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造成的后果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造成的后果

改革开放造成的后果 篇1

昨天下午的第一节课上课铃打响了,同学们都纷纷走进教室,过了一会儿佘老师抱着一大沓卷子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都议论纷纷这到底是复习资料还是考试卷呢?啊原来是第五单元的测卷,

小学生作文大全

卷子发下来后我写了名字就开始做卷子了。我做得前面几道题简直都是小菜一碟,我做着做着就看见一道题该怎么填呢!然后我就胡乱的填了一个字。就去做了下面 的题了,过来那一会儿我就把试卷做完了。我就玩其它的了。又过来一会儿,下课铃响了。我就想“总于下课了,”

改革开放造成的后果 篇2

1“土地财政”的成因与现状

1.1“土地财政”的成因

“土地财政”的成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税制的实行。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 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 由之前的接近80%下降到45%。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下降, 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财政支出却日益增加, 这种“财权上移, 事权留置”的情况使得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性迫使地方政府“另辟蹊径”,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地方政府开始通过以获取土地租税费形成的“土地财政”模式来补充财政赤字;第二, 政府对土地征收、规划、出让的垄断行为。在现有的法律体制下, 地方政府代表国家成了国有土地的实际控制方。地方政府作为一级土地市场的惟一供应方、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者、土地经济纠纷的调解员, 这种集“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于一体的角色, 使得地方政府在整个城市的土地供应中是绝对的垄断方。这种高度垄断特性使地方政府运用“土地财政”游刃有余;第三, 片面的政绩考核制度。中国中央与地方现有的管理体制所体现出的一个特点为“经济分权, 政治集权”。在这种模式下, 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地方政府自我拉动力, 城市建设资金要靠地方政府自己解决, 而告别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统收统支”。与此同时, 中央对地方政府一把手具有绝对的人事任命权, 而在当前的政绩审核体制下, 经济增长指标仍然是惟一可量化、易操作的评审指标。在这种评审指标的激励下, 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获得收入来促进经济增长。

1.2“土地财政”的现状

“土地财政”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地方土地融资平台过大。根据国家审计署2013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 截至2013年6月底,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为17.89万亿元, 占GDP的33.2%, 从这一数据来看, 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低于世界其他国家, 尚在可控范围内。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政府承诺以土地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比例居高不下, 根据报告:在被审计调查的市级政府中, 承诺以土地收入来偿债的占比高达81%, 县级政府也超过50%。这种过度利用土地收入进行融资活动、扩张土地融资平台规模的行为成为了地方政府债务最大的风险。在地方政府土地融资平台规模的膨大趋势下, 土地融资的周期性和不可持续性与财政支出的持续性和刚性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 地方债务风险因此不断增加;第二, 城市发展模式“空虚化”, 地方政府在一级市场高价出让商业、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 大幅推动地价的上涨, 获取高额的收益, 并利用这部分资金盲目扩大城市规模, 形成“摊大饼式”城市发展模式, 借以获取更多的土地出让金。在这种恶性循环下, 地方政府职能部分缺失, 阻碍了城市内涵发展;第三, 土地供给的不可持续性。土地的供给固定性决定了土地资源总量有限性。从空间上来看, 土地面积有限, 地方政府“卖地生财”不可能无限扩张。从时间上来看, 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土地一定年限租金之和, “土地财政”是一种透支行为, 将后代的资源提前支出。《物权法》规定, 70年住宅用地可续期, 进一步减弱了政府对土地使用权的循环利用能力。从长远来看, “土地财政”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

2 沪、渝两地房产税改革的状况

2.1 改革的趋势

房产税是以房产价值或租金收入作为计征依据, 向房产所有者或使用者征收一定额度的税, 属于个别财产税。我国现行关于房产税的规定是以1986年国务院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为准, 这一《条例》中的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等是与当时的国家政策及宏观经济环境相匹配的, 而随着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 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 《条例》与现实情况脱钩, 改革势在必行。2011年, 上海、重庆两市分别开展征收个人房产税试点工作。

2.2 沪、渝两地改革创新之处

沪、渝两地房产税试点改革与现行《条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之处: (1) 征税范围不同, 《条例》中规定对城市、县城、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点房产进行征税, 不包括农村房产, 而沪、渝两地则不同程度地扩大了征税范围, 覆盖了整个行政区域; (2) 征税对象不同, 《条例》中仅仅针对经营性房产征税, 而沪、渝两地的征税对象可归纳为高端存量房产和增量房产; (3) 计税依据不同, 《条例》中计税依据为房产价值扣除10%~30%的余值或租金收入, 而上海计税依据为:以应税住房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试行初期以应税住房市场交易价格的70%计算) , 重庆则是以应税住房的计税价值为房产交易价, 条件成熟时, 以房产评估值作为计税依据; (4) 税率不同, 《条例》中规定税率为房产余值的1.2%或租金收入的12%, 上海试行税率为适用税率暂定为0.6%, 应税住房每1㎡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 (含2倍) 的, 税率暂减为0.4%;重庆则规定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在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 税率为0.5%;3倍 (含3倍) 至4倍的, 税率为1%;4倍 (含4倍) 以上的税率为1.2%。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 (含第二套) 以上的普通住房, 税率为0.5%。

3 沪、渝两地房产税改革对“土地财政”的影响

3.1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改革后, 根据两地财政局公布的数据来看, 2011年上海市房产税收入为22.1亿元, 重庆市则为1.5亿元。从这一数据来看, 改革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 能为当地保障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但是从总体来看, 相较于巨额的土地出让金而言, 房产税收依然是杯水车薪。根据沪、渝两地改革方案来看, 其税源主要是针对高档商品房和个人第二套以上的新增住房, 税源过于狭隘且不稳定, 所能获取的税收量只占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小部分。所以, 就目前两地的改革程度而言, 想要用房产税收入缓解甚至解决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 从而使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完全不够的。当然, 通过继续深化改革, 扩大税源范围, 将房产的开发、经营、持有以及流转都纳入征税范围等措施能够进一步增加房产税额, 但是必须清楚的认识到, 由于目前我国财税体制对地方政府财权的限制, 即便是房产税额的增加并不能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 相反, 房产税收这一块的增加还可以激发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开发热情, 进一步依赖“土地财政”。

3.2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情况

现行《条例》的征收范围过于狭隘,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进程, 不少农村地区已经被划入开发区的范围, 加之高收入家庭的“返乡潮”, 大量不动产集中在上述地区, 许多免征区域实际上应该纳入被征范围。此次改革则覆盖了整个行政区域, 改善了税负不公情况, 提高了开发方对土地的使用成本, 增加了房产消费成本, 降低了投资效益,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机行为, 地方政府可以借此引导合理消费, 缓解因“土地财政”带来的房地产市场过热的现象。

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沪、渝两地改革的局限性: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 我国住房私有化水平越来越高。大量资金集中在不动产上, 但沪、渝两地的改革, 虽然将一部分高档存量住房纳入征税范围, 但对大部分普通商品房仍然免征, 其主要征税实质上还是一种对增量房产税的征收。所以, 这种改革方式是治标不治本的, 没有将房产税体现出其作为财产税的特征, 也没有增强政府对收入二次分配的调控能力, 并不能缓解“土地财政”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问题的促进效应。

3.3 缺乏立法权威性, 加大“土地财政”带来的社会矛盾

近年来, 由于“土地财政”的盛行, 各地强拆现象频频发生, 激发严重的社会矛盾。

目前的房产税改革是在1986年《房产税暂行条例》的基础上进行, 然而该《条例》本身只是国务院颁布的规定, 没有经过全国人大的授权。换而言之, 目前有关房产税的各项规定及改革并未上升到法律层面, 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要建设法治国家, 同时税收法治是从法律层面限制国家公权力对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的侵害, 所以沪、渝两地目前开展的房产税改革实质上违反了税收法定原则。作为纳税人, 不仅具有纳税的义务, 同时拥有纳税的权利。由于其缺乏立法的权威性, 所以可以说这种未上升到法律层面的征税行为违背了公民的意志, 不利于征收的顺利进行。从这个角度来看, 缺乏权威的法律依据不利于改革的施行, 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有损政府形象。

4 结论

“土地财政”作为一把经济双刃剑, 一方面使地方政府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进行城市基础建设, 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吸引了大量落后地区的农民进城务工, 推动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 由于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 资源、资金严重浪费的情况与其不可持续的特性暴露出其弊端所在。通过分析沪、渝两地的房产税改革, 可以看出, 虽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征税范围, 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 缓解了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度膨胀的情况, 但由于“土地财政”的根本性成因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完善, 所以现阶段沪、渝两地的房产税改革对“土地财政”只能说是起到了一定缓解的效用。要彻底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 还需从现行财税体制入手, 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建立监督、制约和风险防范机制, 协调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平衡性, 同时尽快对现有政绩考核制度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虚开发票的后果分析 篇3

关键词:虚开发票,后果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发票的管理,尤其是加大了对虚开发票的打击和惩罚力度。所谓虚开发票,既包括在没有任何商品交易的情况下凭空填写发票,也包括在有一定商品交易情况下不实填写发票。发票是记录经营活动的一种原始证明,是加强财务会计管理,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是税收稽查的重要依据,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的不断扩大,发票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特别是税收征管及财务管理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虚开发票,不仅会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国家,也将给企业、个人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本文拟从上述几个方面对虚开发票的后果进行分析。

一、虚开发票给国家带来的后果

根据常识不难知道,虚开发票最直接后果是导致税款的流失。其实,虚开发票给国家带来的后果远远不止税款流失。首先,虚开发票严重到一定程度将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反映经济状况的大多数经济指标都来自于统计信息,经济统计所需的信息中有75%以上又来自于会计信息,而发票作为记录经营活动的一种原始证明文件,又是会计核算尤其是企业会计核算中最普遍也最重要的原始凭证之一。如果虚开发票,不实记录经济活动,势必导致由此衍生的各种相关信息失真,进而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统计信息失真导致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经济指标不正确、企业发布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投资者决策失误、企业利润水分太多使社会呈现虚假繁荣等,最终将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其次,虚开发票将增加社会成本。一方面,税收稽查督力度需加大,工作量增加,政府有关部门也势必要增加人财物力来打击虚开发票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虚开发票将使独立审计风险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不得不为此而付出更多的劳动。这些都将加大社会成本。同时,对于授受方而言,由于没有实际的经济业务作支撑,除支付一定金额的税款给填开方外,剩余金额势必挪作他用。这种载留下的资金,一般就是腐败的资金来源,对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二、虚开发票给企业带来的后果

从表面上开,虚开发票能为企业和个人带来所谓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给企业带来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可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凭证)的企业,除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外,各地税务机关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对故意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故意接受虚开可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凭证)偷逃税款、骗取出口退税的,必须至少对其3年内的税收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凡检查发现问题的,还要依法追溯到以前年度。经调查取证认定为故意接受虚开发票的,要依法从重处罚。从小处看,虚开发票的违法行为一旦被查处,开具方和接收方都将受到严厉的惩处,轻则被罚款,重则被要求停业整顿甚至直接取消工商登记注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最终都将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生存。往大处看,虚开发票不利于良好企业文化的塑造。虚开发票的违法行为若未被查出,在可能给企业带来短期的虚假繁荣的同时,也将会影响到企业管理者甚至员工的观念,因为在他们看来,虚开发票轻轻松松就可以“赚到大钱”,于是企业管理者就不会把时间和智慧用在生产经营上,而是花大力气“研究”如何虚开发票、如何逃避政府有关部门的打击。久而久之,企业上下就可能达成一种可怕的默契:共同作假。同时,虚开发票带来的“利润”如用于建“小金库”,将可能产生腐败,可能大都会被一些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管理者分光、用光、甚至是贪光。这样的企业即便侥幸生存,管理者如此的观念和作风,将会“塑造”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可想而知了。现实的看,这种企业也绝不可能长久的存在。

三、虚开发票给个人带来的后果

对个人而言,虚开发票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其直接后果就是依据有关法规进行惩处。如新的《刑法》第三章第六节明确规定危害税收征管罪中有妨害发票管理的犯罪。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以上20万以下的罚金;虚开的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5万以上50万以下的罚金;虚开的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万以上50万以下的罚金或没收财产;虚开的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此外,由于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守法经营,从个人发展来看,因虚开发票而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其个人的职业生涯将受到极大的影响,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后果。

四、虚开发票方及接受方应承担的税收

虚开发票方应如实计缴流转税及附加。如虚开方缴纳营业税,则按虚开金额的5%计算缴纳营业税,如填开方缴纳增值税,则应按填开金额的17%计算缴纳增值税。同时按应缴流转税金额的3%计缴教育费附加、7%计缴城市维护建设税、1%计缴地方教育费附加。同时,在所得税方面,由于虚开方填开发票只有收入记录,没有对应的成本费用,所填开金额全为利润,应按所填开金额的25%计缴所得税。总上所述,对于虚开方而言,以增值税为例,所缴纳各种税款金额必然大于填开金额的33%。

公允价值运用的经济后果研究 篇4

1. 会计目标理论。

会计目标理论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会计目标观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要求, 前者侧重受托责任信息, 后者侧重决策相关信息, 即:“受托责任观“中, 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以恰当的形式向资源所有者 (委托人) 提供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决策有用观”中, 会计的目标是指向股东、债务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现代会计理论更倾向于后者, 认为, 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源于其公允性、真实性和现时性。

2. 净盈余理论。

净盈余理论CST是显示公司价值与证券报酬是如何由基本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组成部分来表示, 从而提供了与市值计量观相一致的理论框架。该理论强调未来股利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即企业未来的经营结果也反映到其中。以该理论为基础, 计算公式为:企业价值=资产负债表中的企业资产账面净值+未来日常盈利的预期现值。为获得准确的未来预期现值, 净盈余理论直接导向了计量观, 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以提高财务报表的有用性。公允价值符合净盈余理论的要求。

3. 全面收益理论。

收益决定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一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即“流入-流出=净流入”;二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即“收入-费用=利润”;三是以经济学收益概念为基础, 即全面收益论:“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全面收益”。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一种收益计量方法早已被淘汰。近期, 全面收益理论渐渐成为收益的主流理论。全面收益理论突破了利润表的局限性, 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之上的报告期内企业从业主以外的交易以及其它事项和情况所获得的权益变动。它包括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分配给业主款外, 一切权益上的变动。传统会计收益在预测和决策方面作用不明显, 不能反映所有积累至今的收益, 也不能报告价格变化, 相关性不足。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全面收益观的运用要求。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层级

1. 公允价值的概念。

新会计准则中的定义为:公允价值, 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由公允价值概念可以看出, 公允价值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本假设基础上, 在公平、熟悉、自愿的原则下, 公允价值是特定的或现实的交易双方或虚拟的交易双方基于市场信息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的一种认定, 是一种对未来的认定, 其金额、时间上等反映市场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

2. 公允价值的层级。

《2006企业会计准则》中, 公允价值计量层级有三个: (1) 来源于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2) 可观测 (直接观测或间接观测) 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3) 利用估价技术等确定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公允价值的层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允价值获取的方法和方法选择的次序。

三、公允价值运用的经济后果分析

2007年1月1日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势必会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微观个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非理性繁荣时期, 往往会高估资产价格, 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由于财务报表质量的改善而进行扩大信用增加贷款, 这样就会助长经济的非理性繁荣, 资产泡沫越来越大, 一旦市场萧条, 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导致企业抵抗风险能力下降;而在经济衰退时期恰恰相反。总之, 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助长乐观经济背景下的乐观预期, 增大悲观经济下的悲观预期, 不能及时有效地规避风险。例如2008年波及全球的次贷经济危机可以归因于信贷体系的无限扩张和信用衍生工具的过度应用, 但本质上, 次级债按揭公允价值的确认是其主要原因。

2. 对财务比率的影响。

(1) 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短期债务的存量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例。此类比率的变化取决于公允价值对流动负债、流动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存货等科目的影响。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例, 将其从短期投资科目转移并单列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计算现金比率时的现金规模, 现金比率会下降, 但实际上企业的现金偿债能力没变。

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资产负债率。这类指标的变化依赖于企业资产 (如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负债规模在公允价值下的增减幅度。指标的变化可能只是计量模式带来的表面现象, 作为报表使用者应该综合企业内外因素看待和分析, 以免决策失误。

(2) 盈利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每股股利、市盈率和每股净资产等。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采用公允价值由于易受市场经济状况的影响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或估计的影响, 致使指标稳定性不强。例如购进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时, 若市场行情看好, 长期大量持有会使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比率相应上升, 利润由“隐性利润”成为了“显性利润”, 变动较大, 报表使用者不能有效把握其变动的实际原因。

(3) 营运能力比率指标。营运能力比率表示公司资产周转使用效率的财务比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次数/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天数) 、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总资产) 周转率等。其变动主要取决于公允价值计量下的存货变动、非流动资产的变化、流动资产的变化等。例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成为非流动资产, 使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提高, 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降低。实际上企业的营运能力指标比率并没有变化。

3. 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 利用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调整当期损益。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交易费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 年末将涨价部分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反之减少。与历史成本相比, 其公允价值变动会影响当期损益, 在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均衡的情况下, 可能会造成各期利润变动较大, 引起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误解。

(2) 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蓄意调整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可以采用历史成本后续计量, 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 在选用计价模式时会有一定的自主性, 为企业主体操纵利润等提供了可能。在满足有活跃市场和市场价格可获得的条件下采用公允价值时, 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应当以资产负债日的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一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期初、期末计价均需采用公允价值, 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与历史成本下计提折旧或摊销比, 企业在短期内的价格估计, 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以短期内平滑各期利润;但在长期内总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变。

(3) 蓄意实行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 影响当期损益。《2006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购买方在购买日按照被合并方的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大于其合并成本时, 计入“营业外收入”;而合并成本的入账价值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付出代价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科目。在此业务中, 两次运用到公允价值的估计, 为购买方提供了很大的利润操作空间。

除上述情况外, 企业还可能利用金融工具、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来短期内操纵利润, 粉饰会计报表或隐藏利润。

四、公允价值运用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公允价值采用面临着以下困难:第一, 目前的市场环境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公允价值的有效运用, 即资本市场运行不完善且效率不高, 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市场信息, 在此情况下, 公允价值的运用缺乏及时性、可靠性和真实性。第二, 与会计舞弊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 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或固定, 对会计舞弊的法律责任承担没有明确的参照法规标准, 这就为会计主体操纵利润提供了机会和空间。第三, 目前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能很好地运用公允价值, 而且其专业技能的提高远不如经济发展的速度, 公允价值的运用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因为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较高的专业判断能力。第四, 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采用的情境不具体, 不易采取或者随意选择的可能性增加。第五, 审计监督力度不够, 可能致使有些企业有机可乘, 利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利润。

笔者认为, 对面临的问题, 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1. 公允价值运用时要有适度性。

《2006企业会计准则》中金融资产、非货币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使用公允价值计价时都需要满足相关的条件, 达不到有关条件的企业目前还不能实行公允价值计量, 这需要注册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协会监管好, 也需要注册会计师自行保持职业素养, 保持良好的职业独立性。

2. 公允价值的运用重点在于估价的准确性。

这一点要求相关参与部门或人员做好估价:企业会计人员应提高整体业务素质, 尤其是估价和判断水平;资产评估机构应规范评估业务, 提高评估质量;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也应保持谨慎和独立的专业判断, 辨别真伪;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加强监管;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加强与评估准则制定机构间的合作, 从根本上解决公允价值运用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 决策相关者应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

保持企业持续的现金流供应, 保证其正常的生产运营。从公允价值运用对微观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出,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直接增加现金流, 而现金流对企业的发展相当重要, 因此决策相关者不容忽视现金流, 应加强关注现金流量表。

摘要:2006年2月15日, 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 其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自引入以来, 关于公允价值采用带来的基本问题、经济后果、采用对策等问题的探讨思考始终是会计领域研究的重点。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引入, 提出公允价值的概念、层级, 并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对财务比率的影响和对盈余管理三方面分析公允价值运用的经济后果, 指出公允价值执行采用中面临的问题, 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经济后果分析,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敏.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会计研究, 2011 (4)

[2].谭锋.金融危机后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思考.财会研究, 2010 (16)

[3].陈学军.公允价值应用的上市公司利润表影响分析.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1)

[4].孙振娟.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研究.财税审计, 2012 (3)

会计寻租的后果、动因以及治理 篇5

寻租是为得到垄断利润而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会计寻租是寻租在会计领域的拓展、延伸和体现, 是通过会计信息的提供来影响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 它既没有改变社会的总产值, 也没有改变利益集团的总业绩。目前, 我国常见的会计寻租现象包括规避退市风险的寻租, 资本的寻租以及内部价格转移的寻租。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造成了我国的“双轨制”会计制度, 它的内在缺陷是会计寻租产生的重要原因, 但与此同时, 会计寻租也对“双轨制”具有推进作用。当前,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双轨制”和“新常态”的双重作用下, 会计寻租现象日益普遍, 如何对其进行治理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会计寻租的后果以及动因的基础上, 对如何治理会计寻租提出一点建议与对策。

二、会计寻租的后果

尽管会计寻租能使会计准侧更有效率的达到帕累托最优, 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 但它大多数情况下所带来的仍然是消极影响。

1. 会计寻租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是进行投资、利润分配等经济行为的基础, 而会计寻租本质上就是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 使其符合操纵者的最大利益。这将会导致会计信息非公正、非公平地反映社会财富和企业真实绩效, 同时, 会计寻租还会影响以这些会计数据为基础制定的经济政策的准确性, 进一步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

2. 会计寻租增加社会成本, 造成福利损失

不公平的财富转移是会计寻租的又一严重后果, 它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是直接的成本, 如给相关会计人员的贿赂;其次是因会计寻租而导致的准则修改、引起的相应培训、更新相关软件以及会计基础性资料重组等形成的间接成本;最后是会计寻租引起的效率损失。这些社会成本造成相当大的社会福利损失。

3. 会计寻租降低会计监管效率

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 各利益集团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会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对相关部门的游说和公关中去, 从而产生损害社会福利的会计监管制度。但由于自利原则的存在, 这些制度必然会受到避租者的抵制。同时, 寻租者和避租者的双重作用将会降低会计监管制度的执行效率。

4. 会计寻租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的影响

某些上市公司会利用会计寻租来掩盖自身真实的经营状况, 使得投资者的投资不准。在“泡沫”崩塌之后, 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害, 资本市场受到重创。同时, 社会公众也会对资本市场产生信心危机, 对整个市场的诚信基础都产生了怀疑。

三、会计寻租的动因

从寻租理论来说, 寻租活动的产生必须存在两个要素:一是未被界定的公共区域, 二是政府的管制行为。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公共区域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同时, 政府必不可少的会计管制为会计寻租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使会计成为寻租的一种手段, 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 进而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 从而获得租金。因此, 结合现有的研究发现, 会计寻租的动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理性经济人

所谓理性经济人, 就是指充满理性的经济决策的主体, 他们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会计是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一种手段, 具有为经济人谋求最大利益的功能, 会计寻租的本质是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 使得寻租人获得垄断利润。因此, 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 会计寻租行为可能产生。

2. 不完善的会计制度

随着会计制度的变迁, 原有会计制度的纳什均衡不再存在, 与此相关的利益集团围绕新的会计准则展开新一轮的博弈并达到新的均衡。我国会计制度的“双轨制”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重新协调与折衷的结果, 会计寻租对此起到了推动作用, “双轨制”反过来又促使会计寻租的进一步发生。

3.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有两类表现形式: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它使得投资者无法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为企业蓄意的造假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通过操纵虑假的财务信息进行寻租活动在企业中已经非常普遍, 同时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加剧了企业管理层的会计寻租行为。

4.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当前, 我国适用于会计寻租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对某些会计寻租行为没有规定或处罚较轻, 成本远远小于所得到的利润, 寻租者便利用法律漏洞打“擦边球”, 以期获得利润。同时会计监管的效率低下, 监管部门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去监管所有的经济活动。

四、建议与对策

尽管会计寻租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但会计寻租在一定条件下只能被适度控制而不可能彻底消除, 因此,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适度控制会计寻租:加快行政机构改革步伐,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强化监督机制, 加大处罚力度, 增加会计寻租成本;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人们的反寻租意识, 建立反寻租的道德规范等等。

参考文献

[1]邵建忠.浅析新准则环境下会计寻租的行为、成因及其治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11) .

[2]雷光勇, 刘金文, 柳木华.经济后果、会计管制与会计寻租[J].会计研究, 2001 (9) .

[3]盛丽.会计寻租的动因及治理对策[J].财会研究, 2012 (5) .

[4]雷光勇, 姚晗.会计制度变迁和会计寻租[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 (1) .

公司合并方法选择的经济后果探析 篇6

一、购买法和权益法的区别

1.理论假设不同

购买法方式下的企业合并是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了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事项, 主购方与被购方存在着经济资源的流入流出, 并且合并后, 经济资源的流出方获得了对被合并企业经济资源的控制权, 而被合并方则丧失了对原有经济资源的控制权。因此, 购买法所依据的理论假设是非持续经营假设。而在权益结合法方式下, 认为合并各方没有经济资源的流入流出。因此, 不存在购买价格, 也就不存在新的计价基础, 所以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和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由于对企业合并的不同理解, 自然导致了会计处理上的差别。下面分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在会计处理原则上的区别, 以及由此导致的会计结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同。

2.会计处理原则不同

(1) 购买法下, 主并企业按公允价值确定购买成本;而权益结合法视企业合并为股东权益的联合, 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购买, 主并企业按并入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投资成本。

(2) 购买法视企业合并为购买行为, 因此按照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 并入的资产负债理应按公允价值入账;而权益结合法视企业合并为股东权益的联合, 因此其会计处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并入的资产负债按原账面价值入账。

(3) 上述两点差异导致了购买法确认购买成本与并入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可能产生合并商誉或负商誉, 而权益结合法不存在商誉的问题。

(4) 购买法下, 合并企业或合并报表中反映的收益包括当年本身实现的收益, 及合并日后被并企业所实现的收益;权益结合法下, 不论合并发生在会计年度的哪一个时点, 参与合并各企业的整个年度的损益都包括在合并后的企业中或合并报表中。

(5) 购买法下, 只有间接费用在当期计列, 直接费用或调节资本公积, 或计入投资成本;权益结合法下, 企业合并时发生的相关费用, 不论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均计入当期费用。

(6) 购买法下, 对于吸收合并和创立合并, 被并企业的留存利润不能并入主并企业账上, 对于控股合并, 被并企业的留存利润不能并入合并报表中;而权益结合法下, 被并企业的留存利润可以悉数并入。

3.会计结果不同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 自然会导致不同的会计结果。

(1) 企业合并发生的相关费用在购买法下, 只有间接费用列入合并年度的当期费用;而权益结合法下, 全部列入合并年度的当期费用, 相对于购买法来说, 这势必会降低合并当年的合并利润。

(2) 购买法按公允价值并入资产负债, 而权益结合法按账面价值并入, 因此如果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不等于公允价值, 则由于流动资产的耗用及长期资产、固定资产的摊销、折旧, 合并后年度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所面临的成本费用是不同的, 因此, 合并收益自然也不相同。

(3) 购买法确认合并商誉或负商誉, 而权益结合法不确认, 因此如果要对商誉进行摊销或计提减值准备, 则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在合并后年度的合并利润就会存在差异。

(4) 权益结合法下, 合并后的留存利润是参与合并企业的留存利润之和;而购买法下, 合并后的留存利润只是实施合并企业的留存利润, 这样就减少了可用于股利分配部分的份额。

三、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分析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中的一种技术问题, 但本质上却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所谓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是指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报告、会计信息所造成的结果, 从而影响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会计政策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 不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将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 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

1.融资环境分析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融资渠道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从理论上说, 信贷决策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还款能力, 而还款能力又取决于上市公司核心经营业务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 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评估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时, 对盈利能力的重视并不亚于对现金流量的考虑。因此, 盈利能力、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往往是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这种融资评价环境下,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完全有可能影响到上市公司能否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在利率随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浮动的情况下, 二者的选择甚至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借款成本。此时,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从股权融资的角度看,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经济后果更加明显。众所周知,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 上市公司的新股发行、配股和增发新股等融资战略能否实现, 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净资产收益率能否达到中国证监会的要求。权益结合法能带来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 购买法下, 其净资产收益率会低于权益结合法, 对企业是不利的。因此, 上市公司通常会选择权益结合法。

通过对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分析, 可以知道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 并且从产生的经济后果来看, 权益结合法优于购买法, 大多数上市公司会偏好权益结合法。

2.监管环境分析

从监管环境看,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上市公司连续2年发生亏损时, 其股票将被特别处理, 连续3年发生亏损时, 其股票将被停止交易。在我国, 面临ST或退市的上市公司, 摆脱困境的常见手法就是所谓的资产重组, 包括资产置换或收购兼并。在其他条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 如果要求此类上市公司发生合并业务时采用购买法, 则其经营业绩可能会雪上加霜, 而允许它们采用权益结合法, 则其经营业绩可能迅速改观, 一夜之间就可能由绩差公司变成绩优公司。可见, 对于这类上市公司而言, 是陷入万丈深渊, 还是起死回生, 与它们是选择购买法还是选择权益结合法休戚相关, 其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所存在的经济后果可见一斑。

3.管理者报酬分析

企业的管理者在两权分离过程中掌握了实际控制权并利用控制权侵犯股东的利益, 签约时双方信息是对称的, 签约后二者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呈现出“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这时股东要设计一个激励合同以保证自身利益。在通常情况下, 对股东而言, 会计利润是个很好的衡量指标, 因此它常常被视为是一个比股票价格更能直接衡量管理者业绩的指标而作为激励管理者的基础。

在上述激励机制中, 会计收益被用来作为确定支付给管理者报酬的重要基础, 这样管理者就会十分关心对会计收益产生重要影响的会计方法, 甚至为了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对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从换股合并的合并基准日年度的财务指标来看, 上市公司对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未出现利润操纵的迹象, 企业的合并每股收益与合并前的每股收益没有明显的区别, 但是要比按购买法编制的合并每股收益高出近一倍。可见, 在我国权益结合法产生的“即时收益”的金额非常大, 给管理人员留下了很大的利润操纵空间, 管理人员可从中得到很大的好处, 投资者利益可能受到损害。权益结合法相对于购买法更符合经理人员的经济利益, 而购买法便不能满足这种经济利益的需要, 因此管理者会偏好权益结合法。

同时, 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 企业的经营业绩是衡量企业管理当局“政绩”的主要因素。我国企业业绩的考核机制和监管指标都离不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 这无疑为管理当局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权益结合法能带来较高的利润水平和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管理者当然会选用权益结合法, 而在购买法下, 利润水平和净资产收益率会低于权益结合法, 对管理者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 企业为了上市、配股或增发股票, 为了夸大会计利润和每股净收益, 要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权衡, 因此对管理者来说, 更倾向于权益结合法。对于政府来说, 政府作为股东有可能从这样的会计方法的选择中获利, 增加自身财富。

对于投资者, 首先要承认上市和配股会给个别人带来暂时的财富增加, 但作为投资者整体, 他们很可能被市场愚弄。有意的会计选择下做出的每股净收益会向投资者传递虚假信号, 改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从而引起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动, 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管理当局可能是这个动因的最大获利者, 无论是上市还是配股, 管理者拥有企业的实质控制权, 圈来的钱会留在企业供他们使用, 不管项目是盈还是亏, 手里有钱就是一件好事。对管理者整体而言, 他们的财富无疑是增加的, 即使高估利润会引起现金流出, 但与“圈来的钱”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对于员工来说, 管理者进行激进的会计方法选择使企业上市或配股也是一件好事, 与原来的国有企业相比, 上市公司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还是要好一点, 避免停牌和退市也给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

总之, 从我国的融资环境、监管环境以及管理者报酬计划的分析来看, 其严重依赖于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财务评价和监控体系, 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融资成本以及上市资格的维护,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外报告的账面利润。在这种独特的融资、监管环境及对管理者报酬计划分析下,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具有严重的经济后果。

四、对策建议

由于本身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决定了其有不利的一面, 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合并作出不利于投资者的决策,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笔者认为应主要从外部环境、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外部环境

由于权益结合法能为企业带来利润操纵空间, 为了防止企业管理层利用权益结合法来进行利润操纵, 应对权益结合法作出严格的界定及充分发挥约束监督机制的作用:适当地规定其应用范围, 一旦合并符合权益结合法的条件, 就只能使用权益结合法, 而不能使用购买法;为防止实施控股合并公司的管理人员滥用权益结合法, 我国应该借鉴西方的经验对权益结合法规定较为严格的适用条件, 同时对企业合并是否可以采用权益结合法建立审批制度, 避免出现无序局面;权益结合法的应用条件应具有可操作性, 应有一定的数量标准限制;充分发挥约束监督机制的作用, 对于上市公司, 则需要证券监督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产权交易市场、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相互配合, 协力加强监管, 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权益结合法的作用。

2.企业管理层

我国合并准则规定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 企业管理层就会为采用权益结合法找到理论上的支持, 管理者应披露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原因以及其与购买法比较形成的差异, 以避免为采用权益结合法找各种理由和借口, 从而使会计报表更具透明度, 更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投资者

由于权益结合法能产生较高的报告收益和每股收益, 但其现金流量与购买法没有多大差异, 因此,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较差, 然而资本市场并非都是完全有效的市场, 资本总是向收益较高的企业流动, 因而权益结合法会导致经济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 投资者除了注重企业提供的报告信息外, 还应重视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从而做出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庞靖麒, 王玉刚.经济后果视角下的合并方法选择[J].财会月刊 (理论) , 2006 (3) .

[2]杨晶, 袁良蓉.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 2006 (4) .

上一篇:2024年春季运动会领导致开幕词下一篇: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