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大家谈征文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风建设大家谈征文(共8篇)

作风建设大家谈征文 篇1

********* 形象是一个企业的门面和招牌,中国石油代表着中国国企的形象,代表着百万石油员工的形象。曾经,人们眼中的石油人就像电视剧《奠基者》中刻画的王进喜那样:扎根一线、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他们有着“铁人”精神,是石油精神的最好注解。曾经,作为一名石油人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如今,受到个别领导干部违法、安全环保重大事故等负面的影响,中国石油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石油人形象也随之黯淡。石油人自身也缺少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那份豪壮底气。

当前,中国石油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弘扬石油精神 重塑良好形象”是摆在每个石油人面前的紧迫而重要问题。

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虽然我们无法亲身体会老一辈石油人的艰辛,但我们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传承石油精神,把石油人的豪迈气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找回来。首先要做的就是领导干部率先改变作风,改变形象,严以律己,凝心聚力,形成以上率下的示范效应。给普通员工做好榜样。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我们可能做不了前辈那样伟大的壮举,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树立敬业、守纪、奉献的良好形象,做重塑形象的践行者。

首先,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我是中国石油代言人”的理念。用更多正面言语和行动来重塑石油形象。我们都是石油人,穿着相同的红工装,有责任维护共同的荣誉、共同的形象。我们的言行举止在凸显个人素养的同时,也彰显着企业形象。因此,作为普通员工,我们要做正能量的传播者、践行者,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明白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石油人的对外形象。

其次,提高专业素质,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铁还需自身硬,练好内功,做好本职,在关键时刻担起重任,才是重塑石油人的形象的根本途径。具体到我所在的设计岗位更是如此。设计专业具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专业知识点多、面广,多涉及易燃、易爆液体介质,安全环保标准要求较高。如何保证设计质量满足生产需求?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且,安全生产是重塑石油形象的基本保障。每个设计人员都承担着重大的安全环保责任。一旦发生事故,造成负面影响,首先会追究到设计。从这点来说,设计岗位也是中石油重塑形象建设的一个窗口。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切实履行本岗位安全环保职责,严格遵守现场安全操作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追求卓越、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竞争实力,为重塑石油人新形象注入正能量。

第三,树立团队精神,保持乐于奉献的心态。个人能力再强终归有限,只有将个人的奋斗与团队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在团队构建的平台上,自身价值才能得以最大展现。团队的战斗力才能最大化的提升。较个人而言,团队的形象和影响力更能凸显企业良好的形象。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团结奉献的精神,在逆境中培育和发展有利因素,提高主动性,增强创造性,在应对挑战中坚定信心。就拿设计工作来说,设计是一项精细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专业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协调。设计人员需要耐下心、沉住气,精心打磨、精雕细琢才能出设计精品。好的设计成果离不开团队每个人的付出。同时,对设计人员来说,高标准的目标使加班成为家常便饭。拥有团队精神和奉献情怀的人,才能共同奋战中体会到同事间的默契配合的情感,才能体会到共同完成设计的喜悦。

第四,宣传正能量,做重塑形象的践行者。生活处处充满着感动,我们缺少领悟感动的心灵。现代石油战场处处都有劳动楷模,一大批各级劳动模范以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己身边的技术骨干。他们都是对工作兢兢业业,牺牲休息时间尽量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一些普通员工,他们扎根一线,敬业尽责,在平凡岗位默默坚守、在日复一日中成就自我。他们都是无名英雄,我们在学习身边劳动模范的事迹之余,更应该转化为自己的一些思悟,并通过现在的各种平台宣传出来。让公众对新时期中国石油企业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对当今的石油人有更全面、公正、客观的了解。更好的传递正能量。

作风建设大家谈征文 篇2

武汉大机段作为一个固定资产约30亿的铁路大机运用和检修企业, 其发展

潜力是毋庸置疑的。我段注重流程优化改进, 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狠抓细节改善, 致力于提供安全、优质和高效的铁路基础养护服务。

黄锦江:火车头奖章获得者、施工调度科科长

铁路基础大修和维修施工牵扯人员多、施工项目多、安全隐患多, 正因如此, 我段才坚持不懈地推进科学管理和标准化作业, 努力寻找现场每一处可改善点, 不断提高作业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何艳:局“三八红旗手”、检修车间职工

我只是大机段一名普通的检修工, 在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和科学建段的过程中, 我所能做的, 就是尽一切努力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同时, 努力寻找生产中可节支降耗的点, 寻找对策, 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成本。

程春和:局优秀党员、“大机技术带头人”

大机段重视一线职工能力建设, 重视人才培养, 我作为一名普通工人, 也能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和经验, 成为单位的“大机技术带头人”,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 传授给更多的人, 是我的责任和快乐。

孔敬:精益办公室工程师

段领导始终将企业科学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近三年来, 一直在探索适合大机段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 并不断将其本土化。如今, 5S、QC等科学管理方法已在一线生根发芽, 我们一直向“流程优化、标准完善、职责明晰、过程可控、执行有力”的目标迈进。

李萍:清筛一车间调度员

大机段一向被戏称为工务系统的游牧民族, 以前宿营车的条件很差, 但这些年来, 在局领导的关心下, 在段领导的努力下, 我们的现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在现场干活比以前更加安心, 也更加快乐。

王鹏:维修三车间工长

在段里工作的这几年, 亲眼目睹了现场的改变, 大机作业现场从以前的“脏乱无序”到现在“整洁可控”, 不但是我们的作业环境变好了,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岗位职责更加清晰, 作业标准更加明确。作为一名工长, 感觉工作和以前一样多, 但管理却更加轻松了。

崔大虎:清筛二车间主任

我段的施工作业越来越朝着精益化方向发展。随着施工流程的不断优化, 我们的作业朝着分工精细化、职责明确化、质量优良化的方向不断推进。我作为一名车间管理人员, 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贯彻执行段的各项管理规定, 为段安全生产作出贡献。

康杉:党群办工会指导员

商法教学与课程建设大家谈 篇3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商法研究所于2009年7月11—12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商法学教学与课程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150多位高校的商法学者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研讨,现将专家意见汇总如下。

南京大学法学院范健教授:商法的理论体系、立法体系与教学体系问题

1.理论体系是立法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基础。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理论、观点、概念等构成的有机整体。理论体系是立法体系的基础,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立法也不例外。只有构建内部协调、有机统一的商法理论体系,才能形成科学的商事立法体系。理论体系同时也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商法可以没有立法体系,但不能没有理论体系。商事立法往往分散于各个单行法,如果没有理论体系,不把分散的商事立法整合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就很难建立教学体系和完整的教学课程。

2.商法理论体系要有自己的理论基点,它是构建商法教学体系的基础。商法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从理论基点、理论体系到基础课程的过程。其中,商法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点是商法课程区别于民法课程的核心所在。概括来讲,商法独特的理论基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法律精神来讲,民法应该鼓励无偿、奉献的法律行为,商法则以营利性、有偿性为原则。例如,《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该款并没有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其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拾金不昧的崇高道德风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中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同样,也是鼓励人们日常生活的互帮互助。大家知道,我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家,宗教道德对宗教信徒来说,具有神圣性,它能从行为、言语、意念方面具体规范教徒的言行,同时培养信徒仁慈善良、诚实中厚的道德品质。因此,在我国,通过民法的施行来贯彻社会主义的互助、友爱、无偿、奉献的法律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民法强调的奉献性不同,商法更注重营利性。商主体身份的确立、商行为的界定、商活动的目的及商立法和司法的原则,无不与营利有关。因此,商法中的一些重要制度的构造,如商主体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商事登记、商事账簿、商名称等,以及商行为中的一些重要规则的确立,如买卖、代理、仓储、票据、证券、保险、海商等,都必须考虑营利性特征。此外,商法所特有的一些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定,如关于商法规则的灵活性、迅捷性、合同形式、利率、结算、税收等方面的特殊规定,也无不以营利之特性为出发点。(2)从法律责任的归属看,民法中的民事责任归属实行的是公平责任,强调过错责任;而商法对于商事责任来严格责任。例如,《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以法律原则的形式确立了民事行为的公平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里确立了民事主体责任分担的公平机制。在商法中,对商行为的实施主体设定更为严格的责任制度。例如,我国商法中对公司发起人、董事、监事、经理、票据债务人、保险人、合伙人、海上运输合同的承运人等责任的加重就是严格责任理念的体现。这是因为“在现代商事交易活动中,一方面规模大且繁杂,一方面又主要依靠少数负责人,如果使用过错责任,则可能危及交易完全”(赵旭东主编:《商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3)从法律行为的性质看,民法强调有因性,而商法更重视无因性。商事交易的简便、快捷是商主体利用现有资源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因此,交易简便、迅捷成为商事立法的基本原则,必然要求交易过程中交易行为独立于原因行为,进而使这类商行为在法律效力上具有稳定性,简化了当事人审查和协议过程,简便了交易手续,保证了交易迅捷。商法中“债”的类型与民法也不尽一致。民法主要包括侵权之债和合同之债;商法除此之外,还包括无合意的法定之债。这是因为在商法中,强调私法自治的同时,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和交易完全,有必要对私法自治进行限制。商主体严格法定、强制信息披露、大股东诚信义务等制度都在特定商事法律主体中形成法定之债。(4)从权利的内容看,民法一般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中也仅限于物权和债权;而商法权利类型更为多样化,除了物权和债权之外,还包括股权、经营权、营业权和特许经营权。构建商法教学体系,需要特别研究商法的理论基点,如果缺乏对商法理论基点的充分研究商法教学很难体系化、系统化,很难建立自己的逻辑体系。

3.商法理论体系的创建要从社会的时代特点出发。(1)商的时代性与法的时代性。商的历史非常悠久,即使《法国商法典》和《德国商法典》的颁布距今已经一百多年,随着历史的发展,商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丰富。商法作为现代社会商人和商行为的调整规范,应当反映商的时代特征,商法的观念和制度也必须反映商时代特征。(2)商的时代特征与商的时代责任。20世纪以来,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日益严重的劳工问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关注的重点。人们认识到营利性不再是商的唯一目标,社会责任逐渐发展为商的时代特征,“商人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一观念已经被包括美、英、日、欧洲大陆等许多国家的学者所接受,甚至在一些国家的立法中也有了明确地体现。商主体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当代商的时代特点和商的时代责任。(3)提炼商法的精神特征,作为当代的时代精神。“商法时代”的出现,是现代文明的必然结果。商法崇尚合意、互赢、妥协、规制和信用的时代精神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法典、法律和制度,更是一种现代文明的精神。提炼商法的精神特征,这对于当代的中国,其意义远非囿于一个法律部门和一种法律制度的建立。商法对于奠定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基础,对于变革民族和社会的观念,对于“民主”、“自由”、“权利”、“平等”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正落实,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4)中国商法特有的时代责任。我国仍然处在经济发展的改革时期,存在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有经济体制和经济组织特征,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严格的商业审批制等等,形成了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商事发展模式。我们如何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商法,建立适合我国商事交易需求、又符合国际规则的商法制度,这是中国商法的时代任务。

4.防止商的泛化,尤其是民法商法化的泛化。在商法的发展中,往往存在一种趋势: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易主体的广泛化,民法对交易活动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不断将交易活动中的商事制度吸收到民法中来,使民法的交易化和商事化色彩不断强化。民法规范吸收了许多商事法律规则和惯例,并将调整范围扩充到商事领域。笔者认为这不是一种对社会进步有益的做法。民法和商法作

为私法的两大支柱密不可分。民法是商法的基本法,但商法不同于民法,民法商法化的无限制泛化只会带来商法精神的丧失和商事活动的无序。同时也会导致民法失去应有的品格。商法教学体系的活力来自商法理论的时代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系副主任柯昌辉老师:关于商法教学目标培养选择问题

1.为什么要将商法理念和商法技能作为商法学的教学目标?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其定位妥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今后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甚至最终还会影响到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依笔者多年从事商法学教学工作的切身感受和对商法实践中一些情况的了解,认为商法学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位为商法理念的确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什么要将商法理念的确立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其理由如下:目前我国的民商事立法还存在有不尽完备之处,在商事案件的审理中,有时会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或者对具体规定的理解出现了分歧,此时,裁判人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商法理念,往往直接关系到裁判结果的正确与否。至于将商法实践或实务能力的培养作为商法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更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商法理念既是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对商法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商法的基本理念就是效率、安全、公平和自由。立法者往往采取短期时效来设计商法的具体规则。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商法理念、效率、安全、公平等内涵方面的规定要求,同时处理民商法之间的关系,厘清其理论内涵。

2.如何训练学生的商法实践或实务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全面熟悉和掌握商法实务的各种技能,从而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诉讼与非诉讼服务。在具体实施时,我们应该本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的精神,通过理论讲授(lecture)、案例分析、课堂讨论(seminar)、实务操作等交叉进行的方式,运用场景教学、多媒体演示、计算机模拟操作等教学手段,从诉讼和非诉讼两个方面着手,强化对学生商法实践能力的训练。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吴弘教授:以市场实践需求设置商法课程与内容体系

在商法教学上,以“市场引领、理论指导、科研支撑、地缘渗透”的理念,贯穿于商法的课程设置与内容体系中。

1.市场实践引领商法教学。商法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感到,商法教学要充分联系我国的改革开放现实情况,切合我国经济法制环境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顺应商事交易活动普遍活跃的情况下,我们始终以打造接轨市场的专业人才为宗旨,努力将商法教学更适应市场的需要,不仅使学生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也使自身的办学更具有特色和价值。一是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设置商法课程与内容。如华东政法大学早在7、8年前即开设了信托法课程,并根据市场信托产品及其法律问题日益增多、学生较感兴趣等特点,将每学年开设一次改为每学期开设。近年来又根据基金市场发展情况,将课程调整为“信托与基金法”,受到学生欢迎。二是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细化商法课程与内容。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将商法课程适当细化。如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金融(银行)法、信托法、破产法、期货法等独立开设。三是重视商法实训课程与实践环节。商法教学需要加强学生操作能力培养,为此我们在传统的案例讨论、模拟法庭、诊所教育、系列实务讲座的基础上,新增了实训课程。如商事仲裁实验课,设置专门实验室,以实例为依据,从立案、组庭、开庭、裁决,到装卷、归档,让学生全过程操作训练。我们还在见习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签约建立了一批金融法、破产法等商法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还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模拟拍卖、招投标、证券交易等实践活动。

2.理论基础指导商法教学。一方面,重视商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我们坚持给经济法本科生开设商法总论。因为,商法总论有内容可讲,包括讲概念、原则、商人、商行为、商号、商事登记、商业账簿、商合伙、商担保等,组织讨论市场热点问题。如信用、商业惯例、商事规则国际化。另一方面,不苛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如商法与民法在商事合同、电子商务法的内容上,商法与经济法在金融法的内容上都有交叉,不必追求严格的区别。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增加了破产、信托、商业银行法等课程。

3.科研实力支撑商法教学。我院近年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教育部等商法课题研究项目多项。例如,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有“金融衍生工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公司治理制度比较研究”、“公司派生诉讼立法研究”等。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多篇商法论文转载于《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学院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努力把科学研究成果要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从而提升了教学水平,有效地保障了教学质量。科研转化为教学,我们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近年编写出版的《商法教程》(第二版)、《证券法教程》、《公司法教程》、《简明商法教程》、《公司法学案例教程》、《商事案例判解》等商法教材均融入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如《证券市场核心竞争力之法律构建》(教育部霍英东优选资助课题)、《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司法部课题)成为证券法、金融法教学更新的内容。我们重视商法重点课程建设,加强与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商法课程的建设,形成一批既注重实务、又有理论功底的品牌课程和教学名师。多年以来,一批商法课程被评为各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特色课程。其中,商法学被评为上海市级精品课程,证券法和金融法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票据法、公司法、信托法等为学校重点、特色课程。我院的教学队伍也获得了上海市教学团队的称号。

4.地缘特色渗透商法教学。我院地处上海,置身改革开放和市场的前沿,正在建设“四个中心”,经济发展快,相应新的法律问题和法律需求也率先发生。这就决定了我们商法课程设置与内容体系必须适应环境的要求。为了实现培养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的人才知识结构,我院积极推行双语教学。目前开设的双语商法课程主要有中国公司法与证券法、日本票据制度、外国银行法、英国商法、公司理财、公司金融法等。我们在本科法学专业经济法方向,设有商法总论(36课时)必修课和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限选课,信托法、破产法、期货法等任选课;本科法学专业刑法、民法等方向则设有商法学(54~72课时)必修课,其余为任选课;本科非法学专业设商法概论。在研究生经济法专业开设商法专题,证券法学、保险法学、票据法学等,民商法、法理专业设有商法选修课。在法学博士研究生的法学前沿课程中开设商法前沿内容,专为经济法博士开设商法前沿专题课程。由于商法教学特色的支撑,我院毕业生择业面广、就业率高,2006—2008年,连续多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8%~99%,硕士研究生就业率

100%。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赵万一教授:商法学教学必须强调商事思维的培养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大学之所具有这种文化传承功能,一方面在于大学所独有的人才密集优势,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大学所秉持的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在大学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本科教学具有其他教学层次无法取代的作用。由于法科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大多是法律实务工作。无论是案件的审理还是对法律事实的陈述与答辩,都要求必须具有极强的选择能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和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形象能力),要求能以口头或文字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用雄辩的事实和缜密的逻辑推理慑服对方。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而言,法学本科教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准确的判断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缜密的推理能力。由于对法律的准确理解必须借助于正确的思维选择,因此商法教学除了要遵循法学教育的一般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商事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强调学生必须具有效益意识、团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商法教学中之所以要强调商事思维的培养,主要缘于商法学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和商事法调整内容的特殊性。

商法学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律的制定不是统治者的恣意妄为,而是人类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通过理性思维的结晶。商法规范来源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是不断重复的市场交易行为上升为法律的表现。换句话,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则及基本运作方式翻译成法律语言就变成了商事法律。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商法而言的。正是由于商法规范为市场主体的营利性活动提供了具体的规则,而这些具体规则又是对市场经济活动及其实践方式的直接表现,由此决定了商法规范必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技术性。并且这些技术性规范含义确定、概念晦涩,很难用常识加以判断。如保险法中的保险危险、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等不但不能凭字面理解其确切含义,而且也不能简单地凭伦理规则就能判断其行为效果。因此,这就要求商法教学不应当是单纯的理论概括和抽象,同时也应当是对典型市场交易行为的具体认知和回复。商法学课程本身特殊性的第二个表现是,相对于其他法律学科而言,商法学是国际性色彩非常浓烈的一个部门。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作为商法最早起源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商法本身就是基于国际贸易的发生而出现的。另一方面,则在于正是因为商事规则的日益国际化和各国之间商事立法的不断借鉴及融合,造就了世界范围内商事立法的空前繁荣。因此,商法教学只有主动回应这种国际化趋势,才能使我们的商法教学充满生命力。商法学课程本身特殊性的第三个表现是,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商法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其内容不但涉及公司、票据、保险、证券、信托、破产等表现各异的诸多内容,而且还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社会学等许多领域。商法学内容的广泛性和繁杂性决定了思维模式的严苛性,即只有在统一的商事思维的指导下,才能使这种综合性知识服务于一个明确的目标。

商法调整内容的特殊性表现在商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直接的市场经济关系。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和行为要素等几个方面。其中的人的要素即市场主体不同于一般民事主体,它是以从事营利性活动为其唯一存在的目的具有经济和理性属性的商人。所谓经济人,是按照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穆勒的观点就是会计算、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所谓理性人,是指能够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原则对其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的人。而市场中的物不是表现为单纯的货币而是表现为货币资本,而货币资本则具有强烈的逐利性趋向。市场中的行为表现为商行为,商行为的主要特点是它具有很强的营利性和技术性。商法调整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事活动的初衷和目的都应当是为了满足营利的需要。

不仅如此,日益发达的商事立法和商事司法活动也对这种商事思维的养成起到一种助推作用。在立法过程中,立法机关开始注重商事立法和民事立法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性:在民事立法的价值目标选择中,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公平。而在商事立法中最高的价值取向则是效益,在处理效益与其他价值目标的关系时采取的是效益优先兼顾其他的原则。在审判活动中,审判机关开始关注商事审判的特殊性,主张用商事思维指导商事审判活动。商事审判中的商事思维主要体现在:在审判目的上,商事思维更多地强调其审判结果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在对商行为效力的判定上,商事审判强调行为的外观效力和公示主义,不过分纠缠和探究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意思,强调对当事人信赖利益的保护,更加注意商行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不轻易判定行为无效。在审判手段上,商事审判更多的利用行为瑕疵的补正机制,即对有形式瑕疵或轻微瑕疵的商业行为通常允许利用补正机制加以完善。在法律渊源上,商事思维更加强调尊重商事惯例和商事习惯,不轻易用司法判断取代商业判断。这种商事思维指导下的立法和司法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商法教学中的思维定势产生重大影响,促使商法教学从传统思维向商事思维的转变。

根据著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因此商法教学的最终目标必须落实在人才培养上。基于商事思维要求的特殊性,商法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当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培养的应当是对中国社会经济现实有深刻了解,能用自己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国际性和实务性人才,或者说是兼具有民法精神和商法精神的“民商法人”。作为“民商法人”,他必须首先具备“民法人”的秉性和要求。民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淳化社会风气和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民法精神主要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诚信、私权优先、个人本位、机会均等、以人为本等。因此“民法人”必须具有公平的理念、诚信的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商法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增进社会的福祉,商法精神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效益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团体意识。因此“商法人”必须具有团体精神,具各团体利益优先观念,时刻牢记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当然,“民商法人”不是“民法人”和“商法人”的简单叠加,而应是在更高目标下的吸收、重组和升华。作为“民商法人”他必须同时承载民法和商法的共同要求,同时满足民法学和商法学教学的双重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贾林青教授:商法课堂上适用案例教学的思考

1.适用商法案例教学法时,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教学功能。商法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正确地适用商法案例教学法,能够在商法教学中发挥特有的教学功能,帮助

学生理解商法理论。首先,商法案例教学具有专业性。商法制度所涉及的是诸多具体经济领域的商事经济活动。例如,商事范围内的证券交易活动、保险活动等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技术特点。因此,在商法教学中适用案例教学法时,必须根据相应的商事活动规律,选择最能说明这些规律的商事案例来论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理解和掌握基于商事活动规律而产生的商法理论。其次,商法案例教学具有综合性。丰富多彩的社会经济生活,决定了各种商事活动的内容同样是错综复杂的,大多涉及到诸多不同的又相互衔接的商事关系。例如,一个公司要依据公司法规则进行经营,还要按照市场规律从事经营活动,包括进行票据结算等。经营活动中要涉及系列理论,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学生需要扩展知识结构,增强综合归纳分析能力。再次,商法案例教学具有引导性。教师在商法教学中就案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和纠纷进行分析论证只是第一步,更主要的是应当向学生指出商事活动中所存在的潜在性问题,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所应当采取的措施等。例如,一份招股说明书的制订和发布有可能影响到公司发展的问题;一个企业并购活动可能涉及的风险因素等。商法案例教学的引导性借助于对前瞻性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提高商法理论的理解能力。实践证明,将商法案例教学与商法理论的讲述有机结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科学选择商法案例是适用商法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1)商法案例教学的案例范围,不应当局限于商事诉讼案例。对于商法案例教学所应选择的案例范围,在高校教师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商法案例教学的案例范围限于商事诉讼案例;另一种观点则是商法案例教学的案例应包括诉讼案例和非诉讼案例。笔者倾向于后者。理由是商法案例教学作为提高商法教学效果的工具,就应当与商法理论结构体系的特殊性相适应。从商法理论体系角度讲,众多商事活动对于理解商法规则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诸如,一个企业并购方案的拟订和适用,一支基金的发行活动,一次董事会的召开等,都可以成为论证有关商法制度的实证案例。(2)商法案例教学本身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不应当过分强调案例的真实性。因为,教师在商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时,如果仅仅忠实商事案例的真实情节,拘泥于对这些有限的真实情节进行表面化的分析,则其教学效果不能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商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和学生学习商法的需要,自行设计相应的商事案例。

3.应当妥善处理商法案例教学法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1)商法案例教学内容与法律院系的其他实践性课程是有所区别的。商法案例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对于商法理论体系的理解,因此,商法案例教学需要把握这一课程主题内容。(2)案例教学的方式多元化。可以安排学生到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工商管理机关等进行实习等。商法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商法理论的理解力和正确处理商事出现的违法问题。

群众路线大家谈征文 篇4

学习群众路线践行师者品德

二七区兴华小学韩凯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教育、培养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从事教育工作是光荣的,也是崇高的。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共产党员,如何在本职岗位践行走群众路线,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呢?

首先,党员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行胜于言。我们要全面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对我来说,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的最大体现,就是贯彻群众路线的体现。

其次,党员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勇为人先。党员教师必须要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多学习敢担当。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更要坚定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的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以党性铸师魂,以党风促教风。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和政策,让自己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使自己走对路,不走偏路,端正自己思想。在其他教师面前,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积极性、吃苦争先、不计名利,立足平凡岗位,刻苦钻研业务,以敢于负责的精神、锐意进取的品格,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以一流的业绩体现先进性,以实际的贡献走在群众前列。

第三,党员教师必须要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要时刻讲奉献,讲方法,讲品德。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责任是一种奉献,一种使命。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内容,真正反映一个党员教师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因此,党员教师必须强化忧患意识,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最后,应以教人者先教己者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一个有良好师德的老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是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

“城市管理大家谈”征文启事 篇5

近日,天津东丽区新闻中心发布关于“城市管理大家谈”的征文启事。正文如下:

近年来,东丽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农村向城市转型,扎实推进新市镇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环境整治,绿色生态宜居城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城市品位大幅度提升,涌现出一大批“美丽社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等,“建设美丽东丽”已成为全区上下共同心声。

为进一步提高东丽区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和吸纳力,为使东丽区城市建设管理的各项决策部署更加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为充分调动广大干群和社会各界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为树立东丽城市形象、营造良好宜居环境出“金点子”、支高招,《天津日报·今日东丽》自即日起开展“城市管理大家谈”征文活动。

征文内容:围绕城市建设和管理,向社会征文。主要内容包括对我区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观点、意见或建议以及经验等。要求观点鲜明、文笔流畅,字数在字以内。希望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电子邮箱:xwzxjrdl@126.com

东丽区新闻中心《天津日报·今日东丽》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第十三届“童之趣”杯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2.“难忘的瞬间”主题征文启事

3.“4·23世界读书日”征文启事

4.“共产党人”千字文征文启事

5.“红色家园”征文启事

6.“印象长大”有奖征文启事

7.“最美兵团人”有奖征文启事

8.“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有奖征文启事

作风建设大家谈征文 篇6

——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征文 邵阳市北塔区茶元头乡党委书记 杨絮飞

1、要围绕“后发赶超”推进思想观念更新。客观讲,近年来邵阳的发展步子是紧了、快了;但跳出邵阳看邵阳,却是慢了、迟了。我们在走,人家在跑;我们在爬坡,人家在冲刺,差距越拉越大。表面上反映的是统计数据上的差距,实质上暴露出来的是思想理念上的差距。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力度决定进度”和“胆略出思路,思路出策略,策略出实效”等等,这些发展理念突出地表现在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重要的生产力。近年来,尽管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但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形形色色的思想障碍。特别是我们有不少同志总以邵阳基础差、底子薄、财政穷为由头,同人家比,底气不足,自惭形秽,提不起精神,鼓不起士气,缺少一股敢于争先进位的豪气、勇于开拓创新的锐气、谋大局兴大业的虎虎生气。当前,随着中部崛起、湘西开发、武陵山片区战略的纵深推进和“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面对这一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处于这一发展关键期,我们失误不起。“失掉一个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在周边地市崛起的阵阵号角声中,我们不高耸为“山峰”则塌陷为“盆地”,不“率先崛起”就会“淘汰出局”。因此,在这咄咄逼人的形势下,在这催人 奋进的战鼓声中,我们必须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大力弘扬“不甘人后的创业精神、负重奋进的拼搏精神、协力同心的团队精神、立说立行的果敢精神、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牢固树立起“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的工作理念,把全市干群的思想统一到实现邵阳加速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以理念的率先崛起推动邵阳的率先崛起。

2、要围绕“兴工强市”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有效平台。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园区必先行。要坚持“科学规划、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在完善开发区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大园区的产业布局、功能配置的规划,拉开整体框架,提高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要按照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办法,通过借鉴和创新投融资模式,着眼于完善开发区功能,强力推进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园区纵横轴心干道及配套工程的建设,实行全程紧逼、密切跟踪,抢时间、争进度、保质量,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要牢固树立“抓园区就要抓项目,抓资金就要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切准上情,吃透市情,围绕国家投资导向和宏观政策变化的新趋势,认真研究分析,积极主动应对,抢占先机,争取主动,精心策划、包装、上报一批规模大、层次高、牵动性强的项目,争取列入省和国家计划“笼子”;对重点建设项目,要建立有专人负责、专线联系、专门汇报衔接的责任体系,形成统一协调的工作网络,全力以赴进行争取。努力在全区上下形成“千军万马跑项目,千辛万苦争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的浓厚氛围。

3、要围绕“四个突出”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突出农民主体。农民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坚持“让群众去做群众的工作、让群众去办群众的事情”,积极组建村民理事会、议事会、监事会,充分发挥农村“三会”和农村“五老”(老党员、老工人、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广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二要突出规划先行。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村庄规划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根据城市建设的进程,结合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三要突出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根据邵阳农村的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紧紧依托国土整理项目的实施,全力推进土地的二次流转,实现土地向业主集中,加速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迈进;紧紧依托湘窖酒业、李文食品、华鹏食品、华湘米业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果、蔬、畜源头产品,形成“公司+农户+市场”的互动互促产业链条;市内三区要紧紧依托近城优势,着力打造都市型现代旅游休闲农业,积极推动“农家乐”式的“双休日”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四要突出重点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是最大难题,化解资金难题,政府加大投入必不可少。要紧密结合邵阳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支农资金,优化资金投向,建立“以奖代补”投入机制,重点对村庄规划、基础 设施、社会事业和“三清四改”等农民最为关注的热点、焦点项目加大投入,放大资金的乘积效应。

4、要围绕“扩容提质”推进城市建设。随着发展的深入,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双向互动更加突出,加快江北新城建设进程显得尤为迫切。要按照“扩大城区规模、增强综合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美化城市形象”的总体要求,启动“扩容提质”战略,使城区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要超前化规划。加快城区道路、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和城区主要区域和重要地段、节点的祥规编制,既要体现功能性又要体现前瞻性,进一步提高规划的覆盖率。二要多元化投入。把城市建设和经营城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外来资本、民间资本、非政府资本参与建设,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新格局。三要精品化建设。要树立城市建设精品意识,坚持走生态邵阳、人文邵阳的路子。采取“腾地造绿、破墙透绿、借地还绿、见缝插绿”等手段,积极构建“以公共绿地为重点、机关校园绿化为补充、道路河堤绿化为骨架、周边山丘绿化为衬托”的城市绿网系统;要挖掘、整合市内人文资源,打出“宝庆”这一历史文化品牌,不断提高城市的内涵和品位。四要规范化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的方针,做到以建带管,以管促建,建管同步。继续深入开展“五城同创”工作,切实解决影响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

信息学奥赛大家谈 篇7

罗新河:信息学奥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竞争和表现的平台。通过信息学奥赛, 调动了广大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在课外接触和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 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参加信息学奥赛更是为优秀的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陈鸥辉:纵观这几年辅导的学生, 出于功利的目的参加信息学奥赛的还是占主流, 如果完全去掉功利的目的, 纯粹依靠兴趣与爱好要求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参加信息学奥赛,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 是不太可能行得通的。不过从今年新入校的高中生起, 信息学奥赛已经开始削减其功利性, 全国联赛只带有自主招生的优势, 全国竞赛保留了加20分的条件。过于功利的学生可能会放弃信息学奥赛, 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可能会缩减投入搞奥赛的时间, 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高考科目中去。

刘宗凡:在取消高考保送和加分以后, 信息学奥赛到底何去何从, 我觉得陈老师的观点还是过于悲观了一点。起码从目前参加NOIP的报名人数来说, 并没有一个明显减少, 部分省市甚至有所增加。

刘树明:我个人的观点是, 信息学奥赛应该既属于精英教育, 又属于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 奥赛的开展有利于挖掘和培养计算机科学界的精英人才, 有天分的学生参加奥赛学习, 不但对他们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有很大帮助, 同时对他们个人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都有非常大的裨益。没有功利性以后, 肯定会有些学生退出, 但学有余力而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的学生是会坚持下去的。另外我觉得, 如果要将信息奥赛去功利化, 更应该是引导他们写一些能与生活相关联的程序或者软件, 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编程, 而不纯粹是抽象的一个算法, 当然算法也重要。

罗新河:信息学奥赛获奖给学校增加了荣誉。因为全国信息学奥赛是规范的、严密的、严谨的, 是高层次、高水平的比赛, 学生获奖是可信的。因此, 如果某学校的学生能在奥赛中表现突出, 取得好的成绩, 则是对学校教学水平很好的肯定与宣传。信息学奥赛为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从学校的角度来说, 应该还会支持奥赛继续发展下去。

刘树明:现在的信息学奥赛存在一些不足, 我觉得最好能在竞赛中引入一些企业级的开发平台, 让学生的精力投入注重在算法思考方面, 没必要在全世界都使用机械化的高科技生产工具的时候, 仍然要求我们的学生使用刀耕火种的模式写程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直接引用VC++开发平台, 让学生看到非常形象的图形界面, 对他们理解指针、指针的指针、链表、树等抽象的数据结构帮助也非常大。

刘宗凡:信息学奥赛的改革那是任重而道远的事了。大家对信息学奥赛还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陈鸥辉:当学生真正开始投入到信息学奥赛的学习中, 题海战术可能是每个学生必经的过程。尤其是一些比较经典的题库中的习题, 如USACO中的习题, 在www.nocow.cn上不但提供了翻译, 而且有相关的各种题解, 是适合参加信息学奥赛的学生的学习之地。另外, 在www.tyvj.cn与www.rqnoj.cn两个在线评测题库中都有大量的习题及中学生的相关讨论。只有能够将学过的算法灵活地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时, 算法才能真正被学生掌握并运用, 学生才有可能在此算法的基础上触发灵感有所创新。

罗新河:我国著名的题库还有北大的题库 (http://poj.org) 和浙大的题库 (http://acm.zju.edu.cn/onlinejudge/) 。这些题库里基本上是英语试题, 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才能看懂。大量的ACM选手都是在这里切题的。

陈鸥辉:我在这里也谈一下语言的选择。如今信息学奥赛支持三种编译器:fpc (Pascal语言) 、gcc (C语言) 与g++ (C++语言) 。大家普遍认为, Pascal比C/C++更容易入手。从这几年带奥赛的经验看, Pascal语言最大的优势是其编译环境提供了强大的排错跟踪功能, 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是一个值得依赖的选择, 但随着学习者编程水平的提高, 学得好的学生普遍又转向C/C++语言。经过权衡, 我个人认为与其用Pascal语言过渡, 不如直接从C语言入手开始教学生, C语言是功能强大的结构式语言, 它本身也是强类型语言, 而且语法比较灵活, 允许学生编程有较大的自由度。同时, C语言又是C++的前身, 学好了C语言, 再转C++就非常容易了。

作风建设大家谈征文 篇8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目标的重要途径。乡镇基层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始兴县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活动的契机,努力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影

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优化环境,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解放思想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前提是从实际出发,落脚点是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终成效是促进我县干部群众观念上有新飞跃,思路上有新突破,作风上有新改进,环境上有新改善,工作上有新局面,最终目的是推动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结合本乡、本人工作实际,就是要创新实干,着力解决如何实现瑶乡发展新跨越的问题。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确定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扩大绿色和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蚕桑、丛生竹(果)、瑶乡土鸡”三大支柱产业,做强“灵芝、香菇、蜂蜜”等特色产业,做优生态与林业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坚持不懈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扩大引资规模,积极开展“一站式”服务,为客商提供优质的投资服务环境。要立足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职工化的发展思路,在转移农民过程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培育一批具有瑶乡特色的农业专业村,推动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切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旅游经济比较优势,精心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积极创建广东省旅游强乡和国家旅游强乡。突出绿色生态、特色文化优势,打响瑶乡素有“广东的小九寨沟”和“广东的小黄山”之称的原始森林风貌建设。加强旅游文化研究,精心筹办

“朝王”和各类推介活动,提升深渡水瑶族乡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发展餐饮、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新发展,努力使其成为瑶乡发展的新亮点,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抓好特色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促经济振兴。社会要和谐,文化是灵魂。深渡水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好这一优势,努力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为加快经济腾飞、构建和谐社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一要深入挖掘和认真研究历史文化资源。继续挖掘和整理瑶乡民族文化艺术、历史文化内涵,找准推动我乡经济社会建设的结合点和突破口,继续支持瑶乡民间民族歌舞表演团,以丰富瑶乡农村文化生活,奠定“文化瑶乡”的基础。二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从娃娃抓起,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的发展。要坚决克服经济实力不强、资金不足的问题,继续积极为学校的建设筹备资金,为孩子的教育谋求先进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三)增强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断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民生乃和谐之根本,必须真情关注民生,高度重视民生,切实保障民生,努力改善民生。要注重在改革发展中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使人民群众的现有利益不受侵害,改革发展的新增利益合理分配,困难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对于已出现的矛盾纠纷,要加大调解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入持久地抓好民情日记,以记民情、解民忧进一步密切政群、干群关系。要扎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水利、居住条件等的建设,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关心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保障乡卫生院的医疗条件,保证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的全面覆盖。要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四)加强队伍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要进一步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水平;二要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群众信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三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政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四要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努力养成为民服务的良好风气,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营造和谐的政群干群关系。

上一篇:2019年会主持台词下一篇:驾驶学校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