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语堂的翻译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通用10篇)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 篇1

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全世界各国人民对社会巨变的一种生存体验.它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呈现出启蒙和审美的.矛盾张力结构.随着全球化过程的加快,现代性迅即发展成为世界现象,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科领域衍生出不同的变体.本文作者从现代性视角出发,对现代性的发展史、中西翻译文化的现代性话语和林语堂翻译中的审美现代性问题作了宏观阐释.

作 者:杨柳 张柏然 作者单位:杨柳(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张柏然(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 篇2

《浮生六记》是沈复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其体裁样式别致,通过写自传的故事兼论生活艺术。作者的妻子好学聪颖,在平淡的生活中却能欣赏着自然和艺术。其中描写的生活场景正是林语堂主张的空灵艺术生活以及“性灵”的文学倾向,因此林语堂自愿将其翻译为英文,能让全世界的人知晓中国这一对普通夫妇的恬淡静雅的生活。林语堂前后修改了十遍文稿,最终于1939年发表了译文。很多英文读者反复阅读,想要揣摩出其中韵味,足以见得林语堂翻译的受众程度之高。

二、归化与异化在《浮生六记》中的使用

1.异化和归化的提出及内涵。德国阐释学派奠基人施莱尔·马赫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一是原文作者导向,二是受众读者导向。美国翻译家韦努蒂继承了这一思想,发展出了归化与异化理论。韦努蒂认为,将原文作者导向的方法称为“异化法”,将作者导向的方法称为“归化法”。归化可以理解为在翻译中采用清晰透明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来淡化原文陌生感;同时,异化是指保留原文中的部分异域性,同时兼顾读者可以理解的层次。二者的区别即为是否需要保留原文的异域风味。归化让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的文化,使之前所要传达的文化陌生感淡化,但其原本异域韵味会丧失。而异化虽然保持了异域性,但会让读者无法理解。

2.《浮生六记》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浮生六记》是一部文言文作品,某些词句的翻译难度非常大。林语堂以其深厚的双语造诣,使其翻译精准到位且又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意蕴,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了中英双语之美。现在举例如下:

例1 芸曰:“此何难。俟妾鬓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之虎阜灵岩,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

“Oh!this is not so difficult”said Yun.“Wait till I have gotmy grey hairs.Even if I cannot accompany you to the Five ScaredMountains then,we can travel to the nearer places,like Huch’iuand Lingyen,as far south as the West Lake and as far north asP’ingshan[in Yangchow].”

“妾”在古代中国是女子对自己的谦称,归化译为了“I”。“鬓斑”意指人两鬓变白,林运用归化的方法,翻译为了“have got my grey hairs”。尤其是在“五岳”这个风景地的翻译上,林语堂运用归化法译为了“the Five ScaredMountains”。而“虎阜”、“灵岩”、“平山”直接译为了“Huch’iu”、“Lingyen”、“P’ingshan”采用的是异化法,把原有的意境保留下来了。这种翻译手法让读者感觉到不同的异国文化,对中国的地缘地貌有了新的认识。

例2 于是易髻为辫,添扫蛾眉,加余冠,微露两鬓尚可掩饰,服余衣长一寸又半,于腰间折而缝之,外加马褂。

Accordingly she changed her coiffure into a queue,paintedher eyebrow,and put on my cap.Although her hair showed slightlyround the temples,it passed off tolerably well.As my gown wasfound to be an inch and a half too long,she tucked it round thewaist and put on a makua on top.

“髻”、“辫”本身为中文特有的词汇,运用了归化法,分别译为了“coiffure”、“queue”。但只是从意义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并没有将其意蕴译出。笔者认为,可以在此直接用英译之法,后面再加上解释,这样可以既可让读者体会到异域文化,又能让读者理解其中的意义。“蛾眉”归化翻译为“eyebrow”,其实在此处也丧失了原有意境,所谓的“蛾眉”,其意应该指的是美女细长的眉毛。笔者认为此处的翻译应该是要有一个定语进行修饰,可以翻译成“slender and beautiful eyebrow”。“马褂”译为了“makua”,这使得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到浓浓的中国文化特色。

三、结语

从上述的翻译赏析中我们发现归化和异化法各有千秋。归化在使用时可以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原文的意义,却丧失了部分异域文化。而异化可以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风韵,却会使得读者难以理解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因此,译者在面对不同源的文化背景时,最佳方式应该是合理地使用两种翻译策略。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 篇3

关键词:《浮生六记》 翻译标准

《浮生六记》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林语堂先生对《浮生六记》的评价尤其高,对于书中的“陈芸”这一个女子,他简直赞美到无以复加,认为“陈芸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因为确有其人)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非故甚其辞 。”对于书中沈复及陈芸这一对人间佳侣,他真恨不得就在他们的坟前对他们俩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一段最凄美动人的爱情寄予最真挚的颂赞。

《浮生六记》是用浅易文言文写成的文学作品,以作者所处的时代,民间白话小说已普遍流行,虽然在那个时代,白话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已经成为古典小说的最直接的媒介语文,但是在文人的圈子里,文言文仍然是他们最理想的表情达意的文字,因此,在这部自传体作品中,作为一位传统文人,作者沈复运用了典雅精练的文言文进行创作,读起来文从字顺,淋漓酣畅。

英译本《浮生六记》是林语堂的得意之作,也是其翻译理论贯穿始终的著作。林语堂先生也写过不少涉及翻译理论的文章, 其中以《论翻译》影响最大。他在严复信达雅的基础上总结了三条标准: 忠实、通顺和美。同时,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重标准释义为译者的三种责任: 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 对读者的责任以及对艺术的责任。他反对呆板的、字面上的忠实, 指出“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忠实须求传神”通顺的译文,林先生认为应该是以句为本位且根据中文心理行文的林先生是就英译汉而言。简言之, 通顺的译文应以句为本位且根据译文心理行文至于美的问题, 他认为“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 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 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尤其是翻译文学作品, 更“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简言之, 林语堂先生的翻译标准可化为一个词—传神,用他的话说就是“字神句气与言外之意”。

1.人名的翻译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能反映出他的理想抱负、性格气质。中国的文人常常在名字之外还有“字”、“号”来表明自己的志趣。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字”、“号”常有丰富的含义,下面赏析

林语堂在译本中对“字”、“号”的翻译艺术。

原文:异哉! 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

译文:This is very strange, So Li Po is your bosom friend, Po Chüyi is your first tutor.

原文: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己。

译文:I didn’t know that you are a bosom friend of Li Po!

李白字“太白”,白居易字“乐天”,“青莲”来自李白的号“青莲居士”。为了减轻译语读者的阅读负担,译者没有把这些“字”、“号”译出,而是译成他们比较熟悉的名字。如果为了保持原文的文化韵味而把这些“字”、“号”全译出,读者可能会不胜其繁,弃书而去的。

2.地名的翻译

原文:兄宜仍往扬州。

译文:You’d better stay away at Yangchow for some time.

原文:神游其中,如登蓬岛。

译文:One could imagine oneself transported to some fairy region.

中国的许多地名与文学、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有关。地名中常包含重要的文化信息。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往的地方,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然而这些信息如加在译文中会显得罗嗦,所以译者采用了直译的办法。“蓬岛”就是“蓬莱仙岛”,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译者用了意译的办法,让读者轻松领会文中这一暗喻的意思,做到了精当传神。

在《浮生六记》的翻译过程中,林语堂先生大胆地采用归化、异化等策略处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向西方读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体现了他的“忠实、通顺和美”的三重标准。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很注重文化的传播,他一方面考虑到作为读者的外国友人的阅读需要,用简洁明了的方式,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来传递中国文化,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保留中国文化的一些原汁原味,也保留了处于中国文化的专有名词,在一些翻译的方面也尽可能保留一些具有中国味道的翻译方式。同是在必要的时候就采取两种文化结合的方式,达到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论翻译[M].林语堂名著全集,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林语堂的作品精选语录 篇4

2) 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须要写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林语堂《苏东坡传》

3) 讲情理的人常能保持平衡,而讲逻辑的人则丧失了平衡。——林语堂《吾国吾民》

4) 吾们现在有较新颖较丰富较宽广的文学理想来代替陈旧的批判眼光,结果使文学与人生获得较接近的和谐,思想获得较完美的正确和生命获得较大的真实性。——林语堂《吾国吾民》

5) 中国哲学家是一个睁着一只眼睛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及温和的嘲讽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把他的玩世主义和慈和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由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过去的,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生气蓬勃,因而在他清醒的生活中放进了梦意的人。他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穿了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的努力的徒然,可是还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他很少幻灭,因为他没有虚幻的憧憬,很少失望,因为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希望。他的精神就是这样解放了的。——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6) 一切智慧之极点,一切知识之问题,乃在于怎样使“人”不失为“人”和他的怎样善享其生存。——林语堂《吾国吾民》

7) 实际上,夏季的开始并不在春分,而是在冬至,在冬至,白昼渐长,阴的力量开始衰退;冬天的开始在夏至,那时白昼渐短,阳的力量开始衰退,阴气渐盛。所以人生也是按照此理循环而有青春,成长,衰老。——林语堂《京华烟云》

8) 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遗忘的,一切都会解决的。——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9)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0) 一个强烈底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这是中国人“知足”的精义。——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1) 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2) 都说时光飞逝,其实时间一直都在,只是自己的心在变,情在变。人说抵挡不过时间,其实是时间抵挡不过我们的善变。——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13)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4) 爱与不爱这是你的选择,可是对于红玉,你千万不能伤她,因为她实在太脆弱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对于她就是很大的打击。——林语堂《京华烟云》

15) 很难说究有多少事情是郑重其事的信仰,又有多少是游戏性质的幻想。——林语堂《吾国吾民》

16)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7) 所谓优良的散文,著者的意见乃系指一种散文具有甜畅的围炉闲话的风致,像大小说家第福(Defoe)、司惠夫脱(Swift)或波司威而(Boswell)的笔墨然者。那很明白,这样的散文,必须用现行的活的语言,才能写得出来,而不是矫揉造作的语言所能胜任。——林语堂《吾国吾民》

18) 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一个人能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19) 人文主义好比是个家庭主妇,宗教好比女修道士,自然主义好比卖婬的娼妓,三者之中,主妇最为普通,最为淳朴,而最能满足人类,这是三种生活方式。——林语堂《吾国吾民》

作家林语堂的作品经典语录 篇5

2) 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百衲一,破毛席,毛巾一样好;青菜,萝卜,白开水同样好。咸也好,淡也好,样样都好。能在琐屑的日常生活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情关照出人生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心境,宛如一轮明月,是何等的境界。——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3) 池鱼穿影影穿鱼,闲人观伶伶观人。——林语堂《京华烟云》

4) 最好的年龄是,那一天,你终于知道并且坚信自己有多好,不是虚张,不是夸浮,不是众人捧,是内心明明澈澈知道:是的,我就是这么好。——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5)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6) 路旁既有闲花草,谁管行人闲摘花?——林语堂《吾国吾民》

7) 中国人爱好此生命,爱好此尘世,无意舍弃此现实的生命而追求渺茫的天堂。他们爱悦此生命,虽此生命是如此惨淡,却又如此美丽,在这生命中,快乐的时刻是无上的瑰宝,因为它是不肯久留的过客。——林语堂《吾国吾民》

8) 我也只能把你当表妹——希望我的话没有伤着你。——林语堂《京华烟云》

9) 青绿混合了金黄的颜色,忧郁混合了愉快的情绪,而希望混合着回想。在吾们的生命中临到一个时期,那时春的烂漫,已成过去的回忆;夏的茂盛,已成消逝歌声的余音,只剩微弱的回响。——林语堂《吾国吾民》

10) 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驶它。——林语堂《吾国吾民》

11)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林语堂《苏东坡传》

12) 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的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俱来,由生活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林语堂《苏东坡传》

13) 妇女的想摹拟男性的行为这种意念,其本身实即为一种女性的束缚。——林语堂《吾国吾民》

14)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林语堂《苏东坡传》

15)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是梦想。没有哪件事,不动手就可以实现。世界虽然残酷,但只要你愿意走,总会有路;看不到美好,是因为你没有坚持走下去。人生贵在行动,迟疑不决时,不妨先迈出小小一步。前进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16) 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在这条件之下生长起来,没有人会走错的。在童时我的居处靠近自然——有山、有水、有农家生活。因为我是个农家的儿子,我很以此自诩。这样与自然得有密切的接触,令我的心思和嗜好俱得十分简朴。这一点,我视为极端重要,令我建树一种立身处世的超然的观点,而不致流为政治的、文艺的、学院的,和其他种种式式的骗子。——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17) 世上没有不吵过架的夫妇。假定你们连这一点常识都没有,请你们先别结婚,长几年见识再来不迟。你们还不知道婚姻是怎么一回事,婚姻是叫两个个性不同、性别不同、兴趣不同、本来过两种生活的人去共过一种生活。假定你们不吵架,一点人味都没有了。你们此去要一同吃,一同住,一同睡,一同起床,一同玩。世上哪有习惯、口味、性欲、嗜好、志趣若合符节的两个人。向来情人都很易相处的,一结婚就吵起架来。这是因为在追求时代,大家尊重各人食寝行动的自由,一结婚后必来互相干涉。——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18) 没有谁对,也没有谁错。只有一件事是对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至道,但是却没有人了解至道为何物。至道之为物也,无时不变,但又终归于原物而未曾有所改变。——林语堂《京华烟云》

19) 我记得我听过他那深沉、洪亮的声音,那带着北京口音的抑扬顿挫的韵律,其中还夹杂几段适时的、有节奏感的笑声。能再听到这样纯正的官话死也心甘!如果那些官僚也掠夺人民,那么他们的掠夺则是文质彬彬,谦谦有礼,整个过程使掠夺者和被掠夺者都感到温和尔雅。现在的情形不同了。我们现在的官吏只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他们粗野如牛,笨拙似猪,厚颜无耻,荒淫无度。如果我们必须被掠夺,至少也要掠夺得我们愉快一些。——林语堂《林语堂经典作品选》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读书心得 篇6

姚思安,主人公的父亲,他是真正读懂了“道”的人,他不拘旧习,思想进步,远非同一时代的人可比。他反对给女儿缠足,视金钱如无物,勘破生死,享受人生。他超然的见解深深地影响着年轻一辈,木兰、立夫等因此都显得卓而不群。他是那个时代的圣人,那个时代真正的老神仙。

姚莫愁,主人公的妹妹,她稳重,贤惠,宽容,虽然思想略显保守,但的确是最适合持家的人。有这样一位妻子,孔立夫基本不需要为生活而再担心,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或许,立夫更喜欢木兰,但,的确,莫愁更适合他。

冯红玉,相貌出众,才华横溢,多愁善感,体弱多病,从任何一个方面看,她都是翻版的林妹妹。除了名字的颜色外,再也看不出什么了。她和阿非本可以算作青梅竹马,可惜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段事不关己的话,让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天妒英才,何况她还是红颜。

孙曼娘,木兰眼中最美的女,也是木兰最好的姐妹。她温婉贤德,尊礼仪,孝父母,她和平亚,本可算是天作之合,可惜二人均为旧理所缚,最终的结局凄凄惨惨。幼时丧父,少时丧夫,一辈子没享受过丈夫的疼爱,没生过一个孩子,一直生活在悲剧之中。如果她当年能大胆一些,或许,生活会好很多。

牛素云,我觉得是这里面最可怜的人之一。蛮横无理,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一直以来被人们所憎恶,但最后在面对民族大义与个人利益时,她番然悔悟,让人们肃然起敬,当然这也跟经亚的孩子以及姚老爷子的话有关。

林语堂翻译美学思想研究 篇7

本文共有引言, 正文三章和结语三大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结构。第一章总结了林语堂的翻译成就及对他翻译思想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首先介绍他的《论翻译》一文, 紧接着分析他在文中提出的对译者的要求和翻译的标准, 进而总结其翻译美学思想。第三章选取林语堂的代表性美译作品, 分析它们重现的意美、音美和形美。最后部分是结语, 回顾了前文的内容, 从美学的角度总结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和实践。

一、文献综述

1、林语堂翻译成就

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博学型的作家和卓越的语言学家。他兼用中文和英文写作,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作为一名翻译家, 林语堂对外翻译并介绍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如《浮生六记》、《老残游记》、《庄子》等。除此之外, 林语堂所著文章中有许多都涉及到了翻译理论方面的问题, 如《论翻译》、《论译诗》、《对于译名划一的一个紧要提议》等等。

2、林语堂翻译思想研究现状

上个世纪, 关于林语堂翻译理论及实践活动的研究鲜有涉及, 仅存有一篇对其翻译理论进行论述的文章, 即陈荣东于1997年发表的《一篇不该忽视的译论——从〈论翻译〉一文看林语堂的翻译思想》。进入本世纪, 对林语堂翻译活动的研究开始起步并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 正在朝着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方向逐步发展。

二、林语堂美学翻译理论

1、林语堂翻译理论

1932年初, 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 涉及诸多的翻译理论问题, 最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他关于翻译理论的观点。

(1) 译者的要求

林语堂在通论翻译标准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翻译美学思想。他认为, 翻译艺术所倚赖的有三条:“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内容上的透彻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 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 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值得指出的是, 他在《论翻译》中所指的翻译是从外文译为中文, 所以他提出的译者的第二点要求为译者中文水平高。

(2) 翻译标准

林语堂继承前人译论的精华, 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

一是忠实标准。林氏认为, 忠实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和胡译。他认为直译与意译两个名称虽然便于使用, 但仍是不中肯的名称, 两者是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 互相转化的翻译中。而且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 也并不是要求字字对应, 而是应达其意, 并以传神为目的。

二是通顺标准。关于翻译的通顺标准, 他从心理学角度指出“文若求通顺之目的, 亦必以句义为先, 字义为后”。与此同时, 林氏还提出句译理论, 为“译者所应忠实的, 不是原文的零字, 乃零字所组者的语意。”

三是美的标准。在林语堂看来, 翻译除了“必信必达”, 还要考究翻译的艺术问题, 理想的翻译家应该将翻译工作当作一种艺术, 以爱艺术之心爱它, 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

2、林语堂美学翻译理论

翻译是语言形式转换的艺术。它不仅关注转换的内容, 同时也注重言说的方式。林语堂翻译的言说方式则表现为美译。在林语堂看来, “美”显然包涵了比“雅”更为丰富的内容, 它包含了“译者对艺术的责任”问题。《论翻译》中的三个翻译标准中, “美”的标准是精髓。他尤其强调在文学翻译中要尽量美译, 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将原文的风格与内容相融合。

三、林语堂美学翻译思想在作品中的运用

在林语堂看来, 译文应有“五美”: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本文以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典型例子体现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为例。

1、意美的重现

此处的“意”指的是读者在阅读中, 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便融合成的一种“意象”。例如杜甫《石壕吏》片段: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Although my strength is ebbing weak and low, I’ll go with you, bailiff, to the front to serve.

且不说此译文是否在形式上忠实于原文, 关键是它传神的地方在于“ebbing”一词。“Ebb”的原意为“退潮”, 此处运用了进行时态, 比喻老妇人精力日渐衰退, 不但形象贴切, 而且译活了原诗, 引人联想, 原文内容顿时变得饱满。

2、音美的重现

音美指音韵节律之美。例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片段:

舟摇摇以轻飓, 风飘飘而吹衣。

Lightly floats and drifts the boats, and gently and flaps my gown!

原文两句是对偶句, 读起来抑扬顿挫, 颇有诗歌的韵味。译者选用“lightly, gently”形成对仗, 再通过句子的倒装让译文读者感受到陶渊明回家时心情的放松与脚步的匆匆。

3、形美的重现

形美, 即诗句、词句在对仗和格律上都长短一致、工整对称。既易于体现音韵之美, 又有助于传达意境之美。例如李清照《声声慢》片段: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ark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原诗开头的这十四个字给人自怜自哀的压抑之感, 产生出孤独与痛苦的艺术设想。林运用头韵和重复的修辞手法将其译出, 简约明了, 读起来又节奏感强, 体现出了与原文中叠字产生的音律感与凄凉的氛围。译文恰到好处的将原文的结构形式与神韵得以复现, 美感极强。

四、结语

林语堂先生继承了传统的翻译理论, 又从美学的角度注入了新的思想。他倡导译文在忠实和通顺表达原文内容的基础上, 也应将原文的美感和神韵也体现出来, 将翻译的“五美”融合在一起。本文以林语堂《论翻译》为基础, 分析了他的美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运用。他的中英译作中展现的意美, 音美, 形美等让人印象深刻。他的美学视角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也具有实践价值。

除了翻译理论的成就, 林语堂的译作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 成绩卓著, 影响深远。总而言之, 林语堂的贡献是卓著而不可取代的, 他的翻译理论和作品值得欣赏和进一步研究。

摘要:林语堂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 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颇有造诣。他在著名的《论翻译》中提出了翻译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 特别是在美学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突破, 明确提出“翻译是一种艺术”。林语堂将美学思想运用到翻译理论与实践当中, 在中国翻译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以林语堂的《论翻译》为基础, 立足于他的美译观, 客观地介绍林语堂翻译美学思想, 并具体分析他中译英作品里的典型例句, 最终得出林语堂翻译理论中“五美”相融合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美学,运用

参考文献

[1]Guo, Ruijuan. (2004) .A tentative study on Lin Yutang and his art of translation.Retrieved October 19, 2006, from CNKI database.

[2]郭著, 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79-85.

[3]陆洋.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 2005 (5) :49-55.

[4]林太乙.林语堂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林语堂.林语堂中英对照丛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 篇8

一、模因论

模因(meme)一词首次由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其将“模因”定义为“文化传承的单位,假设它是类似于粒子性基因,它在文化环境中,凭借其表现型对自身的生存和复制的影响而被自然的选择”。模因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单位,或文化模仿的单位”。模因通过复制或模仿传播,传播的载体是大脑,而传播的工具是语言。以此类推,文化负载词作为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模因”如同“基因”一样,可以复制,所以,“模因”可以通过模仿和复制来实现文化的传播。翻译活动的本质其实就是信息之间的交流传播,在中译英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可以在模因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活动,做到文化信息的保留和传递。

二、模因论视角下汉译英文化负载词英译原则

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一国特有的文化,这类词是文化差异在语言层面上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所以,正确翻译文化负载词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类文化负载词在汉译英过程中,源语文本负载着中国文化特色。在模因论视角下,作者认为汉译英文化负载词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异化策略是最主要的模因传播的手段。此策略的应用能最大限度保留汉语文化负载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文化负载词英译中,译者应尽可能采用异化策略,以保留源语文化,并让其成功输出。富含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文化负载词是模因的基本单位,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得以传播,采取异化策略是最有效的。

其次,归化策略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中可取的方法。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多文化存在于源语中,采取异化策略翻译,不仅译文晦涩难懂,而且让目的语接受者置身于摸不着头脑的境地。为了避免强烈的文化冲突,译者可以适当地运用归化策略,让译本能够更好地被目的语读者接受,这样也达到了文化信息传递的目的。

三、模因论指导下文化负载词中译英的翻译方法

从模因论视角看,文化负载词英译应遵循异化为主、辅之归化的原则,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实现中国文化的输出和传播,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国,从而推进跨文化交流。

(一)直译

所谓跨文化交流就是意在通过交流,让各方学习了解到另一方的特有文化,给自己的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活力。直译能够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信息,这样可以使译本更易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接受。

举例如下。

(1)少不入广。

One shouldn’t visit Kwangtung in one’s youth.

(2)鸿案相庄廿有三年。

We remained courteous to each other for twenty-three years of our married life like Liang Huang and Meng Kuang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在例(1)中,讲述的是沈复四处游览。当他来到广州的时候,看见了风景如画的广州,连连感叹,想到了古语——少不入广,这里的“广”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地名,指的是现在广东一带,林语堂采取直译的方法,直接翻译了这个地名,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

在例(2)中,“鸿案相庄”是中国的古典成语,讲述的是东汉一对恩爱夫妻梁黄和孟光的故事,形容夫妻间感情笃生,林先生采取直译的方法,翻译了两者的名字,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真实形象,而且颇有一股异域的味道。

(二)直译加注

文化负载词承载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直译往往不能确切地传达出来,而直译加注,可以通过加注对译本进行补充说明,交代背景、来源等,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源语文化模因,还便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

举例如下。

(3)余自以为无花不识,至此仅识十之六七,询其名,有《群芳谱》所未载者,或土音之不同欤?

I had always prided myself for knowing every variety of flower, but here I found that thirty or forty percent of the flowers were unknown to me. I asked for their names and found that some of them were never recorded in the Ch’unfangp’u (Dictionary of Flowers), perhaps accountable through the difference of dialects.

(4)黄巢至此,照为猿猴形,纵火焚之,故不复现。

Local tradition has it that this mirror could reflect one’s previous existence and that when Huangch’ao (The great bandit chief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arrived here, he saw in it his own image in tha shape of a monkey and was so infuriated that he set fire to it, so from that time on, the stone mirror has lost its occult properties.

在例(3)中《群芳谱》是很关键的一个名词,它是一本收录了很多花名的书,作者在这里直译且加注,这样让目的语读者一看就能明白。

在例(4)中“黄巢”是中国唐朝历史中的一个人物,即使译者注释得确实不准确,但是,可以体现出译者在此想保留中国文化符号,解释了这是中国的历史人物而不是其他国家的人物,让目的语读者又多了解一个中国历史人物。

(三)音译

音译是一种在目的语中采用相同或近似于源语发音的翻译方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很多汉译英中,不能找到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于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都采取了音译。如翻译“麻将”“豆腐”“风水”等时,起初都采用异化策略,分别译为“mahjong”“tofu”“fengshui”。音译不仅能给目的语增加新的词汇,还能保留原文文化的内涵,可谓两全其美。

举例如下。

(5)服余衣长一寸又半,于腰间折而缝之,外加马褂。

As my gown was found to be an inch and a half too long, she tucked it round the waist and put on a makua on top.

(6)芸曰:“非也。妾见市中卖混沌者,其担锅、灶无不备……”

Yun said:”I have seen wonton sellers in the streets who carry along a stove and a pan...”

在例(5)(6)中,“马褂”“混沌”被音译成“makua”“wonton”,这两种东西分别是中国特有的衣服、食物,林先生采取音译的方法,保留了中国特有的东西,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到这两种东西是中国特有的衣服和食物,而且这样做还丰富了英语词汇。

总之,文化负载词翻译不仅要追求译文通顺,同时还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特色、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使命。文化负载词英译中,译者可以多采用异化策略,传达中国特色,尽可能保留我国的民族特色,提高文化身份认同感,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读林语堂《读书的艺术》读后感 篇9

题记:我被冠以二十之名以四年有余,实在算得上年轻。若说学历,呆在课堂上的时光也甚少,若按当下的划分来看大抵是归于文盲一列吧。但我却喜欢读书,宋代的词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曾经说过一句很妙曼的话: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虽说未到那种境地,却也算得上是一个好读之人,因为我认为书籍能够将人带入一个和日常生活迥异的世界。这种心理上的影响就和人旅行是一样的。但却由于没有选择的阅读,往往被里面的情感左右,久久不能归真,今天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读书的艺术)后很有感触,便写下了此篇…

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在书籍里使读者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而只有报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读书的乐趣。记得有一话叫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想报着这样的想法去读书之人,只怕失去了读书时的人只怕是不能够真正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了的,他们将读书贯上了名利,追求的是物质。

阳明山上的林语堂 篇10

相对于胡适、钱穆、苏雪林而言,我当然更熟悉林语堂。这不仅是因为曾写过《林语堂:生活要快乐》(大象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而且在大陆寻访过他的足迹:福建平和坂仔——他的出生地,还有那片开始形成他的“山地文化观”的山地;漳州芗城区(原属龙海)——他的祖籍地建造的林语堂纪念馆,并且不止一次来此与管理者交谈;厦门鼓浪屿——他上学的浔源中学,尤其是他与银行家的女儿廖翠凤成婚的那座别墅。记得我曾一个人来此拍照,独坐林语堂牵着新娘的手走过的长长的台阶上默想;还记得曾与一位在鼓浪屿生活的画家来此寻找林语堂当年的新房,这次我们从后门登上了这座断垣残壁的洋楼,踩着那嘎嘎作响的木板楼梯、白日也得借助昏暗的灯光才能走过的通道,来到林语堂位于后院右厢房的“新房”。九十年了,沧海桑田,当年盛极一时的漳州路四十八号银行家廖悦发的别墅,“文革”中被烧毁,只剩下一层的断墙,现在连房主是谁都无人知晓了,何来“新房”?只不过是一间高大的树荫下斑驳的木板间。这些寻访都未见诸文字,倒是对他的出生地,我曾著一篇长文《林语堂的山地故乡》,刊登在东北长春出版的《作家》杂志上。

到了台湾,自然要来阳明山上探访林语堂故居。据说,这座建于半山间的别墅,由林语堂亲自设计。它以中国四合院的架构模式,结合西班牙的设计取向,融合成为现代感与古典美兼具的建筑。蓝色的琉璃瓦搭配白色的粉墙,嵌着深紫色的圆角窗棂,典雅而深幽。当我走近这座心仪已久的建筑时,那个“据说”在我看来是不可信的,建筑不仅体现的是美学,更体现着力学,而美学又建立在力学的支撑点上。林语堂的房子建在山坡上,力学的意义更不可小视,我当然知道林语堂的审美眼光,但我认为这座别致的建筑,只是体现了他的美学理念与生活观念,而非亲自设计。回大陆后查了一下资料,果然发现这座房子的设计师为台湾著名的人物——王大闳。此公先在英国剑桥大学主修机械,后改为建筑,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所攻读,受教于德国现代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佩斯与密斯·凡·德罗,与另两位知名建筑师贝聿铭和菲力普·强生(Philip Johnson)是同班同学。王力闳的建筑作品颇丰,其中还有后来的“国父纪念馆”等。因为有这样的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合作,才有了这道阳明山的风景。

现在我们就走进这道风景里了。接待我们的是故居管理处主任蔡佳芳女士,而给我们讲解的则是东吴大学勤工俭学的女学生。台湾的博物馆基本不让拍照,这里也是如此,但由于我们是来自福建的同行,也就以默许的方式网开一面。首先进入的是林语堂的书斋,读书与写作的地方。在《语堂文集》的书斋图片说明中有这样的文字:“林先生的书斋,宁静、整洁、舒适。他每天清晨五时就走进这间雅致的房间里,勤勉地读书、写作。等他再捉起烟斗时,才发觉时光的流逝。”书斋与众不同的是,林语堂的写字台呈月牙形,据说是便于写作时堆书与找书的方便,同时,也是为了阅读时的舒适——他总是把脚架在抽屉上,背靠转椅,让自己处于仰躺着的舒适状态。这只有林语堂才会出此举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阅读时大多正襟危坐,就是胡适、鲁迅辈学者,也不会有此妄举。书房很大,写字台只占进门口一角,也与传统的书房将书桌置于中心位置的格局有所不同。

林语堂从美国回台湾,比钱穆从香港来台湾早了两年,两位大学者、大作家来台定居,当为“两蒋”时代复兴文化战略中的一项,所以都得到“两蒋”的关照。林语堂回台湾前,在美国除《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这本畅销书外,他的三部小说,《京华烟云》(Momentin Peking)、《风声鹤唳》(Leafinthe Storm)和《朱门》(The Vermilion Gate)也令美国洛阳纸贵,介绍中国和印度古代经典的《中国印度之智能》(The Wisdomof China and India)被美国的大学列为教科用书,但林语堂自己最偏爱的英文著作是历时三年完成的《苏东坡传》(Thegaygenius)。不用说,林语堂在美国都用英语写作,到了台湾,得回到母语的立场与中文的写作上,这于他也不难。之前的一年,他曾应《“中央”日报》社总编辑马星野先生邀请,开设“无所不谈”专栏。其实,老蒋先生在世时,报禁与党禁都在,怎么能做得到无所不谈?但林语堂谈得还是很自由,从孔子、孟子到胡适、钱穆、蔡元培,从论骂人、论曲线、论躺在床上、论译诗等等,谈得好好的,就是不谈现实、不谈政治,这是他的聪明之举。西语云,不咬那只喂食之手,这在当时成了他恪守的道德底线。但有时也会生出一些麻烦。比如那篇《论色即是空》,以及重新发表的旧作《“尼姑思凡”英译》等,便引起一片哗然,引佛教界抗议,尤其林语堂作为基督徒而非佛教信徒,更是被佛教界所反击。再有一事是《红楼梦》研究引起的。林语堂很早就在研究《红楼梦》,他的小说《京华烟云》颇受其影响,他还曾有英译《红楼梦》的打算。1951年胡适将他的十六回珍本《乾隆甲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请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三套显微影片,一套存在哥大图书馆,一套送给翻译《红楼梦》的王际真先生,最后一套就是送给了林语堂。但他返台后发表的研究文章,尤其在论后四十回的真伪问题上,引来了众多的质疑与反驳。那时,胡适先生业已作古,不然,也会站到林语堂对立面去的。

我现在再一次独自反顾了这间书房,想象着那批“无所不谈”的文章、那些纵论红楼的文章,是如何从这间书房中挥洒出来的。说挥洒,当然是相对而言,其实,写文章都是累人的活,哪怕有一张舒适的书桌。不同的是,林语堂的文章总是随自己的性灵而挥洒的,不硬求。望着这张书桌,我忽然想起上海大陆新村鲁迅的书房与书桌,以及窗前的景象,都是那么的不同,甚至鲁迅作文时也可能比林语堂起码要沉重几分,一个夹着纸烟,眼望窗前黑暗的夜空,一个叼着烟斗,架起二郎腿,都在吞云吐雾,但吐出来的气味就是不一样的。

书房中陈列着《当代英汉词典》,一本真正的大书,正是在这间书房中完成的。林语堂从中学时代对《康熙字典》的质疑到三十年代在上海,便梦想着编纂一部像《牛津简明字典》的中文字典,并且请了三哥林憾庐及张海戈来合作,字典基本编成,尚未来得及最后定稿和出版,林语堂应邀去了美国。淞沪战争之时,这部共计有六十册文稿的字典,除林语堂带到美国的十三册之外,全部毁于战火。回到台湾,住进阳明山后,编纂汉英词典的事被重新提起,计划得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支持,还得到了经费的赞助。编纂词典有一个五人小组,搜集资料、查核、抄写和秘书等,办公地点设在双城街,林语堂则在阳明山,开始了“如牛羊在山坡上遨游觅食”那样庞大而艰巨的工作,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冲刺。她的小女儿林太乙这样记载父亲的工作情景:“最初六个月,大概都花在体例问题上,父亲不惮繁琐,一再提出修正意见,经过讨论,最后决定了‘大样’。这时,编辑小组开始试稿。他们帮父亲选择中文单字和词句,加以注释,写在单张的稿纸上面,并依国语注音符号的次序排列起来。这一切作好之后,把稿子交给父亲,由他审定,再译成英文,稿纸的右边留着空白,以备他起笔之用。每天七、八个,甚至十个、十二个小时,他都坐在书桌前,用手写出每个字和每个词句的英文意义。这种繁重的工作成年累月地进行。凡在草稿中有疑问,他必反复问明出处、用法。偶尔触发灵感,想到佳妙词语,他便拨电话问办公室同仁,是否已采录。译到得心应手,他会将纸片交司机送到双城街,供大家共赏。所有原稿自始至终他都一一过目、修改,并且一校再校。”此时的林语堂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尽管他自己认为编纂词典,寻找真理,自有其乐,但繁重的劳动还是将他击倒,编纂词典的过程中,先后两次病到住院:一次是在台北,词典将要完工,由于日夜不停,废寝忘食,赶到最后几页,连字都看不清楚了,早上起来,脸涨得通红,嘴巴都歪了,送到医院检查,确诊为“中风的初期征兆”,好在吉人天相,住了两个月出院,继续再干;另一次是在香港,突然大吐鲜血,送进医院进行抢救,医生说是由于身心疲劳过度引起十二指肠脱垂所致,输血,打针,出院后休息两个星期才恢复过来。

实际上,这两次累到住院还算小事,最要命的是就在词典编纂刚刚完成,他最爱的大女儿林如斯因情感所累自杀身亡,这对林语堂和夫人廖翠凤都是接受不了的残酷事实。这一致命打击,几乎将这对一生都追求快乐的老人击倒。“姊姊自缢而亡违背了母亲一切生命信仰的依据。她没有眼泪。她变成一股精神,时时刻刻提防横祸再度降临。她像一头猫头鹰,睁大了眼睛注意父亲每一个动作。她面色灰白,缩紧双唇,话很少。”林太乙这样记载她的父母亲在失去大女儿之后的情形。还是林语堂先振作起来,中文大学已经将词典排出来了,他只得投入校对的繁重工作中去,有时,校对到眼睛都看不清楚东西了,林太乙专门买了一座连电灯的放大镜给父亲。这时的林语堂一面校对,一面得照顾太太,从来都是太太照顾他,这回他得照顾太太,有时还得给她找点事做做,“凤呀,我每校完一面都盖图章,你来替我盖吧!”林太太翠凤就坐到丈夫的身边,默默地等待那一面校过之后的盖章。1972年10月,这部花了五年心血、成为创作生涯中的巅峰之作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李卓敏在序中说:“没有一部词典敢夸称是十全十美的。这一部自不能例外,但人们深信它将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汉英词典。”林语堂喜形于色,但他说出的话却是:“我工作完毕了!从此我可以休息了!”

现在这部大书就展示在阳明山书房的玻璃柜中,还有那一大摞一大摞的手稿呀,令人叹为观止!

书房的隔壁是卧室,一张雪白的单人沙发床,一张米黄的单人沙发,一袭棉单长褂,书桌上有一台黑色的拨号电话机,不与夫人同居一室,但廖翠凤与女儿的照片挤满了房间。在“无所不谈”中,林语堂有《论躺在床上》一文,行文更是风趣散淡:“我需要一个很好的床垫,这么一来,我就和任何人都完全平等了。”“我相信人生一种最大的乐趣是蜷起腿卧在床上。为达到最高度的审美乐趣和智力水平起见,手臂的位置也须讲究。我相信最佳的姿势不是全身直躺在床上,而是用软绵绵的大枕头垫高,使身体与床铺成三十度,而把一手或两手放在头后。在这种姿势下,诗人写得出不朽的诗歌,哲学家可以想出惊天动地的思想,科学家可以完成划时代的发现。”林语堂是不是以这种姿势躺在这张床上,完成了他划时代的英汉词典,达到他人生最高的境界?

卧室隔壁应该是夫人廖翠凤的卧室,再过去是秘书黄肇珩的办公室,现在的故居改变了原貌,两间打通后变成了林语堂文物陈列室。墙上有“有不为斋”匾额,有自画的比例不匀的《奔马》,有比利时画家早年画他的持烟斗读书的画像,有蒋中正为“语堂先生八秩大庆”在红纸上书写的“寿”字,有宋美龄的《兰花》等等,地面一圈的陈列柜中,有许多林语堂先生使用过的珍贵文物,尤其有九支造型不同、材质各异的烟斗(林语堂一生中用过多少支烟斗,大概连他自己也不清楚,记得漳州林语堂纪念馆中也有好几只,“林语堂√故居”中的那个√便是一个抽象至无限的烟斗)。有关烟斗的话题太多了,就在这个房间,女秘书黄肇珩与之对话: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烟斗?烟斗到底有何意义?林语堂有些惊讶,也许他认为秘书的问题有些幼稚,举起左手正烧得发红的烟斗,端详了好半天,才说,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了烟斗,会怎样?之后便正色道:“我想我会无法定下心来做事,也无法思考。”女儿林太乙曾回忆父亲醒着时的情景:差不多没一刻停止抽烟。有一回,林语堂找不到烟斗,便像失魂落魄似的,一边寻找一边自言自语:“我的烟斗,我的烟斗。”直至找到了烟斗,并将它含在嘴里,才恢复常态,才愉快地有说有笑起来。林语堂还向女秘书戏说了许多关于烟斗的感想:“口含烟斗者是最合我意的人,这种人都较和蔼,较恳切,较坦白,又大都善于谈天。”“口含烟斗的人都是快乐的,而快乐终是一切道德效能中之最大者。”林语堂在列数一大堆的好处后,还动员起女秘书:“我教你一个办法,要鼓励你的丈夫抽烟斗。”黄肇珩莫名其妙,反问“为什么呀?”“如果他要和你争吵,你就把烟斗塞进他嘴里。”“如果我丈夫用烟斗圆圆的一端敲我的头怎么办?”林语堂说,这可没有想过,因为他从来都是尊重女性的。这一老一少、一来一往,仅烟斗的话题就令他们快乐无穷。

现在我要走到庭院去了,就是那处最能体现中西合璧韵味的庭院。北京四合院的结构,螺旋式的圆柱,擎着一弯回廊,白屋绿院,净静、舒畅,颇有几番“乐隐”的林园之胜。林语堂曾洋洋自得称之为“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一出理想的精神憩歇地,可以想象着林语堂手持烟斗,独坐清恬的回廊下,忙里偷闲,欣赏水中的游鱼,水边的翠竹,聆天籁,迎素月,若是雨来,微雨拂面,好不凉爽,更引遐思。若不久呆,林语堂可以穿过餐厅,来到屋后的阳台,靠在舒适的藤椅上,远眺观音山的烟雨,近观自己亲手植下的南洋松、龙眼树……

餐厅现在依然可以用餐,故居为旅游者提供饮食,为的是让你体验一下林语堂的生活情景。车库也改变了性质,成了林语堂著作版本的陈列处,自然是琳琅满目。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林语堂的著作版本、尤其是海外的版本,众多也。虽然在大陆被拦腰截断近四十年,但它的著作版本依然疯狂生长,亦如阳明山植物的品种。历史的法则与自然的法则,有时是相似的,任何人为的阻挡都将被法则所消融所替代。

冰心文学馆将开设“海峡作家文库”,林语堂当为首选,我向蔡佳芳主任谈了构想,得到她的支持。在故居的小书店,我们得到了十几个林语堂的著作版本,但最早的也就是1978年的台湾开明书店的版本,铅印本,用手可以触摸出字体的痕迹。“电脑时代,铅印本也就快要成为珍本了”。我很知足地对蔡小姐道谢。

上一篇:烟草强化十种意识下一篇:自主择业:湖南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所得税优惠审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