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训练三点步行(精选12篇)
今晚讨论的是有关2012年我的一篇论文内容,拿出来分享下,水平有限见谅啊,各位
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ADL的影响 步行基本功训练---我们医院通常叫做步行六部曲 是偏瘫早期下肢进行的一些基础训练内容
临床上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容易出现肌力低下、负重能力不足、平衡能力差以及异常运动模式等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均造成严重影响,如何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一直是康复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
大部分偏瘫患者早期无法恢复步行能力或形成划圈等异常步态,造成平衡困难,步行实用能力差,影响完成自理活动。因此早期建立正确、规范的步行能力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下边我介绍下我们医院总结的步行六部曲训练内容 ①髋关节控制能力训练:利用改良的桥式运动训练如:仰卧位双膝屈曲夹一小软枕保持做左右摆髋、桥式运动摆髋训练;桥式踏步训练即桥式运动下保持臀部抬高做双足交替小范围踏步练习。
文字描述,不像语言般易懂,大家可以漫漫看,货复制到自己的电脑上 这个改良的桥式运动训练时我们医院总结后改进的,强化版
②健手拍患膝训练:即髋关节内收内旋位屈曲训练,利用螺旋对角线模式健手拍患膝进行引导,抑制屈肌共同运动模式。软枕就是小方枕,就是一个目标物,让病人有意识的双膝加紧内收髋关节,增强控制 打破下肢屈曲异常模式!
健手拍患膝训练更具有目标性,利用PNF技术的螺旋对角线模式以健手引导在髋关节内收内旋位下练习髋关节屈曲分离运动,达到了抑制屈肌共同运动模式的效果,有效改善了偏瘫患者步行中出现的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的异常模式; 软枕头,方的圆的都行
早期病人没有动作时,利用健手拍膝关节,就是增强主动性和目标指向性,增强引导,后期不用手拍,让病人独自控制进行屈曲货双腿加紧一起完成屈曲款膝关节 先易后难,主要是增强病人的主动控制能力,因为偏瘫后不但是运动能力肌力的丧失,更主要的是运动姿势或模式的控制异常 所以没有运动功能,首先引导出现,有运动后强化,在正常姿势下强化,然后加以运用 第三部曲
③靠墙屈、伸髋训练:患者靠墙站立,双足跟部、臀部、双肩胛部贴墙,治疗师可辅助患膝,做髋关节0~60°下蹲—站起练习,然后健足迈至患足前方一脚距离再练习患侧单腿支撑蹲起。这个好理解的
这个需要练好端坐位下的正常起坐训练,也就是运动在学习里的起坐训练后再加强
增加靠墙屈、伸髋训练,通过闭链运动练习下肢肌群的向心性与离心性肌肉收缩,在抑制下肢痉挛的同时练习髋、膝关节的屈伸控制能力及改善躯体对线关系,增强关节稳定性与站位平衡能力;
这只是种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场地训练器材,自己设计动作 第四部曲
④向前、后迈健腿训练:患侧下肢伸髋、膝轻度屈曲支撑站立,健腿向前、向后各迈一小步约30~40cm,练习患侧下肢负重、重心前后转移及膝关节0~15°的屈伸控制。
其实都是常用的训练动作,被我分析的细了些,而已,通常训练患侧下肢负重是,大家都是让病人,只是单纯向前迈步,忽视了向后迈步
关键是患脚必须在负重的力线和位置上
其实健侧腿部再迈步的同时,患侧下肢,也是相对的也在产生位置位移关系,健侧下肢向前迈步时,患侧是后方支撑,然而健侧向后退步时患侧就成了前方支撑了
这是其一更关键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同时,患侧膝关节放生了改变,一曲一伸 同时增强了,膝关节的0--15度的屈伸控制能力,和中心的前方移动
干康复时间长了,不是动作会的多了,而是一些康复动作,分析的更加透彻了,更细了
也可以左右嘛...也就是双下肢训练左右步幅要相等!
我与北京中康的刘建华主任关系不错,经常打交道,他就是这个观点,左右跨步,下边动作有的
灵活运用,先易后难,开始步幅要小,逐渐加大
这个练好了,病人步行时的平衡能力,也会提高,这相当于2级自动动态站立平衡
增加以患腿支撑为支点的健腿向前、后迈步训练,在练习患腿负重的同时重点练习重心的前、后转移,髋关节伸展及膝关节0~15°的屈伸控制能力,对改善偏瘫步态中出现的膝反张、膝打软,伸髋不足,重心转移不充分等异常表现有显著效果
膝关节过伸,反张的原因,大家都清楚,所以训练时关键在于早期的注意,预防,有功能的强化功能,加以应用,没有功能的,可以利用技巧,适当的代偿,⑤迈患腿训练:健侧下肢支撑站立,治疗师一手辅助患膝,一手辅助踝部练习患腿屈曲向前、后迈步或将患足放置于万向滑轮板(10~20cm高)上固定,治疗师辅助练习患腿不引起痉挛的模拟前、后迈步训练。
常规康复训练中仰卧位下髋、膝关节的屈、伸分离运动训练较多,站位下的训练较少,忽视了体位变化下自身重力和肌张力的改变对分离运动的影响,治疗组增加站位下患腿模拟迈步训练,通过将患足置于万向滑轮板上和治疗师的辅助练习让患者体会迈步感觉,为行走打下基础; 这个简单易懂,就是模拟迈步训练
因为大多数康复师在训练完床上的动作后就让病人练习走路,忽视了这一个环节,第六部曲
⑥健腿向内、外侧跨步训练:站立位重心稍移向患侧,健腿向外侧方跨出约40~60cm站立,再收回双足并拢站立;然后健腿向患足前外侧跨步交叉站立再收回。骨盆不要过度侧移,躯干不要侧弯代偿,练习重心的侧移及骨盆的稳定性。这个动作也可以在健侧腿侧方30-50厘米处,放置踏板,高度在20-40均可,练习患下肢支撑,健侧下肢向外跨出迈上踏板训练 其实侧方跨步越宽,越容易,因为增加步宽了,关键是下一步,逐渐向内侧收腿练习髋外展强化训练,也可以训练骨盆控制!
最后可以他踏板离患侧足仅有一足宽的距离,让患者健侧下肢踏上后保持站立,练习患侧下肢单腿站立,小范围屈曲膝关节的训练,这样一则增强平衡,二则强化膝关节控制能力
就是患侧下肢单腿站立,半蹲半起训练 方向不同训练目的不同
健腿向内、外侧跨步训练,既练习骨盆的侧方稳定性与重心的侧方转移能力,又提高了站位平衡能力。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特点表现为:支撑相患足落地时不是足跟先着地,而是足尖或足外侧着地,患腿负重差,健腿迈步时间比患腿快,重心过多移向健侧,伸髋不足或出现膝打软、膝反张异常表现;摆动相患腿髋内收、屈髋、屈膝及踝背屈动作困难,为了抬起患腿,只得将骨盆上提,向后旋转,髋关节外展、外旋,呈划圈步态,此时身体重心上下移位加大;平衡能力较差,存在安全隐患,步行实用性较低,影响完成自理活动。
注意坐、站位下的训练要保持躯体的正确对线,防止代偿姿势,可使用姿势镜进行矫正。
完成困难时,可以开始稍加辅助
偏瘫患者恢复步行的基本条件包括:①患腿负重达体重的3/4;②能完成有控制的屈髋屈膝运动;③站立位平衡2级,躯干、骨盆有一定的控制能力;④肌张力均衡,无关节变形;⑤无空间结构定位障碍,无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等。这些都是常规病人的康复内容,像有些病情重,功能障碍严重的病人,可以因人而异了
假如训练了两三个月都没有屈髋屈膝动作的可以使用代偿训练,利用躯干的力量,躯干侧摆轻度后仰来代偿,练了两三个月都没有屈髋屈膝动作的可以使用手拍膝训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24例, 其中男20例, 女4例, 年龄17~58岁。平均38岁, 致伤原因为车祸17例, 高空坠落伤5例, 其他因素2例。致伤部位:1例颈椎、8例胸椎, 15例腰椎。所有患者均伴有下肢中枢性瘫痪。损伤后平均时间为5.3个月 (2~12月) 。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 (ASIA) 损伤分级。
注:a:组内训练前后比较;b:对照组与实验组间的比较, 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 运动疗法、作业疗法、针灸、推拿等治疗。实验组除上述治疗外, 还接受减重步行训练3个月。应用常州市钱璟康复器材游戏那公司生产的G-JZB-03型减重步态训练器, 减重量:以髋关节能伸展、下肢负荷达到可能最大重量为宜, 初始减重量为30%~60%。训练后, 根据具体恢复情况缓慢降低减重量, 提高双下肢负重[1]。活动平板的速度:采取个体化差异进行设定, 训练时通过具体恢复情况调节平板速度。训练时间:30 min/次, 1次/d, 连续训练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评定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 (1) 采用ASIA推荐的相关运动与感觉检查的项目与评分标准评价运动评分及感觉评分; (2) 根据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步实施评分[2]; (3) 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 (MBI) 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两组ADL评分、运动评分、感觉评分及步行速度、步长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治疗后, 两组运动评分、ADL评分、感觉评分及步行速度、步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2。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建筑等事故越来越多, 因此脊髓损伤 (SCI) 发病率呈升高趋势, 其中步行功能障碍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ISCI) 后, 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 (S3~5) 仍有运动或 (和) 感觉功能存留。脊髓损伤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 特别对步行功能影响更为严重。所以脊髓损伤后及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ISCI患者的功能并协助其尽快重返社会。脊髓损伤后, 脊神经细胞不可再生, 只能依靠其轴突近侧端向远侧端延伸而缓慢恢复, 因此脊髓受损后又有较大的恢复潜力[3]。BWSTT特定任务步行训练可使大脑学习对下肢的运动控制。所以中枢神经可塑性对于BWSTT改善下肢功能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若于脊髓受损早期 (2~3周) 实施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 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残存功能,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4]。BWSTT优点主要有: (1) 患者步行时, 可使其身体重心对称分布, 改善了行走时的稳定性; (2) 降低下肢肌群收缩压力, 有利于患者能及时实施步态训练; (3) 有利于改善下肢肌肉张力, 预防因早期训练造成的下肢伸肌协同运动, 从而有利于加快步态的恢复, 增强患者步行能力; (4) 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避免患者出现紧张等情绪, 提高治疗依从性; (5) 降低下肢关节负荷力, 能够明显改善下肢运动范围, 进而增加患者步行速度。
该研究发现, 治疗后, 观察组运动评分、ADL评分、感觉评分及步行速度、步长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 (P<0.05) 。且本文中相关数据结果与李华[5]研究报道结果一致, 分别为 (12.70±2.33) 分、 (63.66±4.51) 分、 (6.04±2.01) 分、 (55.02±11.54) m/min、 (153.10±19.56) cm。这主要是由于: (1) 与肌力提高有关[6]; (2) 与下肢肌肉激活数量增加及肌肉间协调性增加有关[7]。BWSTT通过减重作用, 减轻步行时髋部和双下肢的负重, 使下肢肌力不足3级的截瘫患者能早期进行步态训练, 提供了一个动态的有特别任务的训练方法, [8]BWSTT将负重、平衡等要素进行有效结合, 从而为ISCI患者提供良好的交替步行锻炼方法, 最终促进患者步行功能的宽度康复[9], BWSTT有利于刺激骨骼肌肌电反应, 从而可易化脊髓运动输出模式。在训练过程中减重只是创造条件向正常负重过渡, 最终达到完全负重行走[10]。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具有良好的相关, 它是促进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另外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有利于患者及时正常生活工作,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封亚平, 章翔, 封雨, 等.急性脊髓损伤的早期综合救治策略[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4 (13) :385 388.
[2]罗绯, 刘建成, 李艳波, 等.运动想象疗法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ADL的影响[J].中国康复, 2015, 30 (5) :364-365.
[3]冯晓艳.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90) :307-308.
[4]吴琼, 丛芳, 宋桂芸, 等.水中平板训练和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 (2) :207-211。
[5]李奇, 张庆宇, 库华义, 等.减重平板训练对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15, 36 (6) :1067-1069.
[6]胡永林.运动想象疗法结合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J].中国康复, 2013, 28 (1) :17-19.
[7]陈银海, 张慧, 李萌, 等.早期康复介入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5, 14 (1) :57-59.
[8]刘艺, 黄敬.脑卒中偏瘫患者3种步行训练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 (3) :272-275.
[9]封亚平, 封雨, 唐少锋, 等.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时机及早期治疗策略[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 (12) :7, 10.
【关键词】强化步行训练;早期脑卒中偏瘫;肢体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93-02
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出现肢体功能性障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脑卒中致使机体神经细胞及运动传导的通路受到损伤,导致躯体主动控制的能力减弱,且肌张力发生一定变化,相应的肌肉功能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因此,尽早给予相关措施治疗,帮助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治疗的8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以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共4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分布39~70岁,平均年龄(54.2±3.7)岁;对照组:共4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37~72岁,平均年龄(53.9±3.9)岁。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具体方法为:①康复性良肢位摆放:患侧在下面的侧卧位时,将头部与颈椎上部向内收,下颚内收。患侧上肢向前伸展,并使肩关节角度保持在90°以内。肩胛骨内侧与患者的前胸面尽量与床接触,避免长时间受压后引起肩关节的疼痛。踝关节中立,避免趾屈或向内翻转。②体位转换训练:对患肢进行适当按摩,鼓励和帮助患者用健肢的运动带动患肢被动活动,指导翻身技巧。在运动时尽量有意联想肢体的运动过程,增强肢患知觉的神经刺激。患者熟练掌握体位转换后,逐步开展由健肢带动患肢坐起,随着训练熟练程度的增加,等坐姿能保持30min后,即能进行站立训练。
1.2.2 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实施强化步行训练,具体如下。①站立位平衡性训练:训练时指导患者的双足位置稍偏后,曲髋,上身保持挺直可微前倾,双肩前移越过脚尖及双膝前,将重心转移至双足,前倾并起立。训练时可使用夹板固定患侧的肢体,防止由于协同、拮抗失衡过度牵拉肌群。可使用1kg沙袋固定患肢踝部,防止膝关节屈曲。②行走训练:早期负重后步行训练,2次/日,10~15min/次,可逐渐增加至45min/次。训练时应使用夹板固定患侧上下肢,并于下肢踝部负重1kg沙袋。指导人员应位于患肢后外侧,扶住患者腰带防止其摔倒。指导患者先迈患侧腿部,伸髋、伸膝,为健侧腿部摆动进行准备。③楼梯训练:当患者下肢极力>3级时,可指导其开始实施楼梯训练,2次/d,45min/次。训练时,指导人员应站立于患者后方的偏瘫侧。楼梯上行时应先上患侧肢体,而楼梯下行时则先下健侧肢体。训练时若患者血压超过180/100mmHg,或出现头晕、胸闷时,应立即停止。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析两组患者FMA及MBL评分水平。
1.4 判定标准[2] FMA评分标准:96~99分:轻度运动性障碍;85~95分:中度运动性障碍;50~84分:明显运动性障碍;0~50分:严重运动性障碍。MBL评分:良:60~100分;中:41~60分,功能性障碍且稍依赖;差:0~40分,基本或完全依赖。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MB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性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另外,患者疾病发作数周之后出现的肌肉痉挛、肌肉延展性异常均可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相关报道称,强化步行训练方案可有效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3]。强化步行训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健康宣教、坐位平衡性训练、站立位平衡性训练、行走训练及楼梯训练。强化步行训练在实施时,时刻围绕“康复”并将其作为治疗中心,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其中,主要以步行训练为主,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早日站立,并通过训练有效激发、增加机体觉醒。另外,也应及时开展负重步行训练,如指导患者站立,进而矫正站姿、训练患者屈髋等各关节功能。本次研究结果中,实施强化步行训练其治疗效果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且上升幅度较为明显。上述结果显示强化步行训练对于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十分明显的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强化步行训练可提高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独立步行能力,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曹莉,田维琴.强化步行训练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过程中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5) :2175-2176.
[2]吴航,聂震球,赖美春,等.强化步行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7):794-796.
[3]李辉,李岩,顾旭东,等.强化躯干肌联合上下阶梯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5):426-427.
柔和的太阳渐渐地向西沉落,月亮像一位羞答答的姑娘在云朵里躲躲藏藏。在夜幕降临的时刻,我最喜欢到热闹非凡的夜市走走。
我走出家门,漫步在大马路。马路两边的花草树木都甜甜地入睡了。抬头举目眺望,高楼大厦耸立在马路两旁,楼上的霓虹灯五彩缤纷,白的似雪,红的似血,绿的似碧……他们都闪着各式各样的灯,照射在大楼上,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如同走进了仙宫。
夜市里,各种售棚比比皆是。那多姿多彩的服装、玩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还有那数不尽的地方风味小吃,有北京的灌肠,有兰州的牛肉拉面,还有新疆的羊串……应有尽有,色,香,味俱全,人们纷纷拿起筷子,先尝为快。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提大包小包的大人,还有蹦蹦跳跳的小朋友。有两三个结伴而来的,也有全家一起来的。说笑声,叫卖声和碗勺的撞击声连成一片,热闹极了。
入夜,热闹了一个晚上的街市,渐渐地安静下来,洒水车响着叮叮当当的铃声,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光绸带,偶尔过往的车辆溅起了清凉的水雾。城市又要安睡了!
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明天,灯火会依然闪烁。
柔和的太阳渐渐地向西沉落,月亮像一位羞答答的姑娘在云朵里躲躲藏藏。在夜幕降临的时刻,我最喜欢到热闹非凡的夜市走走。
我走出家门,漫步在大马路。马路两边的花草树木都甜甜地入睡了。抬头举目眺望,高楼大厦耸立在马路两旁,楼上的霓虹灯五彩缤纷,白的似雪,红的似血,绿的`似碧……他们都闪着各式各样的灯,照射在大楼上,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如同走进了仙宫。
夜市里,各种售棚比比皆是。那多姿多彩的服装、玩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还有那数不尽的地方风味小吃,有北京的灌肠,有兰州的牛肉拉面,还有新疆的羊串……应有尽有,色,香,味俱全,人们纷纷拿起筷子,先尝为快。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提大包小包的大人,还有蹦蹦跳跳的小朋友。有两三个结伴而来的,也有全家一起来的。说笑声,叫卖声和碗勺的撞击声连成一片,热闹极了。
入夜,热闹了一个晚上的街市,渐渐地安静下来,洒水车响着叮叮当当的铃声,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光绸带,偶尔过往的车辆溅起了清凉的水雾。城市又要安睡了!
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注重实效、利民惠民的“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调动社会和企业力量,不断提升公民旅游意识和休闲意识,激发人民群众旅游热情,大力倡导文明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传承文化、提升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旅游、参与旅游、支持旅游、推动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原则
(一)广泛参与。注重发挥相关部门、行业协会、有关企业、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和广大游客参与“中国旅游日”活动的积极性,突出活动的大众化、群众性特点。
(二)公益惠民。鼓励调动社会资源、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措施,推出各类旅游公益惠民措施和促销活动,使“中国旅游日”活动更多地惠及民生、惠及百姓。
(三)突出主题。紧紧围绕“中国旅游日”年度主题,策划宣传并开展活动。
(四)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资源和条件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
(五)形式多样。鼓励各地推出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力大、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举办传统活动的同时,鼓励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新手段扩大活动效果。
(六)节俭高效。在举办相关活动中崇尚简朴、厉行节约、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奢华浪费。
三、活动口号和主题
“中国旅游日”宣传口号:爱旅游、爱生活。
20xx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新旅游、新常态。
主题的内涵是:在游客层面,突出旅游作为新的生活方式已融入人民生活,在旅游中人们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认识发现新世界;在行业层面,体现旅游业发展的新观念、新思路、新常态,发挥其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 四、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9日为全国集中组织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的时间,活动时间可延展到5月19日前后时段。各省(区、市)可指定一地开展活动并使用 “20xx年中国旅游日XXX省(区、市)分会场活动”名称。鼓励各省(区、市)内多地同时开展多项活动,名称可用“20xx年中国旅游日XXX(地区或景点名称)主题活动”。
五、活动内容
(一)精心组织主题活动。围绕20xx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积极谋划,广泛发动,组织开展好5月19日当天及相关活动。
(二)广泛开展公益惠民活动。倡导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公众开放;倡导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在线旅游等企业推出优惠措施,吸引更多人群参与旅游活动;有条件的企业可开展针对贫困家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资助、免费或优惠的公益性旅游活动;进一步落实旅游景区对老年人、学生等特殊人群的门票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开展跨区域合作,并推出互惠措施。各地和相关单位应将拟采取的公益惠民举措向社会公告。
(三)深入开展旅游企业优质服务活动和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倡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重点推动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窗口单位的旅游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利用旅游日契机,深入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大力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提高游客文明素质,引导游客文明出行、安全旅游、绿色消费、理性维权。
(四)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在“5.19”当日及前后时段,全方位、多视角报道各地组织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情况,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广泛受益的生动事例和各地推出的公益惠民举措,形成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六、有关要求
(一)各地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围绕“新旅游、新常态”活动主题,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请各省(区、市)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2015年“中国旅游日”活动联系人,填妥所附“20xx年中国旅游日”活动联络人表(见附件1),于3月15日前传真至 010-XXXX。
(二)做好本地“中国旅游日”活动和惠民措施的汇总统计工作。各地“中国旅游日”活动将统一纳入全国宣传报道计划,各省(区、市)旅游委(局)在4月15 日前上报“XX省(区、市)20xx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一览表”、“XX省(区、市)20xx年中国旅游日惠民措施新闻发布表” 和“XX省(区、市)20xx年中国旅游日分会场情况表”(表格请见附件),表格以电子邮件发送至XX@XXX.XX.cn邮箱。
(三)做好本地“中国旅游日”活动总结工作。各省(区、市)旅游委(局)在5月21日17:00前,提交本地“中国旅游日”活动总结(活动总体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效果等),以及其它可用于后续宣传报道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图片资料需5张高清图,并标明活动内容、主要人物及活动地点),请将总结和相关资料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XX@XXX.XX.cn邮箱,并在电子邮件标题中注明“XX省(区、市)中国旅游日活动总结”。
(四)各地举办的“中国旅游日”活动须严格遵照《中国旅游日标志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使用“中国旅游日”标志及口号。
晋州市和平路小学 赵晓伟
教学目的 :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道路交通的一些常识。
2、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遵守交通规则,做安全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交通概况:
老师:你们今天都是怎么来到学校的? 学生1:(步行)学生2:(爸爸骑车送)学生3:(妈妈开车)
老师:(出示课件,认识“行人”“骑车人”“驾驶汽车的人”“乘车人”)
二、道路交通:
(出示问题:
1、当马路上有很多车辆来往行驶,我是行人该怎么做?)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我尽量让车辆先走,等马路空的时候我再走。
(出示问题:
2、马路上有很多汽车忙着运输,我是驾驶员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小车让大车,非机动车让机动车。驾驶员宁等三分,不抢一秒,互相礼让三分。
(出示问题:
3、我是乘车人,在车上应该怎么做?)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我会有秩序地上下车;我会在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我会在车上帮忙传递车票;我会拉好扶手,防止遇到急刹车时,摔倒或碰伤;我会按票价买票。
三、交通标志:
老师:同学们作为一个小乘客,做得都很棒。那么在马路上你有没有注意过这些标志呢?(出示交通标志)你能说说它们表示什么吗?
四、信号灯:
老师:在十字路口我们还会看到什么?红绿灯有几种颜色?当你看到不同颜色的灯亮了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学生:(发言)
老师小结:(出示顺口溜)
五、巩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2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康复科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00例。入选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入选患者病程在2周以内;发病年龄35岁~70岁;生命体征平稳, 无认知及听理解障碍;无严重心脏疾患及影响康复训练的相关并发症;对参与此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意识障碍、听理解及认知功能障碍, 不能配合训练;心、脑、肺等多脏器衰竭;其他限制活动的疾病。将10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 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57.8岁, 脑梗死41例, 脑出血9例;对照组50例,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55.4岁, 脑梗死36例, 脑出血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训练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常规康复方法进行康复训练, 每天训练2次 (上下午各1次) , 每次45 min, 疗程2个月。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疗法进行步行训练, 不给予动力定型理论指导.治疗组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 遵循动力定型原理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步行训练。
1.3 评定方法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aQthel指数进行康复评定, 所有评定均由同一康复医师完成。
1.3.1 动功能评定
采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法[3]评定:Brunnstrom分期分为6级 (0~5分) 。0分:软瘫期;1分:联合反应期;2分:共同运动期;3分:部分分离运动期;4分:分离运动期;5分:运动协调接近正常。
1.3.2 步行能力评定
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 (FAC) [4,5]评定:分0~5级 (0~5分) , 0级:不能步行或需2人以上的协助;1级:需要1人连续不断地帮助才能行走;2级:需1人在旁以间断的接触身体的帮助行走, 步行不安全;3级:需1人在旁监护或用言语指导, 但不接触身体;4级:在平地上独立步行, 在楼梯或斜坡上行走需帮助;5级:任何地方都能独立步行。
1.3.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评定
采用Bathel指数 (MBI) [6]评定:包括进食、洗漱、穿衣、大小便、转移等10个动作, 每个项目最低0分, 最高15分, 总分值0~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2 结 果
两组偏瘫患者训练前的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FAC、MBI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2个月的康复训练后两组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FAC、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01) , 两组间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分、FAC及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详见表1。
3 讨 论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脑卒中后大脑通过功能重组来补偿运动缺陷。对于人体运动系统来说, 皮质局部损伤后, 其临近皮质及较远部分皮质会发生变化, 重新形成新的功能性网络[7]。研究显示神经功能损伤后, 功能再训练可使感受器接收的传入性冲动促进大脑皮层功能可塑性发展, 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8]。
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损害时, 运动障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脑卒中偏瘫就是上运动神经元性损伤导致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其原因主要是运动系统丧失高位中枢的调控, 使受调节的下运动神经元支配的运动出现紊乱, 即出现一侧肢体肌群不能协调, 运动功能产生障碍。高位中枢一旦受到损害, 就不能很好的控制和协调全身肌肉, 使身体难以随意的、独立的、精确协调的完成运动, 从而出现异常运动模式。
步行障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9], 是临床康复的重点。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大多数遵循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等异常模式, 并由强到弱, 最后出现部分分离运动直至出现独立的选择性随意运动。但是, 由于早期康复意识不强、缺乏正确的康复指导等因素制约了脑卒中偏瘫患者建立正常步态的康复效果[10]。在训练过程中, 不恰当的康复指导及方法极易导致异常模式的形成, 并在训练中固化, 这将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错误“印迹”的形成, 形成持久性动作不协调, 最终导致典型的“划圈样”偏瘫步态的出现, 这种固定的异常运动模式很难纠正并将长期存在。所以在偏瘫患者步行训练过程中始终要为患者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 建立新的运动功能[11]。
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的系列化, 或者说是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的联锁系统[12]。具体说, 动力定性是在重复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降低对意识支配依赖性, 而使一系列相关行为得以连贯进行的神经活动系统。巴甫洛夫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认为[13], 大脑皮层具有系统性、整合性的机能, 只要一个人较长时间置身于某种环境并多次重复某种行为, 就会形成动力定型。动力定型的系统一再重复, 就越来越巩固、越来越易于完成、越自动化, 从而在大脑皮质内形成了一定的动力定型。动力定型的建立和初期的保持都需要消耗很多神经能量, 越复杂的动作越需要长时间和越多的训练次数, 而动力定型一旦形成, 就可以大大节省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 减轻负担而提高功效, 但要突破原有的动力定型或建立新的动力定型则需要消耗更多的神经能量。
在步行训练过程中为偏瘫患者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 目的就是建立步行的正确动力定型, 避免错误动力定型的形成[14]。如何建立正确的步行动力定型, 需要按照条件反射的一般规律来进行。首先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需要治疗师应用语言讲解步行动作要领,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指导, 语言作为一种信号初步在患者的大脑皮层建立了一个印象。然后治疗师作示范标准动作, 这些动作又通过视觉在患者的大脑皮层强化了原有的印象。最后是在治疗师的辅助和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实际步行训练,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 最终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大脑皮质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正确的动力定型, 使患者的步行功能在反复实践和摸索中得到提高。
偏瘫步态就是步行的错误动力定型, 临床上纠正这种固化的异常运动模式是非常困难的, 是一个非常艰苦而复杂的过程, 康复疗效缓慢且不显著[15]。所以要求康复治疗师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时刻牢记并遵循动力定性原理, 从康复训练一开始就要为患者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 使之尽早、尽快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步行功能是最复杂的运动功能之一, 如何巩固和完善正确步行的动力定型, 并使之自动化, 这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偏瘫患者的步行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临床实际上患者住院的时间是有限的, 即使患者出院后也要进行相当长时间或终生的训练。这就需要患者在有限的住院时间内尽快建立独立步行的正确动力定型, 正确的步行模式能使偏瘫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后终身受益,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 遵循神经系统再生及可塑性原理,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康复过程中, 应用动力定型原理进行步行训练,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极大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动力定型原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治疗组应用动力定型原理进行步行康复训练,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训练前及训练2个月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分期评定运动功能,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 (FAC) 评定步行能力, Bathel指数 (MBI)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FAC、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01) , 两组间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分、FAC及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结论 应用动力定型原理进行步行训练, 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用说,第一条就是锻炼了身体。我家距离单位,不算近也不太远,快走20多分钟,慢行也就30分钟,比较适合步行。像我们这种人,属于典型的“久坐不动型”。一般情况下,上了班就坐在电脑前,打开电脑就目不转睛,直到弄得头眼昏花还不肯离开。个中缘由,有工作量大的原因,也有自己不注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然。步行上下班,一天内增加了1个多小时的活动量,坚持下来,数量就很大,持之以恒,终会有所收益。
步行,也有利于保护环境。且不说汽车、摩托车要燃油,要排放废气,也不说电动车要充电,要消耗弥足珍贵的电力资源,就是与自行车比较,步行也更具环保优势。因为,步行者可尽可能少地占用城市道路资源,把更多的路面留出来,减少了城市拥堵,促进了道路顺畅。我国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进步,咱就以实际行动来实践吧,权当为节能减排做一点小小的贡献。
步行、还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烦恼。咱这个城市哪都好,就是偷自行车的比较多。搬进市里不到5年,已经丢了6辆自行车。孩子上学,自行车是必备之交通工具,偷了就得重买,半点也不能含糊。而且,小偷抓住了也没辙,判刑够不着,只能罚点钱、训斥一顿了事。自行车一次次地被盗,经济上的损失不说,主要是心里腻歪,还耽误事儿。如今,干脆来个“釜底抽薪”,不骑自行车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免了许多不测之虞。
再有,步行可以欣賞沿路、风景。这一路走来,看到花儿开了、花儿谢了;叶子绿了、叶子黄了,眼见得四季更替、岁序轮回,总不免增添一点哲思。落雨飘雪的时候,撑一把伞从容地走在道上,感受雨丝的温润,任由雪花撞入胸怀、亲吻脸颊,这是童年时代才有的自然情趣啊!机关大门前的标语换了,楼顶上的广告牌子换了,两边的绿化带宽了,双向三车道变成双向四车道了。这些细微的变化,无不在告诉你,这个城市越来越漂亮了。今天这家商店搞装修、换门脸,宏张开业放鞭炮:明天那家商场搞促销、做庆典,大红的拱门、气球把气氛弄得红红火火。行走其间,虽没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却也是“沿途春色悦不尽,低吟浅唱到机关”。
更重要的,步行有利于平和心态。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压力这么大,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不行的。坐在办公室里,常常跟这个比,跟那个比,比来比去就不平衡、不满意了,免不了要说几句抱怨的话、牢骚的话。步行上下班,我会看到路口炸油条、卖豆浆的忙碌,看到桥头卖面包、送牛奶的辛苦,看到小区门口的出租车司机揉着醒忪的眼睛等待生意,看到修理自行车的师傅从箱子里掏家什,看到卖水果的小贩一样儿一样儿的摆货架。再往前走,我会看到环卫工人在捡拾绿化带里的垃圾,店员在擦洗门店内外的玻璃,交通警察早早的站在了马路上,还有,急着上班的人流与汽车抢道儿。偶尔,还会看到“碰车”的小伙子在马路中间打电话,呼啸的急救车一路闯着红灯远去。于是,我想,这芸芸众生多么辛苦啊,有多少憋屈、无奈在里面啊!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多上了几天学,多读了一点书,论贡献,说不定还没有人家大哩。这样一想,心情就会宁静许多,工作起来心态也会更加平和。
最后总结一句:步行好处多多,劝君安步当车。
步行街位于姜堰镇坝口广场与人民路新世纪广场之间,由原西大街改造而成,全长600米,宽26米,8月开始新建,1月投入使用。听外公外婆说50多年前西大街还是一条长不足300米,宽仅2米的麻石街。主要有裁缝店、豆腐店、银匠店和杂货店等20多家店铺,生意冷落。改革开放后,党的政策好,西大街从东到西,商场大楼才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车水马龙。
步行街路中间是中央景观带,主要有景观膜结构、休息座椅、公共电话亭等设施,栽有香樟树、桂花树、五针松等常绿树,搭配杜鹃、茶花、地竹等植物分布其间,保证了绿树成荫、四季飘香的景象。步行街两侧是超市、药店、商场、银行和电影院,文房四宝、金银首饰、衣冠鞋包应有尽有,商品琳琅满目,花样齐全,备受百姓青睐,常常人流如潮。步行街从东到西还竖立着三座雕像。第一座雕像是一位老人在拈着棋子沉思,那位老人是当年与乾隆皇帝下棋的小神童,体现姜堰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二座雕像是两个孩子在踢足球,象征着姜堰也会出现足球明星。第三座雕像是一家三口,爸爸抱着孩子,妈妈在后面打着伞,他们脸上洋溢着温情、亲情,预示姜堰人民生活幸福美满。
步行街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小吃:奶茶、爆米花、肯德基等等,都会让您吃得津津有味。宽阔的街道上铺着光滑的大理石,每天清晨环卫工人们就会默默无闻地打扫,大理石上没有一点痰迹和一片纸屑,几乎没有灰尘,这里的人们很文明,没有人讲粗话,没有乞讨,没有偷盗,没有机动车辆进入,酒楼、饭馆里香气扑鼻。晨曦之中,白发老人在这里练功健体、武剑弄拳。夕阳西下,老少妇孺在这里聚集舞蹈、舒筋活骨。霓虹灯下,红女绿男在这里漫步浏览、窃窃私语。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到了夜晚,步行街景色更美,更迷人。路边耀眼的广告灯箱,一字排开,争奇斗艳。挂在高楼大厦上的霓虹灯勾勒出房子的造形,蔚为壮观。树上、草丛里挂的一串串五颜六色的小灯,象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笑迎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步行街到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天天像是过节。一个人徜徉在步行街上,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
今天妈妈带我去逛步行街。来到步行街,看见了很多人,还有些是一家老小来的,有的购物,有的欣赏风景,热热闹闹地准备过新年。沿线商店灯火辉煌,沿街全部都挂上了漂亮的灯笼,使步行街更加繁华和迷人。步行街有很多的雕像,首先我们看见的是挖耳朵的铜像,在正中央,看见一个最大的铜像,我走进一看,原来是酒鬼的动态广告铜像。我们又来到了商场的里面,里面真漂亮!挂着五彩缤纷千纸鹤和灯笼,美丽极了!我们在步行街流连忘返,感受着长沙美丽的夜景,感受着星城日新月异的变化。逛步行街作文2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清晨,阳光把湖面染得波光潋滟,早起上班的我也要出发了。穿上平底鞋,挎上皮包,一身“短打”上路,那样子像个兴高采烈奔赴学校去领大红花的小学生。路上,柳树成林,晨风习习,满眼柳绿花红的盎然春意令人心旷神怡。我还发现,走路上班的人也不少。左边那位女子,手里提着塑料袋,袋里装满吃的东西,袋口还露出很多新鲜娇艳欲滴的玫瑰;肩包特扎眼的那个女孩,一身随意的休闲装,长发在晨风里飞扬,走路蹦蹦跳跳,还不时哼着动听的音乐……
原来,以前开车上下班,两眼紧盯着车流路况,竟把如此美妙的风景给浪费了!现在,步行上班,既锻炼身体,还间接保护环境,两全其美。
曾听健康专家说,步行上班是非常好的有氧锻炼方式。当然,步行不是暴走,要因人而异、张驰有度;步行上班之前,不要空腹出门,宜吃早饭后出发;着装要宽松,鞋子要合脚,尽量不穿高跟鞋或硬底鞋;步行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有一定的限度才不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专家还总结出步行上班的四大好处:可以减少骨质疏松;锻炼足弓;增强心肺功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这对都市里忙于工作、疏于饮食及失眠的忙人特别有益。果然,我的失眠得到了有效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62例,均有独立站立能力,但均存在步行能力较差或不会行走、不会跑跳等症状。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0.9~3.2岁,平均2.0±0.7岁;病变类型:徐动型10例,痉挛型15例,混合型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1.0~3.5岁,平均1.7±0.5岁;病变类型:徐动型9例,痉挛型14例,混合型8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变类型、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治疗,治疗过程中重点进行步行功能训练,如步态训练、行走训练等;观察组则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重点强调对患儿盆骨的训练及控制,并加强对臂肌、髂腰肌肌力的训练,可通过跪走、仰卧起坐及俯立挺身等方法进行[2];盆骨训练则按照患儿发育的顺序进行训练,在盆骨控制稳定后再开展步行训练工作。治疗师一对一进行训练,每天1次,每次40min,1个月为1个疗程,共训练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观察患儿步行能力恢复情况,结合GMFM量表中的C区、E区评分拟定疗效标准,其中GMFM-C区、GMFM-E区评分均为得分越高表示步行功能越好。治愈:患儿步行能力恢复正常,GM-FM-C区、GMFM-E区评分为10~12分;显效:患儿步行能力显著改善,GMFM-C区、GMFM-E区评分为8~10分;有效:患儿步行能力有所改善,GMFM-C区、GMFM-E区评分为4~8分;无效:患儿步行能力较治疗前无任何改善,GMFM-C区、GMFM-E区评分<4分。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GMFM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C区、GMFM-E区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C区、GMFM-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GM-FM-C区、GMFM-E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3 讨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是一种新型的体能训练方式,近年来在脑瘫步行能力训练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核心稳定性训练是指对躯干部位、盆骨肌肉的相关控制能力进行训练,为上下肢的运动创造相应支点,协调上下肢发力,以使力量的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的一种训练方式[3]。相关研究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极大提升人体对肢体控制的能力,使机体平衡性得到大大增强,促使肌肉群的力量输出更为协调,进一步增强机体运动功能,有效防止运动损伤的出现[4]。在人类机体中,核心部位是指膈肌以下到盆骨底肌间的相关区域,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训练躯干及盆骨肌群的控制力。脑瘫严重影响着患儿的步行能力,因此合理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步行能力进行有效治疗十分重要[5]。
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GMFM-C区、GMFM-E区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核心稳定训练在提高脑瘫步行能力、改善GMFM-C区、GMFM-E区评分方面具有更好效果。对照组重视功能训练,尽管患儿的步行能力、盆骨能力有所提高,但提高程度较观察组稍差,有时甚至会使异常步态加剧;观察组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核心肌群给予有效训练,先提高患儿对盆骨的控制能力,再进行相应的步行训练,患儿盆骨能力、步行能力均有较大提高。但由于本研究对象数量有限,因此重点分析的是患儿的步行能力及盆骨能力,结果显示核心稳定性训练在改善脑瘫步行能力及步态方面较常规运动疗法效果更佳。而脑瘫的分型较多,今后的研究中还需根据脑瘫分型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分析,以便更好地将核心稳定性训练应用到脑瘫步行能力的训练、治疗中,从而实现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价值。
综上所述,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极大提高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疗效显著,是有效的脑瘫步行能力训练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永峰,李小捷,吕洋,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惠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50-351.
[2]宋雄,林小苗,邹林霞,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步行能力影响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0):120-121.
[3]张文艳,张红晓,朱艳芳,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坐位能力影响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12,8(6):34-35.
[4]沈怡,王文威,陈艳,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和不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9):831-832.
【步行训练三点步行】推荐阅读:
徒步行策划方案06-05
水上步行球作文10-25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教案05-24
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浅析07-26
昆明市步行街调研报告06-28
作文训练——审题训练07-27
表达能力训练序列及训练方法浅谈09-20
幻想训练法05-28
演讲技巧训练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