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环境整治(精选10篇)
最近两周,为了迎接环境卫生的检查,我村经常临时调用群众上路清扫,将道路旁、池塘里、水沟里以及田埂间那些显眼的白色垃圾进行清理。等检查完了,每天的清扫行动就剩下三个清扫人员了。下次检查,又再来一次大规模的清理行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不仅仅出现在我村,同样出现在了其他的村。
新农村建设以来,政府部门很关注乡村环境卫生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也实地考察了一些现象,针对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困难,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群众环保意识不强。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整治乡村环境卫生问题,但是群众参与积极性不大。记得每次环卫工人来村委会,就是诉说清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每次刚清扫完立即有人扔垃圾;有垃圾池不倒就喜欢将垃圾倒在房前屋后;要求他人一起维护环境卫生得不到理解甚至还会遭受辱骂......这些问题不仅仅反映了群众参与性不高,同时也反映了群众的素质问题。其实,环境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村容村貌,更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每个群众有权利也有义务参加到环保工作中。
其次,环境问题积累已久。乡村环境问题是最近几年才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导致了环境问题很难才根本上解决。村民们都已经习惯了将垃圾随手一扔,也习惯了将垃圾就近处理,更多的就是将垃圾倒在以前习惯的地方,他们不愿意走上几步去倒一次垃圾。还有就是有些垃圾堆是几年甚至数十年累积下来的成果,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记得有次我陪我们村主任下村去参与环卫清扫工作,在一个垃圾池周围依旧是一层层垃圾,我们环卫工人扫了又扫,翻了又翻,依旧没能清理干净,周围村民告诉我们这里原是一条水渠,后来人面习惯将垃圾倒在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成了一座垃圾山,后来连水渠都被堵塞了,现在根本不可能将他们清扫完。由此可见,乡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困难性,其实这些的垃圾堆不仅仅就这有这个,在人多且远离村级道路的地方依旧还有这现象。
接下来,就是投入经费不足。虽然每年国家都有大笔资金用来整治环境问题,但是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像我们村没有固定经费来源,我们只能依靠上级部门下拨资金来维持全村的正常运行,对环境整治的投入也只能是政府的投资,这样就限制了问题的处理。我们无法保障保障清扫人员每天上路,清运人员每周托运一次,这样就会导致垃圾池经常堆满了甚至溢出来了。
最后就是教育力度。我经常看到有些小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将吃完了的零食包装袋随手一扔。我每次看到都很心疼,这些小学生从小就用行动破环着我们时刻提倡保护的环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下,他们在学校到底学习到了什么?人在社会上,难道仅仅就只靠知识就能生存?这是小孩,我还想说说大人。我经常听到环卫工人说哪个哪个垃圾池又被砸了,也亲耳听到有村民要砸了他家附近那个垃圾池,原因就是气味难闻。诚然,垃圾池建在你家附近是会对你家产生一些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它给周围村民带来的便利,其实我们每个人应该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想想雷锋,他的事迹已经感动着也影响着我们新一代人,却在他家乡得不到发光发亮,这是我们的悲哀!
2010年山西省被国家列为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 垣曲县于2013年被列入规划, 属于沿黄河其它区域治理范围, 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部, 黄河北岸, 中条山北部, 运城市东北隅, 国土总面积1609km2, 其中山地面积占97.2%, 耕地面积39.44万亩, 总人口23.5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约12万人。近年来, 垣曲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然而, 传统粗放型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众多村庄环境还存在“脏、乱、差”现象, 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制约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项目共涉及我县华峰乡王茅镇共16个行政村, 区内总人口约2.2万人, 耕地面积约3万亩。项目总投资1470万元, 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资金为1026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444万元。项目主要实施内容为饮用水源改善与保护、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与处置、人畜排泄物处理以及环保宣传、长效机制建立等。
2 整治区域内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1 饮用水源地方面
垣曲县示范区内隶属华峰乡的12个村庄的水源地为浅中层地下水井集中供水, 通过输水管网进入各家各户, 两处水源地水井均建设了井房;隶属王茅镇的4个村庄村民饮水由五龙泉集中供水工程供水, 水源水量有充足保障, 五龙泉供水工程分为集中供水工程和水源保护站工程两部分, 水源保护站建管理站1座, 水源集水池1座, 防洪坝及围墙355m, 挡土墙150m。
示范区水源井均未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 未设置水源地标志、水源保护宣传牌、交通警示牌、未建围网等环保设施, 存在农药、化肥及生活污水污染隐患, 导致村民未能认识畜禽养殖粪便堆放、污水随处泼洒以及生活垃圾随意堆弃对村庄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直接影响。
2.2 生活污水排放方面
示范区内各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极不完善, 生活污水随意泼洒严重, 部分村民将污水倒入排水沟与雨水混合排放, 在常住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变动较大、服务业较发达的村庄污水对环境污染现象明显。示范区内河堤、五福涧、东滩三村排水设施相对较好, 有排水沟渠, 但均为雨污混流, 总体上来看排水系统极不完善, 而其他村庄无排水管网设施。示范区内16个村庄水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 污水来源包括居民餐饮、洗浴和旅馆、医疗机构的污水排放。据初步统计, 示范区内生活总用水量为1186t/d, 污水总排放量约为844t/d, 其中,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约为406t/a, 生化需氧量排放量约为164t/a, 氨氮排放量约为56t/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土壤、浅层地下水造成潜在威胁, 并对院落村庄环境造成影响。
2.3 生活垃圾处理方面
示范区内生活垃圾主要为厨余垃圾、清扫地面垃圾、农业废弃物、枯枝落叶、塑料袋及建筑废弃物等, 日产生量为15t左右。各村生活垃圾未具体进行分类, 无收集、清运及处置机制, 造成资源浪费, 增加处理负担;各村现有的垃圾运输设备能力不足, 不能实现垃圾密封清运;垃圾不能够及时清运, 随意堆放或倾倒在荒沟, 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生活垃圾乱倒乱堆现象时有发生, 垃圾围村现象比较严重;各村垃圾堆放点未进行合理选择和规范化整治, 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潜在威胁;垃圾恶臭、蚊蝇滋生影响周边村民的生活, 并污染环境, 造成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
2.4 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方面
示范区内畜禽养殖以猪、牛、羊、鸡为主, 有散养和圈养的家庭养殖和畜禽养殖场形式的规模化养殖两种方式。养殖户分布在村周和住户院内, 大部分粪便都会被村民利用进行沤肥, 但均为露天建设, 存在随意堆放现象, 缺乏有效的粪便处理设施, 堆放在村内的少部分粪便不能及时清运, 对村庄环境造成影响。规模养殖户的畜禽粪便一般作为商品或肥料进行处理, 贮粪池均为露天建设, 缺乏有效的粪便处理设施, 存在潜在污染。
3 整治内容及实施计划
3.1 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面
首先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分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开展示范区村庄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 建设井房、井台, 设置围网等隔离设施, 并建立保护标志、警示牌等, 明确禁止事项;其次, 清运水源地保护范围内残留的垃圾, 截留污水, 对位于饮用水井保护范围内的厕所进行防渗处理、养殖禽舍进行搬迁等;对保护区内的耕作活动限制使用化肥、农药和进行污染, 以降低农业耕作活动对水源的影响。
3.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
由于本次农村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资金所限, 无法在示范区内全面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因此, 在人口居住集中且成规模、地形地势便于污水汇集的村庄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对于部分人口较少、地形地貌复杂, 生活污水不能进入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 结合村庄所处环境敏感程度、排污现状、地形特征、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等情况, 筹划污水连片或单独处理方案。
在华峰村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华峰村、五福涧村、芮村、河堤村4个村的生活污水, 建一个污水处理设施, 集中处理各村收集的生活污水。由于示范区内尚未建成完善的生活污水排放系统, 因此需要在以上村庄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排水管网, 采用高负荷地下渗滤处理站处理芮村、华峰、五福涧、河堤4个村的生活污水, 污水产生量约为200t/d, 设计处理能力为220t/d。
3.3 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方面
垃圾处置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按照分类放置、收集、清运、处理的要求, 对不同类别垃圾采取针对性、有效性强的处理方法, 并把垃圾分类和回收作为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优先手段。采取“户分类, 村收集转运, 片区集中处理”的运作模式, 清运时应分清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 无机垃圾的处理需建设垃圾填埋场实施集中处理, 餐厨垃圾、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垃圾经分拣利用后的剩余部分, 采用与畜禽粪便统一沤肥、简易堆肥的方式进行处理, 组建垃圾清运队, 将垃圾运至县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卫生填埋。
3.4 畜禽养殖污粪处置方面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遵循循环经济、生态农业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理念, 贯彻经济性和实用性结合, 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结合, 有效利用和全面处理结合的方针, 逐步推进畜禽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鼓励畜禽养殖规模化和粪污利用大型化、专业化, 发展适合不同规模和不同形式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模式, 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整治:示范区内畜禽养殖基本实现人畜分离, 针对示范区内畜禽养殖数量较多的村庄, 在各养殖场周边修建规范化储粪池和沤肥池, 根据粪便产生量、畜禽粪便处置方式及所需贮存时间等进行合理设计, 尽可能考虑与旱厕的一体化或贮粪池与旱厕相通, 促进人畜粪便实现统一贮运, 储存的粪便定时用吸粪车清运至沤肥池经沤肥后还田;对于养殖户较少的村庄, 通过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机制体制、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等措施, 减少或避免畜禽粪便污染。
4 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措施[4]
4.1 组织领导保障
为了确保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展开, 垣曲县根据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要求, 成立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连片整治示范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垣曲县整治工作的统一组织和领导, 明确目标和任务, 统筹协调专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 对整治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验收。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区域整治项目的组织落实, 并把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示范工作的组织实施提供各项工作保障;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 负责做好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环保局设立负责农村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专门机构, 并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农村环保工作。各村也必须设立环保管理机构, 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 确保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有专人管理、推动和落实。
4.2 体制机制保障
要通过本示范项目实施, 及时发现和总结整治示范工作中的亮点与经验, 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在实施和以后的运行管理过程当中,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整治示范工作的投入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农民参与和群众监督机制, 要强化后续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 并切实注重与不断强化机制创新, 确保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取得实效、坚持长效。
4.3 宣传教育保障
农村环境保护除了政府推动, 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 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农村居民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 通过张贴通告、发放公开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 深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改造宣传, 大力引导, 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村民的环保素养, 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形成共同推进农村环保的良好氛围;在技术层面上, 要组织项目监管人员和设施运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不定期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 交流经验, 互相借鉴, 不断提升垣曲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水平。
5 结语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系统工程, 建立健全一个涵盖组织领导、多元投入、部门协作、农民主体、督促检查、考核奖惩等有机结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 把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当地政府的经济和社发展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 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才能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摘要:根据垣曲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区域内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结合工作经验, 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施计划, 找出了进一步加强垣曲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垣曲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参考文献
[1]赵艳娟.浅谈农村环境污染及其保护[J].能源与节能, 2014, (3) .
[2]周莉.运城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经验浅谈[J].能源与节能, 2014, (3) :94-96.
[3]张乃明.农村环境保护知识读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4]湛灵芝, 姜玉明, 刘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的探索[J].湖南农业科学, 2013, (19) :60-63.
年初以来,延边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先后出台《集中整治村屯环境实施方案》、《提升村屯环境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文件,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广泛发动。
为搞好农村环境提升工作,延边州着眼于农民最关心的实事,突出重点地域,根据因村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以绿化、量化、农村泥草房改造、农户围墙大门、道路边沟、垃圾清理6项任务为核心,多方筹措资金,着力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完善公共服务。
为使农村环境提升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延边州建立领导包保責任制,派出8位州常委领导包保县市,各县(市)分别实施了四套班子分片包保,主要领导包保乡镇,乡(镇)领导和干部包村的包保责任制,明确责任,凝聚力量;实施部门帮扶制度,安排99个州直部门和单位包保帮扶主要交通干线上的重点整治村屯,安排348个县市直部门和单位帮扶重点村,指导规划整治工作,协调解决困难;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国土、环保、林业、民政、交通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和补助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建设水平;动员企业广泛参与,组织300多家企业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各帮扶企业慷慨解囊、无私奉献,积极帮助解决整治资金,推进农村环境提升的氛围日益浓厚。
各村、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镇党委、政府决定重点实施甘临线、马横线、周胡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打造精品,以线带面,全面提升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一、指导思想
围绕通过2-3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把全镇建设成为富有特色、设施配套、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资金,重点整治,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家级生态镇的建设成果,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镇决定选取5个以上行政村进行示范建设,通过重点整治示范,在农村“六位一体”长效管护体制建设、投入政策、机制创新、农村环保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形成典型经验,为整个面上起示范作用。
二、总体要求
1、总体目标。到2011年底,甘临线、马横线、周胡线“三
线”整治率达8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业生产垃圾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综合利用率达到60%,秸秆禁烧率达到100%。
2、示范范围。甘临线、马横线、周胡线沿线所有行政村,重点是沿线两侧道路、河塘、村庄的整治和管护。
甘临线:涉及永丰村、三郎庙村、镇北村、水产村,共计5各行政村。自然村庄9个,人口6500人,市级河道8公里、乡级河道26公里、村组河塘31公里,市级公路9公里、乡级公路18公里、村组道路16公里。
马横线:涉及温姚村、中兴村、三郎庙村三个行政村,自然村庄7个,人口6800人,市级河道13公里、乡级河道16公里、村组河塘20公里,市级公路8公里、乡级公路16公里、村组道路12公里。
周胡线:银河村、三联村、长街村、中兴村、沿荡村共5个行政村,自然村庄6个,人口6200人,市级河道4公里、乡级河道16公里、村组河塘26公里,市级公路3公里、乡级公路26公里、村组道路18公里。
3、树立样板。在“三线”沿线范围内,各村要按照抓典型、塑精品的要求,打造一条样板路,整治两条精品河,“六位一体”全运行,努力形成有看点、有亮点、有特色的农村环境清洁带。
三、工作重点
“三线”环境整治示范工程实施重点是“三清”(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八无”(无杂物堆放、无违章建筑、无露天粪便、无杂乱圈舍、无杂草丛生、无暴露垃圾、无臭水沟塘、无环境污染)。即:以保护农村水源、水质为重点的“清洁河道”示范工程;以整治集中连片村庄生活污水和垃圾为重点的“清洁村庄”示范工程;以整治农村畜禽养殖和面源污染为重点的“清洁田园”示范工程。其中整治村口、路口、家门口的脏、乱、差现象,清除各类死角垃圾、杂物和杂草,庭院四周植花草树木。
四、示范效果
一是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通过示范工程实施,促进“六位一体”长效管护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二是强化资金使用效益。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带动镇财政资金投入,以镇、村投入为主,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环境状况,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金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三是推广环保实用技术。以示范工程为载体,推广沼气、秸秆综合利用等一批低成本、高效率、易保护的农村环保实用技术。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把“三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落实到实处,确保效果,镇管护办对“三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总牵头,负责示范工程的具体指导,示范线区所在行政村负责“三线”农村环境整治示范工程的实施,并把“三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示范工作的组织实施提供各项保障条件。
2、明确责任分工,协调推进。“三线”示范区行政村对本辖区整治项目具体负责,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并组织实施;镇管护办负责示范工程的日常工作,指导推动“清洁村庄”示范工程。负责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村庄垃圾整治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的技术指导,负责工程建设过程的督促、协调和指导检查,负责指导推动“清洁田园”示范工程,负责对村庄绿化、农村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治理、养殖废气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方案编制的技术指导,负责示范工程建设的督促、协调和指导检查;镇环保所要积极向上争取环境整治示范区的项目资金,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示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技术指导;镇水利站负责河道
保洁的督查,指导推动镇“清洁河道”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的技术指导;公路站负责乡级以上公路的路面、路肩、边坡及绿化管护、保养、指导村做好乡级以下道路的路面、路肩、边坡及绿化管护、保养。
3、加强管理,监督考核。“三线”范围内各行政村要把实施示范工程作为更高水平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抓手,与“三个发展、五个高邮”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与今年农村工作“四个年”相结合,从工程启动起,相关部门单位要围绕目标和任务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督查,实行每月工程进展情况通报制度。年终将对沿线行政村进行考评,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专项奖励。
高邮市横泾镇人民政府
一、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二、所有车辆均应当在规定地点、停车位停放,小型汽车必须停放到桥头市场内设置的专用停车场或者路面施划的临时停车位。二轮摩托车、出租载客三轮车必须停放到指定的临时停车位,车头朝向道路中心。
三、车辆不得在下列地点临时停放: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没有施划停车泊位的人行道;人行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
四、严禁在道路两侧摆摊设点,占道经营。道路两侧所有室外露天摆卖的零散饮食、蔬菜、鱼肉类摊点必须统一归行就市自觉进入桥头市场内经营。
五、道路两侧的门店商户严禁骑门跨店、超门槛占道经营,各沿街单位、商户应负责好各自门前的停车位车辆停放秩序。
凡违反法律、法规和本通告规定的,由有关执法部门对相关责任人或当事人依法予以处罚,对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特此通告。
平安乡桥头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
我们克尔台乡辖9个行政村,34个自然屯。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有3个村被确定为环境整治工作达标村。年初以来,我们克尔台乡党委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使乡村卫生环境有了新起色,乡容村貌有了新改观,为乡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以来,我们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确立了“打造清洁乡村,建设文明家园”的总体思路,同时提出了“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巩固提高”的工作方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以3个达标村为重点的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从责任落实入手,建立乡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随着“畜牧立县”方针的提出,使全县乡村经济实现了快发展,农民收入得以显著提高,但是脏、乱、差等传统的生产生活陋习,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制约了乡村的和谐发展。县委提出环境整治活动以来,我们便把此项活动作为暖民心、赢民心之举,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一是纳入日程,加强领导。乡村环境整治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环境整治工作,制定了三年规划,年度方案和考评细则,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召开了由机关干部、乡直单位领导、各村支部书记参加的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就宣传发动、分片包干、责任落实做出了具体部署,统一了思想。各支部均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入户宣传。对重点户进行包扶,促使其思想转变。有声宣传。为了使群众提高认识,烟屯村将环境整治活动的内容录制成磁带,指定专人每天早晚按时循环播放,扩大了宣传面,我们在全乡推广了烟屯村这一好作法。通过这一有效形式,全乡大部分群众积极踊跃地参加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有形宣传。为了保证宣传的效果,我们还通过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制作板报、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形成声势。目前,全乡共张贴、书写标语52条,印发环境整治宣传单5000余份。
三是分片包干,落实责任。活动开展之初,我们便把环境整治工作确定为乡村“一把手”工程,采取“乡干部包村、村屯干部包户”的办法,层层落实责任,签定了责任状,把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年初定标、季度检标、年未兑现,把此项活动直接与乡村干部工资奖惩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此外,党委书记抓全乡,农业乡长抓奶牛户和奶站,人大副主席抓机关及乡直单位,宣传委员抓示范屯、示范街,妇联、共青团、司法齐参与,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从而形成了乡主要领导抓面,村干部、部门领导抓块,业务中心抓线,人人有行动,齐抓共管的环境整治局面,为此项活动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从抓机制入手,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落实
一是坚持标准,统筹规划。我乡距县城较近,乡内又有齐杜路、双烟路两条柏油路通行,交通便利,这就决定了我乡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我们采取一村一策,因户制宜的办法,科学划分了柴草区42个、垃圾区47个、粪肥区44个,严格杜绝畜禽散放、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粪肥乱堆、污水乱泼五乱现象。
二是履行程序,修规定距。结合草原禁牧工作,全乡9个行政村均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的形式重新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增加了畜禽舍饲、柴草粪肥出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门前三包等内容。同时,对奖惩也进行了明确。由于《村规民约》经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且符合乡村实际,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约束力,对保障乡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是建立队伍,日常保洁。我们投资3万元,为乡物业公司购置了车辆,雇佣了人员,常年负责政府大院,两栋住宅楼及中心村主要干路的卫生清扫,坚持日清扫,周清理。并在中心村新增设垃圾箱18个。各村屯均成立了专业清扫小分队。全乡卫生清扫组织达35个,队员达111人。同时,我们把突击性会战和长期活动相结合,把每月的18日确定为全乡“清理生活垃圾卫生日”,使环境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协调配合,人人参与。我们要求乡政府各部门、乡直各单位在乡村环境整治工作中紧密配合,把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完成与否作为年终评优的一次重要标准。乡武装部制发了《克尔台乡民兵突击连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强化民兵在乡村环境整治急、难、险、重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年初以来,全乡共出动民兵310人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820立方米,平整巷道11条。乡妇联制发了《克尔台乡妇联开展“美在农家”活动实施方案》,把环境整治与“畜牧兴家”活动结合了起来,提高了广大妇女参与乡村整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涌现出了苏立荣、白永华、孔庆霞等洁净女主人典型。乡团委下发了《克尔台乡团委“小手拉大手”共建清洁家园活动方案》,开展了“一生带一户,小手拉大手,户户讲清洁”,“千个卫生袋清理家园”等活动。
五是完善制度,扎实推进。在乡村环境整治活动中,我们实行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分期、限时完成制,确保各项工作开展落实到位,确保不反弹;实行了齐杜、双烟干线公路沿途村屯分段负责制,实现了公路两侧二十米内无白色垃圾的目标;实行了个体工商户、乡直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完成了绿化、净化、硬化工作;实行了日常保洁与每月集中整治结合制,确保无新垃圾堆的产生。在剖析上半年环境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实行了实名通报制,各村利用广播喇叭对庭院不利索,柴草粪肥乱堆放的农户进行为期3天的播报;实行周联检制,每周集中“改、塑、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重点针对3个达标村开展一次卫生联检,并把检查结果进行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三)从抓载体建设入手,将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环境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我们积极搭建有效载体,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与牧业发展相结合。在牧业发展上,结合奶牛标准化饲养示范样板街,辟建了34条“改、塑、树”样板街,号召党员、村民代表在规范牛舍、粪肥出屯、饲草入院等方面加大力度。全乡标准化畜舍入户率大大提高,而且都是“四配套”(暖舍、凉棚、青贮窖、运动场)。养牛户粪草囤门、臭气熏天的恶劣状况得到了较好的转变。抓好环境整治,促进奶牛提质增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二是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实施整修村屯路、挺进巷道的推进机制,克尔台村投入26万元资金,出动大型车辆71台次,四轮车184台次,整修村屯路及巷道17条,11公里;太平庄村投入17万元资金,出动大型车辆51台次,四轮车134台次,整修村屯路及巷道7公里;烟屯村投入56万元资金,出动大型车辆45台次,四轮车121台次,整修村屯路及巷道12公里。实施红砖路铺装项目,硬化了4个自然屯的村屯路,彻底改变了过去风天扬尘、雨天泥泞、无法清扫,满路垃圾的被动局面,烟屯村在抓村屯路硬化的同时,开展了净化、美化工作,在红砖路过境段修了排水沟,栽植了松树。
三是与春耕生产和秋收相结合。以春种为契机,结合“超星级文明户”预选,引导群众实行粪肥出屯集中堆放,并加强对柴草出村规范堆放的管理。烟屯、克尔台、太平庄村协调推土机、铲车配合农户清理柴草粪肥,全乡大部分粪肥实现出屯。个别屯受集中堆放场所面积小的限制,粪肥未全面出屯,但都堆放规整。
烟屯、克尔台、太平庄、前伍代等村未雨绸缪,在秋收开始之前,便结合安全放火工作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了柴草、秸秆屯外集中堆放活动。并加强指导,不,搞连片堆放,且远离放火道和高压用电线路。同时,责成村民义务联防员加强柴草、秸秆屯外集中堆放点的防火巡逻。柴草庭院内适量留取、规整码放,屯外集中堆放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
二、存在问题
随着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深入,3个达标村及其余6个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个别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还存在不到位问题,各村活动开展得不平衡。部分干部群众还存在认识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够有力的问题,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二是由于乡村两级财力有限,致使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绿化、硬化程度不高。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实行资金报批制,扶持村级兴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
三是个别村屯柴草粪肥集中堆放场地小,不能全部出屯。
三、明年工作打算
,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黑龙江省文明村镇建设管理办法》、《黑龙江省爱国卫生条例》和县《城镇建设管理条例》为依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精品型、环保型牧业大乡”这一目标,认真汲取20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和资金补助机制,确保3个达标村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环境整治任务。
一是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全面约束干部群众。层层签订责任状,使乡村干部常思环境整治之事,常务环境整治之实。进一步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将群众环境整治行为与资源发包、小额信贷信用户评比 结合起来,并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真正调动起群众积极性。
二是在推进机制上下功夫,确保环境整治活动不反弹。全面实行实名播报制和领导小组、支部书记月联检制,并实行随机抽查、考评制,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纵深开展。
三是在典型示范上下功夫,尽快掀起活动高潮。以村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评选“党员清洁卫生户”,扩大典型示范覆盖面,提高典型示范水平。
四是在巷道整治上下功夫,柴粪全面出村。推广西新村满代屯成功经验和全乡重点村好做法,组织各村出动车辆、出人力平整村屯路和巷道,修排水沟,确保村屯路和巷道畅通。以巷道整治,加快柴粪出村步伐。
1 农村环境污染的基本情况
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农村的面源污染、农村的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三大类。农村的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在生活过程中村镇等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农村的点源污染主要指城镇企业和乡村集约化养殖场因布局不当、污染治理不力带来的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指农村地区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荒坡垦殖、毁林开荒等行为, 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严重破坏。面源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分布范围大与防治难度大的特点, 不仅严重污染土壤和水体, 而且还通过受污染农产品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点源污染具有污染点多面广、排污种类多浓度高的特点, 其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危害较为严重。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一些企业盲目的攫取资源, 不注重生态恢复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2 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内容和成效
2013年, 和龙市被省政府列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点之一, 项目涉及8个乡镇的47个行政村, 项目总投资2614.35万元, 受益人口达到5万多人。整治的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处理, 畜禽粪便收集处理, 水源地保护等工作。生活垃圾处理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一体化处理模式, 对示范村发放垃圾箱、垃圾收集车、垃圾运输车、钩机 (铲车) , 每个示范村建设垃圾分类间。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 减少了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污染;畜禽粪便收集处理是在养殖集中区域建设堆肥场, 将畜禽粪便收集起来, 放到堆肥场进行厌氧发酵, 产生的优质肥料返田利用。这种处理模式解决了人畜粪便传播疾病、污染环境等弊端, 达到了人畜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是在示范村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设置警示牌和防护围栏, 防止畜禽粪便、农药、地膜等污染水源地。通过项目的实施, 示范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治理, 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农民居住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2014年8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省级考核小组对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行验收并通过。
3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探索和体会
和龙市能成功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基于扎实开展三项工作, 即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资金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3.1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得到批准后, 立即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为组长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全市整治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制定下发了《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建立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目标责任制, 市政府同项目所在地乡镇签订责任书, 明确任务和要求, 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中。涉及的各镇人民政府设立了相应专门工作机构, 负责整治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以及后续运行维护等工作。
3.2 完善资金管理, 健全机制
为切实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 制定了《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拨付及管理办法》, 财政局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实行专用账户、专账管理, 负责项目资金的拨付、报账核算等工作。在拨付工程款时, 施工方填完资金拨付申请后, 需乡镇领导和监理人员签字, 经环保局审核、财政局复核无误后, 方可拨付。同时财政局将会同环保局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示范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确保资金监管到位和专款专用。
3.3 巩固成果, 建立长效机制
我市通过深入调研, 结合实际, 制定了《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车辆设备及基础设施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明确要求, 示范项目由乡镇具体管理, 项目所在村是责任主体。镇政府制定年度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运行方案, 建立健全运行制度机制, 加强对示范项目的领导。同时下发了《关于增设镇环保助理及农村环保员有关事宜的通知》及《和龙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示范村成立保洁队伍的实施方案》, 明确规定设立环保助理和环保员, 负责各镇、村的整治项目监督管理和后续运行维护。各村成立保洁队伍, 负责辖区内村庄、沟渠、乡村公路等保洁任务。加强对设施设备和车辆的维护与管理, 由专人负责, 建立台账和使用、维护记录, 保证其长期发挥效能。目前我市管理模式大体有两种:一是示范村自行管理, 在保证农村垃圾清运的前提下, 参与新农村建设等工程承包, 所得用于人工开资、车辆保养及维修。二是将设备出租给承包人, 村里收取承包资金, 由承包人负责村屯垃圾清运工作, 并对承包车辆、设施进行定期维护。这样也大大缓解后续运行经费的压力, 可以确保项目的长效运行管理, 发挥示范实效。
4 结语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中央“以奖促治”政策的深化, 是新形势下抓好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抓手, 必须高度重视, 全力推进。一方面需要在加强整治、抓好示范项目的基础上, 重视后期运行和管理, 确保运行后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 防止千篇一律, 影响整治效果。
摘要:农村环境质量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已成为农村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 对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治理方式。该文阐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特点出发, 以和龙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成功开展整治工作为例, 进行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探索, 提出了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思路。
关键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进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东科技, 2011 (22) :70-72.
[2]朱立志.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与政策[J].环境保护, 2008 (15) :18-19.
强化举措,上下联动,实施重点突破
首先明确职责,夯实责任。结合洛南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际,制定和下发了《洛南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性文件,将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镇办、部门,细化到村组和保洁员,实行了县级部门包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制,县政府与各镇办、部门、各镇村与辖区相关单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
其次是集中整治,全力攻坚。聚焦脏乱差突出问题,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治“脏”行动和治“乱”行动。去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人力38000人(次),组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130次,整治重点区域136处,出动工程机械480台(次),治理河道110余公里,清理“三堆”562处,清理生活垃圾 1300余吨。
再次是示范带动,打造亮点。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典型示范、彰显特色”的原则,以北部片区、307省道沿线为重点,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大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及公共设施配套,坚持精细化组织、高标准实施、快节奏推进,做到握紧拳头,重点突破,打开局面,形成示范。
统筹协调,建章立制,推进长效管理
在农村環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着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机制”建设,实现整治工作由运动式突击向常态化管理转变。
一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采取“国家争取一点、县财政扶持一点、镇办补贴一点、村组自筹一点”的“四个一点”办法,广泛筹措整治工作经费,对陕南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工赈移民等其他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为环境整治工作提供资金有效保障。二是建立农村环境保洁机制。将各镇(办)驻地社区保洁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享受公益性岗位待遇。三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明确了镇(办)的主体责任和各部门的指导协调责任,建立了“横向到边、纵线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做到环境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四是建立村民自治机制。积极推行村(居)民自治管理,制定了村(居)民公约、环保公约,将环境整治责任落实到村组干部、居民住户,细化到村庄院落、背街小巷、街道路段,联效联薪、奖惩挂钩。五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专项督查,由县整治办主抓、督查室协同、电视台跟进,推进“月检查、季通报评比”机制常态化,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明查、暗访、督办,对各镇突出环境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定任务、抓督办、促落实。
洛南县紧紧围绕“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洛南”主题,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持续推进洛南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开创农村环境整治新局面,倾力打造更加干净、更加靓丽、更加美好、更加宜居的新洛南。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我认为应当通过“强化一种责任,完善二套制度,建立三支队伍,打造四张网络”的工作举措,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强化一种责任,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是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成效,要紧紧围绕“村容整洁”这个目标和创建“洁净家园”的要求,切实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二、完善二套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1、完善动态保洁机制。建立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农户负责本户房前屋后的环境保洁,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放入指定垃圾桶。村保洁员承担本村范围内农户、厂企的环卫保洁工作,并将垃圾收集到中转站。镇环卫保洁公司负责将各村中转站内的垃圾运送到填埋场,做到日产日清。
2、完善卫生检查考核机制。建立并逐步完善分类考核、公开监督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制定出台《古劳镇环境卫生工作考核办法》,每月对各村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按照得分高低,评出月先进、进步奖若干名,给予一定奖励,并发给流动红旗。累计获得月先进6次及以上的村再另外奖励,对完成镇 1 级、市级、省级创建卫生村或文明村的给予专项奖励。镇考核组每月根据检查情况对一些卫生死角进行录像曝光,对工作不到位的村(居)、自然村进行通报批评,并勒令整改。
三、建立三支队伍,强化工作力量
1、建立镇、村委、自然村三级联动检查考核队伍。镇、村委会、自然村分别成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督促、扶持各村委、自然村整治环境卫生。
2、建立村级保洁员队伍。要求各村委会各自然村按照每100户的标准配备一名保洁员,为每一位保洁员配备手推式垃圾车、扫帚、垃圾铲、锄头等劳动工具,负责村中环境卫生保洁。对于上升、新星、双桥等水区的村委会要落实河涌保洁员、配备必要的船只,负责河涌保洁。
3、建立镇卫生协管员队伍和村环境卫生宣传稽查队。镇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公开招聘8至10名镇卫生协管员,负责巡查、监督农村、社区主要街道、村道、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同时,各村还应建立一支以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代表为主的环境卫生宣传稽查队。宣传环境卫生的重要性,督察卫生保洁的落实情况。
四、打造四张网络,推进环境卫生整治
1、打造路网。近年来,我镇加大资金投入,对村道、工业园区、古劳墟道路进行硬底化建设或改造,并对镇域内主要镇村道路进行绿化美化。通过路网建设,不但改善了交通条件,2 更大大减轻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压力。
2、打造水网。古劳是著名的水乡,水面面积达3万亩,水产养殖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近年来由于部分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将大量的猪粪、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中,致使水质越来越差;同时由于工业的日益发展,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水乡环境。为及时挽救古劳水乡这块原生态水乡环境,本人建议:一是积极配合做好沙坪河流域整治,抓紧西江引水工程建设和加大力度抓好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改善我镇水乡环境。二是继续深化“洁净家园”活动,拆除村内、塘基、河涌边的猪舍,建立禽畜圈养区,实现人畜分离、畜牧与水产养殖分离;在塘基、河涌边改种经济作物,如桑树、甘蔗、花卉、树苗等,恢复桑基鱼塘景观。三是通过“几个一点”的办法,逐步完成鱼塘、河涌清淤低改工作,从根源上改善水质。四是加强企业生产的环评监控和规范水边食肆的经营,禁止其废气、废水、废渣对空气和水源造成污染。
3、打造保洁网。为确保保洁员队伍的稳定和保洁工作的正常开展,各村委会要在镇财政对每名保洁员每月补200元的基础上,通过“几个一点”的办法落实保洁人员经费(如古劳村委会采取常住人口每人每年收取10元,外来人员每人每年收取24元,雅图仕公司每年赞助8万元以及村委会补贴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从而有力地确保了保洁员制度的落实。)
4、打造宣传网。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离不开广 3 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群众是这项工作的主体。因此一是进行自上而下的发动,利用村干部工作会议、村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强调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性和这项工作为每位群众带来的好处。二是通过镇电视广播站利用黄金时段插播环境卫生整治标语。三是广泛印发《古劳镇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发到每个农户家中,做到家喻户晓。四是在各村村口、路旁等显眼的地方设立生态宣传牌,做到“抬头不见,低头见”,使卫生观念深入脑海。五是定期组织镇机关干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义务进村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为村民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总而言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古劳镇的农村卫生环境情况会越来越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是一项利国利民、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在省、市环保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区XX镇荣幸被列入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片区。项目实施一年多来,我区全方位支持XX镇狠抓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项目建设,并初步投入使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我就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总投资1513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资金75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560万元,地方财政自筹203万元。该工程涉及12个村,受益人口30701人。该项目分别从污水处理工程(含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垃圾收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等五个方面进行工程建设,不断改善九龙江水环境质量,优化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我们主要做法与成效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示范工程抓出成效,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 1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治示范工作实施的领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制定印发实施方案,下达工作责任书,XX镇设立环保站,健全镇、片、村三级工作网络,确保工程项目有专人管理、推动和落实。
二、强化工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为保证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区持续强化对工程论证、招投标、资金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力度。
1、严格项目科学论证。2010年6月份委托XX市工程咨询中心制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专家认同并确定项目后,委托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反复论证,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做足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严格项目招投标。实施方案通过后,依法公开招投标,实行分段招标政策,以漳滨和石洲村为试点单位,五个人工湿地捆绑进行招标,配套纳污管网分五个片区进行招标。在工程设计、监理、政府采购等环节上,精确预算,透明公开。
3、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按照《福建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认真执行工程进度报表拨款制度,做到项目计划与资金拨付同步进行。督促财政、计划、监察、审计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资金进行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公示管理,确保合法合规。严格按照“建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公示制度”的有关要求,加强公示,各项目比选结果均在区政府网站及镇公告栏进行公示,接受监督,确保合法合规。加强督促检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区项目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组织成员单位,深入项目实施村督促检查,分析查找并实地解决现实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三、强化后续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为确保工程按时间节点推进,我区政府几次组织环保、财政、发改、国土、建设、农业、水利等单位、聘请专家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督促,及时提出薄弱环节的整改措施,确保施工进度。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着眼,区、镇两级财政对有湿地的五个村每年分别补助20000元,无湿地的七个村每年补助12000元,督促各村做好积极渠道、隔栅设施等日常清理、维护工作,并与XX市绿佳洁物业服务公司签订清扫保洁承包合同,负责道路清扫、垃圾收集、清运等工作,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我们还结合九龙江流域水环境养殖业整治,通过环保知识宣传,逐步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堆放点、进一步引导农村生活污水的有序排放等相关举措,逐步改善辖区环境和九龙江水环境状况,逐步健全农村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在省、市领导和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主
体工程全部进入运行调试阶段。其中新建污水管道7193米,合流渠道11364.1米清淤并加盖,新增6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2650吨),2座化粪池+氧化塘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140吨),建设水源保护安全围网230米,建设垃圾收集池222个,垃圾箱483个,村容村貌整治(修复面积3100平方米、垃圾清运4250立方米、池塘整治10个),采购人力三轮保洁车46辆。同时通过XX市环境监测站水、气监测,基本符合竣工环保验收要求。
【浅谈农村环境整治】推荐阅读:
农村环境整治总结09-29
乡镇农村环境整治方案09-13
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1-05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1-06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标语06-05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汇报06-08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简报10-26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简报09-22
衡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查研究05-31
202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