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共9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方法,积累名句。2.发展语言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3.激发以多种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品味古韵,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教学难点:诵读经典,体会诗人表达的意境以及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 导入:看图猜诗
师: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诗词的诵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五年级也学了几首诗了,看看大家能通过图片直接吟诵出来吗?
(看图猜诗)
师: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历史中,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我们。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华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今天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古诗分享课,看看通过我们本册学习的古诗,我们又能了解哪些知识呢?
二. 分组交流
师:在课前,我们已经按小组进行搜集资料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将本组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稍后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汇报。
分组情况:六组,每组找两名同学重点汇报,其他组员进行提供资料及补充 一组:按情感分类(豪情壮志诗、表达喜爱之情)二组: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三组:写作内容(边塞诗、送别诗、抒情诗等)四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五组:按季节(春、夏)六组:按季节(秋、冬)三. 全班汇报
一组:介绍其他的豪情壮志的诗以及表达喜爱之情的诗
师:感谢第一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古诗分享,相信大家都有了新的收获,是啊,古人就是这么的智慧,用吟诗来传递自己的情感,一词一句就代表着内心强烈的感情。
二组:分别举例含有修辞方法的古诗
师: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仙李白的诗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他的诗,强烈的字眼,夸张的手法,确实让我们不禁为之震撼。一幅幅真实又灵动的画面似乎就通过诗句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组:边塞诗、送别诗、抒情诗等
师:我们也可以从诗的内容进行整理,相信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介绍,让我们不禁能感受到
四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师:
五组:春夏篇 六组:秋冬篇
师:春天我们会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夏天我们会吟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我们会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我们会吟“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一首首千古绝唱的古诗犹如夏花般灿烂,秋叶般静美。
四. 拓展提升
师:古诗就像海,她蕴积深厚而壮阔波澜,古诗就像山,她深邃凝重而意境深远。一首首闪烁着智慧的经典,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
师:古诗词之所以能历经时间的冲刷而流传至今,还与这些古诗背后或凄美或睿智的故事有着源远流长的根源!
五. 互送书签
师: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汇,时间总是飞快地在我们的指尖划过,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感受与收获,请你拿出桌上的书签,写下你感受最深的两句诗,也可以写下你最想说的话!
六. 课堂小结
1. 诵读是让学生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有效捷径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 诵读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文言文基础知识。古人的文章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 是很生涩的, 尽管老师讲了许多, 学生还是一知半解, 这时朗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朱熹主张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其目的就是“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掌握和积累, 都不能单靠背解释、记术语, 只有通过诵读文章, 获得语感才能实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能读准字音, 对文章的字词也就有所掌握。如对于一词多义现象, 即同一个词, 在不同语言环境中, 读音、意义、用法不同。我们可以在熟读熟记其读音时记住它的不同用法。例如“间”,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的“立有间”读“jiàn”, 是“一会儿”的意思。而《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也读“jiàn”, 却是“夹杂”的意思。又如“数”, 在《狼》一文中的“又数刀毙之”读“shù”, 意为“几”。又如通假字,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中“说”通“悦”;“河曲智叟亡以应”的“亡”通“无”……文言文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又间有通假字, 对于这几种类型的字词, 如果相关文章熟读成诵了, 感性例句积累多了, 生疏的也就变为熟悉的了。学生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 积累了基础知识之后。就为更深层次理解文章做好了铺垫。
2. 诵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古诗文教学中, 诵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古文的停顿, 往往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如果读错句子的停顿, 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 甚至会曲解文意。如《狼》“其一犬坐于前”, “其一犬/坐于前”跟“其一/犬坐于前”意思是不一样的。又如《捕蛇者说》一文中的“而乡邻之生日蹙”, 应是“而乡邻之生/日蹙”, 而不是“而乡邻之生日/蹙”。再如柳永的《雨霖铃》文中“都门帐饮无绪”, 不可能念成“都门帐/饮无绪”, 而应是“都门帐饮/无绪”。这类情况还有不少, 指导学生诵读时必须分清句读, 才能疏通句意, 理解文意。
3. 诵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像, 还能给予学生美的感受
在古诗文教学中, 诵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像, 引起美的感受。反复诵读可以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 激起学生丰富的想像。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 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深刻的内涵, 不展开想像, 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 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我们让学生在想像中诵读, 在诵读中想像, 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 感知形象, 运用想像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 品味诗意, 走进诗的意境。如读《出塞》, 可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展开想像:登上塞外关城, 明月下, 望着辽阔的荒野……为了戍守边境, 这关城, 从秦汉到现在, 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呢?只有充分发挥想像, 才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在诵读文章时, 只要能开启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反复诵读, 在“之乎者也”中, 把握语脉, 进而把握思想的脉搏, 就能消除与古人的距离感,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诵读得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 无论兴趣方面, 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诵读, 不仅有助于走进诗人的意境, 更能感受文章的人物美、情感美、思想美。如诵读“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浮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雄姿;吟诵“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我们向往的, 是充满着和谐清静的大自然的纯真;轻吟“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时, 那情人分别时惆怅的情景尤如在眼前。
诵读, 正是通过语言的感知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 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
4. 诵读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如果说阅读古诗文是我们超越时空和古圣贤心灵对话的话, 那么诵读古诗文就是我们“替”古圣贤抒发思想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 也是学生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过程。他们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的同时, 也会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当学生神情肃穆地朗声诵读《〈孟子〉二章》“生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时, 升腾在他们心灵中的不就是那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吗?当学生慷慨激昂地高声诵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候, 充溢在他们肺腑的不也是那种荡气回肠的爱国情操吗?而吟哦着“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时, 学生也将把这做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箴言。高歌着“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学生也会将它当作激励自己永不言败的自信。这样日诵日习, 塑造的将是高尚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
5. 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说”“写”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诵读兴趣,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1、营造诵读氛围。
一讲。讲诵读的好处。我告诉学生,诵读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了解,而且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的东西。”诵读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许多文学大师都认为“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而且诵读有益健康。放声朗读,清胸通肺,可使人神清气爽。讲名人诵读的事例。如白居易曾“昼课赋、夜读书……以至口舌成疮”,韩愈日记数千言,“口不绝吟于六世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鲁迅小时候能把一年中念过的尺把高的书从头到尾背下来;郭沫若八岁能熟背《唐诗三百首》;巴金少年时代能背好几本书,其中包括《古文观止》。讲诵读教学法的地位。我告诉学生,诵读教学法不是古诗文教学的“旁门左道”,而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有效方法,且在理论与实践上接近于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的“渗透式学习法”——即在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以体会式的方法学习。
二辩。组织同学们通过辩论区分“诵读”与“死记硬背”两个概念。使学生明确“死记硬背”是对知识没有理解,也不要求去充分领会,更不管是否灵活运用,硬性规定死记。读时,对内容置之不顾,为背诵而背诵。而诵读则是要求多读、熟读,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既得之于口,又铭之于心,从而达到闭目成诵,记忆深刻,牢固掌握,运用自如的境地。通过辩论,使学生消除对诵读的逆反心理,并认识到通过诵读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财富,是学语文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三立。即立规矩。我规定语文早自习必须大声朗读课文;每节语文课前科代表必须组织全班同学诵读一首古诗词;每个学生必须有感情地诵读完教材上的所有课文(包括《语文读本》),教室前面张贴了“学生诵读进程一览表”,定期小结;我还建立了检查制度,成立了“诵读检查小组”,每周对全班同学诵读情况检查一次。通过这些途径,点燃了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2、鼓励学生竞争。通过各种竞赛形式,使学生处于兴奋、精神集中而又兴味盎然的状态。竞赛有时侧重于读:看谁读得流畅,质量高。背诵竞赛的形式也力求多种多样。如定时背,看谁用的时间最少;抽签背,看能否抽到哪篇就背哪篇;小组(男、女生)打擂,在限定的范围内出题背诵,然后评出胜者。并坚持“诵读之最”月评比,给予奖励。
3、精选诵读方式。千遍一律的诵读,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注重根据教学需要,选用恰当的诵读方式。较难的课文,我就采用领读、范读的方式;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我就采用让学生分角色读;诗词歌赋,我就让学生齐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评课文时,我就让学生诵读与默读相结合……力求学生对古诗文内容及思想感情的把握,对艺术特点的认识。
二、注重诵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质量
金代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曾经写道:“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我们语文老师所做的工作应反其道而行之,“把金针度与人”,不仅使学生明确诵读重要,而且应加强诵读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读出韵味。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基本的书面语言形式,三千多年的时空距离,造成其与现代学生的隔膜,学生学古诗文就像与陌生人交朋友,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才能让学生走近古诗文,学好古诗文。古诗文往往一字多义,不易理解,但它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一定会读出它的韵味。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如学习《咏雪》,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出句子节奏,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如“大雪纷纷何所似”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未若柳絮因风起”要读出神气的语气等)。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一个个读得摇头晃脑,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当然,这只是初步感受古诗文韵味的魅力,是读的最低层次。
2、指导学生读出情味。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而只有“读之以情”,学生才会“感之以趣”,才会达到叶老所说的把吟诵“看作一种享受”的境界。我告诉学生,语气中的“语”,指有声语言,“气”指朗读时的气息状态,即语言流露出来的气韵。这当中,不但有语意,而且有情思;不但音随意转,气随情动,而且因情用气,以情带声。这样,一段文字读出来,既有外在声音,又有内在的思想感情。学生诵读古诗文时,常犯的错误是不善于把握句子的感情,有“语”而无“气”,我就引导学生从句中品“情”。“情”品准了,我再引导学生根据“情”的表达需要,选择不同的语气去读。如:“爱”的感情应读得“气徐声柔”;“憎”的感情应读得“气中声硬”;“悲”的感情应读得“气沉声缓”;“喜”的感情应读得“气满声高”;“惧”的感情应读得“气提声凝”;“怒”的感情应读得“气重声粗”……
3、指导学生读出意味。文言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一种氛围,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其和谐的音韵,或铿锵,或缠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读到了位,才能把眼前的方块文字,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如杜甫的《登高》被称之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写的是诗人年老多病,独自登台的所见所感。其中的情感不读不足以品味。因此在学习时以读带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要读得悲壮、雄浑,“萧萧”与“滚滚”要适当延长。“无边”与“萧萧”组合在一起,飒飒有声,如泣如诉,加上滚滚而来的长江咆哮不止,读来脑海中必然浮现一幅壮阔的画面,自己读的声音就是落木江水之声;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苦之感怎不顿生心底!
4、指导学生读出美味。对于古诗词或优美的文言文,让学生反复涵咏,不仅要读出作品的内容美、语言美,还要读出作品的形象美、韵律美、意境美、情趣美来,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素养。如《琵琶行(并序)》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一段,是对音乐的描摹。“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要有欢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要放慢,读得流畅;“冰泉”以“裂帛”戛然而止。诗句本身的音韵就把音乐的粗重、轻细、流利婉转、激越雄壮表露无余;音乐与诗文妙绝天成,诗文本身就是一首音乐在流淌。读到情深处,自己的感觉便可以和作者的想象力一起飞翔,心灵得到舒展,美便悄然在心中栖息。
5、指导学生读出余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好的音乐带给人的感觉。读古诗文也能读出这种味道。“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古诗文要多读,还要不断创新。用翻译解说内容,用描述再现意境,用抒情表达感受,用吟诵沟通情感,这些都是读古诗文值得一试的好方法。然而要读出余味,还需要在课的尾声再掀起一个高潮,让学生在精彩纷呈之中回味无穷。我在上完古诗文后,要么让学生用一幅对联概括内容,要么用一句简洁哲理的话表达读后的感觉,要么用名言警句赏析作品风格,要么让学生续写文后的内容……学生参与踊跃,情绪高涨,常常妙语连珠,令人惊讶。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提高古诗文阅读的能力
1、读思结合的习惯。
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会意。一是读中辨义,体味词的语境义。二是读中析句,体味作者匠心;三是读中质疑,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四是读中会意。“会意”就是领会古诗文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因为古典诗文语言是跳跃式的,加上作者在字词上有精雕细刻的传统,“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就需要反复阅读课文,联系前后语句,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上合理的想象补充语句间的跳跃间隙,在整体上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又要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研读感悟,体会那些关键句子的表现力,体味文章的艺术魅力,达到有所借鉴,有所得益。
2、读品结合的习惯。
读古诗文的最高层次,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品味,学会赏析。通俗地说,就是要学一点“评头品足”的功夫,它是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最好途径。它要求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品味作品的艺术技巧,从而获得欢欣愉悦。这是一种心智互动的活动。在古诗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边诵读边抓住对文章主旨或特别有表现力的句子或关键词语,通过换一换(用同义或近义词语)、调一调(调整原文的词序、句序)、联一联(联系前后词语或段落)、增一增删一删(增删原文的词语或句)等方式,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进一步体味文本的要义,深一层感受文本的风格艺术。同时,我还让学生找出对古诗文中感受最深或最欣赏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进行鉴赏性品读,从而形成语感。譬如,学习杜甫的《登高》,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或品味诗中字词“清”“白”“急”的妙处,或评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画面,或体味“猿啸哀”“鸟飞回”的伤感与凄凉。其中,有学生这样赏析:“整幅画面是黯淡的,它照出诗人心中凄凉。特别是‘猿啸衰’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看,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这样,学生调动主观情感,认真读,用心品,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开始寻找诗的新的生命。
3、读写结合的习惯。
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让学生进行改写、仿写和话题式写作的训练。《邶风·静女》在学生改写的文体中出现了许多“现代版”,远古与当代的距离在学生们的感受中拉近了,人性中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爱情,得到了凸现。在《梁祝》音乐背景下,一起走进《孔雀东南飞(并序)》的世界,讨论完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之后,要求学生对原材料进行剪辑,加入合理的想象进行改写。学生用心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命运,写出了容易触动心灵的内容,净化了自己的灵魂,捕捉到了人性中真善美的东西。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把感受到的意蕴美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成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上升到一种思想高度。读促进了写,而写反过来又加深了读。
三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证明:诵读教学提高了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隆湖六站小学
李素娟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 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掀起诵读古诗文的热潮。
教学重点:
通过听故事,诵古诗,玩游戏,诵古诗,引导学生关 注国粹,激发兴趣。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
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谈话导入(略)
二、听故事,诵古诗、讲唐诗宋词故事
老师讲与古诗相关的短小精彩的故事。、听故事,诵古诗。
听同学讲故事,结合故事中的情境,想一想,这是哪首诗中描写 的内容,请根据故事诵古诗。
三、玩游戏,诵古诗、个人挑战赛
学生自己找同桌或好朋友对赛,看谁背得多(限时 3 分钟)。、男女生对决赛
男女生分别出古诗词的上句或下句对答决赛。、以点带面,诵诗句。
(1)说出有关描写山的古诗句;(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 海流”„„)
(2)说出有关描写水的古诗句;
(3)说出有关描写花的古诗句;
(4)说出有关描写草的古诗;(5)说出有关描写树木的古诗句;
(6)说出有关描写日、月的古诗句;
(7)说出有关思乡的古诗句;、名句对对碰
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总结延伸
(略)
走进《古诗文诵读》说课稿(校本)
隆湖六站小学
李素娟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来,就已经成
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 剂。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流淌,是 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 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掀起诵读古诗文的热潮。
二、教学重点:
通过听故事,诵古诗;玩游戏,诵古诗;引导学
生关注国粹,激发兴趣。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 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三、教学设计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共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老师的 谈话,导入课题。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二环节,让学生“听故事,诵古诗”。这部分老师先讲与古诗 相关的短小精彩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古诗文的情境之中。然后听同学 讲故事,根据故事情境,引导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然后诵古诗。
第三环节,“玩游戏,诵古诗”。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一:进行“个人挑战赛”;活动二:男女生对决赛;活动三:以 点带面诵诗句;活动四:名句对对碰。开展竞赛,通过古诗诵读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国粹,激发兴趣。
第四环节,抓住时机激发诵读古诗的兴趣,适当从课内延伸到课
外,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
学生在经典古诗文中反复诵读,形成积累,这是培养语感的最佳
江津区高占小学陈维杨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尤其是新课标推荐背诵的8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自2014年我校开展经典诵读课题研究以来,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并进行了一系列比赛展示的活动,使得古诗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一学年下来,学生大有收获,深入体味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也大有提高,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怎样更好的陶冶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更好的体验古诗词的内涵和魅力,摸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立足课堂,加强古诗教学的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的主渠道。要掌握古诗积累的方法,课堂学习和方法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我校借助教研体系的便利,在师徒和教研组里开展了古诗教学的研讨活动。通过研讨,老师们集思广益,摸索出不少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如:“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的古诗学习三步法古诗教学。
二、关注方法,加强古诗诵读的指导
掌握良好的古诗诵读方法对于学生的古诗学习有很大帮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尝试、摸索,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
(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1、这位老师注重了情感场景的创设,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感情景中朗读这首诗,体会不同的情感,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读出了相同的感情。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
2、这位老师注重对学生进行横向知识的传授和横向知识的联系,如她在教学中引用了不少同类的诗,让学生读,体会情感,既让学生学习了同类的几首诗,又让学生深化了对这首诗的理解,引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3、这位老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肯定了学生的几种学习古诗的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自学古诗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4、这位老师在阅读方面做的很好,会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阅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5、这位老师还会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理解古诗的意思,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值得借鉴。
下面谈谈我在古诗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诵读的几点做法:
1、先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提出不认识的字,通过小组或班际交流解决生字问题。
2、教师范读,扫清学生阅读障碍。
3、指名学生朗读,学生进行评价,再分组读,全班齐读,教师指导读法。
4、学生进行比读,评价、鼓励。
5、品读,边读边悟,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一句,与大家交流,再提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意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如何调动学生古诗文(尤其是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呢?清末福建陈衍的读书方法——诵读法,对于我们中学古诗文教学应该说很有借鉴作用。陈衍五岁时读《孟子·不仁者可与言哉》章,又读《小弁小人之诗也》章,爱好它的音节顿挫,读了又读。他的父亲从外面回来,听了面露喜色,说:“这孩子对于书中的道理,大概有很深的体会。”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惟其意的诵读法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郭沫若曾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程千帆先生也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应该破除那种死板的文言知识的传授,那种脱离语境梳理语法、句式用法的方法,弘扬诵读这一古色古香的读书方法。
弘扬诵读法,对习惯于死板的知识传授型、讲读中心式的古诗文教学法的教师和学生来说,是挑战和考验。但只要坚持下来,教师、学生就会逐渐由原来的不理解、不适应变为了解、欢迎。有位教师用诵读法教授了一学年的古诗文(主要是文言文)后,曾深有感慨地说:
过去在讲台前讲惯了,一下子要少讲,要把教师的“讲读中心”变为“自读指导”,确实不大适应,一开始甚至有歉意,觉得少讲似乎对不住学生。经过一阶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才认识到这种歉意的可笑,才感到“讲读中心”确实是费力不讨好,才明白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诵读法),不仅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有利,而且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从而通过课堂教学塑造健全的人格,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一位学生在高二年级复背高一年级用诵读法教授的《滕王阁序》后,在《再读<滕王阁序>》的随笔中这样写道:
初学此文,师仅使吾辈“反复诵之”,只语余此佳作也,别无他言。
吾等闻听此言,不便多问,纷纷诵之。
初读,仅觉言顺易读,佳句过目不忘,无有别的妙处,怪师之推崇之,但竟无人深究,就此作罢。
今偶取出诵之,顿觉心旷神怡,气势辽远,意气畅泄。
不禁读之再三,不忍放下。
其开篇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魄,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再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末有“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之礼。
此等文章,其魄其美其志其礼尽在不言之中,顿悟师之用意。
美哉!《滕王阁序》!
妙哉!反复诵读!
上述师生的体会,难道不值得那些将古诗文课教授成天花乱坠的“一言堂”、表面热闹的“满堂问”、架空分析的“解剖课”和鸡零狗碎的“解题课”的教师深思吗?
中学古诗文诵读教学,应该做到浑融地诵读,有趣地诵读,科学地诵读,审美地诵读。
一、浑融地诵读
西方完形心理学曾提出“格式塔质”的观点,即认为作品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文学作品具有“格式塔质”,它虽由各个部分构成,但作品的意蕴超过各部分的总和。这正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张力之所在。浑融地诵读古诗文,有助于融会贯通地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作品,以达到对浑然一体、融合无间的审美境界的追求,具有深契于“完形心理学”所阐发的文本解读、欣赏的整体性特点。
许多教师习惯于背景介绍、正音正形、实词虚词、文句翻译、章法分析、写法欣赏、背诵课文等块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则各环节之间相对独立、相互割裂,二则学生诵读的时间太少、诵读的主体性弱化,三则不利于养成融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古诗文诵读忌条块分割,提倡浑融地诵读、“整体的理解”(周振甫语)。也就是说,以诵读为核心,带动字词句的理解,带动情感体验,带动理性分析,等等。
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将相和”选段,可以这样一气呵成地完成一堂课的诵读教学:
“将相和”这个故事开始时,矛盾由国外转入国内,矛盾的起因是什么?请摘出相关语句读背。廉颇怎么样?他的语句应该读出什么语气?能否通过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读出他自以为是、高高在上、鄙视轻蔑的语气语调?这一部分如何读背?相如反应如何?“引车避匿”的“引”是什么意思?全句怎么翻译?这一部分能否快速读背?他的做法,门客有何评价?相如又是如何说的?“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怎么翻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先”“后”是什么意思?从这些言行中能看出蔺相如什么样的品质?这一部分如何读、如何背?廉颇听后神情、心理如何,能否想像一下,和同学交流?他最终怎样?从中看出他什么样的品质?这一部分又如何读、如何背?……
这样诵读教学,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把“相如拜为上卿——廉颇宣言不服——相如引车避匿——相如答舍人谏——廉颇负荆请罪”中复杂的情节结构、细碎的文言语法、人物的性格分析等通过浑融一体的反复诵读,当堂感知理解,并当堂熟读成诵了。
二、有趣地诵读
古诗文诵读,应该重视还原式鉴赏的方法:阅读作品后,展开想像联想,揣摩玩味,走进作品情境,走进人物心灵。钱理群先生在《语文教育门外谈》中说道:“读文学作品要有正确的方法;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
‘
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的感性的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像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如诵读《烛之武退秦师》时,能否指导学生想像一下烛之武入秦军大营时惊心动魄的场面?能否从秦国、晋国史官的视角来改写本文?诵读《鸿门宴》时,能否引导学生想像一下樊哙闯帐时席中诸人的神情、动作和心理?……古诗文诵读时采用还原式鉴赏方法,就必然渗透了一种“好玩”的“游戏心理”,能充分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再如《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听说共叔段准备起兵谋反,只说了“可矣”二字。作者深谙“布白”之道,“可矣”二字背后真是“无字处皆是字”“无画处皆是画”。我们诵读时可以穿插写作的“游戏”,读写结合,以写促读。请看一篇学生的习作:
大殿上。
紫烟袅袅。风吹帷幕动。油灯寂寞地扑簌扑簌地燃着。
昏黄灯影中,一只蚂蚁在案上的杯盏旁碌碌穿梭着,锦袖中的手逗弄着。
庭外,马嘶。
一阵疾风,铠甲摩梭。
“报——”
“大王……大叔袭郑之期已探明……”
静默。
“大王?”诚惶诚恐,抬首。
剑鞘的光射在眼睛上,寒光一闪。
“啊!”一个寒颤。惊退一步。
佩剑撞击着铠甲,尖利的金属声。
残酒,映出嘴角转瞬即逝的一丝笑。
“可矣!”
“得令!”怀着两颗牙缝中迸出的字,退去。
锦袖中的手,捻死的蚂蚁,酒食的碎屑。
一丝光,透过窗棂,射在墙角。帷幕后,苍蝇绝望地抖动,静伏的、八脚的蜘蛛,开始收网。
窗外,不闻兵戈声。
作者采用还原式鉴赏方法,结合作品展开想像联想,写出了具有影视剧本特色的片段作文。其中锦袖中的手、静伏的八脚蜘蛛、捻死的蚂蚁、绝望地抖动翅膀的苍蝇,以及虚伪狡诈、用心险恶、凶狠毒辣的郑庄公,贪心不足、冥顽不灵、不义自毙的共叔段之间构成了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学生能写出这样的短文,应该说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在审美的感性阶段达到了很高的欣赏水准。
三、科学地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学习古诗文,既要讲究优游不迫,涵咏品味,也需要提高效率,高效诵读。能否“书读十遍,其义自现”,抑或“书读五遍,其义自现”?这就要注意科学地诵读。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盒随笔》所记村学诗中“一阵乌鸦噪晚风,诸徒齐逞好喉咙。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这样和尚念经般的读书法,其效果和我们提倡高效诵读的要求,是有一定距离的。
记忆和遗忘,其实是一对互相玩捉迷藏游戏的调皮顽童。要研究记忆,必然要研究遗忘;掌握了遗忘规律,其实也就找到了记忆规律。遗忘是必然的,但在遗忘的星云中,总有一些记忆的“痕迹”“轨迹”,抓住它们,就能唤起记忆。因此,可以将过去较多突现内容和形式因素的板书和背诵提纲结合起来,形成背纲,从而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地诵读。
如《病梅馆记》,我们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背纲:
(一)病梅之病态及病因
梅花产地(江宁、苏州、杭州)
评梅标准(曲一直、欹一正、疏一密)
病梅根源(文人画士、有人、鬻梅者)
所受摧残(斫、养、删、夭、锄、遏)
恶劣后果(病一皆、祸一烈)
(二)疗梅之意愿及方法
疗梅决心(购一泣一誓)
具体措施(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长远设想(广贮病梅,穷予光阴)
其中,既有内容的概括、层次的切分,也有背诵的提纲。背纲中括号内的文字,都属于“记忆的痕迹”“记忆的轨迹”,它们一字或一词往往能带动一句或数句的记忆。即便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有一定遗忘,但看到这些具有“召唤功能”的字词,就又能一呼即起、闻声响应地唤起对已遗忘文句的记忆。
四、审美地诵读
古代诗文是精神、感情的结晶体,解读、欣赏它们,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永远的寻觅和追逐,是对于不会衰老的经验和历史的再经验和再经历,是一次精神和感情的感化过程……有些古诗文的精髓,不是思辨的逻辑分析所能完全认识的,也不是跛足的语言文字所能完全传达的,往往只有在自己反复朗诵、咏读的过程中靠个体心灵的直觉体悟才能品味出个中三昧,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诵读法”强调主体性和内悟性,要求学生直接接触文本,强调主体情感投入,把作品还原成完整而鲜活的生命体,强调自我身心的体验,使得自身的情感和作品所累积沉淀的情感进行碰撞、交流,从而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因此,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惟其意的“诵读法”,要通过具有审美意味的反复诵读,实现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人格构成的使命。
比如诵读散文《读<孟尝君传>》和骈文《滕王阁序》的以下文句,学生在平仄交错、起伏有致的文句诵读中,怎能体会不到思想情感的节律和语言文字的节奏同频共振所带来的美感。
在众多的古色古香的读书法中,吟诵法又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比如学生依谱吟诵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中姜夔的《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又怎能体会不到姜词音节浏美、词采华妙、词情宛转的美学风貌。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要善于利用古人、近人的评点批注,“原汤化原食”地诵读古诗文。古人、近人的评点批注,大多是玩味一生的独特“发现”,往往是眉批旁注,点破机关,三言两语,直抵要害,有助于为学生的多向交流、个性解读打开思路,提供范本,同样也有助于设计引导式的诵读和赏析的提问。
如诵读《<伶官传>序》中“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至结尾两段,就不妨巧妙利用清人李刚己的评点指导诵读,引导赏析。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人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苍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李曰:“自‘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以下数行文字,横空而来,如风水相搏,洪涛巨浪忽起忽落,极天下之壮观,而声情之沉郁,气势之淋漓,与史公亦极为相近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李曰:“归重人事,是通篇主意所在,妙在用笔纡徐宕漾,不参死语,故文外有含蓄不尽之意。”)《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李曰:“此数语仍就后唐之盛衰反复咏叹,而神气已直注于结末三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李曰:“千古名言。”)岂独伶人也哉!(李曰:“推开作结,有烟波不尽之势,所谓篇终接混茫者也。”)作《伶官传》(选自《唐宋文举要.伶官传序》)。
诵读这两节文字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文中摘出体现“气势之淋漓”的实词和体现“声情之沉郁”的虚词,反复诵读,体会文情,说说它们是如何表现情感的。学生通过诵读,充分体会到:体现“气势之淋漓”的实词有“系”“函”“人”“还”“告”,这些词居于句首,偏于重读,给人联翩而下、目不暇接之感,适合表现庄宗得天下时“盛”而“壮”之气势;体现“声情之沉郁”的虚词有“何其”,修饰“衰”字,适合表现对庄宗失天下时悲惨境遇的惋惜之情。
赏析这两节文字时,依然可以用足、用好评点:请学生结合作品,说说对“归重人事,是通篇主意所在,妙在用笔纡徐宕漾”这句评点的理解;李刚己评“及其衰也”数句说“此数语仍就后唐之盛衰反复咏叹,而神气已直注于结末三句”,思考他为什么要“就后唐之盛衰反复咏叹”;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是“千古名言”?李刚己说结尾三句“有烟波不尽之势”,能否顺着作者欧阳修的思路,说说这三句话的言外之义?甚至可以请学生模仿李刚己的评点,用浅近的文言文,也写两则评点。
这样“原汤化原食”地诵读、赏析古诗文,古色古香,效果很好。
【关 键 词】 熟读;想象;积累;兴趣;方法
优秀古诗文,积淀了中华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体悟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这些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多背点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与修养,滋养心灵,以增强人文底蕴,提高综合素质。我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古诗文的以下几点有效阅读方法: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背诵古诗文对学生而言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生有兴趣坚持下去,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为他们创设古诗文诵读的时间、空间,完善各项措施。我把一个晨读时间定为新诗介绍,晚自习辅导时交流欣赏,上课前的集体诵读。学生在久而久之中逐步形成争先竞背的好习惯。积极造氛围,班级人手至少一本《中华经典诵读本》;黑板一角开辟“每周一诗”,午间练字内容选择名诗名句等,让学生处处都能见到古诗文,读背古诗文,在耳濡目染中保持对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二、方法指导
开展古诗文诵读绝不能放任自流,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灵活多样,帮学生巧背。
(一)熟读成诵法
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要多鼓励,不要强迫。可采取激将法、争章法、小组夺魁、建立班级诵读明星榜等等,辅导孩子们“诵”出味道来,而不是一味地背诵。碰到学生发音不准确,就亲自给学生做示范,教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形成积累,逐步养成整体感悟的能力。
(二)联系扩充法
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既可扩大知识面,又可在对比诵读中提升感悟能力。
(三)想象入境法
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如读《出塞》,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唐朝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有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四)表演激趣法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我精心设置导语,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空间。如在学习清代诗人袁枚的诗作《所见》时,我假扮大诗人袁枚:“有一天,我在书房研墨作诗,忽然感到天气闷热难耐,于是,我就手摇扇子出来散步。走到一个树林边,我立马被眼前的情境惊呆了。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了什么?请学生自由读诗文。”这样,学生在好奇与想象中去阅读本诗,就会使想象的画面具体、形象起来。这时,老师再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出示诗歌挂图,使学生把想象的画面与眼前的画面相对照,整体感知了诗歌内容。此时,再让学生进行情境讲述,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背诵方法之一。学生入情入境的背诵表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诗内容,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融合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教师可适当范读。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习”而已。熟读古诗、自悟自得。我们赞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织者对古诗文“不求甚解”的提法。一解就变成了标准答案,这恰恰是古诗文教学的弊病。教学中,应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通过熟读,质疑解疑,达到自悟自得,适度讲解,诵读体会。
实践证明,我们把古诗文诵读活动与日常的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课内指导、课外延伸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读经典古文,不仅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还在孩子身上重焕生机,心灵接受着高尚道德情操的洗礼。因此,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之重点,更是培养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资料】
[1] 言鼎. 古诗文诵读[M].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7.
[2] 李颖. 谈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特点及作用[J]. 考试周刊,2015(20).
平遥县桥头中心小学 郝文越
教学内容: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教学对象: 二年级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会借助拼音识字读文,并有初步的古诗学习方法,比如:联系图画了解古诗意思,借助故事情节了解古诗意思等。二年级学生对古诗的节奏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在朗读中体现出来。二年级学生对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本节课交流“风”奠定了基础。古诗词作为经典文化的一部分,吟诵教学对体会作者感情、体会诗中意境有很大帮助。如何让二年级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感兴趣,还需要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体会、揣摩。
教学目标:
1、熟读至诵《风》。
2、初步吟诵古诗。
3、了解“三秋”“二月”的实指,“千尺”“万竿”的虚指。
4、简单理解古诗意思。
5、多途径、多方位了解风。
6、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对风有整体印象,感受风的变化无常以及风的力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里有一则谜语,请大家帮帮老师,猜一猜谜底是啥。
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学生交流谜底。(风)为什么说是风呢?
(预设:风儿吹过,云彩就散开了。风儿吹过,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好像在招手。风儿吹过,地里的庄稼被吹得连绵起伏。风儿吹过,花儿也轻轻摇晃着脑袋。)小朋友们猜谜语真有办法,会在脑海中想画面,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风”。(板书课题)二:互动交流,初步感知:
你们说说,风是啥颜色的呀?风是啥形状的呀?(预设:没有颜色,没有形状。看不到、摸不着。)
对风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形状的,这无形的自然现象,我们却可以感受得到。你什么时候感受到风的存在了呢?说说看。
(预设:下雨了,我打着伞回家,忽然刮来一阵风,把伞都吹跑了。
那天,我在溜冰,溜得很快的时候,就感到有风了。
天气预报说有台风“海鸥”袭来。
我打羽毛球的时候,起风了,羽毛球偏要往旁边飞„„)看来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知道得多,还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风,有时是温柔的,有时却是强烈的,有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有时又让人感到害怕,真是变化多端啊!三:读吟背解,学习古诗。
同学们,唐代诗人李峤也写过一首关于风的古诗,很受大家的赞叹,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古诗内容。
2、借助拼音读一读。
注意 解(jiě)
斜(xiá)的读音。
3、去掉拼音读一读。
4、古诗要读好还要讲究节奏美,诗句中的停顿很重要,你试着来停顿一下。(交流停顿)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带着节奏读一读。
6、老师今天要求大家把每个字的声调都读出来,你能行吗?(字正腔圆读古诗。)
7、其实在古时候,人们都不会朗读,“自古读书皆吟诵”。诗词是要和着音乐唱出来的,叫吟诵。古人吟诵有个最基本的要求,“平长则短入声急。”平就是平声,也就是我们汉语拼音的一声和二声。仄就是仄声,也就是我们汉语拼音的三声和四声。平声字一般读得低一点、长一点,仄声字一般读得高一点、短一点。还有一些字呢有特殊的规定,它们叫入声字,要读得短促有力,比如“落”、“叶”“月”“尺”“入”“竹”。老师来示范一下。
8、请你也像老师这样把这首诗吟唱一下。
学得真带劲,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果能联系上诗句描绘的情境就更好了。第一句:解落三秋叶。风的力量在哪里?(把叶子都吹落了)
“三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秋天。秋风起,落叶潇潇而下。
落是入声字,读音短促,那么落叶潇潇而下的感觉便出来了。注意“秋”字拉长,是风把整整一个秋天的叶子都吹落了。
第二句:能开二月花。风的力量在哪里?
(把二月的花吹开了)
二月是指农历二月。“草长莺飞二月天”,“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是春风吹来的日子。
你知道什么花开了呢?
是呀,这么多花都开了,你能让大家体会到么?
注意把“开”字拉得再长些。一定要把“花”拉长,这时候你的眼中一定充满了盛开的鲜花。
第三句:过江千尺浪。
风可是难以琢磨的,刚才还是温柔的,立刻就变得凶猛起来。大家一起把凶猛的风表现出来。
注意把“江”字拉长,不长不足以说明江面的宽广,如何掀起千尺浪? 第四句:入竹万竿斜(xia——)。
斜在这里不读xie, 古时候的文读,如《论语》的论不读四声一样,这里做押韵。现在感受一下“入竹”两个入声字,读快以后什么感觉呢?”入竹读快以后,我们应该感觉到了风速。风速快,那么风力一定很大,“竿”和“斜”拉长念,那么万竿翠竹都被大风压得直不起腰了。
这首诗讲完了,你们都感觉到风的厉害了吧。
9、集体吟诵,男女PK。四:拓展阅读,开阔思路。
同学们,风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但细致的观察会让你对风了解得更透彻。说不定你也可以写出优秀的诗文呢。你来看看我们现代的小朋友是怎样写风的: 出示
风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写一写风。
板书:
风
唐.李峤
【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09-15
古诗文诵读教学调查问卷07-17
古诗文诵读教学计划09-21
古诗文教学要注重诵读10-08
古诗文诵读教学的一点体会06-26
古诗文教学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10-25
行动设计方案.古诗诵读06-10
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07-19
语文宝典古诗文诵读11-01
二年级古诗文诵读串词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