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春》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朱自清散文《春》(精选11篇)

朱自清散文《春》 篇1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作家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读书体会:

《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

精美小诗:

 咦?是谁叫醒了小草?

原来是春姑娘在挠小草的痒痒呢!

是谁在和鱼儿玩耍?

原来是春姑娘在和鱼儿嘻戏打闹。

每当到了春天,春姑娘就和我们一起 玩耍,一起成长…… 每当到了春天,是我们最最快乐的时刻。

春姑娘,请你留下来好吗?

和我们一起度过金色童年! 自己小作文:

在巍峨的泰山脚下,有一处美丽的花园小区,我们的学校-南实小学东校,就座落在这个小区里。校园的四季风景如画,有看不完的缤纷色彩,有说不完的有趣篇章。

朱自清散文《春》 篇2

散文是什么?张国俊说:“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 具有文学的形象的反映生活的本质特征。它是散行文体, 句式参差不齐, 长短不一, 语言自由灵活, 不必押韵, 不受格律的限制。”[1]那艺术散文又是什么?根据张国俊的分析, 可以概括为:第一, 特别强调“情感”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二, 语言精炼优美, 有诗的味道;第三, 篇幅短小精干。窃以为, 朱自清先生创造的抒情写景散文, 应该归属艺术散文一类, 在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郁达夫在他的《艺术私见》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 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读先生的散文, 朴素自然, 色彩斑斓, 意象新颖, 景物描绘工笔细画, 情景交融, 无不给人一种美感享受。先生的散文, 犹如王维的山水诗, 美轮美奂, 充满了诗情画意。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地笑着, 走着。”读着这些朴素自然、意味隽永、展现春天的美好和无限的活力, 感情热烈奔放的句子, 我思想这匹脱缰的野马便不知不觉被先生引领到了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春天。由着先生奏出的美妙旋律, 信步在绿茸茸的一望无艮的草地上, 尽情享受太阳的笑脸和春的歌声。《荷塘月色》和《春》这两篇散文, 最能体现先生写景散文亦即艺术散文的特色。我们不妨从文章的语言、意象、情感这三个方面入手, 剖析先生高超的艺术造诣, 进而领略艺术散文的魅力。

二、《荷塘月色》和《春》的语言特色

先生的写景散文最出色的《荷塘月色》和《春》, 这两篇散文用优美的语言, 生动细致地描写景物, 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荷塘月色》写景状物, 语调较为低沉, 《春》则显得热烈欢快。但是, 不管是低沉, 还是欢快, 均呈现先生散文“家常体”[2]的语言特质。

(一) 、《荷塘月色》和《春》动静相生、善用比喻、精于拟人、多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1、在《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当然, 有了月光, 才能看到荷叶与荷花。不过, 如果在此仅表现直接的视觉感受, 很直白地说:“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 肯定是味同嚼蜡。先生的高明在于, 将皎洁的月光, 比喻为 (银色的) 流水。且一个“泻”字, 功力彰显, 搅动了整个寂静的荷塘。

(二) 、《荷塘月色》和《春》很自然将视觉、听觉、触觉、

嗅觉等有机地联系起来, 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 勾勒出一幅立体、动态、诗意的荷塘月色图和春意盎然的艺术画卷

1、《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是视觉) “微风过处 (是触觉) , 送来缕缕清香 (是嗅觉) ,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是听觉) 。”“微风过后”是视觉通于触觉, “送来缕缕清香”是触觉通于嗅觉,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是嗅觉通于听觉。以歌声比喻香气, 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 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新颖而奇妙。类似的句子还有“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等等, 细细地赏玩这些美妙的句子, 其乐无比。

2、《春》的感官描写语言显得更欢快, 不仅五光十色, 且跳跃更大。

“盼望着, 盼望着”春天就不知不觉来到了身边。冬眠的万物“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有了变化, 绿了;水有了变化, 蓝了;太阳也舒展着笑脸, 红了。还有红色的花, 粉色的花, 白色的花, 加上遍地说不上名字的野花, 真个是色彩斑斓, 春意盎然。

与《荷塘月色》不同的是《春》的句式跌宕更大, 语流更为轻快, 跳跃、意识流的修辞手法更是强化了文章的艺术生命力。“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 “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 走着。”先生在这里以热烈明快的感情基调, 用长镜头拍下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先生的写景散文, 语言朴素自然, 洗练清丽, 音韵和谐, 感情丰富, 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荷塘月色》和《春》意象丰富而又独具韵味

“意象, 是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结合体。”[3]《荷塘月色》和《春》的意象飞扬, 古今中外, 天上地下, 穿越时空, 联想丰富, 新颖奇特。

(一) 《荷塘月色》在形容荷叶和荷花的美丽时, 分别将其

喻为“舞女的裙”、“明珠、”“星星”、“出浴的美人”, 一连串柔美的意象, 给人一种亲切、柔和、清新的感受。

(二) 《春》在营造意象方面, 与《荷塘月色》的异同在于:

一是将“春天”比喻为“小姑娘”, 是一个十分柔美的女性意象。这与将荷叶比喻为“舞女的裙”, 荷花比喻为“刚出浴的美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二是迥异在于《春》的意象表现得更加积极、向上、欣然、充满朝气。请看:

1、小草是春天的第一位使者。

它“嫩嫩的, 绿绿的”“软软的”, “坐着, 躺着”, 其情其状, 活灵活现。这些意象组合, 让人感受到春天已经到来, 万物欣欣然的张开了眼睛, 呈现出勃勃生机。

2、将桃花、杏花、梨花比喻为“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还有遍地的野花“像眼睛, 像星星”。

成千上万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丝中翩翩起舞。这些意象排列在一起, 构成了一幅五光十色, 动感十足的百花蜂蝶争春图。

《荷塘月色》和《春》的意象独特的内涵、意蕴和色彩, 来源于先生的博学多才, 以及对客观事物的准确把握。正因如此, 这两篇文章, 几十年来一直得到读者的称颂。

四、《荷塘月色》和《春》是两曲充满感情而又意蕴悠长的咏叹调

情与景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借物抒情, 融情入景, 相得益彰,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莫不如此。先生是善于想象, 富于情思的作家,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4]先生笔下的自然景物, 总是蕴含着浓浓的感情色彩。

1、《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 当时。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 蒋介石对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先生目瞪口呆。但他又没有像其他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那样, 走向共产党领导的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的政治道路。他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 又对共产党武装革命心存疑惧。他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 去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 既能逃避残酷的现实, 又可以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说, 《荷塘月色》的梦, 正是他的精神避难所。但是, 对于受到五四启蒙精神所哺育的先生, 要完全脱离时代又是不可能的。他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 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他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从《荷塘月色》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就能感觉得到。

2、尽管是心情颇不宁静, 但走到了荷塘边, 先生还是能够超然物外, 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尽情地“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此刻先生的心情非常自由愉快,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 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种愉快的心情, 不仅开放了他的神思, 并且一直贯穿在对荷塘景物描写之中。

3、《荷塘月色》除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真情实感外, 还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和“的”字句式来加强感情色彩。比如,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缕缕”等等, 既写出了荷塘周围杨树的层次感和动感, 又表现出了先生喜悦的主观感受。而“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等的使用, 还是折射出受“心里颇不宁静”的影响。文章前后用了12个“的”字句式, 音韵循环往复, 一唱三叹, 像一根感情纽带将写景抒情有机地串联起来。

4、《春》是一首春天的颂歌。1932年底, 先生从欧洲游历回来, 便与陈竹隐女士喜结连理, 9月上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翌年四月喜得贵子。这段时间先生心情舒畅, 对未来积极乐观, 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 有的是工夫, 有的是希望。”整篇文章洋溢着憧憬春天、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情感。

总而言之, 读《荷塘月色》和《春》这两篇文章, 无疑会感受到浸透在字里行间的绵密深厚、热情奔放的情致, 并被其深深地感染。古人云,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处身于境, 视境于心, 莹然雾中, 然后用思, 了然镜像, 故得形似[5]。”《荷塘月色》和《春》这两篇写景散文, 半个多世纪以来, 一直以描绘景物生动准确, 形象飞动, 细致传神得到读者的赞赏。“二曰情境。娱乐愁怨, 皆张之于意而处于身, 然后驰思, 深得其情。”[6]这两篇文章均是读者公认的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典范。“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 则得其真矣。”[7]《荷塘月色》意境蕴藉悠远, 让人读后掩卷仍余韵缭绕, 回味无穷。《春》则意境高远, 且富于哲理给人以启迪——一年之计在于春:“有的是希望”, 让春天“领着我们上前去”。

综上分析, 《荷塘月色》和《春》这两篇出色的写景散文, 具有将物境、情境、意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语言清丽委婉, 比喻生动形象, 意象新颖奇特, 感情热烈奔放的艺术特色。阅读或朗诵《荷塘月色》和《春》, 不仅能拓展和提高我们的文化视野与审美感受, 更由于文章彰显的诗情画意, 让我们获得更广泛的想象空间和愉悦体验。

摘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不管是写人、叙事、绘景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出浓浓的诗意, 用先生的话说是:“散文中有时有诗。”自己朗诵或者听别人朗诵《荷塘月色》和《春》, 这两篇文章的语言张力, 让我们不仅得到感官享受, 还能领略大自然的绮丽风光。而庖丁解牛般剖析《荷塘月色》和《春》的艺术特色, 可以更充分的体验艺术散文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优美,意象新颖,感情丰满

参考文献

(1) 、司马长风, 《中国新文学史》上册, 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0-185

(2) 、王光明、孙玉石,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散文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77

朱自清散文《春》 篇3

一、注重“文眼”的创设

散文贵有“文眼”,这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聚光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有他独到之处,他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新课程高一教材中,《荷塘月色》是首篇,这是作者抒情写意的一篇佳作。文章开门见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起首句的“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之眼。接着,作者写小路的“静”,写自己踯躅独行的“静”,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联想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江南时期的朱自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曾以革命民主主义斗士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然而,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与彷徨,“心里”是“颇不宁静”。从表面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用各种手法,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书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与彷徨。由于“文眼”的安设,使“荷塘月色”这幅风景画,赋予了特有的音调和色彩,变成了一幅作者抒情的图画。

在教学中,如果能紧紧扣住文眼“心里颇不宁静”铺开,使学生在深刻理解《荷塘月色》的同时,也自然地学会在今后的散文写作中,尝试以文眼这一点,从而铺展开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了。

二、注重画面的连缀

好的散文,非常注重材料之间的连缀,尤其是优美的抒情散文。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就十分注重这一点。他一方面用思想感情的红线作为画面之间的连缀,另一方面是寻找画面之间的艺术焊接点。

例如,《冬天》一文,以对亡妇的无限悼念之情串起三个冬天的生活断片,以“我”对每个冬天的感受——“温暖”二字,作为断片之间的焊接点,结构显得匀称而谨严。

在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春》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春回大地的六幅画面,次序井然地组合成春天的画廊,而连缀这些画面的是作者盼春、迎春、颂春的欢快激情。文章以作者鸟瞰春天的一双“眼睛”,作为画面之间的焊接点,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线索的贯穿,焊接点的连接,使这一篇散文具有了一种谨严、完整的美。

注重材料之间的连缀,不仅使文章具有整体的美,而且使文章思路清晰。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深刻领悟这种构思。这对于初学写作散文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注重语言的锤炼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散文很讲究语言的运用,既朴素自然,又独具特色。

首先,朱自清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作者和父亲在车站话别,父亲特地为作者买橘子的情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品以父亲的“背影”作为艺术抒情的切入点,由远及近,铺陈叙事,字字句句融注了惦念父亲的感情和无以孝敬的难过之情,语言平实,但字真意切,荡气回肠,展露出感情的真挚美。

其次,朱自清的散文注意使词汇和句式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音韵美。如《春》中对春花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句式整齐而有变化,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一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统一的旋律。而《荷塘月色》一文中,叠词的运用,更能显示这一特点。

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都是朱自清散文的典范作品,如果能很好地把握朱先生散文构思的这几点,运用于教学实际中,将对学生的散文写作有极大的帮助。[e]

春朱自清散文内容 篇4

《春》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 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 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 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 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春》的内容解读

在中国只要提到写春天的现代散文,似乎没有人能绕开朱自清的《春》。这一篇貌似中学生习作的文章何以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呢?我原本觉得它只不过因清新秀丽、浅显易懂、朗朗上口而广得人缘罢了,而普及率高并不代表文学水准就一定高。可是最近我重读这篇小文章,却有了不同的看法。

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封建思想顽冥不化的同时有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帝国主义悍然入侵的同时有各地反帝斗争风起云涌;军阀混战连年不休的同时有共产党发展壮大,国共开始合作。那是一个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时代,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曲折含蓄地反映出这一特殊时期国恨家愁的时代内容,沉郁委婉,言浅意深,带给无数读者感动和共鸣。可是《春》给人的感觉却全然不同,它欢快明朗,让人振奋。难道它是一篇暂时脱离了时代纯粹写景的文章吗?我认为不是。

有研究资料指出: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荷塘月色无疑是他经过了凄苦的灵魂挣扎之后,找到的一方幽深静谧的自然之境,曲折地体现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则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它既具有时代的号召力,又具有永恒的艺术感染力。

试以文本为例说明:盼望着,盼望着,动词的叠用是一个特殊表达,显得突兀、有力、急切,隐含了他曾经的阴暗、苦闷岁月,以及在那煎熬中对未来的苦苦求索。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是初春的朦胧景象,也是他和许多中国人对未来的朦胧憧憬。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暗示蓬勃的生机冲破了寒冬的桎梏,谁也阻挡不了。在作品中,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在如火如荼的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牧童嘹亮的笛声作者在这里把大自然写活了、写足了、写透了,把大自然诗化了。在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变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这是对春的赞美,更是对美丽新世界的憧憬和追求。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在这里写的是春天里奔波和劳作的人们,更是写自己的决心和对国人的呼吁、希望。

最后他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把春天形容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这是关键语句(中心句)。新,表示朱自清期盼中国文化自新,扫清封建旧思想的毒害,同时与痛苦屈辱的旧世界告别,进入到国富民强的新世界;美表示朱自清希望新的中国是美好的,人人可以幸福欢笑;力表示朱自清希望中国可以强大起来,再不受异族欺辱。

朱自清散文《春》教学设计 篇5

朱自清散文《春》教学设计

1、提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方法。

2、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3、学习作者描写景物和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4、加强学生感受春天美的能力,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能自主识别好词好句,并做记好摘抄录。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

课前准备:1.学生了解作者,阅读《春》。

2.教师为每位学生准备《春》的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春之美

优美的音乐与教师深情的言语相结合,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朗诵《春天的手》。(要求学生闭眼,认真倾听)

二、与作者交朋友

1.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主要作品。

(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核心:真。他用清丽凝练的语言描写真实的景物,文章中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对大自然之爱。)

2.说一说,你读过的朱自清的作品?(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学习更好的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品读作品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朱自清老师的散文代表作《春》。

(板书课题:《春》)

(一)初步感知春之美

1.听朗读(配乐朗读)

2.说一说,你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

3.自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分别在哪个自然段?(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人们)

(二)品读春之美

1.品味春天的草

(1)体会“偷偷、钻”动词的使用,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

(2)体会叠词的使用,感受词语的美丽。

(3)通过朗读指导,使学生体会小草的可爱,生机勃勃。

(4)全班有感情朗读描写小草的句子。

2.欣赏春天的花

(1)小组讨论,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2)他是怎么观察的?从哪些角度描写?怎么描写的?

(3)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花的句子?

3.感受春天的风

(1)说一说,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

(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让我们认识春天的风?

(3)这段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4)朗读第5自然段

(5)你能用同样的修辞手法造句吗?

4.聆听春天的雨

(1)朱自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

(2)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齐读第6自然段

5.春天的人们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人们的欢天喜地的?读出来。

(2)春天的人们又是怎样的呢?

(3)谈一谈,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想对春天说什么?

(三)回味春之美

你喜欢文中描写春天的哪些景物,为什么?

朱自清先生给我们创造了一幅优美的春景图,他通过运用修辞手法来生动形象的将春天的景物活化,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让人舒服,喜欢春天,喜欢大自然。让我们来一起再次品味大自然的美吧。

四、即兴创作《秋》

1.小组内完成,作好记录。

2.小组之间进行评比。

五、推荐优秀作品:朱自清的《绿》,《荷塘月色》;郁达夫《故都的秋》;冰心的《繁星》,《春水》;

板书设计:

朱自清 草 嫩嫩 绿绿 软软

花 颜色 形状 味道

风 声音

雨 形状 味道

人们 欢喜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形式上有所突破,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1、立足点高。选取朱自清散文《春》为阅读对象,让学生对春天进行全方位的感受,有效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

2、切入点切合生活实际。春天的草、花、雨、风都是人们经常可以接触到的,本文的描写不同于以往文章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这能提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能被文中优美的句子所吸引,特别喜欢对景物的语言描写。所以本次教学课堂氛围好,教学效果非常好。

3、内容衔接恰到好处。通过《春》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借助课外阅读增加知识,增长见识,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体味阅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和享受。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参与过多,没有给学生太大的发挥空间,学生没有发挥出原有的作用,教学成效就么偶完全凸显出来。

朱自清散文《春》中的拟人句摘抄 篇6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

一切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拟人)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回环、拟人)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拟人)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拟人)

朱自清散文《春》 篇7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1]要想把阅读与作文教学统一起来必须解决一个问题:缀文者 (即作者) 情动而辞发 (行文) 的过程有没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如果有, 观文者 (即读者) 就可以沿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披文入情”, 这样学生既能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 又能建构写作思维、方法, 可谓“一箭双雕”。

那么, 作家对作品的创作过程有没有共同的规律呢?当代写作理论专家、写作学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马正平教授认为, 文章的赋形规律就是“重复”与“对比”。[2]所谓“赋形”也就是文章物态化的过程。实现“赋形”的途径就是“路径思维”, 即因果思维、构成思维、过程思维、程度思维等。[2]任何文章都会遵循这一规律。

有了这样普适性的原理、规律, 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文章的行文思路设置情境对话, 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思想情感的同时, 还能引导学生建构写作思维规律、方法。这样, 就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进行探讨。

(一)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

(二) 运用写作思维原理, 设置情境对话。

师:刚才同学们认真朗读了课文, 那么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是什么样的呢?

生: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美丽的春天。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朱先生笔下的“春”到底是不是像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

师: (请同学朗读第一段) 第一段写什么呢?

生:写了作者盼春。

师:作者为什么要盼春呢?

生:因为春天很美。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春天很美呢?

生:第二段作者对山、水、太阳进行了简单的勾勒, 把一个充满活力的春天展现在我们面前。

师:这一段作者有没有用修辞手法?

生:“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你们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很美呢?

生:从“小草偷偷地……钻出来……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可看出春天很美。

师:“偷偷地……钻”运用了什么修辞呢?又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表现出小草的调皮、可爱。

师: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很美?

生:从第四段作者对春花的描写中可看出春天很美。

师:作者写了哪些花?又通过哪些感觉器官来写这些花的?

生:写了桃花、杏花、梨花和野花, 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嗅觉来写这些花的。

师:这一段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和“还眨呀眨的”用的是拟人, 表现出花儿的活泼可爱;“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和“像眼睛, 像星星”用的是比喻,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花儿的色彩、形态。

师:文中还有哪些是表现春天之美的?

生:第五段作者对春风的描写。

师:你从这段中哪些对春风描写的句子感受到春天的美呢?

生:“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儿……”“……唱出婉转的曲子,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师:这些句子分别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生:触觉、嗅觉和听觉。

师:文中还有没有表现春天之美的?

生:第六段对春雨及雨中之景的描写。

师:你是从作者对春雨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其美的呢?

生:首先作者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雨的形态, 然后作者写了雨中树———“绿得发亮”、雨中草———“青得逼你的眼”、雨中人———悠闲自在、雨中屋——“静默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优美的春雨图。

师:二至六段作者通过春天景物的描写来表现春之美, 那么第七段呢?是不是也是表现春天之美的呢? (学生交流、讨论)

生甲:第七段主要是写人的活动, 不是表现春天之美的。

生乙:这段虽然是写人的, 但我们从人的愉快、自由的活动中也能感受到春天之美。

师: (还可问问其他同学的意见) 第二个同学答得非常好。前面作者是从正面对“春”进行描写, 这段又从一个侧面 (人) 来描写“春”, 烘托出“春”的美好。

师:读到这一段后我们是不是完全感受到春天之美了?

生:是。

师:那么, 作者为什么没有就此搁笔呢?课文的后三段可以删掉吗?

生:不可以删, 因为这三段能起到总括全文的作用。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这三段不仅点明了主旨, 而且强化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那么, 这三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

生: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

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段的顺序打乱或颠倒呢?

生 (小组交流后答) :不能。因为这三段是逐层加深的。

师 (总结) :先把春天喻为娃娃, 再喻为小姑娘, 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 从不同角度写春的成长, 表现出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春天, 也把春天的盎然生机、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到这里, 我们已经运用写作因果思维、构成思维、程度思维等理论引导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阅读教学的环节基本完成了。但像《春》这样的美文应该进行写作方法的概括、提炼, 这样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师可继续设置情景对话。

师: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很美, 他是怎样写成的呢?是不是把他在春天见到的所有景物都写到了呢?

生:没有, 只是选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景物来写。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只选择这几种事物来写呢?

生:因为这几种事物最有代表性, 最典型。

师 (总结) :哦, 那也就是说, 朱自清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在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也要选择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素材来写, 不可面面俱到。写景的文章要抓住最典型的几处景物来表现景色之美, 写人的文章要选择几个最典型的事件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通过这样的点拨, 我们就能轻松地引导学生建构写作构成思维原理。

对于文章的赋形思维原理我们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来掌握。

(接以上情景对话)

师: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 作者是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事物来表现春的生机、活力即春天之美的。作者把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事物描写得非常美,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但是作者为什么只选择这些美的事物, 只描写其美的方面呢?我们知道, 春花也有凋零的时候, 为什么不写凋零的春花呢?

生:如果作者写不美的事物, 写凋零的春花, 就与文章的主题不一致了。

师:这就是说, 我们在选材的时候只能选择那些与我们要写的文章的主题一致的材料来重复渲染文章的主题。

师 (总结) :我们选择的材料是用来支撑我们文章的观点的, 这些材料的性质必须与将要写的文章的主题一致, 这样才能使文章的主题不断地被强化、渲染, 从而达到“足文”的效果。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读者在阅读时也体会到这种效果, 就像我们阅读《春》时, 随着段落的推移, 我们感觉“春”越来越美了, 读完最后一段时, 感觉作者笔下的“春”已美之极致。

这样, 教师就引导学生建构了写作的赋形思维原理, 且让学生知道选择材料必须是在赋形思维的控制下进行因果分析、构成分析、过程分析等。虽然没有给学生讲写作理论, 但我们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 学生会逐渐建构起这一套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思维方法。

诚然, 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这样的教学模式, 一些写作思路较隐蔽的课文是不易设置这样的情境对话的。以我个人的教学经验, 教学模式、方法也不宜单一化,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经常选择一些像《春》一样结构清晰的美文进行训练的话,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且有利于学生建构写作思维模型。[2]再要求他们运用这样的写作思维方法进行写作实践的话, 学生的写作水平必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说明:此文的观点是在马正平教授的启发下产生的, 在此对马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 中华书局1986年版。

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 篇8

文章开篇,作者便简明扼要地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篇的“文眼”,也是创作本文的起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其中蕴含着作者极其复杂而美好的感情。文章第三段去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从内心独白这段可看出作者“白天”是不自由的,对月下荷塘以外的那个世界是不满的,内心是苦闷、愤懑的。

文章中,作者首先抒发了“颇不宁静”的心情后,立刻将读者从繁忙紊乱的现实生活中带入对“另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的追求之中,一步步地引向象征自由和圣洁的美丽的荷塘,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抛却使他们不宁静的一切,忘情地欣赏这满溢着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倾听这由自然界的动律形成的无声的音乐。

那“幽辟”“阴森森”的荷塘路上,月光是“淡淡的”,夜晚更加寂寞。这“阴森森”的景象,不但没有使独自夜游的“我”感到孤零凄切、单调乏味,反而使“我”感到自由人的快慰,心情轻松,感到“今夜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忘情的超然心理呢?这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的结果。“我”因“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摆脱白日里所感到的一切不快,在苍茫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踱到从不惹人注目的荷塘边,竭力沉浸在月光下的美景中,以求得片刻的宁静。荷塘路上“幽辟的路”“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淡淡的月光”,一幅幅宁静、幽深的景色驱散了“我”“不宁静”的心绪,排遣了白日里的苦闷和抑郁,使“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那自由和圣洁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时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乘着幽辟的路上产生的兴致,作者进一步痴心求美,情景交融,正面抒写观赏荷塘月色的情景,动静交织,作者艺术地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自然界的动律,使作品具有了艺术的节奏。作品先以月下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作者似一位丹青妙手,又似一位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精心设计的画面上,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精雕细刻地描绘,刻意求工地渲染,使这种描绘和渲染达到生动灵活、出神入化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邃、优美动人。且看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辉映荷塘。“田田的”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美丽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描摹等修辞手法,诱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突破了比喻手法的一般惯例,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借用“通感”,进一步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荷香、月色写活了。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用“笼着的轻纱的梦”来比喻透过淡淡云层“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月光,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描绘“光与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柔美的月色。这两种月影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深一浅,形成了光与影高低、明暗和轻重的变化,有变化就形成了节奏,有节奏就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悠扬婉约、令人心驰神往的名曲。视觉沟通听觉,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样一来,作者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作为特选景物的艺术形象,使文章从光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面上的声音,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景的音响,描绘出一个既具有色彩美,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

作品中,荷塘月色呈现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自由的志向相映衬,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参差斑驳的黑影”,“不均匀”的月色是复杂黑暗的现实的投影,是深藏在作者心中对现实不满的写照。但作者没有厌倦、绝望,而是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因此笔下那极不和谐的各种影子,在“光”的渗透下,一忽儿便飘荡起“和谐的旋律”,仿佛是小提琴奏出的优美的“名曲”。这一曲兼有刚柔之美的充满幽情的乐章,似乎驱散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但作者心中的苦闷是否完全被美景所征服、所排遣了呢?他自己并没有忘掉现实带来的苦闷与抑郁,并没有彻底“超脱”那朦胧的、清冷的月色变化,“阴阴的”“烟雾般”的树,没精打采似“渴睡人的眼”的路灯,树上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把作者唤回到现实中,使作者感到“什么也没有”。但是作者并没有因伤感而失望,没有因“不足之感”而麻木,而是在伤感中坚定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黑暗社会的否定。作品“卒章显志”,再现古代江南采莲的盛事,作者虽然感到“无福消受”江南式的美景,却仍“惦着江南”。这里,作者把历史上的采莲图和现实中的荷塘月色遥相呼应,照应开篇,果断地表明作者对现实黑暗的否定,对江南式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执著的向往,使全篇优美的情景最后得到升华。本篇作品的意境开拓是成功的,画面尽管变幻多姿、声情并茂,但万变不离其宗。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这一感情主线贯穿全文,千思万绪融于千姿百态的美景中,达到美不胜收、感人心魄的艺术境界。这一切形成了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诗一般含蓄深沉、深邃优美的意境。所以,《荷塘月色》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是名副其实的。

朱自清《春》赏析 篇9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春》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春》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作品起始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1、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2、接着,作者推出五个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第一个特写镜头是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第二个特写镜头是花木争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未来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

第三个特写镜头是春风。较之春花来说,春风是不容易描写的。朱自清写春风,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春风的柔和,二是它具有传声送味的作用。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状写春风的温暖,柔和;他犹恐读者不易领会,马上来了一句人人能领会的摹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作者从传味角度写春风,不仅强化了春的氛围,也将此段与上两段关于草、花的描写自然地连接起来。春风还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第四个特写镜头是春雨。朱自清写南方的春雨连绵:“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种雨,使树叶子“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白天,“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这俨然是一幅春雨农耕图了。

第五个特写镜头是春境中人的活动。前四幅画面以写自然景色为主,这幅画面则突出人的作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在春天,花儿“赶趟儿”地开;人们为了迎春,“也赶趟儿似的”走出家门。在春天,花卉争荣,各不相让;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3、在以上盼春、绘春的基础上,作品最后唱起了对春的赞歌: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反复朗读课文,品位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笔下别样的春天景象

2.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学习多角度,多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3.掌握文中的重叠词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2.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用抒情性的语言描绘自然的和心中的“春天” 情感态度与价值:学会欣赏自然界的美,学会优美地表达心中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多种角度,运用不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2.通过诵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1.感悟文章最后三小节的表现力和深刻内涵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5mins)

1.单元、预习导入:春天给你们怎样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我们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笔下春天是一副怎样的景象?除了他的那篇耳熟能详的《背影》,他的这篇《春》也是相当有特色的。

2.介绍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代表作品《背影》、《荷塘月色》、《匆匆》

二. 读“春”(8mins)

1.自由朗读,解决字音,标小节号 涨zhang窠巢kechao黄晕yun 2.全班齐读,把握语音、语调、情感。

三. 理“春”(10mins)

问:作者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些内容?试着给文章分层。

第一部分(第1节)第二部分(第2~7节)第三部分(第8~9节)

问:《红楼梦》中贾府里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他们名字的由来:为什么取一个“春”字:“春红香玉”被认为是四个象征富贵的字,又因为大小姐出生在正月初一,故取名为“元春”,而后从“春”字,春的使者迎春花,初春已凋,迎春短命,探春敢冒严寒,在黑暗中寻找春天,探春远嫁,探寻人生的真谛,惜春,珍爱春景,春情,潜心学画来留住春天。

问:那么根据这个课外知识,你是否可以给这篇文章的三部分内容也取个名字呢? 明确:

(盼)春:第1段(绘)春:第2——7段(赞)春:第8——10段

【设计意图】由《红楼梦》中的四小姐名字由来,引出文章段落划分,并为之取名。

三.析“春”(10mins)1.解读“绘春图”

问:根据所占的篇幅,很明显,哪一部分是作者着重写的? 答:绘春。

问:那么我们就先来学习一下这一部分的内容。在第2——7段中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呢?逐节赏析。

首先明确每一节的描写对象,归纳描写对象的特点,再分析描写中的语言特点(叠词、儿化、修辞手法等),给“绘春图”的各部分“取名”

(1)表格整理法,从描写对象,对象的特点,写作手法三方面归纳整理,解析六幅图。

春醒图(第2段):拟人的修辞手法

春草图(第3段):偷偷地、钻、叠词(嫩嫩的、绿绿的)、常式句和变式句(知识卡片)

春花图(第4段):颜色多、气味香、侧面描写(蜜蜂)、数量多(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

春风图(第5段):引用诗句、多感官(触觉、听觉、嗅觉)

春雨图(第6段):形态(比喻)、迎春图(第7段):人的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绘春图,掌握描写手法,感受浓浓的春天气息。

(2)总结归纳,感受文章语言特点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知识卡片】常式句和变式句

B.动词的表达效果(1)“钻”的表达效果,改成“长”行不行?

(2)“闹”的表达效果联系“红杏枝头春意闹”

C.叠词的归类整理

ABB AABB ABAB

D.换句话说,就是询问学生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侧面描写,多感官描写等的作用

明确:语言活泼,清新,隽永,准确,传神,赋予情趣.四.作业布置 1.划词语

2.抄写文章中的重叠词,并分类整理

课时二

一. 复习巩固 1.词语默写

2.绘春图巩固(各部分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点)

二. 析“春” 2.解读“盼春图”(第一段),总写作者“盼春”之情

仿写句子,体会这种构式句型。进而明确反复的手法及作用。

“盼望着,盼望着”运用反复的手法,表达作者盼春的热切、喜悦之情。

3.解读“赞春图”

问:显而易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那么这三个比喻之间有什么相似点? 设计意图:从相似点的获取中,总结归纳春天的三个特点。明确:新,美,力。

追问:这三段可不可以互换顺序?能不能合并成一段?

答:不能互换,不能合并。是写尽了春的成长历程,一步步从娃娃到姑娘到青年,体现春天的“新、美、力”。

三.拓展延伸

1.课外阅读朱自清《匆匆》、《绿》、《朱自清散文全集》

四.作业布置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音韵美 篇11

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为现代文学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很多学者都已经对他的散文特点做了较多的研究,但大多数集中在散文的辞格方面,而对于音韵艺术还未见过更为详细的论述。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从朱先生的散文的音韵艺术着手,对其文章中所出现的叠音、双声叠韵、摩声及儿化现象做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从而使我们进一步地对朱先生的语言艺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人类的语言一经产生就是有声的,因此人们运用语言很讲究声音美。要提高语言使用效果,就必须注意音调。音调是常用的修辞方法之一,是指利用并协调语音,造成话语的音响效果。恰当的音调可以使语音抑扬顿挫,有节奏感,使话语既均匀而又有变化,既不单调又不杂乱,说来顺口,听来悦耳。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就很重视语言声律的运用,即使是散文也要求声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汉语中的音调艺术包括叠音、儿化、摩声、长短句等。分析如下:

一、叠音词的巧妙运用,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叠音词,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一个字重叠后不仅在内容上丰富了语言的审美意义,创造出优美的诗情画意,而且在形式上也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故此,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就十分广泛,它或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造成一种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据统计,仅《荷塘月色》一文中就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

根据朱自清散文中叠音的具体构成形式,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以下四类:

1、AA式

(1)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西湖的夏夜老是热蓬蓬的,水像沸着一般,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冥似的;它尽是这样静静的,冷冷的绿着。(同上)

例(1)中用“黄黄的”描写出夜幕下垂时大小船只的灯火透过船上玻璃时朦胧的景象,此景有感于心。而例(2)中把秦淮河水的“绿”用“冷冷的”来形容,乍一看似乎无法理解,但仔细品味一下就会领略到它的妙处了,用“冷”字与西湖水的“热”形成对比,令人有清凉之感,同时它又与“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形成反差,更加突出了秦淮河静谧的特点。

2、ABB式

在朱自清散文中运用了大量具有特色的ABB式形容词,不但使得语言表达有一种和谐动听的美,而且使得表达逼真而生动。作者形象地描绘了色彩,描写了体感,摹写了性状,描写了味感,从而达到了生动、形象和真实的效果。

(1)描绘色彩

在作者笔下,ABB式形容词不但能够造成词音优美动听,而且犹如浓彩画笔可以把色彩绚丽、五彩缤纷的景物的颜色描绘得形象逼真、如睹其色,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如:

A: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B:在部分远近的白茫茫里闷坐了一点钟,下山的车才来。(《瑞士》)

A例中的ABB式形容词不但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的颜色,给人以大自然的美的享受,而且也艺术地表达了作者喜欢的感情色彩;B例中的ABB式形容词从所描绘的事物的色彩上来看,是非常形象的,但是,如果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来看,却是制造了一种阴森的气氛,给人以不愉快的感受,表达了贬义的感情色彩。

(2)描写体感

朱自清散文中的ABB式形容词,除增强音感外,还可以逼真地描拟人体的种种感觉,如体其感。

A:一阵阵的小风儿吹得衣服直动,凉飕飕的真比吃冰棍儿还好受。(《国语和普通话》)

B:那时节人家都爱吃,买了来,多多抹上油,在客厅或饭厅壁炉上烤得热辣辣的,让油都浸进去,一口咬下来,要不沾到两边嘴上。(《吃的》)

A例中的“凉飕飕”是描写小风给人以清凉沁人心脾的感觉,令人欣喜;B例中的“热辣辣”描写甜烧饼的做法,体感真切,使人“视之欲吃”。

(3)描摹性状

A:至于“刻薄鬼”,“吝啬鬼”,“小气鬼”等,虽然不大惹人爱似的,可是笑嘻嘻的骂着,也会给人一种热,光却不会有——鬼怎么会有光?(《华中有鬼》)

B: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A例中的“笑嘻嘻”描摹了体现“骂是爱”的骂人者的神态,生动传神,如睹其人;B例中的“郁丛丛”、“阴森森”,拟写了黑暗中的秦淮河的形态,给人以阴森可怕的感觉。

(4)描写味感

A:……像抚摸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儿女》)

B:法国的切成小骨牌块儿,黄争争的,油汪汪的,香喷喷的。(《吃的》)

“酸”通常是一种冷人不快的味道,A例中用“酸溜溜”表达作者对儿女们的愧疚之心;B例中的“香喷喷”形象而准确地描写了“煎山药蛋”的味道。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中ABB式形容词在修辞方面具有极强的特色。它能生动地描绘人和情景,使读者如睹其人,如临其境。

(二)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层次,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给人一种灵动、妩媚的感觉。

朱自清写作散文,“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 “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话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都要“用心较量”。觉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显示景物间的关系,短不了这三样句法;可是老用这一套,谁耐烦!再说这三种句子都显示静态,也够沉闷的。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我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

朱自清的散文大都以真挚的情感写自己的见闻感受,以求得逼真的艺术境界。而这种真情实感的表达往往与句式的选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能够自觉地注意句式的选用,使各种句式参差错综,在长短、轻重、缓急上面显示出情感思想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形成自然而和谐、抑扬而流畅的节奏。

例如: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匆匆》)

在这篇散文中,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句中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二、儿化和摩声

儿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可以使很多原本不带有感情色彩的词经过形式的变化而带有感情色彩,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这类儿化主要体现在描写人物方面。例如:

A:在这些夜里,他那生活的模样儿啊,短短儿的身材,肥肥儿的个儿,甜甜儿的面孔,有着浅浅的笑窝;这就是他的梦,也正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孩子!(《〈忆〉跋》)

B:小小的心儿,知道是怎样忍耐那寂寞来着!(《儿女》)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有些名词或形容词通过儿化以后往往带有喜欢或怜爱的感情色彩,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

第二,儿化是汉语中口语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使用儿化可以使文章亲切自然,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朱自清先生曾提出过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他在散文中运用儿化也是他实践这一论点的体现,儿化的句子读起来有如日常说话,自然朴实。例如:

A:本来彼此既不相知,或不深知,相干的话也无从说起,说了反容易出岔儿,乐得远远儿的,淡淡儿的,慢慢儿的,不过就是彼此深知,像夫妇之间,也未必处处可以说真话。(《论老实话》)

B:机智差,往往赶不上点儿,对不上茬儿。(《撩天儿》)

摩声,是为了更为形象地再现事物运动的情景,往往用象声词把声音摹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自然风物的声音描摹,朱自清运用的并不多,但所用之处多是通过简短的语句来表现的。例如:

A: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温州的踪迹·绿》)

B:想到那高低不齐的个儿,松密互映,纯驳争辉的毛片,或嘤嘤或呜呜或汪汪的吠声,我也极愿意去的。(《“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上面的例子中,有流水的声音、小动物的叫声,这些都是通过摩声的运用使得读者有如亲耳听到一样,从而令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卷。

总之,朱自清用多情的眼看天然的世界,把笔下的世界也变得多情、美丽。无论何时,朱自清都善于捕捉细节,细腻刻画对象,以有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充分体现了他朴实真挚的写实风格;而写实不落窠臼,总是蕴含了作者的浓情真意,表现出朴中见巧的独特风格。不论是朱自清散文中叠音词、长短句还是儿化和摩声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通过对客观事物仔细的观察,纯熟、恰当地运用了这些音韵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睹其人,如临其境,使得他的散文更具有独特、清新、质朴的风格。总而言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学习朱先生的散文,在欣赏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散文意境、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的同时,在取材方面、立意方面、结构方面等对于创新文章无疑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为后人的写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参考文献:

[1]吴为公,李树平.朱自清散文全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2]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崔正青. 朱自清散文的调音艺术[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上一篇:张五常读书思考方法下一篇:感恩演讲稿懂得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