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事故整改措施
尊敬的领导:
9月21日早晨在驻马店市柏林国际酒店发生严重的电梯困人事故,给我公司维保工作敲响了安全管理的警钟!这件事故的发生,给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反思事故,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在电梯维保质量工作上出现了漏洞,我悔恨交加,愧疚万分!现向领导做出深刻检查:
一、愧对领导的信任
这次事故的发生让我愧疚万分。由于我的工作失职,辜负了领导的信任。扪心自问,确实是由于我的工作没做到位才造成了本次电梯困人事故的发生。对于这次事故,事后我感到非常后怕,自己感到深深地自责,没有为乘客的安全负起责任。
一直以来,关于电梯安全问题,每次开公司例会都会反复强调,但在操作技能方面总认为他们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忽视了对这些人员是否符合岗位要求的现场跟踪和考核,没有及时准确的把握他们的操作技能水平,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不到位;对于维保质量提醒不够,关注不够,掌握不够。对一些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行为,总是体谅多,纠正少,缺乏敢于较真碰硬的狠劲。致使电梯维保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导致了这次事故的发生。
尽管我知道电梯维保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事故的后果和危害,却没引起充分的重视。对于工作中的安全麻痹大意,流于表面,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对于发现的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不正常情况时,存在侥幸和姑息的错误思想认识。因此对一些隐患,尤其是细微隐患,没有以最快的速度在事态恶化前提前做好整改,没有真正将所有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面对这次事故的教训,我充分认识到忽视维保质量是导致事故的必然
第
1页
共3页 结果!面对这次事故的回忆,我充分认识到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严格、责任落实是防止事故的重要手段;及时排除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是防止事故的根本方法;加强对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是防止事故的得力措施;面对这次的代价,我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这次教训犹如当头棒,使我猛醒!
这次事故, 我感到很愧疚。对不起领导对我的信任,愧对领导的关心。我应该深刻地反省,真诚地接受批评。对于这一切我还将进一步深入总结,深刻反省,工作必须认认真真,一丝而不苟!
二、整改措施及方法
1、严惩问题员工
针对负责柏林酒店电梯维保的责任员工进行开除并扣发三个月工资处理,对其余公司所有维保工作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并召开安全研讨会。从思想上对维保员工进行教育,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2、安全隐患排查
此次事故造成的严重影响给我们公司敲响了警钟,针对我公司所有维保项目的电梯公司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对老旧电梯、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梯及公共场合医院、酒店项目的电梯安排专业技能强的维保员工负责。
3、维保质量评比
公司每月对维保员工负责的项目维保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维保质量差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及扣发安全绩效奖,对维保质量好的员工进行表扬,并予以奖励。
4、维保技能培训
公司每周例会结束后安排维保技能培训,利用维保视频讲解,树立正确的维保规范流程。并大力开展老带新,老员工带领新员工进行电梯日常
第 2
页
共3页 保养,示范教学,进一步提升新员工的工作技能。
我深知,任何检讨与忏悔在教训面前都显得格外的无力与苍白。在此,我真诚接受上级对我公司的严肃批评和处罚,愿意以我为反面教材,以此为鉴,远离事故,警示他人!
检查人:驻马店市英瑞电梯有限公司
第 3
页
共3页
某钢铁厂退火车间工程建筑面积约7805.16m2, 建筑檐口高度22.25m, 最大跨度为33m, 共11跨 (见图1) , 主体结构形式为门式单层钢结构, 屋面、墙面采用压型钢板, 基础为独立式, 钢柱采用杯形基础连接,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2 事故情况
2.1 发生时间及伤亡
本案例的退火车间正在进行主体结构钢柱安装, 现场已吊装完成B轴/1~5轴的五根钢柱, 其中四根钢柱 (1~4轴) 于2014年12月1日0:30倒塌, 倒塌方向朝南, 未倒塌钢柱未受影响, 现场没有人员伤亡。 (事故现场见图2)
2.2 现场调查
B轴/1~4轴钢柱、行车梁已安装完毕, 但柱间斜向支撑、水平系杆、辅助桁架等未安装;柱基础杯口混凝土未浇灌;用于临时稳定的缆风绳根数不足, 仅东西方向各设一根;钢柱在独立杯形基础杯口处折断。 (折断部位见图3)
2.3 天气情况
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时间:2014年11月30日06时) :预计30日08时至12月1日08时, 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南海北部海域、北部湾的东北风将增加到7~8级、阵风9~10级, 12月1日08时至2日08时, 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将有9级、阵风10~11级的东北风。
2.4 材料检验
(1) 钢柱杯形独立基础尺寸, 1900mm×3700mm×3000mm, 符合设计要求。
(2) 钢柱截面尺寸, 2-HM482×300×11×15, 符合设计要求。
(3) 行车梁面积尺寸, 2090mm×11950mm, 符合设计要求。
(4) 钢柱、钢梁、钢柱配件等采用焊接制作, 经现场探伤检测符合设计焊缝要求。
(5) 钢柱杯形独立基础混凝土强度, 经现场回弹检测、查看同条件试块报告, 强度基本达到设计要求30MPa。
(6) 钢柱与钢梁、钢柱配件等材质, 进行物理性能方面及化学成分分析, 符合设计要求。
3 事故分析
3.1 直接原因
(1) 构件单体稳定性差
(1) 首先, 钢柱下柱校正后, 柱脚根部四面未加固顶紧, 仅靠杯口长边塞入的4个钢楔临时固定 (每边两个) ;其次, 钢柱高度较高 (单柱高度为22.6米, 宽度仅为2.3米) , 则构件重心高, 易失稳;再次, 柱间支撑体系尚未完成, 吊装过程中又未采取有效的稳定措施。
(2) 临时固定措施不可靠:经现场调查, 缆风绳只在东西方向拉设两根, 南北向未设置, 缆风绳设置数量不足;一部分固定点未设置重物, 使用铁钎为固定重物, 另一部分固定点直接固定在承台构造钢筋上, 固定点设置不安全。
以上因素造成钢柱的稳定性差, 易失稳, 构件稳定性差是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2) 突发性恶劣环境
该工程已安装的单跨行车梁受风压面积大 (行车梁面积:2090mm×11950mm) , 且安装高度高, 距离地面17.87米, 事故发生时正值大风预警天气, 部分阵风可达10级, 已远超当地基本风压 (0.4k N/m2) , 阵风对钢柱上部造成一个较大的水平力, 该水平力在杯口处产生的弯矩最大, 从而导致钢柱在杯口处折断倒塌。
(3) 违反施工作业流程
本案厂房钢柱吊装阶段的安装顺序为:杯口尺寸复测→基础轴线、标高测量放线→杯底基础凿平→配置垫板→钢柱下柱吊装→柱顶临时固定 (拉缆风绳) →下柱校正→柱底四周固定→最后固定灌浆→柱间支撑、行车梁吊装。根据现场的调查情况, 钢柱下柱校正后, 未立即对钢柱进行最后固定灌浆, 并在钢柱没有最终固定的情况下上吊行车梁, 违反作业流程是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2 间接原因
(1) 施工单位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 未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混乱, 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不到位。
(2) 由于土建工程进度滞后, 导致安装工程进展缓慢, 建设单位盲目要求加快施工进度、胡乱指挥, 违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3) 监理单位在发现安装工序不符合要求、固定措施不可靠、项目管理混乱的情况后, 虽下发监理整改通知单, 但未及时制止违规吊装。
4 事故责任及处理
本次事故属责任事故, 主要责任由施工单位负责, 其他单位负次要责任。
(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 对施工单位处15万元的罚款;项目负责人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 违章指挥、冒险作业, 项目经理处4万元的罚款, 技术负责人按照管理权限给予撤职处分。
(2) 责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停工、停业整顿, 并处罚款。
(3) 要求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等管理人员, 重新参加市一级安全监督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教育、考核, 合格后方可上岗;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等, 以上课、录像、宣传画等形式进行劳动保护、纪律、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
5 事故教训
钢结构整体或局部失稳的事故应以预防为主, 强化设计、安装和使用阶段的控制;吊装过程中应注意偶然荷载的作用, 充分考虑不同荷载或组合荷载对构件的影响;吊装时禁止随意施工、颠倒顺序, 禁止不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建设、监理单位应共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保证施工安全质量。
6 整改措施
6.1 钢柱重新制作、检查
(1) 对倒塌的钢柱送回制作厂重新制作, 切除变形的部位, 用同材质、规格、重量的钢材进行焊接, 焊接按工艺要求进行, 并进行焊缝探伤检测;对杯口、牛腿处部位进行检测, 检查钢材是否受损, 如发现问题重新制作安装。
(2) 对尚未倒塌的钢柱进行检查, 查看柱脚是否落实、加固, 检查缆风绳的拉设根数、固定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重新复核校正钢柱轴线、标高。
6.2 加强柱脚的加固
(1) 在钢柱吊装过程中, 着重检查钢柱就位后是否落到实处, 其次, 检查钢柱根部固定是否牢固, 现场整改方案是对柱脚根部进行双层限位固定, 具体施工过程如下:复核杯口底部轴线, 根据轴线距杯口四个立面的距离, 在钢柱插入杯口后, 用钢筋在杯口内的四个立面进行限位固定, 在柱垂直度校正完成后, 用角钢在杯口四周进行支撑固定, 使钢柱根部更加稳定可靠。 (见图4)
(2) 钢柱下柱校正后, 浇灌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 分层振捣密实, 避免漏振, 浇筑过程中应对钢柱的垂直度和轴线进行复查、调整。
6.3 正确设置临时稳定措施
对于重型或高10m以上细长柱及杯口较浅的钢柱, 或遇到刮风天气, 应在钢柱四周拉设缆风绳 (共四根) 。钢柱插入杯口后, 应及时拉设Φ12mm的缆风绳, 拉设高度约为钢柱高度的2/3处, 地面固定点可设置在临近位置的基础承台或地梁上, 利用承台、地梁构件本身作为重物。缆风绳应在杯口混凝土浇水养护后, 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时方可拆除。
6.4 严格遵守施工流程
钢柱最后校正完毕后, 应立即对杯口进行二次浇灌, 在杯口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吊装行车梁, 禁止在钢柱还未最终固定, 柱间支撑尚未安装的情况下, 上吊行车梁及屋面梁。在吊装过程中, 专职安全员必须到场监督, 吊装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的要求进行, 当发生实际吊装与方案、工艺不符时, 应重新对方案进行编制审批。
6.5 制定雨季施工和预防台风措施
(1) 建立预防台风专门领导小组, 在台风预告发出日召开抗台风专题会, 分析不安全因素, 落实安全责任到班组和个人。
(2) 编制雨季、台风等专项施工方案。做好雨天、台风天气的防护措施, 发生五级以上大风天气, 应停止施工, 并提前对主梁、支撑等大构件进行校正固定, 以防止发生失稳, 已经安装的构件要固定牢固, 不得有构件处于松动状态。
(3) 大雨、大风过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随机全面检查, 包括对现场构件、设施、用电、机械设备防护等进行检查。
6.6 设置项目安监站
项目安全监督站是在项目经理领导下, 负责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的专职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编制项目安全、环境保护计划, 并指导实施;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施工监测, 定期安全检查和分析, 针对某些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检查、实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组织安全考试;检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各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情况。
6.7 其他整改措施
(1) 监理单位加强对工程所用材料的见证取样, 对钢结构制作、吊装焊接工序进行全过程检查、监督, 增加巡视和平行检查的次数, 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 对隐蔽工程进行严格的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整改, 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2) 建设单位不得向施工单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施工单位有权拒绝建设单位的不当指令, 如:任意压缩施工工期等。
7 结束语
对此次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引起重视, 要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 严格规范作业流程, 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以上整改措施简单易行, 在后续的工作中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 施工安全显著提高, 此后该工程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卜延谓, 吉彦平, 郭涛.预制柱混凝土杯口基础施工新工艺[J].施工技术, 2012 (41) :111.
[2]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GB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关键词:调度指挥;防止事故;措施;方法研究
铁路运输调度人员的科学调度和正确指挥,对保证列车的安全正点,提高运输效益,完成运输任务,都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本文对列车调度员在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安全、管理、基础等方面的表现及危害性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及措施。
1 调度命令安全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调度命令错误发布现象普遍
一是在调度命令受令处所不全、错漏,比如漏交施工负责人、施工作业车司机、站内限速漏交关系站、漏交机务段、折返段等。二是命令内容错字漏字,命令内容不全。三是违反调度命令发布作业程序,比如与电调签认违反作业标准,作业程序颠倒等;四是业务水平不高,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在非正常情况下作业慌乱,发布调度命令忙中出错,反复取消。原因一是发布命令前审核不认真、不仔细,错、漏受令单位、命令内容;二是执行作业标准不严,作业程序颠倒;三是习惯做法、惯性思维一时难以改变,比如调度命令受令处所漏交机务段、折返段、车辆段、整备场等。
1.2 规范调度命令发布,确保准确无误
发布调度命令首先要做到:正确及时、内容明确、简明扼要、一事一令、先拟后发、书写清晰、用语规范,使任何人看同一调度命令都不会有不同的理解。其次要做到不漏发、不错发、不漏交、不漏传。认真核对命令内容是否有误,对命令的重点语句必须复核。不漏交就是要求直接受令人一起抄收并指定一人复诵。做到正确及时、不错不漏,保证有关人员在进入关系区间作业之前收到有关命令。不漏传就是转发上级的命令要正确及时,不得有误。
2 调度部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 调度管理水平比较滞后、基础较差
调度队伍随着机构改革几经整合,调度工作发生了许多新变化、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由于缺乏超前、系统的思考和研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专业管理职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对安全的关键点卡控和盯防不够到位,专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缺乏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专业调度室没有发挥好在安全管理、安全控制、安全分析、安全考核方面的作用,安全管理有所弱化。
2.2 运输部门“结合部”安全卡控相对薄弱
各系统、各单位以及局间、调度台与调度台之间存在联系不紧密、沟通不及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调度所管理上存在工种之间、科室之间、调度台之间、局间分界口以及其他专业部门衔接等诸多结合部,任何一个结合部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调度安全事故,因此它不仅是铁路运输的指挥中枢,更是行车安全的关键部门。
2.3 应急处理能力比较差,依赖心理重
一名合格的调度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组织指挥能力,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现在有的调度员一旦遇到非正常情况就不会办理,遇到突发性问题不会处理,除了翻规章找预案外,就是报告值班主任等待救援, 这是远远不能胜任调度工作的。作为担负行车组织指挥的“龙头”,调度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接到现场反应行车异常和设备故障的报告后,要高度重视,先处理后汇报,认真处理好安全信息。接到危及行车安全的信息和情况不明的信息,要果断采取措施,立即拦停列车,真正做到指挥有力、科学有据、信息畅通、处置果断,宁可错停,不可盲行。
3 加强调度基础安全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3.1 坚持安全第一的位置不动摇
安全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生命线,安全第一始终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是每名铁路干部职工最重要的职责,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不能保证安全的干部就是不称职的干部、不能保证安全的职工就是不合格的职工”的思想意识。因此,安全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从一点一滴做到,做到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铁路调度部门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工作始终只有起点,永远没有终点的理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安全第一的位置不动摇,安全第一的导向不偏移,安全第一的标准不降低。
3.2 按章作业,规范调度命令的发布
各级调度机构要加强调度命令发布的管理工作,建立严格的制度,规范调度命令发布的程序、方法、范围、格式和注意事项。认真抓好调度命令发布中“一拟、二审、三签、四发布、五复诵核对、六下达命令号码和时间”各项程序的落实。要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加强命令发布的模拟演练,锻炼调度员遇到各种紧急情况下判断情况、采取对策、正确发布调度命令的能力。使其达到熟练、果断、准确、迅速的程度。
3.3 卡控作业环节,严把施工组织和非正常行车关
一是卡死施工作业的环节。即:施工计划的登记环节,施工命令的发布核对环节,施工后列车的放行环节。
二是调度所要针对列车调度员在非正常行车及事故处理上经验不足这一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日常的培训,夯实调度人员的业务基础,提高调度员应急处理能力。领导干部要加强非正常情况下行车组织的盯控,凡遇到非正常行车及事故处理,安全、行车调度室人员必须到岗到位,协助指挥,把控调度命令的发布,防止忙中出错。
3.4 强化警示教育,以案例教育不断提高安全警觉性
注重把案例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将规章内容与案例有机结合,举一反三,不但介绍自己发生的事故问题,而且还要将其他调度典型案例一并讲解;不但明白规章内容是如何规定的,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规定;不但要懂得违反规定能够造成什么后果,还要通过学习明白自己得到了什么样的警示,提高了调度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使安全第一、安全生产大如天的思想认识根深蒂固。
4 总结
安全是铁路运输无时无刻的主题,每一位工作人员务必把铁路安全放在第一位。铁路运输调度部门是铁路运输生产的指挥中心,列车调度员作为运输生产的龙头,是铁路安全生产控制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郭建民.铁路运输调度.干部培训系列教材[M].北京铁路局,2008年8月1日.
一、事故案例:
在某施工现场,一名工人在施工中脚踩的木板断裂,导致该工人从离地面三米高的脚手架上跌落到水泥地上,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死亡。
二、事故的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分析 1.人的不安全状态:
①施工人员个人防护用具不合理:临空作业,未配备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具 ②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支持人的木板不合格。
2、物的不安全行为:
①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略其使用:工作人员工作没有安全防护用品
②使用不安全设备:脚踏的木板不合格
(二)、间接原因分析
①生产经营单位未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②监管部门未对工人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整改措施:
(1)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凡从事
2米以上悬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符合国家标准并有检验机关检验合格的安全带。(2)高处作业应先检防护工具、防坠工具是否牢固、可靠、完整(3)防护栏杆、防护栅门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整齐牢固,与现场规范化管理相适应。
(4)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
(5)加强安全检查的力度,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予以纠正,通过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对在高处作业中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的行为进行纠正,彻底改变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的行为。
第1篇:预防高处坠落事故措施汉口花园淡莲轩1#、2#、5#楼
预
防
高
处
坠
落
事
故
专
项
措
施
大悟县联合建筑工程公司
年6月10日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措施
为及时有效的做好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工作,加强对坠落事故的处理能力,保持社会稳定,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重大安全事故处理的规定,结合我公司的特点,特制定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措施。
一、预防高处坠落范围
本公司在建工程施工现场
二、组织机构
1、为加强对坠落事故预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预防坠落事故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刘国勇
副组长:田建文
成员:颜泽祥
黄华东
尹辉
领导小组组长及成员的主要责任:
(1)
督促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项目部做好坠落事故预防工作。
2、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
(1)
指导各项目部并做好预防坠落事故的可能性
(2)
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公司所属项目应成立预防坠事故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有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及各班组长。
项目部预防坠落事故小组职责: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2、不准穿易滑鞋进入施工现场
3、在外墙施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4、进入楼内施工人员必须从安全通道出入
5、在楼内施工人员不准向下抛弃杂物
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后才能上班
7、塔吊司机必须服从指挥人员调配
8、每层必须满铺跳板,三层一道兜网
四、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工作的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把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工作从“”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思想要重视,准备要到位,反映要迅速,工作要落实。
2、各项目部要切实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安全检查,切实整改隐患,避免坠落事故
大悟县联合建筑工程公司
二○○六年六月十日
第2篇: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高处坠落事故预防
1、凡四米以上的在施工工程,在建筑的首层要设一道三到六米宽的安全网,在施工层还要随着建筑结构的上升支一道2米宽的安全罩,从事高层施工时,首层安全网以上每隔四层还要支一道三米宽的固定安全网,并要保证安全网的可靠,如果施工层采取立网要做防护时,应保证立网高出建筑
物一米以上,而且立网要搭接严密,要注意选用质量合格的安全网,严格用丙轮网做平网,安全网要随外檐施工自上而下地逐步拆除,特别是首层
网必须在确定高空作业完成时方可拆除。
2、各种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标准,架子高度达3米以上时,每层要绑两道护身栏,设一道挡脚板,脚手板要铺严。板头排木要绑牢,不准留探头板,超过十五米的架子必须另拟订支搭方案,使用板式脚手架时,要特别要注意桥桩与墙体是否拉结牢靠,升桥降桥时要挂好安全绳,并保证桥两端升架同步,升降桥架的人要将桥架的安全带挂在桥架的立柱上,升桥的专用吊索工具均要符合设计标准和安全规程的规定。
3、在施工中要做好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口和阳台防护:
1、预留洞口可以采用预埋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等方法进行防护,同○时要建立洞口防护的管理方法,防止有人随意拆动洞口的防护。
○
2、楼梯口可以绑临时护身栏或用卡具式防护进行防护,阳台口可以绑护身栏挂立网或用卡具。
4、对于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不准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疯病等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空作业。
5、在高处作业的人员衣着要灵活,不准穿拖鞋、高跟鞋或者赤脚作业,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支架吊篮上下。
6、不准在六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从事露天高空作业。
7、使用高凳和梯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单梯只准一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到70度为宜,梯子下角要采○取防滑措施。
2、支设人字梯时两梯夹角应保持60度,两梯要拉牢,移动梯子时,○梯子不准站人。
3、使用高凳时,单凳只准上一人,双凳支开后,两凳间距不得超过○3米。
4、使用较高的梯子和高凳时,还要采取相应的可靠防护措施。
○
8、在设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还要挂好安全带,严禁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上行走。
第3篇: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在此作业过程中因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称之为高处坠落事故。这类事故各行业中均有发生,并以建安企业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20%左右。
1.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规律,是指人们在从事高处作业中,人与相关物体结合时违背客观事物规律而产生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积累发生了灾变的普遍性表现形式。掌握了规律,就能有效地予以预防和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
高处坠落事故的事故类别大约为如下九种:
1.1.1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坠落等);
1.1.2
脚手架上坠落;
1.1.3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1.1.4
石棉瓦等轻型屋面坠落;
1.1.5
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
1.1.6
登高过程中坠落;
1.1.7
梯子上作业坠落;
1.1.8
屋面作业坠落;
1.1.9
其他高处作业坠落(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他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
1.2.1
个性原因
个性原因,是指每类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各自具有的具体原因。例如:
a.洞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洞口作业不慎身体失去平衡;行动时误落入洞口;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足;洞口没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设施不牢固、损坏、未及时处理;没有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b.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踩空、绊、滑、跌;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身体失去平衡;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站在栏杆上操作;脚手板没铺满或铺设不平稳;没有绑扎防护栏杆或损坏;操作层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
c.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身体失控,重心超出立足面;脚底打滑或不舒服,行动失控;没有系安全带或没有正确使用,或在走动时取下;安全带挂钩不牢固或没有牢固的挂钩地方等。
d.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屋面坡度大于25°,无防滑措施;在屋面上从事檐口作业不慎,身体失衡;檐口构件不牢、或被踩断,人随着坠落等。
1.2.2
共性原因
共性原因,是指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而形成的系列原因。
a.基本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安全基础不牢。其表现是: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或有病;与高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
b.根本原因,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律的异常运动。其表现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不起作用,或擅自拆除、移动或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未及时修理等。
c.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其表现是: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制约手段,对人违章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异常行为,对工具、设备等物质没有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异常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地发现和及时地加以改变。
d.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发生了灾变。其表现是:由于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的异常积累,当人与物异常结合发生了灾变时,如人从洞口坠落、从脚手架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电杆上坠落等造成了人身伤害,从而构成了高处坠落事故。
2.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
依据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运用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预防、控制事故的规律,为了改变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以及人与物的异常结合,应从本质上超前有效地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又分为具体预防、控制和综合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是依据不同类型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每间类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具体预防、控制要点。例如:
2.1.1
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上料平台口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1.2
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要绑扎牢固防护栏杆,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1.3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加强施工计划和各施工单位、各工种配合,尽量利用脚手架等安全设施,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操作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等不宜从事悬空高处作业。
2.1.4
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在屋子面上作业的人员应穿软底防滑鞋,屋面坡度大于25°时应采取防滑措施;在屋面作业不能背向檐口移动;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外排立杆要高出檐口1.2m,并挂好安全网,檐口外架要铺满脚手板;没有使用外脚手架的工程施工,应在屋檐下方设安全网。
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的不同类别和系列原因,提出的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综合预防、控制的要点。
2.2.1
对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认识掌握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和事故危害,牢固树立安全思想和具有预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当发现自身或他人有违章作业的异常行为,或发现与高处作业相关的物体和防护措施有异常状态时,要及时加以改变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2.2.2
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如:严禁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情绪低落的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
2.2.3
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作业,而应穿软底防滑鞋;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字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上跳下。
2.2.4
要按规定要求支搭各种脚手架。如架子高度达到3m以上时,每层要绑两道护身栏,设一道挡脚板,脚手板要铺严,板头、排木要绑牢,不准留探头板。
使用桥式脚手架时,要特别注意桥桩与墙体是否拉结牢固、周正。升桥降桥时,均要挂好保险绳,并保持桥两端升降同步。升降桥架的工人,要将安全带挂在桥架的立柱上。升桥的吊索工具均要符合设计标准和安全规程的规定。
使用吊篮架子和挂架子时,其吊索具必须牢靠。吊篮架子在使用时,还要挂好保险绳或安全卡具。升降吊篮时,保险绳要随升降调整,不得摘除。吊篮架子与挂架子的两侧面和外侧均要用网封严。吊篮顶要设头网或护头棚,吊篮里侧要绑一道护身栏,并设挡脚板。提升桥式架、吊篮用的倒链和手板葫芦必须经过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倒链最少应用2t的,手板葫芦最少应用3t的,承重钢丝绳和保险绳应用直径为12.5mm以上的钢丝绳。另外使用插口架、吊篮和桥式架子时、严禁超负荷。
2.2.5
要按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网,凡4m以上建筑施工工程,在建筑的首层要设一道3至6m宽的安全网。如系高层施工,首层安全网以上每隔四层还要支一道3m宽的固定安全网。如果施工层采用立网做防护,应保证立网高出建筑物1m以上,而且立网要搭接严密。要保证安全网的规格、质量,使用安全可靠。
2.2.6
要切实做好洞口处的安全防护,具体方法与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相同。
2.2.7
使用高凳和梯子时,单梯只许上1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至70°为宜,梯子下脚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梯夹角应保持40°,同时两梯要牢固。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站人。使用高凳时,单凳只准站1人,双凳支开后,两凳间距不得超过3m。如使用较高的梯子和高凳,还应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2.8
在没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处作业。同时安全带的质量必须达到使用安全要求,并要做到高挂低用。
2.2.9
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如脚踏物是否有承重能力;木电杆的根部是否腐烂。严禁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顶棚上行走。
2.2.10
不准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另外,还必须做好高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如发现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要及时加以排除,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第4篇:预防高处坠落措施预防高处坠落方案
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方案
根据《建设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帮若干规定》(建质[]82号)的精神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专项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一、编制依据:
⑴、《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⑵、《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⑶、《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
⑷、施工组织设计;
⑸、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筑地点:
结构类型:
建筑面积:
层数:
一.结构部分
汽车展厅为单层钢结构,其余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同结构之间设有伸缩缝。
屋面板为70mm厚1040型夹心版,面板为70mm厚1150型夹心板及180砖墙,钢梁钢柱采用焊接H形钢,构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钢柱与基础连接为铰接形式。
二.建筑部分
预防高处坠落方案
本工程为金利丰广汽丰田汽车销售服务店,总建筑面积4825平方米,由三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汽车展厅,建筑面积825平方米;一部分为销售、维修服务办公,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一部分为修理车间、新车停放,建筑面积2340平方米。
三、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⑴、安全管理:
1、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使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人。
2、专观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民工的培训。公司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淮、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项目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班组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安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从而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3、坚持班前安全活动,针对班组专业特点和作业条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明,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和专职、兼职安全员,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
预防高处坠落方案
及时整改,并按时复查,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项目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岗位的安全。
⑵、“三宝”管理: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建筑行业广大职工公认的安全“三宝”,挽救过千万职工的生命,必须正确使用。
必须从进货的关口把住产品质量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是合格品。并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按规定配备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认真,严格检查,督促职工正确佩戴使用。
1、安全帽
①、安全幅应符合《安全帽》(GB2811-89)国家标准。安全帽需经常进行检查,有异常损伤、裂痕等应立即收回停止使用。
②、每顶安全帽上应有: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制造年月、许可证编号等。并有出厂合格证。
③、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要系好帽带,防止脱落,使其在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时起到保护作用。
2、安全带
①、安全带应符合《安全带》(GB6095-85)要求,安全带的带体上应缝有永久字样的商标、合格证和检验证。合格证上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年月、拉力试验,冲击试验、制造厂名、检验员姓名等。
②、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凡在2m以上高处作业,必
预防高处坠落方案
须系好合格的安全带。有的高处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拉绳、安全栏杆等,并确保高挂低用。
③、安全带使用中应做垂直悬挂,高挂低用较为安全,当在水平位置悬挂使用时,要注意防止摆动碰撞。不宜低挂高用;不应将安全带的绳打结使用;不应将钩直接挂在不牢固物或直接挂在非金属绳上,钩子必须挂在连接环上使用,防止绳被割断。架子工使用的安全带绳长限定在1.5~2.0m,当使用大于3.0m的长绳时,应加缓冲器。
3、安全网
①、安全网的规格、材质必须符合《安全网》(GBl6909-1997)和《密目式安全网》(GB5725-1997)国家标准。耐贯穿性试验、冲击试验符合要求。每张安全网出厂前,必须有国家指定的监督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②、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必须在高度4m至5m处设一层固定安全平网,每隔4层楼再设一道固定安全网,并同时设一层随施工层,凡进人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③、在建工程外侧必须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④、密目式安全网严禁作为平网使用。
⑤、安全网的系绳绑在支撑物(架)上,应符合打结方便、连接牢固、易于拆卸的原则。密目式安全网安装时,每个环扣都必须穿人符合规定的纤维绳或12~14号的铅丝。
1)、平网安装时系结点应沿网边均匀分布,每个系点用一根独立的绳连接,系绳要连接牢固而又容易解开,受力后不能散脱,筋绳要连接在支撑架上。
预防高处坠落方案
2)、立网要牢固扎结,固定点的距离应不大于500mm,上下两片网之间的拼接要严密。
⑥、安全网支设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⑶、洞口防护:
在建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均须按规范要求进行防护。并且要有醒目的示警标志,夜间还要有红灯示警。
1、楼梯口防护
楼梯扶手应在楼梯踏步拆模府及时安装。否则,应沿楼梯设置1.0~1.2m高的护身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规范规定,整齐牢固,与现场规范化管理相适应。
2、电梯井口防护
正在施工的电梯井内不得垂直运输。电梯井各层门口必须安装不低于1.2m的定型化、工具化的护身栏板或活动门,如果设置固定网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0nm。同时,还应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置一道钢筋安全网,平网内无杂物,网与井壁间隙不大于100mm,当防护高度超过一个标准层时,不得采用脚手板等硬质材料做水平防护。
3、预留洞口、坑、井防护:
①、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规定:
预防高处坠落方案
水平孔洞短边尺寸大于25mm的,竖向孔洞高度大于750mm的都要进行防护。
②、楼层、屋面等平面孔洞边长于500mm者,可使用坚实盖板固定盖设;平面洞口短边长500~1500mm者,可使用钢筋网或水平安全网保护,上铺遮盖物;平面洞口短边长1500mm以上者,先在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在洞口下方张挂安全网,也可搭设内脚手架。各类洞口防护必须定型化,不允许作业人员随意找材料盖上的临时做法,防止由于不严密,不牢固而存在事故隐患。
③、墙面等竖向洞口,用工具式或固定防护门,内柱间距不得超过1.5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或砌体材料暂时封闭。
4、通道口防护
①、在建工程地面入口处和施工现场,在施工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应设置防护棚。
②、防护棚的宽度应大于出入口,两边各出1米。长度根据本工程建筑物的高度在24m以上时,防护棚长度不小于5.0m,并且防护棚顶部应搭成双层结构,层间距不小于70Cmm;棚顶采用不小于50mm
厚的木脚手板满铺。
⑷、临边防护:
在施工过程中,深度超过2.0m的土方施工、临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两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楼梯临边,女儿墙的屋面周边等,当高处作业
时工作面的边沿没有围护设施或虽有设施但其高度低于800mm的,必须设置1.2m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预防高处坠落方案
①、地下室施工阶段:
1)、对基坑进行全方位围档。围护栏杆距离基坑边不小于1.0m,每隔1.8m设一立杆,立杆打入地下不小于600mm以上,周边可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加以固定;横杆设上下两道,上横杆离地面1.0~1.2m,下横杆离地面0.5~0.6m。
2)、供上下人员行走的斜马道两侧边,采用Φ48钢管按规范搭设防护栏杆,栏杆内侧再设一道安全网,并绑扎牢固。
3)、所有防护栏杆均刷红白相间的警示色,并在基坑周边防护栏杆上悬挂示警标志和红灯示警。
②、主体施工阶段
1)、主体施工期间,每层模板拆除的同时立即补充该层临边防护栏杆,栏杆要牢固可靠,上横杆任何处都要能承受来自任何方向的1kN的推力。栏杆下设高180mm厚20mm踢脚板,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宜超过2.On。
2)、对转角处及一些难以设固定防护栏杆的地方,则砌一道1.2m高的砖墙作临边防护。
3)、当用于坡度在大于25°的屋面时,防护栏杆加高至1.5m,并加挂安全网。
4)、转料平台要设置1.0~1.2m的防护栏杆,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底部四周铺180nm高挡脚板,平台板为50mm厚木脚手板。
5)、脚手架内侧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用厚度为50mm的木板,满铺封闭,与施工楼层形成整体,防止落入落物。
预防高处坠落方案
⑸、其他措施
①、工程进入装修阶段,在进行天花批挡及内墙批挡时,由于层高较高,需搭设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式操作平台采用门式架搭设,按方案要求做好四周的防护措施及设置上下梯。
②、工人使用梯子要求:梯子要牢;踏步30~40cm;与地面角度60°~70°;底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
③、外脚手架的搭设必须严格按照《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施工,每搭设一层必须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④、在工人操作前,要对他们进行有关方面的安全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⑤、要对各种临边、洞口等各项防护措施应逐项检查验收。验收根据工程情况分层或分阶段进行,验收结束后要办好验收人员签名手续。对不合格的部位要及时下达隐患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在整个施工期间,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和定期进行检查并管理。
第5篇:预防高处坠落措施遵义市湄潭县欧陆风情住宅小区
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根据《建设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若干规定》(建质[]82号)的精神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专项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一、编制依据:
⑴、《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
⑵、《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⑶、《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
⑷、施工组织设计;
⑸、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遵义市湄潭县欧陆风情住宅小区
建筑地点:湄潭县湄江中路与南北三号路交叉口处
结构类型:框架
总建筑面积:45894.2㎡
该小区由四栋组成,一号楼为10层;二号楼为10+1层;三号楼为16+1层;四号楼为10层。
三、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⑴、安全管理:
1、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
遵义市湄潭县欧陆风情住宅小区
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管理人员,使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人。
2、实行三级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民工的培训。公司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淮、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项目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班组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安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从而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3、坚持班前安全活动,针对班组专业特点和作业条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落实到位,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对工程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时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按时复查,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项目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岗位的安全。
遵义市湄潭县欧陆风情住宅小区
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⑵、“三宝”管理: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建筑行业广大职工公认的安全“三宝”,挽救过千万职工的生命,必须正确使用。
必须从进货的关口把住产品质量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是合格品。并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按规定配备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认真组织,严格检查,督促职工正确佩戴使用。
1、安全帽
①、安全幅应符合《安全帽》(GB2811-)国家标准。安全帽需经常进行检查,有异常损伤、裂痕等应立即收回停止使用。
②、每顶安全帽上应有: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制造年月、许可证编号等。并有出厂合格证。
③、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要系好帽带,防止脱落,使其在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时起到保护作用。
2、安全带
①、安全带应符合《安全带》(GB6095-)要求,安全带的带体上应缝有永久字样的商标、合格证和检验证。合格证上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年月、拉力试验,冲击试验、制造厂名、检验员姓名等。
②、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凡在2m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合格的安全带。有的高处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拉绳、安全栏杆等,并确保高挂低用。
③、安全带使用中应做垂直悬挂,高挂低用较为安全,当在水平
遵义市湄潭县欧陆风情住宅小区
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位置悬挂使用时,要注意防止摆动碰撞。不宜低挂高用;不应将安全带的绳打结使用;不应将钩直接挂在不牢固物或直接挂在非金属绳上,钩子必须挂在连接环上使用,防止绳被割断。架子工使用的安全带绳长限定在1.5~2.0m,当使用大于3.0m的长绳时,应加缓冲器。
3、安全网
①、安全网的规格、材质必须符合《安全网》和《密目式安全网》(GB5725-)国家标准。耐贯穿性试验、冲击试验符合要求。每张安全网出厂前,必须有国家指定的监督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②、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必须在高度4m至5m处设一层固定安全平网,每隔2层楼再设一道固定安全网,并同时设一层随施工层,凡进人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③、在建工程外侧必须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④、密目式安全网严禁作为平网使用。
⑤、安全网的系绳绑在支撑物(架)上,应符合打结方便、连接牢固、易于拆卸的原则。密目式安全网安装时,每个环扣都必须穿符合规定的纤维绳或12~14号的铅丝。
1)、水平网安装时系结点应沿网边均匀分布,每个系点用一根独立的绳连接,系绳要连接牢固而又容易解开,受力后不能散脱,筋绳要连接在支撑架上。
2)、立网要牢固扎结,固定点的距离应不大于500mm,上下两片网之间的拼接要严密。
⑥、安全网支设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遵义市湄潭县欧陆风情住宅小区
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⑶、洞口防护:
在建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均须按规范要求进行防护。并且要有醒目的示警标志,夜间还要有红灯示警。
1、楼梯口防护
楼梯扶手应在楼梯踏步拆模后及时安装。沿楼梯用钢管设置1.0~1.2m高的护身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规范规定,整齐牢固,与现场规范化管理相适应。
2、电梯井口防护
正在施工的电梯井内不得垂直运输。电梯井各层门口必须安装不低于1.2m的定型化、工具化的护身栏板或活动门,如果设置固定网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0nm。同时,还应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6m)设置一道钢筋安全网,水平网内无杂物,网与井壁间隙不大于100mm,当防护高度超过一个标准层时,不得采用脚手板等硬质材料做水平防护。
3、预留洞口、坑、井防护:
①、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规定:水平孔洞短边尺寸大于25mm的,竖向孔洞高度大于750mm的都要进行防护。
②、楼层、屋面等平面孔洞边长于500mm者,可使用坚实盖板固定盖设;平面洞口短边长500~1500mm者,可使用钢筋网或水平安全网保护,上铺遮盖物;水平面洞口短边长1500mm以上者,先在洞口
遵义市湄潭县欧陆风情住宅小区
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在洞口下方张挂安全网,也可搭设内脚手架。各类洞口防护必须定型化,不允许作业人员随意找材料盖上的临时做法,防止由于不严密,不牢固而存在事故隐患。
③、墙面等竖向洞口,用工具式或固定防护门,内柱间距不得超过1.5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或砌体材料暂时封闭。
4、通道口防护
①、在建工程地面入口处和施工现场,在施工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应设置防护棚。
②、防护棚的宽度应大于出入口,两边各出1米。长度根据本工程建筑物的高度在24m以上时,防护棚长度不小于5.0m,并且防护棚顶部应搭成双层结构,层间距不小于70Cmm;棚顶采用不小于50mm
厚的木脚手板满铺。
⑷、临边防护:
在施工过程中,深度超过2.0m的土方施工、临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过道两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楼梯临边,女儿墙的屋面周边等,当高处作业
时工作面的边沿没有围护设施或虽有设施但其高度低于800mm的,必须设置1.2m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①、基础施工阶段:
1)、对基坑进行全方位围档。围护栏杆距离基坑边不小于1.0m,每隔1.8m设一立杆,立杆打入地下不小于600mm以上,周边可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加以固定;横杆设上下两道,上横杆离地面1.0~1.2m,下横杆离地面0.5~0.6m。
遵义市湄潭县欧陆风情住宅小区
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2)、供上下人员行走的斜马道两侧边,采用Φ48钢管按规范搭设防护栏杆,栏杆内侧再设一道安全网,并绑扎牢固。
3)、所有防护栏杆均刷红白相间的警示色,并在基坑周边防护栏杆上悬挂示警标志和红灯示警。
②、主体施工阶段
1)、主体施工期间,每层模板拆除的同时立即补充该层临边防护栏杆,栏杆要牢固可靠,上横杆任何处都要能承受来自任何方向的1kN的推力。栏杆下设高180mm厚20mm踢脚板,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宜超过2.Om。
2)、对转角处及一些难以设固定防护栏杆的地方,则砌一道1.2m高的砖墙作临边防护。
3)、当用于坡度在大于25°的屋面时,防护栏杆加高至1.5m,并加挂安全网。
4)、转料平台要设置1.0~1.2m的防护栏杆,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底部四周铺180㎜高挡脚板,平台板为50mm厚木脚手板。
5)、脚手架内侧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用厚度为50mm的木板,满铺封闭,与施工楼层形成整体,防止落入落物。
⑸、其他措施
①、工人使用梯子要求:梯子要牢;踏步30~40cm;与地面角度60°~70°;底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
②、外脚手架的搭设必须严格按照《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施工,每搭设一层必须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遵义市湄潭县欧陆风情住宅小区
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③、在工人操作前,要对他们进行有关方面的安全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④、要对各种临边、洞口等各项防护措施应逐项检查验收。验收根据工程情况分层或分阶段进行,验收结束后要办好验收人员签名手续。对不合格的部位要及时下达隐患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在整个施工期间,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和定期进行检查并管理。
重庆中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第6篇:高处坠落预防措施高空作业坠落预防措施
项目名称:明湖花园C区五标段
审
批:
编
制:
编制日期:年9月2日
高空作业坠落预防措施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看,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及由于未使用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坠落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68.2%。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原因多方面,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等。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作业离地面越高,净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
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l、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防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_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安全工作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飞鸟拉粪,哪这么巧落在我头上!”。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l、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衡。
2、材料有缺陷。如使用竹竿为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使用木杆为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虫眼的木料: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装置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
4、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5、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
6、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
7、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
8、“四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已损坏未及时处理。
9、屋面坡度超过25度,元防滑措施
(三)方法不当
l、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拌倒、跌倒。
2、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
3、登高作业时未踩稳脚踏物。
(四)管理的不到位
1、脚手架搭设方案指导性不强。
2、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
3、安全不到位。从事高空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
4、安全检查不仔细,流于形式,脚手架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或草率验收了事。在使用前未检查作业环境。
(五)环境不适:
在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高空作业。
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夜间悬空作业。
三、高空坠落事故预防
(一)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经常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观察检查,一旦发现不安全情况,或及
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压力,或调离岗位。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应当定期给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应将其调离岗位。
对高处作业人员除进行安全知识外,还应加强安全态度和安全法制,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减少作业风险。
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违章行为负强化,对遵章行为强化,从而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施工企业领导应当主动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各自的需要,排除干扰安全生产的生理疲劳及心理疲劳因素特别要做好五种人(不懂技术粗鲁人,盲目蛮干的野蛮人,结婚前后的幸福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家庭纠纷的烦恼人)的安全防范措施。
组织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对有关规程、标准进行学_。
寻找事故发生规律,做好高空作业人员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目的安全防护工作或根据情况调高岗位。
(二)控制物的因素,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
把好材料关,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必须经过试验,以lOOkg重的沙袋从高处抛下,沙袋落网后安全网的网绳、边绳和系绳均不断,方为合格。
坚持“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
从事悬空作业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挂好安全带。安全上必须三证齐全。
(三)控制操作方法,防止违章行为
为预防坠落事故,首先应尽量避免采用高处作业的方式,其次对不属于高处作业的工种,也应注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加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的审核,审批工作与脚手架搭设后检查验收工作。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或酒后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身体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因身体重心超出支承面而发生事故。
(四)强化组织管理,避免违章指挥
严格高处作业检查、制度,坚持“四勤”(即勤、勤检查、勤深入作业现场进行指导,勤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查身边事故隐患,实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已,我不伤害他入,我不被他人伤害)的目的。
应该及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产生过度生理疲劳。
落实强化安全责任制、将安全生产工作实绩与年终分配考核结果联系在一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应当为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社会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尽量减少作业风险。
(五)控制环境因索,改良作业环境
禁止在大雨,大雪及六级以上强风天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悬空作业。大雪、大雨、六级以上强风天过后,应当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和清理。
在脚手架上进行撬、拨、推拉、冲地、冲击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应当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夜间施工,照明光线不足.不得从事悬空作业。
工地高处坠落整改措施(共3篇)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心得体会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共19篇)
一 事故性质的认定
一、事故性质认定的原则和程序
1.事故性质认定的原则
对事故性质的认定可以依据国家法规和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等来评定。(自然事故、技术事故、责任事故。)
2.事故性质认定的程序
(1)区分事故的性质,按事故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自然事故、技术事故、责任事故。
(2)确定事故的责任者,根据事故调查所确定的事实,通过对事故原因(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找出对应于这些原因的人及其与事件的关系,确定是否属于事故责任者;按责任者与事故的关系分为: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者。
(3)事故责任分析的步骤
a.按照事故调查确认的事实;
b.按照有关组织管理(劳动组织、规程标准、规章制度、教育培训、操作方法)及生产技术因素(如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维护检修、生产指标),追究最初造成不安全状态(事故隐患)的责任;
c.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的性质、明确程度、技术难度,追究属于明显违反技术规定的责任,不追究属于未知领域的责任;
d.根据事故后果(性质轻重、损失大小)和责任者应负的责任以及认识态度(抢救和防治事故扩大的态度、对调查事故的态度和表现)提出处理意见。
二、伤亡事故的分析方法和事故性质的认定方法
事故分析和性质的认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事故类型分析;(2)事故原因分析;(3)事故责任分析;(4)事故性质的认定;(5)事故经济损失分析。
在事故调查的过程中,通过对事故类型的分析和确定、事故原因的分析(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故责任的分析和确定、事故性质的认定和事故经济损失的分析,才能对一起事故的分析比较完整。
事故责任分析是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查清事故发生原因,是确定事故责任的依据。责任分析的目的在于使责任者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对伤亡事故性质的认定可以依据国家法规和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等来评定。
二 事故责任的划分
一、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安全生产法、国家和部门发布的有关内容
参见《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有关部分。
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认定和处理的依据
1.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
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分清事故责任。
(1)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2)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a.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
b.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
c.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3)领导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
a.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伤亡事故的;
b.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
c.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
d.作业环境不安全,又未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
e.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造成伤亡事故的。
2.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认定和处理的依据
根据事故调查的结论,对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落实防范重复事故发生的措施,实现贯彻“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
(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2)“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3)公正、公开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能引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能使较大范围的干部群众吸取事故的教训;有利于挽回事故的影响。)
(4)分级管辖的原则。
二、事故处理意见的形成方法及格式
1.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的形成方法 即事故调查组成员应遵循的原则。2.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的格式 即事故调查报告。
三 事故教训
一、典型案例的事故教训和事故的总结
事故教训和整改措施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是否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训教育和宣传及贯彻是否到位,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否到位。(6)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是否到位。(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因而造成了事故的发生。(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四 整改措施
一、安全生产事故整改和主要技术、管理、教育培训措施
1.安全技术整改措施
(1)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a.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防止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空气、强氧化剂)、引燃能源(明火、撞击、炽热物体、化学反应热等)同时存在;防止可燃物质、助燃物质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在爆炸极限范围内)与引燃能源同时存在。
利用不燃或难燃物料取代可燃物料,不使可燃物料泄漏和聚集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次是防止空气和其他氧化性物质进入设备内或防止泄漏的可燃物料与空气混合。
——取代或控制用量; ——加强密闭; ——通风排气; ——惰性化。
b.消除、控制引燃能源
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化学反应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对下列着火源应引起充分注意,并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明火和高温表面; ——摩擦与撞击; ——防止电气火花。(2)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a.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b.漏电保护; c.绝缘; d.电气隔离;
e.安全电压(或称安全特低电压); f.屏护和安全距离
——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 ——安全距离; g.连锁保护。
(3)机械伤害防护措施 a.采用本质安全技术
——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 ——安全距离的原则;
——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
——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b.限制机械应力;
c.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d.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e.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
——机构启动及变速的实现方式; ——重新启动的原则; ——零部件的可靠性; ——定向失效模式;
——关键件的加倍(或冗余); f.自动监控;
g.可重编程序控制系统中安全功能的保护; h.安全防护措施
——结构的形式和布局设计合理,具有切实的保护功能,以确保人体不受到伤害;
——结构要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安装可靠,不易拆卸;
——装置表面应光滑、无尖棱利角,不增加任何附加危险,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
——装置不容易被绕过或避开,不应出现漏保护区;
——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使人体各部位(特别是手或脚)无法接触危险; ——不影响正常操作,不得与机械的任何可动零部件接触;对人的视线障碍最小;
——便于检查和修理。
(4)起重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5)厂内运输安全对策措施
2.安全管理整改措施(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2)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3)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3.安全培训和教育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2)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1 铁路道口安全问题的构成
道口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道口是任何一条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它是一个涉及多个管理部门(铁路、公路、地方等),由人(驾驶员、交通参与者)、车(机车、汽车等)、设备(道口特性、安全装置、公路几何线形等)、环境(天气、视距、车速等)组成的复杂系统。道口事故一直在铁路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
据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统计的数字,我国2002年铁路路外事故死亡人数已超过煤矿死亡人数,列各类事故死亡人员的第二位(第一位是道路交通),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2004年,我国铁路发生道口事故729起,伤亡513人,中断正线行车2292小时,直接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因此,道口是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道路运输的危险地段,它直接威胁着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2 铁路道口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结合枣矿集团公司铁路运输处的工作实践,认为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问题可基本归纳如下。
2.1 人的因素
2.1.1 机动车驾驶员
在影响道口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是引起道口事故的主要决定因素。虽然道口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是因机动车驾驶员违章驾驶、安全意识淡薄、操作失误或技术欠佳等原因造成。我国2003年机动车违章道口事故件数占道口事故的92.44%。
2.1.2 道口看守人员
由于过去对道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认识,铁运处在录用道口值班员的职业适性、职业素质、安全教育培训和管理等方面缺乏统一的严格标准,致使在岗人选出现了与当前道口安全形势种种不相称的情况,具体表现有:一是道口值班员的职业素质不符合岗位要求,有的文化水平低,对规章制度、安全措施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差。二是把老、弱、病甚至其它工种淘汰下来的人员从事道口看守工作,致使道口值班员队伍素质较差,责任心不高。三是技术业务不熟、应急处理能力差。有的道口工对道口的规章制度、防护备品的使用、道口故障防护处理办法等不懂,一旦发生道口故障,不知道如何处理,不能及时采取应急预防措施,极易发生列车与道口故障车辆相撞。
2.2 道口特性因素
铁路道口两端大多有一定的坡度,路面状况差,道口铺面不平整,极可能导致车辆熄火或卡在道口处而引发事故。道口前道路丘峰的存在,降低了车辆速度,减少了道口事故的发生;停止标志指示器与降低的道口事故率紧密联系;道口角度对事故的发生也有影响。道口处道路铺面也是影响道口事故率的重要因素,石砖铺面较碎砂砾或柏油路铺面更可能发生事故。道口事故调查表明:道口坡度大的事故率要比无坡度的道口事故率高,且事故率随着股道数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随着铁路交通量的增大而减小。道口的有效宽度越长,道路驾驶员越感觉到安全,心理上不致造成紧张感。而道口宽度过窄,加上股道数增多,通过道口的时间加长,这样易引起驾驶员忽视安全标志,造成违章驾驶。
2.3 安全设备及防护装置因素
道口安全装置与设备是防止事故的防线,其类型及安装位置也是影响道口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铁运处主要道口设备、设施陈旧落后,两低(科技含量低、安全系数低)设备的运用仍较为普遍。如:道口铺面坑洼不平,道口与公路平面交叉路面接壤处凹凸不平,安全标志字迹脱落,不醒目,护桩残缺,支柱倒斜;报警装置、警示铃等在维修保养上达不到技术要求,信号备品(如:响墩、火炬等)超期使用,保管不善。1991年建处以来,因道口线路、通讯、信号等设备技术状态不良及部分道口设备腐朽、老化,质量低劣而发生的道口事故8件,占18%,严重威胁着矿区行车安全。另外,据调查发现,同样是安装闪光灯的道口,我处在不同的区域道口事故率竟相差极大。分布在乡村的道口事故率为每年7.7起,而在城市的道口事故率却高达70.5起。闪光灯在大城市不足以起到保护警示作用,而且至少86%的事故受害者是当地的且熟悉道口存在的人。合理的道口警告时间与道口事故率也有联系,防护门和公路交通控制信号在减少道口事故率上有显著意义,而停止标志、闪光灯及警铃声却被发现增加了事故预测的频率。警铃与闪光灯并不能给与驾驶员足够的刺激和重视,致使此类道口的事故率并不低,而有障碍物探测装置的道口事故率较没有此类装置的道口低75%。
2.4 环境因素
道口选址不符合要求;弯道距离道口太近;道口管理不规范,室内揭挂不统一等等都是造成道口事故的主要环境因素。从道路瞭望道口的可见度也是影响道口安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若没有足够的视距,司机便不能安全停驶。道口周围的树木或建筑物过多过高,照明太差等因素都可能妨碍驾驶员瞭望。调查显示:道口可见度小于20m的道口的事故率要比可见度大于20m的道口事故率平均高50%。
天气状况也是影响道口安全的不可忽略的因素,雨雪天时,路面附着系数降低,易使车轮打滑引起车辆机械故障;雾天时能见度低,可能会使驾驶员视线模糊致使视距受限;天气不良造成的通讯设备损坏、“信、联、闭”设备的突然断电;瞭望条件差的道口,易造成道口事故的发生。
2.5 管理因素
一是部分干部安全理念僵化,缺乏责任感,工作不扎实,作风不深入,对道口安全隐患熟视无睹。个别道口工安全意识差,“三惯”、“三乎”的思想严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标准化作业和劳动纪律的执行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二是确少必要的道口安全研究。铁路道口安全是一门系统科学,应该设置专门机构、专人,研究内在规律,从而加速道口安全工作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变。三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滞后。道口员新工人多,职工队伍素质不高是道口安全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
2.6 社会因素
一些机动车驾驶员、行人安全意识淡漠;个别驾驶员缺乏对铁路安全规定的了解和认识,酒后开车,盲目抢道;少数行人不听从道口值班员的指挥,强行拉开栏门抢越道口;尤其无人看守道口,汽车不停车了望的现象依然存在,并屡禁不止,酿造了一起起触目惊心的路外伤亡事故,使得道口变成了“虎口”。
3 预防铁路道口事故的对策
3.1 更新观念,创新机制,规范道口管理模式
(1)进一步提高对道口安全工作的认识程度。在全面认识道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岗位的特殊性和高度责任性的基础上,要全面提高道口岗位的社会地位,把道口值班员列为行车三大重要工种之一,不仅要在人、财、物上给与全面支持(如美化环境、改善作业条件,在奖金分配和劳保福利上与其他重要工种同等待遇等),在学习培训、技术定级、工资考核、评先等方面也要给与相应的支持政策。
(2)发挥各级管理职能作用,形成道口安全网络。充分利用安全大检查的有利契机,引导职工从最近实际案例以及检查发现的大量道口安全问题中,加深搞好道口安全重要性以及不断吸取事故教训必要性的认识,强化道口值班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车站、工区要成立道口管理办公室,设专人负责道口安全的监督管理。车间要有一名副主任负责道口的日常检查、管理和考核。坚持按车站(工区)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道口值班员工作情况,进行每日考评打分,每月按分计奖,做到奖有标准,罚有依据。落实道口包保机制,每个班组都要有干部包保;对道口的安全考核,要联挂包保干部。依靠网络机制控制,加强道口的安全管理。
(3)公安科与派出所配合,共同搞好路外宣传工作,深入市、县、乡、镇车辆管理部门,汽车驾驶培训校,农村个体运输专业户以及沿线村庄宣讲铁路道口安全法规,组织收看事故教育录像片,散发宣传材料,启发教育他们自觉遵守铁路道口安全通行规定,避免车辆在道口熄火、抢道、耕牛上道与火车相撞造成的路外伤亡事故。
3.2 进一步提高道口看守人员的素质
(1)根据道口岗位的特殊性,制订严格的道口值班员录用标准,规定道口值班员的职业适性条件(健康条件、精神心理素质、文化条件、道德修养、业务水平、专业应变能力及应急组织能力等),并实施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制度。要把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业务熟练,应变能力强的职工选用在道口值班岗位。并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强化培训和考核,不断汰劣补优,提高道口值班员素质。
(2)在强化培训中,要把排除故障和故障防护以及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作为技术业务练兵的主要内容,使“先防护,后处理,宁停勿撞”原则及道口故障防护处理方法牢记心中。结合季节特点和道口车流的繁忙程度,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培训内容,避免走过场。每季度对道口值班员的上岗资格要进行综合考评。
3.3 严格道口值班员作业标准
(1)严格按照道口值班员一日标准化作业要求进行作业。从交接班开始,要交清设备安全情况及上级有关安全指示,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当班道口值班员要自觉遵守标准化作业要求,遇有天气不良,响铃报警装置故障、行人车辆较多时,要严格室外了望制度,并认真疏导车辆。注意掌握重点车辆的通过,要把超长车、超宽车、超高车、大客车、拖挂车、危险晶车等作为重点监视对象。接到通知来车时,要做到早出场检查道口设备、早疏导来往行人车辆、早关门以防有人抢越道口。
(2)要协调机务部门的配合,要求司机牵引车辆接近道口前,要多看、多鸣,时刻保持高度警觉;要死盯线路两侧,随时注意过往行人车辆动向,并做好遇紧急情况随时停车的准备。要求车站调车组有通过道口的调车作业时,要全部接通车辆风管,前端安装紧急制动阀,一旦发现行人车辆抢越道口,要立即拉动紧急制动阀紧急停车,确保行人、车辆的安全。
(3)加大对监护道口及无人看守道口的监管力度
一是监护道口选聘的道口员必须到车站(工区)进行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方准持证上岗。二是与监护员签订安全协议,对于工作失职造成事故的、上岗打盹睡觉、有作业不出务等严重“三违”的一律解聘、辞退,给我处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赔偿一切经济损失。三是对无人看守道口,车站(工区)应结合作业繁简和人、车流的疏密程度,分季节、分阶段指派邻近岗点的人员进行监护,并要求上岗时佩戴标志,检查设备,清扫轮缘槽,看护道口。如果道口的设备状态不良或监护期间发生路外伤亡事故时,对监护人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
3.4 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设备管理、消除设备隐患
进一步采用成熟、实用、可靠的新技术、新设备,加大科技含量,改善硬件条件,不断提高设备保安全的能力。车站(工区)实行对道口设备、防护设施定期巡视、检修、测试制度,车站(工区)分管道口人员要对道口短路刀闸和故障报警器每月检查测试1遍,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设备单位进行整修。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给设备单位发设备整修通知单,并对道口设备负有监护保管的责任。遇有外界损坏、偷窃设备时,要将肇事者扣留并送交有关部门处理。如因看守(监护)人员失职造成设备损坏的,追究看守(监护)人员的责任。对响墩、火炬等非常防护备品定期检查,发现有失效过期的备品要立即更换。与设备单位勤沟通,使道口经常保持标志齐全,字迹清楚,护栏完整、涂刷醒目,达到提示和防护的作用。加大道口及其设备的更新、改造的力度。
3.5 整治环境、规范揭挂
(1)对道口环境进行整治,对影响了望的树木和房屋进行了砍伐和拆迁,对距离弯道太近的道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非常情况下道口安全。对道口值班房内外的环境卫生要治理整顿,做到美化、净化、绿化。按季节需要,向道口值班员提供采暖、降温、遮凉、驱蚊等必要的设施和物品。
(2)道口值班房内应做到“应知必会内容全部揭挂上墙”,统一“七揭挂、三本、一牌、一单”(七揭挂:道口员岗位责任制、道口安全措施、道口防护处理办法、防护分工示意图、道口作业“十程序”挂图、道口信号工具及备品一览表、道口防护用品使用方法、道口发生故障时有关工种协调配合处置预案。三本:交接班记录本、干部巡视检查记录本、设备检查检修记录本。一牌:安全揭示牌。一单:道口设备整修通知单)。
本文虽分析总结了与道口事故有关的因素,并提出了改善道口安全的对策及建议,但要进一步确定哪些因素对减少我国的道口事故更显著,仍需建立道口事故数据库及道口事故预测模型,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交通年鉴[M].2005
[2]李玲桂.国外平交道口的安全措施.铁道知识,2005(2):22~23
[3]张未.铁路道口事故中汽车司机的因素.中国铁路,1998(5):42~45.
[4]枣矿集团铁路运输处事故案例汇编.枣庄集团公司,2006
【铁路事故整改措施】推荐阅读:
铁路典型事故11-27
铁路安全事故10-07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案例12-20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12-27
铁路通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1-22
事故防范整改措施01-02
质量事故报告及整改措施方案10-26
工伤事故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09-29
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自查和整改措施10-22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