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总结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端午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总结(精选13篇)

端午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总结 篇1

开展“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活动总结

2012 年的6月23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引导广大群众过好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镇根据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积极开展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认同端午、过好端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安排、认真部署

为使活动开展得既氛围浓厚,又突出主题、体现成效,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并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通知》对全镇开展“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主题活动,提出了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三贴近”原则、争做文明使者三方面具体要求。全镇有关成员单位根据上级部署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分别组织了各具特色的“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主题活动,镇文化站统一汇总,保证活动稳步推进。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我镇以区文明办活动通知的精神为重点,通过电子显示屏、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

三、各种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为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在我镇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是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要求,我镇在文体中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如跳绳、投篮、扔飞镖、踢毽子等。我镇老干部专门为活动编排了舞蹈等文化表演作为活动开场。各村也在节日期间组织了秧歌展演、唱戏曲等活动,使得广大农民群众在参与中亲身体验了节日习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了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

三是广泛开展争做文明使者活动。我镇充分利用端午节之际,全面发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倡导文明公约、争做文明使者。特别是在不乱停放、乱张贴、乱搭建;礼貌待人,不说粗话脏话;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方面进行积极宣传教育。努力在全镇形成讲公德、守法纪、尽责任、有秩序的良好风尚。

此次“我的节日 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大力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全镇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端午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总结 篇2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路径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引导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文化,还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提升,使幼儿的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有效发展。因此,开展丰富的传统节日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寻找恰当的节日,培养幼儿对节日的热爱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幼儿教育之中,首先,在目标定位上,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寻找恰当的节日,培养幼儿对节日的热爱。我国历史悠久,传统节日也比较多,因此,在节日的选择上,我们要注重选择适应幼儿特点的节日,如小班的幼儿比较小,对于传统节日,他们主要基于节日的感受。略大一点的中班儿童,对于传统节日的参与热情就比较大,大班儿童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传统节日,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我们要认真挖掘、筛选民间节日中的内容,使传统节日活动能够积极向上,正面反映生活。幼儿园在传统节日活动中,要注重加工、整理具有本土特点的民间节日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参与,提高幼儿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可以结合幼儿园实际,将一些比较典型的传统节日,融入语言、健康、科学、艺术领域的教育中,如我们可以结合地域文化,利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有效的传统节日活动,培养幼儿对节日的热爱,促进幼儿对于节日文化的认同。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效的设计节日环境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效的设计节日环境,这样,有利于引发幼儿对节日的期盼。美好的环境,对于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充满节日气氛的环境,能够增强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期盼和向往。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努力营造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节日活动的兴趣。例如:在传统节日期间,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大厅吊上红绸布,挂上中国结,在幼儿园宽敞的门前挂上红灯笼,走廊挂满剪纸吊饰,使得幼儿一进入幼儿园,就会被浓浓的民间艺术氛围所感染,感受传统节日的审美气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前,幼儿教师还可以与幼儿根据当前节日,共同设计周边环境,整个环境布置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审美趣味,既要色彩丰富,具有感染力,也要形象可爱,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同时,活动区域环境的创设,既要体现传统的民间艺术,也要突出幼儿的制作过程。在传统节日活动中,最好是选择实践性较强、游戏性较强、适合幼儿认识水平的活动,要在活动中,多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例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就在传统节日活动中,为幼儿开辟了民间艺术活动的区域。我们为小班幼儿,准备了故事舞台。中班幼儿,准备了民间剧场,大班幼儿,准备了中国结、绳子、广彩角、自由刺绣等,让大班幼儿练习编织中国结,刺绣等,并欣赏成品,感受中国结之美。

三、引导幼儿参与节日盛典,使幼儿在活动中受到启迪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借助当地的节日盛典,引导幼儿参与节日盛典,借助较为隆重的节日,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领悟传统节日的不同特色,使幼儿在活动中受到启迪。传统节日,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里,要让幼儿自然地享受节日氛围,在节日里去感受节日实实在在的内容,体验和理解节日的内涵,幼儿教师一定要根据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色,带领幼儿去“做”,寓教于乐,在“做”中使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我们不仅在端午节,带领幼儿一起裹粽子,使幼儿享受端午节的乐趣,还在冬至那天,带领幼儿一起包馄饨,我们将节日文化渗透于各种主题活动之中,并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典型习俗,因此,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带领幼儿积极参与展现节日的元素的活动,以把握节日所承载的教育价值,提升幼儿对于节日的认识。如春节前夕,带领幼儿手工制作剪纸、绘画,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幼儿一起做灯笼,让幼儿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提升幼儿对于节日的认同。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要注重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活动要适合幼儿的自身特点,使幼儿主动参与其中。所以,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之前,要仔细研究节日活动与幼儿的适应性,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巍.幼儿园传统民俗节日教育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2(4).

端午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总结 篇3

一、立足现状,剖析问题所在

1. 作息时间固定,教师不会灵活转变。笔者走访过多家幼儿园后发现,对于传统节日活动这样的话题在幼儿园并没有完全重视起来,很多老师严格按照作息时间开展教学活动和游戏,不会灵活改变,关注传统节日。

2. 只关注较大的传统节日,忽视一些中国传统节气和重要的地方传统节日。遇到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通常会全园一起庆祝,或者以年级组、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但是遇到类似于比较重要的节气或是苏州当地特有的一些民间传统节日,教师们就避而远之了。

3. 教师文化底蕴有限,组织形式单一。现在很多幼儿园教师群体年龄偏小,社会阅历较浅,所以对于中国传统节气和地方重要的传统节日相关知识储备较少,所以很多时候避而不谈。

4. 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不恰当,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把握年龄特点的能力不强,制定的目标很多浮于表面,活动设计没有更深层次地挖掘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行启蒙教育,丰富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等。

二、寻求突破,在情境中收获

1. 以腊八节为例,谈游戏情境中材料准备的多样性。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这一天对于苏州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节日。不得不提的是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那到底是哪七宝,哪五味呢?运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出现对于孩子来说一点也没有新意,于是我借来了一个百宝袋,请孩子用手摸一摸,猜一猜。由于这七宝五味长得类似,大多都是圆圆的、硬硬的,给孩子们增添了不少的趣味,大家你说我猜,在全部揭晓谜底过后,教师还带着小朋友们参观了幼儿园食堂。

通过类似这样的娱乐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习得关于腊八节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在于教师、同伴以及厨师的互动中有所收获。

2. 以元宵节为例,谈社会实践的开放性。元宵节活动似乎是每年寒假结束过后的固定节目。搓小圆子似乎成了每年元宵节的惯例。每年元宵节这一天,“开心一刻”时间里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带着宝宝来到幼儿园的共享空间,一起逛大街、赏花灯。品种繁多的自制花灯是孩子们的最爱,孩子们边看边聊,指指点点,将自己最喜欢的花灯和朋友进行分享。

在游戏讲评环节,孩子们纷纷举手,想要介绍最具特点的花灯。这次的活动我们并不是采取教师带着孩子一起参观的形式,而是将赏花灯渗透在了自主性游戏中,让孩子们有更多的体验和感悟。

3. 以中秋节为例,谈角色扮演的多元化。中秋节是孩子在园经常会过的节日,如何让中秋节更富新意一直是我们所思考和追求的。故事表演《小熊请客》被我们搬上了班级里的小舞台。孩子们在角色扮演和游戏情境中知道了中秋节是一家人团聚的节日,是要一起吃月饼分享美食的节日,于是教师创设了中秋节小熊请客的情景,教师和孩子分别扮演角色,一起边演边分享,其乐融融。活动的形式也从班级部分孩子的表演到分小组演出,孩子们乐在其中,沉浸在了故事表演的氛围中,也从中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以及知道中秋节要赏月、吃月饼等一些习俗。

4. 以立夏为例,谈心理氛围的开放性。区域游戏是孩子们在园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区域,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幼儿个体的探索实验。在本次立夏节气的活动中教师并没有组织集体形式的游戏,而是将游戏的形式转变到了班级的生活区和科学区。在生活区内教师放置了关于立夏的书籍和图片,摆放了一些蚕豆让孩子品尝,还放置了一些毛线,供幼儿自己尝试编制网袋,并放上咸鸭蛋。在科学区,教师将体重秤放在了显眼的位置,鼓励孩子学会自己看体重秤,记录自己体重。这样的活动形式以及材料会持续至少一个星期,这样就能让班级中尽可能多的孩子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同时也在心里给予孩子一定的暗示,创设了这样的节日氛围。

通过区域游戏的形式能够让孩子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教师通过讲评以及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懂得了立夏的相关习俗,进而丰富了孩子的认知,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5. 以重阳节为例,谈亲子团聚的艺术性。重阳节历来是我园每年都要过的,2014年笔者在班级里组织了一个“重阳美食自助餐”,邀请每个孩子和爷爷奶奶为大家带来一道美食。在简短的介绍过后大家有序地开始了活动,首先向大家介绍自己所带来的美食,接下来大家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分享美食,我们从爷爷奶奶脸上分明能够看出他们的欢乐和满足,最后对我们活动的组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重阳节就是要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的,笔者摆脱了传统的庆祝模式,让孩子和老人零距离接触,除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朋友间的爷爷奶奶也相互熟识了起来,这个氛围温馨感人。

端午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总结 篇4

主题活动的通知

局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各单位:

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欢乐祥和、文明健康的节庆氛围,现就端午节期间在景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突出先进思想内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文明、祥和、欢乐、节俭”为主题,通过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广大职工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端午节。

二、丰富节日活动内容。各部门、单位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精心设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日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突出群众性、扩大参与面。一是要以回顾端午渊源为契机,以突出传统习俗为特征,以增强民俗体验为重点,通过纪念活动的开展,激发全体员工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感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生活之中,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在端午节期间组织开展向道德模范、先进人物和身边好人走访、慰问交

流、座谈联欢等活动,学习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展示中华民族崇德向善、文明进步的精神风貌;三是紧紧围绕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的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传递亲情友情,共享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四是以走访慰问、扶贫解困等形式,开展结对帮困献爱心活动,帮助困难党员和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充分体现党组织和社会的关爱;五是组织举办展览会、联欢会、茶话会、文艺晚会等,让群众性文化活动真正热在景区基层、热在职工群众。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部门、单位要把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作为弘扬传统美德、丰富职工群众节日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广泛动员,认真谋划、精心实施,确保活动扎实、有序、安全地开展。同时要加强对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宣传报道,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使“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深入人心。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总结 篇5

欢乐 喜庆 文明 祥和

二、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的开展,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在全系统叫响“我们的节日”这个主题,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营造文明、进步、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实现完美结合,让中国人过好自己的节日,让外国人也通过传统节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30日到6月15日

四、活动内容

1、以“明端午历史”为主题,科学解释端午传统习俗。

市直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根据职业特点通过印制宣传彩页,举办讲坛等多种形式,从科学角度讲解“吃粽子清热除烦、艾叶菖蒲驱毒除瘟、涂雄黄酒杀虫解毒、喝五加酒祛湿避邪、挂香囊散风驱寒”等端午节传统,使居民从传统习俗中学习蕴含的养生奥秘,提高科学卫生意识,掌握保健知识,文明健康过节。

2、积极开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普及健康知识。

端午习俗中有防疫除疫、卫生保健内容,故有人将端午节称为中国“卫生节”。各单位要以此为契机,积极组织进行健康教育的主题宣传,营造社会舆论,鼓励人民群众摒弃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宣传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增强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3、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卫生整治工作。

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好“洁净端午”系列活动。重点搞好以除旧布新、改善环境卫生、清除死角、防疾灭病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同时要紧密结合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活动中来,引导单位干部职工从自家环境整治入手,搞好庭院卫生和室内环境卫生,努力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环境。

五、活动要求

1、认真组织,制定活动方案。各单位要根据《方案》的安排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切实加强领导,突出重点,认真制定活动方案,采取公益广告、宣传横幅、标语,发放资料,组织讲座等宣传形式,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氛围。

2、把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与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领导积极重视,认真组织好各项活动,既要形成声势又要扎扎实实。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把广大群众吸引到活动中来,增强“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各单位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于6月13日前将“我们的节日”活动总结以书面材料和电子邮件形式分别报送至市局宣传科技科。

联系人:李xx 联系电话:xx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优秀活动总结 篇6

一、包粽子送香囊迎端午。

在端午节来临前,XX社区的3位包粽子能手参加了区组织的包粽子大赛,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奖但大家的却非常开心!6月18日,为了加强社区新老居民间、各共建单位间的的交流与沟通,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明与快乐,社区举办“迎端午包粽子”友谊赛。参加的单位有市结对单位、区结对部门、辖区各共建单位共8家,还有30多位社区新老居民,大家其乐融融感受着传统文化带来的喜悦!6月15日下午,XX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的来历知识讲座,大家边品茶边听课!课后大家把购买的100个香囊送给了每位听课的居民。

二、爱心慰问走起来。

6月18日,XX社区举行了“情浓端午粽动员,共建和谐新阳海”包粽子友谊比赛活动后,和本次活动在赞助单位一起走访了6户困难家庭,送去了节日的问候,粽子虽小,却承载着社区和共建单位的一份真情。社区不仅在每次的传统节日不忘送上粽子月饼等,更加注重他们的日常生活,使这些家庭感受到了社会没有抛弃他们,温暖与爱一直陪伴着他们。

三、干干净净迎端午。

端午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总结 篇7

这是北京市八里庄第三中学初二年级的案例。该案例的教学采用了“双课堂”教学模式。2015年6月18日, 来自广州和北京市区的40余位教师观摩了其中“现实课堂”的教学, 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这节课在贾老师的引导下, 同学们展示了“虚拟课堂”中的自主选题与完成的学习成果,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此次学习中都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 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激发。

在“虚拟课堂”中, 贾老师组织学生根据各自的喜好和特长分成“文艺青年组”和“可爱吃货组”, 搜寻有关传统节日“端午”的故事和习俗, 体味中国传统节日中所传承的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在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渊源、习俗及承载的民族精神后, 又引导学生将所感所悟进行创作。同学们在“虚拟课堂”放飞思绪, 大胆创作, 互评互改, 创作热情高涨。最终通过自由而充分的探讨, 涌现出了大量风格和形式不同的作品。

案例亮点

亮点1:虚拟课堂——精彩的引导

网络上关于“端午节”的信息芜杂纷乱, 学生如何甄别筛选出可靠有价值的信息, 其实是有难度的。再者, 该校学生大多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不具备便利的搜索信息的条件。针对以上两个问题, 贾老师在发动同学自主搜集信息的同时, 还预先在“电子书包”提供的“系统教学资源库”中挑选了适合的资源, 如《屈原》电影片断、《屈原投江》动画、话剧《屈原》简介、端午节习俗等, 然后将它们发布在“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平台上。这些生动多样的多媒体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点燃了学生创作与展示的热情。

亮点2:现实课堂———屈原作品诵读

学生通过在虚拟课堂上学习资源, 与同学们热烈讨论之后, 进一步理解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中表现出的诗人的理性思考与强烈情感。在现实课堂上, 学生诵读《天问》、《离骚》的经典选段, 使同学们受到伟大爱国诗人的精神熏陶, 感受传统文化节日对高尚民族精神传承的意义。

亮点3:佳作欣赏与互评

贾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自己的作品, 朗读之后请其他同学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陈述理由。每位同学都将自己在虚拟课堂上反复思考、修改的文稿以最佳的文采展示了出来, 也通过对其他同学作品的充分思考, 都提出了较成熟的见解。这种生生间深度的互动使得在现实课堂进行佳作分享与互评环节时, 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真正从语文学习中感到了快乐。

亮点4:书法作品展示

贾老师组织学生以中国最传统的形式———书法, 在端午来临之际, 表达对屈原的敬意, 向屈原学习他忠君爱国的民族精神, 与此同时, 也给予学生展示特长的平台, 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

这节课已经结束, 然而思考并没有结束。大家看到的是一节展示课, 看到了学生们动情的投入, 可曾知, 这份动情的投入, 是缘何而发呢?

人, 最可怕的, 是在华丽的外表下, 精神的死亡。活着, 不仅仅是肉体的呼吸, 更是思想的流动, 情感的喷薄, 生命的体验。只有用心地思考, 才能体会生命的存在。

从小就喜欢语文, 没有什么理由, 或许只是因为可以在看似短暂喧哗热闹而实际漫长孤独寂寞的青春期里找到一个永远可以放心依靠, 也可以放肆倾诉的沉默的朋友, 她就是, 语文。是的, 原谅我用的是“她”, 而不是“它”, 因为语文, 这个如此熟悉的词语, 在我的眼里, 是有生命、有温度的存在。她存在于生活里的每个角落, 存在于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纸张里, 存在于深蓝色墨水笔的笔尖下, 存在于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里, 存在于清丽婉转的歌声中。语文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 而这种生命的体验是如此宝贵, 如此难得, 犹如那秋日里甜蜜蜜红彤彤的柿饼上凝结的一层薄薄的晶莹的白霜, 需要有一颗柔软安宁而细腻的心灵才能体味到。

而在这个科技发达、高速运转的社会里, 一切都似乎被加快了, 慢, 似乎变成了落后的代名词, 我们走得越来越快, 而心灵却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 快餐文化逐渐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时间, 只要有一台电脑, 一个手机, 连接上网络就能查阅到所有需要的资料, 不过也只是节约了时间而已, 就如同那五颜六色的维生素胶囊, 人们无需再慢慢品尝新鲜水果的味道来补充营养, 一口温水就送下一把维生素。我们的生命不再缺乏营养, 然而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的灵魂却逐渐失去了味觉, 生活失去了味道。

所以对于先进的科技设备, 我是持有保留意见的。刚开始接到电子书包的课题的时候, 实话实说, 我内心并不能接受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 不解甚至是略微排斥的, 先抛却要克服技术上的难关不说, 这种教学模式就真的比传统教学模式好吗?如果用传统教学就能解决的问题, 干嘛非要换一种形式处理呢?这个小平板能带来什么不同?带着疑惑, 也带着好奇, 我与学生们一起开始了这段学习的旅程。

首先是与小平板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在技术老师的指导下, 我和学生们逐渐知道了它的很多功能, 比如可以在线发布作业, 可以上传资料, 可以互动讨论, 可以查阅资料等等, 功能强大。刚拿到手的小平板把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了过去, 爱不释手, 开始探索怎样使用。学生们学得很快, 很快就掌握了使用方法, 然而刚开始, 学生们新鲜劲儿还挺足, 利用互动讨论聊天啊, 可是聊的内容并没有什么“营养”, 依然是比较平乏的内容。

接下来, 又尝试了一些功能, 比如通过拍照的功能展示学生们的作业, 然后通过投鲜花的功能评出最工整最优秀的作业, 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作业, 平时不认真写的同学这下子也不想丢脸, 也想认真写作业了, 这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感觉还有点儿用。还有投票的环节, 平时班里边选优秀班干部, 还得手写投票, 然后唱票。用平板之后, 老师把待选的同学名字输入进去, 学生只要点击, 瞬间就可以生成了投票率柱状图, 快速简洁明了。还有很多功能在教学环节中都可以使用。

但是接下来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一节课里究竟展现那些功能呢?上什么内容呢?此时对于用电子书包上课, 虽然初步接触, 感觉不错, 但是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 似乎还是在往传统的课堂里强行塞入这个环节, 感觉有点无奈。

这时候, 在一次其他学校的听评课过程中, 顾德希老师的一席话给我了深深的思考。他说:我们不要把顺序颠倒了, 我们不是为了使用电子书包而上课, 它是一个工具, 并不是目的。我们的课堂的内容才是重要的, 把这节课上好, 是最终的目的。我开始反思, 我是不是被局限住了, 搞错了内容和工具的关系。这个思维上的结点打开了, 索性, 我就先想选择什么内容是学生们所需要的, 先不想怎么怎么体现使用电子书包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 传承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而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内容丰富, 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所以初步确定把端午节作为这次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

通过电子书包的自主学习, 同学们打开了视野, 获得许多丰富的材料。对于端午节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在课前预习的版块发布了主题:请每位学生做一份有关端午节日的ppt, 为大家介绍端午节, 谈谈你的感悟。上传到互动讨论的版块, 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们的动作倒是很快, 利用课余时间很快做好了就传了上来。学生们传来的ppt的确很多, 内容很全面, 版面做得很漂亮, 可是最大的问题出现了, 这些内容如此泛泛而谈, 差不多就是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可以吃什么, 玩什么, 祭奠的是谁, 简简单单的介绍, 大同小异, 随便上百度一搜都可以出来, 根本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 应该说很大一部分是是鼠标动一动就可以完成的。学生的思考在哪里?学生的感受在哪里?这样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第一步———了解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地静下心来, 去探索去体会端午节的精神内涵, 也就是屈原的精神内涵, 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 是关键的一步。

接下来, 得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先找到突破口深入进去。首先分为两组:

(一) 可爱“吃货”组

可以就你喜欢的端午节的食物展开描写。

(二) 文艺青年组

1.插上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联系所查阅的资料, 体会屈原的情感, 请你以“屈原自传”为主题进行创作。

2.三字诗, 打油诗。

3.多种方式展示, 可以诵读屈原的作品, 也可以以书法作品展示。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哪个组, 进行自己的创作。

吃货小组的同学们对美食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描写, 写完了传到互动讨论上互相评比, 看谁写得生动形象。借助电子书包平台, 我适时地参与其中, 为同学们的赏析送鲜花、盖印章、做赏析示范……通过不断的交流评论, 同学们的创作和赏析渐入佳境。有的同学为别人提出了自己的赏析, 比如有的同学描写包粽子———原句是“然后再放一把糯米把馅都盖住, 现在这个粽子已经变得很饱满了, 然后用粽叶将他们包的紧紧的, 不要露出它的小尾巴哟。”别的同学在电子书包的评论栏里给她写到“把个别的字如:“放”换成“抓”, “盖”换成“遮”, “包”换成“裹”会更好吧?”经过他们的赏析和修改, 越修改越带劲, 描写越发生动了。由于能力有限, 可能他们改的也不是很完善, 但是这个“字斟句酌, 咬文嚼字”的过程, 对孩子们的写作是很有意义的。还有的同学不仅仅写了美食, 还联系了自己的生活。比如“大黄”同学。他平时是一个写作能力比较弱的学生, 基础比较差, 病句错别字比较多, 有点自卑。可是这次他写得很认真, 写的是与姥姥和妈妈一起在端午节包粽子的故事, 不仅仅写出了粽子的美味, 更是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亲情。他把这篇作品传到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里, 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有的同学还给他送了鲜花, 这下他找到了自信, 笑容洋溢在他的脸庞, 他跟我说:老师, 我还要继续修改。

文艺青年小组的同学们也不甘落后, 开始创作“屈原自传”、诗歌等。刚开始创作“屈原自传”的同学们最大问题是, 没有办法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去, 依然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 知道但是体会不到屈原的情感内涵。这时候我适时地加以帮助, 或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或补充创作背景, 同学们的思路逐渐打开了, 情感逐渐被带入进去, 有的同学写了文言文版本的, 有的写出的“海燕”版的, 还有的联系现实, 写出了穿越版的。一次次地创作, 一次次地推翻, 一次次地修改, 终于, 他们对屈原的精神把握得更加到位, 充分地融入了进去。

还有的同学对朗诵情有独钟, 反复练习, 饱含深情地朗诵了屈原的《离骚》《天问》《东君》, 由于生僻字很多, 他们就回家查字典, 用电子书包录下来, 然后传给我听。我再加以指导。对文本从陌生到熟悉, 再到动情地朗诵, 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着。

在展示环节中, 学生们非常踊跃, 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不想冷落了哪个孩子, 所以在选择作品的时候, 考虑了不同层面的孩子、不同形式的作品。只是想让他们知道, 只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就是好的作品。

正如顾老师所说, 这个过程是辛苦的, 但却是值得的。

展示课结束了, 但是学习并没有结束。学生依旧在论坛里创作交流, 有的同学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发到上面, 与大家分享;有的同学把自己写的小诗发到上面, 一起赏析。这不是结束, 而是开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专家点评

贾老师刚参加工作一年多, 作为教师队伍的新兵, 选择这样一节传统节日的课来开展教学活动, 对学生的组织还是很成功的。这样一个课程内容, 学生首先很感兴趣。利用电子书包提供的讨论和展示的平台, 又能激发学生想要用心学习, 将自己最好的学习成果表现出来的心理, 这种良性竞争激励着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这也是利用互联网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优势体现。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组织引导学生多读多写, 这在本节课体现得就非常不错。比如说有学生用文言文写了《屈原自传》, 就是仿照之前课文《五柳先生传》写的, 这说明这个学生已经充分阅读并研究了《五柳先生传》;还有一些学生的文章中引用或借鉴了高尔基的《海燕》、郭沫若的《雷电颂》等, 足以可见学生为了这次写作自发地打开了阅读的视野。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提供的平台充分地进行了生生互动, 互动讨论上客观的发帖量和回帖量都可以说明学生习作量增长的变化。

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是教学, 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点。通过这节课的成功, 更加可以说明以下两点:

第一, 语文课的成功是能够达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

第二, “在虚拟课堂发动学生, 在现实课堂展示成果”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具备雏形, 老师们可以共同探究探索, 来完善巩固这个模式。

在利用信息化的过程中, 传统教学能够很好进行的环节, 依旧采用原来的方法进行, 要用信息化手段去优化传统教学难以开展的环节。教师也要学会放手, 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上, 要用教师的火来点燃学生的火。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需要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 让学生在“双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激情持续下去, 让这种教学模式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北京四中顾德希

端午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总结 篇8

“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总结

端午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为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强化“中国梦”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弘扬端午节日习俗,唱响“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端午节期间,我校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

学校领导对活动开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并成立了以董福寿校长为组长,其他中层干部、级部长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

二、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端午节传统节日的来历、历史背景及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等,营造出了浓厚的民族节日氛围,倡议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三、开展各种的活动,丰富“端午节”内容。

1、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各班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然后分级部进行诵读比赛。

2、各班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中队主题会。端午节前夕,布置学生通过书籍阅读和上网查询,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在班会上进行交流学习。

3、布置了假期亲子活动,让学生在端午节当天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制法,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感受民俗文化。部分同学在父母带领下走进社区、敬老院,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送给老人吃。

4、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各班级学生制作节日小报、撰写征文等,以此来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活动,不仅让学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学到了关于端午节的有关知识,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意义,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增进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

平度西关小学

端午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总结 篇9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师生文化生活,让师生深切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我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活动。

一是,在端午节前夕,6月7日,利用中午饭后的时间,组织少先队员来到学校餐厅,学习包粽子。通过包粽子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传承了传统技艺,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二是,6月7日下午,粽子煮熟了,同学们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拿着大米、鸡蛋等节日礼品,端着粽子来到青驼镇敬老院,将热乎乎的粽子送到老人们的手中,向老人们表达一份尊重和孝心。在吃粽子的同时,同学们还给老人表演了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一时间欢歌笑语、幸福温馨充满了敬老院,精彩的表演赢来老人们阵阵掌声。

三是,组织留守儿童吃粽子。

四是召开“端午节”主题班会,介绍吃粽子、划龙舟、佩香囊、戴荷包、饮雄黄酒等端午传统习俗。

五是,开展“端午节故事会、赛事会”活动,再现屈原历史故事,教育学生体会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忧民、不屈不挠、顽强斗争、为国捐躯的精神,同时举行“端午诵读”活动,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华悠久文明的洗礼和传统思想道德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是开展净化美化环境活动。组织发动学生清除校园周边、公共场所的卫生死角,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创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学习包粽子

端午节日活动总结 篇10

为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法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组织各班级开展了系列宣传庆祝端午传统节日活动:

一、 法学院学生会组织各种端午庆祝活动

6月2日,法学院宣传部制作了“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栏——端午节”宣传展板,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风俗风情。6月5日,法学院学生会成员在三餐二楼集体会餐,以吃粽子、讲故事等形式来庆祝即将到来的端午节。6月6日,学生会组织同学观看庆祝端午系列电影《樱桃》。

二、 举行了端午主题班会以及演讲比赛

法学院07级法律事务11、12、13班,06级普本5、6班召开端午主题班会,并朗诵了屈原代表著作《离骚》,观看有关屈原以及他的事迹的视频片段;通过举行端午演讲比赛加深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缅怀伟大诗人屈原。

三、 办墙报宣传端午知识

法学院各班级创办主题板报,宣传端午知识,图文并茂,使同学们更加形象的了解端午节。

四、 举行端午知识竞赛

法学院06级普本5、6班,05级(1+3)11、12班分别举行端午知识竞赛,对优秀者予以表彰,并让其发表获奖感言,加强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五、 品尝粽子,欢度端午

法学院06级普本5、6班同学于6月8日晚上相聚教室,同品尝粽子。期间班委同学们登台献艺,大家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欢度端午,感受友情。

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总结 篇11

一、运动要求

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扶植的教导,施展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功能,调动学生积极介入到运动中,使传统节日成为一个传统文化与今世文明相结合的内涵富厚的教导形式。运动内容要突出辞旧迎新、团圆安全的主题,突出“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节日氛围,营造家庭和蔼、安定连合、欢畅祥和的喜庆气氛,充分掘客节日文化的教导意义。

二、运动内容

学生及家长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运动的精选相片作品集,可选贴春联、包饺子、做元宵、猜灯谜、逛花灯等突出“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节日氛围,营造家庭和蔼、安定连合、欢畅祥和的喜庆气氛,充分掘客节日文化的教导意义;可选参看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获取知识的拓展运动;也可选进社区关切关爱空巢家庭、孤寡白叟、残疾人、艰苦户的志愿办事运动,普遍传递正能量做。

三、介入方法

家长将孩子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运动的照片制作整理后发送给班主任。班主任进行评选,将相符标准的优秀作品上交学校参加XX小学20xx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实践运动展览。

四、上报光阴

开学后第二周周五前上交给班主任,班主任进行低级评选,第三周班主任将班内相符标准的优秀作品上交学校,第四周学校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及表彰。

五、作品要求

1、春节、元宵节期间运动的4-6张相片制作而成。

2、要不合视角、多种运动内容。

端午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总结 篇12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横县总工会根据南宁市总工会文件精神,在今年“壮族三月三”节日到来之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县总工会领导班子在例会上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了文件精神,号召大家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深入了解“壮族三月三”节日的`起源,积极参与“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和拥护国家的民族政策。据统计,共有21人到会学习,到会率100%。

二、广泛宣传,氛围浓厚。

一是为了深入贯彻文件精神,我单位向各基层工会下发通知,号召各基层工会积极做好“壮族三月三”的社会环境宣传。二是为了营造浓烈的节日氛围,积极宣传“民族团结”精神,县总工会积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大门电子屏幕24小时滚动播放“壮族三月三·八佳嘉年华”等宣传标语,大力开展“壮族三月三”期间的节日氛围宣传,营造热烈、祥和的节日氛围。三是利用业余活动时间,开展“壮族三月三”文化讲座,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了解“壮族三月三”的来历以及习俗和文化内涵,明确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对活动的认识,在单位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一)组织开展羽毛球、投绣球比赛等活动。

(二)开展送关爱献爱心活动。我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进社区(村屯)慰问贫困户、退休干部职工,和他们拉家常、帮他们打扫卫生,为他们送上慰问品和衷心的节日祝福和感谢。

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13

联谊会上,小朋友们首先为爷爷奶奶们每人送上一朵玫瑰花,随后为大家表演了儿歌联唱。清脆的嗓音,天真无邪的表演,引来大家的阵阵掌声。三胞眷属陈大奎老人为大家演唱了歌曲《朋友》,还表演了手风琴独奏。现场老少同乐,琴瑟和鸣,氛围十分温馨祥和。最后,志愿者们为老人们送上水果和重阳糕,祝老人们健康长寿。

此次活动加强了邻里之间的交流,让老人们欢聚一起增进感情,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在社区弘扬了尊老、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让每位居民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共同关爱老人。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开展乡镇重阳节活动总结

2.开展重阳节活动总结

3.开展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

4.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总结

5.九九重阳节乡镇活动总结

6.中学开展重阳节活动总结

7.20开展社区重阳节活动总结

8.九九重阳节主题活动总结2016

9.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活动总结

上一篇:演讲稿:让书香溢满校园下一篇:未成年人校园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