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淘汰管理制度(精选13篇)
为了进一步规范药品淘汰工作流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药事工作原则,经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以下简称药事会)研究,制定如下药品淘汰工作制度:
一、药品淘汰的范围:
1、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批准文号的药品,按规定立即淘汰,不得使用。
2、临床使用量小(连续三个月总量消耗≤20个最小包装单位)并且可以被替代的药品;
3、在临床治疗中出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
4、在临床使用中严重违反医院行风管理规定所涉及的药品;
5、讨论通过的新药,在三个月试用期间用量很少(三个月总量消耗≤20个最小包装单位)的品种。
6、临床专科在填写《新药采购申报认证表》时,同时应考虑淘汰1种本科室原先使用的同类或类同药品,待所申请的新药正式引进时,专科提出的待淘汰药品不再购进。特殊情况(如新设的专科及无法替代的药品等)可不提交淘汰药品,但需经药学组讨论,并提交药事管理委员会研究。
二、药品淘汰的审批:
1 种猪淘汰和防疫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种猪淘汰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 种猪生存的时间要比育肥猪生存的时间更长, 育肥猪当达到出栏的标准之后, 就会被宰杀, 进入消费市场, 而种猪则要进行后代的繁殖过程, 其生存的时间更长, 这种长时间的生存和繁殖, 使得种猪的肉质、营养出现下降, 甚至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不应当进入消费市场, 但是, 多数养殖场并不希望种猪浪费, 所以私自宰杀的情况仍然存在, 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2 防疫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 种猪的防疫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操作不当较多, 养殖场的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随意注射疫苗和抗生素类药物, 使猪的免疫系统出现问题, 不仅不利于种猪的生长, 同时还会影响仔猪的身体健康; (2) 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到位, 养殖场的不当操作难以发现; (3) 兽医队伍乱象较多, 许多没有资质的兽医人员也从事防疫工作, 他们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 工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4) 养殖场的防疫知识和能力不足, 其防疫工作的开展一般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 其科学性很难保证。
2 提升种猪淘汰和防疫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管理力度, 实行检疫签证制度
畜牧管理部门在检查的过程中, 要重视种猪的检疫工作, 并为其建立一套完善的检疫签证制度, 以此来避免种猪的私自宰杀行为, 管理部门要认识到种猪淘汰管理的重要性, 摒弃以往的放任管理模式, 提升管理的强度, 并让养殖从业人员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 以促进淘汰工作走入正轨。
对种猪中的老弱病残群体要及时淘汰, 这样可以保证种猪群体的质量, 并减少传染疾病的出现, 相关监督部门要建立免疫证记载记录, 建立种猪的免疫病名以及免疫耳标, 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管理的科学性, 保证种猪群体的健康水平, 养殖场的从业人员要主动报检, 寻求监管部门的帮助, 兽医检疫人员应当认真履责, 控制种猪传染疾病的源头, 避免疫病的扩散。
2.2 加强种猪的防疫意识, 提升养殖的科学性
相关畜牧管理部门要注意提升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提高他们的养殖科学水平。这种不当的淘汰和防疫问题在现如今的养殖过程中仍然比较常见, 养殖户自身不懂得其中的知识和原理, 其行为必然会存在不当, 所以, 监管部门要起到监管和教育的责任, 帮助养殖户提升防疫意识, 使其了解种猪淘汰的必要性以及随意宰杀的危害性, 组织养殖户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在淘汰种猪时, 要具有种猪检疫合格证明, 并配备防疫标识, 如果养殖户私自处理, 则应当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2.3 建立有效的巡查检查制度
在监管的过程中, 能够有效的发现养殖场的不当操作, 发现其淘汰种猪中的问题以及防疫工作中的乱象, 为此, 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巡查检查的力度, 制定更加有效的监管制度, 提升监督的效率。同时, 养殖所在区域的动物卫生监督所, 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发现问题之后及时上报, 对于养殖户的违法问题, 要及时进行惩罚, 已达到教育的目的。
2.4 建立本行业的协会, 加强行业管理
相关的养殖户可以进行联合, 组建本区域内的行业协会, 以此增强行业自律性, 提升种猪管理的效果, 政府相关部门要起到牵头的作用, 积极促成行业管理协会的成立, 这样也能减少政府部门的工作压力, 有效促进管理方式的改革。该行业协会可以选择资质健全、价格合适的合作单位进行种猪的淘汰处理, 实现种猪资源的再利用, 并为养殖户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促进养殖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 管理部门要对行业协会进行必要的监管, 定期检查其工作的成绩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检查其是否建立了相关的检疫、卫生、消毒和防疫制度, 避免其不认真履职, 保证行业管理协会能够真正为养殖户服务, 能够为我国的畜牧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国红.动物疫病防治的健康养殖战略 (上) [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 (1) :11-13.
所谓末位淘汰制,是指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所设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而实际生活中,部分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将“末位淘汰制”的内容纳入劳动合同中,而在具体实施“末位淘汰制”时,往往以部分员工考核不合格,在绩效管理中排名靠后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对于该种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目前司法实践中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末位淘汰制”是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岗位的实际情况所设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管理制度。该种管理方法引入员工激励机制,使企业充满生机,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促进企业的发展,应予支持。另外,用人单位将“末位淘汰制”引入劳动合同时劳动者亦未提出异议,可视为劳动者认可该种绩效考核的形式,故“末位淘汰制”应是合法有效的。
第二种观点:“末位淘汰制”虽然属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但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对业绩居于末位的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若无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而目前“末位淘汰制”并非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定情形,故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不符合法律规定。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在于:
(1)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性,故《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权利是进行严格限制的,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衡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通常情形主要是依据上述条款及《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该条系针对经济性裁员的规定,与“末位淘汰”情形下的解除无关,不再引述),除此之外用人单位是无权解除劳动关系的。而在上述条款中,并未规定“末位淘汰制”是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定事由,故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关系缺乏法律依据。
(2)“末位淘汰制”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形。
首先,在績效考核中居于“末位”不等同于“不能胜任工作”,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比如一个企业里的包装工,正常情况下一个员工每分钟可以包装30个左右,在实行绩效考核后,A员工每分钟包装40个(居首),B员工每分钟包装31个(居末),那么B员工是否属于不能胜任工作?显然不是。
其次,即使居于末位的员工不能胜任工作,比如上述案例中,B员工每分钟只包装了20个,通常可以理解为不能完全胜任工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了?同样也不能。用人单位必须先对其进行岗位调整或者经过培训,经过换岗或培训之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方可在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后解除劳动关系。
由此可以明确,用人单位设立“末位淘汰制”实行绩效考核,进而以劳动者考核居于末位为由直接解除劳动关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再有,关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举证责任,也在用人单位一方。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关系、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因此,即使发生该类纠纷,也必须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其具体的考核依据以及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事实。至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考核依据是否可以作为衡量劳动者能否胜任工作的依据,应由裁判人员依照经验法则对考核依据的合理性进行评估,而不能径行以用人单位提供的考核依据作为劳动者是否胜任工作的依据。
(3)在考核中居于末位,亦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有观点认为,劳动者业绩居于末位,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该观点是明显错误的。所谓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必先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然后劳动者主观上有故意违反规章制度的故意,并在此主观故意支配之下实施了相应的限制性行为。而在考核中居于末位,是一种事实状态,不存在主观故意,故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设备改造更新与设备报废、淘汰管理制度
二○一一年四月
设备改造更新与设备报废、淘汰管理制度 一、一般设备的改造更新计划由机电科根据矿发展规划提出方案, 由机电矿长审批, 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对主要设备的改造更新, 应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论证, 报矿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二、设备的技术改造应结合大修理进行, 改造费用可列入大修费或其他费用。
三、设备更新的原则是: 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旧设备,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 可以报废更新。
1、设备老化, 技术状态落后, 耗能高, 效率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老、旧、杂设备。
2、通过修理, 虽然能恢复精度和性能, 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原价值80%的设备。
3、严重污染环境, 危害人身健康, 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
4、遭受意外灾害, 损坏严重, 无法修复的。
5、设备报废可结合设备清查, 每年进行一次, 由机电矿长、机电科、财务科、材料小组组成鉴定小组, 提出报废 2
意见, 按规定批准后执行。
6、凡是已提完折旧的老旧设备由矿长审批,报上级公司备案。
7、凡未提完折旧的老旧设备.需提前报废时,由矿呈报.经上级审批, 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8、待报废设备在未批准前, 应妥善保管好, 已批准报废的设备应将其中可利用部分, 折价入帐, 入库保管。、已批准报废的设备, 应办理报废的财务手续, 报废设备的残值收益, 必须用于设备改造和更新。
四、淘汰设备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的目录第一、二、三批通知》精神,切实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安全生产,强化煤矿机电、提升、运输等系统矿用设备的现场管理。凡属于淘汰设备范围内的设备坚决停用、拆除。更换先进设备。
2、在用设备未到淘汰期限的,要提前做好更换准备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更换计划。做出更换方案,到期及时更换绝不延期使用。不按规定更换者责任自负,严肃处理。
3、严把设备购进关。对国家煤矿安监局规定的三批淘汰设备严禁购置、租赁,如发现购进,立即退回、更换。并 3
追究供应人责任。
4、严把淘汰设备入井关。设备入井前,由机电科设备组负责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后,由设备组签发“入井检查合格证”,井口安全员负责对入井设备把关。对于无“入井检查合格证”的设备严禁入井,否则追究井口安全员的责任。
5、定期检查。对于在井下在使用中的设备,设备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发现井下使用中的淘汰设备,立即更换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及单位的责任。
销售部末位淘汰管理制度
1.目的:
通过实施员工末位淘汰激活公司人力资源,点燃员工工作激情,提升组织绩效,建立良好的员工进退机制,为优秀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东莞市永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部销售顾问,不包括实习生、销售助理和试用期销售顾问。
3.淘汰机制及评定依据:
3.1员工末位淘汰实施积分制,对于所有销售顾问进行实时打分月度累加,季度末时分数排名最后者实施淘汰。
4.末位淘汰积分依据:
4.1有触犯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如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等行为,所属部门不得隐瞒,立即上报公司直接对其进行淘汰。
4.2考核期限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每3个月考核一次。
4.3考核具体涵盖销售任务达成、销售顾客满意度、日常工作态度和表现三个方面,考核评分共计100分。销售任务达成占40分,满意度占40分,日常工作态度和表现占20分.4.4淘汰积分的具体标准参考销售部业务考核标准、客户关爱部组织的各销售顾问内测满意度成绩以及部门主管/经理对销售顾问日常工作态度和表现的评价.确保可操作、有公信力。5.员工进退机制:
5.1综合整季度的各销售顾问的评分表现,营销部需在本季度第三个月25日前向人力资源部提起人力资源信息报备流程,在季度末确认需淘汰人员名单,经销售部经理批准后,进行公示,人力资源部可进行补员招聘。
5.2在季度末确定需淘汰人员人选,经销售部经理审核,总经理审批后,实施淘汰,予以解除劳动关系。
6、员工申述管理:
6.1在公示后三日内,当事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需提起书面申述申请逐级解决,无书面异议的,视为认同公示结果,服从公司安排。6.2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销售部所有。
7、本制度2014年7月1日起执行。
6、附件:《销售部末位淘汰上报表》《销售部末位淘汰申述表》
表一:
东莞市永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部季度末位淘汰上报表
制表:审核:批准:
表二:
东莞市永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部末位淘汰申述表
一、目的二、受末位淘汰制度考核的人员
三、末位淘汰考核标准
四、被淘汰善后处理
一、为了达到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最大化的体现,销售部为公司创造最大的销售价值,将能力不足、不适应销售部工作、达不到销售业绩的员工调整出该队伍。对其他销售人员起到引以为戒的作用,使销售部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二、受末位淘汰制度考核的人员
销售部销售人员
三、末位淘汰考核标准
(一)考核期限自2014年6月1日起执行,每3个月考核一次。
(二)考核内容
考勤,日常工作达到销售任务的销量
(三)淘汰细则
1、考核的2014年6月1日起执行,每3个月考核一次
2、考核具体涵盖日常考勤、日常工作,销售任务的排名,考核评分共计100分,三个类型方面,日常工作占15%,日常考勤占15%,销售任务占70%。
3、自2014年6月1日起执行,每3个月考核一次。
2015年5月12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 为规范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目录管理工作, 加快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安全技术装备, 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淘汰落后与推广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目录管理办法》 (安监总厅科技〔2015〕43号) 。为规范淘汰落后与推广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目录管理工作, 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 (国办发〔2015〕20号) 等有关规定, 制定该办法。国家对危及生产安全的落后安全技术装备实行强制淘汰制度, 鼓励和支持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落后安全技术装备, 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重危及安全生产或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工艺和设备。落后安全技术装备分为限制类和禁止类。限制类, 是指限定在特定条件、有限范围和一定时期内能够使用的技术和装备;禁止类, 是指禁止使用的技术和装备。先进安全技术装备, 是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 安全性能好, 实用管用的技术和装备。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的筛选采取自愿申报、组织推荐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主动依职权确定的方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成立审查组, 对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推荐单位报送的推荐名单进行审查, 提出《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和《推广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目录》。《目录》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公示10个工作日后, 按程序报批, 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
【关键词】 门诊药房;管理;药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4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54-01
2001年2月28日全国人大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法。”[1]可见,保障用药安全,维护人民健康是从事药品管理机构的首要任务,在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中,必须依法办事,把保障用药安全落到实处。药品的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门诊药房是药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门诊药房药品管理的好,才能使患者用药安全,应把对药品质量的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必须加强药的管理。
1、门诊药房药品的发放情况 我院门诊药房有2个窗口,每日处方量为500张左右,我院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处方医師开电子处方,并打印处方,由收费室划价收费,再到药房进行处方调配,药房调剂人员根据处方内容调配,然后发药给患者。
2、门诊药房药品的管理 药品质量的把关包括:入库验收、保管等过程
2.1 药品的入库 我院药品库房实行零库存管理后,由各部门药房做好领用计划发送电脑,由主任统一采购,药品公司按计划发放送药到各药房,库管人员清点验收后,药品直接进入药房,药品入库摆放除要点清规格数量外,还要核对药品包装的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等,若发现问题及时与库房管理人员联系。
2.2 普通药品的管理 药房药品按片剂、针剂、外用药品、贵重药品分类摆放,按药理作用分类放置,对同一厂家不同规格分类摆放,以免混淆,发药时做到先进先出,近期先出,不准发出过期失效、变质、破损等药品。
2.3 麻醉药品的管理 麻醉药品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制度,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使用麻醉药品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职称,才能开麻醉处方,同时对每张处方的限量、长期连续用药的患者都有相应规定。药房调配人员凭医师处方调配,并收回空安瓿。
2.4 精神药品的管理 由按规定具备相应技术职称的医生持专用精神药品处方,根据规定剂量开精神药品,重症患者需加大剂量时,主任医师需在剂量处双签名。放射性的高危药品要单独摆放。
2.5 贵重药品的管理 药房把金额在一百元以上的药品列为贵重药品,如:洛赛克等,采取每日统计,做到帐物相符。
2.6 效期药品管理 药房对药品有效期实行严格管理。每次药品入库上架时,对药品批号,效期近的摆放在前面,效期远的放在后面,有专门的效期登记本,每月定期对所有药品查询效期,效期在半年以内的药品进行登记,对滞销、效期在一年年内的药品,及时与药库和临床联系,做到调配和使用,以防积压过期造成浪费,对破损药品及时报废。[2]
2.7 药品的储存 要按药品包装说明的要求储存方法进行保存,需密封储存的药品不能随意拆包,低温保存的药品应放置于冰箱2℃-8℃储存,每天由专人检查冰箱温度,防止温度过低而导致药品冰冻,需避光储存的药品,置于阴凉的柜中或装在避光的容器中。
2.8 药品的定期盘点 定期进行药品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并如实上报药品数量、规格、价格。
药品的管理非常重要,对药品进行科学的管理是保证药品质量、数量,做好药品供应的根本,对医院药房药品实行科学经济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0(03)
[2] 闫文亮,加强药房管理塑造药剂科窗口服务形象《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69-170
落后工艺设备限期淘汰制度是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由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公布名录和期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经济综合主管部门监督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和使用者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的法律制度。
这项制度是新近修改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一项新制度。规定该制度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和先进设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防治污染的方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为源头控制,一种为尾部治理,其中源头控制要求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而尾部治理则着眼于已产生的污染物的消除。由于污染物一旦产生,往往无法消除或难以消除,所以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都是得不偿失的,而实行源头控制则可有效地避免污染的产生,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项制度是我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与国际上流行的清洁生产制度是一致的。
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1]1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
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61号)以及国务院制订的钢铁、有色金属、纺织行业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文件要求,“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继续采取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给予奖励。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能源局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附件:
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61号)以及国务院制订的钢铁、有色金属、纺织行业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文件要求,“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给予奖励(以下简称奖励资金)。为规范奖励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要切实承担起淘汰落后产能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地方政府要切实负担起本行政区域内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职责,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督促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行业为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电力、炼铁、炼钢、焦炭、电石、铁合金、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制革、印染、化纤以及涉及重金属污染的行业。
第二章 奖励条件和标准
第四条 奖励资金支持淘汰的落后产能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满足奖励门槛要求。奖励门槛依据国家相关文件、产业政策等确定,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情况逐步提高,2011年-2013年的奖励门槛详见附1。
2.相关生产线和设备型号与项目批复等有效证明材料相一致,必须在当年拆除或废毁,不得转移。
3.近三年处于正常生产状态(根据企业纳税凭证、电费清单、生产许可证等确定),如年均实际产量比项目批复生产能力少20%以上,落后产能按年均实际产量确定。
4.所属企业相关情况与项目批复、工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有效证明材料相一致。
5.经整改环保不达标,规模较小的重金属污染企业应整体淘汰。
6.未享受与淘汰落后产能相关的其他财政资金支持。
第五条 中央财政根据预算安排、地方当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上目标任务实际完成和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等因素安排奖励资金。对具体项目的奖励标准和金额由地方根据本办法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三章 资金安排和使用
第六条 每年3月底前,省级财政会同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根据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上报的本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及计划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提出计划淘汰且符合奖励条件的落后产能规模、具体企业名单以及计划淘汰的主要设备等,联合上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中央企业按属地原则上报,同等享受奖励资金支持。
第七条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审核下达奖励资金预算。
第八条 各地区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与中央奖励资金一并使用。
第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奖励资金预算,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资金分配方案,按规定审核下达和拨付奖励资金。
第十条 奖励资金必须专项用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化解债务等淘汰落后产能相关支出,不得用于平衡地方财力。
第十一条 奖励资金由地方统筹安排使用,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支持的淘汰落后产能项目须符合本办法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
2.优先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妥善安置职工后,剩余资金再用于企业转产、化解债务等相关支出。
3.优先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重、职工安置数量多和困难大的企业,主要是整体淘汰企业。
4.优先支持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每年12月底前,各地区要按照《关于印发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1〕46号)要求,对落后产能实际淘汰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出具书面验收意见,并在省级人民政府网站和当地主流媒体上向社会公告本地区已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企业名单。
次年2月底前,省级财政、工业和信息化、能源等部门要将奖励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详见附2)、落后产能实际淘汰情况和书面验收意见等上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同时,要将使用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企业基本情况、录像、图片等相关资料整理成卷,以备检查。
第十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组织对地方落后产能实际淘汰、奖励资金安排使用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第十四条 对有下列情形的,各级财政部门应扣回相关奖励资金,情节严重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规定,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虚报冒领奖励资金的;
(二)转移淘汰设备,违规恢复生产的;
(三)重复申报淘汰落后产能项目的;
(四)出具虚假报告和证明材料的。
第十五条 对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及未按规定安排使用奖励资金的地方,财政部将收回相关奖励资金,情节严重的,将对项目所在市县给予通报批评、暂停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申请资格等处罚,并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采取先淘汰后奖励、先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后安排资金、按落后产能淘汰进度拨付资金等方式,加强资金监督管理,确保奖励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负责解释,各省(区、市)要依据本办法和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明确奖励资金安排原则、支持重点、支持标准等,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备案。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同时《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873号)废止。
附:1.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范围
【关键词】 麻醉药品;管理;药剂科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52 文章編号:1004-7484(2014)-03-1706-02
麻醉药品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以帮助患者在外科手术等减少疼痛感,以便能更好的完成手术的一类药品。但是,连续使用或者滥用、乱用容易让使用者身体和精神产生依赖性。常用的麻醉药品有醋托啡(Acetorphine)、乙酰阿法甲基芬太尼(Acetylalphamethylfentanyl)、醋美沙朵(Acetylmethadol)、阿芬太尼(Alfentanil)等[1]。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数量逐年增加,对药剂科麻醉药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合理和严格的麻醉药品管理能更好的服务于外科手术的需要,有助于实现帮助患者痊愈的有效性。相反,没有严格和合理的管理模式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进度和治疗质量,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2]。所以,为了麻醉药品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尤其是外科手术,必须对目前的药剂科麻醉药品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实现麻醉药品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进一步发挥麻醉药品管理的功能。
1 药剂科麻醉药品管理问题分析
对我院药剂科麻醉药品管理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一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书写不规范,二是责任不明确;三是管理机制不完善。
1.1 书写不规范 造成书写不规范这一现象的主体是医生,虽然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容易造成麻醉药品的流失,不仅给医院造成一定的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原因主要是医生主观习惯形成的书写不规范潜移默化的应用在麻醉药品的调配过程中,包括剂量和用法的书写不规范等。
1.2 责任不明确 当前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中,虽然比较严格,药房分工明确,账物相符,但是由于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繁忙而造成的把药品和处方放在药师窗口后常常忙其他事情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再回来取的情况偶有发生。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药品责任人,在药品出现丢失的时候,常常找不到具体的责任承担者,这就很容易造成药品的丢失,让安全隐患流入社会。
1.3 麻醉药品管理机制不完善 麻醉药品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虽然是客观的事实情况,但是其也是在现实的条件下形成的,如在新《管理条例》中人性化的考虑了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适当可以增加麻醉药品的数量和频率,但是疼痛的标准没有具体的量化,这就造成了患者完全拼主观意识描述疼痛来获取医生开镇痛药物的事实[3]。在这个环节,医生并不能很好的对患者疼痛描述的真伪以及程度进行很好的判断,只能尊重。又如,麻醉类药品并没有实现跨区域的网络化管理,甚至没有实现跨院的网络化管理,这就出现了一个病患拥有2张甚至多张“麻醉卡”来获取麻醉药品。再者,还存在患者未将未用完的麻醉药品无偿返还院方的情况,这与病人对没有使用完的麻醉药品应该返还医院这一规定是相悖的,未用完的麻醉药品未返还医院就任由患者处理。以上几种情况即反映出麻醉药品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管理机制不完善的安全隐患,多开镇痛药、其他麻醉药品,用不完自己处理,这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2 药剂科麻醉药品管理对策
针对我院药剂科麻醉药品管理存在的以上问题,在我院实行以下措施来解决当前的管理问题,促进麻醉药品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2.1 规范书写及操作 对我院医生和药师进行了麻醉药品的使用方法进行强化培训,并定期考核,要求医生在处方中书写规范,保证字迹清晰,标注清楚剂型、剂量、用法。实行责任制,对书写不规范或者让他人代理签字而造成药品流失、患者损失的情况给予严肃处理。
2.2 明确责任、健全规章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加强我院药剂科实行麻醉药品药物分管机制,即加强科室的工作人员对自己负责的麻醉药品负责,并直接对药剂科负责。严肃处理把处方放在药师窗口就离开忙其他事情的情况,严格实行一对一交接制度,让每个药品、每个处方都有具体的责任人。实行岗位责任制,认真做好每个护士、药师上下班交接登记记录,做到一旦发生问题就有记录可查。此外,还不定期对药品的管理进行检查,对负责人员进行考核,以保证麻醉药品科学管理、责任管理。
2.3 完善管理机制 我院还对麻醉药品管理机制进行了完善,具体为:第一,建立起病患麻醉药品剂量审查制度,即不完全根据患者的描述和要求开具药品,而是结合患者疼痛描述,医生严格把关来开药品。第二,建立起完善的药物领取、保存、归档、退回、使用和销毁的药物管理制度,即先对麻醉类药物进行编号,并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管理,建立现代网络管理模式,对每次患者的开药、归还都进行记录,严格审查“一患多卡”现象。第三,建立了未用完药品归还制度,即在患者领取的止痛药时给予归还精神传达,对护士开展未用完药必须归还思想宣传,另外还对骗取麻醉药品、未用完不归还者严肃处理,形成威慑力。
3 结 果
在对我院药剂科麻醉药品管理问题总结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规范书写及操作、明确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对策后,管理质量相比以前得到较大的提升,更加合理。本来就少见的书写不规范在实施以上制度后没有发生过,护士、药师、医生都各尽其职,并且能做好上下班交接登记、主动对自己负责的药品清理、整理,药品丢失情况几乎没有。麻醉药品处方剂量更加合理,为发生多给、多要药品的现象。由于剂量的控制较好,药品回收率、回收量都下降,而且回收效果良好,患者归还为用完药品主动性提高。总之,多管齐下对于解决药剂科麻醉药品的管理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尹红.药剂科麻醉药品管理实践与思考[J].中国药事,2010(011):1124-1125.
[2] 臧传华.药剂科麻醉药品管理的思考[J].北方药学,2012,9(12):62-63.
1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药库管理
1.1 采购管理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 在用的麻醉药品有7个品种共11个品规, 第一类精神药品有4种, 有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 虽然品种不算很多, 但是大多数药品的使用量还是较多的, 每月采购金额在十万元左右。在采购管理方面由负责该类药品的专人根据临床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药品采购人员按计划凭取得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到本辖区内定点的医药批发企业购买, 采取银行转账方式付款。药品由批发企业派专人送货上门。
1.2 验收入库的管理
医药批发企业将计划所购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送达药库后, 专管人员组织相关人员根据药品销售清单即刻验收, 我们采取双人开箱验收, 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 验收内容包括:日期、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质量情况, 并填写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验收登记簿, 将凭证号、药品质量情况和验收结论一并写入, 验收人和保管员双人签名。验收完毕将药品按品种、规格放入保险柜并上锁储存。随货销售清单交给药库专人微机入库, 连同入库明细单一起单独保存, 供上级检查备用。我院因库房面积所限, 使用保险柜储存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并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安装了监控设施和报警装置, 配备灭火器等防火器材。1.3领用出库管理医院规定住院 (中心) 药房、门诊西药房和急诊药房请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必须单独打印请领单, 药库凭该领药单按库存数量审核并打印出库单, 按照出库单上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和批号发放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如发出药品为注射剂则须收回对应规格数量的空安瓿, 药库保管员必须双人核对发放, 并在专用账册上详细登记、签名, 领药人员也一并签名。1.4其他管理由于我们药库管理人员在验收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 工作比较认真负责, 发现破损的药品和短少药品的情况当场指出, 医药批发企业及时给予补足数量。此外我院至今未发生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被盗和被抢事件。
2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药房管理
2.1 由医务部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分期学习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规定和使用知识, 并进行考试, 执业医师和药师考试合格者, 分别取得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和调配资格, 并将其签名留样、备查。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开具、调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
2.2 住院 (中心) 药房、门诊药房和急诊药房设立保险柜存放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也装备监控设施, 按医院批准的基数进行管理, 除非有特殊情况, 不得超过申请的基数领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同时实行“五专”管理即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颜色为淡红色, 其右上角标注有“麻、精一”字样, 并规定注射用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仅限医院内使用, 或医务人员出诊到患者家中使用, 并将空安瓿带回。
2.3 住院 (中心) 药房、门诊药房和急诊药房在领回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后应及时做好入账专册登记, 其内容包括:凭证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和生产厂家、发药人、核对人和领用人等。
2.4 住院 (中心) 药房在发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 必须有合格的专用处方, 按照处方药品的剂型规格数量, 由专人调配另一人复核无误后方可发出。并规定麻醉药品处方逐日开具, 每张处方所有剂型的数量均为1日常用量。如为注射剂尚须收回对应规格数量的空安瓿。并为处方进行编号, 逐日计数管理, 之后在专用账册上详细登记。下班前将各品规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当天的消耗情况逐一登记, 作为交接班记录。
2.5 门 (急) 诊西药房在发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 要求患者或代办人提供患者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门诊病历和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以及患者的疾病诊断证明、患者和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 并有已收费的合格的专用处方, 经收方人审核无误后, 由专人负责调配并经另一人复核后方可发出。并规定每张处方的限量:注射剂为1次常用量, 控缓释制剂为7日常用量, 其他剂型为3日常用量;如果是癌症疼痛患者, 控缓释制剂可以为15日常用量。处方当日有效。如调配的是注射剂, 调配人须将药品送到门诊注射室, 监督注射完毕再将空安瓿收回, 并给该处方进行编号, 以便于逐日消耗登记, 之后在专用账册上详细登记。下班前将当天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消耗情况逐一登记, 供交接班使用和上级部门检查备用。
3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上需要改进的建议
3.1 尽管我院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从采购、验收入库、储存、领取到使用都严格依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 但是在日常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少数已取得麻醉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对相关药品管理的法规不够熟悉, 以及对WHO倡导的“癌痛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精神的领会不到位, 在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剂量把握上, 因为担心产生成瘾性和依赖性而没有使用到最合适的镇痛剂量, 致使晚期癌痛患者未能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其生活质量也受到影响。据一项对11882位癌痛病人应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调查显示, 只有4位病人出现了精神依赖性, 因此不必顾虑成瘾性问题[2]。另有文献报道, 国外通过贯彻“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 近20年的大量临床实践证实, 癌症患者长期使用吗啡镇痛而成瘾者罕见[3]。为此建议已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加强业务学习, 结合“癌痛治疗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 给予癌痛患者合适的剂量, 从而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假装疼痛, 存在套取或骗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现象, 他们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 比如使用假身份证或同一天在多家医院看病等等, 对于这种情况医务人员难以识别。建议给每一位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的病历和个人资料输入电脑, 建立区域性的网络化管理;此外, 广大医务人员要擦亮眼睛, 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3 由于注射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仅限在医院内使用, 医务人员出诊到病人家中使用也不现实, 因此农村晚期癌痛患者只能口服镇痛药物止痛, 但是如果是食道癌或胃癌患者等口服药物有困难或不能口服止痛药的情况, 使用注射剂镇痛又不可能, 所以笔者建议该管理规定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不断完善, 以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 需要我们广大医务人员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理论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在临床实践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 共同把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为确保该类药品安全有效的规范管理和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库房、门 (急) 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管理措施及管理流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药品管理体系在药库的采购管理、验收入库, 门 (急) 诊科室、住院药房的领药管理和发放, 空安瓿回收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的严格的人员、处方、药品等相应管理措施。结论 我院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体系, 管理效果较好, 确保了本院该类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
关键词: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桂枝.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4) :614.
[2]马平, 张建平.癌症疼痛治疗中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 , 2006, 27 (10) :11.
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现在有些幼儿园的管理中引入了末位淘汰制。其具体的做法就是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按照这些评价指标的学期结束或学年结束时对所有的教师进行评价,得分最低的教师将被“淘汰”。引入竞争的末位淘汰制客观上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这对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的确是有很大的帮助。对管理者而言,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说是比较省事省力的,只要把这些评价指标在计划的时间内对教师逐一评价就可以了。然而,无论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末位淘汰这种管理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弱点。从长远来看,它的破坏作用很可能比其他表面的建设性作用要大得多。本文试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末位淘汰制可能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从而使我们更清楚这种管理方式的局限性,以便使幼儿园的人事管理走上更加科学化的道路。
末位淘汰制是对安全需要的冲击
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始动力,也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它激发人的活动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同时还指出,人的需要是一个由低而高逐级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低级的需要无法满足时,人很难追求更高的需要。生理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一种基本需要,它在一切需要中最优先的。安全需要是指如果生理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出一组安全的、有秩序的、可以预测的环境,要求有稳定的职业,并有生活保障。安全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就会产生一种威胁感和恐惧感。爱的需要是指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爱的需要。爱的需要包括给别人的爱和接受别人的爱两个方面。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里就不再一一解释了。
就安全需要和爱的需要这两个层次上的需要来说,末位淘汰制的实施非但不能进一步的满足,反而是一种削弱。因为不管大家如何地积极或努力地工作,总是会有人在最后的测评中处于“末位”,也就是说即使大家都拼了命地工作,总会有人被“淘汰”。这无疑就造成一种直接的恐慌。职业的安全感没有保障了,生活如何保障——这在我们国家尤其重要,因为大多数人的职业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的保障。马斯洛也指出,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威胁感和恐惧感。当人处于恐惧状态时,尤其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时,很可能就会引发一种极端的行为方式,严重时出现激动不安,思维和行为失去控制,甚至休克。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情况,很难说就是一定会出现。
但问题在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教师无法把自己的恐惧感排除到工作之外,那就势必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总是要强调教师对儿童要有爱心,要热爱儿童,要尊重儿童,但我们却很少在这方面给教师以支持,反而削弱教师拥有爱心的基础——爱的需要是建立在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的基础上,爱的需要内在的就含有给别人的爱,那么在幼儿园中,教师的爱自然就含有给儿童的爱了。我们让教师整天出于一种恐惧状态中,又怎能让他们去热爱儿童呢?
末位淘汰制使人际关系趋向恶化
管理心理学上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它是巩固和发展学校组织的保证。末位淘汰制的引入非但不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反而会使幼儿园教师的人际关系走向恶化,教师在职业需求上的竞争是一种恶性竞争,教师对工作的需求是相互冲突的,你能保留住工作岗位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就意味着我很可能被淘汰。这种对抗性的冲突会使得教师之间不愿意听取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问题的争论会转化成对人身攻击,相互交换情况不断减少,以致交往很可能会停止。而教育却是需要在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发挥最佳的状态,尤其是学前教育。孩子是敏感的,配班教师之间的不和谐或冲突,不但能被孩子所觉察,同时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如此以来,提高教育质量又何从谈起呢?
无论是心理上的恐惧,还是人际关系的恶化,都会使得教师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表面的积极并不能掩盖这些问题的实质。在这种情况下,有能力的教师,谁会留下?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很可能会主动“让贤”,另谋他就,这本身就是末位淘汰制所带来的一种隐性的淘汰,差的淘汰掉了——假如有的话,好的也“淘汰”掉了,教育质量怎么保证呢?
末位淘汰制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冲突
现代管理的实质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幼儿园管理的根本任务。从管理理论的角度来说,早期对人的管理被称为人事管理,70年代后渐渐改名为人力资源管理,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在名称上下的和形式上的,而晨光内涵上和基本观念上。
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将人作为单纯的被管理、处理和安排的对象,人事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的招聘、选拔、委派、人事档案管理、薪金福利制度的设计、纪律执行以及其他人事规章制度的制定。它只是单一地对组织中的人进行调入组织或调出组织的判断,至于如何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传统的人事管理部门难以面对和有效实践的。人事管理的工作通常由专职的职能管理人员来完成。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把人作为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来进行管理和开发,更具有长远性、整体性、全面性和战略性,除了上述人事管理的内容外,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更高一层境界——启发与培养职工的归属感、忠诚心和觉悟。它从员工进入组织到他们为组织工作的全过程都渗透着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管理精神。它要求组织必须注意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并且把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相匹配,形成互为动力的综合发展途径,在组织与员工互相匹配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相互沟通,解决冲突,消除两者共同发展的障碍,保证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最终的目的是追求组织和员工发展的一致性。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把个人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融为一体,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内个人的发展,组织内个人的发展要和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一致、相协调。而末位淘汰制并未把教师个人的发展纳入其考虑范围,它并没有认识到,教师是幼儿园宝贵的资源,这种宝贵的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开发和运用这一资源,对幼儿园的发展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仅仅靠外在的压力是不具有长远意义的。只有把他们的职业生涯和幼儿园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教师产生一种归宿感,解除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前途和成长的机会,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内的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种内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才是长久的,才是对幼儿园来说最重要的。
【药品淘汰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11-16
淘汰业务员07-20
淘汰落后设备现状10-24
黄标车淘汰治理工作06-05
末位淘汰制考核表格11-04
不学习就会被淘汰09-14
海尔的末位淘汰制绩效考核11-04
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11-20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意见10-11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制度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