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案例分析(精选13篇)
【教学设计的主题及依据】
主题:如何提高文言阅读和理解能力 依据:
1、突出新课标对文言文及文学作品的要求。
2、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的现代教育理念。
3、文言文与现代文是形不同,但质同,所以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与提高也是双效工程。
【各环节设计意图及依据】
1、本学期我们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为目标,经过上半学期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与引领,学生有了初步的阅读思路与方法上的领悟,但仍是当前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故此我们以期通过文言文的教学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快的提升。
2、《湖心亭看雪》一文虽短小,但语言简洁,文质兼美,写法多样,情感丰富,实为一篇难得的引导学生学习的佳作。由此制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研读课文,感受西湖雪景之美,体会作者情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合作探究,学习景物描写及白描的写作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之间的关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学生能够树立欣赏美、感受美的情怀。
3、任何一篇文章都要以文本为基础,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悟情悟法。本文是一篇小品散文,重在写景,意在抒情。故此重点确定为: ①感受西湖雪景之美。②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4、本文意在抒情,而抒情主人公却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清高孤傲,心念故国。大有谪官柳宗元孤独抑郁,李后主亡国之思,陶渊明的消极避世,其感情是复杂而微妙的。所以难点定在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5、本次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浅近文言文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故教学方法定为:以学生合作探究,师生交流,谈话生成。
6、教学过程的设计本着新课改理论和学生的学情。具体如下: ①课前检测:温故而知新,夯实基础,利于下面教学的展开。
②导入新课:以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导入创设了古典文言情境,渲染了学习情氛围,相同地点,不同的时节,相似的美景对比切入。③研读赏析:
文章分二层:赏雪和奇遇
第一,你从第一层获得哪些信息? 第二,赏雪之前的环境有何特点?
这两步从整体感知符合认知思维,学生既可体会结构之法,开头之法,感受作者感情;而且捕捉了“十二月”“大雪深数尺”“人鸟声俱绝”这样关键词句,感受语言的精炼丰富,意境的深远,从不同感官体会。并联想和积累了相同意境的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第三,作者看的雪景是怎样的?请从你的角度结合文章词句阐述?
这一步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进行的个性化探究性阅读,多角度理解,合作与交流意识与能力的训练,从文句入手揣摩领悟优秀的行文写景的方法。
①美在写景有序。②美在方法恰当。白描手法运用出神入化。③美在语言精当。介词短语恰
如其分,数词运用精炼,量词用得准确。
第四:一切景语皆情语,赏雪的同时可见作者怎样的感情?
此步学生搜索词句,深入品析,从“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更定拿小舟独往看雪”体会出作者对雪的喜爱、闲情雅趣及孤独之情。
第五:我认为作者并不孤独,因为他有着美好的奇遇,你认为奇在哪儿?结合具体词句说明,从中渗透出作者怎样的感情?那么结合全文思考你怎样理解作者的“独”? 奇在:他乡遇知音(不能说成是故知);喜悦,兴奋;从“强饮三大白”可见,“强”为神情,“饮“为动作,却可见其心理。另外,“见余大喜”是惊喜,惊叹,表面写的是金陵人,实则写自己,这是背面敷粉,反客为主的写法,不发一字,尽得风流。也奇在醉情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自然)。从全文看,一方面与作者同来的人与自己常识不、修养、志趣、个性等均不同;另一方面作者还存有幽深的故国之思。从开头时间交代“崇祯五年十二月”与尾“金陵人,客此。”可知。明亡后始终消极避世的情调(极时点拨批判吸收)
第六,真是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啊!难怪舟都喃喃自语,你怎样理解此语及作结尾的作用? 舟子的喃喃之语揭开了谜底。原来他们虽然同行,却并不同心,由于志趣不同,“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始终不理解。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似贬实褒,反衬自己清高与孤傲的情怀,这个小小的尾声,如轻舟荡浆,使人感到文情摇曳,余味无穷。
7、练习:积累写“雪”的诗句
写雪的名句,文句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再领悟的能力还为写同类作文存米。
8、课后作业:背诵课文;运用白描的手法,写一段描写春景的文字,不少于200字。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重点的再深化,也是学以致用的强化与检测。
9、板书:板书设计的呈现,体现了文章的清晰结构,符合学生认知结构规律,既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知文悟法品情地统摄全篇,又使学生加强了作文构思的方法与意识,一举多得。
总之,从理念意识的生成,主题的确定,目标、重难点的最后设定,教学各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在抛砖引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苦心启迪训练这一教学宗旨及过程,是我组每一位教师用心琢磨的结果,由一位教师艺术演绎给学生们,展示给大家。
【教学亮点及依据】
本课对赏雪部分的赏析实为亮点:本着本课的目标,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行为科学恰切,方法引导启迪恰到好处,使学生能真正地走进文本,从词句入手深入探究领悟,从学生的反应可见落到实处,颇有实效,也真正地锻炼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案例不足及改进建议】
“湖心亭奇遇”部分,关于作者的感情分析,教师在引领学生理解作者感情时,要深入准确,“见余大喜”中的喜表面写的是两位金陵人喜,实是反客为主,背面敷粉的写法,这可以从对“强饮”入手分析,强是神态,饮是动作,从强饮三大白这一动作神态中即可透视作者的心理,孤独之愁的作者他乡遇知音,不能喝强喝,那种情不能自已的喜悦心情不言而喻,这也是对其复杂精神世界的解读之途。
教学案例:在《湖心亭看雪》湖中奇遇的分析中,应从“强饮”入手深入分析,但在四班教学中给的时间却很少,只是仓促地蜻蜓点水的一带而过,学生因没有深入透彻地领悟影响到了难点的落实,而在课后认真反思后,在三班上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揣摩咀嚼词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设身处地思考亡国之思,孤独寂寞之情,他乡遇知己的喜悦,在学生能充分合作、交流、探究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去猎取。颇有实效地落实了难点。
改进建议:
1、集体备课还应深入,对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的落实应具体地落实到文体中的具体位臵,甚
至具体语句,具体词语,重点是思考怎样引领学生去思考,领悟,品析的方法,这是重中之重。
2、教学过程中,在加强重点落实的同实,意识深处不能忽视难点理解,要加强时间的科学分配,有计划地利用四十五分钟;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只有学生充分地思考探究揣摩了,才能悟情悟法,真正地发展思维,增长了能力。
阳新县黄颡口中学
一、找写景语, 引出白描
首先, 我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学生很快从课文中找出以下句子,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于是我启发学生说:“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呢?”学生回答:是描写。描写从繁简的角度又可分为哪两类呢?学生回答:细描和白描。所谓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那么什么是白描呢?所谓白描, 就本义而言, 是指美术上的单纯用线条描写的画, 如铅笔画、木炭画、某种毛笔画等, 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二、直观对比, 掌握白描
我在课前准备了两幅山水国画悬挂在黑板上。左侧一幅为白底黑墨线勾勒的山水, 不着任何色彩, 脉络清晰;右侧为渲染而成的山水, 浓墨重彩。通过两幅画直观的对比让学生理解白描的特点, 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两幅图的对比, 让学生理解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指的是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 不着颜色。在写作中, 所谓白描就是不加烘托, 不做过细的渲染和雕凿, 不用华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 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 用准确有力的笔触, 简练的语言写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达到传神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 赏析白描
再读文中写景佳句, 让学生谈谈本文写景的妙处?师生探究而知:此时湖上冰花弥漫,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 映入眼帘的“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 寥寥几笔, 就包含了诸多变化, 长与短, 点与线, 方与圆, 多与少, 大与小, 动与静, 简洁概括, 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教师提问:这几句写景, 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简练、朴素。
教师再问:是不是只要具备了简洁、朴素的特点就是白描呢?
我让学生比较品析:“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与“雾凇沆砀 , 天云山水 , 上下一白”。学生分析, 原句叠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了起来, 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且浑然天成, 语气连贯, 有一种音韵之美。可见, 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并不是字越少就越简练, 要考虑是否得体传神。
由此得出, 白描手法在语言表达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求传神。
四、画一画, 体味量词的妙处
先提问学生, 把原句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换成“一道、一座、一艘、两三个”好不好?学生异口同声说:不好!然后提问为什么不好呢?为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我让学生都来画一画“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并让一个学生在黑板画。结果大多数同学画的一样:一道蜿蜒的长堤, 一座精致的六角凉亭, 一艘小船, 上有三人。我启发说:“大家画的都不错, 但似乎没有画出课文的情景。我觉得大家画成了一道、一座、一艘、两三个了。课文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可见这长堤不应该很明显很浓, 亭子也不能画的太清楚, 小船不应该画这么大, 人也是。”我擦掉原来清晰的长堤, 用粉笔侧面轻轻扫过去, 描绘出一道模糊的痕迹, 又把小船改成了似一片竹叶般窄小细长的线条, 把清晰的三个人改成了似米粒一样的小点。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于是我又问:为什么张岱用了“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 而不用“道、座、艘、个”。其实在刚才的绘画与修改的过程中, 学生已经自己有所感悟。学生甲说:“张岱用这几个词是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因为当时是大雪下了三天, 雪已经很厚了, 又是夜色朦胧, 看东西肯定是不清楚的, 所以画面上的东西应该是朦胧和模糊的。”学生乙说:“当时天与云与山与水, 都是浑然一体, 所以在这个大天地里, 亭子, 船, 和人都是小小的。”教师小结:“在这白雪世界有一种朦胧和神秘感。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 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 人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师生合作探究后, 他们已经理解白描手法与量词精当选用的妙处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准确地抓住了事物的神态与神韵。留有余白的画的画面上, 寥寥几笔就绘画出一幅写意山水画, 往往给人更多的遐想, 更多的余韵。可见以画面阐释几句有强烈画面感的美文, 也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达。
教师提示:白描不仅仅可以用于写景, 也可以用来写事, 写人。白描用于写景, 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 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人, 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 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事, 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 生动形象。
五、辨一辨, 加深理解
你能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白描”, 哪些不是吗? (当学生判断有错时, 用白描的三个特点引导更正)
1.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是)
2.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是)
3.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不是)
4.声如雷霆。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 势极豪雄 (不是)
5.微风早经停息了, 枯草支支直立, 有如铜丝。 (是)
五、练一练, 灵活运用
请同学运用白描手法, 描写自己见过的一处景物, 注意抓住特征来写。
六、小结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情感解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20
如何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层含义,窥探《湖心亭看雪》蕴含的情感世界,这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课程标准引领下的语文教学,不再一味向学生灌输教参的标准解读,也不再单向还原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是在大力拓展学生解读空间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实现对文本内涵的重新建构。
当然,情感解读不是任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必然要立足于教学目标、时代背景,对《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解读目标进行预设。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以把情感解读目标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本表层展现的“赏雪的痴迷”,二是文本深处流淌的“亡国遗民的苦楚”。
值得注意的是,《湖心亭看雪》粗看起来语言表述上有不少自相矛盾、不合常理之处,细读起来,会发现文本展现的不合理之处,恰恰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情感解读指南。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扒开文字间的缝隙,窥探文字背后流淌不息的真挚情感。
一、“赏雪的痴迷”情感解读策略
1.关注“反常的赏雪时间”
“反常”指《湖心亭看雪》的文本表述与学生日常经验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反常”设计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以下,借助教学片断进行具体论述。
师:船夫认为张岱“痴迷雪景”,你认同船夫的观点吗?
生:我认同船夫的观点。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可以看出雪后的西湖非常冷,没有游客,连鸟都冻得不叫了。张岱能冒着严寒欣赏西湖雪景,说明他痴迷雪景。
生:“是日更定矣”这一句说明赏雪时间为晚上八点左右。这么冷的天气,又是晚上,一般人不会出门赏雪,但张岱去了,这也体现出他对雪景的痴迷。
生:“拥毳衣炉火”这一句说明张岱穿着皮衣,抱着火炉。下雪天,张岱出门也怕冷,但天气再冷,他也要欣赏雪景,真是痴迷。
生:“余住西湖”这句话让人感到张岱的行为怪异。住在西湖边,经常能欣赏西湖美景,一般人可能看腻了,至少不会晚上去赏雪。这也体现出张岱对雪景的痴迷。
师:一般人喜欢西湖雪景,就是有空的时候欣赏一下,而张岱不顾严寒夜游西湖,的确称得上痴迷。
2.关注“不知道乘客人数的小船”
张岱对雪景的痴迷,不单体现在赏雪时间的特殊,还体现在他笔下的小船乘客人数自相矛盾。教师可以抛出“小船上到底有几个人”这样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拓展思维。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小船上有几个人?
生:一个人。“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船上就张岱一人。
生: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说明船上还有一个船夫,总共两个人。
生: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看出不止两个人。
师:到底几个人?
生:小船上或许两个人,或许三个人。古代“三”可以表示数量多,就是说船上可能很多人。
生:至少三个人。“拥毳衣炉火”自然需要照顾炉火的仆人,船上或许还有其他仆人,像书童、丫鬟等。
师:张岱为什么不仔细交代小船上有几位乘客?
生:我想,张岱觉得这些人都不重要,他是去看雪景的,欣赏雪景的只有他一个人。舟子、仆人都是为他服务的,不是去赏雪的。
师:真正去欣赏雪景的只有张岱一个人,所以张岱认为自己“独往湖心亭看雪”。小船上乘客数量的自相矛盾,恰好突出张岱对雪景的痴迷。
二、“亡国遗民的苦楚”情感解读策略
1.关注“一句奇怪的对话”
《湖心亭看雪》中有一句奇怪的对话。张岱问偶然相遇的游客“你们叫什么名字”,游客居然回答“我们是来自金陵的游客”。乍一看,张岱写得莫名其妙,答非所问,深入分析却发现这是引导学生触摸作者情感世界的有效途径。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这位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刘名轩。
师:同学们,我和刘子轩的对话正常吗?
生:正常。
师:“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个对话正常吗?
生:感觉不正常。张岱问游客姓名,游客们却回答“我们是来自金陵的游客”。
生:还有“客此”一词说明游客们强调自己客居杭州,就是不说自己的姓名。
师:这一句明显是答非所问,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我想张岱写文章时忘记了游客们的姓名,就随便敷衍了一下。
生:不可能。就算张岱忘了游客姓名,他可以表述为“我问游客哪里人,游客们回答金陵人”,这样文章就显得通顺了。
生:我想关键在“金陵”,我知道金陵是明朝国都。作者写这一句奇怪的对话,或许就是吸引读者去关注“金陵”这两个字。
师:金陵就是南京,明朝国都。张岱在“金陵”二字背后埋下了很深的情感,等待我们去挖掘。金陵象征明朝,当张岱写《湖心亭看雪》时,明朝已灭亡,所以他想通过“金陵”二字表达对明朝的思念,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至于“客此”二字,是因为张岱觉得自己如同游客,客居在清朝,他的家(明朝)早已经没有了。通过一句奇特的对话,张岱把亡国遗民的痛苦深沉地表达了出来。
2.解读“只有几个影子的雪景”
张岱非常喜欢西湖美景,但《湖心亭看雪》所描绘的西湖雪景非常特别,只有几个影子,这与他平常所描绘的西湖截然不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从解读情感的角度来讲,这段文字同样非常重要。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张岱主要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几个影子。
师:居然是几个影子?
生:这句话对影子的描写最详细,除了描绘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就剩下湖上的四个影子:长堤的影子、湖心亭的影子、小船的影子、乘客的影子。
师:我们知道张岱痴迷雪景,难道他痴迷的竟然是几个影子?
生:当时是晚上八点以后,估计什么也看不清,能看到的只有影子。
师:品味一下作者的心情。
生:孤独、寂寞。一眼望去,除了几个影子,天地间什么也没有。
师:静悄悄的夜,白茫茫的天地,只有几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与作者为伴,的确让人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其实,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感觉,景物描写与他“亡国遗民”的身份非常贴切。张岱写过一本《西湖寻梦》,为什么叫“西湖寻梦”?因为西湖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化为一片废墟,张岱只能在梦里寻找往日的美丽,寻找那些属于明朝的美好景色。想象一下,写这篇文章时,张岱描绘最多的是几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从“亡国遗民”的角度来看,这是作者传递内心痛苦的方式。
3.关注“滴酒不沾却大杯喝酒的行为”
(1)张岱酒量与情感解读的关系
这样一来,产生一个重要的问题:张岱的酒量好不好?这直接涉及学生对情感的解读结果。
如果张岱酒量好,那么面对知音(金陵人)时,尽力地一大杯一大杯喝酒就很不自然,无法有效展现他遇到知音时的内心喜悦;如果张岱酒量不好,那么面对知音时,尽力地一大杯一大杯喝酒就显得非常自然、合理,能让学生明显感到他内心的欣喜。
(2)梳理张岱酒量好的依据
不少语文教师受人教版老教材(课程改革前)的影响,认为张岱酒量好。因为老版教材的“强”注释为“痛快”。另外,《湖心亭看雪》课文注释介绍张岱“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很容易造成错觉——张岱既然是富贵公子,总会喝点酒。
所以,当新教材变更“强”字的注释时,不少教师就认为不合理。有的教师依然延续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按老套路理解“强”字;还有的教师直接避开这个充满争议的注释,教学时一笔带过。
另外,许多教师在执教《湖心亭看雪》时会引用张岱的自我介绍(选自张岱的《自为墓志铭》),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乍一看,这段文字给人的印象是张岱的嗜好很多。虽然文字中没有提及张岱好酒,但许多人认为一个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纨绔子弟会喝酒是正常的,不会喝酒反而不正常。于是,这段文字经常被教师拿来作为张岱能喝酒的依据。
(3)张岱其实滴酒不沾
新教材把“强”字注释为“尽力”是正确的,因为张岱酒量极差。《陶庵梦忆》中有一篇《张东谷好酒》,文中介绍张岱的太公非常能喝酒,到后代就失传了。张岱的父亲遇到招待客人敬酒时,总是悄悄地溜走,一辈“滴酒不能沾”“酒只是不吃”。张岱同样是滴酒不沾。
(4)张岱为什么要喝金陵人的酒
既然张岱平时滴酒不沾,他为什么要喝下金陵人递给他的几大杯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想要表达的情感。
浅层的情感解读,张岱把金陵人当做知音,内心欣喜万分,所以大杯喝酒。这样的解读不是很合理。张岱既然滴酒不沾,他面对任何人,包括知音,都可以不喝酒。
深层的情感解读,除了涉及张岱为什么要喝酒,还要思考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喝完几杯酒后,张岱马上和知音告别了。古人总说知音难求,张岱为什么要马上告别知音?
其实,张岱对自己的怪异行为作出了说明,就是接下的一句“金陵人,客此”。“金陵”“客此”是张岱永远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可以想象,张岱不是因为偶遇知音的喜悦而喝酒,他是为了如同游客匆匆而过的故国。那一刻,他是用酒祭奠早已远去的明朝。那一刻,国仇(明朝灭亡)、家恨(许多亲人死于抗清斗争)一起涌上他的心头。于是,喝完酒后张岱马上离开了伤心之地湖心亭,结束西湖赏雪之旅。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掩映在《湖心亭看雪》浅显文字背后的复杂情感,值得细细解读、品味。
[参考文献]
[1]张岱.陶庵梦忆·西湖寻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2]张岱.夜航船[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山水深处里走出的孩子,素素朴朴,清清爽爽,他们很认真地坐着,只等冬天的阳光陪他们一起绚烂。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你们都读过了吗?”文章是八年级上册的,他们是七年级,初一新生。
“读过了!孩”子们抢着说,我能读出他们的期待。
“很好,读文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懂的或比较模糊的字词?” 一学生问了“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他们不知道。原来,他们读的文章是老师自行打印的,没有任何注解,不知道“崇祯”也就很自然了。
“太好了,你们没有注解文字,这样,我们就要靠自己的阅读储备和阅读感悟去学习这篇文章了。”我心里开始一紧,随即就是暗喜,学习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叶老曾经强调读书要 “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要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感知、领悟、体味语言文字的内涵。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素读!“老师,‘雾凇沆砀’什么意思?”一个男生问。确实,这四个字不好写,也不好懂。“同学们先写写这四个字,注意偏旁,写正确。” 孩子们写得很认真,一笔一划的,有的还默默读着。
“谁来说说‘雾凇沆砀’的意思,想想那个雪天„„”我不解释,只是提示着,我的眼前仿佛已是一片白茫茫,雾凇美丽皎洁,晶莹闪烁,似烟似雾,与天云相接,世界瞬时冰寒剔透。“老师,应该是雾气中的植物沾上了雪花,雾气迷蒙的样子。”这孩子,该是去过东北,“雾凇奇观绝天下,吉林冬景冠中华”,能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真好。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雾凇沆砀,形容冰花一片弥漫。“老师,‘拏一小舟’的‘拏’什么意思?””一个女孩轻轻地问我,眼睛清亮的。“哦,我觉得你自己可以猜出来的。想想看,这个字的后面连接的是‘一小舟’,‘小舟’是指?” “小船!”
“那‘小船’前应该是个什么词呢?你自己猜猜看?“我继续鼓励她,我觉得她能想出来。“撑着小船!”女孩的眼睛更亮了,清泉般地汩汩出鲜活的答案。
“你看,多好,动动脑筋,这不就想明白了,撑船,划船,这个‘拏’字下面是手字,就是个动词。”
我特别喜欢这组对话,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能做的,老师就一定要给以信任和引导,没有什么自己荡起小舟划出圈圈涟漪更优雅的事了。教师要“解惑”,更要“设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充实感会让我们发现深层次的快乐。试一试,你能行!学会学习,不是一句口号,要落实到你的教学细节中去。“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知识扩展:湖心亭看雪赏析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赏析
第一部分交代看雪的时间地点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的景象。文章第一句:“崇祯五年十二月”,其时已是清初,作者故意沿用明的年号,并非误笔,而是隐含了一种亡国之痛,表明作者不忘明朝。“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妙就妙在一个 “绝”字上。一般文章写景通常是视觉描写,而这个“绝”字是通过听觉写大雪的,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画面。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雾凇沆砀,天与云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天地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从总体形象入手,连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不事雕琢,运用白描的手法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物的渺小与广阔的背景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创设了寂静、空旷、混沌的意境。
文章第二部分写湖心亭巧遇知音,与其同饮的愉悦。一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描绘出了三人畅饮的情景,足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畅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也。”酒逢知己千杯少,谈兴正浓,不觉天色已晚,待要分别时候才想起姓氏,足见作者张岱是个性情中人,他在意的不是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是感情上的想通思想上的共鸣。同时这句也隐含些许的惆怅,此去一别,前程万里,后会无期。
文章结尾写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以舟子的话总结全文,有什么含义呢?首先,我们先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这句话中的“痴”是全文的文眼。舟子所说的“痴”是世人的一般见解,但这个“痴”何尝不是对作者最好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地人的合一,痴迷于山水之乐,痴迷于世欲之外的闲情雅趣。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是对“痴”的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之感化解了淡淡的愁绪。
l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l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l学习白描写作手法
l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l雪后奇景的赏析
l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l课文在叙事、写景中抒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现在就让我们去尽情的感受吧!(多媒体显示雪景及西湖雪景)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此处选学生谈感受)让我们一起步入明末张岱的世界,去品味《湖心亭看雪》。(多媒体出示文章题目)
二、多媒体展示本文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了解情况。(多媒体展示、学生口述)
四、齐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明确: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仅仅是看雪吗?还有看人)。
五、既然题目是《看雪》,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品味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明确: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移步换景,变换角度,作者又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本段文字写景所用手法为白描,你能否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学生再朗读体味)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作者此种情怀的词或句子吗?并分析。(独、痴)
六、难道真的无人拥有如此情趣吗?看来不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还有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湖心亭对座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
作者在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此正所谓“文如看山不喜平”,足见作者用笔之巧。(强饮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而且连饮三大杯,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
――惆怅。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我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约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怅惘!
本文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湖、山、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七、巩固与拓展
1、请同学们观赏简笔画,闭上眼睛,再次感受雪之奇丽。
2、比较本文与《江雪》一文的异同?(从写法、表达感情两方面)
――前者属白描,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属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前者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后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
3、运用白描手法,描画一个人。
[赏析]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名家点评]
祁彪佳: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为西湖传神写照,政在阿堵矣。《西湖梦寻序》
《湖心亭看雪》是河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以“旅行见闻”为主题内容编选了六篇文章, 其中有5篇文言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要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名句名篇, 达到理解背诵的程度, 同时要结合背景和内容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散文精品, 通过写作者夜泛孤舟、西湖赏雪, 强烈地抒发了他冰雪独抱的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怀。全文仅150多字, 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像一幅水墨画, 意境深远。
二、说学情
学生们已经学了很多借景抒情的文章, 如本单元刚刚学过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满井游记》, 所以, 对于这种写作方法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本课的重点是结合时代背景, 体会作者在特定情况下的特殊感情, 这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是较难的, 要想办法突破。
三、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的文言文阅读提出了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这些要求及本单元内容特点, 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目标:翻译并背诵全文, 能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 如拏、毳、雾凇沆砀、毡等。
2. 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 学习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四、说重点、难点
文章题目是“看雪”, 却从听觉入手写景, 而真正写所“看”之景的文字只有两个句子, 42个字, 整体却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浑然难辨、如梦如幻的湖山夜雪图, 让人有一种天地茫茫、人生微渺的感概。所以, 我把本文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作者写景时运用的白描手法。
作者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 眀亡之后, 曾参加抗清斗争, 失败后隐居, 绝不出山为官。作者生活贫困, 但著作较多, 大都写的是昔日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的回忆, 表现了他对往日生活的怀念, 透露出一种国破家亡而又无可奈何的隐痛, 以及孤高自赏的情怀。而这些感情是借助写景、叙事在字里行间隐隐流露出来的。我们的学生可能很难理解这种感情。所以, 我把本文的教学难点定为:感悟作者在写景叙事过程中流露出的故国之思与孤傲情怀。
五、说教学计划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以学生自读、自查为主, 疏通文意, 理解全文内容, 识记拏、毳、雾凇沆砀、毡等重点词语。
第二课时:在教师指导下, 品析写景的句子, 学习白描手法, 联系背景及作者活动感悟作者孤傲的情感。
在这里, 我仅以第二课时的设计进行说明。
六、说教法
1. 朗读法。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因此, 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尤其是这篇文章, 其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只能在反复的朗诵中才能体会理解。
2. 讨论交流法。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 只有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再分析综合, 群策群力, 以及教师的适时点拨, 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感情。
七、说教学设计
1. 导入
(1) 导语激趣。导语的作用是既让学生明确本课时的主要任务, 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同学们去过西湖吗?可能大部分同学没有去过, 可我们学过的西湖名句很多, 谁能背诵出几句? (生答出几个句子后) 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西湖哪个季节的?有人说, 没去过西湖的人, 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那么, 我们今天就随着张岱的这篇文章欣赏一下冬天雪后的西湖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描绘这幅画的, 又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由回忆描写西湖的名句入手, 并指出大都是写春夏季节的, 从而突出了本文的内容特点———冬天雪后之景, 同时点明本课时的学习重点。)
(2) 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本文的朗诵视频。 (这个环节把学生自然地带入了文章的美妙意境中。)
2. 寻找美景
让学生齐读短文, 边读边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学生读完后, 找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 (带着问题朗诵会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有了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 这个任务应该很容易完成, 所以找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 让他们带着成功的自信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去。)
3. 赏析美文
把全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 分别赏析这三句话, 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你认为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最好, 为什么? (2) 你认为这个句子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5分钟后, 每个小组选一个发言人汇报, 发言时组内成员可以补充, 其他组的成员可以提意见。 (这个环节的目标是提高学生鉴赏美文的能力, 学习作者运用白描写景的方法。采用先分组讨论, 再汇报的形式, 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小组发言人的汇报结果是全组所有成员的集体智慧, 体现了新课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 体味深情
(1) 让学生齐读课文的叙事部分, 找出文中能概括出张岱形象的词语, 然后找一个学生回答, 并说明理由。 (学生再次读文章时, 结合作者雪夜极寒之时去看景的异常表现, 应该能感觉到文章最后舟子说的“痴”, 概括出作者的形象。)
(2) 让学生读一下自己搜集到有关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明亡之后一些爱国志士的抗清斗争。 (预习时给学生布置了这个作业, 这个环节进行展示, 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背景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亲手查找有关资料, 然后再展示出来, 不仅提高了他们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还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3) 多媒体显示写作背景: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 明亡之前未曾出仕, 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 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 后来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 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他入山以后, 书中他缅怀往昔风月繁华, 追忆前尘往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4) 再次分组讨论:他为什么会这样?5分钟后汇报结果。 (本环节主要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包含的思想感情, 从景色表现出的天地茫然、人生渺小以及行事之痴, 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 即作者有不忘故国的痴情, 从而让学生明白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感情, 还要结合写作背景。)
(5) 总结:理解作者的感情, 要结合时代背景。 (对于古代或近代的一些文学作品, 尤其作者的感情表达很含蓄的文章, 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所以有必要作一下总结。)
5. 作业
(1) 背诵并默写本文;
(2) 封建社会朝代更替是正常现象, 清代替明以后, 也曾有过“康乾盛世”, 你想对张岱说什么? (关于第一个作业是学完本课后必须达到的要求。同时,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第二个作业就是对学生评价能力及人生观、历史观的展示。)
八、教后反思
这节课上完后, 我觉得主要目标实现了, 学生对白描的手法基本掌握, 对作者的感情也理解了, 整个过程书声琅琅、讨论激烈, 发言也很积极。但我觉得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1. 时间要分配平衡
学生汇报的时间有点长, 而产生汇报结果的过程所用时间不足, 以后教学应让学生讨论的问题更集中一些, 少一些。
2. 课文理解要深入
一、紧扣“看”字赏雪景
1.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这既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之大,又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作者为何在此时“独往”赏雪?那么,他在湖心亭欣赏到了怎样的雪景呢?学生在自学课文后能够找出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雨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理清景物的层次
这两句从描写角度上,又存在差异。前一句从整体入手,总写雪景。同时,三个“与”连用,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后一句则采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西湖的堤、亭、舟、人等景象,笔墨精到,情致毕现。这些景物在在大雪覆盖的特定环境下,给作者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感受。而“粒”为最小,茫茫天地间,赏雪的主体人竟如此渺小,在鲜明的对比中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以及“哀吾生之须臾”的人生感叹。寥寥几笔,却充满张力,摇曳生姿,饱含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大与小,动与静,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幅写意山水画。
回顾马致远的《秋思》,白描手法非常明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看似简单的景物排列组合,却完美塑造了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了一首千古绝唱。进一步启发学生归纳白描手法的特点: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二、紧扣“痴”字悟痴情
文章第二段,作者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入叙事,叙述湖心亭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还能遇见游人,那两人“大喜”,“余”何尝不是大喜呢?“余强饮三大白”真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啊!他们一见如故,谈话间有心灵的沟通,有雅情雅致的互赏,他们完全陶醉于雪景,忘却了询问身份,远离了尘俗。
舟子对他们的评价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字概括便是“痴”。舟子为何说赏雪者痴?舟子认为张岱的痴表现在哪些方面?“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那么,怎么理解“痴”的含义呢?
一是痴于景,在“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的恶劣气候环境下,在“是日更定”时刻,“独往湖心亭看雪”;
二是痴于情,“雾凇沆砀,天与云雨山与水,上下一白”。在舟子看来,这有什么好看?不如在家烤火聊天,喝酒吃肉,玩牌娱乐呢。舟子对张岱“痴”的评价,正体现了俗人之见。作者无意于嘲讽俗夫,却巧借俗夫之语与雅士之言正反对举,使雅俗互见。这与上文“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相互映衬。这在常人眼中是痴举,但此“痴”字饱含了多少避世的忧愤和孤傲的情怀啊!
张岱为何对这样的雪景有这样痴的行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论文先知人,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思想。他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喜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贫寒而终。他是一个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是一个悠远脱俗之人。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而这样的人在世俗间毕竟是知音难觅啊。因此奇遇知音之开怀强饮之愉悦,岂是一芥凡夫俗子舟子所能体会的?这一思想在第一段中的“独”字得到印证。明明与舟子同去,却说“独往”,在他眼里,舟子与他不是同一类人。
由此看来,所谓“痴”,正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孤标傲世、超逸脱俗的情怀。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溢于言表。
若教师慧眼识珠,善于发现值得深究的点,调控得当,启发得法,把准航向,既可带领学生循迹玩味,让精神得到一次澡雪。又可将学生的思维由“浅滩”引入“深水区”,从而获得对文本的深度感悟。
永春延清中学
潘顺钦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把握作者的思想感。
二、教学方法:读读议议。
三、教学道具:班级多媒体。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及作品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明代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前未曾出仕,明亡后曾参加抗清义军。明末清初人,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与境,意趣深远。他的散文小品短小隽(juàn)永,饶有情趣,风格独特。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二、理解文题:
“湖心亭”指杭州西湖湖心亭,交代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了事件。文题简洁明了,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创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四、检查重点字音。
岱()
崇祯()更定()毳衣()
雾凇沆砀()长堤()
一芥()
铺毡()
五、听课文朗读,注意停顿节奏!
六、读准节奏: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天/与云/与山/与水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七、学生根据课文注释,是翻译课文,师点拨。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崇祯五年十二,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连续 下了三天大雪,西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点拨: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崇祯五年即1632年。余:古义---我,今义---剩下的。雪: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雪。俱:都。绝:停止,止歇。段意:交代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
本段作用: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和游人“痴”做铺垫。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这一天晚上8点左右,我划一小船,抱着细毛皮衣和带着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独自到湖心亭看雪。雾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上下全是白色的。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提,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如同小草一般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点拨:是:这。更定(参见下文)。定:止,停(课文注释)。拏:携带,这里指撑,划的意思。毳:细毛(课文注释)。雾凇:雾气和水汽。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汽。沆砀(hàng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惟:只有。芥(jiè):小草。
段意:主要描绘西湖的雪景。手法: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八、问题探究:更定?
我国古代还有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的方法,叫五夜或五更,情况如下。
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
黄 昏 甲 夜 一 更 19—21 人 定 乙 夜 二 更 21—23 夜 半 丙 夜 三 更 23—1 鸡 鸣 丁 夜 四 更 1—3 平日 戊 夜 五 更 3—5 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文本对句中“更定”一词,三年的版本出现了三种注解,现容笔者誊录于此.二OO四年版:“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定,完了,结束.”
二OO五年版:“指凌晨时分……”.二OO六年版:“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查阅《辞源》、《辞海》等辞书,均无“更定”这个词条,于是引发了探究“更定”几何的兴致.“定”的“结束”之意,不是指五更的结束,而是指五更这段时间的正式来临,亦即起更已毕.晚上7---9之间。
九、学生根据课文注释,是翻译课文,师点拨。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面对面坐着。一个书童正在温酒。
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炉上的酒正在沸腾。(他们)见到我十分高兴,说:“湖中怎么还有这种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拉着我一起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辞了,问他们的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客居在此。
点拨:焉:怎么,疑问代词。更:还。强:勉强。白:酒杯。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的意思。段意:写亭中游人煮酒赏雪,邀“余”同饮的情景。
而“问其姓氏,金陵(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人,客此”,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等到下了船,船夫不停地小声念叨着:“别说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段意:借舟子之口,表达作者的人生志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作业。
二、主题:通过对西湖壮观雪景的描写以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表达了作者孤傲的心态和淡淡的愁绪,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三、合作探究1: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1、使用白描手法抓住景物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2、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第二段写景,第三段叙事和抒情。
四、合作探究2: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说说作者眼中的西湖的雪景有什么特点?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五、合作探究3:这篇写景散文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六、合作探究4: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有写到“舟中人两三粒”,最后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这是否矛盾?
这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而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作为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赏。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然而在教学中,“更定”一词,却让我教得极不放心,文中说:“是日更定,余挐(ráo)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文后注释说:“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我也照此教给学生,可是随着对课文讲解的深入,我感到非常别扭,觉得文中这种解释太不合常理了。
仔细读读课文:“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首先请注意文中提到的时间,时令在深冬——“十二月”。试想冬天的晚上八点,天黑已两三个小时(下雪天黑得更早),即使是晴天的晚上,鸟儿也早已归巢安歇,何况是“大雪三日”之后?在这样的夜晚,如果湖中人鸟声未绝,那倒真是一大奇迹了。从作者的描述中,他是有意用听觉来写景的,据此分析,只有在“大雪三日”的清早,(本应有人声、鸟声)却因天寒地冻而使“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才有必要如此一写,以突出雪大奇寒之景吧。
接下来再看作者笔下的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如果照书本中“更定”的解释,在冰天雪地的冬夜,作者竟然能看到湖边树上结满冰花,还“白气弥漫”,甚至“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都看得清清楚楚,句中“一芥”即“像小草一样微小”,人是“两三粒”也只不过是几个小点而已,白天尚要细心观察,而夜晚却看得如此明了,那实在是眼力了得,非“火眼金睛”莫属了。
而且,从文中看,是夜无月。根据是作者写道,“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既然天上有云,且“上下一白”,必然月被云遮,在这样一个古代的冬夜(没有任何现代的设施),又如何看清周围景物呢?又怎知整个天地,“天与云与山与水”举目皆白、浑然一体呢?
为此,我翻查了有关资料,另有一种解释是:“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定,完了,结束。”这个解释与文中内容比较相符,应该是“大雪三日”过后的黎明,当时五更已过,天已破晓,而大雪也已停下,作者这才穿上毛皮衣,带上火炉,想趁清早无人之际去独赏西湖。
另外,从地理学角度来说,西湖在我国位置较东,且农历十二月相对公历已是次年一月的样子,早上五六点时天已较亮,虽水气迷茫,到底还是轮廓可辨,作者用白描手法勾勒景物已是完全有可能的了。至于有人也曾搜检张岱《陶庵梦忆》,找到其余文章中之“更定”一词仔细研究,认定人教版课本中对“更定”一词的解释(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是可以接受的。说:“冬天不比夏日,八点左右还没特别黑。”本人是不敢苟同的:这人是不是把冬夏的概念以及东西方的概念搞反了!要知道,冬天比夏天黑得更早,而东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如果以我们湖南益阳与之比较,天黑时刻还在我们之前好多呢。
或许在张岱的其他文章当中“更定”确实是指晚上八点左右,但本文中我个人更倾向于指清早五六点时候。
当然,仁者见仁,关于这个问题,我期待更多学者、大师们深入探讨,以求得更为恰当的理解!
写完此文,我又翻阅了一下人教版新教材2001年1月第一版,2004年4月第一次印刷的版本,其《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对于“更定”的解释是“定,完了,结束”,当时配套的参考书上对于“是日更定”是这样解释的:“这一天凌晨后。”这种解释个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从今年下学期起,益阳市开始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背影》一课是必教名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关于这个“已”字,以前人教版是这样解释的:“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可是,现在的北师大版是这样解释的:“已,停”(现使用教材上的解释),或“已,止,罢了”(暑假培训时教材上的解释)。我觉得这两种解释就不如人教版的解释好理解。
另外还有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东郭先生与狼》这则寓言里面有一个词“周旋”,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周旋,与敌人较量。其实这种理解也是比较片面的,这个词有三个义项: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打交道。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这是一个常用词,如果我们在上课时只按照“与敌人较量”这一个意思教给学生,就仿佛有点失之偏颇了。
一、入梦
1.研读奇景文字, 感受别致的景致
有人说:“西湖之胜, 晴湖不如雨湖, 雨湖不如月湖, 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 尘世几人哉!”在一个雪天, 张岱来到了西湖。
他所见之景有何特点呢?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大雪封湖, 大地一片静谧, 使人遍体生寒。“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三个“与”字, 展开全景式描写, 衬托出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夜色苍莽之中, 作者是不能清晰看到长堤、湖心亭的, 于是抓住夜色中雪景的特点, 用素雅的白描手法写出湖上的影子, 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一叶小舟、舟中两三粒人影而已。而这些也只是作者的感受罢了。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强烈对比, 此所谓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这时, 你会自然地联想到:一滴水之于浩瀚的大海, 一颗星之于深邃的天空, 一座山之于连绵的峰峦, 一棵树之于无边的森林……
南宋时的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 看到了“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它像是一幅油画, 绚丽多彩;张岱笔下的西湖“淡妆”而出, 空阔、静寂、悠远脱俗、空灵, 这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 怎是一个“奇”字了得!
白天前往西湖可以一览无遗, 把美景尽收眼底。张岱为什么会选择晚上独往湖心亭看雪呢?张岱在《明圣二湖》中将西湖和鉴湖、湘湖做过比较, 竟将自己痴爱的西湖比作“曲中名妓”, 一看似乎唐突, 但是细读后, 春夏、花朝、晴明时, 西湖边上人潮涌动, 喧闹嘈杂, 这是俗人对西湖的爱;对秋冬、月夕、雨雪时的西湖的爱, 方可显出自己的痴情。张岱出行的时间为农历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之时, 出行方式为撑一小舟, 出行地点是湖心亭。在如此寒冷的夜幕中出行看雪, 可见爱雪之深和不同凡人的审美情趣。
泛舟湖上, 作者已经化为画中一景, 在茫茫水天之间, 渺小却又是真实地存在着, 人与自然在精神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当今诗人卞之琳有诗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张岱在小舟上极眼远眺看风景, 不知不觉, 成了湖上之风景, 真是太有意蕴了。
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可事实上明明还有舟子相随, 并不是“独”往, 这是否矛盾?“独”不是独自一人之意, 它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心。舟子进不了作者的内心, 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 也是不可能理解的, 这可以从“喃喃”一语中看出。
2.研读奇遇文字, 感受别样的情趣
雪之美, 舟子不懂。那么, 雪之爱, 同张岱者有何人呢?到了湖心亭上, 张岱无意间遇上了一些人。他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目前有两种观点, 其一是失落之感;其二是知音之乐。
我个人认为后者更佳。他们意外地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 是“大喜”“拉余同饮”, 热情爽朗, 坦荡真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 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吾道不孤”, 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感慨。“强饮三大白”的“强饮”, 是说本不能饮, 但在此时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 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 勉力而为, 痛饮三大杯,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金陵”是明朝的旧都, 曾是繁华的大都市, 此二人却是离开都市, 夜游西湖。现在他们与作者一样都是寓居者, 而今在严寒中相邀酌酒;对方没有正面回答, 不是对方没有听清问题, 答非所问, 很有意趣。先喝酒, 再问身份, 这个回答, 是性情之表现, 这其中的“雅趣”如此相似。
张岱说过:“人无痴不可与交, 以其无深情也。”正是这痴, 在茫茫的一片雪景之中, 两位他乡游子相遇了, 虽然仅仅是相遇, 而后彼此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是在那寒冷的冬夜带来了一丝温暖和一份惊喜。西湖的奇景更是因西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
二、解梦
赏读本文, 舟子眼中的“痴人”张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自为墓志铭》中说:“蜀人张岱, 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 极爱繁华, 好精舍, 好美婢, 好娈童, 好鲜衣, 好美食, 好骏马, 好华灯, 好烟火, 好梨园, 好鼓吹, 好古董, 好花鸟。”可见, 明末清初人张岱年轻时候的兴趣爱好极为广泛, 但明亡后不仕, 却入山著书以终。
为什么明亡后不仕, 还归隐山中?两部著作为何都用上了一个“梦”字?这是巧合还是有某种意蕴的?1.《〈西湖梦寻〉自序》有言:“余生不辰, 阔别西湖二十八载, 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 而梦中之西湖, 实未尝一日别余也。”2.明亡以后, 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 后避居山中。生活异常艰苦, “风雨凄然, 午炊不继”, 但他发誓不向清廷妥协, 晚年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3.《陶庵梦忆序》载:“陶庵国破家亡, 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 繁华靡丽, 过眼皆空, 五十年来, 总成一梦。……偶拈一则, 如游旧径, 如见故人, 城郭人民, 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通过上述资料可以料想, 作者写本文的时候已是在明亡以后。当提笔写下“崇祯”“金陵”时, 他是什么心情?湖心亭看雪的时间是1632年, 其时作者35岁, 大明朝还在。50多岁之时, 已经身处清代, 站在两个王朝交接点上的张岱, 作为一个明朝遗民, “国已破而山河在”, 往事如梦般恬静美好, 却是过眼云烟。湖心亭看雪这幕场景被明亡之后处在流离穷苦之境的张岱回忆起来, 似乎只沉淀下了美丽的印象。西湖的雪夜, 故明的繁盛, 往昔的雅韵, 在巨变的清初只留下清冷的背影, 让他在回首中咀嚼回味……这位前朝痴人用回忆的方法, 通过时光的隧道, 返观前朝旧事。
今天我们在跟随张岱的笔触追寻那个梦时, 不仅能感受到梦的迷离和朦胧、喜悦和惬意, 更能感受到他写完末句, 回视现实, 梦醒时分的那种沉重苍凉的失落。
屠老师的这节课,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很多。
首先,从教师的基本功方面来说:
1、用流利的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通俗直白;
2、教态显得亲切、自然、大方;
3、板书工整,言简意赅,层次清楚,围绕“痴”字来设计:痴行、痴景、痴情;
4、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其次,从教学内容上来说:
1、教学思路基本清晰;
2、能够面向大部分学生,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3、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比如第二个环节,检查预习的情况,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句由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自己来解决,这些能够体现出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再如屠老师的一句“老师期待着你们大胆地表现自己”,可以说是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作为文言文教学,能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理解,对重点词语的分析到位,如“天与地与人”中“与”字能不能去掉,引导学生领悟了浑然一体的培养;
5、在教学过程中,不局限于文本,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拓展,如对“痴”字的理解很好地引用了红楼梦中“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句诗,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第一、从教学目的的落实方面来看,我看到屠老师的教案设计中教学目的比较明确
第1点就是“熟读成诵,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但屠老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未能体现出作为一篇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对文言字词的落实欠火候,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没有深入了解并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如“沆砀”这个词,后面好几个同学在读这句时都停顿了一会儿,并有读错的现象,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这个词,老师也没有及时指出并给以引导;再者,作为一篇文言文,特别是这篇文章,在《散文名作欣赏》中,国学大师吴战垒为这篇文章写了一篇题为《诗的小品,小品的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的赏析文章,对于这篇富有诗意的小品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读,就像屠老师在教学目标中所写的“熟读成诵”那样,但在教学过程中屠老师只让学生读了两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语文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开课文文质兼美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没有机会去感知课文语言,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
第二、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够合理,缺乏科学性。
1、老师导入之后先是字、词、句的理解,然后再回头读字音,这个顺序值得推敲,而且所用时间也比较长,耗时18分钟;
2、读的时间太少,对课文仅读了两次,而且老师最好作范读,并要对学生的朗读做具体指导;
3、对作者张岱的经历及处世态度,老师显得更于推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感悟能力脱了节,显得有些强加给学生的意思,这种痴谜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值得欣赏,但这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不值得向学生推广,学生也难以理解。
第三、教学中不能够随时了解、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1、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应以鼓励为主。
课堂上有个学生满脸笑容地读完课文后,老师是进行了直接的批评:“你读得不流利”、“你对课文不是很熟悉”、“老师要批评你”、“你还满不在乎的样子”,像这样当众的“棒喝”对学生的心理上的打击是很大的。
2、教师的引导性语言还需琢磨。
一处就是在听完录音之后,老师说:“你们能不能朗读得跟录音机一样好?”听完这句话学生大都不敢起来读了,这就是老师表达方面的失误导致学生不敢向所谓的权威挑战的局面这也是对学生的不信任。再一处就是老师在让学生译第一段的时候,一个女生不敢出来,老师就又叫了一个男生起来,但老师要求他们齐读翻译,这一点就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违背的,现在都叫句子理解,不叫翻译,各人的理解不一样,即使是教参上的译文也写着“参考课文”,只要关键词语正确,大致意思相近就可以了,所以让两个学生齐读所谓的翻译就显得有点强人所难了。
3、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稍欠火候。
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你想要学生做什么,学生会不会学习,哪些应该读,哪些应该记笔记,什么时候该讨论,老师都没有进行具体的指导?
4、对学生的了解、学情的分析、学生的尊重还需加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教师在对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张岱的处世原则的处理上脱节;
②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不高与老师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值脱节;
③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的意识还需加强。
我们说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但这节课课件中设计的字体过小,室内较暗,学生基本上摸黑上课,我们为了追求投影仪的效果就不顾学生的感受,这就不能体现出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这一要求了,当然这个也是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
④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需进一步了解。
1、课前热身: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课文常识、生字注音、生词意义。为下个环节领会课文意义、品读课文语段以及探究学习扫除了障碍,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
2、品读:本文改变了文言文的字字串讲、句句分析的方法,而对一些好的句子进行品读。通过品读学生领会了文章的意义、意境以及句式美如音韵美并学会了什么是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提前夸张这种修辞方法。通过品味、赏析让学生真正感悟祖国河山的美好可爱并体会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力。
3、探究学习:本节课在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时,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对典型句子的分析抓住了对景物白描的`写法,领略到这种写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语言精练、准确。同时用了排比句式。使句子整齐有气势读来朗朗上口。
4、积累与交流:在品析课文探究学习之后、郭老师又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有关西湖的诗句互相交流一下。这时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和同学交流,有的说出了“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等等。真正达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效果。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学生运用了学过的知识,也尝试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
此外,郭邵慧老师在语文组来说,可以说是一名年龄偏大的中年教师,对于一个老教师来讲,郭老师能积极的接受新课程理念,运用新教学方法,可贵的是她在教学过程中制作了新颖实用的课件,使本节课真正达到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效果。
【《湖心亭看雪》的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湖心亭看雪》优秀教学案例09-30
湖心亭看雪之赏析06-21
《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06-29
《湖心亭看雪》课文详细解析10-05
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方案10-02
《湖心亭看雪》优质课教学设计07-15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附答案10-18
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06-23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湖心亭看雪》07-03
鄂教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学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