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的小故事(精选4篇)
学会感恩的小故事
在孟子很小的时候,他和他的母亲居住在离墓地很近的地方,孟子便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发现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就和孟子搬到了集市旁,然而集市是一个买卖屠杀的地方,孟子的母亲怕孩子不学好,便又搬到了学宫旁。终于,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孟子也开始好好读书。
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不也是这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呵护这我吗?我仿佛可以看到,当我生病发烧时,爸爸妈妈围在我身边为我忙前忙后;我仿佛可以看到,爸爸妈妈不辞辛苦地工作只是为了给我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我仿佛可以看到,当我不懂事惹父母生气时,他们并没有责罚我而是仔仔细细地讲道理给我听。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一定要用更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我的爸爸妈妈,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好好感恩父母,多关心父母,多为父母做家务!
学会感恩的小故事
有一年,很热的夏天,一队人出去漂流,女孩的拖鞋在玩水的时候,把拖鞋掉下去了,沉底了。到岸边的时候,全是晒的很烫的鹅卵石,他们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于是,女孩儿就向别人寻求帮忙,可是这次却没有人帮助她,她忽然觉得这些人都不好,都见死不救。后来,有一个男孩将自己的拖鞋给了她,并告诉女孩:没有谁帮你是应该。
很多时候,习惯了别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不对你好了你便觉得怨怼。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学会感恩的小故事
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来,要吃羊羊跳起来,拼命用角抵抗,并大声向朋友们求救。牛在树丛中向这个地方望了一眼,发现是狼,跑走了,马低头一看,发现是狼,一溜烟跑了,驴停下脚步,发现是狼,悄悄溜下山坡,猪经过这里,发现是狼,冲下山坡,兔子一听,更是箭一般离去。山下的狗听见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坡来,从草丛中闪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疼得直叫唤,趁狗换气时,狼怆惶逃走了。
羊回到家,朋友都来了。
牛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肠子。
马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脑袋。
驴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一声吼叫,吓破狼的胆。
猪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用嘴一拱,就让它摔下山去。
兔子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跑得快,可以传信呀。
在这闹嚷嚷的一群中,唯独没有狗,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那些整日围在你身边,让你有些许小欢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致我们生命中不离不弃的朋友,能走过1年不容易,能坚持2年值得珍惜,能相守3年堪称奇迹,能熬5年的才叫知己,10年依旧还在的,应该请进生命里,20年不离不弃的,就是你的后天亲人。
从前,有一个农夫救了一只熊,熊非常感激,说可以做农夫提出的任何一件事来作为回报。农夫说:“你的身上太臭了,熏到我了,你在你自己身上砍一刀,我心里就平衡了。”熊照做了。几个月后,农夫又碰到了熊,问它:“你身上的伤口好了吗?”熊说:“身上的伤口早好了,可心里的伤口却永远无法愈合,因为我每想起你的话,心里都像刀割一样疼痛。”
的确,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不是刀,也不是剑,而是语言。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说话,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这并不是说你要多么世故圆滑、阿谀奉承,而是说你要真诚善良、话不伤人,还让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晚躺在床上入睡之前,请你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每天,你都会说成百甚至上千句话,哪句话暴露了你的粗俗和无知?哪句话让你坏了事?哪句话像刀子一样伤害了别人?也许你会说:“这样活得好累!”可是,言行举止是一个人素养和内涵的直接体现,“言”又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你应该明白一个“言”字的地位和价值。
第一,静坐多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把背地里议论他人的时间放在自我反思上,既可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的目的,又可以避免招惹别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一张密致的大网,你上午议论别人的.话,说不定下午就顺着这张网传到那个人耳朵里了。如果有人对着你议论别人,你只需微笑着沉默着倾听即可。
第二,不爆粗口不说脏话。把粗话当做口头禅并不能显示你多么豪放帅气,相反,只能显示你素质低下。如果有人对你恶语相向,你也不必自降身价和他对骂,你要绅士一样有理有力有节地回应他。要知道,这种不带愠色的回应比对骂更有威力。
第三,三思而后言。古人云:“三思而后行。”我觉得,说话也有必要三思而后言。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说。开口之前就要考虑好后果。有些恶劣的玩笑,你一逞口舌之快,却深深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别人嘴上不说,可心里已经记下了你的粗俗与不和善。
第四,不要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愚蠢的人把心放在嘴上,聪明的人把嘴放在心里。没有人喜欢吹牛说大话的人。有些时候,看穿但不说穿,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第五,学会说好话,由衷地欣赏、肯定、赞美(不是奉承)别人。这是拉近心灵距离的有效途径。你喜欢一个人,对他好,他是一定能够感觉到的。你无需花费一钱一厘,也无需谋划算计,就能收获最纯洁、最真实的友谊。
古代关于感恩的小故事
1、投桃报李
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2、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3、慈母之恩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6、漂母的一饭之恩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7、知遇之恩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8、士为知己者死
这是春秋末期晋国着名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他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
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小故事。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伟人毛主席,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老师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一)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感恩老师的故事
(二)周恩来不忘师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三)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感恩老师的故事
我的书桌上,《感恩故事》这本书一直放在了醒目的位置,因为一有空我都会读上几篇。今天,《有一种爱,深刻而伟大》这篇文章深深的触动了我。
文中作者小时候因舌头割坏而感染,母亲惊人的冷静与坚强把他从接近哑巴的边缘拉回到了基本能说话的境地,然而由于说话的不清楚引来了同龄小孩的嘲笑,又是母亲一次次形象的笑话让他破涕而笑,同时母亲耐心的教他说话,终于让他渐渐开朗起来树立了自信,养成了自立。
读到了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儿子,你是最棒的”一遍遍亲切而又坚定的话语在我的耳边油然而生。记得刚上幼儿园时,一次意外的口腔炎症使我的舌苔根部发炎,导致呼吸道受压迫影响了正常的呼吸,这可急坏了爸妈。爸爸连忙先去楼下开车,妈妈背着我下楼,“儿子,你是最棒的,一定能坚持”妈妈边走边鼓励着我,呼吸吃力,加上望着妈妈瘦小的脸庞上豆子大的汗珠一滴滴的往下落,此时我早已泪流满面。好不容易马上要到医院门口了,交警把我们的车子拦了下来,原来,爸爸一着急忘记了那里有一段路是单向道的,爸爸急忙下车和交警解释情况,妈妈二话没说背着我就往医院奔去……
经过医生一番检查,必须马上做穿刺手术,我一听就吓坏了,怎么也不肯配合医生。“儿子,你是最棒的”妈妈又一遍遍的鼓励,同时想起妈妈那瘦小的身影,我擦干眼泪终于鼓起了勇气接受治疗,手术时我从移光中看到妈妈那焦虑的眼神夹着泪花,自始自终我没有哭出声来,最后通过及时的手术终于脱离了危险。
“儿子,你是最棒的”这话一直激励着我,即使在我碰到困难的时候也不会退缩,因为妈妈那亲切而坚定的话语永远陪伴着我成长——母爱深刻而伟大。
【二:《感恩故事》读后感】
我曾经听说过“乌鸦反哺”的故事。因为那个外表丑陋无比的小乌鸦心存感恩,这个可爱的小生灵竟显现出超乎寻常的夺目的光彩;我曾经看过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的故事,因为那些狐仙们心存感恩,这些一惯以狡猾著称的小动物们竟然无比美丽多情,显现出善良美好的一面。
读了《感恩故事》后使我懂得,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滋润我们心灵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缺失。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你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或是你有着怎样非比寻常的生活经历,只要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伴随你的一定是诸如温馨和睦、朴实善良、自强坚定等等这些焕发着人性光彩的美好品德。如果人和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猜忌。我们很难想像这样的一个社会能够按照怎样的轨道发展下去,更难想象出和谐社会是如何能被创造出来了!
“感恩”是一种对别人善意的恩惠心中永存感激的表示。具体表现在生活中,诸如老师对学生一个信任的肯定之语、一个充满无限关爱的眼神、一句体贴暖心窝的话语、一点来自心灵深处的点滴感动、一点来自他人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帮助,我们都应该做出应有的回应乃至回报。反之,如果我们对上述的一切出自无限善意的体贴之举表现出无比的冷漠或者无动于衷,那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和结果?“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让我们学会感恩,从而让自己渐趋麻木的心灵变得温暖如春,让我们将报答不了的深情厚谊永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