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学生作文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渭河学生作文(精选7篇)

渭河学生作文 篇1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曾经有一千多年,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在渭河流域。渭河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

记得小时候,每次坐车经过新世纪桥时,总能看到那一条快活的河,不停的向前奔流,总能听到她欢快的歌唱的声音。太阳公公出来了,向着她微笑;月亮姐姐出来了,向着她舞蹈。她十分快乐的奔腾着,在她的眼里,好像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向她一样快乐。她不断的向她沿途所遇到的东西打招呼,看!那激起的浪花好像是在说:“你好!你好!”

春天,渭河呈现出一派美不胜收的景象,看!那一片片小巧玲珑的野花在岸边绽放,它们虽然没有玫瑰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百合的芳香,但它们却努力用自己的色彩与姿态装点了大地。这时的渭河畔停歇下来,波光粼粼,像一带明镜,映出两岸的野花,也映出蓝天白云……好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夏天,艳阳炙烤着大地。渭河懒洋洋的奔流着,几只小鸟飞过,在河上喝几口甘甜的河水,再来一个冰水浴。偶尔吹来几阵凉风,河水轻轻的晃动着……

秋天,渭河的花草开始枯黄。远处的河岸上长着一丛丛苍绿的芦苇,好似身着绿裙起舞的少女。天空偶尔飞过几只南去的大雁,芦苇丛中不时传来野鸭的叫声。夜晚,城市的灯光射在河面,与渭河的流水交相辉映,流光溢彩,使人流连忘返。河水“哗哗”的流着,好似万马奔腾,那弘壮的气势,使两岸的花草树木也随之摆动。

冬天,渭河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河岸上也是银装素裹,好一个凝然不动的白色世界!只有那轻盈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舞动着,带来几分活力。人们有的在河面上滑冰,有的在打雪仗,欢声笑语不断。

以前,我和妈妈爸爸经常一起来到渭河边散步,她看见我们来了,总是拍打着浪花,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她一会拍拍岸边的小石子,一会儿亲亲那刚探出头来的小草,一会儿将河面上那些飘浮的树叶打个转,一会儿又去追赶她的小鱼、小虾。她是多么调皮呀!

她笑着往前跑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可是几年后,当我再次来到渭河身边时,却惊讶地发现她变样了。看!她那清澈衣服的已经变得污浊不堪而且散发着一股臭味,两岸再也没有鸟语花香,只有枯木败草;鸟儿头也不会地飞走了,人们也匆匆掩鼻而过。她哭了,她伤心的向我倾诉着:这几年渭河两岸有人随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化工厂不断将污水排入她的体内,使她清澈的河水变浑浊了,使她强健的身体虚弱了。她难受极了,她天天忍受着痛苦。但是人们不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加大了污水量,使她生不如死。她原来是多么快乐呀!可是如今,唉!她却成了这样……

听了渭河的哭诉,我为之痛心,为之震撼!我要大声疾呼:保护渭河,保护我们的母亲!在此,我呼吁:

1、不要向渭河排入化工厂污水。

2、不要向渭河里扔垃圾。

3、在河两岸多种树木,防患于未然。

4、每一个人要加强提高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5、宣传“保护母亲渭河――共建绿色家园”的意义,让更多的人更好地关注身边的生态平衡。

渭河作文300字 篇2

有一次我和家人去咸阳,途经渭河,我还以为是一条黑河呢;又去过渭河和泾河的交汇处,但“泾渭分明”已难见其踪。渭河本身经过上游的泥土沉积和污染,已经变得浑浊不堪,如果我们再对她进行污染,她能给我们分泌出甘甜的乳汁吗?

渭河是陕西人民的财富,孕育生命的摇篮,可现在,她正在遭受狂风暴雨的袭击,水土流失,化工厂污水,居民生活排水已经使她强健的身体虚弱了,母亲河会被贪图眼前利益的后代扼杀窒息!该是我们醒悟的时候了,看一看被自己伤害的母亲吧?遍体鳞伤的她,终于暴躁起来了!20xx年洪峰达到5100立方米/秒,淹没了农田,使人们受到巨大损失,这不单是天气原因,最直接的还是因为人们肆意排污,抬高了河床造成的!水为生命之源,江河,造就一代生命,但当河流泛滥时,将会危害到人类的生命。人们应该从现在起,以实际行动拯救渭河,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新一代的少年们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塑造一个全新的生命摇篮!

诗词与渭河文化 篇3

华夏经纬网 2009-03-23 10:27:07

字号:小 大

重要航道

历史上的渭河曾经是重要的航道,有过“一泓清波,鸟欢鱼跃,百舸争流”的怡人景象。秦穆公十三年,就曾“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输粟济晋救灾,史称“泛舟之役”。此后,历代都以渭河为贡道;汉唐时期,江南的粮食和其他物资,都是溯黄河而上,转渭河运入长安。由于渭河与长安的密切关系,贾岛才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佳句,而近人徐世昌也有“渭水桥边独倚阑,望中原是古长安”的吟唱;温庭筠的《渭上题三首》曰:“目极云霄思浩然,风帆一片水连天。”可以想见,当时的渭河真可谓烟波浩荡、白帆点点、荷苇无边、渔舟唱晚。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吟诵过“江南好”的白居易也曾赞渭河“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忍不住也要“偶持一竹竿,悬钓在其旁”了。冷朝阳诗曰:“晚来清渭上,疑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傍水田。”

由于船运的发达,北宋时,渭河流域的造船业兴旺。资料记载,如今眉县的斜峪关曾经是北宋时期重要的造船基地,年造木船600多艘。元代王冕《渭河道中》曰:“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宽广的水面,丰饶的物产,充满生机的虫鸣鸟翔,渭河流域呈现着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胜景图。据媒体报道,2008年9月2日,在临潼以北的渭河古河道发现了一只载煤的古沉船,船宽3米,长20米,称得上是古时的一只“巨轮”了。经初步推断,此“巨轮”的年代大约是在宋元以后的明代,其发现真实地印证了渭河船运的历史状况。由于当时渭河水量充沛,不仅长安往下游行船便利,就是逆流而上,也可行舟。民国年间诗人杨景熙有诗云:“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西安荡轻舟。”说明民国年间,起码渭河的中游,是可以行船的。

有船,就得有渡口,“咸阳古渡”便是渭河的著名景观之一。明代马中锡有诗:“野色茫茫接渭川,百鸥飞进水接天。僧归红叶林间寺,人唤夕阳渡口船。”清人朱集义诗画俱佳,他在《渭阳古渡》的画上题文曰:“轱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沉浮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碧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苎斗草,曲唱采莲,助诗家无限精神,是为一景。”有河必有桥,渭河之桥始于咸阳。汉唐时,有渭河三桥:东渭桥,中渭桥,西渭桥。李频在《东渭桥晚眺》中写道:“秦地有吴舟,千樯渭曲头。人当及照立,水彻故乡流。”李频的家乡在烟水江南,“秦地有吴舟”道出了水路交往的遥远,也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三年前,随着渡口最后一只渡船的停止摆渡,作为长安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永远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滋养秦川

渭河贯穿了整个关中,它以一腔甘乳,浇灌着秦川肥沃的土地。以渭河为主,长安周围还有许多水系环绕。司马相如在他的《子虚赋》中曾经形容长安周边的河流风貌,“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自此就有了“八水绕长安”之说。因了渭河及其水系的滋养,千百年来,整个关中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物产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米粮川”。古老的秦川翻动着一幅幅阡陌纵横、牛耕人随的风景画。王维在《渭城曲》中唱道:“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渭川田家》中又描绘说:“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岑参的《登总持阁》诗曰:“晴开万景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富饶的秦川历来是诗人吟诵向往的地方。

诗海徜徉,难以计数的诗词歌赋记载着渭河曾经的美丽以及人水自然的和谐,令今人读来仍是无限向往。遗憾的是,近些年,哺育过千百万秦川儿女的渭河却遭受着严重的污染和断流的危险,人们不由得发出了“救救渭河”的呼喊。如今,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渭河治理,渭河西安段的生态工程已经启动,整个渭河的治理规划已经开始。期待不久的将来,渭河流域“一河清波,两岸绿色,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美景重现。

重要航道

历史上的渭河曾经是重要的航道,有过“一泓清波,鸟欢鱼跃,百舸争流”的怡人景象。秦穆公十三年,就曾“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输粟济晋救灾,史称“泛舟之役”。此后,历代都以渭河为贡道;汉唐时期,江南的粮食和其他物资,都是溯黄河而上,转渭河运入长安。由于渭河与长安的密切关系,贾岛才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佳句,而近人徐世昌也有“渭水桥边独倚阑,望中原是古长安”的吟唱;温庭筠的《渭上题三首》曰:“目极云霄思浩然,风帆一片水连天。”可以想见,当时的渭河真可谓烟波浩荡、白帆点点、荷苇无边、渔舟唱晚。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吟诵过“江南好”的白居易也曾赞渭河“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忍不住也要“偶持一竹竿,悬钓在其旁”了。冷朝阳诗曰:“晚来清渭上,疑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傍水田。”

由于船运的发达,北宋时,渭河流域的造船业兴旺。资料记载,如今眉县的斜峪关曾经是北宋时期重要的造船基地,年造木船600多艘。元代王冕《渭河道中》曰:“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宽广的水面,丰饶的物产,充满生机的虫鸣鸟翔,渭河流域呈现着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胜景图。据媒体报道,2008年9月2日,在临潼以北的渭河古河道发现了一只载煤的古沉船,船宽3米,长20米,称得上是古时的一只“巨轮”了。经初步推断,此“巨轮”的年代大约是在宋元以后的明代,其发现真实地印证了渭河船运的历史状况。由于当时渭河水量充沛,不仅长安往下游行船便利,就是逆流而上,也可行舟。民国年间诗人杨景熙有诗云:“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西安荡轻舟。”说明民国年间,起码渭河的中游,是可以行船的。

有船,就得有渡口,“咸阳古渡”便是渭河的著名景观之一。明代马中锡有诗:“野色茫茫接渭川,百鸥飞进水接天。僧归红叶林间寺,人唤夕阳渡口船。”清人朱集义诗画俱佳,他在《渭阳古渡》的画上题文曰:“轱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沉浮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碧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苎斗草,曲唱采莲,助诗家无限精神,是为一景。”有河必有桥,渭河之桥始于咸阳。汉唐时,有渭河三桥:东渭桥,中渭桥,西渭桥。李频在《东渭桥晚眺》中写道:“秦地有吴舟,千樯渭曲头。人当及照立,水彻故乡流。”李频的家乡在烟水江南,“秦地有吴舟”道出了水路交往的遥远,也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三年前,随着渡口最后一只渡船的停止摆渡,作为长安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永远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滋养秦川

渭河贯穿了整个关中,它以一腔甘乳,浇灌着秦川肥沃的土地。以渭河为主,长安周围还有许多水系环绕。司马相如在他的《子虚赋》中曾经形容长安周边的河流风貌,“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自此就有了“八水绕长安”之说。因了渭河及其水系的滋养,千百年来,整个关中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物产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米粮川”。古老的秦川翻动着一幅幅阡陌纵横、牛耕人随的风景画。王维在《渭城曲》中唱道:“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渭川田家》中又描绘说:“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岑参的《登总持阁》诗曰:“晴开万景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富饶的秦川历来是诗人吟诵向往的地方。

诗海徜徉,难以计数的诗词歌赋记载着渭河曾经的美丽以及人水自然的和谐,令今人读来仍是无限向往。遗憾的是,近些年,哺育过千百万秦川儿女的渭河却遭受着严重的污染和断流的危险,人们不由得发出了“救救渭河”的呼喊。如今,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渭河治理,渭河西安段的生态工程已经启动,整个渭河的治理规划已经开始。期待不久的将来,渭河流域“一河清波,两岸绿色,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美景重现。

2、渭河岐山段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篇4

渭河岐山段流程长9.6公里,全长16.4公里。其中左岸长

9.26公里,右岸长7.14公里。沿线自西向东有麦李河、石头河先后汇入。两岸有各类企业372户,人口10.94万人,耕地7.5万亩。渭河岐山段综合整治任务,共涉及堤路结合工程、河道清障工程、治污工程、生态景观工程四大部分,总投资8.272亿元。岐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及时安排部署并全力推进。2011年,完成右岸西星—北星段3.06公里堤防填筑和迎水坡格宾网和雷诺护垫砌筑任务。左岸岐星—水寨段4.03公里已全线贯通,堤防填筑任务全部完成,迎水坡砌石任务基本完成;河道0.8 km清障工程任务全部完成;新增水寨——龚刘段5.2公里堤防填筑任务全部完成。共计加宽加高堤防12.3公里,移栽、采伐堤防建设用地内林木8.21万棵,清理碍洪物5.7万方,拆除采砂点3处,清除建筑物32处,出动机械1898台班,填筑土石方220万方,累计完成投资6600万元。在渭河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上,我县工作主动,成绩显著,近日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治渭工作先进县”。

渭河生态景观带规划方案将评审 篇5

8月10日~11日,西咸新区渭河生态景观带规划方案评审会将在西安举办,渭河生态景观带规划方案将评审。此次评审会由西咸新区管委会主办,来自国内的4家一流规划设计研究单位参与西咸新区渭河生态景观带规划方案评审会,探讨以渭河河堤建设、河道治理、生态绿化、景观打造为重点,构建百里滨河生态长廊、文化展示长廊、滨水休闲长廊、大都市形象展示长廊,终将渭河打造成为西安大都市的城中河。会议还邀请原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副司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景慧,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现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董光器,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国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苏雪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秘书长欧阳志云,原济南园林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贾祥云,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研究所湿地生态学教授、博导张利权,西安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兼总规划师韩骥,陕西省城市规划学会委员、教授吕仁义,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张孝成,陕西省水利厅总工、教授级高工邓贤艺,原西安市园林局总工程师刘德俊等国内知名专家为西咸新区渭河生态景观带规划把脉献策,规划方案《渭河生态景观带规划方案将评审》。西咸新区规划控制范围88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渭河、泾河、沣河三条河流流经新区。据了解,此次会议上,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将分别汇报其精心为西咸新区渭河生态景观带制定的规划。来自权威部门的13名专家将会对4家规划设计研究单位的方案进行研究评审,并最终确定承担渭河规划的设计单位。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专家和省级部门将就西咸新区渭河生态景观带规划进行深入研讨,以期为渭河寻找一个符合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理念的战略定位。

渭河学生作文 篇6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年级的(吉永莉),今天我很高兴的站在这里,能够和大家分享我在集体中不断成长的快乐!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在此,谨让我代表少先队员向与我们共同欢度节日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亲切关怀我们的辅导员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体少先队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是你们把我从一个爱玩的幼儿园小朋友培育成一名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的小学生,我能够每天都按时到校,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我最开心的事就是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每次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

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因为我们是非常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在学校生活中,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不仅很快的适应了紧张的学习生活。我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取得的所有成绩都离不开班里同学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更加自信、敢于负责任!

这次我能够当选优秀少先队员,离不开同学们对我的帮助,更离不开老师们对我的辛勤培养。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刻苦学习,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乐于助人。

我的成绩与老师、同学们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而且我也认识到,成绩只属于过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继续坚持优秀少先队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回报给父母、回报给老师、同学们,努力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伙伴。

只有把握现在,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未来。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努力学习知识、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以新的要求,新的步伐。踏上新的征程,在这美丽的校园,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吧。

最后祝庆祝活动圆满成功!祝辅导员老师身体健康!祝少先队员们节日愉快!

谢谢大家!

渭 河 小 学

渭河学生作文 篇7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横贯陕西省中部。渭河安澜、流域兴衰,不仅关系着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国家战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国家着力推动西部大开发进程,水利部明确提出再掀新一轮中小河流治理高潮。在这种大背景下,反思渭河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得失非常必要,将有益于把渭河的事情办好,有利于渭河综合治理。

一、渭河中下游防洪工程基本情况

1954年洪水后,渭河两岸陆续修筑了标准各异的堤防工程,拉开了陕西省治理渭河的序幕。特别是从1997年开始,渭河中游治理、渭洛河下游治理、三门峡库区陕西返迁移民防洪保安等工程先后开工建设,加固了中下游一些堤防,新建、续建了大批河道工程,大大提高了渭河防洪工程的抗御洪水能力。2003年渭河发生了历史罕见的致灾性洪水,防洪工程受损严重,渭河下游灾害损失巨大。2004年中省投资4亿元,全力进行灾后重建,使受损工程抗洪能力迅速恢复。2005年渭河再次发生大洪水,临潼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5270m3/s、华县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4880 m3/s,洪峰流量均超过2003年洪水,防洪工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渭河下游没有发生决口致灾。

经过中省及沿渭各地市56年的治理,目前渭河陕西段共建成干流堤防长度590公里、控导坝垛4477座,临渭以下南山支流堤防124公里。干流堤防西安城区段按300年一遇洪水设防,宝鸡市区、咸阳市区段按100年一遇洪水设防,杨凌区、渭南市临渭区、华县和335米高程以上大荔段堤防按50年一遇洪水设防,西安市临潼、高陵堤防按20年一遇洪水设防,华阴市和335米以下大荔段堤防按5年一遇洪水设防,其余农防段设防标准为防御渭河“五四”型洪水。已成防洪工程在防洪保安澜、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专家对渭河下游防洪工程减灾效益进行了研究,1960年以来渭河下游防洪工程经济效益高达468亿元。

二、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防洪工程整体性差,防洪问题突出

黄河三门峡水库修建后,渭河就始终处于上游洪水不断侵袭、下游黄河洪水倒灌顶托、中间河床淤积抬高的不利境况之中,洪涝频发,灾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三门峡水库建库后,渭河下游干支流有18个年份出现决口,决口达74处之多。严重的洪涝灾害成为中省各级领导和沿渭各级政府的心腹之患。

渭河防洪问题之所以突出,有历史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一是干支流没有修建具有防洪减淤功能的控制性枢纽工程,应对大洪水手段不足,洪水来袭,全河上下只能严防死守。目前渭河中下游干支流有22座大中型水库,防洪库容仅有1.11亿立方米,调水调沙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下游防洪压力巨大,严重的淤积始终得不到有效遏制。自建库初至2009年汛后,渭河下游淤积已达12.69亿立方米。二是堤防工程建设达不到设防标准。渭河中下游堤防是在群众集资投劳或国家补助加群众会战修建的低标准生产堤的基础上修建的,受当初施

工手段落后等条件限制,质量控制措施不足,堤防隐患严重。1997年以后中省加大对渭河的投资,对大部分堤防工程实施了加高培厚的加固措施,但由于采取堤防临水侧加培的形式,历史遗留的堤身内部和堤基隐患并未消除,堤防工程实际防御能力普遍达不到设防标准。2001~2002年黄委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渭南以下113.52公里干流堤段的隐患探测结果显示:老堤防普遍存在夹沙层及松散夹层等隐患,隐患发育段长43.6公里,占检测堤段的38%;干密度满足要求的堤段15公里,仅占检测堤段的13.2%。三是重点河段河道工程布设密度不足、根基浅。黄河小北干流陕西境内现有整治工程长度近70公里,占黄河小北干流长132.5公里的53%,河势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中省仍在被迫修建控导工程或延长一些老工程,以达到以坝护弯、以弯导流、控制河势的目的。渭河下游现有河道整治工程长135公里,其中右岸长78公里,左岸长57公里,分别占下游河长208公里的37.5%和27.4%。可以看到,与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工程布设密度相比,渭河的重点河段——渭河下游左右岸河道工程布设密度小,难以调控河势。此外,渭河冲刷最大深度达滩下18米左右,由于投资限制,修建河道工程最大抛石深度为滩下14米左右,工程根基浅,极易出险。

(二)基本建设投入强度不够,规划实施滞后

为了根本解决渭河的防洪问题,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计划用10年的时间,安排20.9亿元对渭河防洪工程进行加强加固,提高其防洪标准。为加快渭河防洪工程建设步伐,陕西省按照规划批复要求的项目立项审批程序,于2009年就基本完成了规划中的渭河中游治理工程、渭洛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和三门峡库区陕西返迁移民防洪保安近期工程三大项目审批前的立项准备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家发改委至今没有审批立项,项目不能纳入国家计划大盘子,只能根据国家每年的资金情况给予适当安排,工程实施受到了严重制约。据统计,从《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批复以来,国家每年下达给渭河防洪治理的资金年平均只有0.66亿元,加上计划落实伴有大量地方配套资金,与规划要求年平均安排2.09亿元资金的差距非常大,造成规划实施进程滞后,治理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三)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投入不足,抗洪能力得不到保证

由于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思想一直未得到有效扭转,制约了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等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渭河防洪工程建设时很少考虑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设施和相关费用,个别工程设计和预算即便有所考虑,由于受工程投资限制,运行管理与维护设施及相关费用在设计审批时往往被砍掉,形成了工程建成就失管的现象。二是渭河中游防洪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一直未落实, 沿渭各地政府每年从财政中挤出有限的资金用于工程维修养护,但是对于点多、线长、面广的防洪工程而言,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形成工程面貌差、部分工程不完整的不利局面。三是渭河下游除高陵以下干流防洪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由中央财政落实外,陕西省目前已落实了渭河下游咸阳、西安干流及耿镇桥以下部分支流防洪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但时多时少,投入极不稳定。2008年、2009年陕西省财政落实的费用仅占全部工程足量维护经费的23%左右。四是投资渠道和投入资金不稳定,带来工程维修养护标准多样化,造成渭河防洪工程维修养护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以上原因,渭河中下游防洪工程现有抗洪能力难以保证,很难满足严峻的防洪形势的需要。

(四)河道管理条块分割,不利于渭河综合治理

渭河管理目前呈现条块分割管理的格局。渭南以下干流由省级专管;渭河下游上段及二华南山支流河道实行省级专管统一规划和业务指导下的市县分区管理;中游河道主要由市县分区管理。由于各市区、单位或部门职责不同、工作目标不同、利益趋向不同,在防洪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形成了工程建设标准有差异,工程质量标准不统一,堤防建设或堤防加固接茬多,市县区的管理投入有差别,管理的标准不相同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有限资金的优化利用,不利于防洪体系统一布局,将影响渭河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家批准后,渭河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对防洪工作提出了“渭河健康、环境改善、安澜惠民、持续发展”的新要求。解决渭河问题需要一个漫长过程,需要上马东庄水库、建设引汉济渭工程、优化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等多种措施并举。在东庄水库、引汉济渭等工程前期工作任务重、建设周期长,进一步优化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还有争议等现实条件下,急需在短期内采取措施确保渭河安澜。

(一)优先实施《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防洪减淤项目中三大工程,提高全河工程抗洪能力

渭河是陕西防汛重点区域之一,渭河防洪的主要问题是工程抗洪能力整体较差。在“上拦、下排”等措施到位前,加大“中固”措施的建设力度是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选择。《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渭洛河治理、移民防洪保安、渭河中游治理三大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省应当加大与水利部、发改委的沟通联系力度,加强项目攻坚,促成项目尽快立项,优先实施,迅速弥补工程建设历史欠账。应尽快在中游新修干流堤防24公里,加固干流堤防158公里, 新修护基坝1184座,新建、加固支流河口堤防19公里。下游加培、加固干流堤防155公里,续建、加固河道整治工程21处,坝垛108座,新建、加固支流堤防36公里。通过大规模、高强度实施这些工程,迅速提高渭河防洪工程整体抗洪能力。同时,作为纯公益性工程建设,国家应切实加大投资力度,取消或减少配套资金,特别是对受历史影响巨大的渭河下游而言,其防洪工程建设资金国家应全额投入。

(二)积极推进淤背固堤工程建设,增强下游工程抗洪能力

淤背固堤能有效加大堤身稳定性,保持堤身土壤含水量,消除堤防裂缝等隐患,同时可将“悬河”变成相对地下河,确保堤防在设防标准下不决口,是得到认同的多泥沙河流治理措施。黄委把引洪放淤作为减缓河道淤积、减缓“悬河”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并在黄河河南河段、山东河段取得了成功经验。1970年至2008年,黄河下游已累计完成放淤固堤土方7.85亿立方米,加固黄河大堤790公里。渭河下游同黄河下游一样“悬河”问题突出,是黄河的缩影,治黄经验值得借鉴。2002年渭河华县南解2公里堤段实施了淤背固堤工程。“03.8”洪水期间,该堤段经历了长达50多天高水位洪水冲击,没有发生任何险情。因此,渭河下游堤防应大力实施淤背固堤工程,在短期内完成144公里堤段的淤背,减缓“悬河”发展速度,提高堤身稳定性,消除裂缝等隐患,增强下游堤防抗御洪水能力。

(三)全面开展工程维修养护,保持防洪工程抗洪能力

工程维修养护是保持工程抗洪能力和保证工程健康运行的必需手段。近年来,经济社会

发展对防洪工程提出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等要求,渭河防洪工程管理工作必须调整传统管理观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渭河是一条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的河流,防洪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应足额纳入中省财政预算。通过建立健全投入机制,每年投入3825万元,以解决渭河中游及下游除高陵以下干流外的防洪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统一标准,常态化开展防洪工程维修养护,保证工程完整,及时修复工程小型水毁,合理提高工程面貌,适度建设生态景观工程,保持渭河防洪工程整体抗洪能力的有效发挥。应利用五到十年时间,全面恢复渭河中游防洪工程完整,促使中游工程面貌发生质的提升;在渭河下游建设120公里省级示范标准化堤防、31处河道示范工程,使渭河防洪工程:线条顺直分明、堤顶路面硬化、堤坡草皮覆盖、坝坡整洁、防浪林行道林四季有绿。

(四)切实加强河道管理,推进渭河统一管理

渭河是一条跨省、跨市、跨县的河流,已经成为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五市区的城中河,防洪一旦出现问题将关系到陕西省社会稳定大局,因此实施统一管理十分必要和迫切。渭河统一管理有利于《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顺利实施,有利于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渭河统一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当前应重点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应积极开展渭河流域立法调研,在立法机构的指导下,按照“事权划分明晰、区域服从流域,行业服从流域、专业服从综合”的原则,研究、制定渭河流域综合性法规或渭河管理条例,从而促进渭河水效能的充分发挥和水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造福流域人民群众。二是进一步落实渭河流域管理机构职能,由渭河流域管理局统一管理和实施渭河中下游防洪工程规划编制、防洪工程建设及维修养护等工作,确保渭河防洪建设统筹左右岸、兼顾上下游、有步骤、有计划、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确保渭河防洪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全面有效开展。

上一篇:体系培训下一篇:广西师范大学羽毛球协会换届大会策划书