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整治方案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黑臭水体整治方案(精选5篇)

黑臭水体整治方案 篇1

为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巩固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特制定《XX镇XX河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围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着力解决农村污水直排、面源污染严重、河道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全力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让农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黑臭水体现状情况

XX河位于XX镇XX村镇工业集中区,全长2000米,黑臭程度轻度,是XX村农田排涝河,黑臭水体对农村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人口近千人。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XX河东连利东河、西连利农河,长期没有疏浚,且位于工业集中区,靠近畜禽养殖场,存在污染风险。

四、整治目标及整治标准

到2020年底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整治标准:

1、村民满意度〉80%(治理效果村民评议不低于30份);

2、水体无异味,颜色无异常;

3、水体无排污口或排污管道;

4、水体底部无明显黑臭淤泥;

5、河道管理规范,有管护公示牌,标明河道名称、管护责任人、监督电话等,纳入农村河道长效管护。

五、主要整治措施

1、全面控源截污。

(1)新建污水处理厂,项目进入招投标环节,加快河道周边的污水管网建设,做好污水收集处理。加强河道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入河治理。项目地点:污水处理厂位于XX镇工业集中区内,荣欣达路南侧,振兴路东侧;主要建设内容:XX镇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500吨/天,包括但不限于厂内建筑、结构、电气、自控、设备、绿化、道路、厂外雨污水管网及排污口建设;建设工期:十个月。

(2)目前已经改造河道周边旱厕、户厕21座,实现村庄周边居民户厕无害化改造。

(3)规范畜禽养殖整治,杜绝养殖粪污直排河道。靠近XX河有一养鸡场,是镇招商引资企业,该养鸡场已新建了畜禽粪污发酵池,对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变成干的有机肥料进行再利用。

2、加强疏浚活水。按照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优先开展黑臭河道治理。通过疏浚河道、清淤整治、制定水系联通、活水方案,我镇河道疏浚已经完成。共疏浚河道长2000米,土方1.38万立方。

3、开展生态修复。凡开展疏浚整治的河道均要配套绿化、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大力推广生态护坡建设,提高水体的生态修复和生态自净能力。我镇计划栽种绿化树400棵,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4、建立长效机制。将农村河道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制定长效管护方案,落实专人管护。XX河属村级河道,由XX村进行长效管护,管护责任人:XX。

六、投资估算

1、长效管护每年需投入0.2万元由XX村实施长效管护,落实专人管护。

2、计划新建污水处理厂需投入1160万元由镇财政支出。

3、河道周边的旱厕、户厕改造需投入2.1万元。

4、河道疏浚需投入3万元。

5、对黑臭水体进行水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护岸2000平方米绿化种植需投入2万元。

6、加强规范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长期治理每年需投入1.5万元。

七、进度安排

一季度:2月25日前完成“一河一策”整治方案编制并行文报水务局;3月份做好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保证工程全面开工。

二季度:基本完成河道疏浚工程,完成整治工程量60%以上,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季度:整治工程基本完成,进入扫尾攻坚阶段。

黑臭水体整治方案 篇2

1.1 阜蒙河东西贯穿利辛县境内,与西淝河呈十字形交汇,流经主城区全长3.871km,一直往东通到蒙城县,最终流入淮河。阜蒙河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优良的开发前景,但是由于近年来城区段河水受到严重污染,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提升利辛县城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县城,保护城区内河水环境,有必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水质改善规划方案。

1.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常住人口的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老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使得部分居民生活污水得不到很好的收集和截留,最终流入阜蒙河,造成该河段水体气味恶臭、颜色发黑,透明度很低,富营养化严重,水生动物死亡,水动力不足,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和城市整体形象。通过生态还原治理可以修复该河道水体原有的生物多样性、连续性,使水生态系统转入良性循环,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消除或减轻水体污染,起到保护水环境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城市优美的水生态景观。

1.3 通过本方案可实现本河段水质改善目标:水体清洁、感观良好,无异味产生;水体透明度在0.7m以上;河体具备一定的自净功能;初步改善水体物种结构,还原水体生态。

2 设计方案

2.1 河道暂时封闭

为避免外部河道水体进入待治理河段,对整个系统构建产生影响,需构建一个河道两端暂时封闭的系统,采取植物带隔离坝阻断其与外界水体交换。

2.2 前期预处理

2.2.1 底质预处理

土壤是病虫害传播的主要媒介,也是病虫繁殖的主要场所。许多病菌、虫卵和害虫都在土壤中生存或越冬,而且其中还常存有杂草种子,因此在种植水生植物前,需要对种植区域进行预处理。通过利用底质改良剂,迅速降解底质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有机质含量,改变恶臭底质;快速提高河底氧化性,降低有害物质(NH3-N、NO2-N等)的含量;改善下雨及水质突变后底质中的低氧状况,提高底泥及水体的氧化状态;去除有机物在低氧条件下不完全分解的产物有机酸,稳定河底pH值。

2.2.2 水位调节

由于水生植物种植有较高的水深要求,因此系统构建初期需降低河道内的水位,种植区域最高水位保证在0.3m~0.5m以内,利于沉水植物的种植和成活。

2.2.3 物种清理

目前需要清理水体中杂鱼种类,保证水系中存有有益于水体生态建设的细菌和水生动物群落。细菌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原生动物以细菌为食,能够加速生物膜的更新。衰老的细菌被捕食后,为新的细菌生长提供了生长空间,使细菌的整体处于较活跃的状态。同时原生动物又是后生动物的食物。水体中生长的植物在为水体提供氧气的同时也为细菌和微小动物的生长提供了附着空间,水体底质和植物组成的复杂环境又为各种生物提供了不同的栖息地。在系统内部,生物之间相互促进或约束,保持着整体的功能和活力,可以恢复水体中的水生生态结构、增加水体自净能力。

2.3 构建水生生物环境

2.3.1 种植水生植物

水系中种植水生植物不仅具有景观功能,还能提供更多的栖息生境,营造生态多样性;更重要的是水生植物有利于封闭底泥,吸收水体中部分营养盐和有害物质,降低河道中的氮、磷浓度,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对污染物的去除、沉降、抑制蓝绿藻水华均有一定的作用。水生植物要做到及时收割,收割后移出水景环境,以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景观效应。(1)种植沉水植物:水域适合沉水植物种植条件(2m水深以内),因此在河道中种植一定量的沉水植物,最大程度地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选择水质净化能力强、季节上能相互衔接、生长易受控制的品种。有效吸收水体中N、P等营养元素。(2)种植挺水植物:挺水植物一般种植在岸边较浅水域内,河道两岸缓坡软质地带,种植部分挺水植物,能提供水体中所需的光合作用,为水体中提供溶解氧。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阻污染、护岸坡作用。(3)生态浮岛:生态浮岛主要是通过筛选种植根系较为发达的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更好的起到除磷、脱氮等作用,降解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

2.3.2 放养水生动物

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其中水生动物群落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河道水域应当构建科学合理的水生动物群落,包括滤食性水生动物、食草性水生动物、肉食性水生动物、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等。(1)鱼类:选择滤食性的水生鱼类和杂食性的鱼类为主,待水生植物长好后投放少量的草食性鱼类如草鱼,适当放养少量的肉食性鱼类。通过水体中上层鱼类对藻类的摄食以及水底水生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水生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转移及富集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2)底栖动物:人工水生生态系统的构建必须考虑水底底栖动物的放养,放养一定量的滤食性的双壳类和刮食性的螺类可以减少藻类的滋生和繁衍,提高水体的水质。也可放养少量的虾类,它能分解河岸落叶、河道中的水草等形成的有机碎屑以及水生动物的粪便、尸体等形成的有机物质。(3)浮游动物:滤食性浮游动物可以滤食水中的细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起到滤食藻类的作用。

2.3.3 投放水体微生物菌种

微生物菌种污水净化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群体对有机物和毒性物质进行转化。微生物菌种具有体积小、表面积大、繁殖力强等特点,能不断与周围环境快速进行物质交换。污水具备微生物菌种生长繁殖的条件,因而微生物菌种能从污水中获取养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微生物菌种在生态系统中作为还原者,把绿色植物产生的能量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它们在自然界大量而广泛的存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们能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尸体及残骸分解,将一些有害的污染物质加以吸收和转化,成为无毒害或毒害较小的无机营养元素。因此微生物菌种是水体中的“清道夫”,它们为避免由水生生物带来的水体二次污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3.4 河道水体增氧

增氧可以增加河道水体中的溶解氧、抑制水中藻类生长、改善河道底质、优化生态群落,增强水体的净化功能,消除黑臭,减少水体污染负荷,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还能起到一定的脱氮除磷作用。尤其在老城区滞流型的黑臭河道内,高温季节增氧可以很好的改善水体环境。另外,在河道内增设喷泉暴气装置,定期开起喷泉既可以给水体增氧,又增加了城市河道景观,也能抵御外界一定的污染。

3 后期维护方案

3.1 水面日常维护

水面的日常维护工作主要由人员巡视完成,及时清理水中的植物落叶和垃圾,及时打捞因天热和水流静止所引起的水面上漂浮的青苔,防止落叶腐烂造成富营养化;定期关注水面情况,发现水的颜色与平日不同,如变绿、变浑浊、泛白、泛红、泛黑、不明漂浮物出现时应及时采集照片;在景观水系内严禁清洗带有污染物的东西等。

3.2 水体的专业性维护

3.2.1 水质特征检测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定期对景观水系水质进行检测,依据水质检测结果快速判断水质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水质。

检测指标: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BOD、COD。

检测频率:冬季和春季:1次/2~3月;夏季高温季节:1次月(6至9月)。具体检测频率根据水体的水质情况进行调整。

3.2.2 水生植物的维护

水生植物的维护是针对原位生物修复部分所栽种的水生植物,包括:杂草清除、修剪、清理和补种。

由于水系岸边没有遮挡物,水热条件好且又富含营养,杂草极易生长。故需控制杂草,让栽种的水生植物生长占优势,改善整体景观效果。杂草的去除切不能使用除草剂。杂草采取春季淹水和人工拔出的方法去除(可在水体的日常性维护工作中完成)。

清理植物残体选择在早春进行,如腐烂的植物残体不及时进行清理,势必引起二次污染和沉积,对水质影响很大。对残梗败叶及时清捞,避免沉积水底形成新的污染。对枯死的水生植物实施更新补种,以保证群落结构的稳定。

3.2.3 水生动物的维护

水系水质净化工作中将安排放养白鲢、花鲢等滤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对水生动物的维护包括:捕捞和放养工作;及时清捞动物残尸,防止尸体的腐烂分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并视具体情况适量补充;未经允许禁止投放鱼类和其他任何水生动物,尤其是锦鲤等鱼类。

3.2.4 增氧设备的维护

曝气增氧是城市河道水体复氧的重要方式,安排专人每月定期检查曝气设备的螺丝是否松动,并进行紧固;定期清理空气过滤器,有损坏时及时更换;定期清洁管道内部,防止杂物进入;定期更换润滑油;注意清除叶轮上的附着物,使叶轮保持最佳工况,全年使用完毕后,应除锈并涂上防锈漆和保养一次、更换机油等,保证增氧设备稳定运转、高效增氧。

4 结语

通过采取以上种种措施,可实现本河段水面清洁、感观舒适、没有异味、水体透明度高,河体具备一定的自净能力和水动力,能很好的改善城区水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摘要:本文以阜蒙河利辛县城区段内河生态治理为例,阐述了我国城市黑臭水体生态还原治理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利辛县阜蒙河,城市黑臭水体,生态治理,方案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建部,环保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2015,8,28.

[2]付永川,杨海蓉.对重庆市次级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18).

[3]郑天柱,周建仁.污染河道的生态恢复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2(03):4.

[4]范毅.城镇河道治污规范化管理研究[J].山西水利,2013(07).

黑臭水体整治方案 篇3

权威解读

该技术指南发布的目的就是在技术层面深化和细化工作指南中的“控源截污”和“就地处理”两项重要任务;指导各地能够在有限的时间,抓住导致水体黒臭的关键点和核心,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有限目标。

一、技术指南内容侧重点的确定

自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以来,各地人民政府迅速行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然而在当前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不到位、目标不合理、策略不清晰、措施不得当等问题。有些城市将主要资金都投入在水体本身上,甚至有些将调水冲污作为治理的主要对策;还有些城市将黑臭水体整治等同于流域的综合治理,提出了近期难以实现的目标,这些都不利于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形象和深刻地道出了城市黒臭水体整治的核心和关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我国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存在三个十分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一是敷设在地下水水位以下的排水管道,由于各类结构性缺陷和排水口的不完善,导致大量地下水等外来水入渗进入管道,加之河流等水体水从排水口倒灌进入管道,造成“清污不分”,清水“占了排水道”;二是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导致雨水管中有污水,污水管中有雨水,雨水、污水不能“各行其道”;三是敷设在地下水水位以上的排水管道,污水外渗成为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因素之一。上述问题久而不治,就会以排水口“常流水”和水体发生黑臭来表现,也会以城市发生道路塌陷来“报复”。

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消除导致水体黒臭的根源,所以技术指南将侧重点放在了排水口、管道和检查井的治理方面。要在强化排水管网建设的同时,更要强化对排水口、排水管道及检查井各类问题的排查。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排水口进行治理,杜绝污水直排,治理水体水倒灌;对各类排水管道及检查井存在的结构性缺陷进行修复和混接点改造,减少地下水等外来水进入排水系统,减少雨污混接。只有这样做,才能够真正体现“控源截污”的内涵,也才是完成其核心内容。

二、技术指南基本原则的确定

“控源为本,截污优先”;“科学诊断,重在修复”;“建管并重,强化维护”和“综合施治,协同推进”四条原则体现了控源截污工作的系统性,明确了以现有设施为重点的治理对象,提出了多措并举的技术路线,强调了设施维护和与“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协同推进的的重要性。

截污是减少进入水体污染物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但是面对已有排水口的“常流水”,一堵了之是行不通的,特别雨水排水口、合流排水口堵不了,也不能够堵的。这就需要在调查和诊断,摸清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对排水口实施改造,解决污水直排和水体水倒灌问题的同时,修复导致地下水入渗、污水外渗的缺陷,解决混接问题,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常流水”。另外要让排水设施发挥好作用,一定要重视包括排水口在内排水设施的运行维护,其一则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则能够有效控制排水管道中因清通不及时,淤积物在雨天冲入水体。借力发力,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排水管道进入综合管廊,从源头管控雨水径流,有效减少溢流污染,促使排水系统质量的提升,减少排水管道各类缺陷产生更是避免水体黒臭的系统对策。

三、技术指南治理目标的确定

技术指南以“控源截污”为水体黑臭整治的核心,提出了“消除旱天污水直排,削减雨天溢流”;“提升污水处理效益,减少污水外渗”和“降低系统运行水位,恢复截流倍数”三个治理目标。

采取全面和系统的“控源截污”措施,不但能够消除旱天污水从排水口直排,减少排水口的雨天溢流,而且还会收到“一箭多雕”的效果,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提升和减少污水外渗就是这些效果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居住小区污水CODCr(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超过300~400mg/L,但是众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Cr浓度却不足200mg/L,甚至不足100mg/L,最直接原因就是地下水等外来水入渗、雨水混接和水体水的倒灌。很多城市污水处理率高达90%以上,甚至超过百分之百,但是水体是黑的就足以说明,污水处理实际成效在百分之50%以下,甚至更低。“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升上去,水体污染物才能够降下来”形象表达了污水处理功效提升对水体黒臭治理的重要意义。技术指南提出治理后,高地下水位地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Cr浓度不低于260mg/L并不是苛刻和严格的治理目标。

四、技术指南技术路线的确定

技术路线提出了四条路径:一是在查排水口旱天有无污水直排(包括雨水排水口有无污染水排放)的基础上,提出确定和强化各类排水口的治理、污水收集处理对策;二是在查排水口雨天有无溢流污染的基础上,制定管道及检查井缺陷(包括混接)的检查(调查)、调蓄和就地处理及设施维护的具体措施,治理排水口、控制合流溢流污染、防止倒灌;三是在查污水处理厂进水量的基础上,并结合地下水位情况和排水管道缺陷(包括混接)调查,解决污水外渗和地下水入渗、倒灌问题;四是在查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的基础上,针对进水浓度异常偏低,采取措施解决排水口倒灌、管道及检查井的地下水入渗问题。

五、技术指南具体措施的确定

技术指南可以用:“一个核心,七大措施,多项目标”来概括。即以“控源截污”为核心,通过“查、改、修、分、蓄、净、管”等措施,解决“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的问题;实现“一箭多雕”。

技术指南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排水口调查与治理,排水管道及检查井检测与评估,排水管道及检查井修复与治理,截污调蓄与就地处理,排水管道、检查井及排水口维护管理等章节,“查、改、修、分、蓄、净、管”七大措施分别体现在各个章节中。

“查”就是查清排水口存在问题,查清管道存在的缺陷、地下水等外渗水、污水外渗与雨污混接等情况,为后续治理措施提供支撑。

“改”就是对各类排水口采取堵、截和其它改造措施,堵住直排污水、截流混接水、防治河水倒灌。

“修”就是针对排水管道和检查井各类缺陷,有针对性地采取修理措施,特别是要封堵地下水渗入、污水外渗。

“分”就是采取有效对策,治理雨污混接,让雨水、污水各行其道,实现雨污分流。技术指南第四章“排水管道及检查井修复与治理”给出了雨污混接治理的具体方法,或者说具体要求更为恰当。“蓄”就是在系统中设置针对初期雨水、雨污混接水的截、贮等措施,减少直接排放对水体的影响。“净”就是采取就地应急处理措施,为初期雨水、雨污混接水排放水体前,再上一道锁。

“管”就是强化对系统的维护管理措施,减少管道淤泥对水体的污染。“工欲解黑臭,必先治管道”点出了黒臭水体治理的前提和关键。“查、改、修、分、蓄、净、管”七项措施相辅相成,为黒臭水体整治关键和核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具体手段和方法。

黑臭水体整治方案 篇4

“水十条”是继大气十条之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据透?,“水十条”明确治理目标:截至2017年前消灭劣五类水。这个时点比业界预期的2020年要早,加之“水十条”将带来2万亿的投资规模,分析人士称,这将为水污染处理市场带来极大机遇。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以下简称“峰会”)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透,“水十条”有望近期对外公布。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峰会上表示,目前“水十条”已基本编制完成,《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加快推进,专家预计大气、水和土壤这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涉及环保投资需求将超过6万亿元。

在三大环保行动计划中,《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任务艰巨。对此,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公开介绍,“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欠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仍然过大,造成不少地区环境容量超载。据国内有关专家测算,目前的污染物要再削减30%—50%以上,水环境才会有明显的改善。” 水体污染呈现九大特点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的水资源利用仍然不合理,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根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简称《公报》),在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仍有近十分之一的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劣于Ⅴ类;在4778个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监测点中,59.6%的水质较差甚至极差;在全国9个重要海湾中,7个水质差或极差。

“根据《公报》,2013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97.3%,即达到Ⅲ类水标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分析道,“实际上,II类水源很少,自来水厂取的水大都是Ⅲ类水。让人存疑的是,97.3%的水是否真的已经达到Ⅲ类水的标准?我也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δ来水源地水质要提标,要达到Ⅱ类。”

宋永会介绍,基于水专项的研究发现我国水体污染呈现九个特点:河流干流和重点湖泊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支流污染严重;城市水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能力全面提升,但水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供水能力不足,水质水量保障率低;流域C0D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氮污染物排放上升为河流水质改善的首要问题;常规污染物控制成效明显,但有毒有害物问题凸显,跨界污染事故频发,环境风险居高不下。

“河湖生态健康恶化,服务功能与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严重下降,成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瓶颈;目标总量控制对污染负荷减排效果显著,但与水环境容量脱节,制约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层面推广水质目标管理势在必行。”宋永会介绍,“常规监测监管能力大幅提升,但风险监控与预警能力不足,饮用水安全与流域水环境监管能力需进一步强化提升;当前法律与标准体系对水管理成效明显,但制约着分区、分级、分期差异化管理的要求,应当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

加强对黑臭水体的治理

随着我国对水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县城、乡镇的生活污水处理也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宋永会透?,“水十条”对县城一级污水处理厂和城市2020年污水处理率都将明确提出更高要求。“这样的处理率要求比住建部原来的预期高很多。”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曾公开表示,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城市、县城、建制镇、村庄的污水处理率分别为87%、75%、28%、8%,污水处理率差异巨大。

除了县城污水处理率急需提高外,针对农村面源污染,宋永会也强调应该在治理观念上进行改变。比如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可以进行沼气发电,从而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但是我国农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此外,城市污水处理理念也将面临很大转变。“我国应该借鉴国外三厂融合的概念,推动污水处理厂由污染控制达标排放向资源化回收和再利用方向发展。同时,在诸如税收等其他配套制度方面,也应该进行建设和实施。”宋永会说。

除了点源治理,流域治理也将成为水环境治理重点,而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根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在长江等十大流域中,仍有9%的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为劣Ⅴ类;在4778个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监测点中,水质较差的监测点比例为43.9%,水质极差的监测点比例为15.7%;在全国9个重要海湾中,7个水质差或极差。

同时,我国河湖问题依然严峻,水质和底泥黑臭问题?有解决。而这也是“水十条”关注的重点问题。宋永会透,“水十条”对黑臭水体的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法、技术规范,加强对黑臭水体的治理。”

对于湖泊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宋永会表示,应该阻控污水处理厂对湖泊造成的污染,对受污染的湖泊应进行疏浚,修复湖泊水环境非常重要。同时,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控预警,在不同的水生态功能区,进行差别化管理。

此外,宋永会介绍说,通过水专项的研究,针对“水十条”提出了10项建议,包括河流干流全面达标与支流综合整治、湖泊藻化治理与富营养化控制、城乡水环境改善与功能达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重点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清洁小流域与农村环境治理、有毒有害物质减排与风险控制、良好水域生态保护与受损水体修复、流域容量总量控制与水质目标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与流域监管等。这些建议均在“水十条”制定中得到充分重视。

据业内人士透,制订“水十条”的思·主要是“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比较好的水体水质,保证水质不下降、不退化;另一头是针对已经严重污染的劣类水体,尤其是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的黑臭水体,下决心治理好,大幅减少甚至消灭掉。通过这两头来带动中间一般水体的水污染防治。

环保部曾指出,“水十条”总投资预计超过2万亿元。业内分析预测,“水十条”出台后,从消灭劣类水角度出发,近年来已逐步开始的市政污水提标改造将得到进一步强化。若仅考虑重点地区污水厂在3年内完成改造、单λ投资按“十二五”规划中平均约525元/吨进行估算,则年投资需求或达108亿元。

黑臭水体整治方案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在城镇存在大面积黑臭的水体,这成为中国城市中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黑臭治理水体对其他污水处理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结合黑臭的原因,水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当的技术进行处理。本文将主要研究黑臭的水处理技术的不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计划,促进黑臭治理水和保持长期改善水质。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水质

黑臭的一种极端表现水有机物污染水体,这是因为水中的氧气,有机物造成的腐败。当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进入水、有氧微生物的生物化学的影响下,消耗大量的氧气在水里,让水变成氧和厌氧细菌繁殖,腐败,有机物质分解,发酵黑臭的水。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预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提出,到2020年,黑臭的水高出地面和城市适当的控制在10%;到2030年,七个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的整体达到75%以上,整体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消除。这些目标反映了国家治理黑臭的水的决心,在黑臭的水管理实践中,然而,仍然面临许多技术问题:什么是适当的技术治理黑臭的水?这些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如何优化和集成的黑臭的水处理技术?如何防止黑臭治理后反弹,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稳定?这些问题对于城市创建一个“黑臭的水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

水污染处理的过程中,城市黑臭的水治理是一个热点,城市黑臭的水的治理方法有物理修复,污泥疏浚、化学修复、河道曝气、生物修复,等。城市黑臭黑水性能是臭味,但黑臭的原则是不同的。这导致城市黑臭治理、水与其他基于规则的污水处理。城市黑臭水体不能只关注短期治理效果,应该从长远来看,眼睛将水质改善为最终目标很长一段时间,选择适当的管理技术,从长远看城市治理黑臭的水,确保治理水质标准后能长时间保持稳定。

水黑臭治理也应该采用合理的技术路线,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确保有效地控制污染,水黑臭治理的根本。您还需要填满水和生活水生态修复措施,进一步净化水质,促进长期的改善和水稳定性。因此,根据管理技术路线黑臭的水处理技术可以分为五类,即外生减排技术、内部控制技术、水净化技术、水充填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

2、黑臭水体治理,水质长效改善的技术原则

城市黑臭的水治理过程中必须首先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措施、技术集成、总体管理、有效执行”原则,第二个有针对性的治理,根据相应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根据水污染的程度,污染和污染阶段,相应的管理措施,根据水质特点、管理目标和不同的不同阶段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集成技术。虽然水质的方法,提高水质不同,但可以很好的有效治理的问题,并能有效维持的长期改善水质。

此外,在选择一个城市黑臭的水处理技术,技术人员应该遵循“适用性、全面性、经济、安全”的原则。首先在水中黑臭治理城市应该选择使用一个成熟可靠的技术,而不仅仅是追求“开拓创新”;其次,在选择治疗技术,不能只是单方面的短期改善水质,还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黑臭水改善和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从而实现的根本改变黑臭的水,再一次的选择治理技术仍然需要选择经济可行的技术,改善水质。最后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需要考虑技术实现后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水生生态区域和陆地生态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如:水添加化学和生物制剂保持小心,当你需要确保没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有关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与长效改善技术实施的体现

城市黑臭水资源管理和水,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治理目标的选择将导致不同的技术措施,如果根据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和治理目标、治理城市黑臭的水主要分为三个不同阶段,主要的应急管理、水质改善,长期维护阶段。紧急阶段,需要控制外来污染的水体,如通过采用絮凝剂剂加速底泥疏浚去除污染物的去除水中污染物在地表水或通过污染或再生水被添加到不断稀释,这样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能够控制黑臭现象。水质量改进阶段是基于应急响应措施,黑臭缓解后到工厂或人工曝气措施不断净化水质,和那些滞留型水,水在一个封闭和半封闭衬底修正案减少内源污染负荷。此外,黑臭治理水后,可能会有一个黑色的发臭的水再次复苏的情况下,更会导致更严重的污染,因此,为了确保水质可以有效管理,以确保能保持水质改善后长期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水质。此外,还需要维护和管理时的水,加强水环境的控制,禁止周边居民的生活垃圾到水里,但也使水干净,防止水又黑臭。

4、水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容量研究

城市黑臭的水治理应根据城市的环境功能,城市河流为对象,根据水环境现状与引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0)计算程序,计算指标COD、氨氮、TP。

结论

总之,城市黑臭的水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黑臭治理水以保持城市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理只需要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但要采取适当措施,综合城市水资源管理,导致更多的科学有效的治理城市黑臭的水。此外,在城市黑臭水体黑臭的过程水不应该忽视和治理后的生成原因长期保持改善水质的情况,此外,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确保城市水体水质的有效管理。参考文献:

上一篇:班主任班级管理学年总结下一篇:春幼儿中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