,情感参与,操作性很强的艺术活动,是教师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朗读技巧的运用、语音标准及无声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示范朗读时教师本身要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教师要用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倾听当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品味你朗读时运用的语气、节奏等等,以此帮助学生学会朗读,热爱朗读。
1、课前范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感情基调
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年龄小,识字比较少,认知、感悟能力比较弱,没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在初步接触一篇课文时很难较快地将课文读准确,一篇课文中大多是生字,学生读书时往往结结巴巴,不懂句子的连贯与停顿,经常出现断句不恰当等各种问题,读完一句后也不知所云、有口无心。
教师在教学一篇新课文时可以这样做:在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标出难读的地方,标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自由朗读的时间,等学生初步预习完课文,教师再开始范读,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听,听生字词的发音,听老师朗读时的感情基调。然后再张口模仿,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读课文,和刚才相比,看看都有哪些进步。这些难点就很容易突破,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也就不再困难了。这样一来,教师语气生动、停顿恰当的范读就能帮学生读通课文,体悟朗读的要领,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弄清楚课文的感情基调,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为学生后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像一年级下册中的《乌鸦喝水》一课,课文虽然短小,却写出了小乌鸦内心复杂的情绪变化,小乌鸦一开始因为口渴而感到焦急,所以到处找水喝,后来终于找到水了,心里充满着无限喜悦,但问题接踵而至,瓶子口太小,水又不多,小乌鸦喝不到水,心里是多失望。但小乌鸦没有放弃,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终于喝到水了,此时此刻,小乌鸦的心里是多么激动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才接触这篇课文,对小乌鸦那复杂的情绪变化肯定理解不深,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声情并茂、情感丰富地朗读,把学生带入到故事中,一是让学生扫清识字障碍,掌握生字的读音,初步感受老师读课文时的停顿、重音,每句话中词与词的连贯,各种句子的不同语气等。二是让学生在老师有感情地范读中,边听边体会小乌鸦的心情变化,初步把握本篇课文的感情基调,为后面的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良好的铺垫。
2、课中范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升华感情
低年级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低年级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而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高昂的,还是平缓的、低沉的,因此,减少了朗读训练的盲目性,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在理解学习课文过程中需要教师范读的地方有: 课文的精华之处,表达作者感情的地方教师要范读;课文的难点之处,学生不好理解的地方教师要范读;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强,教学时教师在适当时机范读,能将自己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传达给学生,弥补这一不足。
例如在教二年级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教师范读小柳树说的话“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要用昂扬、得意、轻蔑的语气来读,范读小枣树说的话“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则用舒缓、平和、谦虚的语气来读。以启发学生:通过对比强烈的语气和读书时表现出的情感状态,让学生体会到两种不同的态度:小柳树的骄傲、得意和小枣树的谦虚、宽容跃然纸上,学生对这句话乃至全文的理解也就更进了一步;然后再让学生尝试朗读,仔细玩味,并互相评价;这样,省去了枯燥的讲解,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变得容易多了。
再例如《乌鸦喝水》一课,第二自然段“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这一段中“可是”一词表转折,跟一年级学生难以讲清,只有通过领读,通过语感来意会。“怎么办呢?”是讲乌鸦在动脑筋想办法,要领读得轻而慢,让学生体会乌鸦在思考,想办法,从而体会到这是一只爱动脑筋的小乌鸦。第四自然段“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了。”“一个一个”领读得慢一点,表达出艰难、通过努力的意思,“渐渐”一字一顿地读,让学生好象眼看着水一点一点上升。这样,把课文变成有声的言语,使文字描绘的意境在脑中浮现,从而加深对课文词句的理解。
二、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自悟自得的。教师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通过朗读,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像《王二小》一课,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王二小的勇敢和机智,感受侵略者的残暴行为,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对王二小的崇敬之情。然后,教师顺势把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产生共鸣,使其感受到课文悲愤、反抗的基调。学生带着这种感悟,自然而然地就能读好课文,读出感情。
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朗读能力 要使学生愿读、乐读,首先要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朗读时,教师可以经常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如配乐朗读、竞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为学生创造机会,激发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也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小学生涉世不深,认知能力有限。课文中的很多场景是自己没有体验过的。这时教师就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这样对朗读过程中的情景再现是极为有利的。
例如教学《春晓》这首古诗时,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但是背诵时没有感情,对诗意也是一知半解。这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春天的一个早晨,诗人从熟睡中醒来,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欢快地鸣叫声,哦,原来这是昨天晚上那场春雨带来的啊!只是不知道那场春雨吹落了多少花瓣?让人感到惋惜。学生徜徉在这个春天的早晨,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在这种情景之中,再让学生来朗读古诗,不用教师再多指导什么,学生就能朗读的很好。
四、多读多练,鼓励学生熟读成诵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教师要保证每节课中学生都有充足地朗读时间。教师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背诵,以达到积累和运用地目的。另外,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
今天我讲了《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后孩子已经初步了解到张衡由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那么,他小时侯是怎样数星星的呢?再学习前面的课文,抓住张衡认真耐心的词句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课件,演示星空图,让学生直观感知星空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二年级的孩子属于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承接的关键期,新课标要求孩子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因此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教学除了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我还让孩子通过演一演理解文意,深入文本。比如第一自然段第二句: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这个环节我先让孩子找出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圈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接着指名带上动作读,全班当数星星的孩子演一演。孩子们亲身体验,乐在其中,自然读得童真童趣。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在语文课堂里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自然段的朗读教学,男生女生分别扮演孙子和奶奶进行对话。同桌先试着互相读一读,揣摩语言。接着请一位小朋友读奶奶的话,其他孩子想象奶奶的动作、神态,再指名让孩子带着这样的想象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最后男生扮演数星星的孩子边做动作边读文,女生扮演奶奶与孙儿进行对话。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我提问:你从孙儿和奶奶的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师生配合读祖孙对话。读思结合中,我将“读”的练习贯穿于整个过程,通过读课文、说感受、再读课文等环节,扎扎实实于每个段落。在这样边读边思,边思边悟的学习流程中,孩子们亲近了人物,喜欢上了张衡,喜欢上了奶奶。
一、研究背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学生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观念也已深入人心。但在本班日常教学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朗读的兴趣,学习情绪浮躁不安,不能沉静的品读和感悟文章,导致课堂上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学生的朗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为此我确立本课题,旨在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及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探索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真正把读落到实处,使学生乐读、愿读,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研讨过程
主持人:《桂花雨》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读了几遍下来,我真的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我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
鹿校长:这节课上的顺。在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思乡情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这里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说话练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有意作了铺垫。
王校长:这节课上得实。“摇花乐”是课文内容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先让学生读,从读懂的地方入手,因势利导,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指导学生朗读,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对于“桂花雨”的感受,利用课件让学生形象地感受那飘香的桂花雨,然后又让学生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从而感受“我”童年时代摇桂花的快乐。
李主任:要上得活。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
马老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试教父亲随口吟诵的那首诗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不是显得操之过急,就是所花费的时间过长,反而冲淡了教学的重点“我的乐”。要想自由地驾御自己的课堂,教师的确必须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一定的的应变能力!
三、得出结论
1、把朗读的标准交给学生
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正确是指用普通话朗读,语音规范,没有错、漏、增、回的误读现象;流利就是读得自然连贯,不结巴;有感情是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不唱读,把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发于外,形于声“。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必须把朗读的这些标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按照标准进行朗读练习。
2、把读书的时间让给学生。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3、采用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①、消除顾点,让学生敢读。
一些学生天性胆小、懦弱,平时讲话都有些胆怯,声音很低,好像蚊子哼,再加上有的学生基础差,一旦在众人面前读书就心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 朗读和表达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就差上一大截,他们自己也认为,读书水平“见不得人”,于 是“沉默下去”。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使他们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朗读,其他同学也要变讽刺、嘲笑、批评为安慰、欣赏、表扬。要注意循序渐进,让他们慢慢树立信心。暂时不熟悉的课文,决不让其单独当众朗读,而应先纠正他们的错读,再集体练习,等到他们读熟后再读给大家听。
②、内外结合,让学生乐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机会,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朗读,让学生多读多练,使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课后要布置适当的课外阅读的任务,定期举行读书读报知识竞赛、朗读竞赛,推荐朗读能力强的同学到红领巾广播站去播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由“会读”到“乐读”。(课前五分钟朗读训练)
4、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5、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6、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7、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小学高年级的朗读教学指导
高年级的朗读教学,在低年级形成的朗读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进行朗读技巧的渗透,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我们可以在范读或领读的基础上,直接给予停顿、重音、节奏等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
特级教师张光璎老师说:“现在的语文课,很少有读的技巧的指导,似乎话剧演员才需要技巧。其实,语文课的读也需要技巧,这种技巧的知道是一种渗透。”
一、朗读课文要注意语速
语速是指导朗读时速度的快慢,具体可以分为缓慢、稍慢适中、稍快、较快等。语速的快慢是根据文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朗读《鸟的天堂》一文中的众鸟纷飞景象这一部分时,为了体现出鸟多、树上的热闹和我们眼睛的应接不暇就应读得快一些,反之,如果语速缓慢,就很难体现出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总之,语速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内容变化。所以,要想使学生能正确了解内容的变化,教师就应该准确地把握住语速。
二、朗读课文要注意语调
语调是指朗读时声音的高低。一般可以为低沉、高昂先抑扬或先扬后抑(也就是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等。准确地把握语调的高低就能正确地抓住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心情。
三、朗读课文要注意语气
语气是指导朗读出怎样的感情。如赞美、喜爱、喜悦、高兴、悲伤、气愤„„。一篇文章正确地读出语气是学生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一般来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读的语气中都能体会出来。如朗读《桂林山水》一课,教师采用喜爱赞美的语气去读,就很容易使学生体会到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再如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出悲伤、同情、愤恨的语气,就会使学生体会到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体会文章的内涵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难点,因此,要想学生准确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应该从注意朗读文章的语气入手,加强训练。
四、朗读课文要注意重读或轻读
朗读时的语速、语调、语气是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的关键,而重读和轻读也是阅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语速、语调、语气指的是对句、段、篇整体地处理,而重、轻读则是指句、段、篇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的一词。一般来说,一个词的重读和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密不可分的。也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字词才能重读。如《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句,由于文章的中心是为赞颂詹天佑的伟大成就和爱国思想,所以这句中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词就是“杰出”和“爱国”这两个词,理所当然应该重读,其它词“轻”读,才更能体现出这两个词的“重”。
但是,朗读技巧的传授不能唯技巧化,必须是一种巧妙的“渗透”。渗透的方法很多,如:结合范读渗透;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渗透;在对话中渗透等。总之,指导学生朗读是当今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训练项目,如果我们能把上述四个方面紧密地结合,再加上多样化的朗读,如配乐、分角色等,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但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将显著提高学生们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兴趣当经 激发朗读欲望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兴趣越浓, 注意力越集中, 学习便越积极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者想方设法, 调动一切手段, 让每一个学生都迫切参与其中, 都跃跃欲试。
(一) 以赛激趣。
争强好胜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每个小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 希望自己比别人强, 希望获得成功。许多情况下, 正是由于学生的争强好胜, 才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基于这种认识, 笔者在教学中, 有意识地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朗读活动中, 使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例如:在教学中安排朗读比赛的环节, 穿插“谁能比他 (她) 读的声音更响亮”“谁能读的更熟练”“谁能读的比老师还好”等激励性语言, 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每逢此时, 课堂上总会出现兴致高昂, 跃跃欲试的喜人场面。此外, 笔者还经常利用语文活动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举行朗读比赛, 有时是学生自由选择最喜欢的课文或片断参赛, 有时是现场抽签决定朗读篇目进行比赛, 还有时是学生事先将自己的朗读录在磁带上带来参赛。在比赛过程中, 同学之间互听互评, 互相学习借鉴, 激发了兴趣提高了朗读水平。
(二) 以励激趣。
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评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适时、恰当、鼓励性的评价会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使学生始终带着“我能行, 我会成功”的信念去面对每一次的朗读实践。因此, 在课堂上, 要注意抓住时机, 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加指导性的评价。如“读得好, 不过还可以再大声点。”“这句话你体会得很深刻。”“你课前一定下了功夫, 读得多熟练呀!要是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读得多美呀, 老师都听入迷了, 要是表情再美一些就更好了。”等等。通过这些评价语言, 学生把握了自己朗读的现有水平, 明确了努力的目标, 读书的信心更足了, 兴趣也更加浓厚起来。
二、方法作纬 提高朗读能力
(一) 示范导读。
低年级语文教材, 或韵文, 或诗歌, 或童话, 或故事, 大多短小精美, 充满童趣, 有利于学生练习朗读。但课文中那么多生字, 不同的句式, 对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有感情地朗读还是显得有些困难的。“模仿是最好的老师”, 而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 因此, 范读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受日常口语的影响, 学生在朗读时常会出现添字、漏字、读错字的现象。因此, 这就要求学生读书时集中注意力, 采用先范读的办法, 让学生在听读中对课文先留下一个正确的印象, 以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有些学生在朗读时, 拉腔拉调, 还有的学生将轻声字也读出声调来。这些错误的读法, 对学生将来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影响的。那么如何让学生读得正确、规范化呢?这就是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节奏。教师可以通过范读, 让学生体会什么地方该停顿, 什么地方该重读, 什么地方该轻声。朗读时, 语气的轻重很难掌握。这时, 教师可通过范读来指导他们朗读。如在教学《燕子过海》这一课时, 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首先声情并茂地范读了一遍。当读到“他们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 过了一会儿, 有的展翅飞走了, 有的却永远地留在了甲板上, 停止了呼吸”时, 声音应非常低沉, 悲凉, 又把“停止了呼吸”读得特别地缓慢和强调, 同时读者的感情也变得极度的悲伤和沉痛。当读到最后一段“请千万不要伤害他们啊, 因为他们飞过大海时, 是多么辛苦, 多么艰难!”时, 情绪激动, 声音高昂, 深情地呼唤, “请千万不要伤害他们啊”“啊”读得稍长, 停顿片刻后, 又严肃, 郑重地读:“因为他们飞过大海时, 是多么辛苦, 多么艰难!”如果朗读完毕, 学生的表情很难过, 说明他们被打动了。但感染他们的, 影响他们的行为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情感的力量, 来自文本, 来自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地感染, 因此, 教师的范读极具立体感, 除了声音的传递外, 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会作为一种信息, 即时直接传递给学生, 更易感染学生, 帮助学生读好课文。 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 声情并茂地朗读, 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 而且情入学生之心。在教师范读的基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 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 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 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二) 情境诱读。
朗读训练, 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 在读中锻炼朗读能力。学生都是喜欢参与表演的, 给他们营造一个情境, 他们就会在情境中绘声绘色地进行表演, 伴随着的朗读训练就会简洁高效。课文《一株紫丁香》, 这是一首优美的小诗, 在指导朗读第一段时, 我先让学生们上台来表演踮起脚尖走路的样子, 再让他们读一读这一段, 我没有说一句该怎么读的话, 但他们都自觉地用轻轻柔柔的声音来读, 说声音大了会影响老师工作。 有些课文文笔优美, 感人至深, 但要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学生就缺乏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学生朗读就不到位。这时, 借助精美的图画、生动的课件演示, 创设情境, 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动画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强悍的北风的形象, 在呼啸的北风声中, 学生边看边朗读边做动作, 活灵活现的展现出了青草、梧桐树、小鸟等一个个弱小的形象。无需老师多讲, 学生已能深刻的体会到北风的凶悍和小鱼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精神。尤其是北风“哈哈!”两声得意的大笑和小鱼清脆有力的一句“我们就不怕!”学生表演得意犹未尽。
(三) 评价促读。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的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在朗读教学中, 老师要巧妙地将朗读教学的目标、意图蕴含在评价之中, 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 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 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用评价巧妙点拨, 培养学生对朗读的领悟能力。 如在学习《冰花》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用朗读来表现小童看见冰花时的“惊奇”和冰花的美丽。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 我没有生硬的批评, 而是婉转地说:“你读得很认真, 可我只看到了普普通通的冰花, 我感觉不到美。”第二个学生有点进步了, 我又这样评价激励:“哦, 你让我看到了夹在草丛里的小野花, 有点看到美了。”第三个学生读得非常好, 我表扬道:“哇, 你真厉害, 老师仿佛被你带进了百花园里, 花儿可真多, 真美呀!不过, 你的成功有前两位同学的一份功劳呢!”这位同学乐滋滋地笑了, 这时, 我又请第一、二位同学再读这句话, 感情一下就到位了, 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点拨, 使每个学生都读得饶有趣味, 参与的热情高涨。这样的评价给了学生一把认识自我的梯子, 使他们的朗读能力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趣字当头, 方法引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形成语文的素养,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验, 确实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多年的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 笔者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方面作了尝试, 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当经, 以训练学生朗读方法作纬, 构建了朗读的新世界。兴趣当经, 激发朗读欲望——教者想方设法, 调动一切手段, 让每一个学生都迫切参与其中。方法作纬, 提高朗读能力——范读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 声情并茂地朗读, 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 而且情入学生之心。在朗读教学中, 老师要巧妙地将朗读教学的目标、意图蕴含在评价之中, 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 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 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用评价巧妙点拨, 培养学生对朗读的领悟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茅玲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J].安徽教育, 1997
[2].朱学明.朗读——阅读教学的先导[J].新作文 (教育教学研究) , 2011
[3].杨海燕.阅读教学, 从被动走向自觉[J].教学与管理, 2011
一、要注重评价激励
案例1:
师:最为悲壮的一幕你认为在哪?(牛被打)哪个词更说明悲壮?(皮开肉绽)你亲眼看到过这情景吗?这应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生:惨不忍睹、血肉模糊、鲜血淋淋……
师:如果你的眼前是一头这样的牛,你还敢看吗?为什么(害怕)
师:读出你那“怕”的感觉来。(一生朗读)
师:你很有同情心,却没有读出“怕”的感觉,再来一次,好吗?
(生再次动情地朗读)
师:你成功了,读时融进了自己的情感,真行!谁还来试试?
学生纷纷举手,师再指名两个学生朗读。一生结束时,师又以激励的语言作评价。
当另一生读完后,师是这样评价的:你读得这么好,我都不知道怎么夸奖你,你再示范一次,好吗?
(生自豪地再次动情朗读)
师:他的朗读好像与前两个不同,你听出来了吗?
生:他读得很投入,把“哀哀叫唤”读得较轻。
师:你们猜,他为什么会把“哀哀叫唤”读得特别轻?
生:因为这样读使人听起来觉得牛很可怜、让人同情……
师:带着这种感觉一起来读读。
(生集体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在语文朗读指导中,教师怎样巧妙地评价、点拨,使课堂丰满润色呢?怎样适时地引导、评价,使学生激发情感,读得有滋有味呢?这位教师精湛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评价、激励的话语融入学生的身心,学生在诵读中感悟牛被打的悲壮场面,对牛的同情、赞美油然而生,水到渠成地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境界,真正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
二、要注重品词析句
案例2:
教师先出示两个句子:
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鸟儿就从远方飞来。
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生:第二句多了“一群一群”、“陆续”。
师:作者为什么要用上这两个词呢?肯定是想表达一个意思,你们读得出来吗?
生:“一群一群”是突出鸟很多;“陆续”是表示有的先飞来,有的后飞来,也有鸟很多的含义。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读,才能把鸟的多读出来呢?
生:我觉得要把“一群一群”和“陆续”读重一点,那样感觉鸟儿更多。
师: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学生读后,引导评价。)
生:听了他的读,我真想去鸟岛看看。
生: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鸟岛百鸟齐飞的热闹景象。
于永正老师在强调重感悟时指出:“情要自己在读中悟,理要自己在读中悟,法也要在读中悟。”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是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句子是由词构成的,只有理解词的意思,才会领会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要引导学生紧扣重点词句,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去感悟、去体会,通过感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立足文本,先让学生比较句式,发现重点词语,然后让学生细细品读,为什么作者要用上这两个词,加上这两个词后你会读出些什么。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情感方面求突破,让他们读出心中的声音,使朗读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生本心灵对话的过程。
三、要注重情感体验
案例3:
(出示句子:皮埃尔几乎急得要发疯了:天哪,难道克勒松的血白流了?难道我们俩将白白付出生命的代价?)
师: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第一位学生读得很平淡。)
师:皮埃尔当时心情怎样?
生:非常着急。 (下转84页)(上接94页)师:你在平时遇到过哪些非常着急的情况?
生1:我上次被同桌误解的时候心里非常着急。
生2:我昨天丢了自行车钥匙,没有办法回家,我当时非常着急。
生3:我上次去乡下亲戚家玩,迷路了,我都急哭了。
师:所有这些,比皮埃尔置自己和妻子的生死于度外,拼命向轮船报信,可轮船没有收到信号还要着急吗?能用一个词概括出皮埃尔当时的心情吗?
生1:心急如焚。
生2:心如刀绞。
师:谁能通过朗读突出皮埃尔当时心急如焚的心情?
生:(学生抓住“发疯”、“天哪”、“白流”、“白白”读出了皮埃尔的着急)
(其他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掌。)
教者在进行朗读指导时,突出以人为本,从情感方面求突破,使朗读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灵对话的过程。当发现学生读得平淡,没有走进人物内心,没有读出皮埃尔的着急时,教者就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你在平时遇到过哪些非常着急的情况?”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体验,体会着急的心情。“所有这些,比皮埃尔置自己和妻子的生死于度外,拼命向轮船报信,可轮船没有收到信号还要着急吗?”教者的这一巧妙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此时皮埃尔心情是何等着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次朗读时,无须教者过多引导,学生已找到了情感的切入口,等待我们的必将是不可预约的精彩。
【指导朗读的方法】推荐阅读:
放松训练指导语的方法10-27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方法指导09-06
朗读比赛的演讲稿10-13
朗读精彩我的课堂11-01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07-11
朗读者的观后心得感悟09-12
指导方法07-23
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朗读材料10-16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中的热点07-11
古诗鉴赏方法指导专题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