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的写法及范文(精选6篇)
请示的写法及范文
请示,对于下级机关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在还有人在需要写作请示的时候说“打个报告”,甚至还有人使用编造的“请示报告”文种。这就更加需要认清请示的特点,注意请示与报告的区别,掌握请示的写法。
第一节请示概述
请示是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陈请性上行文。本节着重介绍请示的概念、特点和类型,并与报告作比较。
一、概念
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之前,请示和报告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混淆不清的错误。其后,尽管国家已有权威的规定,但在实际中还是出现不少错误。应当指出,自国务院提高发文机关规格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后,就不能再现出现上述的错误了。
二、特点
请示的特点可以在与报告的比较中看出。
(一)陈请性。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行文内容具有请求性。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者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性。
(二)求复性。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要求作出明确答复。而报告的目的则在于使上级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三)超前性。请示行文时机具有超前性,必须在事前行文,等上级机关作出答复之后才能付诸实施。而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四)单一性。请示事项具有单一性,要求一文一事。而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以一文数事。
三、类型
请示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行文的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来进行的。通常可分为两种。
(一)事项性请示。这种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某项或者开展某项工作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性的请示。这种请示多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决定、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这些事项按规定本级机关无权决定,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批准。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难于解决的事项,用请示请求上级机关给予帮助、支持的请示,也是事项性。
(二)政策性请示。下级机关往往会在工作中碰到某一方针、政策等不明确、不理解的问题,或者碰到新问题和情况。要弄清楚和解决这些问题,可用请示行文,并提出解决的意见,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解释和指示。
朝阳【wlsh0908】整理
第二节请示写作
请示的写法及结构,在行政公文中应该说是比较规范的。
一、写法
请示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署,结构完整规范。
(一)标题。请示标题一般要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有时可以省略,如前面提到的《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写标题要注意,不能将“请示”写成“报告”或“请示报告”,原由中也不要重复出现“申请”、“请求”之类词语。
(二)正文。请示的正文都要包括原由、事项和结语3部分。
1.原由。请示的原由是请示事项和要求的理由及依据。要先把原由讲清楚,然后再写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这才能顺理成章。原由很重要,关系到事项是否成立,是否可行,当然关系到上级机关审批请示的态度。因此,原由常常十分完备,依据、情况、意义、作用等都要写上。
2.事项。包括办法、措施、主张、看法等。请示的事项,要符合法规,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白。如果请示的事项内容比较复杂,要分清主次,一条一条地写出来,条理要清楚,重点要突出。注意:事项简单的,往往和结语合为一句话。如《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
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最后一句话:“现申请把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请审批。”
请示事项应该避免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和把原由、事项混在一起的情况。否则,不得要领,不知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请示:请示是下级向上级请求批示或批准的公文。
格式:
1、标题。
2、称谓。
3、正文:请示的原因、请求的原因及作法。
4、结尾常用结束词:“当否”、“请批复”,“妥否”、“请批示”。最后署名、日期。
范例:
关于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的请示
XX市经贸委:
为了扩大我XX商品的知名度,向全国推广,繁荣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拟于今年X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洽谈会摊位共XXX平方米,展团由我公司及生产厂家派人组成,经费自理。
妥否,请批示。
XXX公司
等惰性电极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正常情况下的电解质是水溶液,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有比较简洁的写法。笔者在中学教学一线归纳总结出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快速写法,现形成文字仅供读者参考。
一、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惰性电极电解CuCl2、NaCl、CuSO4、KNO3、H2SO4、HCl、
NaOH等溶液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可用以下写法,现以电解CuCl2及NaCl溶液为例,以此类推。(假设反应物均足量)
1.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
第一步,写出可能参加反应的反应物;
CuCl2+H2O→
第二步,将反应物展开成离子形式;
CuCl2+H2O→Cu2++Cl-+H++OH-
第三步,将参与放电的离子写成生成物;
CuCl2+H2O→Cu+Cl2↑+H++OH-
第四步,将生成物中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CuCl2+H2O→Cu+Cl2↑+H2O
第五步,删去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物质;配平、注明条件、整理等。
CuCl2
【分析】
第一步:因为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所以必然是溶质和溶剂H2O
参加反应。
第二步:将所有可能参与放电的离子表示出来。
第三步: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写出生成物,剩余离子不变。
第四步:将方程式右边剩余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第五步:因为左右两边重复的物质本质上未参与反应,因此删去,即
得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整理方程式(条件、配平等)即可。
同理,电解HCl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Cl
2.以氯碱工业(电解饱和NaCl溶液)为例
第一步,写出可能参加反应的反应物;
NaCl+H2O→
第二步,将反应物展开成离子形式;
NaCl+H2O→Na++Cl-+H++OH-
第三步,将参与放电的离子写成生成物;
NaCl+H2O→Na++Cl2↑+H2↑+OH-
第四步,将生成物中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NaCl+H2O→NaOH+Cl2↑+H2↑
第五步,删去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物质;配平、注明条件、整理等。
二、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应用
1.快速判断电解前后溶液pH的变化
以电解CuSO4溶液为例,原溶液由于微弱水解而呈酸性,电
解后生成了强酸H2SO4,所以pH减小。对于CuCl2溶液和盐酸,原溶液呈酸性,由于电解本质上仅仅是溶质本身参加反应,电解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减小,酸性减弱,所以pH增大。而对于H2SO4、NaOH、KNO3三种溶液,由于电解本质上就是电解水,因此电解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均增大,所以H2SO4溶液的酸性更强,pH减小;NaOH溶液的碱性更强,pH增大;而中性的KNO3溶液依然呈中性,pH不变。
2.快速判断如何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状态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
状态,应遵循“缺什么加什么,缺多少加多少”的原则,一般加入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化合物。
以电解CuSO4溶液为例,由于电解生成了Cu和O2,所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状态,应向电解后的体系中加入CuO(当然加入CuCO3也可以),具体的量可以根据反应生成的Cu或O2的量进行计算。对于CuCl2溶液,由于电解只生成Cu和Cl2,所以电解后向体系中加入适量CuCl2固体即可。又如,分别电解H2SO4、NaOH、KNO3三种溶液,由于电解本质上都是电解水,所以分别向电解后的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水即可恢复到原溶液的浓度。
3.进行有关电化学的计算
电化学计算中也可以根据写好的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直接进行氧
化还原反应分析,从而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进行计算。由于所涉及的解题思想相对比较单一,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感受与思考
对于以惰性电极材料为电极电解电解质水溶液,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如果从被电解的反应物来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本质是仅仅由溶质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CuCl2、HCl溶液
;(2)本质是仅仅由溶剂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H2SO4、NaOH、KNO3溶液;(3)本质是由溶质阳离子和溶剂阴离子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CuSO4溶液;(4)本质是由溶质阴离子和溶剂阳离子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NaCl溶液。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其实学生在书写这一类方程式时,事先可以不进行分类,只需要掌握阴、阳两个电极区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依然可以顺利地将方程式表达出来。同时,与一些课外常用辅导资料上对被电解的电解质溶液进行表格式分类相比,这种方法显得更简洁明了,学生易于掌握和应用。
笔者在教学一线刚好完成两轮高一到高三的化学教学。在第二轮教学中,既教省理科实验班(科技特长班),又教平行班,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两种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都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是无止境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不断地研究教材,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找到更多新的教学切入点。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祖浩.化学反应原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叶堃鹏,胡志刚.浅议中学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4(1).
[6]沈世红.基于内容和学情的创新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3(12).
[7]贾同全.“走三步”突破高考电极反应式[J].中学化学,2014(1).endprint
电化学历来都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以石墨(C)、金属铂(Pt)
等惰性电极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正常情况下的电解质是水溶液,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有比较简洁的写法。笔者在中学教学一线归纳总结出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快速写法,现形成文字仅供读者参考。
一、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惰性电极电解CuCl2、NaCl、CuSO4、KNO3、H2SO4、HCl、
NaOH等溶液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可用以下写法,现以电解CuCl2及NaCl溶液为例,以此类推。(假设反应物均足量)
1.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
第一步,写出可能参加反应的反应物;
CuCl2+H2O→
第二步,将反应物展开成离子形式;
CuCl2+H2O→Cu2++Cl-+H++OH-
第三步,将参与放电的离子写成生成物;
CuCl2+H2O→Cu+Cl2↑+H++OH-
第四步,将生成物中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CuCl2+H2O→Cu+Cl2↑+H2O
第五步,删去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物质;配平、注明条件、整理等。
CuCl2
【分析】
第一步:因为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所以必然是溶质和溶剂H2O
参加反应。
第二步:将所有可能参与放电的离子表示出来。
第三步: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写出生成物,剩余离子不变。
第四步:将方程式右边剩余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第五步:因为左右两边重复的物质本质上未参与反应,因此删去,即
得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整理方程式(条件、配平等)即可。
同理,电解HCl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Cl
2.以氯碱工业(电解饱和NaCl溶液)为例
第一步,写出可能参加反应的反应物;
NaCl+H2O→
第二步,将反应物展开成离子形式;
NaCl+H2O→Na++Cl-+H++OH-
第三步,将参与放电的离子写成生成物;
NaCl+H2O→Na++Cl2↑+H2↑+OH-
第四步,将生成物中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NaCl+H2O→NaOH+Cl2↑+H2↑
第五步,删去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物质;配平、注明条件、整理等。
二、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应用
1.快速判断电解前后溶液pH的变化
以电解CuSO4溶液为例,原溶液由于微弱水解而呈酸性,电
解后生成了强酸H2SO4,所以pH减小。对于CuCl2溶液和盐酸,原溶液呈酸性,由于电解本质上仅仅是溶质本身参加反应,电解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减小,酸性减弱,所以pH增大。而对于H2SO4、NaOH、KNO3三种溶液,由于电解本质上就是电解水,因此电解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均增大,所以H2SO4溶液的酸性更强,pH减小;NaOH溶液的碱性更强,pH增大;而中性的KNO3溶液依然呈中性,pH不变。
2.快速判断如何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状态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
状态,应遵循“缺什么加什么,缺多少加多少”的原则,一般加入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化合物。
以电解CuSO4溶液为例,由于电解生成了Cu和O2,所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状态,应向电解后的体系中加入CuO(当然加入CuCO3也可以),具体的量可以根据反应生成的Cu或O2的量进行计算。对于CuCl2溶液,由于电解只生成Cu和Cl2,所以电解后向体系中加入适量CuCl2固体即可。又如,分别电解H2SO4、NaOH、KNO3三种溶液,由于电解本质上都是电解水,所以分别向电解后的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水即可恢复到原溶液的浓度。
3.进行有关电化学的计算
电化学计算中也可以根据写好的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直接进行氧
化还原反应分析,从而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进行计算。由于所涉及的解题思想相对比较单一,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感受与思考
对于以惰性电极材料为电极电解电解质水溶液,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如果从被电解的反应物来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本质是仅仅由溶质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CuCl2、HCl溶液
;(2)本质是仅仅由溶剂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H2SO4、NaOH、KNO3溶液;(3)本质是由溶质阳离子和溶剂阴离子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CuSO4溶液;(4)本质是由溶质阴离子和溶剂阳离子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NaCl溶液。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其实学生在书写这一类方程式时,事先可以不进行分类,只需要掌握阴、阳两个电极区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依然可以顺利地将方程式表达出来。同时,与一些课外常用辅导资料上对被电解的电解质溶液进行表格式分类相比,这种方法显得更简洁明了,学生易于掌握和应用。
笔者在教学一线刚好完成两轮高一到高三的化学教学。在第二轮教学中,既教省理科实验班(科技特长班),又教平行班,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两种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都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是无止境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不断地研究教材,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找到更多新的教学切入点。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祖浩.化学反应原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叶堃鹏,胡志刚.浅议中学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4(1).
[6]沈世红.基于内容和学情的创新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3(12).
[7]贾同全.“走三步”突破高考电极反应式[J].中学化学,2014(1).endprint
电化学历来都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以石墨(C)、金属铂(Pt)
等惰性电极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正常情况下的电解质是水溶液,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有比较简洁的写法。笔者在中学教学一线归纳总结出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快速写法,现形成文字仅供读者参考。
一、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惰性电极电解CuCl2、NaCl、CuSO4、KNO3、H2SO4、HCl、
NaOH等溶液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可用以下写法,现以电解CuCl2及NaCl溶液为例,以此类推。(假设反应物均足量)
1.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
第一步,写出可能参加反应的反应物;
CuCl2+H2O→
第二步,将反应物展开成离子形式;
CuCl2+H2O→Cu2++Cl-+H++OH-
第三步,将参与放电的离子写成生成物;
CuCl2+H2O→Cu+Cl2↑+H++OH-
第四步,将生成物中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CuCl2+H2O→Cu+Cl2↑+H2O
第五步,删去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物质;配平、注明条件、整理等。
CuCl2
【分析】
第一步:因为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所以必然是溶质和溶剂H2O
参加反应。
第二步:将所有可能参与放电的离子表示出来。
第三步: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写出生成物,剩余离子不变。
第四步:将方程式右边剩余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第五步:因为左右两边重复的物质本质上未参与反应,因此删去,即
得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整理方程式(条件、配平等)即可。
同理,电解HCl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Cl
2.以氯碱工业(电解饱和NaCl溶液)为例
第一步,写出可能参加反应的反应物;
NaCl+H2O→
第二步,将反应物展开成离子形式;
NaCl+H2O→Na++Cl-+H++OH-
第三步,将参与放电的离子写成生成物;
NaCl+H2O→Na++Cl2↑+H2↑+OH-
第四步,将生成物中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NaCl+H2O→NaOH+Cl2↑+H2↑
第五步,删去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物质;配平、注明条件、整理等。
二、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应用
1.快速判断电解前后溶液pH的变化
以电解CuSO4溶液为例,原溶液由于微弱水解而呈酸性,电
解后生成了强酸H2SO4,所以pH减小。对于CuCl2溶液和盐酸,原溶液呈酸性,由于电解本质上仅仅是溶质本身参加反应,电解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减小,酸性减弱,所以pH增大。而对于H2SO4、NaOH、KNO3三种溶液,由于电解本质上就是电解水,因此电解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均增大,所以H2SO4溶液的酸性更强,pH减小;NaOH溶液的碱性更强,pH增大;而中性的KNO3溶液依然呈中性,pH不变。
2.快速判断如何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状态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
状态,应遵循“缺什么加什么,缺多少加多少”的原则,一般加入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化合物。
以电解CuSO4溶液为例,由于电解生成了Cu和O2,所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状态,应向电解后的体系中加入CuO(当然加入CuCO3也可以),具体的量可以根据反应生成的Cu或O2的量进行计算。对于CuCl2溶液,由于电解只生成Cu和Cl2,所以电解后向体系中加入适量CuCl2固体即可。又如,分别电解H2SO4、NaOH、KNO3三种溶液,由于电解本质上都是电解水,所以分别向电解后的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水即可恢复到原溶液的浓度。
3.进行有关电化学的计算
电化学计算中也可以根据写好的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直接进行氧
化还原反应分析,从而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进行计算。由于所涉及的解题思想相对比较单一,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感受与思考
对于以惰性电极材料为电极电解电解质水溶液,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如果从被电解的反应物来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本质是仅仅由溶质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CuCl2、HCl溶液
;(2)本质是仅仅由溶剂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H2SO4、NaOH、KNO3溶液;(3)本质是由溶质阳离子和溶剂阴离子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CuSO4溶液;(4)本质是由溶质阴离子和溶剂阳离子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NaCl溶液。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其实学生在书写这一类方程式时,事先可以不进行分类,只需要掌握阴、阳两个电极区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依然可以顺利地将方程式表达出来。同时,与一些课外常用辅导资料上对被电解的电解质溶液进行表格式分类相比,这种方法显得更简洁明了,学生易于掌握和应用。
笔者在教学一线刚好完成两轮高一到高三的化学教学。在第二轮教学中,既教省理科实验班(科技特长班),又教平行班,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两种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都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是无止境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不断地研究教材,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找到更多新的教学切入点。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祖浩.化学反应原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叶堃鹏,胡志刚.浅议中学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4(1).
[6]沈世红.基于内容和学情的创新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3(12).
请示的范文
一、请示格式
2、了解请示的分类;根据资料、性质的不一样,请示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
3、重点掌握请示的写法:开幕式邀请函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3)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九州腹地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这部分资料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3)结语。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光两个项目资料。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那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光××××年××月××日。
4、掌握撰写请示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要正确选用文种;
第二,要做到一文一事。
第三,要避免多头请示。
第四,要避免越级请示。
二、请示范文
(一)【政策性请示】
×××化工厂关于贯彻按劳分配政策两个具体问题的请示
省劳动厅: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几年来,我厂由于认真贯彻了按劳分配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用心性,使得生产率成倍地增长,乃至几倍的增长。
为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劳动用心性,现就两项劳资政策问题请示如下:
一、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为全厂职工晋升工资。其中,1990年4月30日在册职工每人晋升一级,凡班(组)长和车间先进生产(工作)者及其以上领导和先进人物再依次晋升一级;全厂技术突击组成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组长每人浮动两级工资。
二、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一次性为全厂职工每人增发奖金平均100元,具体金额按劳动出勤率和完成定额计算。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化工厂
一九九○年十一月十日
【简析】:
(1)拟用用得好,工厂拟用这笔资金给职工晋升工资和发奖金,先行请示,这是请示的关键一环。执行得好。
(2)注意政策的请示,政策问题是个原则性问题,凡把握不准时,都应及时请示,以便工作主动。
(二)【嘉奖性请示】
省经济研究中心关于嘉奖刘××的请示
省总工会:
我中心是省政府的事业机构,负责全省的经济研究工作。由于中心尚无工会组织,故未能及时参加工会的有关活动。近闻总工会正在全省开展评奖活动,故将为我中心刘××同志立功一事请示如下:
刘××,男,52岁,1964年大学毕业,现为副研究员。该同志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的研究工作,做出了许多卓著成绩,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并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显著效益。其中《×××××××》和《×××××××》两篇论文分别荣获全国农学会一、二等奖,《×××》一书被评为全国科普鼓励奖,其本人已被编人中青年科学家辞典。
根据×总发【19××】××号文件精神,刘××同志贴合立功条件,望予嘉奖。
以上,妥否,请批示。
省经济研究中心
一九九○年×月×日
【简析】:层次清晰,陈述有序,有理有据。
(静文摘自郑崇田、郑红编著《公文范例与病例选析》)
(《应用写作》2000年第11期)
(三)【考察类请示】
关于xx同志前往xx(国家或香港)的请示
国际交流处:
应××××××(国家或港澳)×××××公司(单位)的邀请,我学院/处室拟派×××(写明真实身份,不宜对外公开的,还需写明对外身份)等×人,于××××年×月前往××××××(国家或港澳)。
一、出访的主要任务
(一)×××××××
(二)×××××××
(三)×××××××
二、出访的时光和费用:
拟订于×月×日至×月×日出访,在外停留x天。出访费用由派人单位(或外方)负担。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xxxx
年月日
三、对请示的评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它是我们在工作中较多使用的一种公文,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我们看下方这个例子。
关于要求解决学生宿舍
拥挤等问题的请示
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局:
我校今年由于住宿生急剧增加,已有的学生宿舍已无法容纳,此刻住宿生基本上是一个床位两个人睡,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解决这一困难,我校决定再建一栋学生宿舍楼。另外,我校图书馆也尚未到达省两基标准,望上级部门给予适当支持。
特此请示,请回复。
××市二职
2003年12月15日
以上这篇请示,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我们逐一加以分析修改。
一、在标题方面
第一,请示,就是请求指示、批准,所以标题中的要求两字可省去。另外,对上级用要求的口吻也不甚妥当。
第二,解决学生宿舍拥挤问题不明确,既能够是增加学生宿舍,也能够是减少住宿生人数,根据本请示资料,应直接写明是下拨建造学生宿舍楼经费。
第三,等问题不贴合请示应当‘一文一事’的要求,应删去等字。
二、在主送机关方面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根据谁主管、请示谁的原则,可保留市教育局,删去市人民政府。
三、在请示原由方面
第一,已有的学生宿舍已无法容纳表述不够准确,可改为造成学生住宿十分困难。
第二,基本上不够明确,应写明有×××人是一个床位两个人睡的。
第三,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全面,还应加上影响学习、生活。
第四,我校决定再建一栋学生宿舍楼,应讲明楼高和建筑面积是多少。同时,用决定一词也不妥,可改为准备。
第五,应补充说明建造学生宿舍楼的经费。如经有关工程人员匡算,共需资金×××万元。如果其中一部分资金是自筹的,还应写明目前,我校可自筹资金××万元,尚缺×××万元。
四、在请示事项方面
第一,应明确写明为此,我们恳请市教委下拨给我校建造学生宿舍楼经费×××万元。
第二另外给予适当支持应删去。
五、在结束语方面
应改为特此请示,请批复。
六、署名
应用学校的全称××市第二职业中学,并加盖印章。
七、署时
应用汉字小写全称年月日,即二○○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请示的写法(2):
请示的写法和范文
(一)请示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具有强制回复的性质。其适用范围主要包括:
(1)需要请求上级解决本单位、本部门的某个具体问题。
(2)上级对某个事项已有明文规定,但务必经请示有关部门批准才能办理。
(3)在本单位职权范围内不能决定或解决的问题,需请求上级授权或批准处理。
(4)对事关重大、需上级审核或审定的问题,如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任免、大额资金划拨等,也需要请示。
(5)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状况出发,需要对上级的某项政策、规定做出变通处理,有待上级重新审定,明确作答。
(6)对上级有关方针、政策、规定等有不明之处或有不一样理解,需要上级机关做出明确解释和答复。
(7)在工作中出现新状况、新问题需要处理而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需要上级机关做出明确指示。
(8)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涉及面广而本部门无法独立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务必请示上级机关或综合部门,由上级机关或综合部门协调处理。
(9)对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本部门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请求上级予以批转各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二)请示的特点
1。请求性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具有请求的性质。
2.求夏性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指示、批准,解决具休问题,要求上级做出明确批复。
3.预先性请示务必在事前行文,一般状况下不允许先斩后奏,如果因时光紧迫无法事前行文,事后也务必补上。
4.单一性请示应当一文一事,如果请示的是几件事,则务必是与同一个问题紧密相关的几个方面,上级能一次性批复或解决。同一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三)请示的种类
1。请求批准的请示如适用范围中所列举的第1至第4种。2。请求指示的请示如适用范围中所列举的第5至第8种。3.请求批转的请示如适用范围中所列举的第9种。
(四)请示的写法
1.标题由发文机关(可省略)十事由+请示组成。如关于xxx的请示。
2.正文正文的开头先简要写明请示的依据、原因等,然后写明请求的事项,要求有理有据,既有问题的阐述,又有解决的思路,提出的看法或处理意见要具休明确、切实可行,不能把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结尾提出明确请求,多用请求语,如以上要求,请予批准,以上意见,请予批示,妥否,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
(五)请示的写作要求
1.遵守行文规则使用请示时不要多头请示,不要越级请示,不要向上级领导个人请示,不要事后请示,不要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2.理由充分有力请求的事项要得到上级的批准,务必有充分的、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因此,应充分说明请求的必要性,引起上级的重视,促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提出请求事项时,应对所请示的问题提出初步意见与方案,供领导批复时参考。在自我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事情,要勇于负责,不要事事请示。
3.注意文辞语气行文态度要恳切,文辞要谦恭得体,语气要谦和,分寸要得当,不能用命令、催促式口吻。
4.不与报告混用报告和请示都是上行文,都是向上级说明状况,使用时容易混用,务必区分二者的用法和写法,不能将请示写成报告,如关于某某事项的请示报告。
xx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国家水稻良种补贴的请示
x政报2o05124号
国务院:
我省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省区,是全国水稻生产大省之一。全省常年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总产量1500万吨左右。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20。万亩,位居全国第三;总产量1200万吨,位列全国第七。2003年早稻面积1671万亩,约占全国早稻播种面积的20写,仅次于湖南省,列全国第二位。近年来,我省稻谷生产持续相对稳定,不仅仅大大提高了我省粮食的自给水平,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而且每年还可向广东等沿海省市和港澳地区供应超多的优质稻米,年输出商品粮达50亿公斤,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因此,我省水稻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好处。
但是,由于我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因素制约仍然很大,加之我省属经济后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投入潜力十分有限,造成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不快,在必须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良种普及率的提高,导致我省目前粮食生产水平不高,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性是随着我国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位于东盟前沿的我省水稻生产一方面受到东盟国家如泰国、越南等世界稻米生产大国的直接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将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列入国家优质粮食工程主产区进行扶持,将进一步拉大我省与这些省份的差距,使我省水稻生产面临内外夹击的不利局面。
鉴于以上实际状况,为进一步支持和帮忙我省发展粮食生产,加快良种推广应用步伐,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特请求国家从2006年起将我省纳入水稻良种补贴省区,并申请国家2006年安排给我省水稻良种补贴专项资金2。6亿元。补贴资金将全部用于对全省60个水稻主产县(市、区)的农户进行直接补贴,补贴总面积2600万亩,每亩补贴10元。
专此请示,敬请审批。
xx省人民政府(盖章)
二oo五年x月x日
请示的写法(3):
请示的写法及范文
请示,对于下级机关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此刻还有人在需要写作请示的时候说打个报告,甚至还有人使用编造的请示报告文种。这就更加需要认清请示的特点,注意请示与报告的区别,掌握请示的写法。
第一节请示概述
请示是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陈请性上行文。本节着重介绍请示的概念、特点和类型,并与报告作比较。
一、概念
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之前,请示和报告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混淆不清的错误。其后,尽管国家已有权威的规定,但在实际中还是出现不少错误。应当指出,自国务院提高发文机关规格于xx年8月24日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后,就不能再现出现上述的错误了。
二、特点
请示的特点能够在与报告的比较中看出。
(一)陈请性。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行文资料具有请求性。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状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者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性。
(二)求复性。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要求作出明确答复。而报告的目的则在于使上级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状况,不要求批复。
(三)超前性。请示行文时机具有超前性,务必在事前行文,等上级机关作出答复之后才能付诸实施。而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四)单一性。请示事项具有单一性,要求一文一事。而报告能够一文一事,也能够一文数事。
三、类型
请示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行文的目的和资料的不一样来进行的。通常可分为两种。
(一)事项性请示。这种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某项或者开展某项工作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性的请示。这种请示多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决定、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这些事项按规定本级机关无权决定,务必请示上级机关批准。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难于解决的事项,用请示请求上级机关给予帮忙、支持的请示,也是事项性。
(二)政策性请示。下级机关往往会在工作中碰到某一方针、政策等不明确、不理解的问题,或者碰到新问题和状况。要弄清楚和解决这些问题,可用请示行文,并提出解决的意见,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解释和指示。
第二节请示写作
请示的写法及结构,在行政公文中就应说是比较规范的。
一、写法
请示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署,结构完整规范。
(一)标题。请示标题一般要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有时能够省略,如前面提到的《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写标题要注意,不能将请示写成报告或请示报告,原由中也不要重复出现申请、请求之类词语。
(二)正文。请示的正文都要包括原由、事项和结语3部分。
1.原由。请示的原由是请示事项和要求的理由及依据。要先把原由讲清楚,然后再写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这才能顺理成章。原由很重要,关系到事项是否成立,是否可行,当然关系到上级机关审批请示的态度。因此,原由常常十分完备,依据、状况、好处、作用等都要写上。
2.事项。包括办法、措施、主张、看法等。请示的事项,要贴合法规,贴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白。如果请示的事项资料比较复杂,要分清主次,一条一条地写出来,条理要清楚,重点要突出。注意:事项简单的,往往和结语合为一句话。如《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
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最后一句话:现申请把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请审批。
请示事项就应避免不明确、不具体的状况和把原由、事项混在一齐的状况。否则,不得要领,不知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3.结语。请示的结语有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等。结语是请示必不可少的一项资料,不能遗漏,更不能含糊其辞。
二、要求
(一)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二)单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如果需要,能够抄送有关机关。这就能够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不越级请示。这一点,请示与其它行政公文是一样的。如果因特殊状况或紧急事项务必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除个别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一般不直接送领导个人。
(四)不抄送下级。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以免造成工作混乱,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批复的事项。
三、范例
【范文】
关于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
开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的请示
国务院: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90〕38号)中有关对国有资产进行产权登记(以下简称产权登记)的精神,我们于1990年12月发布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状况组织试点。目前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国家机关开展了产权登记工作。从试点状况看,开展产权登记,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改革,都起到了用心作用。鉴于以上状况,我们推荐,1992年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产权登记工作。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行产权登记,是保卫国有资产的重要措施,是实施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对全民所有的资产进行登记,是依法确认企业和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行为。开展产权登记工作,对加强企业和单位的产权管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起到用心的重要作用。
二、产权登记的目的。这次产权登记,重点是解决企业、单位普遍存在的产权归属不清、定性不准、帐实不符、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同时,为全国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前期准备。
三、产权登记的范围。凡占用国有资产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都务必办理产权登记。产权登记分为开办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注销产权登记。今后,产权登记将纳入经常性的产权管理工作,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企业、单位的财务隶属关系组织实施。
四、目前,国有资产局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试行办法》。进行产权登记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执行中的有关问题,由国有资产局负责制定具体办法。
“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批准、审批)”;
“特此请示,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等。
二、请示结语不规范现象,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无结语
不是所有公文都需要写结语。如“命令”、“决定”、“决议”、“会议纪要”等,不需要写结语,言尽即止。但“请示”必须写结语,这是由请示的文种功能决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凡是在工作中遇到不知如何解决、无权解决、无力解决及按规定应报经上级决断的问题,都要请示。下级机关只有在得到上级机关批复后,方可按照上级机关的意见安排下一步工作,不能擅自做主和先斩后奏,所以请示带有强烈的“期请性”。行文中,必须在结尾处明确提出请上级机关“批示、批准”的要求。请示如果不写结语,就意味着不需要上级机关“批示、批准”,“事前请示”就变成了形式主义,“请示”也成了一张白纸,失去了其本身所具备的功能。
(二)与“报告”结语混淆即将请示的结语写成了“以上报告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这种写法要么把请示当成了报告,要么把报告当成了请示,要么在报告中夹带了请示事项。不论哪种情况,都混淆了请示与报告的区别,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该批复的请示没有得到及时批复,延误了时机,给工作带来不应有麻烦。报告是陈述性上行文,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情况,不要求上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报告可以表态也可以不表态,所以报告的结语一般用“特此报告”。
(三)不能正确体现行文规则
一种情况是对“逐级行文”认识不清,要求上级机关审批应由上级机关转报的请示。《办法》规定:“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有时直接上级机关无权审批请示事项,需要再向上级请示时,请示的结语应写成“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而不能写成“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审批”。 另一种情况是对“批转”与“批复”认识不清,将要求上级机关批转的请示写成了要求上级机关批复的请示。如:“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彻执行”。这里“批转”不能写成“批复”。
(四)语气不当
请示是典型的上行文,语气要谦恭有礼,以示对上级领导机关的尊重,但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过“软”,也不能过“硬”。过“软”,是指语气过分谦卑。有人认为“请示”是请求上级机关办事,说得越客气事情越好办,所以结语写成“以上想法尚不成熟,请领导指正”或“以上意见不知是否可行,请上级领导决策”。请示是公文,不是私人信件,没有必要过分客气。这种写法既嗦,又缺乏自信,给人“上交矛盾,不负责任”的感觉。过“硬”,是指语气太直,甚至含有命令、强迫之意。如“请指示”、“请批复”、“请批准”,太过简练,缺少过渡,不委婉。再如“我们认为此事应,请领导批示”也不可取。
(五)语法逻辑有误
请示中常用“当(妥、可)否”一词,意为“不知当与不当(妥与不妥、可与不可),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含义,与后面的“请批复(示)”或“请指示”搭配,表示“自以为妥,但惟恐水平低微,尚需领导指正”的意思。有人将其写成“当(妥、可)否,请批准”,即“当与不当,都得批准”,逻辑错误显而易见。
请示指“请求示意”,就是俗话说的“问上级怎么办”,用于下级遇到不知道怎样解决的事情时向上级求助解决方案多用于行为。申请指“请求同意”就是说有某件事情需要做,而且知道怎么做,只是没有权力擅自行动,而向上级发出的请求授权的要求,多用于文书证明或抽象的职务、权力等。
请示
(一)请示的概念及特点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提出要求,请上级机关给予批示或批准,解决或支持并予以答复的请求性和陈述性相结合的公文。
请求的主要特点,一是使用范围广泛。为了维护政令一致,保证国家各级机关的管理工作步调统一并获取高效能,各机关对自己无权或无法决定与处理的问题均应制发请示公文,向上级机关请示指示或批准,防止各行其是,政出多门,从而影响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请示属于上行文,应向直属的上级领导机关或直属的上级主管业务部门报送,而不能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报送请示公文;二是请示是属于要求领导机关予以回复的公文,具有强制回复的性质。接受请示的机关应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批准的态度或予以明确的指示。请示要求批复,这是请示区别于报告的显著特点之一;三是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内无权或确实难以处理的问题与事项,不能超越职权请示不属本机关职权范围的事项,也不应请示自己经过努力能够解决也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因为前者会造成工作混乱,后者事事请示矛盾上交,会徒增领导机关的工作压力。
请示具有以下特点:
①请示事项一般时间性较强。请示的事项一般都是急需明确和解决的,否则会影响正常工作,因此时间性强。
②应一事一请示。
③一般主送一个机关,不多头主送,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在请示的同时又抄送下级机关。
④应按隶属关系逐级请示,一般情况不得越级请示,如确需越级请示,应同时抄报直接主管部门。
(二)请示的种类
请示的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常用的:一是请求指示性请示。即下级无权自行处理的重大原则问题,必须向上级请示求得上级机关的指示;二是请求审核性请示。下级急需办理或上级交办的事项,由于条件不具备(如缺少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任务无法完成,则应提出改善条件的具体要求,请示上级审核;三是请求批准性请示。按规定需经上级批准方能办理的事项,应事先请示经批准后再遵照执行;四是请求帮助的请示。当工作中出现一些涉及面广,下级确实无法独立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请求上级,求得上级的协调和帮助。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和写作意图分为三类:
①请求指示的请示。此类请示一般是政策性请示,是下级机关需要上级机关对原有政策规定作出明确解释,对变通处理的问题作出审查认定,对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或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明确指示等请示。
② 请求批准的请示。此类请示是下级机关针对某些具体事宜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的请示,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③ 请求批转的请示。下级机关就某一涉及面广的事项提出处理意见和办法,需各有关方面协同办理,但按规定又不能指令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部门办理,需上级机关审定后批转执行,这样的请示就属此类。
(三)请示的格式与写法
请示的撰写格式,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等四部分组成。
1、标题。请示规范的标题,要求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构成。
2、主送机关。在标题下第二行,顶格处写清楚收文机关名称。
3、正文。请示的正文,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1)请示起因。先说明提出请示的原因所在,简要说明为什么要请示,扼要讲清提出请示的背景或依据。之后,用“请示如下”等承启用语入请示内容。(2)请示事项。这部分是请示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准的具体事项,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要把需要上级机关审批的问题写清楚并作出具体的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处理意见。问题本身要说清楚,阐述事实要实事求是,引用数字要准确无误,以便于上级机关判断掌握,及时给予答复。(3)结尾,以请求语作结尾,常用的有“以上请示是否妥当,请指示”、“请予批准”“当否,请复示”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4、落款。在正文右下方署上请示单位名称,下一行注明年月日。在落款处应加盖单位印章。
(四)请示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观点明确,请示的理由与事项清楚具体。首先应写明提出请示的理由,即为什么要请示,应在说明申请事项的必要性同时,还要陈述解决申请事项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及实现的可能性,为领导机关的批复提供有说服力的事实与数据。在阐述请示事项时,应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情况,提出执行和办理的具体意见,供领导机关批复时参考,在结尾处应明确提出行文的具体要求。全文应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2)请示的内容要一文一事。不要在一件请示中包括几件事,这样,才便于领导及时批复,不会由于请示中包含问题太多而拖延批复的时间。
(3)不要多头请示。请示一般应主送一个主管的上级机关,不要多头主送。如果是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在报送请示时应根据内容确定好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此外还要注意: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报送领导本人;也不要抄送下级机关;请示应按机关隶属关系逐级报送,一般情况下不能越级报送。
(4)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向上级机关报送请示时,应事先确定主办单位,并在协商的基础上履行会签手续。
(5)请求批准法规、规章、决定等的请示,应在正文中说明制发上述公文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二、请示的特点
1、针对性。只有本机关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机构设置、人事安排、重要决定、重大决策、项目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才可以用“请示”行文。请示上级机关给予指示、决断或答复、批准。所以请示的行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呈批性。请示是有针对性的上行文,上级机关对呈报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给予明确的“批复”回文。
3、单一性。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即使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也只能用抄送形式。
4、时效性。请示是针对本单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求得上级机关指示、批准的公文,如能够及时发出,就会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请示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以下三种:
1、请求指示性请示;
2、请求批准性请示;
3、请示批转性请示。
四、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1、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县人民政府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开展春节拥军优属工作的请示》。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2、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3)结语。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3、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间**年*月*日。
五、撰写请示应注意的问题
一、捺的写法
(一)斜捺的写法:斜捺在字中常与左边的撇形成一种对称关系,书写时从左上向右下由轻到重顺笔切入,接着稍用力向右拖行,边拖边转弯,使方向改为向右行笔,然后由重到轻向右“飞”出。这就如同幼儿园的滑滑梯一样,从斜下到水平的中间有个圆弧的过渡,不至于摔到屁股。这样的过程中,笔画有轻重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和角度的变化,可谓“一波三折”,书写时一定要细心体会,认真掌握。(图1)
(二)平捺的写法:平捺常用在字底,以求托上,因此长度较长,形态较平,尤其是起笔和收笔都几乎水平,书写难度相当大,很容易写得像横或向上拱背。书写时笔尖直接入纸,从左向右书写一小段横向笔画,接着笔尖转向右下由轻到重用力拖行,至收笔处使方向改为向右行笔,最后由重到轻向右“飞”出。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体会笔画有轻重、速度和书写角度的变化。平捺粗细分明,运笔轻重多变,书写时一定要细心琢磨,反复练习。(图2)
(三)反捺的写法:反捺的写法与右侧点相似,只是形态比右侧点长一些。反捺常用在字的右下角,以支撑和平衡整个字的重心。书写时笔尖直接入纸,从左上向右下切入纸面,接着逐渐加力,并向下转变角度,最后回锋收笔。要注意体会笔画有轻重、速度和书写角度的变化。(图3)
二、捺的组合变化规律
(一)一字多捺,突出主笔:楷书中依然沿袭着“雁无双尾”的要领,一字之中捺画较多时,只能突出一个,其他的捺画根据需要相应地收缩,以突出主笔。(图4)
(二)上下重捺,上收下展:上下结构的字,一字之中上下捺画重复,为满足上紧下松的结字原则,常收缩上面的捺画,让下面的捺画舒展。(图5)
(三)左右重捺,左缩右伸:左右结构的字,一字之中左右捺画重复,为满足左紧右松的结字原则,常收缩左边的捺画,让右边的捺画舒展。(图6)
(四)横长撇短,缩捺为点:一字之中,横、撇、捺三个笔画互相组合时,若横的部分较长,撇的部分较短时,则缩捺为点,也就是“反捺”。(图7)
(五)走之底捺,一定要长:走之底的字,下面的平捺和左面的笔画组合,形成了左下包右上的结构,下面的捺画必须写得长一些,才能包住上面的部分。同时,如果被包围部分有捺画,全部缩为“反捺”。(图8)
捺画虽然难写,但是它形态优美,能为汉字书写增添无穷的乐趣。再难的笔画,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细心体会其书写要领,再加上反复的练习,没有什么难题是攻克不了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让我们以此共勉吧!
【请示的写法及范文】推荐阅读:
报告与请示的写法01-02
关于请示写法01-04
调研报告的写法及范文02-15
简报的写法-简报的写法 简报的格式及写法10-30
借条的写法及10-11
通知的格式及写法09-15
入党自传的写法与范文02-19
单位推荐信的写法及09-16
公文写作:计划的写法及09-24
讣告的写法及注意事项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