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学年论文(精选8篇)
办理失地农民证的情况报告
县人民政府、欣山镇人民政府:
我们是欣山镇东门社区东门组、兰屋组的部分村民(原大集体时间东门村第一和第二生产队)。受历史变故原因,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县人民政府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先后多次将我们两个生产队的农田征用,用于建粮管所、碾米厂、百货公司、龙泉湖、游泳池等市政工程建设,征收后县人民政府给予每个村民每年480斤粮食补贴指标,让我们失地农民有了最低的生活保障。这些惠民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关心关爱我们农村百姓。
80年代中期,国家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政府全面开放了粮食市场,县政府不再给我们这些失地农民粮食补贴指标,也没有给予其他任何补偿,当地农民只能依靠极少的2分耕地勉强维持生计。
随着向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逐步推进,去年11月、今年4月又征用龙泉湖坎下耕地,用于建环城公路和停车场。感谢政府出台了好的政策,给征用失地农民办理失地证,可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前几年,水背等其他各村,无论农业户口还是“农转非”户口,均可办理失地证,唯独今年征用龙泉湖坎下耕地时仅限农业户口和征地“农转非”户口方可办理失地证,其他“农转非”户口不能办理。我们两个组的村民自问是支持和拥护县城建设发展的各项措施,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民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但不公平的“待遇”使我们感到成为了“二等公民”。我们两个组170多人,农业户口和征地“农转非”的只有30多人,其余140多人在2004年12月换户口本时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欣山镇派出所把原农村户口换成“农转非”户口。在此项“惠民”政策下,140多人连最基本维持生计的农田都失去了,这完全违背了我们“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也是相违背的。
为解决我们140多人的后顾之忧,体现党和政府“老有所养”的惠民政策,切实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请求政府给予办理失地农民证。
呈报人:欣山镇东门社区东门组、兰屋组部分村民
1 失地农民就业的基本情况
在就业安置模式下, 已经就业的失地农民, 由于素质和能力的原因, 多数已经处于离岗状态;已离岗的征地劳动力, 又由于同样的原因, 难以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新产生的劳动力, 由于“谁征地, 谁安置”的政策不符合市场规律, 而且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难以再安置进入企业工作;已安置进入企业的劳动力, 又由于“身份制”等歧视, 大多未能参加社会保险。概言之, 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1.1 温江区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2007年年底, 温江区共有失地农民6.6万人, 截至2008年6月, 失地农民总数为7.84万人, 劳动力4.65万人, 占失地农民总数的59%, 已就业4.33万人, 就业率93%, 其中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分别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52.2%和47.8%。从年龄结构来看, 其中26~50岁已就业劳动力3.0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71%。未就业劳动力0.81万人, 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 占未就业总量的56%。从文化程度上看, 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已就业人员达3.6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85%;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未就业劳动力0.27万人, 占未就业总量的84%。
从农村来看, 温江区基本上没有可供农业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 而人均耕地拥有量0.72亩, 已低于联合国警戒水平 (人均0.78亩) , 处于承载负荷临界状态, 不可能通过调整耕地来安置失地农民。同时, 农村产业的集聚和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花木、蔬菜、休闲娱乐、农村工业等在消化自身土地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时都颇为吃力, 目前期望通过这一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比较困难。
1.2 失地农民就业质量
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看, 全区就业的3.52万名失地农民中, 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16%, 为0.56万人。从参加社会保险看, 全区失地农民劳动力中参加社会保险的为11062人, 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28%, 还有27788人未参加社会保险。
失地农民的稳定收入主要是征用土地补偿费的存款利息。温江现行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分别为13500元每亩和9000元每人, 按存款利息率1.98%计算, 大约每亩年利息445元。利息每年按人头分配给失地农民, 这部分收入实际上少的可怜。现金支付给农民的地上附着物补偿和青苗补偿费有相当部分被农民用于拆迁建房 (有的农民重新建房已用尽这些资金, 部分农民甚至举债建房) , 余下部分贴补家用。相当一部分失地劳动力在拆迁后有一定的赔付补偿金, 现在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 对找工作的急迫性较差。这些因素导致就业稳定率低, 就业质量不高, 大部分失地农民就业以打零工为主, 稳定就业的较少, 特别是40~60岁的人员就业难度更大。
2 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
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一直是耕地的一项重要功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均分使得每个农村人口都拥有一份很小的承包地, 承包地成为了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 土地就是农民的就业岗位, 农民失去土地等于失业。失地农民群体庞大, 城市就业岗位数量有限, 多数在把握城市就业机会上困难重重。
2.1 社会保障基础薄弱
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体现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方面, 其中对社保满意度最高的是老年群体, 因为他们的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社保, 无论以前是否缴纳社保费, 只要达到领取年龄就享有, 有效地减轻了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虽然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但是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一是保险项目有限, 只覆盖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全面, 网络不健全;三是由于大部分社保费用都是靠政府财政注入, 自身只缴纳很少的费用, 因此社保待遇水平很低;四是由于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家庭产业转移没有得到尽快解决, 收入明显下降, 而生活消费支出却有所增长, 特别是中老年人、病残人等弱势群体, 失去土地之后, 便依赖集体和政府保障性政策来解决生活问题。
2.2 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就业渠道狭窄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市场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但是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难以就业。失地农民就业包括大量临时务工、经营小摊小店、餐饮娱乐业打杂等, 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取得企业用工合同的仅是极少数。大部分失地农民因其文化素质较低且无一技之长而难以就业。
失地农民就业的渠道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 在本地企业就业。随着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改制、兼并倒闭, 过去招工安置的失地农民大多数都被裁减或失业回村。二是自谋职业, 在当地开店经商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者表面上看具有稳定性, 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但具有创业勇气、经营头脑、资金支持的失地农民只是少数, 不具有普遍性。三是外出务工。在外地做建筑工人、跑运输、搞装修、干零活、摆地摊等短期的且临时性的工作, 是大多数失地农民选择的就业方式, 但由于受季节和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 致使就业极不稳定。
2.3 结构性失业严重
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方面一些企业招不到想要的员工, 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 这种双方用工不匹配的情况是“结构性失业”的体现。而失地农民的这种结构性失业更为突出。《嘉兴日报》曾报道, 浙江永丰余纸业有限公司有200个的用工需求, 只招到了100名工人。公司老板也愿意在当地招工, 可是由于失地农民没有技术不能适应工作需求, 所以不得不招收一些流动性较大的有一定技术的农民工。
3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3.1 加大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素质技能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根本原因。因此, 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制,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 特别是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和农民合作组织兴办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体制, 使失地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结合当地城乡发展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各类失地农民的培训, 培养出高觉悟、懂技术、善经营、能够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工人。
3.2 增加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
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是大量失地农民聚集的地方, 大力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既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又可以起到吸纳失地农民的作用, 温江的工业基础好, 中小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解决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而且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对较多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应有的优惠与扶持。征地单位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招工方面应该优先考虑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
3.3 全面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机构首先应为失地农民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网络,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 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体制;其次是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 基金来源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贴费、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以及土地拍卖收益中提取;最后应适当提高保险待遇, 建立随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而调整的失地农民保险金指数机制。
3.4 政策扶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地方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 凡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 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 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就业服务, 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社区管理和就业服务范围, 给予他们与城镇下岗职工同等的就业、税费减免、贷款等扶持政策, 让他们免费享受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对于进行自主创业的农民, 政府应鼓励创业支持体系的建设, 提供各种创业辅导和服务, 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 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 成为所谓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队伍急剧扩大, 就业无法稳定, 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 同时也成为困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J].科学咨询, 2005 (12) .
[2]王思萌.失地农民谋生方式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南方论刊, 2007 (2) .
[关键词] 失地农民;社会创业;发展性补偿
[中图分类号] F241. 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5)04-0095-06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集体农地被征收转用,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征地后,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让他们无所适从,大量失地农民赋闲在家,手握征地拆迁补偿款却无所事事,缺乏对未来的规划,有些人甚至陷入炫耀性消费、赌博等不良生活习惯而无法自拔,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何使该类社会群体定位准确,正确使用征地补偿款而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中亟待重视与解决的课题。
要解决上述失地农民的困境,社会各界初步达成的共识是加强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性补偿。发展性补偿是指尽可能实现失地农民再就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相比保障性经济补偿,发展性补偿才是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时代”,鼓励失地农民创业是发展性补偿的一个重要措施。当前学界主要关注失地农民商业创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剖析了失地农民创业现状,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失地农民创业的对策。而笔者认为,除了商业创业,失地农民还可以开展社会创业。鼓励并支持失地农民进行社会创业,对失地农民开展社会创业教育,能够将失地农民的社会公益责任与创业联系起来,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创业:破解失地农民发展性困境的新思路
(一)社会创业的提出及其实践
社会创业是指组织通过创新来融合社会公众利益与自身经济利益,在组织得到发展的同时增加社会福利。目前,学界对社会创业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领域:一是企业通过满足社会需要提升竞争能力,拓展盈利空间;二是非营利机构通过商业运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社会创业的起源与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的影响力迅速扩张,民众越来越注重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社会福利;然而与此同时,政府出于政治、财政等多方面考虑,开始缩减对非营利组织的直接资助。因而非营利组织被迫选择引入商业化操作,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来降低组织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自此,企业家与创业概念开始引入社会公益领域,社会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开始萌芽。
其次,政府失灵现象导致某些偏远地区无法享受较为完备的公共服务。一些商业企业负责人与非营利组织便寻求合作,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实现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双重效益,社会创业得以进一步发展。
最后,随着社会创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到商业与公益的合作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二者以一种全新范式推动了社会创新与公益事业的发展,由此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社会创业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方案。
国内外无数实践证明,社会创业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有效地减轻政府处理社会问题的负担。
目前,我国社会创业还处于萌芽状态,符合“社会创业组织”特征的非营利组织或社会企业并不多,然而我国依然存在农民进行社会创业的先例。2010年11月23日,云南省会泽县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注册成立。该协会是由一直从事黑颈鹤保护与摄影工作的大桥乡农民杨华发起,并得到了该县政府相关部门及鸟类慈善组织的大力支持。杨华认为,成立该协会是为了提高农民社会责任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黑颈鹤、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除了环境资源领域,当前我国其它领域的社会创业也在初步展开。上海的欣耕工坊是一家致力于通过创新公益项目来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的慈善公益组织。该组织从创立之初就奠定了其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欣耕工坊的从业者均来自社会弱势群体。通过教育培训,让弱势群体自食其力,并以组织能力帮助拓宽销售道路,提高弱势群体就业能力,帮助弱势群体实现自身价值。雷励中国是一家致力于青少年发展的教育型公益机构。该组织在成立之初即以慈善机构的运作模式运转,以利润获得为组织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该组织旨在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探险旅程,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感受世界,发展自己,让青少年为社区服务与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从国际上看,孟加拉国较早地开展了社会创业的探索。1972年阿比德创立了“农村促进委员会”(Bangladesh Rural Advancement Commit-tee,BRAC) 。该委员会关注当地民众的贫困问题,通过对民众进行不同层次的系统培训,试图减轻他们的贫困程度。除此之外,孟加拉国还成立了“孟加拉乡村银行”——通过发放微型贷款帮助贫困农户,交流致富信息,传播科技知识,提高贷款人的经济与发展能力。目前该模式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模仿或借鉴。
(二)社会创业破解失地农民发展性困境
1.失地农民面临的发展性困境
针对日益突出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者提出应完善征地程序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以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等策略。政府部门根据理论研究成果,修改或出台了多项公共政策,试图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一是修改《土地管理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二是开展制订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解决当前征地工作中存在的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随意性较大等突出问题;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培训。
nlc202309051438
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措施来看,现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路主要集中于补偿和保障上。然而,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和保障只能解决失地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后所面临的贫困风险和损失是多方面的,如经济、社会、文化、资本、机会、权利等。
研究发现,创业是个人摆脱劳动力市场上受歧视地位的重要发展战略,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政府都通过鼓励失业人群走向自我创业,来解决比较棘手的失业难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方略以来,政府逐步开始引导失地农民创业。在当前辅助失地农民的创业项目中,大多数政府选择为失地农民提供创业硬件设施及资金支持等。从短期效果来看,这促进了失地农民创业率、就业率的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政府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投资回报,表面上看商业创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性问题的有效手段。
然而笔者发现,尽管推行失地农民创业已有一段时间,失地农民的发展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失地农民在创业中出现的困境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是跟风盲目,形成恶性竞争。失地农民较难自主把握市场规律,容易盲目跟风当前一两个获利较大的项目,造成失地农民创业项目类型单一,并导致内部恶性竞争;而政府对失地农民创业多采取“多快好省”的理念,缺乏宏观引导和技术指导,自主创业并未给广大失地农民带来更多收益。
二是创业中个体价值得到释放,集体价值却未能彰显。小农道德价值观念普遍较低,人际交往中存在较明显的双重标准。在失地农民创业中,体现为家族内部互相帮助、局外人相互竞争甚至排斥,形成各式各样的小团体。从失地农民整体来看,其经济与生活水平未能得到提高。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落后于百姓需求。失地农村土地大量征迁,城区重污染企业迁入,被征迁村庄的原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显现;同时,由于环保型产业投资额度高、利润回收周期长、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失地农民在没有法律及道德约束条件下便会选择进入门槛较低的高环境冲击型行业,进一步恶化了失地农民的生活环境,无法满足百姓对于“青山绿水”的需求。
2.社会创业可以有效破解失地农民的发展性困境
近年来,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创业方式逐渐走人大众视野。在实践中,无论是在发达的经合组织国家还是在不发达的孟加拉国,社会创业都已初见成效。社会创业不同于传统的商业创业,阿弗德、布朗和赖茨认为,社会创业是采用创新性方法,整合资源解决贫困及边缘人群的社会问题,从而提高社会价值的行动过程。社会创业者试图通过贫困和边缘群体思想、能力、资源和社会分配方式的变化推动社会改革。笔者认为,社会创业是破解失地农民发展性困境的有效手段。
一是社会创业可以有效避免因生产方式落后带来的困境。社会创业不以个人名利为主,其创新活动的目标必须与社会价值与社会使命的创造相联系。以社会创业为主导的企业或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在社会责任的基础平台上,社会创业有利于被征迁村庄的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生产方式,缓解社会问题。
二是失地农民具有进行社会创业的有效动机。失地农民与社会创业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当前我国失地农民从生活环境到生活质量应得到进一步提升,面临的社会环境与发展性问题都亟待解决,失地农民是社会创业的直接受益者;失地农民社会创业是缓解失地农民发展性困境的有效手段,失地农民也因此成为社会创业的潜在实践者。
三是帮助失地农民实现社会价值是社会创业的应然之义。近年来,社会创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也逐渐认识到社会创业方式在解决失地农民发展性困境上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因此,社会创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失地农民中推行社会创业代替商业创业,可以改善被征迁农村地区的社会环境。
二、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的资源基础、创业领域与创业路线
(一)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的资源基础
考虑到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较弱,无法独自胜任为实现社会价值而进行的社会创业活动,笔者认为,政府、市场、高校与非营利组织四大资源可以为失地农民的社会创业保驾护航。
政府是失地农民社会创业最重要的支持主体。政府掌握的政策与财政资源是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的两大要素。当前政府也十分重视创业工作,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口号。笔者认为,当前政府还未完全挖掘出社会创业在解决失地农民发展性困境上的巨大优势,政府应适时将政策着力点进行相应的转移及调整,为诸如失地农民群体的社会创业者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通过发展性补偿代替保障性经济补偿,从本质上做到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影响生活质量。
当前失地农民的社会创业意识薄弱,被征迁农村缺乏创业的公共设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下,大力发展诸如社会创业的新型创业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市场是社会创业企业的战场,但市场也应为失地农民社会创业提供帮助。拥有了市场宏观层面的保护,失地农民社会创业企业才不易陷入商业、企业的包围中。市场作为对失地农民社会创业企业的资源基础可以从三个方面支持社会创业企业:投资、供应与销售。对失地农民的社会创业项目更加关注,给予更多投资资金,拓宽对社会创业企业的供应渠道与销售渠道,在必要情况下可为失地农民社会创业企业倾斜市场,制定保护政策。
高校与非营利组织可以为失地农民提供社会创业的方向指导与技术支持。作为高校,应摆脱传统的狭隘的创业教育观,鼓励学生运用商业手段创新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形成社会创业者的思维模式。大学生可以以“村官”的形式深入农村,提高失地农民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认知,带领失地农民由传统商业创业过渡到以创造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社会创业之中。此外,高校可以组织师生定期下乡对失地农民社会创业进行指导与培训,培养失地农民的社会创业意识,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创业能力。
nlc202309051438
非营利组织同样也是支持失地农民进行社会创业的重要主体。非营利组织以其擅长的社会事务管理及组织运作模式可以为失地农民的社会创业提供较全面的创业机会选择与管理模式指导借鉴,为失地农民或相关弱势群体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成为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的资源基础。
(二)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的创业领域
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的目的在于解决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同时失地农民在必要的资源支持下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的动机及方向。笔者认为,失地农民社会创业领域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失地农民子女受教育领域。在针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政策中,政府鼓励失地农民子女就近入学,提倡教育公平。然而实际情况是,城里学校不愿接受,乡镇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设施差,师资流动快,失地农民子女无法享受应得的良好教育。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创业解决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首先,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组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运用行政手段制定针对性的政策,调控当前对失地农民子女上学的歧视性问题;其次,社会创业组织可将商业运作部分盈利投入城市学校或乡镇学校,换取子女受教育机会;最后,有关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协会组织可以与教育类慈善组织沟通,争取获得慈善资金修建失地农民子女学校。
二是农村环保领域。城市污染工业企业转移,给被征迁农村的环境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失地农民可针对环保问题成立相应的组织协会,辅助于政府环保政策,督促污染企业安装净化设备,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同时失地农民环保组织应积极宣传带动当地居民树立保护环境意识,为自身环境的改善及其保护出力。
三是失地农民再就业领域。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尽管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获得了大量补偿金,但他们仍然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而这些失地农民只有参与工作才能为今后的生活提供稳定的保障。所以,失地农民社会创业可以选择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师资、提供培训场地与培训资金,让失地农民满足基本的企业与市场的职业要求,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率。此外,失地农民的社会创业组织还可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协商,加强失地农民落实就业政策与就业培训计划,从法律政策角度稳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平台。
四是失地农民医疗保障领域。失地农民户口虽从“农村”转变为“城市”,但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远没有达到城市居民的标准,所以针对失地农民医疗保障问题可以作为失地农民的社会创业项目。失地农民通过成立社会保障组织或协会,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加快针对失地农民医疗保障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安排,另一方面,也可以以组织名义在社区内安置相应医疗设施与医务人员,为失地农民就地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三)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的创业路线
失地农民社会创业需要失地农民自身认知提高及社会观念的进步。笔者认为,失地农民社会创业可以选择以下三条路线。
一是失地农民需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社会创业观念。失地农民获得征地款后生活比较安逸,常年的农务劳作也造成了失地农民保守的生活态度与就业观念。当失去耕地需要开创事业,特别是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进行社会创业时,很多失地农民对此望而却步。但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却十分严峻,相比城市居民缺乏很多必要的政策保护与社会保障,因而失地农民自身必须认识到群体所处的困境。因此,失地农民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认识到社会创业在解决农村问题的独到之处,通过社会创业推动政府落实有关政策,以一己之力逐步改善农村的社会问题。
二是识别社会创业机会,合理选择社会创业项目。社会创业机会源于未解决的社会问题,对于失地农民社会创业,应从实际出发解决被征迁农村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社会创业针对他们面临的社会问题需要按照问题严重性合理划分,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有能力解决的社会问题才是好的社会创业项目来源,才值得投入资金与精力。
三是合理衔接社会创业中商业运作手段与社会服务目的。社会创业者需要合理规划商业盈利的比例用途:一方面要延续企业运作;另一方面还要为社会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撑。在社会创业中,失地农民可以通过商业运作获取盈利以更好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管是商业运作还是社会服务,均需要提高失地农民的管理水平。
三、促进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的政策建议
从整体上看,我国社会创业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对于失地农民群体来说更是如此,但我们无法忽视失地农民与社会创业之间的天然联系。失地农民需要社会创业为其带来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失地农民也有责任为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付出自身的努力。面对失地农民的社会创业需求,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政策推动失地农民社会创业。
(一)帮助失地农民开发社会创业机会
社会创业机会源于社会问题。社会创业机会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其本质仍具有社会性,社会创业的合理开发将会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创业机会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才能让社会创业机会得到良好的开发。
绝大多数失地农民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低、社会认知程度较差,失地农民从创业机会的把握到创业时机的选择都需要各界大力帮助。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首先需要政府支持。政府应转变对失地农民传统的保障性经济补偿,根据不同地区失地农民所处的独特环境,因地制宜地为失地农民提供社会创业机会。除此之外,市场也需要为失地农民社会创业企业提供必要的保护与支持。从投资、供应与销售三条路为社会创业企业减轻负担,确保企业不受恶性排挤,保障企业的良性运作。高校与非营利组织也应根据自身能力范围培养失地农民对社会创业机会把握的能力。二者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培养失地农民对社会创业机会的认知程度,为失地农民的社会创业提供方向性引导;同时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其参与社会事务的经验及限度对失地农民的社会创业进行指导,争取失地农民社会创业,创业一个成功一个。
(二)提高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的“可行能力”
“可行能力”(Capability)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于2002年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可行能力是“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可行能力因此是一种自由,是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失地农民赋闲在家是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可行能力促使资金转化为资本,而该项进程的阻碍将进一步导致创业机会的缺失,失地农民社会创业过程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若要打破该循环,笔者认为对可行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提高失地农民的可行能力将为失地农民社会创业培育更多的社会创业者。社会创业者承担着社会责任者与文化行为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社会创业者通过社会创业可以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同时社会创业者还负责弘扬自主创业自主解决就业的社会文化氛围,鼓励未就业者积极创业,参与就业。虽然失地农民社会创业面临众多主客观条件制约,但随着社会创业在我国的推进,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创业者会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失地农民群体中。当今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对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培养,将社会价值融入现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中,构建富含社会价值的创业教育理念,鼓励具有良好社会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将新型的社会创业理念传播给失地农民,带领失地农民进行社会创业,促进社会创业在失地农民间开展,以社会创业推动失地农民就业,改善失地农民社会环境,实现失地农民的社会价值。
(三)通过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社会创业技能
社会创业是失地农民凭一己之力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社会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有必要对农民进行相关的社会创业技能培训。笔者认为,创业培训应结合失地农民实际能力水平,让失地农民了解社会创业组织的内部管理,培训失地农民的商业运作能力,系统指导失地农民在社会创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合理划分盈利比例,必要时应派专家在创业初期与失地农民共同打理企业或组织。通过对失地农民不断地创业教育培养失地农民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传授创业相关知识和必备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并发掘其创业的潜力,以实现对失地农民人文关怀的最终目的。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表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率偏低.............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失地农民自身的文化技能、心理等因素的限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2、政策性因素的限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地开发、交易、占用、补偿问题上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错误!未定义书签。
1、制度保障乏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缺乏统一规划,“城市病”现象严重......错误!未定义书签。
3、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相对缺乏,维权能力受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针对失地农民的相关制度、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错误!未定义书签。
1、社会保障不到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2、农民失地后,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就业指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中介机构缺位明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途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与经营性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逐步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推行高效公正的征地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错误!未定义书签。
就业创业
〃失地农民经本人申请,公安部门免费办理转为非农户籍。
〃劳动就业部门采取定向培训方式对失地农民进行免费培训,接受培训后可自主择业或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介绍其就业。
〃积极扶持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失地农民创办的企业可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贴息贷款。
基本养老保险
〃以领取《失地农民证》之日为基准日,凡年满16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均可列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
〃失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县财政按规定给予适当补助。
〃参加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达到法定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可按规定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
困难家庭基本生活保障
〃已经转为非农户籍满3年后的失地农民,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享受城市低保救助。
〃农业户籍的失地农民,凡符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可纳入农村低保救助范围,享受农村低保救助政策。
子女就学补助
〃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失地农民子女,凭学校正式票据按小学每人每学年100元、初中每人每学年2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家庭贫困的,还可优先享受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政策。
〃凡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失地农民子女,凭学校正式票据按每人每学年补助400元。未升入普通高中到定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接受1—3年的学历和技能教育的失地农民子女,按每人每学年5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家庭贫困的,还可优先享受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政策。
【案由】关于尽快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的建议案
【类别】农林
【提案人】谢涛、汪颖、刘伟
【主题词】征地 农民 社会保障
【内容】
近几年,全国各地城市老城区的拓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建,绿化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也逐渐建立起来了,农民也因此住上了新房,而且住宿环境也大大的改善了,特别是在交通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可为什么会出现群体上访事件呢?难道是因为他们“不知足、贪得无厌、想要更多吗”?
答案是否。这是由于全国各地城市老城区的拓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建,绿化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乡镇企业占地,大片的良田被征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亿亩的耕地被征用,“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多达几千万人。自去年以来,农民因征地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呈激增之势,已占农民上访件数的70%左右,而且此类上访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组织性、对抗性和持久性,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部分失地农民的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呈上升趋势,不仅不断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也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的大局,成为一些大中城市最棘手的难题之一。
由于失去土地,大量农民的就业及社会保障无着落,切身利益被严重侵犯。据调查,失地农民中,经济收入丰厚,生活水平较失地前提高的不足10%;有稳定经济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占30%;而占60%的失地农民因经济收入无来源,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困难农民大多年龄在四、五十岁以上,其子女生活也不富裕,所在的集体经济实力又相对薄弱,使他们成为工作无职业,经济无来源,生活无保障的“三无人员”。基层干部也反映:“在推进城市化过程申,农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各级政府如再不注意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在下边做工作会压力越来越大。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解决不好,稳定就是一句空话。”
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最主要还是因为: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去了集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为一体的土地后,不能与城里人一样获得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造成失地农民现状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现行征地制度上的弊端,又有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政府的逆向操作也加剧了矛盾的激化。征地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国家征用土地时,没有将公益性征地和商业性征地严格加以区分。由此造成一些地方在商业性征地过程中,以“公共利益”名义
滥用行政权力,导致了征地规模和标准的随意性和混乱。征地制度的最大缺陷是补偿过低。政府以低价征用的土地,以高于征用价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售给开发商。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吸引外资,实行零地租出让,每亩土地只给农民几千元补偿费。事实上,征用土地过程已成为地方政府、企业、集体和农民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所进行的一场刺刀见红的惨烈厮杀。其结果是地方政府和企业获利最多,集体居20%至30%,企业占40%至50%,村级组织占25%至30%,农民仅占5%至10%,其中农民受益最少。
建立在这些原因基础上,比较笼统的提出几点建议及解决方法:
第一,要重新认识土地是农民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进一步增强保护农民利益的意识。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推行城市化绝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中,应尽快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征地方式,并尽快制订详细且有可操作性的征地规章,规范各级政府行为,约束公共权力,引入市场机制,让农民直接参与土地交易全过程,以保证他们对土地的使用权、处置权等得到充分尊重,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第二,要尽快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提高补偿费标准,并严格监管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失地农民对政府的不满,主要体现在所获得的土地补偿款难以维持其长期的生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修改征地补偿水平,大幅度提高现行征地三项补偿费标准,并把人头留给农民。征地费要设立专户,专款专用,收支情况要公开。要责成审计部门每年定期审计征地补偿费使用情况,并就征地有关事项举行听证会,及时纠正和打击地方政府及村级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
第三,要不断完善安置办法,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为他们建立稳妥的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失地农民缺少职业技能,在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毫无优势,导致一些地区的失地农民失业率高达50%至60%。成为城市申新的贫民阶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应尽快出台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更优惠政策,尤其要加大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要推行土地换社保的办法,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凡新发生的土地安置补偿费不再直接支付给被征地村集体及农民个人,而由用地单位一次性将款项注入劳动保障部门设置的“安置费”专户,封闭运行,专门用于支付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统筹费。第四,要不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确保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同时,必须通过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国家应从征地中拿出10%左右的“三通一平”建设用地,留给被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二、三产业,这样
不仅可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岗位,也可用获得的利润返还给失地农民。要大力鼓励集体经济组织盘活资产,参与土地开发,允许村集体和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做为资产,与投资方联合成立股份合作公司,共同开发,实行土地入股,按股分红。并每年支付土地合作的回报,使失地农民从土地中获取永久的收益权:
一、失地农民的总体现状
1. 农民的失地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截至2005年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大约在4 600万人左右, 而且在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递增。国家统计局2003年在全国开展了对失地农民的调查, 调查以人均耕地面积0.3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 共调查了2 942户。在这2 942户中, 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上的有442户, 约占调查总户数的15%;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有1 237户, 约占42%;完全丧失耕地的有1 263户, 约占43%。由此推算, 如果中国非农建设用地以每年200万亩的速度增加, 按人均1亩计算那就意味着, 每年大约有200万农民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1]。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4—2030年三十年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 450千万亩, 还将有1.1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和养老的土地。如果违规用地得不到控制, 失地农民还要大大增加[2]。
2.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状况。
(1) 失地农民生活问题。土地既是生产资料, 又是生活资料。对大多数的农民来讲, 土地依然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土地的经济、就业、保障功能缺一不可, 土地就是它们的“命根子”。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 也就“下岗”了, 它们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问题, 其中最基本的是吃饭问题、住房问题和穿着开销问题。他们的生存受到威胁, 这就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2)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再就业”非常困难。随着经济发展, 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而失地农民由于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劳动技能, 造成他们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3) 失地农民的养老和健康问题。由于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建立, 失地农民大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旦补偿金用完了, 基本生活来源就没了。显然仅靠失去土地的子女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失地农民的健康也是一个大问题, 原本农民对待自己就是小病拖、大病扛。失地以后经济紧张, 就更不注意健康问题了。这也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二、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
失地农民问题的形成, 其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现在的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 其主要特征是政府用行政命令代替市场机制, 由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过程不是一个平等的产权交易过程, 基本上是一个行政强制性的过程。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 是当前农民土地利益流失最严重的一条渠道。土地征用不仅没有使农民富裕, 而是造成了大批农民失地失业;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差距, 而且扩大了社会不公。
1. 征地过程的制度缺陷。
(1) 利用政府权力征地的范围过宽, 征地费的分配过程不够民主政府可以动用征地权, 但问题在于, 除了社会公益性用地, 现在几乎任何用地, 政府都动用了征地权。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时期, 地方政府的权力得到强化, 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权利, 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行为主体。在财政普遍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寻找能迅速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均不约而同地从农民手中征来土地, 然后再转给经销商。但有些开发商进行的是纯粹的土地炒作, 地征来之后并未开发, 而是大量闲置。政府向开发商征收的补偿费往往低估了土地的实际价值, 而有些政府官员也大肆从中收取“回扣”, 以便在给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问题上偷工减料。 (2) 征地后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费用太低。现阶段中国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大多采用一次性补偿方式, 补偿额度东部地区大约为每亩地3万元~12万元, 西部地区大约为每亩1.5万元~6万元, 但土地征用补偿费在经过乡镇提留, 村社留存后, 剩余部分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农民手中。这种补偿水平人均能维持基本消费二至三年[3]。
2. 农地非农化中的农民失地问题。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但由于国家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利用的比较利益差别悬殊的刺激, 农用地的非农化倾向非常突出。农地非农化是构成农地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地非农化的过程也正是农民失地的过程。
3.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对农民利益的忽视。
长期以来, 中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体系。城乡居民在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上处于不平等地位。在农业上, 实行的是“奉献型”、“忽视型”的政策, 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 并且歧视农民, 缺乏维护农民利益的观念。这就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划上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致使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被严重扭曲。几十年来, 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处在低于城镇居民一等的地位成了“二等公民”, 农民的呼声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于是在农地流转和农地非农化中, 农民的权益遭受侵害。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建议
之所以出现失地农民问题, 是政府没有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既要满足城市住房和非农用地的合理需求, 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费, 妥善的安置。
1. 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国家立法机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认真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农民、农村和农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办法, 进一步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用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和政策去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把失地农民问题纳入法制轨道中来才能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两条重要原则, 一是切实维护农民土地经营权原则, 二是坚持农民生存和发展相统一的原则。这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落实保障农民利益的两条政治性措施, 第一, 政府要落实失地农民的参与权。在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上, 要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 保障公众了解和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政府、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处于同等地位, 而不能将农民排斥在自己利益之外。第二, 要转变政府行政方式。一段时间以来, 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不顾人民的利益, 这是不切实际的政绩观。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 摒弃不切实际的政绩观、发展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 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中央政府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其宏观目标是防止耕地总量降低至最低警戒水平以下, 即满足未来人口高峰时1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所需的耕地数量。要保证国家慎重动用征地权。为了防止滥用征地, 对政府强制性取得土地要有严格限制, 对征地目的和范围要有严格的界定。
3. 以保障农民利益为核心改革征地制度。
落实保障农民利益的三条制度性措施, 一是基层政府组织不折不扣地落实失地农民应得的政策待遇。温家宝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在农村土地征用中, 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 依法按规划和程序整地, 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 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4];二是政府制定对失地农民的倾斜政策, 千方百计地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服务和就业指导, 为其就业、创业提供条件和机会;三是立法机构尽快制定包括“以土地换社会保障”为核心内容的相关法律法规, 把失地农民问题纳入法制轨道。
4.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就业问题。
完善现有农民征地补偿、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这些项制度是失地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存在体, 也是失地农民能真正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之处, 更是科学发展观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的集中体现。失地农民问题是整个人类社会变迁、进步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充分认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要坚持以失地农民根本利益为本,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韩俊.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J].科学决策, 2005, (7) .
[2]曾贤贵, 蒋志强, 等.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J].中国农村研究, 2004, (26) .
[3]何格, 欧名豪, 等.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构想[J].农村经济, 2005, (1) .
关键词:失地农民;收入补偿;就业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370-01
一、当前农民失地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征地补偿标准低,难以维持生计。土地的高价值功能一直引人注目,一个地块常卖到每亩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价格。土地是一种增值资产,同时是农民最基本的致富资本,失去土地就使其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据农业部国土资源专家测算,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各级政府通过低价征用农民土地,然后高价出售,使农民至少蒙受了2万亿元的损失,远远超过了农民因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被剥削的6千亿--8千亿元的水平,严重剥夺了农民的利益。失地农民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最大的受损者。长期以来,失地农民的应有利益被开发商占有,征地补偿不公等,加之缺乏任何社会保障,失地农民最终将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城市贫民。
(二)再就业难,缺乏技能是农民就业的最大瓶颈。据调查,城郊农民一般能借助其区位优势,对劳动报酬的要求也比外来民工高一些;失地帶来的新生代农民工,虽无特定技能,但不愿从事累、脏、险的工作,全国多地已出现“民工荒”。妇女更不好就业,一般是在家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孩子,出去打工基本上是做保洁、服务人员。
(三)大量劳动力赋闲,会产生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二元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果就使城乡两地的人群有着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差异,解决二元经济的途径也不可能是简单农民进城,就能抹杀两个群体的差异,农民被强制一次性安置在城市里,是不会实现完全的融合的。另一方面,补偿金的短期给付,使农民的长期生活难以为继。面对“城市”居民生活,多数村民没有作好规划,原有的农产收入与补偿款很快就会被用尽。
(四)农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减少了农作物产量,使农产品价格高涨,使农民的吃饭问题再度严峻。在我国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建设用地粗放扩张,区域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农村征地问题突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农地向城市流转引起。中国是人口大国,而粮食作物的产能不及许多小国,温总理曾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的供应充足是国家稳定的基础,粮食缺乏必成一大隐患。近年来蔬菜、农产品价格畸高,除去炒作因素,农产品本身产量减少是重要原因。农民有地时,农产品价格低,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少;农民失地后,农产品价格高,农民本身不能从高价粮食中获得收益,食品消费支出反增,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解决方法与出路探寻
(一)农民按土地“入股”,补偿款的发放形式从一次性变为按月给付用政策法规的方式,保证商业化后的土地获得的利润部分派分给农民。城市化后土地的价值由农民来分享,这是公平的体现,是合理补偿。而开发商也避免了一次性大量投入资金,有利于保持资金的高流动性。
按月给付的做法有利于农民从以下方面得益:(1)通过强制的月给或者年给的方式,杜绝农民的盲目消费。(2)按某一期限长期发放补偿款,使资金发挥时间价值的作用,利息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使农民的收益稳定。(3)对缺乏社会保障的农民而言,这样的按期收入将成为养老金的来源。(4)鼓励农民投资,变补偿款为启动资金。
(二)加大对农民的知识技能培训。农民本身的受教育层次低,非农技能缺乏,教育补偿与物质补偿相比,更有长远价值。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作用,初等教育的覆盖面提高的基础上,加强农民的中高等教育,使受教育质量提高——这需要政府对农民农村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也是个长期的过程。构造连贯、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和多元多层次的培训机制:提高就业能力,使每个人都可以在一生中从事不同的工作,并使之前后衔接;同时保证整个就业体系的一致性,使就业能力成为保持职业连贯的有效措施。基础教育水平难以短期提高,但技能培训可以是企业招募员工时进行,周期短,见效快,易实施。
(三)农民创业。一方面,政府鼓励农民创业:从政策上给予失地农民帮助支持;在技术上给予农民以指导,帮助其创业;在销售上引导其寻找销路。另一方面农民自觉将土地这种资本变为现金,将其投放成其它资本的形式加以利用,也是创富的手段。从小本经营开始,选择风险小的产业入手,如小手工艺品的生产,小型客货运输,一般商品销售等。一些农村妇女本来就爱好一些如十字绣等简单手工艺品的制作,只要几家人合作生产经营,不需要大型厂房机械的固定资产投入,就能获得一份收入。产品如能有特色,包含民俗文化、特殊工艺、科技等元素,再将销路拓宽,就是创富的一条好路。此外,补偿款用于购置车辆,除了自家使用,还可商用。比如农民在获得一定的运营资格后,从事物资运输,甚至在交通不利的地方进行短途客运等,有些地方的农民已因此尝到甜头。
(四)回归农田。除了城市化用地之外,一些零散土地被大规模征用后,可以集中用于农业生产。西方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大农场,生产效率高,值得借鉴。既然土地集中为个别单位使用,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农产品的供给减少、价格攀升,应吸引人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并形成大农场,有助实现现代农业。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杨婷婷(1985— ),女,山东济南人,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09级劳动经济学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孙婷婷.失地农民可持续性发展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失地农民学年论文】推荐阅读:
失地农民拆迁安置06-1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金07-17
关于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问题06-13
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2-11
失地证明范本10-16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10-06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12-08
农民工工资讲话与农民运动会开幕词11-05
种粮农民07-15
农民的语句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