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一劳动节习俗(精选8篇)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某、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已基本形成。从11月9日开始,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改委网站,以及考试吧、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国际五一劳动节习俗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节日,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泰国—— 在“五一”全国统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不过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今年泰国1日放假,2日补休。
日本——日本是一个节日比较多的国家,5月1日前后的节日就很多,如4月29日植树节、5月3日宪法纪念日、4日国民假日、5日儿童节,这些假日连起来,一般日本人至少有一周休息时间,最长的甚至达11天。
美国——恰逢周末,美国30日、1日都休假,但以往都只在1日休假一天,没什么庆祝活动。
俄罗斯——5月1-3日全国放假,届时各政党都会齐聚红场进行演讲等,普通市民会举行某。
德国——1日放假一天,今年周末和五一节重合,但德国也只休一天,并不会补休。据悉,每年德国很多人都会借五一这个机会闹事,某政府,要求减税。今年也不例外,从30日就有某发生持续到1日,很多超市被抢,汽车被砸、烧。
意大利——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墨西哥—— 今年5月1日也是墨西哥的儿童节,但墨西哥没有全国性的休假。以前有过在五一这天工人罢工或某等活动,但今年没有。
秘鲁——1日放假,2日补休。没有什么庆祝活动。
波兰——1日放假,由于3日是波兰国庆节,有的单位会从1日休到3日。5月1日时,波兰全国工会协议会、民主左派联盟党、社会民主党、劳动联盟等左派团体和政党举行了庆祝“五一”群众某活动,某队伍打着“8小时工作日”等标语。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及习俗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19世纪8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美国无产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当时美国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压榨,他们用各种手段迫使工人每天从事长达12—16小时的劳动。美国广大工人逐渐认识到,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必须起来进行斗争。
从1884年开始,美国先进的工人组织通过决议,要为实现“每天工作八小时”而战斗,并且决定展开广泛的斗争,争取在1886年5月1日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提出后,立即得到美国全国工人阶级的热烈支持和响应,许多城市数以千计的工人投入了这场斗争。罢工工人遭到美国某的血腥镇压,很多工人被杀害和逮捕。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城市的35万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某某,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这场斗争震撼了整个美国。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迫使资本家接受了工人的要求。美国工人的这次大罢工取得了胜利。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为了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五一”大罢工,显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力量,推进各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某,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某某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会举行活动以示庆祝。
五一劳动节习俗
一:法定假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zf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二:五一黄金周
19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
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起,五一黄金周变为五一3天小长假。
三:zf表彰劳模
五一期间无论是央视晚会的大型表彰,还是各个zf机构、社会团体等,都会对优秀工作者进行表彰。
四:商家促销
无论是网络电商还是线下实体店,都会举行大型促销活动,刺激消费。
五:旅游休闲
对于工作者来说,想休假旅游的机会很少,五一劳动节的3天小长假,不少人选择出游。
六:短信祝福
经常的忙碌状态不利健康,五一期间不少人会选择短信问候,提醒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1920年5月1日, 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 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 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 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 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 一些青年外出宣传, 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 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 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 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 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 世界明星, 拼吾热血, 为他牺牲, 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 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 走光明路, 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 不分贫富贵贱, 责任唯互助, 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 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 举国欢庆, 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 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 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 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京津地区
京津地区融合了我国多个民族的文化,所以婚礼习俗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可分为北礼、南礼、旗礼、汉礼四种,到这个纪初,南礼逐渐融人北礼,形成北京婚礼特色。
传统的结婚,先由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双方认可这门亲事后,下一步就是“小定”礼。“小定”礼的多少有男方的财力决定,大多是四盒礼。在婚礼的日子选定之后,就是“大定”,“大定”除“龙凤帖”之外,还需要有衣料首饰、酒肉、面食和水果四包礼物。
江浙一带
媒人在“相看”过男女双方品貌后,婚俗礼仪要行“文定”礼,交换男女双方各自的生辰八字,男方把聘礼交给女方当面点清。
聘礼多是各地土特产,桑麻织物,绩罗绸缎,茶叶及礼金等。女方的嫁妆越多越好,并借机来炫耀自家的财富,婚礼及其后的拜见礼等与北方大同小异。
湖广地区
媒人在“合年庚”、看八字,并经两方家长同意亲事后,由媒人代换龙凤帖,同时男方应下“小聘”礼,即一只金戒指、耳环,一对金石榴,以及聘金、槟榔、礼饼等。
女方在收到聘礼后,回以文房四宝、松糕等。待迎娶前,男方还要下“大聘”,俗语称“行茶”。“行茶”时男方应准备好礼金、礼饼、烟酒、海味、鱼肉等,女方如数接收后,回以衣物、鞋帽、饼、糖之类,并商定双方婚礼日期。
齐鲁大地
1.见媒人正规结婚不论是不是媒人说的,都要有一个媒人,叫做“大媒”,媒人两头说好,表示双方均同意。
2.定亲双方家长见面,说定亲事,然后男方给女方买一身新衣服,摆酒席。
3.要媳妇定亲后,结婚前,男方家派长辈人给女方家彩礼,首饰,双方合八字,说定结婚时间,诸般禁忌等。这个环节里,女方在家里可以给长辈人见茶,改口,男方给见面礼(彩礼除外)
4.婚礼拜天地,拜父母时,再给一个礼钱。有给新媳妇见面礼一说,但是要定亲过后,或者说要定亲,第一次来男方家,讲究的父母会给一个买衣服的钱。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的婚礼习俗和京津地区有些类似,但也不全相同。东北三省的“小定”礼,需要女方到男方家参加送礼和摆设的酒席。
Today is May day.For the first time I went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Early in the morning,Father,Mohter and I went to the railway station.We got to the Great Wall at about nine.It was warm and fine and there were many people.Among them there were a lot of foreigners.They all looked happy.When we climbed up I was very excited.Father told me the history of the Great Wall.We took a lot of photos on it
After we got home,we were all tired,but Iwas still very excited,I fell proud of the Great Wall and our great country.
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那它有哪些规范的礼仪姿态呢?
礼仪姿态
古代行拱手礼,身体和手都不动。现代行拱手礼,身体立正,两臂如抱鼓伸出,双手在胸前抱举或叠合,自上而下,或内而外,有节奏的晃动。
1:左手掌心平张,向下压住右拳(此手势又叫“拱”)正对胸口不高于颚不低于胸平臂,行礼此乃“王者对揖”、“时揖”、“平揖” ;
2:平辈行礼左手手心向内贴于低于胸口直身行礼,此乃“土揖”、“下揖“ 上位者还礼;
3:双手平伸指间交错,左手在外,两掌心向内,双臂前伸如抱一环,举手至颚,欠身行礼,此乃“天揖”、“上揖”,最适合向长辈行礼;
4:以此手势直身举手过额,此乃”帝揖”,过去为祭祀用礼,后来被用来向皇室和宰相行礼;
5:双手抱拳(注意 只有这个才是两手抱拳),左手抱住右手,平身行礼,此乃”武揖“,为周朝军礼,后为武者专用。
常见的手法就这五种当然还有”侧揖“ 、“旁三揖”、“旅揖”。
这次选的是五字春联,上联“花随春意发”,下联“福从好运来”,横批自然是“来多多财”。
最近正和妈妈一起上林曦老师的书法课学习篆书,可是因为篆书字形太难,所以妈妈帮我选了可爱的娃娃篆体。在写春联之前,我先用毛边纸练习了一遍,然后才开始在红色春联纸上写。
写春联时,我把精力全部放在写篆书“起行收、逆涩留、精骨肉、圆通厚”的心法上,等我写完时,发现自己腰酸背痛,一点力气也没有,累得不得了,先去休息、休息再说吧。
妈妈给我拍写毛笔的照片,可是因为我背着光脸上黑糊糊的不好看,所以还麻烦爸爸打了反光板。妈妈拍照时,玛丽还跳上来凑热闹,它还真是我们家的抢镜王。
写好春联,我们就要开始贴春联,这可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中国传统是用浆糊贴春联的,所以我先和爸爸一起做浆糊。先往小锅里倒入一点面粉,再加上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开小火将锅放在灶上,一边熬,一边快速搅拌,等水样的面糊糊变得凝稠,就可以关火了。等凉凉就是可以贴春联的浆糊了。
我把写好的春联和做好的糨糊放在桌子上,再拿一把没用的牙刷,沾上浆糊抹到春联背面,上下左右都抹上。
爸爸在大门口放上一架梯子,我爬上梯子,爸爸把春联递给我。先贴上联,贴在右边,再贴下联,贴在左边,最后贴横批,贴在大门中央的上方。
春联贴好了,看着我自己写的春联,贴在我家的大门上,红彤彤喜气洋洋的,就像太阳把我们家照的分外明亮,温暖。
《NTC中国文化关键词词典》 (NTC’s Dictionary of China’s Cultural Code Words) 是非母语汉语学习者博耶·拉法叶·德蒙特 (2) (Boye Lafayette De Mente) 所编纂的一部对外汉语文化词词典, 由美国国家教材出版公司NTC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出版发行, 影响广泛, 值得关注和借鉴。“评价一部词典优秀与否应关注的两个核心特点是收词和定义”。 (3) 本文尝试以《NTC中国文化关键词词典》 (以下简称《词典》) 的“文化、习俗”部分为例, 分析其在汉语文化词语收词、释义方面的特点, 为国内该类词典的编纂提供借鉴。
一、汉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分类
“‘文化词语’与‘文化意义’的界定, 它们与‘非文化词语’‘非文化意义’的界限, 往往是比较模糊的, 一到具体问题更可能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4) 如在前苏联, 它们被称为“作为民族文化信息载体和渊源的语言名称单位” (“folk custom semantics”or“national cultural seman-tics”) ;英美学者则把它们称为 (社会和文化的) “关键词” (social and cultural key word) ; (5) 在中国, 文化词语被称为文化局限词、文化负载词或国俗词语。虽然表述各异, 但上述表达都强调了这些词语附有文化信息, 是一个社会和民族文化的体现。所以, 本文认为, 这些看似不一样的名称实质上指的都是同一种类型的词语, 即文化词语。
1. 汉语文化词语的界定。
从现有的语言材料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目前国内三种代表性的观点“文化意义说”、“文化内容说”和“文化附加义说”。 (6) 本文认可“文化附加义说”, 即:汉语文化词语是指富含中国文化特色及文化附加义的词语, 它不仅存在于特定的文化范畴中和汉语词汇系统中, 而且存在于人们的言语交际行为中。
2. 汉语文化词语的分类。
“文化词语传递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信息, 所以它的分类以符合公认的文化分类为宜”。 (7) 目前, 国内文化学者多采用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来进行文化分类, 即把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8) 相应的, 文化词语也可分为物态文化词语、制度文化词语、行为文化词语、心态文化词语。 (9)
此外,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占一先生根据文化的功能, 首先提出区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大类。本文参照其观点, 尝试把文化词语相应地分为“知识文化词语”和“交际文化词语”。知识文化词语指的是承载“知识文化”的词语, 如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词语指的是承载“交际文化”的词语, 如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
二、《词典》“文化、习俗”部分的收词和释义特点
参照对汉语文化词语的上述界定及分类标准, 本文将《词典》“文化、习俗”部分所收录的50个词语做如下整理。
首先, 参照李晓琪“文化词语的四层次说”对这些词语进行一级分类, 共分成“物态文化词语”、“制度文化词语”、“行为文化词语”、“心态文化词语”和“文化特征不明显的词汇”五大类;然后参照“知识文化词语”和“交际文化词语”的分类, 再对一级分类中的“心态文化词语“进行了二级分类, 分成了“知识文化词语”和“交际文化词语”两类。具体的分类结构及所含词目如表1所示:
1.“文化、习俗”关键词的收词特点。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该词典在“文化、习俗”部分呈现出的收词特点如下。
(1) 心态文化词语最多, 行为文化词语最少。
观察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出, 相对于“物态文化词语” (5个) 、“行为文化词语” (0个) 和“制度文化词语” (2个) , 德蒙特关注最多的是“心态文化词语” (37个) 。最少的是行为文化词语, 如反映中国民风民俗的婚嫁、丧葬、祭祀、舞狮等方面的行为礼节, 作者在这一部分没有涉及。说明词典作者重视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
(2) 关注知识文化词语, 重视交际文化词语。
《词典》收录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国俗词语, 如“国粹”、“历书”、“针灸”等。此外, 《词典》还收录了相当一部分日常表达所用的交际文化词语, 如“不知道”、“对不起”等, 在编纂者看来, 这些日常用语富含“言外之意”, 尤为重要。
(3) 收录粤语源方言词。
汉语方言中有丰富的文化词语,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英语源外来词进入粤语, 随后又作为粤语源方言词进入汉语普通话, 被广泛采用, 如呼啦圈 (Hula Hoop) 、朋克 (Punk) 等。《词典》也对此类词语有所关注, 如“发烧友” (fancier) 。苏新春教授认为“发烧友”是粤语方言。 (10) 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发烧友”属于粤语源英语外来词。 (11) 这说明词典编纂者动态地关注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中国语言的变化。
(4) 收录《易经》中的词语。
根据《辞海》的解释, 表1中的“贲”、“归妹”和“小过”属于《易经》中的卦象, “贲”是第二十二卦, “归妹”是第五十四卦, “小过”是第六十二卦。说明编者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5) 收录文化特征不明显的词汇。
如表1中的“印记、考试、复杂、门卫、杂技演员、性别”, 参照本文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界定, 我认为这些词语不符合国内学者对文化词语的界定和分类, 故暂且将其归为“笔者无法归类的词语”一栏。
2.“文化、习俗”关键词的释义特点。
参照《辞海》、《汉语国俗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相应词目的阐释, 我对上述50个词条进行了词汇意义对比分析, 得出以下五点发现。
(1) 释义的方式:理解基础上的阐释。
《词典》对相关词条的释义不是简单的概念意义的转换翻译, 更多的是对文化词语文化附加义的阐释。
以“高考”为例。
德蒙特首先介绍了中国的教育环境: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身处农村, 他们大多需要在六岁到十四岁期间参加九年义务教育。此后他们需参加并通过地区性的考试才能再继续接受三年教育。地区考试结果决定他们的去向———高中、中专或职校。对于想要进入大学求学的学生来说, 他们必须参加并通过为期三天、难度较大的“高考”。“高考”对中国年轻人而言是一个“分水岭”。高考失利者的未来或多或少地被局限于“蓝领”工作中, 而高考顺利者则以后大多从事“白领”工作。
参照《现代汉语词典》对高考的解释———“高考”是“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考试”, 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的简称, 分有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
两者都认为高考是考生进入大学和选择大学资格的标准。但很明显, 德蒙特突出了“高考”的社会意义和其所处的教育环境。
(2) 释义的目的:紧密结合语境, 明晰交际功能。
在收词部分, 我发现德蒙特重视交际文化词语。他对词语交际功能的重视在词语释义方面表现得也很明显。
以“不知道”为例。
德蒙特在文中以“I haven’t got a clue.”为关键词, 对汉语“不知道”做了一番阐释。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抑制了人类的天性, 如好奇心、进取心及人际交往中的责任心, 以至于让这种环境中的人患有“逃避责任”综合征, 而“不知道”这一表述便是该综合征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从“不知道”的字面意义 (literal meaning) 、言外之意 (overtone) 和适用情境 (situations) 对汉语中的“不知道”进行了详细阐释。他认为, “不知道”在汉语中的字面意思为“not know”, 即不了解情况;但是其言外之意则是“I don’t care.Don’t bother me.”即 (对你的问题) 我不关心, 别来麻烦我。最后, 词典作者对“不知道”总结为, 当发言者的确不知情, 或者觉得正面回答问题不合适, 又或者想落得清闲避免麻烦时, 便会说“不知道”。“不知道”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富含言外之意, 需要将其置入具体的语境中予以理解。
这是因为英汉在传递和解释信息时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 美国人将大部分信息寓于明码 (即语言文字) 当中;中国人则喜欢委婉含蓄, 需要对方借助于文化环境来推断话语中的真正含义。
(3) 释义的思路:阐释纵贯古今, 注重中西差异。
《词典》不但交代词语的纵向信息, 而且放眼中西横向地对词汇意义进行对比阐释。
以“隐私”为例。
德蒙特对“隐私”的注释是“无隐私” (doing without privacy) 。他首先从中国人围观或注视外国人这一现象谈起, 指出中国人的这种行为在西方人看来是粗鲁行为;但在一些没有接触过西方文化的中国人看来这是很自然的反应。而关于西方“隐私”观念所产生的原因, 德蒙特认为:主要是由于西方自古便地广人稀, 人们拥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同时他指出, 直到现在, 汉语当中也没有词汇能够诠释“privacy”的涵义。虽然一些学者将“隐私”翻译成了“privacy”, 但汉语中的“隐私”主要指一些阴暗的秘密, 比如“hidden affair” (私情) 。
在英语中, “privacy”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意义远远超过了汉语里的“隐私”这个词。“privacy”包含一个人的职业、信仰、婚姻和年龄等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围要比汉语里的“隐私”广得多。 (12) 西方隐私权的重视反映了他们对个人的尊重和个人生活、心理的需要。这也反映出中西思维的差异, 即中国人强调群体, 西方人强调个体。
(4) 释义的内容:能够注意细节, 描写较为全面。
相对于《辞海》对汉语文化词语的解释, 德蒙特的解释更全面细致, 较有趣味。例如, 他对“历书”封面的介绍:封面主角是一位农夫和牛, 这两者每年会有一些变化。如果牛尾是红色的, 则意味着这一年将多雨潮湿;如果农夫穿鞋子则意味着这一年气候将很干燥;如果农夫戴帽子, 则意味着春天将比较寒冷。
(5) 释义的顺序:相关背景—现象—阐释—建议。
综观德蒙特对“文化、习俗”部分词语的释义, 我们不难发现其释义顺序:首先是对相关背景的介绍, 然后引出研究对象, 继而解读该研究对象在汉语文化环境中的意义, 最后针对该现象, 为非母语汉语学习者提供跨文化交际建议。德蒙特的这一释义顺序体现出西方人善演绎、重实用的思维特点。
当然, 该词典除了体现出上述值得我们借鉴的特点以外, 还存在不足, 如释义不全、主观倾向严重、政治色彩明显等。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词典》“文化、习俗”部分的收词和释义体现出“文化性”、“交际性”、“主观性”和“政治性”的特点。“文化性”表现在:收录了大量的文化词语, 注重对词语的文化背景进行阐释。“交际性”表现在:收录日常交际文化词语, 注重对所收录词语的交际功能进行阐释。“主观性”表现在:该词典没有提到收词标准和相关语料库。“政治性”则主要表现在词典编者对词条社会背景的阐释有个人偏见和政治倾向。
三、对外汉语文化词词典收词、释义的途径
参照《词典》对“文化、习俗”部分收词和释义的处理, 我认为, 对外汉语文化词词典收词和释义应该具备文化性、交际性和客观性。
1. 词目:收词遵循科学原则, 重视交际文化词语。
收词工作“是决定一部词典质量高低的第一个关键。”。 (13) 对外汉语文化词词典的收词范围取决于词典的类型、规模和编纂宗旨。小型对外汉语文化词词典, 如《词典》, 其对象为非母语汉语学习者, 那么就应尽量收录反映中国国家和民族特有文化的词语。关于汉语文化词语的具体收词原则和方法, 有很多学者做过研究, 如“在科学性原则指导下, 采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 运用编码度理论和词汇背景理论能够确定汉语中的文化词语”。 (14) 此外, 通过以上解析, 我们发现, 站在词典使用者的角度来看, 一些常用的汉语交际文化词语对他们来说是很实用但又有理解难度的, 需要予以阐释。因此, 我认为, 对外汉语文化词词典除了要收录上述学者们所注意到的文化词语外, 还应该重视对常用交际文化词语的收录。因为, 相对于知识文化词语来说, 本族人对交际文化词语往往“习而不察”。但从非母语汉语学习者的角度来看, 这些日常交际文化词语却是最应该知道的, 如果没有相关的恰当说明, 很容易产生误解。
2. 注释:阐释文化附加义, 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
对外汉语文化词词典的编纂者不仅要关注词目的概念意义, 更要注重对词目文化附加义的阐释。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
(1) 词源。
词源可以展示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发展变化。透过词源, 非母语汉语学习者可以看清该汉语文化词语的来龙去脉, 洞悉其所蕴涵的文化。
(2) 义项。
作为词条中最小的释义单位, 义项是对多义词所作的分项解释。汉语文化词语富含文化附加义, 需要词典编纂者分义项阐释, 供非母语汉语学习者在不同场合使用。
(3) 文化注释。
文化注释是用描述性手段把文化附加义表达出来的有效方法。它通过提供与词目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如生活方式、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等来帮助非母语汉语学习者对词目文化附加义的理解。
(4) 例证。
好的例证可以展示词目的功能、内涵、社会文化特征和言语环境, 帮助学习者理解真实语境中词汇的意义, 识别语义的细微差异, 支持和补充释义。参照吴建平 (15) 的观点, 例证在反映源语民族特有文化方面应做到:能准确地印证词目语言符号的附加义, 尽可能体现词目语言特有文化的典型事物, 通过例证的译语来说明源语词目及例证的语用功能。
(5) 括注。
括号中给出简要的注释, 即括注, 它可以起到“语义限制或界定 (如标明修饰对象、后接宾语等) ;语义选择;语义补充或说明”的作用。 (16) 一般来说, 括注分为前括注、中括注和后括注三种类型。使用后括注把词的文化附加义补充进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6) 插图。
插图是一种形象释义手段。通过插图, 非母语汉语学习者可以直观地了解汉语指称的各种特有的动植物、民族服饰、器具等, 还可以区分一些译名相同或相近, 但所指称物的形状和功能差别很大的词语。
(7) 标记。
“词典编纂者用标记指出某个词汇单位属于某一方言, 或属于某一有限制的语言 (技术的, 术语的) 或属于某一社会阶层 (黑话) , 或某一种文体, 等等”。 (17) 可见, 标记能够指出语言的变体、语域和文体。不仅如此, 有些标记如【忌】、【冒犯】、【不礼貌】、【褒】、【贬】、【蔑】等, 可以明确提示读者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8) 参见。
参见能节省词典篇幅和扩充信息。对外汉语文化词词典可以通过参见将文化词语与其文化背景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 满足读者透过词汇了解源语文化的愿望。
此外, 还可以利用附录来提供一些既能突出中国文化特色又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时新文化信息来补充词典的正文信息。
摘 要:舞狮作为一项民间习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其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的宗教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各地的舞狮习俗各不相同,但是它所反映的文化象征意义却是一致的。将以多维的文化视角还原民间舞狮习俗的历史真实,全面剖析民间舞狮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从而进一步厘清民间舞狮活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舞狮习俗;民间;宗教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22-03
A Study on Folk Lion Danc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LU Shao-ju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Lion dance as a folk custom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by people's favorite. In its long-term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t links to Chinese culture of religion, geography and folk. While lion dances in different areas vary, it reflects the meanings of cultural symbol in the same way.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over the historical truth of lion 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 culture, and do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 lion danc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further clarify its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ustom of lion dance; folk; religious culture; local culture; folk culture
狮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外来文化经过中华文明的不断融合和铸造,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谱系。民间舞狮活动是在中国狮文化的背景下孕育产生的,并伴随着中国社会宗教活动的不断开展,以及民间社火和节日庆典等文化活动的盛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舞狮作为民间娱乐体育活动得到了全面继承,并发展成为一项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为主导的,集舞狮、武术、技巧等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将以多维的文化视角全面探索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从而进一步厘清民间舞狮活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1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宗教文化
宗教信仰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古老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起而兴起,又追寻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换等等的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它的宗教里。”[1]民间舞狮习俗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从传入之日起就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汉武帝派使者张骞凿开西域之大门,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东汉初年逐渐地传入到了中国。佛典中有关狮子的说法可谓俯拾皆是,《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载:“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待列门侧。”《大智度论》曰:“佛为人中狮子,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 《传灯录》记载“释迦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谓佛家诵法时“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而且相传狮子还是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坐骑,在佛教的瑞兽形象的影响下,狮子逐步具有了人文象征品格。[2]至此狮子在中国被视为具有法力的瑞兽,而渐被神化,这也应该是民间对狮子认识的源头。狮崇拜在我国是重要的民间信仰,而舞狮活动正是民众信仰的物化形态,因此也自然融入到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宗教活动之中,深得民众的喜欢。北魏杨苩之《洛阳伽蓝记》中就记述了民间“行像”中舞狮表演的壮观场面。佛教的“行像”活动是指在佛生日这一天用宝车载着佛像在城市街道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其中就有丰富的乐舞活动。“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荰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辟邪狮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缘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跌相践跃,常有死人。”[3]西藏古格王朝的壁画中就描绘了“行像”活动中舞狮的场景。
“‘行像仪式是随佛教传入中国,民间广泛流行‘走会、‘香会,即滥觞于此。”[4]虽然后来的“行香走会”从宗教信仰上有所改变,但是,在民间所形成的民俗活动却蓬勃地发展了起来。在“行香走会”的队伍里,舞狮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舞狮队供奉的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因此也倍受其他表演队伍的尊重。
舞狮活动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民间相传相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民间驱傩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关。这主要是由于舞狮活动本身所具有驱鬼辟邪的特殊功能得到了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可,因此也必然与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神驱疫、祝福禳灾的民间祭祀活动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象驱傩活动,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清代就有学者曾提出:舞狮“盖即古傩礼之意”(黄钊《石窟一征》)此说法也被后世一些学者普遍采用,认为舞狮是“逐疫的古礼”、“傩礼的遗俗”。[5]更有学者明确指出:古山越人代代相传下来的“舞犭回”,就是一种将傩舞与狮舞揉为一体的祭祀舞蹈。“舞犭回”与今天的“狮舞”有许多相像之处,它也是两人合演一兽,一人头戴木制兽头直立,饰兽上半身;另一人披青布弯腰饰兽臀下半身。两人以一块青布相连,之间拉长一段距离,首尾不能相顾,显示兽身很长。那木制兽头便是“犭回”首,“犭回”首保留着独角。[6]这种民间的祭祀舞蹈甚至影响到了日本的歌舞伎,在日本较为流行的伎乐曲目中就有《狮子舞》的内容。“伎乐中的狮子舞不久就归属于祭礼神事舞和散乐(猿乐)等,甚至影响后来的田乐、能乐、歌舞伎、民俗艺能狮子舞、太神乐狮子舞,建造了日本艺能史上的狮子舞蹈系列。”[7]总之,舞狮和傩有许多相似之处。清代有“36傩班、72狮班”之说。浮梁有“五举戏”就有“先跳傩,后舞狮”的传统。清《建昌府志》记载:迎春行耕籍礼后,“复有竹马、大傩、和合、狮子之戏,衣彩衣,戴面具而舞。”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舞狮与民间宗教信仰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在历史长河中,两者的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舞狮的辟邪驱疫功能逐步内隐,娱人功能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主要的功能。也正因如此,舞狮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民的欢迎,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华夏儿女的普遍认同。
2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地域文化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人类不同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民族性和地域性两个方面,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并拥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质。从民间舞狮习俗的形成与发展来看,也同样不可避免地与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
中国的民间舞狮习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无论是原始的表现形态,还是后来逐步演变的民间文化活动都具有这一特征。民间舞狮习俗的原始雏形,最早是作为一种民族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从西域传入中原内地的。由于起初到京城长安的“狮子郎”(舞狮人)都是龟兹人,而且表演时所用的音乐具有龟兹特点,所以,唐朝段安节著《乐府杂录》中就把狮子舞列入《龟兹部》。“‘狮子舞是《西凉伎》中之一类,始自西亚波斯境内,借道西域龟兹、凉州等地而东传中原地区。”[8]《乐府杂录龟兹部》中也记载了“五常狮子舞由龟兹传入长安”(五常狮子即五方狮子舞)。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舞狮表演具有鲜明的西域地方特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著名的“西凉伎”诗文中专门针对西域的狮子舞表演做过精彩的描述: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粱前致辞。
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
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享宾犒士宴三军,狮子胡儿长在目。……[9]
白居易的这首《西凉伎》生动地描绘了一出戏剧版的舞狮表演。整个表演是由二人扮演狮子,二人扮胡儿,表情丰富真挚,舞狮动作感人。它描述了狮子随二位西域胡人迁居中国本土,胡人思念故乡,但由于凉州失陷,归路阻绝,胡人十分忧伤,不禁对狮子啼泣。而狮子也通人情,向人发出同感,西望而哀,伤心而吼。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狮子舞泥俑”,这座“泥佣”十分生动地将狮子舞的情景再现了出来。它通高13 cm,造型与现代由两人表演的狮子舞非常相似。舞狮头顶扁平,眼球向外凸,嘴张开,上下两排牙齿整齐排列;狮头微微抬起,正在做即兴表演;狮身像一副斗篷,把两位表演者不露痕迹地罩在里面,但表演者的双腿仍清晰可见;而且狮子郎一身胡人打扮,威武彪悍。
然而,输入中原的舞狮艺术,发展到唐代又与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民间舞蹈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原文化的特征。其中“五方狮子舞”最有代表性。《旧唐书·音乐志》曾对“五方狮子舞”有过专门的记载:
“‘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鸷兽,出于西南夷天竺、狮子等国。缀毛为之,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戏弄之状。五狮子各放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足,持绳者服饰作昆仑象。”
说明舞狮发展到唐朝已经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特征,并且已成为古代宫廷皇室中宴享娱乐的重要舞蹈之一。据说这种大型的舞狮表演只能是在给皇帝祝寿或年节招待外宾时进行表演。五头狮子的颜色分别是:青、赤、黄、白、黑,与五行相对应。表演时站立中心的金黄狮子是由四个人装扮的,黄色狮子非天子前不舞。因为五色之中,“黄”是帝王之色,除天子之外,谁也不能舞黄狮子。著名诗人王维,就曾经由于其属下私自表演了专供皇帝观赏的黄狮子舞,触犯禁忌而吃了大亏,被贬到济州做司仓参军。王谠《唐语林》卷五《补遗》载:“王维为大乐丞,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10]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舞狮表演在古代宫廷皇宫的表演节目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而且通过狮子舞来宣扬中原文化中的封建伦理和封建秩序。
随着舞狮表演进入民间,我国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舞狮的习俗。到了明清时期,舞狮更加流行,由于地域的不同,受各地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的影响,其形式和种类也是丰富多彩,风格也不尽相同。如:北京的太狮、河北的双狮、安徽的青狮、浙江的红狮、福建的台刂狮、广东的醒狮、湖南的武打狮、四川的高台狮等等都各有特色。另外,在舞狮的舞法上又可分为“文狮”和“武狮”,“文狮”主要表演狮子搔痒、舔毛、打滚、钻穴、抖毛等温顺动作,显示出狮子活泼可爱的神态和嬉戏玩耍的性格。“武狮”则以狮子踩球、扑球、滚球、含球、吐球、腾云、采青等动作,表现出狮子的威猛勇武习性。[11]总之,舞狮作为一项民间习俗活动在我国各地还是相当普及的,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虽然各地的舞狮习俗各不相同,但是它所反映的文化象征意义却是一致的。
3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民俗文化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2]它主要包括“民众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诸多事象,以及由此产生和表现出的多种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13]中国民间的舞狮活动也恰恰反映出了这一点,它与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联。中国的民俗文化集中体现在民间庙会和民俗节日之中,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成为了民间舞狮活动的重要文化载体,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舞狮活动的发展,更丰富了民间庙会和民俗节日的活动内容,活跃了民俗文化的喜庆气氛。
庙会起源于古代的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它是伴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活动产生的,是以庙为活动空间的一种集宗教、娱乐、贸易为一体的群众性集会活动。据《北京庙会》一书中记载,北京地区的庙会起源于辽代,从元末明初开始发展,兴盛于明清两代。后因战火逐步衰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陆续恢复发展。
在北京的民间庙会中,行香走会的历史十分悠久了,而在香会中狮子会的地位是十分显赫的。狮子会中有太狮和少狮之分,太狮是由两人表演的狮子,而少狮是由一人表演的。太狮表演通常是两只同时表演,一只黄色、一只蓝色,因此民间有“金毛太狮蓝毛吼”之说。北京当年最为有名的太狮就有十三堂,据说有的还受过皇封,它们在民间香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大坝马房堡子北门金铃祖狮”、“京都二闸钢铃太狮”、“白纸坊永寿长春太狮盛会”[14]。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狮子会的规模,它们与民间其他香会一起演出,共同组成了老北京有名的十三档武会,又称为“幡鼓齐动十三档”。也正是由于舞狮会与其他民间香会的有机结合,从中不断地吸取其它香会娱乐喜庆的元素,极大地丰富了舞狮自身的内容。“民间游戏与竞技活动和节日娱乐活动的紧密结合,使活动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大型化和表演化的趋势,这对近现代的节俗游戏活动有很大的影响”[15]。
另外,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间舞狮习俗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必然蕴含着许多十分朴素的民俗文化的象征寓意。我们知道舞狮活动作为重要的民俗文化的物化形态,“它是具象实物和抽象意义之间的一种关联。这种关联,就是所谓‘象征功能或‘象征意义。”[16]这种象征寓意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美好期盼。如:“狮子”与汉语“赐子”音相谐,符合民间当时“多子多福”的美好希冀。南狮表演更是将“采青”与“踩清”的谐音相联系,含有推翻清朝的意思。而现在的舞狮采青,则更多地取其“生财兴旺”的寓意。总之,舞狮是中国民间的重要民俗活动,人们在民俗节日里舞起狮子,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弘扬了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民间舞狮活动的重要载体,并为民间舞狮活动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生存的文化空间。
4 结束语
马克思曾经所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7]舞狮活动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绝非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要在不断地承继狮文化的背景下,集华夏民族的智慧不断创造而形成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综观舞狮活动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我们认为它应该走过了从“驯狮”、到“娱狮”,最后到“武狮”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大约在东汉时期,西域的驯狮舞蹈便传入了我国,带领真狮表演者,当时称为‘驯狮郎,这一时期的舞狮表演主要目的是要表现驯狮郎驯服狮子的过程。随后便出现了中国化的“假面狮子”与“舞狮郎”的表演。盛唐歌舞杂艺的繁荣,也使舞狮逐步地步入了娱乐化的发展道路,反映盛世太平的“五方狮子舞”就是其真实写照。另外,舞狮民俗化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舞狮活动的开展,舞狮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于是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民间庙会我们都能频繁看到舞狮的身影,这也大大提高了舞狮的技巧性。从而使民间舞狮活动成为了一项集舞狮、武术、音乐、杂技等民间艺术于一体的健身健体的娱乐表演活动。总的来看,狮,在华夏文明的进程中已逐渐演化为力量的象征,它体现出了一种不畏邪恶、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今天舞狮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它不仅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更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弘扬。“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在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能看到舞狮表演,这正是华夏儿女巨大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因此我们需要利用舞狮活动所体现的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构筑坚实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1] 许无咎.“驺吾、狻猊与——浅谈上博楚简《三德》篇的重要发现”.
[2] [晋]郭璞,注,袁珂点,校.山海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4] [晋]郭璞注.
[5] 《尔雅》卷一○〈释兽〉,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1977.
[6] [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3.
[7] [南北朝] 范哗.后汉书·和帝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 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中国学术》第五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
[10] 刘磊.“从石狮造像看中意文化的差别”全意中国学联杂志[J].旅意中国学人,2005(4).
[11] [北魏]杨苩之撰,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5.
[12] 向开明,著.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8.
[13] 黎虎.狮舞流沙万里来[J].西域研究,2001(3).
[14] [日]河竹繁俊著,郭连友译.日本演剧史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3.
[15] 纪兰慰,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1.
[16] 徐华铛.中国狮子艺术[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6,6.
[17]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18] 仲富兰,著.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7.
[19] 张淑媛,张淑新,著.金銮殿朝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7.
[20] 郭泮溪,著.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1.
【中国五一劳动节习俗】推荐阅读:
中国各地春节传统习俗07-07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禁忌07-20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09-08
中国传统文化:元宵节的习俗10-23
中国人不得不知道的春节习俗07-26
浙江端午节习俗介绍_浙江端午节有什么习俗09-14
端午习俗资料06-15
中外文化习俗07-08
苗族婚礼习俗07-10
青岛婚礼习俗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