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魏书生是这样指导预习的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论文]魏书生是这样指导预习的(通用6篇)

[语文论文]魏书生是这样指导预习的 篇1

魏书生是这样指导预习的魏书生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上非常重视计划。因为只有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才会避免盲目性,减少无效劳动,于是他让学生制订出若干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等。计划订完后,同学们彼此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这样就形成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机制。预习,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然而,魏书生的预习指导与众不同。他不单单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还指导单元预习,学期前的一册书的预习。明确预习内容,交给预习方法,然后及时进行预习检测。例如,寒暑假前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预习,开学的第一天便进行“期末考试”,也就是进行全册书预习检测,这样便于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自己本学期要学的知识体系,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突破难点,抓住关键。《魏书生是这样指导预习的》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搜课网 http://

[语文论文]魏书生是这样指导预习的 篇2

学生如何能?经过反复实践反复研究,魏老师指导学生从十个方面写评语、打分,就是差生也能学会改作文。

(1)格式是否正确。刚入学,让学生感觉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也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任何人的。打开作文一看正确,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不减分,此文为满分。

(2)卷面是否整洁。这一条大家都看得出来。后进同学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3)错别字几个。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找不出来,怎么办?便搞流水作业。甲、乙、丙、丁轮换着批一篇文,甲批错别字6个,乙发现本文错

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100字的说明书。丙又发现本文错字是8个,那么甲、乙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100字的说明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

(4)有几处病句。挑出病句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句,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合有几处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1分,超过5分不再多扣。以上五条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文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求了。熟练掌握之后,再过渡到后五条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老师在批改指导时,结合两三篇具体例文,加以指导,学生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

(8)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老师作文指导时提的要求。

(10)看语言是否简炼、流畅、深刻。语言简练就是不重复、罗嗦、简要、精炼。流畅是指文章读起来很顺口,不疙里疙瘩。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精辟,能抓住事情或问题的本质。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减分。在多数情况下,批改作文都在语文课上进行,教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10个方面的具体批语,一般情况下批语的篇幅都有作文本一页之多,最多的批语达到500字。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作文能力。这样互相批改作文,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这样的写作课同学们最爱上。班级量化管理细则 魏书生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班级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特制定本班级量化管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对本班有效,所有班级成员都必须遵守。第一章

班级精神

第三条:自信、自立、励志、合作、竞争是本班的班级精神。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所有的同学都应该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自立:自立是成功的基础,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要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要独立的完成。尽量的不依赖家长。

励志: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合作:班级是个大家庭,需要全体成员团结协作,要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竞争:树立竞争意识,在人格上、学习上、纪律上展开竞争,竞争必须是公平的、公正的。第二章

班级管理机构

第四条:有班级全体成员投票选举产生;选取班干部,选票过半数有效。第五条:班委会由由选举产生,按本条例规定行使职权和义务。

班长:是班级代表,对外代表班级,维护班级声誉;对内起管理表率作用;关心同学学习生活。

副班长:负责班级纪律工作和量化管理统分工作,定期公布量化管理分。学习委员:负责班级学习工作,督促各课代表完成任务。文艺委员:负责班级文艺工作。

宣传委员:负责班级宣传工作,督促板报小组出好黑板报和手抄报。

体育委员:负责班级体育工作,协助班主任组织队员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劳卫委员:负责劳动和卫生工作,搞好日常的卫生扫除以及大型劳动的分工和检查工作。课代表:各科课代表负责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任务,协助老师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作好记录。课代表由该科成绩优秀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

组长:是小组的代表,小组事物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执行班主任和班委布置传达的任务。量化管理小组由班干部轮流执行,班主任监督。第三章

奖分制度

1、每人底分100分。

2、每次单元过关考试,满分者加5分,90分以上加4分,80分以上加3分,70分以上加2分,60分以上加1分。

3、期中期末考试,级内前10名者加10分,11-30名加8分,31—60名加6分,61—100名加4分,原没有进入前10名,现进入者加5分,如前进名次多者,视情况加分。

4、“一帮一”同桌前进者加分,按5个名次计算,每前进5上名次加3分。

5、单元过关考试前进一个档次加2分。

6、为班级赢得荣誉者加2分。

7、主动帮助他人学习,劳动者加2分。

8、主动举报他人不良行为者加2分。

9、拾金不昧,做好人好事者加2---5分。

10、由于某生给班级加分,每加1分给该生加3分。

11、黑板报、手抄报,在级内前3名,以第3名开始依次加1、3、5分。

12、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歌唱赛、书画赛及各科竞赛等,获各人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5、4、3分,获集体奖的加6分。

13、思想进步加1分。(上周扣分,本周未失分加1分)

14、班委,小组长,科代表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评审过关加2分。

15、家长会参加的加2分。

16、一周之内,全勤的加1分,一周不失分的加1分,连续四周不失分的加3分,一个月内全勤的加3分。

17、认真劳动并出色完成任务的加2分。

18、在一个月内达到甲级达标的所有人员加5分,达乙级达标加3分,连续两个月甲级达标,所有人员加15分,一学期是月月达标的加20分。

19、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疑难问题的加1分。

20、学习进入前100名前加5分,成绩前进10个名次加5分,以后按5个名次计算,每前进5个名次加3分。

21、男女生宿舍在一周内未失分者,分别给住校生加5分,如果有其中一个宿舍扣分,另外一个宿舍加3分。

22、主动参加活动加2分。

23、未尽事宜,视情况加分。第四章

罚分制度

1、在学习中,抄袭作业者,抄者与被抄者分别扣2分,3分。

2、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扣2分。

3、考试作弊一次扣3分。

4、不按时完成作业,受老师批评的扣2分。

5、单元过关考试30分以下的减2分

6、单元过关考试每下降一个档次扣2分。

7、期中,期末考试在级内250----300名者扣2分,300名以下扣3分。

8、学校检查每扣1分,扣责任人3分,组长及负责人扣1分。

9、在教室内乱扔果皮,纸团,瓜子皮,饮料袋,随地吐痰者每人各扣1分。

10、日常值日或卫生大扫除,无故不干值日的扣1分。

11、讲桌整理不及时,黑板不及时擦或不干净,每次扣1分。

12、大扫除不服从管理的扣1分。

13、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的扣1分。

14、垃圾筒不及时倒的扣1分。

15、上自习5分钟以后,打扫不完卫生的扣1分。

16、不按时到校,迟到一次扣1分。

17、不请假扣3分,请假一天扣0.5分,不销假扣0.5分。

18、上课不认真听讲或受老师点名批评扣1分。(睡觉的,说话的,回头等)

19、上自习说话扣1分。

20、骂人、打架、说脏话者每人一次扣2分,两次以上扣5分。

21、给别人起绰号扣2分。

22、“两操”迟到扣1分,晚上站队动作迟缓扣1分,不站队者扣2分。

23、无故不参加“两操”者扣1分,站不齐者扣1分。

24、无故旷课扣3分。

25、上课做姿不正扣0.5分。

26、不按时作息者扣1分。

27、在“两休”时扰乱他人休息扣2分。

28、随便外出扣1分。

29、起哄或顶撞老师者扣2---3分。30、被褥不叠或叠放不整齐者扣1分。

31、随地大小便扣3分。

32、家长会无故不参加者扣2分。

33、量化管理人员不认真负责,玩忽职守扣1分。

34、在所负责范围扣分,扣分者每扣1分,扣负责人1分。

35、打击报复量化管理人员扣3分。

36、学习组长不认真负责学习的,扣1---2分,不服从管理者扣1分。

37、早晚自习不学习者扣1分。

38、在自习课上不学习者扣1分。

39、班委成员不及时汇报班内情况者扣1分。

40、自行车未按指定位置放好或未上锁扣1分,自行车管理人员不认真负责扣1分,并罚扣自行车一周。

41、量化管理人员,如有循报私情,经查实扣2分。

42、学习退出前100名者,扣5分,学习退步达10个名次者扣3分,以后每退5个名次扣1分。

43、熄灯后外出者扣1分,午休后外出者扣1分,无故逛商店者扣1分。

44、乱扔粉笔头扣1分,累计达5次以上者扣3分,并罚粉笔一盒。

45、放学到饭橱拿饭应相互谦让,如有拥挤者,每次扣1分。

46、一周累计扣分达最高者前6名,提出警告并罚干值日三天,一月累计达 最高者前4名,写书面体会,通知家长,并罚干值日一周。

48、乱队者扣1分。

49、课代表不认真负责扣5分。

51、穿拖鞋者扣1分。

53、“一帮一”如每后退5个名次扣2分。

54、趴在栏杆上向下张望、嬉戏、扔纸屑,吐唾液等每次扣1分。

55、向楼下扔东西者扣2分。

未尽事宜,按情节轻重扣1---10分,本解释权归本班班主任所有。本条例自公布,即日起实施。魏书生制定的班规班纪

第一部分 岗位责任制(按空间范畴制订)

一、常务班长职责

1.全面负责班级同学德、智、体、美、劳各项活动的开展,在为同学服务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2.及时传达学校及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要求,并组织同学将要求落到实处。第二部分

各种常规一、一日常规

1.清晨入校,向校门口的值周老师问好,并虚心接受值周师生的检查指导。

2.每节课(包括自习课)前三分钟要坐好,全身心投入。课前一支歌的活动时坐直,目视黑板中缝的中点,意念想象中点出现歌词描绘的画面。

3.每堂语文课前,积极地、全心全意地投入口头作文的活动。说话时要解放自我,心无顾忌,声音宏亮,怎么想就怎么说。

4.语文课一般要经过“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个步骤。

5.每节课的课间按照学校规定,戴班标在走廊、操场活动不违纪。积极参加“无声日”

6.第二节后,除值日生外,都到操场活动2分钟后站队做课间操,做到快、静、齐,课间操必须按学校规定着装,有事必须向体育委员递交400字的请假条。

7.上午第四节课课前,做眼保健操,要求放松,入静,全身心沉浸在保健操的音乐里,取穴位准确,节奏明快。

8.中午放学路上,开展背一个单词的活动,不准边走边地看书。不背英语,背其它学科知识点亦可,但决不许边骑自行车看书。

9.在开展“独来独往”的活动期间,路上自己约束自己,不与别人往来。

10.中午两小时要求在家休息、午睡,不反对到校来,到校来的同学需要安静自习,12点45分至1点20分之间关校门,为保证愿上自习的同学达到目的,在此期间内不许随意出入教室门,更不许出入校门。

11.下午第三节课为活动课,需在完成男5000米,女3000米的跑步任务之后,再自由进行各种文体活动。

12.临放学前,服从体育委员指挥,认真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撑以磨练意志,增强体质。

13.每天写一篇日记,日记负责人布置题目时,必须精心设计。无统一布置时可自由选题。

14.按要求完成量化作业:政治0.5页,语文1页,数学2页,英语2页,物理1页,化学1页,生物0.5页,史地每周各3页。学习尖子可不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自选适合于自己的难题。语文作业均由每位同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5.每天报夹子上要按时夹上班级日报。班级日报要做到以下10点:

(1)规格统一,长54厘米,宽39厘米。(2)本班内容占60%以上版面。(3)写清办报的具体时间、办报单位、办报人姓名。(4)当天日报在当天中午12:00之前夹到报夹子上。(5)日报须用碳素墨水或彩笔誊写。以利于长期保存。(6)必须设文章病院专栏。(7)报道昨天班级纪律、卫生、出席、课间操、眼保健操、练气功得分情况,设立昨天值日班长工作分析专栏。(9)每期日报必有图画点缀。(10)日报上面留3厘米装订线,以利装成合订本。

17.每天早晨要用5分钟时间规划一下当天共有多少项任务,按轻重缓急确定做事的顺序;每节自习课前先确定学习目标及具体任务量。

18.做事的时候要定向、定量、定时,开展自我竞赛,不断超越自我,增强效率感。

19.晚间统计一下一天“三闲”的数量,即:大致说了多少句闲话,做了多少件闲事,闲思用了几小时。订出明天减少一点“三闲”的具体措施。二、一周常规

1.周一参加学校升旗仪式要按学校要求统一着装。轮到班级值周时,团支部书记写国旗下的献词,并指定护旗人,升旗人及献词朗诵人。

2.讨论研究学校对班级的评价,发扬长处,克服缺点。

3.单周周二班团活动,由班长主持班会,由团支部书记主持支部组织的活动,研究班级管理和支部工作,民主讨论班规班法。

4.双周周二开展智力竞赛活动由张士英同学筹备并主持。

5.周三下午不上课,参加学校“科普委员会”、“新星文学社”、“数理化小组”、“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器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美术小组”、“书法小组”、“计算机小组”、“摄影小组”的同学必须遵守所在团、队、组的纪律,服从负责人的指挥,爱护专用教室或活动教室的公物。

6.周一语文课为文学欣赏课,教师选择学生喜欢的作品给学生朗读,可由学生推荐,也可让学生自读喜欢的课外小说、诗歌、剧本、散文等。

8.每周语文课堂上至少要搞一次竞赛,或看读得快、写得快,或看背得快。

9.每周有一次练钢笔书法的时间,安排在语文课堂上进行。

10.每周五下午第三节为教唱歌的时间,由同学们按学号轮流教,歌曲自选,报文娱委员批准。

11.每周值日生由北面两行同学负责,周一为第一桌两位同学,周二为第二桌,每天两人,以此类推。因星期日休息,第七桌两人协助第六桌两人进行周末大清扫。

12.周六班级图书柜橱向同学们开放,大家选书后在班级图书管理员处履行借阅手续。

阅读魏书生是一种幸运专题 篇3

小寨九年制学校李光辉

首先,感谢局领导为我县教育战线刮来了一股和煦的风——研读、交流教育理论书籍之风。似细雨,润物无声,像春雷,激起头脑风暴,如和弦,引起共鸣。大家静下心来,避开尘世的喧嚣与浮躁,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同时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们。

自本学期以来,我共记了两本读书笔记,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的一本约8万字,有关魏书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本,约两万字。现着重介绍所记的有关魏书生的教育笔记,以便和大家交流。

初次知道魏书生这个人,是在九年前的九九年,当时学校订的《德育报》中有介绍魏书生的文章,觉得魏书生的一些观点很独特,也很新颖,譬如魏书生认为:在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竖起来的“1”字,而他所拥有的事业、成绩、荣誉、地位、金钱等可以看作这个“1”后面的若干个“0”,“0”越多其人生价值就越大,可是一旦这个“1”倒下了,那后面的“0”就随之失去了意义。因此这个“1”要立得稳固,立得堂堂正正,再譬如:在苦与乐的看法上,他认为:不喝茅台五粮液,不喝饮料喝白开水是乐,是沾小便宜,吃西瓜皮是沾小便宜,不坐“伏尔加”“桑塔纳”骑自行车上下班是乐,是占小便宜——这在普通人眼里感到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有点“怪”。从那时起,开始接触他的一些文章,读后使人觉得耳目一新,后又通过《德育报》发行部邮购了《魏书生教育文集》,一套共八本,分别为《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家庭教育》、《教案教学纪实》、《学生实用学习法》,《心灵的轨迹——魏书生日记选》,《素质教育的旗帜——众人评说魏书生》读了以后,觉得很吸引人,也具有实用价值。便利用每周例会时间,有选择地读给大家听。慢慢地魏书生的观点被大家接受了,认可了,有些方法拿到班上一试,还真灵,便传阅他的书。我本人也将这8本书通读了一遍,只可惜当时没有系统地做笔记,本学期以来受大环境的影响才重操旧业,在重读的基础上,挑选了一些自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写成了一本约两万字的读书笔记。包括五个方面:

一、魏书生简介;

二、魏书生简历;

三、魏书生的教育神话;

四、众人眼里的魏书生(包括国内同行、他所领导的实验中学内部职工、海外同行对他的评价),五、魏书生的教育思

想。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一些观点新颖而独特,对我们的工作也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其精神实质可以概括为贯穿“一条主线”,培养“两种能力”。“一条主线”是:民主与科学;“两种能力”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具体做法则表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班级管理方面,他提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达到了管理育人,适时高效的目的,实现了班级管理自动化。

——在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方面,他提出教师应该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自信,少自卑;多互助,少互斗;多开放,少封闭等使人耳目一新的思想观念。他还时常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劝诫教师多读书勤思考,做一名创新型、开拓型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先使自己强大起来,才能使学生强大。

——在抓日常行为方面,主要实行以下几种方式:

(一)、班主任坐班制——师生共建班集体;

(二)、写命题日记——坚持道德长跑;

(三)、抄一句格言——每天点亮一盏思想的明灯;

(四)、每个学生有座右铭——行为的镜子;

(五)、珍藏一本伟人的传记——树起人生航标;

(六)、编《班级日报》——集体智慧的展览;

(七)、天天坚持长跑——锻炼身体的健身器;

(八)、班务承包制——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些做法,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生活,使学校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教学方法上,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自创了一套“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效果十分良好。他还十分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正如他所说:“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魏书生不但在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有着巨大的成就,而且对人生也有着非常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充满着深刻的哲理,现摘录其中几条与大家共享:

◇人生的历程告诉我,面对现实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在挖掘自身的潜能上,从改变自我开始。

◇ 成功可以改变你的人格和尊严,这对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和责任有所启发,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有的青年教师卸掉了领导让他担任班主任的担子,自以为是占了便宜,实质上是把机会,把能力推出去了,把自己变得无能力。聪明的人,总把事情想得比别人早一步,杰出的人,总比别人早迈出这一步。

◇ 你热爱生活吗?那就千万别怨天尤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委屈与不幸的环境,都让自己的精神处于强者的状态,然后以一个幸运者自居,那就能充满进取精神,就能品尝生活之水的甘甜。

◇ 每位同学,每位活在世上的人都有强烈的发自心底的需要,需要别人的尊重、理解,关怀、帮助和信任。偶犯错误时需要别人的原谅。这就需要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尊重人的品质,首先向对方,向他人输出尊重的信息。◇ 困难,失败常像人生的挛生姐妹,相伴相随,终生不离。我常觉得困难能断送一个人也能锻炼一个人,对那些主观意志不能决定取舍的困难,迎难而上,决不畏惧,就能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各界对魏书生的评价是很高的,尤其是马来西亚的同行,盛赞他为“当代孔子”,“穿西装的孔子”,究竟是“达到”、“超越”还是“格格不如”我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国内有这样一位既有深邃的思想,双有高深的理论,而且有丰富实践经验,创造了诸多教育神话的实干家,我们何不虚心地学习他的一些长处呢?所以,我在读书笔记的最后写道:“如果在九十年代由于自己的不学无术而错过了了解魏书生机会而感到遗憾的话,那么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认真研读他的书,了解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的教育方法,心灵上充满着幸福与快乐,确实是一种幸运。”

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学理阐释 篇4

王荣生(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篇将管理扩充为教学

一、解题

本文的论述对象,是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是什么”,并力图对“是什么”作出学理的阐释。

“教学”的概念,我们取施良方和崔允先生的界说,特指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相当于教师的“教”(teach/instruct)[1]。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而有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效果(effectiveness),通常以学生的成绩水准(不完全等于考试成绩)作为判断的依据。二是教学的效率(efficiency),以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教学的代价(教师投入时间、教学设计与开发成本等)相比较而得出判断。三是教学的吸引力,一般以学生对继续学习的倾向性(tendency)作出判断(实际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动机、毅力等方面的态度情感)[2]。我国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以及随之而来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创建,发端于吕叔湘等先生发出的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呼吁。据徐光华的分析,“二十年来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基本上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宗旨的”[3],即以效率为改革的抓手,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而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是走在最前列的一位。他的语文教学改革举措,多数是以提高“效率”为直接动力、为现实目的:画“语文知识树”,“以便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学习成果”[4];引导学生“掌握划分层次的方法”,“学生学得很愉快,提高了学习的效率”[5];对于被广为传诵而誉为“魏书生模式”的“六步法”,魏老师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6]。魏老师多次强调,他改革取胜的“根本方法”,是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而“民主”(也包括他说的“科学”),在这里更多地被当作一种途径:“如果真正实行民主,就可以获得许许多多的助手,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花费较小的力气取得比较大的效果”[7]。追求效率,是魏老师语文教学改革的突出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他自己对改革经验的提炼,主要定位在“语文教学思想”。

被誉为“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有比语文教学思想更大的方面或更小的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从大的方面讲,魏书生的师品,他对教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探索的精神;往细里说,在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牵动了对语文课程的改革、对语文教材的改革。但这些,本文均放在视野以外,而将研究锁定在语文“教学”这一层面。锁定在语文教学,意味着“就教学论教学”。

说教学“思想”,而不说成是教学“理论”,基于两点理由。第一,在教育学领域,“理论”与“思想”是有分野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的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和处方,以指导实践”。[8]“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是构成教学理论的必要条件。我们将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的,称之为“教学思想”。第二,这也符合事实的本相。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改革,始终是在独特情境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改革发端于现实的需要,目的也是作用于当下的实践。魏老师写了大量的文章,出了不少的书,在各地作了许多场报告,但是,这些报告和写作,主基调是传布自己的教改实践,志趣尚不在构建一种教学理论。魏老师的文章和报告,讲的主要内容是“我怎么做的”、“我怎么想的”、“我这么做的效果如何”,其中当然有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的理由,以及为什么会有好效果的论证,但这些理由和论证,尚未深入到学理的层面,往往还是以“我喜欢”、“我觉得”来了断。

定位于“思想”而不是“理论”,提醒我们注意到,魏老师的有些言论,不宜看成是理论的严谨表达;将之主要看成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也许更能把握住它们的真实含义。也就是说,对有些说法,不宜匆忙地进入命题合理性的研究;对有些用词,包括一些关键的用词,也不宜直接导入抽象的辨析或论争,甚至还不能搬来作为研究的工作概念。比如,魏老师说他的改革(包括语文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改革)成功,靠的是“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一小点“就是领着师生员工练气功”。这一小点恐怕更多的是“我喜欢”;那两大点,也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对含义作具体的阐释,而这种阐释,又不宜搬用“民主”、“科学”这样的大词语来做分析的工作概念。

二、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1991年,到拉萨连作了三天半报告的魏书生,终于有了看一看市容的机会,“站在大昭寺面前我有一种心灵被震撼的感觉”,他描述道:“怎么呢?大昭寺门前广场上一大片磕长头的人。„„那一片人每个人都是额头着地、鼻子着地,手‘哗’地全部扑在地上了,那叫五体投地。”按照“拿来为我所用”的个性,魏老师“就研究了这中间有用的那部分”:“我觉得老佛爷真有一套,连面儿都不露,就把信徒们征服到这样的程度,你说,咱们教书的天天和学生打交道,讲的还是真理,怎么就不能让他们使劲信呢?”[9]这段话,无意间透露了魏老师对语文“教学”(教)的体认。

综观魏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他的一系列言论,似乎可以这么说,教学,在魏老师的心目中,主要体认成“造信”,为了“造信”而又连贯到“制法”。

在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里,“信”,首先是指向教师自我的名词。要搞好教学、搞好语文教学,魏老师认为,首先是教师要有“信”:要有坚定的信仰、高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诚实的信义、可靠的信用以及证实自我能力和价值的信望、信誉。初翻《魏书生教育文库》中的《语文教学》卷,许多人感到疑惑,因为开卷的“自强篇”,内容似乎与常识所理解的“语文教学”搭不上边。“多用力气改变自己”、“胸前戴周总理像章感到有力量”、“人生的价值”、“调整自己的需要”、“今天比昨天更新”、“粉笔生涯的苦与乐”、“笑对人生”、“善于比”、“怎样看待困难和失败”、“多吸收,少批判”、“不断提高尊重人的能力”、“人都是平等的”等等。这些怎么是“语文教学”呢?但在魏老师看来,这些就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或者说,是搞好语文教学充分的、在魏老师看来可能还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就像有人指出的:“魏书生在教学管理中总是首先将目光朝向自己,努力于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高尚人格的建设,以此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10] “信”,也指向学生的自我。学生要搞好学习、要搞好语文学习,魏老师指出,必须要有“信”。他曾先后与100多名“差生”谈心,曾和一名最后进的学生同桌听了150多节课,在分析具体原因寻找响应对策的同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的大脑像一部机器,可分为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的老师应付大部分中下等学生学习问题,都是动力部分,而主要不是工作部分的问题。[11]动力部分,魏老师有时表述为“非智力因素”,从自己的自学经历,他体会到:“智力因素在自学的成绩中只有一小半的功劳,一多半的功劳属于非智力因素,即人的理想、情感、意志、性格。”[12]他所著的《学生实用学习方法》,所讲的“学习方法”,几乎都围绕着学生要有“信”这个主题,这从下面所抄录的这些标题就可以看出大概:“确立明确、高尚的学习目的”、“施加学习是享受的意念”、“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利用潜意识,坚信我能行”、“放声高呼——我能成功”、“信心之火不灭,大器可以晚成”、“从失败中崛起”、“竞争中磨练意志”、“跑进快乐天地,磨练顽强意志”、“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是做学生的根本”。

在魏老师看来,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有“信”。于是,名词的“信”便走向动词。而教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被魏老师转化成了“造信”的问题。“造信”,魏老师统称为“育人”,从学生的角度,又叫“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但不管怎么称呼,关键点都在“让学生使劲信”,从而使学生具有强劲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造信”,当然依赖教师的“人格魅力”。但教师光致力于自我的人格修养,未必会产生“教学”(教)含义上的魅力。于是要“制法”[13],包括制出能显现教师魅力的办法。在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里,“法”被概括地表述为“民主”、“科学”,再加上一小点“练气功”。从语境中看,“民主”,在这里指“制法”的方法论,或者叫“根本的办法”。“许多教师问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么高,是用什么办法调动的?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14]“科学”,在这里指定型化的“法”,也就是“以法治语文教学”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练气功”,在这里可以代表强化“造信”效果的种种方法机巧。换句话说,在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里,为“造信”而制的“法”,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师”的思想之法,它决定了在什么基础上“制”,如何“制”,也部分地决定了制什么“法”,制了以后能不能成“法”。二是“学”的规范之法,它比通常在教学管理意义上所说的“规则”要广,要强有力,巨细无遗;管理方法中包含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是其最主要的特色。三是“教”(魏书生意义上的“教”)的机巧之法,如精神充电、上课之前领学生放声唱歌、要学生七嘴八舌地大声说、让学生做仰卧起坐、俯卧撑乃至练气功等等。相应地,魏老师所营造的“信”,从学生的角度,便有可辨的三种表现:一是在思想上的“信”,信自己、信老师、信老师的话,正如相信、信任、信服、信赖、信托等动词所表达的。二是在行为上的“信”,信奉、信从、信守。魏老师在班里上课,学生起立之后,有时要大声齐背课文,背完后他才请学生坐下,但时常有一些学生请坐后却不肯就座,因为按班里的“法”,混在齐背声中的“南郭先生”要自我举报,说明了原因并提出自己的改正措施,才能安坐。这就是在行为上的“信”。三是在意志上的“使劲信”,既来自凭“信”依“法”而获得优秀学习成果的强化,也来自被教师“千方百计”的种种“造信”技法的感染,在魏老师的班里,还包括由老师的“荣誉”(“信誉”)而产生的激励效应。

在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里,“造信”与“制法”相辅相成,“法”和“信”互为因果。但归根结底,“制法”是为了“造信”,“法”服务于“信”。魏老师认为,学生有“信”便能成材,因此“造信”就是“育人”。魏书生说:“我深深感到,一位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育人是语文教师分内的事,只有坚持育人,才可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15]“回忆自己走过的语文教改之路,我感觉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我总想,抓住了育人这一关键,再去教语文,新办法、旧办法、土办法、洋办法,都能改造成好办法。”[16] “造信”与“制法”,魏老师类比为“隐蔽工程”。不过这个类比容易引起误会,因为在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教)“地面工程”的外观,几乎没有工程。改革的头十几年,魏老师每学期还用30来节课时来“教”课文,尽管这些“教”多数还属于我们在下篇将要讨论的“把师之法移交给生之法”的“移交”工作;1995年起,魏老师决定,“教材上的课文,我一节课也不讲,全凭学生自学自练”[17],这么一来,从语文“教学”(教)的角度看,他的“地面工程”,真的是啥也没有了。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地面工程”,在这里不能理解为没有教学。魏老师的语文“教学”,体现在“隐蔽工程”;在“隐蔽工程”,语文“教学”(教)事实上已经基本完成了。接下来的,是学生“学”的“事”。于是,从魏老师语文“教学”的“地面工程”外观看,就是“不留作业,不交作业,不写作文,不改作文,不考试,不批卷”,到后来,再加上“不教课”。

[语文论文]魏书生是这样指导预习的 篇5

作者:沭阳 徐韵来 文章来源: 点击数:

188 更新时间:2010-04-29 10:11 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

从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来说,音乐教学就是要从审美中,理解和运用音乐技能来完善学生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

魏书生老师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他认为:“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主体的范畴,是较为复杂的特殊能力。这就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行动的过程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每次自学过程好像点,自学习惯好像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体。培养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这个关键一接通,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就持久的运转起来了。”从他介绍的经验我们看到,通过他的三年训练,学生的自学已习惯初步养成.魏老师培养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哪一样却都需要花费心血。其中最需要的、最考验人的就是教师的耐心和学生的持久性。

魏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其中的困难,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了具体实施的计划。他的大体做法是:

第一,首次慢动。开始时注意求稳、求慢,以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第二,逐渐加速。经过一两个月训练之后,大家都转动起来后,适当加快动的速度。第三,系统计划。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注意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第四,控制时空。要保证良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就要控制坏习惯在时空内的活动范围。班里将好同学与差同学组成互助组,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同时注意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第五,形成习惯。经过缓慢的首次推动,渡过了困难期,制定了系统的计划,又创设了一个执行计划的时空环境。研究魏老师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方法和过程,我们至少应该注意这样两点:

(一)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

教育学上有一条基本原理,就是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训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成为习惯才能随时运用。

分 析一下魏老师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过程,我们会看到他采用的五个步骤,是从学生接受程度和形成规律出发的,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有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每一个学生认同的(经过了学生的充分讨论研究决定的),这样就使学生能够把计划变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因为学生年龄的原因,心理发展的原因,以及每个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在养成自觉习惯的过程中,会出现动摇或反复。魏老师针对不同的情况的学生和不同阶段的问题,在具体帮助个别学生的同时,努力营造班集体学习的氛围,采用组对互助的形式,促进耳惯的养成。这些做法的意义和道理都值得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严格的要求

魏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注意安排科学有序的步骤,同时又不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如果放松要求就不会成功,这已被无数教师的无数经验和教训所证明。

心理学告诉我们,先天素质是个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就一般人来说这种条件是相差不远的;后天养成是个性发展的决定条件,而这种条件是相差甚远的。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而且,完整的个性正是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形成的。王夫之说:“习成而性成也。”音乐教学重要的工作不完全在于教学生多少歌曲、教学生认识多少乐理知识,而是要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教学中忽视学生良好习

[语文论文]魏书生是这样指导预习的 篇6

作为一名经验不多的年轻老师,非常需要向有经验的前辈优秀老师们学习。学校非常体谅我们,理解我们的需求,给了我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来十堰办讲座的门票。接过门票的那一刻,我惊喜不已,因为在上师范的时候,他的大名就对我如雷贯耳了,还在网上看过他的讲座视频,也在图书馆找他的书看过。这次要现场聆听魏老师的教诲了,我非常激动,心想这次魏老师还是不是跟以前讲过的内容差不多呢?有没有什么新东西呢?

讲座开始了,魏老师仍然是以前视频上的微笑的神态、搓手的动作,平实的、间有唱戏似的语调。讲的内容仍然是教大家练气功——“松静匀乐”,跑步——用公家的时间锻炼私人的身体,对所谓的“创新”的不屑一顾。也有新内容,是关于教育目标一万年不变的和对“反思”这个词语的批判。他强调回归传统,轻视所谓的“创新”,从中国文化的根上为他的观点寻找论据,这大概也是受近几年“国学热”的影响吧。他说,现在老提什么创新啊,创什么新啊,教育的目标永远都是为了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这个目标二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定下了,一万年以后也还是为了这个目标,教育不就这点破事么?《大学》里提出八个目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老祖宗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教育的伟大目标,伟大之处在于把个人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天下联系在了一起。有的人把西方的“个人的绝对自由”理论引进我们中国,其实哪有什么个人绝对的自由呢?接着,他举出了美国监狱关押着的犯人逐年上升的例子,证明连美国都没有绝对的自由。有些人就是喜欢西方的一些洋破烂,把我们老祖宗的好东西给丢了、糟蹋了。在关于教育和人的思想体系上,魏老师的话我非常赞同。有些人动辄就搬出国外某个著名理论显得自己多么学识渊博,殊不知西方人对中国的关于人的思想体系早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关于人的哲学只是零零碎碎的,始终没有像古代中国那样完善、全面起来。他们非常敬佩中国的教育家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千古不变的真理,这句话非常深刻、全面,比西方那些搞实验的弄大半辈子搞出一堆数据强一百辈。教育有那么复杂吗?用魏老师的话说,不就那点破事吗?魏老师还说,中国的老祖宗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全面发展,修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现在讲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这几千年来哪里变过?就是一万年以后也还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魏老师还表达了他对于“反思”这个“破词”的极度反感。他说,他当盘锦市教育局局长的时候,告诉老师们不要“反思”,要“正思”。他百度了一下反思这个词,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常用的一个概念——还是没说清楚,这又是喜欢洋破烂的人从西方引进的一个破词。为什么光反思呢?中国的词多好,毛主席的文章里,哪有这个词?从来都是要求大家总结,总结、思考这两个词多好,既有好的,也有坏的。反思呢,只有坏的,不从正面来,却偏偏从反面来,越反越没信心。《大学》讲“正心”,先要正,才能反。接着他警告大家,现在是个浮躁的年代,什么创新,都是把早已经有过的正确的东西说糊涂了就叫“创新”,有个什么新词出来,马上就火了。警告大家不要上这些人的当。他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我老也不明白,主体和主导有什么区别,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话,那老师不就是配角了,还怎么导?老师为主导的话,学生何以成其为主体?这两个不是矛盾吗?实际上课也不是这样啊。正想着呢,魏老师又说他让老师们从自己身上找出20条优点。要教育学生,老师首先要有幸福感。在现实中,老师工资不算太高,甚至时有拖欠。于是就看到有的老师天天愁眉苦脸的,这样带着情绪上课,难免会感染到学生,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魏老师让我们在物质条件不十分充裕、成就感不太高的情况下努力从自身挖掘幸福感,这也是为了学生好,充分体现了老师这种职业的“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和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舍身奉献的精神。

魏老师让我感觉到他是和学生在一起的,更是和老师们站在一起的,没有批评任何人,非常有亲和力,如春风化雨,让在场的所有听讲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他教育学生非常民主,如果遇到学生不会做的题,他就不让学生做了,只做会做的题;作文不会写就让学生随便写,不会写的字用圆圈代替,只要学生有进步就行。安排合适的学生干合适的事,让后进生多劳动,让他们有事忙,就没时间调皮了。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下一篇:关于开展“依法治校”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