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通用8篇)

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篇1

关键字:我国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 目标

近些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论点,但众说不一,各执一词,未能形成共识。这种对目标理论认识上的不统一,很难对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予以正确地指导,甚至还有可能把企业带入歧途。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对存在的几种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一.目前学术界存在的主要观点

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1978年以前的产值最大化阶段和改革初期的利润最大化阶段。实践告诉我们,这两种目标都不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目前主要存在以下5种观点。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其投资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最终体现为股票价格。他们认为,股价的高低代表了投资大众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它以每股的价格表示,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它受每股盈余的影响,反映了每股盈余大小和取得的时间;它受企业风险大小的影响,可以反映每股盈余的风险。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财务管理目标示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集中于某一集团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化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从理论上来讲,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提高,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借此来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应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并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1.它更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2.创造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3.关心本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4.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凡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加讨论,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5.真正关心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有较高的投入,不断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6.讲求信誉,注重企业形象塑造与宣传;7.关心政府有关政策的变化,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以便争取出台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或法规。但一旦通过立法形式颁布并付诸实施,不管对自己是否有利,都必须严格执行。

(三)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当具有系统性、相关性、操作性和效率性,同时提出了满足以上四个财务管理目标特征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选择——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化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与投入资金之比的最大化。

(四)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是企业理财目标的理性选择,企业资本持续有效增值可通过上述财务指标体系来体现。然后,通过这一系列的指标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判断企业是否达到了财务管理的目标或财务管理的水平如何。

(五)资本配置最优化。有的人提出,新经济的出现对企业财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经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理财观念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目标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指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目标应定位为资本配置最优化。他们认为,财务本质是对资本要素的配置,新经济的出现促使资本要素范围扩大,要求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不仅为实现财务优化配置资源提供了可能,也将逐步地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使资本配置最优化能集中体现各相关人的利益。现有财务资本的有效利用,可以从资本收益和资本结构两个方面来量化考核。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智力资本的介入,导致企业面临资本总量的重新认定和结构的重新调整,资本结构比资本收益的地位更为重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理财环境下,可调节财务目标的部分标准。在企业发展期,考虑到智力资本的风险性和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以物质资本的筹集和资本收益作为衡量资本优化配置的主要指标;在企业成熟期,物质资源已非常雄厚,智力资本的比重就尤为重要。

二.对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初步评价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不符合我国国情。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目标容易量化,易于考核。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明显缺陷是: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井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财务管理环境对其目标模式有重大影响。中国的证券市场远远不象美国的证券市场那样发达,根据有关理论,只有在证券市场达到半强式有效的状况下,才能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有关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刚刚达到弱式有效市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和企业的业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股票市场上投机过度。因此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完全体现在股票市值上并以此作为理财目标,不能真实反映财务业绩评价的客观性,因此无法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

(二)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和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科学性值得推敲。这两个财务目标采用具体指标来量化评价标准,虽在实践中易于操作,但其指标科学性尚值得推敲。而且采用单纯的数量指标,不能体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全面性,不能满足理财目标的系统性、综合性特点,企业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很难体现出来。

(三)资本配置最优化过于抽象。这个财务管理目标是在新经济条件下提出的。我们可以看出资本配置最优化的概念本身并不明确,过于抽象,在企业具体经营中无法应用。

三.国际比较借鉴

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分析对企业理财产生影响的相关利益集团。与企业有关的利益集团很多,但不一定都对企业理财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职工、政府。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两种财务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建立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上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建立在发达的银行制度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美国模式

1.所有者。美国企业的个人股东居多,股权比较分散。他们一般不直接控制企业,只是通过股票的买卖来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当股票价格降低到某一限度时,往往会招致被兼并或收购。因而,股票市价成了财务决策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2.职工。美国劳动力市场比较发达,员工和企业之间没有稳固的关系。员工很少关心企业的长期发

展,但比较关心当前的工资和奖金的高低。,3.债权人。美国债权人和企业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当企业财务状况好时,银行会主动提供贷款;反之,当企业经营业绩不好时,则要求企业清偿债务,甚至可能要求企业破产还债。

4.政府。美国政府认为,管得越少就是管得最好。政府一般不对企业干预但要求企业遵循有关法规、法律。

(二)日本模式

1.所有者。日本企业的所有者一般以法人为主,股权相对集中。股票不经常转让.日本股东更看重企业的的长期稳定发展.2.职工。日本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和逐级提升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企业在作决策时,多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

3.债权人。日本企业的负债率一般都在80/%左右,银行与企业之间有着稳固、密切的关系,债权人在企业出现暂时困难时,一般会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同时许多银行持有企业股票,银行的这种双重身份为银行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4.政府。日本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是比较多的。政府通过各种中长期计划,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和经营、财务决策。

资料研究表明:分别以美、日为代表的欧美式和德日式两种财务管理模式中各利益关系人在企业财务管理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完全不一样。在美国,股东在财务决策中起主导作用,而职工、债权人、政府起的作用很小,致使美国公司的财务经理非常重视股东利益,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而股东财富主要表现为股票的上涨。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又转化为股票价格的最高。在日本,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在企业财务决策中都起重要作用,财务决策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就使得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四.我国财务目标的现实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

从国际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二者都属于成功的财务管理,关键是两国都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财务管理模式。下面简单看一下我国目前对理财目标模式有较大影响的经济现状。

1.中国的证券市场刚刚起步,经过以上分析,无法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我国企业现阶段更强调职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强调协调方的利益,所以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仅仅局限于股东这个利益集团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2.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其中银行借款占绝大多数,这种情况下,银行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中国政府目前还不可能像美国政府那样对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预,在国有企业占比重较大且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是必然的,只是应当尽可能减少行政方面的干预,而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的发展。

可以看出,我国的理财环境和日本的理财环境比较接近,因此我们在选择财理模式时可以参照日本的模式。从已进行的一项实际调查可以看到,调查对象中85%的企业经理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在现实中却有55%的企业采用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这充分说明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意义,但现实的理财环境还存在一些差异。我们相信在今后几年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主导目标。

『参考文献』

[1]枉干样。企业理财目标新探[J].财会月刊,2001,(20)

[2]赵华。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系统思辩[J].财会月刊,2000,(2)

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篇2

一、企业财务目标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英美经济大萧条之前, 此阶段的财务目标是以股东利益为主体提出, 如净利润最大化, 每股盈余最大化, 股东价值最大化等;第二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这个时期开始关注除股东利益以外的其他相关利益;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财务目标兼顾了利益相关者。

二、对不同财务目标理论观点的评价

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 最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 利润最大化财务目标

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是在企业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 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未来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并以利润最大化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业绩。

它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创造剩余产品的多少, 可以不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强调了资本的有效利用。

它的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 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的比较;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高额利润要承担过大的风险;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 容易导致企业片面的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

2. 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每股利润体现为净利润与出资额或股份数的对比关系。

它的优点是: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数进行对比, 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 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之间进行比较, 揭示盈利水平的差异。

它的缺点是:仍然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 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3.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指标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投资者在评价企业价值时以预期投资时间为起点, 并将未来收入按预期投资时间的同一口径进行折现, 未来收入的多少按可能实现的概率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

它的优点是: (1) 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 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 合理选择投资方案, 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订股利政策; (2) 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3) 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4)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它的缺点在于: (1) 股票上市企业虽然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揭示企业价值, 但是股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特别在近期市场上的股价不一定能够直接揭示企业的获利能力, 只有长期趋势才能做到; (2) 为了控股或稳定购销关系, 现代企业采用环形持股的方式, 相互持股, 法人股东对股票市价的敏感程度远不及个人股东, 对股价最大化目标没有足够的兴趣; (3) 对于非股票上市企业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 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 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 这种估价不易做到客观和准确, 这导致企业价值的确定较为困难。

4. 经济附加值率最大化

经济附加值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是经济利润而非传统会计利润的概念, 它必须在传统会计利润上减去投入的所有资本的费用, 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它是衡量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赢利抵偿资本机会成本的指标。它充分满足各利益集团要求, 用尽可能少的资本投入为股东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 包括员工和其他社会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真正的保障;真正地将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 实现企业盈利的终极目标。

它的优点是: (1) 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摒弃了以财务利润为核心的传统基础, 更注重目标的兼容性和导向性。包容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考虑资本投入及综合资本成本。

(2) 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注重财务管理目标的相关性特征。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考虑与企业有契约关系各方面的利益。在企业经济增加值的增长中来满足各方利益关系, 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

(3) 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符合优化财务资源配置, 提高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企业经济增加值不仅反映了投入资本的效果, 而且反映了投入资本的增值效率。不仅要求企业充分利用财务资源, 更重要的是优化财务决策, 提高财务资源利用效率。

(4) 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目标更具现实性, 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情。我国企业一方面强调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 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 最终达到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同时强调职工的利益与权利, 强调资本的保值增值, 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 强调各方利益的协调, 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强调市场资源配置, 规避市场风险, 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5) 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目标有利于财务管理的专业化。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是以财务为核心的价值管理目标, 一方面关注资金、利润的管理, 另一方面还关注资金的合理高效利用, 资本的运营和管理, 资金风险和时间的管理, 机会成本的分析。它更专业, 更有利于发挥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特点, 使财务管理真正聚焦到专业管理上来,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三、确定企业财务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1. 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活动会涉及不同利益主体, 财务管理必须协调好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所有者与债权者的矛盾。

2. 注意企业性质与财务目标配合

企业性质不同, 财务目标会有所差异, 财务目标因企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说, 国有企业的财务目标应该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而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则一般将所有者或股东的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

3. 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报酬率

企业在投资管理活动中, 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使企业总体边际收益最大, 另一方面要以利润换效率, 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 以求达到股东投资报酬率最大。

4. 合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企业获得的利润不仅仅表现在降低成本和降低资产消耗方面, 还表现在提高资产利用率方面。提高资产利用率即是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的关键之一。盘活存量资产、增加产品产量、调整产品结构、销售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商品来增加数量收益, 不仅是一种市场策略, 有时也是一种成本利润策略, 从企业战略意义上讲, 提高资产利用率也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5. 正确进行财务分析

通过财务分析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做出评价, 找出存在的问题, 以此来提高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并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6. 处理好财务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关系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进行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 是企业经济目标的一部分, 虽然财务目标在企业的经济目标占主导, 但财务目标不能代替企业目标。财务目标应与企业的经济目标保持一致, 同时它也受到企业非经济目标的影响。

四、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

中石油作为上市公司, 其财务目标应满足所有者、员工、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要求, 且各类指标应科学合理, 笔者认为, 在做评价考核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以下五方面指标。

1. 通过各种盈利能力的指标考核更好地满足所有者利益上的要求

如资本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 还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等考核所有者财富的增加, 促使企业通过提高业绩来提升公司的股价。

2. 通过各种偿债能力指标的考核更好地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采用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等多项指标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债权人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债偿能力, 判断自己的债权是否安全。

3. 通过各种营运类指标考核公平公正地满足经营者利益上的要求

分别从产量、销售、资金周转速度、成本费用利润率、每股收益等指标评价经营者的业绩, 从而使所有者能通过业绩评价确定给经营者的报酬。

4. 通过对社会贡献能力考核满足政府、社会利益上的要求

具体是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顾客满意率等考核指标的考核, 有利于促使企业注重社会效益。

5. 通过对职工受益程度的考核满足员工利益上的要求

具体指标为年平均工资、工资增长率、员工社会保障的保障率、员工权益与所有者权益同步增长率。

论企业管理目标的实施 篇3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要求不断创新,竞争十分激烈。在此环境下面如何制定出凝聚共识,既有弹性应变又有刚性执行力的战略及其实施计划是一件考验企业家智慧的大事。

关键词:企业 管理 沟通 探析

1 在沟通中管理

沟通是不同主体之间信息的正确传递。出乎一般人意料的是,经理人员一天中所花费时间最多的活动是沟通。从正式的开会到电梯间的闲聊,从电子邮件的回复到电话询问,从办公室的正式商谈到私下里的嘘寒问暖,沟通活动占据了经理人员的大部分时间。也正是由于这种沟通,组织的正常活动才得以维系。除此之外,良好沟通也建立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使得组织获得超越职能的凝聚力。通常,有效的沟通可以达到以下目的:①可以提高管理效能;②了解人员情况;③使人员参与组织管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④有助于老板与下属之间、同事之间、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组织内部人员与组织外部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⑤有助于人员理解改变管理模式的必要性,明确他们应该怎样适应这种变化,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2 人人都是管理者

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从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再到集体归属感需要,最后上升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组织团体中的很多人在内心深处仍有一种意念——想要连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并在其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可是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局限思考,归罪于外的思维方法,几乎没有人会一上来就怀疑自己是错的。这种思维方法决定了我们的看待问题的心智模式。在怀疑某人是小偷之时,无论你怎么看他都像是小偷。当公司中有人提出新构想,如果是老总提出的,每个人都会认真考虑,如果是小职员提出的,很可能会被束之高阁。组织中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被极大地束缚了。心智模式到底能不能改变?答案是肯定的。其答案就是:以开放式的深度会谈扫除沟通的障碍,建立组织团体共同的愿景,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目的。在开放式的沟通类型上有两种方式:一是“参与式沟通”;二是“反思式沟通”。参与式沟通,是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活动,具有民主和谐的气氛,近年来被广泛采用。

沟通者对内容控制程度越低,希望受众参与程度越高,参与式沟通的方法会达到的效果就越好!“参与”是沟通的基础,倘若缺少参与,将缺少沟通的环境,与沟通的需求。专制型的组织管理往往会造成一种紧张空气,产生离心现象;民主型的组织管理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和谐融洽团结进取的气氛,产生精神上的凝聚现象。在高度竞争的全球化现代企业环境中,建立共同愿景是一种文化理念,是大家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期盼。它将来自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人们凝聚成一个共同体,唤起大家的希望,鼓舞大家的士气,使大家想真正关心的事,做真正想做的事,努力形成一种“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当然,参与式沟通如果不能当场达成共识,这种参与式的开放变成只是关注互动的过程和方法,并没有形成对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案,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只是停留在“分享”对方的看法之上。最后变成了假民主,真独裁的幌子,无法激起全员的热情,为达不成目标埋下了种子。

3 管理是为了成功的实施

成功的战略制定并不能保证成功的战略实施。实际做一件事情总是比决定做这件事困难得多。尽管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之间有着密切和复杂的关系,但是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以下便是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两者间的区别:①战略制定是在行动之前部署力量;②战略实施是在行动中管理和运用力量;③战略制定注重效能;④战略实施注重效率;⑤战略制定是一种思维过程;⑥战略实施是一种行动过程;⑦战略制定需要有好的直觉和分析技能。⑧战略实施需要有特殊的激励和领导技能。⑨战略制定只需要对几个人进行沟通。⑩战略实施则需要对一群人进行协调。

从战略制定到战略实施的转变需要有从战略制定者到各部门主管的责任的转移。

对于战略实施来说,最重要的管理问题包括制定年度目标及其建立绩效考核指标(KPI)等。绩效考核指标(KPI)应具备的特征包括:可度量、协调一致、合理、有挑战性、明确、有合理的时间要求、附以相应的奖罚规定。在制定年度目标时可以应用平衡计分卡原理,计分卡的目标与指针来源于企业战略,这些指针从四个层面: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展开。有了这些指标,在战略评价及其奖励时就比较客观。如果这些指标是管理者想出来的,要求各个部门执行,那么可以想象实际执行一定有很多的反弹,直接影响到战略目标的达成。所以,理想的做法是最高管理层营造参与式沟通的氛围,让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直接和尽早地参与战略制定及其战略实施,充分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年度目标及其建立绩效考核指标(KPI)会被企业上下看成是自己的目标,在执行时自然少了很大的阻力。

4 企业管理成功实例分析

IT产业素来有三高一短的说法:高科技,高风险,高成长,短周期,在不断的竞争演变下,形成了现在的全球IT产业价值链:欧美注重品牌、营销,韩国、台湾等注重研发、制造,而代工工厂则大都设立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台湾,以其弹性、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由它代工的IT产品产量占了全球IT产量的60%~70%。迫于成本的压力,几乎所有的台湾IT企业都到大陆投资设厂。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

企业3V(速度Velocity、价值Value、洞察力Visibility)核心竞争力的掌握应用及其深入融合成一种文化是非常关键的。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昆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秉承集团公司的传统,定期召开一次策略营(Kick Off Meeting)。

策略营通常会选择远离工厂的旅游景点进行,如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云南的玉龙雪山、海南的三亚等,在完全忘记平时工作的干扰下,由外请的管理顾问公司顾问的导引下进行。一般活动会连续两到三天,其中安排一天游玩,以讨论出共识指标,在娱乐中达到增进互相了解为目的。策略营分两种,五年规划型及其年度目标型。五年规划型通常由集团策划,集团各个公司的资深经理以上人员参加,一般在五六十人;年度目标型由各个公司策划,总部主管及其本公司科长级主管以上人员参加,一般在一百人左右。

该公司的一次年度目标型的策略营,其中质量技术组的报告被反复要求修改了四次,没有一个组的报告是一次通过的。在其中大家就事论事,讨论激烈,但是不针对个人,不伤和气。其中精实管理与弹性生产小组的策略展开及其KPI是最先被大会通过的。为了讨论出共识,尽管酒店方面要求我们尽快结束,大家还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虽然通宵达旦,所有参加人员还是热情高涨,毫无倦意,因为在小组讨论时,脑力激荡(Brainstorming),每个人的意见都被记录与尊重。

论财务管理目标 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

目标;

建议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2相关理论概述 2 2.1财务管理目标 2 2.2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2 2.3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2 2.3.1导向作用 3 2.3.2激励作用企业 3 2.3.3凝聚作用企业 3 2.3.4考核作用 3 2.4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 3 3企业财务目标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理论观点 5 3.1企业财务目标的发展历程 5 3.2企业财务目标的理论观点 5 4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6 4.1不同发展时期选择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6 4.2确定要兼顾利益相关者 6 4.3以“共同治理”结构下的“企业价值最大企业化”为财务管理目标 6 5确保财务管理目标实现建议 8 5.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8 5.2加强财务管理意识 8 5.3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8 5.4促进企业内部结构优化 8 总结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1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和市场经济带动下,我省兴起了众多中小型企业。经济的发展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企业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目前,我省已注册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00多万家,工业生产总值占全部中小工业企业生产总值的50%以上,提供就业机会约占全省社会就业机会的70%以上,约80%的新增人口是由中小型企业所吸收的。由于企业自身实力比较薄弱,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内部控制,所以会产生很多的风险,然而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抵抗力也不高,这样就严重的影响着企业长久的发展。所以应该加强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样有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所以对于该课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2研究意义 确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始终是确企业保企业得以在市场经济中长期立足的关键举措。其中,企业财企业务管理目标主要是指利用强化手段实现企业财务活动的有序企业开展以及财务关系的协调发展,属于企业运营管理的根本点。企业而财务核心能力主要是指通过确立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目企业标,辅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尽早达成预期成果,促进企业经济企业效益的有效提升,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保障基础。可以说,有企业机结合两者基本上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效果,至少可以在推动企业长足发展、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等方面提供动力源泉。

2相关理论概述 2.1财务管理目标 在社会经济稳定运作的过程之中,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通过自身的稳定发展不断的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如果站在更加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企业主要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营利性组织,其中企业的存在主要以获取利润为目的,通过提供产品服务的形式来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盈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和核心要求。在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过程之中,企业的存在目的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思考,如何结合目前财务管理目标的市值情况明确自身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要求是企业家和管理者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对于财务管理目标来说,首先需要以利润最大化目标为切入点,盈利是企业的核心要求,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只有真正能保证最终获得更多的利润,才能够为集团和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根本的依据,社会企业需要以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明确经营成本和税收的相关要求,保证自身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因此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之中,利润应该是最终的目的,这一点对于市场经济背景之下的企业发展来说尤为关键。

其次则是企业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作为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和关键组成部分,股东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因此在设置前期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之中需要将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纳入其中,了解股东所持的股票数量和市场的股票价格,在保障这个数量不变的同时分析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保障每一个用户都能获得合法权益。另外,要想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必须要立足于目前股票市场价格的实质条件,充分的考虑各类市场营销要素。从目前来看,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实现的有效的分离,企业的经营者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积极的负责不同管理部门的工作,只有真正的增加所有者的财富才能够为企业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依据。

最后,生存价值的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实现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复杂,要想保证企业在经营与运作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首先需要注重自身的合理经营,明确在实践运作过程之中的潜在价值并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涉及许多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目前的市场品牌价值,企业自身资产价值,潜在的盈利能力和无形的价值目前的发展战略目标。企业需要明确目标实现在相关要求,保障各环节资产数额的最大化提升。在实现自身良性运作的基础之上,企业需要真正的为国家社会和集体创造最大化的价值,一般来说,对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机制来说,社会企业主要以及控股的形式为主,在生产经营时必须要为人民和社会创造出最大的财富,因此社会必然性相对比较明显。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自身的价值最大化会导致企业直接忽略了自身的盈利空间,因此出现了许多的行业垄断现象,实际的企业生存空间被极大的缩小,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自由发展。

2.2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企业的基本活动可以分为投资、筹资、运营和分配活动四个方面。投资和筹资的成果都需要依赖资金的运营才能实现,筹资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活动的特点和方式;

但企业日常活动还需要对运营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努力提高运营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果。因此,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运营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收入与分配管理都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必要环节,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内容。

中小型企业对于我国的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型企业通过财务管理,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经营的状况,合理的对于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有助于中小型企业长久的发展。所以中小型企业对进行财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能够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根据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合理的决策,提高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助于中小型企业发展成大型企业,更好的带动河南省经济的发展,有效的解决我国就业难的问题,这样能够更好的使我国建设和谐社会。

2.3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维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的保证,同时也是彰显企业高质量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除此以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还有很多的作用,比如导向、激励、凝聚以及考核等作用。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强有力保证。

2.3.1导向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用于安排企业财务资金调用,协调企业与其他方面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只有当财务管理目标明确以后,相关的后续工作才能按部就班的开展。任何一个企业都非常重视财务工作,可以说财务管理把握着企业发展的命脉,而财务管理目标则是找准企业“命门”的关键,有时候,企业需要“兵行险着”,走不寻常路线才能在竞争力如此强的经济格局中杀出重围、大获全胜。而是否满足“兵行险着”的要求,首先要参考财务管理目标,是否在可控风险以内活动。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企业而言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让企业有计划路线可寻。

2.3.2激励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时候能够发挥出强大的激励作用。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一个大胆却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目标能够给员工“打气”,让他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员工对企业发展前景不抱有信心,或者对企业投资项目有很大的意见,那么不仅会使企业的根基产生动摇,而且还会给员工的心理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但是,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非常明确,而且投资计划很合理,那么在无形之中就会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发展机遇。

2.3.3凝聚作用 企业的健康发展并不是只单靠一个人就能实现的。企业是一个组织,一个团体,是一个需要共同协作的系统。只有让企业的凝聚力体现出来,企业才能发挥出作用。而要想将企业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就必须让他们“劲儿往一处使”,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只有目标明确,员工才能在发展规划上达成共识,才能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还有非常明显的凝聚作用。

2.3.4考核作用 目标是企业绩效以及各级部门日常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标准。是否能够完成既定目标,以及完成目标的效率和质量都是很好的考核项目,同时也是对员工进行表彰或者惩罚的参考标准。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因为只有处于压力下,员工才能更有工作的激情和热情。如果缺乏必要的考核标准,那么不仅会导致员工懒散怠工,而且考核结果也很难令人信服,给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4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即理财目标,是企业为达到某一目的而从事的财务活动,它指引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起着导向、激励、凝聚和考核的作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特征:1、稳定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方式的逐渐改变,人们的认识在逐步深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更新。然而,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有质的飞越;

人们在经历了达成共识、被人接受的过程以后,才会达到新的认识高度。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可操作性财务目标管理基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而实施,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并全面分析其经济指标后达成职工自我控制的实现,从而对绩效进行科学考评,这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必须具有计量、追溯和控制等可操作性。3、层次性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本身就是一个网络系统,反映着各个理财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引着企业财务管理顺利地运行。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

3企业财务目标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理论观点 3.1企业财务目标的发展历程 企业价值导向是财务目标确定的关键,同时演绎着财务目标的进程。企业价值导向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二十世纪初,以股东至上的企业价值导向,企业的所有组织活动一切以股东利益为前提进行开展,作为企业价值导向的具体体现,该时期也以股东利益为主体提出了净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

二十世纪中期,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对企业价值导向的质疑和争论,从而使人们将目光投向了除股东利益以外的相关利益,并开始了对此的探讨与求索;

二十世纪中后期,发生在美国的恶意收购及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产生的负面反应,极大地影响了股东利益最大化,因此,大部分学者开始转变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主张而开始倾向于利益相关者的观点,相应的财务目标也完成了由股东价值到以相关利益者为导向的转化历程。

在财务目标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经济学者又提出了新的具有价值意义的可持续增长下的收益合理化财务目标理论观点,即企业管理者在确保企业收益额和收益率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时而达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简单来说,收益合理化就是收益率不低于行业平均收益率。收益合理化观点与传统的财务目标理论观点最大的区别在于,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通过有效整合企业资源,以满足需求为价值导向,完善管理制度,进行文化创新。

与此同时,一些财务理论学家还将企业财务目标的理想与现实观点作了细致分析,他们认为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财务目标过于理想化,只体现了企业财务活动应该达到的目标,而不能说明企业选择具有现实性。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努力发掘自身效用最大化来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3.2企业财务目标的理论观点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关于企业财务活动的财务目标有了更多的表述,而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利润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等四个财务目标。

(1)利润最大化。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关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理论长期以来自然成为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选择依据,企业的产销量也是依据西方经济学中提出的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等同后界定的,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并据此对企业的业绩进行分析和评价。优点:资本的有效利用被重点指出,并以此作为企业理性增长的衡量标准,而且在实务中也被认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缺点: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过度追求短期效益而变得目光短浅;

忽视了企业的不确定因素和时间因素;

没有正视成本与利润的比例关系。

(2)股东财富最大化。基于股份制的经济条件,股东财富就是由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个因素来决定的,短期内当股票数量一定时,随着股票价格的升高股东财富也就随之而变大,所以股票价格最大化又是股东财富的另一种表现。对照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更适用于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优点: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风险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因为股价通常能够快速敏感地反映出风险问题,从而使企业的短期行为得以规避。缺点:由于股价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难以进行评价;

只倾向于股东利益,忽视了相关者利益;

只适用于上市公司。

(3)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随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主要基于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企业财务目标也随之出现。优点:要求企业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主张拥有专用资源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观点,强调生产力来自各种专用资源的整合,并为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缺点:对于利益分配关系的均衡和协调问题由契约的安排和各利益相关方在契约签订过程中的博弈来决定,而此目标观点则由各方对企业价值的付出来决定。但该过程属于企业正常经营的范畴,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的指导方针,所以不太适合作为目标来对待。

(4)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以上观点我们不难看出财务目标理论发展的动力主要受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自身缺陷和产权制度及其发展两种因素的影响。鉴于目前企业多边管理的状况,无论是财务理论研究还是以此目标指导实务都不太适合,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股东无法实现利益或价值的最大化,由于股东对经营者授权的逐渐增大和股权的不集中,使所有者与经营者无法统一目标,有时甚至相悖离,容易导致代理人进行逆向选择和产生道德风险,从而使所有者利益很难实现。因此,所谓企业的目的,无非是使达到股东满意的、能够承受最低限度的投资回报得以持续。

第二,经营者因受到自身限制和外界的干扰,实现股东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动力又有些欠缺,因此经营者不会拿更多的付出换回较少的收益,相反,他们则希望拿较少的付出换回更多的报酬和收益,所以经营者为了达到规模扩大的目的,往往采用分散风险投资或承接资本预期收益率超低项目的方式,从而使企业价值远远小于它应有的价值。

4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4.1不同发展时期选择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在治理结构基础上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财务管理目标对财务运行的方向的制约性,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特别需要依据公司治理结构、时代特征以及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做出适时调整,否则财务运行机制可能会变得不合理,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因此,与治理结构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更加灵敏、适时地考虑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做出调整,以实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而不是激发矛盾。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当股东成为公司资本重要来源时,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带来公司的迅速发展,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公司内外部各方利益的关系日趋交错、复杂时,“企业价值最大化”更有利于促进公司的整体平衡发展和长远发展。因此,公司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时,可以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针对具体公司治理结构特点选择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可以同时选择两个以上的目标,以相互弥补或克服单一目标的不足。

4.2确定要兼顾利益相关者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司的创造活力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决定的。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会有效地促进公司经营者的管理效率提高,在自身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很容易得到提升。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公司的运营和财务管理目标选择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公司利益相关方在博弈和妥协中必须使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使公司各利益方处在相互制约的状态,才能维持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利益方利益最大化,理论上能够使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满足或者补偿。但现实中,很难做到利益最大化以及保证公平,因此对于在公司运营中牵涉到的股东、客户、供应商、债权人员工等第三方而言,建立一个利益制衡机制有利于确保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但显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机制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只能在权衡利弊后作出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选择,如此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4.3以“共同治理”结构下的“企业价值最大企业化”为财务管理目标 我国是一个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制度、以市场经济为经济模式的国家。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更加强调员工的利益与权利,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协调各方利益的共同富裕。因此,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仅着眼于股东这一利益集团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反,“共同治理”的治理结构下所引导的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则有助于保持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尤其现阶段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更强调利益相关者尤其是职工的利益。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在我国更为适用。虽然目前有些企业可能还需要在“股东至上”的治理结构下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上徘徊一段时期,但从整体上和长远来看,在确定“共同治理”的治理结构基础上,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成为我国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想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希望实现的结果。在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要求与之紧密适应。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利益相关各方能够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特点,阶段性地选择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推动企业可持续长期稳定发展。

5确保财务管理目标实现建议 5.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财务管理,近期的培训财务人员,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财务人员进行相关财务的核算,更好的对于公司经营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找到阻碍公司发展的根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并且加强中小型企业风险管理的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使中小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使得企业能够长久的发展。

5.2加强财务管理意识 财务管理应该运用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过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是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科学性的决策。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相关职能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地位,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应该根据实际出发,还需要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改变企业管理者创造的观念,加强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使财务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好的使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除了在观念上创新,更要实施制度上的创新,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要根据自身状况,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的规章制度,选择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应该从规范、科学的角度出发,考虑与 “公共财务总监”合作,这样能够更好的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5.3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财务管理对于中小型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更好的进行财务管理,才能够提高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财务控制,合理的减少企业经营的成本,并且还需要加强资金的管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使资金进行合理的应用,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率,能够更好的使资金获利,从而长久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

第一,明确中小型企业经费管理的职能,并且建立资金预算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使资金进行有规划的使用,并且加强对于成本的控制,这样能够大大的减少企业经营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二,规范财经秩序,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够更好的是中小型企业进行经营,所以中小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尤其对重视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要求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是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有利于企业长久的发展。

第三,加强费用管理,营销费用,管理的职责,提高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的水平,并且对于未来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这样才能够大大的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这样才能够大大的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中小型企业长久的发展。

5.4促进企业内部结构优化 企业的发展方向不能离开国家经济市场的需要,企业在进行企业生产时,在市场的作用下,首先确定好企业进军的市场方向,对企业该方向的市场资源进行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整合,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者还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企业项目资金的合理性进企业行调查,继续投入资金,依靠实时的项目目标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企业来促进企业资金链的合理运转。比如,生产某些大众化的产品例企业如日用品时,企业发展的重点是生产的产品首先要能够满足人民企业群众的基本需求,再加大对市场的研究,对创新型的日用产品的企业研究继续投入资金,企业通过先进技术的引进,生产出使用方便、企业质量良好,更能够满足人们对日用产品特点需求的优良产品。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目标的成本管理同时也要控制好新产品的资金投企业入、生产力投入,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来进一步了解人们的具体企业需要,继续扩大生产,生产出更多的日用产品,提升人们的生活 企业质量,通过优化企业产品生产的内部结构,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企业济价值,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总结 财务管理目标对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运作意义重大,管理者和决策者需要了解不同财务管理目标的相关要求,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配合,更好的体现现代化财务管理策略的价值和作用,以此来更好的保证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实现自身的稳定运作和长远发展。所以企业为了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应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管理意识、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促进企业内部结构优化。

致谢 从不了解写论文过程到顺利完成本论文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来很多。虽然在进行写作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细心的指导下和同学的帮住下最终完成了论文写作的任务。开始对于论文的构思不够了解,通过在知网上进行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且对于这些资料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使我对于该论文的具体的写作的构思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于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感谢,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给于了我很大的帮助,没有她对我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是其孜孜不倦的为我指导论文写作,直到我顺利的完成论文写作,在这里我对于我的老师以及帮助过我的同学深深的由衷的感谢。

同时在完成论文写作过程的这个过程中我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现实的实践中去,并且有了一定的成就感,让我鼓起勇气走向社会将自己学会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论文本身还有一定的研究的不足,需要我以后进一步完善。最后我感谢我的母校对我的培养。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篇5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同时也是财务管理追求的目标。但“利润最大化”目标在长期的实践中已暴露出其不足,如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等。由此,人们开始寻找另外的目标来代替“利润最大化”。随着证券业的蓬勃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或“企业财富最大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企业价值是企业债券的价值和股票的价值之和。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克服了利润最大化出现的与时间和风险脱节等缺点。但它并没有取得人们所期望的辉煌成就,相反,还导致了比“利润最大化”目标更甚的混乱。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十分抽象而很难具体确定的目标。从非上市企业来看,其未来财富或价值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才能确定,但又由于这种评估要受到其标准或方法的影响,因而难以准确地予以确定。从上市企业来看,其未来财富或价值虽然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来显示,但由于股票价格的变动不是公司业绩的唯一反映,而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因此股票价格的高低实际上不可能反映上市公司财富或价值的大小。所以,“财富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实用性不强,难以被企业管理当局和财务管理人员所捉摸。

由于上市企业大都相互参股,其目的在于控股或稳定购销关系,因此,企业真正的大股东并不能从证券市场上直接获利,他们并不把股价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追求的唯一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其财富最终都归其所有者所有,所以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直接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是企业所有者所希望实现的利益目标。这可能与其他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理人员、内部职工、社会公众等所希望的利益目标发生矛盾。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等等对企业的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各方面都有自身的利益,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从这方面讲,只强调一方利益忽视或损害另一方利益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而且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加强调职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不符合我国国情。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价值最大化在我国当前还只能是一个理论公式和理想的发展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作用并不大。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更优越的财务管理目标呢?笔者认为,企业经济附加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

经济附加值的内涵

经济附加值(ecomonic vaylue added,简称EVA)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它是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营利低偿资本机会成本的指标。用公式表示就是:

(1)经济附加值=税后营业利润-资本成本总额=营业利润(即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投资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如果用EBIT表示营业利润,T表示所得税率,C表示投资成本Kw表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则公式可表示为:

EVA=EBIT.(1-T)-Kw.C

注:(1)式中投资成本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实际占用的资本额,包括营运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值,未摊销的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等。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指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的加权机会成本,是投资者基于对企业风险的判断而对公司业绩的最小期望值,可以说是投资者所期望达到的必要报酬率。因此,Kw.C是一项机会成本,所以EVA是一项经济利润非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利润。

EVA最大化目标的优点

EVA最大化目标是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进一步完善,它保留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并且比利润这一指标更能真实地反映子出企业的经营业绩。体现了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目标的一致性,无论是公司或是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追求最大利润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这一目标因而更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接受和理解。

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计划。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可运用EVA最大化目标进行量本利分析、因素变动分析、敏感系数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企业才能明确地知道该在哪些方面加强经济核算,降低产品成本,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进行多样化经营。

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我们已经说过Kw是投资者基于对企业的风险而作出的判断,因此Kw大小是由风险大小决定的,理论上说当风险大时,Kw就大;当风险小时,Kw就小。从财务管理假设又可知,报酬与风险是同向的,报酬的增加是以企业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从EVA的公式中可以看出, Kw与EVA成反比,而作为企业经营报酬的EBIT与EVA成正比,因此,只有在风险与报酬达到某种均衡时,EVA才能达到最大。

真实全面考虑了企业经营的全部资本成本。传统理论认为利用内部留存收益筹集企业所需资金无需任何成本,其结果往往是企业代理人最喜欢的筹资方式,而较少的考虑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而以EVA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考虑的是资本的机会成本。企业拥有的每一项资产都存在机会成本,从而使代理人在保留利润时要考虑留存收益的机会成本,提高资金的运营效果,更好地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通过EVA与C的比例反映出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经济附加值率=EVA/C,这一指标是以EVA为基础的相对指标,它反映投入每一单位资本带来的经济附加值,是一个效率性指标。在C一定的情况下,EVA越大,说明资本运作效率越高,就越能吸引资本的投入,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以 EVA现值与C的现值进行比较,可评价企业资本增值的效率,从而使企业充分利用财务资源,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EVA最大化目标保证了投资者与债权人的正常利益。由于EVA是扣除了资本成本后的收益,在公式中Kw采用的是投资者的最低期望报酬率,是一项机会成本,因此,追求EVA最大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保证投资者的正常投资利益,以及债权人的正常利息收益的过程。

EVA最大化目标把投资者与经营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经营者而言,所有者采用以EVA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使其工资的增加与EVA的增加紧密联系,迫使经营者尽力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同时使经营者在筹资时有效地选择筹资方式,因为EVA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时,每一项资源都是有代价的。

EVA最大化目标的应用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是企业理财所希望实现的结果,它还是分析和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适的基本标准。因此,我们在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应该注重目标的实用性。EVA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用来评价理财活动的基本标准,有其广泛的实用性。

应用之一:企业业绩评价。由于EVA考虑的是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因此EVA能够作为唯一的绝对指标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公司在某一时期的业绩优劣可以通过EVA的三种情况来评价:当EVA大于0时,肯定说明企业创造了超额财富,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上得到回报,企业业绩比较好。当EVA小于0 时,要区别情况分析。例如,当企业初创或扩张阶段在短期内往往投放大量资金,由于“期化”的影响,EVA可能是负值,不一定表明其业绩不佳;而稳定发展的企业如果EVA小于0,说明公司理财活动可能存在缺陷。当EVA等于0时,说明恰当维持投资者原有财富,应该引起企业领导层的注意,有可能公司经营将变糟。企业利害关系人都可采用这种指标评价公司业绩,并作为行动依据。

应用之二:企业投资项目评价。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呈多元化经营趋势。EVA对投资项目的选择以及已经投入运行项目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EVA指标是通过分别核算分析各项目的资本成本及各项目的创利能力而计算出来的,选择和评价投资项目时可按EVA大小排序,淘汰EVA小于0的项目,并从EVA较低的项目中抽调资金于EVA较高的项目,减少EVA较低的资金投入,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

应用之三:企业融资政策评价。融资政策的优劣直接影响资本结构的优劣,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报酬率与风险。EVA评估标准可以全面考虑不同融资方式的机会成本,通过EVA值的大小比较来评价不同融资方式的优劣,从而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降低风险,提高报酬。

应用之四:企业价值评价。据国内外的实证研究表明,EVA与股票市价具有高度相关性。EVA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股票价格的上升和股东利益的增加,股价上升又意味着企业价值的增加。因此,EVA越大,企业价值越高。从这方面讲,EVA最大化目标包括了企业价值最大化。

应用之五:激励与分配制度的建立。随着EVA理论的不断发展,基于EVA的激励与分配制度也逐步趋于完善。在EVA大于0的情况下,根据 EVA的增长情况,可以从增加的EVA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奖励。另外以EVA为基础的红利银行制度将奖励与分配制度纳入风险机制,使企业职工和投资者一样承担收益风险,从而减少了代理成本,也协调了投资者与职工的矛盾,因为EVA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本应属于劳动者,而现在用以作为激励的奖金从而更有利于企业投资者。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论 篇6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论2007-02-02 21:55:0

4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论

财务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于年将其作为一个本科专业而列入工商管理学科大类,它是由理财学更名而来的。目前有部分高校开设了本专业。由于近几年财务管理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再加上该专业从试办到正式举办的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也不多,其无论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上,还是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健全上,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拟就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于广大财务管理教育与实践工作同行。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环境分析。

从中外财务管理的发展史中,可以总结出一条基本规律,即财务管理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来自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为此,在科学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就必须首先分析财务管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环境状况。从宏观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等。从微观环境来看,公司内部的机构重组;公司之间的购并与重组;虚拟公司的兴起等等。以上每一方面环境的变化都将对财务管理学科和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首先,经济全球化浪潮。在世纪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将呈现出新特征:一是网络经济将带动电信、银行、保险和运输等全球服务市场继续扩张,已经形成了时间上相连,价格上联动的国际金融交易网,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其交易量将迅猛增长。

二是跨国公司已突破反垄断法约束,全球购并将涉及更多领域,规模将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又将使生产、营销、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三是等多边国家组织、国际政策协调集团、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网络和区域性经济组织,通过全球范围或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安排,将在推动全球经济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而金融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同时在金融全球化的背后又蕴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如何寻求机遇,规避风险,是财务管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其次,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不断升级;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与

此同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呈多元化趋势,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人力资本所有者将成为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主要参与者。对财务管理来说,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重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那么,对知识资本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管理又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第三,电子商务蓬勃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实时报告,企业可以进行在线管理。网络财务的前景是诱人的,它的运行涉及到资金、信息、货物、商业秘密等诸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网络财务就是一句空话。

第四,企业的重新构建。从外在形式和历史演进看,企业的重新构建可分为三种形式,同时也是三个阶段:()世纪年代的公司内部重构;()世纪年代开

始的公司之间的购并与重组;()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出现的虚拟企业。以上的企业重构,对企业本身,甚至对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财务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公司内部重构时,如何进行资产剥离;公司之间购并时,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跨国购并时,如何进行国际财务管理;而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更显得无章可循。

针对当前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世纪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要以环境变迁为契机,不断进行创新。这个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基础要建立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重的基础上,既重视有形的物质资本管理,即传统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又重视无形的知识资本管理,即知识资本的取得、使用以及对知识资本的所有者进行企业剩余分配。()公司理财手段和方法要以网络财务为主,并将网络财务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要做到财务

风险管理与财务安全管理并重,风险投资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规避风险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财务制度要更加灵活多样。既要降低现代企业的管理成本,又要增强企业的亲和力。()财务评价体系要创新。一是进一步拓展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二是提高对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财务评价比重。以上的财务管理创新要得以顺利的实现,必须将其纳入到现代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之中,通过教学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实施而逐步得到实现。

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

面对财务管理所处的环境结合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第一,方向性。就是在确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

发展,使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语)

第二,前瞻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更要瞄准未来经济管理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经济管理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际经济管理之惯例。

第三,统一性。在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做到五个统一,即: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统一,要与教育教学规律相统一,要与人才培养规律相统一,要与专业自身发展要求相统一,要体现通才与专才相统一。

第四,创新性。在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方面,确定过程及方法要创新;另一方面,所确定的目

标内涵也要充分体现创新精神的要求;同时,还要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作为培养目标之根本。

第五,整体性。培养目标要充分考虑妥善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要十分重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要坚持人才培养标准与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要坚持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要坚持层次定位与职业定位相结合。

此外,在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还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及国际化等原则。

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分析。

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无不依据培养目标而

确定。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予以分析:

(一)人才层次定位要求。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教育是中学教育的延续,本科大学生目前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从目前我国五大专业教育层次(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分工来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财务管理专门人才,而非传统定位的财务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二)职业岗位定位要求。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确定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定位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实际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

高级专门人才。这种职业定位较为广泛,然而加入之后,对各类专业人才的知识层次、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本科期间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经验也比较匮乏,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这种职业定位,既可以避免不同层次人才之间相互抢饭碗,又可以避免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知识结构定位要求。虽然现代高等教育强调通才教育,但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客观存在,这就决定了教育领域中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同时也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专长,即通才专才。由于财务管理是对财务主体的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等的管理,是一项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业务管理活动,因此,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财务管理

专业人才在复杂的财务环境中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应按照财务活动论来设置核心课程,即根据财务活动的筹资、投资、用资、分配等活动相应设置财务管理原理、筹资学、投资学、收益分配学、财务分析学、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以及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等课程。

(四)素质能力定位要求。面对财务管理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从整体要求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香港特区教育统筹局局长罗范淑芬女士认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是着重个人本质的发展和发挥创意,需要发展九种能力,即,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造力、运算能力及研习能力。具体地讲,其素质体系和能力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自觉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程度和理解能力、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的理解贯彻能力以及包括诚信在内的道德品质修养的提高能力。

()身心素质,是指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包括先天身心素质和后天培养能力,后天培养能力又包括体育锻炼能力、情操陶冶能力、心理稳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智能素质,它是认识能力的综合,表现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完成一定工作和开创未来的本领。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智能素质上。具体包括:①记忆能力。记忆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财务管理人员应有能力将有关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准则以及各种标准牢记在心。②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指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本领。财务管理人员应有能力对会计等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且能够不断地结合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对企业的人、财、物运行状况进行深入分析。③业务能力。是指在财务管理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和分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外语等方面的能力。④鉴别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有关法规和逻辑判断,区分正确与错误、真与假、是与非的能力。⑤表述能力。是指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财务管理人员应有能力简要、深入、准确地陈述财务管理事项、问题和观点,写作工作总结和财务分析报告等。⑥决策能力。指在关键时进行选择,以求得最佳效益的本领。财务管理人员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应具备经济预测、经济决策等经济管理的本领。⑦创新能力。指不断掌握新技术并运用实施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技术的能力,还应具有不峡床莆窆芾砹煊虻囊馐逗湍芰Α()人文素

质,是指掌握人文知识程度和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社会协作素质,是指与群体内的部门和其他人员以及与社会的协调合作能力。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经济业务的管理,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同事、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工商、税务、金融机构、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地、高效地开展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专

门人才。

以上的培养目标,包含以下几方面丰富的内涵:()从业务培养目标看,本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知识和能力。()从业务培养要求看,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职业岗位定位看,本专业的学生能在工商、金融证券企业、事业单位及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险保障等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三是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四是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五是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六是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特别要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七是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追求新知识的热情和习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有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有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八是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四、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为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必须建立健全现代教学体系,包括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建立必要的实训设施,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改革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等。

首先,努力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体现层次型、结构性和系统性;应实现最佳组合,从而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教学效

应;应立足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优化上。从主要学科来看,主要有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从主要课程来看,主要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哲学、职业指导、职业道德、法学(含经济法)、美学、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数量分析方法、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税收实务、贸易实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成本管理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经济学、证券投资学、跨国公司财务、金融工程、项目评估、审计学和毕业设计,等等。

其次,着力构建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为原则,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精神养成为突破口,坚持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知识传授与技能

培养相结合的基础厚、口径宽、适应广、能力强、素质高这一人才培养模式。

试论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利益最大化

1 传统财务目标的主要模式

1.1 第一种目标模式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模式。

企业经理应当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在这一目标模式下, 企业接受的所有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均应高于资本成本。股东财富包括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两部分, 单纯要求股利最大化, 则会引起过度的利润分配, 公司的财富成长就会受到限制。在考虑股东财富增长率时, 经理更愿意保留企业的盈余并利用财务杠杆来增加股东的收益。

1.2 第二种目标模式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这一目标为实务界所广泛接受。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的现值, 它是一个前瞻性的概念, 所反映的不是企业现有资产的历史价值, 不是企业现有的财务结构, 而是企业未来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及其风险的大小。企业价值等于股权价值与债权价值之和, 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模式兼顾了债权人和股东两者的利益。

1.3 第三种目标模式是“经理效用最大化”目标。

有许多人提出企业的经理是以经理的效用 (利益) 最大化为目标来经营企业的。在这一目标模式下, 管理者主要考虑决策对管理目标的贡献, 对股东的利益考虑较少。

2 传统财务目标模式的关系

2.1 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可以保障企业各类投资者 (如债权人、股东) 对企业资产索偿权的要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模式并不完全相同, 当然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 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策略是否也能使股东财富最大化。如果企业债务是无风险的 (即债权价值不受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 , 那么, 企业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或者, 如果资本市场无交易成本,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个人所得税中性, 且所有投资者对收益具有相同的预期, 那么两个目标也可以取得一致。但上述假设在现实中往往得不到满足, 我们要考虑放弃一部分假设, 比如承认财务风险的存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等, 这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即两种财务目标存在不一致性, 这种不一致性经常导致企业的财务决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指导决策时, 经营者可能采取这样的投资方案, 其风险大于债权人预期的风险。风险的提高将导致企业债权人的要求报酬率提高, 债权价值发生贬值。项目成功了, 债权人不能分享盈利, 而一旦项目失败, 债权人却不得不承担一部分损失。短期内, 股东将本应属于债权人的部分风险报酬据为己有, 因此股权价值增加, 但企业价值未必增加。债权人当然不会坐视自身利益受损而不采取行动, 即使已签订的债务合同无法更改, 债权人仍然会寻求其他可行的措施对企业进行必要的控制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这些限制可能提高企业的举债成本, 从而使股权价值降低。因此在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指导下, 一个长期决策, 起初似乎是股东受益更大了, 但实际上长期的股权价值却在减少。两个财务目标的不一致性实际可以归结为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 片面追求股东财富, 甚至以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 最终也将减少股东自身的利益。只有企业的经营者权衡好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才可能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

2.2 经理效用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

如果业主本身就是经理 (或者企业经理对业主的目标追随比业主自己更为强烈) , 则经理效用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将产生相同的结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但如果市场功能是完善的, 所有投资者有相同的预期, 投资是自由选择的, 代理人受市场的完全控制, 就没有机会去侵蚀业主的利益, 从而两种目标模式也将产生相同的行为。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背景下, 信息非对称性表现为股东与经理之间严重的代理冲突:第一, 经理可能利用公司的资源进行在职消费或从事其他股东不愿承担的事情。第二, 迫于证券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压力, 经理比股东更倾向于追求短期目标。第三, 经理和股东对风险的评价不同, 从而在决策当中隐含着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 企业经理效用最大化与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不一致的, 要协调好这样的冲突, 主要是要加强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和控制, 在权衡经理利益的条件下, 取得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经理效用最大化模式也就转化成有条件限制的股东财富最大化, 即以经理效用为约束条件的最优化模式。在市场完善的条件下,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但实际上市场条件是不完善的, 这种目标在实际中是失效的。正如上面所分析的, 从短期看可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决策, 由于没有协调好债权人、经理的利益, 往往导致长期股权价值的减少。企业价值最大化与经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模式都是通过对假设一步步放松而得到的目标模式。这些模式仍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出发点, 试图在权衡股东与债权人利益、股东与经理人员利益的前提下达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且还有一点是十分有利的, 即此时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与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步。除了股东、债权人、经理以外, 企业的决策还会影响到职工、顾客、供应商以及政府部门等方面的利益, 并伴随着众多的利益冲突, 这些冲突往往会使决策在事实上偏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目标模式, 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内。

3 权衡相关利益最大化目标模式的提出

新的目标模式提出经理为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服务, 相关利益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职工、顾客、供应商、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在企业中, 各类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和期望是不同的, 而且时常发生冲突。一个企业在发展中已建立起一系列的人力资本、供销网络、债务关系等, 这些安排如果随意被股东的短期获利动机打断, 必将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率。

在将这一理论用于实际时, 我们必须辨认相关利益者的法律责任和在一定条件下控制权的转移。从传统的观念来看, 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企业的控制权都集中于股东。如果企业濒临破产, 企业的控制权就会转移给债权人 (因为此时股东的权益已趋于零) , 债权人成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也应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 因为他们具有经营决策权, 为让其对自己的决策行为负责, 就要让经营者分享一定的企业风险报酬。另外, 社会政治和生态结果虽然不是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要素, 但法律若做出有关的具体规定, 经营者就要按法律的规定行动。因此, 企业相关利益策略的前景就是要把社会责任也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要素之一。

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竞争力;财务核心能力

现代企业本着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开始对财务管理工作采取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财务报告的优劣、会计信息的真假都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发现自身存在着许多有所欠缺之处。首先是财务报告与社会经济现实状况差距过大,两者非常不协调;其次是作为决策者决策依据的会计信息真实性有限且数量远远不足实际要求。为了使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更强、更好的满足决策者的需求,需要从财务管理目标的角度推进企业建设。

一、不同阶段财务管理目标之间的差异

1.市场经济初期

曾经,国内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经营时都是以盈利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企业所采取的全部财务管理行为都是针对盈利最大化这一目标来实行的。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可以为企业积累大量的资金,以供继续生产和经营。然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比如,财务管理只关注利润而无视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还有企业在管理时以国家制定要求为主,没有国家计划指标就不愿主动继续进行财务活动,从而导致企业不得不面对经营风险。而且,企业的管理体系还存在着许多漏洞,如资金的回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回收机制,从而使得财务目标难以落实。另外,企业的收益分配体制也不够完善,政策上漏洞较大,分配时的不公平将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

2.现阶段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相关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盈利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不足之处。因此,许多企业针对管理于段与管理模式都进行了改革,以此来提高在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局面中的竞争力。本文中所提到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指企业采取的所有财务活动所围绕的那个核心目标。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企业的内、外环境以及企业财务的主、客体得以被联系到一起。

二、财务核心能力

在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时起到作用最为关键的优势因素,更是维护企业健康有力发展的保障因素。财务能力自成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企业的成长潜力与盈利水平。企业能否盈利,与企业的营运能力有关且联系非常密切。若一个企业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那么营运能力也不会差到哪去,这个企业的偿债能力自然就比较高,对于社会的贡献也就更大。这意味着盈利能力是企业得以加速成长的最大动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四大杠杆:投资管理和经营管理,以及鼓励分配策略和融资策略。这四个杠杆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能力的具体体现。而将财务的基本能力行以提炼后,所获得的最终成果就是财务核心能力。财务核心能力作为一种无形的系统资产,在使片j时不会损耗,反而会随着使用在价值上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1.财务核心能力作为驱动力来保障财务管理目标的落实

由于行业的不同,企业性质的不同,每个企业所拥有的财务核心能力是无法互相仿制的,彼此之间都是异质的。这种特性源于核心能力与管理目标在内容与含义方面的差异性。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需要将成长潜力、盈利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协凋好环境、资源、企业财务之间的关系。企业若要深化财务管理目标,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以财务核心能力作为驱动力,来推动财务能力的提升。

2.财务管理目标对财务核心能力具有非常直观的影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独有的内部财务能力体系,而财务核心能力是这个体系的核心,统率着整个企业的财务能力。核心能力对财务能力既存在着包容关系,也具有必然联系。企业若要实现盈利能力的明显提升,则需要优化运营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偿债能力与社会共享能力,从而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而盈利与成长两种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财务管理目标这座靠山,只有符合财务管理目标,企业才可以获得更高的盈利和更完善的成长。综上所述,财务管理目标对财务核心能力具有非常直观的影响。

3.财务核心能力和财务管理目标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企业实行财务管理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财务核心能力,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财务核心能力既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最原始的出发点,财务管理需要遵循怎样的原则、归属于怎样的指标体系、使用怎样的管理办法、建立怎样的组织机构,都要围绕财务核心能力的提升来进行。而财务核心能力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反映,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4.财务核心能力和财务管理目标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

企业对组织结构、经营理念、产品参数、技术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是企业提高财务核心能力的重要举措。创新活动的不断节能性,可以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盈利能力与发展潜力得以获得更大提升。而企业所坚持的财务管理目标,包含了可持续发展与获得经济利益的发展要求。因此,这两者在日标上几乎是一致的。

四、问题与解决措施

1.财务管理存在漏洞

当前经济体系依然具有极为明显的规划性,企业管理居于国家规划的管制之下,管理者面对机遇与挑战,采取的是非常消极的应付策略,这就使得许多物资在还有价值的情况下就被丢弃,更是不作会计统计与财务处理,期末财务部门进行核算时,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极大地影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对此,要加强集中管理,对项目工程进行全程、全部环节的跟踪审计,避免徇私舞弊、贪污徇私问题的发生。

2.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规划性经济环境的影响使得许多企业经营理念过于受到约束,对运营方式的忽视使得企业难以做到财务管理模式的完善,如报废物资缺乏管制、巨额物资未完善管理等。这使得期末会计计算所得盈利结果与现实差距极大,影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推行。对此,企业应该对报废物资、巨额物资等重要物资进行重点管理,还要对采购环节进行密切跟踪,并對企业的运营方式、经营理念进行创新,以形成越加完善的管理模式。

3.员工工作态度消极

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员工工作质量,而一个员工其工作质量高低又与员工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工作态度有关。管理模式的不完善、体系的不健全都使得员工对待工作采取了消极的对待态度,更难对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的监督。对此,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复审体系,保证员工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

五、结语

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再难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企业对管理方式进行了创新,不再以“盈利最大化”为最终日的,而是把财务管理能力置于核心地位,以便提升与财务管理能力之间具有统一本质、一致目标、密切关联能力的财务核心能力,进而达到最大程度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日的。

参考文献:

[1]王光辉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J].财经界(学术版),2013 (17)

[2]巫洪艳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研究[J].企业研究,2012(24)

[3]王旭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

[4]梅桂芬论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J].管理观察,2014(21)

上一篇:百度推广成功案例下一篇:2024年安全月管理人员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