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反义词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漂泊的反义词(共11篇)

漂泊的反义词 篇1

近义词

流浪、漂流、飘荡、流落、流离、流亡、漂浮、动荡、**

反义词

安定、稳定

英文翻译

1.lead a wandering life; rove; wander; drift

详细解释

◎ 漂泊 piāobó

(1) [float]∶随流漂流或停泊

战艇在原地漂泊

(2) [rove;wander;lead a wandering life]∶比喻无定所或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漂泊半身

(1).随流漂荡或停泊。《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嘉陵江巨木》:“江之有 乌阳 巨木,长百尺,围将半焉,漂泊摇撼於江波者久矣,而莫知奚自。” 明 徐榜 《济南纪政杨化记》:“适有死人漂泊 于氏 之屋畔,众人视之,乃 杨化 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生北归,经 洞庭 ,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木而止。”《人民日报》1970.3.28:“战艇在原地漂泊。”

(2).比喻行踪不定,居无定所或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下亭漂泊,高桥旅; 楚 歌非取乐之方, 鲁 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 宋 苏轼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我今漂泊等鸿, 江 南 江 北无常栖。”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小生以孤客少年,漂泊无依。” 罗旋 《红线记》四:“他漂泊一世,无处安身。”

用漂泊造句

我是一条漂泊的小船,渴望那温暖的洪湾。

漂泊之肥皂,为我等祈。

为找到一份工作,刘从西安漂泊到北京。

在过去的七年中他过著漂泊四海者的生活。

即使一生漂泊的人,也能为之惊讶喝彩

那个漂泊者敏捷地将礼物换到电梯的左边

流氓团体漂泊在街上寻找他们的下一个受害者

建造城市和开疆拓土,这不是漂泊帕曼纽

他从法国漂泊到意大利。

我肯定伊莎贝尔并不希望他成为一个漂泊不定的人。

这些难民在海上漂泊了40天后,他们的船才靠岸。

十几个人在木筏上,漂泊在海上。

大的海鸟,如漂泊信天翁,在海洋上空滑翔。

论张爱玲小说中归依与漂泊的家族情怀

他总喜欢四海漂泊,在一个地方不会呆很久,查杜巴伊兹伊丹

155他们还是结了婚的。有时候一连几年漂泊在地球尽头。

纳克曼和劳拉在欧洲到处漂泊。

那艘船孤零无依地漂泊了一阵子。

您那漂泊江湖的女儿很好,很快乐。

有些人喜欢这种生活,到处漂泊游荡。

他以令人惊奇的喜爱任你在世上漂泊。

她就这样无依无靠,这样孤零零地在欧洲漂泊。

他生活漂泊不定,部分是因为国内和教会的混乱。

他一直到处漂泊,在贫困中挣扎,耍手腕、搞诡计,实在厌倦了。

可是梅尔维尔多年在海上漂泊,这就使他远离了纽约和奥尔巴尼那个熟悉的世界。

我觉得自己象是个异乡绝域漂泊多年的人,如今光着脚板,涉水跋山,千里迢迢地归来了。

她这时感到自己也是漂泊不定。

船长尼摩带他们在大洋中漂泊。

他将儿子逐出家门,让他在暴风雪里四久漂泊。

论当代女性小说的漂泊感

他的童年时代是在漂泊中度过的。

漂泊到一个又一个偏远的地区

我从来没想过漂泊到远方。

生活在这个孤独世界上,我厌倦了漂泊。

漂泊数年后,他定居了下来。

漂泊的反义词 篇2

《交错的彼岸》历经一个世纪、横跨两个大洲, 在时空交错中演绎几代人的爱情故事。这里有“古典爱情”、“政治爱情”、“大逆不道的涉外爱情”、“有姊妹易嫁的三角爱情”, 但无一例外是悲剧, 老一代、新一代莫不如此。残缺是爱情的常态, 人物一直“在路上”寻找。

“交错”和“彼岸”既预示着爱之仳离, 也告知了仳离之根由。诚然, 张翎文化身份的双重性, 使她经常自如地穿梭于历史时空, 编织各种跨国爱情。剥离政治斗争等外在因素, 我们就可以看到面对时空的考验, 爱情处于怎样的状态。飞云江这块江南的故土和多伦多的安大略湖湖畔, 上演着同样的悲剧。老一代的爱情如此, 年轻一代的爱情亦然。

小说以“蕙宁的失踪”为主要线索, 发掘几代人的情感经历。年轻一代的爱情是小说的灵魂所在, 蕙宁、萱宁、马姬、彼得、沈小娟等人在大洋两岸均经历爱情之劫难。蕙宁先后遭遇海狸子、谢克顿、大金等人, 但均未能走到一起, 原因很好解释。问题在于面对陈约翰的时候, 张翎为何再一次拉开时空的距离, 让蕙宁暂时“失踪”?答案很简单, “彼岸”是最好的参照系, 而爱情必然要遭遇时空。

作为蕙宁背后影子出现的萱宁, 只有婚姻没有爱情。张翎紧紧抓住了人物的心理, 将一个“姐妹易嫁”的故事设置成“对手与对手, 观众与对手”之间的微妙关系。“对手是独立于观众的, 而观众则有赖于对手。没有观众的对手依然是对手, 没有对手的观众却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2) 大金最终选择萱宁, 因为蕙宁是对手, 而萱宁则是忠诚的观众。大金和蕙宁之间有一段被悬置的距离, 而萱宁和大金之间则有一段遥不可及的距离。

与萱宁有着同样命运的马姬, 以献祭的方式成全自己的爱情。她一辈子没有名分, 彼得至死叫的也不是她的名字。小说披露了她成长过程中的隐秘心理, 毫不掩饰她对彼得的爱。她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希望彼得能同她一起回去。而彼得却说:“我若回去, 也只能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回去。我正在申请加入中国籍——这是我能与沈小娟结婚的唯一途径。” (3) 于是, 她只好取消安排好的一切行程, 怅然归去。

爱情, 在《交错的彼岸》里均因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而难以为继。龙泉对飞云有永远说不出的话, 海狸子对蕙宁也有一句未说出的话, 马姬在回味漫长的人生之旅中, 不断地想对彼得说一句话, 可是她没有……在大洋彼岸, 爱情纷繁复杂, 终究擦肩而过, 不得其所。

《交错的彼岸》的结尾对人类的本性做了这样一种解释:动态的“择水而居”, 不安于现状, 倾其一生寻找更大的河流, 飞云江、瓯江、东海、安大略湖等。基于此, 我们完全可以说, 爱情悲剧的根源不在于“时空”, 而在于人物内心的“追寻”情结。

蕙宁一直知道, “大金会接受她的任何解释的……而她固执地保持沉默, 除了自尊之外, 也还因为她那时模模糊糊地以为, 在她后来的人生道路上, 还会有许多个供她歇息的驿站、还会有许多个大金在驿站上等候她……” (4) 。如此看来, 蕙宁与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男人的邂逅, 一次又一次的分手, 并非任性所致, 而是其“追寻”的使然。

尽管彼得是为了心中澎湃的中国情从西方来到东方, 但小说仍以爱情诠释了他生命的本质。在短短49年的生命中, 他的足迹遍踏中、美、加三个国家, 最终将中国视为最后的栖息地, 究其根源是爱情。爱的人在哪里, 哪里就是他的家。因此, 沈小娟一死, 灵魂的栖息之地也不复存在, 他不得不再一次踏上征途。其母问他下一站在哪里, 他说:“在路上。”

伴随着彼得的行走, 马姬也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彼得走到哪里, 哪里就是她的故乡。她努力把自己塑造成鹰的形象, 考进斯坦福大学, 和彼得一样投身反战运动, 帮助他逃兵役, 甚至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却成为一只飞翔了几十年的老鸟, 一只孤独的没有同伴的老鸟。“我把自己交给了过程, 过程却没有带着我走向目的。目的在长长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 (5) 她明白, 她和彼得一生只能遥遥相望, 却不能走近彼此。

除此之外, 以切身实际的行走之后, 擦身而过遭遇爱情的双方也有一种精神的行走。龙泉和飞云未能结合, 一生都在寻找飞云的踪迹, 希望她过得幸福, 又希望她过得不太幸福;海狸子始终躲在蕙宁的背后, 做她的影子, 却屡次与她擦肩而过;谢克顿虽然是一种静候式的等待, 但是灵魂一直跟着蕙宁, 时时刻刻等待她的消息……

爱情只是一种行走的方式, 在爱情的背后恰恰是人物孤傲不羁的灵魂。张翎的叙述不断地透过人物的感觉体验和内心活动进行辨析, 但又不繁琐, 始终保持着一种明晰和流畅。人物如水般不断游走, 构成了跌宕起伏的人生。

漂泊是海外华文文学的母题之一, 原乡记忆与异域经验构成的心理碰撞是其表征, 也是其症候所在。张翎定居加拿大已多年, 其写作视野不断扩大, 但文化血缘始终隐现其中, “交错”的时空结构一直是其小说叙事的主要方式, 这使得她的小说凸显出一种浓重的漂泊意识。从一部抽丝剥茧式的侦探写法的小说中窥出“漂泊”气息并非易事, 但是我们看到, 小说中的人物永远在路上, 他们从一个时代走入另一个时代, 从一片国土走向另一片国土, 从一种文化走进另一种文化, 永远没有安息之地, 这的确是一种漂泊。

《交错的彼岸》采取对称性的结构凸显“在路上”的生活情态:彼得一生都在流浪, 蕙宁也是在不断的迁徙和变动中生活, 并且他们的精神轨迹都体现了对此岸的依恋和对彼岸的渴求。蕙宁在面临人生关键选择的时候回到飞云江边, 希望得到外婆阿九的心灵启示后再回到安大略湖边生儿育女;彼得失去沈小娟后回到加拿大寻找慰藉, 却写下长篇小说《矿工的女儿》延续自己对中国的牵系。

也就是说, 在人物精神漫游的过程中, 有两种可参照的文化体系:母国的文化体系和彼岸他国的文化体系。“他国”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动力, 指引着人物不断地追寻下去, 能够让他们停留下来的只是一个镜像, 一个他者中的自我。于是, 蕙宁的航船停泊在陈约翰那里, 因为他们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长大, 而且他让她看到自己身上具备了一个完美女人的一切潜能。而彼得对沈小娟的爱其实是自己心迹的外化, 她一直存在着, 只不过借助了“沈小娟”这个名字而已……陈约翰也好, 沈小娟也好, 都是作为一个“他者”的镜像存在, 与蕙宁、彼得心中的自我形象相重叠, 所以才促使他们暂时停住了行走的脚步。

在这里, 《交错的彼岸》暗含了一层意思:彼岸乃双向的, 是“交错和相互的”。张翎通过文学的方式, 在艺术想象中实现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交往上的平等与交融。但这又是一种脆弱的存在, 沈小娟的死看似偶然, 实则必然。沈小娟的死只不过是一个意料中的美丽设想, 是彼得寻求灵魂皈依中的一个环节。同样的, 蕙宁每次受到伤害时想到的都是阿九, 能够帮她解脱的也只能是阿九。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只能在各自的故土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从彼得和蕙宁两人寻求慰藉的方式可以看出, 在追求平等对话的过程中, “平等”只是一种想象性建构。人物身体的漫游与精神的退守都预示着“平等”对话的失衡, 这也使得外在的时空交错的结构、叙事的对话结构与内心的游离状态合二为一, 使得小说有着明显的“寻根”意识与漂泊意识。

《交错的彼岸》中的人物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回归原乡, 回到生命的原点, 这固然不能视为困守, 但是也不能否认文化血脉的牵制, 诚如莫言所言:张翎将写作“当做了回归故乡和进入故乡的历史之旅”。然而, 我们必须意识到对“彼岸”的向往与对故乡的追寻构成的悖论性情境, 实际上是人物精神漫游的突围与困守的焦虑性体验的外化。这种体验背后的“漂泊意识”不唯张翎独有, 所不同的是, 她的“漂泊意识”是多维的, 所张扬的是“走出”, 回来只是走出的“前奏”。

注释

1 万沐:《开花结果在彼岸---〈北美时报〉记者对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张翎的采访》,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5 (2) 。

漂泊的作文 篇3

现在的我处于扔掉幼稚又算不上成熟给我,在这个蜕变我经常会胡思乱想。我这以后没有什么打算。我喜欢漂泊的生活,但是有时候我也会去犹豫漂泊的意义何在?

一个已经30岁的人,他决定把工作辞了,决定从头再来。虽然在人生的跨度,他还算很年轻。但是如果重头再来,还是会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他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也是颇高。在这工作的十年里,他也结实了不少的朋友,人脉圈很广。不用我去不理解,他的朋友们也十分不理解他这是为什么。漂泊了那么多年,现在却要从头再来。那漂泊的时光不就浪费了吗。他告诉他的朋友们:从前有个有关一个渔夫和富翁的故事,富翁决定放弃自己的财产,回到渔村生活,有个从小就生活在渔村的渔夫看到富翁,嘲笑他出去那么久那么辛苦,最后还是和他一样回到渔村里捕鱼。富翁却笑着说,你是一辈子只能在这里捕鱼别无选择,而我是选择回到这里捕鱼。而这个人选择辞掉工作也正如他故事里的富翁一样。他可以接受,以后可能会不那么好的生活,因为这是他自己做的选择。因为一旦自己做了选择,便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只要是自己做的选择,那就不会去抱怨,也不会有任何的.不甘心;只要是自己做的选择。就能承担所有后果。后来这个人也变得憔悴了些,但是他还是依然有勇气面对这事儿来的所有事情。而且他的朋友们都相信他所做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看见他这么开心过。

正如那个故事里的渔夫一样,因为他没有能力去得到更多的东西,所以他就一直只能选择捕鱼。而一个没有能力去看到更多东西的人,当他在喝白开水的时候,他会觉得白开水好喝,因为他从来都没有喝过其他的饮料,而如果他去看到更多东西的时候,当他喝完可乐,品完红酒之后依然说白开水好喝,那么表明他是真的喜欢白开水。所以我们的努力和漂泊,不是要让谁看到自己的成就,而是在于通过漂泊穿会有所选择,才会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登到山顶的时候,有人选择留在山顶,那是他最后做的选择,尽管在山顶要承受着更多的风吹雨打,可是这是他自己想要的,所以心甘情愿;有人选择回到山脚,在别人看来,他们的努力和漂浮都是徒劳的,然而只有真正漂泊过的人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又想到了自己,虽然现在我还没有毕业。但是不论以后,我选择回到我们熟悉的城市,或者留着一个陌生的地方,我都确定可以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下去。因为是我对未来的规划里,我一定要让自己拥有一段漂泊的时光。因为当我经历了漂泊,我才会明白漂泊的那些日子,即使是在白白的绕圈,但是我也在这绕圈中才能知道自己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也许未来我会在某个漂泊的时刻像现在一样感到迷茫会思考:漂泊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想那样的迷茫会很短暂,因为漂泊中的自己不会因为迷茫而停止脚步,而是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和那内心的真实追求。

漂泊的船美文随笔 篇4

总想摆脱绳索的束缚,

驶 一叶扁舟游历浩瀚的海洋。

或许,

那里风景秀丽惠风和畅,

总之要离开这枯燥乏味的码头。

别让这小小的纤绳禁锢我真挚的心。

砍断纤绳扬起风帆:

起航——

曾想大海的`此岸连着彼岸,

我会顺利的驶向预定的热闹港湾。

现在行驶在辽阔的海面,

狂风大作水流湍急,

才发现我不会掌舵!

把我逼进一个狭窄的小道,

暗碉浮沉 寒风飒飒。

远离目标反其道而行。

才知道宁静的海面也有被吞噬 的危险。

不经想起那个束缚的港湾!

可这一切都是徒劳,

我不想在走来时的路,

那里充满险恶和辛酸,

我只能向前 向前.......

不能停下,

哪怕伤痕累累颠簸不停,

要是那天你发现我身下有累累的伤痕,

那是行驶的历程!

我在努力的驾驭这前行的帆船,

让他停伫在真正属于他的港湾。

漂泊的反义词 篇5

一、疏淡平凡的感怀

“怀旧”自17世纪晚期到21世纪初, 经历了一个由生理病症转变为心理情绪再变为文化情怀的过程。作为一种文化情怀, “怀旧”与感觉、回忆、臆想、情绪等概念都有联结, 它产生在人类非物质领域, 即精神领域, 它的本质蕴含着与审美相应的特征。在怀旧的过程中, 人们是无功利的, 无目的的, 并不是为了怀旧而怀旧, 也不寄希望于凭借怀旧来达到某种现实目的。因此,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怀旧过程中所滋生的模糊情感“无意识”地抚慰了怀旧主体, 使其重新恢复了心灵的平衡。

席慕蓉在《汗诺日美丽之湖》中, 在描述蒙古之旅的过程中, 也穿插着她在香港慢慢寻找属于她自己的童年记录。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可是, 在我的童年里, 这条街是鲜活的, 充满了声音与气味, 色彩与光泽。我和妹妹会在街角的凉茶店乖乖站着喝一碗凉茶, 就为了等凉茶之后的那一颗陈皮梅。装凉茶的大壶总是擦得光亮亮的, 陈皮梅总是又酸又甜, 小心含在嘴里可以吃很久很久。”这是一个孩子的快乐, 是一个孩子眼中的世俗世界。席慕蓉在思念自己真正的故乡时, 常常带着苍茫的意味, 但是在回忆自己度过童年的香港时, 更多的是怀着平常心, 回忆起来的也只是一些近乎平淡的童年往事, 带给读者的不是震撼, 而是平凡的感动。“乖乖地喝完凉茶只是为了等一颗陈皮梅”“小心含在嘴里可以吃很久很久”。其实, 令人感动的东西, 并不一定需要一眼看去就让人震撼的, 一些普通平常的小事的回忆, 更能让人产生共鸣。

疏淡平凡的感怀在林海音的作品中, 在别的台湾女作家的作品中都有显著的体现, 但是, 在这点上做得最完美的是琦君。

阅读琦君的文章, 会很自然地放慢节奏, 会随着作者的情绪而停留, 会随着章句中的间歇而往返其中, 感受其中的意味。这应该是琦君自身的情格所致。她从小受虔诚信佛的母亲的言传身教, 为人为文始终从容淡定。“……想起在杭州时, 她和母亲背对着背梳头, 彼此不交一语的仇恨日子, 转眼都成过去。人世间, 什么是爱, 什么是恨呢?母亲已去世多年, 垂垂老去的姨娘, 亦终归走向同一个渺茫不可知的方向, 她现在的光阴, 比谁都寂寞啊。”这是琦君的名篇《髻》里的一些文字。从这里, 我们不难看到琦君对于死亡, 对于仇恨的从容与淡定。她可以很平静地说“母亲已去世多年”, 也可以与“使母亲一生郁郁不乐”的人很淡定的相处, 不再恨她, 甚至为她难过, 而即使难过, 琦君也没有放声呼喊, 只是缓缓地沉吟。

琦君的语言文字是朴素淡雅的, 她的文字里没有华丽的辞藻, 没有大起大落。她的文字似乎看来平淡无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苍白, 而是简约所致。就这样, 淡入淡出, 文中无物质之累, 也无精神之累。这份疏淡平凡的感怀, 是对往事平静地审视, 是深沉的情感表现。

二、温馨舒缓的回忆

怀旧是人们对过去历史的开采, 人们把情感的归宿投向过去, 在许多情况下, 它并不完全是一种简单的开历史倒车的保守落后情绪的反映, 实质上它是指向现实的。它对现实弊端深恶痛绝, 又无力改变, 是无可奈何的反叛与批评。它从现实社会转过身去寻找已逝的美好, 通过悼念逝去的真、善、美, 来抵制现实生活中的丑陋。怀旧的价值就在于从回忆中重构生活的诗意, 揭示现实生活中遗失的美好。基于怀旧所怀念的都是过去美好的东西, 因此, 女作家们的回忆类文章, 带给我们的除了疏淡平凡的平静之感, 也不乏温馨舒缓的美好享受。这也许就是女作家们在漂泊中所渴求的感觉吧。

席慕蓉的作品中, 在回忆她外婆时, 除了深切的眷恋外, 也满含着温馨。她曾经这样回忆过她的外婆:“以后, 外婆每次上山时, 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 晒好, 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 在傍晚时分, 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 一面摇着扇子, 一面等着我们回来。”在帮外甥女洗衣拖鞋, 晒拖鞋时, 外婆的心中肯定是开心、满足的, 所以当她摇着扇子, 在客厅安详地坐着等“我们”回来时, 让人感觉到的是满眼的舒适。席慕蓉很能体会外婆的这种心情, 也对外婆心存着感恩, “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 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 不知道是院子里下午的太阳光呢, 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不管是太阳的温度, 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至少席慕蓉在回忆起这件事时, 文字里洋溢的全是舒缓的温馨, 心里重新扬起的也是暖意, 那就行了。

不过, 作品中最能让人感觉到温馨舒缓的还是林海音先生的《城南旧事》。《城南旧事》中, 林海音通过小英子童稚的眼光怀念着发生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旧事, 舒缓地记录着那个童年里温馨安定的小世界。虽然这个小世界的后面也有着悲惨的、错综复杂的大世界, 这只是人生最简朴的写实。林海音用这样舒缓的语气来讲述孩子心中那份温馨的回忆, 在暴行罪恶和污秽沾满文学篇幅之前, 挽救了许多我们应该保留的东西。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充满了温馨舒缓的回忆。这种温馨主要体现在色彩上, 所选的意象以及用孩子的口吻来记述上;而舒缓则主要是指语调的平静缓慢。

在整本《城南旧事》中, 林海音都用小英子的口吻回忆着那些城南旧事, 借她的眼光和思想真实地记录着那时的人和事, 小说生活化的语言充满了童真的气息, 这样的语言让人感觉到别样的温馨。整本书的语调则都是平静舒缓的, 或许是回忆的缘故吧, 往事总是要慢慢地、平静地想才会逐渐浮现出来。林海音自己也说:“我默默地想, 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 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三、苍茫悲怆的悼念

台湾女作家在怀旧的文学作品中产生“苍茫悲怆”这一特点, 应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回忆本身就是一件很悲凉的事情, 是对往昔人事的一种悼念。脑海中时空穿梭的怆然, 用现在的心情回望曾经岁月的茫然, 因为抓不住往昔时光的无助, 总是会带有苍茫的意味。

在林海音的作品《城南旧事》中, 虽然, 读者感到更多的是温馨舒缓, 但是在这种温馨的笔调中, 也隐隐透着苍茫悲怆的意味。在这部作品中, 每一段故事的最后里面的主角都是离作者而去, 从秀贞和妞儿, 到兰姨娘、德先叔, 再到宋妈离去, 最后到《爸爸的花儿落了》, 亲爱的爸爸也去了。在这样的“别离”和“失落”面前, 任何试图挽回的想法都只能是徒劳的。在林海音不紧不慢、舒缓的叙述中, 那一幅幅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别离”画面给整部作品染上了一重低沉而感伤的底色。在宋妈离去的时候, 林海音这样写道:“‘我不叫醒你妈了, 稀饭在火上炖着呢!英子, 好好念书, 你是大姐, 要有个大姐样儿。’说完她就盘腿坐在驴背上, 那姿势真叫绝!黄板儿牙拍了一下驴屁股, 小驴儿朝前走, 在厚厚雪地上印下一个个清楚的蹄印儿。”在这里, 林海音似乎是很平淡的叙述一场别离, 但是从宋妈的语气, 以及这样一幅茫茫雪地中离别的场景的描绘, 让读者在想象中, 不能不感受到那种苍茫悲怆的味道。

虽然, 怀旧类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带有这个特点, 但是, 席慕蓉是在这点上做得最出色的。

席慕蓉, 1943年10月15日生于四川, 祖籍内蒙古。她的半生都在漂泊, 由四川到香港, 再到台湾, 到比利时, 最后终于在石门乡间置下一幢独门独院。她出生在一个典型的蒙古族家庭, 祖母是能骑善射的王室公主, 她从小受到浓郁的乡情的熏染。从长辈那里她听到了许多祖先流传下来的关于离离草原、茫茫大漠的美丽如神话般的故事。这些故事, 让席慕蓉从小对那个从未到过的遥远故乡有着渺远的情思。

席慕蓉的这些身世, 让她不知不觉承袭了一种具有历史积淀性的情绪。而她心中特有的来自原始初民的民族深层心理积淀, 让她的诗歌散文的怀旧情感具有一种特殊性, 她把这种怀旧情感, 这种乡愁, 更多地放在了内蒙古草原, 她从未生活过的真正故乡。也因为她带有蒙古人的血统, 因此天性中粗犷剽悍的因素让她的很多怀旧作品中都带上了苍茫悲怆的特点。

她曾在《飘蓬之三》中谈到《出塞曲》的创作:有一次, 和父亲一起散步, 走过一片新割的草地, 父亲的一句“这多像我们老家的草香啊”, 引发了席慕蓉深切的乡愁, “我心中不由得袭过一阵极深的悲凉, 远离家乡这么多年的父亲, 却仍然珍藏着一份对草原千里的记忆。”她心中闪出了一个句子:“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几年后, 这句话再次出现在她心中, 于是就有了《出塞曲》。

席慕蓉的诗歌中表达的常是对那片故土的向往, 以及对故土美丽的描绘, 而在散文中她更多诉说的是一种怅惘、自责与愧疚, 其实这样的思乡之情更切肤。

面对这些台湾女作家作品中各种纷繁的回忆, 每一种解释都可能逼近某种历史的、现实的或情感的真实状态, 但任何一种单一的诠释都有可能是不完整的。可是, 只要我们真实感受和触及到了属于她们内心深处最琐碎、最柔和、最值得回味的记忆, 那么它就是对真情的揭示。

女作家们因漂泊而书写, 因书写而回忆, 在回忆中产生了那样多的感恩与宁静, 当然也有悲怆, 她们用这样的作品感动了几代人。不管各个时代是否相似, 但每个新的时代总是会对逝去的那个时代产生怀念, 仅凭这一点, 这些作品就很难会过时。在时代变迁、时间推移的过程中, 偶尔看一下这类女作家们的怀旧作品, 在她们疏淡平凡, 温馨舒缓, 苍茫悲怆的回忆中, 回望过去, 或许能让读者在浮躁中趋于安宁。

摘要: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琦君、席慕蓉等人, 因为漂泊而书写着自己对故乡和昔日深情的怀念。她们有着比男性作家更敏锐、丰富的情感, 更关注生活中的琐事, 从而使她们的怀旧文章更为细腻真实、情深意切, 体现出了女作家独有的一些风格特点:疏淡平凡的感怀, 温馨舒缓的回忆以及苍茫悲怆的悼念。也因为这些特点, 她们的作品让几代人为之感动。

关键词:怀旧,疏淡平凡,温馨舒缓,苍茫悲怆

参考文献

[1]琦君.素心笺[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

[2]林海音.城南旧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4.

[3]席慕蓉.我的家在高原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

李白诗词中的漂泊意识 篇6

漂泊意识是人们心灵无所皈依的时候而产生生命的漂泊流离之感。生活的动荡变迁,人生的短暂和磨难,事业的蹉跎,都会促使漂泊意识的产生。就李白而言,终其一生都在漂泊之中,有进京干谒求官的时候,有安史**乱离逃难的时候,也有被皇帝放逐贬谪的时候,更有出翰林后千金散尽,从璘兵败贬谪夜郎的时候,最终客死异乡。李白的诗歌正是其漂泊者的心声,表现他对命运、对信仰、对生存的焦虑以及对国家与个人未来前途的恐惧、忧伤。

一、诗歌意象中的漂泊意识

读李白的诗歌,我们一定会注意到其中寂寞冷清的意象,也许通过对这些富有特征性的意象分析,可以使我们更从精神上把握李白倾诉漂泊流离的痛苦和忧思。

一是愁猿意象。猿猴哀鸣益增漂泊在外的愁绪,猿猴悲啼的意象,在漂泊诗中增添了哀伤悲戚的气氛。李白漂泊诗有很多“愁猿”意象的运用,天宝十三年(754)以后安禄山逆迹已露,将带来天下**,诗人满怀忧情,由因至德年间皇室内讧,永王兵败丹阳,诗人因此遭受被判流夜郎的不平待遇,心态转趋悲观低沉,这增加了他更浓烈的漂泊心态。其所作《别山僧》云:“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别离在即,各自又要踏上漂泊之旅,万般愁绪,辗转难眠,一夜猿啼更添别情。在李白诗歌中“愁猿”的意象,多为悲凉哀戚,在历经漂泊沧桑、饱受风霜之余,愁猿哀啼益发令人肠断。

二是流水意象。李白将流水意象广泛运用于诗作,有以水流四海比喻思念不绝,有以一水两端比喻相隔遥远,有以流水消逝不返象征别时容易再聚难,有以水面的茫茫与冷清比喻漂泊心境之的茫然,水意象在李白漂泊母题诗歌创作中扮演着多元的角色和功能。天宝十三年李白与王屋人、魏万相遇于广陵,二人同舟漂泊秦淮、上金陵,二人相别时李白作《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云:“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以黄河入海无边无际以喻羁旅漂泊思念不尽之情。其时,安禄山逆反之迹已显,天下即将面临大乱,诗人漂泊在外,空有忧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心中的焦虑和痛苦难以言喻。

三是孤雁意象。离群之雁,常运用于漂泊意象,盖因雁的习性乃是群序而飞,故前人常以“雁行”喻指兄弟相序相随,以失群“孤雁”比喻手足离散,亲人离别,故一朝失群各分飞。在李白诗歌中,形单影只的孤雁足以使漂泊者将自身的命运联系起来,这种的表面上的相似性,为词人创造孤雁的艺术形象提供了依据。孤雁作为表现受尽漂泊流离之苦的人们的象征,在本质上是诗人对时代苦难的亲身体验的艺术成果。因此,李白诗歌中的孤雁意象是浓缩了的时代投影,又不仅仅是词人们漂泊生活的自我写照了。

二、李白漂泊意识的特殊性

由于在家庭出身、文化背景和宗教原因差异,大多中国文人形成了家庭人伦本位传统,如杜甫。又有一些文人形成了个人的自由独立传统,以李白为典型。不是说李白不喜欢安居乐业的生活,只是说他骨子里铭刻了自由与成就功名的信念,这些信念没有实现的时候他不会安定下来,平凡度过一生,而是一直漂泊,寻找精神的依托。

一方面,自开元十二年(724)至天宝元年(742)待诏翰林之前,十八年间李白漫游天下、遍干诸侯,寻求入仕作积极努力,这是他的积极的入世情怀。李白也很怀念故乡,毕竟对中国文人来说故乡是生命的根源,也是落叶最终的归宿。是什么样的冲动让诗人拾起行囊离乡远游?大漠烽烟是鲁连口却秦兵的战场;长安魏阙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所在是人生的理想在声声呼唤。可以说,追求功名的理想是他不惜离家漂泊的`力量源泉。

另一方面,赐金还山的李白,心境自有攀龙堕谷之叹,诗人乃藉诗酒以自适,漫游以消愁。李白为玄宗赐金放还,初出翰林,囊中多金,与杜甫、高适同游梁、宋,秋猎孟诸。天宝中期朝政愈趋昏暗,朝廷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则屡兴大狱,李白连续几年滞留吴越、寓居金陵。总的说来,出世思想增加了李白内心深处的漂泊意识,他没有归属感,需要寻找精神的家园,总其一生来看,他的心灵都没有得以平静过,不管出世还是入世,他都在寻觅精神的港湾,他主动赋予自己漂泊之感,去寻求他的理想和精神的乐园。

三、影响李白漂泊意识的因素

第一,漂泊意识的客观现实基础。

漂泊主题乃是以反映诗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为依归,这个主题在文学上的反映往往体现在羁旅行役题材上。唐代前期社会稳定,交通发达,为诗人漫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即使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漫游之风也未曾衰竭。唐代文人的行旅生活有着开掘和深化漂泊题材的生活阅历。唐代文人不再像魏晋六朝文人生活面狭窄,诗坛局限于一定区域,“唐代诗人在诗文中对这种漫游往往赋予一种幻想的色彩”,希望借助于科举考试的政策实现理想抱负,寒门子弟纷纷离开家乡赶赴京城应举。然而,统治者对文人实施严厉的政策,很多文人都像李白一样被贬谪他乡,这种贬谪流移,遣散四方的现状,往往使诗人感到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长期处于羁旅奔波之中,生活变得分外不安定。

第二,精神困境中的自救

灵动的心,漂泊的海作文 篇7

也许一天,也许一辈子,既然有了上天的安排,灵动的心牵住了你漂泊的海,即使明天不需存在,也无怨无悔,就像这颗跳动的心,为你牵挂一辈子。 ―题记妮子,你说你今生遇见一颗灵动的心,早已无怨,即使远离了这个国度,在这烂漫的季节,却永远无法忘记这颗灵动的心。

生与死的离别早已让你这漂泊的海洋淡视一切,你说无悔,即使上天再给你重来一个机会,你还会选择这个你,现在的你,一切永远都不会变,不会变。你说,漂泊的海上孤寂零落,即使下一个季节的复苏也无法弥补生命中的残花败柳。正是因为漂泊的海遇见这颗灵动的心,生命才再次有了意义。不明白,永远不明白,妮子,你说生命再次有了意义却又如此淡漠生命。抓住一切的时候又选择放弃。你说无法忘记却又如此让自己飘零。即使这颗灵动的心牵制住了你那漂泊的海,可为何还是如此的不济?就像烟火一样,灿烂多姿是你如华生命的写照。

想再见,却无法得到,今生的海洋在飘零,灵动的`心注定不再灵明,像堆积了千万年的尘埃。绚烂的记忆在绽放,可灵动的心却开始漂泊。该如何面对,就像断线的风筝,无法寻得方向,好想好想降落,却又如此身不由己。也许这一辈子也无法将你忘怀,可是生活的平凡注定会将你遗忘。望着窗外电闪雷鸣,脑海划过的却是你姣美的容颜,眼泪早已浸满双眼,可眼前仿佛又出现你柔美的声音。今生今世,再也无法一睹你灿烂的容颜。即使在这个国度如此平凡,可依恋、憧憬对我来说如此强烈。妮子,也许我永远也无法明白你的释怀,永远也无法明白你放弃得如此平静,如此甘心。你说漂泊是你的天性,可是懂你的人都明白漂泊也是你一生最大的悲哀。寂寞是你害怕一切的根源。也许漂泊过的海都是如此雄伟。可是这颗灵动的心却变得如此黑暗,永远无法再灵明。

漂泊的反义词 篇8

早期的流浪汉小说通常采用假忏悔的口吻, 以宗教救赎为结局, 其价值观念为当时欧洲的主流价值体系所认可;同时, 流浪汉小说故事性强, 说教意味相对淡薄, 令人耳目一新, 对读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西班牙作家率先垂范之下, 英国、法国、德国等国作家竞相仿效, 于是流浪汉小说一时大行其道, 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 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如英国作家奈希的《不幸的旅行者, 或杰克·维尔登的生平》 (1594) , 西班牙作家马提奥·阿列曼的《古斯曼·德·阿耳法腊彻》 (又译《阿尔法拉契人的古斯曼》, 上下两部, 1599-1604) 和弗朗西斯科·德·克维多的《骗子堂巴勃罗斯的生平》 (又译《骗子外传》, 1626) , 德国作家格里美尔斯豪森的《痴儿西木传》 (原名《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奇遇记》, 中文又译《痴儿历险记》, 1669) 等等。但是, 随着十八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兴起, 流浪汉小说渐趋式微。

流浪汉小说虽然在18世纪走向了衰落, 但是它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 其艺术血脉一直交织在后世小说不断拓展的结构框架之中, 而且长期影响着许多小说家的运思方式, 有着巨大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影响力, 值得深入研究。

在欧美, 流浪汉小说研究相当发达。根据李志斌的梳理, 冯·沃·钦德勒 (F.W.Chandler) 和冯格·德·哈安 (Fonger de Haan) 的两卷本的《流浪汉文学》对欧洲流浪汉文学进行了详尽而恰到好处的论述;拉法尔·沙利纳斯 (Rafael Salillas) 和拉萨雷·塞里安 (Lazare Sainean) , 埃里克·弗克雷默 (Erik V.Kraemer) 则对法国和西班牙的那些近似于流浪汉小说作品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刘易斯 (R.W.B.Lewis) 的学术专著《流浪汉的圣徒:当代小说中的典型人物》 (The Picaresque Saint:Representative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结合欧美流浪汉小说传统剖析了六位美国作家的创作成就与文学品格。克劳第奥·纪昂 (Claudio Guillen) 的论著《流浪行径的解剖》 (The Anatomies of Roguery) 对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流浪汉小说的进行了审美透视, 深入细致地解析了流浪汉小说的文学渊源、现实基础、叙事方式、主题系统及其艺术特征。这些研究者堪称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的大家。

而在中国, 由于对作为舶来品的流浪汉小说缺乏足够的了解, 研究方面也比较欠缺, 过去几十年来从事这方面专门研究的学者寥寥无几, 更难找到研究大家。但是, 李志斌博士却是一个异数, 一个流浪汉小说研究的专家。他多年从事流浪汉小说研究, 自从1992年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论文《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 随后又相继在《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湖北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流浪汉小说研究论文十余篇。2008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漂泊与追寻: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是他从事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十余年的心血凝就, 是前期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与提高, 也是我国学界流浪汉小说研究的一部集大成的作品, 对于流浪汉小说在我国的研究具有继往开来的作用。

《漂泊与追寻: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凡五章, 分别为《文学渊源论》、《艺术特征论》、《人物群像论》、《文学影响论》和《经典文本论》, 此外还有一个绪论和一个结语。以下就各章主要内容予以评介。

在绪论部分李志斌博士首先简要介绍了流浪汉小说应运而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接着引入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克劳第奥·纪昂所总结的流浪汉小说的八个特点:“ (1) 流浪汉是个孤儿, 一个与社会无关的人, 一个不幸的游子; (2) 小说是假的自传体, 由流浪汉自己叙述; (3) 叙述者的观点片面而带偏见; (4) 叙述者对一切都学习和观察, 并拿社会来做实验; (5) 强调生存的物质方面, 如描写饮食、饥饿、钱财, 等等; (6) 流浪汉要观察到各种情形的生活; (7) 流浪汉在横向上要走过很多地方, 纵向上要在社会中经历变化; (8) 各段情节松散地串联在一起, 互相连接而不紧紧相扣。”根据这个界定, 李博士引入了狭义的流浪汉小说和广义的流浪汉小说两个概念, 指出欧美文学史上历代都出现了狭义的流浪汉小说。并指出不同的流浪汉小说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狭义上的流浪汉小说文本, 是我们研究流浪汉小说艺术精神的最可靠的依据;而广义上的流浪汉小说文本, 则为我们研究原始流浪汉小说对后世欧美文学的影响提供了最生动最直接的材料。由此, 进入论著第一章《文学渊源论》。

《文学渊源论》, 从欧美叙事艺术的源头出发, 着重论析了荷马史诗对流浪汉小说的艺术启迪, 《金驴记》对流浪汉小说的直接影响, 以及欧洲中古文学中的流浪汉小说的艺术血脉, 指出流浪汉小说的人物形象、漂泊母题、结构形式、艺术旨趣等与上述作品有着密切的姻亲关系, 荷马史诗是流浪汉小说最早的艺术渊源。

第二章《艺术特征论》, 论析了流浪汉小说的本质特征, 指出内视点是流浪汉小说的叙事手法, 缀段式是流浪汉小说的结构范式, 复合型是流浪汉小说的人物塑造技巧, 讽喻化是流浪汉小说的语言表达形态。这些鲜明的艺术共性, 是我们区分流浪汉小说与其它小说体式的重要标尺。李志斌博士的这个概括简明扼要, 切中肯綮, 这是李志斌博士在流浪汉小说理论研究方面一个重要贡献。

第三章《人物群像论》, 对流浪汉群像与流浪女群像进行了概要论述。他辨析了不同类型的流浪汉:原始流浪汉形象、“通才”型的流浪汉形象、高尔基笔下的新时代流浪汉形象, 以及二十世纪流浪汉形象。在分析这些形象的过程中, 他着力考察了流浪汉形象的演变及这种演变对特定时代人类精神本质特征的反映。在分析流浪女群像时, 他考察了从赛莱丝蒂娜、西莉拉、罗莎娜、摩尔·弗兰德斯等数十个流浪女的形象, 之后对她们不同于男流浪汉的特征进行了概括。

第四章《文学影响论》, 分四个板块历时地讨论了流浪汉小说对十七世纪、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影响, 涉及到西班牙、意大利、英、法、美、俄、德等国30多位作家, 几十部作品, 其中对各国文学之间的交流与作家间传承关系的梳理搜求全面、界定明晰, 判断精准, 说理透彻, 是了解流浪汉小说艺术传承与发展不可多得的专论。这一章的结语还指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生命力并没有随着众多文学形式的出现而不断减弱。笔者以为, 这一章写得洋洋洒洒, 气势奔腾, 挥洒自如, 充分显示了李志斌博士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方面的丰富积累, 独到眼光和深厚功力。这一章堪称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一个优秀范例, 足资垂范, 启迪后进。

第五章《经典文本论》, 分别讨论了《小癞子》、《摩尔·弗兰德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茫茫黑夜漫游》, 讨论了他们各自的思想意义, 人物特征, 文学价值与艺术风格及文学影响。《结语》部分指出流浪汉的叙事艺术体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但其固有的创作阵容、艺术价值、影响范围和传承作用, 又决定了它在欧美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整体来看, 李志斌博士的这本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 资料搜集全, 考证功夫深, 这是本书的最大特点。他的论证事实齐备, 旁征博引, 言之有据, 论之成理。在论证荷马史诗及欧洲早期文学与流浪汉小说的艺术渊源时, 他先后引用了爱克曼、歌德、克劳第奥·纪昂、杨周翰、柳鸣九等人的相关论述, 将他们零星的见解捉至一处, 然后从《小癞子》和《吉尔·布拉斯》等具体作品出发, 在其中寻找在比喻、词语、人物名称、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观念、语言技巧、神话典故、结构模式、漂泊母题等来自荷马史诗的实例, 最后又在典型的流浪汉小说中寻找来自中古欧洲散文、圣徒行传、骑士传奇等各种中世纪文学形式的具体表现, 广泛搜求确凿的事实, 结合行家的论述, 作出自己的判断, 得出了毋庸置疑的结论。

第二, 精于联系, 敏于比较, 善于从共时的比较中找到联系, 从历时的比较中看出发展。在对作品所受影响的追根溯源上视野广阔, 方法独到。许多作品和作家, 乍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 经过李志斌的分析, 其联系与影响变得一目了然。作品的五个章节中第一章和第五章都做影响研究, 不同的是, 第一章是研究流浪汉小说以前的文学样式对流浪汉小说的影响, 第五章是研究流浪汉小说对其后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和最后一章遥相呼应, 共同完成了对流浪汉小说的文学影响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询。

第三, 敢于独抒己见, 言人之所未言。胡适博士当年曾说做研究要“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李志斌博士的这本著作里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当然, 他不仅敢于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也敢于大胆下断语, 例如, 他充分肯定流浪汉小说在欧美文学里的重要性, 断言流浪汉小说“是欧美文学不可多得的明珠, ”如果没有它们, “欧美文学的丰富性与完整性就会大打折扣。” (见著作结语部分) 。而这与我们一般对于流浪汉小说的认识是很不一样的。类似的大胆判断在全书中还有很多, 不胜枚举。

第四.语言流畅优美, 可读性强。李志斌博士是诗人, 也是学者, 在这部书中, 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他这两种身份的结合。他能以诗人般优美和灵动的语言来讲道理, 而又保持着学者的严谨。在他娓娓道来的讲述中, 我们了解了事实, 弄清了原委, 明白了因果, 接受了他的观点。

当然白璧亦有微瑕, 不可忽视。该书在上虽然很紧凑, 有着英语论文结构中所谓三明治式的结构, 但是在章节顺序上尚有可商榷之处。例如, 第五章《经典文本论》, 是用李博士在第一二章所界定的特征和准则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具体考察, 理应放在一二章之后, 至少也应放在第三章《人物群像论》之后, 展现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运动轨迹, 并且, 从这两章中得到的部分结论正好可以支撑《文学影响论》中的某些观点。而放在最后, 既与前面脱了节, 又把刚刚收拢的一个话题重新打开, 显得意犹未尽。此外, 在写作功力上, 第三章《人物群像论》略显逊色。主要问题是对流浪汉人物描述多而分析少, 而且对人物的分析常常被过多关于作家的分析与介绍所冲淡, 人物的分类和界定不很准确, 概括力也不足。希望这本书再版时, 作者能对这一章着力打磨一番, 使之与其他各章水平相当, 收钟鼓齐鸣, 交相辉映之效。

摘要:流浪汉小说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 有着巨大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影响力。李志斌的学术专著《漂泊与追寻: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系统研究了流浪汉小说的文学渊源、艺术特征、人物群像、文学影响等问题, 提出了许多新见, 在流浪汉小说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漂泊的反义词 篇9

看了一位网友的日志《滇漂者的闯荡情怀》,感慨不已。他是一位农家弟子,从高考复读班消失的家伙,几十年的闯荡之后,华丽转身为身兼数职的新闻人,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言尽。他身带二十元钱,只身闯荡过大西北,他怀揣着母亲卖鸡蛋攒下的三百元换成三百支笛子流浪在西南一隅,他做过最苦的体力活,遇到贵人做过文员,后来又辞去稳定的工作,专门从事新闻事业,那是因为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文学之梦。最终他成功了,可喜可贺啊。

我丝毫不怀疑这篇文章的真实性,也对主人公的经历欣赏不已,对他敢于追逐自己梦想的勇气和毅力深感钦佩。然而,我更深的思考是,在这个社会里,怀有梦想而不得志的人又有多少,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人最终都会如愿以偿获得成功。我想,会有许多人依旧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为了生存而奔忙着。这样的成功者少之又少,而且每一个人的经历也不可复制,影响的因素太多太多。所以我们在为他的成功叫好喝彩的时候,也应当思考――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无奈?

我很惭愧,自己也有如此的梦想,然而至今也没有实现,依旧为了养家糊口漂泊在异乡打拼。有时候就想,漂泊的日子在一般人眼里可能风光无限――自由浪漫,然而真正经历过这种居无定所漂泊无依生活的人来说,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品味的到,体验更多的是一种辛酸和无奈。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很多时候是遍体鳞伤。而且还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那是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心理和体力的付出几乎是超负荷运转。

不到万不得已,谁会流浪在异乡的土地上提心吊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的确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强大――心智的砥砺比任何情况下都更加残酷,更加有效,这是不幸之中的大幸。历经这样的日子还会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呢?漂泊的日子长了,说实话,虽有很多的无奈,我也是能够坦然接受这样的挑战的。虽然辛苦,但是比那样拘抑于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呼吸着世俗的空气沐浴着庸俗的目光要好许多。你凭着自己的努力付出着也收获着,没有太多的愤懑,也不会有太多的尔虞我诈,远离那些深感龌龊的氛围,也算是一种幸福。

远离故土,在异乡打拼,虽然是一种无奈,但是我更多的把这看作是勇敢者的挑战或者游戏,当你回首来路的时候,你会品味着不一样的人生精彩,这是多少金钱不可换得的,这就是你的幸福啊。垂垂暮年,回望年轻,你不再有遗憾,你会嘴角里含着一朵微笑的花儿离开这个世界,无怨无悔无憾,岂不快哉。

漂泊的反义词 篇10

漂泊是一列火车

是南来北往的.离别

清晨出发 日暮抵达

吐出一缕心烟温暖旅途和站台

哼出一串歌哨驱散寒冷和孤寂

我没有一颗骚人的心

去期待一朵花开

我没有一份墨客的情

去流连一片星光

也许 异乡

正有一群青鸟在聿福筑巢

可是 故乡

我情愿将我盼肉体连着魂魄

埋葬在你

千年榕树根伸向地心的最深处

然后 发酵成

一把春天最普通的泥土

等待满船海峡东岸邮寄出的祝褐。

来萌发西岸一地金色的希望

让一切漂泊疲倦的叶子归来吧

化成一只只斑斓的蝴蝶

栖息在你昌茂的枝头

岁月如歌 纵然再

吟唱一千年一万年

蝴蝶依旧斑斓

而我爱得如此深沉的故乡啊

“漂泊”与“飘逸” 篇11

“漂泊”与“飘逸”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一首凄美、哀婉的元曲,从中我读出了人在漂泊中的孤独与冷清、伤感、无奈与悲哀。然而让我把“漂泊”与“飘逸”这两个不同意义的词联系在一起的人,却是那个鼎鼎有名的明末清初大画家“八大山人”。

有位画界的朋友,收藏了很多名画家的画集和书法集,我闲时常常去翻看,从中也受到了艺术熏陶。我很欣赏八大山人的画,笔法细腻如丝的山山水水,看起来纤尘不染、清丽脱俗。欣赏之余,我曾写过一篇《读画读心》的散文。如今,我又有幸欣赏到了八大山人书法集,感觉真是书画不分家。

初看八大山人的字有几分王羲之的灵秀风骨,感觉清新、典稚、朴素、凝练,用笔与用墨很见功力,用墨笔法凝练,点到即止,让人回味无穷。

他的书法给人一种行云流水、宁静清新的感觉,恰似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八大山人其字如“鱼”,鲜活而柔美;用笔如水,流畅而自然。这些鲜活的“鱼儿”在我眼前“游来荡去”,最后,让我读出了“飘逸”。那是一种痛苦中历练出来的.“飘逸”,他的行草狂放、不羁,却透着清秀与高雅,苍凉中见秀美,恰似一道雨后彩虹。

“漂泊”与“飘逸”,八大山人的书法,使我把这两个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飘泊”是痛苦的,“飘逸”却是高雅的。八大山人如果不经历“漂泊”的痛苦与折磨,便不会有他独具一格、让人心灵震撼的书画。八大山人的身世是非常不幸与凄苦的,正因如此,却使他的书画风格形成一种“无法摆脱的高雅与脱俗”。凤凰涅是痛苦的,涅过后却美丽得华光四射。

“漂泊”与“飘逸”,没有“飘泊”就没有“飘逸”。不经历“漂泊”的痛苦,就历练不出“飘逸”的神彩。这正如没有“失败”过的人,就不会真正读懂“成功”一样。

曾读过这样一句诗:“望断天涯不见家”,这是一种游子的心情,没有浪迹天涯的人,就不会真正懂得“回家”的感觉,说的是一种飘泊。还有一首诗,把“漂泊”升华到极致,这首诗的作者大家都知道,他就是毛泽东主席。

毛主席当年身无分文,却心忧天下。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让我用毛主席的这首诗,做我文章《“漂泊”与“飘逸”》的结束语: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需桑梓地,

上一篇:勤勉务实下一篇:高中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