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与梁山伯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祝英台与梁山伯(精选8篇)

祝英台与梁山伯 篇1

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余杭求学,同窗有个叫梁山伯的,是苏州人,为人很真诚正派,和祝英台互相尊重,结为兄弟。他们白天一起吃饭,夜晚一起睡觉,但同窗三年,祝英台都衣不解带,梁山伯有时也有疑问,但都被祝英台用话搪塞过去了。

三年之后,学业期满。梁祝二人感情深重。梁山伯就一路送祝英台回家。相送路上,祝英台几次暗示自己是个女子,并愿以身相许,无奈梁山伯是个书呆子,竟然悟不出其中道理,反怪祝英台尽说疯话。临别时,祝英台向梁山伯托言介绍给妹妹做媒,梁山伯欣然允诺,祝英台请他来提亲。

梁山伯和祝英台分手后回到家中,因家中事情耽搁没有马上去祝家庄提亲。而祝英台的兄嫂已将祝英台许配给富家子弟马文才,约定来年二月娶亲。祝英台原想梁山伯速来就可以挑明,但久等不至,又恐哥嫂疑心,不敢推阻。

待梁山伯来到祝家庄,丫环请梁山伯到中堂相见时,祝英台已是女儿装扮了。梁山伯大惊才知道祝英台原是女扮男装,自己竟未能认出,真是愚蠢到家了。谈及婚姻的事情,祝英台只哭诉已许配马家。祝英台禀告兄嫂愿意嫁给梁山伯,兄嫂因两家贫富悬殊,又先许配马家为由不答应。

梁山伯泪别回家后,自恨来晚,后悔不两家贫富悬殊,又先许配马家为由不答应。梁山伯泪别回家后,自恨来晚,后悔不及,想到三年同窗的情谊,十八里相送的境况,就得了相思之病,病一天重似一天,到年底抑郁而亡,葬在与祝英台分手之处。

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病故的消息,非常悲痛。想不从马家的婚事,兄嫂又不同意。第二年年初,马家迎亲的人到了,祝英台被抬进了花轿。迎亲队伍经过梁山伯墓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人马都走不动了。

祝英台与梁山伯 篇2

一、越剧《梁祝》简介

有关梁祝的记载非常丰富, 最早见于初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至晚唐张读《宣室志》, 故事已经较为详细具体。后有南北朝时期的梁文帝萧绎所作的《金楼子》, 明徐树丞的《识小录》, 以及明代的《同窗记》和后来的越剧《梁祝》。

据越剧老艺人马潮水 (1885-1974) 等人回忆, 早在落地唱书时期, 艺人们就根据流传在民间的传说编成了《十八相送》《楼台相会》等小曲目, 到处演唱, 受到欢迎。1906 年后, 落地唱书搬上舞台, 越剧艺人对《梁祝》唱词作了部分修改并进行演出。现在流传的剧本是由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口述, 由剧作家徐进等整理而成的。越剧《梁祝》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 年出版。剧本包括剧作家徐进所作前记和后记、正文十三场以及带有曲谱的剧本唱词。

越剧《梁祝》中的梁山伯虽出身贫寒却心有大志、才气十足。祝英台虽是养在深闺的富家小姐, 性格却活泼开朗, 颇有男子气概。杭城求学让两人不期而遇, 三载同窗让金童玉女情定终生。可是在讲求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 二人的爱情却难以为世人接受。梁山伯在心灵遭受重创之下离开了人世, 而祝英台也在梁山伯墓前纵身跳入开裂的坟墓中。二人化作翩翩飞舞的蝴蝶, 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传奇而令人痛心的爱情故事。

本文作者以该剧本为蓝本, 进行了英文翻译。本论文即是在英译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 并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石逸莉教授的译文相对比写成的。

二、许渊冲“三美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三美论”最初由鲁迅先生提出 (原文: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 , 后来许渊冲教授将其用到了翻译理论尤其是诗歌翻译中, 形成了诗歌翻译的“三美理论”, 即:第一, 意美, 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的意义, 以意动人;第二, 音美, 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悦耳的韵律;第三, 形美, 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的形式 (长短、对仗) 等。且许渊冲教授强调“意美”第一, “音美”次之, “形美”第三。例如, 许渊冲教授对王维诗《鸟鸣涧》的翻译:

原文: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译文:

I hear osmanthus blooms fall unenjoyed;

In still night hills dissolve into the void.

The rising moon arouses birds to sing;

Their fitful twitter fills the dale with spring.

第一句中的“unenjoye”是个副词, 意为“无人欣赏”, 准确表达了“人闲”的意境。“hear”一词虽不起眼, 却极其恰当地暗示了山谷的幽静。第二句中的“dissolve”一词将群山写得活灵活现, 突出了王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意境。译文按照“aabb”押韵, 对仗工整, 真正做到了“意美”“音美”和“形美”。

越剧《梁祝》语言朴素优美, 近似诗歌。全文由旁白、幕后合唱、人物唱词和人物对话组成, 虽然没有诗歌那种完整的韵律和工整的形式, 却也灵活多变。将“三美论”作为理论指导, 既可充分传达原意, 又可提升译文的美感。以下是原文和译文节选。

(一) 原文:祝英台: (唱) 出了城, 过了关, 但只见山上樵夫将柴砍。

梁山伯: (唱) 起早落夜多辛苦, 打柴度日也艰难。

译文:Zhu Yingtai: (sings) Going out the city, walking across the pass, We only see a man chopping the wood on the mountain.

Liang Shanbo: (sings) From dawn to dark he works so hard. It must be difficult to make a living by chopping wood.

本段的梁山伯唱词部分中, “from dawn to dark”仅用时间变化就可暗示樵夫的起早落夜, 同时也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本句采用行间韵 (“dark”和“hard”) 和尾 (“hard”和“wood”) , 也能让读者感受到韵律上的美。

(二) 原文:梁山伯: (唱) 祝家庄上访英台, 一边走一边喜, 同窗竟会成连理;一边走一边想, 我与她同桌共读情义长;一边走一边呆, 我不辩男女三长载;一边走啊一边忖, 想起了十八里相送她到长亭。眼前就是旧时景, 回忆往事喜又惊。

译文:Liang Shanbo: (sings) I walk to Zhujia County to visit Yingtai——delightfully, We two classmates become happy lovers——surprisingly. Our friendship is deep——fairly, But I don’t know, for so long a time, that Yingtai is a girl——foolishly. Remembering our 18 miles journey to the pavilion, With the old scene at present, I am happy and excited.

在翻译本段唱词时, 译者对唱词内容做了一些整合。译文第一句中用“delightfully”表达梁山伯访祝的愉悦心情;第二句中的“surprisingly”与原文中的“竟”字呼应, 突出梁山伯内心的惊喜;第三句中的“fairly”意指梁祝的同窗之情深厚;第四句中的“foolishly”表达梁山伯三载不知英台的真实身份, 觉得自己颇有些呆傻。译文并未按照原文的形式进行翻译, 但是总体来说, 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并注重达到“音美”和“形美”效果。

三、石逸莉译本比较

石逸莉博士是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 她所编著的《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丛书·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丛书的一种。石逸莉博士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谈起, 分析了中国文化背景下这一民间传说的发展, 以及随时代变化的演变。此外, 她用比较大的篇幅介绍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变和海外传播并将剧本翻译成英文, 最后介绍了有关越剧的一些知识。石逸莉博士的译本也是根据剧作家徐进的版本完成的, 于2014 年1 月由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是徐进版《梁祝》的第一个正式英译本。

在借鉴参考石译本时, 我们发现石译本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做出了适当调整以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 石译本的某些句子刻板地按照原文翻译, 采用直译法, 但未能充分传达原文意义。作者认为翻译是一种达意的活动, 目的是使目标语读者全面了解原意。为达到此目的, 在翻译过程中要适当进行意译。例如第一场中:

她是祝府千金女, 应该是描龙绣凤在闺门。

石译本:But she is a girl, born rich in the household of Zhu, who is supposed to learn to embroider dragon and phoenix in her room.

新译本:She is a daughter, born rich in Zhu Family, who should do embroidery such as the dragon and phoenix in her boudoir.

石译本中将“描龙绣凤”译为“to embroider dragon and phoenix”, 新译本译为“do embroidery such as the dragon and phoenix”。笔者认为, 原文中的“描龙绣凤”指古代闺阁女子的刺绣, 而非单指绣龙凤图案。因此, 石译本虽紧跟原文, 却并未完全传达原意。

第二, 石译本中人物对话经常使用“OK”作答, 且祝英台对祝公远的称呼多是“dad”, 有时也称“daddy”。作者认为这些用词过于口语化, 不够正式。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注重礼制, 人物对话也非常正式, 因此, 可用“yes”代替“OK”作答。同时, 中国封建社会要求女性严格遵守“三从四德”, 祝英台从小生活在封建气息浓厚的家庭中, 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因此, 她对其父亲的称呼是很正式的。可用“father”代替“dad”, 既不会影响原文的意义, 又可从细节处向读者展示那一时代中国的文化背景。

最后, 原作中出现了一些有关中华文化的专有名词, 如“月老”“牛郎织女”“太守”“观音”等。石译本中将“太守”译为“a government official”, 但作者认为这种译法并不十分具体, 不如译成“prefect”, 即“地方行政长官”。另外, 石译本中将“牛郎织女”直接译为“niulang and zhinv”, 作者认为翻译时可以更细致一点, 体现出牛郎织女的身份, 因此不如译成“the Cowboy Niu Lang and the weaver Zhinv Maid ”。作者认为翻译这些专有名词时可采取归化翻译法并加以解释, 以保持中华文化的特色。翻译时也可借鉴他人的译法, 但要结合具体文本, 不能生搬硬套。

四、结语

戏曲戏剧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 理应为世界人民了解并欣赏。本文作者从自身实践出发, 探讨了越剧《梁祝》英译的方法原则以及出现的问题, 希望能对戏剧戏曲翻译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对中国戏曲戏剧的海外传播作出一定贡献。

指导老师:朱法荣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参考文献

[1]越剧《梁祝》剧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1979.

[2]石逸莉.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丛书·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篇3

关键词:爱情;悲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一、内容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富家女和穷书生受到封建家长和第三者的阻挠的爱情悲剧。在晋代,会稽郡上虞县祝家有一女名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会稽城游学,途中遇到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了尘世。

二、主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至死不渝的美好爱情,颂扬了年轻男女对爱情的执着,敢于打破传统的枷锁,捍卫爱情的勇气,表达了对婚姻包办以及剥夺自主权的不满,反映了中国人对死生契阔的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也为后世的男男女女追求自己的婚姻自主带来一线光明。

三、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一部分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性格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历史根源以及当下社会背景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业文化。长期依赖,形成了半封闭地形,适应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形成了顺从、被动、内向的民族心理,避免冲突、追求自由、团结一致、建立和谐关系的性格特征,因而形成了汉民族严格保守得道德观念,使中国人重视道德,护士独立自由。其次,梁山伯与祝英台所处的时代,儒家思想盛行。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也就是说,晚辈要完全的遵从长辈。儒家强调孝道,提倡百善孝为先,儿女要尊重服从父母的意愿。而在封建社会中,女子的地位低下,有的甚至完全就是家族的附属品,没有选择权,活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下,为了家族的利益,她们嫁给一个陌生人,放下自尊只为维护家族,一辈子活在压抑本心的痛苦的深渊之中。儒家强调“礼”的重要性,强调“男女授受不亲”,这也就束缚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往。儒家也强调“仁”的重要性,并且以爱他人为仁。它将人看作社会性的存在,人是与他人共存的,强调人的社会性而非个性。不得不说,人的确是一个社会中的人,需要发展自身的社会性,但是人的个性更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不应该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而儒家思想却在历史的不断推进下逐渐走向极端,几乎完全忽视了人的个性需求。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中国人就会普遍缺乏自主意识,不自觉地依附于社会伦理,养成顺从、被动、内向的性格特征。而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就形成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顺从于礼教约束的性格。在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子并且已经许配给马文才时,他没有去争取,而是追悔不已导致相思成病、奄奄一息,个中缘由,只能归结为封建礼教的压迫与罪恶。祝英台,也是如此。她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不得不说非常勇敢,有胆识,似乎颇有个性。在同窗三年之中,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慕之情,然而她对爱的表达委婉而含蓄,借物传情,使得梁山伯始终不能明白她的心意,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不得不说,这也是出于礼教观念的束缚。

四、对爱情的态度

梁山伯与祝英台对待爱情的态度是平静的、理智的和成熟的。可以这样说,他们的爱情起源于友情。他们在朝夕相处之中,在同窗三年之中,渐渐萌生了爱情。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在相濡以沫中对对方有了感情,而非单纯的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是先相知后相许的。

五、对悲剧命运的反抗

中国古代人的命运观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受到这种命运观的影响,那个时代的人大多表现为屈服于命运,不作任何抗争。因此,在得知祝英台已经被许配给马文才时,梁山伯只是怨天尤人,沒有作出任何积极的抗争。另外,儒家注重孝道,而祝英台与梁山伯也受孝道的一定影响,毕竟人都是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当中的,人的行为会与文化背景相协调。例如说,当时书生都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为己任,梁山伯也不例外,他希望求得功名,以显父母,体现了对父母的“孝”。而祝英台在得知自己已被许配给马文才时,没有与梁山伯一起商量解决的对策,选择抗婚或则逃婚,而是被迫屈从于父母之命,也体现了“孝”。此外,中国古代讲究个人与社会伦理的高度和谐,其实实质上也是在强调人的社会性。当个人与社会发上冲突时,总是个人放弃自己的观念,屈从于社会伦理,这与我们现在的那种当个人与集体发生矛盾冲突时,个人服从大众的观念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梁山伯与祝英台便是如此,他们屈从于社会伦理,活在社会伦理的阴影之下。梁山伯没有去抢亲或是做其他事,而是郁郁而终,祝英台没有选择逃婚或其他,而是在梁山伯死后,殉情而死。他们都是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没有作出积极的抗争。

六、爱情悲剧的结局

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作品不同,梁祝的结局并不是男女主角悲壮地死去,空留下两具冷冰冰的尸体,而是在梁山伯病死,祝英台殉情之后又添加了极其富有浪漫色彩的一笔----化蝶。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中华文化讲究中庸之道,很少走向极端,它认为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应该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因此,他们认为不应把悲剧演绎到极致,而应该以象征性的大团圆结局结尾。此外,古代中国人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且他们内心也许也渴望着有一份真挚的爱情。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对爱情坚贞不渝人,即使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不能在现实中走到一起,但是总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哪怕只是一个幻想中的情景,也能给读者莫大的满足。因此,梁祝最后的结局是双双变成了蝴蝶,能够永远在一起。最后,梁祝最后不能在一起其实也是对封建礼教和孝道的一种无声的控诉。要是没有婚姻大事有父母做主这一礼教,要是祝英台能够违抗父命抗婚,那么梁山伯与祝英台也许就能够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宋婕.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1):57-58

[2]何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对比研究.科技风.2012(7):204-204

[3]刘艳林,张瑜,赵丽丽等.中西曲艺殊途同归《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比较.名作欣赏:文学研究旬刊.2011(6):153-154

梁山伯与祝英台缩写作文 篇4

祝英台在到杭州拜师学艺的路上,看见了一个非常帅的一个少年。名叫梁山伯,他们俩一相见就有结拜兄弟的感想。梁山伯看祝英台这么英俊,祝英台也看梁山伯这么帅,两人都答应对方了。他们俩一起去了杭州的万松书院拜师,他们一学就是三年,他们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就这样他们一起到了三年,当到第三年的年头,祝英台的父亲突然要祝英台回乡探父,还不停的催促祝英台。祝英台在没办法的办法下告别了梁山伯和万松学院,可是梁山伯总觉得应该送送祝英台,那时候科技不发达,送客叫做十八里相送。在路上,祝英台害怕梁山伯嫁给其他人,有不能直接说出口我爱你这句话。于是就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祝英台对梁山伯说:“我有个妹妹长得跟我一模一样,我看让你跟他成了亲吧。”梁山伯一听,说:“真的长得跟你一摸一样吗?”祝英台连忙点头说是。祝英台又说:那就让我来当媚人吧。梁山伯又一听,说:好的,没问题。于是祝英台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祝英台到了家,发现父亲那么急得叫他回家另有企图,原来马氏知道祝英台是个美少女,就叫他父亲马文才是个县令,祝员外不敢不听令,就答应把祝英台许配给马氏,祝英台听了马上就哇哇大哭,祝员外把祝英台锁在了修房里。到了成亲的那一天,马氏接走了祝英台,而梁山伯没有,当梁山伯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还嫁给了马氏,生了一场大病。最后还死了,祝英台知道了,于是她成亲那一天,穿了白色的衣服,还跟台轿子的人说:“一定要经过梁山伯的坟墓,让我好好的祭拜梁山伯就可以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篇5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

各位同学,今天我讲的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很早很早以前,祝家庄住着一位财主,人称祝员外。他有个女儿,名叫祝英台,不但美丽大方,而且勤勉好学。她想到学堂念书,可学堂不收女子。经过苦苦挨求,终于征得父母同意,女扮男装,去杭州读书。

路上,祝英台遇见一位书生,名叫梁山伯,也要去杭州求学。这二人,一个聪明乖巧,一个憨厚老实,相互说话挺投机,彼此感觉很良好,便山誓海盟、结拜兄弟。山伯年长称“梁兄”,英台从此为“贤弟”。

同窗三年,“梁兄”对“贤弟”百般照顾,却从未识破对方是个女生;“贤弟”对“梁兄”十分敬重,好感也与日俱增。

说话间,学业期满,该是打点行囊,告别老师,各回各家的时候了。“梁兄”恋恋不舍,十八里相送,把“贤弟”送到长亭;“贤弟”情意浓浓,说家里有个“小九妹”,让“梁兄”一定来提亲。

几月后,梁山伯来到祝家庄。咦,原来“小九妹”就是祝英台。“贤弟”已不再是清秀的男生,而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可是,祝员外腰缠万贯,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压根儿瞧不上家境贫寒的梁山伯,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了马太守的儿子,活活拆散了一对有情人。梁山伯悲恨交加、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祝英台闻听噩耗,突然间变得异常平静。她不再与父母抗争,只是要求娶亲的花轿必须在梁山伯坟前停留,待她祭奠之后,再去马家成婚。

就这样,花轿在梁山伯坟前停了下来。祝英台跪拜在地,哭得泣不成声。这哭声感动了上苍,感化了神灵。忽然,坟头裂开一个大口,祝英台奋身一越,跳了进去。娶亲的人们还没顾上去拉,坟头又紧紧地合拢了。这时,天空现出彩虹,地上盛开鲜花,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各位同学,这就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中的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美的故事被戏剧家搬上了舞台,被音乐家谱成了乐曲。有机会,我一定给大家弹弹古筝协奏曲《梁祝》,相当的好听呢!

祝英台与梁山伯 篇6

小时候常常听奶奶讲一个个动听的故事,我经常被故事中一个个美丽善良的人们所感动,希望和他们一样幸福地生活。奶奶说等我上学了,读书了,还会读到更好听的故事。《我的母语课》中就有一个个和奶奶讲得一样好听得故事。读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我感到了祝英台她学习的热情,一颗好学的心灵。

那时女子不能上学,祝英台只能每天趴在窗户上看着那些背着书箱的读书人来来去去,心里很羡慕。祝英台鼓起勇气和她的爹说:“我要去读书。”她爹坚决不答应。这时,祝英台眼睛一亮说:“我可以女扮男装呀!”她爹禁不住英台再三撒娇,只好答应了。在书院,她也的确巾帼不让须眉,成绩遥遥领先。

即使你出生贫寒之家,即使你天子愚笨,只要你有一颗爱学习的心,没有什么能阻止你学习知识。我们班上学期转来了一位四川来的同学,他虽然比我们大了两岁,也许因为家乡教育的落后,也许因为跟着父母四处辗转,在第一节课读生字的时候,我们发现他居然不会读拼音。老师鼓励他说:“拼音是我们认识汉字的基础,那你就利用课余时间把它补起来,不会的可以问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从这以后,我们经常听见课间他低声朗读拼音的.声音,经常发现他出入老师办公室的身影,经常被他拉住问上一两个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三个月后,他就能准确、熟练地拼读生字了,让我们刮目相看,佩服不已。

祝英台与梁山伯 篇7

Carl James曾经说:“To compare them would be tantamount to putting ten-ton lorries and banana skins into the same class on the grounds that neither ought to be left on footpaths.”他的这个比喻指出了对比的前提:对比的对象必须有相似性。也就是说, 对比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 在开始做对比之前, 要先提供对比的依据。笔者把Romeo and Juliet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对话作为对比对象的依据如下:

1. 两者都是文艺作品。两者都是创作的结晶, 而不是对真实场景的记录。当然, 两者的创作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 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因此, 两者的对话中都没有会出现在现实对话中的一些语用上的失误 (performance error) , 比如fillers, false starts, stops等。对话的结构非常齐整, 语法也很严密, 对话中的每个字词都是精心选择, 并且有自己的意义的。

2. 两者的风格很相似, 都是要在舞台上表演的戏剧, 因此要求高度个性化、表达能力强的语言。

3. 两者的主题一样, 都是爱情, 并且是悲剧爱情, 两者中的主人公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相爱却不能相守。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 这两者有对比的基础, 笔者所作的对比是有益的尝试。

二、两者对话中的前象征和象征元素

尽管对语言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但在语言是一系列象征性符号 (symbols) 这一点是受到普遍认可的。象征性因素毫无疑问在整个语言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When words are used as vocal equivalents of expressive gestures, we shall say that language is being used in presymbolic ways.These presymbolic uses of language coexist with our symbolic system, and the talking we do everyday life is a thorough blending of symbolic and presymbolic.” (Hayakawa, 1978:78) 在表达比较强烈的情感时前象征性元素尤为明显, 例如, 当一辆车朝我们驶来时, 发出的任何比较大的声音都可以为我们传递警告信号, 这些声音可以是具体的短语, 如“小心”、“嘿”等, 或者就是一声尖叫。在这种情形下, 恐惧信息更多地是由声音的音高和语调传递的, 而不是具体的语言内容。声音本身可以传递很多信息, 这种传递的能力超过象征性符号本身。“As words become exclusively emotional they cease to be words and therefore of course cease to perform any strictly linguistic function.They operate as growls or barks or tears.” (Lewis, 1967:314) 爱情是人类最强烈的情感之一, 因此部分爱情对话可被看作前象征符号。归根结底, 尽管爱情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各种各样, 但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我非常爱你。这一点可以从Romeo and Juliet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对话中得到印证:

Romeo:

By love, who first did prompt me to inquire;

He lent me counsel, and I lent him eyes.

I am no pilot;yet, wert thou as far

As that vast shore wash’d with the fathest sea,

I would adventure for such merchandise.

Juliet:

...

My beauty is as boundless as the sea

My love as deep;the more I give to thee

The more I have for both are infinite

...

梁山伯:贤妹妹我想你, 神思昏昏寝食废

祝英台:梁哥哥我想你, 三餐茶饭无滋味

梁山伯:贤妹妹我想你, 衣冠不整无心理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爱情语言的一部分就等于一些如“Oh!”等的前象征语言。但是, 仅仅有前象征语言是不足以表达爱情的全部的, 还需要有象征符号语言, 否则, 虽然最重要的信息“我爱你”仍然可以得以传递, 但是爱情语言将变得了无生趣, 不可想象。当前象征语言和象征符号语言同时使用时, 一般情况下, 应把前象征语言放在象征符号语言之前, 比如:

“Ow! (前象征语言) My tooth hurts. (象征符号语言) ”

“呸! (前象征语言) 你这个叛徒。 (象征符号语言) ”

“啊! (前象征语言) 我爱你! (象征符号语言) ”

同样在Romeo and Juliet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对话中也是如此:

(1) Romeo:O! (前象征语言) It is my love... (象征符号语言)

O! (前象征语言) thatsheknewshewere... (象征符号语言)

(2) Romeo:O! (前象征语言) that I were a glove upon that hand... (象征符号语言)

Juliet:Ay! (前象征语言)

(3) Romeo:O! (前象征语言) speak again, bright angel... (象征符号语言)

(4) Juliet:O! (前象征语言) If thou dost love, pronounce it faithfully... (象征符号语言)

(5) Romeo:O! (前象征语言) blessed, blessed night... (象征符号语言)

(6) Juliet:O! (前象征语言) for a falconer’s voice To lure this tassel-gentle back again... (象征符号语言)

(7) 祝英台:梁哥哥 (啊) (前象征语言) 我想你, 懒对菱花不梳洗 (象征符号语言)

(8) 梁山伯:贤妹妹 (啊) (前象征语言) 我想你, 提起笔来字忘记 (象征符号语言)

之所以要把前象征语言放在象征符号语言之前可能是由于前者是感情的直接回应, 更直接, 几乎不需要反应时间。基于这点, 前象征语言能更快地深入人心。

如果把前象征语言去掉, 只留下象征符号语言, 并不会影响双方的交流。“Information conveyed by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is the message.What is communicated about relationship-attitudes toward each other, the occasion, and what we are saying———is the metamessage.And it’s metamessage that we react to most strongly.” (Tannen, 1986:27) 也就是说, 交流不仅仅包括交流的内容, 还包括交流的方式。由话语的语调、语速、音高传递的信息在字典中找不到, 但这正是爱情语言想要传递的主要信息, 这部分信息主要是由前象征语言传递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象征符号语言在形式上是象征性的, 但在功能上是前象征性的, 这也就表明了前象征元素在爱情对话中的重要性。爱情对话作为典型的社交型对话, 其目的与其说是传递信息, 不如说是要维系或者建立想要的关系, 其构成成分主要是前象征元素, 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其实是很少的。以Romeo and Juliet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 对话中几乎都是表达对对方的爱恋思念, 唯一的新的信息———关于约会的细节都是在最后才出现。

Juliet:If that thy bent of love be honorable,

Thy purpose marriage send me word tomorrow,

By one that I’ll procure to come to thee,

Where and what time, thou wilt perform the rite;

...At what o’clock tomorrow

Shall I send to thee?

Romeo:At the hour of nine.

祝英台:梁兄 (啊) 你千万要保重, 今后别后何时来 (啊) !

梁:我回家病好后来看你, 只怕是短命天伤不能来。倘若我有长和短, 就在那胡桥镇上立坟碑。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 Romeo and Juliet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话语结构的相似性, 爱情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 对于沐浴爱河的人来说, 最重要的是倾诉自己对对方的情感, 而不是什么有用的信息。虽然相互信息的交流非常有限, 但双方仍有强烈的愿望和对方合作, 正是这种强烈的愿望使得话语得以发展和继续。在这种交流中, 前象征元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前象征元素, 双方的强烈情感得以表达和体现, 爱情语言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具体语言形式的不同上。

三、语用角度

话语的角色各种各样。俞东明教授 (2004) 认为, 话语角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话语产生者, 又可被分为谈话者、作者、报告者、发言人、代言人;一种是话语接收者, 又可分为受众, 听众、旁观者和偷听者。话语产生者之间的角色根据与他人交流过程中承担的言外行为责任的不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比如说报告者可转换为发言人。换句话说, 话语角色的转换意味着责任的转变。对于爱情对话来说, 话语角色非常简单:说话者和听者。在Romeo and Juliet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 对话的内容非常单纯, 大部分对话都是爱的表白, 语言越直接, 其表达的情感越浓烈, 这种浓烈的感情发自双方的肺腑。不论是Romeo, Juliet, 还是梁山伯和祝英台, 每个人都十分乐意承担向对方表达自己情感的责任,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说话者、作者、报道者、发言人和代言人, 也就是五种角色简化为了一种。简单分析一下两者中的对话就可以证实这一点, 这也是Romeo and Juliet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对话的另一个相似点, 如:

Romeo:Lady, by yonder blessed moon I vow

That tips with silver all these fruit-free tops-

Juliet:O, swear not by the moon, the inconstant moon,

That monthly changes in her circled orb,

Lest that thy love prove likewise variable.

Romeo:O, wilt thou leave me so unsatisfied?

Juliet:What satisfaction canst thou have to-night?

梁山伯:贤妹妹 (啊) 我想你, 那日不想到夜里。

祝英台:贤哥哥 (啊) 我想你, 我那夜不想到鸡啼。

四、从具体的表现形式

以上的对比分析揭示了Romeoand Juliet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对话在整体结构和话语角色方面的相似, 然而尽管Romeoand Juliet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主题都是爱情, 但表现爱情的具体方式却不尽相同。具体的语言形式可以映射出它所在的具体的某个文化的特征, 在不同的文化中, 情感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以下就Romeoand Julie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对话的具体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两者形式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对话相比, Romeo和Juliet之间的对话形式更直接, 更浪漫, 语言形式更加多样化, 因而情感也就显得更加热情强烈。在阳台上这单个场景中, “爱 (love) ”在Romeo和Juliet之间的对话中出现了27次, 而“想”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对话中出现了12次。中文中的想可以大概等同于英文中的“爱 (love) ”, 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一些差异。“爱 (love) ”的意思是把自己的心给对方, 而“想”的重点是使用自己的思维。显而易见, “想”比“爱 (love) ”更具体, 更实际。与“爱 (love) ”有关的话题几乎没有界限,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所有想象的远离生活的事物都可以成为“爱 (love) ”的话题, 而“想”非常实际, 脚踏实地, 只有和现实生活有紧密关系的才能算做“想”的范畴。“爱 (love) ”的内容远比“想”的内容更加丰富、浪漫, 因此, Romeo和Juliet之间的爱情对话可以多达200行, 而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爱情对话却只有大概10行。当然, 这并不是说篇幅越长, 说话人的内在情感就越强烈, 这只是形式的问题。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爱情对话主要围绕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 比如“寝食”、“梳洗”、“提笔”、“插针”等, 从中透露出一种细腻真挚的情感, 但这种细节在Romeo和Juliet之间的对话中却很少出现, 在他们之间的对话中, 更多出现的意象是“太阳”、“月亮”、“大海”、“鲜花”等, 从而把爱情提升到了高出日常生活的层次, 比如:

Romeo:By love, that first did prompt me to inquire;

He lent me counsel, and I lent him eyes.

I am no pilot;yet, wert thou as farAs that vast shore wash’d with the farthest sea,

I would adventure for such merchandise.

Juliet:...

This bud of love, by summer’s ripening breath,

May prove a beauteous flower when next we meet.

...

Juliet:...

My bounty is as boundless as the sea

My love as deep;the more I give to thee

The more I have, for both are infinite

此外, Romeo和Juliet之间的对话中也大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从以下Romeo的对白中可以很清楚地体现出来:

Two of the fairest stars in all the heaven,

Having some business, do entreat her eyes

To twinkle in their spheres till they return.

What if her eyes were there, they in her head?

The brightness of her cheek would shame those stars,

As daylight doth a lamp.Her eyes in heaven

Would through the airy region stream so bright

That bird would sing and think it were not night.

Romeo and Juliet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对话形式的差别反映了两种文化对爱情态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传统的文化相对比较实际, 而西方文化则比较浪漫。

五、结语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 前象征元素在爱情话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对于Romeo and Juliet与《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一样的。事实上, 两者不仅在话语结构上相似, 话语角色也是相似的, 两者的区别体现在具体的表达形式上。

参考文献

[1]戴炜栋, 束定芳.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2]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

[3]邵志洪.汉英语研究与对比.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5]Hayakawa, S.I.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ranovich, 1978.

[6]Krzeszowski Tomasz P.Tertium Comparisons. (ed.) Jacek Fisiak, Contrastive Linguistics:Prospects and Prob-lems.1984.Berlin:Mouton Publishers, 1980.

[7]Lewis, C.S.Studies in Words.Cambridge:The Uni-versity Printing House, 1967.

[8]Shakespeare, W.Romeo and Juliet (ed.) Roma Gill.Oxford:Oxford UP, 1982.

[9]Tannen, D.That’s Not What I Meant!New York:William Morrow&Company, 1986.

祝英台与梁山伯 篇8

【关键词】《梁祝》;亚里斯多德;情节论;性格论;情感净化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的是平民子弟梁山伯和富庶闺秀祝英台打破封建婚姻“门当户对”的藩篱,勇于追逐爱情的故事。故事以男主人公病殁,女主人公殉情,而后双双化蝶结尾,富于浓厚的浪漫悲剧色彩。《梁祝》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究竟为何魅力长存,经久不衰?是优美生动的叙述词藻?或是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还是其对现实世界的贴切摩仿给观众带来的共鸣?亚里斯多德的悲剧观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解读《梁祝》的视角。

一、从悲剧的定义看《梁祝》

亚里斯多德对悲剧的定义是:“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在他看来,悲剧应该就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坎坷起伏有真实的行动描写,故事情节完整,具有逻辑性和不可抗拒的宿命感,有震撼人心,净化情感的享受。

《梁祝》以爱情为纽带,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的人生行动联结在一起。男女主人公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是对现实真实的摩仿,故事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有头有身有尾,从男女双方相遇写起,再到相知,然后相许,到最后的爱情绝望和幻灭,起承转合。《梁祝》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行动,观众追逐着人物的喜怒哀乐,产生悲悯之情,这是一种美学上的愉悦感受。

二、《梁祝》的情节论契合度

在悲剧艺术的要素中,亚里斯多德最强调的是情节。“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情节是对于行动的摹仿,是悲剧人物的行动表现。悲剧的目的在于情节的安排,动作的被摹仿,情节的巧妙和环环相扣可以不断推进人物的行动。

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提到,亚里斯多德眼中完美悲剧的情节不应是直接简单的,读者可以预知结局的,而是迂回曲折的,是人力无法去改变去抗衡的情节。《梁祝》故事情节丰富有张力,可以浓缩为七个主要情节“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长亭惜别”,“被逼出嫁”,“楼台相会”,“心死投坟”和“化蝶翩飞”。在明媚春光里,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两人志趣相投,结为兄弟。在观众认为他们可以执子之手,共同偕老的时候, 故事发生了转折:梁山伯求亲被拒, 心灰意冷,抑郁而终。祝英台被逼他嫁,投坟殉情,双双化蝶,相依谢幕。

《梁祝》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符合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双重情节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由福转向祸,主人公因祝家的传统的门第之见而离世,引起观众的悲悯之心,满足道德上的快感,最后创作者又对梁祝的祸事做出了一定的补偿,让他们化为蝴蝶,死后可以相守,由祸又转向福。但是亚里斯多德认为“圆满收场”是一种“弱点”,因此这种双重情节并不符合亚里斯多德对悲剧的定义,不符合他所赞同的艺术标准。

三、《梁祝》的性格论契合度

“性格”,在亚里斯多德的悲剧六要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性格是悲剧的身体骨骼,“剧中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他们的抉择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第一,性格必须善良,这样观众看到其不幸遭遇时,才会产生悲悯之心。在《梁祝》里,男女主人公都是品行端正的人。祝英台虽出生名门望族,但却不热衷炫耀自己的金钱和特权,没有门第之见。她对马文才的仗势欺人之举极为厌恶,却很欣赏梁山伯的仗义和正直。梁山伯同样是个真诚善良的人,在祝英台受到嘲笑时,挺身而出,在生活上也是处处照顾结义“弟弟”。他好学上进,有责任感,希望考取功名为百姓谋福利。综上,两个主角都符合悲剧性格的善良这一点。

第二,性格必须合适,人物的性格必须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相符合,和剧本情节发展逻辑相符合,想要表达的主题相符合。对于《梁祝》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当时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等级观念已然根深蒂固。祝家是名门望族,祝英台属于社会上流,因此她有骄傲任性的一面,也正因为出身这样的家庭,她向往自由,想要摆脱诸多束缚。梁山伯少年丧父,家境贫寒,属于知识分子中弱势群体的一员,他想要扬名立万,就只有通过科考,谋取一官半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他们有了交集,才有了后面的故事。两人的性格适合这一点也成立。

第三,性格必须与一般人相似,人物要不超脱凡人,这样才易于引起观众的共鸣。梁山伯和祝英台有生活原型,是真实可感的形象,他们性格上存在弱点,不是尽善尽美的,如梁山伯有几分懦弱,祝英台有几分任性。同时,他们的经历大体上也是观众群体可以切身体验的,观众可以理解他们的感情,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而心起波澜。因此,人物性格也满足第三点。

第四,性格必须一致。人物的性格不应反复无常,前后一致。纵观《梁祝》,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性格是前后一致的。从祝英台首次亮相就可以看出,她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封建的家族尊卑很反感。她女扮男装,出门求学,来到碧落书院,这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在学习时,她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因观点与老师不同而受到责罚。但是,她始终保持着这种独特的性格,以致结局,她用死来反抗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梁山伯这个人物也是首尾相符的,他追求学问,好学上进,最终成为了县令。他一直待人真诚正直,因此收获了祝英台的爱情。由于性格懦弱,求而不得,最后才会抑郁而终,用死向等级门第妥协屈服了。

《梁祝》中的悲剧人物的特点与亚里斯多德对于悲剧人物的要求是一致的,在性格论这点上与亚里斯多德的悲剧学说是又一定的契合度的。

四、《梁祝》的功用论:净化情感

《诗学》第六章谈到悲剧的作用“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而悲剧的这种净化作用可以让观众“感到一种舒畅的松弛”,得到一种“无害的快感”。这种美的享受不仅有利于观众的心理健康,对于社会也有一定的益处。

《梁祝》中的凄美爱情,令人回味无穷。因所属的社会阶层的差异,梁山伯上门求亲,直接被拒。为了坚持自己的爱情,他遭到梁家人的毒打。回家之后,卧病在床,最终遗憾而终。祝英台为求学,不惜女扮男装,为了爱情公然反抗自己的父母,最后以投坟这种决绝的方式离开人世。在封建礼教的大背景下,这种爱情是不被接受的,正是他们的这种反叛而不能得宿命激起观众的哀怜,收获一种悲剧的快感,情感得到净化和陶冶,与此同时反思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为改变制度而开始寻求出路。

五、总结

亚里斯多德的悲剧学说虽创建于古希腊时期,但该学说对其后的中西方文艺作品的创作有着指导和借鉴的积极意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创作原则与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在性格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梁祝》以化蝶的形式满足了观众道德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想,没有成就最悲惨的结局,不能成为亚里斯多德认可的如欧里庇得斯“最富悲剧性的诗人”笔下的完美悲剧。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作者简介:

上一篇:职业学院党校工作计划下一篇:春节期间广州天气预报情况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