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史_企业发展历程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司发展史_企业发展历程(精选7篇)

公司发展史_企业发展历程 篇1

评 选 结 果

为引导青年成长,凝聚青年力量,鼓舞青年士气,激励青年奋进,集团公司团委、党委宣传部于8月份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了“青年〃企业〃发展”主题征文活动。截止10月30日,共收到14个单位选送征文212篇(四公司选送26篇)。集团公司团委在各工程公司推选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复评,还聘请了有关专家进行终评。共评出优秀组织奖1个、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14篇。并于12月4日下发了表彰通报。

四 公 司 获 奖 情 况

1、优秀组织奖(团委)

2、一等奖1篇许海霞(广贺项目部办公室副主任)征文题目:《风雨携手并肩走,我们与企业一起成长》

3、三等奖2篇龚涛(喀和项目部秘书)

征文题目:《浅谈施工企业如何帮助青年员工成长》

王小歧(武广九项目部技术科长)

征文题目:《树立让企业放心的责任意识》

4、优秀奖4篇白凌志(公司党委工作部干事)征文题目:《人才似水载企行》

王慧春(预应力公司党支部副书记)

征文题目:《积极到位提升》

盛丽敏(公司经营中心经济师)征文题目:《说说我们这个团队》

孙健(昆广六项目部秘书)征文题目:《当好企业的“刀笔吏”》

公 司 团 委

公司发展史_企业发展历程 篇2

关键词:企业存续,战略选择,竞争,创新

A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高科技行业市场中为数不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保持二十年快速发展的企业之一。在中国,高新产业是一个较新领域也是使一大批企业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败的领域。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长时间掌控着中国的技术开发应用,A的出现无疑是我国值得骄傲而让其他龙头企业急于挫败的企业。

对于A的成功,我们不禁要思考其原因以借鉴还要研究其发展趋势,对于振兴民族企业祈祷长远指导性作用。

1 企业发展的目标管理

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管理者必须对管理的目标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对于企业制定目标后的实现需要企业的管理和推进,目标管理也因此具有指明管理方向,激发成员潜力,提高管理成效的作用。

A的目标应是在技术上不断追求创新的领先地位,以至于在竞争激烈的电子高科技市场立于不败之地。A因其目标而制定了配套的资金,技术,人力计划,每年以高比例的资金投入新产品的开发,这一目标也正是迎合了高新产品市场的竞争内容,在高新产品市场最重视的就是技术的更新,因为它属于消费性产品,在质量上无法突出企业优势,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就是只有不断更新的技术。

目前的各类产品市场而言,基本上不存在垄断性,市场在围着很难对进入者形成进入壁垒,保护自身地位不受威胁的办法已经不再是对进入者形成障碍而在于使自身发展更具优势和强大。在竞争中,也已不再盲目使用价格战,而是根据消费群现状有针对性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企业设定的目标应根据所在市场选择,其目标包括市场地位,技术革新,生产率和生产能力,资源,获得利润,管理者的成就发展,职工的成就和态度以及社会责任等。

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告诉我们想要使双方效益最大化,就要尽量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一致,这就要企业对员工进行企业荣誉感影响,培养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这也是当下企业很重视的部分。

2 企业的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是一种发展计划,也是一种作为威胁和战胜竞争对手的手段和策略,想要将企业做大做强就不得不考虑战略发展计划,想要长期立足市场不到,就要有前瞻性的了解市场,顺应市场发展并最终以自己的力量影响市场主导市场。

为了使企业存在并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了解其所设定的战略计划的特性。企业战略是以企业全局为对象的,应该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制定,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总体效果,从局部实施到全局最优。

对于企业战略的具体规划,应以长期的企业目标位指导确定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即不断追求的发展战略,另外应根据所处市场的具体情况设定短期的竞争战略,不仅要对可能面对的风险制定应对计划,还应制定强化自身优势,对竞争对手形成压力的竞争战略,针对企业战略对眼下企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作出指导以及战术调整。

A涉足高新产品领域不仅是看到了这一领域的极大发展前景及我国自主研发的市场空白,而且也对企业存续进行了内外部分析。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排除企业自身决策影响,它的管理经营活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要强调企业的发展潜力,就必须对主观客观的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客观因素即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

3 竞争市场中的存续问题

在A与其他龙头企业竞争时,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价格压力,技术干扰等竞争手段的影响。因此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必须对竞争者进行科学的深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与竞争者的竞争关系就是一场博弈,要根据对手的行为做出反应,也要在自己行动后对竞争者的反映做出预测,对于竞争者的分析就包括了确定竞争者目前的战略,确定竞争者目标,明确竞争者行为方式以及竞争者的实力。

4 A的技术创新

企业的发展是企业不断在高于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运作,这包括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提高、企业运作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能在更大规模上支配资源,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战胜自我,从而取得良好的发展就是企业所追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企业创新主要在于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于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每个企业长期发展都必须重视的,而针对高新产业,技术创新确是其生存的重要筹码,因此A的成功应大部分归结于其不断创新的技术。

企业高质量的存续是每个企业不断思考并追求的目标,与其对应的企业长期战略选择是企业需要践行和完善的部分。A的成功提示我们只有不断的更新企业发展技术巩固竞争优势才能立足于激烈的竞争市场而不倒。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2]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第4版.

[3]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4]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及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安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研究 篇3

关键词:安徽;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对民营经济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经济管理政策的逐步调整,安徽省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改革开放之初对民营企业影响甚微,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不仅安置了大量城镇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供求矛盾,从而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已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当前安徽省加快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一、安徽民营企业发展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在传统体制的缝隙中,孕育萌生了一种有别于公有制经济的新的经济形式,即“民营经济”,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省开始出现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演变为专业户,出现了个体生产和经营,其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和城镇小手工业,而且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小,相对分散,所以往往被称为“个体工商户”。1978年,安徽省个体工商户仅7049人,民营企业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不足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更是看不见。经过近10年的发展,安徽省民营企业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突破个人、家庭的范畴,出现了雇工超过8人的组织形式。个别私营企业通过承包国营企业积累了资产,逐渐改变了企业的所有权。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截至1998底,全省个体工商户达133.5万户,从业人员304.42万人,自有资金达85.6亿元,分别比1997底增长10.8%、14.5%、20.1%,私营企业达到2.87万户,从业人员42.6万人,注册资本金122.1亿元,分别比1997底增长37.6%、43.4%、52.6%。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2%,比1979年增加了5.49倍;实现总产值193.7亿元,是1991年的8.4倍;向国家纳税由1991年的4.10亿元增加到23.83亿元,增长5.8倍,占全省工商税收的16.2%。民营经济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安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十五大以来,安徽省在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一些列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全省民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截止到2002年,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到6.01万家,从业人员达到89.58万人,注册资本总额340.7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6%、27.2%和23.1%,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44.3万户,从业人员达到333万人,户均注册资本达到0.85万元。“十五”期间,安徽省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05年,全省民营企业达10.06万户,从业人员165.69万人,注册资本1144.99亿元,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民营经济的45.3%,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2000亿,达到2196.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9%,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依次为318.3亿元、917.0亿元和961.5亿元,占全身民营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4.5%、41.7%和43.8%。2005年安徽省民营企业纳税109亿元,是2000年的1.9倍,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17.5%上升到2005年的20.6%。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政府加快发展民营企业的要求,坚定不移的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安徽崛起的“富民经济”来抓,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和大提高。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注册个体工商户139.95万家,实有资金201亿元;私营企业16.03万家,注册资金1858.5亿元,同时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集团脱颖而出。2008年,安徽省民营企业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为全省成产总值比2007年增长12%以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8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995.8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6.3%。截至2008年,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3.34万户,私营企业已达17.4万户,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15.1%和20%。“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将对100个民营企业进行上市辅导,争取实现十几个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不仅如此安徽省还将推荐相关企业发行债券,以激发民间经济活力,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

三、安徽民營企业发展未来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展,安徽省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已经渡过了创业期,进入了重要转型期,民营企业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安徽省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克服其在发展中的种种缺陷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安徽省一直被冠以资源大省,传统产业在安徽省经济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落后的产业结构导致了安徽省民营企业实力短缺,此外安徽省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工业也是企业发展受制约的主要原因。首先,安徽省民营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必要的调整,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必须要向产业链的两端拓展,产业链的两端分别代表着研发创新和品牌营销,而安徽省民营企业则一直所处的加工环节是整个产业链中地位最被动、利润最为微薄的环节。其次,民营之间应加强分工合作,延伸拓展产业链,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服务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壮大产业群,增强产业集群影响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把握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按照“布局合理化、产业特色化、建设标准化”的原则,以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为依托,以资金、技术和产品为纽带,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资本转移和产业转移,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与长三角地区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孕育和发展我身民营企业中的重大作用。再次,安徽省民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努力开发拥有自主产权的主导产品、关键技术,通过加强高新技术和拥有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形成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进而强化品牌建设,加快实现从创业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

经过30多年的积累,安徽省民营企业业已获得了巨大发展,从原来的拾遗补缺到如今无论从财富积累上,还是管理经验、人才储备上,民营企业都已经开始初步具备问鼎相关行业的实力。多年来,安徽省各级政府把发展民营企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浓厚氛围,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全省民营企业呈现出发展逐步加快、对国民经济贡献越来越大、整体素质日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未来的几年是安徽省民企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安徽省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此外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都将带动安徽产业不断升级,政府将充分利用自己的城市群和优势产业,因势利导,促进经济不断转型和产业不断升级,把一大批本土优势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同时借用政策去吸引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安徽省与安徽省民企形成互补,从而促进安徽省民营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和.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状况调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3、全国工商联研究室.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数据[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

招商证券 20年 公司发展历程 篇4

2,1992年2月,承销的第一只A股、国内第一支B股深南玻A、B股在深交所挂牌。6月开展债券自营业务,当年代理发行证券总额约7亿元。

3,1993年4月,第二家营业部开业,7月全面实现证券交易无纸化,首批获得从证券业务部转建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证券公司。

4,1994年4月29日,招银证券成立,招行为独资股东,注册资本1.5亿。5月27日,第三家营业部深保安营业部开业,6月,获1993深圳市,首届十佳券商称号。94年发行项目10余个,为深交所推荐上市项目最多的券商,营业部扩展至8家。

5,1995年5月,实现深圳地区交易联网,10月13日,公司作为上市推荐人推荐洛阳玻璃上市,实现公司在上交所一级市场零的突破。

6,1996年,在深圳收购农行营业部6家,营业网点增至16家。

7,1997年,公司率先推出证券保证金自助转账业务,年底人行对深圳券商资产风险年检中被评为A级,排名第一,注册资本增加到8亿。

8,1998年10月,公司更名为国通证券,设研发中心,首开行业研究先河。

9,1999年3月,推出国内第一张证券账户卡--牛卡,10月,公司电话中心启用,实现24小时电话委托等功能。

10,2000年,注册资本增加到22亿,营业部增至22家,同事核准为综合类券商,2月25日,牛网正式开网,5月20日,手机炒股正式推出。

11,2001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24亿元,7月19日呼叫中心E号通正式上线。

12,2002年5月首批获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7月11日,更名为招商证券,12月,招商基金管理公司获批设立。

13,2003年5月获得代办股份转让主办券商资格,12月,杨鶤人公司总裁

14,2004年8月,8名分析师进新财富2004年最佳分析师排名,12月1日,获得创新试点类券商资格。

15,2005年4月4日,基金宝设立,6月收购招商证券香港公司,进入新财富2005年最佳分析师排名第三,11月成功创设权证。

16,2006年现金牛设立,4月第三方存管项目启动,6月股指期货项目设启动,8月8日,增资至32亿元,9月成功收购北京证券21家营业部,营业网点增至55个。

17,2007年3月与招商银行第三方存管全面开通,5月E号通95565正式开通。8月,公司获券商QDII资格,成为第二家获批此业务资格的券商。10月牛网荣获中国优秀财经证券网站券商类第一名。

18,2008年2月,招商期货成立,从此具有IB业务资格。7月公司获得AA级券商评级。10月招商证券客户服务中心荣获2008年中国最佳呼叫中心称号。

19,2009年11月,招商证券上市,股票代码:600999,IPO融资总额超过111亿元,成为有史以来全球规模第二大投资银行IPO交易,2月28日,招商证券大厦奠基。

企业发展历程培训心得 篇5

公司的培训即将结束了,对于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这次培训的一些体会。

成功——从优秀员工做起。

主要讲了优秀员工必备的五大关键,分别是能力、结果、专注、道德、态度。我想这也是一个员工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

优秀员工的五大准则。

1、凡是负责任,关于凡是负责任这也是我们在工作中具备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首先作为基层员工的我们,就要负起基层的责任,这也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和自生能力的一个提升,这样老板才会放心。

2、凡事顾客之上,顾客,我想不不管在什么行业或者领域都会有的一个角色,为他们服务是我们的目标,服务好才是一个好的结果,我们要把服务做成款待,这样我想我们的客户不满意也不行。

3凡事高标准要求,这个是对我们自身的一些要求,什么是高标准,老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普通人将就,成功者讲究。”也可以这样去说,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每日必问,今天我那里做的很好,今天我那里还可以做的.更好。这样慢慢我们就能养成高标准要求自己了。

4、凡事要主动积极,俗话说:“看法决定活法”在工作中,只要是自己的事,我们就要主动去把他完成,然后让领导检查确认,不要让领导去催你,这样领导会对我们做事在时间上来说是很放心的。如里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何谈优秀啊,在工作中主关键是主动还是被动,如果是被动做成了也是牺牲,如果是主动做不成也是幸福的。所以不过是在什么时候,我们做事都要积极主动去对待,这样我想我们会工作的很轻松,很快乐的。

欧亿优品企业发展历程 篇6

欧亿优品,1998年始创于中国厦门。

欧亿优品,中国整体软装倡导者和领导品牌。从事家居产品研发生产与外贸出口长达十余年,产品远销欧美、亚非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过程中,逐步组建了国际一流的全产业链精英团队,目前拥有研发设计人员120多人、管理人员80多人、市场营销人员60多人、工程技术人员30多人、生产骨干共计2000多人。

2006年,引进美国CRESTRON快思聪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全套产品,率先在国内承接各种智能家居工程。由于当时全系统采用进口产品,价格比较昂贵,于是我们与国内外专业机构合作,经过历时3年的研发,成功地攻克系统粘连、兼容性等技术难题,相继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源、电线、电流等控制模块,产品性能与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替代原集成系统中的进口模块,使得欧亿优品智能家居全系统成本大幅降低,市场竞争优势十分显著。

公司发展史_企业发展历程 篇7

(一) 改革开放政策力促中国跨国企业进入起步探索阶段

中国的跨国经营始于1979年, 起步探索阶段持续到1985年。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为积极响应该政策, 国务院于1979年颁布了十五项经济改革措施, 其中明确提出要出国开办企业 (张路, 2011) 。至此, 中国企业陆续在出资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跨国投资以企业自发性尝试为主, 数目少, 投资规模小, 经营领域主要集中在贸易金融方面, 多采取海外代表处或合资企业的方式走出国门, 直到1984年, 中信公司在美国合资组建的西林公司成立, 中国第一家跨国公司才正式诞生 (任永菊, 2012) 。

(二) 中国跨国企业进入渐进发展阶段

经过六年的试水摸索以及改革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化, 我国对海外投资审批权限部分下放, 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 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从1986年到1992年, 中国跨国经营进入渐进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 中国企业在外投资规模和地域范围显著扩大, 数目增加;涉及领域逐渐扩展到资源开发、交通运输以及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 投资主体向着多行业的生产型企业和团体性企业转变。中国的跨国经营正在加速追赶世界范围的步伐。

(三) 经济体制改革促使中国跨国公司进入调整发展阶段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 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放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也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受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经济在发展的同时, 出现了过快增长以及投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 中国跨国公司由此进入为期5年的调整发展阶段。这使刚步入成长期的跨国经营人为地放缓脚步, 虽然在投资领域和地域方面仍在继续扩展, 但对外投资明显放缓, 相较与前阶段的144521万美元, 此阶段下降到99400万美元 (杜奇华, 白小伟, 2008) 。放缓的态势直到1998年政府提出发展海外投资新的战略方针, 鼓励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对外投资, 才基本结束。

(四) “走出去”战略促使中国跨国公司迅速发展阶段

从1999年至今, 中国跨国公司进入迅速发展阶段。这主要得益于“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以及投资管理体制的改进。这一时期, 中国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以及多年发展经验, 开展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激增, 投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据商务部数据显示, 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1999年的17.74亿美元, 增加到了2014年的1028.9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5.6亿美元, 我国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中国的跨国经营,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蓬勃开展。

二、中国跨国公司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跨国经营的整体现状

根据上述划分以及商务部《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跨过经营的变化。其一:我国跨国公司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 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积极开展跨国经营, 截至2013年, 国有企业流量占比降至四成。其二:投资流量和存量迅速增加, 投资流量以1078.4亿美元挤进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的行列, 投资存量则以6604.8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其三:区位分布相对集中在亚洲的同时, 积极向其他区域扩展, 例如2013年对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的投资分别实现了132.7%、51.6%、33.9%的较快增长。其四:直接对外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 在跨国经营的各个行业都能发现中国资本的身影。此外, 中国跨国公司还采取跨国并购等方式, 积极参与到跨国经营中, 目前, 我国的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跨国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影响中国跨国经营的母国因素

我国的跨国公司在实施跨国经营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 政治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鼓励跨国经营, 积极深化国有制企业改革, 坚持公司制的大方向,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了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 掌握全球经济合作的最新发展形势等, 中国积极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等, 大幅提升贸易自由度。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 我国的开放程度在逐步加深, 同时, 我国对审批权限的下放以及手续的简化, 进一步刺激中国的跨国企业利用有利的环境, 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 法律因素, 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能有效地规范和指导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 同时, 为企业提供法律保障。但目前我国并没有系统的《海外投资法》, 相关规范主要由1989年《境外贸易、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2009年《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行政管理条例组成。在立法层级、立法模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 (程尔宁, 2010) 。我国对外投资仍处于多头管理状态, 审批环节较为繁杂,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海外投资混乱无序的状态。

最后, 技术因素, 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国跨国经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中国企业在进行产品出口时, 常因技术壁垒等原因被扣留或召回。据《2014年TBT通报与召回情况分析报告》, 通过对欧美加三地的召回原因分析, 发现主要召回产品集中在玩具类、家用电器以及厨房设备、服装鞋帽和灯具类, 召回原因集中在化学品伤害、窒息、触电、烧伤等危害。居高不下的产品召回严重损害了我国跨国公司的利益和我国的国际形象, 中国跨国企业需要重视技术研发, 达到进口国的标准,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除以上因素外, 国内经济状况和文化传承等对跨国经营的影响结果没有那么明确的量化指标, 但也会影响我国的跨国经营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三、结论和建议

中国的跨国经营虽然起步晚, 但发展速度快, 目前, 中国的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调整和适应, 我国跨国公司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涉及行业领域多样化、投资额度激增、区域分布集中程度高并逐渐分散等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 我国的跨国经营将进一步发展。但我们不能忽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中国的对外投资保障制度, 规范中国跨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精简审批环节, 减少乃至消除多头审批管理情况, 为我国跨国公司走出去清扫道路。

第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我国应该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统计、年检和绩效测评, 对出口商品的检测标准应该尽可能与世界接轨, 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认证, 例如欧盟内制定所涵盖的EEC指令, 在各国的影响力最大, 我国虽然不是其签署国, 在出口车辆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等方面也应多参考其标准, 减少技术壁垒等问题。

第三:制订较为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 树立品牌意识。一个企业“走出去”, 除了大规模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更重要的是“品牌输出”。目前我国国际知名品牌较少, 且以国有成分居多, 中国的跨国公司应利用好后发优势, 借鉴国际上其他跨国企业的经验, 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路. (2011) .构建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史企境外投资绩效评价体系.国有资产管理 (3) , 42-45.

[2]任永菊主编, (2012) ,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P181-182,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杜奇华, 百小伟, (2008)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4]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014) , 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 2015-05-22, 取自:http://tjtb.mofcom.gov.cn/article/zhuantdy/b/201409/20140900725494.shtml

上一篇:健康讲座主持开场白下一篇:心理剧大赛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