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2024-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共9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篇1

1.《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取得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得到正义。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然而我追求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得到生命的事情。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事,然而我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即使有祸患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而保全生命的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所以人们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一篮饭,一碗汤,得到它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会死亡。然而如果盛气凌人喊叫着给人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踹过去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万钟这样优厚的俸禄如果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了,那么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接受这些俸禄是为了美丽的宫室、妻妾的侍奉和那些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激我的恩德吗?从前即使自身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美丽的宫室接受了;从前即使自身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从前即使自身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那些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2.《马说》韩愈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屈辱于低贱人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千里马,有时一顿能吃一石谷子。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而去喂它。这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吃不饱,力气不够,它特殊的本领和美丽的体态无法表现在外面,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他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喂饱它而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好马!”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啊。

3.《三峡》郦道元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看不见日月的。

到了夏季,江水漫上丘陵,顺流而上和逆流而下的路都被阻断隔绝了。有时遇到皇帝的命令急于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达江陵,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在春冬季节,就有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这情景)确实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逢到了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寂静的涧谷中,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到:“巴东三峡啊,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啊,不禁泪湿衣裳。”

4.《爱莲说》周敦颐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的,也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5.《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碰撞发出的声音,心里感到很高兴。砍开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向下走就看见了一个小潭,水特别清凉。潭把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潭底石头翻卷起来,高出水面,有的成为水中高地(坻),有的成为小岛(屿),有的成为不平的岩石(嵁),有的成为岩石(岩)。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依托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游到远处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相互取乐。

向潭的西南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又像长蛇在爬行,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溪岸的地势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坐在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环抱,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小石潭的环境过于凄清,不适久坐,于是记下了它的情景就离开了。

6.《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脱了衣服正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高兴地动身出门。想到没有和我一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一同在庭院散步。

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从田野耕作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中被起用,胶鬲从贩卖鱼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中救出而被起用,孙叔敖从海边隐居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赎买出来而被起用。

因此上天将要将重任降临在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以前没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别人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就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8.《曹刿论战》《左传》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他同乡的人说:“(国家大事让)那些吃肉的大官去谋划,你为何去参与呢?”曹刿说:“那些吃肉的大官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宫拜见庄公。他问道:“您靠什么和齐国军队作战?”庄公说:“穿的吃的之类的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到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你(拼命作战)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夸谎报,一定按实数上报。”曹刿回答说:“小处守信用还不能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你(打胜仗)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按实情审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打仗,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齐鲁两国军队在长勺开战。庄公将要击鼓,曹刿说:“还不行。”齐国军队击过三次鼓,曹刿说:“可以了。”齐国军队大败。鲁庄公将要驱车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轮子留下的印迹,又登上车前的轼木认真眺望敌情,说:“可以了。”庄公就下令大举追击齐军。

已经战胜,鲁庄公问那样指挥军队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时,将士们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衰减了;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敌人士气耗尽而我军士气高涨,因此战胜了他们。(齐国这样的)大国,很难预料,我害怕他们埋下伏兵。我看到齐军战车轮迹混乱,又远远望见齐军战旗也倒了,这才(请您下令)追击他们。

9.《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居室,好在主人我有高尚的品德就不觉得简陋了。苔痕碧绿铺满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中。与我谈笑的是学识渊博的人,往来没有无学问的人。能够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管弦之声扰乱我的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我身体劳累。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0.《孔子语录》

(1)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2)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这做老师了。”(3)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4)子贡问孔子:“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看作耻辱的事,因此被称做‘文’。”(5)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6)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7)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不诚心诚意吗?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8)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9)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说:“是‘恕’吧!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0)曾子说:“读书人不能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11)孔子说:“富裕和做官是人们追求的,可是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的,就不应该占有。贫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抛弃仁义之道。”(12)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13)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德,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事。小人与此相反。”(14)孔子说:“富裕如果能够追求得到,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追求得到,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

(15)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16)(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篇2

1、“对”即对译。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 翻译时要把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例:“学而时习之” (《论语》) 中的“学”可对译为“学习”, “习”可对译为“温习”;“一狼径去” (《狼》) 中“径去”可对译为“径直离去”。当然, 有的文言文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多个双音词, 对译时要注意根据语境选择使用。例:“其人视端容寂” (《核舟记》) 中的“视”可以组成“视力”、“视线”等双音词, 根据语境应选择“视线”, 而“端”也只能选择“端正”这一词来理解。

2、“换”即替换。一种情况就是: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词不能对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双音词时, 就要换上一个确切的词来翻译。例:“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岳阳楼记》) 中的“薄”, 译为“迫近”;“能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童趣》) 中的“明”, 译为“眼力”。另一种情况就是要把通假字换成本字。文言文中, 有时要用同音字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这叫做古字通假。通假, 就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在翻译时, 先要换成本字, 再做解释。如《核舟记》中“诎右臂支船”一句的“诎”同“屈”, “屈”是本字, 意思是弯曲;“左手倚一衡木”中“衡”同“横”, “横”是本字。

3、“留”即保留, 指有的文言文词语不用翻译。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 如“山、水、牛、羊”等, 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名、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 都可以保留在译文中。

4、“删”即删除不译, 指的是有些文言文虚词, 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 无实在意义, 翻译时可以删去不译。如“夫战, 勇气也” (《曹刿论战》) 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 只起引发议论的作用, 可不译;“久之, 目似暝, 意暇甚” (《狼》) 中的“之”, 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可以删去不译;“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中的“之”则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中的独立性, 译时可删去;另外, 如“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 中的“云”是句末语气词, 表陈述语气, 也不用翻译。

5、“补”即补充。文言文中, 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动词或名词前, 不用量词,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补充进去。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 应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根抚尺罢了”。另一种情况是指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 翻译时要补充完整。 (1) 省主语。如《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在“具答之”前省略了主语“渔人”, 在“便要还家”之前省略了“村人”, 翻译时要增补进去。 (2) 省略介词或介词宾语。例:“放之山下” (《黔之驴》) 的意思是“把它放到山下”可见原句中省略了“于” (应为“放之于山下”) , “于”译为“到”。再如“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 句中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 可以译为“此”, “这”, 指代“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3) 省略动词的宾语。例如上文提到的“便要还家”一句, 动词“要”同“邀”, 其后省略了宾语“渔人”。 (4) 省略动词谓语。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 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 被省略的要补充出来。

漫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篇3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字——信﹑达﹑雅。

信:译文忠实于原文,要求准确无误,不能随便增删内容和改变其风格。

达: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译文文字优美,文句流畅,鲜明生动,富有为采。

以上三个原则,对初中生的学习来说,前二个信和达是主要的、基本的要求,雅是较高要求,因此在译文过程中,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总原则。那么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呢?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和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它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语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尽量做到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二、文言文翻译的注意点

(一)找准译准句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指那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标志句式的词语,也就是考试中的“给分点”

(1)落实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它们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并且较难掌握的,常考的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

①确定词性;②确定词义。

A.语法结构分析法

如: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孟子》二章中“饿其体肤”的“饿”如果翻译成“饥饿”,因其后面跟代词和名词,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应该是做宾语的,但饥饿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所以“饿”要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这就是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去判定翻译词语才能是正确的。

B.句式结构分析法

古代汉语十分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为推断词义提供了方便。如《孟子》二章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中的“苦”“劳”“饿”“空乏”“乱”均为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2)落实虚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无法分开的,因为虚词的意义是它在句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所以虚词的翻译不能脱离语境。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两个“以”,用法就不相同,前者是连词,后者是介词,所以意义也不相同,分别翻译为“因为”和“拿”。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代替,硬翻译反而别扭,所以不翻译,如发语词,补足音节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夫战,勇气也。”“怅恨久之”,“何陋之有?”“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其中往来种作”等的“夫”“之”“者”“其”分别对应以上用法。

(二)关注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有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而以上各种特殊句又可细分为很多种,这里不再一一细分。如:(桃花源人)见渔人,(桃花源人)乃大惊,(桃花源人)问”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何以战?(倒装句)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被动句)如太行﹑王屋何?(固定句式)

(三)恰当处理修辞格

(1)互文,互文不可直译,上下文各有交错却又相互补充,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表达意思。如《捕蛇者说》里“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要翻译为“(悍吏)到处叫嚷骚扰”。

(2)借代,如“布衣”代百姓;“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3)比喻,如《与朱元思书》里“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前半句译为“像老鹰飞到天上追求高位的人”,运用的就是比喻修辞法。

(4)婉曲,主要是避讳,如《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应为“民风”,因为唐朝时为了避讳太宗李世民的讳。凡是遇到类似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翻译就行了。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在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把它的翻译方法具体归纳为如下几点:

(1)留(保留),凡古今义相同及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名﹑年号﹑庙号﹑帝号﹑时间﹑日期等),照录不翻译。如“人、天、地、火”和“十年春,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中“十年”均不译照录。

(2)删(删除),删去文言文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句首发语词、表停顿和补足音节助词、起连接作用的连词等,删去不必硬译(举例见落实虚词)。

(3)补(增补),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充出句子中省略的成分或语句或词语活用后新增的内容,用小括号括起来表示。如“帝感(于)其诚”(《愚公移山》)

(4)换(替换),有些單音词不能用该词作语素组成双音词,要用一个确切的词来翻译。如“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中的“薄”译为“迫近”;“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中的“吾”与“汝”译为“我”“你们”;把通假字换成本字再作解释,如“属予作文以记之”中“属”同“嘱”译为“嘱托”。

(5)拆(拆分),文言文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翻译时要拆分成两个单音词,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译为“妻子、儿女”

文言文及翻译初中 篇4

初一年级上册: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我心里把它们(蚊子)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3、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10、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1、未几,高垣睥睨,边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12、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13、楼五架,窗扉皆洞天;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14、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1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16、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17、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18、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19、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20、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初一年级下册: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6、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有才能的人几日不见,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军和战士们征战多年,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提着雄兔的两耳,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10、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在座所有宾客,没有人不伸长了脖子,侧着头注意看,微微含笑,默默赞叹,认为表演真是妙极了。

1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凡是火场所应该要有的声音,统统都有了。即使一个人有百只手,一只手有百只指头,也不能够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1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时所有的宾客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甩甩袖子、伸出手臂,两腿发抖,差点儿就想要抢先逃跑了。

13、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1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

15、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地向东南陷塌,所以江河流水和泥沙都在这里汇集(或流向这里)。

16、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1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8、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

1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2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山市初中文言文翻译 篇5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

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注释

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奂山 :山名。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

孙公子禹年 :对孙禹年的尊称。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

然数年恒不一见 :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然,但是。 数年,许多年。恒,经常。

同人:共事的人或志同道合的友人

饮:喝酒。

青冥 :青天,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相顾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念:想。

禅院 :佛寺。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无何 :不久,不一会儿。

碧瓦飞甍: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飞甍:两端翘起的房脊。甍,房脊。

始悟 :才明白。始:才,悟:明白

未几 :不久,不一会儿。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高垣睥睨 :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做“埤堄”。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连亘 :连绵不断。

居然城郭 :竟然变成一座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中有楼若者 :其中有的像楼。

堂若者 :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坊若者 :有的像牌坊。坊,街巷、店铺。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以:用。

莽莽然 :一片迷茫的样子。莽莽,一片迷茫。

依稀 :隐隐约约。

既而:不久。

一切乌有: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现指,所有的(景象)都没有了。乌有,虚幻,不存在。乌,同“无”。

危楼 :高楼。危,高。

直接:连接。

霄汉 :云霄与天河。

窗扉 :窗户。

皆:都。

洞开 :敞开

裁如星点 :才像星星那么小。裁,通“才”,仅仅。

黯然缥缈 :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黯然,昏暗的样子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又作“飘渺”。

而:然后。

往来屑屑 :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

或:有的人。

凭 :靠着。

不一状 :形态不一。

逾时 :过了一会儿。

倏忽 :突然。

遂 :终于。

人烟市肆 :人家和集市。市肆,集市。肆,店铺。

孤 :孤零零。

耸 :耸立。

惊疑 :惊奇,疑惑。

碧 :青绿色。

同人:同业朋友。

然:但是。

数:几。

明(出自文中“则明渐少”):光亮。

行(出自文中“又闻有早行者”):赶路(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

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孙公子禹年:对孙禹年的尊称。

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篇6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2.删:

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3.补:

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4.换:

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5.调:

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6.选:

如何指导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篇7

一.把握住文言文的文体特点

从目前江苏省的中考趋势来看, 中考文言文的阅读倾向于课内外比较阅读或者是直接的课外文言文阅读,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阅读文言文的难度, 也是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加重视的。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教学有很大的差别, 一个学习的障碍就是文言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写作时间都与现在相距甚远, 语言的行为习惯与现在亦有很大差别, 一是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 而现代的词以双音节为主, 所以学生仍是会把“可以”理解为一个词, 而不是“可以”与“凭借”这两个词。鉴于文言文这些文体特点,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首先, 必须要让学生熟读课文, 认真仔细地对照课文的注释, 然后逐字逐句地与学生一起翻译全文, 在充分理解大意的基础上, 再来分析文章的内容与写作特点等宏观的方面, 这样在教学的时候,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文言文中虚词的学习技巧

从整个初中文言文课文来看, 所涉及到的虚词重点有12个, 包括:“之、其、而、以、则、乃、于、然、焉、为、乎、也”, 一些虚词的用法是经常出现, 如“之”作为“的”、作为代词以及作为不译的助词, 对于这几种情况, 学生通常都能理解并且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而作为动词“去、到、往”的意思则较少出现, 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记住几句代表性的文言句子, 《陈涉世家》中的“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以及“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题。作为无实义、不翻译的时候, 也可以记住一两句典型句子, 如《爱莲说》中“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等。再比如, “其”这个词, 代词是它的常见用法, 但是作为副词, 用在句首表揣测语气或加强反问语气的用法就比较少见一些, 教师也同样可以指导学生记住典型的句子, 包括《马说》中的“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以及《岳阳楼记》中的“其喜洋洋者矣”。这是第一种识记法。第二种则是排除法, 如“而”这个词, 它主要包括:表并列、表承接、表递进、表转折、表修饰这五种, 对于前四种学生一般都能做出明确的判断, 但是作为修饰的作用, 学生有时很难理解, 这样就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排除法, 如果不是前四种, 那么就是修饰, 代表的例句有《醉翁亭记》中的“杂然而前陈者”, 《鱼我所欲也》中的“呼尔而与之”等。第三种则是归纳练习法。这种通常是用于“以”、“于”、“为”这三个用法较多的词, 教师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把每篇文言文中的这几个词的例句根据用法归类, 然后集中在一起让学生反复练习, 加强记忆, 这种方法虽然显得比较死板, 但是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课内外比较阅读与单篇课外文言阅读技巧

如果是把两篇文言文的片段放在一起比较, 那么这两个片段必然有共同之处, 可能是同一作者的两篇文章, 也可能是与作者本人相关的介绍, 或者是相同的问题, 如游记, 或者是相同的主题等等, 因此, 在指导比较阅读的时候, 应该首先让学生把握住两篇文章的共同点, 然后再具体地理解, 特别是课内外的比较, 学生已经对课内的文章比较熟悉了, 这样再找到共同之处, 对课外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其次, 是让学生仔细看题干, 因为在题干中经常涉及字词、句子的翻译和主题三个方面, 有些字词释义的选择对学生理解课外文是非常有益的, 而主题的选择项也有助于学生判断课外文章的大意。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析 篇8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塑造新时代初中生良好人文品行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文言文内容的教学一直是难点和重点,也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文言文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无论其美学价值还是史学价值以及文学价值,都是现代文无法比拟的。培养初中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见解:

一、明确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入,我们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在发生改变,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的教学过程依然还是停留在表面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以“文章作者介绍——朗读——疏通词句——课文内容及主题分析——练习”的模式开展,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以诵读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的“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根本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知识的迅速更新,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加宽,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课堂的闭塞,教学方法的不能运用自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不应在是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教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去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法,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并如实的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目标,积极的引导学生去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不断的去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明白这句话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往往会忽略这句话的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按照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从而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文言文因为离我们的时代太过久远,并且在语言上大多呈现出简约而深奥的特点,所以阅读起来会感到晦涩难懂,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因此而厌恶文言文。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保证文言文教学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学生首先要对文言文课文感兴趣,才能够保证教师教学计划有效落实并收到实效,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爱好、性格等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隆中对》时,我们可以利用投影仪或录音机等教学设施,先播放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关镜头片断,讲述关于“三顾茅庐”、“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投入情境中,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教学效率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大师叶圣陶也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 教会学生一篇文章不如让学生掌握怎样学会更重要、更有价值。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的记下,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初中文言文,多是一些短小精焊、浅显易懂的文章,加之注释又十分详细,学生自己完全可以读懂课文,了解大意,过去那种“字字落实”、“句句推敲”的训读课就没必要了。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有针对性的去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会学、乐学。具体可以从下几方面加以引导:①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精妙,不用多言。一篇文言文,教学伊始,完全不必走老套路,作者、背景可以不管或略作解说。②会释:读了以后,学生产生了研究课文的兴趣。这时,老师要借势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内容。③会说:疏通词句之后,就是研究文章的内容了。由于学生对课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意会,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了。④会背:文言文,光读不行,一定要背。短文章全篇背,长文章选精彩段落背。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只有使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些规律和技巧,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提高教学效率。

四、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知识面

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知识积累得越多,语文的素材就越多,不管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还是写作训练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样,对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如此,荀子劝学中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说。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课外拓展,积极的引导学生去阅读、学习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课外文言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言文知识,促使学生不断提高。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重要一部分的文言文教学,无论是在教法上还是在学法上,都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初中英语文言文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探究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福灼、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六册必考文言文翻译 篇9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含义为: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含义为: 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含义为: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含义为: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含义为: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含义为: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含义为: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含义为: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含义为: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含义为: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含义为: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含义为: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含义为: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含义为: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含义为: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含义为: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含义为: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8.闲 静 少 言,不 慕 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含义为: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含义为: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含义为: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含义为: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含义为:不为贫*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含义为: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含义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含义为: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含义为: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含义为: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含义为: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含义为: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含义为: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含义为: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第五册

29.怪特含义为: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含义为: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含义为: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含义为: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含义为: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含义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含义为: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武器装备的强大。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含义为: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含义为: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含义为: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含义为: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4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含义为: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4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含义为: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4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含义为: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4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含义为: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含义为: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含义为: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第六册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含义为: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4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含义为: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4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含义为: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4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含义为: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4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含义为: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含义为: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含义为: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5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含义为: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5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含义为: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5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含义为: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5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含义为: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5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含义为: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5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含义为:作战是*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上一篇:德育与心理健康下一篇:秋季六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