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资金审计方案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救灾资金审计方案(精选10篇)

救灾资金审计方案 篇1

救灾资金物资审计工作方案

2014年7月18日“威马逊”超强台风袭击我市,我区受灾严重,中央、自治区及各级政府紧急下拨专项救灾资金和物资进行救助。为切实加强对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审计监督,根据区政府决定,成立审计组,对2014年全区抗击“威马逊”超强台风专项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分配、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为了突出审计重点,保证审计质量,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制定本审计工作方案。

一、审计目的和任务

(一)了解和掌握2014年全区救灾资金和物资的收支、管理情况,包括抗击“威马逊”超强台风专项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分配、拨付、管理和使用以及救灾项目的建设情况。

(二)揭露救灾专项资金和物资是否存在分配不规范,虚列支出,隐瞒、截留、挪用、贪污、私分救灾款物的行为管理混乱、弄虚作假、损失浪费等突出问题。

(三)对救灾款物筹集的合法有序,救灾款物管理的安全有效,救灾款物分配的公正公平等,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救灾专项物资的管理,规范救灾资金的使用和救灾项目的建设实施,强化财务监督,确保救灾资金的专款专用,发挥救灾资金和物资的最大效益。

二、审计范围

各级财政投入抗击“威马逊“超强台风灾害的专项救灾款物、民政等相关部门或社团组织接收捐赠以及灾后重建资金和物资的分配、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以及中央对灾后恢复重建支持政策的落实情况的审计。

三、审计对象

此次审计对象主要是我区各级财政、民政等部门、接受捐赠的社会团体,必要时延伸到各镇(街道)场、接收、分配、发放、使用和管理专项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

四、审计内容和重点

(一)救灾款物接收总体情况。重点审计中央及各级政府下拨的专项用于此次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财政资金,同时对社会捐赠款物进行审计。

(二)救灾款物的分配、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重点审计救灾专项资金是否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救灾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挪作他用或违规使用的情况,是否存在虚报套取救灾专项资金的问题;救灾款物的发放是否按照相关的政策和规定进行,查处人为随意分配、优亲厚友等问题,特别是在拨付的去向和使用中出现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以及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重大疏漏问题;核实救灾款及救灾物资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到受灾对象手中,坚决查 处挤占挪用、贪污、私分克扣救灾救济款物等问题;是否存在长时间、大额沉淀滞用救灾专项资金或物资的问题,关注救灾资金使用的时效性。

(三)社会捐赠的接收、划转、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审计社会捐赠款物的筹集、拨付情况,制度不健全、收拨渠道混乱等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处隐瞒截留、挪用捐赠资金和倒卖捐赠物资等问题,促进完善社会捐赠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捐赠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效果。

(四)救灾物资采购和管理情况。重点审计相关救灾物资采购项目是否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法规和制度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损失浪费和弄虚作假等问题。同时,对物资采购的必要性和使用效益进行调查,促进救灾物资规范采购和有效管理。

(五)救灾及灾后重建项目情况。重点审计中央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救灾和灾后重建项目是否按法定程序建设实施,是否发质按量按要求完成。

五、审计组织与分工

此次审计由区政府组织实施,成立抗击““威马逊”超强台风专项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领导小组,审计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胡治格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许 盛 区政府副调研员 区财政局局长 林潮华 区审计局局长 成 员:甘 虹 区审计局副局长

何 东 区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股长 张梅娟 区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中心主任 马继智 区财政局农业股股长

黄欣远 区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中心副主任

办公室设在钦南区审计局,办公室主任由甘虹同志担任,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汇报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六、审计组工作职责

(一)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审计组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历史、对人民、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组织好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审计。参审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认真钻研相关政策法规,熟悉相关业务流程,细致审查相关审计资料,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审计工作。

(二)加强信息交流和情况沟通。审计中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要在审计职权范围内查深查透并依法做出处理。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重大情况和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要以审计信息的形式及时上报区政府。

(三)加强管理,提高审计质量。审计组要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救灾资金和物资的使用关系灾民的切身利益,审计组要深入审计、全面分析,准确掌握此次救灾资金、物资的分配、管理、使用情况以及灾后重建项目的建设情况。参审 人员要深入做好审前调查工作,从资金流向和项目建设管理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深入乡镇、村庄和农户进行调查。

(四)严格遵守审计纪律。审计组要严格遵守审计纪律,牢固树立保密意识,在审计过程中切实做好有关审计资料、信息的保密工作。

救灾资金审计方案 篇2

救灾资金是指各级财政安排的各类自然灾害生活补助 (含农业、林业、水利、教育、民政、交通、城建等各类救灾专项资金) 、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补助、其他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纳入灾区恢复重建资金计划的其他救灾资金和各类组织、个人捐赠的救灾资金及救灾资金专户利息收入等资金。

二、救灾资金审计的原则与内容

(一) 救灾资金审计的原则

1、真实合法与效益并重原则。

对救灾资金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审计, 可以严格控制救灾资金收入和支出的流向, 也可以揭露出专项资金在使用中是否存在的贪污私分、截留、挪用等不法行为。而对效益性进行审计, 通过评价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 揭露出浪费、管理不善等现象, 并找出影响效益的原因, 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从而保证救灾工作的有效进行。当然, 赈灾资金是“高压线”, 随着法治意识的增强, 有意识的违纪违规会相对减少, 合法性、真实性审计的重要性相对减弱, 而效益性审计在未来则更显重要。

2、事前重视原则。

审计提前介入, 监督关口就会前移。传统审计往往是待项目完工后进行的审计, 这种审计明显无法对审计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致使资金使用失控。一旦出现不法行为或不合理的行为都会造成救灾资金事前、事中的管理混乱, 造成无效率, 而且这种损失往往难以挽回。可见, 事后监督有不可弥补的缺陷。因此, 开展审计工作要重视事前审计。事前审计往往有利于真正使救灾资金的收入和开支得到有效控制, 发挥出审计监督的“预警”作用, 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3、重要性原则。

由于救灾资金的复杂特征, 审计工作覆盖的过程涉及的单位多、专业性强、时间跨度大, 对审计机关的人员素质、所需经费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审计力量不足、经费有限、任务繁重, 因此在确定审计项目时, 必须考虑审计工作的成本和效益。应根据重要性原则, 选择资金量大, 与灾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能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专项资金作为审计首选项目进行重点审计。这种集中力量于关键项目的审计, 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 救灾资金审计的内容

1、灾情上报情况。

对灾情上报情况的审计, 主要审查省、地、县、乡及项目单位层层上报是否属实, 省级人民政府向中央申报补助资金是否以灾情评估报告为依据, 灾情上报调整依据是否充分, 多次地震叠加的受灾损失是否进行了严格的扣除。

2、救灾资金接收情况。

对救灾资金接收情况的审计, 应重点审查各单位接收的救灾资金是否做到了统一管理, 救灾资金是否做到了专户储存, 救灾资金使用、调拨是否手续完备, 有无隐匿、截留救灾资金的情况。

3、救灾资金分配情况。

救灾资金的分配是救灾资金审计的重要环节, 对救灾资金分配情况的审计应重点审查应急资金及恢复重建资金的分配依据是否充分合理, 分配过程是否公开透明, 灾民补助是否真正落实到户。

4、救灾资金管理情况。

对救灾资金管理情况的审计, 应注意审查省、地、县、乡是否制定了救灾款物的专门管理办法, 资金与物资管理部门是否按照国家规定对救灾款物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有无与其他资金同户管理而造成资金相互拉用及救灾资金被挤占挪用的情况。

5、救灾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

在救灾资金拨付情况审计过程中, 要注意解释救灾资金是否存在拨付不及时、不足额以及救灾资金“雁过拔毛”, 从而影响灾民生活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问题。在对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过程中, 重点关注救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 是否改变了用途。

三、我国救灾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审计程序和方法不规范。

就审计程序而言, 在传统审计中, 对被审单位开展审计前要提前三天发出通知函。而现实中, 审计人员更多的是釆取现场抽查, 突击检查的形式。救灾资金审计鉴于开展的紧迫性, 无法对被审计单位或人员的背景进行搜集, 因而在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时往往采取简化流程, 强调效率的原则, 这些做法与风险控制原则相违背。为了满足公共危机时期审计时效性的需要, 有时可能需要采取一些简化程序, 违背审计条文的行为, 如不再进行审前信息收集、取消了风险和重要性水平评估, 取消部分审计节点, 审计结论现场发布并向被审计人通告, 不再就审计意见与单位沟通, 等等。这些程序的忽略可能会给审计人员带来更高的审计风险, 但是却能大大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

就审计方法而言, 传统审计强调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监控体系为基础, 通过规范性评估得出审计结论。而在公共危机环境下, 采取这种审计手段的可能性很小, 因为相关的资源和体系已经被灾害所摧毁, 如何在这种恶劣条件下获得审计资料, 必须要采用更富创新性的审计手段;而这些手段应该被赋予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合法, 应该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加以规范。

(二) 审计资源不足。

灾害发生后, 受灾地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体系往往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有些时候, 这些损害是破坏性的。这导致审计人员在当地的工作往往无法全面细致的展开。这一方面是由于原有审计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被破坏, 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另一方面灾后救灾资金大量投入灾区, 范围大、数额大、涉及面广, 对审计工作的需求量短期内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如果没有外部审计资源的持续性输入, 仅凭当地的审计资源和紧急组建的审计小组是很难完成大量增加的审计任务的。

(三) 审计整改缺乏制度保障。

目前, 社会上对审计还存在很多的偏见。对大部分人来说, 对审计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查账的初级层次上, 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介更加关注的是审查出了多大的问题, 而不太关心审计弥补的制度缺陷。这种偏见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尤其明显。由审计的目的在于保障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而会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来实现, 因而很多人对这种保障行为持有不满, 认为这样会削弱资金使用的效率。被查出问题后很多机关并不自我反思, 加以纠正, 反而认为审计机关只会制造麻烦和问题。当然, 审计人员自身也有顾虑, 因为担心被审单位的不合作态度, 不得不简化一些很有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于一些在预警阶段审计查出的问题, 由于尚未产生严重后果, 往往被一些人斥之以制造恐慌。这些现象的存在, 对审计人员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而且对审计发挥自身功能非常不利。

(四) 审计报告公信力弱。

我国公共部门所发布信息的公信力普遍较弱, 这是由于政府部门长期不适当的信息沟通政策所致。长久以来, 政府部门对重要信息的发布始终持谨慎态度, 更多的是考虑政府控制社会舆论的能力, 而非民众的知情权。审计报告的发布仍然面临着公信力弱的问题。审计报告公布给社会之后, 人们总是对政府公布的审计报告持怀疑态度, 甚至认为是政府在欺骗民众。巨大的舆论压力最终促使政府部门重新审视自己的审计报告信息发布政策。

四、解决对策

(一) 建立健全救灾资金使用规章制度。

重点是制定和执行筹集、分配、拨付、发放、使用等治理办法, 做到手续完备、专账治理、专人负责、专户存储、账目清楚, 保证救灾款物治理严格规范、运行简捷有效, 使救灾款物真正用于灾区、用于受灾群众。并且要按照财政专项资金治理使用办法的规定, 公正安排, 科学调度, 强化监督, 确保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专项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目前,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下, 政府应该尤其关注生活困难群众补助金、救济粮、孤儿孤老孤残职员基本生活费和遇难职员抚慰金的发放政策, 配合有关部分做到落实到位, 手续完备, 账款相符。

(二) 提高救灾款物使用效益和公开透明度。

按照规定, 救灾地区都应建立救灾款物信息公开制度, 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救灾款物治理使用的全过程, 主动公开救灾款物的数目、种类和往向,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救灾项目建设物资采购要按照《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执行, 凡有条件的都要公开招标, 竞争择优, 防止暗箱操纵。

(三) 加强对救灾款物使用情况的纪律检查。

救灾资金涉及的金额较大、部门较多, 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对贪污私分、虚报冒领、截留剥削、挤占挪用救灾款物等行为, 要迅速查办, 从重处理;对失职渎职、疏于治理, 迟滞拨付救灾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或致使救灾资金严重毁损浪费的行为, 要严厉追究。涉嫌犯罪的, 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以回应社会各界对救灾款物治理使用情况的关切, 给群众交一本明白账、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亲切关怀, 进一步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公信力。

强化对救灾款物的跟踪审计监督, 加快救灾资金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审计机关要关口前移、提前参与, 对财政和社会捐赠款物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及效果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重点查处救灾资金拨付不及时, 优亲厚友, 损失浪费、弄虚作假、挤占挪用、贪污私分等问题。

对审计中发现的违规问题, 要责令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整改、纠正。审计署应不断向社会公布阶段性审计情况, 救灾工作全面结束后, 向社会通报救灾款物治理使用的最后结果。

(四) 加快救灾资金审计法规制度建设。

我国已经颁布了《关于做好抗震救灾金融服务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的通知》等多项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虽然是针对抗震问题的, 但是对于其他救灾工作和救灾资金的使用而言都是一个保障和依据, 但上述法规仍不够完善。为了应对国家各种灾害频发的现实, 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修订相关法规, 如制定一部《救灾审计法》, 使救灾审计的范围、原则、主体、内容、程序和方法等走向制度化, 使救灾审计的实务操作规范化, 并配合出台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配套政策, 使救灾资金审计更具可操作性和强制性。

参考文献

[1]华金秋.抗震救灾资金审计探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7.

[2]赵璐璐, 费文斌.抗震救灾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探析.中国集体经济, 2010.10.

[3]陈玉环.浅析救灾资金审计的重点和思路.财经界, 2011.3.

救灾资金审计方案 篇3

绩效审计是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一种内在趋势,也是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应该使用的审计方法。随着我国财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财政专项资金的种类和总量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对其绩效审计,是保障专项资金科学合理使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在论述过程中。介绍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涵及其功能价值,分析了当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概念内涵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指的是,审计机关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绩效审计的重点目标是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率性、效益性等。随着政府专项财政资金支出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政府对财政资源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应运而生。通过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全面监督反映资金的使用情况,包括资金来源,投资项目、资金使用程序以及相关决策等。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要功能价值

财政专项资金支出是,促进社会经济某些特殊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例如教育、扶贫、环境治理等方面,而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能够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保障财政专项资金在阳光下运行,降低因其他不合理因素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概率,提高相关决策管理层面的透明性和公开性,以保证人民的纳税钱得到合理的运用。

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面临的挑战

审计环境不够成熟。我国财政专项资金审计起步时间较晚,相关的审计制度、程序模式等还不够完整和规范。缺乏明确适用的法律依据。整体的审计环境还不够成熟,绩效审计文化没有形成,很多地方的财政资金专项审计,在一定程度上是走形式。

专业化的审计队伍不足。财政资金专项审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专业化审计人才不足,并且现有的审计工作人员在知识水平、审计业务经验、审计创新方法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影响了绩效审计的整体效果。

绩效审计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绩效审计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一种评价和监督,但是绩效审计本身工作的情况是否真实有效、合规合法等,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但是,实际情况是,对绩效审计单位、机构的工作,监督检查力度还不够,这就为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一些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不能有效处理资金闲置。审计部门在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时,由于是专款专用,容易导致一些专项资金花不出去,造成资金闲置,审计部门在处理资金闲置问题时,缺乏足够有效的手段。利益驱动使得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盘活、整合专项资金的积极性比较低,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很多专项会涉及到部门和官员的权力,沉淀的资金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既得利益。对于专项进行审计,然后盘活和整合资源,必然会削弱相应的权力,损失既得利益。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解决方案

进一步完善绩效审计立法。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目前,我国《审计法》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立法机构有必要在现有《审计法》的基础上,对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审计权限、审计内容及审计范围等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从而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加强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从项目立项决策至项目结束的全过程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只有做好前期管理工作,确保“关口前移”、“过程延伸”,才能更好地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效减少绩效审计工作的难度与阻力,从而为绩效审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实施绩效审计评价。为扩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覆盖面,保证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和结论的权威性,在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时可以采用“整体委托、独立评价”的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标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已实施的重点专项资金独立实施绩效评价,以保证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根据第三方中介机构提供的绩效评价结果,列出问题清单,逐一提出整改建议。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由第三方独立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能够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也解决了财政部门开展绩效评价人手不够的问题,保证了预算绩效管理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

提高绩效审计队伍培养建设水平。绩效审计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需要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对于审计单位来说,要重点培养建设一批审计能力突出、职业道德良好的优秀审计人才。及时补充新的的人才,能夠提升整体审计队伍的活力,也能够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审计思维理念。

绩效审计是审计事业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方向。财政专项审计工作要重点在立项可行性、决策合理性、分配合规性、拨付完整性、实施可控性和效果预见性等方面下功夫,认真核查每一个环节和实施细节,确保上述审计领域的审计结果准确合理,这样才能够保障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最大新限度的发挥效力,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专项资金审计实施方案 篇4

一、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审计程序组织实施审计、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

1、审前准备阶段

接受委托,组建审前调查小组,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和初步核实。编制审前调查记录或撰写审前调查报告。

调查期间收集有针对性的、由有关行政部门颁发且与被审计项目内部控制管理情况有关的法律及行政法规。

2、审计实施阶段

实施前先对审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准备)。

召开有被审计单位的主要领导及其主要部门负责人参加审计进点会议,主要有三个议程:

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介绍项目情况,项目组负责人介绍审计目的、程序、内容、方式,就审计配合问题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具体要求或作出具体安排。

审计人员采用规定的方式、方法并结合财务审计项目的特点收集审计证据并形成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过程中遇到疑难和重大问题时可追溯或延伸至有关。

3、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工作完成后,及时撰写项目组的审计报告,并履行本公司三级复核程序。项目组及时报送项目组的审计报告及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配合主审所的工作。

4、总结、归档阶段

及时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基础资料、核对取证记录,形成完整的审计资料。对审计数据、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形成必要的电子文档。撰写工作总结,登记归档。

二、审计实施原则

1、严格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要求,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参与审计工作。

2、一旦中标,一切以完成审计任务为重,不以收费多少作为完成业务工作质量的标准;

3、按照委托单位的要求,在保证业务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审计任务。

4、如果委托审计的项目要求超出了本事务所执业人员的力量和专业胜任能力,应实事求是向委托单位表达无法接受委托;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项目负责人或相关人员不适应或不胜任所委托的审计工作,要及时调换或加强力量,决不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三、具体审计实施细则

1、与委托单位先进行沟通,弄清楚委托单位的审计要求;

2、对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所有参与人员均应明确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及审计标准;

3、审计项目负责人制定审计计划并与委托单位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委托单位对审计项目的审计目的和要求;

4、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及管理层进行座谈,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进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5、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地和外部环境的了解和考察,走访相关人员,从中获取对审计有用的信息;

6、按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实质性审计测试;

7、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随时与委托单位联系和沟通,在此基础上按委托单位的规范完成审计工作底稿;

8、向委托单位提供统一出具审计报告所要求的审计资料。

四、审计内容 1.资金来源审计:

(1).审查资金筹集依据是否合规合法,看征收主体、客体是否合规合法;资金征收单位是否按筹集目的、要求做到及时足额筹集,有无欠收、多收的问题。

(2).审查专项资金筹集到位率,看有无地方应筹集、应配套的资金没有及时筹集配套到位,以及虚假筹集、虚假配套的问题。

(3).审查项目中报立项的真实性,看是否存在虚假概算、虚假立项,相同项目重复立项的问题,有无随意、盲目申报立项、选项不当的问题。

(4).审查项目概预算的经济合理性。看预算编制是否体现、可行和节约的原则,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涉及工程建设的还应审查工程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是否合规、正确。

2.资金分配使用审计

(1).通过对某地区、某部门在一个周期内分配使用专项资金取得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看资金的分配和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向重点项目倾斜。

(2).审查上级安排的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及时拨付到用款单位或项目,项目资格有无实际到位,有无影响到项目工程进度。在资金下拨过程中,财政部门是否按照预算、用款计划和项目进度将资金及时拨付到用款单位;主管部门在分配拨付环节有无截留、占压资金以及擅自计提或擅自提高标准收取项目前期费用、咨询费和管理费等各项问题。

(3).审查有关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是否按批准的项目和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有无擅自改变投向、将生产性资金用于非生产性项目的问题;有无虚列支出、违规转移资金、挤占挪用以及贪污私分等问题,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4).检查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一是从账证及票据等原始凭证入手,检查使用程序是否合规,各项支出有无严密的审批手续;票据是否合法,资金投放是否符合政策,支出内容是否真实,用途是否符合要求。二是使用过程是否体现合理、节约原则。检查各项支出是否精打细算,是否按期编制计划和办理申请报告。三是专项资金是否按照项目进度使用,有无因付款不及时而影响项目实施、错过最佳工期的情况,工程资金结算是否履行了必要的审计或审核手续。四是重视和加强对财政报表核算的审计。

(5).审查资金使用是否按政策规定执行,有无违反规定擅自将无偿资金转为有偿使用,扩大有偿资金范围;有无违反规定收取或提高标准收取资金占用费问题,评价专项资金政策执行的合规性。

3.资金管理审计

(1).审查专项资金各项内控是否建立健全,对资金的管理是否规范,监督是否及时有效,有无因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造成专项资金的损失浪费,或因管理办法或规章制度落后导致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2).审查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机制是否健全,内部机构设臵是否科学合理,传递是否及时,工作运转是否畅通、高效。

(3).审查工程项目是否按照四制管理的要求实施,即是否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切实专项资金的投资效益。

4.资金使用效果审计

(1).审查项目建设是否达到预期经济、社会效益,看有无项目闲臵、工程停工下马、工程质量低劣、项目失败、效益低下,以及损失浪费的问题。

(2).审查项目是否按计划要求时间完成,比较实际完成工作量占计划工作量的比重,看是否达到了设计规模,有无因工程进度迟缓、工程质量差等造成项目未完工、未投产运行就成为废弃项目的问题。(3).审查项目是否进行了竣工决算验收,项目的实际投资于预算之间的差额,有无擅自扩大项目规模或缩小项目规模,造成项目投产后经济效益低下。

五、对参与审计人员的要求

1、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并独立执行过多项审计业务,具有较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对于较大的审计项目,须配备两名以上注册会计师;

2、所有参与审计的人员要严格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执行审计业务相关人员如与客户存在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利害关系,应主动实行回避;

3、所有参与审计业务的人员除业务素质的要求外,均应正直、诚实并能独立完成项目负责人交给的任务。

六、具体实施审计业务中应关注的问题

1、将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原则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如因审计中的重大问题与委托单位产生看法分歧,沟通的原则以审计准则为准;

2、一切审计结论均应以证据为准,在获取审计证据中,坚持外部证据重于内部证据,书面证据重于口头证据,实物证据重于询问证据,外部环境和相关行业平均水平与被审计单位实际水平比较有差异的证据则要加以特别关注;

3、按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审计中要有重点,有步骤,抓大放小,把握审计中的重要性原则;

4、在实质性测试工作中,所有实物资产,只要有可能,均应适度实施盘点程序,对应确认产权归属的,均应取得产权依据;所有往来账目,应尽可能实施询证程序;对累计折旧、应缴税费、无形资产的形成和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形成和摊销、财务费用中利息的计提等,均应进行测试;

5、特别关注关联方交易,会计估计,持续经营和期后事项;

6、所有审计结论,均要作出明确界定,不能含糊和产生歧义;

台风救灾资金请示 篇5

在6月中下旬特大暴雨袭击造成严重公路水毁损失之后,9月20日和10月23日,我省再次遭受2次强台风正面袭击,两次台风均在我省漳州市漳浦县登陆,其中第11号台风“凡亚比”于9月20日上午7时在漳浦县登陆,登陆时风力达14级;第13号台风“鲇鱼”于10月23日12时55分在漳浦县六鳌镇登陆,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力13级,是20XX年以来登陆我省最晚的台风。两次台风登陆期间伴随着强风暴雨,其中第11号台风给漳州市诏安、平和、南靖县带来超过400毫米过程雨量,漳浦、云霄等县过程雨量超过250毫米;第13号台风给漳州市云霄县带来超过300毫米过程雨量,漳浦县过程雨量超过200毫米;其余局部市、县也普降暴雨。两次台风给我省漳州等地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造成局部损毁,部分公路出现桥涵垮塌、路基坍塌、边坡溜方等毁情,个别路段受毁严重。据统计,累计两次台风共计公路水毁损失2.362亿元(其中第11号“凡亚比”台风1.685亿元,第13号“鲇鱼”台风6770万元)。

全省交通运输部门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防台工作部署,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部署、严密防范,及时启动防台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好台风的防御和抗击工作。在台风防御准备工作中,有关部门加强了公路、港航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巡查,对在建公路水运工程及时进行停工并转移相关人员,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停止了内河渡口、对台航运、港口港区作业,以及强化了公路运输车辆安全管理。在公路水毁抢修保畅通工作中,各级交通部门及时组织调集救灾设备、器材、物资和应急队伍,深入毁情现场,强化组织,加大投入,全力以赴,有效防御第11号、13号台风袭击,并以最快速度抢修受毁路段,保障了交通公路的安全畅通,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由于今年6月中下旬特大暴雨过程已经给福建省交通公路带来了严重损毁,灾后重建任务繁重,目前重建工作仍在全力组织实施中。第11号、13号台风的正面登陆袭击,加剧了我省公路水毁受灾程度,损失较严重。为此,恳请钧部进一步给予我省关心支持,下拨第11号、13号台风专项公路水毁修复资金3000万元,帮助福建省尽快修复水毁公路,恢复正常路况。

妥否,请示复。

关于申请救灾资金补助的请示 篇6

镇政府:

受2018年9月16日晚“山竹”台风和暴雨的影响,造成我公司1#、2#、3#、4#、5#、6#生产车间厂房和大型设备间,配电室屋顶防雨防晒瓦和檩条等设施约4千平米被大风刮得稀巴烂,所幸无一例职工伤亡事故发生。

这次台风和暴雨,使我公司厂房多处严重受损极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为了保障广大职工的人身安全,确保公司正常安全生产,尽快恢复生产车间厂房。根据国家有关救灾资金补助政策和我公司资金短缺实际困难,特向贵政府提出申请救灾资金补助48万元。我公司将采取自救和政府救济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专业人员对厂房受损处进行拆除更换。

特此报告,请给予批准为盼!

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16日

附:1,遭“山竹”台风和暴雨袭击受损厂房照片。

2,受损厂房拆除更换、维修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搭架费、机械费等费用。

1#厂房更换脊瓦约70平方 2#厂房更换脊瓦约85平方 3#厂房约75平方 4#厂房约200平方 5#厂房约2175平方 6#厂房约1350平方

十堰市救灾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篇7

印发《十堰市救灾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十政办发〔2012〕12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十堰市救灾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9月2日

十堰市救灾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救灾救助资金的管理,确保救灾救助资金及时拨付和资金安全,充分发挥救灾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救灾救济和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务院令第577号)、《湖北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鄂财社发〔2012〕1号)和《关于印发救灾资金专户管理办法的通知》(鄂财社发〔2002〕31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救灾救助资金,是指各级财政安排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灾后重建补助资金、其他救灾救助资金,纳入灾区恢复重建资金计划的其他救灾资金和社会各界、个人捐赠的救灾及救灾专户利息收入等资金。

—1—

第三条 遵循以下救灾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原则:

(一)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二)专款专用,突出重点;

(三)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四)强化监督,注重时效。

第四条 救灾救助资金的来源:

(一)上级财政及各部门补助的救灾救助资金。

(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救灾救助资金。

(三)接收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

(四)救灾救助资金专户的利息收入。

(五)其他救灾资金。

第五条 救灾救助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用于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灾民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

(二)遇难人员家属抚慰资金。

(三)因灾倒房重建,一般性损坏房屋维修。

(四)救灾物质储备及相关费用。

(五)符合救灾资金使用规定的其他支出。

第六条 救灾救助资金要按以下规定安排使用

(一)财政、民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可能,确定对受灾群众的救助项目和补助标准,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资金的发放,要做到手续完备、凭证齐全、账目清楚、公开透明、群众知情满意。

(二)民政部门依法接收的捐赠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设立捐赠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接收捐赠的资金,定期缴入救灾捐赠财政专户。

(三)对纳入财政专户的救灾救助资金,财政部门要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开通“绿色通道”,按照相关规定尽快拨付,保障资金及时到位。

(四)依法接收捐赠资金的慈善会、红十字会等社团组织,要及时向地方民政部门报告接收捐赠情况,确保资金安全,并服从地方政府对捐赠资金使用的统筹安排。

第七条 救灾资金的拨付程序:

(一)救灾救助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提出资金安排方案,报经市政府批准后,由财政部门、民政部门联合下达。

(二)接收救灾救助资金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要求,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市)区定”四个步骤确定救助对象。

(三)生活救助资金实行灾民救助卡制度,原则上要通过“一卡(折)通”实行社会化发放;采取实物形式救助的,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管理有关规定,及时采购救助物资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第八条 民政、财政和相关部门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救灾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程序,强化管理。

第九条 各级民政、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对救灾救助资金实行专账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擅自扩大资金使用范围。负责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要按职责范围定期向社会公布救灾救助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主动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

第十条 各级审计、监察部门要把救灾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列入重点专项审计和监察计划,对救灾救助资金及时、动态地实施全过程审计和监督。单位和个人存有截留、挤占、挪用、贪污救灾资金行为的,对其主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各县(市)区救灾资金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或参照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救灾资金审计方案 篇8

一、抗旱救灾采取措施

全省抗旱救灾动员会议后,我局及时成立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要求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切实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成立了以局领导为组长、责任心强、业务精的专业技术员组成的三个抗旱指导组,全力以赴投入到受灾较为严重的一线指导抗旱救灾技术服务工作,帮助灾区群众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措施为:

一是出现人畜饮水严重困难的村社,千方百计确保人畜饮水,有抗旱应急补充水源的,采取补助引水管、抽水机,修建引水渠道、水池等,没有水源的组织补助油费请拖拉机等运水车辆送水。

二是全面启动全区所有抽水机台站,对不能正常使用的抽水站进行抢修,力争短期内修复投入抗旱救灾中,减少旱灾损失。

三是组织、筹措、争取各种抗旱物资和抗旱器具进行抗旱,特别是组织拖拉机、农用车运水抗旱救灾队进行保苗救灾工作。

四是组织人力搞好用水管理工作,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调度,避免发生用水浪费等现象。

五是发动群众、组织人力搞好河道、灌渠的清淤、疏浚工作,使水能顺利的供到旱情严重的区域。

六是积极协调做好跨区域调水工作,保证抗旱供水水源。

七是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有条不紊地抗旱救灾,杜绝发生因争水、抢水而引起的群体事件和破坏水利设施等恶性事件。

通过采取抗旱救灾措施,抗旱救灾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效益,推进了全区抗旱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做到了没有发生一个人喝不到水现象,确保了大春满栽满插,为小春损失大春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旱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二、抗旱救灾资金投入情况

面对百年不遇的旱情,我局积极争取抗旱资金,为抗旱救灾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截止5月31日,共收到中央、省、市、区各及抗旱救灾资金448.1316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40万元,省级抗旱资金87万元,市级30万元,区级40万元及共产党员党员爱心捐款51.13164万元。截止6月8日,我局已安排抗旱救灾资金399.019万元,已拨付到乡(办事处)及购买管材等抗旱救灾资金支出235.8798万元。其中:党员特别捐献爱心水窖款按照每口元的标准已发拨付至全区4个乡,共计255口51万元,目前,工程已开工建设。现全区水利抗旱救灾资金已安排,但由于工程正实施或下一步计划实施而未拨付使用资金有163.1392万元,还未安排49.11264万元资金将计划上报区人民政府后尽快实施。

在抗旱物资方面收到一辆价值19.8万元的抗旱用供水车,三台潜水泵,三卷胶带及300个抗旱用水桶。其中潜水泵及胶带已发给七河乡及金安乡;抗旱救灾水桶已发给大东乡200个,七河乡共和村委会50个。

三、资金管理主要做法

1、统筹资金安排,突出保障重点

为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把有限的抗旱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我局在抗旱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上,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杜绝平均分配,以充分调动全区干部群众抗旱救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突出重点区域。抗旱救灾资金重点向受灾严重的大东、金安、金江等乡倾斜。二是突出重点村社。对贫困村、水资源短缺和缺水严重村社重点扶助对象,能引则引、能提则提、能送则送。三是突出重点产业。把抗旱资金重点用于烤烟和春耕备耕上,确保大春满栽满插,降低农业损失。四是突出关键环节。由乡政府组织运水车队通过补贴供水车队为群众送水或集中统一供水等方式降低运水、购水成本。

2、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为确保抗旱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最强作用,我局着力采取措施,严格资金的管理使用。一是实行抗旱救灾资金专户储存,严格审批程序,严防挤占、挪用和贪污;二是定期将抗旱救灾资金的安排和拨付的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三是充分发挥救灾资金的“及时雨”作用,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下拨到灾区,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绝不允许拖延和滞留;四是在抗旱救灾资金的使用上,重点向重旱区倾斜。五是对抗旱资金使用情况跟踪检

查,确保抗旱资金发挥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通过抗旱救灾资金的投入,使我区的旱灾损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资金管理上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前期抗旱中由于时间紧,抗旱资金只能应急安排给乡(街道办)针对出现的旱情,补助解决抽水机及电费、送水车油费、饮水管材、维修抗旱设施等应急工程,解决

群众饮水、农田灌溉问题,由于补助面比较分散,单个项目补助资金少,使项目散、规模小,难以实行区级报账制。

二是由于抗旱资金到位较迟,大部分资金5月底才到位,部分抗旱应急工程由于资金垫付困难,加之灌渠无法断水、施工用水紧缺等原因无法及时开工建设。

三是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在观念上相对落后,在项目的管理上比较粗放,加之多数工程由群众自行组织或投工投劳完成,工程质量保证了,但外观较为粗糙。

五、下步工作重点

目前,虽然大春栽种已基本结束,降雨次数也逐步增多,但雨季未到来,抗旱救灾任务仍然艰巨,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总结上一阶段抗旱救灾中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原则,根据旱情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方案,统一部署,全面主动落实有效措施,合理分配项目和资金,重点实施一批蓄水、抽水、饮水工程,切实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我区抗击旱灾能力。在下一抗旱救灾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继续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力度。在下一步项目实施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明确指定项目技术负责人,严格按规范、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施工,并接受当地群众的监督。工程完工后,对各项工程认真结算的同时,我局将组织乡(街道办)、村委会、村民小组等相关单位从工程的数量、质量、资金安全、群众满意程度、工程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验收,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好工程建设任务。

二要继续加大对抗旱救灾资金的监管力度。我局将按照“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切实加大对抗旱资金的监管力度,对下一步抗旱救灾资金投资项目实行区级报帐制,规范报帐程序,完善报帐资料,要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作。同时接受各级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对救灾资金的审计和监督,杜绝出现贪污、截留、挪用违规列支抗旱救灾资金、资金管理不力等违规违纪行为。

三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抗旱救灾资金管理使用及发挥效益情况,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同时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投入到抗旱救灾水利项目建设中,为农业增效打好基础。

四是继续密切监测旱情动态,加强信息统计上报,积极协调和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

救灾资金审计方案 篇9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监管,应注重把有限的监管力量放在关注民生的社会热点上,充分关注中央救灾资金的使用效益,以促进中央救灾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有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二、案例分析

(一)违规事实

调查结果表明,省、市、县、乡各级有关部门,在中央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方面,总体情况比较好,且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资金的分配效率、资金的申报及具体使用环节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须进一步加以规范。

1.部分救灾资金的分配及划拨滞后,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该市下属某县此次累计收到中央救灾资金1773.8万元,占所在市已分配中央救灾资金15.5%。经调查,该县财政局未分配及划拨资金1044.2万元,占收到中央救灾资金总额的58.87%。中央救灾专项资金经过各级政府层层分配与划拨,资金的到位率与使用率堪忧

2.救灾资金申报不规范,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地方各级政府向上一级多要资金的强烈冲动,导致补助资金夸大申报渐成常态,部分专项资金使用完毕后,沉淀为相当数额的结余,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被调查市供水公司灾害发生期间申报12万用户水表。。受灾损失3522万元。截至4月底,实际使用仅为400余万元,近3490万元资金沉淀下来。申报数与实施数的巨大差距,暴露出其申报额的水分大,夸大损失、虚报补助资金现象相当严重。

3.个别单位违规使用救灾资金,制约了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被调查县农业局变更救灾资金用途,挪用资金50万元用于某牛奶养殖小区三通一平建设。改种马铃薯本应由政府无偿提供,但基于种种原因,无常提供变成了有偿提供,救灾物资发放的覆盖面窄,加之部分存在收款不入账、公款私存及种薯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应落实的救助反倒加重了灾民的负担,制约了该项救灾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

(二)对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

一是对挪用资金予以收回,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擅自改变资金使用规划方案的应予调整,强化救灾资金的管理。

二是对不能清退的资金,统一收缴市财政局,作为灾后重建资金,重新拟定方案是使用。

三是对于救灾资金申报不规范,夸大申报形成资金沉淀问题,建议摸清情况后,对沉淀资金统一安。

四是根据资金滞留情况,建议加快出台分配使用方案。

三、检查思路与方法

(一)灾情核查及上报情况

重点检查各级民政部门上报或通过政府上报的灾情是否真实准确,尤其是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基层民政部门是否逐村逐户核查灾情并登记造册,上级民政部门是否如实汇总并检查核实数据,有无凭空加码、虚报灾情或以历史经验数据上报。

(二)救灾资金的拨付情况

重点检查财政、民政部门是否遵循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及时下拨救灾资金,有无实行有偿使用、提留准备金或滞留、截留、挪用及串项拨付救灾资金;有无拨付环节擅自变更预算科目的问题。

(三)救灾资金的发放和使用情况

重点检查财政、民政或基层部门是否制定具体发放计划和标准;有无擅自截留、挪用或不按受灾程度搞平均分配;接收、发放手续是否齐全、完备;是否坚持合理、公开原则,有无因管理不善造成救灾资金及物资的损失浪费。

四、启示

(一)形成资金分配及划拨滞后,影响中央救灾资金效益发挥的主要因素:

1.资金运行过程长,影响应急资金使用效率。各类资金运行长短不一,有些资金到达基层时已错过了救灾的最佳时效,出现了应急资金不应急的现象。

2.资金分配环节多,影响应急资金调拨速度。救灾资金到达省级财政后,由相关部门与财政联合下拨资金,层层划转,部门与部门,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博弈。资金运行人为拉长,使资金滞留相关部门。

3.中央救灾资金项目与部分地方已组织资金实施的救灾项目重叠,部分救灾资金出现了无法按计划使用的情况。

(二)从完善机制、创新制度、加强监管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思考

1.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尽早将中央救灾资金专项拨款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

2.建议创新体制,建立救灾资金预拨清算制度,加强基层政府的救灾能力,充分发挥救灾资金的应急功能。

救灾资金审计方案 篇10

“抗震救灾”

“专项资金”

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沪财预[2008]61号

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抗震救灾援助工作的统一部署,为保障本市抗震救灾应急援助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规范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确保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我局根据《上海市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沪财预[2006]42号)规定,制定了《上海市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同意,现予印发,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财政局

二○○八年八月五日

上海市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根据《上海市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沪财预[2006]42号)规定,为保障本市抗震救灾援助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规范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确保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是指本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筹集并安排用于四川等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援助的专项资金。

(三)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的筹集、拨付、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并向社会公开。

二、资金来源

(一)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来源:市财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的财政资金。

(二)市财政统筹安排的财政资金包括:本市启动应急援助机制,市级财政向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震灾区拨付的政府捐赠资金;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压缩一定比例的公用经费预算支出用于抗震救灾援助资金;市级财政统筹安排的其他抗震救灾援助资金。

(三)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压缩一定比例公用经费预算支出,是指市级机关(包括垂直管理单位,下同)和下属事业单位通过缩减会议、接待、差旅和公车使用支出等各项日常开支,压缩出国团组,严控办公房使用(租赁)面积等的公用经费预算支出。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压缩年度公用经费预算的比例为10%。此外,市级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停止本年度新增公车购置。

(四)支持鼓励各区县机关事业单位按5%的比例压缩年度公用经费,节减形成的财政资金,按照市政府研究确定的用途,专项用于四川抗震救灾援助工作。

三、资金用途

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用途:向地震灾区的政府捐赠;建设四川地震重灾区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房;采购帐篷、食品、医疗防疫药品、用品、器械等救灾援助物资;公安消防、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地震监测、水务抢修、卫星通信等各类专业救灾抢险队伍的后勤保障;救灾物资运输费用以及其他用于抗震救灾的支出。

四、资金申请

(一)建设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房资金,由市建设交通委向市政府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提出建设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房资金预算和用款申请,市政府批转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审核确认后,由市财政局审核。

(二)救灾援助物资采购资金,由各相关市级主管部门向市政府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提出资金预算和用款申请,市政府批转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审核确认后,由市财政局审核。

(三)救灾抢险队伍后勤保障以及其他用于抗震救灾的支出,一般由相关单位先行垫付,并通过其主管部门或直接(无上级主管部门,下同)向市政府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备案。待救灾援助工作开展一定时期后,由相关单位主管部门或直接向市政府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提出拨款申请,市政府批转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审核确认后,由市财政局审核。垫付资金有困难的单位,也可通过主管部门或直接向市政府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提出资金预算和用款申请,市政府批转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审核确认后,由市财政局审核。

(四)社会各界向市民政部门捐赠的救灾物资以及外国政府向我国政府捐赠的救灾物资,其运输费用,由市民政等部门向市政府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提出用款申请,市政府批转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审核确认后,由市财政局审核。

其他救灾物资运输费用,如需市财政负担的,由相关救灾物资承运单位向市政府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提出拨款申请,市政府批转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审核确认后,由市财政局审核。

(五)以上各项资金预算和用款申请,原则上应为书面形式。特别紧急情况下也可先电话报告,随后报送书面申请。

五、资金拨付

(一)市财政安排的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应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通“绿色通道“,尽快按照规定核拨。紧急情况下,市财政可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先办理拨款,再补办相关手续。

(二)政府捐赠资金由市财政根据有关规定,安排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给相关地震灾区政府财政或民政部门。

(三)对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房建设、救灾物资采购的用款申请,市财政局在接到市政府批转文件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审核确认的用款申请后,及时将所需资金采取预拨方式拨付。其中,过渡安置房建设资金拨付至市建设交通委,由市建设交通委支付给相关物资供应商或服务提供商;救灾物资采购资金直接拨付至相关物资供应商或服务提供商。

(四)对各类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后勤保障、救灾物资运输以及其他抗震救灾的用款申请,市财政局在接到市政府批转文件或市救灾援助指挥协调工作小组审核确认的拨款申请后,及时将所需资金采取预拨方式拨付给各相关用款单位或救灾物资承运单位。

(五)对用于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房建设、救灾物资采购中涉及政府采购的项目,应按照《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汶川地震救灾采购管理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沪财库[2008]27号)有关规定执行。

六、资金管理

(一)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制度,明细记录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安全、合规、有效地用于四川等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二)抗震救灾援助工作结束一个月内,各用款部门或单位应向市政府提交资金使用的书面报告,并抄送市财政局、市审计局。

报告内容包括: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应拨款数、部门或单位实际已使用数、已收拨款数、超支或结余数。根据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的不同用途,报告内容还应分别包括购建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房地名、套数、面积、单价、总金额;采购救灾物资名称、数量、规格、单价、货值总额、发往地名、发放数量、接收单位;各类专业救灾抢险队伍数、人数、后勤保障经费开支类别、单价、数量、经费总额;运输救灾物资重量、运输方式、运输起始及到达地、运输单价、运输里程、运费总额、接受单位等相关资料。

(三)市审计局要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对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及效果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负责对各用款部门或单位提交的资金使用书面报告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报送市政府,抄送市财政局。

(四)市财政局根据审计结果,汇总各部门或单位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形成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汇总报告送市政府。

(五)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汇总报告经市政府批准后,市财政局对各部门或单位使用的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情况进行清算。

七、监督检查

(一)各用款部门或单位应当加强对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建立严格的日常监管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二)市财政局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民政、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形成监管合力。

(三)审计机关对各用款部门或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结余情况及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

(四)对于不按照规定筹集、拨付、使用和管理市级抗震救灾援助财政专项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附则

(一)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二)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各部门职能下一篇:我与网络共成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