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转移申请(精选4篇)
***市环保局:
我公司*****、******两种危险废物于2015年7月到达一年的贮存期限。因公司现有******的贮存量为0,******的贮存量为0.6吨,贮存量不足一吨,与***************有限公司就处理量问题未达成一致,特申请转移延期至2016年8月1日。
我公司已修建危险废物专门贮存场所,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贮存设施的条件。另公司制定了危废管理计划、危废防治控制制度、应急预案等,公司设有专人进行管理,对环境的影响可控。特向贵局申请延期贮存,待转移时间确定后交由**********有限公司进行转移处置。
特此申请!
工业企业危险废物非法转移的查处和整治是目前我国环境风险防范工作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也是环境监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各级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危险废物监管人员严重缺乏, 素质不高, 特别在无任何外部违法信息和证据的情况下, 危险废物非法转移行为更难得到及时查处。有鉴于此, 本文根据自身管理工作实践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 为及时有效查处危险废物非法转移行为提供参考。
1 企业隐瞒非法转移的理由
对一些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表明, 隐瞒危险废物违法行为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2]:
1. 1 无危险废物产生
日常检查中发现, 多数被监管对象利用监察人员不熟悉现场情况, 声称无危险废物产生, 以达到掩盖非法转移的目的。
1. 2 正在贮存
在危险废物产生种类认定无争议的情况下, 某些被监管对象会以危险废物一直贮存未出库转移为借口掩盖非法转移的事实, 其中又以液态危险废物情况居多, 如废酸、废碱、废有机溶剂、精馏残渣等这类危险废物, 因为液态危险废物一般贮存于大型储罐或地下容器, 贮存数量不易估算, 便于蒙混过关。
1. 3 自行处置利用
某些被监管对象声称危险废物已自行处置利用, 包括直接返回生产流程当做原料或辅料再利用, 使用自建设施进行回收利用, 或自行采取填埋、焚烧或物化方式处置等, 而实际情况是已全部或部分非法转移。
1. 4 已转移至有资质单位
还有一些被监管对象为了应付检查或满足环保验收、上市核查等审批条件, 提前和有资质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签订虚拟 ( 假) 处置合同, 实际全部或部分出售给无资质单位; 或是故意混淆转移危险废物的类别和种类, 转移联单和实际转移内容不符。
2 现场针对性监察方法
2. 1 事前准备
事前准备是查处危险废物非法转移的前提, 为确保现场监察有的放矢, 有效发现问题, 事前准备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查看并掌握被监管对象最近几年污染物申报登记中关于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数据, 分析其变化规律以及与生产经营情况的关系。
( 2) 了解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所涉及的具体危险废物类别。
( 3) 查阅被监管对象或同类企业 ( 项目) 环评报告等相关资料, 熟悉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原辅料、产品、三废治理等情况, 重点掌握危险废物 ( 尤其是特征危险废物) 的产生环节、种类、贮存及处置方式。
( 4) 为避免发生错判、漏判, 对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制造等重点行业可通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行业来源”对废物种类进行必要梳理。也可通过分析原辅料、产品、工艺、废水废气治理情况进行排查, 比如使用强酸强碱一般会产生废酸废碱, 使用镍催化剂会产生含镍废物, 精 ( 蒸) 馏工段的大都会产生精 ( 蒸) 馏残渣, 废气废水治理必然产生飞灰 ( 烟尘) 和污泥等, 结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作进一步研判。
( 5)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制定监察计划, 确定监察重点, 尤其将产生量较大或无利用价值的典型危险废物作为检查重点。同时通过集思广益设计循序渐进式的现场询问提纲, 做到逻辑缜密, 环环相扣, 让意图造假的理由难以自圆其说。
2. 2 分层递进式监察
在做好充足事前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组织开展针对性的现场监察工作。充分利用环境监察工作技巧, 由表及里、由内而外, 按照现场查阅资料、现场踏勘 ( 核算) 、现场询问“三步法”分层递进, 剥丝抽茧, 去伪存真, 力求各个击破被监管对象意图造假的理由, 最大程度实现危险废物管理监察的有效性 ( 详见表1) 。
2. 3 现场取证
针对监察中发现的疑点、线索和违法行为, 环境执法人员同时按照上述“三步法”进行重点取证, 及时对有关证据进行固定、保全, 增强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为下一步立案查处提供真实和有力的依据。
( 1) 摄像、拍照、录音: 对当事人关于危废非法转移的供述可采用摄像和录音进行取证; 对危废的现场情况、贮存处置利用台账、转移联单、接收企业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危险废物交接 ( 财务) 手续、生产记录进行拍照取证。
( 2) 制作询问 ( 勘察) 笔录: 现场勘验笔录重点记录现场的真实情况, 比如危废的贮存现状; 询问笔录重点记录当事人关于危废非法转移的供述, 比如危废的去向和转移过程。
( 3) 收集资料: 对危废贮存处置利用台账、转移联单、接受企业危废经营许可证、危废交接 ( 财务) 手续、生产记录等原件进行收集, 收集原件有困难的, 可以收集复印或抄录件。
3 结语
危险废物非法转移行为游离于环保部门监管之外, 因相关被监管对象人员素质、认识的差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环境风险极大, 已成为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诱因, 制止和查处这种行为刻不容缓。非法转移等违法行为的查处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除了要求环境监察人员熟悉相关行业的业务知识, 还应注意掌握普遍的科学工作方法和查处技巧, 因此, 广大环境监察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 并在查处工作中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 善于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 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危险废物非法转移的势头[3]。
参考文献
[1]周旋, 左淼, 文朝志, 等.工业废水处理作弊的主要方式及相应环境监察技巧探讨[C].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 2010:1220-1223.
[2]喻旗, 谭自强, 罗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常见的作弊方式及监管对策[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5) :94-96.
环办土壤函[2018]266号
关于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
监管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高发态势,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的重要性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领域,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重要举措。加强固体废物和垃圾处置是党的十九大要求着力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事件仍呈高发态势,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社会高度关注。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深刻认识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按照省级督导、市县落实、严厉打击、强化监管的总体要求,落实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责任及部门监管责任,以有效防控固体废物环境风险为目标,以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为重点,摸清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情况;分类科学处置排查发现的各类固体废物违法倾倒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行为;全面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水平,有效防范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
二、开展固体废物大排查
(一)全面摸排妥善处置非法倾倒固体废物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督促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以沿江、沿河、沿湖等区域为排查重点,组织开展固体废物非法贮存、倾倒和填埋情况专项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非法倾倒固体废物,督促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核查、鉴别和分类等工作,根据环境风险程度确定优先整治清单,做好涉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应对工作;对于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重量在100吨以上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体积在500立方米以上的生活垃圾,督促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一点一策”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对排查出的固体废物堆放倾倒点,督导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迅速查明来源,落实相关责任,限期完成处置工作;无法查明来源的,应妥善处置;根据需要组织开展环境损害评估工作。
(二)全面调查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源及流向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会同相关部门按职责全面调查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筛选产生量大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分行业、种类建立清单;调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执行情况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流向,重点掌握跨省转移的主要固体废物类别、转移量及主要的接收地。对于最终处置去向明确的,抽查核实处置方式的合法性;对于最终处置去向不明确的,严格追查去向,依法追究企业主体责任。
(三)调查评估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职责调查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重点针对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处置能力缺乏、非法转移问题突出的地区,调查评估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规划制定及实施情况,以及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与产生量匹配情况。
三、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违法犯罪活动
(一)建立部门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与公安、交通等部门之间沟通协作,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机制,及时共享固体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情况、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危险货物(危险废物)电子运单、危险废物违法转移情报等相关信息,定期通报危险废物转移种类、数量及流向情况。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应对固体废物跨界污染事件。
(二)协同相关部门重拳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活动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重点针对本地区内主要危险废物种类,开展危险废物非法转移专项执法行动,处罚一批,移交一批,加大危险废物的环境监管和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配合公安等部门,以危险废物为重点,持续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对非法收运、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的企业、中间商、承运人、接收人等,要一追到底,涉嫌犯罪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两高”司法解释有关规定严肃惩处,查处一批,打击一批,对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并根据需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三)建立健全环保有奖举报制度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对“12369”环保举报热线、信访等渠道涉及固体废物的举报线索逐一排查核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鼓励将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列为重点奖励举报内容,提高公众、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社会监督;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公众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环境意识;加大对重大案件查处的宣传力度,形成强力震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落实企业和地方责任,强化督察问责
(一)落实产废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对产生危险废物的,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量大、危害大的,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等相关行业,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要求相关企业,细化管理台账、申报登记,如实申报转移的固体废物实际利用处置途径及最终去向,并依据相关法规要求公开产生固体废物的类别、数量、利用和处置情况等信息。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鼓励将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企业纳入环境保护领域违法失信名单,实行公开曝光,开展联合惩戒。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将存在固体废物违法行为的企业相关信息交送税务、证券监管等相关部门。
(二)督促地方保障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能力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固体废物处置能力调查评估结果,对处置能力建设严重滞后、非法转移问题突出的地区,加大督导、约谈、限批力度,督促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合理规划布局,重点保障危险废物、污泥和生活垃圾等处置设施用地,加快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补足处置能力缺口。
(三)持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应严格组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省级自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危险废物各项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对于抽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督促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时整改,切实落实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责任。
(四)开展督察问责,压实地方责任链条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对固体废物大排查工作进行督导和抽查,对抽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移交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限期解决。对督办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核查,逐一对账销号;对发现问题集中、整改缓慢的地区,进行通报、约谈。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将危险废物、污泥和生活垃圾等处置能力建设运行情况纳入省级环保督察内容,重点督察相关能力建设严重滞后、非法转移问题突出、发现问题整治不力的地方,对存在失职失责的,依法依规实施移交问责。
五、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监管体系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对重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表)中危险废物种类、数量、污染防治措施等开展技术校核,对环评报告书(表)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环评机构及行政审批人员,依法依规予以惩处,并督促相关责任方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工作安排,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固体废物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试点。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落实环境执法机构对固体废物日常执法职责,将固体废物纳入环境执法“双随机”计划,加大抽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行为。
(二)加强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着力强化省、市两级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环评、环境执法和固体废物管理机构人员的技术培训与交流。各地要在2018年6月30日之前实现与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联,提升信息化监管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电子化备案,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要每年3月31日之前通过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报送产废数据。全面推动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工作。
(三)建立健全督察问责长效机制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建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督察问责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专项行动,按照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对固体废物非法转出转入问题突出、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并产生恶劣影响的地区,开展点穴式、机动式专项督察,对查实的失职失责行为实施问责,切实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六、有关要求
(一)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本通知要求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等生态环境领域各项重点工作和改革任务有机结合,强化与工信、住建、交通、水利、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制定具体方案,强化督查考核,扎实开展有关工作。
(二)长江经济带11省市要按照《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行动的通知》要求,按期完成排查任务并报送排查报告、问题台账和整改方案。
其他省份要在2018年8月30日前,将本地区落实本通知的实施方案报送我部备案;每年年底前将落实本通知的进展情况报告报送我部。
(三)我部将对各地落实本通知的情况进行定期调度督导,分期分批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通报。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作为的,将通过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等机制严肃追责问责。
联系人:焦少俊、姜栋栋、张嘉陵
电话:(010)66556293
传真:(010)66556252
邮箱:swmd@mep.gov.cn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18年5月10日
关于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的申请书报告
XX省环境保护厅:
为了符合国家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规范处置危险废弃物,我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煤焦油)已委托XXXX有限公司进行处置,计划于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处置该期间产生的煤焦油。
运输公司为XXX有限公司,相关道路运输许可证、驾驶证、行驶证、车辆牌照、处置单位的三证、危废经营许可证、工艺流程图、应急预案、处置和运输合同等将以附件形式向贵厅提交。
现特向贵厅提出危废转移申请报告,请贵局批准!
XXXX有限公司
【危险废物转移申请】推荐阅读:
跨省转移危险废物申请07-20
危险废物延期申请报告07-02
危险废物运输措施06-04
危险废物运输合同11-19
危险废物应急预案11-30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05-25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10-17
矿业公司危险废物总结11-02
危险废物整治工作方案12-11
危险废物企业检查要点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